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拖延症

拖延症

拖延症真是我们的时代病。在我周围自诩为拖延症的人群中,有辛勤工作,几乎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的IT公司白领,有从大一开始拿遍各种奖学金的学霸,有年纪轻轻就评上教授的学者,一天到晚窝在宿舍玩网游的问题学生,也有因为毕业论文而焦虑万分的硕士或博士生。有时候我奇怪地发现,周围各种自诩为“拖延症”的人群,表面上看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点。

在这么个“人人都有病”的时代,人们喜欢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理学概念来表达他们的自我怀疑和焦虑。拖延症没有病重到要住精神病院,也没轻到无关痛痒,轻重刚好,于是被全国人民广为传播,成为最喜闻乐见的心理疾病。

如果仔细审视,你会发现有很多旁人看起来和拖延症不搭边的人,也哭着喊着要混进拖延症队伍。这些努力工作、积极上进的人觉得自己也有拖延症,是因为他们心里都有一个过于理想的自我。他们觉得正常的自己就应该是一直专注而高效的。而当现实自我表现出松懈时,他们就开始对自己心生不满,觉得自己拖延、效率低下。他们宣称拖延的背后,是这样的潜台词:“为什么别人看起来更有效率,我却不行?”“为什么我明明曾经做得更好,现在却不行?”除了理想主义,这个潜台词的背后,常常是出于对意志力的误解。比如,他们会误以为意志力是完全主观的,能随意愿的改变而改变,如果他们表现出松懈,不是意志力的客观限制,而是自己在偷懒。曾在某个阶段保持专注和高效后,他们也容易误以为,自已在每个阶段每个任务中都应该保持这样的专注和高效,否则就是拖延症。这就像你曾经用12秒跑了100米,跑马拉松的时候你仍期待自己应该保持这样的速度。也有很多人的拖延,其实是一种主动选择的工作策略。他们喜欢把事情放到最后一刻来做,喜欢压力下有效率的工作。回过头来,他们却觉得自己要能早点动手,就不用承担deadline之前的焦虑和抓狂了。但他们很清楚自己的潜力,下次他们仍然会把事情留到最后,而且总能在deadline之前完成。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拖延症”都是自我苛求和庸人自扰。我遇到过许多有严重拖延问题的来访者。比如,我遇到过一个的博士,她做完了实验,发表了该发表的论文,符合了毕业要求,却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一拖再拖,每天只能有效工作一小时,最后被迫延期了一年半(最后在家人的监工下终于毕业了)。我也遇到过一个学生,怀着雄心壮志进入大学,却因为出国梦想受阻,再也不愿意去上课,每天在宿舍玩游戏,即使家长到学校陪读也没法帮助他振作精神,最后只能退学收场。还有一个颇有才华

的程序员,屡次因为拖延耽误项目进度,最后不得不从公司辞职。他们是真真切切的拖延症的受害者。

拖延症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其实严格来说,拖延症甚至算不上一种“症”。无论从国际通用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还是中国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中,你都不会找到拖延症的名字。这既是因为大部分拖延都没严重到“病”的程度,也因为同样的拖延行为,反映的却可能是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它应该是很多种“病”而不是一种“病”。其中,这五个原因是最常见的导致拖延原因:

拖延的原因之一,是诱惑导致的分心。

我们身处一个擅长制造诱惑的时代。精明的商家根据人们的各种需要制造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诱惑,房子、车子、各种精致玩意,他们通常都被包装成各种幸福生活的梦想兜售,不断吸引着你的眼球,刺激着你的大脑。研究大脑运行机制的认知神经科学家还发展出了一个叫“神经营销学”的新领域,仔细翻检大脑的每一个薄弱环节,研究如何设计制造出更多的、更有效的诱惑。薄弱的意志力和精心设计的诱惑之间的战争实在不对等,在诱惑的重重包围之下,意志力经常节节败退。

米歇尔教授,就是这个做棉花糖实验的心理学家,(幸福课十:棉花糖与幸福 - 幸福课 - 知乎专栏) 认为人的大脑存在两个系统:“冷系统”和“热系统”。这两个系统就是意志力与诱惑交战的战场。“冷系统”的区域在我们的前额,它是理性的、自我控制的,它更高瞻远瞩,能为更长远的利益考虑。而“热系统”的区域在海马回和边缘系统附近,一旦诱惑出现,这个系统就会被激活,我们变得急躁而短视,只管现在满足,不管将来。

网络让诱惑如虎添翼。如果说网络普及之前,人们尚有能力创造远离诱惑的工作环境的话,现在工作和娱乐的距离恐怕只有从word切换到某个网页的距离这么近了。很多人都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到公司或实验室的第一件事,不是马上投入工作,而是打开常上的网页,刷刷微博人人,看看新闻八卦打折信息(现在知乎也荣膺此列了)。QQ之类的社交软件必然是开着的。工作中,想到和某个人说话了,把QQ打开聊几句。无聊或忽然想到什么信息了,把网页打开。感到有压力了,在电脑上玩会小游戏或看会电影。最初打开网页或QQ,我们想的也许是:就几分钟,马上回来。但大多数时候,是几十分钟过去了我们都还没回来。

最有诱惑力的网络产品当然是网游。博士毕业后,心理系的很多同学去了各种网游公司,他们的工作,是千方百计让那些网游产品“更吸引人”。当然他们的工作还算不上核心。看

看这个帖子,为什么越来越多大学生沉溺于游戏中?,你就知道大学教学在和游戏的竞争中,为何不堪一击。文中写到:

“将近两百名,高智商,接受过高等教育,而且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花费了八百多个日日夜夜(第三代开发历经两年多),投入数以百万美金计的资本——来娱乐我两个小时。如果同样要占用我两个小时,老师只需要申请个教师,把去年的教案翻出来,改写一个PPT模板即可。”

《游戏改变世界》说,相比于游戏,工作和学习是破碎的现实。游戏几乎能够激起我们所有的内心需要:成就感、胜任感、荣誉感、归属感……那些我们现实生活中渴望却很难得到满足的欲望,游戏的设计却让你误以为它能满足你。我见到过很多网络成瘾的患者,让他们打起精神专注学习或者工作太难了,实在是因为网游比学习或工作好玩太多,而它们又是唾手可得的。

网络成了拖延的绝佳伴侣。它不仅无端消耗着我们的时间,还分散着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很难投入专注地做事。我问那些拖延的人每天在做什么,大部分人的答案都和网络有关。但网络的诱惑也许只是表象,它背后所反映的人们的需求,人们对诱惑的屈从,更值得我们思考。

拖延的原因之二,是对压力的逃避。

可以说,拖延总是伴随着压力而生的。压力会在很多方面造成拖延。诱惑会激发大脑的“热系统”,让我们变得短视。压力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区别只在于,诱惑会让我们趋近,因而远离工作,而压力则直接让我们逃避带来压力的工作。

很多人觉得,压力会带来动力。没有压力我们会变得更懒散和拖延。因此,给自己压力往往成了这些人战胜拖延的“秘诀”。我们对懒惰自我的策略,是拖延之前,对自己恶狠狠地恐吓,而拖延之后,对自己进行强烈的谴责——这和我们国家的外交部倒是挺像的,当然那个懒惰自我,也还是该干嘛干嘛。所以我们经常一边自责一边拖延。

压力和动力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倒U型曲线。当压力强度在曲线转折点的那个最佳值上,人的潜能最容易被激发,压力最能创造动力。但是过了这个值以后,压力会产生更多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当我们自觉无法应对压力时尤其如此。处理这些负性情绪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和心理资源。于是我们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压力越大,我们越需要时间和精力来放松。放松后回头一看,原本就很紧迫的时间又消失了些,压力更大了,只好继续放松。压力和拖延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遇到过一个学生:家里很穷,父母举债才凑齐他的学费。大四那年,他却面临这样的窘境:如果无

法在一学期之内修完4门课,他就要被延期毕业,甚至退学。可就在这时候,他沉溺起了网游。他完全知道自己顺利毕业参加工作对这个家庭的意义,但当谈到将近的考试时,他却说他已经想明白了,毕不毕业也无所谓了,毕不了业去干体力活,也能帮家里分担负担。我遇到的很多拖延症,都来自家庭经济压力很大的家庭。这并非偶然。压力导致拖延。

我们曾讲过习得性无助的故事。当狗在电击中形成了“我无能为力”的信念时,接下来的电击中,它就不会有反抗或逃脱的企图。时间压力有时候会让人产生这样的习得性无助:那种我再努力也无法赶上时间进度的感觉。这时候,压力除了制造焦虑,再也不会激起人战斗的欲望了。甚至连焦虑着急的情绪,也会逐渐转入抑郁,并破坏人的社会功能。压力是拖延症最大的盟友,甚至可以说,拖延症的问题,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压力管理问题。

拖延的原因之三,是对失败的恐惧。

与我们的常识相悖,拖延症患者并不都是没有上进心,相反,很多人甚至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拖延症患者中,也有很多的完美主义者。心理学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完美主义者: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者和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两种完美主义在信念上存在很多区别。第一个区别是关于自己的。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不仅有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而且相信自己有与这种要求相匹配的能力。而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不相信自己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高标准只会造成他们的挫败感,提醒他们自己的不完美。第二个区别是关于对失败的看法的。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虽然同样讨厌失败,但他们会把失败看作成功路上必然的经历,并能在失败后很快调整自己,重新出发。而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却会把事情看作对自己能力的考验。他们的心里存在这样的信条:“如果我不能轻而易举地完成某件事,那就是我能力低下的证明。”,“如果我努力后仍然失败了,是一件很丢人的事”。

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对失败的承受能力像坨屎。他们背后,常常都有严厉得不近人情的父母,父母经常以批评代替教育,这种对自己的苛刻态度逐渐内化为自我要求。他们对成功的想法是一根筋的,有时候一次考试失败都能动摇他们整个人生信念,觉得自己就此完蛋。正因为这样的信念,他们有时候宁愿在自我批评中拖延,也不愿意去面对费力挣扎却仍然失败的风险。拖延,成为了逃避失败风险的无奈选择。

拖延的原因之四,是弱者反抗的工具。

控制感是人的基本需要。我们都希望自己能为自己做主。可是在社会分工和组织序列中,深处底

层的我们不得不听从老板或客户的指挥。

当老板不得人心、官僚之风横行,我们表面唯唯诺诺,转身偷偷骂娘时,一场争夺控制感的战争就悄悄地发生了。这场战争本来就不对等。战争的一方有资金和权力,能左右我们发展和未来,而我们拥有的武器,唯有拖延。当老板交代:小陈,赶紧去把这件事做了。你表面爽快答应,心里却充满抵制时。当老板再三问你什么时候能做完,甚至表现出无奈时,你在内疚之余表现出一种快感。拖延成了组织中的弱者表达不满的反抗工具。只是,这种反抗,最终伤害的恐怕还是他们自己。

拖延的原因之五,是对未来的错估。

拖延症患者经常面对着这样一个问题:该把工作放到现在还是留给未来。他们怎么看待未来,就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人们对未来的认识和对现在存在着一些系统性差异。正如心理距离理论所提示的,人们会用更抽象的视角来看待未来的任务和他们自己。人们会低估未来任务的难度。人们会忽略未来任务中很多恼人的细节,因此,未来的任务会比现在看起来更简单纯粹。人们还会高估未来自己的能力和专注度,同时高估未来可用的时间资源。今天我总是被打扰,今天有那么多的琐事,今天我心情不太好。这都让我的工作效率打折扣,但明天就不一样了。明天我就会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内裤外穿的超人,在一个完全没有干扰的环境中全心投入地工作,只有拯救地球这样的任务才可能让我分心。既然明天这么好,把任务放到明天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对未来的系统性看法并不是拖延症患者才有,我们普通人也有,只是拖延症患者会更严重。这也是拖延这么普遍的原因之一。

从根本上,拖延症反映了我们人类固有的意志力缺陷。而这种缺陷的背后更深刻的情绪感受同样不能忽视。希望和恐惧、梦想和现实、自我超越和自我怀疑……在一对对矛盾中挣扎着等待突破的人性,我们正努力寻找的,和世界、和自己的相处之道,而这条道路,最终还是会指向我们自己独有的成功和幸福。
战胜拖延症并不容易。这不仅因为拖延症背后根深蒂固的信念和行为习惯很难改变,还因为战胜拖延症要求我们有所行动,可拖延症本身就是以不愿行动为特征。在我做拖延症讲座的时候,曾有学生绝望地跟我说:

“老师,我是资深的拖延症患者。我觉得你也救不了我了。因为就算你告诉我有什么办法,我也会拖延着不去做的。如果我去做了,那我也就不是拖延症了,不是吗?”

好吧。在第一篇文章的评论区,我已经看到有很多读者说:“这篇文章看着不错啊,等我过段

时间再来读”、“为了治疗拖延症我一年前就买了相关资料了,只是现在还没看,您看我还有救吗?”

这绕口令般的逻辑当然不成立。我们不是随时随地处于意志力瘫痪状态,相反,有时候还跟打了鸡血般意志力爆棚。我发现大部分自诩的拖延症患者,改变的愿望比一般人都更强烈。只是每次改变的企图都被现实无情击碎,有时候就心灰意懒,对是否能够改变心生怀疑了。不过这段绕口令也确实提醒我们,克服拖延症的方法本身应尽量容易,不能对意志力有太高的要求。

改变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小的改变能够让我们积累信心。不用担心改变太小,只要方向正确,小的改变最后同样会引发大的改变,相反,步子太大,反倒容易扯着蛋。

拖延症是生活状态、世界观、自我认同的产物,改善拖延症,也无法不放在这样更大的视角和维度上。拖延症的成因各不相同,改变的方法也会不同。我总结了最可能有用的这十条原则和方法。之所以是十条,不是九条或十一条,是因为我自己有强迫症。我觉得其它数字都不科学,只有整数最科学(什么处女座?谁是处女座?)。

上文说到,拖延症的原因之一,是我们身边有太多诱惑,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学习和工作中吸引开。先说两条针对诱惑的原则。

原则一:发挥梦想的力量。这条听起来很鸡汤,却非常重要。梦想是所有改变的引擎和发动机。上文的评论中,有朋友现身说法,说通过励志成功学给自己打鸡血。其实真正奏效的不是励志的方法,而是你自己的梦想。

我们经常因为看电视、玩游戏、休闲娱乐耽误了工作和学习,陷入拖延的窘境。这只是表面。如果你不知道去哪,路上的石头就不能算障碍。拖延症之所以会成为问题,是因为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拖延症妨碍我们实现它。我们都想要见识更大的世界、结识更优秀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拖延症却让我们怀疑、甚至遗忘自己的梦想。

怎么强调梦想的力量都不为过。不能因为路不好走,就忘了为什么出发。怎么找到自己的梦想?在内向的人如何改变(之三)-幸福课-知乎专栏这篇文章里,我们讲过,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美德。根植于自身优势和美德基础上的梦想,是能够真正给我们带来动力的东西。

寻找人生故事中有成就的经历,或者寻找我们认同的榜样,能够帮助我们认同这种梦想。

要在拖延症中重拾梦想,我们应该仔细审视以下问题。可以的话,拿笔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相信我,拿笔写的思考和随便想想的思考是不一样的):

1.从长远看,我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这个目标对我有特别的意义?如果

实现了这个目标,我能得到什么?

2.如果不拖延了,我能得到什么?它对实现这个目标会有什么样的帮助?

3.如果不拖延了,我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改变?这种变化是我喜欢的吗?

4.我在乎和在乎我的人都有哪些?如果我不拖延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我希望他们得到这个好处吗?

目标思维非常重要,它会让我们从拖延症的迷雾中看清前进的方向。要经常提醒自己,我为什么要克服拖延症。虽然因为意志力固有的弱点,我们仍然会拖延,但只要我们仍心怀目标,并经常提醒自己这些目标,就不会被轻易打败。

生活中不只有梦想,还有其它琐事。但这些事会以或远或近的方式与你的梦想相联系。比如,你可能需要准备这门并不喜欢的功课,因为这样才有更好的成绩去申请出国留学,而去国外学习是你的梦想。你必须完成这笔很烦人的单子,因为这样你才有钱带家人去旅游,而享受和家人的快乐时光是你的梦想。强化你要拖延的事与你梦想的联系,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做这件事的意义。

当然在立志的同时,也要警惕另两种错误。一种错误,是用立志代替行动。我见过几个被成功学激励的人,讲起未来激情澎湃。但我觉得,他们有点把“立志要成功”当作“已经成功”了。可能也有朋友做完了上面的思考题甚至只是读完了这篇文章后,就已经有了“我已经取得进步”了的错觉,并觉得既然自己已经进步了,就可以把工作学习放一放,先打会游戏犒劳一下自己了。

澄清梦想和列目标当然也是努力的一种,但它只是起点,不能代替现实的努力。

另一种错误,是跟自己死磕。仿佛戴上敢死队的头箍,不成功便成仁,不克服拖延症,我就不活了。真正适应性的思维,既有对梦想的执着,也有灵活的态度。灵活的态度是这样的:假设你因为出国留学梦受挫开始拖延学习了,你就应该想,我为什么要出国留学?也许是为了见识外面的世界。那见识外面的世界只有出国留学这一条路吗?留学去不了了,还有其它什么方法能让我见识外面的世界呢?再说,见识外面的世界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让自己更加成功,那还有其它什么方法让自己成功吗?

除非你的梦想能容纳挫折和困难,否则就不算真正的梦想。无论是实现梦想,还是克服拖延症,都是一场战争而不是战斗,不要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拖延总是会发生,最不应该的,是因为几次偶尔的拖延就得出“我已经没救”了的结论,并放弃治疗。

原则二:觉察而非控制。让我们分心的诱惑,是造成拖延的重要原因。克服拖延需要我们能够抵御诱惑。问题是,该从哪个

环节开始抵御诱惑?当我们在工作中想玩一会游戏或上一会网时,是压根不许这些诱惑进入我们的大脑,还是允许我们自己体验这些诱惑,只是在行动层面抵御它们?

大脑运行的规律之一,是不能用意志去控制自己的想法。心理学里有个经典的“不想白熊”实验,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韦格纳发明的。他告诉一些被试,他们可以想任何事情,就是不要想白熊,看看能坚持多久。平时生活中,我们当然不会去想这种远在北极的动物——除非你是爱斯基摩人。但当“不去想白熊”变成一种任务时,很多人却开始无法遏制地思念起它来。

从韦格纳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强迫性思维的原型:当人们控制自己的思维不去想某件事时,反而会比不控制自己思维时要想得更多。他把这种效应称为“讽刺性反弹”(ironicrebound)。压抑之所以会导致讽刺性反弹,是因为人的大脑有两部分的工作:具体的“操作”部分和对这些操作内容的“监控”部分。当“监控”部分收到禁止“白熊”的指令时,它就会去带着探照灯去探索“操作”的部分有没有违规。这时,你的脑子里就会响起“白熊、白熊”的警告。你一回神,要监控什么来着?“白熊”自然就冒出来了。

抑制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想法,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詹姆斯.厄斯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中,让一组被试抑制自己对巧克力的想法(抑制组),另一组被试无需抑制(非抑制组)。结果发现,抑制组在抑制后吃的巧克力是非抑制组的2倍多。这说明,想通过抑制想法来抵御诱惑,实在是南辕北辙。

有时候,拖延症患者不是不想改变,而是太想改变。但控制大脑的努力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问题。当诱惑来临时,不假思索地根据诱惑行动或者努力把诱惑压制,都不是好办法。

我们需要诚实地对待自己的感受,觉察和体验这种感受远比简单粗暴地拒绝来得有效。应该在思维中给诱惑留下弹性的空间,温柔地觉察自己的欲望但不付诸行动。用觉察代替控制,提醒自己我们的目标和梦想,反而能让诱惑的吸引力降低。
原则三:自我激励而非自我谴责。

很多人觉得,在和拖延症的斗争中,他们仿佛分裂成了两个自我:上进正义的自己和堕落邪恶的自己。上进的自己经常责备堕落的自己,而堕落的自己,则经常无地自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内疚和自责就这么产生了。

我们乐于看到自己内疚和自责,是因为我们本能地以为内疚和自责是我们对抗拖延症的朋友。我们相信,当屈从诱惑或者开始拖延时,需要有一个严厉的声音对我们提出批评和指责——就像孩提时父母和老师所做的那样。所

以成功学和励志小品的口号都是:“想成功吗?那就对自己狠一点。”我们也觉得自己之所以拖延,就是因为对自己不够狠。于是我们更加自责。

可谁又不是一边内疚,一边拖延着呢?内疚和自责能用于抵抗拖延症是一种错觉。通常的情况是,我们在上一次拖延中对自己态度越严厉,下次越拖延越严重。内疚和自责会让我们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的放纵”的恶性循环。内疚和自责会降低我们的自尊,让我们觉得自己懒惰、一事无成,进而破罐子破摔。内疚和自责也会带来更多的压力,而压力会让我们更容易屈从诱惑。

那怎么办?如果不对上次拖延感到内疚,我们用什么理由来抵御下次拖延呢?难道当拖延发生时,我们不要自责,还要庆祝吗?

也许是得庆祝。和我们的常识相悖,研究发现,当人们屈服于诱惑时,不让他们感觉到内疚,相反让他们感觉到快乐,居然能够增加人们抵御下次诱惑的能力。相比于内疚,自我谅解反而更能增强责任感。这是因为一旦摆脱了内疚和自责,我们反而能够思考为什么会失败,而不是简单地把原因归于自己的无能。一旦摆脱了内疚和失败,我们也不用消耗大量的心理资源去安抚内心的挫败感了,这样,我们反而有更多的心理资源来增强我们的自控,在和诱惑的战争中重整旗鼓。

通常我们认为意志力就是律戒规条,是理性的东西。可是谈着谈着,我们却谈到爱了。事实上,要增加自控能力,同样离不开爱和自我怜悯,这些更感性、更柔软的东西。

现在,让我们来做这样的想象:

想象你有一个孩子。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却因为贪玩的天性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再想象你是这个孩子的爸爸或妈妈。你会怎么教育这个孩子呢?你觉得那个孩子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教育呢?

孩子需要的,不是严厉的批评,当然也不是放纵,是那种带着爱的规范,慈爱而坚定。坚定是不忘目标和方向,慈爱是能够原谅和接纳,毕竟,他只是个孩子。

你就是那个孩子。你也应该成为自己慈爱而坚定的父母。告诉自己,我只是一个凡人,接纳自己的不足,爱自己。在拖延之后,用自我激励代替自我谴责,提醒自己能够做得更好。同时,不把上一次的拖延看作需要偿还的欠债,而看作一个结束。带着新的目标轻装上阵,重新出发,是在内疚和自责中重新积聚能量的不二法门。因为说到底,能把我们从拖延症中拯救出来的,还得靠爱啊。

回过头来看那两个分裂的自我:那个上进的你和那个堕落的你当然都是你。当你想懒惰的时候,用激励代替责备,告诉自己:“你能做得要比现在能做的多。”当

你休息的时候,也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我累了,让我休息会。”

所以,试着尊重另一个自己吧,就像尊重一个朋友一样。放弃和自己之间的斗争吧,就像一个征战多年的士兵,终于要解甲归田一样。

原则四:和自己谈判。

确实,改善拖延症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处理和自己拧巴的关系。你不能对自己太苛刻,但也不能对自己太放松。你得利用拖延症自身的一些特点,说服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管理的本质,就是自我谈判。

(插句题外话,自我管理和管理员工的道道是完全一样的,你知道怎么激励别人,你也会知道怎么激励自己。相反,如果你管不好自己,你也难让别人服你。再插句题外话,与自己相处其实跟与别人相处的道道是完全一样的,你知道怎么和别人相处好,你也能跟自己相处好。相反,如果你自己就很拧巴,估计你和别人的关系也好不到哪去。)

拖延症的特点之一,就是很难从娱乐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但一旦投入工作了,需要的意志力就没那么大。就像启动一辆车需要很大动力,一旦正常行驶了,它对动力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了。问题是,我们经常打断这种正常行驶。我们觉得,工作中先看会网页,或者先玩会游戏不是了不起的事,我们会很快回来。可一旦从工作切换到娱乐了,重启工作状态就需要很大意志力的,很多人就这样回不来了。

所以,当你感到想上网或玩游戏的时候,不要马上就去做。但你也不能恶狠狠地告诫自己不要去做。不然那个自我会觉得没盼头。你得跟自己商量:

“你想玩啊?”

“嗯。”

“不玩行不行?”

“憋不住啊。”

“那半小时后再玩行不行?就半小时,半小时后允许你玩。”

“那……行吧。”

记住,拖延症难的地方,是从娱乐状态切换回工作状态。一旦已经处于正常的工作模式中,你会发现,自己抵御诱惑的能力增加了。你劝说已经处于工作状态中的自己继续工作,要远比劝说自己从娱乐状态回到工作状态容易。

那怎么让自己从放松娱乐状态从新回到工作状态呢?

原则是一样的。通常在娱乐的时候,你会觉得回到书桌旁连续工作几个小时,那简直是人间地狱。你有很多理由让自己继续玩,觉得反正今天快过去了,反正交方案交工作的时间还有的是。你甚至能听到自己发誓赌咒的声音:“今天不在状态,就玩吧,明天我一定好好工作。”

这时候,发挥你谈判才能的时候又到了。你可以跟自己商量(注意,要好商好量)。

“不想工作啊?”

“嗯。”

“不玩行不行?”

“憋不住啊。”

“这样,你先到书桌边工作半小时行不

行?就半小时。半小时后允许你玩。”

“那……行吧。”

如果觉得坐半小时太难,你也可以说服自己先工作10分钟。重要的是,要启动工作状态。让娱乐中的自己克服畏难情绪。一旦你进入工作状态,你又会发现,继续工作其实也没那么难了。

你一定会好奇,如果半小时后,另一个自己还是想玩了该怎么办?那就做个诚实守信的自己,让自己玩会吧。至少你多赚了半小时不是吗?
原则五:目标和计划。

电影《食神》里,周星驰做尽了山珍海味,最后却用一款最普通的叉烧饭征服了全场,重获“食神”美誉。叉烧饭(我可以换成蛋炒饭吗叉烧饭我没吃过)人人都会做,可做得好是人间极品美味,做得不好就是廉价的路摊货。

在所有克服拖延症的原则和方法中,做计划就是这么一碗普通又特殊的蛋炒饭。很多有拖延问题的人,他们与拖延症斗争的历史都是一部“做计划”的历史,通常还是一部“血泪史”。大部分计划只让我们重温了一个道理——“计划赶不上变化”。

但我们仍然要谈目标和计划。这是因为,计划连接着现在和未来,能让不确定变得确定。拖延的人,尤其需要一个计划来规划时间。计划的重点在执行,但执行同样也依赖一个好计划。

怎么样的计划算是好的计划?有几个原则:

首先,在做计划之前,先要有两个目标。目标让你清楚,做这个计划是为了什么。一个目标是抽象的、长远的。它应该跟我们的梦想有关,或者干脆就是我们的梦想。它应该是积极目标而非消极目标的。“快乐地生活”是积极目标,“减少抑郁”不是。“做事更有效率”是积极目标,“做事不再拖延”不是。积极目标能激发你的动力,消极目标却只会让你把目光局限在问题。这就像爬山,盯着山顶爬很自然,盯着山脚,说明你在倒着爬。抽象的目标可以是宏大的,重要的不在于这个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而在于这个目标是否对你有吸引力,能否给你提供足够的动力,能否帮你指引生活的方向。

另一个目标,是具体的。具体目标应该跟抽象目标有直接的联系。具体的目标决定了计划是否可以执行。如果说收获美好的爱情、找到喜欢的工作算抽象目标,在什么时候找个什么样的男女朋友,在什么时候找个什么性质的月薪多少的工作才能算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包含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怎么样算做成了?什么时候做成?

接下来,才是重点。

一、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小目标能够让我们的计划循序渐进。小目标要多小?它应该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原理,既对你来说不太难,又不太容易,是你踮着脚能够到的。能把大目标分解成小

目标,让困难复杂的任务也有着手点。

我遇到过一个学生,有段时间每天在宿舍打网游,几乎不出门,作业都无限期拖延。可他每天痛心疾首,觉得如果明天不能头悬梁锥刺股不足以挽回颓势。这样的明天当然迟迟没来。我们讨论后制定的目标是:在接下来的一星期,你能不能每天按时去食堂吃饭?“按时吃饭”当然离不玩网游还远,但它也是一种进步。不要小看这点进步的意义,它可能成为改变的基石。这是因为,小的成功会让你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并进一步激发你改变的愿望。某部分规律的生活,能够让你获得一种掌控感。而最关键的是,以他当时的状态,只能做到这一步。具体的小目标一定要符合意志力的现状,太远太大不仅没用,反而更容易产生挫败感,对改变失去信心。大部分人完不成计划,不是我军太无能,而是计划太难了。在事情特别多特别难让你特别抓狂的时候,你要做的,也许把你的目标定得更小些,给计划瘦身。

二、反馈。没有反馈的计划是不完全的。你需要一个反馈系统,让你知道计划执行得好不好。反馈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我推荐自己常用的两个反馈:一个是百分比。当我开始计划一项任务时,我通常会用一个百分比来表示我在这个任务上已经有了多少积累,大概进展到什么程度了。百分比不需要太精确,你心里的感觉就可以。它既不让你太慌张(你不会从0开始的,无论怎么样你总是做了点东西了),也不让你太放松。每次完成一个任务,都你调整一下这个百分比,这样会有进步的感觉。也有些人喜欢在百分比旁边写上剩余时间,如果这不会让你焦虑,也很不错。另一个是打√打×。把你所有要完成的事写下来,每次做完一件,给自己打一个√,否则,打一个×,并注明为什么没完成。它同样让你心中有数。

三、把不可控的目标转为可控目标。拖延的问题,有时候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面对不确定性。但这种不确定性总会存在,但这种不确定性的背后,都会有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这是我们计划的基础。

我曾经遇到过博士生,他还需要一篇文章才能毕业,很焦虑,但又拖延着不想做事。我们聊起了计划和目标。他说:

“老师你说得看起来有道理,但发表文章不是我能决定的。我既不知道实验数据是否理想,也不知道老板是否有空帮我改,更不知道编辑会持何种态度,我做计划有什么用呢?”

不确定、不可控的感觉是一种很糟糕的感受。既然我们行动也不一定有用,我们干嘛要费尽心机去行动呢?

事实上,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每个不可控的事件背后,都有可控的部分。

比如,你不知道这次实验的数据是否理想,但你知道多做几次实验更可能获得理想数据。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研究灵感,但你知道多读几篇文献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研究灵感。你也不知道老板是否有时间帮你修改文章,但你知道多催他几次他更可能给你反馈。找出不可控的事情背后可控的部分,把这部分做成计划,这会让我们意识到,哪怕我们没法决定很多事,我们仍然有很多事可做。至于其它,就让我们交给天意了。至于相信“天道酬勤”,还是相信“尽人事安天命”,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原则六:GTD(Get Things Done)。“Get Things Done”原来是戴维艾伦(David Allen)所写的一本畅销书的名字,后来逐渐发展成了全球性的时间管理运动,据说很多人亲测有效,我也在工作中尝试过一些原则,还是有用的。

具体的GTD方法,百度都有,我就不做搬运工了。这里重点讲讲GTD的心理学原理。

有时候我们拖延,是因为事情太多太杂。有时候我们想把手头的一件事放下,先做另一件。但手里放下了,心里却放不下。佛教所谓“心猿”,就好像一只猴子在跳来跳去,无法安静,导致效率低下,最后干脆,什么都不做了。

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但我们现代人工作繁忙,常常需要在同一段时间内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怎么办?

要理解不同任务为什么容易相互打扰,我们要理解大脑的运作机制。我们的大脑有一个工作台和一个储存间。工作台容量有限,是用来打包操作的,没法堆放太多东西。储存间是仓库,能堆放很多东西。未完成的任务,会一直放在工作台,占有注意资源。任务越多,工作台就越乱,能供打包操作的空间就越小,工作效率就越低。这些未完成的任务,就像头脑中有一些红灯在不停亮起,一会那边的红灯亮了,你想去那里按灭,那里还没结束,这边的红灯又亮了,你不得不回到这边按灭它。火没救成,火气倒是上来了。

怎么才能把放到工作台上的任务,清理到储存间,让大脑认为这些任务已经完成了呢?

通常的任务管理方法,是列出所要做的事情,并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这仍然是在工作平台上的操作,只是把工作平台上的东西整理得整齐些。GTD提出的原则,是多做一步,不仅列出要做的事情,而且列出这件事下一步该怎么做:处理、搁置还是丢弃?大脑是很傻很天真的,一旦你列出了怎么做以后,大脑就认为你对这件事已经有了主意,成足在胸了,它就会放心地把这些事贴上“已完成”的标签,放到储存间去了。等需要的时候,你可以再把它从储存间搬出来。

所以,多做一步,不仅列出要

做哪些事,还列出这些事要怎么做,你会发现,整个世界清静了。

也有朋友在上几篇文章的评论中提到“番茄工作法”。我仔细体会了下,番茄工作法的重点,是告诉你专注力有时间限度,允许自己隔段时间就休息。以及不断给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反馈(这个我们在原则五中已经说了)。但我没亲测过,如果有实践过的朋友,来说说效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