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19号——关于王承咨、邢介友、朱红免职的公告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19号——关于王承咨、邢介友、朱红免职的公告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19号——关于王承咨、邢介友、朱红免职的公告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19号——关于王承

咨、邢介友、朱红免职的公告

【法规类别】人大议事

【发文字号】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19号

【发布部门】山东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7.12.01

【实施日期】2017.12.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1 / 1

在人大常委会任免职位会议上的表态发言

在区人大常委会任免职位会议上的表态发言 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各位常委: 非常感谢组织、领导对我的信任,提名我担任XX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职务。借此机会,我向一直以来关心和帮助我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事关民生,担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我深深地感到使命非常光荣,责任非常重大。如果这次表决得以通过,我将加倍努力,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俗话说“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我将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基础,努力保持理论上的与时俱进,观念上的开拓创新,增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思想上、行动上坚决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同时,无论工作多忙碌,也要尽可能抽出时间多学习和掌握住房和城乡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法律法规。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我将虚心向同志们学习,以能者为师,不断提高自己履行职责的能力。 二、锐意创新,服务全区发展大局。十二五时期,区委、区政府关于双十工程、六城联创、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等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使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持续升温,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此,我将带领全局同志按照陈书记在区住

建局授牌仪式上的讲话要求,抓紧“适应新形势,理清新思路,立足新起点,实现新作为,树立新标杆,塑造新形象”。自觉地兑现在区“学比赶超”活动中向全区人民所作的庄严承诺。自觉地把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全区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认清自己的位臵,明确自己的职责,服从和服务于大局。自觉地接受人大监督,坚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相统一,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敢于承担责任,不断提高监管效率、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 三、身先垂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首先,我要带头认真履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坚持以身作则,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为名利所困、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扰,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强防线。同时,积极开展“五星”机关创建,在全局系统营造讲和谐、讲学习、讲文明、讲廉洁、讲服务的良好氛围,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 主任、副主任、各位常委,区住建局挂牌不久,工作运转还处于磨合之中。但是艰巨的任务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至于今后的路怎么走,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变成了路。”我愿意做披荆斩棘的开路者。我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指导帮助下,我定将承载重托,不辱使命,带领区住建局全体同志为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美化城乡面貌,提高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制度.doc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制度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贯彻实行国家“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贯彻实行国家“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传染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二、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健康教育。 1.定期对本院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 2.根据传染病疫情,适时开展传染病防控救治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急处置传染病的能力。 3.在病人来院进行保健、诊疗、康复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对病人及家属开展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4.通过专家讲座、义诊、咨询,利用宣传橱窗、版报、图片、健康教育处方等宣传资料以多种途径对病人及公众开展健康教育。 三、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四、实行国家免疫规划制度,按规定开展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五、对传染病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实行首诊负责制。 六、严格执行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按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重点传染病监测报告。 七、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传播方式的预防原则,在对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传染性疾病病原体的传播方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 八、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防止传染病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九、诊疗过程中传染病的防控。 1.按国家要求设置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医院指定的科室进行诊治。不得歧视、推诿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2.对患有甲类传染病以及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必须安置到医院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隔离和治疗。对其他法定传染病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根据需要按规定予以必要的隔离治疗。 3.按国家规定对特定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转诊、追踪随访。 4.配合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处理。 5.根据需要,按国家规定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尸体解剖查验。

传染病监测系统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

传染病监测系统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传染病监测系统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 提要:疾病监测是一种长期、系统地收集某些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和各种影响因素的方法。传染病监测是对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和变动趋势及有关因素进行连续、系统准确地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通过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和变动趋势,预测未来疾病发生的水平和规模,为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流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通过定期、定点的系统监测,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自然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开展防治工作、评价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疾病监测监测系统策略 一、我国传染病监测系统建立的背景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灾难,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系统发展滞后,信息不通,决策迟缓,指挥不灵等薄弱环节。党中央及时提出要加强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系统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应急反应的敏感性。卫生部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尽快制订国家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卫生部的直接领导下,在详细全面业务需求分析基础上,建立综合疾病监测信息模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通过对疫情报告业务流量重组和改造,建立了以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个案数据库为核心的全新业务模式,完成了适合多层次,多部分专业用户的软件应用开发和技术整合,利用信息安全技术在互联网上构建虚拟专用网络,利用高性

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

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和完善集团公司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精神和市委组织部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集团公司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干部的选拔任用管理工作原则: 1、党管干部原则; 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4、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6、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干部的选拔任用条件: 1、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2、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部门(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卓

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4、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5、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6、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第四条拟任人选,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1、组织考察小组,制定考察工作方案; 2、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干部考察预告; 3、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 4、考察小组根据考察情况,研究提出初步方案,与考察材料一并向集团公司党委报告。 5、考察工作必须形成书面考察材料,建立考察文书档案。考察材料归入被考察人的本人档案。考察材料必须如实、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包括下列内容: (1)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

[经验交流]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与监督工作经验材料

[经验交流]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与监督工作经验材料 完善制度严格程序强化人事任免与监督 近年来,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将人事任免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完善和落实人事任免制度为切入点,实行“三项制度”,坚持“四种做法”,建立“四大机制”,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的有效形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实行“三项制度”,强化任前考察 为了加强对拟任命人员的考察,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不断探索,把对拟提请人大任命的法检两院和政府组成部门干部纳入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前考察的必经 程序,真正做到知人善任。一是实行任前综合考察制度。县委在提名考察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在充分听取人大党组意见的基础上,人大常委会一改过去仅凭提请人员简单介绍拟任命人员情况即进行表决的做法,凡有人事任免议案的常委会会议,会前常委会都通过派员参与或委托组织部门深入拟提请任命人员单位和人大代表、群众当中,全面掌握具体情况,广泛了解其工作经历、主要政绩、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和执法执纪等,并及早将提请任免文件等相关材料送达人大相关工作机构,保证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知情,未经任前综合考察的干部一律不予上会。二是实行任前考试制度。常委会制定完善对拟任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考试的办法,对考试组卷、监考、评卷及考试成绩的运用作出明确规定。凡“一府两院”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人员必须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以考宪法、人大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主,“两院”工作人员以考专业法为主,考试不及格者,暂缓提请会议研究。三是实行任前沟通制度。认真执行县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列席县委常委会制度,对拟任命人员,人大在充分了解县委的意图和考察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向县委反馈意见,对有较大争议的人选,建议暂缓使用或提请,努力使党委的意见与决定机关的意见相统一。 二、坚持“四种做法”,严格任中程序 县人大常委会逐步规范任中程序,坚持在常委会会议中实行任中推介、演讲、审议、票决四项制度,切实把好干部“入口关”,不断提高人事任免质量。一是坚持任中推介。正式任免前,常委会组织任命议案提请人向常委会会议全面介绍拟任人员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和拟任理由。二是坚持任中演讲。凡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拟任人选,被拟任命人员都要在常委会议上阐述本人的主要工作经历、对拟任职务的思考、完成任务的措施和对人大任命能否通过的态度,使常委会组成人员更深入的了解拟任人员并作出正确的选择。三是坚持任中审议。在听取提请机关全面介绍情况的基础上,请被任命人员暂时回避,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审议,充分发表意见。提请机关对审议中反映的问题不能明确答复的,

【人力资源】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管理规定资料

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管理规定 1 目的 规范集团中层及以上干部管理和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建设一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能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的干部队伍。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集团中层及以上干部的选拔任用、管理工作。 3 职责 3.1 党委组织部门负责对集团中层及以上干部的管理、选拔和考察工作。 3.2 党委、董事会、总经理负责集团中层及以上干部的考核审核及任免。 4 工作程序 4.1中层以及上干部具体范围为:集团公司各部门正、副职干部。 4.2 中层及以上干部任职流程 4.2.1 中层以上岗位聘任须经党委班子或总经理班子推荐,由党委组织部门进行考察。 4.2.2 党委讨论决定后由党委或总经理班子任免。 4.3 中层及以上干部的任职资格参照人力资源部的岗位任职要求。 4.4 中层及以上干部的选拔任用 4.4.1 选拔任用原则 4.4.1.1 党管干部与经营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依法管理。 4.4.1.2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 4.4.1.3 组织配置和市场配置相结合,择优选择,竞争上岗。 4.4.1.4 分类分层管理,“谁任命,谁管理,谁考核”。 4.4.2 推荐 4.4.2.1 推荐方式 a. 组织推荐 b. 出资方推荐 c. 群众举荐 d. 市场方式:公开招聘、市场猎取 e. 个人自荐 4.4.2.2 推荐条件 a. 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治

理论水平; b. 有岗位所要求得任职资格或相关经历。 c. 能依法办事,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组织和职工群众监督。 4.4.3 考察 4.4.3.1 党委组织部门通过听取职工意见、查阅个人档案或面试等方式对岗位人选进行考察; 4.3.3.2 形成关于人选的德、能、勤、绩、廉方面主要表现、存在不足等情况的书面考察材料,考察人署名。 4.4.4 提交党委会讨论。 4.4.4.1. 党委必须有五分之四以上成员到会。 4.4.4.2 分管干部工作的领导成员或组织部门负责人介绍领导职务拟任人选的考察、任免理由等情况; 4.4.4.3 参加会议人员讨论; 4.4.4.4 进行表决,实到会成员超过半数同意形成任用决定。 4.4.4 任命 4.4.4.1 组织部门起草任命书,报主管领导审批。 4.4.4.2 主管领导签发任命书。 4.4.4.3 正式成文,形成任命书。 4.4.4.4 在相关会议上正式宣布任命。 4.5 考核 4.5.1 考核内容 公司对中层及以上干部德、能、勤、绩作出评价。 4.5.1.1 德:政治素质较好,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全局观念,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4.5.1.2 能:有较强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 4.5.1.3 勤:勤奋工作,民主作风较好,群众观念较强 4.5.1.4 绩:恪尽职守、取得工作实绩 4.5.2 考核办法 4.5.2.1 绩效考核 分为试用期考核、日常考核、年度考核 a. 试用期考核:试用期内,由分管领导对其工作能力、工作绩效和工作态度进行考核。试用期届满前一个月,组织部门进行考察,形成考察报告,报党委审批。党委认为称职者,续聘;认为不称职或不够称职的,可提出解聘、转岗或增加试用期,但试用期最多不得超过六个月。

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工作经验总结

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工作经验总结 对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认真行使人事任免职权,在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思路和模式。概括起来,其中普遍和主要的做法是: (1)坚持和依靠党委的领导,是做好人事任免工作的保证。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是党对国家事务实行领导的重要方式,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法律赋予人大的职权,行使好人事任免权必须树立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的观念。地方人大在行使任免权过程中坚决落实党的干部政策,严格按照党对任用干部的政策要求办事。在常委会会议审议过程中,努力使党委推荐干部的意图和拟任人选,通过法定程序得以贯彻落实。依靠党委的领导和支持进行人事任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2)正确处理党委推荐干部与人大任命干部的关系,是做好人事任免工作的关键。既坚持和维护党管干部的原则,又做到实事求是和依法任免,是各地方人大常委会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使党委推荐的合格人选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所接受,另一方面在任免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尊重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选择。对有较大争议意见的人选,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积极沟通,提出意见和建议,努力使推荐机关的意见与决定机关的意见

统一起来。 (3)努力使人事任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是做好人事任免工作的基础。为保障人事任免权的有效行使,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人事任免的制度和程序,普遍制定了专门的人事任免工作条例或办法,以及与其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使人事任免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办事,周密地做好任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组织会议讨论和表决,保证了人事任免工作富有成效地进行。 (4)坚持改革创新,是做好人事任免工作的动力。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工作的显著特点。为提高人事任免工作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提高其质量和效率,创新和制定了一批有关完善人事任免制度的规定,有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任前供职制度、任职承诺制度、任中测评制度、年终述职制度、述职评议制度等,这些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5)加强对干部任命后的监督,是做好人事任免工作的延伸。为了保证干部履行供职承诺,当好人民公仆,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加强了对干部任职后的监督。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三察(查)活动,执法检查、述职评议、工作目标责任制、任中考察、任中审计、干部联系代表、评选优秀公仆等活动,了解被任命干部的情况,加强对他们履行职务

传染病监测系统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

传染病监测系统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 提要:疾病监测是一种长期、系统地收集某些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和各种影响因素的方法。传染病监测是对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和变动趋势及有关因素进行连续、系统准确地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通过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和变动趋势,预测未来疾病发生的水平和规模,为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流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通过定期、定点的系统监测,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自然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开展防治工作、评价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疾病监测监测系统策略 一、我国传染病监测系统建立的背景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灾难,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系统发展滞后,信息不通,决策迟缓,指挥不灵等薄弱环节。党中央及时提出要加强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系统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应急反应的敏感性。卫生部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尽快制订国家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卫生部的直接领导下,在详细全面业务需求分析基础上,建立综合疾病监测信息模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通过对疫情报告业务流量重组和改造,建立了以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个案数据库为核心的全新业务模式,完成了适合多层次,多部分专业用户的软件应用开发和技术整合,利用信息安全技术在互联网上构建虚拟专用网络,利用高性能计算,海量存储和快速统计方法,实现大用户量并发网络应用要求,极大地改善了基层网络环境,提高了基层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与监测能力。 二、我国传染病监测系统的工作模式 三.传染病监测系统在某县麻疹暴发中的应用 如下图1、2所示,通过传染病监测系统的报告,我们可以知道此次麻疹暴发的具体的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全文)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全文) [新修订,年月印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有效管用、简便易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一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执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 (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 (四)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 (五)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

(六)民主集中制原则; (七)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应当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 应当树立注重基层的导向。 第四条 本条例适用于选拔任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成员(不含正职)和内设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构领导成员。 选拔任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法律法规和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选拔任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其内设机构领导成员,参照本条例执行。

人大常委会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题

人大常委会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题姓名:性别:职务: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30题共60分) 1.(A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B.党的领导 C.服务大局D.以人为本 2.我国法律规范体系有:宪法、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规、部委规章、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规章,浙江省人民政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 C )。 A.行政法规B.地方法规 C.地方规章D.自治条例 3.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D )”,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和发展。A.国家利益至上B.民族利益至上 C.经济发展至上D.宪法法律至上 4.在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其效力(A )。A.与法律相同B.小于法律 C.多数情况与法律相同D.多数情况小于法律 5.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C )。A.可以由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设定 B.可以由法律和行政法规设定 C.只能由法律设定 D.只能由行政法规设定

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国家监督体系?(A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 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7.我国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的活动始于 (C )。 A.1979年 B.1982年 C.1988年 D.1993年 8.地方性法规是指(C )。 A.全国人大为地方所制定的法规 B.各级地方人大和政府所制定的法规 C.省级人大和较大的市的人大所制定的法规 D.省级人大和政府所制定的法规 9.行政立法指(A )。 A.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B.国家机关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C.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行为 D.限于国务院的立法活动 10.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赔偿请求人请求行政赔偿的时效为2年,是从(C )之日起算。 A.行政机关作出侵权行为B.受害人知道侵权行为C.侵权行为被确认为违法D.受害人知道有赔偿请求权

人大常委会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新)

人大常委会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性别:职务: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30题共60分) 1.(A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容。 A.依法治国B.党的领导 C.服务大局D.以人为本 2.我国法律规体系有:宪法、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规、部委规章、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规章,省人民政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性文件是(C )。 A.行政法规B.地方法规 C.地方规章D.自治条例 3.同志提出“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D )”,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和发展。A.国家利益至上B.民族利益至上 C.经济发展至上D.宪法法律至上 4.在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其效力(A )。A.与法律相同B.小于法律 C.多数情况与法律相同D.多数情况小于法律5.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C )。A.可以由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设定 B.可以由法律和行政法规设定 C.只能由法律设定 D.只能由行政法规设定 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国家监督体系?(A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 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7.我国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的活动始于(C )。 A.1979年 B.1982年 C.1988年 D.1993年 8.地方性法规是指(C )。 A.全国人大为地方所制定的法规 B.各级地方人大和政府所制定的法规 C.省级人大和较大的市的人大所制定的法规 D.省级人大和政府所制定的法规 9.行政立法指(A )。 A.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B.国家机关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活动的规性文件的行为 C.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行为 D.限于国务院的立法活动 10.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赔偿请求人请求行政赔偿的时效为2年,是从(C )之日起算。 A.行政机关作出侵权行为B.受害人知道侵权行为C.侵权行为被确认为D.受害人知道有赔偿请求权11.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D )提起,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办法

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办法 ( 年月日,县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参照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并根据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负责人员,决定任免县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县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县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和地方组织法规定的需要由常务委员会任免、决定任免、通过的其他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人员的任免 第三条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因为健康状况不能工作或者缺位时,根据主任会议的提议,在副主任中决定代理主任的人选,直至主任恢复健康或者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主任为止。

第四条根据主任会议的提议,通过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 第五条根据主任会议的提议,通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第六条根据主任会议的提议,任免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负责人员。 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补选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出缺的代表和撤换个别代表。 第七条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理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的辞职请求,并决定是否接受辞职。常务委员会决定接受组成人员辞职后,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第三章县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决定任免 第八条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县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时,根据主任会议的提议,从副县长中决定代理县长的人选。 第九条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县长的提请,决定副县长的个别任免。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规定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规定 1 目的 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2 适用围 适用于机关办公、生活场所和在建工程项目。 3 职责 3.1公司卫生科负责本规定的修订、完善。 3.2各级行政办公室负责机关办公、生活场所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 3.3各级安全、行政、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对项目文明施工和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监督和检查。 3.4项目部确保该规定在本项目得到有效实施。 4 容 4.1 传染病分类 按《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有关规定,常见传染病分为三类37种。 a)甲类:鼠疫、霍乱。 b)乙类: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疟疾、艾滋病和非典型肺炎、禽流感(此两种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24种。 c)丙类: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11种。 4.2 预防和控制 4.2.1企业应对员工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 4.2.2企业应提供符合有关部门要求的工作和办公场所。自行或配合当地有关部门消除鼠、蝇等病媒昆虫和其他传播传染病的动物的危害。 4.2.3员工如患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在治愈或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的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 4.2.4在自然疫源地和可能是自然疫源地进行项目施工,必须要求建设单位出具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对施工环境的卫生防疫意见。 4.2.5企业新招用员工应进行健康检查或由本人出具符合要求的健康证明。 4.2.6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 4.2.7施工现场的预防和控制见公司施工现场卫生防疫管理规定。

4.2.8传染病经确诊后,应管理好传染源,按规定进行隔离与治疗,对其所住的房间、用过的器皿、被服、工作场所及时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对同宿舍或密切接触人员亦要按规定进行医学观察,确认无传染时,可工作。 4.2.9传染病的消毒法见下表: 各种物品常用消毒法一览表

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问题;,,对策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问题;对策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将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列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七项任务之一,并指出要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努力控制艾滋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积极防治职业病和地方病。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将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明确写入党的决定。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及近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猪链球菌病等传染病疫情的频发流行,公众和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的认识不断加强,明确认识到疾病预防控制不仅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维系民众健康的有效手段,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因此,近年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迎来了不可多得的高速发展机遇。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相继完成;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发展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政策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各级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重视程度和支持投入力度加大,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设项目相继完成,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硬件条件大为改观,基本能适应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抢抓机遇,加强自身建设,广泛动员和争取全社会参与,依法预

防控制疾病,加大疾病防治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疾病监测,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猪链球菌病防治及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中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注重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培养,促进疾病预防与控制队伍建设,全面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树立了疾病预防控制的良好社会形象。 1 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些严重威胁民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死因顺位已从1952年的第1位降到2004年的第10位之后;提前16年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消灭天花目标;计划免疫接种使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脑、乙脑、乙肝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已限制在较小的流行范围,碘缺乏病和氟中毒、寄生虫病的暴发和流行都已被有效控制;近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传染病处理和控制及时、有效,有力保障了民众健康和社会稳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疫病从来就与人类相伴而行,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永远也不会终止。疾病预防控制是一场持久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硝烟的战争。要想在这场人类与疾病持久的战争中掌握主动权,处于不败之地,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告诉我们,必须“断其未然”,做到“发而止之”,然而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关于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工作的有关问题探讨

关于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工作的有关问题 探讨 关于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工作的有关问题探讨 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管理社会和国家事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就目前情况看,这项职权的行使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一)、对党管干部和依法任免的认识不到位。由于法律对人事任免的程序未作明确规定,在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的结合上容易出现偏差。人大工作是一项程序性要求极高的工作,而人事任免工作的程序性要求更为严格。一般来说,人事任免工作要经过党委推荐、“一府两院”提名、常委会决定三个阶段。从人大常委会内部工作来说,也要经过党组研究、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和社会公告三个阶段。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认为既然是党管干部,党委提名推荐的人选,特别是一些重要职位的人选,党委组织部门都作了严格的考察,又经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人xx应无条件接受,否则就是没有贯彻党委意图。加上人大任免时对干部人选缺乏充分了解,表决的依据主要来自组织部门提供的文字材料,往往是党委提名的干部基本都能顺利通过,久

而久之,人们心目中自然会把人大依法任免单纯看作“橡皮图章”,“履行法律手续”。在进行人事任免表决中,只注重了和党委保持一致,而忽略了依法办事。 (二)、任免前对被任命干部调查了解不到位。党委在向人大常委会推荐人选时,往往是在常委会会议召开前很短的时间,甚至一两天前才向人大常委会通报。这样,常委会审议时仅凭提请人对拟任干部的简略介绍,这些材料一般比较笼统抽象,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有关人选的全貌,常委会组成人员很难对拟任干部有全面的了解,表决时难易作出准确判断。 (三)、人大机关自身建设与任免权的充分行使还不适应。一是没有固定的人事任免机构设置,难以系统地、经常性地搞好人事任免和监督。虽然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了人事工作委员会或人事(代表)工作办公室,但其工作开展没有可操作的法律依据,工作方式、方法受局限,难以发挥在任前考察知情、任后跟踪监督的作用。二是人大自身活力不足。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主要是从党政等机关领导岗位上转来的,虽然有相当部分领导干部德高望重,也能自始至终尽职尽责,但最终难免给人一种“人大是老干部的安置机关”的形象,个别干部会因此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准退休”的情绪,工作热情不足,使得人大常委会工作缺乏活力。因此,在任免工作上“顺其自然”,谁也不得罪;在人事监督上,认为自己是“过来人”,也工作不了几

由人大常委会任命的领导干部不适用任职试用期制度

由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有关正职领导干部 不适用任职试用期制度 笔者认为,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的本级人民政府秘书长(县级办公室主任)、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科长,本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非选举领导干部,以及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正职领导干部职务,实行地司级以下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这种做法是不妥的。理由如下: 一、从法理层面来看: 宪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从法理上讲,宪法和法律是国家政治最高准则,党或政府出台的条例和规定必须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实行,不得违背和凌驾于法律之上。据此原则,任职试用期制度是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而制定的,它的适用范围应该在《地方组织法》之内,不得违背或超越法律。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地方组织法》和后来四次的修改决定中,都没有涉及对人大常委会任命的领导干部实行任职试用期制的规定,所以,对这些领导实行试用期制度缺乏法律依据。同时,人大常委会依据《地方组织法》决定任命这些正职领导干部,一经任命便受到法律支持,党或政府的条例不应当对其任职再产生任何影响。所以,对已被人大常委会任命了的领导干部适用任职试用期制度,是不合法的。 二、从条例规定来看: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有关条文规定,适用任职试用期制度的领导干部包括:1、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 8.1监测与调查 8.1.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 8.1.2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 8.1.3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8.1.4专项调查 8.2综合防治与干预 8.2.1全人群健康倡导 8.2.2高危人群筛查与健康指导 8.2.3现患病人的管理与指导 8.2.4建立综合防治的示范点 8.3培训 8.4技术咨询服务 8.5用语解释 8.6法规文件 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 8.1监测与调查 8.1.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

(1)目的 通过监测,找出威胁人群生命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致病机制,影响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因素,为制订和评价干预策略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内容和方法 a.监测病种 选择监测病种: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当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各类医疗单位诊治该病种的比例,综合考虑决定需要纳入常规监测的慢性病。监测病种选择时应考虑以下5个因素: ·某种疾病是否有较高的发病或患病率; ·是否是当地的主要死亡原因; ·是否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破坏性; ·是否其医疗和护理费用已经成为社会负担; ·是否已有可行而有效的公共卫生防治技术。 b.建立监测报告系统 ·报病卡: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电子病历数据库传输之前,报病卡由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统一设计。提供基本项目和内容,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增加所需项目和内容,但应满足基本项目和内容。 ·监测形式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实际需要,通过全国抽样建点的方式,收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情信息。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区别以下三种情况,决定本地监测规模和信息收集的方式。

干部选拔任免条例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防止用人失察失误,严肃处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坚持党委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严格要求、违规必究的原则。 第三条党委(党组)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负责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 第四条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一)违反干部任免程序和规定,个人指定提拔、调整人选的; (二)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的; (三)不按照规定召开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 (四)个人决定干部任免或者个人改变党委(党组)会议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的; (五)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的; (六)违反规定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的; (七)授意、指使、强令组织人事部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或者阻挠、制止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对选人用人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以及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的; (八)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九)本地区本部门用人上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查处不力的; (十)有其他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行为的。 在发生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及其他紧急情况下,经上一级党组织批准的用人行为,不列入责任追究范围,但事后应当履行有关干部任免程序,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第五条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的基本条件、任职资格、方式、程序和范围进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 (二)不如实向党委(党组)报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等情况的; (三)不按照规定征求纪检监察机关对拟任人选的意见,或者不如实向党委(党组)报告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建议的; (四)不按照规定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 (五)对反映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不进行调查核实以及核实后不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的; (六)对本地区本部门领导成员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行为不提出反对意见的; (七)不按照有关规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不力,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 (八)有其他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行为的。 第六条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更改、伪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的; (二)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范围进行考察的; (三)对反映考察对象问题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举报不进行调查核实或者不如实报告

2020最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 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2020最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根据______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C) A.党管干部的原则 B.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 C.《中国共产党章程》 D.《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 2.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 应当树立注重的导向。(C) A.上层 B.中层 C.基层 D.社会各阶层 3.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批评和监督,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践行。(D) A.共产主义道德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的不正之风。(D) A.形式主义 B.享乐主义 C.奢靡之风 D.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 5.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在年内有效。(A) A.一 B.二 C.三 D.五 6.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 出并署名。(A) A.推荐材料 B.考察材料 C.证明材料 D.鉴定材料 7.《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考察工作,由。(A) A.主管方负责,会同协管方进行 B.主管方负责,报协管方备案 C.协管方负责,会同主管方进行 D.主管方和协管方共同负责 8.《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明确,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正职的任免,如双方意见不一致 时,。(D) A.由主管方决定 B.由协管方决定 C.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协调 D.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协调 9.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 由作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C) A.人事部门负责协商 B.组织部门负责协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