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理复习提要

地理复习提要

地理复习提要
地理复习提要

第一部分 重要考点梳理

一.地球仪和地球运动(这两个内容教材是分开的,但考试时经常综合在一起) 1、地球仪

(1)经线和纬线

(2)判断

南纬、北纬判断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 东经、西经判断方式:相邻经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经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

(3)特殊经线

本初子午线(0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0

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本初子午线(00经线)和1800

经线是东、西经的界线。

东西半球分界线(200W 、1600E ): 20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0

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4)特殊纬线

赤道(00

):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纬,以北是北纬。

回归线:北回归线(23.50N ),太阳直射的最北点;南回归线(23.50

S ),太阳直射的最南点。

极圈:北极圈(66.50N ),南极圈(66.50

S )。

低、中、高纬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极点:北极点是900N ,南极点是900

S 。 2、地球运动

(1)地球绕地轴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1天,导致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形成66.5°固定倾角,方向自西向东,周期1年,导致:①在南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②除赤道外,有昼夜长短的变化;③中纬度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四季交替。

160°E 180°

0° 20°W 180° 东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2)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导致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地区逐渐降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

(4)五带划分

热带(23.50N~00~23.50S)

南温带(23.50S~66.50S)

北温带(23.50N~66.50N)

南寒带(66.50S~900S)

北寒带(66.50N~900N)

例1我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自制的测高仪测得当地观测北极星的高度角为28°,该学校位于()

A.低纬度地区、热带

B.低纬度地区、北温带

C.中纬度地区、热带

D.中纬度地区、北温带

例2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经线指向方向,纬线指向

方向。

(2)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我国北京举行。外国

朋友不知道北京的位置,请在右图中用黑点标

出“北京(116°E ,40°N)”的位置。

(3)当北京举行夏季奥运会时,位于南半球的悉

尼比北京的气温(填写高或低)。

(4)写出图中A、B点的经纬度:

A点:;

B点:。

(5)B点位于A点的方向;B点位于(选择寒带、温带、热带填空)。

(6)图中A、B两点中,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点。

例3 我国某军舰在公海上进行军事训练,下表为该军舰每天中午的航行位置记录。请

(1)在右边经纬网图中用黑点标出军舰每天中午的位置,并用虚线连接成航线。

(2)该军舰在 洋上进行军事训练,大致在往 方向航行。

(3)9月1日中午,军舰位于 半球和 半球;9月7日中午,军舰位于 半球和 半球。

二.地图

1

2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

例1 兴高采烈。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下图)说:“这就是我们要登的山,它比较高,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据此完成两题。

1.老师强调山上有一个悬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请你判断是图中的哪个地方?( )

A.B 地

B.C 地

C.D 地

D.E 地

2.老师说:“我们要登的山比较高!”你从图上可以看出,山顶的海拔高度是()

A.200米

B.300米

C.300米以上400米以下

D.400米以上500米以下

例2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将字母与对应的地形连线:

a 山顶

c 山谷

d 山脊

(2)F村位于a地的

方。家住E村的贝贝同学到河边

游玩,一般来说,往

(方向)走,到达河边的距离最短。

(3)下列关于a、b两地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选择填空)

A.a地比b地高100米

B.a地比b地高大约50米

C.a地比b地低100米

D.a地比b地低大约50米

三.世界的海陆分布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注意教材七上P22-23图2-18、2-19“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在两

幅图中能识别大洲和大洋。

3、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4、海陆地形

5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大陆漂移假说:地球原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包围着。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在水上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

这些漂移的大陆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

6例1 根据图示陆地轮廓判断,下列不.

属于大陆的是( )

例2 读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和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

(2)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 ,它被 、 和 三个大洲所包围。

四、世界居民 1、主要计算公式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 2、世界人口

增长进度: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从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时期。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60亿大关。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②婴儿死亡率逐渐低,③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不均匀:

3、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①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是人类的生活环境面临严重威胁。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简洁回答: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的问题有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

(2)人口增长过慢或负增长: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3)采取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4、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原因:①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②城乡差别:城市就业机会、物质生活条件、文化教育等条件较乡村好。

(3)带来的问题:一方面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设;解决乡村人多地少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可能造成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污染、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

5、世界三大人种、六种主要语言、三大宗教考试较容易,看书即可,不作梳理。

6、聚落的主要形式:城市和乡村。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集地。城市问题:交通阻塞、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城市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便创造出美好的城市环境。

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例 1 在发展中国家,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玲玲、贝贝经过讨论,列举了四个方面的理由:①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②城市居住条件宽敞,空气质量很好;③城市物价非常低;④城市有良好的教育、医疗条件。请你判断,上述理由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例2 读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是(填数码),这四地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2

五、

1

例1

A.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B.终年炎热干燥

C.昆明四季如春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天气预报的常用天气符号:不必强记,看教材七上P58即可。

例2玲玲收看天气预报,看到长沙市的天气符号为“”,长沙市的天气将是

()

A.晴天

B.多云

C.降雨

D.沙尘暴

2、气温和降水

(1)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值与气温最低值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当中,月平均温度的最高值与气温最低值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2)气温分布规律:①从低纬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与海洋气温不同(北半球七月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一月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七月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一月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③同纬度地区,海拔高的气温低。(气温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的影响)

(3)降水分布规律:①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地区少雨;②南北回归线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③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表格归纳

例 3 下表是玲玲、贝贝在我市大围山风景区所测得的一日内四个时刻的气温。根据

A.8℃12℃

水量柱状图。

(2)该地气温最高值在_____月,最低值在

_____月,气温年较差是______℃,位于_____(南、

北)半球。

(3)该地气候的特点是。(单项选择

填空)

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于夏季

B.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例5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①②③④四幅气候图与图中A、B、C、D四地的对应关系:A为;B 为;C为;D为。

(2)A地的地形名称为,与A地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的还有非洲的盆地和亚洲的马来群岛等地。

(3)E地气候的特征是。

(4)A、B、C、D、E五地中,全年降水量最为丰富的是地。

六.世界的发展差异

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

南部和南半球,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1)在欧美发达国家,工农业生产发达,市场繁荣,环境幽雅,人们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在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工农业生产落后、集市杂乱拥挤、贫困的人民生活。

(2)发达国家利用其掌握的高技术和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来的廉价原材料,制造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并销售到世界各地,获取高额利润,因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生产品种单一,建设资金不足,生产效率不高,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3)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南北差异”;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南北对话”;③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南南合作”。

3、国际合作:和平与发展、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4、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奥委会)。总部:瑞士洛桑;精神: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

参与;理想:友谊、进步、和平。

例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

A.国家面积的大小B.国家人口的多少

C.人口受教育的水平D.经济发展的水平

例2 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由右图可知,发达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而其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到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 %;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而其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 %。

(2)上述比较所说明的问题是。

(3)请列举两个例子,说明你所了解到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中国地理

1、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2)我国濒临的海洋: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领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3)人口分布不平均,东南稠密,西北稀疏(以黑河市和腾冲县连线为界)。人口增长过快,就业与老龄化问题突出。

(4)民族分布: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例1分析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图,回答以下两题。

1.下列时期,我国人口增长最快

的是()

A.1800年以前

B.1840年-1949年

C.1949年-1990年

D.1990年-至今

2.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C)

A.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B.医疗水平落后

C.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D.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例2读“中国政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位置最北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2)图中北回归线穿过的岛屿是岛。

(3)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选择图中①②③填空)流域富余的水资源调入缺水的地区。

(4)图中人口地理界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或稀疏)。

2、中国的自然环境

(1)地形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的高原和盆地,①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海拔为1000米~2000米

第三级阶梯:东部丘陵和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各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西高东低地势对我国的影响: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河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②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最北一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一列是南岭。[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

有着巨大的差异。

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等。

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③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2/3。

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④主要的地形单元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峰峦众多、地面崎岖。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黑土广布,多沼泽和冻土;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由黄河、海河、淮河的泥沙冲积而成;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物产丰富,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美誉。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内部较平坦,沙漠广布,最大的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内部平坦,有沙漠分布,西部有缺口;柴达木盆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为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海拔较低,内部低山丘陵起伏,仅成都平原较平坦,但物产丰富。

主要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例1“云南十八怪”中有这样的说法:“火车没有汽车快,袖珍小马好能耐”,这反映了当地的地形特点是()

A.山高谷深,冰川广布

B.地形破碎,山路崎岖

C.土质疏松,沟壑纵横

D.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例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①,②,③,④。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

B ,

C ,

D ,

E ,

F 。

(3)在a、b、c三条河流中,含沙量最大的是,水量最丰富的是,汛期最长的是。

(4)我国1月份0℃等温线经过图中的山脉,它是我国和两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也是和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

(2)气候

①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原因:南北纬度位置高低不同(地形地势),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原因: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较长,接受太阳光不比南方少多少。

温度带划分:北→南——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青藏高原——高原气候区。

②降水分布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

一线分布。

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变换而显著变化的风;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

④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台风:在东南沿海一带影响比较明显,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 寒潮:我国北方一带影响比较明显,带来急剧的降温。主要出现在冬季。

例1 读我国北方局部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以下两题。

1.1月北京与漠河的温差约为( )

A.24℃

B.30℃

C.40℃

D.50℃

2.1月北京与漠河气温相差很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例2 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并用图中字母回答。

(1)在图中A、B、C三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雨期最长的是,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2)在三个城市中,河流无结冰期的是。

(3)在三个城市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湖北的宜昌和江西的湖口,上游——落差大,峡谷多,水流急,水能丰富;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有利于航运。

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源头——宜宾段和三峡段),蕴藏量占全国的1/3。

黄金水道: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余千米,货运量约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

长江洪涝发生原因:①夏季降水集中,汛期长、水量大;②有三大洪水来源(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干支流;中游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汉江);③社会原因:围湖造田、滥伐森林、陡坡开荒等。

长江治理措施:①加固江防大堤;②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③修建水库;④重点治理一些河段(如荆江,川江等);⑤在长江上游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禁止乱砍滥伐森林、滥垦草地、过度放牧、破坏生态环境;⑥禁止围湖造田;⑦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⑧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干流流经9个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内蒙古的河口和河南的旧孟津,上游——多峡谷急流,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多泥沙,下游——流域面积狭窄,形成“地上河”。

黄河的综合治理:黄河的主要危害在于泥沙,中游黄土疏松使下游形成“地上河”,所以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治黄的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治理黄河的措施与手段有:在上游进行水能开发,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下游进行加固堤坝,疏通水道。

主要湖泊:青海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湖,是一个咸水湖,分布在青海省。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分布在江西省。洞庭湖分布在湖南省,太湖分布在江苏省。

1.上图景观位于黄河的()

A.上游

B.下游

C.中游

D.下游与中游交界处

2.针对图示情况,我国于2002年成功地进行了调水冲沙实验,以减轻河床的淤沙程度。在这次试验中,起关键作用的水利工程是()

A.葛洲坝

B.龙羊峡

C.刘家峡

D.小浪底

例2塔里木河河水的主要来源和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

A.雨水、夏季

B.高山冰雪融水、夏季

C.雨水、冬季

D.高山冰雪融水、冬季

例3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的发源地是。

(2)写出下列代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长江上、中游的划分地:A ;主要支流:①、④;湖泊:C ;重要港口城市:F ;在建的水利枢纽工程:L 。

3、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和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少一些)两大类,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非可再生资源要注意节约使用。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人多地少(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小),类型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区域差异明显(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滥砍滥伐森林;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工业、交通、城镇建设滥占耕地,导致大量农田丧失等。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①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将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③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例题

1.水、土是立国之本,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是()

A.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B.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C.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D.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2.下列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描述,错误

..的是()

A.总量非常丰富,但人均量很少

B.北方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C.南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D.青藏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3.读“我国两个地区土地利用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2)图中B、D两处图例符号虽然不同,但土地利用类型均属;不同的是,B处是,D处是。

(3)图中C处是我国的一个林区,主要分布在。

(4)图中B处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糖料作物是;D处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油料作物是。

4、中国的区域差异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①黄土高原的南界;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

1.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问题。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是 (山脉)— (河流)

线。该地理界线是我国1月 ℃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2)长沙市位于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地区,由于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

风影响,降水较 (多/少),属于 (季风区/非季风 区)。本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

(3)图中“高原之舟”主要分布在 地区,该地区的青藏高原

由于海拔 ,被誉为“世界屋脊”。 (4)图中“沙漠之舟”主要生活在西北地区,该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 (远

/近),

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5、主要产业

(1)五个粮食集中产区:三江平原(春小麦)、松嫩平原(春小麦)、鄱阳湖平原(水稻)、洞庭湖平原(水稻)、成都平原(水稻)。

水稻——秦岭-淮河以南;小麦——秦岭-淮河以北(其中长城一线以南为冬小麦,长城一线以北为春小麦)。

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华南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我国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四大放牧区。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四川、湖南、河南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2)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 ①沿铁路分布: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②沿河分布: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③沿江分布: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④沿海地区集中了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区。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教材及例题

一、读识方格网图 方格网图由设计单位(一般在1:500的地形图上)将场地划分为边长a=10~40m的若干方格,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相对应,在各方格角点规定的位置上标注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H)和设计标高(Hn),如图1-3所示. 图1-3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图 二、场地平整土方计算 考虑的因素: ①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 ②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 ③争取在场区内挖填平衡,降低运输费; ④有一定泄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⑤场地设计标高一般在设计文件上规定,如无规定: A.小型场地――挖填平衡法; B.大型场地――最佳平面设计法(用最小二乘法,使挖填平衡且总土方量最小)。 1、初步标高(按挖填平衡),也就是设计标高。如果已知设计标高,1.2步可跳过。 场地初步标高: H0=(∑H1+2∑H2+3∑H3+4∑H4)/(4*M) H1--一个方格所仅有角点的标高; H2、H3、H4--分别为两个、三个、四个方格共用角点的标高. M ——方格个数. 2、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按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就近借弃土等调整. 按泄水坡度调整各角点设计标高: = Li :H0 ±Hn ①单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 = L yi y Lx ix ②双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HnH0±± 3.计算场地各个角点的施工高度

施工高度为角点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hn------角点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以“+”为填,“-”为挖),m; n------方格的角点编号(自然数列1,2,3,…,n). Hn------角点设计高程, H------角点原地面高程. 4.计算“零点”位置,确定零线 方格边线一端施工高程为“+”,若另一端为“-”,则沿其边线必然有一不挖不填的点,. )所示1-4如图(即“零点” 零点位置图1-4 零点位置按下式计算: ;x2 ——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x1式中、 ),m;——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h2 (均用绝对值 h1m. —方格网的边长, a 计算方格土方工程量5.. 1-3表所列计算公式,逐格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量或填方量按方格底面积图形和 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1-3 表

理论知识点

一. 1对软件开发工具概念的要点、理解、范围使用。哪些是软件开发工具,哪些不是?(重要)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第三代语言)的基础上,为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从规划、分析、设计、测试、成文和管理各方面,对软件开发者提供各种不同的帮助的一类广泛的软件。它支持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而不是仅限于编码或其它稳定的工作阶段。 2 软件开发工具的由来。(理解) 产生和演变的几个阶段。 (1)第一代语言--机器语言(2)第二代语言--汇编语言(3)第三代语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过程化语言)(4)第四代语言--非过程化语言 其中,第三代语言与第二代语言的区别①第三代语言突破了与机器指令一一对应的限制,用尽可能接近自然语言的表达方式描述人们设想的处理过程,把这种表达方式向机器指令的转化工作交给编译系统去完成。②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高级设计语言实现了对机器的独立性,即不依赖特定的硬件系统,抽象地逻辑地描述处理和算法,而把硬件系统之间的区别交给不同的编译系统去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程序的可移植性。(第三代程序设计语言一般是过程化语言)第四代语言--非过程化语言思想。人们希望机器能够自动地完成更多的工作,包括自动安排某些(不是全部)工作的顺序,而做到只要给机器下达需要做什么的命令,由机器自己去安排执行的顺序。 (5)利用通用软件作为辅助工具的阶段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来编写文档,利用绘图软件来绘制流程图等。三个弱点(6)专用软件开发工具阶段支持软件开发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环节。(7)集成的软件开发工具阶段零散的、分散地支持各个工作阶段、各项具体工作的专用工具之间没有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必然造成冲突与矛盾,以致抵消了使用工具带来的益处。这种情况导致了集成的软件开发工具的产生。 3 了解软件、硬件。理解软件工作的重要性。软件开发工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软件包括程序和文档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重要) 4软件开发工作的四个阶段,各个阶段使用的语言,最后两个阶段的特点。(重要) 5软件开发方法发展的新阶段的特点。现阶段软件技术的特点。 要点:(1)自动化程度的提高。(2)明确地把需求分析包括进了软件工作的范围之内。(3)把软件开发工作延伸到项目及版本管理,从而超出了一次编程的局限。(4)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吸收了许多管理科学的内容与方法,如程序员的组织、质量的控制等。 6 相关概念:4GL,CASE等。软件开发工具学(也即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方法学的区别:前者着重于实际应用和工具开发;后者着重于方法论的研究;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 7软件开发的过程几个阶段,以及产生的相关文档及特点(理解) 答:第一阶段:初始要求的提出。软件开发工作者的任务是根据这种初始要求形成严格的、明确的、可供实际开发使用的功能说明书。(成果:软件功能说明) 第二阶段:总体设计。任务是根据软件功能说明书的要求,完成软件的总体设计,包括整个软件的结构设计、公用的数据文件或数据库的设计、各部分的连接方式及信息交换的标准等几个主要内容。(成果:系统的总体设计文件及各个模块的设计任务书) 第三个阶段:程序的编写和文档的编写,统称为实现阶段。 第四个阶段:测试或调试阶段。包括两部分:模块的高度、整个软件的联调。(测试工作最好由专门的小组去进行。) 8 软件开发工具的功能:(定性,做什么)。软件开发的性能:(定量,做到什么程度)如果是简答题,需要进行每条分析。(重点记忆) a认识与描述客观系统;b储存和管理开发过程中的信息; c代码的编写或生成;d文档的编制和生成;e软件项目管理 a表达能力或描述能力;b保持信息一致性的能力;c使用方便程度;d工具可靠程度;e对硬件和软件环境要求 9软件开发工具的类别。哪些人员一般需要什么样的工具。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重要)

(完整word版)初中地理学法指导

地理课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课程,很多的知识点甚至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识,所以要想学好它并不难。但你最起码应该做到下面五点:学会读图、识图记忆、学会“背”地理、掌握一般知 识、归纳整理。 1.掌会读图 学习地理,一定要把阅读课文同地图和课本内的插图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加深对地理内容的认知和理解。 (1)直观读图法:各种地理图表中,有些图表的内容是较浅显易见的,直观读图法多适用于讲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如在讲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时,可先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年降水量最大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和年降水量最小的地方——新疆的托克逊,尔后在这两点间划一直线,再观察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颜色的变化,便可知道“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纵向联系法:学地理知识也和学其他知识一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过程。用联系法读地图,方可知道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如中国气候特点之一的“气候复杂多样”,同学们只要在读好“中国温度带的划分"、“中国干湿地区"和“中国地形图"的基础上,把影响气候的诸因素联系起来,便可得出结论:“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海远近差别极大,地势高低相差悬殊,地形类型齐全、分布错综复杂是造成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又如世界气候类型学习、亚洲主要山脉、高原与河流走向之间的关系等皆可用纵向联系法。 (3)横向对比法:学习地理时,特别是进行横向比较时,往往需借助地图,这样容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特点及其成因等。如在学习南美洲的地势地形时,可与北美洲的地势地形相比较。通过读图便知道,北美洲和南美洲相似之处都是由三大地形组成;而南美洲不同于北美洲,南美洲西部为高大的山脉,东部是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北美洲则是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这样通过观察、比较,Jlrl~T x,-]南、北美洲地势地形的认识。 2.识图记忆 在中国地理的学习中,掌握省级行政区的划分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以后学习气候、河流、矿产等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分布及分区地理等各知识点。而“中国政区’’图中各省地理位置的分布似乎比较乱,名称也较多,较难记忆,这样就成了同学们学习中的难点。如何提高学习、掌握这张图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呢?这就必须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及记忆技巧。 下面就介绍一种分块记忆方法: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教材及例题

一、读识方格网图 方格网图由设计单位(一般在1: 500的地形图上)将场地划分为边长 a=10?40m 的若干 方格,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相对应 ,在各方格角点规定的位置上标注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 (H )和设 计 标高(Hn ),如图1-3所示. 图1-3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图 二、场地平整土方计算 考虑的因素: ① 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 ② 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 ③ 争取在场区内挖填平衡,降低运输费; +0 39 2 *0 03 3 0 19 4 -Q 朴 5 羽一阴 4? 67 K 44対 ?.81 44 4|昶 00 \ -MM -270 04 +2SW \ 诃砧 7 +0S0 、 L E -0 05 9 w 弗 59 4? 35 4J &5 43 4』|7 4J 77 44 67 -35 29 + 142 71 * -I56G7 T.97 n +Q.7I 13 + 0.44 +o.oe 42.94 地血杯矗/ 、復廿札简 42 *0 43(51 4S 1? 43 47 J3 “ 43 7? 44 1? 43 7? 42.58

④有一定泄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 ⑤场地设计标高一般在设计文件上规定,如无规定: A. 小型场地一一挖填平衡法; B. 大型场地一一最佳平面设计法(用最小二乘法,使挖填平衡且总土方量最小)。 1、初步标高(按挖填平衡),也就是设计标高。如果已知设计标高, 1.2步可跳过。 场地初步标高: H0=(E H1+2E H2+3E H3+4E H4)/(4*M) H1--一个方格所仅有角点的标高; H2、H3、H4-—分别为两个、三个、四个方格共用角点的标高 M——方格个数. 2、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按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就近借弃土等调整 按泄水坡度调整各角点设计标高: ①单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Hn = H0 士Li ②双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Hn = H0 士Lx ix 士L yi y 3、计算场地各个角点的施工高度 施工高度为角点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 h n= H n- H 式中hn------角点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以“+”为填,“-”为挖),m n------ 方格的角点编号(自然数列1,2,3,…,n). Hn------ 角点设计高程,

人教部编版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指导

人教部编版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指导 一·通俗理解,轻松把握 地理学科概念多,诸如地形、气候、河流、植被、资源等,这些概念又都有各自的概念体系,从而组成一个庞大的概念系统。其中很多概念由于学生所处环境的局限,理解起来很困难,因而妨碍了学生对它们的理解与应用。此时,可以教学生通俗地理解这些概念。比如海湾、半岛、海峡、岛屿这组概念,可以这样解释给他们:海湾就是海转了个弯,海转了弯肯定是朝大陆弯进来了嘛,你就到大陆边上找那些弯弯;半岛呢半是大陆,半是岛屿,就是陆地向着海洋伸出去的部分了,你就到大陆边上找那些尖尖(当然也有不尖的了,像伊比利亚半岛);海峡就是狭长的海了,要么夹在大陆与大陆之间(直布罗陀海峡),要么夹在大陆与岛屿之间(马达加斯加岛),要么夹在岛屿与岛屿之间(巴士海峡),你到这些地方去找就是了;至于岛屿嘛,它是小块的陆地,你当然要在海里头找了。如此一解释,学生们就再也不会到大陆内部去找岛屿,到海洋深处去找海湾了。 二·追忆经验,轻松作结 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一些社会现象是地理学科的两项基本内容,同时其中的一些现象又是我们经常经历或曾经经历过的,如冷暖阴晴、刮风下雨、水涨水落、城市发展、

人口迁移等。对于教材中与此相关的内容的学习,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追忆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掌握。例如,中国季风区的冬夏季气候特点、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以及年际变化特点,处在季风区北方的学生(东北地区除外)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当地的冬天很冷,降雪也很少,常刮西北风(西北季风),夏季很热,降雨也多,常刮东南风(东南季风),由此轻轻松松作出结论——中国季风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温暖湿润(髙温多雨),年内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年际变化大。又如,讨论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迁移这一地理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身边的现实,寻找城市吸引人口的现实原因,以及带来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也正是地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三·不求精确,常用“主要” 地理学科中经常要表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发布,像高原、平原、盆地、山脉、丘陵、河流、森林、矿产、农作物等。表述这些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我们常常只列其要,采用“主要有”“主要是”等措辞,要教会学生“抓大放小”、“择要舍次”。这样,学生在列举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盆地时,就会只列出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四川盆地,不再列出吐鲁番盆地了。在列举南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时,只列出要求掌握的几种,不再罗列很多很多了。

方格网法计算

方格网法 常用方格网计算公式 横截面计算步骤及方法 1.方格网法方格网计算步 同的方格边上零点位置,标于方格网上,联接零点,即得填方与挖 方区的分界线。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见图 ; 、—— 、—— 例,用尺相接,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2.某建筑外墙采用毛石基础,其断面尺寸如下图所示,地基为粘土,已 知土的可松性系数,。试计算每100m长基槽的挖方量; 若留下回填土后,余土要求全部运走,计算预留填土量及弃土量。 解:基槽开挖截面积按梯形计算,即: 每100m长基槽的挖方量: 基础所占的体积: 预留填方量(按原土计算): 弃土量(按松散体积计算): 3.上节例题的基础上算出该场地平整的总挖方量和填方量 解:土方量计算(-为挖方,+为填方): 方格(9)与方格(6)全是挖方,其挖方量为: 方格(9) 方格(6) 方格(1)与方格(4)全是填方,其填方量为:

方格(1) 方格(4) 方格(2)、(3)、(5)、(7)、(8)均为部分挖方部分填方,用近似公式计算,其挖填方量分别为: 方格(2) 方格(3) 方格(5) 方格(7) 方格(8)

总挖方量: 总填方量: 两者相比较,填方比挖方多4m3,基本平衡。 4.某建筑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边长a=20.0m)布置如图所示。土壤为二 类土,场地地面泄水坡度,。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余土加宽边坡),计算各方格挖、填土方工程量。 解:1) 计算场地设计标高 2) 根据泄水坡度计算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

以场地中心点(几何中心o)为,由式得各角点设计标高为: 其余各角点设计标高均可求出,详见图2.12。 3) 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以“+”为填方,“-”为挖方): 各角点施工高度见图2.12。 4) 确定“零线”,即挖、填方的分界线 确定零点的位置,将相邻边线上的零点相连,即为“零线” 。如1-5线上: ,即零点距角点1的距离为0.67m。 5) 计算各方格土方工程量(以“+”为填方,“-”为挖方) ①全填或全挖方格: (+) (+) (+) (-) ②三填一挖或三挖一填方格,由式(2.13): (+) (-) (-) (+) (+) (-) 将计算出的各方格土方工程量按挖、填方分别相加,得场地土方工程量总计: 挖方:503.92m3 填方:504.26m3 挖方、填方基本平衡。

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部分

第一节数制及其转换一、十进制化二进制的方法:整数部分除二取余法,小数部分乘二取整法。 ?? 例一:(43)10 = (101011)2 例二:(0.375)10 = (0.011)2 第二节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一、二进制的算术运算 1、加法运算规则: 0+0=0 0+1=1 1+0=1 1+1=10 2、减法运算规则: 0-0=0 0-1=1(向高位借1) 1-0=1 1-1=0 3、乘法运算规则: 0×0=00×1=01×0=01×1=1

三、主存储器 1、特点:容量小、读写速度快、价格高 2、分类: ① 随机存储器(RAM):就是我们通常称的内存 ② 只读存储器(ROM):只能读不能写,一般用于存放计算机启动所需的最基本程序。 ③ 缓冲存储器(Cache):速度最快,一般集成于CPU中。 第三章网络基础知识 第一节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一、网络组成 1、通信主体:服务器和工作站 2、通信设备:传输介质、网络设备 3、通信协议:通常是TCP/IP 二、网络分类 按传输距离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按网络结构分: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 三、网络拓扑结构

第四章其他相关基础知识 第一节计算机病毒 一、特点 寄生性、隐蔽性、非法性、传染性、破坏性 第三节Internet相关知识 一、IP地址 因此IP每段的数字大小最大为255。 IP地址分类如下表:目前32位IP地址资源几近枯竭,有人提出用128位表示IP,即IPV6 。 二、域名:Internet的域名系统叫做DNS,DNS是树形结构的。域名跟IP地址是多对一的关系 1、域名分级系统:一个域名最右边的部分通常叫顶级域名,往前依次为二级域名、三级域名等。 2、常见域名含义: gov 政府 edu 教育 int 国际组织 com 商业组织 mil 军事部门 net 网络运行 org 其他组织 cn 中国 hk 香港 tw 台湾 uk 英国 jp 日本 三、一些常见名词解释 1、Intranet:企业内部网 2、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因特网服务供应商 3、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因特网内容供应商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这里的“一定意义上”的含义什么? 两对关系具有共性方面,即两对关系都是强调整体性原则,都是互相依赖等,所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这两对关系又是有区别的,不能完全等同,系统和要素具备一些整体和部分所没有的特点。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1.传说宋朝时,一次皇宫失火,宫殿和亭台楼阁都化为墟,大臣丁谓奉命主持重建。2.要在短期内清理堆积的废墟垃圾,运输木材和石材,还需要准备大量的新土,时间不够怎么办? 3.丁谓想出一个巧妙的方法:从施工现场向城外挖一条大沟,挖出的新土作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 4.然后从城外把河水引入沟内,使之成为一条人工河,用来运输建筑用的木材和石材。5.完成运输任务后,把沟里水排空,将剩下的废弃物及垃圾统统填入沟内,重新平整为平地。 6.这个施工方案节约了人力物力,缩短了工期,工地秩序井然,都城交通和百姓生活没受影响。 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区别:(1)在同一事物中,二者有严格的界限 (2)二者的功能不同(有三种不同的情形) A、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B、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的功能之和 C、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的功能之和 古代有个人,在林中见到一张捕雀的大网,发现捕获的雀都是雀头钻进一个个网眼里去的。 于是,他回家后,用一截截短绳结成许多个互不关联的像网眼一样的小绳圈,并拿到林中去捕雀。别人感到奇怪,他说:“去捕雀呀!反正一个雀头只钻一个洞。”结果,一个也没有捕到。单个网眼为什么捕不到雀而整张网能捕到呢?这说明了什么哲理呢?请思考: 单个网眼为什么捕不到雀而整张网能捕到呢?说明了什么哲理? 网是由一个个网眼组成的,而且组成网的各个网眼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结在一起的,从而使网具备了单个网眼所不具备的功能,如捕雀的功能。所以,网能捕到雀而脱离网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

补充: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 在进行土方工程量计算之前,将绘有等高线的现场地形图,分为若干数量的方格(或根据测绘的方格网图),然后按设计高程和自然高程,求出挖填高程,进行土方量的计算。适用于地形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采用。 其计算步骤为: 1、方格的划分 常用的方法是在1/500的地形图上,以20×20或40×40m 划分成若干个方格,将设计标高和地面标高分别标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将自然地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的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计算零点位置: 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要先算出方格边的零点位置,并标注于方格网上,连按零点就得零线,它是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 a h h h ?+=2 111χ a h h h ?+= 2122χ 式中1χ、2χ—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 1h 、2h —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m )均用绝对值 a —方格网的边长(m ) 在实际工作中,为省略计算,常采用图解法直接求出零点。 方法是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连,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3、计算土方工程量 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7-10所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法内的挖方或填方量或用查表法计算。 4、计算土方总量 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到该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例:某建筑场地方格网的一部分如图所示,方格边长为20×20m ,试用公式法计算挖填土方总量。

解: (1)划分方格网 计算方格各点的施工高度 (2)计算零点位置: 从图7-3(b )中知,8~13,9~14,14~15三条方格边两端的施工高度符号不同,说明在此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 a h h h ?+= 2 111χ 8-13线)(6.72026 .016.016.01 m =?+=χ 9-14线)(0.112021 .026.026.01m =?+=χ 14-15线)(2.162005.021.021.01m =?+=χ 将各零点标于图上,并将零点线连接起来。 (3)计算土方量 方格I :底面为两个三角形 三角形127::)(挖 3267.18206 28.0m V =?= 三角形167:)(填3233.2320635.0m V =?= 方格Ⅱ Ⅲ Ⅳ Ⅴ底面为正方形: )(挖3200.73)16.0029.028.0(4 20m V II =+++?= )(挖3200.134)31.026.052.025.0(4 20m V IV =+++?= )(挖3200.96)26.016.025.029.0(420m V III =+++?= 方格V ,底面为一个三角形,一个梯形: 三角形:)(挖305.416.06 6.720m V =??= )(填32 00.192)88.069.0035.0(420m V V =+++?=

高三地理学法指导精选文档

高三地理学法指导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一、单项选择题解法指导 要想确保基本分,获得高分,都必须在选择题下功夫。 (一)选择题的置疑特点 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试的区分度,命题时一定会考虑并提高选择题的迷惑性。要提高解答的正确率与速度,就必须熟知选择题常见的置疑方法,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混淆概念 通过混淆相关概念,或利用考生对某些概念的模糊和片面认识来置惑诱错。 2.以偏概全 某些选项表述的知识点在特定的时间或地区内是正确的,但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3.表述绝对化 选项中绝对化的表述大多是错误的,但有些绝对化的表述是正确的.。 4.定势诱惑 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思维定势。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很多考生很容易误入圈套,掉入陷阱。 5.误联因果 选择题中的因果关系有两种:一种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另一种是选项本身具有的因果关系。解答这类试题时,一定要搞清楚其因果关系是否正确。 6.变式迷惑 变换试题的表现形式,如图文转换、形式变换或通过新情境的干扰来增加试题的迷惑度。 7 .隐含信息 这类试题的关键信息往往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如果没有把握住题干或图表中的关键信息,必定导致答案错误。 9.前后矛盾(正误同项)

本身的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所以也是错误答案。 2.认真筛选 “认真筛选”是指依据题进行认真推敲。可以通过对现象特征的对比分析来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根据限定语,得出题干中的引申义,对地理特征、现象进行纵横对比,正反区分,明确现象发生的区域与时限。一般来说,可以有这样三次筛选: 第一次筛选,即“排错项”。在审清题肢的基础上,排除有知识性错误、观点错误的题肢。 第二次筛选,即“排异项”。常针对有多项条件限制的题型,虽然题肢观点或内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这种试题选项的干扰性比较大,是否排除的唯一标准是“是否符合题意”。做好“第二次筛选”的关键是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和题干的联系,以题干给定的条件为“筛子”,对选项逐一进行筛选,检查验证,弃误留正,得出正确答案。 第三次筛选,即“选最符合题意项”。在单项选择题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时,要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逐一分析题肢,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即“最符合题意”的题肢,排除其余相关但不相符的题肢。 3.果断确定 第一,相信直觉。在仔细审题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做出选择后不要轻易改动,如果经过一番考虑后,仍然不能确定正确选项,就先选上一个最有可能的选项,然后打上问号,等做完全部试题后,再对有疑问的地方作重点检查。假如在检查的时候还不能有把握地确定正确选项时,就选一开始选的那个!”如果过分推敲,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反而会怀疑正确的选项。 第二,不要空题。当你实在确定不了正确选项的时候,单选题就要选择其中的一项作为正确答案,双选题选择其中的两项作为正确答案(选择一项是不可能得分的)。 第三,不能多选。如果发现有超过规定数量以上的答案,应该按照第2点的筛选顺序认真进行筛选得到符合题意的答案。还应注意题目是否是要求选择不正确或错误的选项。 第二部分综合题解法指导 解题第一步--审题 审题是应试第一关。“审”就是阅读、琢磨、推敲。审题的目的是理解题意、明确问题。实质就是领会或揣摸命题人的意图。其能力要求是获取有效信息。 审题要领:圈点关键词语、重视隐性信息、确定问题指向(规定动作要到位) (一)审题型。审清题目是叙述性问答题,还是分析性问答题;是简答题,还是论述题。注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之间的区别,避免出现错答。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整体与部分教案

《整体与部分》教案 尚博实验小学李艺珺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42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即整体可以分成多个部分,分出来的部分可以重新组合成 一个整体。 2、初步体会到整体与部分是相对的,感受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3、在探索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圆纸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整体、部分。师:这是什么?(课件:中国地图) (1)课件上点击中国地图上的首都北京。 师:这是哪里?(课件:北京区域闪一闪) 师:如果我们把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北京就是中国的部分。(2)再点击中国地图上的某一省市,请学生说说该省市与中国之间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师:这是哪里?(点击新疆) 问:把中国看做一个整体,新疆与中国什么关系? (如果把整个中国看做整体,新疆就是中国的部分。) 师:说得真好!上海呢?云南呢? 师:地图上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那生活中呢?(生举例) 师提示:比如说,把班级看作……(引导生答)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数学中的整体与部分。出示课题并板书:整体与部分 二、探索新知,建立模型 (一)构建整体与部分的概念 1、动手操作,用颜色涂出圆的一部分。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小圆片,请小朋友们把小圆片分一分,并选择其中一部分快速的涂上颜色。 2、生汇报交流。 (选择学生的分法展示在黑板上,摆的时候有意识地分平均分与不平均分的。) (1)师:我们先看一下他是不是涂了圆的部分? 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把整个圆涂色,把圆2等分、4等分、8等分等等。 生上台回答,师:和他一样的举手。 引导学生回答,如“我把一个圆看作一个整体,涂色部分是圆的部分,空白部分也是圆的部分。”师课件演示。(板书:平均分) (2)师:小朋友们都是把圆平均分的。还有其他分法吗?老师这样分可不可以?(课件出示不平均分的情况。)(若生有不平均分的例子展示。)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知识讲解

《方格网法》计算土 方工程量

补充: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 在进行土方工程量计算之前,将绘有等高线的现场地形图,分为若干数量的方格(或根据测绘的方格网图),然后按设计高程和自然高程,求出挖填高程,进行土方量的计算。适用于地形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采用。 其计算步骤为: 1、方格的划分 常用的方法是在1/500的地形图上,以20×20或40×40m 划分成若干个方格,将设计标高和地面标高分别标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将自然地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的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计算零点位置: 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要先算出方格边的零点位置,并标注于方格网上,连按零点就得零线,它是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 a h h h ?+=2 111χ a h h h ?+= 2122χ 式中1χ、2χ—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 1h 、2h —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m )均用绝对值 a —方格网的边长(m ) 在实际工作中,为省略计算,常采用图解法直接求出零点。

方法是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连,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3、计算土方工程量 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7-10所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法内的挖方或填方量或用查表法计算。 4、计算土方总量 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到该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例:某建筑场地方格网的一部分如图所示,方格边长为20×20m,试用公式法计算挖填土方总量。 解: (1)划分方格网 计算方格各点的施工高度 (2)计算零点位置: 从图7-3(b)中知,8~13,9~14,14~15三条方格边两端的施工高度符号不同,说明在此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

地理必修二学习方法指导

学法指导: 地理学习方法指导 一、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 1.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2.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掌握了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做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就能概括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3.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联系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二、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1.“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即形成“脑图”。 2.抓“读图”明“空间”。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3.地图学习要学会分类、读图、变图、用图。 (1)学会分类。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景观图、原理示意图、漫画图、数据图、结构图、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①先读图的主题,即图名;②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意细节,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④联系实际,学会变图,如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图文转换等。 (3)学会用图。如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用图记忆等。用图记忆就是记的时候,应该直接把文字放到图上记,当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你的脑子里反映出来的是有文字的图片而不单是文字,你便可以象读图一样回答各种问题了,不管是文字题还是读图题都可以解决。 三、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 学习地理与学习其它科目一样,要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上课、练习、复习,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预习、复习两个环节。根据记忆规律,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预习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内容概貌和自己不懂之处,便于上课分配注意力,把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放在重难点上。学习地理决不能等全部学完后再回头复习,这样你是决不会理解课本知识的,你会发现学地理很难。可是如果你把地理当天的内容当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点知识就在你脑子里更明确一些,日积月累就会培养成为你的地理思维,那么学习地理就会易如反掌了。 四、收集信息理论联系实际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刊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地理知识和敏

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

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我们不能为了局部利益,而整个社会的环境,最终是得不偿失! 系统的涵义 现代系统科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任何一个事物,不论其范围大小,在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所谓系统,就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征 ( 1)结构性,就是组成系统的诸要素或部分的相互结合的方式。任何系统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的结构性要求我们优化结构,以实现整体的最佳功能。 ( 2 )层次性,指系统和要素(子系统)之间的地位、等级和相互关系。系统的区分是具有相对性的。系统的层次性要求我们重视其动态有序性,以保持结构的相当稳定性。 ( 3)开放性,是指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系统的开放性要求我们重视并善于利用外部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4)整体性,是指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最显著的特征是整体性。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是其构成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由系统的整体结构决定的新的性质和功能。系统之所以具有其要素所不具有的全新的性质和功能,是因为系统不是组成要素的机械堆积,而是有机地组织起来的,要素之间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产生出某种协同效应,形成了特定的结构,这样就会使系统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统一性和协同性,系统因此以结构为载体表现出整体性的功能。 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要着眼于有机整体。系统整体性原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坚持整体观点,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首先,二者相互依存。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离开部分就不存在整体;另一方面,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也就失去其原来的意义。 其次,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优化的系统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教材及例题

、读识方格网图 方格网图由设计单位(一般在1: 500的地形图上)将场地划分为边长 a=10?40m 的若干 方格,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相对应 ,在各方格角点规定的位置上标注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 (H )和设 计 标高(Hn ),如图1-3所示. Λ=3‰ 二、场地平整土方计算 考虑的因素: ① 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 ② 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 ③ 争取在场区内挖填平衡,降低运输费; ④ 有一定泄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⑤ 场地设计标高一般在设计文件上规定,如无规定: 4? 65 I +0 39 *0 02 3 -0 19 4 -0.5Λ 5 45 67 4j?> 43,94 43 73 44 U 鼻射 JJeo ÷ I BfiJD \ .-17 ?0 -117 00 -270 OO +25 90 \ 6 7 *0 30 \ < <0 *0 40 10 42 9 J J3 S9 4155 43.65 43 7b √1 71 44 |7 43 77 44 67 +263 00 *∣42 7∣ UQ 2i ? H56O? Il +097 12 +0 71 ? 044 +0.C6 S V 15 42.53 55 42 90 43 61 4?23 抽67 4? €7 4J 7? 44 17 +0 30 ?i1标扁 图1-3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图

A.小型场地一一挖填平衡法; B.大型场地一一最佳平面设计法(用最小二乘法,使挖填平衡且总土方量最小)。 1、初步标咼(按挖填平衡),也就是设计标咼。如果已知设计标咼, 1.2步可跳过 场地初步标高: H0=( ∑H1+2∑H2+3∑H3+4∑H4)∕(4*M) H1--一个方格所仅有角点的标高; H2、H3、H4-—分别为两个、三个、四个方格共用角点的标高 M——方格个数. 2、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按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就近借弃土等调整 按泄水坡度调整各角点设计标高: ①单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Hn = H0 ± Li ②双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Hn = H0 ± LX ix ± L yi y 3. 计算场地各个角点的施工高度 施工高度为角点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hn------角点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以“+”为填,“-”为挖),m n------ 方格的角点编号(自然数列1,2,3,???, n). Hr------ 角点设计高程, H----- 角点原地面高程. 4. 计算“零点”位置,确定零线 方格边线一端施工高程为“ +” ,若另一端为“-”,则沿其边线必然有一不挖不填的点,

现代管理学原理部分知识(精)

现代管理学原理部分知识 第一章绪论 1 管理定义注意:主体,客体,载体等(名词解释 定义:管理是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主体:扮演管理者角色的组织或作为个体的管理者 客体:指管理所指向的对象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 目的: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实质是协调 载体:组织资源(也可称为是保障基本要素是人、目标、分工、协作 2 管理职能的有关论述例:法约尔、戴维斯、孔茨等 最早提出 1916年法约尔 ---管理的五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0世纪 30年代戴维斯 ----三职能:计划、组织、控制 50年代孔茨 ----五职能说: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 70年代概括为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 管理者的定义 指那些从事管理过程的实现,而且对组织内的员工进行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其实施的人员 4 管理者的基本技能有哪些?对不同的管理层次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基本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观察力、决策力、应变力、组织力、前瞻力、谋划力、规划力、分析力等

对高层管理者:概念技能最重要,人际技能次之,技术技能再次之 对中层管理者:人际技能最重要,概念技能次之,技术技能再次之 对基层管理者:技术技能最重要,人际技能次之,概念技能在次之 5 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角色理论中各种角色的识别 (1 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履行组织与外界交往 领导者:与下属沟通和建立关系,激励和培训员工 联络者:保持同外界的接触和联系网络 (2 信息传递角色:监察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3 决策制定类角色:发起者角色(或企业家角色麻烦处理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色 注意: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要扮演这么多角色是由管理者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第二章管理理论 1 泰勒的称号、著作、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评价 称号:“科学管理之父” 著作:《计件工资制》 (1895 、《车间管理》 (1903 、《科学管理原理》 (1911 内容:工作定额、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标准化(工人在工作时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等都应该标准化、差别计件付酬制、计划和执行相分离、精神革命(劳资双 方为提高效率而合作、例外原则

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 将场地划分为边长10—40m的正方形方格网,通常以20m居多。再将场地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角上,场地设计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的差值即为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习惯以“+”号表示填方,“-”表示挖方。将施工高度标注于角点上,然后分别计算每一方格地填挖土方量,并算出场地边坡的土方量。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的土方量和边坡土方量汇总,即得场地挖方量和填方量的总土方量。 为了解整个场地的挖填区域分布状态,计算前应先确定“零线”的位置。零线即挖方区与填方区的分界线,在该线上的施工高度为零。零线的确定方法是:在相邻角点施工高度为一挖一填的方格边线上,用插入法求出零点的位置,将各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线。零线确定后,便可进行土方量计算。方格中土方时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即四角棱柱体和三角棱柱体法。 ①四角棱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填或全部为挖,其挖方或填方体积为: V=a2(h1+h2+h3+h4)/4 式中:h1、h2、h3、h4—方格四然点挖或填的施工高度,均取绝对值,m; a—方格边长。 方格四个角点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时,其挖方或填方体积分别为: V1、2=a2/4×[h12/(h1+h4)+h22/(h2+h3)] V3、4=a2/4×[h32/(h2+h3)+h42/(h1+h4)] 方格中三个角点为挖方(或填方)另一角点为填方时(或挖方)时,其填方部分的土方量为: V4=a2h43/6(h1+h4)(h3+h4) 其挖方部分土方量为: V1、2、3=a2(2h1+h2+2h3-h4)/6+V4 ②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计算时先顺地形等高线将各个方格划分成三角形,每个三角形三个角点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1、h2、h3表示。当三角形三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全部为填时,其挖填方体积为: V=a2(h1+h2+h3)/6 式中:a—方格边长,m;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用绝对值代入,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