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论文题目:胡底煤业软岩大变形巷道支护机理与

应用研究

学院(系):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王建彬

学号:DGS130101082C

班级:2013级

专业名称:矿业工程

专业代码:081901

研究方向:采矿工程

导师姓名:王炳文

填表日期:2015-1-4

研究生院制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问题的提出

山西晋煤集团沁水胡底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胡底煤业)位于山西省沁水煤田的南部,沁水县城东部,行政区划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胡底乡管辖,为重组后单保矿井。开采方式为地下井工开采。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6Mt/a。

胡底煤业3#煤开拓巷道埋深在450~730m之间,现在正进行大巷石门掘进,由西向东布置有五条主要石门,布置在距3#煤层约20m的顶板岩层中,随着巷道的掘进延伸,盖山厚度逐渐增大,在+150m水平落平时,盖山厚度达到700m以上。巷道主要采用锚网索喷联合支护,由于受地质构造和埋深影响,巷道埋深进入650m以下后,巷道支护成型后最长时间不到半年,最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大巷石门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达到1000mm,顶底板变形量最大达到2500mm,主要表现为巷道帮部和拱顶喷层大面积开裂,部分开裂严重处,喷层已经脱落,裸露出钢筋网片和围岩体,底板出现不同程度的底鼓现象,底板变形严重处底鼓量达到2000mm (如下图所示)。从现场观测来看,底板变形仍未稳定,严重威胁了现场设备和工人的安全。

(a) 顶板下沉(b) 拱肩破坏

(c) 巷帮破碎回缩(d) 底板底鼓

针对井下各大巷的长期观测,发现巷道的变形和破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在巷

道的一次支护中,巷道的变形主要以拱顶下沉、底鼓和两帮内挤为主;②巷道开挖以后围岩初期变形速度快,变形量大。由于修复时围岩还处在不断的变形中,未有效控制围岩变形或释放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因此,修复后的支护结构仍不能保持巷道的稳定;③部分地段巷道围岩中受到水的影响,岩体泥化现象明显,造成局部巷道的变形破坏现象相对更严重,底鼓显著,严重影响了巷道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④变形破坏后的巷道围岩,其主要特征是软弱、松散和破碎,软化和泥化及流变现象显著,使得围岩的力学特性显著降低,加上部分锚杆(尤其是拱肩部大多数)断裂,加剧了巷道后期的变形破坏。

胡底煤业后期的巷道布置,盖山厚度大多在700m以上,对于巷道严重失修的情况,急需找到一种适合胡底煤业的支护设计和支护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巷道掘进过后的大变形特性,针对已经产生大变形的巷道又需要深入研讨选取一种合理的加固方式进行变形巷道的彻底维修,这两方面内容就是我选择研究并加以详细阐述的论文核心,并确定论文题目为《胡底煤业软岩大变形巷道支护机理与应用研究》。

2.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出于对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

在我国,煤炭工业中井巷工程的建设规模和复杂程度为世界瞩目。由于矿井开发深度越来越大,使得煤炭开采面临两大核心问题,即煤岩体的合理开挖与围岩的有效维护,其中巷道围岩的稳定性维护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软岩巷道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围岩产生大变形破坏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巷道经常发生冒顶、非对称两帮变形、严重底鼓、岩爆等非线性大变形破坏现象。据统计,我国煤矿巷道的总长度已然达5万公里,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地下工程,其中围岩比较松软的煤层巷道约占60%。在高应力、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变形量通常高达800一2000mm。巷道围岩大变形破坏严重影响煤矿锚杆支护的有效使用,因此,找出适用于巷道围岩大变形的控制方法以及维护方法,并使其在煤炭深部开采中得到普及和应用,是解决了影响矿井进入深部后的开采接续、危及安全生产的重大技术难题,势必对实现煤炭生产的安全、优质、高效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为控制软岩巷道的剧烈变形,维护巷道的稳定,国内外学者对软岩的物力、水理、力学性质、巷道变形的力学机制及控制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大批理

论和技术应用成果。

1、关于软岩巷道的变形机理

关于软岩的定义到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说法,多数学者和专家认同的定义是:软岩是软弱、破碎、松散、膨胀、流变、强风化蚀变及高应力岩体的总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软岩的研究由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转向工程地质特性的研究,并尝试把软岩的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现场工程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何满潮院士根据岩体的构成成分、物理化学性质和应力环境的不同,将引起软岩巷道变形的力学原因分为三大类,即物化膨胀类、应力扩容类和结构变形类,又依据引起变形的严重程度将各大类分为A、B、C、D四个等级。

何满潮院士[1]运用工程地质学和现代大变形力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结合室内岩石常规物化力学试验、微观试验以及具有深部岩体受力特色的拉压组合及不同加卸载条件下的力学试验研究,提出了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是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的根本原因,并给出了通过转化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来实施对其有效控制,该研究成果在很多地下软岩工程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潘立友教授[2]通过观测和实验,提出了软岩底板侵入理论,研究了煤层底板松软岩体侵入变形的力学机制、侵入影响因素和松软底板支护原理。刘高[3]提出了结构性流变的观点,在高应力区完整性差的坚硬或较坚硬岩体内,由于工程开挖,结构面依应力状态而发生一系列的与时间相关的力学行为和力学响应,致使工程岩体表现出显著的流变现象,这种现象不是由岩石引起,而是结构面的时间相关性变形所致。侯朝炯、何亚男[3]通过软岩巷道变形的观测和实验研究,认为岩石的峰后蠕变是软岩巷道大变形的主要原因。周翠英、谭祥韶[4]等通过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能谱分析、粉晶X射线衍射以及岩石的物理力学测试等手段测定了炭质泥岩等特殊软岩的微观结构、矿物成分、物理力学性质、水溶液的化学成分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认为该类软岩的软化主要是由于粘土矿物吸水膨胀与崩解机制、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易溶性矿物溶解与矿物生成、软岩与水作用的微观力学作用机制、软岩软化的非线性化学动力学机制的综合作用造成的。柏建彪、侯朝炯[28]等分析了复合顶板极软煤层巷道围岩破坏特点,提出了运用注浆及锚杆支护控制巷道围岩稳定、加强顶板支护强度、充分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的支护原理,研究了合理的注浆、锚杆支护技术,包括高水速凝材料注浆加固两帮、顶板采用树脂全长锚固高强度锚杆和小孔径预应力锚索加强支护及两帮树脂加长锚固锚杆支护。刘高[32]、潘一山[34]、景海河[45]等对深部巷道围岩破坏机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多

数集中在深部高应力硬岩的冲击型破坏机理。

2、软岩巷道支护理论

国内外关于软岩支护方面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新奥法(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理论

1980年奥地利土木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把新奥法定义为:“在岩体或土体中设置的使地下空间的周围岩体形成一个中空筒状支承环结构为目的的施工设计方法”。施工时遵循下列原则:○1当考虑岩体的力学特性;○2应当在适当的时机构筑适宜的支护结构,避免围岩中出现不利的应力应变状态;○3为使围岩形成力学上十分稳定的中空筒状支承环结构,必须构筑一个闭合的支护结构;○4由现场量测监控围岩动态,根据允许变形量求得最适宜的支护结构。新奥法最核心的问题是利用围岩支护隧道,利用围岩木身形成支承环。

(2)联合支护理论

联合支护理论是在软岩支护方面对新奥法的发展,其观点可以概括为:对于软岩支护,单纯加强支护刚度是难以奏效的,要先柔后刚,先让后抗,柔让适度,稳定支护。

(3)锚喷一弧板支护理论

锚喷一弧板支护理论实际上是联合支护理论的新进展,其要点是:对软岩总是强调放压是不行的,放压到一定程度,就要坚决顶住,即采用高标号、高强度钢筋混凝土弧板作为联合支护理论先柔后刚的刚性支护型式,坚决限制和顶住围岩向中空的位移。

(4)松动圈理论

松动圈理论认为,支护的目的在于防止松动圈发展过中所产生的有害变形。

(5)应变控制理论

由日本山地宏和樱井春辅提出的围岩支护应变控制理论认为,隧道围岩的应变随支护结构的增加而减少,而容许应变则随支护结构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通过增加支护结构,能较容易地将围岩应变控制在容许应变范围之内。支护结构的设计则是由工程测量结果确定了对应于应变的支护工程的感应系数后确定的。

(6)能量支护理论

20世纪70年代由M.D.Salamon等人提出的能量支护理论认为支护结构与围岩相互作用、共同变形,在变形过程中,围岩释放一部分能量,支护结构吸收一部分能量,但总的能量没有变化。因此,主张利用支护结构的特点,使支架自动调整围岩释放的能量和支护体吸收的能量,支护结构具有自动释放多余能量的功能。

3、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

关于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技术归纳起来,大体可以分为3类,即加固法、卸压法、联合法。

(1)围岩加固法

无论何种软岩支护理论,软岩巷道支护最终都将加固围岩,加固手段分为主动支护和被动支护两大类。主动支护主要有锚、喷、网联合支护、注浆、锚注等手段;被动支护主要是钢支架,目前国内外在软岩巷道中采用的钢支架有9以下种:①OLW/U29型可缩钢架,②钥筋混凝土圆形支架,③钢拱架-钢筋混凝土封闭支架,④喷网-圈形纲架联合支护,⑤TH44圆形钢架,⑥钢拱架和TH44反拱支架,⑦梨型TH44封闭支架,

⑧锚喷网架加底拱,⑨U29圆形钢架加底部混凝土。

(2)卸压法

卸压法是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尤其在底鼓较强烈的软岩巷道中效果明显。

卸压法与加固法控制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原理不同,主要通过切缝等一些方法使原来连续的岩体处于非连续状态,在巷道周边形成卸压带,将巷道周边的集中应力向巷道围岩深部转移,使巷道处于应力降低区,从而减少巷道围岩的变形最,维持巷道的稳定。国内外使用的卸压法包括底板切缝、两帮切缝、钻孔、松动爆破及掘巷卸压等方法。

(3)联合支护法

就是根据具体条件,综合采用上述方法控制巷道的变形,维持软岩巷道的稳定。

4、胡底煤业大变形巷道研究进展

(1) 2013年10月份,在胡底煤业五条石门发现有锚杆、锚索断裂现象后,及时与晋煤设计院、基建局进行了沟通,将所有巷道的支护锚杆由规格为φ20-M22-2200mm 的锚杆(HRB335)更换为φ22-M24-2400mm的锚杆(HRB500),增加了支护强度,但巷道失修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说明在这种大变形情况下单单靠提高支护强度就想解决问题是行不通的。

(2)通过在相邻矿井的调研,他们的井下情况是地面盖山厚度550米左右,前期井筒及马头门出现严重变形,井下前期施工的巷道顶板也是难以控制,科研单位出的设计方案,采取了注浆、扩刷、加强支护、成巷等方式,井下停产5个月左右时间进行了处理,目前新掘巷道采取了加强支护、注浆锚索、套U形棚联合支护的方式,从

现场情况来看顶板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3)胡底煤业公司积极与设计院、科研单位等各方专家联系,组织召开胡底煤业大变形巷道顶板研讨会,委托专家为胡底煤业巷道现状找出深层原因和解决之法。

(4)胡底煤业与科研单位达成合作关系,从巷道围岩地应力测试、围岩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巷道支护设计优化、巷道大变形巷道注浆加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与试验,找出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确保胡底煤业大变形软岩巷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文采用典型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工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1、典型试验:本课题利用岩石力学实验系统等仪器、设备,分析巷道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和矿物成分;

2、理论分析:综合运用岩石力学、弹塑性力学、断裂损伤力学、矿山压力理论,建立力学模型,对破碎软岩巷道围岩受力变形的影响因素、变形特征及机制进行研究;

3、数值模拟:应用FLAC大型岩土工程模拟软件对破碎软岩巷道的大范围围岩应力分布、运动规律进行研究,探明影响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

4、现场工程实验:通过现场实践和观测,进一步分析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力学原理本及其控制,同时验证和完善研究成果。

本文技术路线如下:

提出巷道围岩控制失效问题

巷道支护理论、注浆加固理论研究

巷道变形实测分析、围岩物力力学性质分析

围岩控制数学模型建立及数值模拟

支护设计优化、注浆加固工程现场试验

支护设计优化、注浆加固后巷道围岩观测

理论与实际效果对比分析

得出结论

四、本论文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本论文的难点:本论文以现场的工程实验基础进行研究,鉴于现场掘进工人巷道支护水平和工人素质,难免会出现未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影响整体观测效果;按照数据分析要求,需要非常具体的,细致的数据记录资料,但是由于现场工人可能的疏忽,这些基础数据可能不全面,对数据整理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目前国内软岩巷道绝大多数存在于1000米以上的深井中,700米左右的井工矿出现如此严重的软弱破碎岩巷在山西省整个沁水煤田属首例,解决这一攻坚难题,可为沁水煤田内其他矿井的顺利建设提供指导性方案和建设性意见。

五、时间安排

六、参考文献

[1] 何满潮,景海河,孙晓明.软岩工程力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潘立友,软岩底板侵入理论与实践[J]. 岩土工程学报,1998,20(2):48-50.

[3] 刘高.高地应力区结构性流变围岩稳定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1.

[4] 侯朝炯,何亚男,李晓等.加固巷道帮角控制底鼓的研究[J].煤炭学报,1995,20(3):1-3.

[5] 何满朝,杨军,齐干等.深部软岩巷道耦合支护优化设计[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26(1)40-41.

[6] 王海东,张永吉.软岩巷道的支护机理及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24(增):26-28.

[7] 何满潮孙,晓明. 中国煤矿软岩巷道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 白以龙,夏蒙棼,柯孚久.固体损伤的演化诱致灾变和预测[J].失效分析与预防.2007,2(01):1-5.

[9] 秦四清.初论岩体失稳过程中耗散结构的形成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3):265-269.

[10] 俞茂宏,彭一江.强度理论百年总结[J].力学进展.2004,34(4):529-560.

[11] You Mingqing.True-triaxial strength criteria for roc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Mining Sciences.2009,46(1):115-127.

[12] 周小平,张永兴.卸荷岩体本构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3] 刘豆豆.高地应力下岩石卸载破坏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14] 康红普,王金华.煤巷锚杆支护理论与成套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15] 谢和平,鞠杨,黎立云.基于能量耗散与释放原理的岩石强度与整体破坏准则[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7):3003-3010.

[16] 董方庭.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及应用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17] 王明洋,宋华,郑大亮等.深部巷道围岩的分区破裂机制及“深部”界定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9).

[18] 钱七虎,李树忱.深部岩体工程围岩分区破裂化现象研究综述[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6):1278-1284.

[19] 周小平,钱七虎.深埋巷道分区破裂化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05).

[20] 陈刚,王琼,张晓宇等.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模拟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3(03).

[21] 李英杰,潘一山,章梦涛.高地应力围岩分区碎裂化的时间效应分析和相关参数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6(02).

[22] 宋华,汪新红,王明洋.对深部地下坑道围岩分区变形机理的探讨[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3):274-278.

[23] 王元汉等.岩体断裂的破坏机理与计算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4):449-452.

[24] 黎立云,许凤光等.岩桥贯通机理的断裂力学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3).

[25] 张振南,葛修润.地震载荷作用下的节理岩体破裂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10).

[26] 陈文俊,赵雷,傅强.深井软岩巷道锚杆支护数值模拟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02).

[27] 徐松林,吴文,王广印等.大理岩等围压三轴压缩全过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6):763-767.

[28] 韩立军,贺永年,蒋斌松,等.环向有效约束条件下破裂岩体承载变形特性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1):14-19.

[29] 赵兴东,李元辉,刘建坡,等.基于声发射及其定位技术的岩石破裂过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05).

[30] 刘远明,夏才初.基于岩桥力学性质弱化机制的非贯通节理岩体直剪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7):1467-1472.

[31] 任建喜,惠兴田.裂隙岩石单轴压缩损伤扩展细观机理CT分析初探[J].岩土力

学.2005,26(S1):48-52.

[32] 尤明庆,苏承东.砂岩孔道试样压拉应力下强度和破坏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6):1096-1105.

[33] 范鹏贤,王明洋,钱七虎.深部非均匀岩体卸载拉裂的时间效应和主要影响因素[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7):1389-1396.

[34] 姚征,陈康民.CFD 通用软件综述.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2,24(20):137~144 [51].

[35] 钱鸣高,缪协兴.采场上覆岩层结构的形态与受力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5,14(2):97-106.

[36] 黄明利.非均匀岩石裂纹扩展机制的数值分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04).

[37] 林崇德,陆十良,史元伟.煤巷软弱顶板锚杆支护作用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0,25(5):482-485.

[38] 张克春,李刚.软岩巷道变形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29(03):15-17.

[39] 杨跃林.软岩地层采场矿压显现规律研究[J].中国煤炭,2006,32(8):30~33.

[40] 胡功笠,田艳凤,张超,等.软岩条件下锚注加固锚杆布置参数与注浆浆液参数的确定[J].岩土力学,2003,24(S):267-270

[41] 周显合,白怀庆.架棚-锚注技术在软岩风化破碎带大断面永久硐室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2005,35(4):37-40

[42] 王运永,高永涛,崔波,等.基于自预应力锚固法的泥质软岩边坡加固设计与分析[J].中国矿业,2008,17(3):82-84

[43] 李文培,王明样,范鹏贤,等.深部围岩变形与破坏模型及数值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06).

[44] 汤朝均.软岩巷道恒阻大变形锚索联合支护[J].煤矿开采.2011,16(03)92-95.

[45] 张农.巷道顶板离层控制理论及实践[J].煤矿支护.2006(02).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附件2: “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项目结题报告书 项目名称:基于电场耦合的无线台灯的研发 项目负责人:唐建伦 学院:自动化学院 项目组成员:唐建伦李帅张东京 执笔人: 唐建伦 指导教师: 唐春森 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制 2011年9月15 日

填表说明 一、报告书填写内容必须与事实相符,表述准确。 二、报告书中“项目结题报告”文字不少于2千字;报告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项目组成员分工、参与完成情况 2、项目立项与研究的目的、意义 3、项目研究的基本内容 4、项目研究过程与方法(包含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资料与数据来源等方面的简介) 5、项目成果及价值(意义) 6、项目成果的特色与创新 7、项目研究工作的自我评价分析与结论 8、项目研究存在的问题、建议(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部分变动和加页) 三、要求用计算机打印,纸张为A4大小,正文字体使用五号字、宋体,文中小标题使用小四号,宋体,加黑。 ?项目结题报告

五、项目成果及意义 我们最后用单管做出了实物装置,能够给台灯供电,但是整个装置效率不高。我们发现在10%~20%左右能稳定工作。当调整参数使电能利用效率达到50%左右时,台灯就不能稳定工作。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近年来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各种无线供电产品如手机充电器、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等相继走向市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基于电场耦合方式传电是一种新兴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该项目设计制作基于该供电方式的无线台灯,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六、项目成果的特色与创新 设计并制作出基于电场耦合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实物装置——无线电能供电台灯。我们找了一个废弃的台灯,拆除原来电路,只留下负载-LED灯和外壳。我们拆除底座,分成两块,每块下面固定两个极板,再把我们所用电路和LED灯接好,这样就制成了无线电能供电台灯。 七、项目研究工作的自我评价分析与结论 经过大三上学期的基础理论课——电力电子技术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电力电子电路。下学期经过查询相关资料,初步制定无线电路传输的拓扑结构。用MATLAB搭好电路,经过仿真,得到多组参数。经过老师的指导,我们到电子市场购买参数,搭建好实物装置,利用波形发生器,数字电压表和示波器来进行供电和观察波形,调整参数,估算出电能传输效率。发现用200K以下的驱动芯片,效率做不上去。最后老师建议购买高频芯片(1M以上)试试。我们从网上购买了高频驱动芯片,我们搭成的拓扑结构频率高了不太稳定(500-600k)。最后虽发现问题,但也没有找到好的方法解决。 通过无线电能传输这个项目,我们对电力电子有了深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项目过程中,

大学生科研训练心得体会.doc

大学生科研训练心得体会 在这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学习中,提前学习计量经济学、高级微观等基础性学科,提高对金融专业知识及金融英语的重视程度,让我们的团队在各个方面都争取成为研一的精英团队。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学生科研训练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科研训练心得体会篇1 从申请立项到现在的结题已经历经了一年的时间,回想起那些讨论,交流,查文献,搜资料,写论文的日子,真的很让人怀念,对于这次的科研,我们组员都很认真的对待,的确付出了不少努力和汗水,在整个过程中也尝尽了酸甜苦辣,不仅仅学到很多,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我们所做的项目是垃圾桶的最优投放方案。建模之初,我们团队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为项目出了自己的力量.虽然意见经常不一致,但是,这也是完善项目进展思路和方向的钥匙.通过这段时间的科研,我们团队成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我们从这个项目得到很多,将继续努力. "不合理投放的资源就是垃圾",垃圾桶也是,设计不合理的垃圾桶摆放就是浪费资源的表现.垃圾如果处理的好,不仅保护环境,还能带来经济效益.类比长春大投入的垃圾桶,却没有能适应垃圾桶的处理方式出现,这也告诉我们,后期工作的重要性. 民众对垃圾分类意识的薄弱是致使垃圾分类率过低的主要原因,查阅文献给了我们

很多启示,也让我们的模型更全面和具体. 作为一个科研初学者,科研思想很重要.我们也通过多读建模案例想以此增长我们的见识,避免进入更多的误区和走弯路. 通过一些数学软件如Matlab的使用给我们的项目省了不少力,避过了很多杂乱的数据,要多利用这些数学工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对于经济的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当初申请科研立项时,我们也是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希望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科学理论以及实际调查为农业的发展探寻新的道路。在做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时刻保持严谨治学的心态,每一个步骤我们都认真的实行,并细致的总结。我们深知搞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脚踏实地的去研究和探索。 在整个过程中当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挫折,如五个功能区的垃圾总量及各街道现有垃圾桶的垃圾量很难真实统计;清运公司的具体负责区域划分不确定;长春市的城市规划在进行中,部分街区新投入了垃圾桶,以前的部分数据失效。我们通过多次讨论得出解决的方法。例如,参照与长春GDP接近的其他城市的部分数据;对长春市清运公司的进行理想分区;重新整理新的数据,基于民众的意识还是停留在原有垃圾桶设置上的,所以旧的数据也不能完全放弃.有时在讨论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意见分歧,经过交流与探讨,最后终于得出一致结论,我们也渐渐学会接纳不同的观点,从而求同存异。很多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资料不充足或者过时的问题,这时我们就得保持耐心,积极搜集整理,就算有挫折也不能半途而废,要相信自己,坚持到底,

文学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文学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中国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研究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随着第一次文代会后,当代文学特别是小说的主题也随之转变。 在时间、空间的推移下,作家们的创作思路以及审美意义也随之慢慢 变化。彼时的江南就存有这样一批作家,他们小说里的“江南世界” 因各具特点的创作手法和反映不同时代的主题,如实的记录着时代潮 流的走向。他们有的经历了从建国到*这段苦难历史,有的成长于这段 历史之中,他们将自己敏锐的视角寄托于江南想象之中,抒发着对于 江南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反省,将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的审美意义及其 文学史意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所以选此为题正是为了探寻中当 代小说里的江南想象的文学内涵,希冀发掘其文学史意义的变化。 2、研究意义: 经过建国后至七十年代初期的沉寂,七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一 大批江南籍作家涌现,江南文学“边缘化”的格局逐渐被打破。进入 新世纪,关于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的研究逐渐兴盛起来,这类研究的文献虽然概述性的总结居少、个体研究居多,但透过 这样一个繁杂的参照系,中国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和文学史意义的价 值得到了进一步确认。本文拟对以往的研究成果条分缕析,审视评估,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研究 的发展。 选题研究现状 当前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的研究综述有: 1、在时间、空间的推移下,江南想象的衍生变化对于作家创作的 影响:

自九十年代后期起,学者们已经有意识的尝试从江南作家及其小 说里的江南意象和叙事手法着手,并以此探寻当代江南文学发展的新 趋势。而关于江南地域文化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可看作为江南作家 对于江南世界的一种“寻根”。正是在这种越发多元化的研究形势下,当代小说里的江南想象也逐步表现出了新的文学价值。 相关的文献有王德威的《当代小说二十家》、张炯的《中国当代 文学研究》、孙其勇的《论故乡苏州对苏童创作的影响》、陈娇华的《小巷文化的独特镜像——论苏州小巷文化对陆文夫小说创作的影响》、高松年、沈文元《论叶兆言“夜泊秦淮”系列小说》等等。 2、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下,江南作家创作思想、作品主题及其题 材抒写的变化 任何文学创作都是对一定时代的反映,关于第二个研究方向—— 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下,江南作家创作思想、作品主题及其艺术风格 的转变,则是当代小说在江南想象这个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关的文献有崔致远的《中国当代小说流变史》、方中的《童心 观照下的悲悯——评毕飞宇的人文关怀》、史国铭的《论苏童小说与 江南文化》、曾一果的《“南方”的复活——读朱文颖的》、张清华 的《南方的细小、漫长与悲伤》等。 例如崔致远先生所著的《中国当代小说流变史》从人文情怀与社 会进程的角度来探寻当代小说的流变。他在书中便阐述了当代小说在 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的流变,并从叙事结构出发,将当代小说分为“革 命现实主义”、“启蒙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等走向,他认为在这个流变的过程中,江南作家的相关于“江南叙事”的创作手法和思路也所以发生了变化,他们作品的主题多以城市的兴 起与乡村传统文明的堕落为主,反映了在那个时期里江南作家对于江 南意象的“苦难写实”,以及现代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 3、关于江南社会的转型中作家关于江南想象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 义的变化的研究:

科研训练结题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科研训练结题报告 作 者: 陈举豪向军历杨毅坚 学院 (系):化工学院 专 业: 安全工程 题 目: 丙烯管道泄漏爆燃事故的定量风险评估 饶国宁讲师 指导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2015 年 9 月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0 年7 月28 日10 时10 分,南京某施工队在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万寿村15号的南京塑料四厂地块拆除工地挖掘地下废旧管道时,挖掘机将穿越该地块的南京金陵塑胶化工有限公司地下Φ159 丙烯管道挖穿,导致丙烯泄漏并迅速扩散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后引发爆燃事故。 事故最终共造成10 余人死亡,10 余人重伤 (包括抢救无效死亡的3 人),以及周边近两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000 多户居民住房及部分商店玻璃、门窗不同程度破碎,建筑物外立面受损,少数钢架大棚坍塌,直接经济损失4784 万元[1]。 这次事故在南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所以本项目以“7.28”事故为背景,采用ALOHA软件对该事故进行重建,给出定量风险评价结论。通过模拟得到爆炸的相关数据,为易燃气体(蒸气)管道泄漏事故的预测和应急救援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工具和方法 2.1 ALOHA软件介绍 本项目研究采用有害大气空中定位软件(Areal Locations of Hazardous Atmospheres,ALOHA),该程序是美国环境保护署和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专门为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人员及规划和培训人员共同开发设计的CAMEO软件中的一个风险模拟程序[2]。其包括一个近1000种常用化学品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的信息包括化学品类型、意外事故位置、天气情况(温度、风速和风向)和泄漏源情况(存储物料、泄漏孔尺寸、存储压力)等。利用它能够模拟毒性、可燃性、热辐射和超压等与化学品泄漏而导致毒性气体扩散、火灾或爆炸相关的主要危害,可以快速预测出对人体产生立即健康影响的毒气浓度范围以及可燃性气体爆炸所能波及的范围。ALOHA采用的数学模型有:高斯模型、DEGADIS重气扩散模型、蒸气云爆炸模型、BLEVE火球模型等。 目前,ALOHA已经成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规划、培训及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风险评价和应急辅助决策等领域,但我国应用该软件进行应急辅助决策比较少。 2.2 场景构建 事故发生于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万寿村15号的南京塑料四厂工地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 科学研究,一部分是创造知识,即创新、发现和发明,是探索事实及其规律的实践活动;另一部分是知识,即对已有知识分析,使其规范化、系统化,是知识继承的实践活动。由此可以给科学研究下这样一个定义:科学研究是人们探索事物或未完全了解事实的本质和规律以及对已有知识分析的实践活动。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非常想在学习之余,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想亲身体验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二来提高自己社会工作实际操作技能,为以后能更好胜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了学校组织的科研训练后体会颇深,理论联系实际,才是发展自我的前提。这次科研训练对于我个人来说,遇到很多挑战,但也得到很多训练与培养。 首先,在独立查阅资料和分析总结上有很好的启发和推动作用。以往没有很多机会让个人独自去查阅资料,也缺乏动力。而这次科研训练上,由于老师高度负责的态度,让我有动力去完成一件以前没有完成过的事。也让我知道众多可以利用的学校以及网络资源。相信、这对我即将到来的毕业设计会有非常大的作用。 其次,让我发觉个人在大学期间发展目标并不明确。在任务到来时才发现自己是毫无准备,更加可悲的是没有个人积累。在问题面前一无所措,无从下手。

由此以上两点可知,我大学期间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大多都是在为了学分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增长个人能力和知识积累而学习。 最后,在毕业的前夕,在大学最后只剩下毕业设计这一门功课的时候,希望能够很好的吸取在科研训练上的失败,在大学里最后一门功课,认认真真的完成一件事。 通过这次科研训练,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理论上,动手上,甚至在态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科学研究讲究严谨,每个研究者都要怀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做好每一次研究,在研究开始前的计划与大量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训练我发现要干好一件事情必须要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会战胜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仅会操作鼠标、懂得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另外,理工科的学生不是只有会计算和实验就够了的,培养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要懂得把自己的想法恰如其分的表达清楚,梳理成文章,让感兴趣的人很好的欣赏自己的创作。所以通过科研训练,让我在原有水平上有了一个量的提高,对我以后的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我想我会一直努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奔向人生最高处。 在这里,也非常感谢岳克宁老师对我的教导,让我顺利的完成这次科研训练。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余秋雨散文的“寻根”情结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目的:在当代散文作家群体中余秋雨是独特的,余秋雨的散文被认为是“重拾困扰着若干代人的重大课题,避开庸俗社会学、政治学的羁绊,直指民族心灵的深处”的文化散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余秋雨散文中的处处透露出来的寻根意识,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和深入探究,试图通过文学寻找的文化根基来体现和折射民族文化的精神。进而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力和思索寻根意识对当代文明的重要性。 意义:本文通过探索余秋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寻根意识,尝试性地揭示出寻根意识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寻根文学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一股文学思潮,主要是作家们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把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之根”弘扬光大并且开拓创新,其中余秋雨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深厚的寻根意识便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之一。但是对于余秋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寻根意识方面的研究也有,却没有总结性的研究。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1、余秋雨散文中寻根意识产生的根源 余秋雨的众多作品中之所以体现出浓厚的寻根意识,这也跟余秋雨本人的成长、思想、经历等有关。 2、“寻根”中的文化人格及其灵魂 (1)深邃的文化人格 余秋雨散文通过描写“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使得文化人能够“轻够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透露出中国文人坚韧执着的精神世界。 放逐路上显露出来的强健人格与官格 余秋雨作品解析和探索中国知识分子和文人形象,并进行文化反省,体现出深深的人文精神。 (2)与世俗无关的文学追求和人格修养 作者渴望人格的自由,我们阅读余秋雨的作品不难发现,实际上他是有意要进入一种现在“中国式文化团体”的自我放逐的状态。 3、重塑当下文化人格 余秋雨散文在结合历史的同时,又与现实相联系,在对文化的探索中体现出一种深深地忧患意识,在观看历史的进程中,反省中华民族的现状和前途。 4、结语 余秋雨正是在文化与文学中努力实现着一位文化学者的职责。正是作者这颗怀古思今,不断探索民族文化和文化人出路的赤诚之心,使得笔下流泻出来的文章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研究方法:

科研训练报告心得

报告心得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徐镇交流报告2013年11月12日下午,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正进行博士后研究的徐镇博士做客水产讲坛,在水产楼109做了题为“鱼类粘膜B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的学术报告。 徐震博士基于自己在免疫学方向上的研究成果讲述了鱼类免疫 球蛋白T(IgT)和粘膜B细胞在皮肤中的存在及作用,并与其它免疫蛋白做了简单比较。他讲到免疫球蛋白T细胞属于一种多聚酶,是皮肤中主要的B细胞亚群,大部分皮肤细胞菌群表面粘液中都含有免疫球蛋白T,只是比免疫球蛋白M(IgM)少,在鳟鱼中检验得到皮肤分泌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很多但血清中很少。然后徐博士又利用具体的数据和图形将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在黏膜表面不同时期的表达特点进 行了比较。他说,在鱼体受到感染后皮肤纤维中寄生虫会被免疫球蛋白T和免疫B细胞覆盖和围绕,从而起到杀菌和抵挡病菌扩散的效果,最后在幸存鱼类的皮肤中大量积累下来的大多是IgT而非IgM。对皮肤中免疫球蛋白T和B细胞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助于完善鱼类免疫系统的理论,进而推动水产动物病害免疫防治的研究与应用。 报告心得二:美国康奈尔大学Theodore G.Clark教授交流报告2013年11月15日上午,美国康奈尔大学Theodore G. Clark 教授应我校水产学院林蠡教授邀请来校进行交流访问,Theodore G. Clark博士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感染与免疫学教授,长期从事纤毛虫研究。教授在水产楼109报告厅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Good Bug Bad Bug: Gaining Insight Into The Biology And Control Of I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题目 文学编 一、文学史篇 1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特征 220年代乡土小说的特征及其发展 3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择 4中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 5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 6解放区文学:大众化走向得失探 7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轨迹 8论“革命传奇”小说 9论“样板戏” 10论“知青小说”的演进流变 11新时期诗歌的多元化格局 12建国以来农村小说题材的时代性 13论新时期战争题材小说抒写对象的位移 14论新时期小说抒写对象的平民化意识 15新世纪女性诗歌新格局 16论“文革”叙述模式 17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 18论新时期长篇小说的盛产及质量 19论新时期短篇小说兴盛的原因 20论21世纪文学的继承与走向 二、文学思潮论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再认识 2“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纵横谈 3“京派”与“海派”论争小议 4“乡土小说”派创作探 5“胡风主观论”的再认识 6论“朦胧诗” 7论“后朦胧诗” 8论“新写实小说”的民众性 9论新历史小说 10论新时期的女性小说 11论“寻根文学”思潮 12论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创作 三、作家论 1鲁迅小说创作论 2鲁迅散文创作论 3郭沫若创作思想论

4郭沫若创作论 5茅盾创作思想论 6茅盾评论特色论 7巴金早期创作思想探 8巴金小说创作论 9老舍的平民观探 10老舍的小说创作风格探 11曹禺的生平与创作之关系 12曹禺的话剧的诗意特征 13沈从文描写湘西与都市文化内涵的得失探14张爱玲小说的“仇恨”情结 15张爱玲小说的“苍凉”美学与悲剧意识16赵树理模式得失探 17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论 18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论 19古龙武侠小说创作论 20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21论区青的艺术追求 22金庸对20世纪中国文学贡献之分析 23汪曾祺小说创作之分析 四、作品篇(小说) 1浅论《狂人日记》的先锋性 2鲁迅《故事新篇》“油滑”小议 3浅论叶圣陶《倪焕之》 4郁达夫《沉论》的艺术特色 5茅盾未完成小说探 6吴荪甫:民族资本家的封建性 7老舍《猫城记》之寓言式结构探 8老舍与虎妞形象塑造 9沈从文《边城》的“民族寓言”解读 10《边城》人物与符号论 11张恨水《啼笑因缘》论 12萧红《呼兰河传》的地方特色探 13钱钟书《围城》失探 14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末日恋情 15论萧红《生死场》的原始生气与生命体验16池莉小说创作的媚结倾向 17论方方的小说 18论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19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旧式农民”形象 20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科研训练的个人总结

科研训练的个人总结 大学生科研训练是大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专为在校大学生设计的一种项目资助计划,其目的是为学有余力的大学生提供直接参加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机会,并通过项目的实施,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培养科研素质,启发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参加科研训练计划,不仅仅只是一次提高个人实践能力的机会,更是一次考察个人综合能力尤其是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机会,让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增加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也为日后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在参加此次的科研训练当中,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让我感受到光有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应对实际困难。因此,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是一个人发展与进步的前提。此次训练中,对于我个人来说。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与挑战,但也得到了很多的训练与培养。 首先,在查找文献资料方面,我学会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方法。以前只知道在百度上搜索,但是有用的很少,而且有些资料还得会员才能查看,阻碍了我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但是通过此次训练活动,让我第一次了解到图书馆电子资源库的强大,能够在中国知网等专业文献平台上免费下载资料,甚至还能够查找到外文文献,这不得不说对我们大学生有很

大的帮助。 其次,在阅读资料尤其是外文文献的时候,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的不足,英语水平的欠缺。在此次科研训练中,为了读懂外文文献,我查阅了很多专业术语以及单词等,让我的英语阅读与翻译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在和小组成员合作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小组合作力量的强大。本次科研训练中,本小组研究的是《可变车道交通组织研究》。其中的理论核心部分正是在无数次的小组讨论中完成的。此次合作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每个人认识水平与深度都是有限的,而通过合作与讨论,不仅仅可以发现每个人的不足,更可以在激烈的讨论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合作方能成功。 此次科研训练让我最直接的收益的,莫过于对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第一次让我认识到论文写作是一项很有难度与深度的工作,不仅仅有格式的要求,在文字叙述方面还得做到简洁通畅,可以说科研报告的书写过程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写作水平能力。除此之外,这也是我第一次完整的运用Word 软件进行写作,此次报告的书写过程,就是我Word软件不断熟练操作的过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我已经基本上掌握了绝大部分word软件的功能,这将对我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大有裨益。 总而言之,在参加此次科研训练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

哈工大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中期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题目:高阶QAM解调算法研究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科电子与通信工程 导师 研究生 学号 中期报告日期 研究生院制 二〇一二年三月

目录 1.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进度情况 (1) 1.1.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 1.2.进度情况 (1) 2.目前已完成的研究工作及结果 (2) 2.1.系统仿真模型 (2) 2.1.1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2) 2.1.2系统仿真模型的验证 (3) 2.2匹配滤波 (4) 2.3符号同步 (5) 2.3.1 闭环Gardner算法 (6) 2.3.2 开环非线性处理算法 (10) 2.3.3 定时误差校正算法 (14) 2.3.4 开环和闭环系统算法性能对比 (16) 2.3.5 减少定时同步抖动的预滤波器设计 (17) 2.4载波同步 (19) 2.4.1 DFT频率粗估计算法 (19) 2.4.2 维特比频率估计算法 (23) 2.4.3 维特比相位估计算法 (25) 2.5结论 (26) 3.后期拟完成的研究工作及进度安排 (27) 4.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27) 5.如期完成全部论文工作的可能性 (27)

1.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进度情况 1.1.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近年来,QAM 调制由于频谱利用率高和抗干扰能力强,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广播电视标准、数字微波、HFC网络、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等宽带数字应用系统中[1],其中在LMDS系统中,调制阶数可达256和512。然而,随着QAM调制阶数的增加,星座点间的距离变小,更容易受符号干扰的影响,传输过程中较小的符号定时误差、频率误差和相位误差都会对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增加误码率,对解调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算法很可能难以满足。因此研究适合高阶QAM 调制下对应的解调算法,对保证高阶QAM调制下接收机的通信质量和系统信息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调制阶数为16~1024阶的规则星座图的QAM系统进行研究,考虑到在QAM全数字接收机设计中,前端射频到中频的下变频和增益处理、中频到基带的正交下变频和重采样滤波处理,都可利用前端硬件FPGA实现,速度更快,更加灵活。因此本课题研究致力于基带信号,使问题集中在信号解调上,对成型匹配滤波、定时同步、载波同步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同时,在实际通信系统中,考虑到传输效率,发射端不提供任何前导辅助信息,因此,本文中解调时涉及到的核心算法,均采用NDA实现方式(NDA,non-data aided,非数据辅助),其可以分为开环方式和闭环方式。 课题主要通过对不同的NDA核心算法进行性能优劣对比分析,并提出合适的改进算法,以减小计算复杂度并提高其精度,最终,建立完整的面向高阶QAM调制的接收机解调系统的通用处理框架,其中,最大调制阶数可达1024阶。考虑到系统实现的精度,捕获范围及实现的难易程度,主要对以下几种算法进行研究与分析: 图1.1 高阶QAM解调所涉及的各种算法 1.2.进度情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转)来源:胡佳红的日志 一,古代汉语 1,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 2,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 3,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 4,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 5,假借字与通假字 6,古今字和异体字 7,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原因\规律) 8,古代汉语重叠词研究 9,词类活用问题探讨(起源\新说\评价) 10,专书的词汇研究 11,专书的用韵研究 12,专书的语法研究 13,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14,学习音韵学的心得体会 1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 16,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看法 17,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 18,《说文》部首研究 19,《说文》贝部研究 20,《说文》重文研究 21,,《说文》中农业文化探讨 22,《论语》(某个或某些)代词研究 23,,《论语》常用词汇研究 24,《老子》(某种)句型研究 25,《孟子》(某个或某些)语气词研究 26,《史记》(某种)固定结构研究 27,《世说新语》第二人称代词研究 28,南充方言词汇研究 29,南充方言音系研究 30,陶渊明用韵研究 31,杜甫诗文修辞研究 32,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 33,古代汉语"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 34,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 35,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 36,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 总之选题尽量对专书,专人进行词汇,语音,语法研究. 二,语言学 1,对立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科研训练心得体会

科研训练心得体会 科研训练心得体会 大学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全国很多学校把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作为提高大学生科研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本次科研训练我学会了科技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即科技论文是由科技工作者对其创造性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并得以公开发表或通过答辩的科技写作文体,一篇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按一定的格式书写,并具有科学性、首创性和逻辑性;还应按一定的方式发表,即有效出版。科技论文的类型一般有论证型、科技报告型、发现发明型、计算型和综述型五种。作为科技报告型论文要求有作者自己的新见解,应提供所研究项目足够的信息,写出的原始资料必须准确,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结果,使之成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一篇好的综述型论文应包含有前人未曾发表过的新思想和新资料,还要求撰写者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特定时期内有关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写论文要避免使用含义笼统及一般化的词语;还应避免用不得体的华丽词藻,或过高过低的程度用语。国内的科技期刊要求论文题名的用字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另外题名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公式、不太为同行熟悉的外来语、

符号、简称、缩写以及商品名称。 此次的科研训练还让我意识到,自己对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及重大的科研成果没有多少认知,通信行业是发展十分迅速更新换代非常快的行业,掌握其最新的科研信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只浅显的学到学校要求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跟上科技时代的发展,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积极了解有关本专业的前沿科技信息,自主学习本专业相关技术软件的应用并积极培养自主常新的能力。 范文一结束。 科研训练实习总结报告 一、实习的基本情况 数理系1714061班共有学生57人,经过为期三周的专业科研训练同学们基本掌握了Latex排版软件的使用,能运用此软件编排数学文章,能解决统计、方程、优化方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经过动员、上机、练习、设计题目、答辩几个环节,最终完成了此次专业科研训练的实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实习的工作过程情况 1,此次专业科研训练实习前,我们专门下达了《专业科研训练实习任务指导书》,并且精心安排了学生实习的整个工作安排,并把学生分成了五个小组,由参加此次实习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8年04月20日08:17:10 作者:xixibaobei_cici 一,现代汉语 1,论熟语词 2,论某类词的修辞作用(如代词,量词等) 3,各种语法图解的比较研究 4,书评(评论某一语言学著作或某一语言学家的系列论著) 5,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 6,论全句的修饰语 7,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 8,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 9,词类的虚实标准和系统性 10,词的兼类和活用 11,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 12,实词的重叠形式及其用法 13,存现句的结构和用途 14,非主谓句在文章中的使用情况 15,句子分类的不同角度和句型 16,构词语素和成词语素的比较 17,复句与单句的区别 18,句子是怎样长起来的 19,句子成分位置的变化 20,成分的省略和结构的残缺 21,结构紧缩和结构杂合 22,多层定语的排列次序 23,复句关系的区别特征和系统性研究 24,汉字改革的历史和未来 25,语法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6,谈谈概念与词语的关系 27,各种语句所表达的思维方式问题(可选一种或几种语句进行研究) 28,各种修辞方式中的逻辑问题(可选一种或几种修辞方式研究) 29,语篇衔接手段分析(可综合论述,也可选一种文体联系具体实例论述) 30,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31,转换生成语法在汉语中的运用 32,语言中的普遍结构规律探索 33,修辞格关系的区别特征和系统性研究 34,汉语和英语标点符号的对比研究 35,汉语缩略词语的方法,特点和发展 36,试论汉语动词的小类 37,"五四"以来的汉语中的外来成分 38,从语言的分化与统一规律谈推广普通话 39,语言融合的内部规律 40,语义学中的哲学问题 41,心理语言学与儿童语言教学

科研训练项目个人总结报告

科研训练项目个人总结报告 【--工作总结报告】 科研立项使我明白;大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科研训练项目个人总结报告,供大家参考。 科研训练项目个人总结报告 在那段痛并快乐着的时期里,在将近一年《》我们曾洒下汗水,也曾播种了希望;我们曾付出心血,也曾收获成功。从确定课题到申请立项,从搜索学习文献到问卷调研,从一步步调查研究到一个个调研数据,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到补充提高完善成果,一路走来,感觉收获颇多。在研究方面,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善于勤于思考,主动动手动脑。做的课题中,有许多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没有接触过的新领域,没有人告诉我们一步步该怎么做。需要自己去找文献查资料,去弄明白实验的原理,然后确定要创新的方向。按照这个方向一点点努力,所以每一步都需要独立思考。 当然,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时候除了寻找帮助,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思考。在创新方面,首先要确定创新的方向和目标。方向和目标是贯穿整个科研的核心,只有明确方向,围绕这个方向努力下去,才可能有结果。创新点可以从很多方面确定,不一定是很高深很前沿的东西。只要不是照搬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就好。当 然,能做出更大的成就最好。有时思维可能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好像只能思考到这个程度了。这时要用发散思维多方位的考虑,作出大胆的猜测。但要始终围绕创新点,不能偏离主题,也不能随意猜测,而要有根据有目的地做出假想,再一步步实践去论证自己的猜测。其实,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是这样平凡地一步步得出来的。总之,在这次科研实践里,我们学会了认真负责对待调研;踏实勤恳地去做调研;坚持不懈地完成调研;在懒惰面前克制自己;在困难面前乐观积极。 我们根据Logistic模型应用方法,将问卷数据进行拟合优度检验、似然比检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题目(一) 1.现代汉语语音研究 2.汉语新词语研究 3.汉语外来词语研究 4.汉语字母词研究 5.汉语媒体语言特点研究 6.汉语修辞研究 7.汉语多音字研究 8.汉语复活词研究 9.当代汉语科技词语研究 10.现代汉语成语变化研究 11.当代汉语词语语音形式的发展变化 12.汉语惯用语研究 13.当代汉语新谚语研究 14.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研究 15.现代汉语同音误用研究 16.谈谈副词“终于”的用法 17.论正极意义和负极意义 18.语用正误与语频统计 19.因果关系与转折关系的上位义比较 20.给病句一个理由

21.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符号 22.文化符号“道”和“道”族词汇的研究(说明:本题中的“道”也可换成“气”、“心”、“性”、“理”、“天”、“命”、“神”等字,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 23.当前我国社会称谓的使用问题 24.“女士、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况调查 25.“同志”的尴尬 26.文学语言研究 27.汉语语气词研究 28.书名和社会文化心理 29.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 30.鬼神名称和宗教文化 31.命名和艺术世界——谈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地点命名在艺术建构中的作用 3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 33.汉语动物名称研究 34.汉语植物名称研究 35.新时期小说语言粗鄙化现象研究 36.“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 37.说“秀”(英show) 38.汉语象声词研究 39.泛义动词“整”与“搞”的比较研究

科研训练心得总结

心得 为培养我们的科研技能,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学校和学院开展了科研训练,而我们有幸能够参与其中,在樊老师的辛勤带领下,我们组的同学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来拓展自己的知识技能。 科研确实是一项相当不简单的工作,要使自己的科研项目在众多的项目中脱颖而出需要我们大家的合作和努力。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特别想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一些实践活动,特别想亲身体验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二来提高自己社会工作实际操作技能,动手能力,为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奠定基础。而这次的科研技能训练不仅让我亲身体会到了科学家科学研究的难度,还了解到科研绝不仅仅只是我以前所想的那么简单,它需要很多的人,做很多的工作,包括前期的准备和后期的扫尾工作都是非常的重要,任何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够忽略。通过科研训练,我也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和细节部分的重要,不能因为关系不大就不去重视,从而导致大的失误。 在这次科研训练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对有限元分析法不了解,对MATLAB使用不熟练等问题。但是通过樊老师耐心的讲解指导,查阅各种资料,以及与同学们讨论,最终顺利的完成了此次科研训练。这次的科研训练,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科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缜密的思维、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有欠缺。 在这一年多的时光里,我们的科研训练也随着我们长大,渐渐成熟,最终顺利结题。从一开始的懵懂与手足无措,现在的我们已经能够使用MATLAB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也复习了以前在工程数学中学习过的知识,如拉普拉斯方程。深入了对知识的了解,明白了学习不能浅尝辄止,而要事必躬亲的去探索。同时也让我们端正了我们对待科研的态度,让我们获益匪浅。 对于我的毕业设计,此次的科研技能训练让我增加了很多经验和方法,也让我了解到了我的很多不足之处,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加以改正。将此次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其中。多多询问他人的意见,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将毕业设计做的比此次更完善。 在这次科研训练过程中,我也明白了许多,做科研过程中要有毅力,遇到难题不能退缩,要迎难而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团队的配合非常重要,一个项目需要多个人去做,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保证团队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才能让自己在这方面成为突出的人才。做项目时才是正真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时候,做科研项目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去解决相关实际的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知识的了解才会更加深刻,真真正正的属于自己,让它能够变成自己的工具,能够去解决一些问题,做项目过后也能通过发现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然后再去改善。只有通过这样的不断发现并改善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汉语言文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格式

汉语言文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题目 目录 一、写作部分毕业论文 二、现代汉语部分论文范文 三、美学部分汉语言文学论文 四、文学理论部分汉语言论文大全 五、古代文学部分毕业生论文格式 六、现代文学部分本科毕业生范文 七、语言学概论部分汉语言毕业生论文 八、中国当代文学部分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九、民间文学部分论文题目 十、外国文学部分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十一、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本科毕业生论文十二、古代汉语部分汉语言本科生毕业论文 写作部分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2.论小说的误乐性 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11.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13.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14.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

16.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17.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 1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1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20.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 21.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 22.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 23.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 24.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 25.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26.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 27.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 28.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 29.意识流写法的魅力 30.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

31.文学创作情感论 32.论张洁小说的艺术 二、现代汉语部分 1.着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10.新兴辞格研究 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XX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

科研训练实习工作总结

《科研训练》课程实习报告写作要求 一、实习目的 目前,大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缺乏自主思考能力这样一现象越来越普遍。通常是课本理论一大堆,一旦到自己动手时候就无从下手,左右为难。针对这一现象及结合我们学生所学的专业,校方专门为我们开设了《科研训练》这一课程,希望通过《科研训练》课程的实习实践,使学生们结合主要园艺作物(茶树为主)试验材料的种植开展有关试验科学研究,并在实际的试验过程中验证、巩固、深化所学课堂理论知识,探究园艺作物及园艺产业的科学问题,亲自动手采集实验样品、自主准备玻璃器皿、学会用仪器设备、掌握配制药品试剂,按有关指标的测定方法及步骤,测定需测样品指标,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得到实验结果,作出结论。由此自主操作过程获得直接的实践、实操体会,有效增强实际动手技能,促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着力培养开展园艺科学研究的素质与能力。间接引导并发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培养锻炼学生们的做事能力、分析研究能力,激发学生们创造能力。 二、实习时间 2014年7月,实习、训练时间累积约2周。 三、实习地点 实习地点主要在贵州大学果园、贵州省农科院茶园、综合实验室等地。 四、实习内容 1.茶园主要形态性状的识别及大田管理 (1)植株主要农艺性状观察; (2)茶园管理:对幼龄茶园的维护和成龄茶园的肥水管理。 2.红绿茶茶叶的制备 (1)取优势资源的茶青,进行绿茶的制备; (2)用优质茶青制备红茶。 3.果园主要果树种类的识别及大田管理 (1)种类识别:常绿果树枇杷、柑橘,落叶果树梨、苹果等仁果类;桃、李等核果类;葡萄、猕猴桃等浆果类果树的大田识别; (2)果园管理:果园的整形修剪、间作套作、肥水管理等。 4.果树叶片生理指标的测定

最新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附件2: “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项目结题报告书 项目名称:基于电场耦合的无线台灯的研发 项目负责人:唐建伦 学院:自动化学院 项目组成员:唐建伦李帅张东京 执笔人:唐建伦 指导教师:唐春森 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制 2011年9月15 日

填表说明 一、报告书填写内容必须与事实相符,表述准确。 二、报告书中“项目结题报告”文字不少于2千字;报告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项目组成员分工、参与完成情况 2、项目立项与研究的目的、意义 3、项目研究的基本内容 4、项目研究过程与方法(包含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资料与数据来源等方面的简介) 5、项目成果及价值(意义) 6、项目成果的特色与创新 7、项目研究工作的自我评价分析与结论 8、项目研究存在的问题、建议(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部分变动和加页) 三、要求用计算机打印,纸张为A4大小,正文字体使用五号字、宋体,文中小标题使用小四号,宋体,加黑。

项目结题报告

资料来源:IEEE,图书馆 五、项目成果及意义 我们最后用单管做出了实物装置,能够给台灯供电,但是整个装置效率不高。我们发现在10%~20%左右能稳定工作。当调整参数使电能利用效率达到50%左右时,台灯就不能稳定工作。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近年来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各种无线供电产品如手机充电器、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等相继走向市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基于电场耦合方式传电是一种新兴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该项目设计制作基于该供电方式的无线台灯,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六、项目成果的特色与创新 设计并制作出基于电场耦合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实物装置——无线电能供电台灯。我们找了一个废弃的台灯,拆除原来电路,只留下负载-LED灯和外壳。我们拆除底座,分成两块,每块下面固定两个极板,再把我们所用电路和LED灯接好,这样就制成了无线电能供电台灯。 七、项目研究工作的自我评价分析与结论 经过大三上学期的基础理论课——电力电子技术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电力电子电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