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内外茶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外茶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外茶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外茶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茶饮料生产及技术研究现状

一、中国茶饮料生产现状

(一)市场现状

我国在20世纪7O年代末就已开始研制茶饮料,80年代以来,在与碳酸饮料、矿泉水、果蔬汁饮料等的竞争中有了较快的发展,90年代中后期,一些大型食品企业纷纷参与茶饮料的开发与生产,如统一、可口可乐、联合利华、娃哈哈、健力宝、乐百氏、椰树、汇源等,使我国茶饮料生产成燎原之势。截止2005年,中国约有茶饮料生产企业近40家,其中大中型企业有l5家,上市品牌多达100多个,有近50个产品种类。市场上常见的茶饮料主要有康师傅、统一、哇哈哈、农夫等品牌的乌龙茶、绿茶、花茶等茶水系列产品。而与此同时,中国茶饮料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几乎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占中国饮料消费市场份额的20%,超过了果汁饮料而名列饮料市场的第三位,大有赶超碳酸饮料之势。

(二)加工现状

为解决茶饮料加工的技术问题。茶叶或其它食品饮料研究工作者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试图从茶饮料加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这主要包括;原料选择、浸提、过滤、抗氧化剂或其它添加剂的添加、包装、灭菌、贮藏等技术。

茶饮料的研究与开发必须以纯茶饮料为落脚点,在引导消费者从饮用可乐、矿泉水等非茶饮料向茶饮料过渡的时期,风味茶饮料的推出固然重要,但必须特别注意要以茶为主,要突出茶的特色和风昧,以免误导。茶饮料出现的混浊沉淀主要是由茶叶内含成分引起的,也是茶饮料风昧物之所在。采用一些物理方法如选用含多酚量低的品种作原料,改善包装的质量和贮藏条件可能更有利于饮料茶原色原昧的保持。此外,我国茶叶的流通体制也存在许多弊端,这种体制更加不能适应饮料茶的要求。因此,研制与开发茶饮料,必须改变流通环节过多、贮运期过长的弊病,尽量缩短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时间,以防饮料茶的品质劣变。

二、不同风味茶饮料的加工工艺

(一)纯茶的加工工艺

纯水→调配→精滤杀菌→热灌装→恒温→冷却→成品

↑灌装、封盖→杀菌→成品

浓缩汁(或茶粉)

说明;①纯茶类饮料以乌龙茶为主,花茶次之,纯绿茶、红茶不多见。

②调配时茶粉用量在0.2%~0.5%,浓缩汁用量为1%~1.2%。调配应加抗氧化剂。

③纯茶为低酸性饮料,工艺中一般采用高压杀菌或超高温瞬时杀菌。

④纯茶类的包装形式目前以热灌装PET瓶和三片罐为主。

(二)调味茶饮料的加工工艺

糖→化糖→净化→调配→精滤→热灌装→杀菌→成品

浓缩汁(或茶粉)、香精、酸等

说明;①调味茶饮料以红茶类较多,绿茶、乌龙茶也有。

②经溶解、化糖后,经过净化处理,脱色、过滤等,增加最终饮料的透明度。

③调配时,茶粉用量为0.15%~0.2%,可加一些抗氧化剂。

④调味茶饮料为酸性饮料,采用巴氏杀菌即可达到灭要求。

⑤调味茶饮料可以采用饮料市场中各种类型的包装,如:PET瓶、利乐包等。

三、茶饮料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尽管茶饮料的生产量呈飞速发展趋势,但在茶饮料的加工储藏工程中,仍然存在着技术难点。由于茶叶中营养成分复杂,含有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果胶、茶多糖、色素、咖啡碱等,它们在茶饮料制造及储藏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反应而引起茶汤感官品质的下降。因此在茶饮料的加工储藏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三大技术难点:一是茶的混浊沉淀(茶乳酪);二是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保持;三是维持茶饮料在制造或储存中色泽的稳定。

四、国内外茶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1 茶饮料萃取及澄清技术

1.1 茶饮料萃取技术

茶饮料萃取技术是茶饮料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其技术研究主要围绕于萃取效率和品质保存两个方面。近年来,茶饮料萃取技术在如何提高萃取效率的同时更好地提高茶饮料的品质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和进展。

1.1.1 低温缓程萃取技术的研究

对同种茶叶原料而言,不同的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茶水比例都会有不同的萃取效率和品质。萃取温度高、时间长,萃取效率高,但品质相对较差;相反,萃取温度低、时间短的品质较好,但萃取效率相对较低。日本学者研究认为高温萃取品在高温饮用时感官品质较好,低温萃取品在低温饮用时感官品质较好。液态茶饮料主要在常温或低温下饮用,因此,从口感而言应以相对低温萃取为好。

研究表明,相对较低的萃取温度可以明显减轻茶汤的浑浊和沉淀物的产生,香气的保存性也较好。综合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绿茶饮料采用低温缓程萃取技术效果较好。绿茶饮料萃取温度 20-35℃,萃取时间 3 -6 h,茶水比采用1;40-90,一次性提取的方法既有较高的浸出率,又能保持绿茶原有的风味,贮存过程中不会产生浑浊,可部分解决目前液态茶饮料生产中的沉淀问题和风味保持问题。

1.1.2 逆流连续萃取技术的研究。

逆流连续萃取法不仅萃取效率高,可以连续作业,所需人工成本低,而且能萃取高浓度茶汤。逆流连续萃取技术可以免除茶汤的浓缩过程,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减少了因浓缩而出现的茶汤色香味品质劣变,非常适合用于茶浓缩汁和速溶茶的生产。

1.1.3 分段萃取法的研究。

分段萃取法是根据茶叶在萃取工艺中茶叶品质成分浸出特点而提出的一种新方法,可以在保持品质的基础上提高茶汤萃取效率,适合用于速溶茶生产和茶饮料的加工。研究认为分段萃取法宜采用二次萃取,一般不超过三次。第一次采用常温或低温较长时间萃取,第二次采用较高温度短时间萃取。绿茶饮料多段萃取工艺如下:

第一次萃取采用30—40℃或常温,萃取时间15—30min,过滤;第二次萃取采用65—80℃,萃取时间1—3min,过滤;将二次滤液合并,经调配后再进行澄清过滤。

1.1.4 其他萃取技术。

为获得无浑浊液态茶饮料,在萃取技术上有人发明了采用乙醇加水来浸提茶叶的方法。为提高萃取效率,人们对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淀粉酶在茶汤萃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做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认为上述这些酶可以提高茶汤的浸出率和改善产品的品质风味。超临界提取方法不仅可以在低温下操作,而且能够充分保留茶叶香气和有效成分,是今后茶饮料提取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1.2 茶饮料澄清技术

茶饮料常用的澄清方法从机理上主要分以下几种:(1)去除法;(2)化学转溶法和氧化法;(3)离子络合法和包埋法;(4)酶法;(5)膜分离法等。

由于转溶法和氧化法对茶汤原有的品质风味影响较大,而去除法不仅去除了茶汤中许多风味物质,影响滋味,而且大大降低萃取效率。因此这两种方法都有明显的缺陷。近年来,包埋法、酶法和膜分离法逐渐成为茶饮料澄清技术研究的焦点。

1.2.1 包埋法澄清技术

利用食品添加剂对茶汤中参与茶乳形成的物质进行包埋以阻止与其它物质生成茶乳酪的方法称为包埋法。有研究表明,采用β-CD作为包埋剂可以包埋茶汤中的儿茶素类物质,阻止儿茶素与其它化学物质的络合反应,有效抑制茶汤中低温浑浊物的形成,茶汤的透光度随β-CD 添加量提高而增加,且以萃取前加入更好,较佳的工艺条件为:添加量 1.0%~2.5%,温度为 50℃,低速搅拌20min。

1.2.2 酶法澄清技术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酶法澄清技术先进,澄清效果明显,且专一性强、副反应小。其中单宁酶的澄清效果最好,与纤维素酶、果胶酶或氧化酶等配合使用后具有增效作用,比单独使用效果更好。

1.2.3 膜分离澄清技术

研究表明,膜分离澄清技术具有无相变、不带入化学物质、工艺操作简便、能耗低和茶饮料澄清质量好等诸多优点。尹军峰等分别采用平板膜和中空纤维膜超滤设备对绿茶汁进行澄清处理,结果表明绿茶汁超滤工艺采用 5 万分子量膜孔径,25~30℃过滤温度和0.1~0.2Mpa 操作压力是合适的。经过适合的工艺参数超滤后,茶汁中的茶多酚及儿茶素组成、氨基酸、咖啡碱、可溶糖、香气组

分等品质成分得到较大的保留,而蛋白质、果胶等大分子物质大部分被截留。原

有的纯正香气和醇厚滋味品质得到保持,同时汤色清澈透明,抗沉淀的能力得到

极大的提高,基本消除沉淀现象的产生。选用合适的膜材料后,超滤对绿茶汁的

酸碱度影响不大。

2 茶饮料保香及增香技术

茶饮料加工技术研究和开发过程中,茶香的保存是现阶段最难解决的问题。茶叶对热非常敏感,在加工过程中香气的损失和变化主要发生在萃取和灭菌两道工序中。近年来茶饮料保香及增香技术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茶饮料萃取过程中的香气的损失和灭菌过程中的香气变化而进行的,主要包括原料的选择和处理、香气包埋技术、灭菌技术改善以及茶叶香精的开发等。

2.1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技术

高品质的茶饮料需要有合适的、高质量的原料作保证,因此茶叶的选购和拼配技术至关重要。张如华、陈清泉等研究认为茶叶经烘焙后不仅可以降低茶叶水分含量,确保茶叶贮藏品质,除去茶汤苦涩味和青臭味,保持茶叶特有的香味,也可以改善茶叶香气,补充茶叶本身香气的不足,有效去除茶叶陈味。由于烘焙会造成部分香气的逸失,因而高档茶宜采用低温短时烘焙,以保持原有的幽雅香气;低档茶宜采用高温烘焙,以提高茶叶香气,去除原有的青臭味。郑正宏研究认为,在加工罐装冷饮茶时事先焙火可以明显改善茶饮料品质,否则易造成茶汤浑浊、沉淀的产生。

2.2微胶囊技术及其外源天然香精香料的增香技术

近年来微胶囊技术在茶叶香气保存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进展。叶宝存等采用β-环状糊精、糊精、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及12种混合香精对速溶茶增香的效果表明,以β-环状糊精包埋效果最好。有研究表明,萃取过程中β-环状糊精的添加量一般为饮料重量的0.05%~0.5%,为掩饰茶饮料灭菌后产生的不良气味,可添加0.05%的β-CD进行香气包埋,具有一定效果。茶叶增香技术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方法是采用β-CD将香精油包埋后添加到茶饮料中。

2.3灭菌技术的改善

灭菌技术对茶叶香气的影响非常大。研究发现经高温高压灭菌后,乌龙茶、红茶的挥发性化合物有减少的趋势;绿茶中的顺-3-己烯醇、沉香醇及其氧化物和橙花叔醇的含量减少,而反-2-反-4-庚二烯、苯甲醇、β-紫罗酮、4-乙烯基苯酚等与灭菌不良气味有关的成分含量则增加。有研究表明,与115℃、20 min 灭菌处理相比,131℃、30 s灭菌处理能更有效地保存茶饮料的香气成分。采用300 Mpa压力和100℃温度以下杀菌可望成为茶饮料的灭菌技术发展方向。对不同茶叶而言,红茶、乌龙茶采用超高压技术效果比绿茶要好,可能在红茶、乌龙茶中含有较强的杀菌活性成分。

3 茶饮料护色技术

茶饮料是一种受热不稳定体系,特别是绿茶饮料,在贮存过程中茶汤色泽

易受光照、氧气和高温等的影响下而发生变化,在饮料加工中主要受萃取和灭菌技术的影响。现在市场上茶饮料主要以PET瓶包装为主,茶汤色泽的稳定性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许多研究表明,在萃取时加入抗坏血酸和β-CD等添加剂、抗

氧化剂可有效防止茶汤氧化。赵良研究发现,在pH4.0~5.0下加入0.06%Na

2SO

3

和0.01%ZnCl

2

可有效抑制绿茶茶汤褐变。还有研究提出在添加L-抗坏血酸和重碳酸钠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类黄酮的方法,可以克服绿茶罐装饮料褪色和失去风味的问题。

4 罐装及包装技术

国内外茶饮料包装形式主要有玻璃瓶、马口铁易拉罐、铝质易拉罐、无菌铝纸复合包、PET 瓶等几种包装。近年来随着耐热 PET 瓶等包装的成功开发,马口铁易拉罐和玻璃瓶包装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马口铁易拉罐的成本过高;玻璃瓶包装存在着机械强度低、易碎、包装物重、运输费用高等诸多缺点,市场占有率逐渐减少,而 PET瓶包装发展较快,成为包装主流。

罐装及灭菌技术依包装方式的不同而异,玻璃瓶、马口铁易拉罐、铝质易拉罐等包装一般采用高温高压灭菌,饮料品质相对较差;无菌铝纸复合包采用无菌冷罐装,饮料品质较好,但设备投资较大。耐热PET瓶包装兼顾了两者的优势,与易拉罐包装和无菌铝纸复合包相比具有设备投资低、加工工艺简单、品质易控制、成本较低等优势,因而得到了快速发展。热罐装技术是一种较先进的方法,投资成本低,品质保存性好。近年出现的冷罐装工艺不仅克服了茶饮料受热灭菌引起的色质改变,而且大大降低了包装成本,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工艺技术。五、关于茶饮料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见解

在纯茶饮料中,水占99.5%以上,因此水质指标直接影响茶饮料的风味,水中的钙、镁、铁、氯等离子的含量及 pH 对茶饮料的颜色及滋味均有不利影响。因此,加工过程中应该提高对茶饮料萃取用水的要求。

此外,在茶饮料的萃取及澄清过程中,可以将两种或者多种技术结合使用,或许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将酶固定化技术与超滤膜分离相结合。适当添加防止沉淀产生的添加剂,亦可部分避免沉淀的产生。

参考论文:

【1】程丹中国茶饮料发展现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2】蔡金星,刘秀凤茶饮料研究进展.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第16卷第4期,2002年12月

【3】王志岚,李书魁,尹军峰茶饮料市场现状浅析江西农业学报2009,21(5):197—198

【4】肖文军茶饮料加工研究现状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食品加工技术适用层次:三年制高职课程类别:必修课开课学期:第四学期总学时:82 编写人员:xxx 审核人员:编审日期:2008.11.10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果蔬加工技术是高等职业学校食品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学习本课程可使学生具备从事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果蔬加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2.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 2.1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高技能型人才所必须的果蔬加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2.2本课程教学任务 2.2.1知识任务 (1).使学生知道果蔬加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使学生了解果蔬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在加工中的变化; (3).使学生掌握果蔬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 (4).使学生了解果蔬加工的最新发展动态; (5).使学生认识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2.2能力任务 (1). 使学生掌握主要果蔬加工的关键原理和技术; (2). 使学生学会果蔬加工中罐制品、干制品、速冻制品、糖制品、腌制品、汁制品、酒和醋制品等加工工艺的基本技能; (3). 使学生能够解释果蔬加工中出现的原料褐变、干制品霉变、糖制品返砂、罐制品胀罐、腌制品酸败、汁制品浑浊、商品异味等异常现象;

2.2.3德育任务 (1). 使学生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能够运用哲学思想解释客观现象; (2).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及爱岗敬业的精神; (3). 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3.本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果蔬加工技术》必须在必修《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等课程后进行学习,只有在了解了果蔬成分、基本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生长繁殖特性,才能深入学习果蔬加工的基本原理、加工技术和加工特性。 4.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时数分配表 章(节)教学内容总时数理论时数实践时数绪论果蔬加工工业简介 2 2 0 第一章果蔬加工基础知识10 6 4 第二章果蔬罐藏技术8 4 4 第三章果蔬干制品加工技术 6 4 2 第四章果蔬汁加工技术10 6 4 第五章果蔬糖制品加工技术12 6 6 第六章蔬菜腌制品加工技术8 4 4 第七章果品酿造技术10 6 4 第八章果蔬速冻制品加工技术8 4 4 第九章果蔬最少处理加工技术 4 2 2 第十章果蔬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4 2 2 总计82 46 36 5.建议教材与参考书 [1] 吴锦涛,张朝其·果蔬保鲜与加工·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 [2] 艾启俊,张德全·果品深加工新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 [3] 仇农学·现代果汁加工技术与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6 [4] 刘章武·果蔬资源开发与利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7

《果蔬制品生产技术》题

《果蔬制品生产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果蔬制品生产技术》学科主要解决的是果蔬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2.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是人们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二、判断题 1.(√)一般果蔬所提供的能量较低,属于碱性食品。 四、单项选择 1.(A )我国下列果蔬制品中达到国际贸易量的50%以上的是 A.苹果汁(浆) B.脱水蔬菜 C.蘑菇罐头 D.笋罐头 四、多项选择 1.(C、D )下列不属于蔬菜和水果主要营养成分的是 A.维生素C B.矿物质 C.脂肪 D.蛋白质 E.膳食纤维 2.()可利用废弃的柑橘果籽提取下列哪些成分比较合理 A.矿物质 B.食用油 C.蛋白质 D.胡萝卜素 E.果胶 一、填空题 1. 一般将果蔬成熟度分为可采成熟度、加工成熟度、生理成熟度。 二、判断题 1.(×)一般食品的A w越大,食品越耐贮藏。 2.(√)只有密封才能保证一定的真空度。 3.(√)达到生理成熟度的果实除了做果汁和果酱外,一般不适宜加工其他制品。 4.(×)制作果脯及酱腌菜选择软水较好。 5.(√)果蔬汁、果酒加工选择软水较好。 6.(×)木糖醇、麦芽糖醇等糖醇类甜味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7.(√)蔗糖、淀粉糖浆不作为食品添加剂看待。 8.(√)振动筛可作为果蔬原料分级使用。 三、单项选择 1.(A )绝大多数微生物超过多少温度时容易被杀死 A.100℃ B.90℃ C. 80℃ D.70℃ 2.(B)一般微生物生长活动的pH值范围是 A.3~5 B.5~9 C.7~9 D.8~11 3.(C )三大微生物耐酸性的大小排序为 A.酵母菌>霉菌>细菌 B.酵母菌>细菌>霉菌 C.霉菌>酵母菌>细菌 D.细菌>霉菌>酵母菌 4.(B )铁皮罐头腐蚀穿孔属于下列哪种因素引起 A.微生物 B.化学性 C.物理性 D.酶 5.(C )下列不属于无菌原理的是 A.热处理 B.微波 C.冷冻 D.过滤 6.(A )香蕉、梨一般在下列哪种成熟度采收 A.可采成熟度 B.适当成熟 C.充分成熟 D.生理成熟

茶饮料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年茶饮料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日期:

中国茶饮料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2年) 报告编号:1588701 中国产业调研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5257588.html,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5257588.html, 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投资机会 市场规模 市场供需 产业竞争 行业发展 发展前景 行业宏观 重点企业 行业政策 行业研究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茶饮料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2年) 报告编号:1588701←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4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5257588.html,/R_ShiPinYinLiao/01/ChaYinLiaoShiChangJingZhengYuFaZ 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近年来,软饮料市场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来备受推崇的碳酸饮料逐渐“退烧”,而以茶饮料为代表的无糖饮品迅速崛起,成为饮料市场新的主力军。在国外,茶饮料是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发展最快的饮料,在国际上被称为“新生代饮料”,被认为符合现代人崇尚天然、绿色的消费追求。 中国茶饮料市场自1993年起步,2001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2007年中国茶饮料市场销量达998亿箱,其中绿茶饮料占据42%的市场,红茶饮料的份额高达47%。中国茶饮料消费市场几乎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占中国饮料消费市场份额的20%。到200 9年,中国茶饮料产量已超过700万吨,茶饮料行业成为中国传统茶产业的支柱。 中国茶饮料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茶叶资源十分丰富,饮茶是中国人的固有文化和生活习惯,长期以来,中国人将茶作为“国饮”;另一方面,茶饮料和茶一样,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能够解渴、提神、有助于健康;再者,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价值观也在无形中推动着茶饮料市场的不断扩大。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茶饮料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2年)认为,目前国内茶饮料市场品牌集中化较为明显,茶饮料是典型的双寡头垄断。康师傅一家的份额就已经接近50%,加上统一,两者合计占领份额在一二线城市接近80%。 销售排名前十位的茶饮料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96%。其中,康师傅、统一、加多宝、王老吉、雀巢等都是市场上比较强势的品牌。

我国果蔬加工现状及前景

我国果蔬加工现状及前景的初报 余仕海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果蔬产品加工国,果蔬产业是仅次于粮食产业的第二大农业支柱产业。本文综述了我国果蔬加工现状,阐述了发展果蔬加工产业的重要意义,分析制约我国果蔬加工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关键字:果蔬加工;产业现状;前景 0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果蔬资源十分丰富,是全球最大的水果和蔬菜生产、输出国。据农业部统计,2007 年我国果蔬总产值约1500亿美元,其中水果种植面积194.1万hm2,约占世界水果种植总面积的18%;产量1052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20%。柑橘、苹果、梨、桃、李、柿、核桃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蔬菜种植面积1155.2万hm2,产量5亿6452万t,分别占世界蔬菜种植总面积的35%和总产量的49%[1]。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果蔬汁 我国是水果和蔬菜生产大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发展果蔬汁产业可以提高果蔬的附加值,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GB10789—1996 指出,用新鲜或冷藏水果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果汁(浆)及果汁饮料(品)类产品,主要分为果汁、果浆、浓缩果汁、浓缩果浆、果肉饮料、果汁饮料、果粒果汁饮料、水果饮料浓浆及水果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的定义则是以新鲜或冷藏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实,食用菌,食用藻类及蕨类)等原料,用机械方法将蔬菜加工,在制得的汁液中加入食盐或白砂糖等调制而成的制品,可分为蔬菜汁饮料、复合果蔬汁和发酵果蔬汁饮料3 类[2]。 (1)浓缩果汁:体积小、质量轻,可以减少包装、贮运费用。 (2)非浓缩还原汁(NFC):营养高、风味好,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果蔬汁产品之一。(3)复合果蔬汁:从营养、颜色和风味等方面进行综合调制,创造出更理想的果蔬汁产品。 (4)果肉饮料(果粒橙):较好地保留了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原料利用率较高。 我国发展果蔬汁拥有巨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果蔬原料优势,水果和蔬菜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在每个季节都有新鲜果蔬应市,而且很多水果和蔬菜都可以加工成果蔬饮料。果蔬型饮料的口味可以灵活配兑,以满足为数不少的特殊人群,如糖尿病人、老人或幼儿等对饮料的需求。 (2)生产果蔬型饮料的成本低,收益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使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好处[3]。果蔬汁由于集环保、健康、营养和农工贸一体化等多种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果蔬汁产业化开发更是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据相关资料,2006 年在日本和欧美国家,果蔬汁的工业化生产在已形成了50 多亿美元的产业,并且仍在进一步扩展该类型产品的市场,研究相关技术;而我国果蔬汁生产才刚刚起步,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开发各类果蔬汁饮品[4]。 1.2 果蔬罐头 果蔬罐头是中国果蔬加工的主导产品,是果蔬加工行业的一个传统出口产品,也是我国在国际果蔬加工品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产品之一。目前,水果罐头年产量130万吨,出口近60万吨,约占全球市场的1/6,其中橘子罐头占世界产量的75%,占国际贸易量的80%以上;蔬菜罐头出口量超过140万吨,其中蘑菇和芦笋罐头分别占世界贸易量的65%和70%,番茄

云计算及云安全综述论文

云计算及云安全 摘要: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成为继理论和实践之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第三大利器,电子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一步融合以及体系结构的进步更是将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云计算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本文系统的说明了云计算及云安全的概念及发展历程、现有云企业的战略、云计算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云计算及云安全战略与发展

1、云计算与云安全概述 1.1 什么是云 云一词历来被用来比喻互联网。这种用法最初来自它在网络图一般描绘为云的轮廓,用来表示跨越整个运营商骨干网(即拥有云的一方)到对方云端点位置的数据传输。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1961年,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教授认为,计算机分时技术可能导致未来计算机能力和更特定的应用可通过一个设施类型的商业模式出售。这个想法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变得非常流行,但到了70年代中期,这个想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因为很清楚,当时的IT相关技术无法维持这样一个未来的计算模式。然而,自从20世纪开始,这一概念复活了。正是在这段复活期间,云计算一词开始出现在科技界。 云没有边界,从而使世界变得更小。互联网在范围上市全球性的,但只针对既有的通信途径而言。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访问其他任何地方的人。计算资产的全球化可能是云迄今所做出的最大贡献。为此,云是许多复杂的的地缘政治问题的主题。云供应商必须满足众多的监管问题来为全球市场提供云服务。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许多人认为网络空间是一个独特的环境,它本身需要特别的法律。大学计算中心和ARPPANET曾经一度是互联网所在的封闭环境。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商业才开始热衷于这一想法。 云计算仍处于初级阶段。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供应商,提供多种基于云的服务。例如,有成熟的应用、支持服务、邮件过滤服务、存储服务等。IT从业人员已经学会处理许多基于云的服务中一些由业务需求所决定的必要服务。但是,云计算的聚合和集成商已经出现,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作为云的单一入口。 当人们开始思考现代IT环境的一般要求时,云计算的概念变得更加可以理解,这是一种动态提高或增加基础设施能力的手段,而无需为购买新的基础设施投资,无需为新员工进行培训,而且无需为新软件购买许可。针对上述需求给定一个解决方案,云计算模式(包含基于订购或按使用付费模式)提供了一个可以在互联网上使用并拓展IT部门现有能力的服务。许多用户发现,这种方法提供一

国内外茶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茶饮料生产及技术研究现状 一、中国茶饮料生产现状 (一)市场现状 我国在20世纪7O年代末就已开始研制茶饮料,80年代以来,在与碳酸饮料、矿泉水、果蔬汁饮料等的竞争中有了较快的发展,90年代中后期,一些大型食品企业纷纷参与茶饮料的开发与生产,如统一、可口可乐、联合利华、娃哈哈、健力宝、乐百氏、椰树、汇源等,使我国茶饮料生产成燎原之势。截止2005年,中国约有茶饮料生产企业近40家,其中大中型企业有l5家,上市品牌多达100多个,有近50个产品种类。市场上常见的茶饮料主要有康师傅、统一、哇哈哈、农夫等品牌的乌龙茶、绿茶、花茶等茶水系列产品。而与此同时,中国茶饮料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几乎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占中国饮料消费市场份额的20%,超过了果汁饮料而名列饮料市场的第三位,大有赶超碳酸饮料之势。 (二)加工现状 为解决茶饮料加工的技术问题。茶叶或其它食品饮料研究工作者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试图从茶饮料加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这主要包括;原料选择、浸提、过滤、抗氧化剂或其它添加剂的添加、包装、灭菌、贮藏等技术。 茶饮料的研究与开发必须以纯茶饮料为落脚点,在引导消费者从饮用可乐、矿泉水等非茶饮料向茶饮料过渡的时期,风味茶饮料的推出固然重要,但必须特别注意要以茶为主,要突出茶的特色和风昧,以免误导。茶饮料出现的混浊沉淀主要是由茶叶内含成分引起的,也是茶饮料风昧物之所在。采用一些物理方法如选用含多酚量低的品种作原料,改善包装的质量和贮藏条件可能更有利于饮料茶原色原昧的保持。此外,我国茶叶的流通体制也存在许多弊端,这种体制更加不能适应饮料茶的要求。因此,研制与开发茶饮料,必须改变流通环节过多、贮运期过长的弊病,尽量缩短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时间,以防饮料茶的品质劣变。 二、不同风味茶饮料的加工工艺

国内外果蔬加工业发展趋势

国内外果蔬加工业发展 趋势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国内外果蔬加工业发展趋势 介绍了国内外果蔬加工业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制约我国果蔬加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并指出了我国果蔬加工业的发展目标和关键领域。关键词:果蔬;加工;发展果蔬加工业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也是我国食品工业重点发展的行业。果蔬加工业的发展不仅是保证果蔬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采后减损增值,建立现代果蔬产业化经营体系,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的基础[1]。 一、我国发展果蔬加工业的重要意义 我国水果、蔬菜资源丰富,其中水果年产量近7000万t,蔬菜产量约5亿t,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果蔬产业已成为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二大农业产业。预计到2010年,我国水果和蔬菜总产量将分别达到1亿t和6亿t。丰富的果蔬资源为果蔬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因此,果蔬加工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明显,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极具外向型发展潜力的区域性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和我国农业的支柱性产业[1~3]。 以目前我国果蔬产量和采后损失率为基准,若水果产后减损15%就等于增产约1000万t,扩大果园面积万hm2;蔬菜采后减损10%就等于增产约4500万t,扩大菜园面积约万hm2,则若使果蔬采后损耗降低10%,就可获得约550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而果蔬加工转化能力提高10%,则可增加直接经济效益约300亿元。

由此可知,及时针对目前我国的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发展果蔬加工业,不仅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产后附加值,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和区域性高效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另外,我国果蔬生产已开始形成较合理的区域化分布,经过进一步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通过加速西部大开发的步伐,我国果蔬产业“西移”已现端倪。切实抓住“果蔬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推进西部地区果蔬加工业的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做出贡献[1]。 二、国外果蔬加工业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果蔬加工业,其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产业化经营水平越来越高[2] 发达国家已实现了果蔬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具有加工品种专用化、原料基地化、质量体系标准化、生产管理科学化、加工技术先进及大公司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经营等特点。同时,发展中国家果蔬加工业近年来也得到长足发展。 加工技术与设备越来越高新化[4] 近年来,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高温瞬时杀菌技术、真空浓缩技术、微胶囊技术、微波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无菌贮存与包装技术、超高压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当今商业创新模式的潮流和城市空间有机化、复合化的趋势下应运而生,数量日益增多,体量越来越大。这类公众聚集场所一般具有功能繁多、空间种类丰富、人流量大、火荷载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导致重、特大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近年来大型商业建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屡有发生。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社会将会处于一个灾难事故多发阶段,这表明我国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火灾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飞速发展的大型商业建筑,使用功能日趋复杂、集约,这给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安全疏散设计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安全疏散,就是在发生火灾时,在允许的疏散时间范围中,使遭受火灾危害的人或贵重物资在楼内火灾未危及其安全之前,借助于各种疏散设施,有组织、安全、准确、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度集中,现行规范都无法对其建筑形态和业态分布做出明确的规定,基于以往经验及科研成果制订出来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实践中经常遇到大量现行规范适应范围无法涵盖或规范条文无法适应建筑物设计形式的尴尬局面。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往往突破了现行规范,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理念引入到了设计之中,它已成为未来防火设计发展的趋势。 商业街建筑由于其独特性,有关消防设计也有别于一般的商业建筑。比如,商业街是否作为一个整体建筑考虑其消安全疏散设计,是否应限制商业街建筑的层数,长度和宽度,步行街是否考虑作为人员疏散安全区域及其条件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调研及深入分析。 同时,由于这类建筑火灾危险性特别大,人员密度大,疏散困难等原因,研究大型商业建筑火灾下人员疏散的安全性,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火灾基础研究的滞后在制定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合理之处。这些弊端给复杂的商业建筑空间设计带来很多的局限性,因此要使大型商业建筑有效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新的途径和新的思路来保障建筑的安全疏散。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应该综合相关多方因素全面考虑。处方式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理念适应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借鉴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发生火灾后,大型商场内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行为模式;从空间组织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理论全面的进行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的研究。这有助于科学合理的进行大型商场的建筑防火设计,当灾害来临时为人们提供一个可靠的安全疏散系统,同时又利于人们充分的使用空间的目标;同时,该课题的研究为促进大型商场发展作出努力,使得大型建筑在城市发展的新形式下可持续的发展。 大型商业综合体中防火分区面积往往超出了规范中对防火分区面积的限制,疏散出口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等问题随之产生,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自身特性入手,运用建筑学、消防安全学和行为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对火灾下大型商业综合体内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大型商业综合体人员安全疏散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和方法,并分析了应用部分方法的实际工程案例。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提供参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除了能依据本国的规范进行设计的之外,超出规范规定内容的往往利用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欧美发达国家在这项研究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已开发出了很多计算及模拟软件。如FDS、SIMULEX和STEPS等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己有一些国家颁布了专门的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所以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国外的设计者在做一些大型的商业建筑时,都会采用性能化的防火设计。1971年,美国的通用事务管理局形成了《建筑火灾安全判据》。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实施了一个国家级的火灾风险评估项目,其结果形成了FRAMWORKS模型。1988年美国防火

果蔬汁加工技术地研究进展

果蔬汁饮料现状及加工技术研究 摘要:果蔬制汁后较原果易于贮藏,发展果蔬汁产业有利于减少果蔬原料损失且提 高了附加值。近年来,我国果蔬汁的加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本文综述了近年 果蔬汁饮料加工领域的新技术和果蔬饮料行业现状,以及果蔬加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果蔬汁;加工技术;现状;发展方向 引言 GB10789—1996 指出,用新鲜或冷藏水果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果汁及果汁饮料类产品,主要分为果汁、果浆、浓缩果汁、浓缩果浆、果肉饮料、果汁饮料、果粒果汁饮料、水果饮料浓浆及水果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的定义则是以新鲜或冷藏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实,食用菌,食用藻类及蕨类)等原料,用机械方法将蔬菜加工,在制得的汁液中加入食盐或白砂糖等调制而成的制品,可分为蔬菜汁饮料、复合果蔬汁和发酵果蔬汁饮料3类。 据美国全球行业分析公司的报道,由于消费者的健康和营养意识增强,全球果蔬汁消费持续增长。北美和欧盟将是果蔬汁主要消费市场,约占全球消费总量的60%,但增幅最大的消费市场将在亚太地区。在众多饮料品种中,果蔬汁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种类之一。 我国果汁与蔬菜汁饮料行业均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作为一种新型饮品, 既具水果和蔬菜所含的丰富营养成分,又易于保藏。由于果蔬汁产业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在“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和国家 863 项目中,专门设置了果蔬汁加工的课题。例如:苹果深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蔬菜汁产业化关键工艺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优质鲜榨苹果汁和浑浊型苹果汁加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浓缩果汁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等。 1 果蔬汁的加工技术 1.1 果蔬饮料的工艺流程 果蔬原料→选果→清洗→破碎→榨汁→调配→过滤→均质→脱气→灭菌→灌装→封口→喷淋→杀菌→装箱→成品。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我国果蔬加工现状

绪 一、果蔬加工的有关概念 论 果蔬加工是指以新鲜果蔬为原料,依照不同的理化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机械,制成各种制品的过程,主要的制品有果蔬罐头、果蔬汁、果酒、 腌制品、糖制品、果蔬速冻制品等。 二、我国果蔬的产量、质量及产业的现状 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是我国果蔬产业发展最快的20 年,产量迅速增加,目前蔬菜和水果生产在我国仅次于粮食作物,居种植业的第二和第三位,2000 年的总产值近4000 亿人民币(2000 年中国农业的总产值为24915 亿人民币)。先 来看看二十年来果品生产的情况。 1. 水果的产量、质量 (1)水果的产量 表1我国果品生产的情况 1978 6571982 771 1986 1348 1996 4652 1998 5452 2000 6237 2003 6325 时间(年) 产量(万吨) 水果产量从1978 年的657 万吨上升为2003 年的近6325 万吨,全国果园面积已达1.3 亿亩(即866.73 万公顷),目前,我国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大水果生产国。其中苹果和梨的产量列世界第一位,柑桔产量排在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巴西 和美国。但是,我国人均水果占有量仅为50 千克左右,比世界水平的75 千克还 少25 千克,预计到2010 年,水果总产量突破1 亿吨,人均水果占有量近70 千克,才接近世界发达国家80 年代人均70 千克的水平,而营养学家的研究表明, 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每人每年需消耗80 千克左右的水果,我们离此目标还有 一段距离. (2)水果的质量 我国水果总体质量不高,优质水果不超过30%,能与国外进口水果相抗衡的 高档优质水果不到5%,我国水果出口不到 2%。果实大小不一,果形不正,果

云安全研究进展综述

云安全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它的安全问题也在随之出现。云计算技术的产生能给更多的使用者带来更多优质的服务,近几年来已经得到了很多领域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是以云安全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云安全的概述、云计算安全方面的要求以及云计算安全方面的攻击3个方面来对云安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云计算;云安全;研究;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云计算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云计算的产生,很多客户将能够得到更多优质的计算服务。可是通常情况下,一个好的事物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云计算也是这样,在带来规模经济以及高应用等好处的同时,它的一些技术特点也给它的安全方面埋下了一些隐患。比如,如果信息和数据被放在物理位置不明确的云端,那么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怎样来保证?因此,目前对云安全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各个领域的普遍关注。 1云安全的概述 1.1云安全的定义 云安全主要有以下两层定义: 第一,云自身的防护,也称云计算的安全保护,主要包括云计算应用服务的安全以及云计算数据信息的安全等等,云安全是云计算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第二,以云的形式交付和提供安全,也就是云计算技术的详细应用,也可以叫安全云计算,云计算技术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系统的服务功能。 1.2云安全的方向探讨 对云安全的探讨,方向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云计算安全主要是探讨怎样才能保障云自身的安全以及其它的一些应用安全,比如:云计算平台系统的安全、信息和数据的安全等。 第二,对安全设置的云化,主要是探讨怎样利用云计算技术整合安全资源、增强安全保护机制,包含利用云计算的技术来对大规模安全事件的构建、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对关联进行分析以及提高风险的控制能力等等。 第三,云安全服务,主要探讨的是以云计算为基础平台,为用户提供的各种安全服务,比如抗病毒的服务等等。

全球茶饮料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全球茶饮料市场分析报告 一、全球茶饮料市场概况 茶饮料是软饮料的一种,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等工序制成的。茶多酚和咖啡因是茶饮料的特征性指标,是保证茶饮品品质的关键指标。按茶饮料原辅料不同可将其分为茶汤饮料和调味茶饮料。茶汤饮料又分为浓茶型和淡茶型;调味茶饮料还可分为果味茶饮料、果汁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奶味茶饮料及其它茶饮料。按原料茶叶的类型又可分为红茶饮料、乌龙茶饮料、绿茶饮料和花茶饮料等。 茶饮料源于美国,20世纪70后代后期,在日本和我国台湾省开始进入工业化生产,并逐渐在饮料市场上大行其道。进入90年代,世界茶饮料以17.0%的年增长速度递增,是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发展最快的饮料,被誉为"新时代饮料"而风靡世界。以茶饮料为代表的无糖饮品迅速崛起,成为新的饮料市场主力军。 茶是全世界消费量第二大的饮料,仅次于水。在发达的欧美国家,近年来碳酸饮料越来越受到排挤,“两乐”的市场份额也持续下滑。在

台湾、日本和韩国,茶饮料已超过碳酸饮料成为市场第一大饮料品种。(一)美国 在美国市场,茶饮料消费量仅排第七。然而,随着美国人对文化和健康的关注,一些排名在前的高热量碳酸类,酒精类饮料已经越来越被消费者摈弃。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茶的健康功效和文化内涵。茶饮料增长率却远远高于其他任何饮料。据美国茶叶协会(Tea Association of the U.S.A., Inc.) 统计,从1990年到2007年,美国各类茶叶产品中,销售额增幅最大的是瓶装茶饮料,从2亿美元激增至28亿美元。 (二)日本 日本有200种茶饮料,全年消费达360万吨,已成为日本清凉饮料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伊藤园株式会社作为福建省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的正规代理店,把福建乌龙茶引进到日本,在日本引起空前的乌龙茶消费热潮,并在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开发出乌龙茶罐装饮料。由于乌龙茶罐装饮料迎合了现代人高节奏的生活,最终确立了与碳酸饮料、咖啡饮料三足鼎立的无糖饮料的巨头地位。这10多年来,茶饮料不仅风靡日本,也在欧美和东南亚大

果蔬汁饮料国内外加工技术发展新趋势

果蔬汁饮料国内外加工技术发展新趋势摘要: 我国是水果和蔬菜生产大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发展果蔬汁产业可以提高果蔬的附加值,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介绍了果蔬汁饮料加工技术中的护色,超滤膜分离,超高压,均质,冷杀菌等技术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护色技术,超滤膜分离技术,超高压技术,冷杀菌技术 前言 果蔬汁有“液体果蔬”之称,较好的保留了果蔬原料中的营养成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消费意识的转变,饮料的消费已逐渐由嗜好性饮料向营养性饮料转变,果蔬汁饮料满足了这—要求,市场正在逐渐扩大。目前市场上的果汁主要有橙汁、苹果汁、菠萝汁、葡萄汁等,蔬菜汁主要有西红柿汁、胡萝卜汁、南瓜汁以及一些果蔬复合汁。 近年来,我国的果蔬汁加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果蔬汁加工生产线,如浓缩果汁生产线、利乐包生产线、康美合生产线、三片罐生产线、爱卡包生产线等,采用一些先进的加工技术如高温短时杀菌技术、无菌包装技术、膜分离技术等,将我国的果蔬汁加工生产水平提高了—个层次, 果蔬汁加工产品的品种目前有: ①浓缩果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可以减少贮藏、包装及运输的费用,有利于国际贸易。随着欧洲市场对我国浓缩苹果汁的酸度的放松,未来我国出口欧洲的苹果汁将会增加。②NFC 果蔬汁:不是用浓缩果蔬汁加水还原而来,而是果蔬原料经过取汁后直进行杀菌,包装成成品,免除了浓缩汁调配后的 杀菌过程。果蔬汁的营养高、风味好。③复合果蔬汁:利用各种果蔬原料的特点,从营养、颜色和风味等方面进行综合调制,创造出更为理想的果蔬汁产品。④果肉饮料:较好地保留了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原料的利用率较高[1]。 我国水果、蔬菜资源丰富,其中水果年产量近7 000万吨,蔬菜产量约5亿吨,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果蔬产业已成为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二大农业产业。预计到2010年,我国水果和蔬菜总产量将分别达到1亿吨和6亿吨。丰富的果蔬资源为果蔬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因此,果蔬加工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明显,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农

果蔬加工行业发展

果蔬加工行业发展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国内外果蔬加工业发展趋势 时针对目前我国的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发展果蔬加工业,不仅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产后附加值,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和区域性高效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另外,我国果蔬生产已开始形成较合理的区域化分布,经过进一步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通过加速西部大开发的步伐,我国果蔬产业“西移”已现端倪。切实抓住“果蔬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推进西部地区果蔬加工业的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做出贡献。 二、国外果蔬加工业发展趋势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果蔬加工业,其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业化经营水平越来越高 发达国家已实现了果蔬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具有加工品种专用化、原料基地化、质量体系标准化、生产管理科学化、加工技术先进及大公司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经营等特点。同时,发展中国家果蔬加工业近年来也得到长足发展。 2、加工技术与设备越来越高新化 近年来,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高温瞬时杀菌技术、真空浓缩技术、微胶囊技术、微波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无菌贮存与包装技术、超高压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膨化与挤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及相关设备等已在果蔬加工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先进的无菌冷罐装技术与设备、冷打浆技术与设备等在美国、法国、德国、瑞典、英国等发达国家果蔬深加工领域被迅速应用,并得到不断提升。这些技术与设备的合理采用,使发达国家加工增值能力明显地得到提高。 3、深加工产品越来越多样化 发达国家各种果蔬深加工产品日益繁荣,产品质量稳定,产量不断增加,产品市场覆盖面不断地扩大。在质量、档次、品种、功能以及包装等各方面已能满足各种消费群体和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多样化的果蔬深加工产品不但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拓展了果蔬深加工空间。 4、资源利用越来越合理 在果蔬加工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废弃物,如风落果、不合格果以及大量的果皮、果核、种子、叶、茎、花、根等下脚料。无废弃开发,已成为国际果蔬加工业新热点。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是从环保和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对加工原料进行综合利用,将农产品转化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利用米糠生产米糠营养素、米糠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其增值60倍以上。利用麦麸开发戊聚糖、谷胱甘肽等高附加值产品,增值程度达3-5倍,美国利用废弃的柑橘果籽榨取32%的食用油和44%的蛋白质,从橘子皮中提取和生产柠檬酸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美国ADM公司在农产品加工利用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利用能力,已实现完全清洁生产(无废生产),使上述原料得到综合有效地利用。 5、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越来越完善 发达国家果蔬加工企业均有科学的产品标准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极其重视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普遍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科学的质量管理,采用GMP (良好生产操作规程)进行厂房、车间设计,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实施了HACCP规范(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使产品的安全、卫生与质量得到了严格地控制与保证。国际上对食品的卫生与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FAO/WHO国际联合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洲经济委员会(ECE)、国际果汁生产商联合会(IFJU)、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CRCD)等有关国际组织和许多发达国家都积极开展了果蔬及其加工品标准的制定工作。 三、我国果蔬加工业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而,由于我国果蔬加工业起步较晚,产后减损增值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及产业化发展的严重滞后,使果蔬加工业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且滞后于自身产业的发展需求。目

茶饮料现状及发展趋势

茶饮料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下的饮料市场仍然被碳酸饮料所统治着,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虽然碳酸饮料的总量还是在不断增加,但是它在饮料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却在不断的下降。而从近几年公布的数据看,茶饮料、果汁饮料的产销量已经不断上升,不断从碳酸饮料那里抢份额。有专家更预测茶叶及茶饮料将成为21世纪最主流饮料。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饮料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必需品。各种纯净水、果汁、碳酸饮料以及新概念饮品等层出不穷,在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饮料市场愈发激烈的竞争。而在今年的饮料市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要数有“饮料新贵”之称的茶饮料了,在这个市场上的竞争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一、国内茶饮料现状概括 现代茶饮料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随后陆续传到日本、欧洲及我国台湾等地。我国对茶饮料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要产品有茶汽水、茶可乐、凉茶等,但未形成气候,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河北旭日集团向全国推出了冰茶、暖茶,其强大的广告宣传使广大消费者认识了旭日升冰茶,也真正接受了茶饮料。随后,一些大型食品企业纷纷参与茶饮料的开发与生产中,使得茶饮料生产异常火爆。1997年我国的茶饮料产量为20万t,1998年为40万t,1999年为80万t,2000年达150万t,2002年达300万t,2008年中国饮料总产量6 500万吨,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饮料生产国。在品种方面,主要有3种,即调味茶、纯茶和混合茶。国外所称的冰茶就是一种调味茶,是加入茶成分的果味饮料或果汁饮料。混合茶是将茶叶提取物同其他一些食品原料混合而得到的一种茶产品,如乳酸菌茶饮料、罗望子茶饮料、红景天乌龙茶饮料等。 近几年来,茶饮料在我国饮料市场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生产工艺得到了不断的改善,生产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茶饮料在澄清、包装、灭菌、护色护香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国内外在饮料生产中开发出许多高新技术,如膜分离技术、酶技术、微波技术、非热杀菌技术、无菌灌装技术、芳香物质回收技术、冷冻干燥技术等,这些技术有望部分替代传统茶饮生产技术,解决茶饮料生产上现存的一些技术难题,如营养物质的损失、芳香物质逸散、后混浊的产生等问题,从而提高茶饮料的品质。 国内于90年代中期由河北旭日升集团推出易拉罐装调味充气茶饮料——冰茶、暖茶,之后顶新集团和统一企业相继在国内投资建厂,以及后来日本三得利公司生产的乌龙茶在上海上市,这些产品通过广告宣传,唤醒了广大消费者对茶饮料的潜在需求,同时也为国内茶饮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市场上茶饮料的几大品种主要有调味茶饮料(主要有冰绿茶和冰红茶)、含汽茶饮品(旭日升冰茶类)、纯茶饮料(包括茉莉绿茶、蜂蜜绿茶、原味红茶、无糖或低糖乌龙茶及生茶等)。国内茶饮料品牌主要集中在康师傅、统一、麒麟、三得利等。随着旭日升的衰落,含汽茶饮品已淡出市场,调味茶饮品由于口感酸甜适口,包装时尚,在年青人的消费者中还占有一定市场份额,但未来茶饮料将更偏重于纯茶饮料,口感力求突出茶本身特点,口味偏向无糖或低糖。 二、总体市场现状 1、康、统交战不断升温。面对康师 傅在茶饮料中的老大地位,统一推出的“茶里王”系列以其“天然”、“纯茶”的概念及声势浩大的广告,在茶饮料市场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显示出其试图超越康师傅,登上王者地位的野心。 2、娃哈哈觊觎茶饮料龙头地位。 从2001年夏天,娃哈哈的非常茶饮料系列进入市场以来,娃哈哈就一直在茶饮料市场上保持着不俗的业绩。尤其是借势西湖龙井之后,更使娃哈哈的茶饮料系列如虎添翼。 3、群雄并起。 养生堂、健力宝、唯尔等也纷纷进军茶饮料市场,并推出各具特色的“新概念”茶饮料。更有可口可乐、三得利这样的外资企业也来分享中国这个茶水市场。 三、茶饮料市场发转趋势 新品层出不穷。随着各商家“跑马圈地”大战的激烈进行,各家推出的新产品也可谓层出不穷。从普通绿茶到有机绿茶,从花果茶到汽茶等等。消费者面对的选择更多了,但忠诚度的打造也变得越来越不易了。 功能逐渐细分。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需求的增强及对茶饮料功能口味要求的提高,茶饮料的功能及口味的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