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孙权劝学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

第 15 课 孙权劝学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课时 文本感知

⑵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③或以 钱币乞之

②见 藐小之物 ③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

8. 文学常识填空。

(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司马

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 五代共

1362年间的史事。 “资治通鉴”的意思是

“涂”通“途” ,旅途 邪(y

é)通“耶”,语气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越发。

古义:“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今义:常为“孤

单”

古义:只

今义:表转折

古义:知道。 今义:看见

博士 古义:当时专管传授经学的学官。 今义:求学的

高学位。

①蒙乃始就学(动词:从事)

②指物作诗立就 (动词:完成) ①见往事矣(动词:了解)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应:蒙以军中

多务辞)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应为:“何见事” 即“见事何” ) 文学常识:

司马光 ,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字君实,世称 涑水先生。他主持编著的《资治通鉴》 , 294 卷,是 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撰,编年体通史。记 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 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神宗以其“鉴于 往事,有资于治道” ,命名为《资治通鉴》 。

诊断性测试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 ) 涉.猎.(

2. 解释加点词: (1) 卿今当涂 掌事。 )孰.(

3) 肃遂.辞蒙母。(

但当 涉猎。( 4)

蒙辞以 军中多务 C.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D.日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5. 划分朗读节奏: ⑴卿今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 ⑵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6. 解释加点字人称的用法。 (1)卿.今当涂掌事。 ( (2)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

所益。

5

) 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

士 (6) 3. 解释下列多义

词: ⑴以 卿言多务,孰若.孤 ①蒙辞以.军中多

务 (3)非复吴下阿.蒙.。(

(4) 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 ( 7. 翻译下列各句。 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⑶若 ①孰若 孤

②关山度若.飞 ( ) 4.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司马光,

家。

(3)孙权,字 (4) 是

,三国时 朝代) 政治家、

国的创建者。

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②

自以 为大有所益 ⑵见 ①见 往事耳

通假字:

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

学:

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词,表反问 古今异义: 更

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独”等 耳:古义:

语气词,罢了 今义:耳

往事 古义:指历史。 今

义:过去的事

第二课时文本研读

课文整体把握

1.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

2.鲁肃为什么会对吕蒙“刮目相待” ?

3.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重点语段阅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翻译下列句子。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6.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

2)孙权期望吕蒙学得怎样的结果?

(3)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现身

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是哪几句?

(4)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是哪个句子?(5)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6)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什么?

7.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并归纳层意。

8.“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正确的是()

A.大兄弟为什么发现事情这么晚呢?

B.大哥为什么了解这件事这么晚啊?

C.兄长识别事务多么迟啊!

9.“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演化成怎样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比喻什么?

10.古人还有一句俗话,叫“三天不读书,语言也无休”。这两句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道理?

主题分析

本文通过孙权劝学的故事,突出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努力学有所成的事迹,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

写作亮点

1.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文章中心:

文章开篇写孙权劝吕蒙学习时,从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功用入手劝说,吕蒙借事务多推托。孙权用自己的状况和吕蒙的状况作对比驳斥他的托辞,说明没有理由不去学习。文章开篇写吕蒙找理由不学习,后来从鲁肃的话中可揣测吕蒙曾无“才略”,与后文吕蒙的表现、鲁肃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学习带给一个人的巨大转变。

2.记事简练,详略得当: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学习,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

11.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中考实战

12.综合性学习(2010·北京)为了展示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2011年5月,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联合举办了“第三届重庆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你所在的学校也参与了这次活动。

(1)请研读下面三则材料,分别概括他们能成为道德模范候选人的理由。

材料一:刘兴勇,在妻子生下女儿因病撒手人寰后,他就担负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不仅要照顾襁褓中的女儿,还要赡养年迈的父母,伺候智障的妻哥。这样的日子,他已坚持了二十多年。

材料二:刘安容,一名普通的护林员。几十年来,月收入仅30 元的他顶风冒雨,巡视在山高坡陡的林场。每天10 余公里的跋涉,总里程10 余万公里的艰辛,使他管护的森林,不曾有一起乱砍滥伐的案件和森林火灾事故发生。

材料三:郑定祥,一位力哥。在与雇主走散后,守着两包价值两万余元的崭新羽绒服,忍着病痛折磨,在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中,寻找雇主十四天。当雇主给他感谢费时,他婉言拒绝。

答:

(2)请你参考示例,为下面材料中的候选人写一段推荐语。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

示例:材料:郑定祥事迹(见材料三)推荐语:“缺钱不缺德” ,贫穷不失信;两包羽

绒服,一颗朴实心。风雪中的坚持,让冬天不再寒冷。

材料:重庆黔江区某村小学生小张,父亲因矿

越崎岖的山路独自上学,还得担负起照顾爸爸的重担。他常安慰爸爸:“爸爸不哭,我们都是男子汉??”

推荐语:

(3)如果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对这次活动进行采访,请根据下面确定的采访对象,拟定两个问题。

①采访社区老大爷时你问:

②采访市宣传部长时你问:

13.走近名著(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家喻户晓,该书作者是,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2)请概括出这部小说主人公身上凝聚的美好精神品质。

[ 来源 :

四、作文训练

14.学习了本文后,你一定有所感想。请同学们写篇300 字的读后感。

写作指导:

读后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第15 课孙权劝学

第一课时文本感知

诊断性测试

1.qī ng shè li èsh ú suì

2.(1)当道,当权(2)于是(3)应当(4)推托用(5)难道当时专管经学传授的官。(6)比得上

3.⑴①用②认为③用⑵①了解,知道②看见③认清,识别⑶①比得上②好象

4.A 点拨:B 句的“邪”通“耶” ,C句的“帖”通“贴” ,D句的“扳”通“攀”

5.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⑵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6.(1)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2)古时王侯的自称。(3)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4)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7.⑴你现在掌权管事,不能不学习。⑵只是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8.(1)《资治通鉴》编年体“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2)君实北宋史学(3)仲谋吴(4)诗书春秋(5)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第二课时文本研读

课文整体把握

1.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就学”。

2.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3.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4.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

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重点语段阅读

5.(1)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好处。(2)与有志之士分别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相看。点拨:注意对“刮目相待”的解释。

6.(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5)“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6)涉猎、见往点拨:要注意梳理文章的脉络,揣摩语句的意思。

7.“初”到“蒙乃始就学”为第一层,写孙权与其劝学对象吕蒙的一节谈话。第二层为余下部分,是鲁肃与吕蒙的一次谈话。

8.C 点拨:根据原文理解。

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待)。对读书人(知识分子),即使是短暂的分别,相见时也需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他,因为他进步了。这句话后来比喻人的地位的变化,也用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10.一个是三日不读就退步了,一个是用功三日就进步了,可见书是不能一日不读的。

综合检测

一、积累运用:

1.D 点拨:A 项“卿”应为qīng,B 项“邪”应为y é,C项“更”应为gēng。

2.B 点拨:应为表示限止的语气

3.A 点拨:正确的停顿是“蒙/辞以军中多务” 。

4.示例:大伯,这里是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请不要在这里吸烟。

5.(1)慷慨解囊,捐赠字典,表达爱心,以知识的力量鼓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让他们的人生充满希望。(2)示例: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改变人生。

二、类文阅读

6.①背着②写③更换④去世,死

7.C 点拨:这里“易” 的意思是换取,换来。“之”,则代指写满字的衣服。这句话的意思是“常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 。

8.①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取得成就?②遇到没有月亮的夜晚,就点燃剖扎好的麻蒿条子来照明。

9.在艰难的条件下仍坚持勤奋学习

10.行尸走肉。常用来比喻不学无术,无所作为,稀里糊涂得过且过混日子的人。

11.点拨: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的道理,从而勉励同学们重视学习,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中考实战

12.(1)刘心勇长期担负家庭重担,照顾家人;刘安容收入微薄却长期坚守护林岗位未有一件事故或案件发生;郑定祥不昧雇主羽绒服,千方百计寻找雇主并婉言拒绝感谢费。(2)小小男子汉,遭遇人难堪!照顾瘫痪爸,撑起一片天。艰难中的责任,让我们看到了小小男子汉骨头的坚韧。(3)①爷爷,请问您对我市开展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有什么看法?②请问部长,除了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市里还将开展哪些后续活动,使这项活动效果更好?

13.(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保尔)。

(2)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四、作文训练

14.写作指导:读后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例文

《孙权劝学》读后感读完这文章,给我最大的启发那就是书的价值。作为一个君王,每天有忙不完的国家大事,可是孙权却常常读书,还劝属下要多读书。由此可见,书的价值的确很大。“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这个道理。培根的一段话尤为精彩:“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数学使人思维精密??”比如:吕蒙。他辛勤学习了多天之后见到鲁肃,鲁肃大吃一惊说:“从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过去的吴下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自豪的回答:“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是的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天天看书,我们也会有很大的进步。

高尔基曾经讲过一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