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开课导学案

公开课导学案

公开课导学案
公开课导学案

一次函数图象(2)导学案

主备人:任雪锋 审核人: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授课时间:2015年10月14日

学习目标:

1.能熟练的作一次函数的图象。

2.能理解和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学习重点:熟练的作一次函数的图象。

学习难点: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导学过程 一、课前诊测

1、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____________( ); 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__________( ); 正比例函数是_______的一次函数

2、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有: 、 、 。

3、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正比例函数图象是一条过______的直线

当k>0,图象从左到右呈______趋势,y 随x 的增大而_____ 当k<0,图象从左到右呈______趋势,y 随x 的增大而_____ 二、课堂探究

1、请作出一次函数12+-=x y 的图象.

解:

由上述一次函数图象归纳总结:

①、满足一次函数表达式的点都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一次图象上的每一点的横坐标x ,纵坐标y 都满足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所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与图象是一一对应的

②、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_______,由直线的公理可知:____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作一次函数的 图象时,只要确定_____个点就可以作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也称为直线y=kx+b 。

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分别画出y=2x+3;y=-x ;y=-x+3和y=5x-2的图象.

.

根据上述所作的四个一次函数图象回答问题: ①、在上述四个一次函数中,

从左到右呈上升趋势,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左到右呈下降趋势,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是一条过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直线 当k>0,图象从左到右呈______趋势,y 随x 的增大而_____ 当k<0,图象从左到右呈______趋势,y 随x 的增大而_____ 当b>0,图象交于y 轴的_____半轴上 当b<0,图象交于y 轴的_____半轴上

②、由上述一次函数的图像可知,直线y=-x 与y=-x+3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归纳总结:两一次函数的k 值

______ 两一次函数图象对应的直线_______ ③、由上述一次函数的图像可知,直线y=2x+3与y=-x+3与y 轴的交点_______ 归纳总结: 两一次函数的b 值______ 两一次函数图象与y 轴的交点_______ ④、根据k 和b 的符号,确定直线y=kx +b 所经过的象限 在一次函数y kx b =+中

当0k >, b>0时,直线必过 象限; 当0k >, b<0时,直线必过 象限; 当0k <,b>0时,直线必过 象限 当0k <,b<0时,直线必过 象限;

x … … y …

三、达标反馈检测 ★牛刀小试

(1)、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是一条________

(2)、函数y=4x-3中,y 的值随x 的值的增大而______,它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 (3)、在函数①y=2x+3;②y=-3x+5;③y=

121-x ;④23

1

--=x y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的有______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有______ (4)、y=2x-3过点(2,m),则m=______

(5)直线y x =与直线1y x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

直线132y x =-与直线1

2

y x =--与y 轴的交点______

(6)一次函数1y x =-的图象经过第_____、_____、_____、象限。 ★大显身手

(1)、写出一个y 随x 增大而减小的一次函数表达式_________ (2)、若一次函数y=3x+2过点(a,8),则a=______

(3)、若一次函数y=(m-2)x+1,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4)、若直线y=ax+3和直线y=-3x+2平行,则a=______

(5)、若直线y=2x+m-1和直线y=-4x+2与y 轴的交点相同,则m=______

(6)、一次函数2y mx n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m 、n 的取值范围是( )

A.0m >,2n <

B.0m >,2n >

C.0m <,2n <

D. 0m <,2n >

★挑战自我

1.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假设途中他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前进,那么小明离家的距离与他骑行时间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小明离学校的距离与他骑行时间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

2、若一次函数y=(m-1)x 8

2-m +3,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1)、求m 的值及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求19-2m 的平方根

3、若直线y=(a-1)x+3和直线y=(5-a)x+2平行

(1)、求a 的值及两直线的表达式 (2)、求a 2

-73的立方根

O

x

y

)

(C )

(千米s

O

15

5

分)

( t

分)

( t 分)( t )

(米s )

(米s

O

)

A (O

)

B (5

15 5 15

人教版五上《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落花生 课时目标: 1.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通过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3.在学习中渗透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做一个默默奉献的人 课时重难点: 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理的写法及其所喻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默读课文,看看你对哪部分内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读一读。(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引导) 1.种花生、收花生:(略处理)利用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2.充分读书、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 (2)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3)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①填表助学,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 花生桃、石榴、苹果

位置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 外表矮矮地长鲜红嫩绿 印象挖起来才知道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4)对比读句子,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两句话意思不一样,“只”是单单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重要希望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的对别人有用的人) (5)通过填空,加深理解: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三、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来一起读读他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四、当堂训练 背诵课文 五、小结 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为什么? 附录: 板书设计

认识不等式的公开课导学案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不等量关系 2、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3、知道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4、会根据题意列不等式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和探索,得到生活中不等量的关系. 2.通过理解得到不等式的概念,从而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中数量的分析、抽象过程,体会 现实中有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 3.了解不等式的意义,知道不等式是用来刻画生活中的数量关系的. 4.知道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具体事例,从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中得到不等量关系. 2.引导并帮助学生列出不等式,分析不等式的成立条件. 3.通过分析、抽象得到不等式的概念和不等式的解的概念. 4.通过习题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分析和抽象过程使他们体会现实中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从而培养其抽象思 维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学习,体会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 体协作精神,使学生获得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3.通过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通过创设问题串,让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归纳、整理,尝试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体验 教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不等式的概念和不等式的解的概念. 难点: 对文字表述的数量关系能列出不等式. 教学突破: 由于学生在以前已经对数量的大小关系和含数字的不等式有所了解,但还没 有接触过含未知数的不等式,在学生分析问题的时候注意引入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数量间的不 等关系,研究它们的变化规律,使学生知道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便之处. 在本节的教 学中能够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当地渗透变量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函数思想,并 引导学生发现不等式的解与方程的解之间的区别.在处理本节难点时指导学生练习有理数和 代数式的知识,准确“译出”不等式. ★自学思考: 1、不等式的概念是什么 常用的不等号有哪些(5个) 2、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有几个 一、★自学互评: 细心填一填 1、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 ,请列举两个不等式的例子 、 使方程左右两边 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 的值, 叫做不等式的解。比如 、 、 、 都是2x <3的解。 2、请列示表达:a 是正数 a 是负数 a 是非负数 a 是非正数 a 不大于8 a 不小于-7 3、用“<”或“>”号填空: (1) -7____-5; (2) 6×(-3)____4×(-3) (3) (-4)2____(-3)2; (4) |-|____|-1000|; 4、在数-3,-2,,-1,0,1,,2,3,7,22中, 是方程2x-1=3的解; 是不等式2x-1<3的解, 不是它的解。 5、不等式x ≥2 12 的负整数解是 。

落花生 教学设计(1)

落花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板书:19.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地方。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和b@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 “榨”是翘舌音zh4,纠正学生口语习惯读音“zh2”。 “慕”字下面是“”不是“”。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完整版)古典概型导学案(公开课)

§3.2.1古典概型 学习目标 1.理解基本事件、等可能事件等概念;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特点. 2.会用列举法、列表法、画树状图统计基本事件的个数. 3.利用古典概型求概率.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掌握古典概型及统计基本事件的个数,利用古典概型求概率. 学习难点:会用不同方法统计随机事件所含基本事件的件数. 【温故知新】 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记“出现点数1”为事件A、“出现点数2”为事件B,则A、 B为事件,P(A∪B)=P(A) P(B). 2、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记“出现点数1”“出现点数2”“出现点数3”“出现点数 4”“出现点数5”“出现点数6”分别为事件A 1,A 2 ,…,A 6 ,则 P(A 1∪A 2 ∪…∪A 6 )=P(A 1 ) P(A 2 ) … P(A 6 ). 3、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记“出现偶数点”为事件A,“出现奇数点”为事件B,则A∩B 为事件,A∪B为事件,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事件。则P(A)+P(B)=.【自学探究】考察下面的两个实验: 【试验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 【试验2】掷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的试验. 在这两个试验中,写出可能的结果分别有哪些? 1、基本事件特点: (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都是______的; (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____. 试一试: 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 2、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 (1)列举法;(2)树状图法;(3)列表法

3、古典概型 上述的【试验1】和【试验2】的共同点是什么? (1)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即只有______个不同的基本事件;(有限性)(2)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______的.(等可能性) 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__。【试验3】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 在这个试验中,3个基本事件:“两枚都是正面朝上”“、两枚都是反面朝上”“、一枚正面 朝上一枚反面朝上”。它们是不是古典概率模型? 4、古典概型计算概率公式 (1)若一个古典概型有n个基本事件,则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 P, (2)若一个古典概型有n个基本事件,某个随机事件 A 包含m个基本事件,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 ) P . (A 【合作探究】 例题分析 例1、(列举法)从{1,2,3,4,5}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a,从{1,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b, 则a b>的概率是多少? 例2、(列表法)同时掷两个不同的骰子,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7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点数之和是7的概率是多少?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联棚小学闵先锋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九册15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指导学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让学生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教法设计: 1、采用读议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句子 2、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课前准备: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学情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想知道吗? 二、研读课文,感悟理解 1.自读课文第三部分,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找出关键词:可贵、爱慕、分辨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它最可贵的地方是_________。比较的是他们的_________ ,父亲喜欢的是花生的________。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可贵”?什么是“最可贵”?父亲认为花生的什么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在这里,对花生和三种果实做了哪些比较? 小结:花生果实 位置-------默默无闻藏而不露

申请信-公开课-学案

How to write A Letter of Application 一.Learn the layout of an application letter Dear Sir or Madam, 首段:a.问候 b.自我介绍 c.写作背景 d.写信目的 主体:介绍个人简历,兴趣爱好, 摆出个人优势. 尾段:请求答复联系,表明感激之情表达期望 Yours sincerely, Li Hua 二.各段落的写法: 申请信首段的写法: a.问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自我介绍:I am Li Hua, a 17-year-old boy currently studying in__________________middle school, who____________________ . c.写作背景: I learned from the newspaper/advertisement that you are in need of---- I learned from the newspaper/advertisement that your company needed a/ wanted to hire a---- d.写信目的: (1)因此,我写信申请这个工作,职位,机会。 As a result, I am writing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想申请入贵校学习 As a result, I am writing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信中间段的写法: Basic Patterns(常用句型) 1. 具有足够的相关经验和社会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有两年作为---的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有超过---年的实践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很好地掌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获得一等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相处融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良好的人际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心地善良,开朗和随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户外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感兴趣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各门功课优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提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高》公开课教案 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分析意象,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体味诗人流露在作品中的深沉苦痛和忧思; 3.学习诗人心系苍生、情寄邦国的博大胸怀。 【学习重点】 1. 分析意象中寄寓的情感; 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学习难点】解读作品中“悲”情的丰富内涵。 【突破方法】围绕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析文字等方法突破。 【学习时数】一课时 【知识链接】 1.解题: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58岁时去世,写这首诗时是55岁。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此时诗人还壮志未酬,而好友李白、高适、严武也相继辞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自主学习 (一)抓题目 从题目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二)抓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结合前两课所学回答:此诗写于什么时间?此时的社会环境如何?作者的境遇如何? 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落花生导学案完整版

落花生导学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5《落花生》导学案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课型:讲读课讲课时间:2015-10-31 设计人:李淑亚初审人:语文组复审人:教研室学生姓名: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段。 3.理解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懂得做人的道理。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资料袋 1.什么是落花生?它是在地上开花,花落以后钻进地里结出果实,所以叫“落花生”。 2.许地山:是我国现代着名的作家、学者。他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

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 一、课前预习 1.看拼音写词语。 shōuhuòfēnfùzhàyóumáotíngshíliú ()()()()() àimùjūrántǐmiànkěɡuìkāipì ()()()()() 2.用下列词语造句 开辟: 爱慕: 居然: 3.慧眼识真金(用“\”划掉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1)这种布价格便(piánbiàn)宜,质量又好。 2)我家楼下是超市,买东西很方便(piánbiàn)。 3)改天吧,我明天没空(kòngkōnɡ)。 4)山里的空(kòngkōnɡ)气真好。 4.选词填空 居然果然突然仍然 1)今天中午()下了一场雪。 2)天黑了,又下着雨,战士们()继续前进。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质课

15、落花生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揣摩重点段的含义,学习落花生默默奉献、朴实无华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以致用,试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拓展完成一个小练笔。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揣摩重点段的含义。 2、学以致用,在理解的基础上把道理运用在生活中。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和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种花生、收花生、议花生、尝花生,主要写议花生) 2、明确学习目标: ①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②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把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3——15自然段,有什么不懂得地方用“——”画出来,并做好批注。 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①分析获得: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在 同学自由读之后)(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②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者通过他的朗 读你感受到什么? ③(配乐)师范读、全班读: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 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 ④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师:讲体面,对吗?但我们做人决不能“只”讲体面,做人要做一个有用的人,那么什么是有用的人?(自由说:医生、老师、军人……) 三、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师:老师也来给大家介绍一个有用的人,引入许地山的资料,引读许地山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教师小结: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父亲希望孩子们能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却很有

2018西亚导学案(公开课)

高二地理 SJDL-09 《西亚》导学案 编写人:贺艳 审核:龚连姣 编写时间:2018年09月27日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西亚的地形特点,能够在地图上指出西亚主要地形区、海域、河流的位置 2.西亚位置的重要性——“五海三洲之地” 3.以波斯湾为中心的丰富的油气资源,西亚主要的产油国和石油输出线路。 4.以以色列的灌溉农业为例,分析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 1.填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国家名 称: ① ② ③ ④ ⑤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 水域名称: ⑥ ⑦ ⑧ ⑨ ⑩ ? (3)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峡或运河名称,并说明其重要地理意义: a b c d (4)图中e 河名称是 ,f 河名称是 ; 两河流经的平原叫 平原,是文明古国 的所在地。

【教学过程】 一、西亚的范围和地理位置 1.西亚的范围和主要国家:西亚包括以南,海峡以东以南的20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小亚细亚半岛,其中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土耳其(亚、欧)格鲁吉亚(亚、欧)阿塞拜疆(亚、欧)。 2.地理位置:标出图中的经度和纬度,仔细观察经过的地方 (1)海陆位置:两洋三洲 五海之地. (2)交通位置: ①沟通两洋,联系三洲、五海的交通要道 ②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处:西安(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吐鲁番、喀什---德黑兰(伊朗)---巴格达(伊拉克)---安塔基亚(土耳其)直达欧洲 二、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地形特征: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主要高原: 主要山脉:主要平原: (二)气候:炎热干燥的气候(总体特征) 1 为主,主要分布于 特点:成因分析: 2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小亚细亚半岛地中海沿岸地区, (三)水文 1 由于降水少,河流稀少。 阿拉伯半岛上的无流国:沙特、科威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也门、巴林 2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巴比伦文明), 流向为,注入。 3 里海是最大的内陆湖; 死海:处于巴勒斯坦和约旦的交界处,是由于而成, 世界上最咸的湖泊,是世界上最低地。

公开课英语导学案

Paper A: Learning guide plan(导学案) 广元市 The writing task: 据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的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有些甚至不到6个小时,请你就此现象从以下方面写一篇英语短文。 1. 分析中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 2.提出你的看法。 注意:词数120词左右。 【Learning aims】 1.学习写作的基本步骤。 2.掌握一篇好的英语作文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掌握社会现象解释类议论文的写作模板。 3.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升。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喜欢写作。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importance】 如何在小组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如何通过预习获取教师上课时的重点信息。Ⅰ.Self-preview(自主预习) Steps for writing 1.审题:审体裁;审人称;审时态;审写作要求(包括字数和参考词汇) 2.列提纲:按照写作要求,列出要点,确定文章的层或段。 3.连词成句:在各要点之间加上适当的连接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4.复查纠错:把已写成的文章阅读一遍,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1. Task1: 审题:1) 体裁:这是一篇____________文。2) 人称:______________ 3) 时态:___________ 2.Task2: List the outline of your composition(列出你的作文提纲,用中文) Para1.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2.原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差数列前n项和1-导学案(公开课)

§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导学案(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 项和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 重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思路的获得. 复习回顾 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的概念: 一般地,称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 用n S 表示,即=n S 2.n S 与n a 的关系:(1)(2) n n a n =?=?≥? 3.等差数列}{n a 中,若m+n=p+q,(m,n,p,q 为常数)则有: ; 一般地,1n a a += = ...... 问题一:一个堆放铅笔的V 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1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一支,最上面一层放100支。 这个V 形架上共放着多少支铅笔? 思考: (1)问题转化求什么?能用最短时间算出来吗? (2) (3)如果换成1+2+3+…+200=?我们能否快速求和?

问题二:?n 321S n =+?+++=(小组讨论,总结方法) 高斯算法: 倒序相加法: 探究:能把以上问题的解法推广到求一般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吗? 问题三: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公差为d ,第n 项为n a ,如何计算前n 项和n S ? 新知: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 公式一: 公式二: 问题四 :比较以上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类比于问题一,你能给出它们的几何解释吗? 公式一: 公式二: 问题五:两个求和公式有何异同点?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文言文断句复习导学案(公开课)教学文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 ------------------------- 文言文断句 一、学习目标:学会正确断句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1 课时 三、知识链接什么叫“断句” ?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文章中并无停顿的标志,读时需要在理解的基 础上自己处理 停顿,也就是所说的“句读(j u d cu)”,这分析停顿的过程叫断句。 四、复习过程 1、教师激趣导入(所以,正确断句很重要,断错了位置,意思就改变了。那么,断句有没有规律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一下吧!) 2、明确学习目标 3、断句方法复习指导明确:文言文断句要在通读全文的前提下,结合上下文揣摩句意,在基本理解句意 后 划分停顿。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小方法来断句。这些小方法反过来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意。 师:请同学们读下列句子,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1、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孔子云/ 何陋之有 3、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4、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5、公输盘曰/ 夫子何焉为 师:断句小提示1:借助对话标志断句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以“曰”、“云”、“言”、“问”为标志。 (应考虑在这些字的后面点断,“问”字后面有宾语的应在宾语后点断。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曰”,而把主语省略。) 师:我们学过的课文如《孙权劝学》《公输》《曹刿论战》等都是以描写对话为主的文言文,同学们只要多读几遍即可把握这类句子。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断句的第二种小方法:借助文言虚词断句,请同学们自由读下面的虚词和例句。 断句小提示2: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常见的5 种情况

《黄生借书说》公开课导学案

黄生借书说 课型:新授课 使用人:使用时间:审核人: 一、【积累及使用】【温故而知新】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庋.藏()俟.异日()形诸.梦()辄.()素蟫.()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故有所览辄省.记。( ) 2. 解释加点的词。 ①授以书而告之.②非独.书为然③若业 ..为吾所有 ④姑.俊异日观云尔 ..⑤归而形诸梦 ... ⑥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⑦汗.牛塞屋 ⑧惴惴焉 ...摩玩之不已⑨必高束焉,庋.藏焉 ⑩家贫难致.⑾不与.⑿故有所览辄省记 .. ⒀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 ..也⒁予之公.书⒂其他祖父 ..积 ⒃子孙弃者无论 ..焉⒄强假.焉⒅今黄生贫类.予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书非借不能读也。 ②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③为一说,使与书俱。 ④子不闻藏书者乎? ⑤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⑥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⑦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⑧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⑨姑俊异日观云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整体感悟】 1.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A.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B.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C. 子孙弃者无论焉 D. 若业为吾所有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若业为吾所有 A.非独书为然 B.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C. 为一说,使与书俱 D. 而身为宋国笑 3. 按要求填空。①《黄生借书说》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又号_________。 ②“说”是古代的一种_____________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_______意思。 ③课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________,写出3个自己所学过的第二人称代词 ④课文为了论证“”这个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拓展提升】 (甲)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乙)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1. 作者幼时借书有过怎样的遭遇,黄生借书受到怎样的优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 乙段中,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段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正面是______________,反面是_________ 。 4. 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 四【达标检测】 阅读《黄生借书说》,做题。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的“四库”是指;现在常用的一个与“汗牛塞屋”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 ..焉②俸.去书来,落落大满 ③不与,归而形.诸梦 3.翻译下面的句子。①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②故有所览辄省记。 五【作业设置】:(任选一题) 1、积累相关读书的名言和事例,制成读书卡片。 2、以“谈读书”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使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写一个议论片断。 3、读了《黄生借书说》一文,你受到什么启示?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青玉案元夕导学案公开课

《青玉案 ? 元夕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2. 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体会作者妙手铺排,反衬渲染气氛的手法; 3. 把握“那人“的形象;体会词人的情感。 【学习重点】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文中“那人”的寓意,体会词人情感。 【学习难点】理解掌握反衬手法,理解千古名句及形象之外所给人的丰富联想和深刻的启示。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课前预习 1.字词积累: 宝马雕车: 凤箫: 星如雨: 雪柳: 玉壶光转: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m ó)然: 阑珊: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词句的意思。 (1)更吹落,星如雨 (2)宝马雕车香满路 (3)笑语盈盈暗香去 (4)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辛弃疾(1140-1207) 词人。字 ,号 ,他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 ”并称。有《 》。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 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4.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词作《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作者抒发了 感情。 5.元夕是 ,也称 、 。 6.辛弃疾名句知多少? 二、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概括词的上写片内容。 上片: 下片: 三、问题探究 1.词的上片,写了元宵节的哪些意象?营造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词中作者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元宵节的景象?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填写表格) 3.下片写了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 4.词人苦苦追寻的女子有着怎样的性格?作者为了写出“寻觅”之苦,运用了何种手法来塑造她的形象? 5.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美人用意是什么?(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作者所处的时代) 四、课堂总结 1.主旨: 2.写作特色 五、拓展延伸 阅读这首词,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落花生》教学设计方案

《落花生》教学设计方案 【教案题目】:《落花生》教学设计方案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六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这是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作者把种花生、收花生作为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在过收获节时谈论花生作为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并在看似随意的家常谈话中,揭示出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的人生哲理。行文朴实、自然、亲切,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难点: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以“落花生,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 【学习者特征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积累,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情朗读能力、质疑习惯和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对于含义深刻的词语的理解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课堂上教师只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语言特色,结合图片投影、音视频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好引导,学生应该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好处多:味儿美、榨油、价钱便宜 (物)最可贵:不图虚名、默默奉献(春蚕、蜡烛……)↓(借物喻人) (人)最高尚:实实在在、无私奉献(清洁工、老师……)教学反思。 本人认为在激发学生思想感情与语文训练的相结合即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把握应该找到更好的平衡点,应加强书面表达训练。不论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即兴表述,还是课下的写作练习,都让我深深感受到:学生与作者的情感相通了,文章中的精神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得到了升华。我认为,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把学生的灵魂牵引到至善、至美、至高境界的语文教学,应当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改进措施:我觉得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让预设与生成相统一,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学习处理课堂教学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关系,是我以后前进的方向。

公开课导学案(教师版修)定稿

《高考政治知识点整合探究》 (企业篇) 近五年“企业”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图 【探究目的】 从上图我们不难发现本次探究的微观主体——企业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而且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其中2010年考查最多,达到56分,2012年达到40分。从命题形式上看,以主观题为主, 选择题为辅;对学生全面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要求较高;从知识上看,突出考查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这一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考查较少;从取材上看,大都紧贴国家大政方针、结合典型事例命题。故以“企业”为切入口,通过师生探究,以点带面,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探究指导】 指导学生搜集有关“企业”的资料:既要重点搜集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战略略,还要注意本考点知识与所有制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对外开放等知识的联系;既要注意企业经营发展中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又要注意社会和国家对企业发展的要求或期望等。本次探究课重点应该是结合最新市场经济信息,如:小微企业融资难、我国企业走出去、企业科技创新等相关信息,认识企业的市场作用和加强诚信规则的重要性。 【探究过程】 一、企业成功经验(教材知识点) 设计目的:学生观后能回归教材说出企业经营的相关知识,由学生主持简单总结即可。目的是为了温习企业经营的基本知识点,引出下一个探究点——企业的困境。 问题:看视频《时代精神:百度知道》,总结百度的成功经验。

结论: 二、企业的困境(时政结合点) 设计目的:将当前时政与企业发展联系,便于学生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将企业经营知识继续深入,提升学生多角度整合知识。(独立思考——续写——展示——同伴评价) (小探究) A公司(国企),于1993年成立,由于经营单一、资金缺乏,技术水平低,艰难起家。后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政策的指引下,A公司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在2014年成长为总资产近3600亿元、年收入逾1200亿元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 请你续写A公司摆脱困境的具体措施。 共同得出结论: 三、企业知识点对点(关键点)(重点探究) 设计目的:指导学生对照考纲,分组讨论,将考点知识与企业经营具体措施归纳总结。 1、商品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 1、 2、企业要遵循价值规律,在市场调节机制下, 2、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优胜劣汰 3、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3、 4、市场调节的弱点缺陷、国家的宏观调控 4、 5、经济手段—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5、 6、经济手段—货币政策 6、 7、法律手段 7、 8、行政手段 8、

落花生导学案

落花生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猜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造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因为它是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叫做落花生。你们知道花生的生长特点和用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简介作者:请阅读课后资料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许地山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那么,小时候,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完成预习: 1、大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注意:“吩咐”的“咐”、“石榴”的“榴”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2、交流学习新字词。小组内提出易错的字词,讲解交流自己的学法。 3、比一比,组个词 尝( ) 偿()赏()窄()榨()矛()茅()吩()份() 4、给多音字拼音组词 种便应空 处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