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规划原理第八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八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八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八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试题1满分值:2.0分状态:未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1、下列城市工程管线,()管线最宜采用环状管网布置形式。

A.雨水管

B.污水管

C.热力管

D.给水管

[参考答案]D.给水管

试题:2、瓶装燃气供应站的供气半径为()。

A.0.5km

B.0.5~1.0km

C.1.0~1.5km

D.1.5~2.0km

[参考答案]B.0.5~1.0km

试题:3.城市通信工程设施由()构成。

A.邮政、电信、广播、电视

B.报纸、移动电话、无线寻呼

C.电信局、电信网、移动电话、无线寻呼

D.报纸、移动电话、电信局、电信网

[参考答案]A.邮政、电信、广播、电视

试题:4、下列不属按工程管线敷设方式分类的是()。

A.架空线

B.重力自流管线

C.地铺管线

D.地埋管线

[参考答案]B.重力自流管线

试题:5、城市水源的选择,首先考虑的是()因素。

A.水量

B.水质

C.距离远近

D.取水条件好坏

[参考答案]A.水量

试题:6、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构成。

A.城市水源、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B.城市水源、取水工程、净水工程

C.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D.城市水源、取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参考答案]C.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试题:7、城市给水管网的形式不包括()

A.枝状管网

B.环状管网

C.混合管网

D.放射状管网

[参考答案]D.放射状管网

试题:8、城市新建开发区宜采用下列()种排水系统。

A.直排式合流制

B.截流式合流制

C.完全分流制

D.不完全分流制

[参考答案]C.完全分流制

试题:9、区域变电所站通常是()电压的高压或超高压变电所(站)。

A.10kV

B.35kV

C.大于等于110kV

D.220kV

[参考答案]C.大于等于110kV

试题:10、城市供电工程系统中直接为用户供电的是()。

A.城市电厂

B.区域变电所(站)

C.高压配电网

D.低压配电网

[参考答案]D.低压配电网

试题:11、城市变电所通常为()电压的变电所。

A.大于10kV

B.35kV

C.110kV

D.220kV

[参考答案]A.大于10kV

试题:12、城市燃气工程系统由()组成。

A.燃气气源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

B.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

C.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

D.燃气气源勘查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

[参考答案]C.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

试题:13、下列对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叙述有误的一项为()。

A.城市公共事业和市政工程管线一般要沿道路敷设

B.城市道路应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的规划为管线的敷设留有足够大空间

C.道路系统规划还应与城市人防工程规划密切配合

D.各类工程管线的敷设都必须经由管线主管部门或指定工作人员进行

[参考答案]D.各类工程管线的敷设都必须经由管线主管部门或指定工作人员进行试题:14、将城市工程管线按弯曲程度分类,下列()类管线属于可弯曲管线

A、自来水管

B、污水管道

C、电信电缆

D、电力电缆

E、电信管道

[参考答案]B、污水管道

试题:15、以下管线属于压力管线的是()。

A.给水、污水、雨水、煤气

B.给水、雨水、灰渣管道

C.污水、雨水、煤气

D.给水、煤气、灰渣管道

[参考答案]D.给水、煤气、灰渣管道

试题:16、综合布置地下管线产生矛盾时,应按下列避让原则处理,()不正确。

A.压力管让自流管

B.管径大的让管径小的

C.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

D.新建的让现有的

[参考答案]B.管径大的让管径小的

试题:17、城市防灾措施可以分为两种,分别为()。

A.战略性措施和实施性措施

B.纵向措施和横向措施

C.硬措施和软措施

D.政策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

[参考答案]D.政策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

试题:18、下列关于城市防灾措施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防灾措施分为政策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二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B、政策性城市防灾措施建立在区域防灾政策基础上,有利于保障城市防灾工程的逐步进行和持续稳定

C、政策性城市防灾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建立与完善

D、城市工程性防灾措施是在城市防灾政策指导下,建立一系列防灾设施与机构的工作

[参考答案]B、政策性城市防灾措施建立在区域防灾政策基础上,有利于保障城市防灾工程的逐步进行和持续稳定

试题:19、下列选项中不是城市主要灾害的防灾标准其中之一是()。

A、城市交通事故防灾标准

B、城市防洪、防涝标准

C、城市抗震标准

D、城市消防用水标准

[参考答案]A、城市交通事故防灾标准

试题:20、防洪堤顶标高应高于洪水位()以上。

A、2.0m

B、1.0m

C、0.8m

D、0.5m

[参考答案]D、0.5m

试题:21、规划人口为75万的城市应采用()的防洪标准。

A、10~20年一遇

B、50~100年一遇

C、100~200年一遇

D、200~300年一遇

[参考答案]C、100~200年一遇

试题:22、城市消防设施不包括()。

A.指挥调度中心

B.消防站

C.消防专用道路

D.消防水池

[参考答案]C.消防专用道路

试题:23、()是城市必不可少的消防设施。

A.消防指挥调度中心

B.消防栓

C.消防水池

D.消防瞭望塔

[参考答案]B.消防栓

试题:24、战时留城人口一般占城市总人口的()。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参考答案]C.30%~40%

试题:25、对避震疏散场地的布局要求不包括()。

A.远离火灾、爆炸和热辐射源

B.地势较低,不易塌陷

C.内有供水设施或易于设置临时供水设施

D.易于铺设临时供电和通讯设施

[参考答案]B.地势较低,不易塌陷

试题:26、关于避震疏散通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城市内疏散通道宽度不小于18m,要不是城市主干道

B.100万人口以上城市,至少有2条不经市区的过境公路,且间距大于20km

C.中小城市出入口数量不少于4个,大城市、特大城市出入口数量不少于8个

D.救灾主干道两侧建筑倒塌宽度可按建筑高度的2/3计算

[参考答案]A.城市内疏散通道宽度不小于18m,要不是城市主干道

二多项选择题试题1满分值:3.0分状态:未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1、关于城市水源的选择,应考虑下列()条。

A.具有充沛的水量,良好的水质

B.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和发展布局,从整个给水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考虑

C.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作为城市水源

D.选择水源时还应考虑防护和管理要求,以免水源枯竭和水质污染

E.靠近居民生活区

[参考答案]

A.具有充沛的水量,良好的水质

B.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和发展布局,从整个给水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考虑

C.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作为城市水源

D.选择水源时还应考虑防护和管理要求,以免水源枯竭和水质污染

试题:2、城市取水工程设施规划中,地下水取水点位置选择考虑以下()项。

A.取水点水量充沛,水质良好,补给条件好,渗透性强,卫生环境良好

B.取水点应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的地下径流下游

C.取水点应尽可能靠近主要的用水地区

D.取水点的布置与给水系统的总体布局相统一,力求降低造价

E.取水点应远离生活区,防止受到污染

[参考答案]

A.取水点水量充沛,水质良好,补给条件好,渗透性强,卫生环境良好

D.取水点的布置与给水系统的总体布局相统一,力求降低造价

E.取水点应远离生活区,防止受到污染

试题:3、以下()关于取水点和取水构筑物布局的论述是不正确的。

A、地下水取水点应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的地下径流上游,取水井尽可能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布置

B、地表水取水口宜设在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地点

C、地表水取水口宜设在河流的支流与主流的汇入口处

D、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100年一遇频率确定

[参考答案]

C、地表水取水口宜设在河流的支流与主流的汇入口处

D、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100年一遇频率确定

试题:4、城市取水工程包括城市水源及()等设施。

A.取水口

B.取水构筑物

C.清水库

D.一级泵站

E.二级泵站

[参考答案]

A.取水口

B.取水构筑物

D.一级泵站

试题:5、污水处理厂位置选择应考虑以下要求()。

A.应在地势较低处,但位于20年洪水位以上

B.位于城市下游,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C.与居住区或公建距离至少100m,并设卫生防护带

D.注意城市近、远期发展的要求

E.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水电条件

[参考答案]

A.应在地势较低处,但位于20年洪水位以上

B.位于城市下游,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D.注意城市近、远期发展的要求

E.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水电条件

试题:6、将城市工程管线按弯曲程度分类,下列()类管线属于可弯曲管线。

A.自来水管

B.污水管道

C.电信电缆

D.电力电缆

E.电信管道

[参考答案]

A.自来水管

C.电信电缆

D.电力电缆

试题:7、城市高压走廊的布置原则有()。

A.不穿越城市中心

B.线路短捷,并少转弯

C.减少与其他管线的交叉

D.利用高压走廊布置公园绿地

[参考答案]

A.不穿越城市中心

B.线路短捷,并少转弯

C.减少与其他管线的交叉

试题:8、我国城市消防站设计要求为()。

A.在接警后5分钟,消防队可达到责任区的边缘,消防站责任区的面积宜为4~7km2

B.2~5万人的小城镇设1处消防站,5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可设2~3处消防站

C.沿海、内河港城市不必设置水上消防站,因为水上不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D.一些地处城市边缘的大中型企业,消防队接警后难以在5分钟内赶到,应设专用消防站

E.1.5~5万人的小城镇可设1处消防站,5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可设1~2处

[参考答案]

A.在接警后5分钟,消防队可达到责任区的边缘,消防站责任区的面积宜为4~7km2

D.一些地处城市边缘的大中型企业,消防队接警后难以在5分钟内赶到,应设专用消防站

E.1.5~5万人的小城镇可设1处消防站,5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可设1~2处

试题:9、城市防灾措施可以分为()。

A、公共性措施

B、技术性措施

C、政策性措施

D、工程性措施

E、经济性措施

[参考答案]

C、政策性措施

D、工程性措施

试题:10、城市污水是指()。

A、生活污水

B、工业污水

C、工业废水

D、降水

E、地表水

[参考答案]

A、生活污水

B、工业污水

试题:11、生命线系统是防灾规划的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A.电力供应系统

B.水供应系统

C.医疗救护系统

D.海陆空交通运输系统

E.信息情报系统

F.能源供给系统

[参考答案]

B.水供应系统

D.海陆空交通运输系统

E.信息情报系统

F.能源供给系统

三名词解释试题

试题:1、管线工程综合

[参考答案]null

试题:2、城市生命线系统[参考答案]null

同济城市规划原理整理版知识讲解

17 第一章 复习课时所提重点: 1.什么是城市?特征?内涵? 2.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 3.什么是城镇化?定义、内涵、S型曲线3阶段 1.城市的概念: 城: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 字面意思:防御和交易的场所 2.城市的内涵: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职能(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的居民点) 3.城市的特征: 1)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 2)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 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4.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 城市发展两阶段:农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古代的城市)---工业社会(工业化时代、近代的城市) 1)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与城市的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中心; 欧洲:封建城邦,神权统治 经济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2)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大量的农业人口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圈层式向外扩张

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与环境; 居住条件恶化; 卫生条件差; 环境污染; 交通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人口的聚集——生产力的聚集; 3)二战后的城市的发展: 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 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变化; 城镇群/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城市群——有核心城市;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外延扩展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大城市----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 单中心----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 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形式 多中心开放组合式发展 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镇群 城市:集聚效应----第三产业的集中造成 辐射效应----强大的经济实力带动 小汽车进入家庭会造成城市蔓延,市中心的衰退 建新城的优点:与大城有关联,疏解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大于卫星城 5.城镇化 1)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内涵: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地域空间积聚;城市物质和环境的改善;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完善 型曲线: 3)“S”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第一章 1、两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城市:“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一种交易场所。 3、按照行政区划的标准,我国的城镇可以划分为直辖市、市和镇;其中,按行政管辖的不同,还可以把市进一步划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建制镇无可争议的是城镇的一种类型。 4、城市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代,或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5、春秋战国之际,各诸侯之间攻伐频繁,也正是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筑城的高潮。 6城市化的定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7城市化进程的表现: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3城市化水平高。 8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过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9、1989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城市规划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而在2007年通过的《城乡规划法》中已经废除了这一条。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买一个朝代最显著地特点 2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希波丹姆的布局形式 3田园城市的理论 4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5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1城市全球化;2区域一体化;3信息网络化;4全球城镇化。 6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符合开放型的思想方法;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过程导控的动态思想方法;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7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1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2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 第三章 1、1909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而中国是在2007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我国城乡规划领域的主干法。 3(了解)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市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改性详细规划。 第四章 1城市规划的定义:p62 2城市规划的任务:p64 3永续发展的概念:p67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永续发展包括需要和限制两个重要的概念。 4、p70 5、和谐城市:应该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的合理有序、自我更新、充满活力的城市生命体,应该是生态环境友好、经济集约高效、社会公平和睦的城市综合体。 6、三个和谐:即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六章

第六章:经济与产业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①.经济视角的城市 城市的经济特征:从经济产业角度看,城市有着区别于乡村的三个基本特征 A: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高度密集区。 B:城市以农村剩余为存在前提,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发展基础。 C:城市是专业化网络市场分工的交易中心。 2.城市的空间范围 在行政意义上有“建市制”和“建制镇”但从经济角度看,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并不局限在其行政边界内。行政边界只是基于历史边缘,文化习俗以及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划定的空间范围。 3.城市的维系和成长 为什么城市能够维系自身的存在?为什么部分城市会持续成长,有的甚至成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一个简短的回答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或者说不同经济活动的频繁接触时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 ②城市和经济

1.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增长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衡量,首先,可以用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其次,增长也反映城市平均工资的增长或人均收入的增长,除此之外,传统的,非地理意义的经济增长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资本构成深化。物质资本包括,人类用一生恒产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物质资料。 B:人力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包括人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教育,培训和时实践获取。 C:技术流程 2.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只要发生地 工业化—城镇化,服务化—城镇化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 3.把握城市发展需要认识经济活动 A:推动和塑造城市化的核心动力是经济活动。 B:城市规划以土地使用规划为核心,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机制仅仅能够有效防止不合需要的发展不会发生,但不能保证真正需要的发展在他们所需要的地方和时间发生。 4.城市规划机制是基于市场失灵 A:一般认为,市场机制是社会资源配置最具效率的机制,所以市场机制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代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1)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规矩 结构布局:以宫殿为中心组成中轴线构成城市的骨架; 平面布局:以宫城的内城为中心,其外再建外城。 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齐整的道路系统。 ?(2)以管子、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变通 2、案例:1)长安城规划布局特点: 总体布局:总体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中轴对称;宫城居中偏北,宫城之南的皇城,集中布置官府机构及官办手工业作坊与军营。宫城、皇城东西南三面为居住坊里,用城墙分隔,以体现“官民不相参’’的思想。 道路系统: 完整的方格网的棋盘式道路。 宽度极大,纯交通性道路。

分为全市性的干道及坊里内部的地区性道路。 里坊 管制严格,面积大; 在建城时巳划定,然后逐步填满; 坊里中有很多大的府第及寺庙。 商肆 集中设置东市和西市,对称布置。 大小与附近的坊里相同,但内部呈井字形,宽度不大。 市中设有管理机构,管平价、收税及治安。同样的商店,往往集中在一条街上。 2)开封规划布局特点:总体布局 总平面为正方形,但不甚规整,三套城墙。 宫城居正中,为皇室办公、居住服务,城南正门为宣德门是城市中轴线的起点。 内城又称里城,呈不规则方形,主要布置衙署、寺观、民居、商店、作坊等。 最外为罗城,又称外城,呈不规则的方形,主要作防御之用 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基本上是方格网形,但不对称、不规整。 道路宽度小,主要街道宽40—50m。 道路与商业街相结合。 居住区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四版112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与公共设施、人造与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 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就是什么? 工业前城市: ①城市规模小②依赖风力与水力天然能源③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工业城市: ①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 ②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③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 ④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⑤城市类型增加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什么?依您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①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与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②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与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③城镇化就是一种现象,不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与谐发展就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②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③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②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③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 ①整体观念与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 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与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 ③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就是依据周王城而建) 2.您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 ①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②隋初,长安城建设,强调建设时序。③元大都建设,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及地形地貌特点----整体观念、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④米列都城,采用希波丹姆模式,以方格网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3.您认为哪些城市规划理论深刻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田园城市、卫星城镇、马丘比丘宪章、邻里单位与小区规划、有机疏散、理性主义、城市设计、社会学与新马克思主义、永续发展与全球化理论。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代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1)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规矩 结构布局:以宫殿为中心组成中轴线构成城市的骨架; 平面布局:以宫城的内城为中心,其外再建外城。 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齐整的道路系统。 (2)以管子、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变通 2、案例:1)长安城规划布局特点: 总体布局:总体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中轴对称;宫城居中偏北,宫城之南的皇城,集中布置官府机构及官办手工业作坊与军营。宫城、皇城东西南三面为居住坊里,用城墙分隔,以体现“官民不相参’’的思想。 道路系统: 完整的方格网的棋盘式道路。 宽度极大,纯交通性道路。 分为全市性的干道及坊里内部的地区性道路。 里坊 管制严格,面积大; 在建城时巳划定,然后逐步填满; 坊里中有很多大的府第及寺庙。 商肆 集中设置东市和西市,对称布置。 大小与附近的坊里相同,但内部呈井字形,宽度不大。 市中设有管理机构,管平价、收税及治安。同样的商店,往往集中在一条街上。 2)开封规划布局特点:总体布局 总平面为正方形,但不甚规整,三套城墙。 宫城居正中,为皇室办公、居住服务,城南正门为宣德门是城市中轴线的起点。 内城又称里城,呈不规则方形,主要布置衙署、寺观、民居、商店、作坊等。 最外为罗城,又称外城,呈不规则的方形,主要作防御之用 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基本上是方格网形,但不对称、不规整。 道路宽度小,主要街道宽40—50m。 道路与商业街相结合。 居住区 是由街巷联系的一群院落,在街巷入口处设牌坊。 商肆 东京的商市成商业街形式布置,城内还有一些瓦子,集中着饭馆、旅店、杂耍、游艺等,沿着通航的河道也有商业街,还有晓市及夜市。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期末考试重点2014最新

雅典宪章》共分八章: 1)城市发展受地理、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城市与周围地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区域观点 2)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功能分区 3)居住区应选用城市的最好地段,在不同地段根据生活情况制定不同的人口密度标准,在高密度地区应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建造距离较远的高层住宅。 4)工业必须依其性能、需要进行分类,选址时应考虑与城市其他功能的相互关系。 5)利用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机会开辟城市游憩用地,同时开发城市外围的自然风景供居民游憩。 6)城市必须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街道系统并实行功能分类,适应城市现代交通工具的需要。 各功能区位置的选择 7)城市发展过程中应保留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历史建筑的保护 8)每个城市应该制定一个与国家计划、区域计划相一致的城市规划方案,必须以法律保证其实现。规划的必要性与法律的保障 《雅典宪章》存在的问题:过于死板的功能分区、分隔的措施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使复杂、丰富的城市生活走向单一化,与人类心理需要相背;绝对的分区使居住远离工作,扩大了城市的交通量,使极为拥挤的城市交通随着交通工具的革命而日益恶化。 关于居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及人口密度的划分无法适应原有的社会结构,忽略了城市的地方性,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风格”的盛行。 1,城市规划技术系统 各个层面的规划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和作用,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各层面上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 两个基本层面 战略性发展规划:指导性框架 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原则和空间策略,为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为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实施性发展规划:是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 如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地块开发控制(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对于开发行为具有法定约束力,又称为法定规划,必须遵循法定的编制内容和编制程序 一、城市规划层面及其内容 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基本层面 发展战略:指导性框架 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原则和空间策略,为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为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一、城市的形成 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 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二、城镇化 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 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 的变化 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 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一、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二、各朝都城 1、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规 模宏大。 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 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 3、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 心的规划思想 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里 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 制定规划) 5、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 三、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_全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 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工业前城市: 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 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工业城市: 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 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 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5 城市类型增加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与编制程序目录:

?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代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1)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规矩 结构布局:以宫殿为中心组成中轴线构成城市的骨架; 平面布局:以宫城的内城为中心,其外再建外城。 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齐整的道路系统。 ?(2)以管子、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变通 2、案例:1)长安城规划布局特点: 总体布局:总体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中轴对称;宫城居中偏北,宫城之南的皇城,集中布置官府机构及官办手工业作坊与军营。宫城、

皇城东西南三面为居住坊里,用城墙分隔,以体现“官民不相参’’的思想。 道路系统: 完整的方格网的棋盘式道路。 宽度极大,纯交通性道路。 分为全市性的干道及坊里内部的地区性道路。 里坊 管制严格,面积大; 在建城时巳划定,然后逐步填满; 坊里中有很多大的府第及寺庙。 商肆 集中设置东市和西市,对称布置。 大小与附近的坊里相同,但内部呈井字形,宽度不大。 市中设有管理机构,管平价、收税及治安。同样的商店,往往集中在一条街上。 2)开封规划布局特点:总体布局 总平面为正方形,但不甚规整,三套城墙。 宫城居正中,为皇室办公、居住服务,城南正门为宣德门是城市中轴线的起点。 内城又称里城,呈不规则方形,主要布置衙署、寺观、民居、商店、作坊等。 最外为罗城,又称外城,呈不规则的方形,主要作防御之用

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基本上是方格网形,但不对称、不规整。 道路宽度小,主要街道宽40—50m。 道路与商业街相结合。 居住区 是由街巷联系的一群院落,在街巷入口处设牌坊。 商肆 东京的商市成商业街形式布置,城内还有一些瓦子,集中着饭馆、旅店、杂耍、游艺等,沿着通航的河道也有商业街,还有晓市及夜市。3)元大都规划布局特点: (1)继承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手法----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布局。 (2)规则的宫殿和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相结合。 (3)完善的上下水道。 (4)元大都的建设与规划,事前有严密的计划和准备。 4)明清北京城的规划特点: (1)、体现了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 整个都城以皇城为中心(以天子为中心,皇权至上) 皇城前左建太庙,右建社稷坛(左祖右社) 城外四方建天、地、日、月四坛 皇城北门玄武门外设内市(前朝后市) (2)、中轴对称: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 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工业前城市: 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 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工业城市: 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 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 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5 城市类型增加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原理

考试内容: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讲城市、城市化与城市规划概述 1、城市化定义、分类及城市化水平测算方法 一、什么是城市? 城: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 市:交易的场所,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制设立的市和镇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人口规模、密度、产业结构、从事职业等等 二、什么是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 土地城市化:农业用地向城市用地转变 城市化水平= 或者= 三、城市规划定义 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规划? 部署、安排、计划 规划什么? 发展目标、性质、规模、发展方向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其他建设:交通、绿地等等 四、为什么要做城市规划? 以人生规划为例:人生定位,人生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 2、我国城市规划体系有几大系统p48 3、城市规划技术系统包含哪些方面?p57 4、“一书两证”p58 5、有关新型城镇化的讨论:过去的城镇化有哪些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新”指的是什么?有哪些挑战? 背景:李克强的讲话与发文 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差距就是潜力。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 乐观派:前景:a 投资拉动b 内需拉动c 技术进步d 生活品质e 现代文明 建议:“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户籍制度改革 b 土地制度改革 c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 d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 悲观派:问题:a 空心城市化b 耕地保护:18亿亩红线c 粮食安全:进口转基因粮食? d 就业问题 e 社会问题 f 环境问题 主张:a 把农民留在农村 b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c 农业规模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p48-p58

2第二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起源与发展实践_15_

第二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起源与发展实践 城市的规划与实践,是政治、经济、社会和物质诸方面构成的。因此,只有把这些问题放到不断发展中的城市历史、文化和形态中整体地加以考察,才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1。城市规划离不开实践,而实践都是与当时的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密切相关的,通过对规划的时代背景,规划实践的发展历程的研究与梳理,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认识客体的发展脉络,并较为准确地预测其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2.1 控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众所周知,控制性详细规划从产生到现在不过短短20多年的时间。它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的空前快速发展而发展,并在不断地适应城市建设实践中变革前进。 2.1.1 控规产生的时代背景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下,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势不可挡。但最直接导致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是新体制下关于城市土地管理上的和城市开发方式的转变。 (1)政府对城市土地管理方式的转变:无计划划拨用地变为有计划划拨用地;零星分散拨地变为成片拨地;无偿使用土地变为有偿使用土地;单纯行政手段管理用地变为以行政、经济、法律并用的手段2。 (2)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的转变:零星建设变为成片综合开发;政府主导的公益建设变为多元经济要素投入的房地产开发3。 基于以上的变化,就要求在进行土地划拨、有偿出让和转让时,提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划要求和各项控制指标,既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又作为土地有偿出让使用的一种衡量标准,避免出现在多种经济要素投入的房地产开发中为获 1、吴良镛,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学,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实践,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编,地震出版社,1992 2、3、吕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6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六章资料讲解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六章

第六章:经济与产业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①.经济视角的城市 城市的经济特征:从经济产业角度看,城市有着区别于乡村的三个基本特征 A: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高度密集区。 B:城市以农村剩余为存在前提,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发展基础。 C:城市是专业化网络市场分工的交易中心。 2.城市的空间范围 在行政意义上有“建市制”和“建制镇”但从经济角度看,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并不局限在其行政边界内。行政边界只是基于历史边缘,文化习俗以及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划定的空间范围。 3.城市的维系和成长 为什么城市能够维系自身的存在?为什么部分城市会持续成长,有的甚至成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一个简短的回答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或者说不同经济活动的频繁接触

时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 ②城市和经济 1.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增长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衡量,首先,可以用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其次,增长也反映城市平均工资的增长或人均收入的增长,除此之外,传统的,非地理意义的经济增长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资本构成深化。物质资本包括,人类用一生恒产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物质资料。 B:人力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包括人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教育,培训和时实践获取。 C:技术流程 2.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只要发生地 工业化—城镇化,服务化—城镇化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 3.把握城市发展需要认识经济活动 A:推动和塑造城市化的核心动力是经济活动。 B:城市规划以土地使用规划为核心,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机制仅仅能够有效防止不合需要的发展不会发生,但不能保证真正需要的发展在他们所需要的地方和时间发生。

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要点第二章2

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要点第二章2 现在对住所空间的自觉与不自觉的规划建设上,随着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人们的居住 环境复杂化,逐渐形成城市居住环境。 2.02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政治体制 1.文献《周 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城市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 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代表封建社会以礼制为主导的皇权至上的规划理念。《商君 书》:从城乡关 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 行阐述,开创了中国古代城市 规划研究中区域城镇研究的先河。《管子》:打破《周礼》 规划的单一模式思想,提出因地制宜的规划 思想。代表了崇尚自然、自然至上的规划理念。 2 .规划理念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始终体现了农耕文化时代顺应自然与改造自然并重的整体 观念,城市格局 体现了农业社会时期以图腾崇拜为哲理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形态,即天人 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3 ?典型城市(1)唐长安城:中轴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 格路 网,居住分布采用里坊制。(2)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 称布局。2.03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政治体制 1 ?文献《建筑十书》:公元前 1 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完整的古典建筑书籍。在第一卷 及第五卷中的 “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他公共建筑”中 提出不少关于城市规划、建 筑工程、市政建设方面的论述。《按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 西特(camillo,sitte ) 著。从城市美学和艺术角度来解决当时大都市的环境问题、卫生和 社会问题,是一本较早的城市设计论著。 2 ?规划理论欧洲是封建领主制,政治中心在城 堡,经 济中心在城市。规划体现封建社会突出统治者地位的以图腾崇拜为主要哲理思想的 权力中心结构。3?典 型城市(1)古希腊城市:格网状布局,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 心。(2)古罗马城市:广场群、 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与焦点; 道路、桥梁、城墙、输水管道等城市设施齐备 (罗马)。(3)中世纪城市:教堂成为城市中 心;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城市的有机发展;后期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中心 萨)。(4)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 圣马可广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 )。绝对君权时期出现轴线放射的街道、宫殿花园 和 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巴黎的城市改建----爱丽舍田园大道、凡尔赛宫、协和广场 )。*中 世纪的欧洲进入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防御作用的城堡,城市发展缓慢,形成了十分有机 的城市形态和很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公元前 5世纪古希腊当时的城市、广场和公共建筑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2.01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最初的城市规划表 (佛罗伦 (威尼斯

城市规划原理第3章复习题参考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第3章复习题参考答案 城乡规划体制 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B 4C 5D 6A 7B 8C 9A 10A 11D 12D 13B 14D 15C 16A 17C 18C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 3BCD 4ABCD 5ABD 6ABCD 7 AB 8ABCD 9ABCDE 10ABCD 三、判断题:1V 2X,将“技术”改为“运作”。3V 4X,“编制”改为“执行”。5X,“实 施”改为“战略”。6V 7V 四、名词解释 “一书两证”:它是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五、简答题 1、城乡规划体制的构成:它是由规划法规系统、规划行政系统、规划技术系统和规划运 作系统共同构建的。 2、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你认为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下一步 应重点补充哪些方面的法规? 答: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由三部分构成: A 主干法——《城乡规划法》 B 从属法规与专项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和 城乡规划技术标准。 C 相关法 我认为应重点补充实现永续住区和永续城市、构建和谐城市的相关法规。把永续发展放在规划工作的核心理念中,贯彻在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每一个细节中,通过合理的空间安排和运转、管理,城市可以更加集约地使用城市土地空间资源,通过永续的规划可以提升城市中人的生活质量。(此为开放性答案) 3、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的规划依据:A 上位规划 B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C 城乡规划相关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 D 国家政策 E 城市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 部门的指导意见。 4、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开发控制)的依据:A 法律规范依据B 城乡规划依据 C 技 术规范D 政策依据。 六、论述题:试论述我国《城乡规划法》的法律地位与作用。P52 答:A《城乡规划法》是约束城乡规划行为的准绳,是我国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律依据,也是城乡规划编制和各项建设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B 它是城乡规划领域的基本法,在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中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是制定规范其他层次的城乡规划法规与规章的法律依据。 C 根据各种具体实际,该法确定的原则和规范可以通过体系内各层次的法律法规进 行细化和落实。但是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内的这些下位法律规范不得违背《城乡规划法》确定的原则和规范。 D它是人民法院审理城乡规划行政诉讼案件的法律依据。即该法是人民法院审理和裁判被诉有关城乡规划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的标准与准绳。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

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规划原理第4章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第4章复习题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一、单项选择题: 1、城市规划的工作对象是() A 人居环境 B 人居空间环境 C 人居物质环境 D 人居生态环境 2、我国《城乡规划法》颁布的时间是() A 1978年 B 1989年 C 2000年 D 2007年 3、城市规划的目标是() A 建构城市各个环节绩效评价的重要准则 B 建构健康、安全的人居环境 C建构家居城市 D 建构和谐城市 4、影响城市规划目标的形成因素是() A 用地范围 B 价值观 C 生态平衡 D 人口规模 5、城市规划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这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底线。 A 城乡空间中的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 B 创造更优的人居环境 C 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D 创造永续城市 6、城市规划的终极目标是() A城乡空间中的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B创造更优的人居环境 C 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D 创造和谐城市 7、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是() A 永续发展 B 和谐发展 C 生态发展 D 健康发展 8、永续发展的核心是() A 发展B永续 C 生态的永续 D 环境的和谐 9、永续发展的中心是() A 发展B永续 C 人类 D 生态环境 10、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是() A 生态城市 B 永续城市 C 和谐城市 D 低碳城市 E 田园城市 11、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A 构建和谐城市 B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C 城市,让生活更富足 D 和谐城镇化 12、为了应对危机,其核心诉求是人类的生存。这是()提出的初衷。 A 永续发展 B 和谐发展 C 生态环境发展 D 规划发展 13、()是在永续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美好、更有意义的人类生存方式。 A 永续发展 B 和谐发展 C 生态环境发展 D 规划发展 14、和谐城市“柱锥模型”的三大要素是社会、经济和() A 文化 B 科技 C 环境 D 生态 15、永续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低线,和谐城市是城市发展的() A 高线B阶段 C 过程 D 低线 二、多项选择题 1、城市规划的工作对象是() A 城市 B 地区 C 区域 D 镇、乡、村 E 土地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本质任务包括(),以指导城市空间的和谐发展,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A 工程技术 B 生态保护C文化传统保护 D 空间美学设计 3、利维对城市总体规划的一般目标总结为() A 健康——土地使用要有助于保证公众健康 B 公共安全——在城市的各个层面全方位地保障市民的安全 C 交通——为社区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D 公共设施的提供——为社区提供如公园、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 E 财政健康——城市开发要考虑社区的财政状况 F 经济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或维持现有经济水平 G 环境保护——限制城市开发和土地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J 再分配目标——将城市规划作为再分配的工具。 4、城市规划的价值观有() A 健康与安全 B 方便与效率 C 公平与平等 D 美观与有序 E 环境与资源 5、永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有关。 A 生态学 B 人口学 C 社会学 D 地理学 6、与永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有关的有() A 《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同的未来》B《环境与发展宣言》《全球21世纪议程》 C 《保护地球——永续生存战略》 D 《增长的极限》《雅典宪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六章-2011年版.

1、城市总体规划调查中最基本的手段是( A: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 B: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 C: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D:文献资料运用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即:(1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这是城市总体规划调查中最基本的手段;(2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要掌握一定范围内大众意愿时最常见的调查形式;(3访谈和座谈会调查,性质上与抽样调查类似;(4文献资料运用。应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重点掌握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 2、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 答案:D

解析:掌握水资源的相关内容,主要应掌握:(1水资源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2水资源制约工业项目的发展;(3丰富的水资源是城市的特色和标志;(4正确评价水资源供应量是城市规划必须做的基础工作。 3、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结构和城市形态的是(。 B:旧城工业布局调整 C:城市公共中心.的组织与布置 D:公共设施的布局规划 答案:A 解析:工业用地的布置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结构和城市形态。本题主要的考点是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应重点掌握工业的分类、工业在城市中布局的一般原则。 4、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南北不通,东西不畅 B:重要节点交通拥堵 C: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不能满足交通增长的需求 D:交通混杂,交通效率低下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即“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不能满足交通增长的需求”,城市人口的过度增长,城市布局的不合理,城

市人口分布的不合理,不必要地加大了城市交通的出行量和出行距离,是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掌握现状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5、城市道路网中,最常见的类型为( A:自由式 B:方格网式 C:混合式 D:环形放射式 解析:本题主要的考点是方格网式道路系统。方格网式又称棋盘式,是最常见的道路网类型,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城市。应掌握从形式上常见的城市道路网可归纳的四种类型。 6、要使近期建设规划真正能够发挥对城市建设活动的综合协调功能,下列选项中起不到作用的是(。 A:将规划成果转化为指导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政府文件 B:研究规划实施的条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C:建立建设项目审批的协调机制 D:组织编制城市建设的年度计划或规划年度报告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建立近期建设规划的工作体系的主要作用。即:(1将规划成果转化为指导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政府文件;(2建立城市建设的项目库并完善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