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西景观设计手法比较

中西景观设计手法比较

中西景观设计手法比较
中西景观设计手法比较

中西景观设计手法比较

摘要: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而景观设计是建立在以园林学为基础的环境系统之上的。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景观设计手法的比较,从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对比、自然营造手法和生态设计手法中进行探讨,可以看出中方注重意境的营造,强调“天人合一”,而西方更多的是对自然的模仿、征服,注重形式上的变化。

关键词:景观设计设计手法构景手法

一、引言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设计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的过程。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

景观是人类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伦理道德的反映,也是人类的爱与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便是人类对于欲望与梦想的阐述途径。但是,人类文明因为其独特的地域性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类的自然观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使得东西方对于景观设计手法存在不同的形式。

中国,由于其特殊的黄河自古以来便有着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传统,无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都是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

景象万千,又启发着人们去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对自然景观的开发以及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景观设计手法就在这种观念形态孕育下,得到了源远流长和波澜壮阔的发展,取得了艺术上的光辉成就。

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却有着与东方截然相反的自然观。古代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文明,当时人们的自然观还主要建立在泛神论的基础之上。泛神论把神视为自然存在的本身,即自然就是神,神就是自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西方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因此这些国家的人们在这样的客观自然界中造就了与东方国家完全不同的自然观。一方面,他们有着对自然界的畏惧,而另一方面,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使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可以通过斗争与努力改造自然甚至是征服自然。

两种不同的自然观,对于景观设计手法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当代中国教育日渐向国际化靠拢,很多设计手法也开始遵循于西方的设计理念,建筑教育更是如此。所以当代的很多景观设计作品,与西方的设计手法基本没有区别。当然不排除少数有思想的设计师们,继承先祖的自然观,设计出有别于西方的景观作品。所以对于这种设计手法的比较,更多的应该去回归历史,才能更好的去感受不一样的景观设计手法。

二、中西景观设计手法对比

景观设计主要分为城市景观、园林景观、居住区景观三

大类。其中城市景观又包括城

市广场、城市公园和城市滨水

区域。

景观设计是建立在以园林

学为基础的环境系统之上的。

园林历史悠久,中国、西亚和

希腊是世界园林三大系统的发源地。从世界范围看,园林设计有三大起源,分别为中部文明——起源于米索不达米亚,东部文明——起源于印度、中国、日本和东南亚,西部文明——起源于

图2.1.1古典园林体系表

埃及。1858年,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奥姆斯特德提出了“景观设计学”名称。

1、中西园林景观设计对比

(1)中西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对比

中国古代园林重在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西方园林则重在表现人的力量。

中国造园注重“景”和“情”,景自

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的标

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

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

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

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

生”。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

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这

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思想、造园宗旨、

园林设计、园林意境风格,都遵循中国传

统道家哲学“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形成

了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造园风格。另外

中国受到传统哲学思想及山水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以文人画派为主流的写意山水画。

这些写意精神的山水画成为中国传统园林

图2.1.2中国古代山水画

创造设计的蓝本。许多园林在建造之初,

都以写意山水画构图作为参照,由曲折之水、迂回之径、参差之石、幽奇之洞所构成的建筑环境,并通过建造者主观建造,利用人工的手段,叠山理水、花木配置,将园林创造成具有浓厚山水画的境界。因此,山水画的艺术观念为中国园林的设计奠定了哲学基础并从而影响了整个东方的景观设计观念,进而影响到了东方的景观设计手法。

这种景观设计观念在我国我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就能很好的得到验证,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

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

苏州拙政园创造了一种有意思

的空间,人与空间在交流的同时,形成了第三个世界,一个物我同一

的世界。园林不仅从视觉、听觉、

嗅觉、触觉这些方面建立了人与空

间之间的感知,而且在时间与空间

之间建立人与环境的联系,从而打破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使人超越现存的物质空间,进入一个“天人合一”的体悟空间。拙政园在市井

中开辟出一片自然田园的思想净土,

充分利用山水的环绕、花草的培植、

建筑的组合,营造出有机的、丰富

多彩的、流动的和令人充满联想的山水画一般的园林空间。它不仅反映了自然风光的美好,还代表着园林主人的品行、学问和操守。园林空间是园林主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求取平衡的

场所,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源

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的设计手法,

正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思想结晶。

中国古典园林除了南方的私人

园林系统,还有北方的皇家园林系

统。其规模宏大,建筑体态端庄,

色彩华丽,风格上趋于雍容华贵,

是帝王之家权利、财力和物力的象

征,其特点是嫉妒堂皇的规模、体

制的程式化及至高无上的天人思想。

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其中

图2.1.3苏州拙政园景色

图2.1.4颐和园谐趣园

图2.1.5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图2.1.4,图2.1.5)。

一个好的园林,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都必然会令人赏心悦目,但由于侧重不同,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西方园林表现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序、理性的自然。其认为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它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西方古典园林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反映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意识,满足追求排场或举行盛大宴会,舞会的需要。以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为代表,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巴黎的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苑位于巴黎西南18千米

处,原址自然条件很差,不适于造园,然而路易斯十四却为了“征服自然的乐

趣”执意在此建造宫殿与园林。凡尔赛

宫苑分为宫殿、花园、林园三个部分。

其中宫殿建在人工堆起的台地上,可同时容纳两万人,它向东西两边延伸形成中轴线,贯穿并统领全局。花园主要位

于宫殿东西两侧,以歌颂“太阳王”路

易十四为主题,雕塑、水池、喷泉、植

坛等依次展开。林园包括大林园和小林

园。十字形运河两侧的浓密树林称为大

林园。小林园主要位于国王大道两侧,

是园林中真正工人休息娱乐的地方。凡尔赛宫苑崇尚开发,沿用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显示出人为的力量,体现在华丽的喷泉和雕像,中轴线的几何格局、地毯式的花圃草地、笔直的林荫路、整齐的水池、排成行的树木、壮丽的建筑物等景观中(图2.1.6、图2.1.7)。

中西园林景观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整体

图2.1.6凡尔赛宫中轴线

图2.1.7凡尔赛宫横轴

看来,中、西方的园林景观设计手法按其表现形式和风格差别都是十分鲜明的。

中西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形成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可以从文化背景,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造园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而美学又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体系下成长的。

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他们提出的。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它强调整一、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

并深受绘画、

诗词和文学的影响。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造园理论专著,但绘画理论著作则十分浩瀚。这些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画论所遵循的原则莫过于“外师造化,内发心源”。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而内发心源则是强调并非科班的抄袭自然山水,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粹取其精华。

除绘画外,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自古就有诗画同源之说,诗是

图2.1.8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设计手法

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对于造园的影响也是体现在“缘情”的一面。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不免要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这些人作为士大夫阶层无疑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哲学和伦理道德观念。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重情”的美学思想。

除了景观设计手法有以上差别之外,还可以从以下园林的构景手法中看出中西方景观设计手法的差异。

(2)园林景观构景手法

中国传统园林充分运用多种构景手法,营造出了藏而不露、意境深远的园林景观,其精髓还是在于巧妙地分隔与组合了园林空间。分景的意思就是运用山石水体、园林花木、建筑小品等造园要素,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空间的分割,形成大小不同的空间配比,并且由于观赏者的视觉差,就可以形成富有变化的,虚实相间的景观。

1)借景

借景是在园林造景时,根据取景的需要将视线所及范围内的美景引入园内,使园外之景也能供游人在园内就能欣赏到,同时丰富园林景色。在借景时,可借的景物是非常之多的,比如远处的高山可借,近处的流水可借,甚至包括随着一年四季的季节转移而产生的不同景色,都可以借用入园,达到优异的美学效果。除了借季相之景,各种事物的声景等也是可以借入园中的。由此可见,借景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丰富园林可观之景,扩大园林的有限的空间,达到以小见大、尺山林的艺术效果,使得在有限空间也能够获得无阪的意境。借景,可以根据观赏者视点的不同或者景物位置的远近,有如下几种借法。

①远借与邻借——将园子外的景物

无论远近都借用入园。当园外之远景出

于较高位置时,可采用堆山叠石或是筑

高台起楼阁的方法抬高视点,以开辟平

视透视线的来借景。而邻借的时候,一

般要有高台或者楼阁以俯视因外的近景,

图2.1.9远借

或者是开园内之窗以借邻园之景。《园冶》中对邻借的解释是,若是园外之美景,只要有视线相通,便可借为己用,即使是邻园的景色,也是可以借到园内的美景。

②仰借与俯借——指由于想要借入园内的景色有高有低,有时从

上往下俯视所借园外的景物,有时

又要从下往上仰视园外的景物,从

而产生了观赏视线角度的变化的一

种构景手法。站在较高的地势往下看时,登高望远,视线的宽阔便会

产生一种位居高处远眺,全天下之美景一览无余的旷达心境;从下往上看,则可以产生良好的景深效果。杜甫诗云,“窗含西岭千秋雪”就是通过窗子向上看是仰借,而“门泊东吴万里船”,是说从门洞看泊于江边的船只,便是俯借。由于俯仰之间视线不同,所借赏的风景画而构图也不同,所引起的游赏者的观景感

受也不同。

③因时因地而借——利用时日变化,

季相变化与园林景物相配合组成园林景

观。清晨时,可以借朝阳之景;傍晚时,

可以借用落日之景等。比如说,在西湖

的景观营造中,就有不少对季相变化的借

景表现,还有一些景观是根据时令的变化

以及地域的差异而借景的(图2.1.11)。

2)隔景与障景

这两种借景方法,造就了中国园林藏

而不露,一步一景,时空变换的景观效果。

都是通过在景物与观赏者之间设置实体的

或者是虚幻的屏障来实现的。

①障景——通常是被放在大门口处的,

图2.1.10北海仰借景山万春亭

图2.1.11时令变化借景

图2.1.12障景

阻隔视线用的。当我们想要进入园子里的时候,我们必须绕过它才能看到里面的情况。这在增加了我们的好奇心的同时也增加了神秘感。②隔景——实隔与虚隔,可以将园林进行

有效的划分。像建筑这样高大的实体,常常可

以把园林分隔成完全独立的空间;而水池或湖

面这样的地面景观,里然也能划分空间,但并

没有使其完全分隔(图2.1.13)。3)漏景与框景

①漏景——采用通过漏窗、门洞等虚隔之物来观赏景象的手法。除了漏窗、门洞外,还

有隔扇、栅栏等都是用来营造漏景的材料。漏

景手法营造出来的景观,都是采用若隐若现的

形式来引起游人想要一探究竟、窥其全貌的兴

趣。因而漏景体现的是一种朦耽隐约之美。

②框景——通过布置类似于画框样式的景

观结构,使观赏者能从某个角度透过画框,来

欣赏前方的景物的手法。这一造园手法来源于

绘画,可以使观赏者产生一种在欣赏实景画面

的奇妙感。例如,在深圳的第五园里,设计师运用一些简洁的景墙或者窗框形成框景,将园内的水景,对面的景观小品选择性地纳入画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图2.1.15)。

4)其他构景手法

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手法,除了以上列介绍的几种方式外,还有像影景、色景等数十种各式各样的方法。

①影景——由光线形成的光影效果,即浮光掠影的景象。像湖面形成的倒影,水池形成的光影,地面或墙面形成的投影以及一些玻璃材料产牛的映像等,都是影景的成景方式。尤其是一些大的水面,常常能形成水天一色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空间无限扩大的感觉。

②色景——通过颜色的搭配以增加园林的美感的成景方法。像园林建筑、园图2.1.13隔景

图2.1.14漏景

图2.1.15框景

林水体、花卉植物、日月天光以及一些木质构件等,均可用来为营造色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配置相应的园林植物,使其在不同的季节产朱不同的颜色变化,丰富不同时节的园林植物景观。

(3)中国自然山水园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设计手法比较

1)相似性

中国的造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形成,二者从艺术手法到审美追求上均具有相似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①二者都取材于自然,表达对自然

美的讴歌与赞叹,遵循源于自然,依托

自然的艺术设计手法。

②二者都强调情感表达的艺术目的。

中国自然山水园林向来重视情感的表达。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的知识

分子总是把园林当作抒发情感和省思的

图2.1.16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场所.如拙政园中与谁同坐轩来源于诗词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图2.1.16),表现出园主的清高。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也重视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如钱伯斯在园林设计中,不断出现中世纪的废墟、残痕,表达一种怀旧的情愫。

2)差异性

二者虽有很大相似性,但从本质上看却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园林艺术。总得来说,中国山水园虽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反映了对自然美的高度概括,体现意境(图);而英国风景园则更多的模仿自然,以表现田园牧场风光为主要特色,通过草场、森林、溪流和曲折的园路,再现自然。

其次,在具体的艺术设计手法上,中国山水园幽深、隐逸,自有“庭院深深深几许”、“曲径通幽”的意味。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和公共性,园林没有明显的内外之别,私人的庄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在园林表现得功能上,中国园林拒绝功利主义的倾向,是少数人自省和精神自我满足的场所;相反,与中国园林相比,英国园林的服务对象更广泛,也更具开放性和公共性。既是美丽的花园,也是公众的汇聚场所和药物、蔬菜和

花卉的生产基地,牛羊的牧场。

查兹沃斯园位于德比郡,始建于15世纪~16世纪,因其长达4个世纪的变迁史以及丰富的园景而著称,园中汇集了包括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等在内的各种园林艺术。自1570

年以

来,各个时代的园

林艺术风格都在此

留下了烙印。查兹

沃斯园也因不断地

调整、改造,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成为世上最著名、最迷人的园林作品之一。

查兹沃斯园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部分。紧邻府邸部分分为规整式园林,延续了勒诺特尔经典造园手法,以轴线组织不同的景点,显示出人工美,包括今园内的“玛丽王后凉亭”台地、林荫道、“皇帝喷泉”、“海马喷泉”、水阶梯、迷宫、数千米长德整形树篱和黄杨造型等(图2.1.17)。花园四周的沼泽地、“威灵通岩山石”、“强盗石瀑布”、“柳树喷泉”等为自然式园林,道路蜿蜒曲折,地形起伏,水体自然。

2、自然营造手法

眼中有景和图中有景往往不可分割,即“自然营造手法”。心中有景是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正如我国古代园林家李渔所说:“山水者,情怀也;情怀者,心中之山水也”。意思就是说,观赏山水体现了一个人的才情,一个人的境界和审美能力。而作为规划设计山水的景观规划师,他们心中的境界从根本上决定了景观设计水平。心中有景境界,即景观设计的“自然意识”。

图2.1.17查兹沃斯园

当代景观的具体设计中,有多项景观要素,这里重点谈谈三类景观要素: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植物。自然景观重在自然二字,景观营造过程中要充分保持、恢复景观要素的自然状态;人工景观通常是景观的重点,其设计要同自然景观结合好,并要“融入自然”;植物景观营造,是景观设计的细部刻画,要“丰富自然”。

自然景观,主要是山水景观以及大

地的自然形态面貌。对此类景观在设计

中应作为现状保留其自然原生态风貌。

河边的自然护坡只要稍加整理、完善植

被,

保持其原有坡度而不需人工石砌,自然就是美;海边的沙滩是大自然造就

的,不可在上面大量建商业设施、更衣

室之类的建筑,星星点点有少许简单活

泼、体量小的服务点即可;山要保持其

原有形态,特别是山的轮廓线不能被破

坏也不能被阻挡,山上的植被也要保持

完好,不足处可补植一些树木;大地景观也是季节性的大看点,如金色麦浪、黄色油菜花……应有意识地将当地的特色农业组织到景观资源中去(见图

2.2.1,图2.2.2)。

人工景观,主要是建筑小品、植物、人工山水等。景观建筑虽然体积不大,但设计要求却很高。首先要求它本身具有良好的观赏性,艺术水平要高,不但要考虑静止时观赏,还要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因此对建筑的立面、比例、色彩都要全方位各角度考虑。小品建筑同样有功能要求,要满足人们休憩、文化娱乐的要求,还必须设计的舒适得体。此外,该

类建筑要做到室内、外空间与绿化浑然一

体,建筑既是园林中的点缀,园林又是建

筑的借景与背景(见图2.2.3)。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植物造景是用植物的形体、线条、图2.2.1金色麦浪

图2.2.2油菜花图2.2.3建筑小品

色彩等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既要满足植物本身的生长要求并与环境很好的协调融洽,同时又要呈现出美丽的意境,使人们在身临其境时受其感染。手法上既可以用单株植物造景,也可以植物群造景。

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和合理利用自然是景观设计的最重要原则。为此,景观设计者要具有三种境界:“图中有景;眼中有景;心中有景”。即应充分遵从自然,将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及植物等因素有序组织起来,娴熟运用各种自然营造手法。将追求景观设计的自然——人工临界处的妙境、景观、生态一体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化的理想人居环境,作为景观设计者必须的自然意识。

3、生态设计手法

景观生态设计包括广义和狭义2个层面的含义。狭义层面是指以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景观设计。它注重的是景观空间格局和空间过程的相互关系。景观空间格局由斑块、基质、廊道、边界等元素构成。广义层面是指运用生态学(包括生物生态学、系统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的原理、方法和知识,对某一尺度的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这个层面上的景观生态设计,实质上是对景观的生态设计。

以查尔斯顿滨水公园为例。

查尔斯顿滨水公园面积约3hm 2

,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

历史上这里曾经是繁华的港口,然而

随着几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这里原有

的湿地等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并逐渐衰败成为工业废墟,在20世纪80年

代更是沦为停车场。为了改善当地的

生态环境,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良好

的休闲场所。1990年,在前市长莱利

的带领下,Sasaki 联合事务所开始对

这片废弃地进行改造。

设计师将库珀河沿岸修整成一片

呈弧形的绿地,沿着水边是长360m 图2.3.1查尔斯顿改造前

图2.3.2查尔斯顿滨水公园总体图

的弧形步行道路,在道路沿线配置了凉

亭、喷泉、座椅、橡树林和小花园。河

中原有的沼泽植物被保留下来,以保护

现存的生态环境。橡树林营造了安静宜

人的公园氛围,成为滨水开放空间的城

市各街区之间的过渡区。位于公园中央

的喷泉是可进入式的,供市民和游客嬉

水。经过110m 长的栈桥可以抵达河流

的深水区,栈桥上有开放的廊道,像传

统住宅的门廊,廊道内部设有单椅和长

椅,是钓鱼的好地方。

查尔斯顿滨水公园通过地方领导与

景观设计师的合作,在保护公共对水滨

的使用方面成为了重要的先例,它创新

的设计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观与景观设

计相结合。其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设计手

法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1)对场地的处理

保留与再利用充分尊重场地历史和

现状特征,保留场地的原有元素,对原有

材料再次利用。莱利和他的设计团队通过对基地的调查发现,原有的沼泽地被破坏了,原有码头被荒废;在基地上还残留了大量的原有港口木栓。他们开始考虑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这些代表当地历史的遗迹。首先是保留较为完好的港口木栓,恢复被破坏的沼泽地,重建码头,让所有的这些代表历史的元素重新呈现在公众面前。

(2)对材料的处理

循环利用与生态优先以本地材料为主,倡导使用绿色材料。为了现该地区的滨水特色和乡土特点,设计师沿着库珀河1200英尺的河岸线种植了以本土植物为主的绿化带。在遗址上恢复重建17

世纪的码头,而恢复重建所需材料都是从当

图2.3.3

查尔斯顿公共绿地

图2.3.4

查尔斯顿中心喷泉图2.3.5查尔斯顿滨水区

河流中打捞,或是重新利用遗址上残留的花岗岩。设计师在材料的选择上都尽量选择耐用的,一般使用都在数百年以上。

(3)对生态资源的处理

经济高效与科技创新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需求,减少能量消耗,使用高效节能技术,使用可更新和高效的能源供应技术。在资源的利用上是及时很好的利用了当地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水。设计师通过在大型公共草坪中的中央喷泉将自然水系引入公园,以此加强公园与水滨之间的视觉联系并利用开阔自由的空间将水系导入沼泽地,这样即形成了水系的循环系统又保护了湿地环境。为了降低人工光源的污染,以便傍晚观赏天空的繁星,公园内的照明被压缩到最低限度。

(4)对人文资源的处理

融入设计理念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传

统、社会风俗,将当地的民俗风情容入到设

计理念中,使得当地的文化传统在景观上得

到延续。设计之初,市长莱利带领着设计团

队在查尔斯顿游览考察了许多天,以最大限

度地了解当地的居民和城市的习俗,因为当

地资源、文化和生活方式影响着每一个决

定。他们雇佣了当地传统钢铁工人为公园制作主体艺术品。先前拟定在码头的前端建设

1个游艇码头,考虑到市民的休闲娱乐活动,

最终将这个地段建设成了1个休闲垂钓区域

使得每一位游客都有权享受。

查尔斯顿滨水公园中,绿地取代了原来的开放式停车场和破败的码头,有助于缓解

和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盐沼地的植被和公

园海滩的恢复,可以使游客欣赏到此地的沿

海生态景观和野生动物。除此之外,一个精

心设计的公园还能促进人们建立健康的城市

图2.3.6查尔斯顿滨水绿地图2.3.7查尔斯顿步行道

图2.3.8查尔斯顿开放空间

生活方式。公园的周边街区改善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养成散步习惯,逐渐适应于居住在集零售和其它商业于一体的多种族聚居社区。

生态的景观设计不仅是要使得基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为当地居民创造良好优美的居住环境,更要通过生态环境的恢复带动居民融入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中来,同时也养成健康生态的生活方式,达到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非仅仅适用于建筑材料和施工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在整体设计思想上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性发展。

三、结语

中西方景观设计手法存在的基本差异还在于园林景观设计手法以及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其中园林景观设计手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东方注重意境的营造,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自然化的设计手法相结合;西方注重的是形式上的造型美,改造自然的设计手法和征服自然的设计观点相结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手法上,东方通常要么全盘吸收古代园林景观设计手法,要么全盘模范西方的景观设计手法;西方则更加注重与实际的结合,对环境的改造,注重公共空间的营造。

造景无定式,景到随机,在景观设计与建造中手法往往不是单独的运用,而是一种或者多种的同时并用,才能够解决纷繁复杂的景观设计与建造的需求。

景观设计手法应该是多样化的,不能固守一格;对于传统手法的运用,应该是灵活的、发展的、创新的;对于具体的方案设计,应该是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地去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只有在不断地实践练习中反复推敲体会,才能真正掌握景观设计的技巧,为人类创造更多、更优秀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美利黄文暄,景观设计,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08

[2]王兰杨渝南,园林景观设计赏析,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3]鲁俊,中西方景观艺术比较及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7.06

[4]警志刚王曼丽陈麟春,景观设计与建造中设计手法的探讨,园林科技,2008.04

[5]杨元婷,当代景观设计中的自然意识和自然营造手法,山西建筑,2012.01

颐和园景观设计手法

颐和园景观设计手法

北京农学院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 实习一 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课程名称: 园林艺术理论 任课教师: 郑强 学生姓名 乔丹 学 号 201420521212 系 别 园林学院 专 业 风景园林 成绩:

实习报告提交时间:2016 年 3 月30 日 实习一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实习目的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这一重要类型园林的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这一类型的园林布局及造景手法 2.了解并掌握园林空间的构成要素,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平视景观,仰视景观,俯视景观的不同视觉效果 3.了解皇家园林的植物配置特点 4.了解皇家园林前宫后苑这一园林形式 5.了解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诗情画意,典故传说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6.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北方皇家园林 一、颐和园背景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

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东西向1600米,南北向1900米,湖面占总面积四分之三。 北京西北郊原有瓮山,为燕山余脉,山下有湖,称七里澧、大泊湖、瓮山泊、西湖。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主完颜亮在此设置金山行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接济漕运用水需要,水利学家郭守敬开辟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使水势增大,成为保障宫廷用水和接济漕运的蓄水库。 宫庭画师郎元宁画颐和园设计初稿。 二、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

[园林景观,住宅小区,策略]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策略

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策略 摘要:主要针对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与策略,同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法。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策略分析 当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比较注重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居住感受,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开发企业的品牌形象。所以,优化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对于居住者和开发商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分析 1.1 完善园林景观的功能性设计 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往往存在误区,即过于追求小区环境表面形式上的光鲜亮丽,而忽略了园林景观设计核心:小区景观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当前,现代住宅小区的开发通常会将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单独立项,设计人员需在项目成立之初,介入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有利于设计人员根据小区地貌、地形以及各种植被资源,合理规划设置小区园林景观的绿化功能、人车分流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等方面。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须始终将景观的功能性与实用性放在第一位,将优化居民的生活出行作为设计的最终目的。 1.2 坚持“以人为本” 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需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居民与小区环境的和谐统一关系,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模式,让居民在实际居住过程中充满愉悦感和归属感。例如,现代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高节奏的工作使人感到紧张和压力,希望有个能放松心情、恢复体力、舒适健康的环境,有一种“回归自然”,“还璞归真”的内在需要。因而设计者在设计小区园林景观时,可将小区内环境设计得更贴近大自然,并适当增加小区环境色调的明亮性与多样性,注重小区内软景与硬景搭配的协调性,若条件允许可尽量选择种植带有清新香气的树木花卉。以此带给居民更加舒适、愉悦地居住体验。 1.3 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融入 在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尽可能地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环境。例如,苏州地区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的设计,可依托于历史悠久江南建筑文化。苏杭自古就有“江南水乡”之称,苏州在中国文化历史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因而苏州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多利用小桥流水,亭台楼榭营造中国式的且具有苏州特色的古典韵味。同时,设计中可将与苏州地区相关文化名人或诗文歌赋,雕刻或镶嵌于小区内的石桥、假山、匾额、庭院等各处,以此凸显苏州地区悠久的文化历史氛围。 1.4 遵循生态设计的原则 人和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是现代住宅园林景观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园林景

景观设计专业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方向和总体目标 1、职业方向:景观设计 2、总体目标:景观设计师 二、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分析 1、社会环境分析:2008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使就业形势变的很严峻,就业率明显下降,但这场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不算很大,目前形势有所好转 2、职业环境分析:景观设计是近几年在国内刚刚兴起的一个职业.。我国起步较晚,从事该行业的人员较少,业内的资深人士更是稀少。在城市绿地逐渐减少,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景观设计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大,就业前景广阔。 三、SWOT分析 1、竞争优势(strength) a、自我评估:不怕牺牲眼前的利益,坚持长远的目标,以自己的前途发展为基础;不怕挫折,在受挫时依然能积极工作,在重重障碍下依然不屈不挠;有能力做到客观地检查自己的观点;有强烈的进取心,不愿受传统习惯和环境的束膊不满足观状,要勇往直前;兴趣、爱好广泛;勇于认错,并能向有经验的人学习;要严于自己宽以待人;不怕暴露自己的无知;即使遇到一连串失败,依然坚信自己的能力;诚信,诚实,正直,不推卸责任,不连累他人;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才能永不满足;对权威不害怕,不迷信;善于用他人的观点来全面观察事物;为内在动力而不知疲倦的工作,有远大的抱负;从创造中得到最大的快乐;愿意倾听他人的观点和见解;与他人友好相处;身体健康,具有旺盛的精力和活力。但有时与人沟通没有掌握最好的方式方法,从而造成情绪的对立。 b.老师领导评估:学习兴趣浓厚,成绩良好,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热情,同学关系较好,有一定的领导能力 c.父母家人评估:工作起来的时候很认真很投入,有非完成不可的决心,喜欢自己创作,动手能力强,手巧,观察能力强,很乐观 d.同学朋友评估:待人热情,平易近人,乐于助人,为人有正气,学习认真负责,有礼貌,很活泼,很乐观,想象力丰富 f.部门评估:有责任心,工作认真,有上进心,主动性强 2、竞争劣势(weakness) 自我评估:.专业相关知识相当缺乏,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不足,领导和组织能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综述_赵晓昱

收稿日期:2010-06-13 作者简介:女,1974年生,助理工程师,下花园区自来水公司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综述 赵晓昱 下花园区自来水公司 摘 要 从城市景观入手,分析了城市广场景观及其功能定位和文化性表达,对城市广场景观 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有重点的探析和综述. 关键词 城市广场;广场景观;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 2 0 前 言城市景观是城市空间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绿化、小品等所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的表现,是通过人的感觉及思维后所获得的感知空间.因而城市的景观设计,也可以说是城市美学在具体时空中的体现.它是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进而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城市景观设计常与空间设计联系在一起,空间是城市景观中第一位的重要因素.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城市特色、改善城市景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广场设计是最典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广场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的客厅,集中体现了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设计优秀的城市广场并具有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外吸引力,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同时构筑城市防灾空间,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等多重作用.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1 城市广场景观作为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的一项基本内容,广场设计应该立足于现代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三大要素,即意义、使用与环境.“意义”指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的问题,“使用”指作为开放空间的领域性问题,而“环境”指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场所,需要广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与绿化作用,这一点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说古代的苑囿设计内容都浓缩于古典园林设计之中的话,那么,可以说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最基本的东西都浓缩在广场设计之中.广场不是一种简单的形态游戏,它是一种生活,是一段历史,或者说是一种制度的产物.在古代,东方几乎没有广场,而现代城市广场,其意义已走向多元化,它既要满足多层次人群的精神要求,又要体现当时当地城市居民多层次的价值观念.因此,一个设计成功的城市广场,不仅能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市面貌,还要折射出这个地区的社会历史及文化沉淀,也就是要与该地区的“文脉”相融合.广场规划设计已经开始成为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热点.广场成为市民集散和扩大城市绿地的重要手段. 2 城市广场景观的风格定位及其文化性表达 城市广场具有人流密度高、聚集性较强、空间较开放等特点,对于高密度开放空间的广场规划设计而言,广场设计所营造的一个“场”,是一个空间领域,我们不仅要在其形态、功能、环境上下功夫,还要将其融入周围区域的文化中去.一个好的广场设计,应该能激发人们文化生活,创造引人入胜的交流氛围,从而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格. 广场的景观设计一方面具有共性,无论是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都应该具有客观的比例、尺度、重第28卷第3期2010年9月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 OUR 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AR C HITEC TU RE A ND C IVIL EN GINEERING Vol .28No .3Sep .2010

园林景观的设计策略解读

园林景观的设计策略 摘要:从空间的秩序性、尺度的适宜性、视觉的艺术性、环境的生态性和场所的包容性五个方面探讨了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实践创作研究时应该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策略的解读,为园林景观设计师们提供一个宽泛的思想平台,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使他们能够更加清晰、更加准确地介入设计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有的放矢地进行园林景观的创作研究。 关键词:空间;尺度;视觉;环境;场所;园林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space order, dimension expediency, artistic quality of visual effect, ecological feature of environment and containment of the lieu. The exploration of these problems provides a wide platform for designers to express their thinking and broaden their horizons, which helps them take every detail into consideration to carry out landscape design research. Key words: space; dimension; visual effect; environment; site; landscape 从西方所罗门王子瑰丽的神殿到光怪陆离的荷兰风景油画,从中国的“囿”和“圃”到山水园林,“园林景观”这个富有魅力的词汇闪烁于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光鲜而璀璨。似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被其修饰的可能,步入当代社会,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以往单一设计视角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笔者以一个更为宽泛的和多样化的视角去探讨园林景观的设计策略,探讨的范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空间的秩序性、尺度的适宜性、视觉的艺术性、环境的生态性和场所的包容性。 一、空间上的秩序性 (一)界定景观轴线 约翰?西蒙兹在其著作《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的可视景观一节中谈到了轴线,他说:“本质上讲,轴线是连接两点或更多点的线性规划要素。它总是被看作一个联结的要素。”[1]由此可见,园林景观轴线的界定是必要的。因为轴线的引入可以使景观系统具有方向性、秩序性。但园林景观不同于其他的景观类型,它更在意景观所创造的意境,所以轴线的形式有时是笔直的,有时可能是曲折的,但界定轴线的目的就是为了确立空间组织的逻辑顺序,以此契合于景观的功能需求,创造景观的场所氛围。苏州私家园林景观的曲折轴线就让我们体会到了景观空间的无穷变化,感知了景观空间带给我们的无限魅力。 (二)梳理空间内涵 如果说轴线是景观系统的中枢,那么景观涵盖的空间内涵就是附属于中枢上与人交流的媒介。每一个目的就是一种需求,每一种需求就意味着一种行为,每一种行为就必然决定着一种空间模式。梳理空间的内涵就是基于整理景观所承载内容的设计原则。只有明晰景观涵盖的内容,我们的空间组织才会有的放矢。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必须将景观所要涵盖的内容梳理清楚,进而根据各种内容赋予其最为适宜的空间模式。对有相互交叉的或是可以统一的空间进行

风景园林专业课程

标题:对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建议 前言 2004年“中国园林藤头杯”青年风景园林设计大赛圆满谢幕了,代表着当今在校学生最高设计水准的比赛又告一段落。看着同龄人的作品,心中不免感慨万千。在为他们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少年老成”的创造力和那些精妙杰伦的表现力震慑的同时,心中也开始有了隐隐的悲哀:我能行吗?为什么我们学校的园林专业不行?在全国农林院校中排第六名的山东农业大学,居然在有43所院校,23个设计单位参赛的“藤头杯”的194件作品中没有一件来自我们学校!真的想问,山东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怎么了? 从来时的惊喜,到现在的悲哀,使我不得不为我喜欢的专业做点什么。我来自湖北,我的武汉在东部产业结构升级与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沦陷”了;我来自林学院,我的园林专业在学校其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沦陷”了!像武汉市长李宪生,为武汉的崛起而四处奔走呼吁一样,我要为园林专业的崛起吆喝助威。或许,我并不能马上改变什么,但是,只要你听到这样一种不甘沉沦的声音,只要你知道我对园林的挚爱并默默为之奋斗就足够了。 1 园林专业现状及园林人才培养现状 1.1 园林专业现状 我们园林专业的这一代,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伟大变革时代,祖国蓬勃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土地与社会变化,迫切需要以土地设计为己任的风景园林学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不论从政府领导到地产开发商,从大众百姓到社会媒体,认识正在不断深化,需求更是与日俱增,前景无不令人瞩目。然而,当今中国社会对现代景观需求如此迫切广泛之际,作为园林设计的实践者,大家都准备好了吗?众所周知,园林设计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她囊括了技术,艺术,人文,管理,政策法规等诸多领域的内容。可如今,园林专业的理论研究与专业教育却是步履艰辛,培养的人才更是寥如星辰……因此,对于园林专业教育的落后现状,我们要有充分的危机意识之后,才能有改变的动力和支持改变的社会氛围,是吧! 前景是辉煌的,未来是无限的美好。可毕竟再好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以前是建筑,建材行业,现在是咱园林设计的了! 1.2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对于当前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陆地区可是众说纷纭,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于是大家先到为君,后到为臣,各占山头,各树门派,现在的景观园林正处于一个典型的诸侯混战时刻,谁稍强大谁就能多分一杯羹,谁就做大哥,接受别人的尊敬。当前园林专业大致面貌分为3类:一是城市规划与设

颐和园景观设计手法

北京农学院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实习一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课程名称:园林艺术理论 任课教师:郑强 学生姓名乔丹 学号 1212 系别园林学院专业风景园林

实习报告提交时间:2016 年 3 月30 日 实习一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实习目的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这一重要类型园林的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1. 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这一类型的园林布局及造景手法 2. 了解并掌握园林空间的构成要素,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平视景观,仰视景观,俯视景观的不同视觉效果 3. 了解皇家园林的植物配置特点 4. 了解皇家园林前宫后苑这一园林形式 5.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诗情画意,典故传说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6. 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北方皇家园林 一、颐和园背景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东西向1600 米,南北向1900 米,湖面占总面积四分之三。 北京西北郊原有瓮山,为燕山余脉,山下有湖,称七里澧、大泊湖、瓮山泊、西湖。金朝贞元元年(1153 年)金主完颜亮在此设置金山行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接济漕运用水需要,水利学家郭守敬开辟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 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使水势增大,成为保障宫廷用水和接济漕运的蓄水库。

宫庭画师郎元宁画颐和园设计初稿 、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 三山五园包括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畅春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其中清漪园于光绪变法时改为颐和园。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 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 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万寿后山三部分。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贝規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 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气魄宏大,充分利用了天然山水风景的自然美。西堤分开大水面,使水面更有层次感。 建成后的颐和园与杭州西湖相比极其相似,昆明湖水面的划分同杭州西湖一样都有一条湖堤把水面分成几块;万寿山和昆明湖的位置关系与孤山和西湖相同都呈现北山南水的态势大致成南北走向,苏堤在西湖中也成南北走向;还有就是颐和园和杭州西湖都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的中 “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但是颐和 园之摹拟杭州西湖,并不是简单的抄袭,用乾隆的话来说乃是“略师其意,就其自然之势,不舍己之所长”贵在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的艺术的再创造,能够结合本身的环境、地貌特点和皇家宫苑的要求,发扬“己之所长”,作出了卓越的创新,可以说有“本于西湖,高于西湖”的园林艺术效果。譬如,杭州西湖景观之精华在于环湖一周的建筑点染而形成的犹如长卷展开大幅度烟水迷离的风景画面,颐和园的前湖的规划亦“略师其意”,着重在环湖景点的布局:从湖中的南湖岛起始,过十七孔长桥经东堤北段,折而西经万寿山前山,在转南循西堤而结束于湖南端的绣

中西景观设计手法比较

中西景观设计手法比较 摘要: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而景观设计是建立在以园林学为基础的环境系统之上的。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景观设计手法的比较,从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对比、自然营造手法和生态设计手法中进行探讨,可以看出中方注重意境的营造,强调“天人合一”,而西方更多的是对自然的模仿、征服,注重形式上的变化。 关键词:景观设计设计手法构景手法 一、引言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设计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的过程。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 景观是人类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伦理道德的反映,也是人类的爱与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便是人类对于欲望与梦想的阐述途径。但是,人类文明因为其独特的地域性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类的自然观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使得东西方对于景观设计手法存在不同的形式。 中国,由于其特殊的黄河自古以来便有着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传统,无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都是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

欧洲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当代特征

欧洲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当代特征 作者:周向频文章来源:城市规划学刊点击数:2294 更新时间:2006-6-7 19:38:34 欧洲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当代特征 周向频 The Development and Tendency of Modern Europe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ZHOU Xiangpin Abstract:Modern Europe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as born in the background of ri ch garden culture tradition and mod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It is developing it s ideas and form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and showing outstanding in the wo rld by respecting tradition and locality, applying new technology and absorbing the spirit of modern art. Keyword:Europ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radition, modern, characteristic, tenden cy 提要欧洲深厚的园林文化传统和现代工业文明蕴育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诞生,它的发展经历了各种风格形式和思想观念的演变。在全球化进程急速推进的今天,欧洲当代景观规划设计仍然以其对传统和地方性的尊重,对最新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对各种艺术观念与形式的借鉴而在当代世界景观舞台上独树一帜,引领潮流。 关键词欧洲景观规划设计传统现代特征趋势 文章编号1000-3363(2003)04-0049-07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 A 1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萌芽 随着欧洲工业城市的出现和现代民主社会的形成,欧洲传统园林的使用对象和使用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开始向现代景观空间转化。英国设计师莱普顿(H.Repton)被认为是欧洲传统园林设计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承上启下的人物,他最早从理论角度思考规划设计工作,将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对自然与非对称趣味的追求和自由浪漫的精神纳入符合现代人使用的理性功能秩序,他的设计注重空间关系和外部联系,对后来欧洲城市公园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英国从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许多城市环境恶化,为改善城市卫生状况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政府划出大量土地用于建设公园和注重环境的新居住区。1811年伦敦摄政公园(Regent’s Park)被重新规划设计,设计师纳什(J.Nash)在原来皇家狩猎园址上通过自然式布局表达在城市中再现乡村景色的追求。1847年在利物浦市建造的面积达50hm2的Birkenhead公园(图1)是当时最有影响的项目,设计师J.Paxton将住宅布置在公园周边,以环形车道紧凑布局,创造了城市中居住与自然结合的理想模式。此后,英国和欧洲其他各大城市也开始陆续建造为公众服务的公园。

购物中心景观设计策略

购物中心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就购物中心而言,无论是室外或室内,景观设施都能有令人惊喜的影响。好的景观能增进室内外的环境品质,塑造购物者对购物中心的美好印象。服务区域 及废弃物集中场可利用植物、树木所形成的围栏与购物区域加以隔离,道路及地 面的停车场同样也可通过植栽等作为软化景观的工具。 1、环境细节 由于购物中心为整体开发、统一管理的形式,所以购物中心的设计者通常可 以做一些以装饰为目的的设计,使该地区的地价得以创造与提高,而能有较强的 经济活力及优美的环境。一般而言,可设计配置特殊的景观及铺面,例如在室外餐厅、凉亭、休息区、会议厅、会议室、展览空间、图书馆、育儿室及儿童游乐 场等处,可着重家具及其他细节的布置,如颜色的运用、雕刻、喷泉及特殊展厅等。由于招牌一方面必须注意与建筑及环境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又要顾及易于 识别的要求,因而也会具有装饰性的风格。 2、户外休息区及儿童游乐场 对于购物中心而言,户外休息区应为交流、约会的中心区。但在设计时常有 两难的局面产生:一方面,如果户外休息区设计的过为舒适,其所需的尺度可能 会造成停车者需走很长的距离才能到达 Mall;但另一方面,如果不小心处理这一 区域,则可能损失一个会引人注意的中心。因此,配置适当的座位是必须的,使 户外休息区不致显得过大,尤其是在购物中心的中庭及儿童游戏场附近。Mall 或走廊上的餐厅及咖啡座等有桌子的座位,给购物者提供了另一种座位的选择。 3、地景设置 (1)入口大厅 入口大厅为进入购物中心后第一处场所,为室内与室外的转换空间,对于购 物者而言,这是建立购物中心理想的首站。因而设计的重点应在于利用组合植栽、座椅、水池、铺面、指标等地景设施,塑造欢迎、愉悦的气氛,以提升购物意念。同时也以空间设计及地景设施配置的方式,塑造出清楚的购物路线指示,使购物 者进入购物中心后能清楚地了解自身所在及欲往的方向,去除可能迷路的恐惧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形式表现手法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形式表现手法 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的表现手法多数处于考虑最多的是个性空间,景观设计专家冶青分析:“园林景观设计要以“人”为本,经常见到大家提,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很少。各大城市都有广场,广场很大,人不能留足,原因树很少,城市家具少(座椅少),草坪大,不让人进。雕塑太大让我们窒息,比例关系和控制范围考虑不足。”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多注重尺度“宜人、亲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文脉。不能违背自然而行,不能违背人的行为方式,鲁迅先生曾说过:“其实地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我们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既要继成古代文人、画家的造园思想,又要考虑现代人的生活行为方式,运用现代造园素材。形成鲜明的时代感,如果我们一味的推崇古代园林景观设计,就没有进步。不同的时代景观设计要留下不同的符号。 景观设计规划庭院级景观、公共级景观与私家庭院,利用天然的“龟桩第块”暗示“长寿健康”,符合东方居住理想的“负阴抱阳、背山面水”风水理论,以木石水雕筑园林,采用水景、鹅卵石、竹林绿植等元素,通过连贯的木栈道和蜿蜒曲折的河水连接一、二、三期三个圆区,更以高大浓密的树木自然围合出私

密的院落,营造雄浑而私密的“流动客厅”,一脉璀灿瑰丽的都市谧境。 湖畔水边、边坡的营造如新加坡圣淘沙的景观设计项目,岛中心树阵广场,就是一个休闲的多功能客厅,配备小型舞台、花池、座椅。河水绕着广场而过,河岸呈自然排布,整个广场如同漂浮于水面之上,景观渐变,韵致盎然。门口广场,充满遐想的枯山水边,点缀雅致咖啡座,因地制宜精雕细琢出瀑布叠水,于国际贵族奢侈的生态圈中,畅享大自然馈赠的无限静谧,可拾阶而上的下沉式庭院、旖旎坡景、雅致小品、30~40平方米精致庭院,70~100平方米开阔的私家迎宾前庭,具有质感、直接而又朴素的园林小品,动静相宜的韵律之美,呈现西方繁复美学与中式洗炼美学融合的特色。让从来一马平川的花园陡然化为立体嬗变的辉煌景观,雕琢绿化、园林景观设计、建筑浑然天成的园境艺术,闲庭逸境的旷度风采,写照主人从容心境。

世界风景园林发展史

世界风景园林发展史(实践篇) 工业革命和城市化(18世纪中叶)以前,西方园林学科的发展 造园时代: 欧美国家在18世纪中叶以前手工业时期,只有供皇帝使用的猎苑(Hunting Park)(相当于中国周文王之囿)、皇家营苑、王子或贵族的城堡园林、贵族的别墅(Villa),园林、寺庙园林、富裕阶层... 风景造园时期(Landscape Gardening) 18世纪中叶,欧洲发生工业革命,接着出现了城市化,城市居民厌倦了那种精雕细刻、修剪整形、中轴对称、了无生趣... 在工业革命与城市化以后,西方园林学科的发展 奥姆斯特德与Landscape Architecture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环境规划设计学院劳莱教授(Prof.M.Laurie)在其著作《An Intrnduetion T 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与Landscape Architecture 美国是世界上工业化发展最快的国家,早在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他虽然是在纽约宣誓就职的,但他深感美国的特...

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与Landscape Planning 1986年3月,在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举办的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World Conference。n Education For Landscape Planning)明确阐述了关于Landscape Planning学科的含义: 在欧洲工业革命以前,中国造园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及"人与大地"关系的古典哲学是人类文化的典范 国际大地规划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联合会(IFLA)的第一任会长和终生名誉会长英国杰列科爵士(SirG.A Jellicoe)曾经在1985/861FLA年报发表论文《伊甸园的探索》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在国都中心建设大园林的国家 全世界的文明古国,除了中国以外,从埃及、巴比伦、希腊、印度到罗马帝国,在城市中心,一般都是没有园林的... 中国的杭州与西湖是全世界最早、最美的园林城市(Garden City) 园林城市(Garden City)是令人类人居环境(ekistics)的最高理想。Garden City这个名词,是由西方人提出来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大自然’为原型进行园林创作的国家 世界上最早的园林设计,不但埃及、巴比伦、希腊是整形几何式的,中国也不例外是整形几何式的。

公园规划设计文献综述上课讲义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文献综述 1、城市公园产生背景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休息地,是市民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日常生活和身心再生所必需的“平常景观”,是居民日常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公园设计在地块划分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绿色块,而是弥漫于整个城市用地中的绿色液体[1]。 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对于休闲游憩的需求与日俱增,城市的生态园林环境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是城市生态园林环境的重要体现。所以,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城市公园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2、城市公园的发展 2.1西方园林的发展 纵观世界造园的发展,至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而服务于大众的公园出现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公园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城市的发展以及更重要的是,随着民主思想意识的诞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3]。 早在19 世纪末,西方城市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开始建造公共绿地等城市景观系统。1880 年,著名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德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便成为了世界公园景观设计和建设的蓝本。之后,公园景观又逐渐开始结合灯光、建筑艺术、休闲设施等等元素[4]。 2.2我国园林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建造的历史始于何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但从园林建筑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园林主要是供游憩、文化娱乐、起居的要求而兴建,而使用者则必须占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和劳动力,才有可能建造供他们游憩享乐的园林。故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园林大多数为皇家园林或权贵大臣的府邸园林,同时寺庙园林也是我国古代一笔财富。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出将广州的越秀山辟为公园(现为越秀公园),当时的一批民主人士也极力宣传西方当时诞生不久的“田园城市”的思想,积极响应倡导筹建公园。于是在一些城市相继出现了一批公园,并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植物展示、儿童活动、运动、展览等设施功能,但1949年前我国的公园数量还是很少,容量也很有限。 跨进21世纪,我国城市公园的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建设生态城市和发展旅游事业直接刺激和促进了城市公园的发展,使城市公园的数量猛增,投入规模加大[3]。 3、城市公园的设计要素 景观规划设计涉及范围已远远超出我们常说的“景观”的概念和范畴,不仅仅包含了绿化种植设计,公共小品设计,还要考虑到满足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等综合因素的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人类塑造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 现代城市公园的艺术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中,已由普通的城市广

园林景观设计6大生态性策略

园林景观设计6大生态性策略 园林景观设计6大生态性策略如下: 一、以当地资源作为设计基础 设计过程中,应当以当地自然资源与条件作为基础,因地制宜,充分凸显园林景观的地方特色。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附近自然资源的保护,将绿色空间与生态系统对城市环境改善作用发挥最大。 此外,在上述基础上加大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发挥当地特色,因地制宜打造出一个生态宜居环境,构建出一个良性循环、互相依存的复合生态系统。 二、维持物种多样化 物种多样化是自然环境较为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当今生态学以及生物学研究热点与重点内容。园林物种多样化可以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植物群落,在群落当中,物种间是呈现一种互补状态,而非竞争的态势。 所以物种多样化直接反映着园林景观生态水平的高低,并且直接影响着本群落的稳定。此外,物种系统化与多样化能够有效提高园林生态系统抵抗能力,减少大面积物种灾害发生率。所以,景观设计过程中应以维持物种多样化为要素,并尽量选择和园林植被结构较为相近的生物群落。 三、合理增加绿量

绿量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一项必不可少之元素,亦是绿地生态功能的基本保障。合理增加绿量首先应选择适应性强、光合效率高以及叶面积指数高的植被。其次,应根据植物类别以及其在生态位、空间、时间上的不同来合理搭配植被,以构成一个层次鲜明、搭配合理、植被优势互补的综合生态群落。该群落不但对绿地功能、结构有着决定性作用,而且还能有效使用园林空间,提升园林利用率,大大增加绿量,让绿地在局限条件下将其景观与生态效益发挥最大化。 四、科学规划设计 第一、需对园林建设地区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进行细致的调查与研究,并对土地利用适宜性与生态敏感性进行科学评估。 第二、对设计与规划区域中人类活动以及生物、物理元素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并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 第三、制订合理生态资源保护性建设规划,对园林建设生态性目标、行动纲领以及指标体系进行明确。 第四、组织相关机构或人员参与到园林景观规划的决策过程中,广泛征集相关人员的意见,并将优秀的建议加入到规划方案当中,以提高规划的成功率与实效性。 五、以改善生态条件为设计前提 在设计过程中,应将草木、灌木、乔木作为重点布设对象,在垂直空间上,应侧重合理搭配植物草本以及乔灌木的分层结构,全面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在水平空间上尽可能将其设计形成一个立体、大面积负面屏障,以充分扩大园林绿化面积,从而有效发挥其生态效益。

国外景观设计专业院校推荐

景观设计在国内外都是深得艺术生的青睐,但是国外开设景观院校众多,使得艺术生不知道如何选择。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国外景观设计专业院校推荐,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外景观设计专业院校推荐 1.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英国) 申请难度:4.5;优势专业:建筑设计、纯艺术;院校地址:英国伦敦高尔街 伦敦大学学院拥有国家医学研究中心(NIMR),欧洲顶尖的太空探索实验室(MSSL),以及世界著名的盖茨比计算神经科学中心(GCNU)等诸多领先科研机构。其主校区邻近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国王十字车站和摄政公园,坐落于伦敦市中心。 建筑学本科主要针对有志成为专业建筑师的学生,课程覆盖建筑设计的主要学科、历史理论、专业研究和技术。本课程的完成意味着免修建筑师注册管理局(ARB)第一部分的课程,同时免考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建筑研究本科课程仅对已完成第一年或前两年建筑学士课程的学生开设。学生通常充满干劲、独立,想继续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专业化研究。三年全日制本科课程计划旨在制定一种从实用、富有创造性、丰富而严谨的设计方法。该专业主要依托工作室实践,70%是教授课程。 2.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英国) 申请难度:4.0;优势专业:服装设计、插画;院校地址:英格兰南约克郡谢菲尔德市 谢菲尔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英国顶尖大学,世界百强名校,位于英国第四大中心城市谢菲尔德市,建校历史可追溯到1828年。谢菲尔德大学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教学科研中心。作为英国最著名的“红砖大学”之一,谢菲尔德大学是英国众多百年老牌知名大学中最具有国际声望的世界一流大学之一,为英国最顶尖一流大学联盟罗素大学集团(The Russell Group)、欧洲大学协会( EUA)、世界大学联盟( WUN)、白玫瑰大学联盟的成员。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

1.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 1、景观生态学原理、现代空间理论、行为心理学以及设计艺术思潮等领域得探索与研究奠定了现代景观设计研究得基石。 2、通过将空间、行为、生态及人文精神得有机结合,综合提升土地得使用价值与效率,以可持续得方式、方法促进人居环境得发展。 3、促进现代景观设计变革得主要因素: ①20世纪急剧变化得世界格局导致景观设计领域国际化加剧; ②哲学与美学及艺术思潮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景观设计得理念; ③相关科学技术得发展改变景观设计得架构; ④随着学科高速发展,景观专业知识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整合得趋势; 4、以生态学、“3S”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改变学科发展态势,改变专业价值观念。 5、景观设计在经历了古典主义得唯美论、工业时代得人本论后,在后工业时代迎来了景观设计得多元论。 6、美国景观设计师丘奇代表作唐纳花园得设计特色“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得花园设计之一”。受立体主义思想得影响,丘奇认为花园每处景观应可以同时从若干个角度来观赏,并且一个花园应该没有起点与终点得限制,景观空间就是复始得。线条之间得对抗、形式之间得对立,使整个形体具有强烈得约束感,不仅具有自身独立得特点,同时也符合场地得得需求。 7、丹·凯利得米勒花园:占地1、86ha得长条形米勒花园平面沿着长轴方向被划分为三个部分,花园、草地与林地,她用树篱、林荫道与墙垣围合形成矩形空间,在庭院区与草坪之间就是一条两边种植着美洲皂荚得林荫道,道路得尽头摆放着亨利摩尔得雕塑。(2013已考) 8、美国劳伦斯·哈普林得罗斯福纪念公园。以一系列花岗岩墙体、喷泉、跌水、植物等营造了四个空间,分别代表了罗斯福得四个时期及她所宣扬得“四种自由”,以雕塑表现四个时期得重要事件,用岩石与水得变化来烘托各时期得社会气氟,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开放得,引人参与得纪念园得空间特色、景观

景观规划思想发展史

景观规划思想发展史 2003-2-19 9:34:03 《中国园林》2001《设计新潮》2002/1 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阅读5620次 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 ——在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的演讲 《中国园林》2001 《设计新潮》2002/1 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景观规划设计系亚历山大与维多利亚·维利终身教授,早年师从城市设计泰斗凯文·林奇,并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从1966年起执教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是国际权威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教育家,历届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主要学术主持人,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负责人,对现代规划理论有举世公认的重要贡献。在景观视觉分析、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在规划中的应用、以及景观生态学在规划中的应用等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1984年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杰出教育成就奖,1999年获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突出成就奖。斯坦尼兹教授同时也是包括北京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在内的国际多所大学的荣誉教授。 我作为一个教师、研究者和景观规划师,主要受到的是欧美文化的影响,但在研究生时期就学习中国文化及亚洲文化。因此我清楚地知道,景观规划的概念并不仅仅起源于欧美。严格地讲,我也不是一个历史学家,我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景观规划师,而且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的景观规划师。 两年多前,我就一直想作一个报告,以告诉大家前人的思想如何影响我现在的工作,今天很高兴能给大家作这么一个报告。在报告中,你们所见到的不是一些著名项目的幻灯,而是关于大约30个重要人物的介绍。对于其中每个人,我将展示他(她)的照片并介绍其生平。更重要的是,我将介绍蕴藏在他们所作项目背后的重要思想。同时,这个报告是非常简短的,这30个人每位都有不凡经历,而对我而言,他们每人可能会有一两个重要的思想影响至今。 关于我们这个学科最好的定义是赫勃特·西蒙(Herbert Simon)在1968年所写的《工艺科学(The Science of Artificial)》中提出的,他写道:所谓设计,"就是找到一个能够改善现状的途径"。但是设计对象的尺度和比例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就小尺度而言,我们可以在一个地块上设计住宅;在中等尺度上,我们可以规划新开发区或新的城市公园;而在大尺度上,我们可能会规划一个新居民点或制定一个区域保护战略。一个规划设计师会做某一尺度上的设计,并不意味着他能做其他尺度上的设计。而我本人更感兴趣的是做大尺度的、战略性的景观规划。在这里我并不是贬低小尺度的设计,只是认为大尺度的景观规划更加重要,7今天的报告将主要侧重于大尺度上的景观规划。 今天我最初的两个主要例子,都是中国南宋时候的案例。第一个例子是杭州(图1),为什么西湖是一个如此重要的例子呢?这是因为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有意识地决定在这里进行大尺度的景观改造(图2),而这个景观最终却变成了自然景观。现在大多数人仍认为景观规划只是一种保护性的规划,西湖例子可以证明景观规划也可以是具有前瞻性的筹划。西湖的规划最初是出于防御、供水和农业的目的,但是从一开始,它就成为一个美丽而且充满了诗意的景观。一个伟大的景观设计一方面要具有实用性,另一个方面要具有精神含义。但同时也正因为此,西湖现在面临好多新问题。图3是供旅游者浏览的一张图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湖面占据了整个图幅的3/4,而今城市和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给西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甚至会损害整个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