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清廉颂

清廉颂

清廉颂
清廉颂

清廉颂

青莲美名千古扬,出淤不染性自刚。

正气一身传正直,清风两袖播清香。

人如秋菊斗霜雨,心似春兰立峰岗。

政声人后留美誉,为官莫恋富贵乡。

----题记

也许我的年龄还不能领悟清政廉洁的深刻内涵,也许未经世事的我让我觉得贪污腐败离我还很遥远。面对喧嚣浮躁的时代,面对一个个贪官纷纷落水,下马,我不禁问自己:“清廉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到底有多重?清廉是否离我们远去?”然而,一则清政廉洁的故事让我找到了答案。

去年5月12那天,人民的好法官蒋庆同志被自己审判并长期帮教过的罪犯残忍地报复杀害,留下了年迈的老母亲和年仅10岁的儿子。在整理她遗物的时候,除了她的工资卡还有她生前穿的几身工作服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再值钱的东西了。在她的日记上却有这样一句话:钱不可贪,官不可讨,上不可媚,下不可慢,风不可追,天不可欺。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用生命书下的清廉的誓言!38岁,多么年轻的生命,多么美丽的年华!她本可以象同龄人那样,把自己打扮的高贵美丽,但她却选择用自己的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司法为民、清正廉洁的壮丽诗篇。蒋大姐走的那样突然,来不及与同事握手,来不及与家人道别,来不及给孩子最后一个亲吻。蒋大姐走的是的那么悲壮,

让亿万人的心为之震撼。知道吗,你年迈的婆婆正捧着儿媳妇的照片泪流满面,你刚强的丈夫正手扶门框将妻子默默的思念,你幼小的孩儿在睡梦中哭喊着“妈妈、妈妈”。你把“廉洁”二字牢牢记在心中,为了廉洁奉献终生!是你把“廉洁”二字铸就成了永垂不朽的典范,演绎了一个人民公仆为人民的忠诚赤胆!

清廉是一种人生态度,“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对清廉的一种诠释。

清廉是一种生活方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对清廉的一种写照。

清廉是一种高尚品格,“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是对清廉的一种赞扬。

清廉是一种魅力人格,“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对清廉的一种歌颂。

清廉是一种脱俗境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清廉的一种褒奖。

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身边也涌现出了一批批令人肃然起敬的优秀楷模。春季造林时,在他心里就是一个字:忙!忙的他几乎天天都充满了愧疚:因为家中的老父亲久病卧床,他不能尽其孝道;妻子一人独挑家庭重担,他无法分担;就连自己的小儿子也很少能得到父亲

爱。我们也算不清,这位共产党员多年来种了多少棵树木,熬过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遭受了多少家人的误解。他就是多次被评选为绿化先进个人的宁安市林业局局长张世海。他用过硬的业务忠实地履行工作职责,他用热情的态度热心地服务林业,面对每一位服务者,他都笑脸相迎,但是对于工作,他却一脸严厉,对于违法行为,更是铁面无情。记得去年6月,张局长带领林政执法人员查获一起无证运输木材的违法案件,货主为了逃避法律的惩罚,上来与他搭话套近乎,并私下与他说:“给你点钱,放我们过去吧。”张局长严辞拒绝,并严厉地对那位他说:“别来那一套,咱们公事公办,放了你,我的党性哪里去了!”是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违法违纪,党性何在?为人民服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共产党员永远的追求。请切记,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靠权势耍威风,威风象落叶,靠人格树威信,威信比天高!

有人说,廉洁是一盏灯,在黑暗冰冷的夜晚,为人们添上一份光明。此时此刻,我们深感庆幸,在搭往让祖国腾飞的早班车上,我们竟是这般的及时,就连美丽的夕阳也在为我们敞开着无限的希望。世界精彩万千,清廉的日子过得很平淡,但守住清廉心里踏实。人们总是幻想辉煌,不想驻守平淡,却不知,只有守住平淡清廉,才能把住人生的船舵。那么就让我们乘着廉洁建设的东风,用我们的实际行动鞭挞现实中的腐败,来歌颂生活中的清廉,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回报这方热土,用我们的智慧和勤劳建设活力!

陆机诗歌10篇陆机写的诗

陆机诗歌10篇陆机写的诗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1]。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与贾谧等结为“金谷二十四友”。与潘岳合称”潘江陆海“之称,被誉为“太康之英”。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陆机诗歌,来欣赏一下吧。 拟青青陵上柏诗 朝代:晋朝|作者:陆机 冉冉高陵苹。习习随风翰。 人生当几时。譬彼浊水澜。 戚戚多滞念。置酒宴所欢。 方驾振飞辔。远游入长安。 名都一何绮。城阙郁盘桓。 飞馈缨虹带。层台冒云冠。 高门罗北阙。甲第椒与兰。 侠客控绝景。都人骖玉轩。 遨游放情愿。慷慨为谁叹。 诗·老蚕晚绩缩 朝代:晋朝|作者:陆机 老蚕晚绩缩。

老女晚嫁辱。 曾不如老鼠。 翻飞成蝙蝠。 齐讴行 朝代:晋朝|作者:陆机 营丘负海曲。沃野爽且平。洪川控河济。崇山入高冥。东被姑尤侧。南界聊摄城。海物错万类。陆产尚千名。孟诸吞楚梦。百二侔秦京。惟师恢东表。桓后定周倾。天道有迭代。人道无久盈。鄙哉牛山叹。未及至人情。爽鸠苟已徂。吾子安得停。行行将复去。长存非所营。赠冯文罴迁斥丘令八章 朝代:晋朝|作者:陆机 一章 于皇圣世。时文惟晋。 受命自天。奄有黎献。 阊阖既辟。承华再建。 明明在上。有集惟彦。

二章 奕奕冯生。哲问允迪。天保定子。靡德不铄。迈心玄旷。矫志崇邈。遵彼承华。其容灼灼。三章 嗟我人斯。戢翼江潭。有命集止。翻飞自南。出自幽谷。及尔同林。双情交映。遗物识心。四章 人亦有言。交道实难。有頍者弁。千载一弹。今我与子。旷世齐欢。利断金石。气惠秋兰。五章 群黎未绥。帝用勤止。我求明德。肆于百里。佥曰尔谐。俾民是纪。乃眷北徂。对扬帝祉。六章 畴昔之游。好合缠绵。

十四行现代诗歌

十四行现代诗歌纯粹或不纯粹 树根是纯粹的,因为土壤是纯粹的 树枝和树干是纯粹的 树叶和花朵也是纯粹的 因为天空和空气都是纯粹的 不纯粹的是低垂的云雾 黏液不断地释放一种史无前例的毒素 不纯粹的还有蜜蜂和蝴蝶 瞧瞧那德性,哪个不是心怀鬼胎 说是从事甜蜜的事业 背地里却霍霍地抽刀拔剑 还有不纯粹的我和你,明明看见 一切真相,心里却窥测老包这诗的意思它们跳跃着,加速着,弯曲着 并飘逸着——它们的脉搏突然被掐断 农历十月 星光之声,薄于蝉翼 划过天空,明亮时 还是夜晚。萤火虫穿针引线 以光年为半径的思念

禁锢了远方的林和近处的树它们聚集又悄然远离 拿枪的最先获得自由 这是农历十月之初 水陆事物均已潜入水底 树木和荒草竖起耳朵 原煤向地面爬行 伏击生锈的犁头。它们 终止了初级阶段,捏紧拳头对付泥土中那些埋伏者 做一块懂呼吸会抑制的石头坐在两块石头之间。草地上朦胧的光线恍若霏霏秋雨 三叶草们在微光里轻轻地喘息他们也把我当作了石头 肆无忌惮,迫不及待地亲吻我想要不要悄悄地撤离 或者继续扮演一块宁静的石头一只秋蠓,钻进我的鼻孔 打了一个响亮的现实主义喷嚏左右的石头,突然条件反射一个拼命地咳嗽

一个趁机放了一个响屁 原来它们都跟我一样 要做就做一块懂呼吸会抑制的石头契约 设想一个不太常见的场景—— 每个人的心脏,所在的位置 始终覆盖一枚硬币,以防万一 一颗罪恶的子弹飞过来 还有许多事情没有交待 钱还在别人的手上 生活还没有尽情地享受 我亲眼看到一个人说不出话来 另一个人在他的病床前 快感地撕碎一张发黄的纸条 我猜测,这或许是一张契约 而契约精神已经死了 再也回不来了 止于病床上那个已经闭眼的人 森林 我看到野草们举着花朵涌向森林不分白昼与黑夜 野麂奔驰,白马飘忽

12年高考湖北文言文《家有名士》详细注解家有名士

2012年高考湖北卷 家有名士 1 南朝2 刘义庆 3 ?王湛4 既除所生服5 ,遂停墓所6 。兄王浑7 之子济 8 每来拜墓9,略不过叔10,叔亦不候。济脱时过11,止 12 寒温13而已。后聊14试问近事15,答对甚有音辞16,出 济意外,济极惋愕17。仍与语,转造18清微19 。济先略无20子侄之敬21,既闻其言,不觉懔然22,心形23俱肃24。 遂留共语,弥日累夜25。济虽俊爽26,自视缺然27 ,乃喟然28 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 ?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1 有一马,绝.2 难乘,少3 能骑者。济聊4问叔:“好5骑乘不?”曰:“亦好尔。”济 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6既妙,回策如萦7,名骑8无以 9 过之。济益10叹其11难测,非复12 一事。 ?【邓粲1 《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 墓次2,兄子济往省3湛,见床头有《周易》4 ,谓湛曰:‘叔 父用此何为?颇5曾看不?’湛笑曰:‘体中6 不佳时,脱 复看耳7。今日当与汝言。’因8 共谈《易》,剖析入微,济 所未闻,叹不能测9 。 ?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1 ,意甚爱之。湛曰:‘此虽小驶2,然力薄不堪3 苦。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 耳。’济取督邮马,谷食4 十数日,与湛试之。湛未尝乘马,卒5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6 。湛曰:‘今直 行车路7,何以别马胜不8?唯当就.9蚁封10 耳。’于是就蚁封盘马11,果倒踣12,其俊识13天才14乃尔15。”】 ?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1 ?”济曰:“始2 得 一叔。”浑问其故,济具3叹述4如此。浑曰:“何如5 我?”济曰:“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 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6。帝曰:“谁比7 ?”济曰:“山涛8以下,魏舒9以上。”【《晋阳秋》曰:“济有人伦鉴识10, 见湛,叹服其德宇11 。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注】正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内的文字是南朝刘孝标的注解。有删改。 ①【名士míng shì】:(1)指已出名而未出仕的人。郑玄注:“名 士,不仕者。”(2)泛指有名的人。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海 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3)特指恃才放达、不拘小节的人。”清 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家谱》:“袁可立爱书,不事生产。所与游皆名士”(4)指刑名之士(崇尚法家之士)。《史记·律书》:“自是以后,名士迭兴,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 【名士】一词,源于我国古代魏晋时期 。魏晋多名士 ,他们的特点: 多隐居,峨冠博带,说怪话但博学多才,形貌潇洒,偶尔也有放浪形骸的。有云:从来圣贤皆寂寞,是真名士自风流 ②【南朝】:南朝(420—公元589,共170年)是东晋之后建 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的简称。自公元420年刘裕灭亡东晋王朝建立宋,接着是齐、梁、陈,而陈朝最终于589年被隋灭。 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南朝宋(420年—479年,共60年);南朝齐(479年—502年,共24年);南朝梁(502年—557年,共56年);南朝陈(557年—589年,共33年);其中最长的不过60年,最短的仅有24年,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较快的一段时间。此时,中国正处于南北分治的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南朝与北方政权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并称南北朝。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③【刘义庆】(403—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 江苏徐州)人,文学家,南朝刘宋文学家。刘宋武帝刘裕之侄,在诸王 中颇为出色,十分被看重。刘义庆是这本书的编者,并不为作者。《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 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从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世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描述了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展示了“魏晋清谈”的风貌。京尹时期(15-30岁)。刘义庆15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副宰相),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④【王湛zhàn 】:(249~295年),字处冲,西晋太原晋阳(今山 西太原)人,官至西晋汝南内史,又称王汝南,王昶之子,王浑之弟,儿子是王承。少有识度,身长七尺八寸,龙额大鼻,少言语。服完父丧后,闭门不交宾客,冲素简淡,沉静和顺。晚成,被同族认为痴,起初只有父亲王昶欣赏他。后来被侄子王济称赏,在应答晋武帝时说王湛人材在“山涛以下,魏舒以上”,由此渐而知名。二十八岁方出仕,历任秦王文学、太子洗马、尚书郎、太子中庶子、汝南内史。元康五年(295年)去世,时为四十七岁。 【湛zhàn 】1、深:精~。~恩(深恩)。~蓝。湛深 深湛;精深 湛深的艺术功力。2. 清澈:清~。澄~。1.湛蓝 zhànlán 晴天的蓝色;湖海等的深蓝色。.湛清 清澈 天空湛清如水。 【冲素chōn ɡ sù】 亦作“冲素”。冲淡纯朴。 【冲淡chōng dàn 】冲和、淡泊,叫做冲淡。 冲淡和纤秾不同。纤秾用的是浓彩,冲淡施的是淡墨。 冲淡并非淡而无味,而是冲而不薄,淡而有味。 魏晋文人濯足清流,不染尘俗,同封建权贵不合作的精神,对安静、美好的理想境界的憧憬,是形成冲淡的一个重要原因。 ⑤【除所生服】:为父母守丧完毕。 【所生suǒ shēng 】: 1.生 身父母。: 注:“所生,指亲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 【除服】:亦称“除丧”、“脱服”。除去、脱去丧服。谓守孝三年完毕。 ⑥【墓所】:1.墓地,坟地、墓次。 【墓 mù】 埋葬死人的地方:墓穴。墓地。墓园。墓道。墓碑。坟墓。墓志铭。 【所 suǒ】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⑦【王浑】(223-297),字玄冲,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期的大臣,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孙,曹魏司空王昶之子。承袭父亲京陵侯之位,属魏大将军曹爽部下。嘉平元年(249),曹爽被杀,王浑随之免职。后来又被起用为怀县(今河南沁阳)县令,参司马昭的安东将军军事,任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咸熙年间(264-265),为越骑校尉。王浑曾辅佐晋武帝和晋惠帝两代君主,在晋初的军事和政治上作出了一定贡献。特别是在平吴作战方面功绩显著,因此官职累累升迁。 ⑧【王济】(246~291),字武子,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名士。西晋大将军王浑的次子。王济才华横溢,风姿英爽,气盖一时,被晋武帝司马炎选为女婿,配常山公主。王济爱好弓马,勇力超人,又善《易经》、《老子》、《庄子》等。文词俊茂,名于当世,与姐夫和峤及裴楷齐名。王济年四十六岁,先其父王浑而亡,追赠骠骑将军。 ⑨【拜墓】:拜扫坟墓。拜扫baì sǎo :在墓前祭奠;扫墓。《南史·梁 纪中·武帝下》:“拜扫山陵,涕泪所洒,松草变色。” 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清明拜扫,搭船借伞,前世恩人来相见。”⑨【】又如:略等(大约相等,差不多);略绰(阔大;大略);略订(约略计算);略约(约略) ⑩【略不过叔】:基本上、几乎不拜访他的叔叔。 略lüè本义: 封疆土地;天子经略土地,定城国,制诸侯。——《左传·昭公七年》1、基本上,几乎,稍稍,全,皆,都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略无慕艳意。——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 稍稍,稍微;略懂一点,略识文字(初识文字,认字不多)3通“掠”。抢劫;夺取 “属盗起于境,资产略尽,迫寒馁而无忧叹。”---《郝逢传》4、谋略:móu lüè,雄才大略: xióng cái dà lüè: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才,才能。略,计谋。 ?【脱时tuō】:结合上下文,应做有时、偶尔的意思来讲。偏义副词,重点由“时”字联想。脱字确实不知道作什么讲。 脱tuō 肉去骨曰脱。——《尔雅》 1. 离开,落掉:~产。~发(fà)。~节。~离。~落。~贫(摆脱贫困)。~稿(完成著作)。~手。摆~。挣~。临阵逃~。 2. 遗漏:~漏。~误。~文(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亦称“夺文”)。3. 取下,除去:~下。~帽。~氧。~脂。~胎换骨。4. 倘若,或许:~有不测。5. 轻慢:~略(放任,不拘束)。~易(轻率,不讲究礼貌)。轻~(轻率,不持重,放荡)。 脱产学习就是参加工作后再去校内进行全日制学习的方式,其管理模式与普通高校一样,学习期间不在原单位工作,不占用周六和周日的工休时间,对学生有正常的、相对固定的授课教室和管理要求,有稳定的寒暑假期安排。 ?【止zh ǐ 】: 1. 仅,只:~有此数。不~一回。2. 停住不动:~ 步。截~。3. 拦阻,使停住:~痛。禁~。4. 古同“趾”,脚;脚趾头。 ? 【寒温hán wēn 】 1、.指问候冷暖起居。 晋 干宝 《搜神记》 卷十六:“忽有客通名诣 瞻 ,寒温毕,聊谈名理。”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三折:“施礼罢,叙寒温。”《红楼梦》第一○五回:“众亲友也有认得 赵堂官 的,见他仰着脸不大理人,只拉着 贾政 的手笑着説了几句寒温的话。” 管桦《将军河》第一部第四一章:“﹝ 董士清 ﹞不自然地呲着牙,满口寒温:‘诸位冷不冷啊?辛苦啦!’”2、冷暖。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见寄》诗:“违离詎几时,风色变寒温。”3.中医指两种药性,寒性或温性。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神农本经名例》:“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注引 宗奭 曰:“寒、热、温、凉,是药之性。” 鲁迅 《二心集·“好政府主义”》:“因为自三民主义以至无政府主义,无论它性质的寒温如何,所开的究竟还是药名。” ?【聊liáo 】本义:耳鸣 1. 姑且,勉强,凑凑和和:~且(姑且)。~ 以自娱。~复尔尔(姑且如此)。~备一格。2. 依赖,寄托:无~。百 无~赖。3. 略微:~表寸心。4. 闲谈:~天。闲~。5. 耳鸣:~啾。 ?【近事】:近日之事,过去不久的事情。 ?【音辞yīn cí】 1.言谈;辞令。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 济 ( 王济 )意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以外率多田野閒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2.文词。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例》:“ 枚乘 首唱《七发》,加以《七章》、《七辩》,音辞虽异,旨趣皆同。”3.音调歌词。《旧唐书?曹确传》:“ 可及 善音律,尤能转喉为新声,音辞曲折惋愕,听者忘倦。”惋愕 ?【惋愕wǎn è】:怅叹惊愕《梁书·昭明太子统传》:“太子仁德 素著,及薨,朝野惋愕。” 【 惋w ǎn 】: 叹惜,憾恨:~惜。~伤。~叹。悲~。哀~。【愕è】:1. 惊讶:~胎。~异。惊~。错~。闻之~然。 ?【造zào 】:1、到。造访;夜造(深夜前往造访);造府拜瞻(敬辞。 到府上去拜访);造请(前往问候、拜见);造谒(造请);造谢(登门致谢) 2、[学 业等]达到的程度或境界。在本文引申为转至、转到。⒉(学业或技艺)所达到的程度:造~。苦心孤~(指刻苦钻研,达到别人不及的境地)。【造诣zào yì】(1)学业、学问等修炼的成果。如:造诣很深。(2)拜访。《晋书·陶潜传》:“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3)泛指足迹所至。 《新唐书·崔咸传》:“咸素有高世志,造诣崭远,闲游终南山,乘月吟啸,至感慨泣下。”【诣yì】 1.到,旧时特指到尊长那里去:~阙。~前请教。 ?【清微qīng wēi 】 1.清淡微妙。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一折: “韵清微,高山流水野猿嘶, 楚 雨 湘 云塞雁飞,清风明月孤鹤唳。” 清 恽敬 《<靖节集>书后二》:“其诗清微通澈,雄厉奋发,如其人,如其人焉。” ?【略无)lüè wú】:全无,毫无。《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以 云 为翊军将军” 裴松之 注引《赵云别传》:“ 赵云 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张真 《谈京剧<猎虎记>》:“革命,对每个人都是很大的冒险,而这一些人,却都挺身而出,略无难色。”【略lüè】本义:封疆土地;天子经略土地,定城国,制诸侯。——《左传·昭公七年1、基本上,几乎,稍稍,全,皆,都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略无慕艳意。——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21【敬】:1、尊敬、恭敬。尊重,有礼貌地对待:尊~。致~。~重(zhòng )。~爱。~仰。恭~。~辞。~慕。~献。2、有礼貌地送 上去:~酒。~香。 ○ 22【懔然lǐn rán 】1.危惧貌;戒惧貌。《荀子·议兵》:“ 紂 刳 比干 ,囚 箕子 ,为炮烙刑;杀戮无时,臣下懍然。” 杨倞 注:“懍然,悚栗之貌。”2.严正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桓公 懍然作色……四坐既骇,袁亦失色。”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她咬着嘴唇,懔然地瞪视着这些人。”【懔l ǐn 】◎懔,敬也。——《广雅》,也作 畏惧。懔惧(畏惧);懔畏(畏惧) ○ 23【心形xīn xíng 】: 内心和形体,精神与身体。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济 ﹞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唐 白居易 《足疾》诗:“应须学取陶彭泽 ,但委心形任去留。” ○ 24【肃sù】1. 恭敬:~立。~坐。~然。2. 严正,认真:严~。~静。~穆。整~。3.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客。4. 萎缩:~杀。 ○ 25【弥日累夜mí rì lěi yè】 连日连夜,夜以继日。同“夜以继日”。【弥日mí rì】 终日,满日。《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登 瑶臺 以回望兮,冀弥日而消忧。” 李贤 注:“弥,终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张 遂诣 刘 …… 真长 延之上坐,清言弥日,因留宿至晓。”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会既散, 仇生 惘然若有所失,悵念弥日。”【弥mí 】 1. 满,遍:~满。~月(a.整一个月;b.婴儿满月)。~望(满眼)。~天(满天,形容极大的)。2. 补,合:~补。~缝。~封。3. 更加:~坚。欲盖~彰。4. 水满的样子:~漫。 5. 久,远:~留(病久留不去,后称病重将死)。~亘(连绵不断)。 【累夜lěi yè】连夜。《晋书·荀晞传》:“终日累夜,不出户庭。”唐 杜甫 《奉赠卢五丈参谋》诗:“説诗能累夜,醉酒或连朝。【累léi 】1. 〔~~〕a.连续成串,如“果实~~”;b.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2. 〔~赘〕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累lěi 】 ㄌㄟˇ1. 连续,重叠,堆积:~计。~日。~积。~~。日积月~。连篇~牍。2.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进税。 3. 连及,连带:~及。牵~。拖~。” ○ 26【俊爽 jùnshuǎng 】英俊豪爽;人品高超,性格豪爽。风姿俊爽;少而俊爽。1、英俊清朗。《晋书·裴楷传》:“ 楷 风神高迈,容仪俊爽。”《旧唐书·裴度传》:“ 度状貌不踰中人,而风彩俊爽。” 茅盾 《动摇》:“但此时眉尖稍稍挑起,却又是俊爽英勇的气概。” 2、雄健敏捷。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耿湋》:“诗文俊爽。” ○ 27【缺然quē rán 】1).有所不足。《庄子·逍遥游》:“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成玄英 疏:“自视缺然不足,请将帝位让与贤人。” 唐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愚幼常自负,既久而逾觉缺然。” 宋 王安石 《除参知政事谢表》:“承弼之任,贤智所难;顾惟缺然,何以堪此?” 清 方苞 《汉文帝论》:“世徒见其奉身之俭,接下之恭,临民之简,以为 黄 老 之学则然,不知正自视缺然之心之所发耳。” (2).缺失。《晋书·张骏传》:“每患忠言不献,面从背违,吾政教

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一)

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一) 【内容提要】 前人对陆机诗歌有情还是无情的争议,以及对陆机诗歌的抬高和贬低,都与他诗歌中的士族意识密切相关。士族意识的形成是魏晋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之一,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标志着中国诗史上士族意识的成熟。陆机诗歌对中国诗史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第一次深刻地表现了士族意识。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主要表现在家族情结、乡曲之思、功名意识等方面。陆机诗歌展现了一个士族文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的自负、冲突、忧思、孤独。较之于建安诗人,陆机诗歌的确缺乏刚健的风骨,但较之于六朝时代盛行的玄言诗和宫体诗,陆机表现士族意识的诗歌毕竟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既有一定的力,也有一定的气。 【关键词】陆机/士族意识/家族情结/乡曲之思/功名意识 后人对陆机的评价可以初盛唐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六朝时期一直到初唐时代,陆机受到了崇高的礼遇。葛洪云:“其弘丽妍赡,英锐漂逸,亦一代之绝乎。”1](P1481)钟嵘许其为“太康之英”2](P38)。唐太宗认为:“百代文宗,一人而已”1](P1481)。盛唐以下,虽然也有对陆机给予高度评价者,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就每况愈下了。清人陈祚明、沈德潜等对陆机多有批评,沈德潜说:“士衡以名将之后,破国亡家,称情而言,必多哀怨。乃词旨敷浅,但工涂泽,复何贵乎?”3](P156)20世纪以来,许多学者都将陆机看作一个六朝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人物,认为他的诗歌一味模拟前人,敷衍成篇,繁缛华丽,对后世诗风产生了不良影响。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注:本文所引陆机作品,据金涛声点校《陆机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又在《遂志赋》主张“声为情变”,为中国古代诗学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作品中不仅描写情感的词语比比皆是,而且直接使用“情”字的地方也随处可见。一个首次提出“诗缘情”主张的文学理论家,一个在作品中频繁使用“情”字的诗人竟然被人认为言不及情,这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呢?的确,陆机诗歌中缺乏那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4](P349)的英雄意识,也缺乏那种“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4](P347)的“诗史”之作。从这个角度看,沈德潜等人的指责不无道理。但是,陆机诗歌有属于自己的情感,有属于自己的精神追求。概括地说,陆机的诗歌着重在表现一种士族意识。前人对陆机诗歌有情还是无情的争议,以及对陆机诗歌的抬高和贬低,都与他诗歌中的士族意识密切相关。 所谓士族即是中古时代的门阀大族。士族形成于东汉时代,钱穆先生指出:“门第在东汉时已渐形成。……‘累世经学’与‘累世公卿’,便造成士族传袭的势力,积久遂成门第。”5](P184)士族势力在两晋时代进入兴盛阶段,在东晋时代与皇权结合形成了门阀政治,直到初唐时期门阀士族势力才逐步衰亡。中古士族在政治上与政权关系密切,在经济上占有大量的庄园,在文化上引导社会文化学术思潮,在文学上引领时代审美时尚,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古时代是一个门阀士族的时代。产生于这个时代的文学艺术自然会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从诗歌的角度看,士族意识的出现是魏晋时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而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标志着中国诗史上士族意识的成熟。 其实,说陆机诗歌中包含着一定士族意识,并不是什么新发现,因为,陆机出身于江东士族家族,陆机诗论倡导绮靡的诗风,陆机诗歌涉及到对父祖的歌颂,经过陆机的改造,诗歌进一步走向文人化和贵族化,这是文学史上的常识。但是,正因为已经被大家习以为常,反而缺少了必要地深入地探究。迄今为止,虽然有一些文章涉及到了这个问题,但似乎还没有专文予以全面地探究。从士族意识的角度看,也只有从士族意识的角度看,才可以挖掘陆机诗歌中“言不及情”的深层原因,才可以说清陆机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的位置。有鉴于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人不揣浅陋,就相关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 士族意识在文学上的表现,首先就是诗人对自己的贵族出身拥有无比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在陆机之前,也有流露出贵族意识的诗人。战国时代,屈原在《离骚》的开篇就写道:“帝高

顾城诗歌赏析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诗人:顾城,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后期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主要作品集有《黑眼睛》《英儿》《灵台独语》等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 诗人是天生的忧郁者,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他们有着比常人更为细腻的感觉,更灵敏的触觉。快乐更纯粹,忧伤也更直接。对待生活更热情,也更偏执。他们的世界,自成一个王国。于是在顾城的笔触里,我们读到一个明亮宽广的世界,也读到一片永远来不及长出草的牧场;读到一个孩子的任性和张狂,也读到他面对现实的忧伤和迷茫;读到坚持,读到慌张;读到梦想,读到绝望;读到天黑,读到天亮。最终,他用他行云流水般的疯言疯语,用一个孩子般的固执天真,紧握住手中的力量,直面绝望,坚持希望。 接下来我们欣赏几首顾城的小诗。 【赏析】《小花的信念》 有很多人喜欢顾城这位诗人,喜欢他在《一代人》当中,写的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他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总喜欢仰着头看树,低着头看花,蹲着身子看蚂蚁。这首诗也许就是他一个人走山路的时候,看到一片黄色的小花,写下来的吧!让我们放开声音来读一读这首诗,找找诗带给你的与众不同的感觉。(学生齐读) 你有什么感觉?你一时说不上来,是吧?我也和你一样。一开始读,我们就被带入了一条“山石组成的路”,我们边读,边驻足,因为文字组成的诗句总让我们要停一停,要想一想,例如想:“小花遇到石头怎样的冷遇呢?”“石头真的会发芽吗?”“令它发芽的力量是什么?” 读这首诗,让我们学会了思考。而且这种思考很奇怪,在脑海里是接连不断席卷而来的,当你读完整首诗,我们又会继续思考下去:小花的信念究竟是什么?是勇敢地面对学习上、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挫折吗?小花,它像我们身边的哪些人呢?……这样的思考,就使得读诗有价值了,也使得你有长进了。你还可以模仿着写写《小草的信念》《小树的信念》《小雨的信念》,同样在写的时候,要学着边写边思考哦。 这首诗不长,仅仅只有9句,但是却通过石头的变化巧妙地写出了小花的信念:乐观地面对生活,豁达地宽待他人,真诚地期待真诚,任何奇迹都会发生。 谢谢那片长在山石上的小花,带给了我们这么多可贵的思考! 【赏析】《星月的来由》是顾城12岁时写的诗。星星和月亮是我们太常见的事物了,我们已经习惯了它们的存在。它们从哪儿来的?我们已经忽略。但诗人以它永远好奇而敏感的心去感受世界,体悟生活,创造一个真善美的世界。顾城的这首儿童诗,用清澈透明、亲近自然的语句,表达他奇异的想象,给我们一个神奇而纯粹的世界,因此,读来让人感到纯净、透明,充满孩子的童趣与好奇。现在,我们的世界,我们孩子的世界,还有这么美丽吗? 【赏析】《调》表达作者对于自由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 《土块》对新生活的期待。 在诗里,我们看到了自然界的一切,太阳、月亮、星光、树林、花草……都充满着和谐的美。我们也明白了要乐观地面对生活,豁达地宽待他人,相信任何奇迹都会发生。

首儿歌大全歌词完整版

因很多家长向麦麦粥铺反映,想要儿歌50首大全的歌词。我们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手打不断把歌词完善到趋于完整。希望可以让妈妈们和孩子一起在听的同时,更增加一份教学的乐趣。 您的五分好评是我们进步的最大动力,谢谢。 精心整理,真心希望对孩子的培养能有一丝帮助。 【儿歌串烧50首】第1首:《家庭称呼》歌词 爸爸爸爸daddy daddy daddy daddy 妈妈妈妈mami mami mami mami 哥哥弟弟brother brother brother 姐姐妹妹sister sister sister 爷爷爷爷grandpa grandpa grandpa 奶奶奶奶grandma grandma grandma 伯伯叔叔和舅舅 英文全都叫uncle uncle uncle uncle 姑姑婶婶和阿姨 英文全都叫auntie auntie auntie auntie 爸爸爸爸daddy daddy daddy daddy 妈妈妈妈mami mami mami mami 哥哥弟弟brother brother brother 姐姐妹妹sister sister sister 爷爷爷爷grandpa grandpa grandpa 奶奶奶奶grandma grandma grandma 伯伯叔叔和舅舅 英文全都叫uncle uncle uncle uncle 姑姑婶婶和阿姨 英文全都叫auntie auntie auntie auntie 爸爸爸爸daddy daddy daddy daddy 妈妈妈妈mami mami mami mami 哥哥弟弟brother brother brother 姐姐妹妹sister sister sister 爷爷爷爷grandpa grandpa grandpa 奶奶奶奶grandma grandma grandma 伯伯叔叔和舅舅 英文全都叫uncle uncle uncle uncle 姑姑婶婶和阿姨 英文全都叫auntie auntie auntie auntie 【儿歌串烧50首】第2首:《家族歌》歌词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爸爸的哥哥叫什么?爸爸的哥哥叫伯伯; 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爸爸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姑姑。 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外公; 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外婆;

诗歌意义

诗歌的基本意义 -------------------------------------------------- 对于诗歌的功用,孔夫子曾经总结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意思是说:诗歌可以激发情志、观察社会、交往朋友、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1.强化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作为诗词大国,诗词文化在我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并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因此,了解我国诗词发展的脉络,掌握不同类型诗词的基本特征,对理解和鉴赏诗词是不无裨益的。 《诗经》中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发展的基础。而“楚辞”是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它与《诗经》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并驾齐驱、融汇发展的优秀传统,并垂范后世;因“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两汉乐府,则深刻反映了两汉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心态、愿望和要求。以反映社会的动乱为中心的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更是“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生动体现;入唐以后,我国古代诗词发展到了其高峰时期,“初唐四杰”上承汉魏风骨,力扫齐梁宫体诗颓风,开始走向社会、贴近现实,内容清新健康。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多写闲情逸致,格调高雅,意境幽美,诗中有画;而边塞诗中雄奇的边塞风光和艰苦的军旅生活则呈或悲壮或奇峭的特色。李白和杜甫或以表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或以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诗风泽被百代。中唐“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将文学引向对时弊的讽喻针砭。而晚唐诗歌气格趋于卑弱,染上了浓厚的感伤色彩;到宋代,词由宋初的娱宾遣兴的工具到柳永、苏轼等革新宋词,从都市下层人民生活汲取素材,打破诗词界限,再到南宋,感时伤乱、抗金爱国成为主题,词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宋文学的主要标志;到元代,北方少数民族乐曲传入中原,配合当时流行曲调,出现了具有浓厚市民通俗色彩的散曲; 而明代的高度中央集权影响到诗文的创作,而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市民势力的增长,却促成了适应市民思想感情和文化娱乐需要的通俗文学如小说等的昌盛;清代,朝廷对知识分子施行高压与笼络两手政策,各种文学样式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进入了全面回顾总结的时期,其成就最大的不再是诗歌而是小说。

公司十周年诗朗诵朗诵版

少年中国说 一、历史文化 男: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 女:祖国啊,伟大的祖国——我在这里为您放歌 男:您是千年历史的积淀,文明源泉的汇合 女:您是黄河壶口的飞瀑,铺满天山的白雪 合:您凝重而深邃,宽广而博大 男:我从一幅水墨的晕染间走来,庭院深深,白砖黛瓦掩映着缦回廊腰女:我从一个汉字的笔画中走来,四合回院,院落厢房严谨地纵横勾连。合:这,是我华夏的屋宇,是一砖一石筑起的荡气回肠! 男:举一樽陈年杜康,且看广袖飘飘,衣裾皎皎, 女:舞一曲霓裳羽衣,高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男:愿,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合:这,是我轩辕的华服,是恩泽千年的文明滥觞! 男:谁的琵琶,轻拢慢捻,浸湿了座下青衫, 女:谁的古琴,颤若龙吟,将古今事都付笑谈, 合:这,是我华夏的天籁,是余音绕梁的不朽华章。 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儒家之道为我世代敬仰, 女:同根同源同心同德,育我华夏子孙十亿之广, 合:这,是公司深情沐浴的文明曙光。 男:挥一笔墨色,丝帛之上尽书仁德伦常, 女:握一支狼毫,锦灰之中刻毕前辈思量,

男:君不见,誓做百年的公司,正扎根传统汲取营养,百炼成钢。 女:君不见,巾帼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傅磊儿气壮,胸中吐长虹万丈。 众人合:(场景:旗手站立、跪地的方队起立,流动人员站立,合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男:五千载泱泱中华,三千里滚滚黄沙。 女:这是公司要描绘的家国形象和信仰! (在读到“公司”三字时四位少年,由两位朗诵者牵手从舞台左右上台,站立!)合:一脉相承世代莫忘,听少年中国,何惧道阻且长! 少年领读众人合: 少年智则国智 众人合 少年富则国富 众人合 少年强则国强 众人合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众人合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众人合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众人合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众人合 童声和: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雄”字时,举起右手握拳不动)

《诗歌不止于纯粹的艺术》阅读题及答案

《诗歌不止于纯粹的艺术》阅读题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以下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不止于纯粹的艺术,还兼具社会责任,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希尼在《诗歌的纠正》一文中指出诗歌“在另一种意义上它是无限的”。 诗歌不会直接干预和改变人的现实命运,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尤其在当下,网络、多媒体信息已经紧密而深入地进入社会诸多领域,诗歌的创作平台和传播、接受途径愈加多元。诗歌文体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协调公众的注意力,用轻灵的文字表达沉重的主题,传递正能量,触及社会热点问题,凝聚、感化、激发民心,甚至可以改变读者在社会中的存在方式、意识观念等。 诗歌对社会的担当是广义层面的。首先,诗人应该秉持社会责任感。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是时代的先驱者,是担负社会责任的“道义”者。其次,诗歌对社会的担当深而又广,它决不局限于哪一个具体的方面。诗歌可以批评时弊、关注民生,可以培养民众的审美品位,还可以起到交流、传承或延续文化的功能。诗歌是社会的缩影,回归社会,去感受、描写社会的疼痛、关怀一切可以关怀的对象是诗歌的社会使命。 对诗歌而言,社会担当出于自觉——文学意义上与现实意义上的责任,既可以从时代和文化的视野出发,也可以持个人的身份去坚守;它不是强加给诗歌的包袱,不必以政治、道德、伦理尺度为准绳。 诗歌通过对生活的表现与创造,给予我们的感染力、创造力、想象力等精神力量是任何物质无法提供的,它直指人的心灵。诗歌隐藏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是心灵的表现,是窃取灵魂秘密的钥匙,是生命精微的呈现,是灵魂坦诚的剖白。历代好诗都具有抚慰、纯化、提升心灵的功能,所以我们常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诗歌的声音,这个民族的未来必然缺少希望,一个抱持诗性情怀的人,他的精神不会委顿。 诗人仅拥有现实生活、肩负社会责任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终极的关怀,灵魂有所归属。从艺术本源来看,诗歌首先是个人化的精神感受,它不受时空的阻隔,浓缩了“我”与“你”、“他者”、世界的关系;诗歌是未来时间里最美的存在方式,是逍遥的自在,是灵性之光。那些震烁古今的诗作均浸润着心灵的雨露,蕴藏着丰富的心灵材料。 写作、阅读、朗诵诗歌的过程是心灵受外物感动得以滋养的过程,缺失心灵的书写,不是好的诗作。在表达精神诉求、凸显主题思想等方面,好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豪斯曼曾在题为《诗的名称与实质》的讲演中说:一首好诗能够从它沿着人们的脊椎造成的战栗去判定。好诗,它的文字背后一定有撼动心扉的精神生活、现实经验或历史记忆。饱含情感、见得到人性的光和影的诗歌必然会触动读者的心灵,让人刻骨铭心!从诸多世界经典诗篇中,我们会瞬息间读出心灵的悸动,感知到精神的压抑或敞亮、温暖或孤寂,好诗可以给予我们无穷的心力源泉。 (摘编自孙晓娅《诗歌的三个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对的的一项是(3分) A.当下社会,诗歌的创作平台和传播、接受途径愈加多元,因此诗歌虽然不会改变人的命运,但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 B.诗歌可以表达沉重的主题,传递正能量,触及社会热点问题,凝聚、感化、激发民心,这是由诗歌本身的文体特征性决定的。 C.诗歌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它通过对生活的表现与创造,给人们以感染力、创造力、想象力,这种精神力量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提供的。

古诗词意象的意蕴

古诗词意象的意蕴 古诗词意象的意蕴 古诗词中浮云意象的意蕴 浮云这一典型意象在不同的诗歌情景中也体现出了不同的深层意蕴。 浮云聚散无常,常被喻为人生虚空。当浮云与表示功名利禄的事物相连时,常隐喻抒情主体鄙视功名利禄、超俗傲岸的精神气度。唐陆凭《咏浮云》:虚虚复空空,瞬息天地中。假合成此像,吾亦非吾躬。维摩经云: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也。唐朝萧静《三湘有怀》:柳絮飞来别洛阳,梅花落后到三湘。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王维《酌酒与裴迪》: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杜甫《哭长孙侍御》: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苏轼《别东武流杯》:莫笑官居如传舍,故应人世等浮云。百年父老知谁在,惟有双松识使君。陆游《道室试笔》:浮云万事不到眼,千岁人间心尚孩。陆游《仲秋书事》:不是有心轻富贵,偶然看破是浮云。朱敦儒《临江仙》: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尘劳何事最相亲。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忽忽西沈。世间谁是百年人。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 浮云又是闲适的象征。鲍溶《怀尹真人》:万里叠嶂翠,一心浮云闲。刘长卿《赠微上人》:禅门来往翠微间,万里千峰在剡山。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李商隐《赠郑谠处士》: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辛弃疾《鹧鸪天》: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浮云往往用来喻人的漂泊迁徙。李陵《与苏武诗》:仰视浮云驰,奄忽交相逾。苏武《诗四首》: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当浮云与游子相前后时,常体现出浓烈的思乡怀友主题。诗人常以浮云的飘浮不定来状写远游人的情绪。江总《别永新侯》:送君张掖郡。分悲函谷关。欲知肠断绝。浮云去不还。唐皎然《答胡处士》:西山禅隐比来闻,长道唯应我与君。书上无名心忘却,人间聚散似浮云。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唐朱放《送温台》:眇眇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韦应物《赋得浮云起离色,送郑述诚》:游子欲言去,浮云那得知。偏能见行色,自是独伤离。晚带城遥暗,秋生峰尚奇。还因朔吹断,匹马与相随。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杜牧《访许颜》:长嫌世上浮云客,老向尘中不解颜。浮云又往往成为离别时的典型景物。朱晦《秋日送别》:荒郊古陌时时断,野水浮云处处秋。唯有河边衰柳树,蝉声相送到扬州。 当浮云与白日相连时常隐喻闺怨主题或因奸邪蒙蔽明君而致使士不遇的主题。浮云往往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朝廷小人。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曹植《杂诗》: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唐齐己《浮云行》:大野有贤人,大朝有圣君。如何彼浮云,掩蔽白日轮。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此诗说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 古诗词中流水意象的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流水是诗人经常借用的一种意象。因流水剪不断,永不停歇的特点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流水常用来喻愁。 一、借流水抒写离别之愁

陆机《拟古诗》与古诗之比较(一)

陆机《拟古诗》与古诗之比较(一) 关键词:陆机古诗拟古诗 摘要:把陆机的《拟古诗》与古诗作比较,可以断定:陆机的《拟古诗》作于陆机入洛仕晋后。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拟古诗》融入了陆机入洛后的个人体验,偏爱于乡愁的描写; 二、《拟古诗》中的描述更符合陆机入洛后的身份;三、从创作方法上讲,《拟古诗》十二首受到了玄学影响,而陆机是入洛后接触玄学的。 对于陆机《拟古诗》的写作时间,姜亮夫在《陆平原年谱》中曾做如下推测:“审其文义,皆就题发挥,抽绎古诗之义,盖拟模实习之作,且辞义质直,情旨平弱,即有哀感,哀而不伤,不类壮岁以后饱经人事之作,疑入洛前构也。”而通过对陆机的生活经历及其《拟古诗》十二首的更深研读,并综合各方面分析,笔者认为《拟古诗》十二首更应该写于陆机入洛仕晋后。 首先,拟作比原作更钟情于描写思乡之情。古诗往往没有涉及思乡或者思乡的意味比较浅淡,而拟诗则多处点明浓重的思乡之情或者将思乡之情更婉转细致地表达出来。如陆机拟《涉江采芙蓉》是:“上山采琼蕊,穹谷饶芳兰。采采不盈掬,悠悠怀所欢。故乡一何旷,山川阻且难。沉思钟万里,踯躅独吟叹。”这首诗结尾四句明确指出思念的主体对象就是故乡。而这与古诗中思念的主体却有明显差别。例如古诗问道:“采之欲遗谁”,很显然这个“谁”是诗人内心所思所想的主体,可能是人,也可能是故乡;从诗末“同心而离居”中是可以比较明晰地看出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念的主体就是远在家乡的妻子,所以才会有“同心”、“离居”之叹。当然在思念妻子的同时会伴随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但思念的重心是妻子,或者说全诗包含的思念家乡之情是由思念妻子引起的,思乡只不过是个掩饰而已。再如,从古诗《明月何皎皎》中的“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可以看出,抒写的是久客异乡、夜不能寐的丈夫对独守空闺的妻子的思念,或者是思妇因其丈夫久客不归忧愁而望思之情。而在陆机拟诗中夫妻思念之情已淡,更多的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游子内心的苦闷。从拟诗中“我行永已久”和“游宦会无成”等句可以看出,这里表达的是在外求取功名的游子因游宦无成、功名未就而兴起的怀归之情。这种愁情在作者心中挥之不去,并无原诗中所说的“乐”,反而从“凉风”、“寒蝉”等词语中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悲。此外,古诗并未明说客为何远游在外,而拟诗则明确指出“游宦会无成”,是出于寻求功名。以此可见拟诗中“我”之客观处境成分较浓。尤其是从“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两句可以看出作者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但又仕途阻滞,想归却又不得归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再如在古诗《行行重行行》中,从“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以及“思君令人老”等描述中能更加明确地看出,表现的是思妇对远游丈夫的思念。而陆机拟诗却说:“游子眇天末,还期不可寻。惊飙褰反信,归云难寄音。伫立想万里,沉忧萃我心。”比起原作,拟诗中思念之对象更鲜明地指向“万里”之外的家园。由此可见,陆机拟诗颇用心于思乡之情的抒写。 纵观陆机入洛前后的处境,我们不难发现,能够让陆机产生如此浓重思乡之情的时期,最有可能是在陆机入洛之后。在陆机远离家乡入洛期间,故乡始终是他内心最温暖的角落,也始终是他灵魂的一大归属。虽然陆机出生时,孙吴的国势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是毕竟陆机有一个显赫家世的庇护,在吴国灭亡以前他的生活还是较为稳定的。即使父亲过世之后,他也依靠家族,没有遭受什么困苦。而陆机离家北上,成为羁旅行役之人之后,对北方中原有诸多不适应之处,甚至时时刻刻处在北方人的各种歧视之中。《世说新语·简傲》记载:“陆士衡初入洛,咨张公所宜诣,刘道真是其一。陆既往,刘尚在哀制中。性嗜酒,礼毕,初无他言,唯问:‘东吴有长柄壶卢,卿得种来不?’陆兄弟殊失望,乃悔往。”余嘉锡案:“士衡兄弟,吴中旧族,习于礼法,故乍闻道真之语,为之骇然失望。当时因风尚不同,南北相轻,此亦其一事。”北方中原的习俗、思想和自然环境,都与他所熟悉的南方有着很大不同,他身边没有家人,没有朋友,看不到家乡的青山绿水,也吃不到家乡的美味佳肴。在此状态下,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