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遗传与人类论文

遗传与人类论文

遗传与人类论文
遗传与人类论文

《遗传与人类优生》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影响人类优生的因素

学生姓名

所在专业

所在班级

E-mail

上课时间

主讲教师

日期 2011-11-16

影响人类优生的因素

摘要:当今社会已发展到知识、信息时代,现代科技的新成就靠人的数量增多已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造就众多高素质的人才。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兴旺发达,为了家庭的幸福,社会的进步,人人都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有关生命的科学知识。影响人类优生的因素总的来说有遗传因素、非遗传因素。

关键词:非遗传因素、遗传病、人类优生。

优生就是运用现代医学科学的原理,从婚前、孕前、孕期、分娩至产后,采取一系列综合干预措施,获得更加优良的后代。遗传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遗传学是研究此一现象的学科,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除了遗传之外,还有环境,以及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者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和终身性的特征.因此,遗传病具有由亲代向后代传递的特点.这种传递不仅是指疾病的传递,最根本的是指致病基因的传递.所以,遗传病的发病表现出一定的家族性.父母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里携带的致病基因,通过生殖传给子女并引起发病,而且这些子女结婚后还可能把致病基因传给下一代。

1.优生的历史和科学发展

优生,说起来,优生是一门古老的新兴科学,之所以说它古老,因为在事实上,优生实践的历史和人类本身的历史同样久远。之所以说它新兴,是因为到了近代的1883年,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达尔文1859年编著发表《物种起源》)才正式创立了优生学这门学科,离我们现在的时间比较近。优生学的前科学阶段:(从远古到1883年)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优生学作为科学还没有被提出,但有重要的优生实践,并不断涌现出优生思想。优生学的半科学阶段:(从1883年到1921年)

虽然从1883年英国学者高尔顿创立“优生学”,之后优生作为一门科学,迅速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并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半科学研究阶段,之所以叫半科学,是因为这个时候无论是使用的研究方法,还是对临床的指导,都很有很多不科学的成分,但相对以前,这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优生学的歧路耻辱阶段:(从1922年到1945年)这一阶段,恰恰是欧洲、美国的阶级偏见和种族偏见最盛行的时期,趁着优生学的兴起,积极优生的原始主旨很快被消极优生的种族主义所取代和利用,一些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人种改良上。优生学的科学阶段:(从1946年~现在) 1975年染色体分带技术,2000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完成等等。世界优生终于走过了坎坷之路,踏上了科学的大道。这是世界优生学的历史与发展。

2.影响人类优生的因素

2.1影响人类优生的遗传因素

影响人类优生的遗传因素主要是遗传病。遗传病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1种病由1对基因决定)约有3360多种,如家族性多发性结核、成骨不全症、牛皮癣、高胆固醇血症、多囊肾、神经纤维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腓肌萎缩症、软骨发育不全、上睑下垂、全身白化、着色性干皮病、鱼鳞症、眼球震颤、视网膜色素变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红绿色盲症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呈现显性遗传):如多指、并指、结肠息肉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呈现隐性遗传):如苯丙酮尿症、先天聋哑、

高度近视等。伴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红绿色盲等。人群中患病人数约占10%左右,呈现性别不同患病人数不同的特点。多基因遗传病(每种病由多对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病种虽不多,但发病率高,多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青少年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精神分裂症、癫痫、先天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下肢静脉曲张、青光眼、肾结石、脊柱裂、无脑儿、唇裂、腭裂、畸形足等。其特点是:1.家族聚集 2.受环境影响较大。人群中患病人数约占20%左右。染色体病(染色体异常所致的遗传病)近500种,如先天愚型(伸舌样痴呆)、原发性小睾症、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两性畸形等。人群中患病人数约占1%左右。遗传保证了各种不同生物的稳定,使其传宗接代,世代相继。进而遗传病也“传宗接代”保留下来。

关于遗传优生咨询。遗传优生咨询的目的是确定遗传病患者和致病基因携带者,对其后代再发风险进行预测,并配合有效的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等措施,在家庭范围内减少遗传病患儿的出生,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从而提高人群的遗传素质和人口质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遗传优生咨询在我国已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都建立了各种遗传优生咨询机构,很多大型医院都设立了遗传优生咨询门诊,为人们解答遗传疑问,诊断、预防各种遗传隐患,为提高人口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

2.2影响人类优生的非遗传因素

2.1.1影响人类优生的化学环境因素。

主要是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化学物质,如铝、铅、汞、尼古丁、酒精、咖啡因等。这些都是优生的大敌,而且是造成胎儿大脑及神经系统缺陷的祸首。

铝。环境中的铝可经多种途径与人接触,一般低剂量无毒,高剂量有蓄积作用,动物实验中给大鼠腹腔注射氧化铝40-200mg/kg,子代即有畸形,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的畸形。虽然目前有关铝对人类生殖影响的阈值尚不清楚,但从优生角度出发,孕妇应尽量减少使用含铝药物及铝制炊具。

铅。在工业上应用极广,长期与铅接触的女工,在妊娠前后一段时间,应脱离含铅环境。因为妊娠后,胃肠运动缓慢,铅吸收更完全。

汞。在动物实验中表明可引起胎儿畸形,因此妇女妊娠后也要避免接触汞,尤其是与汞有关行业的女工。

尼古丁。烟草中的尼古丁,CO和多环芳香烃对孕期胎儿最有害。众所周知,吸烟孕妇的胎儿体重较正常儿低,且可伴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动物实验还证实吸烟可引起畸形,其影响程度与吸烟数量及吸烟年限有关。酒精则更是人类优生的一大天敌,是肯定的人类致畸物质,能引起多种胎儿畸形。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与妊娠期饮酒量呈正比关系,包括丈夫有嗜酒史,也能引起胎儿畸形。

物理环境因素。

2.1.2影响人类优生的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存在的气象条件、辐射、噪声和振动等。

电离辐射。最严重而常见的物理致畸物就是电离辐射。卵巢对放射线极度敏感,妇女在非孕期长期接受放射线,即使是小量,但多次几类亦可使卵细胞发生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可导致受精后胎儿发生畸形。放射诊断(包括X线片与CT等)、放射治疗与核医学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是医用辐射成为人们接受人工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在孕期接触大量放射线可使胎儿染色体断裂、畸变,造成胎儿畸形。

强烈噪声。有研究发现,孕早期接触噪声的孕妇,胎儿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不接触噪声的孕妇。女性孕期接触噪声声级超过85~90分贝可导致自然流产与低体重儿发生率增高。因此,孕妇在职业环境中应当做好孕期防护。妊娠期理想的声音环境是,不低于10分贝,不高于35分贝。

高温。不管何种原因引起的母体体温升高,胚胎都会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美国曾经进行过一项母亲孕期发热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孕早期发热史的孕妇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比没发热史孕妇高80%。所以女性妊娠期不宜用过热的水淋浴。孕妇体温若超过38.9℃应当考虑终止妊娠。

微波。微波是一种非电离辐射,近20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通讯和日常生活中,因此人们每天都接受不同程度的微波辐射。最典型的微波辐射就是微波炉。微波对胚胎发育是一种有害因素。有研究发现,职业性接触微波的人群中,男性的子代中先天愚型发病率高,而女性妊娠后容易流产。

3.如何更好的避免对人类优生的不利影响

3.1从遗传因素角度

禁止患有某些严重遗传性疾病的患者结婚。如精神分裂症、白痴患者等。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生育的下一代常常容易发生问题,应该避免生育。避免近亲结婚。以防止后代出现隐性遗传病患者。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近亲结婚非常不利优生,一些遗传疾病等,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坚持婚前检查。这是优生的重要措施。如发现遗传方面问题,应尽早阻断其延续。检查的意义以及相关内容和方法,参看中国优生优育网的其他栏目。保证孕妇营养充足和膳食的均衡。怀孕之后的饮食,对于母体和胎儿都十分重要,一些患有特殊疾病的孕妇更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饮食,对优生是十分重要的。孕期保持情绪稳定、豁达开朗、家庭气氛和谐,以避免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造成胎儿畸形以及出生后智力发育迟缓和行为异常。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产前检查可对胎位不正及早矫治,避免难产。尤其是对曾分娩过不正常胎儿或年过 35 岁高龄的产妇,以及有遗传病家史的孕妇,更应作好产前检查。

3.2从非遗传(环境)因素角度

首先介绍环境优生学的概念。环境优生学:主要研究外界自然环境及胎儿发育所处的子宫内环境对生殖细胞和胚胎发育的影响。许多遗传性疾病和出生缺陷都与环境的改变并引起基因突变有关。如空气、水源污染,孕妇劳动环境恶劣,接触有害的刺激(如射线、化学致突变剂或病原体感染等)。因此,环境优生学在优生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有人称之为优境学。

新生命的产生和孕育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微妙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任何因素都会影响胎儿的质量。尽管先天的遗传因素很重要,但这些遗传因素如何表现出来和表现到何种程度,还要取决于环境因素。因此,双亲的身体状况,生育年龄,受孕时间和妊娠期保健等对新生命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

为保障优生率,应该开展环境流行病学研究分析,针对环境质量中某种特异指标行为畸形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开展环境质量检测及生物材料监测。建立化学物质致畸的检出、筛选登记系统,严格管理环境化学物质。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公众优生意识。强化环境与优生意识,从每个人、每个家庭做起。这是一种积极的预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所在。目前,环境污染对人类优生的危害虽然我们已经逐渐引起注意,但还远未普及,这就有必要加强

环保与优生知识的宣传。要主动减少化学、物理对优生的影响,主动避免接触放

射线,有毒物及高温、噪音等不良环境因素。同时要倡导有利于优生的生活习惯

和行为。积极主动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滥用药等。

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着胎儿的产生和发育过程,忽视任何一方因素都

是不可取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遗传因素对胎儿的影响起主导作用,环境因

素起决定作用。只有将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才是优生的必经之路,也是优生的惟一好办法。

参考文献

[1]罗纯,章伟编著.医学遗传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39-140.

[2]刘权章.临床遗传学彩色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

[3]雅卡尔.差异的颂歌:遗传学与人类[M].王大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130.204-205.

[4]吴刚.伦玉兰主编.中国优生科学[C].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0.序.

[5]陈竺.医学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1.

[6]安锡培.关于‘优生优育’英译名的问题[J].科技术语研究.2000.2.

[7]方宗熙.略谈优生学[J].遗传.1980.2(3). 43.

遗传学

遗传学的诞生、细胞遗传学的建立、分子遗传学的形成、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从遗传学产生和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一、要了解遗传学,我准备先从遗传学的诞生开始讲。遗传是生物的一种属性,是生命世 界的一种自然现象,遗传与变异构成生物进化的基础。人类何时开始认识到生物性状特征世代相传和发生变异的现象,已无稽可查了,但早在1809年,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就发表了论述进化的第一部系统著作《动物学的哲学》,强调“用进废退”的理论,提出了有名的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然而,他对于许多过程的解释过分简单,不免包含了若干错误的意见和作者的主观臆测。1859年11月2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式出版,该书对已知的各种有关遗传与变异的事实作了全面的考察,建立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并且提出了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的学说,给予进化过程以科学的解释。虽然达尔文的论述比拉马克要系统、详尽得多,但受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和认识方法的局限,仍不免有若干偏颇之处。直到1900年,奥地利的神父格里戈-孟德尔经豌豆杂交试验而确立的遗传因子分离法则和独立分配法则被重新发现时,遗传学才被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成为一门自然科学。1906年英国生物学家贝特森首次提出了“遗传学”一词,以称呼这门研究生物遗传问题的新学科。 二、细胞遗传学是遗传学与细胞学相结合的一个遗传学分支学科。研究对象主要是真核生物,特别是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动植物。 早期的细胞遗传学着重研究分离、重组、连锁、交换等遗传现象的染色体基础以及染色体畸变和倍性变化等染色体行为的遗传学效应,并涉及各种生殖方式如无融合生殖、单性生殖以及减数分裂驱动等方面的遗传学和细胞学基础。以后又衍生出一些分支学科,研究内容进一步扩大。 18世纪末,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后不久,美国细胞学家萨顿和德国实验胚胎学家博韦里各自在动植物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了染色体行为与遗传因子行为之间的平行关系,认为孟德尔所设想的遗传因子就在染色体上,这就是所谓的萨顿—博韦里假说或称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在1901~1911年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朗、史蒂文斯和威尔逊等先后发现在直翅目和半翅目昆虫中雌体比雄体多了一条染色体,即 X染色体,从而揭示了性别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1902~1910年英国遗传学家贝特森等把孟德尔定律扩充到鸡兔等动物和香豌豆等植 物中,并且创造了一系列遗传学名词:遗传学、同质结合、异质结台、等位基因、相引和相斥等,奠定了孟德尔遗传学的基础。 从1910年到20年代中期,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布里奇斯和斯特蒂文特等用果蝇作为研究材料,用更为明确的连锁和交换的概念代替了相引和相斥,发展了以三点测验为基础的基因定位方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工作线性排列,从而使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得以确立。细胞遗传学便在这一基础上迅速发展。 从细胞遗传学衍生的分支学科主要有体细胞遗传学——主要研究体细胞,特别是离体培养的高等生物体细胞的遗传规律;分子细胞遗传学——主要研究染色体的亚显微结构和基因活动的关系;进化细胞遗传学——主要研究染色体结构和倍性改变与物种形成之间的关系;细胞器遗传学——主要研究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等的遗传结构;医学细胞遗传学,这是

教育人类学讲义整理

《教育人类学引论》 第一节课 一、人类学对教育学有什么贡献? 1.对研究方法的忽视:叙事研究的方法对你的论文有什么独特的贡献: ①方法和你的选题有什么对接?②你的选题有该法(理论)与不用又有什么不同? ③你的论题最适合用何种方法、何种理论? 2.人类学对教育学的贡献: (1)打破我族中心主义,获得一种宽阔的文化视野和人类意识,进而强化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自我意识; 可以有民族情怀,但是不能有民族中心主义;视野和眼光的全球性——从西方看中国、从周边看中国;中国无哲学,但是有思想,中国的语言文字不适合表达哲学,在这方面印度就好于中国,表达哲学的文字需要严谨、逻辑、严密;孟子:见幼童落井而起恻隐之心,但是有人便反驳:见幼童落井,汝之子,汝友之子,汝仇家之子,救孰?冯友兰,中国哲学浑然天成。 (2)打破坐在摇椅上玄想人类的历史; 人种志研究、民族志研究、田野研究、将先前的由业余学者或其他人的研究进行实证化。 (3)引发问题意识,提供对问题的解答; 人的本质与教育的关系(陆有铨说没有什么本质,反对本质主义,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人类进化与教育的关系;人的体质与教育的关系;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4)改变提问方式,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成尚荣:尊重与倾听;①从旁观者转为具有主体色彩的我②将教育问题由“人的教育”转为“人的认识”问题,只有在充分认识人的本质的情况下,教育才能真正展开和充分实现,会读人、能读人;③教育问题存在的理论基础,使教育人生活的表层进入到人的存在深层,使教育和人类存在、世界存在、宇宙存在联系起来。 (5)提供了表达思想的语言方式,重心下移,开放、互动生成,学生立场;习惯用一种学科、一个人物、一个理论来阐述你的问题。 《孩子的宇宙、最后20年、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实验时代》

《遗传与人类健康》课程论文写作指导

《遗传与人类健康》课程论文写作指导 学科论文是综述性质的论文,与研究论文写法有很大的不同,现将综述写法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1、综述的格式和写法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开始部分由前言组成,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②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 (1)纵式写法“纵”是“历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撰写综述不要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还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层次清楚。

中外民俗文化论文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讲究吃的民族,无论从饮食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也真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形成了与西方饮食文化风格迥异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带。 饮食文化分为饮文化和食文化。在饮文化中,中西方文化有着较大的相似性。例如,中国人喜欢喝酒,并且可以通过酒的力量作成一些在意志正常的时候不敢或者不能做的事。比如朱元璋对他的功臣石守信等人的“杯酒释兵权”,还有李白的诗仙称号也是因为他“斗酒诗百篇”。西方人也崇尚酒文化,强调酒神精神,他们渴望一种自我、本我超我的融合。酒吧文化应该是他们酒文化的突出表现,工作闲暇之余,放松自己的精神,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而人性文化在逐渐落败的现代社会,未尝不是人际交流的大平台。中西饮文化中都将各自的饮食文化向精神的层面发展。但是又存在不同:中国人强调的是饮的实践,强调实践后的狂迷状态,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狂迷本身,他们往往靠理性思维来获得这一精神享受。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更趋于感性,而西方更趋于理性。 作为食文化,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 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在中国,粮食,既米饭,面条往往比菜占的比重大。一般中国的菜指的是蔬菜,肉食,而这些只有在节日里才可尝尝鲜。这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转化到文化这个层面上,菜其实应该是大于饭的地位的,中国讲究“民以食为天”,所以中国的菜系就分的很细,有川菜,粤菜,湘菜等等,中国人在吃上是很叫真的,于是在做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于是中国菜形成了原料涉及范围广,品种多、样式丰富的特点。中国能跻身世界四大菜系,也是有理由的。而西方的食文化就没有这么厚的传统,他们的食

遗传学论文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基因治疗______ 课程名称:分子遗传学____ 任课老师:__ 专业:生物技术 班级:2010级___ ___ 学号: 姓名: _____ 2012年12月24日

基因治疗 胡志刚学号:222010326022006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癌症、遗传病等顽固疾病的治疗 中。在临床应用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其靶向性,转移效率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其安全性更是长期困扰着人们。本文主要对基因治疗的一般方法步骤、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基因治疗载体遗传病癌症 Gene therapy Hu Zhi-Gang Student ID:222010326022006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Gene therapy is a new treatment in recent years is gradually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genetic diseases and other intractable diseases. Also encountered a lot of difficultie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as it targeted, lower transfer efficiency problems to be solved, and its security is long plagued peopl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general steps of gene therapy, gene therapy problems and scenarios are reviewed. Keywords: gene therapy;the carrier,;genetic diseases; cancer 1 基因治疗的定义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也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能治疗某种疾病。从广义说,基因治疗还可包括从DNA水平采取的治疗某些疾病的措施和新技术。 2 基因治疗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2.1目的基因的选择和制备 基因治疗的首要问题是选择用于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对遗传病而言只要已经研究清楚某种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某个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其野生型基因就可被用于基因治疗,如用ADA基因治疗ADA缺陷病。但在现在的条件下,仅此是不够的。可用于基因治疗的基因需满足以下几点:(1)在体内仅有少量的表达就可显著改善症状;(2)该基因的过高表达不会对机体造成危害。在抗病毒和病

人类学期末论文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论文 题目:基于生态系统模式视角下浅谈家庭 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影响 指导教师:李晓芳 学生姓名:张锦滨学号:20153320143 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完成时间:2017年6月10 日 2017年6 月10日

目录(黑体四号)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3) 正文 (4) 一、家庭的涵义与类型以及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 (4) (一)家庭的涵义 (4) (二)家庭的类型 (4) (三)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 (5) 二、家庭在各个生命周期对人的主要功能的表现 (6) (一)处于形成期的家庭对人的主要功能表现 (6) (二)处于成长期的家庭对人的主要功能表现 (6) (三)处于成熟期的家庭对人的主要功能表现 (7) (四)处于衰老期的家庭对人的主要功能表现 (7) 三、个体对家庭的影响 (8) (一)个体影响家庭的形成 (8) (二)个体影响家庭的结构 (8) (三)个体影响家庭的文化 (9) 四、建立和谐家庭的对策 (9) (一)发挥良性家庭文化的作用 (9) (二)建立有效的家庭沟通系统 (10) (三)加强对家庭中的每一个体功能的认识 (10) 参考文献 (11)

基于生态系统模式视角下浅谈家庭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影响 摘要: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存在单位,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和群体形式。家庭不仅对生活在其中的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在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社会与个体之间存在相互密切的联系。本文基于生态系统模式的思考方法,以核心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家庭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影响,在家庭形成,成长,成熟和衰老等生命周期中人的行为的表现,同时对社会中存在的特殊家庭和病态的家庭结构模式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如何在新型社会中完善家庭结构,增强家庭的功能性,实现人与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家庭家庭生命周期人类的行为生态系统模式 Abstract: Family as the existence of the most basic unit of society,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most important form of system and the community .Family is not only for living in one of the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individual, but also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Family, society and individual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Model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system thinking method to the nuclear famil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famil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in family formation, growth, maturation and aging life cycle, such as the performance of human behavior, and exists in the society of the special family and morbid family structure model were analyzed, and tries 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the family in the new social structure, enhance the functional sex of the family,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and among people and family and society. Key words:family family life cycle Human behavior Ecosystem model 人是在社会中生存而离不开社会。作为一个人,我们身上体现着鲜明的社会性,我们的性别,行为规范都是社会所赋予的。所以有人会说,是社会让我们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成为真正的人。而人最早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性应该是在家庭这个摇篮中。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元素,不仅承载着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活动需求,同时也在不断塑造人的社会性。家庭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我们一生下来就在家庭这个环境中生存,当然这里不讨论比如狼孩等个别一生下来就不被社会“熏陶”的“人”。可见家庭对人的影响是在人出生后就开始伴随并不断强化。而家庭随着个体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每个发展阶段的家庭对人的功能也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家庭结构也影响着人的发展。 本文以家庭作为人的活动载体,用生态系统模式的思维方法,通过家庭与个人的相互影响,重点论述家庭在不同生命周期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对家庭的反作用,试图探讨更为合理的、和谐的家庭与人的关系。

人类遗传与优生课程论文

孕妇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人口与计划生育和优生联系在一起,目的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质量,工作的中心由少生向优生倾斜,对保护母婴健康起到促进作用。优生优育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提高人口的质量,我们必须大力提倡优生,能否孕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婴儿,不仅与胚胎和胎儿生长发育的环境有关,而且还与这个胚胎的精子和卵子的形成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本身的遗传物质有关。胎儿生存的营养供给及环境条件必须靠母体提供。因此,母亲应多摄入胎儿需要的各种营养素,设法创造有利于胎儿的自身生长条件。还应创造更好地环境质量,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目前除了遗传因素对胎儿的影响外,环境与生活习惯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1.生活习惯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 随着全民素质的提高,孕妇的保健意识也随着提高。母亲糖尿病其婴儿患先天性畸形的发病率高达6%-12.9%。约为正常妊娠的7-10倍,并直接导致50%的产儿死亡率。妊娠合并糖尿病引起的主要先天畸形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如无脑儿、脑积水、脑脊膜膨出、脊柱裂和前脑无裂畸形等,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等畸形[1]。医学调查研究证实,孕妇营养过剩或摄取的某种营养素过量,容易发生出生缺陷。由于盲目进补,过多地食用鱼、肉、巧克力,甜食等,致使体液酸性化,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孕妇出现烦躁不安、爱发脾气、易伤感等不良情绪,促使母体内激素和其它有害物质分泌增加,容易造成胎儿唇裂、腭裂和其它器官发育畸形。一些孩子长大后得的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追踪起来跟孕妇代谢控制不好有关系。孕妇摄取过多的维生素A,则有报道出生婴儿左肾积水,输尿管畸形。有些孕妇补钙过量,很容易导致新生儿患高血钙症,使患儿囟门过早关闭、影响骨骼发育。维生素A缺乏出生婴儿无眼及小头畸形,妇女孕期缺乏叶酸是生出无脑儿、脊柱裂等神经管畸形儿的主要原因。 孕妇应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摒弃一些不良嗜好,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要注意参加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做一些强度不大的家务活儿,促使孕妇体内的新陈代谢,消耗多余的脂肪,维持身体的平衡,这样才有益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孕妇可适当的运动,例如:户外运动,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论文

浅谈基因工程与人类健康 王招弟 经济管理学院 14会计4班 70 摘要: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在世界围发展迅速,渗透科学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基因制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等,回顾生物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基因工程、基因制药、转基因技术、人类健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已成功生产出白细胞介素-2、尿激酶、乙型肝炎苗等,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人类已知至少五千多种疾病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有关,如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艾滋病,如何根治这些疾病还需人类基因组的进一步研究。2003年4月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六国政府首脑联合发表了《六国政府首脑关于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联合声明》宣布: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协作组已经解读了人类生命密码书中所有章节的秘密,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图”,并且全世界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免费获取这些信息。日前美国奎格?文特研究所和多伦多儿童医院以及加州大学的研究者第一次向世界公布了个人的二倍体基因组序列。 有关基因工程与人类健康的密切联系,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叙述。一、基因制药 科学家预言,下个世纪的药物主要是基因药物。在庞大的“人类基因组”这台大戏中,基因药物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尤其是针对一些遗传疾病与疑难顽症,基因药物把传统疗法上升到了基因疗法。 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将相应的人体遗传物质(基因)转移到不同的微生物中,制造出如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等药物,已成现实。科学家在牛羊中植入人类基因,使这些动物的乳汁含有人类血液的主要成分,如特有的蛋白质、使血液凝结的成分和抗体等等。科学家还把基因切开、粘上,从一种植物转移到另一种植物,从一种动物转移到另一种动物,把切下的基因植入任何生命细胞中,从而获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摘要: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密切,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社科群。系统研究二者关系对于更好的把握这两门学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社会工作;差异;共通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2-2589 (2011) 14-0065-03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这个名称是由希腊语中表示"人"的"anthropos"和表示"知识"、"学问"的"logos"合成的,意思是"研究人类的学问"。人类学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分两大部分: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涉及到人类的来源、形成、演变、人种等人体方面的部分称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是相对于"体质人类学"而言的,是研究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现象。"它研究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不同人类群体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作出解释,应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和解决现代人类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 社会工作是由social work翻译而来,源于西方,"是指一种有关促进个人与社会福利的措施,乃至包括各种教育、卫生、保险及其他公益事业"。西方有关社会工作一词

的使用,住往是与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公共福利相通的。作为一种助人的活动,其目的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文化人类学是以人类的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人类总是拥有文化并永远生存于社会之中;人、社会、文化融为一体。因此,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工作经常面临相同的课题。并且学者们常把文化人类学称为社会人类学,或把社会人类学视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工作在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观察到的人的行为来研究现代社会中的人及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却永远是描述全部的人的行为和解释各种文化之间的异同。"因此,它不仅对世界上处在不同社会阶段的人类的行为进行研究,而且也分析研究当代社会中人的行为和社会文化现象的内在原因。在这一点上社会工作与文化人类学接轨。当然二者的紧密联系并不能掩盖它们本身的特色与独到之处,尽管二者都密切关注并研究,但研究视角却不尽相同,比如社会文化人类学一般侧重研究文化传统及其内容,而社会工作侧重研究行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基于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全面把握,既看到二者在产生背景、研究对象和范围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又不能忽视二者的共同之处。

遗传学论文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分析 (生物技术114班刘文静2011132212) [摘要]:通过对山西省方山县高级中学高二部分班级学生,进行关于某些特定遗传性状的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初步了解某性状的遗传方式、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组成、并计算该基因的频率。人体正常性状的遗传包括体表性状、生理和生化的特征、身体素质、行为和智力等方面的遗传性状。我们总共调查的性状有:皮肤白/黄、头发直/卷曲、习惯用左手/右手、是否有酒窝、瞳仁黑/褐色、单/双眼皮、是否高度近视(600上)。 [关键词]:人类遗传性状、遗传规律、基因型频率、单对基因遗传、多对基因遗传。 Analysis of human genetic traits investigation (Biotechnology class 114 Liu Wenjing 2011132212) [Abstract]: the Shanxi Fangshan County senior middle school part of the class students, sampling survey was carried out on certain genetic traits, analysis on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s, some traits of the gene composition, and calculate the frequency of the gene. Genetic normal human traits including genetic traits, surface character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ysical quality, behavior and intelligence etc.. We have investigated traits: skin white / yellow, straight / curly hair, left-handed/ right-handed, whether dimples, pupil Black / Brown, single / double eyelid, whether high myopia (600). [keyword]: human genetic traits, genetic variation, genotype frequency, single on the genetic, much of the genetic. [前言]: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性状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有的是行为方式等等。人类群体遗传学,就是研究人体的遗传结构及其

文化人类学论文

关于藏族婚姻制度的学习 关于当今世界存在的一妻多夫制,即藏族的一妻多夫婚俗无论从文化影响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最为引人注目。 对于任何一种生命,其生物特性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共同决定了其生存方式。是一些因素导致该物种中不同种群生存方式的不同,因为同一物种中不同种群的生物特性是基本相同的。 一妻多夫制 一般观点认为,“所有亲属和婚姻系统中都有一个明确其乱伦禁忌的基本核心”,这对构建一个社会结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以达尔文主义的表达方式,作为一种“哺乳动物”和“灵长类动物” ,人类是最不倾向于多夫制度的物种之一。从这种观点出发,人类多夫制之特别稀少就不奇怪了。 一妻多夫制的起源 关于一妻多夫制的起源,有两种矛盾的观点。恩格斯很早就提出“群婚残余论”,他指出:印度-西藏的多夫制,也同样是个例外。有学者提出假设,西藏及其周边的一妻多夫制、印度南部及斯里兰卡的一妻多夫制,很可能源于古代印度。有学者认为“在某种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 作为一种适应,一妻多夫制能够产生出来而不依赖于历史的延续。” 从逻辑上讲,以下三条是不争的公理: 一、多夫多妻制(群婚)允许并且可能产生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一夫一妻现象; 二、一夫多妻制允许并且可能产生一夫一妻现象; 三、一妻多夫制允许并且可能产生一夫一妻现象。这样我们就可以发

现,这四种婚姻制度之间的关系:始于原始混乱的性关系(多夫多 妻),终于一夫一妻;在特定条件下所发生的特殊变化,一妻多夫既可能是原始群婚残余,也可能是从一夫一妻转化过来的。 由于藏族历史上没有实行过严格的一夫一妻制,所以藏族的一妻多夫可能源于:原始群婚残余使得一妻多夫一直存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生存环境、经济制度)促使一夫一妻部分地转化成一妻多夫。 藏族婚姻 藏族实行严格的血缘外婚制。凡父系血亲的男女,绝对禁止通婚和婚外两性关系,否则要遭受严厉的惩处。姨表、姑舅表之间也禁止通婚。一夫一妻制是藏族的基本婚姻形式,但也有古老婚俗的残存。藏族婚俗演进状态的痕迹显著。 多偶制与单偶制并存的婚制 藏族的青年男女,多通过婚前的情侣和着桑关系建立感情,然后缔结婚姻关系。但是,正式结婚有的是以当事人的意志为主,有的则以父母的意志为主。以父母意志为主的婚姻,有的是拒绝当事人的要求,由父母为其另选配偶;有的父母通过媒人说合,缔结秦晋之好。不管通过何种途径结婚,藏族各地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禁止近亲联姻,讲究门当户对,索取彩礼等是结婚的必要条件。婚礼选择吉日良辰举行,由男方请喇嘛占卜决 定。结婚仪式隆重、热烈,男女双方要在佛 像前磕头才算婚姻成立。 多偶制与单偶制并存,是藏族婚姻的另一大特点。多偶制婚,包括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两种。多偶婚家庭占家庭户的比例不大,而且各地也有差

遗传与优生绪论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掌握医学遗传学的概念 2.掌握遗传学病的概念及其分类 3.了解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4.了解医学遗传学的各研究领域及其发展 二、能力目标: 说出遗传学的概念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重点】1、遗传学的概念。 2、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难点】遗传学的产生及发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遗传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什么是遗传学 1、遗传学(Genetics)就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2、人类遗传学(human genetics)是遗传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人类遗传和变异规律的一门科学。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前者就是遗传,后者却是变异。 3、遗传(heredity)就是指生物通过生殖繁衍后代,绵延种族,保持生物体在世代之间的延续。但生物体所产生的后代并不一定与祖先是完全一样,而是有改变。这是由于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或改变或者受环境变化的影响等,导致自然界中的生物体不会出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个体,这种同种生物体上下代之间或同代不同个体之间性状差异的现象就叫变异(variation)。 遗传变异的规律是生命科学中的一个基本规律,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分类、进化以及人的生、老、病、死、智力、行为等均涉及到遗传变异的某些原理,也需要遗传变异的一些理论去阐明或解释。 二、遗传学的发展 1.启蒙遗传阶段(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

⑴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拉马克(Lamarck JB)认为环境条件的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器官的用进废退(use and disuse of organ),获得性状遗传(inheritance of acquired characters) ⑵1859年,达尔文(Darwin C)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进化学说,使人们对遗传有新的认识。对于遗传变异的解释,达尔文承认获得性状遗传的一些论点,并提出泛生假说(hypothesis of pangenesis),认为:每个器官都存在泛生粒。泛生粒能繁殖。聚集到生殖器官,形成生殖细胞。受精后,泛生粒进入器官并发生作用,表现遗传。泛生粒改变,则表现变异。 ⑶魏斯曼(Weismann A)——新达尔文主义的首创者,提出种策连续论,(theory of continunity of germplasm),生物体是由体质和种质两部分组成;体质是由种质产生的,种质是世代连绵不绝的;环境只能影响体质,不能影响种质,故获得性状不能遗传。 2.孟德尔遗传学建立(19世纪下半叶开始) ⑴1866年,孟德尔(Mendel GJ)(图0-4)发表“植物杂交试验”论文,首次提出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认为性状遗传是受细胞内遗传因子控制的。 ⑵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该年被公认为遗传学建立和开始的年份。发现者为狄·弗里斯(de Vris H)、柴马克(Tschermak E)和柯伦斯(Correns,Carl)。 ⑶1901-1903年,狄·弗里斯(de Vris H)发表了“突变学科”。 ⑷1906年,贝特生(Bateson W)首先提出遗传学作为一门学科。 ⑸1909年,约翰生(Johannsen WL)发表了“纯系学说”,并最先提出“基因”一词,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概念。 3.细胞遗传学时期(1900-1940 ) ⑴摩尔根(Morgan TH)在发现性状连锁现象的同时,结合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动态,创立基因理论,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从而发展了细胞遗传学。 ⑵1927年,Muller HJ(穆勒)和Stadler LJ(斯特德勒)几乎同时采用?射线,分别诱发果蝇和玉米突变成功。 ⑶1937年,Blakeslee AF(布菜克斯里)等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成功,为探索多倍体遗传变异开创了新的途径。 4.微生物遗传和生化遗传时期(1941-1953) ⑴1928年—F.Griffith发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象。

人体营养论文(精)

人体营养 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 ------引言关键词 :营养、营养素、饮食、合理、健康 内容提要 : 任类社会进入 21世纪,世界各国对人群营养问题更加重视。在影响生命的诸多因素中 , 营养环节最为关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食物营养与健康倍加关注。“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残疾,乃是身体、心理状态及社会关系的良好状态。一般说来, 人的素质是由遗传。营养和环境(包括学习锻炼三大要素决定的。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营养因素。合理的营养是人类的社会活动能力, 智力和身体潜能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健康和营养适当的人, 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 又是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主体。因此, 营养是人类发展的一项关键目标, 是反映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一个人生命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营养。人在胚胎阶段时必须从母体中吸取所需要的物质, 孕妇的营养不仅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也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打下重要的基础。婴幼儿和青少年的合理营养, 对身体和智力发育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合理的营养对中老年人来说, 可以保持生命的持久活力, 延缓机体的衰老过程, 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对于患者来说, 合理的营养可以增强机体 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目录: 一、什么是营养 ?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三、人体每日的均衡饮食

四、合理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五、如何做到合理营养 ? 六、结论 一、什么是营养 ? 大部分人都不能具体给出“营养” 的定义, 其实从字义上讲“营” 的含义是“谋求”, “养”的含义是“养生”, “营养”就是“谋求养生”。养生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使用的术语,即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具体的描述“营养”可以说: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 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它是一种全面的生理过程, 而不是专指某一种养分。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一部分通过吸收的营养素, 在体的内消化分解成小分子单体后, 在再通过转化合成, 变为人体需要的生化物质。但有一些小分子物质, 人体不能合成, 或合成速度太 慢, 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必需由外界供给, 这类小分子物质称为“必需营养素”。 人体必需营养素包括以下 5类: (1必需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0多种,其中 8种为人体所必需,在体内不能合成, 称为必需氨基酸。它们是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和缬氨酸。对儿童来说,精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2必需脂肪酸

分子遗传学论文

分 子 遗 传 学 论 文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专业 姓名:王光莉 学号:1004114127

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中文摘要】:分子遗传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的活动和功能的科学。近年来,分子遗传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并对其它的生物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始,分子遗传技术仅应用于一些细菌和病毒,而现在的分子遗传工具却能应用于几乎所有方面。 【英文摘要】:Molecular genetics is the activity of gene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and function of science. In recent years, molecular gene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very rapid, and has a huge impact on other field of biology. Beginning, molecular genetic technique applies only to some bacteria and viruses, and now the molecular genetic tools can be applied to almost all aspects. 【关键词】:分子遗传学、中心法则、遗传工程、转基因、PCR、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 遗传学这个名称,最初是由英国科学家贝特森于1906年根据拉丁文延长(Latin genetikos)之意创造的。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术水平和工作特点,遗传学的研究进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经典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学、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数个既彼此相对独立,又前后相对交融的不同发展阶段。这当中,分子遗传学的地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等的作用。 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学科。分子遗传学是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以揭示生物遗传和变异以及表达的分子机制。它研究的范畴包含基因在生命系统中的

人类遗传学

人类遗传病 09级生科三班 任婧 40908136

人类遗传病 文章摘要:就遗传病与性别之间的关系举例讨论,哪些遗传病在男性人群中易发生,哪些遗传病在女性人群中易发生,以此达到预防的目的,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关键词:人类遗传病;性别;预防遗传病;人类健康 1.X连锁遗传 人类体细胞性染色体为XX或XY,即正常男性为46,XY,正常女性为46,XX.如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相连锁,即为X连锁遗传.可分为X连锁显性遗传(X—linked recesssve inheritance)和X连锁隐性遗传(X—linked dominant inheritance).本病发病情况为前者一般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因为男性患者后代女儿全为患者而儿子不会患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后者一般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因为女性携带者后代儿子可能发病,而女儿不会发病,如红绿色盲. 2.Y连锁遗传 即决定某种性状或致病基因在Y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Y连锁遗传(Y—linked inheritance).具有Y连锁致病基因者均为男性,这些基因将随Y染色体进行传递,因为女性没有Y染色体,故不传递有关基因,即女性不会发病,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父亲的致病基因由祖父传给,所以又称全男性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3.从性遗传 有些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由于性别的差异,显示出男性女性分布比例上或表达程度上的差异,这些基因控制的性状或遗传病的遗传是从性遗传(Sox—conditionded inheritance).从性遗传与性别相关的特点是:从性遗传基因控制的性状或遗传病在男女两性中的发病程度和发病率显著不同.如男性早秃,是常染色体显性致病基因所致,一般35岁左右开始秃顶,男性表现早秃,即(Aa.XX)女性则不表现早秃.同样是纯合子(AA.XY)男性比(AA.XX)女性早秃严重,因而人群中男性秃头明显多于女性.研究发现,秃头基因能否表达还要受雄性激素调节.带有秃头基因的女性在体内雄激素水平提高时也可出现早秃.这一点可作为诊断女性是否患某种疾病的辅助指标.如女性肾上腺瘤可产生过量雄激素,导致秃顶基因的表达. 4.限性遗传 有些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或遗传病,由于基因表达的性别限制,可以是显性或隐性,只在一种性别中表现,而在另一种性别中完全不能表达,但这些基因均可传给下一代,称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这主要是由于解剖学结构上的性别差异造成的,也可能是受性激素分泌水平差异限制.限性遗传与性别相关的特点是:限性遗传基因控制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