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_薛镜

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_薛镜

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_薛镜
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_薛镜

四川医学2015年4月第36卷(第4期)Sichuan Medical Journal ,2015,Vol.36,No.4

△通讯作者

●脊柱退变专题●

doi :10.16252/j.cnki.issn1004-0501-2015.04.001

论著

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

镜,宋跃明△,李

涛,马立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探讨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至2014年8

月采用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患者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3 68岁,平均45.3岁。所有患者均接受沿原手术切口切开、彻底扩创冲洗,术中保留内固定,术后持续闭式冲洗的治疗方式。结果

16例患者

术后获得8 51个月随访,平均24.5月,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期间患者无发热、腰背部疼痛症状,无切口渗出、窦道形成;复查影像学检查未见骨质破坏,内固定无松动、断裂;复查患者血沉、C 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均恢复正常。结论

彻底清创情况下,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行之有效。【关键词】脊柱;内固定;感染;冲洗【中图分类号】R6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0501(2015)04-0437-03

Treatment of Early Deep Infection After Posterior Spinal Internal Fixation By Continued Irrigating.Xue Jing ,Song Yueming ,Li Tao ,et al.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rrigating for early deep infection after posterior spinal internal fix-

ation.Methods

From July 2005to August 2014,a tatal of 16patients with early deep infection after posterior spinal internal fixa-

tion ,including 9males and 7femals and aging 13-68years (45.3years on average )were underwent the debridement and irriga-tion.All patients were not taken out of the original fixtures.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8to 51months (24.5

months on average )and all the cases were cured.In these patient ,there were no fever or obvious back pain ,and no signs of inci-sion infection.The X-ray film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t bone destruction and 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

and C-reactive protei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or fell to normal after operation.Conclusion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rea-

ting early deep infection after posterior spinal internal fixation.by continued irrigating ,because it can alleviate symptoms timely and control infection effectively.

【Key words 】spinal ;internal fixation ;infection ;irrigation

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脊柱后路内固定技术已经成为脊柱疾病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而伴随后路手术增加的是术后感染数量的增加。从时间上来分,Manish 等

[1]

则认为术后一个月以内出现的感染为早期

感染。从感染部位上可分为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浅部感染是指真皮及皮下组织的感染,而深部感染是指深筋膜以下的感染[2]。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4年8月采用闭式冲洗引流治疗的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内)感染患者16例,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

年龄13 68岁,平均45.3岁;外伤7例,畸形6例,退行性疾病3例;手术部位胸椎3例,胸腰段6例,腰椎7例。感染确诊时间为术后4 28d ,平均8.5d ,其中7例为术后7d 内(占54%)。1.2

临床表现及诊断:10例患者初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腰背部疼痛、腰背部肌痉挛以及切口周缘局部触压痛,其中1例腰椎滑脱患者合并有双下肢放射性疼痛,考虑为感染脓液压迫刺激神经根所致;2例患者以切口渗液为最初症状;4例初始表现为高热。所有患

者中,伴有体温升高(>38.0?)的有13例,其中体温>39.0?的有7例。除切口渗出的2例未行穿刺抽液外,其余14例均抽出暗红色浑浊液体,穿刺液培养提示表皮葡萄球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大肠埃希菌1例。16例患者术中病理组织均作细菌培养,有9例为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合并大肠埃希菌感染1例,大肠埃希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粪肠球菌1例。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沉32 102mm/h,平均65.6mm/h,C反应蛋白7.67 220mg/L,平均99.8mg/L;白细胞计数6.2 25.1?109/L。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术中所见和病理组织培养证实,16例患者诊断术后早期感染明确。

1.3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行X线片及CT检查,未发现骨质破坏及椎间隙变化。

1.4治疗:一旦感染诊断明确即给予静脉使用抗菌素治疗,初期无细菌学证据可选用渗透性强的广谱抗菌素,如头孢曲松钠;如合并高热可加用万古霉素。术后根据细菌学培养结果调整使用抗菌素。所有患者均沿原手术切口切开,拆除缝线,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清除植骨并刮除椎间隙内炎性组织等以达到彻底清创的目的,术中清除病理组织再次送细菌培养。术区清创后反复采用双氧水、1:4的稀释聚维酮碘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术中无需移除椎弓根螺钉,为避免影响手术操作,术中可临时取出横连接,彻底清创后重新安置横连接以维持脊柱稳定性。清创时应当小心谨慎,保护好硬脊膜以避免引起颅内感染。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感染对所植入颗粒骨破坏不严重,为促进脊柱后路骨性融合,所植入颗粒骨经过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清洗后可重新植入原植骨部位。彻底清创后安置闭式冲洗引流装置(为引流通畅,设定1根通常为16号的硅胶引流管为进水管,2根硅胶引流管或通常为20号的橡胶引流管为出水管),术后持续生理盐水冲洗2 3周并复查血沉及C反应蛋白,体温正常后连续3d且冲洗液连续3次涂片及培养阴性、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后可停止冲洗。术后继续静脉使用抗菌素并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静脉高营养支持,提升机体免疫力,促进切口愈合。

2结果

经治疗后,10例腰背疼痛患者疼痛症状在1 2d 内得到明显缓解;所有16例患者感染症状(发热、腰背部疼痛)于术后3 13d缓解消失,平均9d。闭式冲洗持续时间5 20d,平均13.9d;所有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术后出院前拆线时间12 29d,平均19.8d;出院前复查血沉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下降至正常范围内或者接近正常。经过8 51个月的随访,无1例感染复发。患者随访期间无发热、腰背部疼痛、切口红肿渗出及皮肤窦道形成;查血沉、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总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复查影像学资料未见骨质破坏及椎间隙明显变窄,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

3讨论

近年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后路固定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相伴随的是术后感染数量的增加。一旦出现感染,不仅治疗昂贵,也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甚至影响患者以后生活质量[3]。据统计,脊柱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2% 2.75%[3],也有报道为1% 12%[4],而且内固定的使用可增加3% 6%的感染率[1]。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治疗最开始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而此类患者在感染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或仅表现为腰背部模糊的疼痛等[3],难以和正常的急性炎性反应作出鉴别。影像学上[1],因感染时间尚短,椎间隙尚未受到破坏,内固定钉道无松动,X先片及CT均无特征性表现,仅MRI检查可以提示切口液性聚集。但对于早期感染来说,因为组织水肿原因,MRI不能区别是术后感染还是水肿或者血肿,术后单靠影像学诊断术后早期感染是不可靠的。虽然细菌培养是诊断感染的金标准,也是明确感染细菌的最佳方法[3],但是短期内细菌培养阳性率仅为10%,要获得较高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则需要至少7d以上的培养时间[5-6],极有可能因等待培养结果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要及时诊断早期感染需要从培养以外的方面寻找证据。正常情况下,C反应蛋白在手术后2 3d左右达到一个峰值,术后2 3周后下降至正常,而血沉约在术后5d达到峰值,3 6周后将至正常,因此可以说C反应蛋白值是较血沉诊断早期感染更为灵敏的指标[7-8]。Takahashi等[9]认为术后7d的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一个可信度较高的一个监测指标,如果在手术后7d还居高不下,超过80mg/L则可以考虑感染的可能性存在。研究中仅1例C反应蛋白为轻度升高(7.67mg/L),占7.7%,其他12例为27.7 220mg/ L,平均107.5mg/L。对于患者来说,虽然常规地查白细胞计数,但因为白细胞计数在有些感染患者是正常的,而在有些患者则术后一直处于高水平状态,因此白细胞计数作为诊断依据是不够充分的[3]。因此,患者在术后5 10d左右出现持续加重的腰背部疼痛且查血提示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均应该高度怀疑切口早期感染,尤其合并发热、切口渗液以及穿刺抽出暗红色浑浊液体时可考虑诊断早期感染。

治疗上,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采取手术清创、闭式

冲洗引流并联合静脉使用抗菌素的治疗方式[10]。Lall 等[11]的meta分析表明,20篇研究均认为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一旦诊断明确应当采用早期清创及闭式冲洗的方式治疗。术中应当彻底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消灭死腔,清除植骨并刮除椎间隙内炎性组织。术中发现残存椎板或棘突血运较差也应当刮除表面骨质致均匀出血,切除血运欠佳的残存黄韧带及棘上棘间韧带等以尽可能减少术后感染复发的可能。彻底清创后反复大量采用双氧水、1:4的稀释聚维酮碘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虽然术中无需取出内固定装置,但如果横连接影响清创操作,术中可先将横连接取出,待彻底清创后重新安置以维持脊柱稳定性[12]。如感染深入深层组织累及内固定界面,由于早期感染对所植入颗粒骨破坏不严重,为促进脊柱后路骨性融合,所植入颗粒骨经过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清洗后可重新植入原植骨部位,也可以待感染症状控制后二期切口重新植入以获得后路骨性融合。切口清创后安置闭式冲洗引流装置,术后以约1.5 3.0mL/min的速度持续生理盐水冲洗2 3周并复查血沉及C反应蛋白,冲洗液连续3次涂片及培养阴性,患者腰痛明显缓解,体温下降至正常3d以上且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后可停止冲洗。除术前外,术后继续静脉使用敏感抗菌素2 6周,然后更改口服抗菌素4 12周[13]。值得注意的是,在关闭切口时每缝合一层也应当用双氧水、1:4的稀释聚维酮碘溶液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以减少再次感染的风险[14]。抗菌素选用上,因头孢曲松钠具有良好的渗透效果且对常见的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效,在获得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之前通常选用,当获取培养结果后可根据药敏选用敏感抗菌素。需要注意的是,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为消耗状态,饮食较差,通常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术前需要输血、输入白蛋白等纠正以上营养不良状态及电解质紊乱,术后继续给与静脉高营养提升机体免疫力,促进术后切口愈合。

经治疗后,10例腰背部疼痛患者疼痛症状在1 2d内得到明显缓解;感染症状(发热、腰背部疼痛、腰背肌紧张)于术后3 13d缓解消失,平均9d。所有患者切口一期愈合,切口于术后12 29d拆线,平均19.8d;出院前复查血沉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下降至正常范围内或者接近正常。经过8 51个月的随访,无一例患者感染复发。随访期间患者均无发热、腰背部疼痛、切口红肿渗出及皮肤窦道形成;查血沉、C 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总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复查影像学资料未见骨质破坏及椎间隙明显变窄,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由此可见,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能短期内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促进切口早日愈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本组病例较少,需要进一步积累病例观察随访以获得更加可靠的证据。

参考文献:

[1]Manish K,Kasliwal,Lee A,et al.Infection with spinal instrumentation:Review of pathogenesis,diagnosis,prevention,and management[J].

Surg Neurol Int,2013,4(Suppl5):392-403.

[2]SassoRC,Garrido BJ.Postoperative spinal wound infections[J].J Am Acad Orthop Surg,2008,16:330-337.

[3]Vishal Hegde,Dennis S Meredith,Christopher K Kepler,et al.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spinal infections[J].World J Orthop,2012,3

(11):182-189.

[4]Beiner JM,Grauer J,Kwon BK,et al.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s of the spine[J].Neurosurg Focus,2003,15(3):14.

[5]Clark CE,Shufflebarger HL.Late-developing infection in instrumented idiopathic scoliosis[J].Spine(Phila Pa1976),1999,24(18):

1909-1912.

[6]Richards BS.Delayed infections following posterior spinal instrume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scoliosis[J].J Bone Joint Surg Am,1995,77(4):524-9.

[7]Thelander U,Larsson S.Quantit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after spinal surgery[J].Spine(Phila Pa

1976),1992,17:400-404.

[8]Mok JM,Pekmezci M,Piper SL,et al.Use of C-reactive protein after spinal surgery:Comparison with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as pre-

dictor of early postoperative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J].Spine(Phila

Pa1976),2008;33:415-421.

[9]Takahashi J1,Ebara S,Kamimura M,et al.Early-phase enhanced in-flammatory reaction after spinal instrumentation surgery[J].Spine

(Phila Pa1976),2001,26(15):1698-1704.

[10]Hong HS,Chang MC,Liu CL,et al.Is aggressive surgery necessary for acute postoperative deep spinal wound infection?[J].Spine(Phila Pa

1976),2008,33(22):2473-2478.

[11]LallRR,Wong AP,LallRR,et al.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of deep wound infection after spinal instrumentation[J].J Clin Neurosci,2015,22(2):238-242.

[12]Soultanis K,Mantelos G,Pagiatakis A,et al.Late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coliosis treated with spinal instrumentation[J].Clin OrthopRelat

Res,2003,411:116-23.

[13]Sierra-Hoffman M,Jinadatha C,Carpenter JL,et al.Postoperative in-strumented spine infections:a retrospective review[J].South Med J,2010,103(1):25-30.

[14]Jones GA,Butler J,Lieberman I,et al.Negative-pressure wound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postoperative spinal wound infections:

complications and lessons learned using vacuum-assisted closure[J].J

Neurosurg Spine,2007,6(5):407-11.

(收稿日期:2015-02-15)

(完整版)脊柱和脊髓影像解剖

第八章脊柱和脊髓影像解剖 第一节解剖学概述 成人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椎间关节及韧带等连接而成。自上而下可分为颈段、胸段、腰段和骶尾段等四部分。 多数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二者围成椎孔。椎弓由椎弓根和椎板构成,椎弓根是椎弓连接椎体狭窄部分,其上、下缘分别为椎上、下切迹,相邻的椎上、下切迹构成椎间孔,其内有神经、血管通过。椎弓峡部为椎弓根与椎板移行部,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图8-1-1)。 除寰枢椎之间无椎间盘外,其他椎体之间均有椎间盘,共23个。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透明软骨终板和Sharpey纤维环等构成。髓核富含水分,位于椎间盘的中心偏后部分。纤维环由纤维软骨构成,围绕髓核呈同心圆状排列,其前部较厚,后部较薄,故髓核易向椎体后方或后侧方突出。Sharpey纤维环位于椎间盘最外层,由胶原纤维构成。透明软骨终板紧贴于椎体上下缘,构成椎间盘髓核的上、下界(图8-1-2)。 图8-1-1 椎骨一般形态

图8-1-2 椎间盘及椎管内容 后纵韧带和黄韧带是具有重要临床病理意义的结构(图8-1-3)。后纵韧带起自枢椎体后缘,向下沿各椎体和椎间盘的后缘至骶管,细而坚韧。黄韧带参与椎管后壁的构成,起自上位椎骨椎板的下前面,止于下位椎骨椎板的后面和上缘,呈节段性。正常厚度为2~4mm,超过5mm即为增厚。后纵韧带增厚钙(骨)化、黄韧带增厚均可导致椎管狭窄,脊髓及神经根受压,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图8-1-3 脊柱韧带 椎管由椎孔、骶骨的骶管和椎骨之间的骨连接共同构成,内有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脑脊液等。椎管前壁由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构成,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后壁为椎板和黄韧带。上述构成椎管壁的任何结构发生变化,均可累及椎管,使其变形或狭窄。 脊髓位于硬膜囊内,上连延髓,呈圆柱形,因颈膨大、腰膨大致其各段粗细略有差异。脊髓末端变细,为脊髓圆锥,于第1腰椎(小儿平第3腰椎)椎体下缘水平处续为终丝。一般来说,成人第2腰椎水平以下椎管内无脊髓组织,仅有马尾神经。脊髓亦分颈、胸、腰和骶尾段等,但影像上各段界限难辨。脊髓节段与同序数的椎骨多不对应。 脊髓被膜自外向内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及软脊膜。软脊膜紧贴脊髓表面,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其内充满脑脊液。蛛网膜紧贴硬脊膜内面,两者之间潜在腔隙为硬(脊)膜下腔(图8-1-2),CT及MRI上均不能显示此腔。硬脊膜厚而坚韧,由致密结蹄组织构成,呈盲囊状包绕脊髓、蛛网膜及软脊膜,形成长筒状的硬膜囊。硬脊膜与椎管壁之间间隙为硬膜外腔,其内含有丰富的脂肪组织,还有血管、神经、淋巴组织等。识别脊髓被膜

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分析与内置物保留治疗

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分析与内置物保留治疗 发表时间:2017-08-25T14:01:28.60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作者:姜铧财李森龙雳[导读] 分析脊柱内固定患者术后感染情况,观察内置物保留治疗的临床效果。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内固定患者术后感染情况,观察内置物保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行脊柱内固定术但未感染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引起感染的原因及内置物保留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年龄较大,手术时间明显较长,且术中出血量显著增加(P<0.05)。金葡菌13例,克雷伯菌9例,大肠埃希菌8例。内置物保留治疗后,感染患者的CRP、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为引起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常见原因。内置物保留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脊柱内固定术;感染;内置物保留治疗 脊柱手术后容易发生伤口感染,据相关报道显示,该并发症的发生率>7.5%[1]。随着脊柱内固定手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脊柱内固定术后的感染称为脊柱外科医师不容忽视的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容易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本研究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 月-2016年9月收治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2-76岁,平均(56.4 ± 4.5) 岁;腰椎骨折15例,胸椎骨折12例,腰椎管狭窄2例,颈椎骨折1例。选取同期行脊柱内固定术但未感染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 例,女10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50.1±2.7) 岁;腰椎骨折14例,胸椎骨折13例,腰椎管狭窄2例,颈椎骨折1例。 1.2 研究方法 指派专业医务人员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观察引起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原因。对30例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采集切口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引起患者发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治疗方法:清创手术前,对患者的体温、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进行检验。采用清创手术彻底清创,根据细菌检验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药物使用2~3 周。每天检查患者的体温、CRP、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待上述指标基本正常且最后3 次冲洗液经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时,将冲洗管拔除,患者给予利福平胶囊持续治疗2 个月。在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的看护,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并加强营 养供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引起患者术后感染的原因,术后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情况及内置物保留治疗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原因分析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年龄较大,手术时间明显较长,且术中出血量显著增加(P<0.05)。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术后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金葡菌13例,克雷伯菌9例,大肠埃希菌8例。 2.3 感染患者内置物保留治疗的效果分析 内置物保留治疗后,感染患者的CRP、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见表2。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 3 讨论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后发现,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年龄显著较大,手术时间明显较长,且术中出血量显著增加。表明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具有一定关系,为术后发生感染的原因。对患者感染标本进行病原菌分析后发现,主要以金葡菌感染为主,其次为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30例感染患者进行内置物保留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及血常规、CRP 水平,结果显示,治疗后感染患者的C 反应蛋白、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脊柱及脊髓解剖说明

脊柱及脊髓解剖说明 (E-mail:chenjianghua@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3757060.html,) 脊髓(spinal cord)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管的末端,原始神经管的管腔形成脊髓中央管。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在构造上保留着节段性,与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31对脊神经相连。脊髓与脑的各部之间有着广泛的纤维联系,正常状态下,脊髓的活动是在脑的控制下进行的。 一、位置和外形 脊髓位于椎管内,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外包3层被膜,与脊柱的弯曲一致。脊髓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约平对第1腰椎下缘(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全长约42~45cm,最宽处横径为1~1.2cm,重约20~25g。脊髓圆锥向下续为一条结缔组织细丝,即终丝(filum terminale),止于尾骨的背面,起固定脊髓的作用。 脊髓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梭形膨大,上方的称颈膨大(cervical enlargement),从第4颈髓节段至第1胸髓节段。下方的称腰骶膨大(lumbosacral enlargement),从第1腰髓节段至第3骶髓节段。两个膨大的形成是由于此处神经细胞和纤维数目增多所致,与四肢的出现有关。脊髓表面有6条平行的纵沟,前面正中较明显的沟,称前正中裂(anterior median fissure),后面正中较浅的沟为后正中沟(posterior median sulcus)。这两条纵沟将脊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脊髓的前外侧面有1对前外侧沟(anterolateral sulcus),有脊神经前根的根丝附着;后外侧面有1对后外侧沟(posterolateral sulcus),有脊神经后根的根丝附着。此外,在颈髓和胸髓上部,后正中沟和后外侧沟之间,还有一条较浅的后中间沟(posterior intermediate sulcus),是薄束和楔束在脊髓表面的分界

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诊断与治疗

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6-03-16T09:10:27.1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4期作者:郭阿雷孟塞克高振甫贾水淼[导读] 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脊柱骨病科切口深部感染是脊柱内固定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治疗与诊断均十分重要,而对感染类型进行探讨并且分析其影响因素和病原菌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脊柱骨病科 467000 摘要:切口深部感染是脊柱内固定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治疗与诊断均十分重要,而对感染类型进行探讨并且分析其影响因素和病原菌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同时对现有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有助于该病的治疗进一步发展,有利于降低致残率。本文将脊柱内固定术后切 口深部感染的原因以及病原菌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其诊疗进展,以为该病的诊疗作出贡献。关键词:脊柱内固定术;切口深部感染;诊断;治疗 近年来,脊柱内固定技术发展较快,不断有新产品问世,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切口深部感染是脊柱内固定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切口感染后,医疗费用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增加,随着内固定植人在脊柱外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发生及其对手术疗效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早期诊断及适当的治疗对于降低致残率至关重要,笔者就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分类脊柱手术术后深部感染分为早期感染和迟发感染。侵入性操作或复杂的手术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直接相关。近年来,内固定技术广泛应用于脊柱融合手术,由于内植物的使用,往往伴随更长的手术时间、更广泛的暴露和更多的出血量,从而增加了术后感染的风险,术后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大约增加到6%[2]。虽然各报道中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内固定物的使用使得感染的机会增加脊柱的解剖特点使得脊柱术后感染后果严重。 2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术后早期感染的原因包括:术中无菌操作不规范、电刀使用过度、术后引流不畅、引流管留置时间过长、逆行感染等。迟发性感染的原因较复杂,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手术创伤大,过多软组织剥离造成创面大,出血多,同时用电刀过多造成肌肉软组织缺血坏死;②手术时间长,术后引流不充分,切口缝合时留有死腔;③未严格无菌操作;④内固定松动也可能是发生迟发性感染的原因;⑤患者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①年龄;②术前全身情况;③手术时间;④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输血量;⑤手术部位。上述因素能使内固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风险增加。 3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早期诊断脊柱融合术后早发性感染的诊断存在一定困难。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多为椎旁软组织感染,并未累及骨组织,因而影像学检查意义不大,只是在怀疑有椎间隙感染时需要行MRI辅助检查。因此术后早期的感染诊断大多观察伤口局部炎症表现,脊柱融合术后早期感染的典型表现是术后伤口渗出增多、愈合困难[3]。 4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病原菌造成脊柱术后切口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目前的系列研究,在所有切口深部感染的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2.6%,其中17.8%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其他大多数深部感染是由大肠杆菌或肠球菌所致,提示可能是被尿液或粪便污染所引起。 5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治疗脊柱术后深部感染的内固定物的处理以及抗生素的应用等问题尚存在争议。 5.1手术治疗 提出手术治疗的3个基本原则:①彻底清除感染组织;②感染区域保持充足血运;③保存或恢复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对于是否拆除内固定,则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急性感染并非必须拆除内固定。 5.2抗生素治疗 在抗生素治疗问题上文献报道多不一致,抗生素治疗时间的长短,给药途径,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是问题的关键。开始抗生素治疗的方案基本一致,就是静脉应用(除非一个口服生物利用度非常高的药物是有效的)4-6周,然而,也有一些作者推荐使用10-14d,因为生物异质性的不同,所以个体化用药方案的依据不充分[5]。应用抗生素的必要性、特别是那些已知可以渗透入骨的抗生素的必要性还不是很清楚,后续的适当疗程的口服抗生素的应用是否必要也不清楚。 6降低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围手术期策略为了有效地防止手术部位的感染,临床医师必须审慎考虑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相关因素和干预措施。 6.1术前注意事项 识别高风险的患者,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MRSA定植的患者进行筛查,并清除定植菌,术前应用洗必泰葡萄糖酸盐进行清洗,应用合适的方法去除毛发,术前妥善处理先前存在的牙齿及营养相关的问题。一些与患者相关的因素在感染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是可控制的,另外一些则是不可控制的。 6.2抗生素 对高风险的骨科患者而言,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地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 6.3引流和输血 在骨科手术临结束时是否放置引流管除了参考相关的研究结果以外,还需要术者根据他们所接受的训练、观点以及个人的经验来决定。对于脊柱手术而言,放置VAC,可以有效预防术后血肿压迫脊髓级神经根,但为预防逆行性感染,应在术后48-72 h拔除。 6.4术后创口的处理

脊柱超详细解剖高清图文

脊柱超详细解剖高清图文 脊柱的损伤及病变在骨科中属于很常见的问题,熟悉脊柱的解剖是每个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在了解解剖的基础上,才能在临床工作中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今天重点给大家介绍脊柱的相关解剖知识,值得学习借鉴! (一)基本概述 1.综述: 人类幼年时椎骨共有33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块)。随年龄增长5块骶椎合成一块骶骨, 4块尾椎合成一块尾骨。 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 2.功能

支持人体传导负荷运动维持稳定保护脊髓的功能六个自由度的灵活运动 3.解剖位置 冠状面 (额状面) –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矢状面-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正中矢状面–将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

横断面 (水平面或轴面) –将身体分成上下两部分 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第2骶椎最宽 侧面观:可见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 后面观: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胸椎棘突细长,斜后下方。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二)椎骨的基本形态及结构生理弯曲: 颈椎前凸 20°- 40° 胸椎后凸 20°- 40°

腰椎前凸 30°- 50° 骶骨后凸倾斜 骨组织类型: A.皮质骨: 坚硬,主要位于骨的表面 提供骨的强度,良好的固定点哈佛氏系统 B.松质骨: 较软,大部分位于骨的内部提供强度和细胞储存的场所骨小梁,海绵状或蜂窝状 脊椎结构 关节突 脊椎峡部

间盘 终板 软骨终板骨性终板骨突环 椎弓根切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