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单项选择题

1.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答案】C.

【解析】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指针。由此,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A。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选项B.中共二大确立了民主革命的纲领。选项D.中共八大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邓小平理论

【答案】A

【解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B、C、D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的内容。

3.中共七大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出进一步阐述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朱德

【答案】B

【解析】毛泽东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因此,正确答案是B。

4.毛泽东明确向全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任务是在A.《反对本本主义》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答案】C.

【解析】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A.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选项B.指出了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选项D。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毛泽东思想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A

【解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因此,正确答案是A。

6.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起点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答案】A

【解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起点。因此,正确答案是A。

7.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答案】A

【解析】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914年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势力范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因此,正确答案是A。

8.毛泽东思想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才最终走向成熟。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是在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党的七大召开

【答案】C.

【解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A,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选项B,是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时期。选项D,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科学评价的历史文献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答案】B

【解析】在邓小平的主持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这个评价对于统一党的认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全党的拥护。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A,邓小平在该文章中指出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准备。选项C,胡耀邦在该文章中指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选项D,是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是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10.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

A.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B.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C.建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D.建立了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答案】B

【解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任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所以,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因此,正确答案是B。

11.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最根本的原因是

A.毛泽东思想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B.毛泽东思想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C.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D.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答案】D

【解析】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任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为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莫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前进。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A、B、C,是毛泽东思想优越性的体现.也是党把它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的原因,但非根本原因。

12.“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提出这个评价的是

A.邓小平 B.刘少奇

C.周恩来 D.朱德

【答案】A

【解析】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检验形成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因此,正确答案是A。

1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B.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D.时代主题的转换

【答案】D

【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这为我国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提供了良好机遇。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A和B,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和现实根据。选项C,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14.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答案】D

【解析】为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因此,正确答案是D。

15.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

A.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鲜明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答案】D

【解析】。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A,邓小平于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选项B,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首次提出四项基本原则。选项C.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6.邓小平理论在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

A.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

B.形成主题

C.构成轮廓

D.形成体系

【答案】C.

【解析】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概括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科学理论和观点,这些科学理论和观点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因此,正确答案是C。 17.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关键是抓住

A.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怎样进行中国的

第二次革命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答案】B

【解析】尽管现在国内外的形势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有着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一定要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深人领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因此.正确答案是B。 18.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C.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

合的产物

D.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

的产物

【答案】C.

【解析】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正确答案是C。

19.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两者之间是

A.继承和发展关系 B.替代关系

C.继承关系 D.发展关系

【答案】A

【解析】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正确答案是A。

20.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

C.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

历史经验

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答案】D

【解析】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基础。选项B.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选项C,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2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改革开放.如何推进改革开放

【答案】B

【解析】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其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

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并已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A,是科学发展观回答的问题。选项C.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问题。选项D.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基本问题。

2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是

A.坚持与时俱进

B.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先进性 D.发展生产力

【答案】B

【解析】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A,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选项C,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选项D.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

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党的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答案】C.

【解析】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A,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选项B,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选项D,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2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答案】A

【解析】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B,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选项C,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选项D,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B.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C.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D.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

【答案】B

【解析】中国共产党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自身的建设。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A.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选项C.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选项D.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6.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案】B

【解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能否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正确答案是B。

2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

A.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的

B.党的历史地位的基础上提出的

C.当今国际形势后提出的

D.当代中国发展变化和党的自身变化后提出的

【答案】A

【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形势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

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科学判断党的历史地位

B.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C.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

【答案】B

【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形势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挫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深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因此,正确答案是B。

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式提出是在

A. 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

B.1997年党的十五大

C.2000年江泽民南方谈话

D. 2002年党的十六大

【答案】C.

【解析】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A,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选项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选项D,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

3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在

A .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视察工作时阐述的

B.2001年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阐述的

C.2002年江泽民在“5·31”讲话中阐述的

D. 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阐述的

【答案】B

【解析】2001年7月,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因此,正确答案是B。

31.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

A.“三个代表” B.依法治国

C.以德治国 D.科教兴国

【答案】A

【解析】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理解,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此,正确答案是A。

3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D.什么是社会和谐,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案】B

【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A,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继邓小平理论后进一步回答的问题。选项C.是科学发展观回答的问题。选项D,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33.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

A.先进政党 B.先进阶层

C.先进阶段

D.人民群众

【答案】D

【解析】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因此,正确答案是D。

3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是。

A.坚持与继承

B.创新与发展

C.在坚持中发展

D.坚持、继承,又是创新、发展

【答案】D

【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因此,正确答案是D。

35.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答案】C.

【解析】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推进理论创新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因此,面

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答案是C。选项A,毛泽东思想是形成于20世纪前中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选项B,邓小平理论是形成于20世纪末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选项D,是形成于2l世纪的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

36.科学发展观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三届四中全会

C.十五届六中全会 D.十五届四中全会

【答案】A

【解析】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提到科学发展观。因此,正确答案是A。 3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公平 B.正义

C.发展 D.协调

【答案】C.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A、B'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选项D,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38.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

B.发展

C.公平

11.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答案】D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A.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选项B,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选项C.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39.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答案】D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A,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选项B,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选项C.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

B.可持续发展

C.提高经济效益

D.促进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答案】A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A。

多项选择题

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

结合,这里的具体实际是指

A.中国实践 B.中国文化

C中国人口 D.中国历史

【答案】ABD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正确答案是ABD。

2.以下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的结合

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将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实践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从而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行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并用这些理论为指导,解决我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3.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体现和包含了 A.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B.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C.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D.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时又把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答案】AD

【解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它们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悬想是一脉相承的,都体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也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正确答案是AD。选项B、C,体现的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答案】BCD

【解析】党酣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导。因此,正确答案是BCD。

6.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经历的阶段包括

A.大革命时期萌芽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

C.遵义会议后至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D.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萌芽阶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初步结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形成阶段,毛泽东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遵义会议后至抗日战争时期的成熟阶段,毛泽东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继续发展阶段,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7.毛泽东思想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8.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概括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

A.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调查研究

【答案】ABC

【解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

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因此,正确答案是ABC。选项D.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内容之一。

9.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观点有

A.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

B.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D.知识分子需要和工农群众相结合

【答案】ABCD

【解析】毛泽东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方面提出过许多重要思想,具体包括: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关于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践,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等。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10.毛泽东思想中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A.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

B.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C.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D.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答案】ABCD

【解析】毛泽东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其主要观点有:认为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个部分: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认为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通过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1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实事求是

【答案】AB

【解析】毛泽东曾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加上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因此,正确答案是AB。选项C.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选项D,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

12.建国前夕,为了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B.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C.务必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D.务必继续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答案】AB

【解析】建国前夕和建国以后,鉴于我们党成为领导全党政权的党,毛泽东多次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因此,正确答案是AB。选项C、D,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的基本内容。

1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背景和依据包括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C.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D.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

【答案】 ACD

【解析】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CD。选项B,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4.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

B. 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

C. 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邓小平南方讲话和1992年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阶段

D. 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走向成熟的

阶段

【答案】ABC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上来的战略决策,到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选项A正确。党的十二大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全面展开,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和观点,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这一阶段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的阶段。选项B正确。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系统概括。这一阶段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的阶段。选项C 正确。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选项D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15.下列属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论述的主要观点的是

A.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要“坚持两手抓,丽手都要硬”

【答案】ABCD

【解析】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阶段。邓小平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16.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基本轮廓的形成时期。这个阶段提出的观点有

A.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社会主义本质论

【答案】ABC

【解析】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选项A正确。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选项B和C正确。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这属于邓小平理论成熟时期的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目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17.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的重大贡献有

A.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C.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

【答案】ABCD

【解析】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概括了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科学理论和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18.党的十五大的主要贡献有

A.首次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B.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首次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

【答案】AB

【解析】为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选项A正确。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选项B正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的。选项C和D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AB。

19.2002年5月江泽民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A立党之本 B执政之基

C利益之根 D.力量之源

【答案】ABD

【解析】2002年5月,江泽民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因此,正确答案是ABD。

20.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答案】ABCD

【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

点、新论断

D.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答案】ABCD

【解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理解,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的实践,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22.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

A.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答案】ABC

【解析】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因此,正确答案是ABC。选项D,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3.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A.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

C.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D.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答案】ABCD

【解析】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24.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

各项工作,必须

A.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B.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C.推进社会不断进步

D.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答案】ABCD

【解析】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25.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

A.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C.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D.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答案】ACD

【解析】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正确答案是ACD。

26.“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是因为

A.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B.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基础条件

C.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答案】ACD

【解析】“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选项A正确。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选项B不正确。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选项C和D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ACD。 27.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答案】ABCD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浅析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特点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浅析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特点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浅析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特点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特点中国化反思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为彻底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基本特点创造了一定的历史条件,并且这种反思又直接构成科学合理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深度中国化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化”的实践和理论反思的辫证运动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良性运行机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和经验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阶级性等等特点在理论的现实化过程中表现出具体的丰富性、鲜活的生命力、内在的调节与发展的机制等独特的理论品质,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获得创造性发展的内在的直接根据所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特点的“中国化”反思,应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运用与证明,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反思、科学坚持、创新发展的过程,其中面对中国现实的深刻的理论反思既是科学合理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前提和基

础,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与现实国情寻找“结合点”与“平衡点”的关键环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特点的“中国化”反思应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课题,这既是将马克思主义全面具体化的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基础性环节。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阶级性等基本特点,进行“中国化”反思的具体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何谓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传统的理论解释主要定义为三点:一是马克思主义有一个科学的研究对象,实现了研究对象的革命;二是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彻底的唯物主义与彻底的辩证法;三是有一个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由此马克思主义被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根据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化的实践,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仅仅由其理论的内在逻辑特性决定是抽象的不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必须在实践中获得历史性的具体化的证明、充实与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是被给予的,而是在人类的文明长河中和永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理解和认识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明确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虽然可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崭新武器,却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还需要做到将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也就是如何认识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最终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客观实际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古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古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家安设的理论也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这个“承”和“进”恰恰就体现在这些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上。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二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也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共同的理论基础。同时,他们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绝不意味着贬低或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而是体现和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代中国又有了新的成果,体现和强调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作者:田克勤, TIAN Ke-qin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117 刊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4)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11条) 1.江泽民文选 2006 2.毛泽东文集 1993 3.毛泽东选集 1991 4.毛泽东选集 1991 5.邓小平文选 1993 6.毛泽东文集 1999 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2007 8.邓小平文选 1994 9.吴冷西十年论战(上) 1999 10.吴珺;何民捷马克思主义中国和当代化问题--访龚育之教授 2005 11.毛泽东选集 1991 引证文献(4条) 1.颜旭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基于研究视角的分析[期刊论文]-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 2.逯原.阎治才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肖克.杨弘以协商规制精英: 精英政治在中国的未来发展逻辑[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4.颜旭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基于研究视角的分析[期刊论文]-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13788038.html,/Periodical_dbsdxb-zxsh200904001.aspx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及其指导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及其指导意义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四个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新时期的新思想。正确理解和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用以指导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诠释;成果;经验 近代以来, 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艰难曲折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 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解决中国重大问题过程中得到验证和发展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理解和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能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也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诠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开拓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理论成果的过程。早在1938 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实践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命题,马克思主义所要结合的对象不仅仅是中国当今时代的某个具体实践问题,从理论的价值意义、传播方式诸视角看,这个对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系统。因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要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必须认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形成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科学理论。若要在中国文化土壤上扎根生长、开花结果,首要一点就是要通过文化背景的移植与中国文化传统相融合,成为一种从形式到内容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理论,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因子带有模糊、猜测、玄想的非科学成分,又与封建宗法的、封闭狭隘的小农意识因素混杂在一起。而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的本质特征,高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因子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和现实性。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因子的相融合之处,因此,一方面能够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融合中得到认同,另一方面能够改造、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之间相结合的、互动的融合关系。 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的相互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又切合于中国社会实践的根本要求。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不仅指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实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等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了共同的理论渊源、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以及目标和价值追求,在内容 和本质上一脉相承,而又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实践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 形成了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有了马克思主义这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解决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形势在发展,实践在深化,要想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其指导作用,必须结合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历史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而要想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入手。 一、从历史进程初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思想首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理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迎接新世纪的时期,“三个代表”重大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

改革开放29年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答案 100分

改革开放29年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课程考试已完成,现在进入下一步制订改进计划!本次考试你获得2.0学分! 单选题 正确 1.邓小平理论真正形成系统化,标志是: 1. A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2. B 1992年南方谈话 3. C 改革开放的提出 4.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 2.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谁为核心: 1. A 毛泽东 2. B 邓小平 3. C 江泽民 4. D 胡锦涛 正确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改革开放做出的贡献包括: 1. A 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 B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3. C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括: 1. A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 B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 C 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5.两个先锋队的思想包括: 1. A 党要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 B 党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 C 以上都包括 4.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 6.对科学发展观最简单的概括为: 1. A 以人为本 2. B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 C 以上都包括

4.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 7.新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 1. A 改革开放 2. B 以人为本 3. C 和谐社会 4.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 8.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就是: 1. A 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2. B 实现了从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转变 3. C 以上都包括 4.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 9.新时期最大的成就是: 1. A 和平稳定 2. B 快速发展 3. C 改革开放 4. D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的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逐渐中国化。但是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其有自身的内涵和特征。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不断显现,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价值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在我党执政为民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党的实践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在传入到另一种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当中时,都要在坚守自己本身的同时与当地的文化环境逐渐融合。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历史和政治环境当中逐渐产生和发展完善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个“结合”有着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说,近现代的中国革命没有马克思主义不行;二是说,有了马克思主义不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也不行。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就是应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来把握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不能把形式和内容分开,比如说,把内容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而把形式看作是中国化。另一方面它是道路和形态的统一。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形态。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追寻“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追寻“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凡是伟大的民族,都有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和不懈求索。 一、追梦的历史进程 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国梦”经历着第二个一百年。在这第二个一百年,我们经历过近30年的建设、探索与曲折,又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探索、努力。 (一)过渡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共和国成立和国民经济恢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始了新的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由于“三座大山”对中国人民的长期压榨和剥削,也由于连续12年的战争破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因此,摆在人民面前的最主要的任务是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党和政府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到1952年底,党和政府终于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我国从1953年起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其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执行。 1953年起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着重培养技术人才,发展交通运输业。到1956年下半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基本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曲折 1、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由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任务的完成,共和国从1957年起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7年2月,毛泽东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从而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新理论。为全面深入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中国共产党开展开门整风运动。但在整风中,中国共产党又开展了反右派斗争,造成了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制定了以“多快好省”为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受到了全党和人民的支持。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社会发展规律,造成严重后果。加上人民无力抵抗的自然灾害,从1959年冬起,共和国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1961年,党在八届九中全会上制定“八字方针”,开始纠正“左”倾错误。但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纠正,重新强调阶级斗争,使共和国的发展遭到严重挫折。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及其指导意义讲解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及其指导意义 一、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四个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新时期的新思想。正确理解和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用以指导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经验 三、正文:近代以来, 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艰难曲折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 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解决中国重大问题过程中得到验证和发展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理解和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能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也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诠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开拓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理论成果的过程。早在1938 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实践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命题,马克思主义所要结合的对象不仅仅是中国当今时代的某个具体实践问题,从理论的价值意义、传播方式诸视角看,这个对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系统。因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要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必须认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成果的内容及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成果的内容及地位 内容摘要:在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当代中国的发展仍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的政策和策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以独创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除了上述的几个方面以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也值得我们学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历史,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晚年犯有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大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另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这两种态度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历史决议》中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第36卷 第1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1月   V o l .36 N o .1  JOURNAL OF ZHENGZHOU UN I VERSI T Y Jan .2003  收稿日期:2002-06-10 作者简介:杨清涛(1954-),男,河南温县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杨清涛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摘 要:在20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发展主要是围绕着如何通过革命夺取政权以及建立社会 主义制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通过俄国、中国等国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个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下半个世纪,主要围绕着怎样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而展开,解决的基本途径是通过改革。然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在不同国家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一种是苏东国家发生剧变,社会主义制度瓦解;另一种是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继续推进改革,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基本经验是: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并不断创新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把改革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途径;必须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关键是把共产党建设好。 关键词: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 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8204(2003)0120053206 对于社会主义来说,20世纪非同寻常。既有上半世纪革命发展中的“高歌猛进”,又有下半世纪建设和改革中的曲折发展,更有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苏东剧变而遭受的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在百年期间走过如此丰富的历程,其中蕴含着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在21世纪初,认真回顾、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对于掌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与历史进程 我们从20世纪社会主义波浪起伏的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到,不管是在它大潮奔涌的辉煌岁月,还是在它处于低迷曲折的低潮时期,它都以其不断向前发展的运行轨迹,显示出与19世纪不同的、鲜明的历史性特点。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发生东移,并将社会主义发展成为具有真正规模的革命运动。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后,整个19世纪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主要局限于欧美国家,尤其是以英、法、德这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活动的中心舞台。但进入20世纪后,由于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使得世界矛盾的焦点和社会主 义革命的中心开始东移。这集中表现在首先爆发并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并不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俄国和中国及东欧东亚这些资本主义不发达或者很不发达的落后国家。而且社会主义运动由西欧、北美扩展到亚、非、拉等广大地区,使社会主义发展成为真正具有世界规模的革命运动。 二是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和革命运动变成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和社会制度的统一。如果说,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并成为在科学理论指引下的社会主义运动,是19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显著特征的话,那么随着俄国和中国等一批国家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和运动发展成为新的社会制度,则是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伟大创举和新的特征。它不仅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继空想变科学之后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而且使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实现了理论、运动和社会制度的统一。 社会主义在俄国及欧亚等国的首先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运动与社会制度的统一,使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发生了空前巨大的变化,它对于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社会主义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逻辑论证,更不是乌托邦的空想,而已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制度。这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科学社会主 ? 35?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取得的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致胜法宝,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所以我们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中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对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繁荣富强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伟大成果才得以全面展开并达到成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伟大的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未竟之业。他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真正实事求是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之路。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它是我们党实现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邓小平理论的崭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成果是: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应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勇气和求实精神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飞跃,体现了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个成果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内容由以下阐述: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具有其独创性的丰富理论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其基础性部分。所谓基础性,就是说这一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奠基性的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所谓开创性,就是说这一重要思想面向新世纪,着眼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具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是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主要用来指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是关于中国建设的理论,主要用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它们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正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即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并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也就是说要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使其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说明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必须适应中国国情,特别是要具有中国的民族形式。因为从文化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有差异的。只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文化改造,使其理论具有中国特点和民族形式,使之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部分,才能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才能为中国人民所接受。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冲突、融合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民族形式,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现代化的变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从文化视角进一步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这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

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科学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共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他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三、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什么? 第一:把解放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四、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中国目前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过渡阶段,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累计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五、如何理解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第一,进入21世纪,在科学技术的引导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创造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第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显著提高科技创新实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第三,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有利于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审批稿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1978年以来,中国发生了一场社会变革,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改革经验,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无论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还是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总体上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 关于实践标准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改革的兴起作了思想准备。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并取得了显着成果。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产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业承包制。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发展和思想解放为鲜明特色的新的历史时期。 第二阶段:以城市为中心全面改革的探索阶段--从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 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新论断,首次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摘要: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的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逐渐中国化。但是这个过程是复杂的,有其自身的内涵和意义。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85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85年奋斗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命运和出路、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命运和出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和出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在这样的条件下,单靠套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建设和照搬外国经验是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样,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更无法照抄别人的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实践中去,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从而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行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是中国人民的实践。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特性的实践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会创造出新的东西,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是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很好的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又要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嫁衣马克思主义的提炼和升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这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要是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结合进而达到融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