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字用法规范

数字用法规范

数字用法规范
数字用法规范

数字用法规范

一、夏历月日误用阿拉伯数字

如:8月15,圆月当空。天上月圆,地上人圆。让我们为团圆举杯……

“8月15”应为“八月十五”。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为了准确地反映历史面貌,《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指出,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均应使用汉字。“八月十五”即中秋节,这是按夏历计算的,故不能用阿拉伯数字。“大年三十”当然也不能写成“大年30”。同样,按照这条规定,“丁丑年三月十二日”,这是中国干支纪年,也不能写成“丁丑年3月12日”。

二、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误用阿拉伯数字

如:秦文公16年,秦国终于击败了西戎,收复了西戎人占领的周王室的土地。“秦文公16年”应为“秦文公十六年”。《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指出,中国清代和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均不应与公历混用,也就是说不能用阿拉伯数字;可以按传统体例即用汉字表述,并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如:秦文公十六年(公元前750年)。

三、年份随意缩略

如:早在92年前,此事便已提上议事日程,但提而不决,至今还是八字未见一撇。

“92年前”应为“1992年前”。否则,容易产生歧义,因为“92年前”也可理解为“九十二年前”。《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1990年不能简作“九○年”或“90年”。上引“92年前”显然不合这一规定。

四、定型的词或词组中的数字误用阿拉伯数字

如:影片上侵略者长驱直入,一路只见残垣断壁,荒草野径,你怎能不感到8

国联军铁蹄的疯狂?怎能不感到这一页历史的沉重?

“8国联军”应为“八国联军”。《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指出,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八国联军”是一个定型词组,不是临时组合,因此不能写作“8国联军”。同理,“第三世界”不能写作“第3世界”,“十月革命”不能写作“10月革命”,“二万五千里长征”不能写作“25 000里长征”……

五、“星期计日”误用阿拉伯数字

如:直到星期2,车还没到,全厂的人都伸长了脖子。

星期计日使用汉字。“星期2”应为“星期二”,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在英语中,“星期二”是一个单词“tuesday”,不是“星期”和“二”的组合。也就是说,“二”是一个语素。《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指出,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六、世纪和年代误用汉字

如:①十九世纪末期,一个叫秋田柳吉的人,从大孤来到东京。

②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有声电影兴起,无声电影开始走下坡路。

“十九世纪”应改为“19世纪”,“二十年代”应改为“20年代”。《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指出,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以及时、分、秒,均应用阿拉伯数字。

七、数量单位使用不合规范

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短短一周内,便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4万3千5

百元的捐款……

“4万3千5百元”,可以写作“43 500元”,也可以写作“4.35万元”。《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指出,在非科技出版物中,一般可以“亿”“万”作单位;数值巨大的精确数字,为了便于定位读数或移行,作为特例可以同时使用“亿”“万” 作单位。但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为单位,更不能如上文“万、千、百”同时使用。

八、概数误用阿拉伯数字

如:别看她才7、8岁,还没跨过校门,可那一脸的机灵,实在讨人喜欢。“7、8岁”应为“七八岁”。《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指出,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隔开。

九、约数用阿拉伯数字

如:挖了半天,也不过10几斤。芳芳嘟着嘴,挎着篮子沿着小路走了过来。“10几斤”应为“十几斤”。约数有两种情况:凡是带“几”字的,必须用汉字;其他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的,则必须视上下文而定,以局部体例的统一为原则,一般情况下,也以用汉字为宜。

十、文学作品误用阿拉伯数字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指出,本标准不适用于文学书刊和重排古籍,因此,文学作品没有特殊需要,是不必把汉字改为阿拉伯数字的。如:“白发三千丈”改为“白发3 000丈”,这只能说是笑话。

十一、“二、两、俩”的区分

现代“二”“两”的用法区别如下:

1.当作数字或在数学中,用“二”不用“两”。

如:“一加一等于二”“一元二次方程”

2.序数、小数、分数中用“二”不用“两”。

如:“第二”“二哥”“零点二”“二分之一”。

3.在一般量词前个位数用“两”不用“二”,多位数中的个位数用“二”不用“两”。

如:“两个人”“去了十二次”“去了两次”。

4.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通用,只是在质量单位“两”前用“二”不用“两”。

如:“二(两)尺布”“二两油”(不说“两两油”)。

5.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千位以上多用“两”,但首位以后的百、千、万前多用“二”。

如:“二百二十二”“两千元”“两亿人口”“三万二千二百人”

“俩”读“li?”时,《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有两层意思,一为表示两个,如:“你俩,我俩,他俩”;二为表示概数“不多,几个”的意思,如:“就这俩人”,“有俩钱”……但“俩”字后不能跟“个”字或其他量词。

编辑常用之表格的规范化使用

表格的规范化 表格也可简称为表,是记录数据或事物分类等的一种有效表达方式。由于表具有简洁、清晰、准确的特点,同时表的逻辑性和对比性又很强,因而表在科技书刊和其他文献中被广泛采用。如果表格选用得合适,设计得合理,不仅会使文章论述清楚、明白,还可收到美化版面、节省版面的效果。 表格在书刊中所起的作用与插图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是代替或补充了文字叙述。对表的选择和规范化要求与插图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目前由于作者的心态以及对规范化的要求不甚了解,所提供的表格往往不合适或不规范,因此作为编辑,应该在加工文稿的同时也要对表格认真、仔细地进行审理和加工。 一、表格的精选 一篇文章中不是表格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其必要性进行精选。如果能用一两句话即可说明的内容就不必列表。比如曾经发现过某刊物给出一个表格,它列出7种不同的酶在4种不同的培养基中都呈阴性(–)的反应结果。其实没有必要采用很占篇幅的表格形式,而应该用简短概括的文字叙述来代替表格,或者对这类表格进行大幅度的删繁就简的修改。如果采用了多组数据表说明同一现象时,造成了表格本身的重复,应该选择一组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表,而将重复的表格删除;如果文字叙述与图、表相重复,也应该只保留三者中最合适的一种表述方式,这样才能使文章简洁、精练。有时作者所选用表格的种类不合理,也需要编辑和作者一起商讨选用最合适的表格种类。 二、表格的设计要求 表格的设计应该科学、明确、简洁,具有自明性。 1.突出重点。如果没有特殊需要,不应该在表格中出现一般调查观察、实验测定或分析计算时使用的常规性仪器、手段、材料或条件等事项说明。 2.表述简洁。表格中除列出反映研究成果的重要现象参数、算式和结论外,应删除一切在研究、测试、推理、分析或运算过程中的中间步骤、环节和数据。 3.科学设计。表格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把试验或观察研究的背景条件、比较前提和使用方法交待清楚,实测(或计算)数据和最后结果等都逐项列出,安排有序,使读者一目了然,不能把它们稀里糊涂地放到读者面前,使表格失去应有的清晰的逻辑对比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835-2011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5-2011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835-2011 代替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General rules for writing numerals in publications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5835-2009《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与GB/T 15835-2009《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原标准在汉字数字与阿拉伯数字中,明显倾向于使用阿拉伯数字。本标准不再强调这种倾向性。 ——在继承原标准中关于数字用法应遵循“得体原则”和“局部题例一致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措辞上的适当调整,以及更为具体的规定和示例,进一步明确了具体操作规范。 ——将原标准的平级罗列式行文结构改为层级分类式行文结构。 ——删除了原标准的基本术语“物理量”与“非物理量”,增补了“计量”“编号”“概数”作为基本术语。 本标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詹卫东、覃士娟、曾石铭。 ——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版物上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用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出版物(文艺类出版物和重排古籍除外)。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公文,以及教育、媒体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用法,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计量 measuring 将数字用于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3.2 编号 numbering 将数字用于为事物命名或排序,但不用于数学运算。 3.3 概数 approximate number 用于模糊计量的数字。 4 数字形式的选用

数字的规范用法

数字的规范用法 关于出版物上涉及的数字(表示时间、长度、质量、面积、容积等量值和数字代码)用法,国家标准GB/T15835-1995中有相关的规定,因此在新闻报刊中数字的使用要符合此标准。下面就结合例子来具体分析一下数字(包括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的规范用法。 一、使用阿拉伯数字时须注意的问题 1.文章中的数字,除部分表示结构层次的序数和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等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余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新闻稿件中如遇特殊情形,或为了避免歧义,可以灵活变通,但全文体例应当统一。 2.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值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0.1%,22%~30%,1/3,1:500。 3.年份必须写全,不能简写。一些报刊上,类似“00年”“九五年”形式的年份简写经常出现,连新华社1998年3月16日通发的一份国家领导人简历中,也出现过“1941年至46年”“1988年至90年”等多处不规范的年份简写。 错误示例:早在08年前,此事便已提上议事日程,但提而不决,至今还是八字未见一撇。示例中“08年前”应为“2008年前”。否则,容易产生歧义,因为“08年前”也可理解为“8年前”。同理,1990年不能简作“九〇年”或“90年”。 4.5位以上且尾数连续为“0”的整数数值,在非科技出版物中,可以“亿”“万”作单位,但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为单位,更不能将“万、千、百、十”同时使用。如,234000000,也可写成2.34亿或23400万,但不得写作2亿3千4百万;3000万不得写作3千万。数值巨大的精确数字,为了便于定位读数或移行,作为特例可以同时使用“亿”“万”作单位。如,1990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1亿3368万2501人。 5.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应避免断开移行。 6.用阿拉伯数字写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定位的“0”,小数点是齐底线的黑圆点“.”。如,0.01不得写成.01或者0·01。 7.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表示数值范围时,使用波纹式连接号“~”,前后必须加单位或其他符号,如,20%~30%,20℃~25℃,2万~3万。20万亿~30万亿元,不可写作20~30万亿元,因为“万亿”作为一个整体,如果写作20~30万亿,表示的是十位数20到30万亿。数值后面可接写“之间”,但不宜接写“左右”或“以上”,如,24℃~35℃之间不可写成24℃~35℃左右或24℃~35℃以上。 8.如果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用“多”“余”等表示的约数,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据警方调查证实,在去年1月到5月,该赌博网站就有6万多条注册付款记录,总金额达200多万元。 9.物理量(如长度、质量、面积、体积等)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100kg~150kg,12.5m2,非专业性科技书刊的计量单位可使用中文符号,如,900克。非物理量的量词前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50.5元,260人。 10.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计时的时、分、秒,都要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前260年,19世纪80年代,5时30分。现在将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称为“80后”,书面上一般不写作“八零后”或“八〇后”。 错误示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有声电影兴起,无声电影开始走下坡路。示例中“二十世纪”应改为“20世纪”,“二十年代”应改为“20年代”。 关于“年代”的用法,我们主张参考2009年版《辞海》中词条“年代”的第三条释义。 年代:(1)时代。(2)年数。(3)每个世纪中以十年为期的时段。起自0年,讫于9年。也有主张起自1年,讫于10年的。每个世纪的年代,从20年代(如1920-1929)到90

毕业论文数字用法写作要求

毕业论文数字用法写作要求 1阿拉伯数字使用规则 a.凡是使用阿拉伯数字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998年12月16、20世纪90年代; b.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c.年、月、日可按国标GB2808-81用全数字式表示,有三种形式:1998-12-20、19981220、19981220,本刊采用第一种;年份用4位数 表示,1998年,不能写成98年或’98。避免使用时间代词,例如“去年”、“上月”、“明天”、“下星期”等。 d.日的时间采用GB/T7408-94的规定写法,例如15时36分8.5 秒写为15:36:08.5; e.计数和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等)的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f.引文标注中的版次、卷数、期数、页码等用阿拉伯数字; g.多位数的阿拉伯数字不能移行; h.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节与节之间留适当 空隙(空一键);不用“千分撇”(“’”)分节法。年份、部队代号仪号、邮政编码等非计量数字不分节。 2汉字数字的用法 b.邻近的两个数字(一、二、......九)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时应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用顿号隔开。例如,三四人、五 六斤、四十五六岁、十之八九等; a.5位数以上,尾数零多的数,可以用“万”、“亿”作单位, 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十亿等作单位。例如:3579000, 可写成357.9万,但不能写成357万9千;

b.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面的“0”,数值有效位数末尾的“0”也不能省略; c.过去用于处理数目的四舍五入法,影响结果的精确度,不完全适用于实验数据的处理,为使某一总数等于100%,国标要求数值的 修约,采用“四舍六入”法(GB8170-87/GB1-81手册P94):“4舍6 入5看齐,5后有数进上去,尾数为零向左看,左数奇进偶舍 弃”(5后全为零奇进偶不进)。例如:4舍:2.3456→2.3(保留小数 后一位数),6入:3.467→3.5;当被约的数等于5时:如其右边的 数不全是0则进:6.0501→6.1) 若其右边的数全为0,则要看5前面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奇进(0.7500→0.8)偶舍(0.8500→0.8;0算偶数,如6.0500→6)。注意 不得连续多次修约,如25.4769→25.477→25.48→25.5→26是不妥的。但0.95要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的话,是非进行两次修约不可了(0.95→0)。 d.附带有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时,每个数值后单位不能省略。例如:40mm×20mm×30mm,不能写成40×20×30mm,也不能写成 40×20×36mm3。 f.检验结果的构成比统一用小数表示,不用百分号,例如: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75%,应为0.75。 g.数字的增加和减少要注意用词的概念,增加可用倍数或百分数,例如:原来为100加现在是200,应为增加了1倍或为增加了100%; 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百分数或分数表示,例如:原来为100现 在是50,应为减少了50%或减少了1/2,不能说减少了1倍。只有 浓度的稀释例外,我们可以说某种液体的浓度稀释了多少倍。另外,外国文献中可以看到用倍数表示减少的例句: Thesensoris100timessmallerthanexistingglucoseoptodes. GACPAT’’amodifiedcommercialparticleassay’’istentimes cheaperthanWHOpriceofELISAs.

数字用法规范知识试卷答案

语文报社编校业务培训测试题(一) 数字用法规范知识试卷答案(满分:100分)部门姓名等级 中国旅游特产门户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13809567.html,/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从(1996)年6月1日起实施。 2.《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由(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3.统计表中的数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4.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5.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应使用(汉字)。 6.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并要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7.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隔开。 8.部队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不适用于重排古籍和文学书刊。(√)2.年份可以简写,如1999年可以写成99年。(×) 3.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要求使用汉字。(√) 4.“星期几”能够使用阿拉伯数字。(×) 5.经测量,长度为二十二米。(×) 6.这位离休干部将自己的四千五百册图书捐赠给希望小学。(×) 7.经过11个月的奋战,我们顺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 8.××厂去年的产值是400万元,今年是520万元,今年比去年增长了130%。(×)9.今年我省外贸出口产品近300多个品种,比去年有所增加。(×) 10.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时,中间必须加上顿号,如:“十三、四岁。”(×)

关于数字的规定用法

关于数字的规定用法 一、数字·阿拉伯数字 在数学史上,阿拉伯数字被称作“印度-阿拉伯数字”。它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由印度传到阿拉伯,12世纪初又由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称它为 “阿拉伯数字”。印度数码早在公元8世纪初叶就传到中国,但没有流行开来。直到20世纪初,随着近代数学在中国的兴起,阿拉伯数字才被广泛地使用。阿拉伯数字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数字制。它的优点是: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所以被世界各国普遍应用,成为一套国际通行的数字体系。在我国,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出版物实行横排之后,阿拉伯数字的使用范围扩大了,不仅用于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出版物,一般出版物凡是在涉及数字(如表示时间、长度、质量、面积、容积等量值)时,也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体例,各种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十分混乱。为纠正这种混乱状况, 1987 年 1 月 1 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局、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宣部新闻局、中宣部出版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这个规定试行了 8 年, 后经修订,于 1995 年 12 月 13 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作为国家标准颁布,从 1996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 二、数字的大写 不管是阿拉伯数字(1、2、3……), 还是所谓汉字小写数码(一、二、三……), 由于笔画简单,容易被涂改伪篡,所以一般文书和商业财务票据上的数字都要采 用汉字数码大写: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兆”本身笔画已经比较复杂,使用机会也少,没有必要再用别的字代替)。如“ 3564 元”写作“叁仟伍佰陆拾肆元”。这些汉字的产生是很早的,用作大写数字,属于假借。数字的这种繁化写法,早在唐代就已经全面地使用了,后来逐步地规范化成一套“大写数码”。 三、数字用法的一般原则 数字使用看似简单,但是并不简单。出版物上使用数字时,应该注意:(1)要得体。如报纸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西峡人戏称“5000轻骑闹山乡”。这里是一个仿七言诗的句子,数词后面没有量词,直接接名词,本身就有古汉语色彩,写作“5000轻骑”显然不得体。应改作“五千轻骑闹山乡”。(2)要保持局部统一。像下面的例子中数字用法体例就不一致:一一○九钻井队……1211钻井队……六根枕木……7辆载重汽车……400多元……一千多美元……四分之一……1/3……。(3)带有计量单位的量值(横排)要用阿拉伯数字。(4)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量值不要移行。另外,使用阿拉伯数字,不要夹用汉字“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记位,如:“5千公斤、7百万人口、3千亿元、2万8千6 多亩”都应该改为“5000公斤、700万人口、3000

(实用版)公文中数字的规范使用

公文中数字的规范使用 一、数字概述 数字主要包括汉语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两种。其中,汉字数字通常是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及其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数字,阿拉伯数字主要指“0、1、2、3、4、5、6、7、8、9”十个数字。不论是汉字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在公文中的使用都具有严格的规定和统一的用法。 二、公文中数字使用的常见瑕疵 在公文创制中,由于写作主体对数字使用的有关规定不熟悉,规范意识、标准意识不强,审核程序不严格、不规范,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错用、滥用、误用、混用及表达不够精练等数字使用不规范情况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普遍存在,如“2008年”写作“08年”,“七八天”写作“七、八天”,“腊月十五”写作“腊月15”,“一年4季”,“1,300,000,000人”等等,这些数字的不规范使用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质量和发文机关的形象,汉字使用规范化、标准化亟待重视和加强。 三、汉语数字的规范使用 (一)长期已来约定俗成的定型的词语、词组、成语、短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一概、九州、三翻四次、八仙过海、零点方案、二一添作五、见其一未见其二、不管三七二十一、九牛二虎之力、行百里者半九十,等等。 (二)星期、季度的表述及规范化简称、统称用语需使用汉字型数字,如:星期一,星期六、第二季度、第四季度,二万五千里长征、十六届四中全会、七届三中全会等。 (三)中国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夏历月日、各民族非公历纪年的表述,应使用汉字型数字。如:万历十五年、丙寅年九月二十三日、戊子年四月十七日、腊月初八,正月十五,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等。同时,为了表达得更加明白清楚,可在它们的后边用阿拉伯数字进行括注。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四)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的,须使用汉字数字,且之间不能用符号隔开,如:“三四天”不能写成“三、四天”,“八九万套”不能写成“八、九万套”。 (五)含有月、日简称以表示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词组,应使用汉字数字。如果涉及到一月、十一月、十二月等因数字的重复性或连续性可能引发歧义的,要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用间隔号“?”隔开,并加引号。如:“一?二八”事变(1月28日)、“一二?九”运动(12月9月),若写作“一二八”事变、“一二九”事变,则可能理解为“12 月8日”、“1月29日”,进而也就违背了历史事实。涉及其他月份的,不必使用间隔号,但是否使用引号,则视事件的知名度和社会的习惯性使用而定。如“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九一三”事件、“七七事变”等。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835-2011代替GBT15835-199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5835-1990《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与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原标准在汉字数字与阿拉伯数字中,明显倾向于使用阿拉伯数字。本标准不再强调这种倾向性。 ——在继承原标准中关于数字用法应遵循“得体原则”和“局部体例一致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措辞上的适当调整,以及更为具体的规定和示例,进一步明确了具体操作规范。 ——将原标准的平级罗列式行文结构改为层级分类式行文结构。 ——删除了原标准的基本术语“物理量”与“非物理量”,增补了“计量”“编号”“概数”作为基本术语。 本标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柳茹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穌鱄鱩、潭渣澡、林桃构。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版物上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用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出版物(文艺类出版物和重排古籍除外)。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公文,以及教育、媒体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用法,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计量measuring 将数字用于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3.2.编号numbering 将数字用于为事物命名或排序,但不用于数学运算 3.3.概数approximate number

数字的用法

数字的用法、标点符号用法 一、规范使用数字 1.书写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1世纪90年代公元前221年1949年10月1日10时30分。注意四点: ①年份不能简写,如:1996年不能写作96年,1921—1971年不能写作1921—71年,“—”前的“年”可省;同一年某月至某月,前面的“月”可省;同月某日至某日,前面的“日”可省;某年月日至不同年月日,则“年”、“月”、“日”都不能省。 ②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五。 ③农历和清代历史纪年用汉字。如:正月十五丁丑年四月十八日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公元1860年11月2日)。 ④中华民国纪年和日本年号纪年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民国38年昭和16年。 2.计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等),使用阿拉伯数字。注意四点: ①不是出现在一组表示科学计量和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一、二、…… 九)可以用汉字。 ②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采用国际通行的三位分节法,节与节之间空半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 ③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改写为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不能以百、千作单位,即不得阿拉伯数与汉字数混用。如:345000000公里,可写作3.45亿公里或34500万公里,但不能写作3亿4500万里或3亿4千5百万公里。 ④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数不能移行。 3.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应当使用汉字。如:一律十月革命某部五连二排六班“九五”期间白发三千丈十二分满意实现“四化”五省市。 注意:表示序数的数字要用汉字。如:第三中学、七O三研究所。 4.邻近的两个数字(一、二……九)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应当用汉字。如:三五天十之八九十五六岁七八十种。注意:连用的两个数之间表示概数时不能用顿号隔开。 5.引文标注中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据版本一致外,一般均使用阿拉伯数字。如: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版,第493页。

数字用法规范

数字用法规范 一、夏历月日误用阿拉伯数字 如:8月15,圆月当空。天上月圆,地上人圆。让我们为团圆举杯…… “8月15”应为“八月十五”。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为了准确地反映历史面貌,《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指出,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均应使用汉字。“八月十五”即中秋节,这是按夏历计算的,故不能用阿拉伯数字。“大年三十”当然也不能写成“大年30”。同样,按照这条规定,“丁丑年三月十二日”,这是中国干支纪年,也不能写成“丁丑年3月12日”。 二、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误用阿拉伯数字 如:秦文公16年,秦国终于击败了西戎,收复了西戎人占领的周王室的土地。“秦文公16年”应为“秦文公十六年”。《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指出,中国清代和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均不应与公历混用,也就是说不能用阿拉伯数字;可以按传统体例即用汉字表述,并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如:秦文公十六年(公元前750年)。 三、年份随意缩略 如:早在92年前,此事便已提上议事日程,但提而不决,至今还是八字未见一撇。 “92年前”应为“1992年前”。否则,容易产生歧义,因为“92年前”也可理解为“九十二年前”。《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1990年不能简作“九○年”或“90年”。上引“92年前”显然不合这一规定。 四、定型的词或词组中的数字误用阿拉伯数字 如:影片上侵略者长驱直入,一路只见残垣断壁,荒草野径,你怎能不感到8 国联军铁蹄的疯狂?怎能不感到这一页历史的沉重? “8国联军”应为“八国联军”。《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指出,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八国联军”是一个定型词组,不是临时组合,因此不能写作“8国联军”。同理,“第三世界”不能写作“第3世界”,“十月革命”不能写作“10月革命”,“二万五千里长征”不能写作“25 000里长征”…… 五、“星期计日”误用阿拉伯数字 如:直到星期2,车还没到,全厂的人都伸长了脖子。 星期计日使用汉字。“星期2”应为“星期二”,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在英语中,“星期二”是一个单词“tuesday”,不是“星期”和“二”的组合。也就是说,“二”是一个语素。《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指出,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六、世纪和年代误用汉字 如:①十九世纪末期,一个叫秋田柳吉的人,从大孤来到东京。 ②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有声电影兴起,无声电影开始走下坡路。 “十九世纪”应改为“19世纪”,“二十年代”应改为“20年代”。《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指出,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以及时、分、秒,均应用阿拉伯数字。

公文中数字的规范使用方法

公文中数字的规范使用方法 公文是党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进行公务活动、办理具体事务的重要工具,权威郑重,严肃规范,而数字以其清新的视觉感、震撼的冲击性、强烈的说服力和简洁鲜明成为公文中经常使用和出现的一种文字,数字在公文中应当规范有效地使用。 一、数字概述 数字主要包括汉语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两种。其中,汉语数字通常是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及其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数字,阿拉伯数字主要指“0、1、2、3、4、5、6、7、8、9”等。不论是汉字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在公文中的使用都具有严格的规定和统一的用法。 二、公文中数字使用的常见瑕疵 在公文创制中,由于写作主体对数字使用的有关规定不熟悉,规范意识、标准意识不强,审核程序不严格、不规范,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错用、滥用、误用、混用及表达不够精练等数字使用不规范情况层出不穷,如“2008年”写作“08年”,“七八天”写作“七、八天”,“腊月十五”写作“腊月15”,“一年4季”,“1,300,000,000人”等等,这些数字的不规范使用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质量和发文机关的形象。 三、汉语数字规范使用方法 (一)长期已来约定俗成的定型的词语、词组、成语、短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

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一概、九州、三翻四次、八仙过海、零点方案、二一添作五、见其一未见其二、不管三七二十一、九牛二虎之力、行百里者半九十,等等。 (二)星期、季度的表述及规范化简称、统称用语需使用汉字型数字,如:星期一、第二季度、二万五千里长征、十七届三中全会等。 (三)中国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夏历月日、各民族非公历纪年的表述,应使用汉字型数字。如:万历十五年、丙寅年九月二十三日、腊月初八、正月十五、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等。同时,为了表达得更加明白清楚,可在它们的后边用阿拉伯数字进行括注。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四)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的,须使用汉字数字,且之间不能用符号隔开,如:“三四天”不能写成“三、四天”,“八九万套”不能写成“八、九万套”。 (五)含有月、日简称以表示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词组,应使用汉字数字。如果涉及到一月、十一月、十二月等因数字的重复性或连续性可能引发歧义的,要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用间隔号“·”隔开,并加引号。如:“一·二八”事变(1月28日)、“一二·九”运动(12月9月),若写作“一二八”事变、“一二九”事变,则可能理解为“12月8日”、“1月29日”,进而也就违背了历史事实。涉及其他月份的,不必使用间隔号,但是否使用引号,则视事件的知名度和社会的习惯性使用而定。如“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九一三”事件、“七七事变”等。 (六)用“多”“几”“余”“左右”“上下”“大约”等表示不精确数时,使用汉语数字。如:一百多次、九万左右、

阿拉伯数字的用法

阿拉伯数字的用法 总的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1.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要用阿拉伯数字,年份必须用全称。如2004年10月13日可写为2004-10-13。 2.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要用阿拉伯数字。 3.序数词和编号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如8341部队、13次特快、第1卷、第28届等 4.书写小数点前或后有4位以上的数字应采用三位分节法,如1 921.025 1应在19之空1/4格,51之间空1/4格 5.阿拉伯数字表示的多位数不能拆开移行 语文小常识——数字用法15问 1.“099天”的写法对吗? 1997年香港回归,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前有“香港回归倒记时XX天”的字幕,曾出现“099天”“098天”等写法。其实,“0”在这里是不必要的。 用“0”占位的数字,一般事先已经有确定的位数。如机关发一定密级的文件,确定数量为150号,便从001号起至150号止,这就需要在个位和十位用“0”占位。这样的编号都要读出“0”来,如“lnglngy”(001)“lngsnsn”(033)等。车辆牌照、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都是如此。 2.能否写“白发3000丈”? 根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文学作品如果没有特殊需要不必使用阿拉伯数字,重排古籍也不必把汉字数字改写为阿拉伯数字。所以,“白发三千丈”不能写为“白发3000丈”。 3.能否写“25000里长征”?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规定,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个定型的词组,不是临时组合,不能写成“25000里长征”。同理,“第三世界国家”不能写成“第3世界国家”,“八国联军”不能写成“8国联军”,“十月革命”不能写成“10月革命”,“路易十六”不能写成“路易16”,“七上八下”不能写成“7上8下”,“五十步笑百步”不能写成“50步笑100步”。 4.能否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根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的世纪、年代、年、月、日,要用阿拉伯数字,所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写法是不规范的,应该写为“20世纪80年代”。 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分、秒是一个完整的时间系列,因此时、分、秒也应该用阿拉伯数字,例如:上午8时40分、14时15分59秒。 5.能否写“80年出生”? 这种写法不规范。根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年份一般不能省写,

数字用法

常见的与数字有关的病句 在语言运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数字有关的语病。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1.“减少(缩小、降低、下降)×倍”,如: ①三T企业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 “下降一倍”则成本为零,这怎么可能?“减少了一倍多”更是荒唐。减少、缩小、降低和下降不能成倍,后面只能跟分数或实际数量,如: ②经过革新,产品的体积比原来缩小了一半。 ③每件产品的成本下降了20元左右。 2.“平均分(成绩)都……”,如: ①这次物理考试,全班的平均分都达到85分以上。 一门学科,一次考试,一个班级的平均分只能有一个,后面不能跟“都”。当然,当学科不止一门,考试不止一次,或演算对象、范围并不固定单一时,平均分就不止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平均分(成绩)都……”的表述未必存在不妥,如: ②这次期中考试,我班各门学科的平均成绩都超过了隔壁的二班,打了一个翻身仗。(学科不止一门) ③两次物理考试,我班的平均成绩都不错。(考试不止一次) ④这次比赛,男女同学的平均得分都不低。(演算对象、范围并不固定单一) 3.“时速每小时……”或“时速……?小时”,如: ①这种新车型每小时时速是220公里。 ②他以350公里/小时的时速驶向终点,车子简直就要飞了起来。 “时速”即每小时的行驶距离,与“每小时”或“?小时”一起出现就显得重复累赘。例①应去“每小时”,例②应去“?小时”,或把“时速”改为“速度”。与之类似的还有“单位价格”、“日均”、“年均”等问题。如: ③这种电子元件每件的单位价格是15元。 ④这种型号电冰箱的单位价格是每台3288元。 ⑤参观展览的人数很多,日均每天将近1500人。 ⑥这里有我国南方重要的货物中转码头,年货物吞吐量达到每年5000万吨。 时、件、台、日、年都属于“单位”,以上错误都属于重复累赘。 4.“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如: ①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 ②这个单位职工福利好,收入高,每月工资至少一千八百元以上。 “最多”和“至少”只能跟上下极限点,不能跟一个范围,而“……以上”、“……以下”都表示范围,因而“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的表述都存在语病。例①应去“以下”,或去“最多”而代之以“在”;例②应去“以上”或“至少”。 5.“囊括……中的……”,如: ①由胡佳、彭勃、田亮、吴敏霞、郭晶晶等优秀运动员组成的中国跳水队,在这次雅典奥运会上,囊括了八枚金牌中的五枚,充分显示了跳水强国的实力。 “囊括”即把全部包罗在内,“八枚”中获得“五枚”,虽然不少,但也不能称“囊括”,应改为“获得”。“囊括”使用正确的,如: ②这次世乒赛,我国选手成绩优异,囊括七枚金牌。 6.“大约(超过、将近)……左右(上下、多)”,如: ①潘杰写了一封超过三千字以上的检举信。 ②老赵大约七十岁上下,可身板很硬朗。

公文中数字序号使用顺序88908

文章中数字序号使用顺序 我们在写文章经常会用一些数字序号,用得好,能使我们的文章有条有理,眉目清楚;用得不好,让人看着别扭,甚至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可见序号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范与否同样很重要。在评选论文时,常常会为一些文章感到惋惜,内容、文字很精彩,可数字序号的运用不规范或者混乱,让人看着不舒服。为此,我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并参考了一些别的资料,在此谈谈数字序号的用法。 一、阿拉伯数字后面用黑圆点; 二、汉字数字后面用顿号; 三、“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号; 四、带括号的序号和带圆圈的序号,后面不再加顿号、逗号之类; 五、“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或“壹”的后面不用标点,与后面的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位置即可。 六、数字序号前后一般不再用其他项目符号; 七、数字序号的级别顺序为:“一”“二”“三”——“㈠”“㈡”“㈢”——“1”“2”“3”——“⑴”“⑵”“⑶”——“①”“②”“③”等。 常见不规范之序号有:

1、(一)、⑴、①、l 1、 第 一: 第 一、 2、(二)、⑵、②、l 2、 第 二: 第 二、 3、(三)、⑶、③、l 3、 第 三: 第 三、 正确的用法如下: 1.(一)⑴①第一, 2.(二)⑵②第二, 3.(三)⑶③第三, 在论文中正确地运用序号,能使文章层次清楚,逻辑分明,便于读者阅读和引述,但目前教师撰写论文在序号的写法上存在

着不少的误区,如:层次大小不分、中文数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前后序号形式不统一,等等。下面就论文中几种常见的序号写法作一说明: 一、正文层次标题序号 正文层次标题序号要注意大小分级。如一级标题序号可用汉字一、二、三……,二级标题序号可用汉字加括号(一)(二)(三)……,三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1、2、3……,四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括号(1)(2)(3)……,五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右括号1)2)3)……,若还有六、七级序码还可采用大小写英文字母。注意加了括号的序号后就不要再加点号了。 理科类论文的各层次标题还可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1.2”,“3.5.1”等;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排写,最后一个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如“5.3.2 测量的方法”,表示第五章第三节第二条的标题是“测量的方法”。 注意:同一层次各段内容是否列标题应一致,各层次的下一级序号标法应一致,若层次较少可不用若干加括号的序号。 二、正文中图、表、公式、算式等的序号 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表2、式(5)”等;对长篇研究报告也可以分章(条)依序编码,如“图2.1、表4.2、式(3.3)”等,其前一个数字表示章(条)序号,

数字用法规则(陈告元)

数字用法规则(提纲) 陈浩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总原则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 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因为阿拉伯数字具有“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便于录入”的优点。 1.1 得体 符合科学性原则和汉语言体例。 12指肠王老5 不管3721 1.2 统一 全刊或全书用法一致,特别是 10以下的个位数字。 体现系统性、简单性原则。 1.3 规范 符合GB/T 15835-1995中的正确规定和其他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注意灵活性原则,与时俱进,敢于使用阿拉伯数字。 2 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场合 2.1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 a) 年月日采用全数字表示 20070721 2007-07-21 不规范: 2007.7.21 2007-7-21 2007 07 21 b) 年份不能用简称 2007年≠07年; 2007年≠2007 a 省年号’07仅用于某项活动的标题式的名称中 c) 时刻全数字表示 140628 14:06:28 用冒号作分隔符 d. 日期与时刻组合 用时间标志符T连接 2007/7/16 14:06:28 e. 有特定起点和终点的时间段表示

连接号用“/”或“—”,不用~ 1996—2006或1996/2006 2007-01-01—07-01 2007-07-18—26 2.2 物理量量值中的数值 2.3 计数单位前的数字一般也用阿拉伯数字 整数一至十,只要得体,尽可能用阿拉伯数字: 张三提了3条意见,李四谈了4点看法 关于“1”的使用是否得体的判别“原则”:用一以外的数字代替一,合情理,可用“1”;不合情理,必须用“一”: 张三忙碌了1天; 李四一天忙到晚 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关于“2”如何使用,目前存在较大分歧:有人认为,只有“二”才可用“2”,“两”不能用“2”,否则违反现代汉语普通话习惯;有人认为,“2”可以读作“二”或“两”,如“2 V”或“2伏”既可读作“二伏”,也可读作“两伏”。 “这次交通事故造成了1人死亡、2人重伤、31人轻伤的严重后果。”这一写法并没有什么不得体。 2.4 计数的数字 一部分概数:10多 300余人 百分点:1百分点=1%;用于用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增减。 2.5 元件、仪器型号,样品编号,标准代号及其他序号 次第数字:第1届第2次第3天 3 汉字数字使用场合 3.1 固定词语中作语素的数字 7上8下 1元3次方程 64边形白发3000丈 日月简称表示节日、事件:用汉字数字,也可用阿拉伯数字。 “九一一” “9 ·11”; “三一五” “3 ·15”; 一二·九运动“ 12 ·9”运动 3.2 相邻2个数字连用表示的概数 六七千米六十八九岁 3.3 带“几”字的概数 十几三千几百 3.4 非公历纪年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 T 15835-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5835-1990《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与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原标准在汉字数字与阿拉伯数字中,明显倾向于使用阿拉伯数字。本标准不再强调这种倾向性。 ——在继承原标准中关于数字用法应遵循“得体原则”和“局部体例一致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措辞上的适当调整,以及更为具体的规定和示例,进一步明确了具体操作规范。 ——将原标准的平级罗列式行文结构改为层级分类式行文结构。 ——删除了原标准的基本术语“物理量”与“非物理量”,增补了“计量”“编号”“概数”作为基本术语。 本标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詹卫东、覃士娟、曾石铭。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版物上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用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出版物(文艺类出版物和重排古籍除外)。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公文,以及教育、媒体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用法,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计量measuring 将数字用于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3.2 编号numbering 将数字用于为事物命名或排序,但不用于数学运算 3.3 概数approximate number 用于模糊计量的数字。 4数字形式的选用

编辑校对新规定

编辑校对新规定 总结了《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六版,新旧《数字用法国家标准》、新旧《标点符号国家标准》的变化,整理了这个《编辑校对新规定》,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第6版现汉改动之处 1.第5版293页,只有“抵消”一词。第6版281页,增加“抵销”一词。并标明“抵销”意为“冲抵勾销”,比如“抵销债务”。“抵消”两版相同,都是“作用相反而消除”,比如“药力抵消”。 2.第5版314页,“调换”“掉换”,“掉换”为首选。6版301页,“调换”为首选。 “掉头”两版同为首选,未变。 “掉转”“调转”后都有详解,通用。 3.第5版372页,“幡然”“翻然”,“翻然”为首选。6版355页,“幡然”为首选。 4. 第5版405页,第6版387页。 “丰采”:美好的容貌和姿态。“风采”:风度神采;文采。举例“一睹英雄风采”“风采动人”。 5.第5版485页,“够呛”“够戗”中首选“够戗”。第6版461页,首选“够呛”。 6.第5版564页,只有“红彤彤”。第6版538页,既有“红彤彤”也有“红通通”。举例为“红通通的脸”“红彤彤的晚霞”。 7.第5版461页,“隔三岔五”“隔三差五”,首选“隔三差五”。第6版440页,首选“隔三岔五”。 8.第5版468页,“工夫”后有“也作功夫”一词。8版447页,没有这句话了。 工夫:①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时候 功夫:①本领,造诣;②武术;③做事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下功夫”“费功夫”“苦功夫” 9.新增词条“工夫茶”。“功夫茶”原有详解,现“同工夫茶”。 10.第5版605页,“恢宏”“恢弘”,首选“恢弘”。第6版576页,首选“恢宏”。 11.第五版728页,“倔强”“倔犟”,首选“倔犟”。6版711页,首选“倔强”。 12.第5版782页,有“空当”一词。6版744页,除“空当”外,增加了“空档”一词。 空当:空隙。比如“书架上的空当”。 空档:①尚未占用的档期。比如“市场空档”;②某种物资短缺的时间段。比如“北方冬季空档”。 13.第5版763页,为“看做”。第6版726页,为“看作”。第6版262页,为“当作”。同理,“比作”“叫作”“算作”“用作”“称作”“写作”等均用“作”。 14.第5版626页,“唧唧喳喳”“叽叽喳喳”,首选“唧唧喳喳”。第6版595页,首选“叽叽喳喳”。 增加“叽叽歪歪”一词,形容说话做事啰嗦烦琐不干脆。 15第.5版893页,有“绿莹莹”一词。6版850页,除“绿莹莹”外,增加“绿茵茵”一词。举例:“草坪绿茵茵的”“宝石绿莹莹的”“树苗绿莹莹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