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合肥市十二五家电产业分析

合肥市十二五家电产业分析

合肥市十二五家电产业分析
合肥市十二五家电产业分析

合肥市家用电器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点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我国家电业基本情况

家用电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目前我国主要家电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已经成为约9000亿元产业规模的成熟产业,冰箱、冰柜的规模超过6000万台,洗衣机的规模超过5000万台,空调器的规模超过4500万台,彩电的规模超过9500万台,主要产地集中于珠江三角洲产区、长江三角洲产区、环渤海产区和以安徽为代表的中西部产区。

2、我市家电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通过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向合肥聚集,合肥的家电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家电产业规模和实力明显提高,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据统计,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家电生产企业超过120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专业技术人员约占20%. 全市家电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2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家电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70.02亿元,工业增加值193.85亿元,同比增长29.7%。目前,合肥家电拥有3个国际品牌(海尔、格力、三洋),8个国家级名牌产品(美菱、荣事达、三洋、海尔、格力、美的、长虹、华凌),已经形成了

以家电产品制造为核心,集家电科研、商贸和配套件生产等多元化的产业集群,产品覆盖白色和黑色系列家电,主要有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彩电等大家电产品和抽油烟机、热水器、微波炉、吸尘器、太阳能产品等小家电以及电冰箱压缩机、空调压缩机、洗衣机电机、平板显示器等配套产品。合肥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家电制造基地之一,家电产业已经成为合肥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合肥市工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市家电产业还表现以下特点和优势: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最近几年,合肥家电以跨越式的速度发展,据统计,2010年家电产业生产电冰箱1805.73万台,洗衣机1251.98万台,空调器861.3万台,彩电305.17万台,家用冷柜105.21万台,微波炉31.6万台。“四大件”产量超过了国内另外两个家电城市顺德和青岛,合肥家电在全行业的龙头地位不断增强;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授予“中国家电产业基地”称号。

(2)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合肥除了本土的美菱、荣事达等知名品牌企业外,又聚集了三洋、海尔、长虹、美的、格力、华凌、欧力、尊贵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企业,品牌集中度高,产品品种之多在国内罕见。随着合肥家电产业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了为之配套的零部件产业发展并向合肥聚集,美芝、宝兰格、凌达等入住合肥,生产空调压缩机、电冰箱压缩机等关键配套件,京东方、鑫昊、彩虹、

乐凯项目入驻合肥新站试验区,带动了一大批配套件生产企业入驻合肥,宝钢、马钢也在合肥建设钢材薄板剪裁配送中心和彩色钢板配送中心,为家电产业提供供应服务。

(3)产业研发实力雄厚

目前,合肥家电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技术中心6个、市级技术中心7个。企业从事研发及相关人员约占企业职工总数的20%,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4%。合肥家电培育了本土品牌美菱、荣事达。同时也培育了国家级的冰箱及洗衣机企业技术中心,其中美菱和荣事达都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荣事达还专门成立了家电研究院;并广泛的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中长期合作关系,使合肥在电冰箱及洗衣机的研发与创新水平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的国家级空调研

发、检测中心和中电集团第十六研究所的低温及小家电研发能力都很强,形成了合肥家电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4)自主创新成效显著

合肥家电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合肥三洋自主研发了代表了国际最尖端洗衣机技术的智能空气“洗—干”一体机,合肥三洋研制的变频洗衣机,无转盘微波炉创造了国内10多项第一。美菱不断推出保鲜、节能、纳米材料电冰箱,不断引领电冰箱技术进步,其自主研发的“冷凝器保压节能型制冷系统”获2006年度科学技术发明奖,海尔研制的3A高清流媒体彩电,开创了国内流媒体技术先河。

合肥华凌在小冰箱产品上也有10多专利。

(5)产业发展存在的不利因素

产品配套需进一步加强。合肥家电整机生产能力迅猛增长,部分配套件需外购,加大了物流成本。一是电源控制系统、集成电路、电磁阀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核心配套件靠外购。二是塑料及模具加工研发能力不足。三是家电原材料市场供给能力较弱,如发泡料、塑料粒子需外购。一些小的零部件,如吸塑件、金属件也要从外地购进。

产业布局需进一步优化。各县区、开发区都有一些家电及配套企业,没有形成专业化协作的配套群,造成工业园区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争项目、争政策、争资源,不利于家电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展开,专业化的分工不明显,缺少分工协作,园区产业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二)面临形势

1、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产业转移

目前,全球家电产业已经进入稳步的标准化发展时期,主要产地集中于北美、亚洲和欧洲,这些区域的产量之和超过世界总产量的80%。随着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世界家用电器工业的生产制造中心早已开始由工业化国家转移到正努力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

通过几轮全球性的产业转移,家用电器行业的全球生产布局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发达国家家用电器主产的地位在下

降,而中国、东南亚、东欧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在大大上升。

2、国内区域竞争促进产业格局调整

中国家电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为顺德、青岛、宁波和合肥。四地产业各具特色:顺德以民营资本承接海外加工制造为基础,由小家电向大家电发展,创立了国内自主品牌,如美的、TCL;青岛以政府支持大企业发展的政策为支撑,创立大家电自主品牌,再向多元化领域发展,如海尔、海信等;宁波则是完全靠民营经济在家电配套领域寻得商机,为降低成本而集聚发展;合肥是在创立大家电自主品牌后,进一步开放、创新,形成品牌集聚效应,迅速扩大产业规模。

3、国家出台的政策有利于产业发展

国家出台了《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其最直接、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保持家电产业平衡较快增长,并着力解决制约我国家电产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我国家电产业长远发展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这给以生产大家电整机为主的合肥家电企业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将进一步促进合肥家电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积极落实国家“轻工业(含家电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政策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以契机,以国内市场

为依托,以开拓国际市场为重点,充分发挥自主品牌的优势,全面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加快关键技术的创新,加快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向家电配套、小家电产品方向延伸,推动家电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家电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把合肥打造成全球家电制造中心。

(二)发展原则

1、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

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顺应产业集群发展规律,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处理好产业发展与有序竞争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产业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自主创新与扩大开放相结合

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开发和应用为核心,构建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开展区域间和国际合作,加快产业发展。

3、重点突破与集聚发展相结合

选择有基础条件和技术优势的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实现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的重点突破,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加快集聚发展,促进企业和资金、技术、人才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培育区域产业增长极,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

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相对集中的产业园区。

4、突出配套与均衡发展相结合

大力发展关键零部件,元器件等配套件,扩大本地配套能力,继续引进核心零部件,提高技术等级和质量水平,使之与整机产能相匹配。大力培育系统集成和整机的配套能力,促进产业均衡发展。

(三)发展目标

1、经济总量

到2015年,家电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2、产品规模

到2015年,形成大家电总体产量12000万台。其中:电冰箱产量4000万台,洗衣机产量3500万台,空调器产量2250万台,彩电产量2250万台。家电产品本地配套率达到80%以上,其中,核心配套件配套率达85%以上。

3、结构调整

积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到2015年,培育形成2家(合肥海尔、合肥美的)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2家(合肥格力、美菱股份)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1家(合肥三洋)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1家(合肥长虹)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的大企业,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同时培育200家具有“专、精、特、新“的中小家电

配套企业。

4、技术创新

到2015年,产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30%,大中型家电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5%。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能力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新创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5个,省级技术企业中心12-15个,使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配套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名牌产品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工业投资

到2015年,投资600亿元,对家电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快产品的更新、优化、升级,开发新的更加高效的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6、人才培育

加快引进和培育家电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积极推进培育创新型拔尖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企业家队伍。

三、合肥市家电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

(一)主要任务

1、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集中力量攻克长期困扰家电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推进变频空调压缩机、高效节能节材型电冰箱压缩机、高效节能洗衣机电机等关

键部件的技术创新,实现高端、高效、节能。二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制造的全过程贯穿信息化,及时解决家电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加强产学研结合,企业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抢占行业制高点,实现“应用一代、研制一代、储存一代”的产业技术发展目标,保持行业技术的领先地位。

2、积极承接家电产业转移

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机遇,积极承接家电行业重点产品的研发、制造、集散,逐步由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地区向我市转移。合肥市是国内重要的家电产业基地之一,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科技、人才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都十分明显,利用此大好机会,积极创造条件,承接家电产业的转移,重点引进家电产业的核心部件和关键配套件,注意引进江浙一带的家电产业的塑料模具,更好发挥家电产业集群的作用。

3、提高家电产品质量水平

一是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加快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快速处置以及产品追溯、召回和退市制度,严惩质量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落实企业对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出厂检验等环节控制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三是建立规范的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制度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发布制

度。加强行业自律,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守法经营和社会责任感。四是完善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家电行业的安全标准、基础通用标准,重点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

4、加快完善产业支撑体系

一是加快发展家电产业的研发平台、生产性物流、出口报关、售后服务、废旧家电回收等服务业,逐步建立家电产业服务支撑体系,二是以“家博会”为契机,搭建家电产业信息交流平台和招商引资平台,成为家电新产品新技术的展示中心,三是建立家电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家电专业数据库,专业人才信息库和投融资服务网络,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实现设备仪器共享,资源信息共享。

(二)发展重点

合肥市的家电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实施“4411”行动计划,即搭建一个平台,构建四个中心、发展四大重点产品,培育一大批小家电和配套件,具体内容是:

1、构建四个中心

国家级家电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要求管理,按照“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标准进行建设,成为我市家电产业“产品质量的技术保证,公共服务的技术平台,科技创新的技术支撑”,助推我市打造“全球家电制造中心”。

国家级家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美菱企业技术中心(电冰箱)、荣事达企业技术中心(洗衣机)、通用机械研究院检测中

心(空调器)和合肥海尔技术中心(彩电),积极构建国家级家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聚家电产业的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提高合肥家电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国家级家电回收中心。依托合肥工业大学绿色设计与制造研究所和有关企业,构建国家级家电回收中心,大力推进废旧家电回收再利用,推进循环经济建设,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国家级家电产业物流仓储中心。依托合肥市安徽大市场为基地之一和相关企业合作,依托经开区、高新区和新站区引进物流企业,构建国家级家电产业物流仓储中心,加快高起点、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建设,成为区域性及全球采购中心。

2、发展四大重点产品

电冰箱。依托美菱重点发展深冷冰箱,依托欧力重点发展出口小冰箱,依托海尔、美的等发展中高档家用冰箱,依托美菱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冰箱关键技术的研发。利用节能技术、电子控制技术、静音技术、纳米材料技术,开发智能、可变容多温区、超低温和网络冰箱等。发展新型电冰箱,确保在“纳米保鲜”、“健康环保节能”、“智能多温区”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进军与制冷密切相关的冷链行业与压缩机行业。使深冷产品研发占据行业领先位置,并向商用、医用、卫生、畜牧等领域发展。重点研究应用的领域为:声波制冷技术、白电用新型工质替代、节能核心技术,

洗衣机。依托合肥三洋,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智能空气“洗—干”一体洗衣机;依托美的、海尔重点发展中高档全自动洗衣机。依托荣事达企业技术中心,加快攻克洗衣机关键技术,增强新型结构和新型电子程控器的自主研发能力。在结构设计上将新材料,新工艺引入到产品设计中,注重材料的使用率、回收率和再利用率。在电子程控器设计上,将变频驱动控制器的研发和性能提升作为主攻方向,形成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积极介入网络化家电的研发,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带动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

空调器。依托格力、海尔,重点发展中高档家用和商用空调;依托天鹅制冷,重点发展军用空调、军用制氧机;依托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国家级空调检测中心,加快空调关键技术的研发。空调器技术的研发重点是:空调压缩机和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空调压缩机是空调最重要的关键零部件,决定了空调的制冷效果、能耗和噪音;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是提高制冷效果的关键部件,采用变频技术以节能为重点是近些年的发展趋势。

彩电。依托海尔、长虹和京东方的配套产能基础,重点发展平板高清电视机。加快彩电关键技术的研发,技术研发重点为高清晰度数字图文电视机、多媒体彩色电视机。液晶面板和等离子面板正全面替代CRT。面板是彩电的关键配件,占总成本的70%以上。目前,合肥海尔已陆续把CRT生产线改造为平板生产线,生产能力达到350万台/年;长虹电器也将建设年产200万台彩

电项目。

3、搭建一个平台

搭建中国(合肥)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这一平台,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家电高峰论坛,家电新产品新技术展示,以及家电产业的招商引资活动,这不仅宣传了合肥,宣传了合肥家电,而且给企业带来了投资贸易成交的新机遇,也搭建了行业信息交流的国际平台。

4、培育一大批小家电和配套件

小家电。以美菱、荣事达名牌为依托,优先发展有市场潜力的环保、清洁、节能型小家电产品:厨卫电器产品(微波炉、抽油烟机、热水器等)、居室电器产品(吸尘器、太阳能产品等)、办公电器产品以及其它小家电产品等,形成系列化、规模化,拓展家电产业发展新领域。到2015年,各类小家电总量达1000万台。

配套件。发挥大型企业集团自身的技术和资金优势,依托美菱、荣事达、三洋、海尔、美的、格力等企业,重点发展家电核心部件和关键零配件(如节能变频压缩机、异步变速电机),加快电子元器件集成化研发,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延伸产业链,扩大金属件、塑料件、电工电料、包装材料等家电配套件的生产能力。

(三)空间布局

以皖江城市带和合肥经济圈建设为契机,以建设“全球家电

制造中心”为目标,坚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拓宽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开发区现有产业基础,整合开发区资源,发展专业特色园区,争取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合肥。

根据合肥市家电产业园区分布的实际情况,主要向主城区的西部、西南部、东部、东北部等四个方向集中,形成特色明显,产业链延伸,产业集聚的特点。

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家电行业分析 总体上从行业结构角度说家电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家电生产企业一味得追求的是追求规模经济,努力通过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现在因为在全球市场的趋势下,各种洋品牌的进入,更使家电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过去的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跨国集团之间的博弈,伴随而来的就是国内企业之间及与跨国集团之间的吞并重组屡见不鲜。 从产销结构上说,家电行业由过去的产能不足发展到过度生产;产品由量的提升发展到质的提升;企业由过去的单一品牌发展到多品牌以及副品牌;由完全自行生产发展到由其他企业代为生产;由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发展到战略联盟;由原来的生产导向发展到营销导向。 从行业经营环境来说,行业经济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发展到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消费需求由原来的生存需求、拥有需求发展到量的需求和质的需求;消费形态由原来的单线型、盲从型发展到现在的组合型和客观型;消费者的心理日趋成熟,由感性消费上升到理性消费;消费者所喜爱的商品不再是越大越好,而是追求轻薄短小和个性化。 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 1、两极化市场结构造成供给相对过剩 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城乡收入差距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市场特有的两极化市场结构。一方面城市市场主要家电产品容量普遍接近饱和,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却始终保持着较低的家电保有水平,家电产品的边际需求也长期得不到提高。在农民购买力严重不足的条件制约下,家电生产企业只能将精力集中于竞争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场,结果便造成了城市市场供给相对过剩的现象,价格大战、概念炒作、囤积居奇等现象成了家电行业特有的风景。 从家电产品的保有水平来看,我国家电行业主战场毫无疑问在农村地区,国家的”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使农村市场蕴含的巨大购买潜力爆发出来,使家电行业再获得一次高速成长的机会。但政策虽好但基于农民收入在现阶段内仍无法在政策实行有效期这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迅速提升,致使这一高速成长期也只能是爆发而不能长期持久。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家电市场仍将维持已有的两极化市场格局,品牌竞争也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2、家电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明显分化 在家电业蓬勃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20世纪90年代前期,家电企业几乎都在巨额利润的推动下迅速实现了规模扩张。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城市市场趋于饱和,家电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家电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多数企业的产品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利润水平也逐年降低,最终导致家电生产企业利润持续下滑,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巨额亏损。 事实上,家电业从1998年开始就出现了行业萎缩的现象。而到了2010年,则更有厦华、厦新等一大批亏损企业浮出水面。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还有一批企业仍在实现着发展,海尔、美的便是其中的代表。海尔依靠其多元化产品组合、国际化营销思路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实现了业绩稳步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的目标,在不太景气的家电行业中成为了一个醒目的亮点。美的则凭借其先进的

我国家电及零部件行业分析

一、行业概况 家用电器是指在家庭及类似场所中使用的各种电气和电子器具,包括制冷电器、空调器、清洁电器、厨房电器、电暖器具、整容保健电器、声像电器和其他电器等八大类。 从产品类别来看,家电可分为大家电、小家电及消费电子三大类,其中大家电包括白家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和黑家电(电视机)两类。 图表30:各类家电产品特点

家电制造成本中有70%来自于零部件,零部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家电质量的好坏。家用电器零部件种类较多,包括冷凝器、蒸发器、传感器、磁控管等核心部件,以及电子元器件、线路板、电源输入组件、内部连接组件、外观结构件、五金冲压件等非核心部件,在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对应的代码为3957。 不同家电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原料有所区别,但都主要为家电整机组装企业配套,行业发展主要受下游家电市场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其发展特点、经营模式等有很大相似性。 图表1:家用电器主要零部件

二、行业发展特征 1.行业地位 我国是全球家电制造大国,家电制造业已成为约9000亿元规模的成熟产业,初步形成了海尔、格力、美的、海信科龙、格兰仕等一批国内知名品牌。目前我国主要家电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并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其中,家电整机产品出口额在全球出口市场比重约为30%;小家电在全球出口市场约占60%;微波炉、空调器在全球出口市场的比重约占75%和57%,压缩式冰箱比重达30%,全自动洗衣机的比重为23%。 零部件生产对家电制造行业至关重要,这是由于,家电整机70%的成本都来自于零部件,因此家电产品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所用的零部件质量是否优良。 近年来,随着我国家电业的快速发展,配件生产企业不断加大投入,从产能、质量、技术等方面全面提升配套能力,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冰箱压缩机产能超过亿台;空调压缩机行业的年产能已经超过亿台,但尚无法满足空调整机生产的采购需求。目前,广东美芝增加三条变频压缩机生产线,预计在2015年年产能达到5500万台。上海日立的年产能也在2011年扩大至1800万台。主要配套格力电器空调生产的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产能已经超过1600万台。此外,松下万宝压缩机、三菱电机、华润三洋、西安庆安等空调压缩机生产企业也都有生产线改造、新建生产线项目上马等扩产计划。 此外,家电零部件中的压缩机、电机、控制器、模具及各类原材

11合肥市家电无磷涂装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议

合肥市家电无磷涂装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议 缪建军 (安徽未来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61) [摘要] 本文在分析了合肥家电无磷涂装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拟以建立合肥市无磷涂装产业学会为契机,对未来合肥市家电无磷涂装产业发展的发展方向和格局进行了初步架构,对合肥市家电无磷涂装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家电;无磷涂装;学会 一、合肥市家电无磷涂装产业现状 合肥市家电无磷涂装产业面临着国际、国内的严峻挑战。合肥市家电无磷涂装产业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应鼓励家电无磷涂装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向“大而专”发展,不断提高研发能力水平;产品由中低档向中高档发展;管理水平向现代化管理提升;以达到合肥家电无磷涂装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目前,合肥家电无磷涂装产业的区域产业分工有所深化,区域合作步伐正逐渐加强,而面对产业发展放缓的现状,必须以创新的思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品牌、科技、现代服务业基础等优势,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是塑造合肥家电无磷涂装产业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形象和地位的关键因素。 根据合肥家电无磷涂装产业块状经济的特点,家电无磷涂装产业要提高产业层次的品牌竞争力。产业层次的品牌竞争力是指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在同一产业领域的品牌竞争差异,而家电无磷涂装产业园应该是品牌竞争的唯一核心主体,它们是品牌的培育者、品牌的所有者、品牌的受益者和品牌竞争风险的承担者。 合肥的家电制造业十分发达,家电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拥有国内知名的美的、美菱、格力、,长虹等知名品牌。鼓励家电无磷涂装产品企业与设备厂商建立战略联盟,积极寻求企业发展新思路。其中,一个重要的并具有较高可行性的方案就是鼓励家电无磷涂装企业与家电制造业结合,改进企业固有的营销模式,采用产学研的一体化经营策略。例如,企业在进行家电无磷涂装产品销售时,同时配备家电无磷涂装技术服务。捆绑销售是产品销售差别化的一个特殊类型,有利于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 合肥市家电无磷涂装产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在做上市的准备过程中,可以规范管理、明确努力的方向。上市对企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通过上市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在公众投资人的充分监督之下,通过企业领导机制和决策机制的规范化,加强模具企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从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向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靠拢。其次,使企业获得一条长期低成本的融资渠道,保证合肥家电无磷涂装产品企业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奠定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促进企业滚动发展。再次,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竞争优势。最后,家电无磷涂装产品企业上市有利于引进外资,灵活运用外资,这一做法符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发展方向。 目前合肥家电无磷涂装企业节能降耗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企业平均规模小,能源利用水平不平衡。一些小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管理不到位,设备、工艺落后,对这些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可选择的节能降耗的措施有采用节能新技术、提高装备水平、加强节能管理、 作者简介:缪建军(1964~),男,安徽怀远人,合肥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经济师,国家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从事质量工作十五年以上荣誉证书获得者。miaojj9000@https://www.wendangku.net/doc/1313995160.html,

家电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_共4页

家电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今后几年家电业的发展将继续面临上游成本增加和下游流通企业的双重压力,面临严重的 出口形势,家电业的发展将更加依靠国内市场。随着节能、环保、智能和安全成为家电发 展的主题,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高端产品的高盈利性迫使家电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自主 创新将成为家电业发展的战略支撑点。预计未来几年家电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增长 继续趋稳。 1、家电产品出口形势严重 欧盟25国重新修订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对我国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熨斗、烤箱、照明设备、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等十几类轻工产品出口造成新的壁垒,使 企业发展及产品出口面临严重挑战。这两个指令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民用电子电器领域,而 中国每年出口到欧盟市场的该类产品达数百亿美元,其中又以家电产品为主,由于这两个 指令都会明显增加中国家电企业的出口成本,严重影响我国317亿美元家电出口欧盟,不 少达不到指令要求的产品会被排斥出欧盟市场,因此2006年我国家电出口形势比较严重。 同时,我国家电产品在出口上并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自有品牌,出口的产品很多仍是贴牌 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自有品牌建设上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另外,在产品核心技 术上我国家电产品仍没有取得本质的突破,仍以引进和仿制技术生产,要害部件仍需要从 跨国垄断企业购买,出口产品的自有技术含量不高,处于利润链的低端环境,出口规模很大,但赢利能力不高。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家电产品尽管出口形势表现良好,但依然存 在较大的发展障碍,出口市场的扩大存在较大困难。 另外,全球范围内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石油和基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 影响未来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回升,全球经济保持稳定回升的缺乏足够的支持,未来几年世 界经济增速将面临适度调整,但仍会保持稳定的增长。这些因素都将对未来家电产品出口 形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家电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有可能放缓,对行业增长的拉动力 量也会因此减弱。 2、城镇化进程加快为家电行业增长提供持续性的需求支撑 我国城市化进程步入出现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发展的速度提高直接促进了居民消费需求总 量的提高,加之房地产市场需求的逐渐回温以及家装市场的发展,将为家用电器产品提供 稳定的需求扩张基础,这些因素为家电行业的增长提供了长期支撑。从2005年空调市场的发展来看,家装市场已成为中国空调业产能急剧扩张的一大助推器。2010年上半年我国空 调行业总产能突破了8600万台,与去年相比增幅达到23%。调查数据显示,国内消费者 中为新房装修而购买空调的比例高达36.7。 3、农村家电市场会有所升温 新一届中心政府成立以来,一直对三农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并不断推动了一系列政策措 施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对于改变农民

苏州市吴江区十三五

苏州市吴江区“十三五” 新能源发展规划

前言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冲击等问题的背景下,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成为建设“乐居吴江”和“南部现代新城区、优势产业新板块、开放创新新高地、和谐乐居新家园”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吴江区能源结构优化、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大举措,对于吴江实现转型升级新发展、培育经济战略新支撑、实现绿色崛起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吴江区级新能源发展规划属于首次编制的专项规划。课题组在认真分析吴江发展新能源的区位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立足吴江,着眼苏州,面向长三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新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和政策措施等的框架性思路,以供参考。 本规划中新能源范围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品种。规划期为2016年—2020年。

目录 第一章“十二五”期间新能源发展回顾 (1) 一、“十二五”时期能源消费情况 (1) 二、“十二五”新能源开发取得的成绩 (6) 三、新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9) 第二章“十三五”新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 (11) 一、发展的机遇 (11) 二、存在的问题 (13) 第三章“十三五”新能源发展思路与目标 (14)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14) 二、主要目标 (16) 第四章“十三五”新能源发展主要任务 (19) 一、开发三大高品质创新服务平台 (19) 二、建设四大高端产业集聚基地 (20) 三、打造一批高水平应用示范项目 (21)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23) 一、投资估算 (23) 二、环境社会效益分析 (23) 第六章“十三五”新能源发展保障措施 (24)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24) 二、激发企业主体能动性 (24) 三、强化相关要素保障 (25)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家电行业产业链分析

家电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家电行业产业链介绍 作为重要的消费品生产行业,家电行业的产业链上游为各大家电原材料的生产商、制造商,下游为终端消费者。其中,上游产业链主要涉及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以及面板制造、压缩机制造、电子产品等零部件制造行业,下游主要包括房地产、家电销售和维修等行业。 资料来源:世经未来 图1家电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第二节上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原材料在家电营业成本中的占比高,细分行业略有差异。其中黑电原材料占比最高,海信电器达到97.6%;白电和厨电规模领先企业基本在86%-93%之间;小家电原材料占比相对低,九阳原材料占比68%,新宝原材料占比76%。家电企业生产主要原材料为铜、铝、钢、塑料等。白电生产成本中,铜、铝、钢板、与石油相关塑料颗粒、发泡料等大宗原材料占有较大比重。黑电生产成本中电视面板占较大比重。 表1家电企业主要原材料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若原材料价格上涨5%,空调、冰箱、洗衣机的利润将分别下降2.1、1.9、2.3个百分点;若原材料价格上涨10%,空调、冰箱、洗衣机的利润将分别下降4.2、3.8、4.6个百分点;若原材料价格上涨15%,空调、冰箱、洗衣机的利润将分别下降6.3、5.7、6.9个百分点;若原材料价格上涨20%,空调、冰箱、洗衣机的利润将分别下降8.4、7.6、9.2个百分点;若原材料价格上涨25%,空调、冰箱、洗衣机的利润将分别下降10.6、9.5、11.5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只要家电行业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就会直接对企业利润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原材料价格动态就是家电行业最为关注的。 一、冷轧板卷价格 2017年,全年冷轧现货价格高位运行。2017年冷轧市场经历了上半年高位急剧下跌以及6月份之后的震荡高位运行行情,且在12月份全国冷轧均价达到年内高点,价格为5024元/吨,主流城市亦破年度高价达到5000元/吨以上。年初由于受去年冷轧高利润的诱导,年后代理冷轧资源的商家明显增多再加上年前

合肥白色家电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合肥白色家电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在地产周期以及前期高基数影响下,2018年空调行业同比增速逐季度下滑,Q3首次出现负增长(-19%),Q4开始有所好转回升至+6%。2019Q1空调行业延续增速回暖趋势并实现逐月上涨,Q1整体恢复双位数增长 (+35%),其中1-2月同比+25%,3月同比增速持续提升至+43%。其中,家电补贴政策试点推行以及春节活动带来的客单价下滑(-10%)助推销量(+50%)大幅增长。 该白色家电项目计划总投资2718.4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99.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54%;流动资金719.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46%。 达产年营业收入6243.00万元,总成本费用4974.01万元,税金及附加52.09万元,利润总额1268.99万元,利税总额1496.11万元,税后净利润951.7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44.3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46.68%,投资利税率55.04%,投资回报率35.01%,全部投资回收期4.36年,提供就业职位129个。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家电产业尤其是白电产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被动到主动,直到今天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的分庭抗礼,不禁让人对我国白电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论 第二章项目单位概况第三章项目必要性分析第四章产业调研分析第五章项目规划分析第六章项目选址研究第七章工程设计说明第八章工艺分析 第九章环境保护 第十章安全管理 第十一章项目风险情况第十二章项目节能 第十三章实施安排 第十四章投资计划方案第十五章项目经营效益第十六章项目综合结论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合肥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合肥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合肥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十三五”时期,要继续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合肥市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突出改革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坚持等高对接,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打造现代产业基地的战略突破口。“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现快速提升,技术储备实现提档升级,集聚发展态势日益显现,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 一是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增加值分别实现20.5%和21.9%的较高增长率。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增加值分别达到2788.8亿元和698.7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3%。 二是成为结构调整的主推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

业总产值比重达29.9%。新型显示、机器人等2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取得显著成效,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建设,装备制造、汽车、家电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金融、物流、研发设计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 三是成为区域竞争的新标杆。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户,新增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279个;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2%;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分别达15000件、3300件。协同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等启动建设。成立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生物育种、农业物联网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四是成为改善民生的主力军。大力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两化深入融合,提升信息消费供给水平,有效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的供给。积极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态,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信息消费试点市、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市,带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快速增长,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发展机遇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家电行业背景

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潮中,家电行业的发展与增长也随之水涨船高:一方面,行业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产能呈现大规模化发展,上千万套的生产基地层出不穷;产业链不断完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三大产业基地不断发力,合肥、武汉、芜湖等新兴产业基地正在崛起;企业竞争日趋成熟,价格恶战趋缓,品牌、服务、产品、技术等诸多因素轮番上阵,短期内中国迅速成长为全球家电业的制造中心。另一方面,国内涌现出来了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家电巨头,海尔、TCL、海信、格力、美菱、春兰等企业除了在国内市场树立了较有力的竞争优势,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分别在欧美等地开拓销售网络,并建立生产制造工厂,实现了“走出去”的发展。 就在我们为国内家电企业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内获得了迅猛发展而欣喜的同时,一些存在于行业内部的问题开始频频出现:盲目扩张规模,圈地建厂造成产能过剩,一些家电领域的产能足以支撑全球的需求量,但市场范围却囤于国内,最突出的就是空调和彩电;产能过剩造成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价格战火持续不断,企业利润持续走低、企业竞争力薄弱。因此,企业在内部挖掘潜能,降低消耗、压缩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应积极寻求国际市场的开拓。 1、举办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的优势和办展理念 (1)合肥的区位和经济优势:合肥市是安徽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是东部沿海至内地产业转移的必经之地,合肥周边,聚集了中国最发达的大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武汉和无锡等。合肥经济实力近年来逐步增强,200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098.5亿元,形成以汽车、家电、装备制造业、化工及轮胎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等八大支柱产业,其中家用电器产业是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2)合肥的家电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合肥市家用电器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从上世纪80、90年代的本地化发展,到近年来本地企业与外来企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涌现了以美菱、荣事达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企业,同时还吸引了海尔、美的、长虹等国内家电巨头入驻合肥。 目前,合肥市在大家电方面拥有较大市场份额,产值和产量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2005年,全市家用电器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5亿元,其中冰箱、洗衣机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空调器产量居全国第四位。

合肥市十二五家电产业研究

合肥市家用电器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点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我国家电业基本情况 家用电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目前我国主要家电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已经成为约9000亿元产业规模的成熟产业,冰箱、冰柜的规模超过6000万台,洗衣机的规模超过5000万台,空调器的规模超过4500万台,彩电的规模超过9500万台,主要产地集中于珠江三角洲产区、长江三角洲产区、环渤海产区和以安徽为代表的中西部产区。 2、我市家电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通过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向合肥聚集,合肥的家电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家电产业规模和实力明显提高,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据统计,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家电生产企业超过120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专业技术人员约占20%. 全市家电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2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家电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70.02亿元,工业增加值193.85亿元,同比增长29.7%。目前,合肥家电拥有3个国际品牌<海尔、格力、三洋),8个国家级名牌产品<美菱、荣事达、三洋、海尔、格力、美的、长虹、华

凌),已经形成了以家电产品制造为核心,集家电科研、商贸和配套件生产等多元化的产业集群,产品覆盖白色和黑色系列家电,主要有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彩电等大家电产品和抽油烟机、热水器、微波炉、吸尘器、太阳能产品等小家电以及电冰箱压缩机、空调压缩机、洗衣机电机、平板显示器等配套产品。合肥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家电制造基地之一,家电产业已经成为合肥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合肥市工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市家电产业还表现以下特点和优势: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最近几年,合肥家电以跨越式的速度发展,据统计,2018年家电产业生产电冰箱1805.73万台,洗衣机1251.98万台,空调器861.3万台,彩电305.17万台,家用冷柜105.21万台,微波炉31.6万台。“四大件”产量超过了国内另外两个家电城市顺德和青岛,合肥家电在全行业的龙头地位不断增强;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授予“中国家电产业基地”称号。 <2)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合肥除了本土的美菱、荣事达等知名品牌企业外,又聚集了三洋、海尔、长虹、美的、格力、华凌、欧力、尊贵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企业,品牌集中度高,产品品种之多在国内罕见。随着合肥家电产业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了为之配套

家电行业发展现状

家电主要指在家庭及类似场所中使用的各种电气和电子器具。又称民用电器、日用电器。家电使人们从繁重、琐碎、费时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人类创造了更为舒适优美、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条件,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必需品。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家电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分析家用电器问世已有近百年历史,美国被认为是家电的发祥地。家电的范围,各国不尽相同,世界上尚未形成统一的家电分类法,有的国家将照明器具列为家电的一类,将声像电器列入文娱器具,而文娱器具还包括电动电子玩具。 家电的分类方法在世界上尚未统一。但按产品的功能、用途分类较常见大致分为8类。①制冷电器。包括家用冰箱、冷饮机等。②空调器。包括房间空调器、电扇、换气扇、冷热风器、空气去湿器等。③清洁电器。包括洗衣机、干衣机、电熨斗、吸尘器、地板打蜡机等。 ④厨房电器。包括电灶微波炉、电磁灶、电烤箱、电饭锅、洗碟机、电热水器、食物加工机等。⑤电暖器具。包括电热毯、电热被、水热毯、电热服、空间加热器。⑥整容保健电器。包括电动剃须刀、电吹风、整发器、超声波洗面器、电动按摩器。⑦声像电器。包括微型投影仪、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录像机、摄像机、组合音响等。⑧其他电器如烟火报警器、电铃等。 彬彬商贸公司主要经营制冷电器、空调器、清洁电器、厨房电器和声像电器。 随着生活的提高,净水器也成为家用电器中的一员越来月多的家庭使用这种新型的电器产品随着世界上大多数的水体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传统的自来水处理方法已不能保证提供品质优良的饮用水而且在市政供水中还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问题如高层的水箱供水漫长的自来水输送管线都会造成潜在的铁锈泥沙以及微生物等污染问题。因此各种品牌的净水器应运而生并且各种净水器使用的过滤方法与过滤材料也有所不同。其中国产的好自然、美的品牌净水器产品符合国人饮水标准。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转型,中国广大的农民收入增长也是慢慢变缓,但是从家电下乡现状来看,农民对家电产品的需求仍呈平稳增长的势头。家电下乡市场前景良好。 家电下乡现状:农民需要哪些家电。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农村居民五年内肯定购买和可能购买家电产品的家庭大约在30%左右。从产品结构上看,主要集中在彩电、洗衣机、影碟机、电风扇、电话机以及电冰箱等六种产品。其中电视机是农村家庭中最普及的家电产品,在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拥有率达95.2%(包括黑白电视),在未来五年内,32.8%的家庭对彩电有购买意向,排在计划购买的12类家电产品的首位。据创维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农村的需求主要集中在21寸彩电,功能方面没有什么特殊要求,简单实用就好,至于质量方面,则要尽可能保证不出故障。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细分市场上呈现着纷繁复杂的局面,地区之间家电产品拥有率差异较为明显,华东、华南等东部沿海地区家电拥有率较高,中西部地区家电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012年,全国(不包括山东、河南、四川、青岛)家电下乡产品销售7991.3万台,实现销售额2145.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分别增长22.6%和18.8%。其中,12月份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98.6万台,实现销售额132.8亿元,同比增长28.3%和28.3%。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98亿台,实现销售额7204亿元。2012年,从销售地区看,安徽、河北、江苏3省销售额位居全国前三,合计占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总额的33%;从产品品类看,彩电、冰箱、空调、热水器4类产品销售额均超过三百亿元,合计占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总额的83.3%;从企业看,海尔集团、格力集团和海信集团位列销售额前三,分别为250.5亿元、189.8亿元和172.1亿元,合计占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总额的28.5%。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至11月,全国不包括山东、河南、四川、青岛家电下乡产品销售7492.7万台,实现销售额2012.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分别增长22.2%和18.1%。 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份,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970.7万台,实现销售额260亿元,

苏州近期发展规划(2012-2015)

《苏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5)》 为深化和落实《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住建部《关于加强“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建规[2011]31号),我局委托编制了《苏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5)》。现将成果主要内容公示如下: 一、规划范围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所确定的中心城区以及外围近期重点发展区域(西部生态城科技城、南部吴中区太湖新城、北部高铁新城及苏相合作区),总面积约为777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基准年为2011年,规划期限为2012年至2015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期限保持一致。 三、近期城市建设目标 经过三至四年的努力,使苏州市的城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历史文化特色更加凸显;人居环境条件得到更大改善;城市内外交通体系基本建立;“一核四城”格局初步形成;城市综合功能和区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使苏州真正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重要地位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四、近期发展规模 1、近期人口规模 至2015年,规划范围内常住人口总量36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81万,暂住半年以上人口179万人。 2、近期用地规模 苏州市近期用地规模 苏州市近期用地规模 至2015年,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总量将达483KM2左右。城市新增可建设用地66 KM2,其中净增建设用地约35KM2,已批未建用地约15KM2,挖潜建设用地16 KM2。 五、近期城市空间结构 至2015年,规划区将基本形成“一核四城、两轴三环五楔”的总体结构。 六、近期建设重点地区 1、重点提升地区:为苏州古城区。

我国家电行业运行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我国家电行业运行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 1. 一、固定资产投资及行业转型升级 2 二、行业总产值 2 三、行业供求情况 3 四、行业进出口情况 6 五、行业经营情况 7 六、行业财务指标 9 第二节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 1.0 一、 ..................................................................... 企业 规模特征分析 (10) 二、企业所有制特征分析 11 三、行业内上市公司分析 12 四、 ..................................................................... 重点 企业分析 (15) 第三节行业区域分布情况 (20) 一、行业分布:大部分在华北和华东地区 20 二、重点分布区域分析 22 第四节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特征分析 (34) 一、行业进退出壁垒分析 34 二、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34 三、行业发展特征分析 36 四、行业经营模式 37 五、行业盈利模式 39

第一节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受宏观经济增速趋缓、房地产市场低迷、刺激性消费政策退出、部分需求提前透支等因素影响,2014年家电市场整体较低迷,销售增速明显回落。但家电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且家电出口方面近年也维持高增长,各类家电的全球产量占比均达到较高水平。市场需求动力不足将在2015年延续,消费升级将继续成为推动家电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合肥市情概述

合肥市情概述 一、城市概况。合肥,安徽省省会,居江淮之间,拥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现辖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巢湖市5个县(市),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4个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等14个省级开发区,市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人口769.6万。 (一)人文底蕴深厚。合肥自秦朝置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三国旧地、包公故里”之称,是包拯、李鸿章、刘铭传、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杨振宁等众多名人的故乡。 (二)自然景观秀美。山水兼备,以水见长。800平方公里巢湖烟波浩淼,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半汤、汤池温泉闻名天下,享有“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 (三)生态环境优良。年平均气温17度,降雨量893毫米,日照1971个小时。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是国家首批命名的3个园林城市之一,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四)经济加速崛起。合肥是中国发展最快城市之一,“十一五”以来,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茅。世界著名杂志《经济学人》发布世界增长最快都市经济体,按实际人均GDP计算,合肥排名全球第一;按就业计算,排名全球第二。 - 6 -

(五)对外开放扩大。先后与国外13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关系,同18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经贸往来。目前,有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在合肥投资发展,其中,境外世界500强投资企业48家。 (六)投资潜力巨大。先后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30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5年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被列为未来10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其中合肥的社会公平竞争力指数在全国城市中排在第一位。《日本大和证券》将合肥列为日资企业对中国大陆投资的首选城市。 二、投资环境 (一)区位交通优越。合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中国中部最靠近东部沿海地区的省会城市,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以合肥为圆心,半径500KM的范围,覆盖中国东中部地区最发达的7省1市、5亿人口,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产业发展,都存在大量的机会,都是巨大的市场。 1、公路:G40沪陕高速合宁段、G40沪陕高速合六叶段、G4 2、G50沪蓉沪渝高速合界段、G50沪渝高速合巢芜段、S12高速合淮阜七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全长106公里绕城高速全线贯通,已形成“一环七射”高速公路网。 2、铁路:合武高铁,合宁高铁,淮南铁路,合九铁路,合西铁路、合福高铁穿境而过。包括规划建设的商合杭高铁、合安城际高铁、合宁城际高铁,未来几年将有10条高速铁路和电气化铁路交汇于此。 - 7 -

《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草案)【共25页】

《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 (草案) 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xx-2030年)文本、图集(草案)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xx年01月目录I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3 第三章城镇等级结构与功能体系6 第一节城镇人口规模与等级6 第二节城镇用地规模7 第三节城镇功能体系8 第四章城乡空间布局11 第一节区域空间结构11 第二节重点区域空间布局12 第五章乡村地区发展指引15 第六章综合交通体系18 第一节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18 第二节综合运输通道规划18 第三节综合交通骨干网络规划19 第四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21

第七章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23 第一节产业发展体系23 第二节产业空间布局23 第八章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26 第五节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26 第六节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26 第七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28 第八节低碳发展与节能减排29 第九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30 第一节区域供水基础设施30 第二节区域污水基础设施31 第三节区域环境基础设施32 第四节区域电力基础设施32 第五节区域燃气基础设施33 第六节区域信息基础设施34 第七节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体系34 第十章区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8 第十一章区域空间管制与政策分区41 第一节区域空间管制41 第二节政策分区41 第十二章城镇发展指引44 第一节合肥市城镇发展指引44

第二节淮南市城镇发展指引46 第三节六安市城镇发展指引48 第四节滁州市城镇发展指引50 第五节桐城市城镇发展指引52 第十三章区域协调与近期行动计划54 第一节区域协调54 第二节共同行动计划56 第十四章规划实施机制60 第十五章附则6251 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xx-2030)●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编制目的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全国有影响力城市圈战略部署,深化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推动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制定《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xx-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指导思想(1)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支持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辐射能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提升合肥经济圈的综合竞争能力及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 (2)坚持区域一体化: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产业共荣、环境共治,并强化合肥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武汉都市圈等周边圈群的协调与衔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