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佛典中对人死断灭论的批驳

佛典中对人死断灭论的批驳

佛典中对人死断灭论的批驳
佛典中对人死断灭论的批驳

佛典中对人死断灭论的批驳

死后生命还会延续,虽然为不少宗教和哲学家所述说,但死后的情景,毕竟渺冥难知,摸不着看不见,非凡胎肉眼所能亲见,依据常人的感知,倒是空易得出一死永灭,“人死如灯灭”的结论,不仅很多现代人对人死续存说表示怀疑,乃至视作迷信、神话,即古人,也不乏激烈反对续存、轮回转世说,宣扬一死永灭论者。与佛教相前后出世的古印度沙门集团中最大的六家——所谓有“六师外道”之一,由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创立的“顺世外道”,即高唱人身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合成,没有什么“灵魂”,死后四大元素的结合体解散,心识也就永灭,无轮回、业报,倡导享乐主义、纵欲主义,认为尽情享受物质生活,从满足种种感官欲求中得到快乐,便是涅槃,佛典中称其说为“现世涅槃论”。顺世外道之说,在当时印度社会上影响很是不小。

顺世外道等人死永灭的主张,佛家称为“断见”、“断灭论”,对之有多外批驳。佛家论证人死非断,批判断见的立足点,是缘起法则。在佛家看来,世间万理中,只有缘起法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可能被证伪、驳倒的真理,从理性论证人死非断灭、断见错谬,只有揭示断见之违背缘起法则。如大乘瑜伽行派的重要论典《瑜伽师地论》卷七,反诘认为人死“犹如瓦石,若一破已,不可复合”的断见说:你主张断灭,是说死后“五蕴”(集成人生命的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即身心总和)断灭,还是说“我”断灭?“若言(一)蕴断灭者,蕴体无常,因果展转生起不绝,而言断灭,不应道理。”五蕴从来是生灭无常而又因果相续不断,前因必生后果,不可能停歇间断,生前现世,不论是物质身体,还是心理活动,实际上念念都在生灭相续,这种因果生灭相续的活动,绝没有因肉体生理活动的停止而停止的道理。“若言我断等者,汝先所说粗色四大所造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所摄,皆蕴为体,而非是我,言我断灭,相不可得,故不应理。”若说是人死自我断灭,那么人的生命,无非是地水火风四大无素所组成的血肉之躯和各种心理、精神活动的五蕴合集,既然其中本来就没有个能作主宰、常住不灭的“我”,说人死自我断灭,要是没有道理了。

迦叶和弊宿关于断灭论的问答

在《长阿含经》卷七《弊宿经》中,记述了一个批驳人死断灭论的故事。经载:有一少女迦叶,为释迦佛弟子,已证阿罗汉果,释迦佛逝世后,迦叶罗汉与五百比丘云游至北印拘萨罗国的斯波(酉+盆)村。这个村子里有个叫弊宿的长者,是村里的婆罗门祭司,却“常怀异见”,反对婆罗门教传统的轮回说,宣扬人死后没有来世,没有再生,没有善恶报应。此人听说迦叶罗汉等来到村里,向村民宣说死后有来世、有转生,有善恶应,乃谒见迦叶,与她辩论死后是否断灭的问题。他向迦叶罗汉提出种种诘难,论证死后断灭,迦叶罗汉一一予以反诘。

弊宿先说:“按照诸家沙门、婆罗门的说法,人若行杀生、偷盗、淫乱等恶业,死后要堕入地犾,我难以相信此说,因为我从未见过有死去的人回来报信说他堕入了地犾,若实有地狱,他应来报,使我知晓,才能确信。”

迦叶答言:“有智之人,应从譬喻中获得领悟。比如有盗贼屡犯王法,被国王捕获拘禁,下令斩首,此贼温言软语乞求行刑者:…请您暂且放我回答,辞别亲知故旧,然后再回来受刑吧!?弊宿长者,那行刑人会放他回家吗?”“不会。”“同为人类,尚且不放,何况身死命终,堕入地狱,那无情的狱吏鬼卒,岂肯放他回来报信!”

弊宿又提出诘难:“既然沙门、婆罗门说行不杀不盗等十善的人死后皆生天上,为什么我从未见过死者来报其生天之信?”迦叶罗汉还是设譬喻回答:“比如有人堕于茅厕中,全身屎尿,污臭不堪,被人救出,用竹蔑刮、澡豆净洗,香汤沐浴,众香涂身,换上华贵衣

饰,供以百味美馔,以五欲娱乐其心,你说此人还会再投到茅厕中去吗?”“不会。”“行善生天者便如此人,这人间地面臭秽不净,天神们在离地面几百里处,遥闻人间臭味,臭于茅厕粪坑,那生天者饱享五欲之乐,快乐无比,岂肯再返回人间报信?”

弊宿又诘难说:“我有个亲戚,净持五戒,按沙门、婆罗门之说,他死后应生于忉利天上,他临终前,我曾嘱托:…你若生天,见实有天堂,请来告诉我一声。?但他命终之后,并未来报,他是我的至亲,不应失约而不来报,这不是说明没有什么后世吗?”迦叶答言:“人间的一百年,只当忉利天上一日一夜,也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忉利天人寿命千岁。你的亲戚生前净守五戒,命终必生忉利天,他生天后,也许会想:我刚生此外,先娱乐游耍两三天,然后再去报信吧,弊宿你说,纵使他来报信,你能见到他吗?”“不能,等他来报,我已死去多年了。”

弊宿又问:“你说忉利天寿命如许长,谁能证明?”迦叶回答:“比如有人生来失明,从没见过五色、日月星辰、丘陵沟壑等的形相,有人问他:五色、日月星辰等是何形状?盲人答言:没有什么五色、日月星辰等东西。弊宿,你说盲人答得对吗?”“不对。”“忉利天寿也是如此,实有不虚,你无天眼,不能亲见,便说为无,岂有此理!”

弊宿说:“虽然如此,我还有不信的理由:曾有村民们捉得一贼,我命人将此贼置大锅中,严加封盖,以火烧煮,观其灵魂出入之处,结果没发现有灵魂出去,揭开封盖,也未见灵魂的影迹。若有灵魂死此生彼,应该见到呀。”迦叶诘问:“你寝高楼之时,曾梦见过游行于山林江河园林浴池城巷等处吗?”“梦见过。”“你做梦时,有家人在旁守护吗?”“没有过。”“你现在活着,意识从身中出入,尚不可见,何况死后?你不知道那些修道的僧人,精勤不懈,深入禅定,证得天眼通,能以天眼明见众生死此生彼,死彼生此。你未得天眼,无理由以自己肉眼的有限知见能力,便断言因看不见意识出入,便没有他生后世。”

弊宿又说:“我管理的村子里,有作贼者,被人擒缚到我这里来,我命人活剥其皮,寻求其灵魂,而不得见,又把他的肉一块块割下来,把他的筋脉骨节剖开,骨头敲碎,检查骨髓,无论从哪里也没发现灵魂或心识存在,因此而知没有什么来生后世。”

迦叶还以譬喻回答:“在久远的过去,有一侍奉火神的修道者,收养了一名孤儿,当此孤儿十来岁时,修道者有事远行,嘱咐孤儿守护火种,千万不可让它熄灭,万一熄灭,钻木取火以续燃。修道者走后,小儿因贪玩失职,致使火灭,乃吹灰求火,不能得,又以斧子劈柴以求火,方法不对头,岂能求到?求火种须要用钻木等正确方法,寻求众生的心识,也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修道坐禅,得超越肉眼有限感知阀阈的天眼通,才能明见众生死此生彼。”

弊宿还是说:“我还有不能相信的理由。我村子里有作贼者,我命人将他捉来,以秤称其体重,然后杀死,再称其尸,谁知不见减轻,反而加重。由此可知没有灵魂离开其身,也就不会有来生后世。”迦叶问他:“你见过称铁吗?先冷称已,然后加热再称,重量会减轻。人活着时身体柔软温热而轻,死后尸体冰冷僵硬而重,就象热铁柔软而轻,冷铁坚硬而重。”

弊宿还是说:“我还是不信。我有亲戚身患重病,我去看望,扶他右胁而卧,见其言语动作如常,又扶其胁而卧,也是如此。不久他命终,我令人扶他左卧右卧,反复观察,见他不再能屈伸肢体、言语瞻视,可见人死神灭,没有来世。”

迦叶答言:“往昔有一国家,国人从来不知有螺贝之声。后来有一位善吹螺贝者到彼国中一个村里,执贝三吹,然后将螺贝(海螺壳做的吹奏乐器)置于地上。村里人被乐声惊动,纷纷来围观问是什么声音,吹奏者手指导螺贝回答:是此物之声。村民于是有手去触摸螺贝,不闻有声。吹奏者乃取贝吹奏,村民这才觉悟说:原来这好听的乐声不是螺贝所有,须用手指按、以口吹气,才会发声。弊宿,人也是如此,当有生命、有心识、有气息进入时,才能言语瞻视动作,人死则没有了生命、心识、气息,只留下一具僵尸,岂能言语动作一如生时!”

迦叶劝弊宿放弃对自他有害的断见,并设二譬喻劝导,弊宿还是不信,又反诘说:“你们既然宣扬行善生天,快乐乐无比,那是死了比活着要好多了,何不自杀去享天上之乐?”迦叶答言:“这斯波(酉+盆)村中,过去有一修道者,已一百二十岁,他有一妻二妾,妻先有子,妾方怀孕。不久修道者命终,其妻对其妾说:家中所有财物,都应属我所有,没你的份儿。妾言:此且慢提,等我分娩后,若生下男孩,遗产便应有我一份;若生女孩,你将她养大嫁出去,将得到一份财礼。不料妻的儿子却几次三番向妾索要遗产,妾无可奈何,便以利刀自剖其腹,即害自己,又害他人。你应抛弃邪见,接受正见,确信死后非断,有来生后世,善恶果报,自己行善,劝人行善,这样对己对他,才有益处。”

经过多番往复辩驳,弊宿长者终于接受了死后非断说,并自愿受三皈五戒,成为一名佛教徒。

弊宿婆罗门对人死有来世说的质疑,及其所持人死断灭的理由,很具代表性,今人主张断见的思路,实际上尚不出当年弊宿长者的路数,只不过依据科学知识,思考得更深细些而已。迦叶罗汉的反驳,现在看来算不得十分有力,而且全用譬喻,这在形式逻辑,属类比推理,至多只能得出盖然性的结论。做梦时意识从身中出入,死后身体变重二说,已被证明为误。但其观察死后非断方法、思路,还是蕴含着从现代人眼光看来也不浅的道理,值得仔细玩味。

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欲讲解学习

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 欲

“存天理,灭人欲”朱熹的这一句名言恐怕是被当前一些人士批得最厉害的了。但是你若要问那些狠批这句话的人,朱熹说的天理是指什么?人欲是指什么?恐怕他一时也很难说出清楚…… 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几处出处 出处一:“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且邪。”(《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 出处二:“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四书集注·孟子》) 出处三:“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朱子语类》卷十三) 二、“天理”指的是什么? “天”指的是什么?“理”指的是什么?“天理”指的是什么?朱熹认为:“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 [1] “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2]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2] “至于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各有理。” [3]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4] “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 [5] “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 [3]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异,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6]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1] “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 [2] “理,只是一个理。理举著,全无欠阙。且如言著仁,则都在仁上;言著诚,则都在诚上;言著忠恕,则都在忠恕上;言著忠信,则都在忠信上。只为只是这个道理,自然血脉贯通。” [2]…… “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天地之心,天地之理。理是道理……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窃谓天地无心,仁便是天地之心。” [1]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6]可见朱熹希望留存的是人的仁爱之心。 人者,仁也。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人者,尽也。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7]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仁爱之心。这就是朱熹希望留存的“天理”。 “理是人物同得于天者。” [8]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 [6] “存天理”就是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灭人欲”指的是什么?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2] “天理本多,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9]既然“天理”包含“人欲”,那么灭人欲不就是灭天理吗?这

三武一宗灭佛的原因

三武一宗灭佛的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从东汉末传入中国,一直在不断吸收儒学灵魂,并且融合中国本土化的道教精髓,慢慢发展成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然而,佛教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的发展与统治者的统治政策积极相关。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提倡佛教,萧衍早年以武功起家,信奉道家学说,后皈依了佛门,成为了虔诚的佛门弟子。他曾下诏令全民奉佛,在他的带动下,梁代王公贵族纷纷仿效,捐资建寺,一时寺院剧增,仅健康(南京)一处就有五百余座,全国则有二千八百余座,较大的寺院往往周宇环绕,延袤数里,有若天宫。唐代诗人杜牧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对京城建康佛教盛况的形象描写。高宗李治为太子时,即优礼玄奘,为之作《述圣记》,下令建大慈恩寺,在寺内另造翻经院,继续赞助玄奘译经。但把佛教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的,则是女皇武则天。武则天自称“朕幼崇释教,夙慕皈依”。可见,佛教的盛行与统治者的政策息息相关,但是在历史上却出现了多次佛教被打击和消灭的对象,以三五一宗四次法难为代表。 一、北魏太武帝灭佛 (一)灭佛前佛教发展状况 1,以玄释佛 佛教般若学讲:人无我、法无我、万法皆空。由此,通过玄学中国哲学找到了一种可以沟通佛教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方法;通过玄学中国哲学与佛教哲学之间也找到了一种可以转译、理解的共同语言。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合流,以玄释佛,大乘班若学各宗大多采用何王之说诠释佛经。于是佛学渐盛,玄学渐衰。 2,深入民间 佛教中的很多思想在中国日益被接受,特别是今生来世,积德行善的思想得到人们的认可。下层民众在极度困难的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一点生活的乐趣,寄希望于来世,而统治者正好利用佛教的转世轮回说,使得百姓臣服于他,这使得佛教在这时广泛发展。 3,宗教政策是尊重认可 北魏太祖道武帝在转战河北时期,就对佛教给予了特别的尊重。批准在京城中建立佛寺。道武帝好老黄,览佛经,见了沙门都加敬礼。礼遇佛教僧人。由国家任命僧人中的领袖人物,管理僧人。任命法果为道人统(沙门统),令其总摄僧徒。这些都是道武帝的政策。于此同时太武帝也对佛教采取了积极扶持的政策。 (二)灭佛的原因 1,经济原因 《魏书·释老志》记载:公元438 年(太延三年),太武帝“寻以沙门众多,诏罢年五十以下者。”《魏书·世祖纪》又提到太武帝在太平真君五年(444 年)正月下诏:“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师巫及金银工巧之人在其家者,皆遣诣官曹,不得容匿,限今年二月于五日。过期不出,师巫、沙门身死,主人门诛。”佛教在中国已颇具规模,并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宗教流派勃兴于意识形态领域。人们亦纷纷投奔寺院,久而久之,由于寺院有免除斌役等政策优惠,寺院里出现了自己的佃户,寺院经济日益膨胀,并且人丁兴旺,甚至于出现了“僧兵”之类的寺院武装。寺塔豪华,浪费财物,僧徒众多,不事农桑,减耗课役,僧尼逐利违法,有污秽之行,寺院藏污纳垢,收容避役逃罪之人等,这些对国家财政收入、法令统一、国力增强都有损害。 为了扩大自己的兵源和财源,必须要控制。 2,政治原因 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双重影响,统一不久的北方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而处于双重压迫之下的各族人民也不断奋起反抗。其中,以公元四四五年发生的盖吴起义

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人文学院班级:10级社会工作班姓名:张伟业学号:201040103125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课程名称:中西方社会思想史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浅谈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学生:张伟业 (人文学院10级社会工作,学号201040103125) 摘要: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提出经过了严密的哲学、伦理学理论论证,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关的,今天要想正确认识这一思想,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进行。 关键词: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进过了一个学期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学习,我认识了很多中国历史中那些灿烂浩渺的思想,了解了诸如孔孟、老庄这样的历史名人。明白了思想,特别是社会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我想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一些观点 “理”、“欲”之辨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大问题,南宋朱熹是儒学中对之集大成者。朱熹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因而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要求人们“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朱熹说:“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他还说:“今天下之事莫不有理。臣之事君便有忠之理,子之事父便有孝之理”。可见他说的“天理”,其要义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五常”,这似乎是共识。但对朱熹“人欲”之说的解释似有歧义,尚须讨论。以往一般认为朱熹讲的“人欲”就是人的一切欲望,包括衣履住行,饮食男女。由之,认为朱熹说的“去人欲”或“灭人欲”就是革舍和消灭人的一切欲望,如同宗教家将一切物质欲望视作人生无可避免的罪蘖一样。从而认为朱熹的“去人欲”、“灭人欲”就是僧侣主义的禁欲主义。 长期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当作朱熹的发明而流传。事实上,这一概念在《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其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作乱之事。”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

佛学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在中国发展状况 佛教是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所创立。 佛教开始仅在中印度恒河一带流传。到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在阿育王的扶植、倡导下才开始在古印度各国广为流传。此后,传教士到达西域(指今中亚西亚各国和我国新疆的不少地方)传教,西域不少国家、民族开始信奉佛教。 佛教在古印度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四个时期。各个时期都曾有过辉煌,出现过不少著名宗师。到公元13世纪,由于内部、外部的多种原因,使佛教在自己的故乡印度,仅一个世纪就几乎全部消亡了。数以千计的佛寺被荡平,数以万计的经典被销毁,数以十万计的僧侣改宗。 直到19世纪,佛教才从斯里兰卡又传回到印度,才有所恢复,但发展甚微。 大乘教兴起于公元1世纪。 佛教最早从西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 公元前2年,西汉哀帝时,西域大月氏使者伊存到汉朝通好,曾向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中国统治阶层始知佛经。1998年3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扩大会议一致确认:“公元前2年‘伊存授经’作为佛法初传标志”。 历史上佛教界、史学界不少人士认为: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派郎中蔡音等18人赴西域迎请佛法,在大月氏邀请到天竺(古印度)“沙门”(僧侣)摄摩腾和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和佛像到达东汉都城洛阳,最高统治层开始信奉佛,因此以公元67年作为佛教进入中国的时间。 永平十一年,东汉朝廷在洛阳城西2里处专门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院——白马寺,供两位高僧居住、翻译佛经(《四十二章经》)和传播佛教。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佛教在统治层已有了相当的影响,并开始传到民间,这时,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出家当和尚的人朱士行,他于公元260年西行求法,开西行求法之先河。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3年),由于统治高层地需要和提倡,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印度佛教主要派别已进入中国。佛教经典也大量翻译过来。史载,早在魏晋时期即译经702部、1493卷。此时,各地广修佛寺,削发出家的僧侣人数迅速增加。南朝梁武帝还亲自制文发愿,舍道归佛,四次舍身同泰寺,将佛教定为国教。当时(约公元500年前后),仅建康(今南京)一地就有寺庙500多座,僧尼10万余众。 北魏末年(约公元533年前后),全境有“僧尼近200万,寺院3万所。”唐代诗人杜牧曾写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名句,反映了当时佛教的兴盛。 北魏武帝时,佛教在中国受到第一次大打击,即佛教史称的“三武一宗法难”中的第“一武法难”。一百多年后,又发生了北周武帝灭佛事件,毁塔寺、焚经像、僧还俗,使佛教受到第二次重创,即“二武法难“。但二次灭佛事件后不久,佛教又很快恢复了元气。 佛教界称,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佛教早期弘传时期。 从隋初(公元581年)到唐武宗毁佛(公元841年),前后约260年,佛教进入到鼎盛时期。隋唐时期,统治者中不少人提倡佛教。采用了利用、限制、整顿的策略,制定了度牒制度(出家人证书),加强了对和尚、尼姑的严格管理。对僧侣采取不纳税、不当差,还敕给大量田地、山林作为寺产,使寺院经济得到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现代启示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现代启示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之集大成者,其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学术界对朱熹的“理欲观”持批评的成分较多,而对其合理因素持肯定的成分较少,现在看来这是有失公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重新作出客观的评价,以便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 一 “理欲之辨”多年以来一直是中国哲学史上争论的热门话题。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主张“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进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著名命题,并要求人们“革尽人欲,复尽天理”[1]。他认为,“今天下之事莫不有理。臣之事君便有忠之理,子之事父便有孝之理。”[2] 在这里,朱熹所说的“天理”的要义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五常”,这在学术界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对朱熹的“人欲”之说在学术界却存在不同的看法,在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讨论。 以前有学者认为朱熹的“灭人欲”就是消灭人的一切生活欲望,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在朱熹看来,所谓“天理”与“人欲”之别在于,“合道理的是天理,循情欲的是人欲”。在这里,“合道理”就是指符合“礼”,“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4]而“循情欲”则指按照个人欲望毫无节制地行事,这种过分的欲望就是人欲。朱熹举例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1]这就是说,人要吃饭,这是合理的,是天理;而要求饭要吃得美味,这就是人欲了。可见,朱熹对人们的基本生活欲望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此外,关于“天理”、“人欲”的含义,过去的解释多有片面之处。就“天理”而言,以前一般人都认为是指三纲五常,即封建的伦理道德。这种说法固然不错,但不全面。其实“天理”还有两种重要的含义:其一,“天理”包含有合乎规律的自然法则之义。如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这里说理是“形而上之道”,就是说,“理”是物体所以形成的法则或规律。其二,“天理”还包含有思维规律之义。朱熹说:“盖天理者,心之本然,循之其心则公而且正。”[6]这里所说的“心之本然”,就是指人的心灵本身具有思维规律,人们如果按照“天理”进行思维,亦即按照心灵本身固有的思维规律进行思维,就会处事公平而且正确。 就“人欲”而言,过去人们将其解释为人的一般欲望,这也是不全面的。实际上朱熹所说的“人欲”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私意之欲”,即人为的违反自然法则的不正常的无节制的欲望;二是指“公共之欲”,即符合“天理”之欲,如饥食渴饮都是欲,但这种欲是公共的、不得不满足的欲,故这种欲不能称之为欲,而称之为“天理”。朱熹所说的“灭人欲”,就是要遏制人的“私意之欲”。朱熹认为“人欲”和“天理”是互相消长的,在处理两者的关系时,应把握好分寸。他说:“人只有固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1]而“盖天理中,本无人欲,惟其流之有差,遂生出入欲来”。同时,他还说:“有个天理,便有个人欲。盖缘这天理须有个安顿处,才安顿得不恰好,便有人欲出来。这里所谓“安顿得恰好”是指“适中”之意。因此,对普遍的“公共之欲”,不得不满足的欲,若分寸把握得不好,超出应有的限度,就会滑向私欲。总之,朱熹认为,对自我的欲望予以自律和节制,进行妥善的处置,使之不违反“公共”的原则,即属“天理”。 那么,朱熹为什么会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著名命题呢?众所周知,历代儒家都十分重视人的道德修养问题。朱熹作为宋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其道德修养论集中体现在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他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熹之所以将道德修养功夫围绕“存天理,灭人欲”来进行,这是因为:首先,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是为了扬善去恶。他认为,“天理人欲不两立”,而天理和人欲的对立,就是公与私的对立。在他看来,凡符合天理的就是公,凡属于人欲的就是私。“性主于理

中国古代的灭佛事件

中国古代的“灭佛”事件 从两晋时期开始,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虑,根据当时佛教发展的状况,相应对佛教采取或扶植或限制的政策。随着佛教僧侣人数的增加,经济势力的增强,在社会各阶层中影响力的扩大,也会与封建国家、世俗地主阶级发生矛盾。以皇帝为首的朝廷如果不能用和平手段消除矛盾,就会采取十分激烈的行动。传统上认为,历代王朝针对整体佛教进行武力镇压的事件,总共发生过4次,这就是习称的“三武一宗灭佛”。“三武”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是后周世宗。“灭佛”就是毁灭佛法,佛教典籍一般称之为“法难”。实际上,这4次所谓“灭佛”事件情况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是要彻底消灭佛教,有的只是要压缩佛教僧团的规模;有的是只打击佛教,不涉及道教,有的则是佛教、道教一起打击。 北魏太武帝“灭佛” 北魏太武帝(423~452)“灭佛”,是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国家镇压、取缔佛教事件。 北朝(420~581)大多数帝王支持佛教,促使佛教势力迅速发展。同时,佛教也与儒教和道教发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僧团与国家及世俗地主阶级也发生了政治、经济利益方面的冲突。太武帝对佛教采取镇压措施,正是这些矛盾综合作甩的结果。 北魏太武帝原来信仰佛教,也尊敬僧人。但是,他逐渐看到,佛教的大发展与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冲突。因为,僧人具有不负担兵役、徭役,不缴纳租调的特权,由此导致了佛教与国家争财富、争人力。所以必须控制僧人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魏太武帝继承前代的政策,重用儒者,尊崇儒家学说,以便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巩固自己的皇权统治。同时,他又接受司徒崔浩的劝告,改信寇谦之的天师道,奉寇谦之为“天师”,建立天师道场。他还亲自登坛受符书,改元“太平真君”。这一系列举措,都是在为打击佛教做准备。 太平真君五年(444),太武帝下诏限制佛教,认为佛是外国的神灵,所讲的道理是荒诞的,无益于政化,并且禁止王公和百姓私养沙门。太平真君七年(446),他出兵经过长安,发现一所寺院中私藏兵器,怀疑僧众与起义军通谋,下令诛杀寺里的僧人。后来又发现寺院中存放酿酒器皿和财物,发现洞窟中藏匿妇女等,于是他听从崔浩的劝说,颁布取缔佛教的诏书。 太武帝镇压佛教措施非常残酷,不仅不分老少坑杀所有沙门,对于信仰佛教,制造泥、铜等各种佛像的人,也要屠杀。经过这次灭佛运动,北魏境内的大量僧尼遭诛杀,寺院被拆除,经像被焚毁,劫后余生的僧尼逃奔南方。 六年后,太武帝死,文成帝即位。文成帝认为佛教讲的道理正确,有助于国家的治理,有益于人们仁智善性的增长,于是解除了佛教禁令。此后在历代北魏帝王的支持下,佛教在北方又获得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 北周武帝“灭佛” 北周武帝(561~578)统治时期,北方佛教势力急剧膨胀,僧尼人数达到200万,佛寺3万多所。由于僧尼享受免税赋徭役的特权,武帝要富国强兵以统一北方,就必然采取“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的措施。周武帝首先削减僧尼和寺院数量,又多次召集名儒、名僧和名道,共同讨论儒释道三教的优劣。 建德三年(574),周武帝下令禁断佛教和道教。这次灭佛与上次有几点不同。第一,北魏太武帝只取缔佛教,对道教予以保护,北周武帝则是对佛教和道教都予以禁止。北周武帝原来打算保存道教,但是道教和佛教之间的斗争很激烈,对朝政有危害,所以采取两教并废的措施。第二,虽然毁坏了一些寺院,焚烧了一些经像,但是并不屠杀僧尼,而是勒令他们还俗为民。对于有些地区的寺院,并没有拆除,而是分别赏赐给王公,作为他们的住宅。第

浅析朱熹思想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朱熹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人们对其思想进行片面地批判,而今天的我们在研究时才发现,其思想的积极作用,不仅表现在我们的反腐倡廉和遏制现实生活中因私欲而滋生的腐败现象上,而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意义。 关键词: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是他的重要思想主张。其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后世历代统治者则利用它作为扼杀人性的工具,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也是过分地强调其消极作用,而对其积极作用谈及甚少,在现在看来这是有失公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重新作出客观的评价,汲取其思想之精华,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广大,更加清楚地认识对当代的启示意义。 一、朱熹“天理”、“人欲”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在朱熹看来,“天理”是永恒不变、自己生成、统领万物的东西,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存在于万物产生之前。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1】“理”是宇宙的本体。同时“天理”还包含有合乎规律的自然法则之义。如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2】而且朱熹认为,“浑然天理便是仁”【3】,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仁”是浑然天理,那么循天理便是义,“义者,天理之所宜”,“礼者,天理之节文”,【4】所宜、节文都是天理存在的状态。天理不仅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而且体现为人伦,“父子、兄弟、妇夫皆是天理自然,人皆莫不自知爱敬,君臣虽亦是天理,然是义合”。【5】父慈、子孝、弟弟、夫妇敬都是天理之自然。同时,天理是心的本然,“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6】心之本然是指心中浑然天理,而无一丝人欲杂念;而且他宣扬伦理纲常是“理”的表现,是先验的。

详解中国佛教史上五次法难

详解中国佛教史上五次法难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历了五次最严重的浩劫。不但令佛教文化遭遇空前劫难,更对我国众多文物古迹造成了严重破坏,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是中华文明的大劫难。 三武一宗灭佛 历史上“三武一宗”的教难,是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等四位帝王所带来的四次大祸害。当时,无数的寺院、经书、佛像、法器等被焚毁、破坏,数以千万的僧侣遭到杀戮,或被迫还俗。这一次次的打击,使得佛教的发展遭到严重的扼杀,甚至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一、北魏太武帝灭佛 北魏太武帝的灭佛,起因于武帝听信道士寇谦之及宰相崔浩的谗言所致。 鲜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入主中原后,道武帝、明元帝都信奉佛教,并兴建不少寺院。太武帝即位之初也信奉佛法,礼敬沙门。北魏灭北凉后,还带回许多沙门到京师,当时对北魏佛教产生重大影响的沙门玄高、师贤、昙曜等人都是来自凉州。

北魏为了统一北方,巩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为兵。那时,由于沙门历来可以免除租税、徭役,所以锐志武功的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四三八)下诏,凡是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他还听信宰相崔浩的谗言劝谏,改信寇谦之的天师道,排斥佛教,并渐次发展为灭佛的行动。 崔浩出身于著名世族,博览经史,善于阴阳五行及术数之学,历仕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帝,官至司徒,经常参与军政机要,深受太武帝的信任;结识寇谦之之后,信奉道教,受其法术。 寇谦之早年就热中仙道,修持汉末张陵、张衡、张鲁创立传承的五斗米道,随方士入华山、嵩山学道修炼,自诩曾有太上老君授他天师之位及《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在明元帝末年,寇谦之从嵩山入平城,结交崔浩,常通霄达旦听崔浩谈论古代治乱史,为之叹美。后来,寇谦之把儒家学说和佛教经律论及斋戒祭祀仪式吸收到道教中来,重新改造五斗米道,期使北魏帝王容易接纳。 太武帝始光初年,寇谦之献上道书,但当时朝野信奉者很少,崔浩于是上书劝谏太武帝,使太武帝因而信奉道教,并派人奉玉帛牲畜去祭嵩山。太武帝又在平城东南建立天师道场,自称太平真君,并亲受符

教育学知识:存天理,灭人欲——走进朱熹

教育学知识:存天理,灭人欲——走进朱熹 在教育学发展史上,宋朝时四书五经是主要的教育内容,这时候四书五经为什么会成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呢?这背后的重要推手就是朱熹,朱熹写了《四书章句集注》集合了四书内容,使得四书超越五经开始成为正统的教育内容。这个时候四书五经成为教材,也是科举选士的依据。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关于程朱理学的其他人譬如程颢,程颐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是程朱理学的两句话我们应该都听过,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灭人欲”。最开始程朱理学提出这些话的时候是约束统治者的而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约束女性,到了元明清时期,统治者对程朱理学断章取义把这些话语用来约束百姓和女性。程朱理学的“理”说的是什么?是封建伦理道德。这是我们所说程朱理学。 关于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朱熹是南宋的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世称朱文公,朱子。朱熹生于福建南平,在南平朱熹创建了闽北三舍,分别是:寒泉精舍、武夷精舍、沧州精舍。寒泉精舍建立是因为朱熹的母亲去世时,他给自己的母亲选了墓地就在寒泉附近,后来朱熹就在这建立了书舍,也就是寒泉精舍。武夷精舍的建立是朱熹在仕途受挫,回到武夷山这个地方,在这里建立的书院,就是武夷精舍,也就是这个时候理学成为主要流派。最后就是沧州精舍,建立沧州精舍是因为朱熹的长子早逝,朱熹受到打击,于是去了沧州建立了书院,在这里同样的写书,收徒,讲学,建立沧州书舍的这一时期是朱熹思想的集大成时期。《四书章句集注》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那为什么叫章句集注呢?说的就是《大学》和《中庸》,对《大学》和《中庸》的注释就是章句和集注。在朱熹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对《论语》和《孟子》做了注释,朱熹做的就是前人的这些注释集中

魏晋南北朝政治史

(一)、试述吴国的世袭领兵制和复客制的只要内容和意义? 三国时吴国将领占有士兵的制度。孙吴政权的政治基础是江南和渡江南下的世族大地主。他们大都同时出任军队将领。孙吴为了获得世族大地主的支持,维护他们的特殊利益,实行领兵制度。将领去世后,可由其子弟继领父兄兵马,形成世袭领兵。如陆逊卒后,其子陆抗继领旧部众5000人;陆抗卒后,其子晏、景、玄、机、云又分领其兵。士兵也是世代相传,以兵为业。形式上士兵属于政府,但实际上领兵的将领可以使用他们为自己服役。孙吴士兵例有屯田,因此大族将领占有士兵的同时也就占有了士兵的屯田。这个制度本质上是孙吴政权内各世家大族对劳动力和田地的分配。 国家允许官僚大族所占有的佃客免除赋役。他们的佃客多由国家赐予,如东吴政府曾赐吕蒙“寻阳屯田六百人”。他们的佃客也有自行招募的,但也不向国家服役纳税。世袭领兵制:东吴政权允许大族将领率领的兵可以世袭。东吴的兵需为将领种地,服各种杂役,实际上是将领的农奴。 (二)、北被魏孝文帝的改革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有利的社会条件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初步结束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2)北魏参照汉族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拓跋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3)北魏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改革的必要性——社会矛盾尖锐由于北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各种制度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致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一是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二是民族矛盾激化,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个人因素:执掌朝廷实权的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使年幼的君主孝文帝对汉文化十分敬佩和仰慕,深感要巩固统治必须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主要内容: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促进民族融合。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意义: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促进了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理和欲,讲的是伦理道德和物质欲望的关系。朱熹总结先秦以降诸家“理”、“欲”之争的得失,融会贯通儒家的“理”、“欲”观,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天理”不是天的道理,而是指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规定的共同遵守的道德伦理。“人欲”也不等同于人的欲望,而是指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和愿望。自宋明以降直至清末,随着“程朱理学”上升为官方哲学,这一观念也被制度化、法制化,上升为道德纲领,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思想武器。 “五四”运动打倒了“孔家店”,新中国成立推翻了旧道德,“程朱理学”从圣殿的宝座走向被批判与否定,“存天理灭人欲”被作为封建礼教的典型代表,朱熹被作为罪魁祸首,长期受到批判。今天,我们反思传统文化,有必要对此作一番剖析,厘清理论的实质、作者的本意和统治阶级利用之间的关系,以正本清源,为时所用。 一、从人文礼教的角度重新认识“天理人欲”学说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说是不是封建礼教?从理论上予以辨析是有必要的。为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礼教?什么是封建礼教?除了封建礼教,是否还有其他礼教?中国是礼义之邦,自古以来,就建立了礼教的思想体系。先秦时期流传下来《周礼》、《仪礼》、《记》就是最古老的礼学典籍。《礼记·曲礼》说,为了使人“自别于禽兽”,圣人起,“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这就是说,圣人制定礼来教人,目的是使人自觉地区别于禽兽,走向文明。这应当是对礼教最早的解释。《礼记·经解》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说的就是古代的“六经”之教。其中,“恭俭庄敬”就是礼教的结果,是指严肃认真、节俭收敛、庄重恭敬,包含了思想认识和行为态度。可见,礼教是关于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封建礼教,顾名思义,是指反映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的礼教。封建礼教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最高统治集团的利益,却不代表全民的利益。所以,封建礼教也就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封建社会的礼教起源《周礼》,它产生的基础是周代的封建制度。但那个时代的“礼教”,在春秋战国时,便已“礼崩乐坏”。秦以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已无“封建礼教”的社会基础。汉代尊儒术复周礼,但所复之礼也与周礼大相径庭。即使周代之礼,也并非都是糟粕。周行分封,诸侯王、卿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思想自由,可行自己之政;王畿即周王自己的封地却很小,但诸侯国都去朝拜他,这中间使各诸侯国凝聚在一起的就是礼教。周公佐成王,一沫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尚礼如此,故使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归心,这都是礼的力量。当然,宋明以后,理学盛行 ,统治者大力宣扬“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加强思想控制。所以,笼统地说封建社会只有“封建礼教”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封建礼教形成的过程中,人文礼教也在积淀过程中形成。人文礼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和认同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和规范的行为。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礼包含了对天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全部内容。人文礼教反映的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共性、人的共性、民族的共性,是千百年来民族精英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经验总结。孔子讲仁、义、礼、智、信,讲“为政以德”;老子讲“无为”,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孟子讲仁政,讲“浩然之气”,讲“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周易》讲“自强不息”,讲“厚德载物”等,都不属于封建礼教的内容,而是人文礼教的内容。笼统地把中国古代礼教称为封建礼教,并予以全面否定和抛弃,这将混同礼教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抹杀人文礼教与封建礼教的质的区别。

浅析“三武灭佛”的主要共性

试论“三武灭佛”的共性 张宝生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710062) 摘要:在中国佛教史上曾发生过“三武灭佛”事件。本文采用比较的方法探讨“三武灭佛”的共性。认为“三武灭佛”起因基本相同,都与寺院经济膨胀和儒佛道斗争有关;灭佛的措施基本相似,都是以行政的手段强令僧尼还俗,拆毁寺院,焚毁经像,没收寺产;灭佛的结果也大同小异,都对佛教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均未实现“灭佛”的目的。“三武灭佛”事件表明,佛教在中国发展,会受到中国特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 关键词:三武灭佛寺院经济宗教冲突 Abstract:The incident of " three emperors’ruining Buddhism " has happened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Buddhism. We’ll probe into their common features by comparing in this article. Firstly, I think the reasons for ruining are basically same. They’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expanding of Buddhist temple’s economy and the contention among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Secondly, the measures taken are similar basically. They all adopted administrative means to compel Buddhist monks and nums to resume secular life and confiscate the property of temples. What’s more, they also demolished temples and burned down josses and scriptures. Lastly, the consequences of ruining Buddhism are almost alike,too. The ruining all cause the heavy blow to Buddhism. However, the Three Emperors all didn’t realized the purpose to ruin Buddhism. The ruining Buddhism indicates that Buddhism must receive restraining from Chinese peculiar economic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when it developes in China. Key word:three emperors’ ruining Buddhism,Economy of Buddhist temple,Religious contention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发展极为迅速,但在北朝与晚唐时却几度遭受灭顶之灾: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以及唐武宗先后三次掀起大规模的禁佛、灭佛运动,佛教界称之为“三武之厄”或“三武法难”。“三武”为什么会有灭佛的举动?灭佛对封建国家有何益处?这个问题是饶有趣味的。本文拟从灭佛原因、灭佛措施与结果等三个方面探讨一下“三武灭佛”的共性。希望有助于大家对“三武灭佛”事件的认识。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 【摘要】: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其思想体系包含广大, 涉及众多范围,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今天我们重新研究朱熹的思想就会发现,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对于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仍然 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意义。 一、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原因 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而这就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 那么,朱熹为什么会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一著名命题呢?众所周知,历代儒家都十分重视人的道德修养问题。朱熹作为宋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其道德修养论集中体现在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他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熹之所以将道德修养功夫围绕“存天理, 灭人欲”来进行,这是因为:首先,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是为了扬善去恶。他认为“天理人欲不两立”,而天理和人欲的对立,就是公与私的对立。在他看来,凡符合天理的就是公,凡属于人欲的就是私。因而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想。 二、个人对“存天理,灭人欲”观点的看法 我觉得这里的“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存天理”就是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而朱熹所说的“灭人欲”指的是:“饮食,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求之,则为饕为馋;男女,人之所欲,而不可

三武一宗灭佛

“三武一宗灭佛”的本质 甘肃省会宁县白塬中学张廷寿 佛教传入中国接近两千年,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要了解佛教的产生,在中国的传入、发展、高潮、衰落,以及以后的长期存在,就不能不了解“三武一宗灭佛”的前因后果及本质。 “三武一宗灭佛”断断续续历经500多年。其间,佛教在中国起起伏伏地发展到高潮,度过了那段黄金时代后,就开始了衰落。曲折复杂,延续至今。 伟大的佛教文化和艺术,丰富的佛教典籍,特别是深邃的哲学思想,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佛教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贪、不嗔等戒律和我国公众提倡的敬畏生命、善待动物、以偷盗为耻、以骄奢淫逸为耻、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制怒防躁等道德规范的内涵大同小异,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内容都提倡的是真、善、美,摒弃的是假、恶、丑,利国利民利己。目的是修身养性,弘扬正气;使国家繁荣昌盛,社会文明进步,百姓安居乐业。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因此,分析“三武一宗灭佛”的史实及本质,对于佛教在国家宪法的保护下健康、自由地发展,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对于其他合法的宗教,也有借鉴的作用。 何谓“三武一宗”“ 三武”是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24年至451年在位)、北周武帝宇文邕(561年至578年在位)、唐武宗李炎(841年至846年在位)。“一宗”是指:后周世宗柴荣(955年至959年在位)。 概述佛教及其教义 佛教于公元前6—5世纪发源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一带)。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经,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流传。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也就是四个“真理”:第一是“苦谛”,说明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第二是“集谛”,说明一切苦的原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

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朱熹的这一句名言恐怕是被当前一些人士批得最厉害的了。但是你若要问那些狠批这句话的人,朱熹说的天理是指什么?人欲是指什么?恐怕他一时也很难说出清楚…… 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几处出处 出处一:“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且邪。”(《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 出处二:“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四书集注·孟子》) 出处三:“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朱子语类》卷十三) 二、“天理”指的是什么? “天”指的是什么?“理”指的是什么?“天理”指的是什么?朱熹认为:“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1] “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2]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2] “至于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各有理。”[3]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4] “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5] “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3]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异,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6]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1] “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2] “理,只是一个理。理举著,全无欠阙。且如言著仁,则都在仁上;言著诚,则都在诚上;言著忠恕,则都在忠恕上;言著忠信,则都在忠信上。只为只是这个道理,自然血脉贯通。”[2]…… “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天地之心,天地之理。理是道理……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窃谓天地无心,仁便是天地之心。”[1]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6]可见朱熹希望留存的是人的仁爱之心。 人者,仁也。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人者,尽也。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7]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仁爱之心。这就是朱熹希望留存的“天理”。 “理是人物同得于天者。”[8]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6] “存天理”就是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灭人欲”指的是什么?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2] “天理本多,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9]既然“天理”包含“人欲”,那么灭人欲不就是灭天理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那么朱熹要灭的人欲指的是什么呢?朱熹“存天理”是希望留存的是

灭佛的冯玉祥、明治天皇和天童四郎---果报难逃

灭佛的冯玉祥、明治天皇和天童四郎---果报难逃 灭佛的冯玉祥、明治天皇和天童四郎---因果难逃 转载 明治天皇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日本也在这个时候受到西方列强的压迫,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但日本却发奋图强,决定全面学习西方文化,普及教育,富国强兵。这一近 代化的进程便是由明治天皇全力推动的。 明治天皇为了普及教育,捐出自己的部分俸禄来充当教育经费。举国上下,亦皆为普及教育踊跃 捐资。 明治天皇诸多举措,虽是为了富国强民,不受外侮,却因此而采取了许多破佛政策。比如,为了强健体魄,强迫僧人吃肉,使日本佛教的素食传统被彻底破坏。为了增长人口,强迫僧侣结婚,并令僧人从军,使日本佛教完全世俗化,佛陀的戒律荡然无存。 今天的日本,佛教在本质上可以说几乎已经名存实亡了。因为佛教最重要的一些传统都被明治天皇的政策给破坏了。由于正法衰灭,当今日本社会邪教极为猖獗,这些都是明治天皇破佛政策的 恶果。 明治天皇爱国爱民,在执政期内修积了很多世善,他所留下的政治遗产,使日本很快成为与西方列强并立的东方新列强,并废除了所有的不平等条约。这是他个人和全体日本国民共业所感之福 报。 尽管明治贵为天皇,毕竟还是凡夫众生,有福不知善用福报,反而借此作恶。日本从此后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到处发动侵略战争,直到1945年彻底战败。从荣耀的顶峰跌入耻辱的谷底。 明治天皇英年早逝,是他破佛所招感的报应。与中国古代三武一宗灭佛的果报相似。从因果上说, 明治天皇实为恶王,而非善主。 天童四郎 西方基督教从唐朝起就传入中国,称为景教,但与东方文明精神格格不入,最后衰灭。元朝又一次传入,称耶里可温教,也不能融入中国社会,于是又失传了。 到了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开始改变传教方式,借中国传统的儒家外衣来宣传他的上帝创世教义,慢慢吸引了一些中国人信仰,并渐渐站住脚跟。但始终不能在中国社会发生大范围的影 响。 而在此同一历史时期,西方的基督教也传到了日本,在极短暂的时间里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日本民众投身于救世主的怀抱,形成一股强大的宗教势力。这股势力基于基督教“独一真神”教义的排他性和偏执性,很快就在全日本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狂热的泛基督化运动。并施行武力,发动了一 场东方世界从未曾有的宗教战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