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林线和雪线专题

林线和雪线专题

林线和雪线专题
林线和雪线专题

微专题1 山地林线问题

一、林线的含义

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相吻合。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

二、山地林线高度成因分析

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一)影响热量的主要因素

1、纬度通常纬度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热量越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2、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阴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3、海拔同纬度相比较,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二)影响水分的主要因素

1、纬度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2、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3、海陆位置同纬度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林线影响因素总结:

①温度温度对林线有决定性影响,温度过低是植物生长不好的首要原因,热量不足使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不能形成干物质。受温度因素影响,高山林线海拔高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逐渐降低。

②降水降水减少会使植物叶和芽出现干化现象,从而限制树木在更高海拔高度生长。高山林线高度随降水减少而降低。

③其它因素主要有地形、积雪、火及人为因素等。

三、山地林线分布规律

1.中国高山林线高度分布规律:

①在30°N以北,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升高而下降。下降速率为112m/度左右。

②在30°N以南,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差异:东部高山林线高度变化不明显,西部则随纬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③在藏东南一带(约29°N—32°N,94°E—96°E)达到4600米,为世界最高林线高度,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递减。

2.全球来讲,纬度越高,林线越低;同纬度情况下,降水量少的地区林线的高度较高(与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干热的焚风等相关)。

3.补充:

林线的分布在平地一般是高寒地带的针叶林的北限(北半球),见于北纬60-70°附近,而海岸附近多为较此更低的纬度。在高山,大体上是以发达的亚高山带针叶林为上限,如日本岛根县大山也有山毛榉林。森林界线的高度随着低纬度趋向高纬度而降低,在同一座山,一般南侧比北侧要高,在同一斜面池沼方面也比山脊有更高的倾向。再有普通台地连接的高山也比孤立的高山要高。日本本州中部高山大概在2400-2600米附近,北海道高山是1000米附近。在森林界线以上或以北,乔木疏生,并即将达到乔木界线,而无乔木生长。连接于高位沼泽的水湿地区的森林也表现出一种界线,这是在高纬度地区以外所存在的局部现象。

跟踪练习: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图8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

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湿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

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图8为全球部分

山脉、山地高山林线海拔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5题。

3.全球山地林线的分布

A.从30°N的副热带向南北两极递减

B.林线海拔最大值出现在赤道上

C.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

洋、水汽少

D.50°N-70°N之间纬度每升高1°,林

线海拔约升高130米

4.控制林线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①温度②湿度③坡度④坡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③④

5.有关图中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

块相撞形成的

B.横断山脉是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 C.安第斯山脉西侧沿岸洋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 D.喜马拉雅山脉是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

下图是我国等林线分布高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6.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有

①气温②降水③土壤④风⑤山地海拔高度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关于我国林线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林线高度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我国林线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海南省

C.一般情况下,同纬度干旱地区比湿润地区林线海拔高

D.林线高度分布的一般规律是:纬度越低,林线越高;

降水越多,林线越高

8.关于我国林线高度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北方林线低是因为纬度高,气温低

B.青藏高原南部林线高与西南暖湿气流有关

C.西北林线比东北高是因为西北干旱

D.图中有些地区的林线高度只是理论高度

9. 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 C.夏季风D.海陆位置

林线是指高纬度或高山地区,由于低温和风及土壤

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山地林线分布高度主要

取决于温度和降水,通常与最热

月平均气温10℃的等值线相吻

合。下表是我国境内不同区域山

地林线的分布位置。完成下面各

题。

10.我国境内山地林线海拔高度

分布规律是

A.自南向北递减,自西向东递增

B.自南向北递减,自西向东递减

C.自南向北递增,自西向东递减

D.自南向北递增,自西向东递增

11.我国境内山地林线海拔高度最高的地区及原因是

A.江南丘陵——下垫面热量充足

B.青藏高原——距下垫面热源近

C.东北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D.西北山地——降水少光照充足

有学者认为: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

在7℃以下)、降水量、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图2为我国局部地区林

线海拔高度分布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影响甲地区林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B.地形C.气温D.土壤

13.林业专家发现,我国东北地区林线整体有所提升,根据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

主要因素分析原因最有可能是

A.林业工人精心养护B.树木新品种的推广种植C.全球气候变暖D.地壳板块向南移

14.(双选)下图表示了我国75°E~102°E附近范围内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变化的情况,

我国高山林线的高度

A.在30°N附近变化最为剧烈 B.在30°N以北变化只受温度的影响

C.在30°N以南降低是因为地形的影响 D.从高纬到低纬持续上升

14.下图为“安第斯山脉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垂直带谱包括起始带——基

带(山地下部第一个自然带)、林线(森林上限,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的

等温线相吻合)、雪线(永久积

雪冰川的下界)、顶带(山地垂

直自然带中的最高的自然带)。

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请说出图中安第斯山脉东

坡的基带和顶带的名称。

(2)请说出图中林线和雪线的高度,并分析东坡比西坡雪线更低、林线更高的原因。

(3)计算山麓地带的气温。

15.林线高度是一地区森林带分布的最高界线,高山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林线植被生长在其生态适应的极限附近,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而且受到人为的干扰少,是研究植被——气候关系很好的场所。读“中国林线海拔高度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请在坐标图中作出沿AB线的林线海拔变化

曲线图。

⑵描述图中3800米等值线的走向。

⑶简述沿AB线和AC线林线分布高度的变化特点,并据此分析影响林线高度的两个主要因素。

微专题2 雪线问题

一、雪线的含义

雪线是指在高山区和高纬度的永久积雪区及季节性积雪区之间的界限,也就是常年积雪的下界。实际上雪线并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地带。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是冰川学上一个重要的标志,它控制着冰川的发育和分布。只有山体高度超过该地的雪线,每年才会有多余的雪积累起来。年长日久,才能成为永久积雪和冰川发育的地区。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就能引起雪线的升降:夏季气温升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降低,雪线下降。这种临时界限叫做季节雪线。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

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

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二、雪线的纬度分布规律

从全球来看,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和降水量密切相关。赤

道地区空气多对流上升,云层较厚,降水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强;而副热带地区多下沉气流,晴天多,降水少,热量

充足,积雪较易融化。因此,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而

是在副热带地区。处在此范围的南纬20°~25°间的安第斯山雪

线最高,主要在智利北部和玻利维亚西南部,一般高5500~6000

米,最高可达6400米,成为世界上雪线最高的地方。在纬度40°

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干燥程度,雪线高度在海拔2500~5000米之

间。到极地附近,雪线可降至地表。此外,由于10°N的降水量比10°S多,因此10°S的雪线比10°N也要高一些。总之,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地区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三、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大气环境改变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1. 气候上的气温与降水都与之有关

①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时雪线也高。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赤道)向高纬度(两极)递减。例如:赤道非洲雪线为4500-5000m,阿尔卑斯山为2500-3000m,挪威在1540m 左右,南北极圈内雪线已低达海平面附近。但雪线位置最高的地方,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副热带高压带降水量比赤道附近少的地区。

②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关系: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因为,在降雪量很少的条件下,要达到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必须有较低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位置必然较高),以使消融量和蒸发量减到很少;而降雪量很大的情况下,必须有较高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必然较低)方能融化大量的积雪,以保持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例如,我国的天山——祁连山一线,水汽来源主要受西风带控制,所以由天山西段向东降水量递减,雪线升高,到天山东段雪线达5000米以上,再向东到祁连山东段,由于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增多,雪线反而降低。

2. 地貌因素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

①从山势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②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③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例如,我国天山南坡雪线高度为3900~4200米,而北坡雪线高度为3500~3900米。

3. 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①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高度要低。其南坡面向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年降水量在2000~3000毫米以上,在同等气温(低于0℃)情况下,南坡空气易达到过饱和,形成降雪,形成海洋性冰川,雪线高度在4500米左右;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年降水量一般只有600~800毫米,空气要达到过饱和,必须海拔升高,气温继续降低,才可能形成降雪,形成大陆性冰川,雪线高度大多在6000米左右,个别地区达6200米。②青藏高原境内雪线海拔高低相差很大,大体上有从边缘向内部、自东南向西北增高的趋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雪线高度为4500~5000米,至高原内部,中喜马拉雅山北翼、冈底斯山等雪线高度为5800~6000米,珠峰北侧东绒布冰川及羌塘高原西部昂龙岗日雪线高度达6200米,是北半球分布最高的雪线。

③阿尔卑斯山北坡为背阴坡,蒸发弱;北坡又是迎风坡,大西洋水汽在此产生了大量的降水。因此,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较低,南坡雪线较高。

④天山南坡为向阳坡,气温比北坡高,且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故天山南坡雪线比北坡高。

4. 雪线的升降变化还受大气环境改变的制约(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沙尘暴等因素均可对雪线高度产生影响。

自主探究——结合典型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及雪线分布图探究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纬度(温度)。一般地,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四图比较)

2、降水。雪线位置最高的地方,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副热带高压带降水量比赤道附近少的地区。(乞山和珠峰比较)

3、坡向。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乞、天、阿均如此);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珠峰最明显,乞山、阿山、天山都有此特点)。两种条件矛盾时,一般是看主导因素降水(迎风坡)。

4、季节。夏季雪线高,冬季雪线低。(图中无法说明)

5、从地势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6、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纬度越低越复杂。(可拿天山和乞山比较一下)

跟踪练习:

1.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

同的自然带。若图中虚线表示雪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

2.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围视线以内有一半以上为积雪覆盖且终年不化时,这个高度就称为

雪线。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雪线的纬度分布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尔卑斯山____(南、北)坡雪线高度低,

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3~5题。

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4.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5.依图示可知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6.读下面“四个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可能位于智利 B.②可能位于加拿大

C.③可能位于西伯利亚 D.④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部

7.下图为阿尔卑斯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影响图中阿尔卑

斯山南、北坡雪线高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热量因素②降水因素③相对高度④海陆位置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

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8—9题。

8.若图中虚线表示雪线,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是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

9.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气温T

(T冬表示冬季气温,T夏表示夏季气温)应是

A.T冬<18℃ B.T夏<18℃ C.T冬<10℃ D.T夏<20℃

10.下图是雪线地球上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各题。

(1)从图示信息看,造成地球上雪线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A.地形

B.气候

C.海拔高度

D.洋流

(2)与雪线纬度分布规律基本相似的是

A.气温的纬度分布规律

B.降水量的纬度分布规律

C.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D.对流层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3)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4)雪线上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一般来说,降水量、

、是影响雪线的三大因素。

(5)由图中可以看出纬度和雪线高度的关系是。

(6)该图表明,雪线位置最高处并没有出现在赤道,而是出现在南北两侧的副热带高压带,请说明原因。

11.思维拓展:

(1)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的雪线高度,并

解释成因。

(2)比较阿尔卑斯山南坡和北坡的雪线,并解释

成因。

(3)判断天山A、B两坡何处是南坡,何处是北坡,

并说明原因。

林线微专题答案

1-5:D C C A B 6-10:B C C B B 11-13:B A C 14.AC

15.(1)基带为热带雨林带,顶带为永久积雪和冰川带。(2)林线的高度为3100米,雪线的高度为4800米。赤道附近的安第斯山脉东坡位于东北(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所以东坡比西坡雪线更低、林线更高。(3)山麓地带的气温为28.8℃

16.(1)图略,要求垂直坐标标注正确,剖面线作图正确。(2)3800米等值线东半段大致呈南北走向(与经线平行)主要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东缘)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

(3)沿AB线:林线高度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陆)显著升高。原因:从东到西降水减少,地势升高。沿AC线:林线高度随纬度升高逐渐降低。原因:随纬度升高太阳高度角逐渐降低,温度也随之降低,限制了植被的生长季温度。

雪线微专题答案

1.B

2.(1)由副热带向高低纬度递减(2)副热带地区纬度低、热量充足,积雪比较容易融化;多下沉气流,晴天多,易融化,降水少(3)北北坡为阴坡,蒸发量小,加之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4)南南坡为迎风坡,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水汽在南坡产生大量降水

3.A 4.B 5.A 6.C 7.B 8.B 9.B

10.(1)B(2)C(3)B (4)气温地形(5)低纬度雪线位置高,高纬度雪线位置低。或答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6)南北两侧的副热带高压带同赤道带温度差别并不显著,降水量却相当悬殊,副热带高压带降水量急剧减少,气温高,因而使雪线上升到最大高度。

林线和雪线专题

微专题1 山地林线问题 一、林线的含义 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相吻合。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 二、山地林线高度成因分析 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一)影响热量的主要因素 1、纬度通常纬度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热量越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2、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阴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3、海拔同纬度相比较,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二)影响水分的主要因素 1、纬度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2、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3、海陆位置同纬度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林线影响因素总结: ①温度温度对林线有决定性影响,温度过低是植物生长不好的首要原因,热量不足使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不能形成干物质。受温度因素影响,高山林线海拔高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逐渐降低。 ②降水降水减少会使植物叶和芽出现干化现象,从而限制树木在更高海拔高度生长。高山林线高度随降水减少而降低。 ③其它因素主要有地形、积雪、火及人为因素等。 三、山地林线分布规律 1.中国高山林线高度分布规律: ①在30°N以北,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升高而下降。下降速率为112m/度左右。 ②在30°N以南,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差异:东部高山林线高度变化不明显,西部则随纬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③在藏东南一带(约29°N—32°N,94°E—96°E)达到4600米,为世界最高林线高度,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递减。 2.全球来讲,纬度越高,林线越低;同纬度情况下,降水量少的地区林线的高度较高(与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干热的焚风等相关)。 3.补充: 林线的分布在平地一般是高寒地带的针叶林的北限(北半球),见于北纬60-70°附近,而海岸附近多为较此更低的纬度。在高山,大体上是以发达的亚高山带针叶林为上限,如日本岛根县大山也有山毛榉林。森林界线的高度随着低纬度趋向高纬度而降低,在同一座山,一般南侧比北侧要高,在同一斜面池沼方面也比山脊有更高的倾向。再有普通台地连接的高山也比孤立的高山要高。日本本州中部高山大概在2400-2600米附近,北海道高山是1000米附近。在森林界线以上或以北,乔木疏生,并即将达到乔木界线,而无乔木生长。连接于高位沼泽的水湿地区的森林也表现出一种界线,这是在高纬度地区以外所存在的局部现象。 跟踪练习: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图8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 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湿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 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图8为全球部分 山脉、山地高山林线海拔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5题。 3.全球山地林线的分布 A.从30°N的副热带向南北两极递减 B.林线海拔最大值出现在赤道上 C.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 洋、水汽少 D.50°N-70°N之间纬度每升高1°,林 线海拔约升高130米 4.控制林线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①温度②湿度③坡度④坡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③④ 5.有关图中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 块相撞形成的

雪线_林线

雪线解析 雪线是自然地理环境垂直地带性现象, 是一种自然景观标志线,是地球表面冰雪分 布边缘最低高度或纬度界线。一个地方的雪 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就能引起 雪线的升降:夏季气温升高,雪线上升;冬 季气温降低,雪线下降。这种临时界限叫做 季节雪线。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 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 故,狭义的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 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高度 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一般情况下,影响雪线的因素有气温、降水、坡度等 1.下列关于雪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雪线完全与山地0℃等温线一致B.雪线是冰雪分布边缘线 C.雪线上的气温在0℃以下D.雪线是降雪量与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2.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山地雪线分布高度与下列什么因素呈正相关: A.气温B.降水C.山峰的海拔D.山脚的纬度 3.下列四项分别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比较山地雪线高度,不正确的是: A.纬度低的山地雪线高;纬度高的山地雪线低 B.湿度大、降水多的迎风坡雪线高;背风坡相反 C.向阳坡的雪线高;背阳(阴)坡的雪线低 D.陡峻的山地雪线高;坡缓的山地雪线低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右 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4--6题。

4.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 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③②①D.③①② 5.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6.依图示资料可知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7.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雪线比赤道地区高的原因是 A. 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大 B. 赤道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比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小 C.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D. 赤道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8.同一条山脉最能反映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是: A.喜马拉雅山脉B.安第斯山脉C.阿尔卑斯山脉D.天山山脉

高考地理复习精选模题限时练:雪线、林线与非地带性

高考地理复习精选模题限时练:雪线、林线与非地带性 下图甲表示我国沿87°E山地雪线的变化,图乙表示我国沿29°N山地雪线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山地雪线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位于( ) A.喜马拉雅山北坡和南坡 B.冈底斯山和西藏东南部 C.喜马拉雅山北坡和阿尔泰山北坡 D.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阿尔泰山北坡 2.图乙中①地雪线高度特点与原因正确的对应关系是( ) A.纬度低,气温高-雪线较低 B.海拔高,气温低-雪线较高 C.向阳坡,光照强-雪线较低 D.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雪线较低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4.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林带的植被具有喜阴、喜湿的生长习性。读图,完成5~6题。 5.该山地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海拔范围是( ) A.1 800~1 900m B.1 900~2 000m C.2 000~2 100m D.2 100~2 200m 6.甲坡最可能是( ) A.阳坡、迎风坡 B.阴坡、背风坡 C.阳坡、背风坡 D.阴坡、迎风坡 下图是雪线(终年积雪下限),高山寒漠土、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和对流层高度随纬度的变化曲线,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与林线高度对应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与图中高山寒漠土随纬度分布规律基本相似的是( ) A.气温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B.雪线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C.海水蒸发量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D.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读图完成9~10题。 9.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 ) A.800米 B.800~1 000米

高考真题规范训练:雪线、林线与非地带性

高考真题规范训练:雪线、林线与非地带性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4.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5~6题。 5.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6.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7.华北某一山区,在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在花岗岩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这反映的是() A.垂直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关于降雪、积雪、雪线、林线习题集

关于积雪、雪线、雪灾与林线的相关知识 一、降雪量、积雪日数、积雪厚度 降雪量是气象观测人员用标准容器将12小时或24小时内采集到的雪化成水后,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有积雪的日子称为积雪日,一般按年度(北半球是从前一年7月1日至当年6月30日)统计全年的积雪日数。假定雪层均匀地分布在积雪地面上时,从雪层表面到雪下地面之间的垂直深度,叫积雪深度,其单位为厘米。 1、降雪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第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②第二个条件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③第三个条件是空气抬升和冷却凝结的上升气流,④第四个条件是气温低。 总。 2、积雪深度(厚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积雪(时间和厚度)的直接因素有降水、气温、坡度、风、人类活动等,间接因素:纬度、海陆、河湖、地形、植被等。 3、降雪和积雪的时空分布 降雪的时间分布有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降雪的空间分布不均,多分布中高纬度地区,多雪的地区(“雪带”):我国东北(“雪乡”)、北疆、山东半岛北侧(烟台、威海),北美五大湖、日本日本海沿岸。 4、降雪和积雪对人类活动影响 降雪和积雪有利影响:带来淡水资源、杀死害虫,“瑞雪兆丰年”、开展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等,不利影响:产生雪灾,影响农牧业生产。 西北牧区白灾:1.北风呼啸,大雪飞舞,白茫茫一片,牧民和牲畜往往容易迷失方向,抑郁而伤亡;2.大雪覆盖草地,积雪深厚,牲畜找不到草料食物,活活饿死;3.积雪时间长,新雪反射太阳辐射最强,地面升温慢,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牲畜饥寒交迫,什么冻疮、感冒、流感、甚至流产比比皆是,最后导致死伤无数,损失惨重。 根据我国雪灾的形成条件、分布范围和表现形式,将雪灾分为3种类型:雪崩、风吹雪灾害(风雪流)和牧区雪灾。雪灾发生的时段,冬雪一般始于10月,春雪一般终于4月。危害较重的,一般是秋末冬初大雪形成的所谓“坐冬雪”。随后又不断有降雪过程,使草原积雪越来越厚,以致危害牲畜的积雪持续整个冬天。 二、永久性积雪、季节性积雪、雪线 永久性积雪即冰川是指分布在高纬度的两极地区或高山地区,一般只是在气温高的夏季有稍许冰川融化,可补给江河,形成夏汛,如我国塔里木河依靠天山、昆仑山的高山冰川融水补给;而季节性积雪则是一般分布在中高纬度,冬季气温在0°C以下,开始积雪,春季3-5月气温升高,融化,形成春汛,比如我国东北、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温度低,有利于降雪积累;春夏温度较高,雪面全融。 雪线为常年积雪冰川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如果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则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或称万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雪线与气温成正相关,气温高、雪线高,与降水负相关,降水量大则雪线低,降水量小则雪线高,山体陡坡雪线高,缓坡利于存雪,雪线低。 雪线高度大致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雪线最高的地方不是赤道,而是副热带地区,雪线纬度分布规律是副热带山体雪线最高,向赤道、两极地区两侧递减,呈M形,同一山体,受降水影响大,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雪线之下 林线之上

雪线之下林线之上 时间已经盛夏,冰雪却刚刚消融。这里是川滇交界处的一座无名山峰,海拔大约4500米。时浓时薄的云雾间,一株1米多高的塔黄在遍地湿润的碎石块间茁壮醒目,和周围看似荒芜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 在滇西北等地的高山上,林线与雪线之间,有一个特殊的地带—高山流石滩。它是由寒冻劈碎、热胀冷缩风化而成的大大小小的石块构成的。那里没有葱郁的树木灌丛,放眼望去,好像一派无生命迹象的荒凉“石海”,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各种美丽而独特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悄绽放,这些星星点点的花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带。 7月盛夏,我们从云南大理出发,一路向北沿着214国道,经过德钦县,来到了白马雪山的垭口附近。打开车门,凛冽的山风带着细碎的斜雨吹来,让人感到丝丝寒意。这里海拔已经超过4000米,计划中的徒步登山行程却刚刚开始。 队伍中没有专业的登山者,我们不是去登山,而是去寻找和拍摄雪线附近的高山花卉。车熄火停好,我们带好物资装备沿着国道一侧的山坡开始上山。脚下布满碎石的小径起初还算平缓,约莫爬了二三十米的高度之后,路变得陡峭起来。在高海拔地方爬陡坡,是一项极其消耗体力的任务,当一行人喘着粗气走出幽暗的森林,看到开阔的灌丛和高山草

甸时,已是两个小时以后了。 从高山草甸的上缘继续向上,脚下不再是如茵的低草,放眼望去,四外的植被变得稀疏而不密闭连续。山坡上碎石遍布,或圆润,或棱角分明,仿佛铺垫公路的路基。随着队伍的行进,石块被踩得嘎吱作响,不时有零星石块滑落。这里便是我们此行考察的目的地,由大面积碎石构成的独特生态系统—高山流石滩。 流石滩下缘的海拔约4400米,在滇西北连续的三天阴雨之后,难得的日光猛烈地投射下来,我的半边脸被日光晒得微红,皮肤之下隐隐透出毛细血管躁动的热气,而逆光的半边脸,由于长时间被山风拍打,竟如我手中的相机铁皮一般冰凉。 向山下望去,国道如同金丝带一般,缠绕在山峦之间。在垭口的路边,依稀能够看到有几辆车子停靠,游客站立在山坡之下,迎着山风,像藏族人一般扬起五色的风马纸,那些向山神致敬的纸片飘散开去,将鲜艳的色彩留在稀疏的草间。 而在我眼前,流石滩那些碎石的缝隙里,也有星星点点的野花散落其间:蝇子草的洁白,翠雀的靛蓝,虎耳草的明黄,丰富的色彩不输给飘扬的风马纸—有藏族朋友对我说,风马纸飘落在山坡,就变成了漫山的野花。 [静寂的流石滩隐藏着高山花园]云南西北的群山

山地林线高度成因分析

山地林线高度成因分析 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0) 龙吉忠 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相吻合。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一、影响热量的主要因素 1、纬度 通常纬度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热量越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2、坡向 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阳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3、海拔 同纬度相比较,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二、影响水分的主要因素 1、纬度 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2、坡向 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3、海陆位置 同纬度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三、典例剖析 下图表示了我国75oE~102oE附近范围内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变化的情况。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高山林线的高度() ①在30°N附近变化最为剧烈 ②在30°N以北变化只受温度的影响 ③在30°N以南降低是因为地形的影响

④从高纬到低纬持续上升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沿30oN一线地区() ①热量条件优越,畜牧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 ②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 ③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具有开拓南亚市场的重要意义 ④煤炭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30°N附近林线的高度在2800米至4600米之间,变化最为剧烈。林线高度不仅受温度的影响,而且受水分的影响。30°N以南为喜玛拉雅山南坡,是因为地形的影响,造成水热条件的差异,林线反而降低。故选B。 第2题,依据题目信息,30oN一线为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光照条件好,但热量不足。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但紧邻南亚,具有开拓南亚市场的重要意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煤炭资源缺乏。故选B。 【答案】1.B 2.B 四、同步训练 1.下图为“安第斯山脉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垂直带谱包括起始带——基带(山地下部第一个自然带)、林线(森林上限,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的等温线相吻合)、雪线(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顶带(山地垂直自然带中的最高的自然带)。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请说出图中安第斯山脉东坡的基带和顶带的名称。 (2)请说出图中林线和雪线的高度,并分析东坡比西坡雪线更低、林线更高的原因。 (3)计算山麓地带的气温。 【答案】(1)基带为热带雨林带,顶带为永久积雪和冰川带。 (2)林线的高度为3100米,雪线的高度为4800米。 赤道附近的安第斯山脉东坡位于东北(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所以东坡比西坡雪线更低、林线更高。

1、林线易混基本概念

林线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的区别 (1)Timberline(林线)、alpine timberline(高山林线) 林线为郁闭森林到树线的一个过渡带,并非是指一条界线。高山林线是一条或宽或窄的介于郁闭森林与树线(treeline)之间的过渡地带。 第一,应强调高山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的生态过渡带; 第二,郁闭林的上限以长势良好、树冠对称的树木为界(Holtmeier,1994); 第三,对过渡型高山林线而言,它的外貌特征是矮曲林,但树高一般定义在2m以上(Larson,1974;Bliss,1985)。这与Slatyer和Nobel(1992)在《景观界线》(Landscape Boundaries)中的理解相近似; 第四,各类型的高山林线都是历史和现代诸多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戴君虎,199 9)。 (2)Treeline(树线),forest line(森林线),tree species line(树木物种线)“forest line”:郁闭森林的上限。郁闭森林的盖度在40%以上,树高至少4~5m。 “treeline”:树木分布的最上限。这一界线以下不仅有边界明显的树岛或孤立木,还有在遗传上仍属于大高位芽植物的低矮树木所组成。 “tree species line”:树线以上还有树木物种线(tree species line),是在遗传上固定下来的矮曲木分布的最上限。包括无乔木的高山灌丛、草甸间的界限等。 2、一般定义 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我的理解就是上面区分的树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