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校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的调查

高校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的调查

2011年10月

高校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文/蒋芸

摘 要:面对着多方位的就业压力和复杂的就业环境,农村女大学生作为肩负着两种身份的特殊群体,容易产生不同的就业心理状态。为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农村女大学生在能力认知、性别观念、职业目标、家庭经济、社会环境等五个方面来进行调查研究,探悉其就业心理现状。

关键词: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090-01

三农问题

一、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广西省某高校的农村在校女大学生,并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3份,问卷有效率为91.333%。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数据来源于自编的《高校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调查问卷》,涉及的内容包含能力认知、性别观念、职业目标、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多角度地探悉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一编码后,使用spss.16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同时还对高校的农村女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访谈,深入了解和剖析研究对象的就业心理状态。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农村女大学生不得不要面临来自家庭、社会、自身等多方面的就业压力,通过调查发现有76%的农村女大学生对于就业会表现出消极心理,其中以自卑心理、顺从心理、悲观心理为主。

(一)消极心理

消极心理是指个体由于受到自身或来自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一种心理上的消极反应。调查中,农村女大学生主要表现出以下消极心理:

1、自卑心理农村女大学生在能力认知的过程中容易表现出不自信、缺乏勇气、优柔寡断等现象,对自己的能力常持怀疑否定态度,长期以来易形成一种自我轻视或对自己能力低估的消极心理状态。在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中发现,超多一半的调查对象对于自身能力的总体评价不高,其中有76%的调查对象认为女性在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要不如男性,对自己能力表现出很强的不自信。因为受到家庭条件的限制和就业环境的“倾斜”,使得农村女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言行举止、专业能力、就业前景等方面都容易表现出害怕、失望、畏缩等自卑心理。访谈中不少学生还表示因为自己知识面不广、穿着土里土气、说话带有口音等,所以常常害怕被人嘲笑而不愿与人沟通,从而变得更加自卑和自我封闭。

2、顺从心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女大学生选择继续升学的比例并不高,只占调查对象的18%,而69%的调查对象选择了直接工作,剩下13%是对毕业打算还不确定。迫于早就业、解决家庭困境的压力,不少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表现出了“只要能找到工作就行”的就业顺从心理,对于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等方面考虑不多,有74%的同学还表示对于“自己是否喜欢该工作”并不重要,只要能够就业就行。这种对于就业的妥协顺从心理,虽然短期内能够让劳动者比较容易顺利就业、为父母及早分担经济压力,但长期来说是不利于劳动者自身的就业选择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3、悲观心理由于受到性别观念和就业环境的影响,使得农村女大学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悲观心理,对于是否能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只有28%的调查者持有肯定态度,超过一半的调查者对于就业前景的态度是比较悲观的。虽然社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在不少农村地区“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仍旧根深蒂固地存在着,而随着这种传统思想的流传,使得女性对于事业的追求长期受到压制而变得悲观、听天由命。同时,不少用人单位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不愿意承担女性在生理条件、婚姻因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带来的附加雇佣成本,导致农村女大学生面临着较为困难的就业环境。调查显示,有66%的调查者认为社会并没有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就业环境,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许多女大学生都受到了由于性别原因所带来的隐形就业歧视。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局势,在求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不少访谈中的大学生也纷纷表现出对于就业的失望、无奈、灰心等悲观心理状态,这也成为了农村女大学生最主要的就业心理状态。

(二)积极心理

积极心理是指个体在面临自身或外界客观环境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正面的心理反应。由于农村籍大学生从小历经贫困的磨炼,对于生活她们更加坚持,渴望拥有美好的未来。因此一些女生在调查中也会展现出独立、自主、拼搏等积极的就业心理状态。

1、独立心理由于大部分农村家庭的社交关系网比较局限,农村子女想要通过社会人际关系网来寻找就业途径的机会相比较小,致使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心理上变得相对独立。调查发现有71.8%的调查对象表示在就业过程中会选择依靠自己来找工作,17.6%的表示会通过同学和朋友来寻找就业机会,只有6.6%的同学会依靠家长或亲戚朋友来寻找工作。

2、自主心理调查中发现,在职业发展的问题上,父母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有6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以自己的意见为主,14%的选择完全听从父母的意见。不少调查对象在访谈中也表示,父母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常以务农耕作为生居住于本地,对于就业局势和职业规划了解并不多,易与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脱节,所以对于就业她们往往会比较独立自主,以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来主宰自己的人生,做好职业规划。

3、拼搏心理随着女性思想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不再甘于只做男性生活和事业中的附属品,她们开始不畏辛苦,努力追求自己的事业,为了自己的前程拼搏。调查显示,有82%的农村女大学生表示为了成就事业愿意付出艰辛的努力,对于高强度的工作大多数农村女大学生表示愿意接受,并不畏惧辛苦。

结语:农村女大学生作为就业中的特殊群体,要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客观地认识自我,准确把握就业局势,学会及时地进行自我调适,争取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90 2011.1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