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巢肥运河的形成与历史演变蠡测_许昭堂

巢肥运河的形成与历史演变蠡测_许昭堂

1巢肥运河之争与史实巢肥运河亦称“巢淮运河”、“江淮运河”和“施肥运河”。自1958年,杨钧在《地理学报》上发表《巢肥运河》一文,他认为:“在某一历史时期,巢肥运河的重要性曾远过于邗沟。”[1]之后,学者们围绕巢肥运河问题相继撰文,各有其说,时间已过去半个世纪,至今仍未取得共识。

1.1关于巢肥运河是否存在的问题

合肥地区历史悠久,《尚书·仲虺之诰》载:“成汤放桀于南巢。”南巢就在合肥南巢湖一带,地处楚头吴尾,战国时为楚地。盖以“巢肥水道”为当时吴楚水上交通必经之道,也成为吴楚必争之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楚子为舟师以伐吴,不为军政,无功而还。”吴楚之战,其“舟师”经常活跃在这条水道上。它“自楚都过汉水,东进大别山至桐柏山之间三关,即大隧、直辕、冥阨,直到淮河中游的州来(今寿县),南下经过淝水与

巢湖,进入长江可到达吴越。鲁宣公八年(公元前

601),楚与吴、越在滑汭会盟,就是经过在这条水

道上。”[2]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从南方购进大批物资,都是通过巢肥水道转运中原,《史记·货殖列传》称合肥为南楚都会。《汉书》曰:“寿春、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3]若无“巢肥水道”,南北湖之间是不可能相通航运的。

三国时期,曹操南下的行军路线是江淮之间的水路。“(建安)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十二月,军还谯。”[4]以后,曹操又将其航运水道疏浚30里,经常由涡水入淮,经肥水,再入施水,屯兵合肥,与孙权决战。西晋时期,陈敏将江淮米布漕转中州,东海王司马越致书陈敏:“米布军资,惟将军所运。”[5]说明当时巢肥水道仍然是畅通无阻,由此可见,巢肥运河不仅存在,而是一条具有相当宽度和深度、能吞吐江淮潮水以及行驶兵舰和

巢肥运河的形成与历史演变蠡测

许昭堂1

贾猛2许志鹏3

(1《合肥通史》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安徽合肥230071)(2合肥市社科院(联)学术编辑部,安徽合肥230071)(3

合肥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中心,安徽

合肥

230071)

摘要:围绕巢肥运河的研究由来已久,各有其说,至今尚未取得共识。针对巢肥运河的存在与

否,证诸史籍,通过实地勘察,首次提出巢湖湖泊演变过程对施水的影响;南北朝之前,芍陂、巢湖水位较高,逼使施、肥二水交汇与长丰县低洼处,连接南北的运河水道,由是形成巢肥运河。关键词:巢肥运河;形成;演变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68(2015)01-0007-06

2015年第17卷第1期

巢湖学院学报

No.1.,Vol.17.2015总第130期

Journal of Chaohu College

General Serial No.130

收稿日期:2014-11-22

作者简介:许昭堂(1957-),男,安徽舒城人。《合肥通史》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

方向:合肥地方史与李鸿章。

漕船的航运要道。

1.2关于肥水源头问题

在皖中部江淮平原横亘着一片狭长的丘陵,这是大别山向东延伸的余脉,成为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山冈南麓流往长江,北麓汇入淮河。在合肥区域将“肥水”一分二,流入淮河称肥水(东肥河),流入巢湖称施水(南肥河)。弄清其肥水源头,是本文论证施、肥两水究竟如何相通的前提。

学术界对肥水源有多种说法,有紫蓬山说、将军岭说、鸡鸣山说、兰家山说、小蜀山说和乱流说等。在古文献和地志资料中,多见于前三者。古今学者经过考证,紫蓬山是肥水故源,“今上源塞。”[6]对于鸡鸣山之说,多数学者认为不是其正源。《天下郡国利病书》、康熙《江南通志》、嘉庆《合肥县志》、光绪《寿州志》中均沿用将军岭之说。1912年柏文蔚提议导淮,经组织实测,肯定了肥水发源于将军岭。根据这一结论,刘彩玉《论肥水源与江淮运河》[7]、金家年《肥水源流探微》[8]、嵇果煌《中国三千年运河史》均引用其观点。

2009年,由安徽省水文局、合肥市水文局、水务局等单位组成了科学考察小组,并聘请了河海大学相关专业知名教授担任顾问,开展对南肥河源头(施水)进行调查,经过反复科学论证,最终结论为:南肥河源头位于将军岭西北约二十里,肥西县高刘镇岗北村何老家西北侧的红石桥附近,现立“南肥河源头”牌(图1所示)。东肥水源头还未确定。本次调查结论,与上述肥水源头多种说法尽不一致。其正源不清,如何谈在肥水源头处施、肥两水相通形成水道,而且能通航。

1.3关于施、肥两水相通与通航水道的问题

《水经·肥水》曰:“肥水出九江成德县广阳乡西”。郦道元注云:北流分二水,施水出焉。肥水又北经荻邱东,右会施水枝津;水首受施水于合肥县城东,西流经成德县,注入肥水也。……肥水自荻邱北,经成德县故城西,又北经芍陂东,又北经死虎塘东,芍陂渎上承井门,与芍陂更相通注。故《经》言入芍陂矣。肥水又北,右合阎涧水,上承施水于合肥县,北流经浚遒县西,水积为阳湖。又西北,注入淮。”[9]

《水经·施水》曰:“施水亦从广阳乡肥水别,东南入于湖”。郦道元注云:施水受于广阳乡,东南流迳合肥县。......盖夏水暴涨,施合于肥,故曰合肥也。.....施水又东分为二水,枝水北出焉,下注阳渊。施水又东,迳湖口戍,东注巢湖。”[10]从《水经注》看,肥水和施水是同源异流两条自然河道,虽在源头处时能“施合于肥”,并不等于能通航。因为江淮分水岭南北有山峦相隔,坡度不同,存在着施、肥水位的差异,水流随着分水岭的坡度而呈不规则的倾斜,这种“施合于肥”状况,难以长期保持水量和航行船只。在当时情况下,如果在源头航行船只,只有依靠人工措施,破山辟岭,开凿人工河道。有的学者依据将军岭的曹操河和东岳庙水库大坡小坡的调蓄功能,论证施、肥两水相通在源头处通航,这个理由显得证据不足,一是未见在源头处开凿人工河道获得成功的历史文献和遗迹。海拔高度不足20米的河床之水,翻越海拔65米以上山冈并通航,显然有误;二是巢肥运河在春秋时期已有通航的事实,汉初时,对合肥经济发展已产生重大作用。秦统一后,“当时合肥是沟通江淮、直达河、济、汝、泗四大水运网的重要枢纽之一。淮南王刘安从南方购进大批皮革鲍木之类物资,都是从合肥转运过来的。”[11]即使曹操实行人工措施,只是疏浚河道或开辟新的航道。唐德宗年间,时任水陆转运使的杜佑曾建议,“庐、寿之间有水道,而平冈横亘其中,曰鸡鸣山。佑请疏其两端,皆可通舟,其间登陆四十里而已。”[12]杜佑的建议并不是辟通分水岭,而是在鸡鸣山两端疏浚施水、肥水河道,形成一条水陆并用的糟运路线。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曾亲自到施、肥两水的源头处进行实际调

图1南肥河源头立碑及碑文

查,发现当地确曾有开凿河道的残迹,但未获得成功,半途而废。因此,在施、肥两水的源头处形成水道通航,历史上并无越岭水道文献记载;巢肥运河通航也早于三国时期。

2巢肥运河考据

2.1巢肥运河水道的构成

再从上引的《水经注》仔细研究分析,施水,又东,分为二水,枝水北出焉,下注阳渊。“肥水,又北,右会阎涧水,水上承施水于合肥县,水积为阳湖。”有人认为“阳渊”即是“阳湖”。郦氏在《水经注》中将肥水、阎涧水、阳湖;施水、施水枝津水分开叙述,目的是告诉读者,“施合于肥”除源头之外,(肥)“水上承施水于合肥县”,即由施水枝津、阳渊、阎涧水三者组成的一条水道,这才是历史上巢肥运河真正的航道。(图2所示)

巢肥运河已经湮塞一千多年,不仅历史文献中地名屡次三番更改,古河道经反复折腾也河貌皆非。所以,今天重提巢肥运河单靠历史文献是不行的。要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参考合肥地方史、地理位置、地形地势,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比较清晰的结论。

2.2巢肥运河水道形成的条件

2.2.1芍陂影响肥水的作用

《庐州府志》曰:“魏时循涡入肥,由肥趋巢湖,盖由肥经阎涧水,自施水达湖也。施水及肥水、沘水俱入淮,中间兼引泄水芍陂,占寿州、六安、合肥之境。堰水为湖,以资蓄泄,故能使肥水、阎涧水、施水合达巢湖。《史记·货殖传》云:合肥南北湖。南则巢湖,北谓芍陂也。今水利不修,芍陂湮塞,南北湖不通,惟存寿州北入淮之肥及合肥入湖之水。”[13]这段话说明四个问题:一是证明涡水、淮水、巢湖之间通航的史实;二是“肥水、阎涧水、施水合达巢湖”,与《水经注》描述的路径相吻合;三是强调了人工修建的“芍陂”是施、肥水通航水道的关键措施;四是分析了巢肥运河断航原因是“芍陂湮塞,南北湖不通”。王育民先生在论证巢肥运河时说:“其工程是壅沘水(今淠河)为芍陂,陂东北有井门,经芍陂渎与肥水‘更相通注’。陂水倒灌,水位抬高,使肥源在鸡鸣山北与施水连接,形成了一条如以后秦代所筑沟通湘、漓的灵渠一样可通航的水道。”[14]强调了人工开挖修建的芍陂对肥水的制约作用。

2.2.2巢湖湖泊影响施水作用

对巢肥运河形成,古今文献都强调了芍陂的作用,却忽略当时巢湖湖泊水位对施水的影响因素。根据吴跃东在《上海地质》上发表的《巢湖的形成与演变》一文,巢湖雏形大约在晚更新世开始沉降形成的,至晚更新世末,奠定巢湖的基本形态,已一万余年。距今8500—5500年,湖盆面积西至六安的双河镇,北到大兴镇,南到舒城马家河口镇,东到巢湖的夏阁镇以北地区。湖盆面积大约2123km2。距今3800—2800年,湖盆面积约1384km2,根据商周环湖遗址分布图,湖泊处于10米等高线范围。汉末时,巢湖水域北到大兴镇,西到三河镇,南到庐江县石头镇,东到巢湖市柘皋镇,湖盆面积约1115km2。到宋代为829km2,以后因大量围湖造田,清代缩小到787km2,[15]今天巢湖湖盆面积只有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汉末虽然湖盆面积缩小了一半,唯巢湖以北仍维持在鼎盛时期大兴镇的位置,这与巢肥水道从春秋时期至三国时期能通航是一致的。南朝梁将韦叡攻打合肥时,在南肥河上建筑堤坝,引肥水破合肥城。“起斗舰高与合肥城等,四面临之。魏人计穷,相与悲哭。壑攻具既成,堰水又满,魏救兵无所用,魏守将杜元伦登城督战,中弩死,守遂溃。”[16]南肥河水上战舰高于合肥城墙,可想而知当时水位有多高。因历史上巢湖湖泊面积大、水位高,施水入巢湖受阻,导致施水枝津倒灌向北延伸,注入阳渊,通过阎涧水与肥水相通。

2.2.3施水枝津通过分水岭“断带”处流入阳渊

汉代之前的合肥古城位于今城西北。嘉庆

图2巢湖运河水道示意图

《合肥县志》云:“城南居四水中,四水者,西为肥水经流,南为施水经流,东为逍遥津,北为施水枝津。”[17]该施水枝津所指今四里河,又名三岔河。发源于汉合肥城西北,长丰县土山(今岗集镇卧龙山)青峰岭,南流至大杨镇照山村进入合肥市区,注入南淝河。还有另一条施水枝津,位于合肥古城之东的板桥河,发源于双墩与三十头交界处,横穿合肥北城区,入南肥河。

当时,施水枝津究竟如何穿越分水岭,注入阳渊会阎涧水?根据合肥之北《长丰县地势图》显示,江淮分水岭横穿长丰县境内南部,位于双墩北的夏店与吴店之间是无山冈、无高坡区域(如图3所示,箭头标注),为分水岭“断带”处。施水枝津较容易经这里穿越流向北,形成南、北之水相会。

巢肥运河形成,既有芍陂人工措施作用,也有当时巢湖湖泊高水位自然因素影响,并利用江淮分水岭“断带”处,使施水枝津越过分水岭分界线,形成施、肥两水相通及船只航行的水道。隋代之后,芍陂逐渐萎废,巢湖湖盆逐渐缩小,水位下降,两者作用逐渐消失,与“巢肥运河湮塞”时间相吻合。可见,这三种因素对巢肥运河形成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3巢肥运河水道的考察

为搞清巢肥运河水道路径走向,经查阅《庐州府志》、嘉庆《合肥县志》、《长丰县志》和光绪《寿州志》,对长丰南北河道进行二次实际考察,访查熟悉该县情况的老同志,专题召开由该县政协领导、负责水务领导和技术人员参加的小型座谈会。基本搞清了“施水枝津、阳渊、阎涧水”关键区域的地理位置及施、肥水相通的航运水道路线。

2.3.1施水枝津与阎涧水

嘉庆《合肥县志》明确了施水枝津在合肥城北,今指四里河。板桥河也属施水枝津,对维持巢肥运河水道流量同样发挥作用。

光绪《寿州志》载:“肥水今名东肥河,......合南北诸水,经铁索涧为金城河。至廖家桥大州境始通舟,曲折行三十里至船涨埠,北二十里白洋店。又北十里至邢家铺。又东北五里,会红石桥水。又东北五里,会蓼王涧水至苇摆渡。北十余里,会庄墓水。”又曰:“沿河即阎涧水,出合肥县北土山,历定远县西至方家集入寿州境,过庄墓桥水始盛,通舟楫……。”[18]据《长丰县志》记载:古称阎涧水,俗称庄墓河,阎涧水即指古庄墓河。境内“河道最长的庄墓河是瓦埠湖的一条主要支流,全长72.5公里”,[19]原水源来自于庄墓南部。西源发源于吴山镇南桥冲水库,经龙门寺过庄墓桥,入瓦埠湖;东源发源于双墩,向北经下塘,在陶湖红石桥转向西北,入庄墓河。现因龙门寺水库截流西源,陶老坝水库截流东源,及瓦东干渠提水工程等影响,改变了原水源流向庄墓河。

2.3.2阳渊(阳湖)调查

南肥河支流四里河(施水枝津)与庄墓河(阎涧水)直线距离约70里。根据四里河与庄墓河的水系、古河道遗址痕迹,参照学者绘制的阳渊位置示意图(图2),探寻施、肥水相通的重要交汇点——

—阳湖(阳渊),重点对施水枝津(四里河、板桥河)与阳湖(阳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际调查。

(1)地形地势调查。据《长丰县志》介绍:县境地势为北、东、南三面稍高,西北部较低。中南部有西南至东北走向的分水岭,地势较高。县内平均海拔高度为50米上下,北部有东西走向的舜耕山脉,主峰洞山海拔216米,为县境最高点;南部有西南至东北走向的江淮分水岭地势稍高,最高处海拔90米;东部有一南高北低的纵向岗垄,最高处海拔80米;西部瓦埠湖沿岸地势较低,平均海拔20米左右。县境地貌起伏较大,按组合情况分三部分:一为沿淮河湖滩地平原,地面起伏

图3长丰县境内江淮分水岭走向与趋势图

较小。二为淮南阶地平原,位于沿淮河湖滩地后缘,地面平岗缓坡、略有起伏,三为江淮丘陵台地区(台地即岗地),位于淮南阶地平原之南,分水岭两侧,地面岗冲交错,起伏较大。“县境南部与合肥市接壤地带有小部分阶地平原。”[20]这正是分水岭“断带”处(双墩北部),并与淮南阶地平原的下塘、陶湖连接,形成了南北走向的平原区域。在这一区域中,沿合水公路的西侧,至合蚌铁路东侧之间,又有一条狭长的低洼带(见长丰县地势图)。在陶湖以北拐向西(即朱庄公路之南)与庄墓河、瓦埠湖衔接相通。

(2)河道调查。下塘至双墩段(靠近合肥城北)低洼地带,因水源截流与建设发展,未发现明显的古河道痕迹。下塘以北至陶湖段低洼地带,古河道痕迹能清晰可辨,较宽,船只是可以通行的,目测陶湖所在地西侧低洼地与东侧平地呈500角落差约十多米。在西边形成大片低洼区域,并缓缓抬高,村庄稀少。

(3)地名调查。长丰县属丘陵平原地带,以湖命名唯独陶湖(水家湖原名水家户)。陶湖原是乡级设置,现并入下塘镇。1985年陶湖原乡资料显示:有10个行政村,分别是陶湖、小桥、胡桥、杜圩、圩东、安塘、费塘、赵店、汪店、万杨,其中有7个行政村地名与水关系密切。通过实际调查,周边的村庄多数以“圩、湾、埝、桥、户”为主体,以“户”地名较多。以“户”字命名,意味着土著族极少,绝大多数为移民入住,才以姓氏命名。下塘镇位于陶湖之南,在镇政府西南侧地名有:下塘、东余圩、陶小圩、西松林、南圩、西圩、杭桥、圩后、河东、南庄等10个地名,其中9个与水有关(东边地势高)。此地为平原地区,与水有关的地名比例如此之高,由此可见,这里原先就是水域地带。长丰县陶湖,历史上可能是一个(阳)湖,是施、肥两水相通的关键区域。

2.3.3巢肥运河航道线路

根据对施水枝津(四里河、板桥河)与阎涧水(庄墓河)之间关系、地势、分水岭走向、地名、水系与河道的资料、访谈、现场调查情况看,施水枝津(四里河、板桥河)受巢湖高水位阻滞,出现了倒灌向北延伸流出。通过双墩以北无山冈、无高坡处,穿越了江淮分水岭分界线,与流入庄墓河东源水汇合,沿着南北低洼地带,经下塘注入陶湖(阳湖)。肥水受芍陂影响作用,陂水倒灌,水位抬高,使肥水右会阎涧水(庄墓河)由西向东与陶湖(阳湖)连接相通,形成了巢肥运河航运水道。具体路径为:巢湖——

—南肥河(施水)——

—四里河(施水枝津)——

—双墩(分水岭断带处)——

—下塘、陶湖(阳渊、阳湖)——

—庄墓河(阎涧水)——

—瓦埠湖——

—淮河。(如图4所示)

3巢肥运河人工开凿通航与湮塞

巢肥运河最早实行人工开凿,何时船只航运,何时湮塞,史无记载。通过江淮之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和《史记》合肥“一都会”的相关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已有船只航运在巢肥水道上。“庐郡水利,始于孙叔敖之治芍陂。枝流入合肥西北境内,溉田利运。阎涧水因之,承肥合施,故司马迁、班固谓合肥受南北湖。”[21]虽然孙叔敖创建芍陂,其目的是灌溉农田,无意之中对施、肥水道通航发挥了很大作用。芍陂是人工开挖修建的,此时巢肥水道应称巢肥运河。

三国时期,巢湖湖盆面积开始缩小,施水分流的枝津水相对减少,巢肥运河不利于兵船通航,曹魏大军往来涡水、淮水、施水之间受到一定影响。据《安徽通史·隋唐五代十国卷》介绍:“曹操行军路线,需要经过一条历史上的‘巢淮运河’,即在肥水和施水之间疏通了大约30里的河道,船队抵达合肥,转入巢湖,直抵长江濡须口,展开和孙权水军决战。这说明巢湖的水位距离合肥城下不远。其连接巢湖的肥(施)水,以及联结施水的肥水(今淮南瓦埠湖),其水位都很高。由于水位高,两水才能够通航。”[22]曹操疏通大约30里的河道,位置在肥水和施水之间,应是庄墓河图4现地理位置古巢肥河模拟图

至合肥的其中一段,而绝不是现在所说的“曹操河”。关于“曹操河”问题,根据残存的痕迹应该是真实的。笔者认为“曹操河”既不是为了沟通施、肥水相通修建的,也不是“半途而废”的工程。其目的是直接循涡水、入淮水、进肥水直接登岸入城。避免绕道而行,撇开了庄墓河至合肥一百多里水道路程;同时,又防止了舟师在行军过程中受到孙吴大军的干扰。魏征东将军满宠认为,吴国长于水战,短于陆战;魏军长于陆战,短于水战,合肥城濒临施水,不利于发挥魏国驻军战斗力,应在合肥城以西30里另筑新城驻军,魏明帝批准了他的提议,在鸡鸣山另筑新城。青龙元年(233),孙权率水军围攻合肥新城二十日,不敢下船,一筹莫展,无功而返。[23]魏明帝修筑合肥新城,不仅获得“引贼远水”之利,而且魏大军由涡水、淮水经曹操河直接登鸡鸣山大营。

自春秋时期一直通航的巢肥运河,至西晋末出现断航。到东晋兴宁二年(公元364年),据《晋书》卷八《哀帝纪》记载:兴宁二年,恒温遣西中郎将袁真、江夏相刘岵等,凿杨仪道以通运。因军事需要,又进行了人工疏浚,重新开通了淤塞的巢肥运河水路交通,直到南北朝的北魏时代航运还是通畅的。

由于巢湖湖盆逐渐缩小,水位下降,施水枝津失去滞留、倒灌现象;同时,肥水“芍陂既废,支流不至于合肥。”[24]公元七世纪初,隋炀帝下令“通济渠”、“邗沟”运江南漕米以后,巢肥运河已湮塞不通了。由此可知巢肥运河湮塞时期大约在隋代前后。至唐朝中业,复有重开巢肥运河的建议,而未实施,巢肥运河从此不复存在。

4结论

春秋时期,在江淮分水岭区域内有一条南北水相通的航运水道。它南通长江,北通淮河,曾在历史上发挥重要的经济、军事价值。地处这一航运水道要地的合肥,西汉初年与寿春并立,成为当时“一都会”城市之一。

巢肥运河水道施、肥两水相通处主要在长丰境内,而不是在将军岭或鸡鸣山肥水源头处。巢肥运河水道是由施水枝津+阳渊+阎涧水组成一条施、肥两水相通的航运水道。它的形成主要来自三方面因素:一是人工措施,芍陂作用,陂水倒灌,水位抬高,有利于肥水与施水连接;二是古巢湖湖盆面积大,水位高,挤压了施水正常入湖,尤其使施水枝津形成倒灌延伸,注入阳渊,会阎涧水与肥水相通。三是利用长丰县境内江淮分水岭无山冈、无高陂特殊地段,让施水枝津水越过了分水岭分界线,沿着南北低洼地势与东西方向阎涧水汇合,形成了施、肥两水相通。三国时期进行了人工疏通,东晋时期又进行了人工开凿。由于巢肥运河受自然因素与人工措施的双重因素影响,随着巢湖湖盆面积大幅度减小,水位下降,加之江淮分水岭地理位置及“芍陂湮塞,南北湖不通”,巢肥运河而不复存在。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今,研究“巢淮运河”不仅仅只是一个历史问题,它对沟通江淮之间水系、引江济淮工程规划、巢湖和淮河环境治理、促进地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其分洪、灌溉、航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钧.巢肥运河[J].地理学报,1958,(1):67-77.

[2]陆勤毅,李修松.安徽通史·先秦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344.

[3](汉)班固.汉书·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1668.

[4](晋)陈寿.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M].上海:世界书局影印四史本:1844.

[5](唐)房玄龄.晋书·卷一○○·陈敏传[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2615.

[6](明)闻人诠,陈沂.南畿志·卷三十六·合肥·肥水条[M].济南:齐鲁书社影印本,1997.

[7]刘彩玉.论肥水源与江淮运河[J].历史研究,1960,(3):69-78.

[8]金家年.肥水源流探微[J].安徽大学学报,1983,(1):68-71.

[9](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二·肥水条[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504.

[10](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二·施水条[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507.(下转第22页)

ON THE FIVE BASIC PROBLEMS AND CONCERNS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LOCAL UNIVERSITIES

DING Jun-miao

(Department of Teaching Management,Chaohu C ollege,Anhui Chaohu238000)

Abstract:Our country is now striving to guide and promote the local universities to transform to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But there are five basic problems:what are the reasons why our local universities need the transformation;what is the di-rec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how and whether can our local universities achieve it;what is the result if our local universities take measures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In response to these basic problems,there are five basic concerns,including the lose of independence,the academic character,the autonomy,the humanity and the diversity.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if the five concerns can’t been theoretically explained satisfactorily and can’t been solved successfully,they will not only slow down the pace of transformation,but also jeopardize the suc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even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But because of these concerns our local univer-sities have some attitudes of standstill or deliberate rejection,the attitudes are not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ies;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杨松水

!!!!!!!!!!!!!!!!!!!!!!!!!!!!!!!!!!!!!!!!!!!!!

(上接第12页)

[11]王鑫义,张子侠.安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109.

[12](北宋)曾巩.隆平集校证卷三·河渠条[M].王瑞来,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13](清)张祥云.庐州府志·卷三·山川志[M].合肥:黄山书社,2012:70.

[14]王育民.先秦时期运河的考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4,(3):114-121.

[15]吴跃东.巢湖的形成与演变[J].上海地质,2010,(S1):152-156.

[16]王光照,周怀宇.安徽通史·隋唐五代十国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20.

[17](嘉庆)合肥县志·山水志[M].合肥:黄山书社,2006:67.

[18](光绪)寿州志·卷三·舆地志·山川·肥水[M].合肥:黄山书社,2011.

[19]水庆中,陈祥山,崔卓贤.长丰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9:125.

[20]水庆中,陈祥山,崔卓贤.长丰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9:123.

[21](清)张祥云.庐州府志·卷二十一:水利志[M].合肥:黄山书社,2012:721.

[22]王光照,周怀宇.安徽通史·隋唐五代十国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19-20.

[23]王鑫义,张子侠.安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316.

[24](清)张祥云.庐州府志·卷二·山川志[M].合肥:黄山书社,2012:27.

责任编辑:杨松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