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秩序变迁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秩序变迁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秩序变迁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秩序变迁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秩序变迁的新特

点和新趋势

石磊唐海燕

2012-10-11 14:24:32 来源:《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京)2005

年05期

作者简介:石磊,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唐海燕,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教授。(上海200062)

内容提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国际贸易秩序也发生了重大变迁,国际贸易秩序及其变迁既是综合因素的作用结果,也会对国际贸易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全方位的深刻影响。本文拟从制度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结合历史演绎、对比分析的方法,重点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此次国际贸易秩序变迁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秩序变迁

一、国际贸易秩序及其变迁

国际贸易秩序,是指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贸易往来中形成的制度安排,它是一种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社会客观性、系统性、他律性、习惯延续性等特征(注:蔡文浩:《商业制度创新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8页。)。国际贸易秩序的核心是国际贸易制度,它可以是自发形成的国际

惯例,但更多是通过谈判磋商达成的国际协定。一种国际贸易秩序的形成,必须具备四方面的要素:(1)一定的力量中心;(2)力量中心之间就相关游戏规则或行为模式达成某种共识;(3)这些力量中心达到一定的规模,或具有足够的影响力;(4)形成相应的制度安排,以确保遵守所达成的共识和游戏规则(注:方柏华:《国际关系格局: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国际贸易秩序是一个时代的特征,国际贸易秩序的变迁是指产生和维持原有秩序的条件发生变化,使系统从原有稳定状态进入新的稳定状态。秩序的变迁总是在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新的秩序的产生是各种力量相互较量相互制约的结果。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国际贸易秩序的形成可以看作是一种博弈均衡,其形成、发展和变化也遵循“均衡—不均衡—均衡”的规律变化。国际贸易秩序发生变迁的原因既有内在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即所谓的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一般而言,导致国际贸易秩序发生变迁的因素总是同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起根本性、决定性作用的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历史事件或者现象主要有:科技革命、国际分工、国际政治秩序、国际贸易政策取向和国际贸易格局。

经济全球化,是以获得经济利益为动力,借助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的自由流动所实现的技术和经济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扩展。二战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全球市场逐步形成,各国间的政治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全球化趋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开始在世界各地蔓延扩展,表现出不同以往的重要特征和内容,尤其是经济的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多极化、“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格局和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国际经济格局初步形成,以信息

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使国际交换关系呈现出全球性特征,跨国公司成为全球贸易的主要参与者,同时,WTO体制的建立也使全球多边贸易协调得以机制化,国际贸易更多呈现出共赢、多赢的利益格局。原有国际贸易秩序存在的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国际贸易秩序产生新的变迁。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秩序变迁的新特点

1.更为泛化的国际贸易新秩序

在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秩序的变迁更多考虑到全球各个国家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到各个国家对整个世界经济和贸易的贡献和作用,更多体现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倚赖关系不断增强的趋势,表现为一种泛化的、全球性的特征。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目前,WTO 成员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了全球90%以上的贸易量,这使WTO真正成为全球性的多边贸易体制。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此次秩序变迁中,WTO不再是富人的俱乐部,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贸易发展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与GATT相比,WTO显得更为公正、惠及的发展中国家更多。具体而言表现在:(1)从成员构成看,在GATT创立初期,GATT的缔约方仅有23个,当时的国际贸易秩序基本体现的是OECD成员的利益;到1995年WTO成立,大批成员加入,参加WTO的国家或地区数量达到120个;截止到2005年2月,全世界181个国家中,已正式成为WTO成员方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8个,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占到近2/3。(注: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4451307.html,)(2)从制度规则看,签署了很多对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优惠安排,主要体现为各贸易协定中一般都包含有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制定的“特殊条款”和“例外条款”。(3)从涉及的领域来看,WTO更多考虑了世界各个国家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一些发展中国

家和欠发达国家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贸易项目也被纳入到国际贸易秩序的规范中来,如农产品和纺织品贸易已被纳入到全球多边贸易谈判的议程中。

2.双边的、简单多边的区域化合作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国际贸易秩序表现出集团化、区域化的特征,各种区域性贸易组织纷纷建立,世界贸易的竞争格局由原来的单个国家之间的个体博弈转变为不同区域集团之间的群体博弈,基本形成了分别以美日欧为中心的三大贸易集团相互鼎立、众多弱小贸易集团并存的新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随着WTO 新一轮谈判进展步履维艰和坎昆会议受挫,全球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明显加速,国际贸易秩序变迁更多趋向于一种双边的、简单多边的区域性贸易合作。这种贸易合作的基础最初一般是基于地缘关系,但近几年更多表现为跨区域的贸易合作。据统计,截至2004年1月,全球向GATT/WTO通报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已达290多个,其中约九成是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仅在2003年,全球就签署了12个区域贸易协定,同时启动了9个新协定的谈判(注:陆燕:《世界贸易发展的新变化和趋势》,商务部网,2004/7/5。)。区域贸易安排已经成为各国参与全球贸易运作的重要形式,估计在2005年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下的优惠贸易有可能发展到全球总贸易的51.2%。以美国为例,在2002年底全球200多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美国加入的只有2个(与约旦、以色列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但自此之后,美国贸易战略的重点就放在地区层面。布什政府在2004年的1—8月间,共与9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与此同时,与其他10个国家的自由贸易谈判也正在进行当中。

3.国际贸易秩序外延不断扩大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贸易与投资的日益融合。同时,随着服务贸易的发展,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与贸易的相关性也日益密切。与之相应地,国际贸易秩序在变迁过程中,其管辖范围不再仅仅是贸易本身的问题,还吸收了投资、金融、知识产权等很多与贸易相关的内容,国际贸易秩序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全球多边贸易规则规范的范围从GATT 体制下的贸易领域延伸到WTO多边贸易体制下“与贸易有关的”领域。具体体现在:(1)国际贸易秩序的内涵在不断扩大。除货物贸易外,服务贸易也被纳入WTO规范的贸易范畴,其标志就是1996年《服务贸易协定》(GATs)的签订;(2)国际贸易秩序的外延在不断扩大。WTO管辖的范围从一国实施于其边境上的各类贸易政策和措施延伸到一国实施于其边境内的各类与贸易有关的政策和措施。投资、知识产权等与贸易相关的问题被纳入到国际贸易秩序之中,其标志就是1996年《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TRIMs)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TRIPs)两个协定的签订。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与贸易有关的”的国内政策也被试图纳入到全球多边贸易谈判的议题之中,如竞争政策、环境政策、劳工标准、道德标准、社会责任等。

4.各国政府间的国际合作与协调日益重要

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国与国之间政府级别的交流与合作从最初随机的、松散的发展到日趋机制化、体系化。这主要表现为:国家元首间的频频互访、部长级会晤层出不穷,各国政府为代表参加的双边的、区域的和全球多边贸易谈判不断扩大。各国政府间的国际合作与协调的不断加强,主要是源于以下原因:(1)在全球化条件下,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相关性不断提高,国际贸易已从原来的零和博弈转变为现在的非零和博弈,即贸易竞争不再是此消彼长的局面,而更多是一种共赢、多赢的局面。为了取得共同的利益,客观上就需要加

强国与国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2)随着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许多其他“与贸易有关的”内容被纳入到国际贸易秩序,这些新的领域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和影响越来越大,但这些领域更多涉及到一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如产业政策、竞争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国内政策与国际政策的相关性明显提高。(3)全球化导致了新一轮的贸易扩张和市场扩展,进而导致各国利益的重新分配,各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相应的贸易争端和冲突也就不断升温。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反倾销案件,1995—2003年,世贸组织成员共发起2436起反倾销调查,且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

5.有规则的、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

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秩序的变迁也是贸易自由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但这种自由化不是抽象、绝对的自由化,而是一种有规则的和有选择的自由化。首先,国际贸易秩序的变迁是有规则的贸易自由化过程。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强调在统一规则下实行有序竞争。在WTO体制下,各成员通过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相应的协议,并根据在谈判中做出的承诺,逐步推进贸易自由化。其中,货物贸易方面体现在逐步削减关税和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服务贸易方面则更多地体现在不断增加开放的服务部门,减少对服务提供方式的限制。WTO与GATT相比,体现在它的强制性制度约束,强调对共同规则的遵守,“全球多边贸易规则规范机制从GATT体制下的斡旋、调解和调停为主的柔性规范机制转向WTO体制下以裁决为主的刚性规范机制”。其次,国际贸易秩序的变迁也是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过程。即发达国家之间的自由化程度高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自由化程度;区域集团内部自由化程度高于外部国家之间的自由化程度;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自由化程度高于传统产品的自由化程度。这种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主要是源于目前国际事务中通行的实力

原则,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这必然会导致国际贸易秩序新的不均衡,发展中国家从中的获益相对很少,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秩序变迁的新趋势

1.单边主义愈演愈烈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多边贸易规则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同时,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和科技实力,一直图谋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单极国际秩序,美国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也越来越多地考虑美国国内经济和政治的需要,单边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2002年,美国单方面宣布对进口钢铁加征最高达30%的关税;同年,美国出台的新农业法,又大幅度增加了对农业的补贴;2004年,在世贸组织各成员解决公众健康危机的努力中,美国拒绝签署可以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地区)通过贸易规则例外购买基本药品的协定,使发展中成员对抗艾滋病、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的希望化为泡影。这些事件都充分说明了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它严重危害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权威性,对国际贸易秩序中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谈判协商机制进行了严重的挑战。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在能源问题上占据了更大的主动权,美国的实力进一步得以扩张。因此,预计在未来的国际贸易秩序当中,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会不断上升,而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则又不会轻易屈从于美国的压力,而是以WTO 等国际组织为平台,通过多边合作和协调的渠道,以对抗美国的单边主义,单边与多边的较量将日趋激烈。

2.发展中大国的作用日益明显

近几年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大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并且对世界经济、贸易秩序正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这些国家具有大规模的经济总量、较强的综合国力、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部分高精尖的技术能力和大量的能源资源消耗,它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相对提高,并且成为全球投资比较集中的热点地区。同时,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对外贸易发展速度更快,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这四个国家中,中国的表现最为突出。2003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已达851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四大贸易国。根据高盛2003年10月发布的BRICS 报告,在未来50年里,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总体经济规模将会超过现在的发达国家G6(美、日、德、法、意、英),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一只强大的力量。他们预测,以美元计,中国可能在未来4年超过德国,在2015年超过日本,在2039年超过美国。印度的经济规模可能在30年内超过全世界除美国和中国以外的国家。俄罗斯可能在2050年超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由此可以预测,随着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大国的崛起,在未来的国际贸易秩序变迁当中,这四个国家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会越来越明显,与以往相比,国际贸易秩序变迁的方向和内容可能越来越多地受到这几个大国的影响。

3.美欧日均势集团将成为主导力量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由于实力对比的悬殊,国际贸易秩序的变迁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尤其是美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发达国家仍将是主导国际贸易秩序变迁的主要力量,但发达国家内部的实力对比将发生变化,美国的全球地位相对下降,欧盟和日本的全球地位相对上升,美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事务决策中的超级霸主地位很可能将被由美国、欧盟和日本三方组成的均势集团所代替,多国将取代单国,国际贸易秩序变迁的方向更多是由几个国家共同主宰,而不是由

美国一个国家来主宰。同时,在由美欧日三方组成的均势集团中,欧盟在国际贸易或其他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有望逐步与美国平起平坐,甚至超越美国,未来主导国际贸易秩序变迁的可能是欧盟。美欧日三方实力对比的变化,主要是基于以下分析:在未来的若干年内,美国的经济依然会保持较大的优势,但面临的全球性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诸多问题也会给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据美国国会预算局的报告,未来10年后,美国的赤字增长将达18000亿美元,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安全和重建上的军事开支也将达6000亿美元。相比之下,随着欧盟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欧盟的整体实力在不断上升,自2004年十个国家加入之后,欧盟变成一个拥有4.5亿人口的大市场,其经济规模达到10 万亿美元,与美国大致相当。同时,欧洲实现了货币联盟,目前欧元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第二大货币,而且欧元的地位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除了在经济一体化中取得突出的成绩之外,欧盟还计划在政治、军事等领域也实现更大范围的联盟,因此,未来的欧盟将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4.科技和文化因素更为凸现

国际贸易秩序的变迁离不开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未来的国际贸易秩序变迁中,传统的国际政治关系等外部因素的作用将相对下降,而科技、文化因素的作用将相对上升,成为未来影响国际贸易秩序变迁的两个主要外部因素。首先,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未来世界各国的竞争将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进步对国际贸易秩序变迁的影响作用将更为突出。科技将是影响未来各国经济、军事实力的重要因素,一国科技实力的强弱是促进或者制约该国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际分工的资源基础将不断削弱,技术基础将更大增强,科技进步的水平会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依据,科技的

发展将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规模、结构、流向和利益分配。其次,文化因素也将成为影响未来国际贸易秩序变迁的重要外部因素。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不同文明、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竞争与冲突将显得日益突出,在21世纪,欧美文化、东亚文化、南亚文化、伊斯兰文化将是世界最主要的四大文化,“全球的政治正沿着文明界限进行重组”,“由意识形态和超级大国关系界定的联盟正让位于由文化和文明界定的联盟。”“文明之间的断层线正在成为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地带。”(注:[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p418。)

参考文献:

[1] 薛晓源,陈家刚.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 [美]贾格迪什?巴格沃蒂著,海闻译.今日自由贸易[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沈玉良.多边贸易体制与我国经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3.

[4] 王新奎.世界贸易组织与我国国家经济安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 佟家栋.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与经济利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6] 方柏华.国际关系格局: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 唐海燕.国际贸易环境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 俞毅.论当代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及我国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4,(10).

外贸进出口货物的操作流程

一交易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选择目标市场、交易对象、制定进出口商品经营方案等。 二对外磋商阶段 包括:(1)询盘即邀请对方提出报价及相应的运输、保险等条款(附:卖方报价单); (2)发盘即由发盘人提出报价单; (3)还盘即受盘人不同意或完全不同意发盘人在发盘中提出的条件,并对此提出修改意见); (4)接受即受盘人接到对方的发盘或还盘后,同意对方提出的条件,愿意与对方达成交易,并及时承诺。 三签订合同 交易成立后,由当事人一方以交易内容及条件制成书面文件寄交对方,由对方签署确认。 这类文件包括:(1)订单(由买方制成交卖方签署确认); (2)销售确认书、销售合同(由卖方制成交买方签署确认)。 四履行合同 1 进口合同的履行(设按FOB成交) (1)进口签订后,按照合同规定填写开立信用证申请书向银行办理开证手续(附:信用证); (2)履行FOB交货条件的进口合同,应由买方负责派船到对方口岸接运货物,卖方在交货前一定时期内,应将预计装运日期通知买方,由买方向船方办理租船订仓手续; (3)在办妥租船订仓手续后,应按规定的期限将船名及船期通知卖方,以便其备货装船; (4)货物装船后,卖方应向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以便买方及时办理保险和接货等项工作; (5)FOB交货条件下的进口合同,保险由买方办理。每批进口货物,在收到国外装船通知后,应将船名、提单号、开船日期、商品名称、数量、装运港、目的港等项内容通知保险公司,即作为已办妥保险手续; (6)买方开户银行收到卖方开户银行寄来的汇票及单据后,对照信用证的规定,核对单据的份数和内容,如核查无误,则由买方开户银行对卖方开户银行付款; (7)进出口公司用人民币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折算牌价向银行买汇赎单; (8)进口货物到货后,由进出口公司或委托外贸运输公司根据进口单据填具“进口货物报关单”向海关申报,并随附发票、提单及保险单——如属法定检验的进口商品,还需随附商品的检验证书;经检验合格方可放行; (9)进口货物运抵港口卸货时,由港务局进行卸货核对,如发现短缺,应及时填制“短卸报告”交由船方签署确认,并根据短缺情况向船方提出保留索赔权的书面声明(同时,保险公司和商检局也将作出相应处理); (10)此后,如订货或用货单位在卸货港所在地,则就近转交货物,如订货或用货单位不在卸货地区,则委托货运代理将货物转运至用货单位; (11)如进口商品的品质、数量、包装等不符合合同规定,则根据造成损失原因的不同,及时分别向卖方、轮船公司、保险公司索赔。 2 出口合同的履行(设按CIF成交) (1)出口合同签订后,需做好备货工作,包括:备齐与合同规定的品质、数量、包装、唛头一致的货物; (2)凡属国家规定或合同规定必须经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检验出证的商品,在货物备齐后,应向商品检验局申请检验,合格者由商检局发给合格的检验证书,海关方与放行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 影响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给我国经济带来挑战。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策略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它正日益深入地影响着世界各个角落。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并不仅仅在经济方面。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全球化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政治的发展, 使之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向。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使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扩大,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呈现多重性 例如1995 年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波及到北美、拉美的发展中国家;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又引发俄罗斯、巴西金融危机, 波及全球,整个世界经济都受到了影响, 一些国家因此发生政治危机,并使地区稳定受到威胁。种种事实表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各国经济利益相互交织, 导致了彼此间利害与共, 谁也离不开谁,也使国家与国家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经济关系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 20 世纪90 年代初以来,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国纷纷调整自己的国际战略,日渐把经济放在中心位置。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或加入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或协议, 加强了相互间的经济协调与合作, 以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彼此间的经济竞争,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国际竞争也日益演化为经济实力的较量, 经济成为最大的政治。这一切都为国际政治斗争注入了新的因素,使国际政治斗争从内容到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谋求经济利益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而经济手段成为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方式。 二、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主权构成新的威胁, 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推行提供了借口 西方国家却经济全球化为借口, 片面地强调全球化时代下世界各国的融合, 而忽视了主权国家客观存在这一事实, 宣扬内政和外交已经很难区分了,纯粹的主权几乎不存在了,在这个“地球村”里,必须放弃内政不容干涉的原则。这实际上都是为他们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下继续打“人权外交”牌, 任意干涉别国内政制造理论依据,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径的重演。其实质在于动摇“尊重国家主权”这一基本的国际法准则,为西方国家以自己认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标准构造冷战后的“新世界”打通道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就是这方面最典型的表现。而西方国家自己则并没有放弃主权,它要否定和限制的只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实际上, “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否定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真正对国家主权构成威胁的,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主要大国。他们力图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去利用这种趋势,在国际关系中建立起新的控制和调节手段,从而达到干涉别国内政的目的”。西方国家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主权发生的某些变化进行歪曲,不过是为其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寻找借口。正是它们的行为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构成了威胁。 三、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世界经济发展进一步不平衡现象,极大地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了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的经济实力, 或者说是加强了其称霸世界的经济基础, 而且在短期内这种面貌很难改变,因而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 西方国家主导世界政治的局面不会有明显改变, 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仍将继续努力主宰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世界经济中属被支配对象, 在这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相对处于不利地位, 面临风险和挑战较大, 获利却相对较少。有些国家(甚至并未真正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任何好处,或者只是在其中获得毫末之利,南北差距因此在进一步扩大。 另外,当前社会主义国家也正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来,抓住机遇, 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 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中国的经济地位正不断提高, 经济实力不断加强, 在全球经济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所有这一切,都会动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前在世

完整国际贸易流程

出口货物流程主要包括:报价、订货、付款方式、备货、包装、通关手 续、装船、运输保险、提单、结汇。 一、报价 在国际贸易中一般是由产品的询价、报价作为贸易的开始。其中,对于出口产品 的报价主要包括:产品的质量等级、产品的规格型号、产品是否有特殊包装要求、 所购产品量的多少、交货期的要求、产品的运输方式、产品的材质等内容。 比较常用的报价有:FOB"船上交货"、CNF"成本加运费"、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等形式。 二、订货(签约) 贸易双方就报价达成意向后,买方企业正式订货并就一些相关事项与卖方企业 进行协商,双方协商认可后,需要签订《购货合同》。在签订《购货合同》过程中, 主要对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包装、产地、装运期、付款条件、结算方式、索赔、仲裁等内容进行商谈,并将商谈后达成的协议写入《购货合同》。这标 志着出口业务的正式开始。通常情况下,签订购货合同一式两份由双方盖本公司 公章生效,双方各保存一份。 三、付款方式 比较常用的国际付款方式有三种,即信用证付款方式、TT付款方式和直接付款 方式。 1、信用证付款方式 信用证分为光票信用证和跟单信用证两类。跟单信用证是指附有指定单据的信 用证,不附任何单据的信用证称光票信用证。简单地说,信用证是保证出口商收 回货款的保证文件。请注意,出口货物的装运期限应在信用证的有效期限内进行, 信用证交单期限必须不迟于信用证的有效日期内提交。 国际贸易中以信用证为付款方式的居多,信用证的开证日期应当明确、清楚、完 整。中国的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如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 工商银行等,都能够对外开立信用证(这几家主要银行的开证手续费都是开证金 额的1.5‰)。 2、TT付款方式 TT付款方式是以外汇现金方式结算,由您的客户将款项汇至贵公司指定的外汇 银行账号内,可以要求货到后一定期限内汇款。 3、直接付款方式 是指买卖双方直接交货付款。 四、备货 备货在整个贸易流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须按照合同逐一落实。备货 的主要核对内容如下: 1货物品质、规格,应按合同的要求核实。 2货物数量:保证满足合同或信用证对数量的要求。 3备货时间:应根据信用证规定,结合船期安排,以利于船货衔接。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格局:指世界经济中若干中心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这些中心力量主要是指一些国家与国家集团,它们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金融实力、市场控制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并能够对世界经济事务进行主导或施加重大影响,这些中心力量间力量对比的态势及关系结构,便构成了世界经济格局。随着这些中心力量经济实力的消长和关系互动的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在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下,中心力量的经济实力对比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世界经济格局也是一个动态系统。 2、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是美国在二战后经济实力迅速膨胀的背景下,为建立一个围绕美国经济和黄金运转的世界经济新秩序而进行的一种尝试。1944年,由美国发起与组织的联合国家与联盟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最后协定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2个附件,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其内容可以概括为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这种体系对战后经济的稳定和贸易的迅速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利于美国对外扩张和掠夺,利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和维持。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3、雅尔塔体系:1945-1991年间的国际政治格局。美、苏、英在二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的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势力范围划分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其实质是美苏英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作出安排。雅尔塔体系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中小国家的合理利益与诉求,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开了先河。 4、发展中国家:狭义上来看发展中国家一般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那些在历史上曾经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后来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的国家。广义上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立,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是后发国家,发展起步晚;历史上曾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压迫和剥削;总体发展水平落后;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强,但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市场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无论在经济贸易上还是政治军事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5、世界政治格局: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与态势。而世界主要政治力量主要指一些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这些政治力量间力量对比的态势及关系结构便构成了世界政治格局,随着这些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世界政治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世界政治格局是一个动态系统。根据格局的内部结构和外在形态,世界政治格局可分为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两极多元格局四种形式。 6、休克疗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 萨克斯为解决玻利维亚的经济危机而提出的一套激进的经济转型方式,并广泛应用于东欧中亚一些国家,其基本内容为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稳定化为必要条件。由于这种经济转型方式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导致出现“休克”状态,因此,把它称为“休克疗法”。实践证明,“休克疗法”作为一种稳定经济,治理通货膨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内容,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以及国家和地区经济中越来越多的方面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某一环节。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步入新一轮调整,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快速提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扩散,使发展中国家在较短时期利用信息产品和网络技术,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动力。而跨国企业在全球的市场化运作,加快了发展中国家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多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科学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如果资本不断积累,而技术不发生改变,就会碰到投资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越来越低。从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新技术,就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和产业。因此,科学技术对一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纵向和横向发展,这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改变了以世界性工农业经

济对立而表现出的垂直国际分工体系和大工业时代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内部的水平分工体系。科学技术进步为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中来,它们中间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接近、经济结构相类似的国家间进行水平型国际分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分工,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混合型国际分工体系。在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唯有通过这种混合型分工体系,才能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各种不同技术素质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国生产力要素配置的合理化、经济化和最优化。 在科技进步促进混合型分工成为国际化分工的主要形式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分工形式的多样化。知识、技术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生产的范围,使原来一些非生产领域变成了生产部门或间接生产部门,如企业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实际上已从研究领域独立成为生产部门。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形成的分工就带有新的特点。这种分工既不是部门间垂直型分工,也不是部门内水平型分工,因为研究与开发和信息处理,虽然服务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但又不能归入任何一个传统概念上的具体的生产环节,其本身已超出了传统的纯粹生产分工的框架,所以是一种具有新的内涵的分工形式。如一些跨国公司将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留在国内,而将整个生产和销售部门转移到国外,就具有新的分工形式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模拟试题及答案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经济全球化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 B.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 C.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 2.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C.跨国公司 D.主权国家 3.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 A.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 B.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C.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 D.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不同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是 A.世界经济的信息化 B.世界经济的市场化 C.世界经济的自由化 D.国际分工进入一个新阶段 2.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 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D.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区别是 A.全球化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 B.全球化是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 C.全球化是以水平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 D.全球化时期对外经济交流的联合方式是全方位的 4.我们需要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全球化应该是

A.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 B.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C.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D.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 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三、辨析题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四、分析题 1.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学知识分析关于跨国公司的一组材料: 材料1 据联合国贸易会议公布的数字,全球跨国公司目前有6.3万家,年销售额超过14亿美元,近乎是全球出口的两倍。它们控制了近一半的全球产出、60%的世界贸易、70%的技术转让和90%的国际直接投资。去年,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1万亿美元,而其中2/3又被用于跨国购并。 贸易的全球化体现在贸易额在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与日俱增。8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1980年全球贸易额约占世界总产值的1/6,预计2020年将占一半左右。2000年,全球商品贸易总额已达6.2万亿美元,服务贸易达到1.4亿美元。 材料2 据外电报道,在最近10年中,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功地按照其利益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即所谓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这种变化彻底改变了拉丁美洲地区企业的产权结构。同时,它还明显地扩大了拉美国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差距。 材料3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实力和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控制地位,千方百计地要使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为其利益服务,有的国家甚至试图以此建立新的经济霸权,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在建立国际经济秩序和制订国际经济规则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团结一致,求同存异,努力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分享更多成果,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创造条件。

国际贸易出口贸易流程完整版

外贸出口业务流程 1. 询价,报价,讨价还价。 2. 签定外销合同。 3. 审核L/C (信用证) / 收取定金。 4. 安排生产。 5. 办理商检及申请出口许可证。 6. 制作出口单据及预定舱位。 7. 办理保险。 8. 出口报关。 9. 运输。 10. 单据交银行议付。 一、询价、报价、讨价还价 由于远隔千里,外商不可能每次下订单时都到中国来,因此,做外贸的,主要通过FAX(传真),E-MAIL等来询价,报价(FOB,CFR,CIF),然后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交易。价格谈妥之后,就进入第二步签订外销合同。 二、签订外销合同 形式有:SALES CONTRACT ,SALES CONFIRMATION。 看下面的表格 第(1)列填写商品名称,规格。第(2)列是填数量。第(3)列是填单价。第(4)列是填总价。 表格的下面是合同的一些基本条款,如果双方另有约定,还可以补充一些条款。 第(5)条装运期限:可以约定信用证收到后多少天内装运,也可以约定为合同签署后多少天内装运,或者约定为收到定金后多少天内装运等等。这一切都依赖于付款方式。 第(6)条付款方式:一般有 (A)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 简称L/C) (B)电汇(Telegraphic Transfer 简称T/T) 先付30%,装运后凭装运单传真给对方付70% (C)票汇(Banker’s Demand Draft 简称D/D), (D)托收(Collection)等等。 其中托收又分为 (a)付款交单(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简称D/P) (b)承兑交单(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 简称D/A) 从商业角度讲,付款方式最好采用L/C或T/T。应尽量回避D/P或D/A的付款方式。 第(7)条保险:主要指明由谁办理,是出口商还是进口商。以及保险的条款。 第(8)条仲裁:万一发生贸易纠纷由谁来仲裁等等。 第(9)条品质数量异议: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辨析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辨析》 前几天在上岳麓版九年级下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文时,办公室的老师包括我对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两个概念都不是很了解,现转载冯一下老师文章的一部分进行共享,以示区分: 目前,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习惯用“经济全球化”来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但也有一些老师在讲课和命题时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术语来概括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还有一些老师则将“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交替使用,以为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是一致的。那么,到底哪一个概念更准确地揭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呢?看来很有探讨的必要。 长期参与中国“入关”和“入世”谈判的龙永图在为“经济全球化丛书”所写的“总序言”中指出:“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包括生产、金融和科技三个方面的全球化。……从根本上看,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该从书中的《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一书写道:“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十分广泛,技术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都可以列入经济全球化的范围。……一般意义上,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以及信息超越市场和国界进行扩散的现象就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据此,我们可以说,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及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统一配置,从而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学术界虽未对经济全球化做出统一的界定,但上述说法中的基本要点已为大家所接受。 那么,什么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呢?一般论者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更高阶段。要达到一体化,首先要消除生产要素流通的一切障碍,让劳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习题及答案)

第10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C.辛迪加 D.国际垄断同盟 2.资本输出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扩大市场 B.扩大垄断原料来源 C.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 D.援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输出的主体是: A.国家垄断资本 B.私人垄断资本 C.跨国公司 D.国际卡特尔 4.早期跨国公司的所有制形式主要表现为: A. 控股式合资企业 B.单一的全资公司 C.混合所有制公司 D.非股权安排的合作经营 5.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是: A.跨国公司的发展 B.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 C.新科技革命 D.资本全球化的发展 6.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有: A.生产国际化 B.资本国际化 C.贸易国际化 D.市场国际化 7.跨国公司的新特点: A.跨国兼并规模巨大 B.强强联合 C.强弱联合 D.兼并的行业非常广泛 8.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 A.生产国际化 B.资本国际化 C.贸易国际化 D.技术国际化 9.国际经济协调的方式主要有: A.通过国际经济组织进行协调 B.通过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各国的经济政策 C.通过组织经济一体化集团来协调 D.通过联合国的调节 10.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主要有: A.跨国集团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经济联盟 11.发达国家的经济摩擦主要表现在: A.国际贸易领域的摩擦 B.国际金融领域的摩擦 C.国际生产领域的摩擦 D.国际投资领域的摩擦 12.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产业结构水平低下 C.经济依赖性严重 D.政治上的非独立性 13.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主要表现在: A.资源的依赖 B.资本的依赖 C.市场的依赖 D.技术的依赖 14.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和控制的领域主要有: A.贸易领域 B.国际金融领域 C.经济援助领域 D.国际合作领域 15.在贸易领域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

国际贸易流程及信用证开立流程

1)出口交易前的准备 ①国际商务信息的收集与整理;②对国际市场的调查研究;③落实出口货源; ④出口商品经营方案的制定;⑤建立业务关系; ⑥经贸洽谈人员的选派与洽谈内容的确定; ⑦出口商品的广告宣传; ⑧出口商品的商标注册与企业域名注册。 2)交易磋商: 包括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四个过程。其中发盘和接受是达成交易、合同成立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环节和必经的法律步骤。在交易磋商过程中,一方发盘经另一方接受以后,交易即可成立,买卖双方就构成了合同关系,接下来就是订立书面合同。 3)出口合同履行的一般程序 ①申请领取出口许可证(外经贸机构批准) ②申请原产地证书(贸促会批准) ③接受法定检验或委托鉴定,取得检验报告或鉴定证书(商检提供) ④催证、审证、改证 ⑤制作各类单据(如汇票、发票等) ⑥办理托运手续 ⑦投保⑧报关;交纳关税⑨装运;换取提单⑩缮制单据 缮制单据后提交至银行,接下来就是:审单复单→结汇→退税→合同归档 2、进口贸易流程 1)进口交易前的准备 ①对国内外市场的调查研究;包括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和供应商资信。 ②进口成本核算; ③进口货物许可证的申领; ④进口用汇;

⑤委托代理进口。 ⑥选择交易商品和对象 2)交易磋商 询价、洽谈 签订外贸合同 3)进口合同履行的一般程序 ①信用证的开立和修改 ②委托装运 ③装运前验货 ④索要商检证书 ⑤运输和保险 ⑥审单和付款 ⑦进口报关纳税 ⑧进口商品检验 ⑨提货离岸 出口货物流程 出口货物流程主要包括:报价、订货、付款方式、备货、包装、通关手续、装船、运输保险、提单、结汇。 一、报价 在国际贸易中一般是由产品的询价、报价作为贸易的开始。其中,对于出口产品的报价主要包括:产品的质量等级、产品的规格型号、产品是否有特殊包装要求、所购产品量的多少、交货期的要求、产品的运输方式、产品的材质等内容。 比较常用的报价有: FOB船上交货、CNF成本加运费、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等形式。

融入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的关系

经济转轨是整体性的制度结构变迁,这里特指20世纪末许多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运动。对经济全球化则有不同的解释,在俄罗斯比较普遍认同的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全球化意味着:第一,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社会主体、经济主体和其他主体之间建立关系的可能性;第二,这些关系与国家法律和规范相比,其重要意义增长得更快。”(注:[俄]π.и.阿巴尔金主编:《俄罗斯发展前景预测——2015年最佳方案》,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上述定义的第一个方面是指全球性经济和生产关系的加强,各国各经济主体之间商品、生产要素和信息等各种交易的空前迅速的发展;第二个方面则强调了全球性制度结构在市场经济原则下的一定程度的趋同,经济主体所确立的跨国家边界关系的规则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有人提出经济全球化将朝着5个方向发展:金融全球化、跨国公司形成、经济地区化、世界贸易集约化、趋同发展趋势。(注:[俄]в.库兹涅佐夫:《什么是全球化?》,载《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1998年第2期。)有的经济学家则强调各国经济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区别,提出:由于战后生产、技术、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金融的发展,使世界经济开始成为整体性的全球经济,导致各国经济越来越紧密联系的纽带不仅是市场作用下的国际分工,还有规模巨大的世界性的生产和销售结构、全球性的金融体系和信息网络等,使经济主体的运行空间扩大为整个世界。(注:[俄]ю.希什科夫:《20世纪的对外经济关系——从衰落到全球化》,载《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2001年第8期。)在此前提下,上述两个方面的发展才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基于以上对经济转轨和经济全球化的理解,我们对经济转轨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可以在许多不同层次上进行,如在全球范围的、国家的和企业的层面上分析。这里,将以经济转轨大国俄罗斯作为研究客体,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关系是受各类复杂因素影响的,既有国际环境的因素,也有国内条件的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因素又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各个方面。本文侧重分析政府的经济转轨政策是如何使经济转轨和经济运行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使经济全球化因素作用于经济转轨过程的。 预期与现实 20世纪的最后10年,既是世界上大多数原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又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这绝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反映了经济转轨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向市场经济转轨,就是要使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调节由原来的计划机制转换成市场机制,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在现代经济中,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仅在一国范围内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为此,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化转轨内在地要求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也实行市场化趋向的体制转型,由封闭经济的体制转变成开放经济的体制,使国民经济运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才能利用国际市场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所以,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层面上,表现为国内经济转轨与对外经济体制转型在目标模式上的一致性及其相互联系和制约。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在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形成国内经济转轨与国际接轨之间的互相配合和互相促进,对外经济开放有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与此同时,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紧密关系,还反映在经济全球化因素作用于经济转轨过程的机制方面,进而反映在经济实际运行方面。以融入经济全球化从而利用世界市场为目标的对外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国内经济转轨,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旧制度下无法得到的潜在利益,提高全国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制度性基础。因此,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之间的良性关系,就国内经济运行的效果看,应该表现为经济转轨所带来的国内经济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并为本国经济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基础;而开放型对外经济体制所创造的国际贸易和其他国际经济交往关系的扩大和优化,又对本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产生各种积极的促进效应。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第六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 A、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B、借贷资本的国际化 C、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D、货币资本的国际化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表现是() A、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 B、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 C、在发展中国家之间流动 D、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 3、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A、军事领域 B、政治领域 C、经济领域 D、文化领域 4、新殖民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A、军事占领 B、政治统治 C、经济兼并 D、民族压迫 5、跨国公司是()

A、从事跨国的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国际性垄断 组织 B、当前发达国家经济技术交流的主要形式 C、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组织 D、国际经济友好合作的组织 6、国际证券投资属于() A、直接投资 B、间接投资 C、工业投资 D、商业投资 7、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实质是( ) A.互惠合作、共同发展 B.发达国家做出一定牺牲帮助发展中国家 C.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有求于发达国家 D.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 A、利益全球化 B、经济制度全球化 C、生产全球化 D、贸易全球化 E、金融全球化 2、区域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主要有()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E、完全一体化 3、属于国际资本流动中间接投资的是() A、工业投资 B、商业投资 C、国外贷款 D、国际证券投资 E、国外捐助 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关系的矛盾和斗争主要体现在() A、贸易领域 B、投资领域 C、主权方面 D、金融领域 E、文化领域 5、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新殖民主义统治,主要手法有() A、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 B、垄断现代科学技术 C、垄断世界市场和商品价格 D、垄断国际货币和金融 E、军事占领发展中国家 三、辨析题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一)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一) 内容提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发展有以下新动向:国际经济法的统一趋势明显加强;国际经济立法与其它各领域立法的联结和互动;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的融合日趋加深;国际经济法立法主体的多元化;作为新法律种类的“软规则”的出现及发展等。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就是投资、贸易等经济活动及其各生产经营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就是世界市场的统一化,与其说这是一种静态的结果,还不如说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的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各国市场在拆除贸易壁垒的基础上实现统一。而市场的统一,要求市场规则的统一,这就涉及到法律层面的全球化问题。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里茨指出:“从根本上来说,经济全球化是将世界各国和人民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阻碍各国之间货物、服务、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的人为障碍将被打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和通讯成本)将大大减少。新型的国际机构和国际民间组织将被创造和涌现,跨国公司是这一进程的强有力的推动者”。①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带来了两个显著效果:一是市场的地理范围及市场的统一化和自由化程度大大扩展;二是为了适应市场的统一化和市场规则统一化的客观需要,国际经济法不仅必将且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国家的法律体系面临着如何处理全球化带来的复杂情况的新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的三大特点 (一)迅速回升的全球贸易,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在WTO正式成立后的十年内,如果按照货物出口总额进行统计,那么国际货物贸易总额从1995年的51610亿美元增长到了2004年的91240亿美元,总计增幅近77%,年平均增长率达6154%。其中只有1998年和2001年各比上一年略有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分别只有115%和319%。其余年份均有3%以上的增长幅度,其中上涨10%以上的年度有4个。在原油商品价格持续高涨和电子产品出口复苏的带动下,2003年和2004年的增幅更是创了历史新高,其中2003年比2002年增加了1519%,2004年比2003年增长21%。即使扣除了物价和汇率因素,2004年世界贸易量的增长也达到了9%。自2000年至2004年,世界GDP从32万亿美元的水平增长到40万亿美元的水平,总计增幅为25%左右,年平均增长率低于国际货物贸易的年增长率。② (二)外国直接投资复苏和持续高涨,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持久活力 按照实际吸引外国投资金额来计算,1998年世界跨国直接投资额为690911亿美元,1999年猛增到1086715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近5713%,2000年在此基础上又增加2717%,达到了1387915亿的规模。由于受“911”事件等影响,2001年至2003年世界各国对外投资总额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2004年开始,世界跨国直接投资又出现恢复性增长,比上一年上升了9%左右。③ 不过近年来,跨国直接投资开始呈现出两大变化,其中第一大变化是包括印度、巴西、墨西哥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成为资本输出国;第二大变化则是第三产业成为跨国直接投资新的领域。上述两大变化业已对传统的国际经济法提出新的课题。 (三)随着自由贸易区的蓬勃发展,世界经济的区域一体化和国家集团化进程呈现加速态势在过去的十年间,跨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迅猛,双边和多边的区域贸易安排和协定数量激增,并且重叠交错,这已经成为国际经贸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截至2004年底,向GATTPWTO申报的区域贸易协定已接近300个,其中依然有效的200个左右。不仅如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势头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所拓展,例如2004年5月1日,欧盟成员国从15个增加到25个,占世界贸易总值的20%;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所覆盖的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国,区内贸易数额也很可观。此外,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美国主导下,于1994年商定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预计今年可完成谈判,届时将正式建成这一包括34个国家、8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

国际贸易实务_国际贸易业务基本流程图

第一章国际贸易业务基本流程 国际贸易的业务环节很多,各个环节之间均有密切的、内在的联系。在实际业务中,不同的交易、不同的交易条件,其业务环节也不尽相同。在具体工作方面,各个环节,又常需要先后交叉进行,或者出现齐头并进的情形。但是,无论是出口贸易,还是进口贸易,就它们的基本业务程序而言,均可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交易前准备阶段;交易磋商和订立合同阶段;履行合同阶段;业务善后阶段。 本章分别从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两个方面,介绍各自基本的业务程序和不同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图1-1 出口交易程序

第一节出口贸易流程 出口贸易的目的是将国内商品转移给国外买主,收取外汇。从具体操作看,首先本方要有可供销售的产品,同时要找到有意购买本方商品的国外客户,与其开展贸易洽谈并达成双方均愿意的合同,之后按照约定安排货物出口并争取安全收汇。出口贸易的基本业务程序如图1-1所示。 一、出口交易前准备工作 在出口贸易中,交易对象都是国外商人,而国际市场情况又是错综复杂和变化多端的,因此,在开展出口业务时,一定要充分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国际市场的调查研究和出口营销;寻找客户和建立业务关系;落实货源、制定出口商品的生产(收购)计划;制定出口商品经营方案;开展出口促销活动等。 (一)办理相关手续 出口交易前出口企业要履行办理进出口经营权、办理海关登记注册、办理出口许可证等相关手续。 1.办理进出口经营权 自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家鼓励企业申报进出口经营权,申办的手续日益简单而开放。但对企业的规模、生产能力、人员配备等仍有相当的要求。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通常也需要接受相对严格的政府职能机构行政管理。根据我国《对外贸易法》(2004)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登记后,可以从事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贸易。 未获进出口经营权或无该项商品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如需进出口,必须委托有该商品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代理进出口。对众多的民营小企业而言,通过外贸公司代理出口更为简便可行。所谓代理出口,就是找一家外贸公司或有进出口权的公司合作。与外商的生意由小企业自己去洽谈,谈定后,以外贸公司的名义与之签订合同。根据合同备货妥当后,由外贸公司代理进行出口事宜,比如商品进出口检验检疫、海关申报、外汇收支等。外商把美金货款支付给外贸公司,外贸公司再按照约定的比例折合成人民币,扣除相应费用后支付给小企业。这样一来,虽然实质上仍是小企业做外贸,但操作形式上就变成:小企业以普通内贸的方式把货物赊销给外贸公司,外贸公司自行出口后支付货款。 对于个人做外贸还可以通过挂靠。所谓“挂靠”就是与某个外贸公司达成协议,成为此外贸公司名义上的业务员或兼职的业务员。业务自己做,以外贸公司的名义对外签合同、交货、结算货款,自己则按照约定的比例计提利润。挂靠的方式多见于有一定的外贸经验,有自己的进货和销售渠道的人。这所以选择挂靠而不是自己去开公司,主要是借助大型外贸公司的知名度和商业信用,以期在购销过程中得到优惠便利,并节省办公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挂靠者甚至不需要到公司上班,在自己家中用一台电脑即可完成外贸交易——有时甚至是大宗交易。这种自由的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方式颇受有经验的外贸人的欢迎。不过,做外贸SOHO需要比较深厚的外贸知识技巧,有对进销两方面渠道较强的把控能力,因此并不推荐外贸新手去做。 2.办理海关登记注册 所有进出口货物都要向海关办理报关手续。需要向海关办理报关手续的企事业单位,应向当地海关提出书面申请,经海关审核并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办理了上述手续的单位,才可以直接向海关办理进出境货物的报关手续。 3.办理出口许可证

国际贸易流程详解

大学四年学的国际贸易知识竟然比不了这张图清晰… 外贸跟单的流程 1.客户询盘:一般在客户下perchase Order之前,都会有相关的Order Inquiry 给业务部,做一些细节上的了解。 2.报价:业务部及时回复客人查询,确定货物品名,型号,生产厂家,数量,交货期,付款方式,包装规格及柜型等,peroforma Invoice 给客户做正式报价。3.得到订单:经过洽谈,收到客户正式的订单perchase Order。 4.下生产订单:得到客人的订单确认后,给工厂下订单,安排生产计划。5.业务审批:业务部收到订单后,首先做出业务审核表。按“出口合同审核表”的项目如实填写,尽可能将各种预计费用都列明。合同审批需附上客人订单传真件,与工厂的收购合同。审核表要由业务员签名,部门经理审批,再交管理部人员审核后才能执行。如金额较大的,或有预付款和佣金等条款的,要经公司总经理审批才行。合同审批之后,制成销售订单,交给部门进程员跟进。 6.下达生产通知:业务部在确定交货期后,满足下列情况可下达生产通知, 通知工厂按时生产: 6.1:如果是L/C付款的客户,通常是在交货期前1个月确认L/C已经收到,收到L/C后应业务员和单证员分别审查信用证,检查是否存在错误,交货期能否保障,及其他可能的问题,如有问题应立即请客人改证。 6.2:如果是T/T付款的客户,要确认定金已经到账。 6.3:如果是放帐客户,或通过银行D/A等方式收汇等,需经理确认。 7.验货: 7.1:在交货期前一周,要通知公司验货员验货。 7.2:如果客人要自己或指定验货人员来验货的,要在交货期一周前,约客户查货并将查货日期告知计划部。 7.3:如果客人指定由第三方验货公司或公正行等验货的,要在交货期两周前与验货公司联系,预约验货时间,确保在交货期前安排好时间。确定后将验货时间通知工厂。 8.制备基本文件。工厂提供的装箱资料,制作出口合同,出口商业发票,装箱单等文件(应由业务跟单员制作,交给单证员)。 9.商检:如果是国家法定商检产品,在给工厂下订单时要说明商检要求,并提供出口合同,发票等商检所需资料。而且要告诉工厂将来产品的出口口岸,便于工厂办理商检。应在发货一周之前拿到商检换证凭单/条。 10.租船订仓: 10.1.如果跟客人签定的合同是FOB CHINA条款,通常客人会指定运输代理公司或船公司。应尽早与货代联系,告知发货意向,了解将要安排的出口口岸,船期等情况,Q确认工厂的交货能否早于开船期至少一周以前,以及船期能否达到客人要求的交货期。应在交货期两周之前向货运公司发出书面定仓通知(ING ORDER),通常在开船一周前可拿到定仓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