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水流域

汉水流域

汉水流域
汉水流域

一、汉水流域(著作)

1、国家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数字化资源库里《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一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清时期汉水流域府、州、厅、县城的形态与结构”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汉水流域聚落形态的演进与社会变迁(1368—1953)”(2011年度)的研究成果。本书全面考述了汉魏六朝、唐宋以及元明清时期汉水流域治所城市的建城过程、城郭规模与形态、城郭内外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划。共481页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本书探讨了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新石器时代汉水流域的自然、人群、经济与聚落;青铜时代汉水流域的文化演进、城邑分布与居住形式等内容。P28-P37,共630页

2、国家图书馆方正电子图书中查阅有关汉水流域与汗水文化的著作共16部。其中《汉水文化论纲》共695页,本书从汉水流域古老的文明历史渊源、汉水文化的类型构成、汉水流域的文化结丛、汉水流域的特色文化形态、汉水文化的精神要素分析和汉水文化个案解析等六个层面系统地梳理了汉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古今概貌,揭示了汉水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全面地描绘了汉水流域具有典型意义、五彩纷呈的文化事象和民风民俗,对于汉水文化的兼容性、开放性、固执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做了深刻阐述。

《长江古城址》一书共三章,413页,介绍长江古城址。内容包括岷江

流域古城址、洱海镇池间古城址、长江沿岸古城址、汉水流域古城址等。其

中第190-229页描述的是汉水流域古城址,其中包括襄樊邓城、宜城楚皇城、荆门马甲埦城、天门石家河城、应城陶家湖城、应城门板湾城、云梦楚王城

和孝昌草店坊城一共八座古城。

《汉水上游与蜀道历史地理研究》一书共332页,其中第32—47页叙述了汉水流域与秦汉王朝的兴盛,第48-77页叙述了汉水上游军事历史地理研究和汉水流域与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战略。172-179页描述了历史时期汉水流域的文化政治地位以及从汉水流域的历史经济盛衰看其在西部开发。

《汉水文化研究集刊》本书只收录了49篇论文,共385页,但内容涉及到汉水文化的多个方面,提供的信息量较大。总括为“历史文化篇”“文学语言艺术篇”“经济篇”“社会发展篇”“教育篇”,这些只是大致的归纳,实际上,关于汉水文化的渊源、特征,古代的学术思想、人物考辨、宗教、民俗风情、城镇变化、生态环境、旅游等,均有论述。文中提到汉水发源于汉中宁强县境内,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于汉口入长江,全长1577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诗经》《尚书》《左传》《楚辞》等古代文献中都有关于汉水的记载,孟子更把“江、淮、河、汉”四大文化之河并称。汉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发源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无穷的魅力。汉水处于巴蜀、荆楚、秦陇和中原的接壤处,特殊的地域在赋予汉水文化极具个性的同时,又使汉水文化更富有多元性和包容性。汉水文化在与周边文化的相互碰撞中,一方面顽强地表现

自己所特有的个性和魅力,一方面吸收接纳外圈文化的精华。它与巴蜀文化结盟,与荆楚文化相承,与秦陇文化交流,与中原文化汇集。它集百花于一束,熔众家为一炉,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蜀,亦秦亦楚,亦巴亦蜀,在包容和吸收中发展,展示着鲜活的生命力。

《巴蜀文化暨三峡考古学术研讨会文集》本书收录了:“巴蜀文化研究的浅见”、“巴国社会性质问题”“关于巴蜀文化研究价值取向的几点思考”、“巴人起源地综考”、“四川盆地巴文化的探索”。共219页,第191-194页讲述的是汉水流域巴蜀文化分野及巴人文化延续。

《早期秦文化的研究》本书收《早期秦文化学术讨论会开幕词》、《补论不簋的器主和年代》、《秦国陇西县郡二题解析》等20多篇文章。本书共308页。其中,第123-145页讲述的是秦人历史新探—从西汉水流域新近的考古调查说起。

《汉水文化研究》本书分为总论、历史文化篇、文学艺术篇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篇四部分,收录了《汉中文化:基于知识体系建构的解读》、《追古怀今话汉中》等内容。第59-67页讲述的是汉水流域的诸葛亮文化。

《汉中历史文化论集》本文包括“汉文化”概念及其相关问题,汉中的文化定位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刍议,对汉中名称几个问题的考证,地方文史研究瑕疵三谈等内容。共442页。其中第119-140页讲述的是司马迁笔下的汉水流域及其汉中行踪。

《诸葛亮与三国文化》本书包括三国历史、三国文化、诸葛亮研究、诸

葛亮文化、《三国演义》与三国人物、三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其中第280-290

页讲述的是汉水流域与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战略。

《长江古人类》本书共七章,介绍长江古人类。内容包括长江流域发现

的古猿化石、云贵高原古人类及其文化、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古人类及其文

化等。本书共399页,其中,第205-270讲述的是汉水流域和洞庭湖区的古

人类及其变化。

《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本书收录的相关论文有:秦都咸阳考古的回顾与

研究述略,秦都咸阳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的地位,出土文字所见之秦苑囿等。本书共382页。其中第609-618页简论秦汉王朝与汉水流域的关系。

《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八辑》本书共718页,309-330页讲述的是

司马迁笔下的汉水流域及其汉中行踪。

一、汉水流域(论文类)

胡刚.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 2013汉水流域处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之间,又位于中原、关陇、巴蜀、荆楚四大文化区交汇与反冲地带,这种特殊地理与文化结构使得汉水流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以往考古学研究中,汉水流域夏商时期文化研究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夏代早期和商代晚期文化面貌,学术界尚处于认识阶段。在新材料的支撑下,本文研究旨在初步建立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时期文化发展情况以及文化因素构成与来源,并借此探讨区域内以及同周边地区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回顾了相关考古发现与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与方法。第二章为汉水流域夏商时期文化背景分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相关孢粉数据和遗址出上动物骨骼鉴定报告,复原夏商时期环境信息,并借此探讨环境变迁与夏商遗址分布的关系;二是考察汉水流域夏代之前考古学文化发展情况,总结该流域传统文化发展特点。第三至五章为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诸文化研究。通过对典型遗存分组与器物形制学研究,建立了诸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体系以及时空对应关系;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系统地讨论了诸考古学文化源流

汉江流域水污染现状

养殖业对陕南汉江流域水污染不容忽视 汉中、安康两市地处我国地理中央地带,秦岭屏障其北,巴山横亘其南,构成了我国南北气候的地理分界线,是抗御西北地区沙尘暴、荒漠化南下东移的重要屏障,也是遏制西南酸雨北上东进的天然防线,在我国生态环境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调节功能。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开工建设,陕南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保护地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汉江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陕、鄂、豫、冀、京、津的1.2亿人口和2.2亿亩耕地的用水,关系到国家的环境安全。 1. 汉江流域水污染现状 1.1 汉江干流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近年环境状况监测结果表明: ①汉江干流从上游至下游污染浓度普遍上升,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②汉中、安康等段主要水质指标已接近水环境质量临界值; ③汉江中下游段主要超标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其污染特征为有机污染型。 1.2 汉江流域污染源调查 1.2.1 点源调查 随着经济发展和沿江城镇化规模的扩大,排入汉江的废水总量逐年递增,“一控双达标”工作的实施,虽然使汉江流域各段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得到一定的消减,但汉江流域各城市污水处理率较低,这些废水基本上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江,导致汉江中下游水质明显呈恶化趋

势。 1.2.2 面源调查 相对来说,点源的污染比较容易监测,而面源污染由于涉及范围广,无法简单定量描述。但是面源也是造成汉江污染的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最重要的面源之一就是农业,汉江沿岸是湖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生猪养殖基地,农业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家畜粪便等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汉江,造成汉江中各污染物超标。面源污染源包括农村生活污染源、农业地表径流、分散养殖、水产养殖、船舶航运污染、大气降水污染源。经计算,畜禽养殖污染物的入河量为COD 30369.2 t/a,NH3-N 6074.0 t/a (表1) 。 表1 汉江流域主要污染源水污染物入河量( 吨 /年) 污染物入河量 污染源分类 COD NH3-N 工业污染源62259.33158.5 点源 城镇生活污染源77998.49518.3 小计140257.712676.8 农村生活污水7249.51676.4 农业地表径流78177.116170.8 面源 畜禽养殖30369.26074.0 水产养殖4952.22252.6 小计120748.026173.8总计261005.738850.6 (引自石应、古佩、曹俊等汉江流域水污染现状及污染源调查(环境科学导刊),2011,30(5):42-44页) 1.3 污染源 从污染源来看,汉江流域年COD 入河量达到26.10 万t,氨氮达到3.86 万t。在各类污染源中,COD 入河量最大的是农业地表径流,其次是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再次是畜禽养殖;而NH3-N入河量最大的是农业地表径流,其次是城镇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面源污

民族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民族文化进校园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弘扬、传承和发扬我镇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民族文化建设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既能体现民族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又能承担起培育新人任务的校园文化体系,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原则 在“立足实际、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各具特色”的基础上,坚持以下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民族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校园民族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民族文化进校园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使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现代性形成统一整体。 3.特色性原则:创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途径和方法,丰富其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民族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民族文化进校园注入生机和活力。

三、主要内容 采取措施将龙街镇优秀的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引进校园、引入课堂和课外活动。 民族音乐:主要为傈僳族山歌、彝族敬酒歌、民族器乐等为代表的民族传统音乐。 民族舞蹈:主要为芦笙舞、板凳舞,同时大力开发其他形式的民族舞蹈。 大力普及民族知识。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契机,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新的校园文化体系。 四、主要形式 学校决定于2013年9月份组织一次以民族音乐、民族舞蹈为主的专场文艺晚会,以每班为一个单位出一至二个节目,节目质量由班主任负责、把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弘扬、传承和发扬我镇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民族文化建设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中心完小 二○一五年五月十日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和传承这种鲜活的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范围 ①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②传统表演艺术。 ③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⑤传统手工艺技能。 ⑥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

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

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是湖北乃至全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为推进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农业综合开发,依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资源配置,综合开发治理,带动汉江沿江经济带进展”的决策部署,在水利、国土、农业、林业、财政、农村建设等6个专题规划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区域范畴要紧包括汉江流域自丹江口水库以下至汉江与长江交汇口河段干流与支流(湖北境内)沿线的神农架林区、十堰市、襄阳市、荆门市、随州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荆州市、孝感市和武汉市等11个市(林区)所辖的34个县(市、区)(详见《汉江流域中下游县(市、区)农业综合开发总体目标》,附后)。 一、规划背景 (一)基础与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地跨东经10 9°56′~114°17′、北纬29°38'~32°58′之间,全长652公里,集水面积469万平方公里。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量丰沛、良种优质,历来是我省优势农产品的主产区;地处中原腹地,信息发达,交通便利,初步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航运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为区域内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优越条件。 2.农产品生产丰富,农业基础较好。2009年,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农业增加值占全省42%,农作物播种面积占全省426%,粮食总产量占全省571%,棉花总产量占全省629%,畜禽总产量占全省49%,淡水产品总产量占全省60%,是我省名副事实上的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和优势农业资源“富集区”。同时,又是全省进展现代农业的“先导区”。2009年,区域内机械总动力156681万千瓦,占全省56%,实际机耕面积达到其耕地总面积的21倍;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机电排灌面积、旱涝保收面积分别占其耕地面积的757%、566%、53%。 3.县域经济相对发达,是我省重要的经济走廊。改革开放以来,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进入较快进展时期,汽车、电力、机械、化工、建材、电子、轻纺、食品等工业蓬勃进展,是我省汽车工业走廊,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是我省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有6个县(市、区)进入全省县域经济20强;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181家,占全省388%。 4.人才和科教资源雄厚,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我省作为科教大省,各类技术人才众多,在农业科教人才、技术推广、培训教育等方面独具优势。区域内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现有各类农业协会2518个,建立健全了市、县、

五年级地方课程(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读本)

第一单元黔山秀水贵州在祖国的位臵,懂得“黔山秀水”的含义,看看贵州为什么被叫做山的王国,体会贵州美丽的喀斯特风光和宜人气候的精彩和可爱之处,并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感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贵州在哪儿 2、山的王国教学目标: 了解贵州在全国的位臵,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的西南,北毗湖南,南邻广西,西接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贵州是一个“开门见山”的地方,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打开窗户,就可以见到巍峨的群山,这些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我们贵州最美丽的风景画。 教学过程: 1、教学贵州在哪儿 贵州在全国的位臵,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的西南,北毗湖南,南邻广西,西接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全省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474.6万。现辖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4个地级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个民族自治州和毕节、铜仁2个地区,88个县(市、区),省会是贵阳市。 2、教学山的王国 贵州是一个“开门见山”的地方,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打开窗户,就可以见到巍峨的群山,这些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我们贵州最美丽的风景画。山中还有无尽的宝藏,是我们贵州人民生存的根。 贵州境内的山脉主要有西北部的乌蒙山、北部的大娄山、东北部的武陵山、中部的苗岭和中西部老王山五大山脉。 韭菜坪是乌蒙山的主峰,海拔2900.3米,它是贵州的最高峰,素有“贵州屋脊”之称。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海拔2572米,这里是佛教圣地,有日出、云海、佛光、瀑布“四纸”。 娄山关位于大娄山脉,海拔1444米,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娄山关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雷公山是苗岭的主峰,海拔2178.8米,在苗族人民心中是“雷公居住的地方”,是“神”山。 老王山也叫郎山,地处六枝特区,主峰海拔2127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3、灵动的水 4、神奇的喀斯特地质公园教学目标: 了解贵州境内河流密布,湖泊相连,长10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980多条。贵州的山,总是和绿水相伴;贵州的水,总是和青山相依。山是水之家,水是山之魂。贵州的许多喀斯特地质景观不仅是国宝,在地球上也时无价之宝。教学过程: 1、教学灵动的水 贵州境内河流密布,湖泊相连,长10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980多条。贵州的山,总是和绿水相伴;贵州的水,总是和青山相依。山是水之家,水是山之魂。光是梵净山就有“九十九溪”之说呢。人工湖和天然湖交相辉映,大大小小就有1000多个。地下涌泉数不胜数。瀑布各式各样,有“千瀑之省”的美称。它们相互映衬,使贵州成为美丽的公园之省,吸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贵州民族民间美术.doc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贵州民族民间美术 陈惠君 内容提要: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起点之一,民间美术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的最普遍的表现形态,体现出中国文化本原的独特魅力,也是中华民族美术生存发展的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对中国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艺术有着无法估量的重要意义。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保护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就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作一个初浅的分析。期望能使社会各界对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有共同的认识。主题词:民族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一、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基本情况 贵州民间蜡染,蜡染古称“蜡缬”没“缬”的意思是有花纹的织物,它与“绞缬”(扎染)、“夹缬”(蓝印花布)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防染工艺。蜡染的起源一般都认定在汉代甚至更早。后来《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绘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可见蜡染已由灌蜡刻板印布发展到直接用蜡在布上描绘了,这与流传至今的蜡染工艺基本一样。1987年,在贵州平坝宋代“洞棺葬”中发现蜡染、刺绣和织锦等随葬物品,其中还发现有铜蜡刀和引人注目的鹭鸟纹彩色蜡染百褶裙,这些都证明了蜡染的悠久历史。 贵州苗族刺绣,贵州是苗族人口最为集中的省份,全省苗族总人数在370万左右,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苗族的刺绣、挑花、织锦是伴随着服装的产生而形成的装饰艺术,与整套服装结构有机结合,经过长期的承袭发展,形成了瑰丽多姿、精彩纷呈的服饰艺术。苗族刺绣具有符号化的部落徽记属性,其传承具有鲜明的集团性和稳定的历史继承性,各支系的图案纹样都有固定的母题和表述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发展中逐渐形成传统,并世代相传。苗族刺绣所表现的内容,题材广泛,承载了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神话、故事、英雄、征战无所不包,它记录了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内容,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贵州苗族银饰,银饰时苗族人民生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饰品。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省襄樊市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205 更新时间:2010年05月20日 项目名称:省襄樊市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委托客户:襄樊市旅游局 项目背景: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地处鄂西北汉江中游,江汉平原与盆地交接处。这里是经济大三角(、襄樊、)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二大城市,自古有“七省通衢”、“中原门户”、“天下腰膂”等称谓,具有得“中”独厚、南北交汇、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正如它2004年被评为CCTV中国魅力城市之一的评语所言——“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春光,外揽山水之秀,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会聚之地,今天已成为陆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聚集山水精华——襄樊”。 襄阳古城旅游区集襄樊历史文化之大成,沉淀了2800年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粹。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襄阳古城深厚的历史资源,发展襄樊旅游经济,推动鄂西北旅游文化品牌的整体发展,2008年12月,市旅游局组织了《省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招标工作,经过认真审核和评定,决定委托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编制《省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 规划理念: “跳出古城看襄阳” 在此前提下,我们关注: 以“襄阳古城”的文化品牌提升襄樊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树立“襄阳古城”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形象和地位。

规划原则: 城旅一体的原则:“旅游开发与城市更新”相协调 民旅共生的原则:“以人为本与塑造品牌”相统一 弹性规划的原则:“前瞻理念与弹性规划”相结合 规划目标: 通过挖掘襄樊地域文化,提升襄樊古城品牌形象,依托旅游大项目策划及招商,推动城市旧区改造与新区建设,打造一座既延续传统又创造历史的“大襄阳古城”。将襄阳古城旅游区打造成为集观光游览、文化体验、度假休闲、游憩娱乐等多种旅游形式于一体的国际知名的古城旅游目的地和“5A”级景区,将襄阳古城旅游区打造成为襄樊市乃至省旅游的新亮点,旅游业将成为襄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研究方法: 秉承“跳出古城看襄阳”的规划理念,将襄阳古城放在全国、省、襄樊市三个层级区域进行横向对比,明确其作为国际性古城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战略意义。为实现目标,襄阳古城旅游开发需要两大抓手:即实现古城空间完整度和文化吸引力的突破。具体而言,一手抓软环境建设,以塑造个性化的古城文化形象;一手抓硬环境建设,以实现古城风貌的恢复和推动城市新区建设。这也是本次规划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016年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册亨县民族中学 参加2016年册亨县民族民间艺术展演 活动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示我校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成果,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丰富校园生活 二、组织机构 (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黄学志(学校校长) 副组长:李志华(学校党总支书记) 韦万祥(学校副校长) 崔艳(学校副校长) 钟立海(学校工会主席) 成员:王平、王倩、石坚、陈光鲁、蒋官元、陈凌峰、黄成姣、程泽军、张金荣、王明金、李瑶瑶、韦昌华。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王平为办公室主任,张金荣、李瑶瑶、韦昌华为办公室副主任。 (二)组织领导和管理 各负责同志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并将相关材料交政教处汇总,各类节目5月中旬准备参演。信息中心负责拍摄、剪辑,确保资料质量。

(三)、工作要求 1、提前规划,保障及时。各负责人从4月初开始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各项活动开展经费预算于4月7日前汇总到政教处王平主任处,参演的各项表格由政教处王平主任组织统一填报 2、认真组织,注重实效。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坚持勤俭节约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力戒形式主义,杜绝功利化、时尚化、成人化的现象。 3、重视宣传,扩大影响。各组及时反馈学校活动开展情况,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4、注重总结,促进发展。对展演活动的组织、实施、成效、特点、经验等进行总结,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同步健康发展。 5、全力以赴,为校争光。要借助本次活动,充分展示我校传统民族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成果,展示师生优良的精神风貌。 三、奖励办法(县级) 1.奖项设立 (1)体育竞技奖:各项目设一、二、三等奖。 (2)优秀组织奖:奖励各乡(镇)、县直学校以及获选参加全州展演的学校。 (3)艺术表演奖:各项目分设一、二、三等奖。 (4)艺术作品奖:各项目分设一、二、三等奖。 (5)指导教师奖:奖励获得艺术表演节目一、二等奖的指导教师(每个节目不超过2名)和艺术作品一、二等奖的指导教师(每件作品限1名)。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

关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 ——以浙江省萧山区坎山镇为例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前言 (2) 一实践的地点及其背景 (3) 二坎山镇的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列 (3) (一)萧山花边 (3) (二)坎山“祭星乞巧”文化节 (3) (三)民间物质遗产 (4) 1.千年地藏寺 (4) 2.接龙禅寺 (4) 三.坎山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问题指出) (4) (一)在住居民对当地文化的了解 (4) (二)政府的保护力度 (6)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困难 (6) (四)民间基层的保护意识匮乏 (6) 四探讨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6) 结束语 (7)

【摘要】中国的民间文化遗产遍布在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而散落于各个角落灿烂的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悠悠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见证。本文以浙江省坎山镇的民间文化遗产为例,从新时代的背景环境下,新时代的民生现状层面上,展开调查,汇集民意和数据的整理分析,着重探讨了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索中国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前景,为中华民族其他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给予适当的借鉴和参考并且希望民间文化遗产能够长存而非淹没于新时代的文化潮流中。 【关键词】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观念;措施 前言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戏曲、民间美术和民间书法等。民间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对了解文化国情、民情,促进文化创造,增强国家文化实力、建设国家文化主权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引起国内上下一片哗然。诚然,在中国工业化产业迅速发展,经济迅速飞涨的时代,相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却频遭冷落。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导致新一代年轻人大多只“食用”快餐文化,因此,本文将广泛调查民意,收集民众心中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见,深入分析数据。 如何唤起民众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重新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如何进一步创新文化,使之与现代化社会产业接轨,与当代人的生活接洽,正是本文探索的目的。

汉江平原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天津农学院 景观生态学学期末考试论文题目:汉江平原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学生姓名李然 学号1207074107 院别人文学院 专业班级2012级旅游管理专业2 班 指导教师张瑞英 成绩评定 2015年6月

汉江平原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一.景观生态学概论 景观生态学是以地理学和生态学为基础,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结构、功能和演化对生物活动、人类活动的影响。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使城市景观符合生态学意义,同时有助于解决城市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正在发展的新兴交叉性学科。对空间格局与过程相互关系研究是其主要特色和理论核心之一,在解决各种宏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现实问题中明晰的应用前景。 本质上,景观生态学是在时空尺度两方面区别于生态系统生态学。对景观生态学家而言,景观一般是指包括一系列生态系统类型的异质陆地地域,具有相应生态系统类型的重复格局和数以公里计的空间范围。其涉及的空间尺度远大于生态系统生态学而与景观或区域规划的尺度更为接近。尽管景观生态学考虑的基本范围是所谓的景观尺度,该学科同时认识到较之更大和更小系统跨尺度关联的重要性。 景观生态规划即是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区域景观生态学系统优化为基础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景观生态规划和景观生态建设是流域生态管理的基础、手段和重要内容。其基本任务是协调和改善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发展经济生产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完整。 二.四湖流域概况 四湖流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因境内有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而得名。现仅剩下长湖和洪湖。流域面积11618平方公里,水资源较为丰富,是湖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洪涝灾害、水污染和血吸虫病是四湖流域面临的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四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与流域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关系密切。因为水是流域的核心要素和联系纽带,水文联系和水循环的破坏必然导致流域生态系统结构的失衡和功能的衰退,四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和根源正在于此。 流域生态管理以流域为单元,通过流域生态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维持土地资源的持续生产能力,提高流域各种资源管理水平,满足各种生态用水需要,防止或降低灾害损失,优化流域内产业结构,保持和加强流域内可再生资源的恢复与发展,促进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尤其是现有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和繁育,协调和改善流域内各种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管理,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四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 江汉平原四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洪涝灾害、水体污染,尤其是天然水域面积减小,湖泊湿地萎缩,生态功能退化,对洪水的滞纳能力和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减弱,湖泊河道淤塞,水流不畅,为钉螺的繁殖孳生创造了条件。3.1洪涝灾害 洪涝是一种发生范围大、频率高的自然灾害,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就有“五害之首水为大”的说法。四湖流域,历史上曾经是古云梦泽的一部分。由于湖泊的自然消亡和人类的围湖垦殖,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以农田为景观基质、湖泊为主要镶嵌体、河渠为主要廊道的人工管理景观。这一沧海变桑田的景观演变,它带给人类的既是一个富庶的鱼米之乡,以占湖北省6%的国土面积,养活10%的人口,贡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思南县第五中学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只有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实现文化传承,养成实现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能力,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体现出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特色。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意见》和省民委《关于做好民族文化进校园方案的通知》,以及县教育局 了以校长秦重文件精神,从2008年起,学校组织了“体育大课间”,成立军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教师分组到学生中监督并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主题: 我阳光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活动时间:上午第二节课下后课间操30分钟;活动内容主要分为:蛇形跑、队形变换、徒手操、分组活动、放松操等。针对我校所处地区民间文化底蕴丰厚,地域分布较广,民族文化异彩实际和学校情况,将学校教师分成二十三个组,重点围绕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本土民族中较为久远文化教育,人情风俗,文化活动内容及开展的形式等方面内容,重点搜集了散落在四村八寨的民间歌谣、民间戏曲、民间风俗、民族饮食、民族英雄人物以及民间工艺制作等原始资料。几年来,我校为了传承发展我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民

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紧紧围绕项目学校要求,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调动广大师生的学习宣传积极性,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全体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搜集资料,查缺补漏,用好每周两节民族文化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扎实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我校民族特色,为深层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气氛,为学校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申报省级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学校积累了很多经验,积累了很多资料,为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气氛。现对我校这几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 1、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我们紧紧围绕县传统文化,并在教学中去传承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教育不脱离人民群众,真正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通过几年的努力,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育品牌。 2、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凡是参与此项活动的老师,各级领导以及民间艺人都深刻认识到,很多民族民间文化精髓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化或遗忘,学校必须要紧紧抓住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挖掘整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唤起全民意识,为此,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校根据实际,结合上级部门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 各项活动,进行宣传发动工作。2011年6月18日,由我校老师组织学生自编自导的《茉梨花舞》参加“多彩贵州”选拔赛中获县“二等奖”。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文艺表演再次受到思南县内各地来宾和各级领导以及全乡民众的高度评价。我

汉江流域降水、蒸发及径流长期变化趋势及持续性

第30卷第6期2 0 1  2年6月水 电 能 源 科 学 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Vol.30No.6 Jun.2 0 1  2文章编号:1000-7709(2012)06-0006- 04汉江流域降水、蒸发及径流长期变化趋势及持续性分析 陈燕飞1,2 ,张 翔2 (1.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湖北荆州4340231;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分析汉江流域降水、蒸发、径流等水文要素长期变化趋势是开发利用汉江水资源、研究人类活动对江汉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前提。基于汉江流域13个水文站1960~2003年逐月降水量、气温观测资料,采用高桥蒸发模型计算了汉江流域年径流量,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该流域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由Hurst指数分析了各水文要素变化趋势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采用高桥蒸发模型间接计算年径流量适应性较强, 值得推广;汉江上游多数站点年降水量减少,下游站点年降水量增加,且变化趋势不显著;上游站点年蒸发量增加趋势显著,其余站点变化趋势不显著;上游多数站点年径流呈不显著减少状态,下游钟祥、天门和武汉站径流呈不显著增加状态;各站点水文要素均具有很强的持续性,降水、蒸发、径流的常数C分别为0.73、0.95、0.97。 关键词:水文要素;高桥蒸发模型;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Hurst指数法中图分类号:TV122;P333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1-10-15,修回日期:2011-12- 0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30632,71073115 )作者简介:陈燕飞(1982-),女,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水文学,E-mail:flyney @163.com通讯作者:张翔(1969-),男,教授,研究方向为基于生态水文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E-mail:scottzhx@y eah.net 近年来, 对汉江流域降水量变化的研究较多,如周月华等[1] 对汉江流域水资源进行了初步分 析;陈华等[2]分析了汉江流域1951~2003年降水、 气温时空变化趋势;郭靖等[3,4] 应用ANN统计降尺度法和光滑支持向量机预测了汉江流域的降水变化。在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的情况下,深入研究汉江流域各水文要素,特别是径流变化特征, 对更好地理解气候变暖过程、指导汉江流域湿地保护、汉江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利用汉江流域13个水文站1960~2003年逐月降水量、气温观测资料,采用高桥浩一郎陆面实际蒸散发模型( 简称高桥蒸发模型)计算了汉江流域年径流量,采用Mann-K endall非参数检验法(简称M-K法)分析了该流域的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由Hurst指数分析了各水文要素变化趋势未来的可持续性。 1 研究区概况 汉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地处我国南北水文、气候特征变化的过渡带,流域水资源丰富。年均降水量 700~1  000mm,年内分配不均,5~10月径流量占全年75%左右,年际变化较大, 是长江各大支流中流量变化最大的河流。汉江流域地形复杂,且受北亚热带季风影响,是气候变化脆弱地带。本文通过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选取汉江流域13个水文站(图1)1960~2003年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以分析汉江流域各水文要素长期变化趋势。 图1 汉江流域水文站点分布 Fig.1 Distribution of hydrolog ical stationsin Hanjiang  Basin2 研究方法 2.1 高桥蒸发模型 高桥蒸发模型采用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两个要素即可估算月平均地面蒸发量, 计算简便,因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儒、释、道“三教合流”,其中“释”(即佛)、“道”都属于宗教文化,其繁荣发展都与河南息息相关。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被奉为鼻祖的老子李聃是河南鹿邑人。登封中岳庙是历代皇帝祭祀中岳神的地方,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之一。济源的王屋山为道教“十二洞天”之一,是唐代著名道长司马承祯携玉真公主出家修道的地方.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就在河南洛阳。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佛教三大艺术宝库之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推动佛教信仰大众化的净土宗祖庭就在开封相国寺。标志着佛教文化中国化初步完成的“禅宗”,其祖庭就在嵩山少林寺。在佛教文化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鼎鼎大名的玄奘法师,是河南偃师人,也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典型代表也在登封嵩山脚下. 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的精华,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虽然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仍然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并且日益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设立孔子学院、兴起汉语热就是明证)。人们正在研究,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中惟独中华文明得以五千年不断地延续下来。那么,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否应该更加热爱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并且为祖国文化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呢?答案是肯定的.但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浅薄。作为教育者,如何让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尤其是它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在青少年心中形成积淀,去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就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有一段明确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可见党和政府已经把传统文化列入了中小学课程范围,不是可有可无、可缓可急之事,而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富创造性的任务。 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极其丰富,诸如文、史、哲、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和极深的内涵.作为中小学课程,我们只能因地制宜,除正式课程外,有选择地开展一些活动课和选修课来进行这项开发工作。 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精髓,在弘扬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语文课本身的主要任务是字、词、句、读、写、练,如要更好地涉及传统技艺,则还需语文活动课和艺术选修课来承担。 从艺术选修的角度,大家首选了剪纸欣赏和创作的学习。剪纸艺术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最普遍的传统艺术之一。它所用的工具和材料简单而普遍,表达的形象简练而生动,极富装饰效果。它取材广泛,如人们的生产生活情景,令人喜爱的动植物、富有喜庆寓意的题材和戏曲人物、传说故事等。这些题材生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XX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

XX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 策 XX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XX市文化局局长XXX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一个民族和地区最可珍惜的宝贵财富。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持我们的文化基础,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XX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积极配合,广大文化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予以解决。 一、XX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 XX地处金沙江、岷江汇合处,是长江正源的起点,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筠连县巡司镇拱猪洞发现了距今4万年的古人类臼齿化石,翠屏区、XX县等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石器,部分带有云贵高原史前文明特征,证明这里曾是古代文明交汇和融合的地方。西汉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XX筑僰道城,迄今已有2180余年的历史。同时,XX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古语言文字、口述文学、传统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6大类,90多个项目,其中屏山县的“金江号子”、江安县的“竹簧工艺”、翠屏区的“面塑”和XX县的“小彩龙”等均有较高的知名度。由于XX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6年5月,市境内共保存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0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僰人悬棺、真武山古建筑群、夕佳山民居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旧州塔、大观楼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云南会馆、武庙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5处(北岩寺、叙府会馆等)。另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翠屏区李庄镇),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处(江安县),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屏山县龙华镇),历史文化古街区1处(冠英街)。文博单位共收藏有石器、铜器、陶器、字画等各类

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探索.doc

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探索 摘要:汉江流域在我国水资源配置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水利部于2012年批复了汉江流域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的方案,以探索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模式和方法。对汉江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的背景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建立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加强水源地保护与管理以及构建跨部门和跨区域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及其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汉江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推进节水减污型社会建设、合理配置和调度水资源以及完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节水优先;水量调配;汉江流域 1试点背景 汉江是长江中游左岸最大的支流,干流全长1577km,流域面积为15.9万km2,流域范围涉及陕西省、湖北省、河南省、甘肃省、四川省和重庆市,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73.18亿m3。汉江在我国水资源配置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流域内城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及引汉济渭工程的水源地。随着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而带来的用水量增长,以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成通水,汉江流域的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压力日益显现,流域管理面临着较大的挑战[2]。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矛盾日益突出。2010年,汉江流域的用水量

为144.65亿m3,水资源利用率超过了25%,为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高的支流。规划2030年汉江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率将达到50%以上。汉江干流规划的15个梯级水电站已建成了8个,干支流已建蓄水工程的调节库容超过了250亿m3,约占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的45%。大规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变了河流的天然水文情势,导致流域内外、上下游、河道内外以及区域间的用水矛盾日益复杂、纠结。汉江流域用水效率较低。现有供水工程中,无调节的引提水工程占地表水供水量的50%以上。流域内水资源的利用方式较为粗放,2010年,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仅为0.490,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44.00m3,较全国平均水平90.00m3高出约60%。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趋于严重[3]。汉江流域水质状况总体为良好,但是局部河段出现了“水华”,部分支流污染严重。丹江口库区部分入库支流的水质较差,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水源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白河及唐河南阳河段污染严重,成为省际污染纠纷的敏感点。汉江干流钟祥以下河段枯水期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连续出现过多次较大范围的“水华”现象。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能力薄弱。在开始试点之前,汉江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缺乏明确的约束性管理指标,电调服从水调的水资源调度秩序尚未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缺乏强有力的监管;覆盖流域水系、行政区域、重要工程的水资源监控系统尚未建立,丹江口水库周边重要的取引水工程或口门均未建立水资源监控设施。 2试点目标及任务

最新保护文化遗产优秀演讲稿(精选)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以及56个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显现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及天才的艺术创造,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许多种类或世界独有,或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人类文化遗产可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化遗址、遗存、文物、文献等;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以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技艺、技巧和瞬间表现形式传承的文化遗存,是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口耳相传,诉诸视听而疏于记录和固态化。因而常常是转瞬即逝的,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在落后的记录手段和技术条件下,基本无法恢复或再生。这就意味着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丰富,但也很脆弱。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呈现出岌岌可危的现状,如民间戏曲、戏剧在衰落,年画、剪纸、皮影正在逐渐消失。而与此同时,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吸引着世界目光。无论是“中国京剧欧洲行”的顺利开展,昆曲和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文化遗产”名录,还是《卧虎藏龙》获奥斯卡奖项,都说明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是就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到越来越多世界认同的同时,许多的国家将许多本属于我国的文化遗产纳入本国家的文化产业战略,对这一宝贵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已经久远的“敦煌”艺术的流失,景泰蓝、宣纸技术被窃,到近年来美国《花木兰》的高上座率,韩国的皇家音乐“申遗”(韩方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明确说明该项艺术源自中国),以及韩国欲夺我们的“端午节”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商标在美国抢注等事件屡屡发生,这在说明中国非物质文化独特地位的同时,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行动迟缓,一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将被他人“端走”,我国优秀的文化将被肢解。 二、在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遇到的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确定了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民间艺术工作给予扶持的方针。各地政府对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积极行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些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开展起来。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普查力度不大。由于民间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长期不被重视,政府部门的普查工作力度不大,至今对于我们民间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状况、存在种类数量和消失的状况等认识不清,缺乏深入和广泛的了解。 二是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滞后,资金技术贫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缺乏正确的开发利用。如由于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资金不足,一些小规模的非物质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