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7.4概率波

17.4概率波

导入新课

问题

波和粒子是两种不同的研究对象,具有非常不同的表现,那么,为

什么对于光子、电子和质子等粒子

又能集它们于一身呢?

知识回顾

光是一种物质,它既具有粒子性,

又具有波动性。

一个能量为E 、动量为p 的实物

粒子同时具有波动性,动量为P 的粒子波长:P

h =λ频率:h

ε

υ=

回顾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认识过程

1、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支持微粒说.微粒说可以解释光的一些现象.微粒说对有些光学现象的解释感到困难。

2、惠更斯提出了波动说。

3、19世纪,通过光的干涉、衍射实验和光电效应的发现,最后统一到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的波粒二象性。

结论

在惠更斯与牛顿的争论中由于他们认识的局限性,认为光子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绝对不能统一起来,是相互排斥的.在结论上这是一种错误的绝对的认识论,由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就是“亦此亦彼”的观点.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第四节概率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微粒说的基本观点及对光学现象的解释和所遇到的问题。

了解波动说的基本观点及对光学现象的解释和所遇到的问题。

了解事物的连续性与分立性是相对的,了解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了解光是一种概率波。

2、过程与方法

领悟什么是概率波

了解物理学中物理模型的特点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

通过数形结合的学习,认识数学工具在物理科学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在揭示物质波的过程中体现的“亦此亦彼”的认识论.了解这种先进的认识论

可以有意识地抛弃落后的“非此即彼”的认识论,从而建立科学的认识观。

在物质波理论的学习中,进一步强化有关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实验——

理论假设——进一步实验——修正理论或提出新的假设”。

解人类的认识都是有一定时期局限性的,没有在一切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中完善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利用公式λ=h/p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

物质波的概念、通过物质波的概念认识“轨迹”描述的局限,进一步了解牛

顿力学的局限性.

本节导航

一、经典的粒子和经典的波

二、概率波

一、经典的粒子和经

典的波

在经典物理学的观念中,,人们形成了一种观念,物质要么具有粒子性,要么具有波动性,非此即彼。任意时刻的确定位置和速度以及空中的确定轨道,是经典物理学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与经典的粒子不同,经典的波在空间中是弥散开来的,其特征是具有频率和波长,也就是具有时空的周期性。

物理学中物质分为电子、质子等实物和电场、磁场等场类的两大类。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认为运动的物质也有波动性,运动的物质对应的波就叫物质波。

由于这一理论是德布罗意提出的,因此也叫德布罗意波。

所有的物质都有德布罗意波,只是动量越大其波长越短,波动性越弱,粒子性越强。

显而易见,在经典物理学中,波和粒子是两种不同的研究对象,具有非常不同的表现。那么,为什么光和微观粒子既表现有波动性又表现有粒子性的双重属性呢?

二、概率波

1、德布罗意波的统计解释

1926年,德国物理学玻恩(Born,1882—1972)提出了概率波,认为个别微观粒子在何处出现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大量粒子在空间何处出现的空间分布却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

为了了解光波和物质波是什么样的波,还是从波的波粒二象性入手。

观察下图的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实验原理以及结论:

从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双缝s

1和s

2

后在屏

上显示明暗条纹。按照光的波动理论,条纹的明暗表示到达屏上的光的速度不同。按照光子的模型,每个同频光子都带有一份能量,所以条纹明暗的分布应该是到达屏上的光子数目的分布。

因此,光的强弱对应于光子的数目,即明纹处到达的光子的数多,暗纹处到达光子数少。

这是否可以认为,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表现出了波动行,而不是光子本身就具有波动性呢?

2、概率波对光的双缝衍射现象的解释:

光是一种粒子,它和物质的作用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用很弱的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从光子打在胶片上的位置,我们发现了规律性。

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随机变量: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间不能预料到什么值的变量。 2.总体:又称母全体、全域,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3.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 4.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 5.次数: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为频数。 6.频率: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被总的事件数目除,亦即某一数据出现的次数被这一组数据总个数去除。 7.概率:某一事物或某一情在某一总体中出现的比率。 8.观测值:一旦确定了某个值。就称这个值为某一变量的观测值。 9.参数:又称为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统计量:样本的那些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特征值。 第二章统计图表 1.统计表:是由纵横交叉的线条绘制,并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要求整理、归类、排列、填写在内的一种表格形式。一般由表号、名称、标目、数字、表注组成。 2.统计图: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通常横轴表示事物的组别或自变量x,称为分类轴。纵轴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或因变量,称为数值轴。一般由图号及图题、图目、图尺、图形、图例、图组成。 3.简单次数分布表:依据每一个分数值在一列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或总计数资料编制成的统计表,适合数据个数和分布范围比较小的时候用。 4.分组次数分布表:数据量很大时,应该把所有的数据先划分在若干区间,然后将数据按其数值大小划归到相应区域的组别内,分别统计各个组别中包括的数据个数,再用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适合数据个数和分布范围比较大的时候用。 5.分组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1)求全距 (2)定组距和组数 (3)列出分组组距 (4)登记次数 (5)计算次数 6.分组次数分布的意义: (1)优点:A.可将杂乱无章数据排列成序,以发现各数据的出现次数及分布状况。B.可显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和差异情况等。 (2)缺点:原始数据不见了,从而依据这样的统计表算出的平均值会与用原始数据算出的值有出入,出现误差,即归组效应。 7.相对次数分布表:用频数比率或百分数来表示次数 8.累加次数分布表:把各组的次数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加在一起。最后一组的累加次数等于总次数。 9.双列次数分布表: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4章作业题解25554

第四章作业题解 4.1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一种零件, 在一天内生产的次品数分别记为 X 和 Y . 已知 ,X Y 的概率分布如下表所示: 如果两台机床的产量相同, 问哪台机床生产的零件的质量较好? 解: 11.032.023.014.00)(=?+?+?+?=X E 9.0032.025.013.00)(=?+?+?+?=Y E 因为 )()(Y E X E >,即乙机床的平均次品数比甲机床少,所以乙机床生产的零件质量较好。 4.2 袋中有 5 个球, 编号为1,2,3,4,5, 现从中任意抽取3 个球, 用X 表示取出的3 个球中的 最大编号,求E (X ). 解:X 的可能取值为3,4,5. 因为1.01011)3(35====C X P ;3.010 3 )4(3523====C C X P ; 6.010 6 )5(3524====C C X P 所以 5.46.053.041.03)(=?+?+?=X E 4.3 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1 {}(0,1,2,),(1)k k a P X k k a +== =+L 其中0a >是个常 数,求()E X 解: 1121 1 1()(1)(1)(1)k k k k k k a a a E X k k a a a -∞∞ +-====+++∑∑g g ,下面求幂级数1 1k k kx ∞ -=∑的和函数,易知幂级数的收敛半径为1=R ,于是有 1 2 1 1 1 ()(),1,1(1)k k k k x kx x x x x ∞ ∞ -==''===<--∑∑

根据已知条件,0a >,因此011a a < <+,所以有 2 21 ()(1)(1)1a E X a a a a = =+-+g . 4.4 某人每次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为p , 现连续向目标射击, 直到第一次命中目标为止, 求射击次数的期望. 解:因为X 的可能取值为1,2,……。依题意,知X 的分布律为 1(),1,1,2,k P X k q p q p k -===-=L L 所以)1( )()()(1 1 1 1 '-='='== ∑∑∑∞ =∞=∞ =-q q p q p q p p kq X E k k k k k k p p p q p 1 1)1(12 2=?=-= 4.5 在射击比赛中, 每人射击4 次, 每次一发子弹. 规定4弹全未中得0分, 只中1弹得15 分, 中2弹得30 分, 中3弹得55分, 中4弹得100分. 某人每次射击的命中率为0.6, 此人期 望能得到多少分? 解:设4次射击中命中目标的子弹数为X ,得分为Y ,则X ~B (4,0.6) 因为 0256.04.06.0)0(4 4=?==C X P 1536.04.06.0)1(311 4=?==C X P 3456.04.06.0)2(2224=?==C X P 3456.04.06.0)3(1334=?==C X P 1296.04.06.0)4(0444=?==C X P 所以Y 的分布律为 故期望得分为 1296.01003456.0553456.0301536.0150256.00)(?+?+?+?+?=Y E = 44.64 4.6 设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分布为1 32 {(1)}(1,2,,),3 k k k k P X k +=-= =L 说明X 的期望不存在。

概率波 不确定性关系

高中物理选修3-5同步练习试题解析 概率波 不确定性关系 1.有关光的本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了“微粒说”,惠更斯提出了“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它们都圆满地说明了光的本性 B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既可以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 C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光通过双缝时显示波动性,如果光只通过一个缝时显示粒子性 解析:牛顿主张的微粒说中的微粒与实物粒子一样,惠更斯主张的波动说中的波动与宏观机械波等同,这两种观点是相互对立的,都不能说明光的本性,所以A 、B 错,C 正确;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干涉出现明暗均匀的条纹。当让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单缝时,曝光时间短时表现出粒子性,曝光时间长时表现出波动性,因此D 错误。 答案:C 2.关于物质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电子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B .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 C .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 D .物质波就是光波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物质波概念,电子衍射图像的观测证明德布罗意关于物质波的假说是正确的,所以A 正确;只有运动的物质才有物质波与它对应,故C 错误;物质波与光波一样,也是一种概率波,即粒子在各点出现的概率遵循波动规律,但物质波不是光波,所以B 正确,D 错误;即正确选项是A 、B 。 答案:A 、B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都具有波动性 B .抖动细绳一端,绳上的波就是物质波 C .通常情况下,质子比电子的波长长 D .核外电子绕核运动时,并没有确定的轨道 解析:任何物体都具有波动性,故A 对;对宏观物体而言,其波动性难以观测,我们 所看到的绳波是机械波,不是物质波,故B 错;电子的动量往往比质子的动量小,由λ=h p 知,电子的波长长,故C 错;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规律是概率问题,无确定的轨道,故D 对。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样本空间:随机试验E 的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称为E 的样本空间。 2、随机事件:试验E 的样本空间S 的子集,称为E 的随机事件。 3、必然事件:在每次试验中总是发生的事件。 4、不可能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的事件。 5、概率加法定理:P(A ∪B)=P(A)+P(B)-P(AB) 6、概率乘法定理:P(AB)=P(A)P(B │A) 7、随机事件的相互独立性:若P(AB)=P(A)P(B)则事件A,B 是相互独立的。 8、实际推断原理: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会发生的。 9、条件概率:设A ,B 是两个事件,且P(A)>0,称P(B │A)=()()A P AB P 为在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条件概率。 10、全概率公式: P(A)= () ) /(1 B B i A P n i i P ∑= 11、贝叶斯公式: P(Bi │A)= ()( ) ∑=?? ? ????? ?? n i j A P j P i A P i P B B B B 1 12、随机变量:设E 是随机试验,它的样本空间是S=﹛e ﹜。如果对于每一个e ∈S,有一个实数X(e)与之对应,就得到一个定义的S 上的单值实值函数X=X(e),称为随机变量。 13、分布函数:设X 是一个随机变量,χ是任意实数,函数F(χ)=P(X ≤χ)称为X 的分布函数。 14、随机变量的相互独立性:设(χ,у)是二维随机变量 ,如果对于任意实数χ,у,有F(χ,у)=F x (χ)·F y (у)或 f (χ,у)= f x (χ)·f y (у)成立。则称为X 与Y 相互独立。 15、方差:E ﹛〔X-E(χ)〕2〕 16、数学期望:E(χ)= ()dx x xf ?∞ -+∞ (或)= i p i i x ∑+∞ =1 17、简单随机样本:设X 是具有分布函数F 的随机变量,若χ1 , χ2 … , χn 是具有同一分布函数F 的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则称χ1 , χ2 … , χn 为从总体X 得到的容量为n 的简单随机样本。 18、统计量:设χ1 , χ2 … , χn 是来自总体X 的一个样本,g(χ1 , χ2 … , χn )是χ1 , χ2 … , χn 的函数,若g 是连续函数,且g 中不含任何未知参数,则称g(χ1 , χ2 … , χn )是一统计量。 19、χ2(n)分布:设χ1 , χ2 … , χn 是来自总体N(0,1)的样本,则称统计量 χ2=n x x x 2......2212++ , 服从自由度为n 的χ2分布,记为χ2~χ2 (n). 20、无偏估计量:若估计量θ=θ(χ1 , χ2 … , χn )的数学期望E(θ)存在,且对任意θ ∈ (H)有E(θ)=θ,则称θ是θ的无偏估计量。 二、填空: 1、随机事件A 与B 恰有一个发生的事件A B ∪ A B 。 2、随机事件A 与B 都不发生的事件是A B 3、将一枚硬币掷两次,观察两次出现正反面的情况,则样本空间S= (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 4、设随机事件A 与B 互不相容,且P(A)=0.5,P(B)=31,则 P(A ∪ B)=65P (AB)=0。 5、随机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且P(A)= 3 1 ,P(B)=51,则P (A ∪ B )= 15 7。 6、盒子中有4个新乒乓球,2个旧乒乓球,甲从中任取一个用后放回(此球下次算旧球),乙再从中取一个,那么乙取到新 球的概率是95 。 4 8、若X 的分布函数是F(x)=P(X ≤ x) , x ∈ (-∝,+∝) 则当x 1 ≤ x 2 时,P (x 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一.波动-粒子二重性矛盾的分析 物质粒子既然是波,为什么长期把它看成经典粒子,没犯错误? 实物粒子波长很短,一般宏观条件下,波动性不会表现出来。到了原子世界(原子大小约1A),物质波的波长与原子尺寸可比,物质微粒的波动性就明显的表现出来。 传统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1)物质波包物质波包会扩散,电子衍射,波包说夸大了波动性一面。 (2)大量电子分布于空间形成的疏密波。电子双缝衍射表明,单个粒子也有波动性。疏密波说夸大了粒子性一面。 对波粒二象性的辨正认识:微观粒子既是粒子,也是波,它是粒子和波动两重性矛盾的统一,这个波不再是经典概念下的波,粒子也不再是经典概念下的粒子。在经典概念下,粒子和波很难统一到一个客体上。 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1926年玻恩提出了几率波的概念: 在数学上,用一函数表示描写粒子的波,这个函数叫波函数。波函数在空间中某一点的强度(振幅绝对值的平方)和在该点找到粒子的几率成正比。既描写粒子的波叫几率波。 描写粒子波动性的几率波是一种统计结果,即许多电子同一实验或一个电子在多次相同实验中的统计结果。 几率波的概念将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统一起来。微观客体的粒子性反映微观客体具有质量,电荷等属性。而微观客体的波动性,也只反映了波动性最本质的东西:波的叠加性(相干性)。 描述经典粒子:坐标、动量,其他力学量随之确定; 描述微观粒子:波函数,各力学的可能值以一定几率出现。 设波函数描写粒子的状态,波的强度,则在时刻t、在坐标x 到x+dx、y到y+dy、z到z+dz的无穷小区域内找到粒子的几率表示为,应正比于体积和强度 归一化条件:在整个空间找到粒子的几率为1。 归一化常数可由归一化条件确定 重新定义波函数, 叫归一化的波函数。 在时刻t、在坐标 (x,y,z)点附近单位体积内找到粒子的几率称为几率密度,用

17.4《概 率 波》教学案

新课程人教版物理选修模块3-5(2007年3月第2版) 17.4 概率波 泰安第三中学李克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经典粒子与经典波的基本特性。 2.知道经典的粒子与经典的波的区别与联系。 3.知道光是一种概率波,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 4.理解什么是概率波。 ★过程与方法 理解什么是概率波,并能用概率波的概念解释干涉,衍射等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理论的建立过程,体会科学发展的无限性。 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及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类对光波物质波的认识发展过程。 难点:理解什么是概率波。 【教具准备】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前置复习】:什么是物质波? 【新课导入】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具有波动性,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那么光波和物质波到底是什么样的波?(设置悬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多媒体板书:17.4 概率波) 【讲解过程】 教师:分析物理现象、建立科学理论时,经常要建立模型,研究光波和物质波怎样建立模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看一下经典物理学怎样建立模型解释问题的。(板书:一经典的粒子和经典的波)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第40页1-4自然段,然后思考回答幻灯片上的几个问题。(多媒体打出如下问题:1:经典物理学建立了几种模型?2:回顾学过的运动,那些运动以粒子模型方式处理?那些运动以波动模型方式处理?3:经典的粒子模型基本特征是什么?有何缺陷?4:经典的波动模型基本特征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后马上思考提出的问题,并同学之间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学生开始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经典物理学建立了2种模型,粒子模型和波动模型。 学生:以粒子模型处理的有: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以波动模型处理的有:绳波,水波,声波等机械波,电磁波…………学生:经典的粒子模型基本特征是:有一定的的空间大小,有一定的质量,有的有电荷。只要知道物体的初始条件(初始位置、初速度)以及受力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就能确定它们以后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进而确定它们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缺陷:有些问题想着简单处理起来很麻烦。 学生:经典的波动模型基本特征是:其特征是具有波长和频率,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周期性。例如声波,电磁波,水波可用波长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物理量来描述,具有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概率论名词解释总结归纳归纳

精心整理 第一课 随机试验:可重复进行;试验结果不止一个且无法事先断定;但所有可能结果是可知的。每一种结果称为一个随机事件。 随机现象:自然界中的客观现象,当人们观测它时,所得结果不能预先确定,而仅仅是多种可能结果之一 随机试验: 基本事件: 必然事件:肯定会出现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 组成 相容: 不相容: 第二课 概率: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机率或可能性,是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同时,概率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一般以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主观概率:与主观臆测不同,这种相信的程度虽是种主观的,但又是根据经验、各方面知识,对客观情况进行分析、推理、综合判断而作出的

第三课 条件概率:设事件A和B是随机试验Ω中的两个事件,则A事件发生的前提下,B事件发生的概率 主观概率:主观概率估计是贝叶斯决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在不完全情报下,用主观估计,再利用期望和概率修做出最优决策,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 贝努里(伯努利)概率模型:每次试验只有A事件发生和不发生两种结果,独立地做了n次重复试验。在n次试验中A出现 其中p为每次试验中A 随机变量:设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为。是定义在样本空间上的实值单值函数,则称为随机变量为随机变量 离散型随机变量: 即,期望通常与每一个样本结果都不相等 大数定理:是——叙述随机变量序列的前一些项的算术平均值,在某种条件下收敛到这些项的算术平均值,在某种条件下收敛到这些项的均值(期望)的算术平均值——的定理 总的来说,关于大量随机现象的平均结果稳定性的定理,统称大数定理 第六课

中心极限定理:概率论中讨论随机变量序列部分和分布渐近于正态分布的一类定理 第七课 总体:总体是我们所研究对象的所有个体之和;而样本是从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若总体中个体数目有限,则称为有限总体,否则为无限总体 总体本质上可以看作是某种数量指标的集合 第八课 点估计: 极大似然法: 个给定样本的可能性最大 点估计: 区间估计 弃真错误:原假设本来是正确的,但由于ɑ取值过大,导致结果落在小概率内,拒绝了它,称弃真错误 取伪错误:原假设本来是错误的,但由于ɑ取值较小,反而接受了它,称取伪错误点估计:直接以样本统计量作为相应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缺陷是没法给出估计的可靠性,也没法说出点估计值与总体参数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练习题4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练习题4答案

试卷答案 第 1 页 (共 9 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练习题4答案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22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选择题(10小题,共30分) 1、若P(A)=0.3,()0.1P AB =,则P(AB)=__________. 答案:0.2 2、每次试验的成功率为(01)p p <<,进行重复独立试验,直到第10次试验才取得4次试验成功的概率为( )。 A 、4 4610 (1)C p p - C 、3469(1)C p p - C 、4469(1)C p p - D 、336 9(1)C p p - 答案:B 3、若标准正态分布的函数0,1 () F x ,当x a =和x a =-时 相等,且0,1 (0.5)0.6915F =,则0,1() F a 的值是( )。 A 、0.6915 B 、0.5 C 、0 D 、0.3930 答案:B 4、设,ξη相互独立,并服从区间[0,1]上的均匀分布则( )。 A 、ζξη=+服从[0,2]上的均匀分布, B 、ζξη=-服从[- 1,1]上的均匀分布,

试卷答案第 1 页(共 9 页)

试卷答案 第 1 页 (共 9 页) A 、 12 12223 4 ~(2) () X X t X X -+ B 1 22 1 ~(1) n i i n t n X =--∑ C 、 3 21 24 (1)3~(3, 3) i i n i i n X F n X ==--∑∑ D 122 21 2 ~(2) t X X + 答案:D 9、设1 2 ,,,n X X X ???是来自正态总体2 (,)N μσ的简单随机 样本,2 σ未知,X 是样本均值。 ()22 111n i i s X X n ==--∑若用 X k X k n n ?-+ ? 作为μ的1α-置信区间,则k 应取正 态分布的分位数( )。 A 、12 1.96, u α- =或t 分布的分位数 B 、()11t n α -- C 、 1 t α - D 、1 2 (1) t n α-- 答案:D 10、当正态总体X 的方差2 ()D X σ=未知,检验期望 EX μ=用的统计量是( )。 A () ()02 21(1) n k k x n n x x μ=--?? - ??? ∑ B 、 ()()01 2 21n k k x n x x μ=-?? - ??? ∑

高中物理-概率波、不确定性关系练习

高中物理-概率波、不确定性关系练习 A组 1.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波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出现了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曝光时间不太长时,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表现出光的波动性 B.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可以预测 C.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能表现出光的粒子性 D.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 解析:曝光时间不太长时,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表现出光的粒子性,选项A错误;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不可以预测,在某一位置出现的概率受波动规律支配,选项B错误;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能表现出光的波动性,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故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D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都具有波动性 B.抖动细绳一端,绳上的波就是物质波 C.通常情况下,质子比电子的波长长 D.核外电子绕核运动时,并没有确定的轨道 解析:任何物体都具有波动性,故A对;对宏观物体而言,其波动性难以观测,我们所看到的绳波是机械波,不是物质波,故B错;电子的动量往往比质子的动量小,由λ=知,电子的波长长,故C错;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规律是概率问题,无确定的轨道,故D对. 答案:AD 3.电子的运动受波动性的支配,对于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可以用确定的坐标描述它们在原子中的位置 B.电子绕核运动时,可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确定它的轨道 C.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D.电子轨道只不过是电子出现的概率比较大的位置 解析:微观粒子的波动性是一种概率波,对于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已经不适用了,所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不能用确定的坐标描述它们在原子中的位置,电子的“轨道”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电子轨道只不过是电子出现的概率比较大的位置,综上所述,选项C、D正确. 答案:CD 4.关于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典物理学中的粒子任意时刻有确定位置和速度以及时空中的确定轨道 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光通过双缝时显出波动性,那么光只通过一个缝时就显出粒子性 C.光学中某些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而某些现象又表明光具有粒子性,说明光有时是波,有时是粒子 D.经典物理的粒子模型和波动模型在微观世界变成了波粒二象性模型 解析:任意时刻的确定位置和速度以及时空中的确定轨道,这是经典物理学中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所以选项A正确;但经典的粒子模型和波动模型在微观世界变成了波粒二象性模型,选项D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1.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只包括(确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有限个观察单位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finite population)。假想的,无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称为无限总体(infinite population)。 2. (总体)参数(parameter):总体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总体参数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变的。 3.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 4. 样本含量(sample size):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 5. 变量(variable):观察对象个体的特征或测量的结果。由于个体的特征或指标存在个体差异,观察结果在测量前不能准确预测,故称为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简称变量(variable)。变量的取值称为变量值或观察值(observation)。根据变量的取值特性,分为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6. 数值变量(Numerical variable):又称为计量资料、定量资料,指构成其的变量值是定量的,其表现为数值大小,有单位。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的数值,组成的资料。 7. 计数资料: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 8. 抽样(sampling):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称为抽样。 9.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由于抽样造成的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特点是不能避免的,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10. 误差(error):统计上所说的误差泛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主要有以下二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 11.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1-α的可信区间,又称置信区间。 12. 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按一定的概率大小估计总体均数所在的范围(CI)。常用的可信度为95%和99%,故常用95%和99%的可信区间。 13. 变异(variation):同质事物间的差别。由于观察单位通常即为观察个体,故变异亦称为个体变异(individual variation)。 16. 平均数(average):也叫平均值,是一组(群)数据典型或有代表性的值。这个值趋向于落在根据数据大小排列的数据的中心,包括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中位数(median)等。 17. 中位数(median):将一组观察值按升序或降序排列,位次居中的数,常用M 表示。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或不规则分布资料和开口资料。所谓“开口”资料,是指数据的一端或两端有不确定值。当n 为奇数时,M=X (n+1)/2;当n 为偶数时,M=[X n/2+ X n/2+1]/2。 18. 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一种位置指标,以P x 表示,一个百分位数Px 将全部观察值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上有x%的观察值小于Px 小,有(1-x%)的观察值大于Px 。 19.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 CV):亦称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dispersion),为标准差与均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100%X s/CV ?=, 变异系数没有度量衡单位,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离散程度。 20. 频率(relative frequency):在n 次随机试验中,事件A 发生了m 次,则比值 22. 概率(probability):在重复试验中,事件A 的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加将愈来愈接近一个常数p ,这个常数p 就称为事件A 出现的概率(probability),记作P(A)或P 。 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 来表示。 23. 统计量(statistic):由样本所算出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 24.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用以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指标,称为相关系数,又称为积差相关系数(coefficient of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总体相关系数用希腊字母ρ表示,而样本相关系数用r 表示,取值范围均为[-1, 1]。 25. 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直线回归方程Y ?= a+b X 的系数b 称为回归系数,也就是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表示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平均改变 b 个单位。 26. 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range):也称为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医学上常把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值范围称为该指标的正常值范围。绝大多数:可以是90%、95%、99%等等,最常用的是95%。正常人:不是指健康人,而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人群。又称参考值范围,是指特定健康人群的解剖、生理、生化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习惯上是确定包括95%的人的界值。 28. 统计推断(statistic inferenc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含量的样本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样本的信息判断总体的特征,这一过程称为统计推断。 29.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SE):在统计理论上将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用来衡量抽样误差的大小。据此,样本均数的标准差X σ称为标准误。 30. 参数估计(parameter estimation):由样本信息估计总体参数。它包括两种: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作为对应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区间估计: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1-α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又称置信区间。这种估计方法称为区间估计。 33. 95%可信区间含义:如果重复若干次样本含量相同的抽样,每个样本均按同一方法构建95%可信区间,则在这些可信区间中,理论上有95个包含了总体参数,还有5个未估计到总体均数。 34.Ⅰ类错误(type Ⅰerror):统计学上规定,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 0,这类“弃真”的错误称为Ⅰ型错误或第一类错误,Ⅰ型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 35.Ⅱ类错误(type Ⅱerror):统计学上规定,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 0,这类“存伪”的错误称为Ⅱ型错误或第二类错误,Ⅱ型错误的概率用β表示。 36. 检验效能(power of a test):又称把握度,即两总体确有差别,按α水准能发现它们有差别的能力。 37. 参数检验:总体分布已知,对其中一些未知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这类统计推断的方法叫参数统计或参数检验。 38. 参数检验:假定比较数据服从某分布,通过参数的估计量(x , s)对比较总体的参数(μ)作检验,统计上称为参数法检验(parametric test)。如t 、u 检验、方差分析。 39. 率(rate):又称频率指标,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40. 构成比(proportion):又称构成指标,它说明一种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数表示。 41. 比(ratio):又称相对比,是A 、B 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A 为B 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它是对比的最简单形式。其计算公式为:比=A/B 。 统计学(Statistics ):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 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 ):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 ):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第17章 4 概率波 5 不确定性关系

4 概率波 5 不确定性关系 1.经典的粒子和经典的波 (1)经典的粒子 ①含义:粒子有一定的空间大小,有一定的质量,有的还带有电荷. ②运动的基本特征:遵从牛顿运动定律,任意时刻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在时空中有确定的轨道. (2)经典的波 ①含义:在空间是弥散开来的. ②特征:具有频率和波长,即具有时空的周期性. 2.概率波 (1)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而是光子自身固定的性质,光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可以通过波动的规律确定,所以,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2)物质波也是概率波:对于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单个粒子的位置是不确

定的,但在某点附近出现的概率的大小可以由波动的规律确定.对于大量粒子,这种概率分布导致确定的宏观结果,所以物质波也是概率波. [再判断] 1.经典粒子的运动适用牛顿第二定律.(√) 2.经典的波在空间传播具有周期性.(√) 3.经典的粒子和经典的波研究对象相同.(×) 4.光子通过狭缝后落在屏上明纹处的概率大些.(√) 5.电子通过狭缝后运动的轨迹是确定的.(×) [后思考] 1.对于经典的粒子,如果知道其初始位置和初速度,能否确定其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 【提示】能.经典粒子的运动规律符合牛顿运动定律,其运动轨迹也是可以确定的,因此,某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也可以确定. 2.是否可以认为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表现出波动性? 【提示】不可以.实验说明:如果狭缝只能让一个光子通过,曝光时间足够长,仍然能得到规则的干涉条纹,说明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 [合作探讨]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设法控制入射光的强度,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经过不同的时间相继得出如图17-4-1光子在胶片上的分布图片. 图17-4-1 探讨1:图甲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少量光子表现出光的粒子性,但其运动规律与宏观粒子不同,其位置是不确定的. 探讨2:图乙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大量光子表现出光的波动性,光波强的地方是光子到达的机会多

概率与统计 (4) - 副本

第38练“排列、组合”的常考问题 题型一排列问题 例1即将毕业的6名同学排成一排照相留念,个子较高的明明同学既不能站最左边,也不能站最右边,则不同的站法种数为________. 题型二组合问题 例2在一次国际抗震救灾中,从7名中方搜救队队员,4名外籍搜救队队员中选5名组成一支特殊搜救队到某地执行任务,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有多少种组队方法. (1)至少有2名外籍搜救队队员; (2)至多有3名外籍搜救队队员. 题型三排列与组合的综合应用问题 例34个不同的球,4个不同的盒子,把球全部放入盒内. (1)恰有1个盒不放球,共有几种放法? (2)恰有1个盒内有2个球,共有几种放法? (3)恰有2个盒不放球,共有几种放法? 1.设集合A={1,2,3,4,5,6},B={4,5,6,7,8},则满足S?A且S∩B≠?的集合S的个数是() A.57B.56 C.49D.8 2.(2013·四川)从1,3,5,7,9这五个数中,每次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分别记为a,b,共可得到lg a -lg b的不同值的个数是() A.9B.10 C.18D.20 3.一排9个座位坐了3个三口之家,若每家人坐在一起,则不同的坐法种数为() A.3×3! B.3×(3!)3 C.(3!)4D.9! 4.若从1,2,3,…,9这9个整数中同时取4个不同的数,其和为偶数,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A.60种B.63种C.65种D.66种 5.将2名教师,4名学生分成2个小组,分别安排到甲、乙两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小组由1名教师和2名学生组成,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A.12种B.10种C.9种D.8种 6.现有12件商品摆放在货架上,摆成上层4件下层8件,现要从下层8件中取2件调整到上层,若其他商品的相对顺序不变,则不同调整方法的种数是() A.420B.560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带答案

单选题(共40 分) 1、在假设检验问题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的意义是() (C) A、在H0不成立的条件下,经检验H0被拒绝的概率 B、在H0不成立的条件下,经检验H0被接受的概 率C、在H0成立的条件下,经检验H0被拒绝的概率D、在H0成立的条件下,经检验H0被接受的概率2、设,AB是两个事件,且P(A)≤P(A|B),则有 (C) A、P(A)=P(A|B) B、P(B)>0 C、P(A|B)≥P(B) D、设,AB是两个事件 3、某中学为迎接建党九十周年,举行了”童心向党,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经预赛,七、八年纪各有一名同学进入决赛,九年级有两名同学进入决赛,那么九年级同学获得前两名的概率是()(A) A、1/6. B、1/5. C、1/4. D、1/3. 4、设,,ABC是三个相互独立的事件,且0(B) A、AUB与c B、AC与C C、A-B与C D、AB与C 5、设随机事件A与B相互独立,P(A)=0.5,P(B)=0.6则P(A-B)= (D) A、1/2. B、1/5. C、1/4. D、1/12. 6、将C,C,E,E,I,N,S等7个字母随机的排成一行,那末恰好排成英文单词SCIENCE的概率为 (A) A、4/7. B、4/9. C、5/11. D、6/7. 7、设事件,AB满足ABBB,则下列结论中肯定正确的是()(D) A、AB互不相容 B、AB相容 C、互不相容 D、P(A-B)=P(A) 8、已知P(B)=0.3,P(AUB)=0.7,且A与B相互独立,则P(A)=(D) A、0.2 B、0.3 C、0.7 D、0.5 9、若事件A和事件B相互独立, P(A)==,P(B)=0.3,P(AB)=0.7,则则(A) A、3/7. B、4/7. C、5/7. D、6/7. 10、,设X表示掷两颗骰子所得的点数,则EX =(D) A、2 B、3 C、4 D、7 ?多选题(共20 分) 1、甲、乙各自同时向一敌机炮击,已知甲击中敌机的概率为0.6,乙击中敌机的概率为0.5.求敌机被击中的概率为(D) A、0.3 B、0.5 C、0.6 D、0.8 2、设X1,X2,Xn为来自正态总体N((,,)的一个样本,若进行假设检验,当___ __ (C) A、?未知,检验验2==2 B、?未知,检验验2==3 C、?未知,检验验2==2 D、?未知,检验验2==3 3、甲、乙、丙3人同时各自独立地对同一目标进行射击,3人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0.4,0.5,0.7。设1人击中目标时目标被击毁的概率为0.2,2人击中目标时目标被击毁的概率为0.6,3人击中目标时,目标必定被击毁目标被击毁的概率(B) A、0.1 B、0.2 C、0.3 D、0.4 4、在假设检验问题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的意义是() (C)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带答案

单选 题(共 40 分) 1、在假设检验问题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的意义是( ) (C) A、在H0不成立的条件下,经检验H0被拒绝的概率 B、在H0不成立的条件下,经检验H0被接受的概率 C、在H0成立的条件下,经检验H0被拒绝的概率 D、在H0成立的条件下,经检验H0被接受的概率 2、设,AB是两个事件,且P(A)≤P(A|B),则有 (C) A、P(A)=P(A|B) B、P(B)>0 C、P(A|B)≥P(B) D、设,AB是两个事件 3、某中学为迎接建党九十周年,举行了”童心向党,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经预赛,七、八年纪各有一名同学进入决赛,九年级有两名同学进入决赛,那么九年级同学获得前两名的概率是( )(A) A、1/6. B、1/5. C、1/4. D、1/3. 4、设,,ABC是三个相互独立的事件,且0(B) A、AUB与c B、AC与C C、A-B与C D、AB与C 5、设随机事件A与B相互独立,P(A)=0.5,P(B)=0.6则P(A-B)= (D) A、1/2. B、1/5. C、1/4. D、1/12. 6、将C,C,E,E,I,N,S等7个字母随机的排成一行,那末恰好排成英文单词SCIENCE的概率为 (A) A、4/7. B、4/9. C、5/11. D、6/7. 7、设事件,AB满足ABBB,则下列结论中肯定正确的是( )(D) A、AB互不相容 B、AB相容 C、互不相容 D、P(A-B)=P(A) 8、已知P(B)=0.3,P(AUB)=0.7,且A与B相互独立,则P(A)=(D) A、0.2 B、0.3 C、0.7 D、0.5 9、若事件A和事件B相互独立, P(A)==,P(B)=0.3,P(AB)=0.7,则则 (A) A、3/7. B、4/7. C、5/7. D、6/7. 10、,设X表示掷两颗骰子所得的点数,则EX =(D) A、2 B、3 C、4 D、7 ?多选 题(共 20 分) 1、甲、乙各自同时向一敌机炮击,已知甲击中敌机的概率为0.6,乙击中敌机的概率为0.5.求敌机被击中的概率为(D) A、0.3 B、0.5 C、0.6 D、0.8

统计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数据的收集、整 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一门科学。 2.医学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及其有关领域数据 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一门科学。 3.抽样:是从研那个研究总体抽取少量有代表性的个体,称为抽样。 4.统计推断:是根据已知的样本信息来推断未知的总体,是统计分析的目的, 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5.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 6.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度量。 7.同质:是指所研究的观察对象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质或特征。 8.变异:是同质个体的某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即个体差异。 9.正态分布:频数分布的高峰在中间,两端基本对称,逐步减少,这种分布称 为近似正态分布,如果两端完全对称则称为正态分布。 10.医学参考值范围:又称正常值范围,医学上常将包括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 标值的波动范围称为该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11.动态数列(dynamic series):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将一系列描述某事 物的统计指标依次排列起来,观察和比较该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这些统计指标可以为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 12.人口金字塔:将人口的性别与年龄资料结合起来以图形的方式表达人口的性 别与年龄结构,以年龄为纵轴,人口百分比为横轴,左侧为男,右侧为女,两个对应的直方图,其形似金字塔。 13.负担系数(dependency ratio):又称抚养比或抚养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 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 14.标准化死亡比(SMR):实际死亡人数与期望死亡人数之比称为标准化死亡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