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按客观规律办事 说课稿

按客观规律办事 说课稿

按客观规律办事  说课稿

《按客观规律办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框地位:本框是前框内容在方法论上的意义,即物质发展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按规律办事。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本课的落脚点,因而在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内容结构:本框共讲述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指出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并指出规律客观性有两层含义;第二层讲述了规律虽然是客观的,单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为人类谋福利。第三层讲述利用规律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实事求是。

3、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解放思想的含义;理解实事求是的内容,懂得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知道人们应该也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明确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理解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统一的。能力方面通过运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事例,表述规律的客观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运用正反事例,说明人们比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培养学生论述说明能力。觉悟方面通过本框的学习,学生树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教学重点: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因为,这是本框的主题,也是教学最后的落脚点。同时,实事求是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5、教学难点:规律的客观性,特别是思维规律的客观性。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不难理解,人类社会和思维规律就不同,人类社会是人为主体,思维是人的主观意识活动,其规律是客观的就更难理解了。

二、说教法

对于在理论上难度不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议去理解,重点以教师讲授为主。难点问题采用讲、议、练相结合的方法突破。

三、说学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要适时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学生讨论完成教学任务。

四、说过程

1、导入新课(问题导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怎样?(生答略)那么,物质世界发展的规律性,对于我们在方法论上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2、新课讲授针对第一个问题的教学,先要求学生看书自学,找出规律的客观性的内涵,并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点拨:由此可见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一个正在起作用的规律,规律是铁的法则,具有强制性,人们必须遵守而没有商量的余地。但这并不是说规律是永恒存在,它会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个问题是规律可以认识和利用的。教学时可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先举“神舟五号”的例子,要求学生分析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归纳总结出人们是怎样认识规律的。同时设疑人们又是怎样利用规律的呢?过度到第三个问题。至于第三个问题让学生自学教材,归纳出事是求实的含义、地位和作用,以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

3、总结巩固教师按照教材体系回顾知识点,然后布置作业。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商不变的规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商不变的规律》 【导语】好的课件可以创造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学习的兴趣,进而为语文教学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的走进预设的教学氛围境界。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的课件,这是因为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数学《商不变的规律》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篇一:《商不变的规律》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激发学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构建数学知识模型,并运用建构的规律解决问题,在建构、运用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2、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会初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 小黑板、计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注意了,我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的内容很精彩,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里面的孙悟空,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他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他对身边的两只猴子说:“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2只猴子吧!”这两只猴子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外面的猴子听说后又进来一些猴子。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怎么样?”猴子们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点行不行啊?”所有的猴子都听到分桃子了,一起跑到孙悟空身边。孙悟空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就把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笑了,孙悟空也笑了。 [设计意思:通过学生喜爱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投入学习的兴趣,也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并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二、探究规律,发现规律。 ㈠师:同学们,小猴子和孙悟空都笑了,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预设)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猴子分到的桃子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到4个桃

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商的变化规律》是在笔算乘法和两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同时为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打基础。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观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进一步总结出商的变化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商的变化规律。 难点: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小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探求欲强。对于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本学期又学了除数是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但是学生口算能力普遍差。所以,本节课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并训练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进行除法的计算。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情境教学、启发讨论、引导点拨相结合的形式,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用兴趣一线串珠,将知识分成段而又串成串,形成知识体系。在学法上,倡导孩子自主探究学习、同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互相启迪,多向交流,经历观察-比较-发现-总结-验证的过程获取知识,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总之要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四、说教学过程及设想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首先,我设计了孙悟空分饼的故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由故事引导学生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中,用故事引入,让孩子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教学过程始终吸引孩子,把他们带入探索问题,发现规律的境界。)(二)问题引领,探究新知。 (A)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放手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等活动去发现规律。在此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每次出示例题后,出示探究思考题,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观察比较,这

《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

《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商不变的规律》。 一、说教材 《商不变的规律》是一种函数思想,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除法和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学习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运算的根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的依据。 教材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不变的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能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二、说目标 四年级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随着年龄增长,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能力都有所提高,为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运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反复咀嚼和深入品味,我把教学重点定为,理解商不变的规律。教学难点是发现并归纳商不变规律的过程。 三、优选教法,注重学法 每个孩子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为此,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进行合作与交流,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四、说教学流程 下面我就从目标、主线、细节三方面为教学纽带设计了以下4个环节:故事引入,提出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课堂总结,梳理归纳;课堂作业新设计。 第一个环节:激趣设疑,提出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两个步聚,分别是激情设疑和提出问题,我通过课件出示学生们喜欢的孙悟空分桃导入新课,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故事讲完了,最后孙悟空和小猴子都高兴地笑了,你觉得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呢?指名学生回答。说说看,你是怎样想的?你能用算式把猴王分桃的情况表示出来吗?(生说自己的想法)接着引出四道除法算式,让学生快速地算出答案,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变了。 第二个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商不变的规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通过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掌握商不变时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规律,从而抽象概括出商不变的规律。本小节内容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以及发现探求新知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内容“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因而对于学生来说,要学好这部分知识,发现和探索出商不变的规律,难度不是很大,但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引导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入手,探索怎样利用商不变的规律用类推的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74页至75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

有关除法;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明星照,想不想看看是谁?(点击课件)哇!王老师!大家看想我吗?如果拍照时,老师的眼睛变小了,嘴巴不变,嘴巴还变大了,那么拍出的照片还像我吗?不过,这张照片太小了,我想拍一张大一点的请同学们帮老师选择一家价格便宜的照相馆: A照相馆:“30元可以照6张!” B照相馆:“60元可以照12张!” C照相馆:“90元可以照18张!” D照相馆:“10元可以照2张!” 照相馆:“15元可以照3张!” 二、探索规律 1、让学生自主看信息列出四个算式,指名板演四个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公开课商不变规律教学设计与评析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公开课《商不变规律》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技能目标:理解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商不变定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商不变规律。 教学的难点:理解商不变规律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狐狸图,这是什么动物?想不想听听狐狸四兄弟的故事?狐狸四兄弟为了卖香蕉谁卖得便宜都吵了起来了。 老大说:2千克卖了8元钱; 老二说:20千克卖了80元钱; 老三说:200千克卖了800元钱;

老四说:XX千克卖了8000元钱. 师:你认为谁卖得便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列出算式后说一说为什么? 师:细心的观察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1、发现规律 说一说 师:追问是不是所有的除法算式都具有这样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 写一写 2、举例验证 经历猜测——思考——验证——总结的过程 (评:教育家认为儿童的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指尖上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锻炼。让学生立足体验,立体化的感受教学,学习就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 三、设问解疑深化新知 通过“你认为在商不变规律中哪几个词最重

要?”让学生内化刚刚探索发现的商不变规律。 生认为:同时、相同、0除外、乘或除、商不变这几个词最重要。 师:再抛出一题: 你会解决吗? (60÷11)÷(20÷11)= [评析:通过计算吸引学生,体现教师的组织作用;尤其在“算式设疑”中,引发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欲罢不能,在学习行为中遇到障碍,从而提出新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起到目标定向的作用。] (评:在数学教学中过程化比结果更重要,数学的思想方法就蕴含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真的应该能力放慢学生认知的速度,让他们停下来反思,静下来调整,沉下来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技能目标:理解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商不变定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

《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 说课人:秦允莲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课的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个过程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商不变的规律》是一种函数思想,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除法和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学习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运算的根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的依据。 教材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不变的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能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随着年龄增长,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能力都有所提高,为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感悟、体验、观察、验证、应用等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学会应用商不变规律进行一些简算。 2、通过观察“变”与“不变”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并渗透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 根据对教材的反复咀嚼和深入品味,我把教学重点定为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的规律,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商不变规律”中的“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以及灵活应用这条规律的能力。 三、优选教法,注重学法 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在他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为此,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进行合作与交流,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四、说教学过程 一堂好课,目标是根,主线是枝,细节是叶。下面我就从目标、主线、细节三方面为教学纽带设计了以下5个环节:激趣设疑,提出问题(4分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20分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5分钟);拓展延伸,孕伏新知(10分钟);归纳总结,完善认知(1分钟)。 第一个环节:激趣设疑,提出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一个小故事,分别是激情设疑和提出问题,弗鲁登塔说

按客观规律办事

。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1)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坚持联系的发展的态度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孤立的、静止的地看问题,违背客观规律。 (2)情感目标: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国家两个文明建设的方针、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增强爱国情感。 (3)价值观目标: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建议 关于第三节重点、难点分析 第一、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人和规律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也不能违抗规律,否则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在规律面前有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第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1)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统一就统一在使思想符合客观实际上。客观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实事求是;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使思想符合变化发展了的实际而不被旧观念所束缚,就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关于第三节教法建议 (1)、总体思路:哲学原理或观点的形成和理解,都是典型分析和综合概括的结果。每一个普遍性的哲学命题,都是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某一方面普遍性分析基础上的总结和抽象。所以,每个重点难点的突破都是由具体到抽象,而且要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三个方面列举事例,只有这样得出结论才带有普遍意义。 (2)、具体建议: a.对"规律的客观性"的教学可采用调查法。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围绕"我们学过哪些规律?具体的规律和哲学上讲的规律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点?社会上有哪些规则?规律和规则的区别是什么?规律客观性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表现?人和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调查结束后,各小组将调查结果在全班作汇报,教师可就其中的疑点再带领学生进一步探讨。 b.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这个知识点的分析,教师可由一个辨题引入,如解放思想,就不能实事求是;要实事求是,就会限制解放思想。在辩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关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示例

《商不变的规律》教案及反思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商不变的规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通过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掌握商不变时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规律,从而抽象概括出商不变的规律。本小节内容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以及发现探求新知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内容“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因而对于学生来说,要学好这部分知识,发现和探索出商不变的规律,难度不是很大,但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引导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入手,探索怎样利用商不变的规律用类推的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74页至75页。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有关除法;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 五、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 六、教学难点: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七、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明星照,想不想看看是谁?(点击课件)哇!王老师!大家看想我吗?如果拍照时,老师的眼睛变小了,嘴巴不变,嘴巴还变大了,那么拍出的照片还像我吗?不过,这张照片太小了,我想拍一张大一点的请同学们帮老师选择一家价格便宜的照相馆: A照相馆:“30元可以照6张!”

哲学故事按客观规律办事

按客观规律办事 ——哲理故事9则 1、赶在畜瘟疫前 1875 年某日,美国某肉类食品公司的老板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导———墨西哥发生了畜瘟疫。他想, 如果墨西哥真的发生了瘟疫, 必然会很快传到相邻的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州,而这两个州都是美国的肉类食品供应地,一旦发生瘟疫, 政府必然会令下令禁止这两个州的肉类食品外运。于是, 这位老板立即派他的私人医生到墨西哥进行实地考察。第二天, 医生打来电话, 说那里确实发生了畜瘟疫,而且情况非常严重。这位老板立即从上述两州购买牛肉和生猪, 并火速运往美国东部。几天后, 瘟疫传入美国, 政府下令禁止这两个州的肉类外运,美国市场因肉类食品短缺而涨价,这家肉类食品公司却因此获利9000 万美元。 规律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创造、不可抗拒、不可消灭, 但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去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案例中的美国某肉类食品公司的老板就是自觉运用了价值规律以及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最终赚了个盆满钵满。 【点评】该案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作为企业经营者在不断提高自己业务素质的同时, 也要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及时捕捉市场信息, 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 改善自己的经营策略。作为我们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不断提高我们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2、人的悲哀 一位新疆诗人亲眼看见这样一幕悲剧: 天山脚下小村庄的一匹漂亮母马,失去了矫健的配偶,村里人想再找一匹公马,形成一个骏马群落。在失望于一匹匹公马后,人们最终想到了这匹母马的儿子,一匹强壮膘悍浑身无一根杂毛的白马。 但牧民们非常清楚, 马不近亲交欢,鞭打也不行。于是他们用黑布罩住了两匹马的眼, 怀着畸形的心态,将雄健的公马拉到美丽的母马旁。 人们如愿以偿。事后, 一位牧人想木已成舟, 于是在百米外取掉马的眼罩。白马回头看了一眼母马, 仰天长啸; 母马也认出了白马,顿时扬起了前蹄, 几乎将身体竖起,爆发悲鸣。 牧民们猛然惊醒, 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白马拼死挣脱缰绳,向远处的崖边跑去,纵身一跳; 而此时母马也脱缰向相反的方向跑去, 面对万丈深渊,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辩证法告诉我们: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他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还表现出不可抗拒性。当人们没有违背规律时, 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人们的行动一旦违背了它的要求, 受到惩罚的时候,就会明显感觉到它的存在。 【点评】故事中" 马不近亲交欢" 是客观规律, 而人的悲哀就在于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怀着畸形的心理, 夹裹着人的谋略与私欲,偏要试一试,其结果不言而喻。 因此,我们不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出事,出大事。3、爱我就别管我 有一次, 一群科学家在海边考察, 发现一只小海龟从沙堆上的一个洞穴里探出头来四处张望, 在确认没有危险之后, 慢慢地、警惕地朝海里爬口这时, 一只在空中盘旋的海鸟发现了它, 使冲了下来, 小海龟急忙掉头往回爬。这群科学家见状, 恻隐之心顿生, 决定帮小海龟一把。他们跑过去抱起小海龟, 把它放到海里去。正当他们为自己的" 义举" 而沾沾自喜时, 始料不及的事发生了。洞穴里别的小海龟见爬出去的那只小海龟没有回来, 以为外面安全了, 使纷纷往外爬。这立即引来了一大群海鸟, 他们不断地冲下来, 享用着丰盛的美餐。实际上, 第一只爬出来的小海龟是出来探路的哨兵, 一旦有危险就回去报信。人们出于好心帮了这只小海龟, 却害惨了整窝海龟。 【点评】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要尊重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大自然有自己的法则, 并且许多法则是我们还没有掌握的。人为干涉, 往往是好心办坏事, 帮倒忙。以前人们环境意识淡漠的时候, 把好吃的动物捉来吃, 好玩的东西捉来玩, 无所不用其极。现在, 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 很多人知道要爱护动物, 但似乎又矫枉过正, 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很多人把动物当做宠物养起来, 精心呵护。实际上, 这些做法违背了自然法则, 有悖于保护动物。动物是自然之物, 只有在自然中磨炼, 能健康成长。人类俨不去干预它们的生活, 就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 4、任其挣扎 有一个人得到了一个蝴蝶的茧。据说那只茧会变成一只紫色的美丽蝴蝶。一天, 茧里的蜗把茧咬破了一个小口。这人坐在桌子前,仔细地看着蝴蝶宝宝费力地挣扎着,想要破茧而出,好像母亲分娩一样。那个看不清形状的小生命折腾了好几个小时, 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又过了一会儿, 它好像筋疲力尽,停了下来。这人决定帮它一把,于是把茧的口子剪大了一些。小蝴蝶终于完全出来了。然而, 它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展翅飞翔。它战战兢兢地抖动着一对皱巴巴的翅膀, 身体还像一个肿肿的小虫。它始终没有飞起来。它一直在桌子上, 带着那对紫色的萎缩的翅膀和一个肿胀的身体哆嗦地蠕动着, 直到死亡的来临。其实, 正是那人的好心和性急断送了蝴蝶美丽的生命。因为,大自然设计的每一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蝴蝶捅破茧而出的挣扎中, 它会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挤到翅膀里, 这样,当它终于自由的那一刻,它才能拥有轻盈的身体和丰盈的双翅。 【点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 它都客观, 地存在着, 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人们不能任意地创造或消灭规神, 也不能任意地改变规律, 人们只能去认识规律, 利用规律。上述故事中的主人翁不但没有帮助蝴蝶健康成长, 反而促其早亡。这和" 揠苗助长" 的寓言故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就必须严格地尊重客观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决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小学数学四年级《商不变的规律》教学设计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合作探究学习,经历观察、比较和探讨的数学研究过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放手探讨商不变的规律。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商的变化性质,会用商的变化性质对口算除法进行简便运算。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讨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获得探索规律的经验和方法。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渗透规律。 师: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师:在大圣和八戒护送流儿和小丫头回家的路上,还发生了一个故事。我给大家讲讲?话说他们此去长安,路途遥远,流儿就给大家摘了许多的桃子充饥。大圣深知八戒贪吃,就规定八戒: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3天吃完。八戒掐指一算,每天才能吃2个。“啊,不行不行,这我每天吃的也太少了!”大圣又说:“那好吧,我给你12个桃子,平均分6天吃完。怎么样?”八戒挠挠头,试探着说:“大圣,再多给点行不行?”大圣说:“好吧好吧,那我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30天吃完,这回总可以了吧?”八戒觉得占了大便宜,开心地笑了,大圣也笑了。看看,同学们也笑了。那笑中要有思考:谁是聪明的一笑呢?为什么? 接下来,我们就去好好的研究研究。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先检查导学案) 师:观察这些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三个算式的商都是4。 师:商都是4,也就是说商没有——(变)。 师:商没有变,那么哪些量在变呢?(被除数和除数) 师:被除数和除数可以随便变吗?(不行,要有规律的变) 师:那被除数、除数怎样有规律的变化,才能保证商不变呢?这个重要的探究任务就交给同学们了,开始探究。 小组或同桌可以交流交流。 (三)汇报交流,感悟规律。 师:同学们,我们的汇报马上就要开始了。有人没写出什么发现吗?或者你在探究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咱们现在就一起来讨论交流一下。 师:同学们,他们这样写的,你们看懂了吗?好,现在请你们两个当课堂小先生,说一说你们这样写所表达的想法。看看他们说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嘛?按照老师给你的汇报步骤来表述,可以吗? 1.请大家听我说—— 2.我要特别强调的是—— 3.大家还有什么要强调或补充的吗?(此处,组织学生将没有发现的变化探究完整。) 4.感谢大家听我的分享。 (衔接第三部分的探究) 师:用你们的火眼金睛认真观察,看看还有没有新的发现?组织小先生在黑板标画。 师:你说的真好!能把思路理清楚不容易,能把话说清楚更不容易,这就是数学逻辑,你的

2016-2017苏教版数学上册商不变规律公开课-教案

《商不变的规律》第一课时 执教者:四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推算。 2、问题解决和数学思考: (1)在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中,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能有条理的思考,并能合理解决得到的结论。(3)能通过探索活动的反思体会探索熟悉规律的一些基本策略和方法。(4)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比较分析、抽象概况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内部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以及商不变规律的合理性和确定性,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探究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1、探索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正确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能又快又准的口算出下面各题? 10÷2= 30÷5= 100÷20= 300÷50= 观察算式,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引出(课题:商不变的规律)

二、教学实施 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演示观察。 胜利小学举行团体操表演,红队100人,绿队20人,红队的人数是绿队人数的多少倍?列式:100÷20=5 表演过程中,每人举出两面和衣服同色的旗子,红旗是绿旗的多少倍?列式:(100×2)÷(20×2)=5 每人举起四朵和衣服同色的鲜花,红花是绿花的多少倍? 列式:(100×4)÷(20×4)=5 队形变化时,每2个同学拉手成一颗心形,红心形是绿心形的多少倍?列式:(100÷2)÷(20÷2)=5 最后,每4位同学组成十字形,红十字是绿十字的多少倍? 列式:(100÷4)÷(20÷4)=5 (2)问:为什么结果都是5倍呢?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的?商又是怎样变化呢?你有什么发现? 2、提出猜想。 (1)老师把它们整理成一张表格。请看:。 被除数除数除法算式商 100 20 100÷20 5 100×2 20×2 200÷40 5 100×4 20×4 400÷80 5 100÷2 20÷2 50÷10 5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03《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

《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商不变的规律。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作用 商不变的规律”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3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既为学习简便运算作好准备,也有利于以后学习小数除法、分数和比的有关知识,是小学数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同时商不变的规律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除法商不变的规律,初步运用商不变规律口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 2、使学生经历感知、综合和抽象、概括等活动中发现商不变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 3、使学生通过探索规律,感受数学规律的奇妙,产生对数学内容的好奇心和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归纳商的不变性质。 二、说教法学法 我选择了引导发现法为主,启发分析法。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规律、分析规律,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的探索规律。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提出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要结合教例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问题学习情境。认知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疑”产生于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 所以我创设这样的情境: 出示狐狸图,这是什么动物?想不想听听狐狸四兄弟的故事?狐狸四兄弟为了卖香蕉谁卖得便宜都吵了起来了。 老大说:2千克卖了8元钱; 老二说:20千克卖了80元钱; 老三说:200千克卖了800元钱; 老四说:2000千克卖了8000元钱. 师:你认为谁卖得便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8÷2=4 80÷20=4 800÷200=4 8000÷2000=4 师:哦,原来是这样,你真聪明!为什么卖的斤和钱数都在变化,可是每斤的价钱都一样呢?这里呀藏着个规律(板书:规律)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个规律。 (设计意图:用“算式设疑”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欲罢不能,在学习行为中遇到障碍时,让学生观察之前面的算式,引导提出“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商在什么情况下会不变?”等数学问题,明确学习目标,起到目标定向的作用。) (二)、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先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然后验证规律,最后是深化理解规律。 1、自主发现规律。 学生填写表格,观察表格,探索发现。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诱导学生说出重点内容教师要参与、指导讨论。要注意把学生的讨论引导到重点上来。如:你们组的观察顺序是?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又是怎样变的? 结合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把100÷2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2、4或同时除以2、4商都是5。从这几个例子可以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

《按客观规律办事》测试题

哲学第二课第三节《按客观规律办事》测试题 一、选择题 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1~2题: 1.对列宁的这一论断的正确的理解有() ①规律与联系是没有区别的②规律与联系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客观性 ③规律是一种联系,但联系未必是规律④规律是本质的联系,而不是现象的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有人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无规律的、杂乱无章的,只是由于人们有意识的进行整理,才有了规律。这种观点是() A.否认自然规律客观性的唯物主义观点 B.认为人们可以制定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 C.认为人们可以发现自然规律的唯物主义观点 D.把自然规律看成是意识的产物的唯物主义观点 我国有许多名言典故都包含有十分丰富的哲学道理。据此回答3~5题: 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名言的哲学寓意是() A.世界的存在是客观的 B.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反映 C.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D.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 4.庖丁解牛和拔苗助长的故事共同说明了() A.人们只要尊重客观规律,就能取得成功 B.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大,成效就越小 C.人们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得成功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解析:这是一组比较型试题,解答此题必须熟知基础知识及故事内容。A说法过于 5.从哲学上看,“守株待兔”寓言中的农夫的错误在于() ①想问题、办事情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②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成了一般规律 ③把事物之间偶然的联系当成了必然的联系④没有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确定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06年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启动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据此回答6~7题: 6.“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我们来说,能否抓住机遇,关键是() A.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 B.是否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 C.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D.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科学的价值观 7.抓住机遇就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造条件、利用条件,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下列选项,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是()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④实事求是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一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蚂蚁扑捉害虫。近年来,我国人工繁殖赤眼蜂、金小蜂等天敌害虫,防治稻纵卷叶螟、玉米螟、松毛虫等多种害虫。据此回答8~9题: 8.上述材料表明() A.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能够限制规律的作用 C.人能够创造天敌昆虫与害虫的关系 D.人能够改造某些有害的规律 9.利用天敌防治害虫,从另一个角度说明() A.规律是可知的 B.规律是可以被人们利用的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需要条件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006年1月16日记者从广东省气象局了解到,由于自去年10月份以来广东降水持续偏少,广东全省目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根据气象预测,2006年1月到3月广东总雨量西南部正常,其余仍将偏少一到两成,旱情仍在进一步持续。据此回答10~11题: 10.人们对未来天气的认识,根源于过去与当前的天气实况,根源于大气运行的规律性。 人们通过了解过去与当前的天气实况,获得对未来天气状况的认识深刻的说明了()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依赖于物质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教案设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商不变的规律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并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运算。 鉴于教材特点及学情实际,本节在教学步骤上与教材知识结构呈现过程上基本一致。 1.观察、对比——发现规律。 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法,扶放结合,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在对比中发现算式的规律,举例验证,实现自我发现。 2.交流、概括——总结规律。 教学中,在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后,引导学生根据“变”与“不变”的数学现象,把观察出的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观察、简算——应用规律。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口头叙述性练习、简便计算及解决问题等,不断引导学生思维爬坡,强化学生学习成功的积极体验,使学生掌握规律,学以致用。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之前我们探索、发现了乘法中的数学规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那么除法中是否也蕴涵着一些规律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去探索与发现吧!(板书课题:商不变的规律) ⊙合作学习

1.探索规律。 (1)计算并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8÷2=4 80÷20=4 800÷200=4 48÷24=2 24÷12=2 6÷3=2 (2)学生观察,汇报发现。 (3)仿写算式。 你能照样子也写出一组算式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仿写算式,汇报交流)(4)改写算式。 8÷2=4 (8×10)÷(2×10)=4 (8×100)÷(2×100)=4 你同意吗?尝试着把第二组算式改写,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其中的规律。(学生尝试改写,描述规律) (5)举例验证发现。 ①你能再举一些例子说明你的发现吗?同桌验证一下。(学生自由举例) ②你们发现的规律成立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6÷3=2 24÷12=2 48÷24=2 120÷60=2 [可引导学生先把第一个算式分别同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算式比较,再把第四个算式分别同第三个、第二个、第一个算式比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6)总结规律。(出示课件) ①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全面认识和把握按客观规律办事

全面认识和把握按客观规律办事 【知识梳理】 对“按客观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应遵循获取知识的认知规律,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来全面认识和把握。 1、“是什么”即什么是客观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由于规律是客观的,所以又把规律叫做客观规律。 2、“为什么”即为什么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的客观性还指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2)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人们要达到成功改造世界的目的,就必须认识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怎么办”即怎样按客观规律办事? (1)认识规律。规律总要通过各种具体现象表现出来,人们要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对大量的具体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发现和认识其中的规律。

(2)利用规律。利用规律就是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要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也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谋福利。 (3)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实事求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统一的。 【要点突破】 全面认识和把握按客观规律办事,要走出三个知识误区: 误区一:规律是客观的,所以规律是不变的 (1)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仍在起作用的规律。 (2)但是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只要条件存在,规律就存在、就起作用,一旦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了,规律就不起作用了。不同的物质形态,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有不同的规律,同一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说规律不是不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人为的变,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误区二:“利用规律”就是“改造规律”、“创造规律”

高二政治教案:《按客观规律办事》

高二政治教案:《按客观规律办事》 客观定律是一个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含义客观规律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规则。学生理解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原理;明确物质和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初步培养学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判断正误、是非的能力、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通过小组调查、问卷调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明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世界是发展的,以及因果联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等观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清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应该按客观规律办事。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1)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坚持联系的发展的态度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孤立的、静止的地看问题,违背客观规律。 (2)情感目标: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国家两个文明建设的方针、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增强爱国情感。 (3)价值观目标: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教学建议关于第三节重点、难点分析 第一、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可以从三个方

面来理解:一,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三,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是不是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历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 (3)人和规律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也不能违抗规律,否则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在规律面前有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第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1)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统一就统一在使思想符合客观实际上。客观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实事求是;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使思想符合变化发展了的实际而不被旧观念所束缚,就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关于第三节教法建议(1)、总体思路:哲学原理或观点的形成和理解,都是典型分析和综合概括的结果。每一个普遍性的哲学命题,都是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某一方面普遍性分析基础上的总结和抽象。所以,每个重点难点的突破都是由具体到抽象,而且要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三个方面列举事例,只有这样得出结论才带有普遍意义。 (2)、具体建议: a.对规律的客观性的教学可采用调查法。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围绕我们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