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市场经济中的财政
帕累托效率: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的情况下,使任何一个人情况变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就是最有效率的。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而使某人境况变好的,而不使其他任何一个人情况变坏,那么说明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是缺乏效率的。实际解释为:经济活动上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所得多于失者所失”,或从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要大于宏观上的所失”。
公共产品或劳务:指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私人产品或劳务:是指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并以自身为主体,强制地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通过对货币资金的收入与支出调动人力、物力,以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职能的各项理财活动。
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与任务:1、提供公共物品或劳务。2、矫正外部效应。3、维持有效竞争。4、调节收入分配。5、稳定经济。
财政的共性特征:1、公共需要性:指财政活动是为了满足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2、国家主体性。3强制无偿性:指国家财政收入大部分不再具有返还性。4、政治利益性:指财政活动室一种结合政治行为的特殊经济活动。
财政的职能:相互关系:维持保障职能是财政的基本职能。其他是派生职能。一、维持保障职能:指财政是维持国家政权机器生存与运转的必须的物质保障。二、资源配置职能:指政府运用财政,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分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措施:1、调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即调整产业结构。3、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之间的配置。4、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内部的配置。三、调节收入职能:指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来调整国家与企业(集体)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目标。措施:1、征税。2、收入的间接再分配。3、运用现金和实物进行收入转移。4、立法。四、稳定经济职能: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财政手段,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来有意识地影响、调控消费、储蓄、生产和

投资活动,以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稳定增长。措施:调节供求总量和供求结构上的平衡。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述
财政支出:指政府及其所属公共机构的开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财政支出的规模:指一定财政年度内政府安排的财政支出的总额。
财政支出的效益:指通过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各种要素的贡献率,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的比例增长。
财政支出的效益:指通过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各种要素的贡献率,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成本—效益分析法:根据政府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方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与效益的比率来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的效益,确定优先采用次序。
政府采购:指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对货物、工程和劳务的购买活动。主要形式是公开招标方式。
按经济性质分类:一、购买性支出:也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的支出本身将形成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的这类财政支出。二、转移性支出:指政府的支出本身不直接形成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而仅仅是对企业和个人的单方面的货币或实物的授予的这类财政支出。三:经济分析意义:1、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转移性支出对生产与就业发生间接的影响作用。2、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购买性支出对微观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4、可见,如果购买性支出比重较大,则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就大些,直接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规模也就较大;转移支出所占比重较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
财政支出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
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2、最低费用选择法。3、“公共劳务”选择法。
政府采购制度:意义:通过法律手段和竞争机制以规范公共采购部门的采购行为,以实现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作用:1、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2、是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3、是顺应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4、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

第五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直接决定了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价格。
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基础性制约作用:1、经济决定财政,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财政收入的可参与分配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小。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在财政收率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规模也将相应的扩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社会共同事务的需求量越大,进而要求扩大财政收入规模。2、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越快,GDP的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技术进步还会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所以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长财政收入的首要有效途径。
试分析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引发物价总水平上升的原因:通胀对实际收入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率和物价上升率比较,过多的货币量有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共同形成,如果财政赤字不是通胀的主要原因,那么财政在分配中可能所失大于所得,财政实际收入下下降。二是现行财政收入制度。累进税为主体的税制,以比列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只有名言增长,没有实际增长),定额税(即使有名义增长,实际下降)。
对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的认识:1、.绝对规模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2、相当规模,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U字型变化(原因是经济转轨过程中GDP分配格局的急剧变化)。3、各年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GDP增长速度对比。(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和我国经济格局发生变化以及财政、税收执法不严、管理不善导致财政收入大量流失是比重下降的制药原因)
第六章 :税收原理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凭借其政治权利,参与一部分国民收入或剩余产品的分配,采用强制性手段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定义的理解:课税主体是国家,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利,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象是一部分国民收入或社会剩余产品,课征是强制无偿的)
税收负担:指纳税人或负税人因税收而承担的货币损失或经济福利牺牲。
税负转嫁:指纳税人将其所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他是税负运动的一种方式。(影响因素:1、供求弹性的大小2课税范围的大小,范围广,易转嫁。3、课税对象性质,商品税、消费税、关税等间接税易

转、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直接税较难转嫁。4.行政管理范围大小,越大越易。市场竞争程度
税收效应:指税收范畴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拉弗曲线解释:当国家征税的负担合理时,国家税收收入随着税率的上升而上升;当超过合理量度时,税收收入不仅不会上升,而且会由于超过企业的负担能力,而扼杀企业的生命,税收收入就呈下降趋势(曲线图)。
第七章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税收体系及各税种征纳办法的总和。
商品税: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对象课征的税种。
所得税:以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各种所得为课征对象征收的税种。
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
从量税:以征税对象的特定标准为依据,采取固定税额计征的税种。
增值税:就商品生产、销售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课征的一种商品税。
税种分类:课税对象性质:所得税、商品税、财产税。按计税依据:从价税、从量税。按税负能否转嫁:直接税、间接税。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价内税、价外税。按所属权限: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税制结构模式:类型:以商品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以所得税为主体、以商品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选择:发达国家大都选择所得税为主体税种:原因1、经济发展水平高,个人收入高。2、基本上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的市场经济国家,国民收入相当大比重归个人所有;市场价格由市场机制形成,不需要流转税调节,更需要通过所得税对收入进行分配。3、累进制的所得税具有较大弹性,自动稳定器作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4、对消费者的选择和资源配置的干扰相当要小。5、企业会计水平、政府税收征管水平较高。发展中国家大都以商品税为主体税种:1、经济发展水平低,企业个人收入少,商品税可以保证税收收入来源。2、征收简便,适合会计水平和征管水平较低的国家。3、有助于提高国民储蓄,对急需资金发展的国家较合适。
商品税特征:1、课征普遍。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3、收入稳定、可靠且计征方便。4、具有转嫁性和隐蔽性。5、具有累退性。
所得税特征:1、税负相对公平。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3、税源普遍,课征有弹性。4、计税较复杂,稽征管理难度较大。
增值税特点:普遍性、连续性、避免重复征税、同一商品税负相同、具有前转嫁性。
第九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公债:动态角度看,是政府作为行为主体,进行举债,

用债和偿债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静态角度看,是政府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筹措财政资金,与有关各方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公债的规模: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历年积累的公债总规模,二是当年发行的公债总额。三是当年到期需要坏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公债的种类:按发行地域:国内公债、国外公债。按偿还期限:短期公债、中期公债、长期公债。按是否上市流通:可转让公债、不可转让公债。
公债的发行原则:景气原则、稳定原则、适度原则、发行成本最小原则。
公债的发行方法:1、公募法:分为直接公募和间接公募。2、包销法。3、公卖法。4、摊派法。

公债利率确定:方式:政府直接决定和市场决定。影响因素:1、金融市场利率水平。2、政府的信誉状况。3、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
偿债来源:经常性预算收入、偿债基金、举借新债、财政结余。
判断公债规模是否适度:制约条件:1、政府的偿债能力。2、认购者的应债能力。3、已存在的偿债负担。4、公债使用方向、结构和效果。
公债的财政效应:1.弥补财政赤字,是公债产生的主要动因。2、为政府投资性支出筹集资金。3、稳定经济。
第十章 :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计划。
增量预算:指在编制政府预算时,财政收支指标以上一个财政年度的指标为基础,根据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
零基预算:指在编制预算时,一切从零开始,要对新的预算年度或每一项目的预算支出必要性与规模进行重新审查和安排。
部门预算: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即一个部门一本预算。
政府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总结和终结,是年度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包括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
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公开性、可靠性、统一性、年度性。
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比较:单式预算:优点:1、符合完整性原则,整体性强,全面反映年度财政收支情况。2、便于立法机关审议批准和社会公众了解。3、编制方法较简单。缺点:1、不便于经济分析和分类管理、控制。2、不能清楚地反映预算赤字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赤字的资金来源。3、不利于考核资金特别是经济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复式预算:优点:结构清晰,便于对政府经济活动进行分析。2、经常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各自保持独立性,便于对各类预算收支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便于分析赤字原因,有利于宏观调控。缺点:整体

功能差、划分标准难以统一、预算结构复杂给权力机关审批预算带来一点困难。
编制部门预算目的和意义:1、有利于及时批复预算。2、有利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3、使中央预算透明度提高,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开、公平、公正。4、有利于强化预算观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5、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依法治国”的方针。
第十一章 :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指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职权的一项根本制度。
分税制:就是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根据各自的职能范围和支出责任划分税源,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权限、税制体系、税务机构和协调财政收支关系的制度。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也称财政调整,它是以调整政府间财政能力差距及保障财源为目的的一种政府间的再分配关系。
包干制弊端:1、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逐年下降,中央财政赤字扩大,削弱了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2、地方政府热衷于投资收效快的行业,出现全国性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和投资过热倾向,助长了地方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严重削弱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性和公平性。3、地区间贫富差距拉大。4、财政包干制不是一个规范化得财政体制,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是不稳定的、非规范的。
分税制特征:1、多级预算体系。2、各级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3、收入实行分税制。4、中央对地方实行转移支付制度
分税制内容:一、改革思想: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的原则。二、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三、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四、确定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五、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六、转移支付制度。
进一步完善分税制: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持职责。2、进一步规范划分财政收入。3、完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必要性:1、针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2、针对分税制税收划分的缺陷。3、针对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4、针对地方政府间的财力差距。针对地方性公共物品的外部效应。
第十二章 :财政平衡
财政赤字:指在编制预算时,就存在收不抵支的情况。
决算赤字:指预算执行的结果支大于收。
赤字政策:指国家有意思地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规

模,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
第十三章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以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为贯彻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达到发展、稳定、实现公平与效率、抑制通货膨胀等特定目标而制定的财政工作方针、准则、策略的具体形态的统称。
财政政策的目标:利用政府税收和支出水平的变化,来影响和改变社会总需求水平,以达到重返就业,适度通货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最终实现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总目标。
财政政策工具: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
按财政收支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分类:总量财政政策和结构财政政策。按调节方式: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1、二者作用机制不同。2、二者作用方向不同。3、二者在扩张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