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体教结合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体教结合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体教结合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体教结合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体教结合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探究

摘要:

“体教结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训练、为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是整合体育、教育等资源而实施的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措施,体现了体育、教育事业最根本的培养目标,符合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体教结合;体育教育;全面发展;人才培养

1、“体教结合型”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内涵

1.1“体教结合”,顾名思义是指教育与竞技体育的有机结合,即“教育与体育并轨,学习训练相结合”。明确要求运动员应该在接受运动训练的同时接受文化教育。“体教结合”意味着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是一般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所应当完成的不仅是掌握运动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方面的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运动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解决对“人”实施教育的缺失。

1.2“体教结合”是体育教育的一种崭新的理念,培养和选拔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是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共同责任。教育部门具有文化教育、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体

育部门具有专业教练和训练经验的优势,两者结合,既能推动学校体育的普及,又有利于竞技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竞技体育和教育它们需要相互依赖、相互维持,共同依附在“学校”这个支撑点上,也就是说,“学校”是它们相互作用的载体。

1.3“体教结合”是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而构建的完美体系。它要求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在结合的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实行在行政上的分工合作,资源上的优势互补,结构上的相互结合。而不是初期的“体教结合”,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自顾自建立本部门各自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门利用降分特招等政策自办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组织系统内的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育部门利用单招等特殊政策自办以中专为主体向两头延伸的各级运动学校。

1.4“体教结合型”竞技人才的含义

“体教结合”是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尊重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的需要,是科技兴体战略的具体落实,是我国竞技体育向集约型发展的战略之举,是体育院校以体为本,突出行业特点,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体教结合型”竞技后备人才是指接受与社会同等文化教育,具备与社会同等文化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

2.“体教结合型”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

2.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促使竞技后备人才全面发展

在后备人才培养上,既要考虑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青少年个人及其家庭对前程的追求,竞技体育事业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教育部门应首先转变过去应试教育的观念,真正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竞技体育的特点决定了大部分运动员在二十几岁就必须退出运动生涯,这就要使他们在青少年时期获得足够的文化科学知识,在以后更加漫长的岁月里持续健康发展。“体教结合,全面发展”这是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将以往“重运动训练、轻文化学习”的培养方式向“体教结合,全面发展”转变,使处在学生年龄段的运动员在确保从事文化学习的前提下,积极参加运动训练,同步提高文化知识和运动技能,为每个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整合资源,把体育融入教育,实现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学校化

一个国家的两个部门都各成体系地培养同一种人才,其本身也是对国家教育资源和体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应在体育和教育两部门之间进行跨部门的资源整合,将体校以及专业队(除少数职业队)编制,包括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相关的训练场馆、器材、土地等有形资产,划归到本地区

的体育院校、普通高校或中小学,国家对原培养单位的拨款也相应改为经教育部门对有关学校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专项拨款,与教育系统的体育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全国范围的,以小学、中学、大学(包括体育院校)为主渠道的培养体制。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转移到教育系统进行运作,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部门和有关学校由此挑起为国家培养竞技后备人才的“大梁”,这样一方面能够继续发挥举国发展体制的优势,集中有限的资源培养竞技后备人才,另一方面又使各层次竞技后备人才彻底融入学生大家庭,根据自身的潜力和发展状况及时灵活地在学习与训练中调整主攻方向,解决体育与教育系统培养运动人才的诸多困惑,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3、“体教结合型”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内容

3.1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设计

3.1.1适度的结构调整

把隶属体育系统管辖的省、市、县各级体校与中小学合并,现有教练员转入中小学就职,场地转换为学校课余训练基地,方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利用课余时间就近接受专业运动训练。逐渐取消省市体工队建制,把体工队融入高校,教练员转入高校就职。

3.1.2合理分工,明确职能

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