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技术管理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技术管理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技术管理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技术管理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为了防止因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危险,根据矿井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成立领导机构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各专业副矿长及副总工程师

成员:由生产技术科、地测防治水中心、生产指挥中心、机电设备科、安全培训部、一通三防科、综合管理科正职

领导组下设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测防治水中心。办公室主任由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担任,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领导组职责:

1、对本矿的地质灾害防治全面负责;

2、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3、处理因采矿引起地质灾害的纠纷工作;

4、组织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三)各部门职责

1、地测防治水中心:负责牵头组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2、综合管理科:负责牵头开展地质灾害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牵头处理因采矿引起的纠纷工作。

3、生产指挥中心:负责接受传递隐患,协调有关各部门的工作。

4、其它科室: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及领导组的分配,配合有关工作。

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1、地质隐患排查时间规定:

①汛期每月对全矿区地质灾害巡查3次,其余每月对全矿区地质灾害巡查2次;每月对回采工作面地面沉降观测点观测3次。

②地面设置的岩移观测站每月观测3次。

③地面边坡位移观测站每月观测3次,并对边坡进行分类编号管理。

2、矿井开始生产时,对开采区地面的地貌、建筑、公路等巡查并设置观测站,以便对比和观测。

3、工作面开始回采后,进行重点对开采影响区范围内的村庄、进行巡查。对采矿塌陷造成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和拍照、观测。

三、地质灾害隐患预防制度

1、发现地质隐患后,根据地测防治水中心划定的危险区,由综合办公室牵头要书面通知业主,设置警示标志,不得随意进入危险区。

2、综合办公室要在危险区边缘显著的位置,设置避险明白卡,注明危险区域、可能出现的隐患及引起的后果。

3、地测防治水中心按照《煤矿地质规定》、《煤矿测量规程》开展日常监测工作。

四、地质灾害隐患值班报告制度

1、值班矿长或副总工程为当日的地质灾害隐患接受、协调处理值班长。矿值班调度员为地质灾害隐患值班员,实行24小时值班。

2、值班期间,调度员接到矿区任何地方的地质灾害汇报(出现建筑裂缝、地表崩塌滑坡等),要及时通知地测防治水中心主任并同时汇报矿长、总工程师,由地测防治水中心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核查情况,12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

3、地测防治水中心根据核查的情况,确定是否可能立即发生险情,对于可能立即发生险情的地区,由调度指挥中心协调,安监科要立即通知危险区的所有人员撤离险区,妥善安置,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汇报。

4、对于日常的巡查及监测,地测防治水中心汛期每周将新增隐患、原地质灾害隐患的变化、危险区的警示标志情况、受危险区的人群掌握避险情况等进行总结,书面汇报矿长、总工程师,并发放至安监科。安监科要根据情况组织制定防治措施,并将情况上报至上级有关部门。

五、地质灾害治理

1、对于因采矿引起的可能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地质灾害,由综合管理科负责牵头,协调进行立即治理,不得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

2、矿井生产要按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土地复垦方案》,按照边生产、边治理的原则,组织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并按规定向国土部门进行上报。

预测预报制度

为了更好地配合安全生产,预测地质灾害及采、掘工程前方的地质、水文地质及瓦斯地质问题,提前采取措施,确保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地测防治水中心严格井上下测量工作,做到井上下对照图及时准确,对村庄、河流、铁路、公路等要留有足够保安煤柱,确保井上地面建筑的安全。

2、地测防治水中心在雨季来临前做好矿井范围内的地表水,山洪、塌陷区、山体滑坡、井上下联通的钻孔、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排查,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进行分析、预测、预报,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3、配备专职人员,地质及水文地质、瓦斯地质预报均由各专业

技术员负责编制,编制前各专业技术人员要根据矿井地质资料,认真分析研究所施工井巷揭露资料,掌握其特点和变化规律,做到内容准确、重点突出,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采、掘地质构造带及地质条件复杂地带时提前向有关职能科室进行通报,各职能科室必须在采、掘前做出相应的措施,经会审后在工作中严格执行。

4、地质及水文地质、瓦斯地质预报分为年报、月报和临时性预报,内容要涉及在预报周期内预计采掘范围、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构造、煤层及顶底板、瓦斯地质等情况,采掘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工作面存在何种隐患及防治措施和地物调查情况等四个方面。

5、在提交地质说明书的基础上,地质技术员要紧跟采掘工程进度,不断收集、整理、分析新揭露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瓦斯地质资料。为矿井施工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6、如预测掘进工作面前方存在断层、薄基岩、小窑、采空区、发火区或煤层底板承受水压等隐患时,地质技术员有权建议在原钻探基础上增加钻探工程。

7、工作面存在强富水区、导水断层或有采空区存在积水、未解放带等隐患时,技术员有权建议提前疏放水、加强支护或停掘,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预防突水、瓦斯等事故,将事故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8、地质、瓦斯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应对采掘工作面前方存在的夹矸、断层、薄基岩等地质条件和采掘工作面对应的地表地物等情况均有详细描述。

9、地质、水文地质、瓦斯地质预报完成后首先经技术负责人审批,然后报总工程师审批,审批签字后下发执行。

10、地质技术员要全面收集所在矿井勘探以来各阶段的地质报告,并按规程要求建立各种基础台帐,同时经常深入现场,及时观测各类已揭露的地质资料,并将观测的地质资料及时整理并上图。

11、地质技术员要及时与生产技术部沟通,了解矿井生产接续及变化情况,分析采掘范围内的地质、瓦斯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查找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12、及时对上次预报做出验证总结,分析预报效果,进一步掌握

地质变化规律,提高预报质量。

13、技术员要不断学习先进技术理论,与技术负责人共同分析、研究水患等地质问题,进一步提高地质、瓦斯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地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为加强地测专业技术管理,搞好地测工作,为规范会议制度,特制定地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如下:

1、会议时间:每月召开一次地测例会,时间为每月的28日(时间如有变化,另行进行通知)。

2、会议主持人:地测例会由矿总工程师主持(矿总工程师外出时由地测副总工程师主持)。

3、参加人员: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地测副总工程师、生产副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安全培训部长、生产指挥中心主任、机电设备科科长、地测防治水中心主任、一通三防科科长、生产技术部部长、探放水队长、地测防治水中心工作人员。

4、会议议程:

(1)地测防治水中心人员对本月地测工作进行总结,对正在施工和次月施工的采掘工作面进行隐患排查。

(2)探放水队汇报本月生产情况和生产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3)相关科室汇报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与矿井地测有关问题及处理情况,并布置次月生产中采取的措施。

(4)各分管单位领导要对分管单位和分管业务范围内存在的与矿井防治水相关的问题进行强调并提出具体要求。

(5)地测副总工程师对全矿地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单

位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提出具体要求。

(6)安全副矿长及其他对口矿领导负责贯彻落实上级安全文件和指示精神,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7)矿总工程师传达公司地测会议精神,布置次月工作重点,提出地测工作阶段目标,对全矿地测安全工作进行部署。

(5)其他要求:

(1)地测防治水中心指定专人负责会议签到,所有与会人员在会议签到表上签字。

(2)要求相关人员必须按时参加,因特殊情况必须请假,无故不参加者罚款100元,迟到者罚款50元/次。

(3)会议期间必须认真做好笔记,保持会场纪律。

(4)会议结束后,地测防治水中心作好会议记录,整理出会议纪要后,经总工程师审核后打印下发(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

地测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

为了认真抓好地测工作,有效的促进安全生产,制定以下制度:

1、矿井地质测量的资料、技术报告由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实

行。

2、地质、测量工作计划、工程设计、报告、储量变化等,必须

按有关规程规定的审批制度进行。

3、各类地质资料,技术报告等必须经地测防治水副总程师、总

工程师审批,并由总工程师做审定结论。

4、各类地质资料、技术报告审定后,发送至安监科、生产技术科、一通三防科、施工队组等部门。

5、各类地质资料、技术报告必须由相关工作人员签字登记,

并存档保管。

6、地测防治水中心所有资料要妥善保管未经总工程师批准,资

料不得外借及销毁。

7、地测防治水技术报告实行逐级审批制度,地测组编制完成

后由地测防治水副主任、主任审查把关,经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审查后报总工程师审签。

8、地测防治水中心依据生产技术科编制的生产计划编制年度地

测防治水工作计划,经总工程师审核后报上级公司批准执行。

9、地测组按生产技术部提交并经总工程师批准的“委托书”要

求的内容认真编写地质说明书,完成后经总工师批准交采掘区队使用。

10、储量的转入、转出、注销、报损等,由储量技术员提供有关

资料,经总工程师审批后,报公司及上级有关部门批准。

11、地面防洪工程、汛期防水、排水、放水、堵水、探水、截水的施工与实施计划、防治水工作总结、成果报告等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后执行。

12、除井田边界煤柱以外的其它各类防水煤柱以及排、放、堵、探水的施工设计由地测防治水中心编制,经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总工签字实施。

13、下列防治水资料须矿总工程师审批

(1)提供给外单位使用的防治水资料。

(2)矿井采区、区域水文地质资料。

(3)正式上报集团公司的防治水报表和图纸。

(4)防治水工程方案、设计、措施。

①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探放水设计与措施的审批。

②积水区的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的确定。

③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及钻孔保护煤柱的留设。

④矿井“防、堵、疏、排、截”重点工程设计。

向矿属各单位提供水文地质图纸资料必须经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审批。水文地质资料总结或专业报告,须正式行文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的,应按矿有关规定执行,在规定时间内报送。

14、各类报表、图纸、总结、规程等经矿总工程师审查后,按规定分年、季、月报集团公司。其他需上报的资料按规定执行。

图纸的审批、发放、回收和销毁制度1、矿井生产所需用的各类图纸,必须有矿长组织总工程师、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签字后,由生产技术科按生产计划安排进行发放。

2、会审签字后的图纸,需要复制时必须由总工程师,技术人员及有关人员签字审批后方可复印。

3、生产用图纸根据生产计划需要定期发放,并有发放记录,记录连同图纸一并归档。因使用年久破损、模糊的图纸,应由有关技术部门和人员提交更换申请,由生产技术科统一出图,通知申请部门以旧换新。

4、复印图纸由生产技术科将底图和出图通知单送交绘图室,图纸打印好后,由绘图室将打印好的图纸送交生产技术科。要确保打印质量。

5、凡因公出差需携带图纸时,应事先提出书面申请,经本部门领导同意后提交矿长批准,送交档案室审查后方可借、发。

6、外单位向本矿索取图纸必须出示介绍信和有关证件,做好登记,由部门领导和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借阅。

7、图纸及技术文件对外供应,由生产技术科统一办理,其它部门或个人无权自行处理。

8、从外单位和各种技术会议索取的图纸、技术资料应交档案室统一保管,不准存放个人手中。

9、需要更改的图纸,必须凭更改通知单进行修改,修改时,更改通知单交生产技术科,然后由更改人员就地进行修改,更改时一律杠改。修改后由生产技术科负责核对,如不能更改,办理移出手续进

行修改,按指定时间交回生产技术科。

10、明确专人,认真做好图纸的回收工作,各部门所需要的图纸定期派专人回收,严禁出售给废品收购站和个体商贩。

11、需销毁的图纸,由矿办公室安排专人统一销毁,销毁图纸至少要有两人,并做好记录。

资料收集、管理、定期分析、保管、

提供制度

1、地质测量图纸资料必须根据生产掘进情况定期进行分析、整理、填绘、修改和补充,具体如下:

(1)测量资料每月整理一次,进度图每旬填绘。

(2)地质资料:生产图(1:2000、1:5000)每月填绘修改一次,其他生产用图如工作面图等根据地质调查状况随时填绘修正;地质基础台账、卡片、素描原则上随时揭露随时编绘;全井田剖面、平面图每季修改一次。

(3)基本矿图根据地质测量资料定期进行填绘修改。

2、采区、工作面开采完毕后,要及时对所揭露的地质资料进行系统、全面、认真的分析总结,提交采后总结报告,采区总结还应报市公司地测防治水中心审查、备案。

3、除坚持图纸资料的定期分析制度外,还应坚持“三边”制度,即“边揭露、边分析、边修改”图纸资料,尤其是要做好三维地震成果资料的动态解释和验证工作,及时指导生产。

4、每月对收集、整理的水文地质资料及时填图进行分析,评定资料的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分析的内容做好记录存查。

5、分析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对已揭露证实的地质构造,评定其正确性,如与原判断不符,应分析原因,认真总结经验,提高预测预报的水平。

6、图纸资料的保管必须做好“五防”工作(防盗、防火、防潮、

防霉、防蛀),对确无继续保存价值可以摧毁的资料,必须严格鉴定,经领导批准后方可销毁。

7、有专门资料室,并制定专人专职或兼职保管。对取得的资料应按档案化管理要求专门卷柜保管。有目录索引,查找方便。

8、完善图纸资料借阅制度,做到图纸资料借阅有手续并按期及时归还,收、发登记。

(1)科内人员借阅资料,直接与保管员联系,并登记。

(2)外单位人员借阅资料,需经矿领导签字、总工批准后方可借阅。

(3)借阅人员必须爱护图纸资料,不许在图纸资料上乱写画,要确保图纸的美观、清洁、完整。

(4)凡是原图、原件一律不外借。

9、对矿属各部门、单位提供资料,凭业务联系书按规程规定进行提供;对集团公司内部单位提供资料,需介绍信经总工程师签字后方可提供;对集团公司以外单位,原则上不提供资料,只能在资料室内借阅或抄录,并履行登记手续。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度

为了切实做好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确保我矿长治久安消除或减小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按照《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要求,结合《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和《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各专业副矿长及副总工程师

成员:地测防治水中心、一通三防科、安监科、机运区、生产技术科、调度指挥中心等正职

二、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领导小组职责范围

组长:全面负责组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开展,保证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资金、设备、仪器仪表落实到位。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负责隐蔽性调查工作的跟踪、督促检查,负责自己专业内隐蔽致灾工作日常业务安排落实。

成员:在组长副组长的领导下共同开展完成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并负责编制专业内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工作,队组技术员负责本队组内的隐蔽致灾专业知识培训科室技术人员负责督促帮扶区队人员共同提高专业知识。

三、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范围:

1、地表防洪灾害的排查

①相关科室对矿内及矿区周边的地表径流、塌陷裂隙区渗水情况、

暴雨过后地表塌陷裂隙区积水情况巡查进行详细的排查勘测并在本矿相关图纸上及时准确的绘制出具体的位置。

②相关部门对矿周围的防洪排水沟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工作,及时清理防洪沟,保证防洪沟内的清洁,发现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复,保证防洪排水沟的完好。

③在雨季期间加强防洪沟的巡查工作,对井口较低位置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防止强降雨期间,积水涌入井筒内,发生事故。

2、井下隐蔽致灾因素排查

1)采空区

①经常深入井下现场,负责每月对全矿范围内采空区的监控检查,协调施工单位经常性地对矿井重点部位及井巷工程进行监督监测,协调本系统人员对重点部位的监测资料整理,圈定地表及井下采空区范围。采用调查、走访、物探、化探和钻探等方法进行,查明矿井采空区及邻近采空区分布、形成时间、范围、积水情况、自然发火情况和有害气体等。将采空区相关信息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并建立煤矿和周边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做好相关图件的归档工作。

②坚持经常对新旧采空区进行实测,并及时准确的绘制当前采空区位置实测图,对在实测或井下隐患排查过程中,对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可能诱发大的地质灾害时,应及时向组长及副组长汇报。

③根据采空区与我矿重点场所影响关系,以及井巷工程、保安煤柱、矿体的相互位置及影响程度,从技术上进行论证,确定我矿当前监测重点。

④在采掘活动开始前确定矿区范围内地表采空区、地表塌陷区、地表错动区关系及影响范围。

⑤推广应用在采空区监测地质灾害预测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负责研究采空区变化,并对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给与技术的论证并采取相关措施。

⑥确定的采空区影响范围,圈定并标识通知相关人员,防止人员误入。

⑦在回采过程中,对地表采空区塌陷范围进行现场观测,对塌陷情况及时汇报矿总工程师,并制定出采空区塌陷超前情况或者老顶空顶面积大未垮落情况的相关技术措施。

2、废弃老窑(井筒)井巷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

①对矿区内及矿区周边的可能影响本矿的老窑及废弃井巷进行摸底,并在本矿的相关图纸资料上绘制出具体位置,并定期进行观测及排查。

②对井下已采完的工作面的防火密闭进行观测,并及时汇报出现的问题。

③定期了解相邻矿井的回采情况,调查清楚其废弃井巷及采空区是否对本矿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④井筒、工业广场及附近汇水沟每年雨季前要清理附近杂物,疏通排水通道。

⑤在井下发现下矿水量有变化时或降特大暴雨、地表水体变化等特殊情况,要及时对井筒周边水位进行测量。

⑥若矿井后期对对井田范围内废弃井筒进行充填,对井筒充填方

案和回填工程监督。

⑦在周边矿井关闭后,在井筒没有回填前,要经常协助公司技术服务中心人员,采用电测法对井筒水位进行测量,密切关注水位变化。

⑧在工作面采掘工程接近钻孔之前,必须对钻孔资料进行查阅,全面了解钻孔的封闭情况,编制采掘工程过钻孔设计方案。

⑨对于钻孔资料不详、模糊的钻孔,必须以“封闭不良钻孔”对待,在设计说明中必须明确提出来,要留足防隔水煤柱,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作为视在安全隐患来处理。

⑩在设计中明确告知施工单位,所要揭露的钻孔数量及位置,以及钻孔的封闭情况,让施工单位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3、断层、裂隙、褶皱、陷落柱、导水裂隙带等地质构造普查

①建立年预报、月分析的地质构造预报制度,年初按照年度采掘工程计划,对年度采掘工程可能遇到的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进行预报;每月根据月度采掘工程计划,和井下采掘巷道揭露情况对各掘进头面,进行逐头逐面分析,准确分析巷道层位关系,对可能穿层巷道、或过老空老巷、断层等地质构造要提前通知生产区队,提出建议,并督促区队制定、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②建立钻孔资料分析制度,在巷道超前钻探结束后,要及时根据钻探资料,进行钻场分析,对钻孔中发现的层位变化等情况,分析前方可能存在的地质构造情况。

③建立井下收集地质资料制度,岩巷工作面每掘进10m收集地质资料一次,收集地质资料包括岩层和巷道走向角度,如发现地质层位

变化及时分析可能遇到的地质构造。煤巷掘进工作面每掘进20m收集一次,收集煤层倾斜角度和巷道走向角度外,还应收集煤层厚度情况和顶底板岩性,煤层破碎情况。

④采用物探、钻探实测和理论计算等方法确定矿井导水裂缝带高度,合理留设防隔水煤(岩)柱。如果煤层顶板受开采破坏,其导水裂缝带波及范围内存在富水性强的含水层(体)时,在掘进、回采前,应当对含水层(体)进行疏干。

⑤断层、裂隙和褶曲的普查,应查明矿井边界断层和井田内落差大于5米的断层,查明矿井内主要褶曲形态,收集矿井裂隙发育资料、总结规律,编制煤矿地质构造纲要图。其中,断层普查主要包括断层性质、走向、倾角、断距,断层带宽度及岩性,断层两盘伴生裂隙发育程度,断层富水性等。

⑥陷落柱的普查,应查明矿井范围内直径大于30米的陷落柱,主要包括陷落柱发育形态、岩性、周边裂隙发育程度、导水性等。

⑦定期对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地质资料主要包括修改巷道、附近煤层底板等高线,掘进巷道岩层层位变化情况,瓦斯地质情况,若为穿层巷道及时根据第一手资料分析巷道可能出现的提前或延后穿层情况;水文地质方面要及时分析巷道顶底板滴渗水情况及水量变化趋势、充水来源等资料,若物探、钻探显示地质构造变化区域要及时分析构造变化带附近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情况,对中型以上断层,中型以上的褶皱,超过5m3/h以上的新增出水点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及总工程师知道。

4、瓦斯富集区普查

瓦斯富集区普查,应查明煤层厚度、变化规律、煤质和瓦斯含量及赋存状况,系统收集矿井所有的瓦斯资料和地质资料,编制瓦斯地质图,对矿井瓦斯赋存情况进行分区,开展瓦斯防突预测、预报工作。

5、地下含水体普查

查明影响矿井安全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各种含水体的水源、水量、水位、水质和导水通道等,预测煤矿正常和最大涌水量,提出防排水措施、建议。

6、井下火区普查

查明井下火区范围、密闭、气体成分等情况,提出防灭火措施及建议。对井下已采完的工作面的防火密闭进行监控、检测,并及时汇报出现的问题。

7、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普查

查明井田范围内岩浆岩侵入体分布范围、古河床冲刷带、古隆起、天窗、滑坡等情况。

8、顶板灾害普查

掘进工程每50m探查一次开采煤层及施工的井巷工程顶、底板分析岩性、观察记录岩石破碎程度,岩层变化较大做岩石硬度系数测定分析稳定性及存在的问题。在巷道超前钻探结束后,要及时根据钻探资料,进行钻场分析,对钻孔中发现的层位变化等情况,分析前方可能存在的地质构造情况。

9、煤尘、煤层自燃倾向性普查

采样送资质单位检测查明矿井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煤尘爆炸危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收费管理办法完整版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行为,维护委托单位和评估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质量,根据《价格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 设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就其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以及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和规划实施中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预防治理措施等活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县级以上人民***或国土资源部门确定的容易产生 地质灾害的区域。 第三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是指有资质的评估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接受委托,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和规范要求,收集相 关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和技术分析,以及编制评估报告和组织报告评审等收取的费用。 第四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属于中介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和自愿有偿的原则。委托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自主选择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开展评估工作,评估机构可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委托。 第五条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建设项并 负责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收费办法,

性评估收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办法。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办法应根据评估区面积、规划人口、地质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第六条评估机构提供服务,应当符合相应规程规范的规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开展公平竞争,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 第七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实行***指导价。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以下简称“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按照本办法规定执行,浮动幅度为上下20%,具体收费标准由评估机构与委托人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 第八条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由评估基本收费、工程规模调整系数、工程类别调整系数和地区调整系数综合确定。其中,地质灾害评估基本收费根据建设项目重要性、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工程类别和评估级别等确定。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包括开展资料搜集、现场调查、图件绘制、技术分析,以及评估报告的编制和评审等全部费用。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1士20%);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地质灾害评估基本收费×工程规模调整系数×工程类别调整系数×地区调整系数; 工程规模调整系数、工程类别调整系数按照本办法附件确定;地区调整系数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在规定范围内确定。. 第九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质量标准及评估级别、项目重要性、

工程项目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项目安全技术管理制 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246-87 工程项目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项目经理部必须对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施工图进行认真会审,防止因设计不合理或设计文件有遗漏而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和特点,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制定针对性强、实施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或方案。 三、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必须全面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工程特点和作业环境。 四、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必须根据需要有设计、有计算、有详图、有文字说明,并应实行分级审批制度。 五、未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或安全技术措

施及方案未获得批准之前,相应工作不得进行。 六、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及外部环境实际情况的变动对原定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进行修订变更。 七、原定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的修订变更必须依照审批程序及时办理修订审批手续,否则应停止施工作业。 八、危险性较大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应按照《危险性较大分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建六局有限公司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建六局有限公司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报告制度》的规定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相应组织专家论证工作。 九、项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留存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的附件。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技术图纸管理办法

机械设计图纸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了规范机械设计图纸在公司生产活动中各个环节的使用,明确设计图纸的发送、使用、更改、作废及借阅等管理程序,防止设计图纸的错用和误用,使外协加工单位和其他使用部门能及时得到设计图纸的有效版本,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范围 本管理办法中涉及的机械设计图纸包括公司设计开发的所有机械设计类图纸。 3 职责 3.1 技术部资料室是机械设计图纸的存档管理部门。 3.2 设计部是机械设计图纸的主要使用部门,负责及时向各单位提供最新发放的图纸及设计更改的图纸。 3.3 相关部门负责本管理办法在本部门的执行,并对所有机械设计图纸具有保密的义务。 4 工作程序 4.1 总则 未经样机评审、验证和确认,设计不定型的机械设计图纸,资料室不得归档、保管、发送和使用等。 4.2 机械设计图纸发送管理 4.2.1设计部是使用机械设计图纸的主要部门,要严格按照本管理办法执行领用机械设计图纸。

4.2.2 根据项目立项会决议的生产计划,设计部拟订所需投产产品的目录清单,明确所需的机械图纸的图号、名称、份数及时间,提前4~5天书面通知资料室,以便提前准备。 4.2.3例外采购或特需的机械设计图纸,必须由申领人书面申请并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向资料室领取。 4.2.4资料室资料员负责将所需的机械图纸原件备齐,按照申领人提供的需求图纸目录清单及所需的机械图纸份数进行复印。 4.2.5复印的机械图纸由资料室资料员负责将其整理好,认真核对,并按照图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在《设计图纸使用记录单》上登记,记录的内容包括图号、名称、图幅、份数、张数、发送部门、发送日期、发送人等。 4.2.6复印整理好的图纸由资料室资料员负责在其每页的右下角盖上资料室的红色印章,蓝色日期章及资料员本人签章。每次发放的图纸盖当日的发送日期。 4.2.7由申领人向资料室按规定时间索取图纸,并在索取图纸前,由领用人按照资料目录清单认真核对所需的图纸图号、份数等。核对无误后在《设计图纸使用记录单》上签属领用人姓名及领用日期后领出。 4.2.8设计部负责及时向外协加工单位投放资料室最新发放的机械图纸,作为外协加工的依据。零件加工完,由设计部负责将加工单位投放的图纸在加工单位集中销毁。如下批再投产加工,则由采购部向资料室重新申请领取图纸向外协加工单位投放加工。 4.3 机械设计图纸更改管理 4.3.1设计定型的机械图纸经采购部加工成产品后,在装配过程中如发现装配问题时,可以书面形式向相关技术部门提出更改申请,由相关设计人员到现场核查。如确需更改,则在申请单上注明更改方法交至主管设计人员审核,并经分管副总批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我矿主要地质灾害分为井上和井下,根据煤矿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规定 1.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是煤矿安全生产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由矿长、总工程师主管,地测部门是业务管理部门。有关部门配合时,要从人力、物力、资金上给予保证。煤矿是防治水、防洪、探放水、防排水的主体,矿长为第一责任者,矿总工程师主管并负责各项责任措施的落实。矿每年四月底前应分别成立本年度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电)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及防治水中长期规划,每年应安排一定的防治水工程维修费,以保证现有的防治水工程正常发挥作用,并新建急需的防治水工程。 2.地测部门应经常调查矿井充水条件的变化情况并掌握水文动态,解决出现的问题。 3.对直接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水患,必须采取防治措施。地测部门具体负责设计,由矿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实施。 4.雨季中(5?9月)每周对工业广场周边岩石山体进行排查一次,做好记 录,如有重大安全隐患,需要相关部门协助的,及时报送,协同处理。 (二)地表地质灾害防治 1.每年汛期到来之前,总工程师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防治水检查。对排洪渠、防洪设施、地表防治水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研究解决。 2.地测部门负责防治水工作的人员,要经常巡视煤矿开采对应地表区、渠道、排水沟,了解这些地方的积水情况和畅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总工程师报告,由总工程师责成有关单位处理。 3.地测部门必须经常搜集、调查、核对井田周边煤矿和废弃老窑情况,并在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标出井口位置、开采范围、开采深度、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等,发现威胁安全生产的水患情况,立即报告总工程师,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4.禁止在山洪、河流可能冲刷到的地方堆放矸石、炉渣、垃圾等杂物,以免洪水堵塞河道、水渠,造成水害。 (三)井下地质防治1.水害防治专业人员应经常深入井下,了解矿井水文地质情况,掌握涌水动态,查清可能存有导水裂隙断层的分布情况,结合采掘工作面安排,制定出当年井下防治水工作计划,指导全年的防治水工作。 2.受水威胁的地段,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的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第一条测量人员的主要职责具体如下: 1. 负责日常施工测量工作,负责精密网控制点的保护工作,按相关测量标准、规范设计单位提出的精度标准要求,负责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测量放样工作。 2. 参加项目经理部组织的各自管段测量设计交底,制定测量方案,点收设计移交的精密控制点,签署交接桩纪要。 3. 负责在设计精密控制网基础上根据施工需要加密施工控制点。 4. 在复测过程中发现差错资料与现场不符时,应立即书面上报建管办,以便及时处理。 5. 负责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保存、使用精密测量成果。 6. 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按监理要求提交相关测量资料。 7. 各分部负责各分部测量仪器设备保养、标定,负责加密控制网测量资料的整理与管理,项目经理部对分部的上述工作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8. 在项目经理部统一组织下按要求进行竣工测量。 第二条工程测量的基本内容,主要如下: 1. 土建工程施工测量。 2. 建筑物、构筑物变形测量、。 第三条测量依据 1. 经批准采用的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测量方案。 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3.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第四条所有施工放样测量都必须进行换手测量。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彻底换手测量,一般测量科目实行同级换手测量。彻底换手测量须更换测量人员、仪器计算资料;同级换手测量须更换测量和计算人员。 第五条各分部指定专人负责测量工作和监控量测工作,并任命一名责任心强、测量技术水平高、具有相应资历的技术人员为测量主管工程师,负责组织和实施各项测量工作,随时处理测量过程中的问题。负责测量的技术人员和测量工应保持稳定,以保证持续有效地工作。 第六条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国家行业的有关测量规范、施工规范、工程设计

(完整版)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节技术管理责任制度 一、技术管理机构责任制 1按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范围,分工负责,做好经常性的技术业务工作。 2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上级办法的技术标准、规定、规程、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3负责收集和提供技术情报、技术资料、技术建议和技术措施等。 4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5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新技术,负责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的推广应用。 6进行有关技术咨询。 二、项目经理技术责任制 为了确保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杜绝技术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项目经理应抓好以下技术工作 1贯彻各级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组织和职责分工。 2组织审查图纸,掌握工程特点与关键部位,以便全面考虑施工部署与施工方案。还应着重找出在施工操作、特殊材料、设备能力及物质条件供应等方面有实际困难之处并及早与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3决定本工程项目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和新设备。 4主持技术交流,组织全体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重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讨论。 5进行人才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一方面为提高业务能力组织专题或技术讲座,另一方面应结合生产需要,组织学习规范规程、技术措施、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与工程有关的新技术等。

6经常深入现场,检查重点项目和关键部位。检查施工操作、原料使用、检验报告、工序搭接、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难点、薄弱环节要及时交给有关部门和人员研究处理。 三、各级技术人员技术责任制 1、总工程师的责任制 总工程师是施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对重大技术问题的技术疑难问题,有权做出决策。其主要职责是 1全面负责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 2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技术规程、验收规范和技术管理制度等。 3组织编制技术措施纲要及技术工作总结。 4领导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审定重大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合理化建议。 5组织编制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技术革新计划和技术措施计划。 6参加重点和大型工程三结合设计方案的讨论、组织编制、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 重大施工方案、组织技术交底和参加竣工验收。 7主持技术会议,审定签发技术规定、技术文件,处理重大施工技术问题。 8领导技术培训工作,审批技术培训计划。 9参加引进项目的考察和谈判。 2、专业工程师的责任制 1主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审批单位工程的施工方案。 2主持图纸会审和工程的技术交底。 3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和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政策、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和各项技 术管理制度。 4组织制订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措施,主要工程的质量检查,处理施工质

技术文件及图纸资料下发管理制度

技术文件及图纸资料下发管理制度 1、目的: 明确技术图纸与文件的签署、下发、更改及标准化等内容,对技术图纸与文件进行有效的控制。 2、范围: 适用于产品图纸、工艺图纸、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的签署、下发、更改、归档及保密管理。 3、职责: 3.1技术中心负责产品图纸、料单及设计文件、检验标准的设计 和下发; 3. 2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图纸的接收、分发、保存和归档。 4、相关要求: 4.1技术文件的设计与发放 4.1.1技术文件、技术标准及图纸资料的形成应严格执行设计(编 制)、校对、审核三级把关制度;明确各级的责、权、利。 4.1.2技术文件标题栏中的项目名称、编号、图纸名称、日期, 设计、校对、审核、批准等栏中应签署齐全,签署不全的技术文件不得投放到相关部门,更不得使用。 4.1.3图纸投入使用,即投放到各使用单位(部门)之前,必须 加盖“受控文件”章,由技术中心发放到各使用单位并进行登记,技术中心负责图纸的发放。

4.1.4技术文件下发和复印转发,均需填写《技术文件、图纸资 料发放记录表》,并要求接收人签字接收; 4.1.5纸质技术文件或电子档技术文件等由技术中心收存并负责 保管。员工借阅技术文件应凭部门经理批准的借阅申请单向技质部借阅,用完后及时归还,并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4.2技术文件的变更 4.2.1由于客户要求或者设计失误导致的临时性变更,责任部门 需按照《联络函下发管理制度》填写工作联络函进行更改。如需在技术文件上进行直接更改,需注明责任人和修改日期,并要保证技术资料的整体整洁。 4.2.2对于与设计有关的重大变更,如操作工艺、技术标准等, 责任部门需提出修改理由及具体内容,并召集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并交于相关领导审批。 4.3技术文件的管理与存档 4.3.1技术文件是公司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 据,必须加强管理,各部门应指定一名专职或者兼职资料员负责各种技术文件的登记、保管、复制、收发、注销、归档和保密工作,保证技术文件的完整,准确清晰、统一等。 4.4技术文件的保密 4.4.1技术文件除非因为工作需要,任何部门、个人不得擅自打 印、复制,不得以电子文档等形式在网上传递或者用移动硬盘、U盘、软盘等拷贝出。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实施细则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实施 细则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止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根据分公司《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第四条分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各施工处项目部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自上而下逐级监管的原则。 第二章地质灾害分类及报告 第五条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 (一)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Ⅰ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二)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Ⅱ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10人

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三)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Ⅲ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四)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Ⅳ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小型地质灾害灾情。 本条所述数值,“以上”含本数值,“以下”不含。 第六条报告程序 (一)中、小型地质灾害发生后,受灾项目部应立即向灾害发生地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分局报告,分局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到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二)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发生后,受灾项目部应立即向灾害发生地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分局报告,分局接到报告后速报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三)中型及以上地质灾害,受灾项目执行24小时抢险救援日报制度; (四)建立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联系电话机制。项目部突发性地质灾害联系电话; 分局突发性地质灾害联系电话: 公司突发性地质灾害联系电话: 第七条速报内容

工程测量管理规定

工程测量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 第一条测量机构设置和测量人员管理 1、集团公司项目部、分部两级总工程师及架子队技术主管必须抓好测量管理工作,项目部、分部、架子队必须安排一名专职测量工程师主抓测量工作。 2、分部专业测量工程师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五年以上现场测量经验,熟练掌握常规工程测量的全过程,能进行工程测量设计和数据处理工作。 3、架子队测量工必须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有丰富的现场测量经验,熟悉各种常规工程测量仪器的操作要点和使用方法,能进行常规测量计算工作。 4、测量人员持证上岗,各施工单位测量人员,特别是专业测量工程师和主要测量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调换工作岗位或调离。特殊情况非调换不可,必须经上一级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由本级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工作交接。各项测量交接(测量资料、桩橛)要清楚,交接手续要齐全,交接双方签字认可,并形成纪要作为资料保存。 5、主要测量人员名单、上岗证、工作简历分别上报集团公司项目部、分部两级工程部存档。 第二条测量工作标准依据 成渝客专工程测量精度要求高,实施作业要求规范严格,各测量人员严格执行铁建设(2006)189号,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及成渝客专有关测量规定。 第三条测量工作范围及职责 1、工作范围 集团公司项目部

根据我管段的工程情况,集团公司项目部具体负责以下工作: ○1参与全线工程项目的交接桩、复测工作; ○2对特大桥和地形、线形复杂大桥等大型项目进行控制测量工作; ○3对分部的结构物控制测量进行换手复测; ○4负责组织对分部的工程复测进行核对,每半年不少于一次; ○5对分部测量队上报的长大隧道、特大桥、重点曲线大桥的控测资料进行复核。 各分部 根据分部承担工程任务特点,分部测量队负责以下工作: ○1参加集团公司项目部组织的与分部项目有关的工程交接桩、复测及隧道、特大桥的布网控测工作。 ○2负责本分部的工程交接桩、复测、竣工测量,并将测量成果向所属施工单位办理移交。 ○3对桥梁中线桩难以直接测定或轴线布局达不到精度要求的特大桥进行控制测量及墩台中心的测定。 ○4对于特大桥和线形复杂的曲线大桥等大型项目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5负责对本分部和相邻分部之间结合部的控制测量和贯通测量。 ○6负责铺设轨道贯通和竣工测量及永久桩橛的埋设。 ○7定期对本分部工程项目进行复测核对,一般情况下,每三个月不少于一次。 架子队 ○1参加集团公司项目部、分部两级组织的交接桩、复测及重点工程的控制测量工作。○2负责保护集团公司、分部精测队交给的导线桩、中线控制桩和水准基点桩。 ○3负责本队所承担工程项目的施工放样测量。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一总则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法令、规程及标准。同时为强化施工部门与职能人员在施工技术责任、施工质量、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自审与会审、施工技术交底、技术检验、设计变更、施工技术档案等方面的管理,明确施工技术的范围、职责、内容、方法、报告、记录和检查制定本制度。 二、图纸会审制度 为了熟悉和掌握图纸的内容和要求。解决各工种之间的矛盾和协作、发现并更正图纸中的差错和遗漏、提出不便于施工的设计内容及进行洽商和更正,特制定本制度。 (1)本单位图纸自审由施工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图纸会审。 (2)会审前有关人员要认真熟悉和学习施工图,有关专业要进行翻样。结合施工能力和设备、装备情况找出图纸问题,对现场有关的情况要进 行调查研究。 (3)图纸审查的步骤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学习阶段。学习图纸主要是摸清建设规模和工艺流程、结构形式和构造特 点、主要材料和特殊材料、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以及坐标和标高等。 ②初审阶段。掌握工程的基本情况以后,分工种详细核对各工种的详图,检 查有无错、碰、漏等问题,并对有关影响建筑物安全、使用、经济等问题,提出初步修改意见。 ③会审阶段。指各专业间对施工图的审查。在初审的基础上,各专业间核对 图纸是否相符,有无矛盾,消除差错。对图纸中有关影响建筑物安全、使用、经济等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应研究设计中提出的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实现的可能性和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4)图纸会审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①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政策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工艺图纸管理制度

工艺图纸管理制度 1、本制度的制定,目的在于使公司的生产全过程中具有重要依据的图样和工 艺文件的管理更具标准化、制度化,以利于有序顺利地进行文明生产。2、订货图纸要经过审查,当确认完全正确、清晰,符合施工要求时,由技术 部门存档下发车间施工,用户提供的原图应存档保管。 3、凡用户修改过的图样,在修改处由订货用户负责签字,并注明日期。 4、全公司生产用图只有两份,一份用于生产存档,一份用于生产,生产用图 必须盖有“受控”“生产用图”印、发放日期、技术人员签名,长期使用的图纸用塑料袋封好。使用时应保持图面的整洁、干净。 5、根据计划下发图纸时,应保证生产用图、存档图和电脑存档图三者保持一 致。 6、由于长期使用,脏污、破损等原因不能保证生产用图在现场继续使用,施 工人员可凭旧图向公司技术部门换取一份新图,但二者内容上应完全一致。旧图由技术人员收回并保管。 7、由于生产的需要,图纸必须更改的,由总经理会同相关人员,经技术人员 同意后,方可修改图纸。 8、有权修改图纸者,为总经理、副总经理、技术人员,提出修改者应签名, 并注明日期。 9、修改图纸时,不得随意涂画、更改。应将需要更改的部分用细实线划去, 但要仍能看清原图图样,之后在附近填写更改的内容,并签名。如变动太多,无法保证图纸的清晰时,可更换新图,同时保留原图,存档图和电脑存档图要同时修改。 10、随着零件加工,生产用图应随工件一起转入下道工序,整个零件完工、检 查入库后,图纸应由班长保管,以备再次使用。定型产品图纸可以寄存车间,非定型产品随工件加工完成而收回。 11、对外交流图纸不加盖“受控”印,只填写发放日期,做好发放记录。 12、图纸的发放、修改应填写《图纸发放、修改记录》,注明修改原因。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县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规范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设立、监管、验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与《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得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等项目得立项、实施、验收与监督管理。 (一)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就是指对自然因素引发得山体滑坡、崩塌与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工程治理等项目。 (二)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项目主要就是指公益性得区域地质灾害、水工环地质等调查与项目研究。 第三条项目实施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政府采购、邀标)、工程监管制、合同管理制、公告公示制、财务决算评审(审计)制。 第四条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管理按照财政部门专项资金相关管理办法与彭泽县建筑部门公布最新得《工程造价信息》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章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立项

第五条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立项条件: (一)由于自然因素引发危害公共安全得地质灾害,造成人员死亡1人(含)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得地质灾害,需要应急治理得; (二)由于自然因素引发得地质灾害(主要指滑坡、崩塌与泥石流),威胁人员超过10人(常住人口),潜在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需要而且能够进行工程治理得; (三)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应急勘查; (四)其她特定条件符合政府投入得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依照有关规定,应由铁路、公路、航道、水利、市政等相关主管部门与厂矿企业负责治理得地质灾害,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得地质灾害,不属于项目申报范围。 第六条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项目立项条件: (一)经济社会发展或规划急需得基础性、公益性得区域地质灾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调查; (二)为提高我县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与能力得基础研究项目,引进、开发新技术新方法项目。 第三章项目申报实施管理 第七条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向县人民政府申报(以政府名义行文),申报单位即为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申报单位应编制项目施工设计与工程概算。

工程测量及测量复核制度

测量复核制度 第一条总则 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必要而重要的手段。它既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做好工程测量管理,提高测量成果质量,是防止测量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保证。 第二条项目部测量管理实行“三级管理,两级测设、三级复核”的测量制度。 (一)“三级管理”是指公司、项目部、工区按照规定的职责范围实施分级管理;各级工程管理部作为本级履行管理职能的具体部门,实行系统垂直管理。 (二)“两级测设”是指项目部(测量班)、公司临时组建测量队两级测设机构进行测设。项目部(测量班)主要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放样测量、测设工作,公司(临时组建测量队)主要进行控制网的复测、联系测量结果复核以及现场放样的抽检。 (三)“三级复核”是指工区、项目部、公司(临时组建测量队)三级复核。工区测量复核主要是指现场放样测量和对项目部测量成果的复核。项目部测量复核主要包括现场换手测量复核;公司(临时组建测量队)复核包括项目部测量成果的复核、控制网的复核和放样复核等。

第三条施工交接桩 (1)项目交接桩事宜由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联系办理。 )交接桩时,工程管理部要按设计部门提供的线路控制桩表,2(.基线桩表、水准点表等逐个进行点交,做好桩位状况(名称、标志钉、桩材、完好程度、受损状况、有无护桩等)的检查记录,建立桩位标识。 (3)接桩完毕后,填写交接桩记录,并将缺桩和桩撅损坏情况填写清楚,交接工作完成后,双方办理签字交接手续。 第四条复核测量 (1)复测前,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编写测量方案策划书,明确测量的内容、人员分工、时间要求、资料报告等内容。 (2)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测量队(组)负责项目的桩点资料交接和施工测量,提交测量成果书,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查,报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 (3)隧道长度6 公里以上、产值超过1 亿元的工程项目,测量方案策划书报上级工程管理部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测量成果报告书经上级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开工。 (4)复测时,以原测设桩位为准,发现问题与原测设人员探讨并取得一致意见。以基线坐标控制的铁路站线,要核对新旧设备、设施间相对关系,满足限界和设计要求。 (5)复测时,应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两人换手测量的方法进行。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制度正 式版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制度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制度主要内容为:1、图纸自审制度;2、图纸会审制度;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与管理;4、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管理;5、技术交底制度;6、技术核定制度;7、单位工程施工记录制度;8、技术复核制度;9、隐蔽工程验收制度;10、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管理制度;11、施工技术总结;12、技术标准管理制度;13、工程技术档案制度。 本制度适用各项目工程的技术管 理。

2、图纸自审制度 2.1图纸自审由项目经理部主任工程师负责组织。 2.2接到图纸后,项目经理部主任工程师应及时安排或组织技术部门有关人员及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自审,并提出各专业自审记录。 2.3及时召集有关人员,组织内部会审,针对各专业自审发现的问题及建议进行讨论,弄清设计意图和工程的特点及要求。 2.4图纸自审的主要内容: 2.4.1各专业施工图的张数、编号、与图纸目录是否相符。 2.4.2施工图纸、施工图说明、设计

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一、设备档案资料管理总则设备档案资料是设备制造、使用、管理、维修的重要依据,为保证设备维修工作质量、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提高使用、维修水平,充分发挥设备档案资料为日常设备管、修、用服务的职能,特制定本制度。 二、有关设备档案资料的说明 1. 有关设备资料是指从设备选型(设计)、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等全过程中形成并经整理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说明、计算资料、照片、录像、录音带等科技文件资料,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全公司生产设备的资料整理、存档。 2. 设备档案资料的内容 ⑴. 厂家的技术检验文件、合格证、技术说明书、装箱单。 ⑵ . 设备安装、记录、调试记录验收移交书。 ⑶. 设备附件及工具清单。 ⑷ . 设备大、小修理记录,竣工验收单,修理检查记录。 ⑸ . 精度校验及检查记录。 ⑹. 设备改装、更新技术。 ⑺. 设备缺陷记录及事故报告书(原因分析处理结果)。 ⑻. 设备技术状况鉴定表。 ⑼. 安装基础图及土建图。 ⑽. 设备结构及易损件、主要配件图纸。 (11).设备操作规程(包括:岗位职责、主要技术条件、操作程序、维护保养项目等)。 (12).其他资料。 三、设备档案的管理由公司电气部负责统一集中管理,保证设备档案资料。 四、设备档案的收集整理 1. 新设备进公司,采购部及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负责收集整理设备文件资料,并移交公司设备管理部门,且在移交单上共同签字。 2. 设备检修与维修期间,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人员对设备的易损件、传动件等进行测绘,经校对后将测绘图纸汇总成册存档保管。 3. 原图原件或无备件的技术档案资料一律不得外借或带出设备管理 部门。 五、设备档案资料管理的具体要求

地质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地质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第一节汛期值班制度 为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增强应急反应能力,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汛期地质灾害值班时间定为每年的5月1日至9月1日。特殊情况下需要提前或推迟值班时间另行通知。 二、汛期值班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做好地质灾害日常预警、预防和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对辖区内地质灾害点的监测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巡回检查;在出现突发性地质灾害时,迅速、准确、及时上报有关情况;与相关部门做好协调联系,为组织抢险救灾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三、在汛期值班期间,值班领导和值班工作人员不得离区外出。 特殊情况必须外出的,须报经分管领导或主管领导批准,并做好工作移交。 四、汛期值班期间,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必须保证手机、值班电话24小时处于良好的通讯状态,确保联系畅通。 五、值班人员在接到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报告时,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并将情况及时上报值班领导或主要领导。隐瞒不报或拖延时间上报,造成重大损失的,将追究责任。

第二节灾情速报制度 一、地质灾害灾情速报的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发生的时间,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发生地质灾害涉及的范围,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已经米取的措施等。 二、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中,值班人员接到地质灾害灾情报告时,必须迅速详细了解灾情,做好书面记录,并在规定时间内将详细情况向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报告。 三、汛期值班人员玩忽职守,对地质灾害灾情隐瞒不报或拖延时间上报,造成重大损失的,将追究责任。 第三节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制度 为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发生、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编制年 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的“汛前”是指每年5月1日前;本制度所称的 “汛前调查”,是指汛前进行的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类型、规模、危险程度、危害性等勘测调查活动。 二、排查主要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已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三、对已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应向基层了解情况,存在重大隐患的,赴现场调查核实,并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1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施工测量 管理制度 编制人: 审核人: ******项目部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一.总则 1.1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工程项目施工测量的管理工作。 1.2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本工程项目施工测量的技术管理工作,施工测量方案的审核,对工程测量定位、基槽放线进行验收,并定期对测量放线抽查验收。 1.3项目测量工程师负责本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施工测量交底的编制、参加日常施工测量的验线工作,以及各项测量记录的填写、报审等工作。 1.4工程测量是做好施工技术准备、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和支持测量工作。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明确职责,严格岗位责任制,做好工程测量工作。 1.5所有施工测量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法规、规范进行施测。 二、施工测量中的制度 2.1施工测量准备工作 2.1.1组建测量组 项目经理部应在工程开工前组建测量组,所有测量人员持证上岗;公司技管中心对公司的施工测量人员进行不定期的专业培训。 2.1.2施工图审核: 2.1.2.1施工图的审核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测量工程师、项目测量组相关成员参加。

2.1.2.2施工图的审核包括:审核总平面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机电设备施工图等。 2.1.2.3施工图审核的内容包括:坐标与高程系统、建筑轴线关系、几何尺寸、各部位高程等,并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工程的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测量放线数据准确可靠。 2.1.3施工测量定位依据点及水准点的管理: 2.1. 3.1施工测量定位依据点及水准点由建设单位提供。 2.1. 3.2施工测量定位依据点及水准点的交接:由建设单位主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在现场进行,项目总工程师参加。 2.1. 3.3进行桩点交接时,相应资料必须齐全,一切测量数据、附图和标志等必须是正式、有效、原始文件。 2.1. 3.4交接桩工作办理完毕后,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填写交接桩记录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项目部和测量组长各一份。 2.1. 3.5交接桩完成后,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测量工程师、测量班组成员对桩点进行复测,如发现问题,及时将问题提交给交桩单位研究解决。 2.1. 3.6测量组应对桩点进行妥善保护、标识,测量组长应经常巡视桩的保护情况,未经项目总工程师同意,严禁破坏或移动。 2.1.4施工测量方案和测量交底 2.1.4.1所有建筑工程施工前均应编制施工测量方案,施工测量方案由项目测量工程师编制,审核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分公司总工程师审批执行。 2.1.4.2施工测量方案审批后,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测量工程师负责对测量班组成员、施工队等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施工测量交底。 2.1.4.3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要,项目测量工程师应不定期进行测量交底,确保施工测量准确。 2.1.5测量仪器和工具的检验校正 2.1.5.1所使用的仪器必须要通过国家注册检定单位检定,保证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并向项目部质检部门出示仪器的检定证书和相关证明。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在使用过 程中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2.1.5.2测量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必须熟悉和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操作规程。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 娄邵铁路扩能改造工程LSZQZH-1标项目部第一分部 工 程 技 术 管 理 制 度 二○一一年六月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 娄邵铁路扩能改造工程LSZQZH-1标项目部第一分部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项目分部工程技术管理,是项目各技术活动和技术作业的各种因素、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的总称,是项目管理规章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目标的有力保障措施。 第二条本制度按“科学、严谨、创新、精益求精”的技术管理方针,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规范技术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及其具体环节,达到以技术管理工作保证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同时亦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秩序,为高效优质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达到满足顾客要求而提供有利、有力、科学的保障和措施。 第三条技术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在基础技术管理工作中必须建立的一些制度,包括工程测量、施工图纸会审、施工图现场核对、施工技术交底、开工报告申请、编制作业指导书、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审查、变更设计管理、基础技术资料管理、施工工艺设计试验、施工日志填写管理这十一项制度。

第二章工程测量 第四条测量组织及人员 1、分部根据施工需要配齐经培训、懂专业的专职测量人员,作业队明确指定负责的专职干部。 2、项目部制定测量责任制,并按要求考核。 第五条设计桩橛交接和施工复测 1、参与指挥部组织的设计桩橛交接并完善签字手续 2 、设计桩橛交接后由分部总工牵头组织测量人员进行施工复测。 3、交桩和复测手续完善,各种数据按要求核对。 第六条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 1、建立分部技术人员对测量队长进行技术交底,测量队长将放样采用的测量方法和检查方法连同技术交底返回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再次审核,确认后对作业队进行交底的流程。 2、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必须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换手复测进行,其测量误差必须符合测规要求。对重点、关键控制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控制测量设计,并进行控制测量。 3、所有记录、计算资料不得涂改,复核签字手续必须完善,未经复测和复核的桩橛不得交付施工。 4、重要桩橛必须按规定设臵护桩,临时水准点要与两端经过复测后的设计控制桩、基点闭合,并定期进行复测。 第七条测量资料

技术文件、图纸资料下发管理制度

卓达新材集团 技术文件、图纸资料下发管理制度(试行) 文件编号:ZDXC- 版本:A 编制:日期:_ 审核:_日期:_ 审批:_______日期:_______主导部门:卓达新材集团/生产运营系统/计划调度中心 发布日期:2014年月日实施日期:2014年月日

1、目的: 明确技术图纸与文件的签署、下发、更改及标准化等内容,对技术图纸与文件进行有效的控制。 2、范围: 适用于产品图纸、工艺图纸、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的签署、下发、更改、归档及保密管理。 3、职责: 3.1技术中心负责产品图纸、料单及设计文件、检验标准的设计 和下发; 3.2技术工艺管理中心负责工艺图纸、工艺文件的设计与下发; 3.3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图纸的接收、分发、保存和归档。 4、相关要求: 4.1技术文件的设计与发放 4.1.1技术文件、技术标准及图纸资料的形成应严格执行设计(编 制)、校对、审核三级把关制度;明确各级的责、权、利。 4.1.2技术文件标题栏中的项目名称、编号、图纸名称、日期, 设计、校对、审核、批准等栏中应签署齐全,签署不全的技术文件不得投放到相关部门,更不得使用。 4.1.3图纸投入使用,即投放到各使用单位(部门)之前,必须 加盖“受控文件”章,由技术中心发放到各使用单位并进行登记,技术中心负责图纸的发放。

4.1.4技术文件下发和复印转发,均需填写《技术文件、图纸资 料发放记录表》,并要求接收人签字接收; 4.1.5纸质技术文件或电子档技术文件等由技术中心收存并负责 保管。员工借阅技术文件应凭部门经理批准的借阅申请单向技质部借阅,用完后及时归还,并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4.2技术文件的变更 4.2.1由于客户要求或者设计失误导致的临时性变更,责任部门 需按照《联络函下发管理制度》填写工作联络函进行更改。如需在技术文件上进行直接更改,需注明责任人和修改日期,并要保证技术资料的整体整洁。 4.2.2对于与设计有关的重大变更,如操作工艺、技术标准、配 方等,责任部门需提出修改理由及具体内容,并召集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并交于相关领导审批。 4.3技术文件的管理与存档 4.3.1技术文件是公司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 据,必须加强管理,各部门应指定一名专职或者兼职资料员负责各种技术文件的登记、保管、复制、收发、注销、归档和保密工作,保证技术文件的完整,准确清晰、统一等。 4.4技术文件的保密 4.4.1技术文件除非因为工作需要,任何部门、个人不得擅自打 印、复制,不得以电子文档等形式在网上传递或者用移动硬盘、U盘、软盘等拷贝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