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光绪帝被囚瀛台

光绪帝被囚瀛台

光绪帝被囚瀛台

光绪帝被囚瀛台

瀛台在北京城中,在中南海的南海里。它四面环水,实为一小岛,北部有一木桥与陆地相连。中心建筑为涵元殿,并有许多亭台楼阁和奇石古木。它初建于明代,命名为南台,清顺治年间修葺扩建后,改名为瀛台,当年康熙和乾隆曾多次在此听致、赐宴。

戊戌政变以后,慈禧太后盛怒之下把光绪囚禁于涵元殿。涵元殿为瀛台正殿,座北面南。北有涵元门与翔鸾阁相对,南有香殿与迎熏亭相望,隔海便为新华门。建筑规模虽不如紫禁城,却也富丽堂皇。但是,自从光绪被囚于涵元殿,此地便被凄凉、惨淡气氛所笼罩。光绪除每天清晨被拉去陪慈禧上早朝外,其余时间便被囚禁在此,严禁外出。侍奉光绪的太监,均经慈禧的心腹李莲英亲自挑选,对光绪名为服侍实为监视。据说某年的冬季,南海水面已经结冰,一天,光绪微服出行,孰知刚走不远,便被守门人发现,即“跪阻”返回。事后,慈禧太后闻知此事,居然命人把水面的冰凿开,以防光绪逃走。

光绪被囚瀛台期间,身心倍受折磨。据说涵元殿那纸糊的窗户破了之后,竟没人给补一补,这在北国严寒的冬天,确实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光绪在凛冽的朔风中竟冻得浑身发抖,手足麻木。光绪帝登基以后,未能励精图治,复兴祖业,自身也落到“欲飞无羽翼,欲渡无舟楫”的地步,难怪他要不时慨叹:“我不如汉献帝!”尤其令光绪难堪的是,慈禧为了从精神上折磨光绪,竟把光绪惟一宠爱的珍妃打入冷宫,并永远不准光绪与她相见。

光绪皇帝在瀛台的囚禁生活中,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岁月。直到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先于慈禧太后一天死于涵元殿东室,结束了他的一生。由于他的死与慈禧太后仅相差一天,因此有人怀疑是慈禧把他害死,也有人说是袁世凯用毒药把他毒死,这都只能是历史疑案了。

清朝历代皇帝排序

清朝历代皇帝排序 导读:清朝历代皇帝排序频道整理了与清朝历代皇帝有关的资料703101篇,和关于明朝历代皇帝排序的相关视频570721集以及清朝君主相关图片204218张.1861年8月22日清朝咸丰皇帝死于热河行宫在152年前的今天,1861年8月22日(农历七月十七),清朝咸丰皇帝死于热河行宫。 1861年——咸丰皇帝死于热河行宫,皇位由他的儿子载淳继承,。 汉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阴丽华的故事,算是历代开国皇帝中较为罕见的爱情佳话。 阴丽华娘家是当时南阳新野一带的大家族,田产七百多顷,其气派可以与诸侯王公相匹敌。 当然,刘秀看重的不是这个,而是阴丽华的美貌,他。 谁是历史上妃子最多的皇帝?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指唐玄宗的后宫美女如云,但只专宠杨贵妃,比如赐浴华清池、春从春游夜专夜、飞马送荔枝等可惜红颜薄命,唐玄宗。 朱元璋为何始终爱大脚老婆?明太祖朱元璋不仅与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好色,而且刻薄寡恩。 为何他又对原配大脚老婆马氏不离不弃,真诚相爱呢?个中原委值得深思。 称帝前的朱元璋私生活糜烂,动用公权力强占了美。

导读:从广义上说,凡是宫里的女子(皇帝本人的亲生母亲及女儿除外)都有可能是皇帝的妻子,但若是如此划分,则嫌太过宽泛,事实上皇宫里百分之九十的女子是不能得到皇帝垂青的,唐诗、宋词中有许多关于宫中怨女的描。 光绪做了12年的少年天子。 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哪几件大事?第一件是中法战争。 光绪八年(1882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军恐怕"失和"而"退让"。 光绪十年(1884年),法国舰队司令孤拔率领舰队驶。 导读:从广义上说,凡是宫里的女子(皇帝本人的亲生母亲及女儿除外)都有可能是皇帝的妻子,但若是如此划分,则嫌太过宽泛,事实上皇宫里百分之九十的女子是不能得到皇帝垂青的,唐诗、宋词中有许多关于宫中怨女的描。 导读:后宫佳丽三千,美女天下海选。 这只有皇帝才能享受这个至尊无上的待遇。 后宫里的妃子又是如何选拔的呢?据历史记载由宦官挑选,那他们是怎么个挑选法,下面就由本文为大家解密吧! 在中国古代,皇帝为天下。 导读:按正史,清朝皇帝的死都是正常病故,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记录的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之死,正史记载是"端坐而崩"。 然而,野史、传说就不同了,五花八门的死因,让史家至今争论不休。 其中,嘉庆皇。 导读:凡是皇帝,周围都少不了宠臣。

论光绪帝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

论光绪帝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 戊戌变法是晚清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是光绪帝,这位大志未酬、郁郁寡欢的末世皇帝十年短暂的亲政生涯中最绚烂的政治成就。作为一位毫无实权的封建帝王,光绪帝果断进行资本主义改良挽救民族危机,同时由于他的现实处境和自身因素又使戊戌变法仅仅存在了一百零三天便惨遭扼杀。那么这位戊戌变法的实际领导者究竟对戊戌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本文将以此问题为中心展开研究。 关键词: 光绪帝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康有为资产阶级维新派正文: 历史上每到王朝末期常常会出现一些救世统治者试图通过各种改革来延长他们祖先的帝业。光绪帝正是这样一位试图力挽狂澜的末代改革者。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起,大清帝国的国力日趋衰微,统治危机愈发加深。面对日益严重的王朝危机,满清皇族内部不断进行自救运动,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到1898年的戊戌变法,清朝地主阶级完成了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到制度的转变。这些改革主要发生在同治、光绪二帝年间,其中前者是在慈禧太后的领导下进行的,而戊戌变法是由皇帝直接领导的改良运动,这位封建帝王尝试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决定了他自身在此次运动中的复杂性。 一、光绪帝的生平介绍 光绪帝名爱新觉罗·载湉,是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他的父亲是咸丰皇帝的弟弟醇亲王奕譞和慈禧亲妹妹的儿子。1875年,亲政刚满一年的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因病逝世。同治皇帝无子,慈禧太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权和叶赫那拉的利益,她从年龄和血缘的角度考虑,最终选择了自己的侄子和亲外甥——年仅四岁的载湉,改元光绪。光绪帝从小生活在慈禧太后的“严加管教”的训斥下,慈禧要求光绪叫她“亲爸爸”,对她事事毕恭毕敬,不得违背“亲爸爸”的旨意。幼小的光绪在慈禧太后的淫威下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和生理疾病。由于不同寻常的成长环境,光绪帝形成了软弱的性格,加之慈禧太后的强势压制,他尽

纪念中华英烈——章太炎

纪念中华英烈——章太炎 摘要:章太炎先生是一个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个文学家。章先生一生都与革命相关,反清、反袁、反抗日本侵略、参与主持同盟会、建立兴浙会等革命性事件。 关键字:章太炎抗日革命 一、章太炎先生简介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中国浙江余杭仓前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大师。曾是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重要领袖之一。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二、章太炎一生重大事件及影响分析 1.苏报案被捕入狱 事件经过:1903年6月29日《苏报》案发生。 义和团运动以后,革命形势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成为一支影响力较大的革命力量。许多革命志士纷纷出版报刊杂志宣传革命。《苏报》便在这个时期于1899年在上海创刊。 1903年夏,《苏报》支持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的活动,聘请章士钊为主笔,章太炎、蔡元培为撰稿人,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 以后,《苏报》又陆续刊登了许多激烈宣传革命的文章,旗帜更为鲜明。当时,邹容的《革命军》在上海出版,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也公开发表。章太炎在此作中,尖锐地批判了康有为‘中国只能改良,不能革命’的谬论,并把矛头指向光绪皇帝。当这两篇文章问世之后,立即引起了清政府的敌视。《苏报》节录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痛骂清朝统治者和揭露康有为改良主义奴颜婢膝的一段文字发表成章,并向读者推荐《革命军》。 这些激烈的革命宣传使清政府感到极大的恐慌,于是公然采取镇压手段,下令封闭《苏报》,并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

皇帝故事-末代皇帝溥仪简介 溥仪的一生

皇帝故事-末代皇帝溥仪简介溥仪的一生 对于溥仪这个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随着各类有关他的影视剧的播出,溥仪末代皇帝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穿着西装,带着眼睛,看不出一点封建帝王的影子。清朝末年的皇帝都是悲剧性的人物,特别是光绪和溥仪。这两个醇亲王府的孩子,并没有当皇帝的想法,却仅仅因为慈禧太后的命令,而不得不进入那个吃人的皇宫,进而开始了自己悲剧性的一生。不过溥仪比光绪帝稍好的,便是抚养他的是隆裕皇太后,至少给了他母爱,而光绪帝的一生则皆是悲剧的。 溥仪全名爱新觉罗·溥仪,光绪三十二年,即公元1906年在北京醇亲王府出生。溥仪字耀之,号浩然,乳名“午格”,年号宣统。他是清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退位昭示着,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结束。 溥仪和光绪帝同出醇亲王府,溥仪是清宣宗道光帝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之子,母亲是摄政王的嫡福晋苏完瓜尔佳氏。溥仪被抱进皇宫的时候还是一个孩子,什么也不懂,实际上他的继位也是突如其来的。 维新变法之后,慈禧太后对光绪帝就已经很不满。不仅是把他囚禁在瀛台,最重要的还是想要将他废除。所以在光绪皇帝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慈禧太后一早就指定了一个孩子来接受皇位。这个孩子却不是溥仪,而是载漪的儿子溥儁。 光绪二十五年,即公元1898年,慈禧太后颁布懿旨,由载漪的儿子溥儁做“大阿哥”,将来继承同治为嗣,兼祧光绪皇帝为嗣。后来又不知是何原因,在光绪二十七年的时候,废除了“大阿哥”这个名号。随着慈禧太后的年岁渐长,在光绪帝病重之时,因为无嗣,因此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 已经折了一个孩子进去那个吃人的皇宫,所以一听到要将溥仪抱入皇宫的消息,醇亲王府愁云惨淡。溥仪的祖母老福晋(奕譞次妻),刚听完载沣带回来的的懿旨就晕厥过去。但慈禧太后的旨意不能反抗,来接人的太监仍然进入了亲王府中。也不知道是小小年纪对于离开亲人的害怕,还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预示,溥仪对来抱自己的太监连哭带打,不愿让太监抱走自己。最后的结局却不是溥仪一个孩子能够反抗的,所以最后他还是被自己的乳母王焦氏抱进了皇宫,开始

清朝光绪皇帝为什么是最失败的 如此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

清朝光绪皇帝为什么是最失败的如此失败的原因又 是什么 本文导读:清朝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个思想封建制度朝代,昏官的执掌朝政在加上后宫的干涉内政使得康乾盛世一步一步的走向灭亡,聊到清朝的历史走向,不得不说到慈禧,慈禧的骄奢淫逸是清朝走向灭亡一个重要的原因,虽说其嚣张跋扈,但按常理里说政权还是处在皇帝之手,为什么光绪皇帝任其摆布一生?这其中的缘由又有哪些?我们没办法找出根本的缘由。 即便是退一步讲,如果当年慈禧没有干涉内政那光绪又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呢?光绪皇帝这个在位时间仅次于康乾盛世的皇帝为什么又被称呼为清朝最失败的皇帝呢?如此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带你们打开着其中的缘由! 光绪皇帝的一生总结起来几个字就可以概括,傀儡的政权下大意一生。为什么会会用大意来总结光绪的一生请听我

慢慢分析: 第一对慈禧的大意 我们都知道从血缘关系上讲,慈禧是光绪的亲姨,在自己的亲生儿子暴毙之后,他就把光绪看作为自己的亲生儿子,从一件小事我们就能搞看出慈禧是多么的喜欢光绪,光绪在 4岁的时候慈禧就把他接入了宫中,陪伴自己的同时亲自抚养光绪,根据野史记载,光绪年幼时期身体抵抗力比较弱,经常生病,尤其是肚脐附近经常感染,慈禧知道后便亲自帮忙擦拭,晚上还抱着光绪睡觉。由此可见慈禧多光绪皇帝喜爱有加! 虽然慈禧非常爱护光绪,但是这并没有让光绪产生感激之情,由于慈禧极端的专制思想,反而给光绪产生了逆反的心理,对慈禧产生了敌对的情绪,由此可见在当上皇帝之后对慈禧还是比较后怕,光绪从心里认为女人是干涉不了政治的,所以并未对慈禧实施软禁,不过实施证明光绪皇帝错了! 对变法维新派大意

我们都知道光绪皇帝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维新变法,本事一件好事为甚说光绪大意了呢?其实光绪个人鲁莽的相信了变法之人的话语,毕竟在当时他们没有势力,没有军队,没有武器,单凭一张嘴就能够改变国家的现状,那八国列强侵占北京的时候就不用仓皇西狩了。光绪的大意致使过于亲信康梁等人,没有认识到保守派的势力问题! 对后宫的大意 说到皇帝的后宫不得不说到后宫内的连个女人,一个是是珍妃,一个是慈禧的亲侄女,我们打都知道慈禧安排亲侄女嫁给光绪是希望用政治婚姻来束缚光绪的一生,想必是光绪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恩宠妃子的问题上一直宠幸珍妃,对于慈禧的亲侄女也是非打即骂,在这种情况下慈禧怎么能让光绪有好日子过?最后珍妃也是在慈禧的摆布下投井自尽!光绪行为意识上的认知大意构成了自己一生的败笔!

清朝光绪皇帝生平简介

清朝光绪皇帝生平简介 光绪帝名叫爱新觉罗载湉,是清朝入关以来第九位皇帝,是清朝建国以来第十一位皇帝,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光绪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爱新觉罗;载湉,是道光帝七子的儿子,其母名为叶赫那拉;婉贞乃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在位时期采用年号“光绪”,故又称光绪帝。 公元1871年,载湉出生在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的醇王府,公元1874年,同治帝去世,没有子嗣可以继承皇位,慈禧太后为了可以继续操控政权,而力排众议,将自己亲妹妹的儿子载湉过继给咸丰,作为皇位继承人。所以这一年不管醇亲王奕譞多悲痛,四岁的载湉还是登上了皇位,由两位太后继续垂帘听政,次年改年号为光绪。公元1881年,慈安太后过世,慈禧一人垂帘,而公元1889年,光绪帝亲政,但这只是名义上的,朝政大权实际上还是握在慈禧的手中。 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光绪拒绝求和而主战,但此时的清政府已腐败不堪,作战能力太弱,以失败告终,李鸿章草签了《马关条约》,被光绪坚定地拒绝。光绪想过迁都来与日本周旋,但被慈禧太后拒绝,最后被迫在《马关条约》上签字。随后,康有为等人发动维新变法,得到了光绪帝的强烈支持,并于公元1898年实行了戊戌变法,但慈禧太后等人反对,光绪试图用袁世凯牵制慈禧太后的势力,反被袁世凯出卖,慈禧将光绪幽禁,维新变法失败,历时不

过一百零三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失败后,光绪一直被幽禁,慈禧太后再次独揽大权。公元1908年,光绪帝暴毙,终年三十八岁,终于清西陵之崇陵,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同治与光绪的关系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的关系使堂兄弟与表兄弟的关系,同治皇帝的父亲和光绪皇帝的父亲是亲兄弟,同治皇帝的母亲和光绪皇帝的母亲是亲姐妹。 同治皇帝去世后,慈禧等人拥立了光绪作为大清王朝的继承人。1874年,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去世,同治皇帝生前没有留下子嗣,于是两宫皇太后就商议立储君一事,参加大会的都是同治皇帝的叔叔们,除此之外还有清朝廷的大臣。在选帝一事中,慈禧太后和军机大臣们发生了很大的争议,慈禧太后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权,便决定立醇亲王和自己亲妹妹的儿子,就是年仅四岁的载湉为皇帝。慈禧太后,决定将载湉过继给咸丰帝,那么载湉就是同治皇帝的弟弟,这样一来,朝廷的统治权还是把握在慈禧太后手上。醇亲王知道载湉被立为皇帝时,顿时大哭,但是没有办法,四岁的载湉就这样被拉上了政治舞台。 载湉被接入皇宫,成为了大清王朝第11位皇帝,在他6岁的时候就已经读书,当时夏同善为载湉的老师之一,叫他礼乐骑射。载湉读书十分刻苦,父亲醇亲王就在毓庆宫照顾他。 载湉当上皇帝之后,慈禧太后以他年幼为理由,开始了垂帘听政。1887年,光绪皇帝开始了亲政,但是慈禧太后仍要过问国事,大小事情都要给她报备。

湖北省随州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联考试卷

湖北省随州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1. (8分) (2019九上·嘉兴期中) (诵经典传精神) 请将古诗文名句填入下面横线中。 前行路上也许会遭遇不顺,有志之士却初心不改;刘禹锡经历了“①________,二十三年弃置身”却保持着乐观豁达;刘长卿经历贬谪后道出“②________,湘水无情吊岂知”的感慨;韩愈用“③________,④________”坦陈忠君之弥坚,许浑登上咸阳城东楼通过“⑤________,⑥________”的景物描写,极力营造出一种萧条苍凉的氛围,表达出他的忧国情思;范仲淹则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出“⑦________,⑧________”的旷达胸襟。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2. (4分) (2020九上·下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哲学是从仰望天穹开始的。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必定会有一个时刻,也许是夏夜抬头仰望,突然发现了广阔无际的星空,他的心中会剑 a 生出神秘的敬畏感,一个巨大而朦胧的问题开始叩击他的头脑:世界是什么?这是哲学悟性在心中 b 的时刻,可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够保持,生活越来越(fán)忙,世界越来越(xuān)闹,而哲学家越来越稀少了。 ①有一点我敢断言:对于大自然的神秘无动于衷的人,是不可能真正领悟哲学的。②不过,如果你真的对哲学感兴趣,那你就最好把闲暇时看电视和玩游戏机的时间省出一些来。③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得已的,也是无可指责的。④多到野外或至少是户外去,静静地看一会儿天,看一会儿云,看一会儿繁星闪烁的夜空。 有一回,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路上抬头仰望天空,(jìng)然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别人便嘲笑他只顾看天而忘了地上的事情,但泰勒斯说,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 c ,忙于地上的_(suǒ)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 (摘自周国平《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1)根据拼音,选择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______(fán)忙 ______(xuān)闹 _____(jìng)然 _____(suǒ)事 A . 繁暄竟锁 B . 烦暄竟琐 C . 繁喧竟琐 D . 烦喧竞锁 (2)根据上下文,依次填入方框中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 A . 顿然觉悟狭隘 B . 油然觉醒狭小 C . 油然觉悟狭小

剑桥晚清民国史

上海大学2013~2014学年冬季学期本科生课程读书报告 课程号: 0200R215 课程名称:《剑桥晚清民国史》与中国近代史论文题目:末日穷光----光绪帝的悲哀 任课教师:严泉教师号 1000 学生姓名:穆玥学号 12122966 成绩:

末日穷光----光绪帝的悲哀 【摘要】要说晚清时期对中国近代化起到影响的历史人物,慈禧,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这些肯定是举足轻重的。但我今天想谈谈一个悲哀的存在——光绪皇帝。虽然光绪帝一生中,几乎所有的决策都以失败告终,但我们不能否认他对改变历史所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权力改革自保 光绪的先皇同治皇帝死后没有儿子,慈禧为了能名正言顺地把持朝政,亲自指定醇亲王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亲生子,过继于咸丰帝,名义上继承咸丰帝而非同治帝的皇位,以维持咸丰帝的皇统和父死子继的法则。年仅4岁的载湉(光绪本名)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光绪”。 入宫后的光绪,是在孤独中长大的。恽毓鼎在《崇陵传信录》所述:“缅怀先帝御宇不惟不久,幼而提携,长而禁制,终于损其天年。无母子之亲,无夫妇昆季之爱,无臣下侍从宴游暇豫之乐。平世齐民之福,且有胜于一人之尊者。”大致意思是说繁琐的宫中礼节;慈禧经常不断地严辞训斥;饮食寒暖没有人细心照料;应倡导应禁忌之事,无人去指点揭示;没有母爱,没有童年的欢乐。这些综合起来致使光绪从小就心情抑郁,精神不快,造成身体积弱留下了难以愈治的病根。 清朝皇室规定,皇子6岁上学,光绪二年,光绪皇帝开始上学读书。慈禧给他选了师傅,一个是内阁学士翁同龢,另一个是侍郎夏同善。刚上学的时候,他不习惯,就哭、闹、发脾气,翁同龢、夏同善就报告慈禧。慈禧说你们再好好开导一下皇上,开导还是不听,发了脾气以后就摔书本。所以把他生父醇亲王奕譞找来,到毓庆宫来帮着照顾小皇帝读书,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比较习惯了。小光绪学习很用功,他还是比较聪明的,字写得也可以,也能做诗,后来文章也不错。光绪15岁的时候,写了一篇御制文,里面有几句话:“必先有爱民之心,而后有忧民之意,爱之深,故忧之切,忧之切,故一民饥,曰我饥之,一民寒,曰我寒之”。因为他受了一种帝王教育,特别要强调“仁爱”之心。按说皇帝在14岁的时候就应该亲政了,然而慈禧说再等一等,等到光绪十三年,虚岁17岁了,才让光绪亲政。 虽然光绪帝经历了中法战争、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和筹备立宪等晚清重大的政治事件,但前期年纪尚小,后期被软禁瀛台。因此,他实际参与并主持的只是一个战争和一个运动,前者即中日甲午战争,后者即戊戌变法。

试述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走向的影响

试述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走向的影响——以光绪皇帝为例 13010419 吴晨璐 摘要: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光绪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掌控,未曾掌握实权。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葬于清西陵的崇陵。 高中历史所讲的光绪皇帝,是柔弱的,是失败的。甚至在选修书里所讲的“戊戌变法”,着墨也并不见多,而主要放在了康梁身上。历史是用来记录辉煌的,就如记录康熙乾隆,历史也是用来记录一个朝代的衰落,记录那时的种种社会背景,却不曾想到那个高高在上而又孤独落寞的人。 我想对于光绪,无论是政策还是用人,他的缺陷可以一部分归咎于他的性格。优柔寡断,即使在最后的反抗中也是那么的不彻底,他就像一个独行者,渐行渐远。他性格的养成与他幼年为帝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光绪帝载湉,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八日子时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为宣宗(道光帝)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譞。载湉四岁时同治帝去世。因同治帝没有子女,且咸丰帝也仅有同治帝一子,同治帝去世后,咸丰帝也随之绝嗣。同治皇帝死后没有儿子,慈禧为了能名正言顺地把持朝政,亲自指定醇亲王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亲生子,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名义上继承咸丰帝而非同治帝的皇位,以维持咸丰帝的皇统和父死 子继的法则。年仅4岁的载湉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光绪”。 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年2月25日),四岁的载湉在太和殿正式即位。从这一天起,光绪就被慈禧抓在手里,或当作争夺权利的工具,或作为显示威严的权杖;更多的情况下,则当作她御案上不可缺少的摆设,或是任意玩弄的木偶。这是慈禧专权的政治需要。 光绪成长与这样的恐惧中。没有母爱,有的只是慈禧所带来的严厉与恐惧。其实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后宫有两位太后,慈禧与慈安,相对于严厉的慈禧,光绪更愿意去温和的慈安那里,这也引得了慈禧的不快,以至于后人觉得慈安太后的死也是慈禧暗中策划的。

论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论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摘要】:近代中国,随着亡国灭种危机的不断加深,在国内外的多重压力之下,为谋自救而觉醒的民族意识迅速成为最有效的社会动员资源。近代民族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民族意识和观念的影响,二者往往内在关联、颉颃消长、交织重叠在一起,决定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中国近代的不同精英个体及社会群体对中国传统民族意识有着不同汲取,从而对民族意识有着不同的认知及表达。他们的内在体认和外在表征勾勒出民族意识在近代中国的嬗变轨迹。中国近代民族意识旨归于孙中山之"三民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清政府中国近代西方列强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改变了,这是几千年来封建中国未曾有过的剧烈变化,相应的,在意识形态上必然要引起轰动。中国的封建主义思想是有一整套完整的、甚至顽固的体系的,但是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的震动下以及随之而来的方资本主义文化的袭击下,原有的地主阶级思想必然相应要产生变化。 从近代思想史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是鸦片战争时期,算是变化的开端、序幕;二是戊戌维新时期,形成近代时期第一次思想解放的高潮;三是义和团运动以后,1903 —1908年左右,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大论战,形成近代时期第二次思想解放高潮;四是辛亥革命失败,1915年开始的初期新文化运动,形成近代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这股潮流发展到五四运动,形成大规模的思想解放高潮。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 。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林则徐是一位得到过最多赞誉的政治家。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38年,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揭开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章,也不自觉地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幕。他认为西方有许多长处值得中国学习借鉴。林则徐夜夜仔细阅读、研究译文资料,并把译成中文的《澳门月报》编辑为《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用兵》、《论各国夷情》等5辑。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他组织翻译了1836年伦敦出版、英国人慕瑞所著2《世界地理大全》,命名为《四洲志》,成为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状况的译著。 1841年,林则徐被流放途经扬州时,遇到了学识渊博的友人魏源,便把《四洲志》等有关资料交给魏源。魏源随后编出《海国图志》,书中概括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正是源自林则徐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富强,来抵抗西方侵略以求独立的爱国主义主张。 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中心人物,也是领导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重要人物。他在思想上可以说是集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思想之大成。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和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的最大不同,是他首先是一位政治活动家,其次才是一位政治思想家。他对自从阶级维新思想发展的重要贡献就是他积极传播维新思想,并把它推展为政治运动。 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应运而生。甲午惨败,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光绪帝和维新派开始变法,但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 显然,由于威胁到慈禧太后的利益,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意义。

明清进士表

中国历代状元之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状元翁同龠禾。他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 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 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 于天庆十年(1203 年) 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 、进士状头(状元) 、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历代科举考试中, 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广羊、杨真宀、冯京、王岩叟等6人。 ——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 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17 人。 ——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 杜(甫) 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 年) 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 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兆页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时后汉乾?二年(949 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 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不仅史料丰富翔实,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为后世所仿效。这一贡献被《四库提要》称为“厥功甚伟”。 ——历代状元中,著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 年) 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历代状元中,植物学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庆二十年(1817 年)丁丑科状元吴其氵睿。他一生历任多省巡抚,所至注意各地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见,绘图列说,并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文献,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是我国19 世纪一部重要的植物学专著。

历史趣谈:同治皇帝为何只活到19岁 是死于花柳病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同治皇帝为何只活到19岁是死于花柳病吗 导语:在晚清的皇帝中,同治皇帝的死因一直是史学界和民间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治帝年仅19岁就去世,根据正史记载,他是死于天花。但民 在晚清的皇帝中,同治皇帝的死因一直是史学界和民间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治帝年仅19岁就去世,根据正史记载,他是死于天花。但民间传说却是同治帝是因微服逛妓院,染上梅毒而死的。同治死于梅毒的说法通过野史、小说、电影等通俗载体流传于世,似乎是家喻户晓,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在历史研究者当中,也有人持同治死于梅毒的说法,但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应根据可靠的档案史料来解开这个疑案。他们通过对清宫档案史料的分析,认定同治确系死于天花而不是梅毒。双方各执一词,同治的死因也就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解不开的谜。同治帝究竟死于何病,一直是个疑团。长期以来,流行着不同的说法。 一说是死于淫疮,即花柳病。从同治帝平常的行为习惯上看,他很有可能染上梅毒。据《清代外史》记载,同治帝选皇后的时候,同生母西太后发生了意见分歧。西太后喜欢美貌艳丽但举止轻佻的侍郎凤秀的女儿,但同治帝和东太后慈安却都看中了清朝唯一的“蒙古状元”崇绮之女阿鲁特氏,该女虽然相貌平常,但举止端庄,一见就知道是有德量者。同治帝不顾母后的反对选择了阿鲁特氏为皇后,凤秀女只被封了个慧妃。对此慈禧太后一直耿耿于怀,甚至没有给予崇绮家“皇亲国戚”的特殊待遇。婚后,同治与皇后“伉俪纂笃”,这就更加激起了慈禧太后的不快。 慈禧千方百计地离间帝后二人的关系,派太监阻止皇帝和皇后相见,又强迫同治亲近慧妃。同治帝此时虽有一妻四妾(慧妃之外还有瑜妃、 生活常识分享

梁启超的演讲稿

梁启超的一生 ——LDIP自主授课演讲稿各位评委,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的自主授课我为大家讲的人物是梁启超。他这个人一生经历了许多的波折,起起伏伏,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历史名人的世界吧。 对于梁启超,我觉得他是一个被历史遗漏的名字,因为他当时主张的思想是维新派的,而最终这个思想却并未成为历史后来发展的方向。而我又觉得他是一个令无数风云人物敬仰的名字,因为他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却是历史上第一个敢于提出并实行改变社会制度的人,也正因他那无畏生死的举动推动了历史的转折,改变了中国的未来命运。 接着,我将从梁启超的生平简介、个人经历、新闻传播和变法思想向大家讲解梁启超这个传奇人物。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大家有没有看着这段话的主要文字,那就是梁启超他来自广东,大家都知道在那个时候广州是我国与其它国家交易的主要港口,在那里,人们可以很好的了解到外国的许多知识,并且也会让人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而梁启超也正生于广东,这也让他为以后的变法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起因。 梁启超两三岁,母亲教识字。四五岁,祖父教《四子书》、《诗经》。六岁,和父亲学习中略史和《五经》。九岁,为人千言。十二岁,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可见梁启超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并且他也有满腔的报复,要为君主效力。但是他的人生转机也正是在他成为举人之后彻底改变了。当他第一次遇到康有为的时候,他们两人就好像是久别多时的好友一样,一起畅谈了三天三夜,梁启超深受康有为思想的影响。并且一位举人拜了秀才的康有为为师,在当时也颇让人惊讶。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的思想让光绪皇帝看到,他们有机会得到进见光绪皇帝的机会。光绪也深谈了一天一夜,感觉到这个变法对国家的前途非常有力,

档案解密之光绪帝一生的故事

档案解密之光绪帝一生的故事 光绪帝名叫爱新觉罗载湉,馆虚度在历史上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后世的人是如何评价光绪帝的呢?接下来就和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光绪帝一生的故事,欢迎阅读! 光绪帝名叫爱新觉罗载湉,出生在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北京太平湖边的醇王府内。父亲是醇亲王奕譞,母亲是慈禧的胞妹叶赫那拉;婉贞。他是清朝入关以来第九位皇帝,是清朝建国以来第十一位皇帝,年号为光绪,在位总共三十年,史载于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8年暴病身亡。 光绪帝并不是同治帝的儿子,他们只是叔侄关系。只因同治皇帝直至驾崩之际,膝下并无子嗣,故而在徇私的慈禧太后竭力坚持下,立其胞妹之子载湉为帝。这也令当初养心殿内的军机大臣们颇为懊恼和不甘。光绪帝登基后,慈禧太后一边垂帘听政,故而实权并不在他的手里,这在光绪帝亲政之际也未能改变。光绪帝每天都要对慈禧太后唯命是从,即便是自己的家庭都要收到慈禧太后的监视,并且时常从中阻挠。其中光绪帝最为宠信的珍妃他他拉氏也是在遭受慈禧太后厌弃,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投进杀害的。虽说光绪帝在为处处受到慈禧太后的牵制,其政治理想不懂施展。但是在他在位的三十年里还是做出他前几代帝王无法比拟的政绩。 光绪帝重视国家主权,对割地赔款这样丧权辱国的条款是极为敏

感的。在新疆遭受英、俄蚕食之际,清军经历两年的整顿和准备,在左宗棠的率领下并以及人民的帮助下成功收复新疆。在看到甲午战争的惨败之后,光绪帝可谓是痛定思痛,极为开明地接受了康有为等人的维新变法,力图光复中国大国风范,只是在保守派的重重打压下以失败告终。虽然光绪帝一生是悲剧的,但是他为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是一个悲剧性的伟大人物。 光绪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位不幸的皇帝,因为他身为一国之君却身受压制,因此后人对光绪的评价有很多种,大多是对他的同情。其实光绪皇帝确实是一位不幸的皇帝,正如当时的清朝一样。面对着不幸,光绪皇帝并没有屈服,努力地找寻着救国的方法,所以光绪是一个负责人的人,正是因为他的不屈服、为国着想让光绪成了一个受到很多名人赞扬的皇帝。 如何评价光绪皇帝人们一想到光绪皇帝,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他统治下的清朝晚期的没落,所以大多数的人都会将光绪皇帝归为昏君的一类。但是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评价光绪是一个可以愿意接受新思想,是一个有作为的人,因此说明光绪皇帝并不是一无是处,相反他还是很有成就的。 光绪皇帝最大的优点是他没有像咸丰皇帝一样逃避困难,光绪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戊戌运动中都有着积极的表现。当中国在外国列强侵犯的身处水深火热的时候,光绪皇帝没有向列强妥协,他十分爱国,并且强烈反对割地这种行为。人们可能只知道光绪签订了《马关条约》,但是不知道光绪都以一定要维护国家的利益做了最大的努力,

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皇帝列表 导读:专题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第一位皇帝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并将其列入军队必读书。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七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疽,不久去世,葬于沈阳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清朝第二位皇帝 清太宗皇太极,爱新觉罗氏 明万历二十年农历十月廿五日生于赫图阿拉。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皇太极于后金天命元年被封为和硕

贝勒,在四大贝勒中按年龄排行第四。天命十一年农历九月初一日,在沈阳受其它三位贝勒推举袭承汗位,纪元天聪。 清朝第三位皇帝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同时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满族,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时出生,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属相虎,在位十八年,死后谥号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陵寝孝陵,庙号世祖。 清朝第四位皇帝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清朝第五位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清朝第六位皇帝 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清朝第七位皇帝 嘉庆帝喁琰 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终

梁启超的生平介绍

梁启超的生平介绍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史上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人物,梁启超不仅仅在个人才能上极为突出,在为近代中国摆脱困境、寻求富强的道路上的付出也是极大的。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梁启超的生平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梁启超生于1873年2月23日,家庭位于广东省新会县,是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梁启超自幼便聪慧过人,在八岁时便可以写文章,九岁时便可以诵读千字文。在1884年,梁启超在会试当中成为了秀才,在1889年的乡试当中,又一举中第成为了举人,在当时十分少见,被人们誉为“岭南奇才”。 梁启超成为了举人之后,便一直跟随当时的大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康有为学习,从康有为身上,梁启超学习到了很多的先进思想。康有为也十分的看重自己的这一个学生,将梁启超视为自己的左右手。在之后的公车上书以及维新变法当中,梁启超都是康有为的左膀右臂。 在维新变法当中,光绪皇帝在7月3日召见了梁启超,并且授予梁启超六品卿衔,让梁启超去办理京师大学堂以及译书局的管理事务。在维新变法仅仅维持了一百零三天之后,发生了戊戌政变,变法失败,梁启超被迫逃亡日本。 在1905年,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与在日本东京的同盟会的《民

报》进行论战,这是保皇派与革命派的论战,并且日益激烈。在1921年清朝结束统治,民国建立之后,9月28日,梁启超结束了流亡生涯,回到国内。 袁世凯夺取了革命果实之后,梁启超曾进入政府工作。当看见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梁启超对袁世凯进行口诛笔伐。此外,梁启超还主编了众多的新闻报纸,《时务报》就是最为熟悉的。在1926年,梁启超患上了便血病,与1929年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梁启超家族介绍梁启超生平一共有两位妻子,第一位是清朝礼部尚书李端的堂妹李蕙仙,第二位妻子就是王桂荃。 当年梁启超年仅十七岁,参加了当时的考试,文章十分的新颖,文笔极好,受到了当时礼部尚书李端的赏识,从而一举中第,成为了举人。李端十分的欣赏梁启超,便做主将自己的堂妹李蕙仙许配给了梁启超。而梁启超对于李蕙仙这一个比自己父亲大四岁的女人,不仅没有排斥,在婚后更是恩爱有加,在当时一度成为传颂的佳话。而李蕙仙也为梁启超生下了四个子女。 梁启超的第二个妻子是王桂荃,王桂荃的身世并非十分显赫,但是却是极为的明理懂事,因此受到了梁启超钟爱,迎娶了王桂荃。而王桂荃则为梁启超生育了六个子女,并且对梁启超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 在梁启超的子女当中,可谓是才俊满门。九个子女当中,就有三人成为了院士。梁思成与梁思永为第一届中国院士,梁思礼则是中国第一代航天人、中科院院士。一门三院士,受到了后人的无比崇敬。

光绪是清朝哪个时期的皇帝

光绪是清朝哪个时期的皇帝 光绪是道光帝七子的儿子,在位时期采用年号“光绪”,故又称光绪帝。那么光绪是什么年代的?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光绪是什么年代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光绪皇帝名载湉,生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崩,享年37岁。 光绪帝生在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而他自己又是清朝末世的倒数第二个皇帝。彼时的清朝已经是国力羸弱,无法面对西方列强的一次次侵袭。中国于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为起点,被迫解除了“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了中国长达百年的屈辱的近代史册。而光绪皇帝一生的前期,处于大清国在近代的第一次自我救赎,洋务运动的开展时期。洋务运动是在同治年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主持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运动。主要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实现富国从而自强的目的。然而如此浩浩荡荡的洋务运动,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以中国的惨败宣告失败。 虽然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但是它在这一时期的运作却是促进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它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光绪皇帝中后期,人们开始思考从国家制度上来治国图强,这也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百日维新。百日维新是由康有为等人主张,光绪帝亲自大力支持的救国运动。然而当运动进展到损害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官僚主义的利益之

时,立刻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光绪帝也因此被囚禁在瀛台。在光绪最后的岁月里,中国始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列强蹂躏的命运。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紫禁城。光绪三十年,日俄在中国发生战争争夺东北以及朝鲜的控制权。在光绪帝驾崩四年后,大清国也走完了最后的路程,中国也自此走上了共和之路。 同治光绪年间具体是指哪一年同治时期是从1862年至1874年在这段时间里面,正好碰上了太平天国刚刚剿灭,国际局势也还算稳定,所以形成了一段比较稳定的时间段,在这段时间里面,清朝的统治阶级面对着国家羸弱的局势,寻求增强国力的方式,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兴办洋务运动,目的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来改变国家的状况,这场改革虽然收获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并没有让清王朝起死回生。 在同治去世之后,慈禧不顾众人的反对,为了自己更好的掌控权势立了光绪为帝,光绪一生在位34年,但是其实真正的大权都在慈禧的掌控之中,光绪虽然有心争权,但是后宫、朝廷大多都在慈禧的控制之下,所以最后也被慈禧软禁。在这段时间里,光绪曾经积极的寻求变法,也就是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但是因为触动了慈禧等人的利益,变法失败。后来慈禧还学着进行了一次大改革,主要包括整顿朝廷里面的贪官污吏,创办新的学堂,希望能让清朝重新焕发活力,但是奈何局面已经到了无法拯救的地步,所以直到1908年光绪去世的时候国家已经分崩离析,风雨飘摇了。 光绪二十年是公元哪一年清光绪二十年,即公元1894年。这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