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色谱技术在关联炼厂原油和油品性能方面的应用

色谱技术在关联炼厂原油和油品性能方面的应用

色谱技术在关联炼厂原油和油品性能方面的应用
色谱技术在关联炼厂原油和油品性能方面的应用

色谱技术在关联炼厂原油和油品性能方面的应用

李添魁

(玉门油田分公司炼油化工总厂)

摘要本文综述了色谱快速检测技术在关联原油、油品性能方面的应用。

主题词色谱原油油品

原油及其产品的性质不仅是生产和科研中评定油品质量和控制加工过程的重要指标,而且是计算炼油工艺装置的必要数据,常常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或行业标准方法进行测定,但这些方法需要的样品量都较大,且需要专用仪器进行项目的分析,设备投资大、分析效率低、成本高。而对于一些试验反应产物由于样品量很少,无法同时进行多种项目的分析,因此很难获得样品的多项物性参数数据。近十年来色谱(GC)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在GC分析中的广泛应用,使色谱分析技术在快速测定原油及其产品性质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对提高分析效率、及时指导生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 色谱法在关联原油性质方面的应用

1.1 气相色谱模拟蒸馏

模拟蒸馏就是利用除实际蒸馏之外的其它技术获得油品沸点分布的方法。目前应用最广泛地是气相色谱技术,此外超临界流体色谱、硅胶渗透色谱技术和真空热重也被用于模拟蒸馏的方法。气相色谱模拟蒸馏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与实沸点蒸馏相比较,它具有准确、快速、样品用量少的特点,已广泛用于石油加工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控制以及各种加工工艺的研究。1973年前后陆续有了测定不同馏分的ASTM标准,其中ASTM D3710适用于汽油馏分,ASTM D2887适用于沸点小于540℃的馏分油,ASTM D5307适用于原油及其它不能从色谱柱中完全馏出的样品。所有ASTM方法能够确定的最高馏出温度为540℃,在540℃后不能馏出的重质组分归入渣油中。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色谱模拟蒸馏仪主要有AC公司的TBP750色谱模拟蒸馏仪、安捷伦公司的HP5890色谱高温模拟蒸馏分析仪等,除原油、轻质油外,可用来测定一些重质油(如:蜡油、常渣、减渣等)的馏程。

利用气相色谱图与石油及石油产品馏程分布之间的相关性表征原油、石油馏分和石油产品的蒸发性能成为气相色谱在评价石油产品方面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原来表征原油的蒸发特性多采用ASTM D2892和ASTM D5236的实沸点蒸馏方法,分析时间长,样品用量大。采用气相色谱模拟蒸馏的方法只用几个小时就能够得到原油及其馏分的馏程分布数据,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油品分析的效率。天津石化公司炼油厂从ABB公司引进的3100工业气相色谱仪就采用了色谱模拟蒸馏技术,用于催化汽油、常减压常顶汽油的馏程分析,对汽油的馏程进行实时监控,具有稳定性、重复性好,维护量小的优点,分析周期为16分钟。

2.1 用GC/MS预测原油或馏份油性质

GC具有很高的分离能力,而MS(质谱)具有极高的鉴别能力,将两者结合使用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原油或馏分油详细的化学组成信息,再通过化学组成与物性之间的关联,作出对油品物性的预测。国外已有用GC/MS预测,如油品的API度、浊点、倾点、冰点、折光率及实沸点蒸馏曲线等。北京石科院也建立了GC/MS通过偏最小二乘法来预测原油API度、宽馏分油密度的模型。

2 色谱法在关联汽油性质方面的应用

2.1 汽油组成的色谱测定方法

目前分析汽油组成常用多维色谱和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它可将汽油分为烷烃(P)、异构烷烃(I)、芳香烃(A)、环烷烃(N)和烯烃(O)即PIANO。我厂2004年在Varian3600CX气相色谱仪上成功地建立了汽油单体烃分析方法,已应用于原油评价、石脑油产品、重整汽油、异构化汽油的分析,但由于仪器、软件等限制暂不能分析催化汽油,催化汽油因含有大量烯烃,其单体烃的准确定性定量分析一直是一个难题,日本COSMO公司、岛津公司及美国HP

公司开发的汽油PONA分析系统可比较圆满地解决这一难题,因价格昂贵(120多万人民币)在国内应用较少。中石化北京石科院借鉴国外分析技术开发的《汽油中烃族组成测定法(多维气相色谱法)》已经通过了中石化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并已成为行业标准(SH/T0741-2010),被汽油产品(GB17930-2011)标准采用,本方法一次进样可在12分钟内准确测定汽油中的烯烃、芳烃和苯含量,具有分析速度快、成本低、准确性高等特点,可取代准确性差、分析成本高、繁琐费时的荧光指示剂吸附法(FIA),较好地解决了汽油族组成的分析问题,我厂已于2012年引进了该项分析技术,成功用于汽油分析,极大提高了分析效率和准确度(见表1)。

表1 荧光指示剂法与多维气相色谱法测**果对比

组分

名称

汽油样品1

汽油样品2

多维气相色谱法(v%)

荧光指示剂法(v%)

多维气相色谱法(v%)

荧光指示剂法(v%)

饱和烃

43.60

43.49 38.87 38.71 烯烃

26.98

27.59

28.49

29.15 芳烃29.42 28.92 32.64 32.13

从表1可以看出多维气相色谱法测**果与荧光指示剂法吻合,完全满足试验方法的要求。

2.2 色谱在关联汽油辛烷值上的应用

汽油辛烷值是汽油质量的重要理化指标之一,分为马达法辛烷值(MON)和研究法辛烷值(RON),标准方法是在CFR发动机上测定,具有测试样品量大,环境噪音高,残余物多,耗时长,操作复杂,设备投资大等缺陷。

汽油辛烷值来源于各种不同碳数、不同族组分的贡献。汽油的烃族组成及单体烃结构与辛烷值的关系表明汽油中的高辛烷值组分有芳烃、支链烯烃及部分支链烷烃;低辛烷值组分主要有直链烷烃、直链烯烃及单取代基的烷烃。利用毛细管色谱的高分辨率能力将汽油分离成单体烃,然后按碳数与族将单体烃的面积百分数加和成若干峰组的面积百分数。由于FID 检测器对各组分相对质量校正因子近似为1,所以面积百分数近似于质量百分含量,将各峰组面积百分数作为多元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处理获得最佳方程如下:MON=K0∑KiWi

RON=C0∑KiWi

式中: MON、RON-分别为马达法与研究法辛烷值;

K0、C0-分别为常数;

Ki -各峰组项的系数

Wi-各峰组的质量百分含量。

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各峰组的质量百分含量后分别代入上述等式即可获得两种方法辛烷值的计算值。

利用色谱关联技术我们成功测定了我厂催化汽油的辛烷值(见表2)。

表2 色谱法与马达法测**果比较

催化汽油样编号

马达法

色谱法

RON

MON

RON MON 1 75.7 70.6 76.2 71.0 2

83 77.3 83.6 77.5

由表2可知,分析误差在0.5个单位左右,基本上满足了分析要求,色谱法简便、快速且样品用量极少(1微升)尤适用于实验室催化工艺研究。

2.3 用汽油单体烃数据预测汽油的多项物性数据

汽油的密度、折光率、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碳氢元素含量、饱和蒸气压等物性参数是工艺加工过程及工艺计算的重要数据,常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或行业标准方法进行测定。随着毛细管气相色谱技术(CGC)的发展及计算机在色谱上的开发应用,使得各种汽油单体烃得以快速定性定量,根据气相色谱测定的汽油烃组成结果,可计算汽油的密度、折光率、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碳氢元素含量、饱和蒸气压等物性数据。

2.3.1 样品密度和折光率的计算公式:

D20=a∑WiDi+b

D20-样品的密度(g/cm3)或折光率

Wi-样品中第i个烃类组分的质量分数%

Di-样品中第i个烃类组分的密度(g/cm3)或折光率

a、b-回归方程的系数

2.3.2 热值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公式

M=∑WiMi

M-样品的热值(KJ/g)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Wi-样品中第i个烃类组分的质量分数%

Mi-样品中第i个烃类组分的热值KJ/g)或相对分子质量

在实际测定中,往往是测定样品的高热值Q2,即包含分子燃烧生成水所放出的热量,因此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时,需将结果换算为净热值Q1。净热值和高热值的换算公式为:Q1=Q2-0.226WH,式中WH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2.3.3 饱和蒸汽压的计算公式

Vp=∑PiMi

Vp-样品的饱和蒸汽压(kPa)

Pi-样品中第i个烃类组分的蒸汽压

Mi-样品中第i个烃类组分的摩尔分数

2.3.4 碳氢质量分数计算公式

WC=∑WC/(∑WC+∑WH), WH=∑WH/(∑WC+∑WH)

∑WC=12.011∑WiNCi ;∑WH=12.011∑WiNHi

WC-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WH-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Wi-样品中第i个烃类组分的质量分数%

NCi-样品中第i个烃类组分的碳原子数

NHi-样品中第i个烃类组分的氢原子数

国内**石化利用日本岛津的汽油PONA色谱分析仪及日本COSMOS石油研究中心的GPI(Gasoline Peak Identification)分析软件测定了各种汽油的烃组成,通过线性回归得到单体烃组成与其物性数据之间的常数,再依各物性计算公式计算出汽油的密度、折光率、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碳氢元素含量等数据,结果对比见表3。

表3 毛细管气相色谱(CGC)和GB(SH/T)测**果比较

分析项目

密度(d420)蒸汽压(kPa)碳(%)

氢(%)

分析方法CGC

GB/T2540 CGC

GB/T8017 CGC

SH/T 0656 CGC

0656

重整汽油1 0.7696

0.7681 23.4

25.0

87.64 87.42 12.36 12.58

重整汽油2 0.7647

0.7635 47.0

49.0

87.62 97.36 12.38 12.64

催化汽油1 0.7554

0.7564 20.2

22.0

催化汽油2 0.7607

0.7614 18.3

20.0

直馏汽油1 0.7130

0.7132

67.0

68.5

84.94 84.83 15.06 15.17

直馏汽油2 0.7488

0.7503

30.2

31.0

85.93 85.65 14.07 14.35

由表3可知:毛细管气相色谱(CGC)与相应的GB方法测定的结果是吻合的。

3、色谱法在关联柴油性质方面的应用

3.1用柴油的烃组成预测柴油的十六烷值和密度

为了简便快速测定柴油的十六烷值,人们开发了很多经验关联式,用柴油容易测得的性质如密度、中沸点、苯胺点来估算柴油的十六烷值,但这些关联式大多应用范围较窄,通用性差。**石化工程公司的科研人员采用柱色谱和GC-MS方法测定了柴油的13种烃族组成,分别是:(1)链烷烃、(2)一环环烷烃、(3)二环环烷烃、(4)三环环烷烃、(5)烷基苯、(6)茚满、萘满、(7)茚类、(8)萘、(9)烷基萘、(10)苊类、(11)苊烯、(12)三环芳烃、(13)胶质。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柴油的十六烷值和密度与其13个烃族组成的关联式,并将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烃族组成预测柴油的十六烷值和密度,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3.2 柴油正构烷烃与其低温性能的关系

柴油的低温性能包括浊点、凝点、冷滤点,而柴油中正构烷烃含量对柴油的低温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测定柴油中C12到C25正构烷烃含量,并测定柴油的低温性能,利用多元线性拟合建立柴油低温性能与其正构烷烃之间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影响柴油冷滤点的烷烃主要为C20以后的正构烷烃,柴油中正构烷烃的平均碳数越少,冷滤点越低;柴油中正构烷的分布与柴油流动改进剂的熔点匹配时,柴油流动改进剂的使用效果最好;**学组成看,柴油中的单环芳烃含量高、高碳数正构烷烃分布宽且含量低,柴油冷滤点的加剂感受性好,另外拓宽柴油中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有利于柴油流动改进剂与柴油中的石蜡发生作用,改善油品的加剂感受性。

4 色谱法关联石油苯性质方面的应用

石油苯的沸程、结晶点和密度是重要的产品指标,可分别采用蒸馏法、冷却下降法、密度计法测定。上述几种分析方法操作过程复杂,且苯是一种有毒溶剂,接触苯的机会较多,易引起苯慢性中毒。为此用色谱法测定苯中的烃类杂质含量并用回归方程计算出苯的沸程、结晶点和密度。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宜于馏出口的分析,对实际生产能起一定的作用。

5 结束语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朝着深加工精加工方向飞速发展,对分析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分析要适应现代生产的要求,必须具有快速准确等特点,并要求有很好的预测能力,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而色谱分析以其耗时少、用量少、准确度高及分离能力强等特点成为石化行业中的传统分析工具,而且随着各种新的色谱技术的不断开发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色谱分析不仅没有被淘汰,而是越来越显示出其优势。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一、原油的组成 原油的化学组成复杂,它是混合物,由多达几百种不同结构的烃类形式存在。主要是C、H还含有少量的S、N、O的烃类衍生物及Na、Mg、Ca、Ni、V等金属化合物。 原油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二、原油的物理性质 1、颜色与气味 多数是从棕色到黑色,但也有透明或黄色的,它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其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越多,其颜色就越深。 它有很浓的气味,这是由于容易挥发的有机物的缘故。若含S与N化合物时,就会散发很难闻的臭味;若含芳香烃多时,则有一种芳香气味;若含胶质和沥青多时,气味较浓;若含汽油等轻质馏分多时,有浓的汽油味。 2、密度(依据GB/T 1884-2000测定) 密度与其组成有关,含胶质、沥青及烷烃越多,密度越大。其密度一般波动在650~980㎏/m3,大于1000㎏/m3的原油很少见。密度现有15℃、20℃、桶/吨及API(密度指数)等几种表示方式。具体几种密度的换算见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 原油密度换算表的几点说明(执行GB/T 1885-1998)

(1)将测量的密度体积换算成20℃的密度体积。 (2)由计量单位换算表将视密度→标准密度(20℃)→ →15℃的密度→吨桶比 →计算出API (注API=141.5/15℃密度-131.5) (3)注意:再查看温度与密度时,温度用靠近法,密度用内查法。 如:38.8℃表中没有就靠38.75℃来查。 密度807没有就将808与806的一同查出相加÷2得出20℃的密度体积。 3、粘度(依据GB/T 1995-1998测定) 粘度的大小随液体成分、温度、压力的不同而不同。 含烷烃多的粘度较小;含胶质、沥青多,粘度较大;馏分沸点越高,粘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 4、凝点(依据SY/T 0541-1994测定) 原油中含有一些大分子的烷烃或环烷烃,俗称石蜡与地蜡。它们在较低温度下易结晶成固体,是原油产生凝点的重要因素。 凝点与含蜡量及蜡的熔点有关,含蜡越多,蜡熔点越高则其凝点越高。凝点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原油在低温下贮存和使用。 5、闪点(依据GB/T 261-2008测定) 原油的沸点越低,其闪点越低。闪点是贮运原油的重要指标,因为贮运温度不允许超过闪点。

原油和油品基础知识.doc

原油和油品基础知识 信息来源: 作者: 时间:2008-12-04 14:13:25 访问次数:7803 一、原油和油品的性质和分类 石油是由各种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石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发热量、荧光性、旋光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组分组成和杂质含量等。 1、原油 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 ~0.95 之间,少数大于 0.95 或小于 0.75 ,相对密度在 0.9 ~ 1.0 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 0.9 的称为轻质原油。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 1 ~ 100mPa·s 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 -50 ℃~35 ℃之间。凝固点的高低与

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原油分类使用的是美国石油协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APl)的评级体系,这一体系是基于比重而建立的。液体的比重是相对水而言的。在 API 体系中,水是 API10 ,阿拉伯轻油是API34 ,这表明同样体积的阿拉伯轻油比水轻。 原油的硫含量也很重要。 ?脱硫原油的硫含量相对较低,比重相对较高,可以被提炼成更轻的高价值产品,如汽油。 ? ?酸性原油的硫含量相对较高,比重相对较低,在提炼后可生产更多的比较重的煤油和柏油。

油品质量快速检测新方法与应用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北京英贤仪器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 1前言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是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分析技术之一。随着NIR分析方法的深入应用和发展,已逐渐得到大众的普遍接受和官方的认可。1978年美国和加拿大就采用近红外法作为分析小麦蛋白质的标准方法,1998年美国材料试验学会制订了近红外光谱测定多元醇(聚亚安酯原材料)中羟值含量的ASTM D6342标准方法。2003年,在我国也正式实施了近红外光谱方法测定饲料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赖氨酸、蛋氨酸的国家标准GB/T 18868-2002。 由于近红外光在常规光纤中有良好的传输特性,且其仪器较简单、分析速度快、非破坏性和样品制备量小、几乎适合各类样品(液体、粘稠体、涂层、粉末和固体)分析、多组分多通道同时测定等特点,成为在线分析仪表中的一枝奇葩。近几年,随着化学计量学、光纤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应用于包括农牧、食品、化工、石化、制药、烟草等在内的许多领域,为科研、教学以及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使用空间。 2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 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光(MIR)之间的电磁波,ASTM定义的近红外光谱区的波长范围为780~2526nm(12820~3959cm-1),习惯上又将近红外区划分为近红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红外长波(1100~2526nm)两个区域。 近红外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记录的主要是含氢基团X-H(X=C、N、O)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不同基团(如甲基、亚甲基,苯环等)或同一基团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近红外吸收波长与强度都有明显差别,NIR光谱具有丰富的结构和组成信息,非常适合用于碳氢有机物质的组成与性质测量。但在NIR区域,吸收强度弱,灵敏度相对较低,吸收带较宽且重叠严重。因此,依靠传统的建立工作曲线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是十分困难的,化学计量学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数学基础。 其工作原理是,如果样品的组成相同,则其光谱也相同,反之亦然。如果我们建立了光谱与待测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分析模型),那么,只要测得样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 目录 一、油品的基本构成 二、油品基本特性 三、燃烧特性 四、爆炸特性 五、火灾 六、消防灭火 七、事故理论及事故统计 一、油品基本组成 石油产品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等组成的混合物,石油的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在液态烃里含有少量的气态烃和固态烃。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二、油品基本性质 油品的危险性分: (1)蒸发性; (2)易燃性; (3)易爆性; (4)易积聚静电荷; (5)易受热鼓胀; (6)易扩散; (7)易流淌性; (8)毒性等。 (一)蒸发性 油品由液体转为气体的一种性质。影响油品蒸发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高,蒸发快; ②液体表面积:表面积大,蒸发快; ③油品液面压力:液面压力大,蒸发量小;

④油品密度:密度大,蒸发小;油品流动与空气流动的速度:速度快,蒸发快。 (二)易燃性 决定油品易燃性的指标有:①闪点、②燃点、③自燃点。 石油产品根据闪点,按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闪点<28℃,原油、汽油 乙类:28-60℃灯油煤油、-35号,柴油 丙类:60-120℃轻此、重柴 丙B类:120℃润滑油 易燃液体:≤45℃,可燃液体46-120℃ ①闪点 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 ②燃点 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焰接触即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开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1~5℃。 ③自燃点 指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使其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 自燃有以下两种情况。(1)受热自燃;(2)自热自燃 自燃点越低,自燃的危险性越大。 (三)易爆性 油蒸气与空气混合气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引爆源即能发生爆炸。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叫做爆炸极限。 其中,产生爆炸的最高浓度叫爆炸上限;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爆炸下限,上限与下限的间隔,叫爆炸范围。

自动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知识点概览

检测技术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选择 1、检测包括定性检查和定量测量两个方面。 2、检测系统的原理:被检测量----》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输出执行 3、测量的表现方式有数字、图像、指针标记三个方式 4、测量方法有零位法、偏差法和微差法 5、真值包括理论真值(三角形内角和180度)、约定真值(π 3.14)和相对真值(℃273K) 6、误差的表达方式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7、误差分类为系统误差(装置误差)、随机误差(偶然误差;多次测量,剔除错误数据) 和粗大误差(过失误差;改正方法:当发现粗大误差时,应予以剔除) 8、传感器是一种把非电输入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设备或装置。 9、传感器的组成有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 10、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有:刚度(k=dF/dX刚度越大越不易变形)、灵敏度(刚性的倒数)、弹性滞后、弹性后效 P25★2)电阻式传感器:(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位器式传感器、测温热电阻式传感器;热敏电阻式、湿敏电阻式、气敏电阻式传感器) Def:将被测电量(如温度、湿度、位移、应变等)的变化转换成导电材料的电阻变化的装置,称为电阻式传感器 11、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阻应变片、测量电路)的结构:引出线、覆盖层、基片、敏感栅和粘结剂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将被测量件上的应变变化转换成电阻变化的传感元件;测量电路进一步将该电阻阻值的变化再转换成电流或电压的变化,以便显示或记录被测的非电量的大小。 12.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电阻应变效应 电阻应变效应:导电材料的电阻和它的电阻率、几何尺寸(长度与截面积)有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引起该导电材料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13.电位器式传感器:一种将机械位移(线位移或角位移)转换为与其成一定函数关系的电阻或电压的机电传感元器件 14.电位器由电阻(电阻元件通常有绕线电阻、薄膜电阻、导电塑料等)和电刷等元器件组成 15.电位器优点:结构简单、输出信号大、性能稳定并容易实现任意函数 缺点:要求输入能量大,电刷与电阻元件之间容易磨损 16.热电阻材料由电阻体(温度测量敏感元件——感温元件)、引出线、绝缘套管和接线盒等部件组成,电阻体是热电阻的主要部件 热敏电阻式传感器 17.热敏电阻是利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点制成的一种热敏元件 18、温度系数可分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为NTC(电阻的变化趋势与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电阻的变化趋势与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同)。 19.热敏电阻优点:尺寸小、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 20.差动电感传感器的优点(1)差动式比单线圈式的电感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一倍;(2)差动式的线性度明显的得到改善(3)由外界的影响,差动式也基本上可以相互抵消,衔铁承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 1、沸腾:一种液体在升高温度时,饱和蒸汽压不断升高,当升高到一定程度时, 其饱和蒸汽压和外界压力相等,此时蒸汽不仅在液面上进行,液体内部也都在汽化,这种现象叫做沸腾。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低于沸点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 2、什么叫油品的粘温特性? 答: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油品的这种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这种性质称为油品的粘温特性。 3、油品粘度与组成的关系是:油品的粘度随烃类的沸点升高和分子量的增大而 增大,在烃类中烷烃的粘度最小,环烷烃和芳香烃的粘度较大,胶质的粘度最大。 4、蚀点是在试压条件,开始出现微石蜡结晶而使油品变浑浊的最高温度,测出 蚀点后,继续降温,直到油品中出现肉眼可辨的结晶此温度称为强晶点。5、测定馏程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答:馏程能大体表示该汽油的沸点范围和蒸发性能;1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中含低沸点馏分的多少;5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9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中重馏分含量的多少,该温度过高说明汽油中重馏分过多,不易保证汽油在使用条件下完全蒸发和完全燃烧。 6、汽油的抗爆性是用辛烷值来表示的,它是在标准试验用可变缩比单缸汽油发 动机中,将待测样和标准燃料试样进行对比试验测得。人为的抗爆性极好的异辛烷的辛烷值为100,抗爆性极差的正庚烷的辛烷值为0。 7、简述汽油中含有水溶性酸或碱的危害? 答:正常生产出的汽油本不应该含有水溶性酸或碱,但是如果生产中控制不严,或在储运过程中容器不清洁,均有可能混入少量的水溶性酸或碱,水溶性酸对钢铁有强烈腐蚀作用,水溶性碱对铝或铝合金能强烈的腐蚀。因此汽油的质量指标中规定不允许含有水溶型酸或碱。 8、柴油产品的牌号是如何划分的? 答:柴油产品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轻柴油适用于高速柴油机,重柴油适用于中、低速柴油机。轻柴油按凝点划分为、10#、5#、0#、-10#、-20#等牌号;重柴油机则按其50℃运动粘速(m m2/s)划分为10#、20#、30#三个牌号。 9.什么叫铜片腐蚀? 答;铜片腐蚀实验的实质是把一块一定规格的铜片磨光,用溶剂洗涤晾干后,侵入试油中加热到50℃并保持3小时取出铜片,根据其颜色的变化,来定性的检查试油中是否含有腐蚀金属动的活性硫化物或游离硫。如果铜片不变色,认为试油腐蚀合格;若铜片有斑点或变色,则试油腐蚀不合格。 10.除出油品中硫化物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脱硫醇或氢精制。 11.石油产品抵抗空气(或氧气)的作用而引起其性质发生永久性改变的能力叫油品的抗氧化安定性。 12.一般转速为1000r/min以上的高速柴油机使用轻柴油作为燃料 转速低于1000r/min的中、低速柴油则以重柴油作为燃料 13.选择石油柴油; 10#轻柴油适用于夏季,0#适用于全国4-9月份以及长江以南地区冬季使用。 -10#适用于长江以南地区冬季和江南严冬季节使用

自动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现代化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摘要】 自动检测技术是现代化领域中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将生产、科研、生活等方面的相关信息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与装置进行检查测量,以发现事物的规律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动检测技术不断进步,在机械制造、化工、电力、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军事等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自动化技术的四个支柱之一。 【关键词】自动检测传感器数据处理信号转换 【正文】 一、关于自动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自动检测技术是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其任务是寻找与自然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的各种表现形式的信号,以及寻求最佳的采集、转换、处理、传输、存储、显示等方法和相应的设备。 信息采集是指从自然界诸多被检查与测量的量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转换是指将所提取出的有用信息向电量、幅值、功率等形式转换。 信息处理的任务是根据输出环节的需要,将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数字运算(求均值、极值等)以及模拟量、数字量转换等处理。 信息传输的任务是在排除干扰的的情况下经济地、准确无误地吧信息进行传输。 二、自动检测技术的核心—自动检测系统 自动检测系统是自动测量、自动计量、自动保护、自动诊断、自动信号等诸多系统的总称,其原理图如下所示: 图1.自动检测系统框图 自动系统一般由传感器、信号处理器、显示器、数据处理装置和执行机构等五部分构成。下面介绍每个部分的功能: ①传感器:传感器(sensor)是指一个能将被测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敏感元 件,是连接北侧对象和检测系统的接口。通过它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自

测试技术应用实例之欧阳家百创编

测试技术应用实例 欧阳家百(2021.03.07) 【摘要】测试技术与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密切相关。在各种现代装备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工作中,测量工作已占首位,它是保证现代工程装备正常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其先进性能及实用水平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与生产水平的高度发达,要求以更先进的测试技术与仪器为基础。 【关键词】超声检测、优缺点、裂缝检测、缺陷检测、可见吸收光谱法、辐射、微量分析、荧光强度。 现如今测试技术是试验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高试验技术水平首先要改善测试技术。除了先进的实验设备之外,测试手段及测试技术也是试验研究中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测试技术应用的实例。 超声波在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超声法测强采用单一声速参数推定混凝土强度。当影响因素控制不严时,精度不如多因素综合法,但在某些无法测量回弹值及其他参数的结构或构件(钢管混凝土等)中,超声法仍有其特殊的适应性。 声波的指向性比较好,其频率越高,指向性越好。超声波传播能量大,对各种材料的穿透力较强。超声波的声速、衰减、阻抗和散射等特性,为超声波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超声检测具有适应性强、检测灵敏度高、对人体无害、设备轻巧、成本低廉,可即

时得到探伤结果,适合在实验室及野外等各种环境下工作,并能对正在运行的装置和设备实行在线检查。超声法检测过程无损于材料、结构的组织和使用性能;直接在构筑物上测试验并推定其实际的强度;重复或复核检测方便,重复性良好[1];超声法具有检测混凝土质地均匀性的功能,有利于测强测缺的结合,保证检测混凝土强度建立在无缺陷、均匀的基础上合理地评定混凝土的强度。 应用超声来进行无损检测也有其相应的缺点。对于平面状的缺陷,例如裂纹,只要波束与裂纹平面垂直,就可以获得很高的缺陷回波信号。但是对于球面状的缺陷,例如空洞,假如空洞不是很大或分布不是较密集的话,就难以得到足够的回波信号或是其时间变化不明显;另外,对于各向非同性的材料,例如混凝土,相应会存在材料的离析,使得材料密度不均匀,这使得人们把离析误判为是内部的空洞而导致决策上的失误;对于表面缺陷的检测,超声波法的灵敏度要低得多,但超声无损检测方法可以较为精确的确定混凝土表面的裂缝深度。 房屋和桥梁等建筑物的质量无论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还是对国民经济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建筑物的所有要求中,安全性是第一位的。近年来,一系列灾难性的桥梁倒塌事故主要也是由于在设计施工中出了问题,加上对成桥的维修保养不力,出现了诸如混凝土内部空洞、离析,钢筋锈蚀,预应力钢筋失效,梁体受力部位开裂等病害,无损检测是防止这类恶性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对现有旧建筑物的维修和保养要耗费大量资金。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使维修保养大大减少盲目性,从而可大大节约这项开

【油品检测技术】成品油37个常规检测项目及方法详解

【油品检测技术】 成品油37个常规检测项目及方法详解

目录 01、油品馏程。 (4) 02、辛烷值。 (4) 03、马达法辛烷值。 (4) 04、研究法辛烷值。 (4) 05、饱和蒸气压。 (4) 06、闪点。 (5) 07、博士试验。 (5) 08、闭口闪点。 (5) 09、开口闪点。 (5) 10、燃点。 (5) 11、自燃点。 (6) 12、十六烷值。 (6) 13、十六烷值指数。 (6) 14、油品馏程。 (6) 15、倾点。 (6) 16、机械杂质。 (7) 17、粘度。 (7) 18、运动粘度。 (7) 19、热值。 (8) 20、机械杂质的解释。 (8) 21、什么是硫含量? (8)

22、什么是残炭? (8) 23、什么是腐蚀性? (9) 24、什么是灰分? (9) 25、什么是冷滤点? (9) 26、什么是冷凝点? (9) 27、什么是馏程? (10) 28、什么是密度? (10) 29、什么是凝点? (10) 30、什么是倾点? (11) 31、什么是闪点? (11) 32、什么是十六烷值? (11) 33、什么是水分? (12) 34、什么是水溶性酸和碱? (12) 35、什么是酸值? (12) 36、什么是粘度? (13) 37、辛烷值数字代表的意义。 (13)

01、油品馏程。 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02、辛烷值。 代表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值。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 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抗爆性的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测定辛烷值的方法不同,所得值也不一样,因此,引用辛烷值时应该指明所采用的方法。 03、马达法辛烷值。 以较高的混合气温度(一般加热至149℃)和较高的发动机转速(一般达900转/分)的苛刻条件为其特征的实验标准发动机测得辛烷值。 04、研究法辛烷值。 以较低的混合气温度(一般不加热)和较低的发动机转速(一般达600转/分)的中等苛刻条件为其特征的实验标准发动机测定的辛烷值。 05、饱和蒸气压。

自动检测技术及其应用期末考试试题(梁森等版本)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期末考试试题A 一、填空(本题共39分,每空1.5分) 1、传感器由 敏感元件 、 传感元件 、 测量转换电路 三部分组成。 2、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考虑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 1.5 倍左右为宜。 3、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0.5级。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 +-1 ℃ ,当测量100℃ 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1% 。 4、利用热敏电阻对电动机实施过热保护,应选择 NTC突变型 型热敏电阻。 X面 5、在压电晶片的机械轴上施加力,其电荷产生在。 6、霍尔元件采用恒流源激励是为了 。 7、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如从测量的具体手段来看它属于 测量。 8、已知某铜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为50Ω,则其分度号是 ,对于镍铬-镍硅热电偶其正极是 。 9、压电材料在使用中一般是两片以上,在以电荷作为输出的地方一般是把压电元件 起来,而当以电压作为输出的时候则一般是把压电元件 起来。 10、热电阻主要是利用电阻随温度升高而 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11、自动检测系统中常用的抗电磁干扰技术有 、 、 、 、 等。 12、金属电阻的 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工作的物理基础。 13、电磁干扰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的三项因素是 、 、 。 14、在动圈式表头中的动圈回路中串入由NTC 组成的电阻补偿网络,其目的是为了 。 1、在以二、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题2分) 下几种传感器当中 C 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A、电容式 B、电阻式 C、热电偶 D、电感式 2、 D 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热端直径 B、热电极的电导率 C、热端和冷端的温度 D、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3、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B 。 A、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 B、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 4、在仿式传感器来检测工件尺寸,该加工检测装置是采用了 C、电感是变量,电容保持不变 D、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 型机床当中利用电感 B 测量方法。 A、微差式 B、零位式 C、偏差式 5、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B A、提高测量灵敏度 B、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兼容性 6、C、减小非线性误差 D、提高电磁汽车衡所用的测力弹性敏感元件是 A 。 A、实心轴 B、弹簧管 C、悬臂梁 D、圆环 7、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C 。 A、补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 B、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 D、提高灵敏度 8、考核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 计算机的电磁兼容是否达标是指 C 。 A、计算机能在规定的电磁干扰环境中正常工作的能力 规定数值的电磁干扰 B、该计算机不产生超出 C、两者必须同时具备

2020新版加油站基础知识培训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新版加油站基础知识培训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0新版加油站基础知识培训 备注说明: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第一章牷镜陌踩? ? 第一节牥踩煞ü婧突镜陌踩贫? 一、安全生产法 (一)总则 1、《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阻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2、《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施行,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都有效; 3、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二)从业人员的权利 1、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获得伤亡赔偿的权利,因生产安全

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2、享有对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3、享有批评、检举、控告权及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 4、享有在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的权利。 (三)从业人员的义务 1、遵章守法,服从管理的义务; 2、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义务,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发现不安全因素报告的义务,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时,应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单位负责人报告。 二、安全教育制度 牋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三级教育”、“特殊工种教育”和“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等形式。 牋三级教育:在工业企业所有伤亡事故中,由于新工人缺乏安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 目录 一、油品的基本构成 二、油品基本特性 三、燃烧特性 四、爆炸特性 五、火灾 六、消防灭火 七、事故理论及事故统计 一、油品基本组成 石油产品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等组成的混合物,石油的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在液态烃里含有少量的气态烃和固态烃。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二、油品基本性质 油品的危险性分: (1)蒸发性; (2)易燃性; (3)易爆性; (4)易积聚静电荷; (5)易受热鼓胀; (6)易扩散; (7)易流淌性; (8)毒性等。 (一)蒸发性 油品由液体转为气体的一种性质。影响油品蒸发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高,蒸发快; ②液体表面积:表面积大,蒸发快;

③油品液面压力:液面压力大,蒸发量小; ④油品密度:密度大,蒸发小;油品流动与空气流动的速度:速度快,蒸发快。 (二)易燃性 决定油品易燃性的指标有:①闪点、②燃点、③自燃点。 石油产品根据闪点,按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闪点<28℃,原油、汽油 乙类:28-60℃灯油煤油、-35号,柴油 丙类:60-120℃轻此、重柴 丙B类:120℃润滑油 易燃液体:≤45℃,可燃液体46-120℃ ①闪点 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 ②燃点 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焰接触即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开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1~5℃。 ③自燃点 指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使其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 自燃有以下两种情况。(1)受热自燃;(2)自热自燃 自燃点越低,自燃的危险性越大。 (三)易爆性 油蒸气与空气混合气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引爆源即能发生爆炸。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叫做爆炸极限。

油品的基础知识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 一、油品的基本构成 二、油品基本特性 三、燃烧特性 四、爆炸特性 五、火灾 六、消防灭火 七、事故理论及事故统计 一、油品基本组成 石油产品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等组成的混合物,石油的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在液态烃里含有少量的气态烃和固态烃。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二、油品基本性质 油品的危险性分: (1)蒸发性 (2)易燃性 (3)易爆性 (4)易积聚静电荷 (5)易受热鼓胀 (6)易扩散 (7)易流淌性 (8)毒性等 (一)蒸发性 油品由液体转为气体的一种性质。 影响油品蒸发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高,蒸发快; ②液体表面积:表面积大,蒸发快; ③油品液面压力:液面压力大,蒸发量小; ④油品密度:密度大,蒸发小;油品流动与空气流动的速度:速度快,蒸发快。(二)易燃性 决定油品易燃性的指标有:①闪点、②燃点、③自燃点; 石油产品根据闪点,按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闪点<28℃,原油、汽油 乙类:28-60℃灯油煤油、-35号,柴油 丙类:60-120℃轻柴、重柴 丙B类:120℃润滑油 易燃液体:≤45℃,可燃液体46-120℃ ①闪点 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 ②燃点 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焰接触即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开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1~5℃。

③自燃点 指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使其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 自燃有以下两种情况。(1)受热自燃;(2)自热自燃 自燃点越低,自燃的危险性越大。 (三)易爆性 油蒸气与空气混合气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引爆源即能发生爆炸。 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叫做爆炸极限。 其中,产生爆炸的最高浓度叫爆炸上限;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爆炸下限,上限与下限的间隔,叫爆炸范围。 各种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都可以通过专门的仪器测定出来,常见的汽油的爆炸下限是1.3爆炸上限是6.0;轻柴油的爆炸下限是1.5爆炸上限是4.5。 有 石油产品根据闪点,按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闪点<28℃,原油、汽油 乙类:28-60℃灯油煤油、-35号,柴油 丙类:60-120℃轻此、重柴 丙B类:120℃润滑油 易燃液体:≤45℃,可燃液体46-120℃ 汽油的爆炸下限是1.3爆炸上限是6.0;轻柴油的爆炸下限是1.5爆炸上限是4.5。 易燃液体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两级: (1)一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8℃以下(包括28℃)。如乙醚、石油醚、汽油、甲醇、乙醇、苯、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二硫化碳、硝基苯等。 (2)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9-45℃(包括45℃)。如煤油等 汽油的闪点:-50℃;煤油的闪点:43~72℃:轻柴油的闪点:48℃-120℃;重柴油的闪点:大于120℃。 爆炸极限:汽油1.3~6%,煤油0.7~5%,轻柴油1.5~4.5%,重柴油无数据。 楼主可上网查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相关危险数据较全。

油液在线监测系统产品手册

油液在线监测系统产品手册 “油液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先进的磨粒探测技术和流体传感技术,能实时监测设备在用油液的劣化状态、污染状态、磨损状态,还能监测设备滑动轴承油膜厚度、受力状态等机械性能指标。“广研检测”根据众多企业设备润滑磨损状态在线监测的需要,专门组建了由教授级高工、博士、硕士组成的“油液在线监测研发室”,在实验室离线监测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多系列“油液在线监测系统”,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已在船舶、电力、石化、冶金等行业的大型机组上得到广泛应用。 产品介绍 在线油液监测系统由1台控制计算机(简称:上位机)与多台(根据用户需要配置)采集器(简称:下位机)组成,可同时实现监测多台机械设备在用润滑油的黏度、水分、温度等信息;液压油污染度信息;在用油中的磨损颗粒(图像)信息。对监测获取的油液定量信息与自动提取出的磨粒图像参数化信息进行趋势分析,根据实际机组的工况设置故障预警,并通过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

产品型号 ? GTIO-0502型柴油机油在线监测仪该型号可用于大型柴油机的状态监测。采用流体振动传感技术、介电常数传感技术和铁磁磨粒感应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柴油机由于机械故障或破损发生燃油稀释或冷却液污染,检测发动机中钢、铸铁摩擦部件的磨损情况。 1、基本参数 ●外观尺寸:256*200*151mm ●重量:7.4kg ●工作压力:<20 bar ●工作介质温度:-40~85℃ ●工作环境温度:-30~70℃ ●测试参数与范围: 40℃黏度:5~50cst 铁磁颗粒>70μm;非铁磁颗粒>200μm 水含量>0.5%wt ●IP等级:IP67

●工作环境相对湿度:95%max ●介质黏度范围:2~400 cSt ●介质流量:<8L/min ●供电:24VDC(或选配220VAC电源箱) ●功率损耗:8 W 2、技术指标 (1)油品粘度:采用流体振动传感技术,检测内燃机油的黏度变化,当内燃机由于机械故障或破损发生燃油稀释或冷却液污染时,便可及时发现报警。 (2)污染水分:采用液体介电常数传感技术,检测发动机油中的水分含量变化。当发动机由于机械故障或破损发生冷却液污染时,便可及时发现报警。 (3)磨损颗粒:采用磨粒探测技术,检测内燃机缸体、活塞、轴承等润滑运动部件的磨损情况。 (4)系统配置:可根据客户需要,以上传感技术可单独采用或多传感技术联合使用,以获得内燃机组的全面油质与污染状态信息。 3、应用场合 ●大型船舶柴油主机 ●海上钻井平台柴油机 ●陆地柴油发电机(企业自备电源) ●其他需要监测的内燃机

燃料油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燃料油(Fuel Oil) 发表于2011-03-15 阅读:127347 虽然绝大部份石油产品均可用作燃料,但燃料油在不同的地区却有不同的解释。欧洲对燃料油的概念一般是指原油经蒸馏而留下的黑色粘稠残余物,或它与较轻组分的掺合物,主要用作蒸汽锅炉及各种加热炉的燃料或作为大型慢速柴油燃料及作为各种工业燃料。 但在美国则指任何闪点不低于37.8℃(100o F)的可燃烧的液态或可液化的石油产品。它既可以是残渣燃料油(Residual Fuel Oil,亦称Heavy Fuel Oil),也可是馏分燃料油(Distillate Fuel Oil),后者包括煤油(Kerosine)和民用取暖油(Domestic Heating Oil)。馏分燃料油不仅可直接由蒸馏原油得到(即直馏馏分),也可由其它加工过程,如裂化等再经蒸馏得到。 按ASTM(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美国材料试验协会)的规定,燃料油分为六级,其中No.1属煤油型燃油,No.2为民用取暖油,相当于柴油馏分,这两级均属馏分燃料油,以沸程分级,No.5及No.6则为残渣燃料油,主要用作工业、发电、锅炉及船用燃料,以粘度分级。No.5又有轻、重之分,前者38℃之运动粘度不超过65厘沲(cSt)后者50℃时不超过18厘沲(cSt)(相当于100o F之雷氏粘度600秒),主要用作工业燃料。No.6,

50℃运动粘度大于92厘沲(cSt),小于638厘沲(cSt),主要用作轮船及发电厂等燃料。至于No.4实为No.5或No.6与No.2或No.1的调合油,基本属重柴油级燃料。No.3燃料油1948年取消,需要时一般以No.2顶替。 而日本标准JIS K2205燃料油分为三类AFO、BFO及CFO。 燃料油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油本性以及加工方式,而决定燃料油品质的主要规格指标包括粘度(Viscosity),硫含量(Sulfur Content),倾点(Pour Point)等。供发电厂等使用的燃料油还对钒(Vanadium)、钠(Sodium)含量作有规定。 对于高粘度的燃料油,一般需经预热,使粘度降至一定水平,然后进入燃烧器以使在喷嘴处易于喷散雾化。 对于燃料油,我们经常会见到诸如180cSt、380cSt这样的分类。这里我们对所有油品经常会用到的各项指标做简单的介绍。 cSt为Centistoke(厘沲)的缩写,cSt是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单位“沲”(Stoke)的百分之一,简写cSt。 粘度(VISCOSITY)是油品流动性的一种表征,它反映了液体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强弱,作用强(粘度大),流动难。石蜡基型原油含烷烃成份较多,分子间力的作用相对较小,粘度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一、无损检测概述 无损检测NDT (Non-destructive testing),就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 与破坏性检测相比,无损检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非破坏性 (2) 全面性 (3) 全程性 (4) 可靠性问题 开展无损检测的研究与实践意义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对制造用原材料直至最终的产品进行全程检测,可以发现某些工艺环节的不足之处,为改进工艺提供指导,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2) 提高产品质量:无损检测可对制造产品的原材料、各中间工艺环节直至最终的产成品实行全过程检测,为保证最终产品年质量奠定了基础。 (3) 降低生产成本:在产品的制造设计阶段,通过无损检测,将存有缺陷的工件及时清理出去,可免除后续无效的加工环节,减小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节约工时,降低生产成本。 (4) 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由于破坏性检测只能是抽样检测不可能进行100%的全面检测,所得的检测结论只反映同类被检对象的平均质量水平。

此外,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如材料的选购、加工过程品质的变化、流通环节的质量变化等过程中,不仅起到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监督作用,还在节约能源和原材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品率和劳动生产率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其具有以下特征:无需大量试剂;不需前处理工作,试样制作简单;即使检测,在线检测;不损伤样品,无污染等等。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航天、核工业、武器制造、机械工业、造船、石油化工、铁道和高速火车、汽车、锅炉和压力容器、特种设备、以及海关检查等等。“现代工业是建立在无损检测基础之上的”并非言过其实。 无损检测分为常规检测技术和非常规检测技术。常规检测技术有:超声检测Ultrasonic Testing(缩写UT)、射线检测Radiographic Testing(缩写RT)、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缩写MT)、渗透检验Penetrant Testing (缩写PT)、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缩写ET)。非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有: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缩写AE)、红外检测Infrared(缩写IR)、激光全息检测Holograph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缩写HNT)等。 二、无损检测分类及简介 下面对以上所说的五种常规检测技术以及几种非常规检测技术做一下简要的介绍。 1.超声检测 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界面(声阻抗不同的两种介质的结合面)出的反射和折射以及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由发射探头向被检件发射超声波,由接收探头接收从界面(缺陷或本底)处反射回来超声波(反射法)

扑救原油与重质油品火灾的对策

编号:AQ-JS-09389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扑救原油与重质油品火灾的对 策 Countermeasures for fire fighting of crude oil and heavy oil

扑救原油与重质油品火灾的对策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原油与重质油都属于沸喷性油品,火灾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发生沸溢或喷溅的现象,如:轻、重原油、重油、渣油、蜡油和焦油等。发生沸溢或喷溅,往往来得比较突然,致使大量燃烧的油品涌出罐(池)外,不仅能造成大面积火灾,而且会直接威胁在场灭火人员和灭火装备的安全,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从此类火灾的实际情况看,它除了具有一般油品火灾的特点和规律外,还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不仅要从理论上认识它,而且还要掌握扑救中的一些战术措施,增强扑救这类火灾的能力。 一、油品发生沸溢和喷溅的条件 沸溢和喷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油品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热波作用,其中的自由水、乳化水汽化沸腾,大量的蒸汽泡在上升过程中被油薄膜包围成油泡,这种油泡群从油罐(池)向外溢流的现象,叫做沸溢。而含水的原油或重质油品,油罐底部有水垫层时,热波

头一到达水层,使水汽化沸腾,产生大量蒸汽,聚集在油层和水层之间,形成一定蒸汽压力,当压力超过油层的重量时便发生把油抛向上空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喷溅。这两种现象可单独发生,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先后在同一油罐中发生,因为产生这两种现象的条件不同,发生的时间也不同,其危害性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弄清这两个概念对于预防和扑救这类油品火灾有着实际意义。 1.发生沸溢的条件 (1)贮存液体有较高的沸点和较大的粘度; (2)油品中含有自由水、乳化水,比较均匀地悬浮在油层中。 发生沸溢的过程: 当火焰将热传给液面后,由于热波作用,靠近液面的油层温度上升,油品粘度变小,水滴靠向下沉积的热,同时受到向心运动的热油的作用而蒸发变成蒸气。这样,液面下面像开锅一样沸腾,气泡被油薄膜包围形成大量油泡群,到油罐容纳不下的时候,就会溢出罐外,形成沸溢。 2.发生喷溅的条件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选择题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梁森 选择题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__C__级,另一家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0.9%,应购买__B__级的压力表。A. 0 .2 B. 0 .5 C. 1 .0 D. 1.5 2)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均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B__。 A.绝对误差 B.示值相对误差 C.满度相对误差 D.精度等级 3)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__C__左右为宜。A.3倍 B.10倍 C.1.5倍 D.0.75倍 4)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kHz)测量频率高达5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还不到2V,该误差属于__D__。用该表直流电压档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 A 。 A.系统误差 B.粗大误差 C.随机误差 D.动态误差 5)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__D__。 A.提高精度 B.加速其衰老 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 D.提高可靠性

2.各举出两个非电量电测的例子来说明 1)静态测量; 2)动态测量; 3)直接测量; 4)间接测量; 5)接触式测量; 6)非接触式测量; 7)在线测量; 8)离线测量。 3.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试求: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__A__。 A. 1℃ B. 0.5℃ C. 10℃ D. 200℃ 2)当示值为2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__B__,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__C__。 A. 1℃ B. 5% C. 1% D. 10% 4.欲测240V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6%,问:若选用量程为250V电压表,其精度应选__B__级。若选用量程为300V,其精度应选__C__级,若选用量程为500V的电压表,其精度应选__C__级。 A. 0.25 B. 0.5 C. 0.2 D.1.0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1. 单项选择题 1)电子秤中所使用的应变片应选择__B__应变片;为提高集成度,测量气体压力应选择___D___;一次性、几百个应力试验测点应选择___A___应变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