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达标检测·一课三练
【基础识记】
1.下列关于纬线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为圆形
B.形状为直线
C.各条纬线长度均相等
D.指示南北方向
【解析】选A。本题考查纬线的特点。纬线的形状为圆形,指示东西方向,其长度变化规律为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2.从南极到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先变小后变大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由小变大再变小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纬度变化规律。纬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大,所以从南极到北极纬度是先变小后变大。
【规律总结】纬度的变化规律和半球的划分
3.下列几条纬线中最长的是( )
A.0°纬线
B.30°纬线
C.60°纬线
D.90°纬线
【解析】选A。本题考查纬线的长度。纬线随着度数的增大长度减小,0°纬线长度最大。
4.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 )
A.本初子午线
B.回归线
C.180°经线
D.赤道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5.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
B.全球有360条经线
C.经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经线都相互平行,永不相交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经线的特点。经线有无数条,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6.下图显示的是位于英国伦敦某地面标志,关于H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上最长的经线
B.以东度数不断增大
C.以西为西半球
D.与0°纬线大致等长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所有经线等长,向东度数增大,以西至20°W属于东半球,大致是
0°纬线的一半长。
7.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以下哪组经线圈( )
A.180°经线和0°经线
B.20°E和160°W
C.20°W和160°E
D.90°E和90°W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
【规律总结】东西半球划分图示
8.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和西经分别向东向西的变化规律是( )
A.度数增加
B.度数变小
C.没有变化
D.变化无规律
【解析】选A。本题考查经线和经度的特点。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为东经,越往东度数越大;向西为西经,越往西度数越大,最大为180°。
9.2016年2月6日凌晨,台湾高雄市发生6.7级地震,高雄市的纬度为北纬
22.9°,应记作( )
A.22.9°E
B.22.9°N
C.22.9°W
D.22.9°S
【解析】选B。本题考查北纬的代表符号。N表示北纬,S表示南纬,W表示西经,E表示东经。
【理解应用】
10.在地球仪上,有关经线与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经线、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
C.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仪上不指示任何方向
D.23.5°N和23.5°S两条纬线长度不相等
【解析】选B。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相关知识。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0°纬线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是一个圆圈,0°经线是一个半圆,所以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同,如23.5°N和23.5°S。
【误区警示】低、中纬度的分界线是30°纬线,中、高纬度的分界线是60°纬线;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23.5°纬线,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66.5°纬线。
11.一人从北京故宫出发,沿着一个方向旅行(方向不变),可能回到原出发点的是( )
①向东行②向西行
③向南行④向北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A。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纬线是一个圆圈,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以向西或者向东一直走会回到出发点。
(2016·长沙实验质检)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甲地的经纬度是( )
A.东经20°,北纬40°
B.东经40°,北纬20°
C.西经20°,南纬40°
D.西经40°,南纬20°
13.乙地位于丙地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4.丙地所在的纬度范围属于( )
A.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三者都不是
【解析】12选A,13选D,14选C。本题组考查学生经纬网的判读能力。第12题,根据甲地附近的经线数值向东变大可知,甲地的经度是东经20°;根据纬度向北变大可知该点的纬度为北纬40°。第13题,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乙地的纬度为北纬20°,丙地的纬度为南纬40°,所以乙位于丙的北方;乙地的经度为西经40°,丙地的经度为东经40°,所以乙位于丙的西方。综合以上判断乙地位于丙地的西北方向。第14题,丙地的纬度是40°S,
范围在30°~60°之间属于中纬度地区。
【知识拓展】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上判定方向
①判定南北方向: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就是正南;指向北极点的方向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在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就是正北;指向南极点的方向为南方,相反的方向为北方。
②判定东西方向: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即小于180°的弧)上画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
【备选习题】读南极地区图,完成(1)、(2)题。
(1)A点的坐标是( )
A.70°N,30°W
B.70°S,30°W
C.70°N,30°E
D.70°S,30°E
(2)A点分别位于中山站和长城站的什么方向( )
A.南方、西北方
B.西方、东南方
C.东方、西北方
D.北方、东南方
【解析】(1)选D,(2)选B。本题以南极地区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经纬度和方向的判断。第(1)题,由图中大洲的轮廓知道是南极洲,因此A点的纬度是70°S,由于在南极地区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因此A点位于0°经线的东侧,是30°E。第(2)题,A点和中山站基本位于同一纬度,根据劣弧原则和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定A点位于中山站的西方;从纬度上看,A点位于长城站的南方,从经度上看,A点位于长城站的东方。
15.读下图,A点地处( )
A.东半球、北温带
B.西半球、中纬度
C.西半球、北温带
D.东半球、高纬度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能力。纬度数向北递增是北纬,向南递增是南纬;经度数向东递增是东经,向西递增是西经。从图中看出,A点纬度在45°N~60°N之间,经度在15°W~0°之间,故A点地处东半球、北温带、中纬度。
16.李军的爸爸是一名海员,一天他打电话问爸爸出海到了什么地方。爸爸神秘地告诉李军说:“我现在的位置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南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请你说出李军爸爸正确的位置( )
A.0°,0°
B.0°,180°
C.0°,20°W
D.0°,160°E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之一20°W经线。由题干可知李军爸爸位于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南北半球分界线是0°纬线,“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说明其位于20°W上。(0°,20°W)为李军爸爸正确的位臵。
【方法技巧】东西半球的判定
(1)若已知地点为东经,与160°相比:小于160°位于东半球;大于160°位于西半球。
(2)若已知地点为西经,与20°相比:小于20°位于东半球;大于20°位于西半球。记忆口诀:“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17.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
(2)乙地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
(3)甲地在乙地的________(方向)。
(4)以相同的速度从甲乙两地同时向东出发,则从________地出发的人先回到原地。
(5)从甲乙两地同时向北走,能否相遇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在经纬网上读某一点的地理坐标及经纬线的特点等。经纬网的作用是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臵。但要能准确地读取地理坐标,就必
须掌握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数值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数值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数值向东越来越大为东经,数值向西越来越大为西经。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纬度越高,长度越短,一直向北走,可以到北极。
答案:(1)(10°S,30°W)
(2)(30°S,10°W)
(3)西北(4)乙
(5)能向北走,经线相交于北极点
18.中华网组织了一次网络军事模拟演习的比赛,设置了四关,请你结合下图,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闯关。
(1)第一关:写出A、B两支部队的经纬度位置。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关:要抽调部分兵力到C(40°S,40°W),D(60°N,70°E)两处,在图中标出它们的位置。
(3)第三关:在(20°S,50°W)发现敌情,要求迅速出击歼灭敌人,调派A、B、
C、D四支部队中的哪一支最合适?为什么?
(4)第四关:按东、西、南、北半球将A、B、C、D四支部队编组。
A:____半球,____半球B:____半球,____半球
C:____半球,____半球D:____半球,____半球
【解析】本题设臵情境考查学生在经纬网上判定点的经纬度位臵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的经纬度位臵是(40°N,60°W),B点的经纬度位臵是(20°S,20°E),A、B、C、D四点中距离(20°S,50°W)最近的点是C点。A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C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D点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答案:(1)(40°N,60°W)(20°S,20°E)
(2)略。
(3)C最合适。距离(20°S,50°W)最近。
(4)北、西;南、东;南、西;北、东。
19.下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甲地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地位于乙地的________方向。
(3)乙、丁两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千米。
(4)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______。
(5)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第(1)题,甲位于180°的东边,应是170°W;位于70°S的北面,应是60°S。第(2)题,从纬度位臵看,丙位于乙的南方;从经度看,丙位于乙的东方,所以丙在乙的东南方向。第(3)题,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相距约111千米,乙丁之间相差20°,约2 220千米。第(4)题,纬
度越高,纬线圈越短。所以在这三地中,纬度低的甲地经过的距离最长。第(5)题,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和20°W经线,所以甲和丙位于西半球,乙和丁位于东半球;南极圈(南纬66.5°)内是寒带,所以丁地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
答案:(1)170°W,60°S
(2)东南
(3)2 220
(4)甲(5)丁
20.(回归生活)2015年10月中下旬,“巨爵”“蔷琵”两个台风先后于西太平洋生成,受双台风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大风与降雨。
材料一台风“巨爵”行进资料。
材料二台风“蔷琵”行进资料。
材料三局部经纬网图。
(1)结合图例,在上图中分别画出“巨爵”和“蔷琵”的行进路线。
(2)10月19日,“巨爵”位于“蔷琵”的________方。
(3)10月19日至20日,“蔷琵”向________行进。
【解析】地理紧密联系生活,但主要结合生活考查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材料一,画出台风“巨爵”的行进路线;结合材料二,画出台风“蔷琵”的行进路线。第(2)题,依据上题或直接根据10月19日“巨爵”“蔷琵”的经纬度位臵判断方向。第(3)题,结合第(1)题所画地图或材料二,判断“蔷琵”的行进方向。
答案:(1)
(2)西北(3)东北
【真题体验】
(2015·茂名学业考)下图为经纬网局部图,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地球仪的形状判断,实际距离最短的是( )
A.ab
B.cd
C.bc
D.ad
2.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与ad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 )
A.30°E
B.150°W
C.150°E
D.30°W
【解析】1选A,2选C。本题组结合经纬网图综合考查了半球位臵的判定、经纬线的长度等知识点。第1题,纬线长度变化特点是纬度越低长度越长,经线的长度不变,ab的纬度为40°S、cd的纬度20°S,长度ab 3.(2015·南充学业考)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的博克拉(北纬28度,东经85度)发生8.1级地震,在图示的经纬网中,正确显示震中位置的是( ) 【解析】选A。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向南变大为南纬,据此判断甲、乙两地的纬度均为北纬28°,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反之为西经,甲乙两地中符合此特点的是甲。 【互动探究】 通过对上图四个点经纬度的判读,可以进一步得出,甲点位于乙点的________方向,甲点位于丁点的________方向。 提示:甲、乙两点都位于北纬28°,经度和为170°,根据劣弧原则可判断甲点位于乙点的正东方;丁点位于南纬28°,甲点位于丁点的东北方向。 (2015·沧州学业考)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M点的地理坐标为( ) A.40°N,110°E B.40°S,110°W C.20°N,130°E D.40°E,110°N 5.图中P点在M点的( ) A.东方 B.西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解析】4选A,5选C。本题组考查经纬网的判读。第4题,从图中分析看出,M点的经纬度是(40°N,110°E)。第5题,依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判断,P 点在M点的东南方向。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