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集体主义的本源及其时代意义_兼_省略_实际出发确定道德教育的目的和要求_赛宗宝

论集体主义的本源及其时代意义_兼_省略_实际出发确定道德教育的目的和要求_赛宗宝

论集体主义的本源及其时代意义_兼_省略_实际出发确定道德教育的目的和要求_赛宗宝
论集体主义的本源及其时代意义_兼_省略_实际出发确定道德教育的目的和要求_赛宗宝

收稿日期:

1999-10-15

作者简介:赛宗宝(1967-),山东威海人,国防大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博士研究生,讲师,少校,发表论文20余篇。

2000年4月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A pr .,2000第13卷 第2期 Jou rna l of X i'an Po litics Ins titu te V o l .13 N o .2

【军队政工学研究】

论集体主义的本源及其时代意义

——兼论从实际出发确定道德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赛宗宝

(国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摘要:集体主义的本义,是主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这意味着它对个人和集体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等的权利和义务,即相互负责。就个人对集体负责而言,基本要求是与集体利益相结合,最高要求是自我牺牲。集体主义集中体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普遍道德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用集体主义教育全党和人民,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坚持用集体主义的基本要求教育人民群众,培养团结互助、平等互利的社会风尚;坚持用集体主义的最高要求教育党员和干部,培养自觉的牺牲奉献精神。

关键词:集体主义;道德教育;目标要求

中图分类号:D 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15(2000)02-0031-05

集体主义的本来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如何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认真回答和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

一、集体主义的渊源和基本精神

集体主义是与个人主义相对立的一种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一项基本原则,反映了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基本态度。要使集体主义深入人心,真正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就必须科学阐释、正确界定集体主义的内涵。然而,目前流行的观点,包括一些权威人士对集体主义的阐释,大都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集体主义的本义,在某种程度上也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脱离了人们思想觉悟的实际,对集体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弘扬有害无益,因而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廓清。综观当前关于集体主义的种种解释,集中到一点,就是把个人对集体的无条件服从或无私奉献精神看作是集体主义的基本

点。有鉴于此,我们首先来考察一下集体主义的来龙去脉,以期搞清它本来的含义。

集体主义原则,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那里,均没有明确的阐述。首次对集体主义作出明确解释的是斯大林。1934年,他在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中说:“个人集体之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应当有不可调和的对立”,这是因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且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给这种个人利益以最充分的满足”,“社会主义是保护个人利益的唯一可靠的保证”。[1](P354-355)刘少奇195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说:“我们的国家是充分关心和照顾个人利益的,我们国家和社会不能抛开个人的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能离开个人利益,我们国家充分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这种公共利益正是满足人民群众个人利益的基础。”[2](P32)他们说的很明确,集体主义是充分关照个人利益的,充分保障集体利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每个成员的个人利益。1955年,毛

泽东在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时,曾对“社会主义精神”作了一个定义性的解释,原提法为“提倡以集体利益为一切言论行动的最高标准的社会主义精神”。毛泽东把它改为“提倡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为一切言论行动的标准的社会主义精神”。[3](P386)通过对这两种提法的比较可以看出,毛泽东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看成是社会主义精神的基本体现,而把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的服从看成是社会主义精神的最高体现。这一重要思想,对今天我们把握集体主义思想的实质,仍然有着现实指导意义。1980年,邓小平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到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是统一的,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相矛盾时,“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向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努力宣传这种高尚的道德”。[4](237)在这里意思也很清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是首先的和基本的;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当发生矛盾的时候,并且这是对先进分子的要求,对于一般群众则是应努力提倡的。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写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民范围的道德建设,“应当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可见,集体主义的本义就是主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它包括两个意思:一个是就集体而言,应当把时刻关心和充分实现人民群众个人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简言之,就是集体要对个人负责;二是就个人而言,只要集体利益是正当的,或者说这个集体是真实的,是以时刻关心和充分实现每个成员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属的,个人就应当自觉服从集体利益,简言之,就是个人要对集体负责。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对集体负责归根到底也就是对自己负责。当两者发生矛盾时,为集体利益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则是高尚的道德行为,是集体主义精神的最高境界。换言之,就集体主义对于个人的道德要求而言,基本要求是与集体利益相结合,最高要求是无私奉献。也就是说,在集体主义精神中,首先强调的、或作为前提条件的,是个人和集体在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即彼此负责,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无条件服从。尽管集体主义确实包含有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含义,但这只是它本质含义的引申,并不是集体主义的基本点,或者说不是集体主义精神的核心部分。如果把集体主义的基本点(或核心)看作是个人对集体的无条件服从,那么它就背离了集体主义的基本精神,走向了个人主义的另一个极端——唯集体主义(或叫个人虚无主义)。个人主义和个人虚无主义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都是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分离、相对立,因而它们在理论上都是片面的,在实践上都是有害的。长期以来,我们的集体主义教育为什么缺乏应有的说服力?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或处理具体问题时,往往不是把着眼点放在两者利益的结合上,而是一味地放在个体的自我牺牲上,即用集体主义的最高要求取代其基本精神,以为调门越高,口号越响,格调就越高,效果就越好。具体表现在往往只强调集体利益的重要性,而忽视个人利益的重要性,甚至用集体利益来压制个人利益,或者为了照顾到理论上的辩证性、全面性,口头上不得不也提一下个人利益,但必在前面冠以“正当”二字,且说来说去还是只有“正确对待”、“服从大局”;相反,由于集体利益往往要通过一些领导来体现、来表达,而对于他们所言,集体利益的正当性、所作决策的合法性,则很少有人追究,也从来不必谨慎地冠以“正当”、“正确”之类的限定词。这说明,在我们的潜意识深处,仍然积淀着浓重的轻视个人利益的旧的思想残余。这样的思想反映到行动上,决不会把努力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作为搞好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实际上,集体主义强调两者利益相结合,提倡个人要为完善他人和社会而努力,乃至必要时为集体利益而牺牲,就包含着个人有权对自己为之牺牲的集体利益负责,有权为消除集体的腐败现象,为防止和纠正不真实的集体利益而斗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无私奉献取代集体主义的基本精神,来要求一般群众,有它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根源。可以说,它是旧的文化

传统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混合物。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在封建残余思想特别是人治思想和轻视个体价值的思想还很浓重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不愿也不能够象市场经济这样——可以依靠强有力的利益杠杆和现代法制手段,有效地调节客观存在的各种利益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对人们提出道德上的高指标,以此来弥补体制上、手段上的先天不足。这可以从越是强调一大二公的时代越是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无条件服从这一规律中得到印证。

应当承认,从理论原则上搞清集体主义并不难,具体到实践中把握集体主义原则却很不容易。例如,在具体问题上怎样理解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各自的正当性,什么情况下才叫真正发生矛盾,何为应作牺牲的“必要之时”等等,而对这些问题的把握恰恰又是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关键。如何解决这些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的难解之题?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各个层面上都要建立可靠的民主机制,让人民群众自己来评判、来裁定。

二、集体主义集中体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普遍道德要求

市场经济遵循价值规律。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原则,反对自私自利,但也不要求大公无私,而是内在地要求奉献和索取相统一,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就是说,平等互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观道德观。各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点。大凡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其社会公德和公民的职业道德水准(或者说他们精神文明的发育程度)都普遍高于那些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这可以很直观地从它们国民的敬业精神、商业信誉、服务质量、公共秩序等方面得到印证。可见,市场经济能够实现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范。事实上,从已有的经济形式上看,也只有市场经济才能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互利的良好道德风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作为市场经济,它必然包容市场经济所共有的利益观。平等互利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观的基本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了集体主义的基本精神——统筹兼顾、两者结合。就是说,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共享的、兼容的,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是:社会生产力还很不发达,社会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还没有极大提高,劳动还没有成为多数人的第一需要和最大乐趣,还不可能实现按需分配。在这个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努力奋斗的历史发展阶段,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参加社会实践的直接动机,离开个人利益谈集体利益既不科学也不现实。就是说,统筹兼顾、两者结合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要求。还应看到,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人类现存的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理应有自己更高的道德追求。这种更高的道德追求是什么呢?就是邓小平说过的,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必要时牺牲自己的利益,也就是集体主义的最高要求——自我牺牲精神。综合这两个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能够全面地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观的,不是别的,正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在对个人的道德要求上,集中体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这正是它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普遍的道德要求的依据。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观基本准则的统筹兼顾、两者结合,既是对我国传统利益观的扬弃,也是对资本主义市经济利益观的扬弃。在传统利益观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利益观那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对立的,要么是离开个人利益谈集体利益,要么是离开集体利益谈个人利益。传统利益观压抑个人利益导致了社会的僵化,而资本主义利益观对个人主义的推崇又导致见利忘义;相反,在社会主义国度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根本统一的,并且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度里,这种统一才获得了更多的可能性。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最终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平等互利的良好道德风范。

三、坚持用集体主义教育全党和人民,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必须坚持以集体主义的基本精神——两者结合,作为对多数群众道德教育的起点,培养团结互助、平等互利的社会风尚。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体现着遵法教育的广泛性。从法的角度来考察,必须把集体主义

的一般准则作为道德教育的起点。人们常说,法律面前、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这个道理。平等互利是社会主义国家“法”的起点、法的精神、法的准则。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法制内在地规定了各利益主体间最基本的关系,就是平等互利。《宪法》《民法》《经济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行政诉讼法》等等,强调的无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之间责、权、利相统一,而不是自我牺牲。《物权法》在我国的出现,从道德和法的双重角度,归根到底是从道德的现实性角度,为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作出了有力的旁证。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付的费用由失主偿还。条文既没有规定拾捡者在上交物品后一定期限内如无人认领时即对所拾物品拥有所有权,也没有规定物主对拾者应付的报酬。从目前各地公安捡拾物品招领处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报刊上登载招领启示的总体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对不同城市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每年前来交送拾捡物品和认领遗失物品的人次以及登记过的拾捡、认领物品金额,与实际生活中人们常见的丢失情况相比,几乎微不足道。鉴于这一情况,我国正在拟定中的《物权法》草案,参照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立法准则,对返还“拾得”物品作了类似的规定,即拾得者在拾到贵重物品后必须向邻近街道或派出所登记,并在相关范围内登报寻找失主,在规定期限内若无人认领,其所有权归拾得者所有;如果失主被找到,他必须支付其物品价值20%—30%的金额给拾得者作为酬谢。拾得者有权拾金不昧,放弃酬金。拾得者故意隐匿不报将受到刑事处罚。更具典型意义的是,1999年4月发生在浙江省的一起“见义勇为者向被救者请求报酬案”,此案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1999年10月13日《检察日报》对此做了详细报道,同年10月22日《南方周末》“特别推荐”专栏也加按语转载了此文。事情大致经过是这样的:1998年7月23日,浙江常山县山洪暴发,五里乡象湖村大溪滩边的两条驳船同时被洪水卷走,船上樊小俊等四人高声呼救,惊醒了正在岸边看护机动船的严雨土等二人。他俩先后四次冒生命危险,驾船靠近驳船,终于在滔滔洪水中将四人救起。严等两人认为在洪水中冒险救人,应该索要报酬,于是就把那条捞起的船扣下来,提出需付3000元报酬。樊等人希望再少点,双方多次交涉无果。接着,严就向衢县人民法院起诉了樊等人。最后法院判定:樊等人应向严支付合理的施救费用。

正如《南方周末》按语中所指出的,拾金不昧和见义勇为者不应该索要报酬,似乎更符合中国的传统道德,但有一点常常被忽略,那就是这对于拾金不昧和见义勇为者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的付出甚至是生命的风险没有保障和回报;而且,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拾金不昧和见义勇为者正变得越来越稀贵。对此,我们不能仅仅归咎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而应该站在时代的背景下,对传统的道德规范进行权衡和反思。不得不承认的是,有没有报酬都只是“末”,而物能还原主、人能转危为安才是“本”。这就是说,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效果出发。在这里,我们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反思,社会和当事者拒绝给于拾金不昧和见义勇为者以应有的报酬难道就是道德吗?究竟怎样看待上述现象?正在参与《物权法》起草工作的民法专家梁慧星教授说:见义勇为者向被救者索要报酬的确显示出法律与人的理想之间的差距。尽管我们鼓励和提倡去扶助他人,但这并不要求任何人在没有生命保障的情况下去保全他人生命财产的安全。法院的判决和《物权法》的有关规定,既体现了《民法》中关于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基本精神,也有助于鼓励更多的人拾金不昧、见义勇为。[5]

《物权法》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实际是什么,就是东西丢了,人遇险了,没有一套运行良好的保障机制,拾金不昧和见义勇为的可能性就不大。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我们实施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我们不能抛开这些,去一厢情愿地要求人们怎样怎样,如果那样就能如愿当然最好,但事实并不是这样。1999年年底,北京市在登报征求意见后出台了《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草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见义勇为现象的严峻现实,《北京晚报》编者按写道:社会学家认为,过去

人们没有财富,没有隐私,从某种意义上说,因为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所以人人都有安全感;现在,人们有了财富,有了隐私,所以没有安全感,道德在利益面前变得苍白。这是任何一个城市走向繁荣过程中都要经历的一个尴尬阶段。道德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可以使一个稚弱的少女勇敢地面对残暴的歹徒;道德的力量又是脆弱的,在众多后顾之忧的困扰下,它往往变得软弱无力。使道德的力量强大起来的唯一方法就是法律。拾金不昧和见义勇为如此,其它社会生活也大同小异。当然,以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对多数群众的教育起点,并不是说可以放弃道德教育的高要求——对自我牺牲精神的培养,而是说道德教育必须站在集体主义基本准则这个坚实的基础上,才可能不断引导人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必须坚持用集体主义的最高准则教育党员和干部,培养无私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中最为先进的群体,其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重大问题的决策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政令的执行者,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织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政令的执行者,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织者,是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者、教育者,党风政风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所有这些都要求必须用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党员和干部。因此,必须坚持用集体主义的最高准则教育党员和干部,培养无私奉献精神。广大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要把党、人民、祖国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大力发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都要始终保持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名利所惑的高尚气节。

参考文献:

[1]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3]薄一波.若干重大历史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赵凌.见义勇为者有权请求报酬[N].检察日报,1999-10-13.

[责任编辑:张恒云] O n t heO rigination and Ti m es'M ean i n g of Collectivis m

——A lso on V e rify ing the T arg e ts&Require m en ts o fM o ra l Edu ca tion acco rding to R ea lity

SA I Zong-bao

(P os t-g rad ua te Ins titu te,N a tional D ef ence U n iver sity,B e ij ing100091,Ch ina)

Abstract:T he o r i g inal m ean ing o f co llectiv is m is the com b ina tion o f co llecti v e intesests w ith i n div i d ual in tere sts.T his requ ires equal r i g h ts and ob lig ations fo r bo th the co llec tive and indiv idu al,tha t is,th ey shou l d be responsib le fo r eac h o ther.A s fo r the responsibility o f i n d i v i d ua l to the co llective,the general requ ire m ent is to com b i n e w ith co llective in terests,the uppe r m o st requ ire m en t is to sacrifice one's in tere sts to the co lloctive.C o llectiv ism show s the co m b ination o f the advanced w ith the popu lar (o rdina ry),and the co m m on de mm ands o fm o ra lity under the cucir m stances o f so cia list m ark et eco nom y. W e m u st teach the Par ty and peop le w ith co llectiv ism,try to co m b ine the requ ire m ents o f the adv anced w ith the o rd i n a ry at the pr i m a ry per i o d o f so cia list and unde r the deve lopm en t o f so cia listm a rke t eco nom y. K ey w ords:co llectiv is m;m o ral educa tion;targe t requ ire m en ts

教育见习目的及意义(2021年)

教育见习目的及意义(2021年)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al probation ( 实习报告 ) 汇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总结/工作汇报/年终总结/全文可改

教育见习目的及意义(2021年) 一、教育见习目的及意义 教育见习是高等师范院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体现,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见习的目的:使实习生受到一次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熟悉和了解中学学校教育,增强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为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使实习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综合运用,培养他们从事中学教育工作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实习生从事教育调查与教育、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为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才能,培养未来教育事业所需要的教师与教育专家进行初步训练; 同时,还有利于我们师范专业生了解当前的地理教育和就业形

式。将所学专业知识联系于教学实际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育见习是在高中和初中的学校进行的,对学校的了解,能够给我们对职业判断提供一定的信息和对地理教育前景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见习概述 (介绍见习单位情况、时间和过程等) 1、见习单位情况。 会理县实验中学坐落在会理县城西环路南段。这是一所充满现代和人文气息,各种建筑分布合理,起点高,为满足会理县40多万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提升会理县教育档次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高级中学。 学校以“创名校,育英才”为办学目标,以“树一流意识,创一流业绩”为办学理念,以“崇贤尚雅,博学创新”为校训,以“团结奋进,自强不息”为校风,以“敬业、爱生、勤勉、求精”为教风,以“勤学、尊师、励志、竞优”为学风,围绕“质量”和“发展”,探讨并形成了新形势下适合校情的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构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思德与法)

试卷代号:3957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开卷) 一、试论述如何理解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80分) 答: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首先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是联合起来的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它使每一个劳动者都享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都有劳动的权利和按劳动分配的权利。这就为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创造了物质前提。 其次,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它反映的最基本的利益关系是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反映这个基础的道德观念,必然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在公有制前提下,劳动者为社会劳动(为国家和集体的需要而劳动)的同时就是为自己劳动,为国家和集体的整体利益而奋斗就包含着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必然地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才能正确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一)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与承认正当的个人利益是一致的,不论是以集体主义否定正当的个人利益,或是以个人利益反对集体主义,都是错误的。

集体主义首先要求人们要为社会集体利益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集体主义原则尊重劳动者正当的个人利益,尊重劳动者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 (二)集体主义原则是与个人主义原则根本对立的。集体主义原则反对并谴责把个人利益凌驾在国家、集体利益之上,更不允许用个人利益否定国家和集体利益。在实际生活中,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一致,并不等于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三者的利益都完全相同。 (三)三者之间在利益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集体主义作为一种道德原则,一方面,要求国家和集体不断调整各种政策和措施,关心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尽量使他们的个人利益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导人们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保护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我们提倡按劳分配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同时其中包含着每个人一定的物质利益。没有对个人正当利益的保护,就没有个人积极性的发挥,因而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也不可能有效地实现。但是这决不是提倡个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要是那样,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会落空。 二、简述法治思维的含义、要求与主要内容?(20分) 答:含义:法治思维就是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它不同于人治思维、

广义安全教育的概念和目的

广义安全教育的概念和 目的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广义安全教育的概念和目的安全教育作为一种专业知识,最初以师承传授形式出现,后来发展进入有关大学专业的课堂成为一门课程。在生产企业则成为新工人入门的教育,后来也成为企业领导培训的内容,甚至为此设立专门的培训班,在有关操作培训中也加进了此内容,其目的是提高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加其安全技术知识,强化其安全操作技能。所有这些均应说是专业性的针对性强的狭义的安全教育。 但是安全教育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影响十分广泛而长远的问题,是人类文明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和保护这种文明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战略性和战术性兼备的武器。现代生活的发展已经证明仅有上述专业的安全教育仍远远不够,而且人的认识的积累习性、性格的改造修正、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依靠一次甚至几次短短的培训班便能解决问题。因此安全教育还应该是一种普及性的长期的经常性的事。如此说来,安全教育的广义概念是就人的行为规范化所做的施教性的工作,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涉及到每一人,无论人们受过教育或是没有受过教育,安全教育都是一门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其必须懂得善其身、善其类、善其物质和资源、善其环境空间,倒其顺序,最终方能善其身、善其延续,否则将断代了。

工业生产安全教育仅仅是安全教育中的一小块,以此类推,可以有生产劳动安全教育、交通航运安全教育、生活安全教育、社会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环境安全教育、经济流通领域的安全教育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教育等。凡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存在安全问题,便有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因为从根本上说,人是一种不易驯服的有个性的能自主行动的动物,既有合群的一面、与群体利益合而为一的一面,也有背群的一面、与群体利益相抵触的一面。因为人的生存毕竟是以个体为单元,从其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来看,既有依赖于环境的一面,也有与生存环境相抵触的一面,从而产生了某种意义上或某种程度上的安全或不安全问题。为了克服这种抵触和冲突,就必须对人作出某种改造适应工作,安全教育便是这种改造适应工作之一。由此可见,前面说的安全教育遍及每一个人不是没有道理。人人都生胡在依赖与抵触交织的痛苦和不安之中,只不过大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已经习惯承受这种生活模式,加上生活的惰性和其他乐观因素的掩饰,而未易觉察而已,从而忽略了这种广义的安全教育存在的现实性。 其实人们进行的许多活动都是在进行这种性质的安全教育,从宗教的经坛上布下的经文教义、从道德规范中所宣扬的教诲规矩、从行政权力机关所颁发的法律条文、从传统上所留下的和被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

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

1.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2.集体主义是新时用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1)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2)是因为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再次,它是我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力量源泉。总之,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价值取向。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重要调节作用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二、 3、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1)个人主义的含义: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 ①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在个人与社会的关心上,强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集体、国家和他人只不过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②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强调个人的民主、自由和平等,反对集体、社会、国家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 ③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经济理论,强调个人的私有财产制度,保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私有制。 三、 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内容之一。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原则。指一切言行以合乎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是根本对立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本质特征。集体主义作为道德原则,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反对资本家的过程中产生的。作为与个人主义相对立的概念,它出现在20世纪初。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来的。它继承了历史上先进的伦理思想,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概括和总结了先进工人中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行为和思想,是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的内容是:一方面,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

新教材 高中政治必修4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 - 1 - 第2框运动的规律性.................................................................................................. - 4 - 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4)世界的物质性: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辨析] 有人认为,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概括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而非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1.准确理解物质的概念 2.完整把握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 别属性

存在 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 联系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不能用 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 3.区分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区 别 内 涵 客观实在强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 在,它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是第一性 的东西 客观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或现象,它 是相对于主观臆造的东西而言,具有真 实性 外 延 客观实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即客观物质世界 客观存在的外延不仅包括物质现象,而 且包括意识现象;不仅指向客观世界, 而且指向主观世界 地 位 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具有的共同的唯 一特性,是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具有的 最抽象、最概括的特点,是绝对的、不 变的、永恒的 客观存在性是具体存在的事物或现象部 分具有的特点,是多变的、易逝的 联 系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 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和意识现象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即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3.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 4.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 (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6.要求: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思考] 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吗? 提示: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1.意识的含义

如何正确实施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对虚假集体主义的批判

如何正确实施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 ——对虚假集体主义的批判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1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2我国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而同时又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那么必然地就会产生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与矛盾,譬如说作为一名大学生,当教学课程与各种社团,团校,党校,班级,院系等等的所谓集体活动相冲突时,应该如何抉择?是不是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就要请假去参加“集体活动”?事实上,这是一种对集体主义的曲解,可说是一种伪集体主义。为了达到对集体主义的更全面理解,下面将追本溯源,从马克思主义那里进一步理解在具体社会历史活动中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并对种种伪集体主义加以分析批判,进而较为深刻地剖析如何正确实施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对集体主义的理解 马克思没有直接提出过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 甚至也没有表述过集体主义的概念。3但在从他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所昭示的思想中可见一斑。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4第三个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的群体本位社会,也不同于第二阶段的个人本位社会,而是“自由人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摆脱了对物的依赖性,每个个体都得到了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一阶段表现为集体主义。5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虚构的集体”和“真实的集体”两个历史观概1教材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104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第五版 2维基百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c15146941.html,/zh-cn/%E9%9B%86%E4%BD%93%E4%B8%BB%E4%B9%89 3吴育林,《唯物史观语境中的集体和集体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 年第8 期2006 年第8 期:5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104,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王岩,《整合·超越: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集体主义》:16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安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大学生安全教育目的和意义]

安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大学生安全教育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为什么还要进行安全教育呢?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在此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目的与意义,希望大 家有所收获! 1、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需要。高等学校培养的合格人才,不仅要学习好、思想好,而且还要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样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笔者认为,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应将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范畴,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防范能力,从而终身受益。 2、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基础工作。面对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和高校安全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开展了以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安全意识为目的,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大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可以避免或减少自身利益受到伤害,将有力地促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确保高校安全和稳定的必要措施。高校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工作也是如此。有关统计数据表明,高校校园内发生的刑事治安案件或安全问题大多与学生有关。这些案件(问题)的发生,不仅会给学生本人及家庭造成伤害,也会给学校正常工作带来影响,严重时将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为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发生在大学生中的各种安全问题,从而起到维护高校安全和稳定的积极作用。 4、对大学生关心和爱护的具体体现。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希望,保护大学生人身安全是学校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近年来,针对在校大学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发出通知,要求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并专门就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提出要求,其中蕴涵的深刻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1、“讲座式教学”仍存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体系亟待构建。目前,仍有不少高校延续过去新生入学教育的“讲座式教学”,即邀请社区民警或经验丰富的保卫部工作人员,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以讲座的形式面对数千新生泛泛而谈安全知识。由于近年来的扩招,每年高校入学新生有成百上千人,甚至多达四、五千之多,要开展“嗍

(新课标)2021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三十五)探究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

考点集训(三十五) 对应学生用书p303 1.据国外《数字期刊》网站报道,伦敦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加拿大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微生物化石。这些岩石为地球上的第一批生命形式提供了栖息地,时间可以追溯到大约37.7亿年到43亿年前。这一发现不仅在化石年代测定方面非常重要,而且给地球上的生命起源的理论提供了证据。这一科学发现佐证了(D) ①物质决定于意识 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解析】伦敦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加拿大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微生物化石,进一步佐证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③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物质决定于意识,①说法错误;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正确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思维是对存在的错误反映,④说法错误。故正确选项为D。 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B) ①物质是物质各种具体形态的相加之和 ②“客观实在”是人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③物质是客观物质形态的主观映象 ④物质具有可知性,意识能正确地反映物质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物质具有可知性,意识能正确地反映物质,②④说法正确;物质是从物质具体形态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并不是物质各种具体形态的相加之和,①说法错误;意识是对客观物质形态的主观映象,③说法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 3.《极简人类史》中写道:“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约35亿年。相比之下,人类的出现则是比较晚才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间。

大学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大学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本文是安德鲁.阿伯特教授在芝加哥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取其精华,整理而成,原名为The Zen Of Education,译为大学教育之禅。 大学的声望和录取率对学生今后的收入产生一定独立的影响,但收入差距大多出现在大学内部,也就是说,出现在某一所大学毕业生内部。这中内在的差距取决于才能,资源,成绩和专业等个人因素,其中个人努力程度至关重要。真正驱动成功,造成收入差距的因素是职业。 与其说大学教育交给你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使你受益终生的一般技能。其实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用到的微乎其微,更有甚很多人今后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并无任何联系,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在毕业五至十年后几乎被遗忘殆尽,真正成功的关键不是所学知识的多少。 然而无论用于读研究生、工作还是娱乐----------批判性的阅读能力----使你对工作中复杂的行动方案进行清晰的阐述;必要的写作能力----使你清楚地向同僚阐明自己的观点;独立思考能力-----使你避免人云亦云;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使你轻松应对工作和娱乐中的不断变化。 对于上述说法,他不确定这到底是归功于大学教育还是个人成熟和成长的必然表现。毕竟能够考上大学的人,个人条件都是比较优秀的。“教育的目的”这个短语非常陈腐,

教育本没有目的,而是其他事物的目的。教育的“教化”之处,就是养成一种好习惯,以探求新的含义,寻找新的联系,将体验复杂化,广泛化使其更丰富更持久。教育的目的是无法被预测的,教育除了其自身之外,没有任何目的。我所说的教育没有目的,是指我们不应该希冀现在接受教育会在日后得到回报,无论这种回报是进一步深造还是其他的什麽。同时,我们接受教育也不应该是为了利用教育得到其本身之外的东西。大学期间获得的技能对职业生涯的发展并非至关重要,事实上,大学毕业后五年我们就会把我们的所学知识忘光。如果是为了实用,你没有必要到大学来接受教育,学习学校所设置的课程,选择某专业并为之沉迷,你在别处学不到的,你在这里照样学不到。所以,忘掉你们曾经信奉的大学教育实用性的说法把,接受教育的原因其实就是,接受教育比不接受教育好。接受教育就是要培养一种习惯,去挖掘我们所研究的各种事件或现象中多重的全新的意义。教育本身不是这些示例,方法,体系。它是一种本能的习性,即探求新的意义,质疑旧的观念,反复玩味并不断挑战我们赋予事件文本和现象的含义,不断开拓创新。教育是一个最具价值,最有人性的并最富人文关怀的平台,有助于个人成就自我。你们可以凭借这里无与伦比的资源系统,来找寻开悟之光,以照亮你们内心教育的光芒。与没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相比,受过教育的人人生阅历会更丰富,当然,这并不是说

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和作用 (2)

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和作用 安全教育培训目的是防止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素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安全意识,二是安全知识,三是安全技能。 首先,安全教育培训主要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只有掌握了这些内容,才能进一步提高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时刻绷紧头脑中安全这根弦,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其次,安全培训教育是使员工学习安全知识,在企业现代化大生产工作中,需要每一位员工学习掌握生产知识,安全知识,只有掌握了生产过程的各种知识,特别是掌握了安全知识,才能够在具体生产岗位操作时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减少和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三,安全培训教育是让员工掌握安全技能。安全技能是人为了安全地完成操作任务,经过训练而获得的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只有掌握了安全技能,才能实现工作中的正确操作,有效避免盲目蛮干;掌握的安全技能越多,安全技能越高,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就越低。 安全素质包括的三个方面相互交叉,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安全意识提高了,就会自觉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安全知识掌握的越多,安全意识水平越高;有些安全生产知识,同时又是安全技能知识;有些安全知识即是为了提高安全意识,又是为了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素质,仅靠安全教育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每一位员工平时加强安全知识和岗位操作知识的学习,认认真真的学,持之以恒的学;还需要每一个班组加强班前班后会的工作;还需要车间、部门领导加强对本车间、部门员工的安全教育;还需要公司领导制定政策、宏观指挥协调、正确引导。只要公司各级领导和每一位员工,上下努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就一定能够使公司每一位干部、员工的安全素质上一个大的台阶,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_高二政治必修四《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要使教案设计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必须从深刻领会课改理念、切实更新备课观念,深入挖掘学习资源,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四《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1)自然界的物质性;(2)物质的含义;(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运动的含义;(5)静止的含义;(6)规律的含义;(7)运动是有规律的;(8)规律是客观的。 理解(1)世界的物质性;(2)自然界是物质的,不是上帝和神创造的;(3)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4)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5)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8)规律的客观性。 分析(1)联系当前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性;(2)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用课本知识分析,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4)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 (2)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 二、重点、难点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教育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一、教育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1.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与全面锻炼,培养教育和教学上的独立工作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2.在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向优秀教师学习,认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树立和巩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3.通过实习,全面检查我们师范技能的强弱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教育实习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和教育调查三个方面。 1、教学实习工作安排及有关注意事项: (1) 队员见习期间必须参加原任教师的授课,做好见习记录,课后虚心请教。争取本科组老师的课。 (2)每位队员必须讲授新课10节以上(不包括重复课),其中6节独立课(不需要教师指导,独立写出教案上课)。 (3)每个实习生都必须认真钻研所实习学科的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掌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力求弄懂弄通。 (4)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写出详细教案,要进行集体备课。教案必须交原任教师指导,必须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5)每节课上课前应进行检查性预讲,同专业的队员必须参加听课,并邀请原任教师指导,预讲后由听课师生提出意见,实习老师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送原任教师审阅批准后方能试教。 (6)坚持互相听课和评议制度。在备课、预讲上课等活动中,应该虚心向原科任教师学习,发扬团结互助精神,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特别是同一备课小组和同一个班的实习老师,必须集体备课,必须互相听课,互相评议,并认真做好听课和评议的记录。 (7)实习授课期间,如出现课时冲突等情况,一定要请示原任老师批准。(8)认真做好批改作业和下班辅导中学生的工作,认真研究作业的正确答案,特别是对比较复杂的疑难问题,要经过集体研究,作出统一正确答案,送原科任老师审批,然后才着手批改作业,作业批改后,应先在小组内互相检查防止错漏,或批改后送回原科任老师审阅后才发给学生,对于作业中的普遍错误,要进行集体辅导,个别错,个别当面改。应对中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公民道德与集体主义原则

这是我自己写的,以供大家借鉴。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路径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摘要:我国社会道德经历了由传统抽象集体主义的道德共识到现代道德多元化的道德分化的历程。由于在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抽象集体主义以社会为本位,忽视了个人的价值和利益,抑制了社会主义活力,而产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多元化又呈现出道德下滑现象,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因其实现了对抽象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扬弃,实现了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而成为构建公民道德的必然选择。 关键字: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集体主义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我国,人们的价值观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不再迷恋于抽象的集体主义,而是更加注重个人利益需求,但是随之也带来了负面因素例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一公民道德的内涵 公民道德是从个体道德的角度来谈论道德建设,公民道德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的一个重要层面。公民个体道德的养成和素质的提高,对一个国家的整体道德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研究“公民道德”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公民”,因为公民道德存在的前提是作为主体的公民的存在。公民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它是与古希腊的民主城邦同时产生的。现在的“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赋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个体之间,也就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完全平等关系,他们具有相同的身份,一个人无论出身如何,从事何种工作或担任何种职务,他们之间都是平等的。法律上也不承认任何高于其他公民之上的特殊公民。公民的概念就意味着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障,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更强调的是公民的权利,而非公民的义务,把权利看成是公民概念的基石。 一个有道德的公民能够和他人对话,在和其他公民的讨论和倾听中形成自己的判断,不能只注重自己的表达而不去倾听他人的观点,并且能从沟通中辨别是非;能够形成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共同体,和其他成员有一样的思考和行动力,并且能够接受其他成员和组织的生活样式和组织结构,不能存在“搭便车”行为;

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一个企业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有人才、技术、信息、资源作支撑,其中人才素质高低对企业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面临全球化、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系统挑战中,培训显得更为重要。培训使员工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明显提高与改善,由此提高企业效益,获得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职业培训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员工培训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发展员工的职业能力,使其更好地胜任现在的日常工作及未来的工作任务。在能力培训方面,传统上的培训重点一般放在基本技能与高级技能两个层次上,但是未来的工作需要员工更广博的知识,培训员工学会知识共享,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调整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同时,培训使员工的工作能力提高,为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提供了可能,也为员工提供更多晋升和较高收入的机会。 2. 职业培训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一方面,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经营人才,为进军世界市场打好人才基础;另一方面,员工培训可提高企业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员工培训就是要不断培训与开发高素质的人才,以获得竞争优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人类社会步入以知识经济资源和信息资源为重要依托的新时代,智力资本已成为获取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企业的竞争不再依靠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精良的机器和雄厚的财力,而主要依靠知识密集型的人力资本。员工培训是创造智力资本的途径。智力资本包括基本技能(完成本职工作的技术)、高级技能(如怎样运用科技与其他员工共享信息、对客户和生产系统了解)以及自我激发创造力。因此,这要求建立一种新的适合未来发展与竞争的培训观念,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3. 职业培训有利于改善企业的工作质量。工作质量包括生产过程质量、产品质量与客户服务质量等。毫无疑问,培训使员工素质、职业能力提高并增强,将直接提高和改善企业工作质量。培训能改进员工的工作表现,降低成本;培训可增加员工的安全操作知识;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水平;增强员工的岗位意识,增加员工的责任感,规范生产安全规程;增强安全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员工敬业精神、安全意识和知识的培训。 4. 职业培训有利于高效工作绩效系统的构建。在21世纪,科学技

新员工安全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新员工安全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新员工安全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安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水平和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教育是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企业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搞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生产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操作水平,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有些领导在布置全产时往往在布置生产结尾时谈到安全问题,顺使喊一句“最后强调一个问题,就是大家要重视安全生产,不要出事故”。还有的讲,“我是逢会必讲要大家注意安全”。正确的说这些仅仅是提醒,没有深入进行针对性的布置。这些现象的原因, 1.是安全意识不高,对安全在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 2.是缺乏安全知识,难以提出具体意见。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使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使广大职工广泛掌握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端正对安全生产的态度,才能减少或消灭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工作是与生产活动紧密联系的与经济建设、生产发展,企业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进行,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才能使安全工作适应形势的需要。如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一些企业在承包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以包代管,出现拼设备、拼体力、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其主要原因是安全教育培训没有跟上,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差。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强化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新员工安全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新员工入职之后,企业要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样需要教育培训,来让自己在岗位上做到最好,那企业教育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1、新员工教育培训 新员工股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入职培训、试用期培训三步。岗前培训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内容以《员工手册》为准。入职培训由分公司负责进行,着重

集体主义教育教学提纲

《品德与社会》集体主义教育专题教学策略(初稿) 一、策略构想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而人作为社会中的“一滴水”,也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从学生时代的班集体、学校,到成年后的踏入社会,人与集体始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从根本上说,让学生了解集体,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恰当处理个人与集体及集体中个体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基础。因此,家庭、学校、社会要共同承担起对未成年人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责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标准”中关于集体教育的内容,专列了“我与学校”这一专题,这部分内容根据学生年段的特点分列在三至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也在相应改变,它们呈“前后衔接,螺旋上升”的趋势。通过本专题的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学习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提高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培养主人翁意识,学习做集体的主人。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学校生活为依托,充分利用学校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去感受个体的人离不开集体,并从活动中去体验、领悟、内化,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活动体验式的教学过程。 二、教学策略 1 学习目标:学生课前到集体中进行一系列的体验活动或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对主题进行初步探究,形成个体的体验与感受,初步对集体概念产生个性化的认识。 操作要领:课前,教师根据集体主义专题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领

学生事先进行现场调查、活动体验、调查访问、资料搜集等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与集体主义专题有关的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带着收获和问题进入课堂,为学生的课上活动及课中的深入体验做好准备。 2.课中感悟 (1)创设情境,感受集体 学习目标:创设一定的集体生活教学情境或交流课前学生收获,引入本课的教学,引发自身的体验,让学生对所关注的问题获得直观印象,对集体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 操作要领:教师应根据活动主题内容,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正在进行着的现实生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或激发兴趣,或设置悬念等,尽快将学生的学习情感集中到集体活动上来,让学生初步感受集体。 (2)活动体验,走进集体 学习目标:在课前体验的前提下,在课初进一步体验或交流的基础上,借助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体验集体生活,感悟道德,产生正确的集体主义认识。 操作要领: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活动,将课前和课中的观察或体验对接起来,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将对集体的体验内化为自我感悟。使学生真正走进集体,感受到参与集体生活的快乐,学会与集体成员之间相处与合作,提高集体中的规则意识、现代民主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 (3)拓展深化,融入集体 学习目标:补充相关材料,打开学生视野,引领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这个大集体,丰富学生已经获得的情感体验,强化道德认识,深化道德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认识内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操作要领:教师通过补充材料、总结提炼、评价反思等方式,引领学生从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集体生活,深化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指导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现实的集体生活中。 3.课后践行 学习目标:通过课后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现实中的集体生活,在集体中学习、在集体中成长,逐步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 操作要领:将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初步形成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及时地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践行中内化集体主义道德感

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4探究世界的本质 教学反思

《探索世界的本质》复习课教学反思 2015年12月15日,我在永安三中开了永安市高三学科教学复习课公开课,课题为《探索世界的本质》。因为是市级公开课,很多同行听课,所以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听课老师反映良好。通过上这节复习课,也给我有些感触和反思。 一、政治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上一堂精彩的高三政治复习课,我感觉对教师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的是第一种素质。所以,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我必须每天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二、掌握良好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结以往上复习课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在复习中应注意把握好“六要”。 第一、要讲清目标。具体做法是:在授课前,首先向学生出示复习提纲(主要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和热点四个部分)。其次针对提纲,从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四个方面作一简要说明。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听什么,记什么,哪些应该了解,哪些应该重点掌握。 第二、要讲准重点。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集中精力和时间讲准重点,解决主要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喧宾夺主、主次颠倒。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讲透难点。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难点,攻克难点,讲透讲懂。哪怕是花一节课的时间去讲透一个问题,我认为也是值得的!我会想办法用很形象的比喻或很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去弄懂对他们来说很深奥很抽象的理论,直到他们恍然大悟,心神领会! 第四、要讲明疑点。讲明疑点贵在讲清疑因,学生明确了疑因,疑点便迎刃而解。在讲解中,可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第五、要结合讲活时政热点。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灵活性试题日渐增多,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能力,

论21世纪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求实 2001.6精神文明建设 论21世纪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王京跃 (广州大学 法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摘 要]本文针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理论阐释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20世纪末我国集体主义理论的体 系、特征、渊源和影响,指出了以“服从”为特征的“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理论存在计划调节的不平等性、以“契约”为特征的“个人与集体形成权利与义务利益关系”理论具有制度文明的自由性,均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论证了以“互利”为特征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平等互利”理论体现了伦理道德的“应当”性,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应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则。 [关键词]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服从;契约;互利 [中图分类号]D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1)06-0048-04 [收稿日期]2001-04-01 [作者简介]王京跃(1959-),男,江苏盐城人,广州大学法学院讲师,哲学硕士。 20世纪中国社会道德的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转变。中国人民从封建社会的道德礼教到新民主主义的道德理想,从中国革命的道德原则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实践,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道德变革。特别是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道德建设更趋向于理性化;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和道德原则在理论上还未能加以全面正确的阐释。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建立和完善之中,道德的建设比起制度的建立更有其与历史难以割断的联系。一方面计划经济“服从”式的非理性道德原则,以一种天然的合理性延续到21世纪,并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现了法治精神,要求个体实现“契约”式的自律,以至于有学者试图以“契约”架构代替道德原则。因此,在理论上正确地阐释适合新时期特征与需要的道德原则,成为21世纪道德建设的一个 首要任务。 21世纪决定我国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将在三个方面发 生重大变化:第一,市场经济制度将全面完善。随着中国加入“WT O ”,市场的全球化和经济的一体化,使经济成份多样化、市场主体复杂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第二,法制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全面建立。20世纪末确立的“依法治国”的国策,将在21世纪得到全面的贯彻,“权力”意志将被权利取代,“奉献”精神将融进义务内涵;第三,人们的科学与民主观念全面增强。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给予人们更多的科学理念,更激烈的竞争和更广泛的合作强化了人们的民主意识,人们的思维方式更趋向于理性。我国的道德建设必须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道德原则要反映社会经济生产关系的特征、体现道德的“应当”,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历史规律。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集体主义道德要战胜在世界范围内盛行的个人 8 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