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

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

2009年第4期总第182期囊岛市删学列

提要首先从国内外的低碳城市研究入手阐述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通过模型指标及评价标准的建立.定量化研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找出现实矛盾及问题.确定城市未来低碳发展目标.包括城市低碳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建筑、生产及交通发展的分项目标,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碳捕捉目标:制定基于城市生活低碳化、物质生产循环化及城市空间紧凑化的脱钩发展策略。

关键词低碳城市;内涵;模型;目标: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363(2009)04-0007-07

作者简介

陈飞.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博士后。Idcarch@163.

corn

诸大建,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系主任,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

研究所所长.教授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

陈飞诸大建

ResearchontheContent,ModelsandStrategiesofLowCarbonCities

GHENF'e1.ZHUDojlan

Abstract:Thispaperfocuses011theresearchoflowcarboncitiesbothathomeandoveTseas,andin仃oducesofthecontentoflowcarboncities.Theauthorssetup

modelsandevaluationcriteria,seekproblemsinurbandevelopmentprocess,andmakequantitativeanalysisofcarbonemission.Intheen也thetarget,suchastotalandsubunit,renewableenergyandcarbonsinkisdrewupinordertomakeslrate-giesoflowcarbondevelopmentinthefuture,whichcontainsdevelopingpublic

andservice-orientedconsumption,circulatedproductionmodeandcompacturbanspacetoreducecarbonemission

Keywords:lowcarboncity;denotation;model;target;strategy

1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

1.1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首先对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研究作了文献检索及分析.发现在低碳城市研究领域。目前尚缺少综合系统的研究。特别是针对发展模型研究较少。在理论论述、模型的指标量化方面针对性不足,缺乏相应的实证分析。

1.1.1城市生活与能源消费结构

国外不同学者对低碳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拉什(EdwardL.Glaeser,2007)比较系统地研究城市CO:的排放量计算方法及应用分析.对美国10个典型大城市中心与郊区单位家庭采暖、交通、空调及生活能耗进行了实证研究,按照COjt排放折合43美元的经济成本核算,从碳排放的经济学角度,科学地提出了实现城市低碳化发展的政策建议f1J。英国学者ChrisGoodall通过对英国国民家庭生活中电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统计。把国民的生活支出及各种物质消耗定量转化为CO:排放.以数据形式展示了英国家庭生活碳排放的未来情景及低碳化生活方式的迫切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英国国民生活的低碳标准121。国内对生活排碳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住宅及公建中的能源使用上。提出加强生活及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低碳城市发展模型与应对策略研究”资助(编号20080440642);上海决策咨询委员会课题“关于上海培育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内涵、目标及对策措施的研究”

资助

万方数据

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

公共建筑使用中节能措施。建筑设计与发展要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陈飞。2008)[3】,努力实现建筑用能与产能、环保、可再生资源利用相结合。转变建筑的高能耗型消费模式。延长建筑物生命周期(宋春华,2007)闱。有些学者通过试验比较。精确地计算出建筑物在不同的使用方式、空间规模状况下的电能消耗.为每平方米建筑不同使用方式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为城市节能减排提供参照(江亿,2007)阁。

1.1.2城市碳排放综合构成

日本学者柳下正治(2007)立足日本国家碳排放现状及城市背景.通过研究日本家庭、运输部门及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比重,从产业分布、建筑建造、低碳交通及新节能技术应用方面提出减小城市碳排放的措施161。其他学者也相应立足于本国现实条件.从城市碳排放构成要素角度系统分析了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碳排放构成.从经济发展与能耗之间的关系分析制约城市低碳发展的3大要素:城市生产、交通、家庭生活的碳排放趋势。运用情景分析法预测未来发展的几种可能模式(HoChinSiong,Fong

WeeKean,2007)[71。指出通过政府引导。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能源控制(communityenergymanagement)。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建筑设计及交通引导政策的执行,在未来几年内,使城市CO:排放量减小到预期情景(BrynSadown.ik,MarkJaccard,2002)嗍。国内从国际经济角度分析碳税、碳交易、国际技术经济合作框架、碳转让、经济激励的控制途径及全球合作模式来降低总的碳排放量。通过能源结构的调整,增加低碳能源使用量.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减小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小包括CO:在内的污染物排放(胡秀莲。2007)191。并以中国未来发展的环境可承受限度及经济运行保持在良好状态下.推断出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并总结基准情景、一般情景及低碳情景条件下建筑中能源及碳排放指标,论证不同情景模式下的经8济代价及实现既定目标的可能性(诸大

建,2007)1101。

1.1.3城市密度与城市空间结构

在美国芝加哥大都市发展规划中.

利用计量经济、土地利用及交通模型来

论证城市格局与城市空间结构…】。城市

发展的研究集中在交通及城市密度有关

的能耗及CO:排放上。交通与距离有

关,而城市密度与土地利用有关。土地

开发的高密度及交通通勤距离的缩短必

然要求城市空间的紧凑发展。在国内,

城市结构上的紧凑化发展无疑也是国内

许多学者多年普遍坚持的观点。从土地

的集约化利用.城市棕地开发。其中利

用了城市的绩效评估方法评估城市紧凑

化程度[121-1。41。中国国民经济“十一五”

发展规划中也正式提出了中国国土范围

内的紧凑化及集中发展.把中国国土划

分为4大功能区闭。在实证中。其依据

也是从中国近几年土地扩张的速度着

手,集中局部地区重点发展,全局平衡

的发展策略。在城市空间结构上.重点

不是发展大城市中心,而是发展中小城

市,大城市中心不是趋于集中。而是走

向分散。近几年上海市的9个新城、64

个中心镇建设从实践上证实了城市集中

或紧凑到一定程度.会带来聚集不经

济,交通能耗增加、生活成本及基础设

施的使用成本提高。交通对城市能源及

CO:排放量所起的关键作用,已经被大

量城市蔓延的定性研究所证实(Joan.

thanNorman,2006)旧。

当代城市土地开发主要体现在社区

的建设上.社区的结构是城市结构的细

胞,社区结构与密度对城市能源及C02

排放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不同的社区

发展中,城市中心高密度混合化社区与

城市郊区低密度单一功能化社区对于小

汽车交通的需求、城市基础设施及生活

消耗完全不同。许多学者提出通过提高

土地利用密度、混合使用。增加土地利

用及交通的整合、推动就业与住房的平

衡。强调了公共交通引导的土地开发模

式(潘海啸,汤锡,2008;陈秉钊,

2008;马强,2007;丁成日,2005)11刚“。

以上的研究都证实了一种观点.提

倡高密度紧凑发展.避免低密度蔓延式

发展。然而。在分析交通能耗与城市密

度的关系上.在检验城市结构、功能分

区以及产业结构分布上.对于高密度发

展多大程度上能够达到综合碳排量平

衡。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研究方法及量化

指标(NewmanandKenworthy,1999)团。

小汽车的增多与城市空间紧凑发展之间

存在一定的矛盾(Kenworthy,GangHu,

2002)[211.然而对于高密度状况下的城

区.交通拥挤造成的多余能耗及排放相

对于远距离小汽车交通的排放哪方面更

少阎?以及城市空间紧凑与综合能耗水

平的降低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门

槛。何以达到最优化的状态?研究并没

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且缺乏定量研究

来论证城市环境影响程度与城市发展密

度的关系IZ31-P-螂。所以笔者进一步针对不

同区域的城市密度组成要素(建筑。交

通及基础设施),集中在能耗及CO:排

放等环境影响度量方面进行研究.在归

纳整理现有国内外低碳城市研究成果的

基础上。开展国内发展和建设低碳城市

的研究。重点研究国内发展低碳城市的

理论内涵及指标体系。调查分析低碳城

市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

提出中国发展低碳城市的战略目标、行

动纲领与对策措施。

1.2低碳城市的内涵

综合以上分析发现进行归纳.低碳

城市内涵包含3方面内容。

从城市碳排放构成上:强调建筑、

交通及生产3大领域内的低碳发展模

式,并涉及新能源利用、碳汇及碳捕捉

(图1);据研究,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

气体中,CO:排放占据77%,CO:排放

中.主要在于4大领域的贡献,分别为

交通、建筑、工业及森林减少。在所有

的CO:排放中.森林减少占据18.2%,

城市生产、交通及建筑碳排放量约占城

市总的碳排放量的81.8%以上.其中交

通占17.5%(总温室气体的13.5%),建

筑使用中的电力及供暖占19.8%(总温

万方数据

2009年第4期总第182期童黼制孥列

室气体的15.3%),工业占44.5%(总温室气体的34.3%)阎。而且CO:排放量将随大城市建设活动的加强而不断加剧。研究首先集中在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在经济快速增长中.最大限度地减小化石能源消耗。也就是降低单位GDP产值的能耗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即从发展模式上强调城市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图2)。其次是城市发展中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及风能等零排碳能源.替代常规能源。截止到2008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中.水电约占16.41%.核能占1.99%,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约占总能耗的0.5%一l%左右闭。未来的10年里,当GDP增长一倍时.以上3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能占到总能耗的15%以上.就是巨大的进步。最后将涉及碳捕捉的问题.在城市中加强森林、沼泽及湿地等生态系统的规模,最大限度地吸收储存CO:。减少已经释放到大气中的c02含量。

f—F■jJ

生产建筑变通JJ

lIJll

良。。竺!篓哆发!:一

圈1城市碳排放构成及低碳行动领域

圈2城市发展与碳排放■之间脱钩法发展

2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型及指标构成

2.1模型分析

低碳城市发展模型的架构对研究具有关键作用,分析城市碳排放的几大组

成部分:城市交通、建筑、生产及生活

等内容之间的相关性;论证不同能源使

用与CO: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公式表述

为CO:=KE(模型1),E为不同类型能

源使用量.可按标准统一折算为标准

煤,系数K为碳排放强度或者碳排放系

数。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技术条件

及能源结构.系数K是不等的。中国长

期依赖煤来供应所需要的能源.结构不

合理及能源利用率较低。据研究.中国

使用lkWh的电力平均排放C02为

0.998kg。燃烧It标煤排放的CO:为

2.45t。相对于电力使用的K系数为

0.998。相对于标准煤使用的K系数为

2.45①。在此假定系数K为恒量,则不

再针对能源结构进行展开。K值为恒

量。低碳问题的研究就转化为对能源利

用问题的研究。城市能耗主要包括建筑

使用中家庭生活所消耗的电能、天然

气、热力(E1)。公共建筑能耗(E2),

外出交通能耗(E3)及生产性能耗

(E4)的总计。城市CO:排放量采用总

体计算方法.利用人均GDP指标、单

位GDP产出的能耗量及C02与能源的

换算比(K)来获得,公式表述为:

c仍排放量=P)(孚×面E×孚

(模型2)

根据此模型.可以依据城市每年的

经济规模,对未来城市CO:排放量进行

测算.从总体上明确未来城市发展低碳

城市的目标。以上海为例,截止到2007

年。上海常住人口规模已超过1858万

人。万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折合为0.83t

标煤,每吨标煤排放CO:为2.46t左右

(表1)。以此可以计算上海2006年C02

排放量为2.45亿t。

裹1200口年上海市C02排放总量

2.2分项指标构成

2.2.1建筑使用碳排放(KEl+KE2)。

建筑碳排放已占据社会总能耗的

20%【韧以上。包括住宅生活及公共建

筑碳排放。

(1)城市住宅生活碳排放(KEI)

城市住宅生活碳排放(KEl)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城市家庭生活能源利用结

构,包括采暖、空调、热水、家电及炊

事中,各能源所占的比例。美国哈佛学

者EdwardLGlaeser利用美国家庭能源

利用数据抽样统计(IPUMS)作为家庭生

活平均能耗的指标来源,来实证分析美

国lO大城市家庭能耗及碳排放的影响

因素,其中的统计占美国总人口的5%。

据统计.上海城市家庭生活能耗逐年上

升.已占据上海总能耗的15%左右.其

中家庭生活的电力使用造成的CO:排放

已达到1000万t,占上海总CO:排放量

的5%;每年单位居住面积电能消耗CO:

排放量20—25kg,略有上升(图3)。

单位居住建筑面积电健消耗c仉捧放t

年份

?居住建筑总规曩

+每平方_IIe

coz撵敢t

电耗及C仉捧戚■

年份

+电耗?CO:掉放量

田3上海市2000—2007年家庭单位居住

面积及电能消耗造成的cOz排放量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鍪,2000-2007.

上海市人口人均GDP单位GDP能源强度总C02排放量(万人)(万元,人)(t标煤/万元)

K系数(C0犯)

(亿t)18586.50.832.452.46

注:数据来源于上海统计年鉴2007.代入模型2计算

9万方数据

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

(2)公共建筑碳排放(KE2)

公共场所碳排放计算包含酒店、办

公及商业等公共空间的空调及采暖。据

研究.使用中央空调的大型公共建筑的

能耗为普通建筑能耗的2-3倍嘲。上海

2000年公共建筑规模为1.3亿m2。2004

年为2.4亿m2.截止到2007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3.16亿mz。平均年增长率19.5%。2004年统计显示。上海公共建筑能耗为117亿kwh。折合CO:排放量为1000万t⑦。分析城市公共建筑规模以及同区域内,住宅及公共建筑空间的比例、不同公共建筑类型与建筑碳排放之间的量化关系,将为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化发展奠定基础。

2.2.2交通碳排放fKE3)

家庭小汽车交通能耗逐年增加,家庭交通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取决于小汽车数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程度及城市空间的规模:城市家庭小汽车交通能耗与城市小汽车拥有数量采用统计年鉴中关于家庭交通汽油量消耗作为基本指标进行统计.研究的结果将表明城市家庭交通碳排放量与城市的通勤距离及城市紧凑化程度之间的关系。2.2.3生产碳排放(KW4)

生产用能及碳排放与企业管理、技术水平及工艺条件有关.生产碳排放量采用统计年鉴中工业能耗作为基本参数,可以计算出城市自1990—2007年的碳排放指标及未来趋势。

通过城市丁业产业的生产调查。找出产业的空间布局、生产特征及工艺过程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为低碳城市的产业布局、空间结构及生产过程寻找理论依据。

3低碳城市发展的目标研究

3.1发展低碳城市的现实问题及矛盾通过以上分析.对低碳城市分项指标进行指标量化计算.可以找出中国发展低碳城市的现实问题及矛盾。从而可以为顺利制定低碳城市的战略目标及应对策略打下基础(图4)。

10

图4生产、生活及交通基础上的发展目标

3.2战略目标

3.2.1从能源效率上

利用以上计算下具及方法。根据未

来10年各项指标的发展预测。确定未

来不同阶段碳排放的4种情景模式.其

中包括发展低碳城市的总体战略目标及

3大领域分项目标、新能源利用及碳汇、

碳捕捉目标。2006—2007年。单位GDP

的能源消耗强度上海下降4.66%,达到

0.833t标煤/万元GDP产值.北京下降

6.04%。天津下降4.9%.山东下降

4.54%⑦。以图表绘制城市各项能耗指标

及比例,作为研究结论,为下一部分低

碳城市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以上

海为例(表1)。假定以2006—2007年的

能源强度降低值时CO:排放作为惯性发

展模式。未来2020年将会出现5种情

景模式(表2)。

情景一:若能源生产率在2007年

的基础上年保持1%的增长速度.人口

表22020年CO:排放的情景模式分析

年均增长l%。没有大的产业结构调整。

能源与CO:的K系数保持不变,则CO:

排放量年均增长率为10%,2020年CO:

排放总量将达到2007年的3.45倍。

情景二:若能源生产率在2007年

的基础上年提高到3.5%。则CO:排放将

达到2007年水平的2.56倍左右。1202

排放年平均增幅为7.5%。年CO:平均增

长幅度与年人均GDP的增幅之比为

0.75,为一般情景。.

情景三:若能源生产率在2007年

的基础上年提高到6%,则120:排放将

达到2007年水平的1.89倍,1202排放

年平均增幅为5%。年120:平均增长幅

度与年人均GDP的增幅之比即弹性系

数为0.25,相对脱钩情景。

情景四:若能源生产率在2007年的

基础上年提高8.5%。则120:排放将与

2007年水平相等,120:排放年平均增幅

为2.5%。年C02平均增长幅度与年人均

GDP的增幅之比即弹性系数为0.25,相

对脱钩较好情景。

情景五:若能源生产率在2007年的

基础上年提高ll%,则CO:排放将与

2007年水平相等,CO:排放年平均增幅

为0%。年CO:平均增长幅度与年人均

GDP的增幅之比即弹性系数为0.绝对

脱钩情景。

C02人口变化

人均单位GDP能源强CO:排弹性系数(CO:排

GDP正度年减少率,能源放年均放年均增长率,人排放量年增率%P

增长%生产率提高倍数增长率均GDP增长率)

一l%

惯性情景3.45倍1%lO%lO%l

2007年的1.14倍

一3.5%

一般情景2.56倍l%10%7.5%0.75

1.56倍

一6%

相对脱钩1.89倍l%lO%5%0.50

2.13倍

相对脱钩-8.5%

较好情景

1.38倍l%lO%2.5%O.25

2.89倍

绝对脱钩1(与2007一11%

情景相等)

1%lO%OO

3.88倍

万方数据

2009年第4期

总第182期勘爵市删学列

3.3低碳城市评价指标

如何评价城市发展是否低碳.必须制定简便可行的评价体系.根据近几年能源效率增长状况.采用年人均GDP增长率的能耗及CO:排放增长率比例系数,即弹性系数来评价中国发展低碳城市的效果。分为五种情景:①l情景;

②0.75情景;③o.50情景;④o.25情景;⑤o情景(图5)。

?评价指标弹性系敷,:C02律放增长率,人均GDP增长搴

弹性系散:=I惯性情景

增长盎

=05相对

—0上5相z

较4

/一般情景

曲绝对瞄///

相对脱钩

cq捧玻增长目

绝对税钩.

图5利用弹性系数作为低碳评价指标4

低碳城市发展的对策措施

通过上述方法运用及数据的实证分

析,可以发现.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的策略为城市发展与碳排放之间脱钩发展.并通过治理创新与政策作为低碳城市发展的支撑与保障。脱钩发展表现为城市生活低碳化、城市空间紧凑化及物质生产循环化形成的三维空间格局(图6)。

图6三者关系

4.1脱钩发展

4.1.1脱钩一:城市生活低碳化

城市生活低碳化的策略首先在于建筑物使用中及家庭生活、交通上节能,在生活模式和消费观念上进行积极引导,使用高效空调、照明及节能家电。延长建筑物及生活用品的生命周期。从对产品的拥有转向以使用为目标;利用太阳能、风能、地冷及地热等可再生清

洁能源.满足建筑物内资源及能源的封闭循环(图7)。其次,在交通方式上改变单纯依靠城市道路、节能型汽车的推广等技术措施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思想观念,重点从政策执行、技术改进、观念综合转变方面加强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实现传统性对策向系统性战略转变.通过系统化的战略手段,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发展模式(图8)。

4.1.2脱钩二:城市空间紧凑化

城市紧凑发展促使城市土地使用的集约化.人El的高密度保障城市区域多样性复合功能的塑造。并将大大减少城市交通能耗。城市空间紧凑化按照城市结构尺度及规模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层面上.分别为都市区域层面、城市空间层

面、社区空间层面及组团空间层面等4个纬度。在都市区域空间层面,通过合

理的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组织及基础设施的合理安排,引导城市各类要素向城镇空间集聚.形成区域性空间等级与层次的空间格局.形成不同等级城市间横向联系的网状格局。在城市空间层面.积极引导城市各项功能的合理分区.完善基础设施布局。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和功能的单一化.在竖向上形成中心城一新城一新市镇一中心村功能互补的都市区空间格局(图9)。以上海为

例,未来上海将形成以1个中心城、9个新城和60个左右新市镇组成的城镇群。在社区空间层面,强调混合使用和适度高密度社区开发的策略导致人们居住在更靠近工作地和日常生活设施附近。不同的社区组团依靠公共交通或轨道交通联系。打破传统方式上的功能分区。减少小汽车使用。发挥城市区域的地缘优势。合理控制建设用地的规模、

图7低碳模式下可持续发展建筑策略

图8低碳模式下可持续发展交通策略

11

万方数据

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懋赎章社区层面城市层面都市层面

,/\

居住—————t作、\承/,p1\.体用鼍

图9区域及都市空间层面紧凑化

紧凑型社区

居仲一1:作

、、。休D4\/

步行与骑车的距离

传统模式

政府

现代模式

—1r_1

一.,。-—-』~一

低碳发展

图10社区一组团空闻层面紧凑化图12政府企业及社会三方面治理及政策保障

建筑密度及城市建设各项指标,提高土

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根据城市化

进程。引导社区建设从外延式向内涵式

发展模式转变.保持高密度紧凑化发展

与混合功能的新型社区建设(图lO)。

4.1.3脱钩三:物质生产循环化

转变企业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

为特征的传统工业经济生产方式.以提

高资源生产率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

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高效

率、低排放为基本特征。从“自然资

源一产品和用品一废物排放”流程组成的

开放式线性经济模式向“自然资源一产

品和用品一再生资源”的封闭式流程为

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图11)。

圈”物质生产循环化

4.2低碳城市发展的治理创新与政策

保障

12

发展低碳城市应发挥政府、企业、

社会公众3类主体的作用。各主体间通

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低碳城

市发展目标的实现(图12)。

国内基于治理理论的低碳城市管理

框架中,应发挥3套机制的作用。即现

代政府一国家行政体制、企业一市场机

制、非政府组织一社会机制。行政机制

体现着政府自上而下的努力.社会机制

可以促进非政府组织自下而上的努力.

市场机制则可以发挥出赢利性组织横向

的努力。这3套机制和3种政策工具在

激励政府、企业和社会3类主体的积极

性、发展低碳城市中发挥作用的领域明

显不同。以政府为主导,营利性企业、

以及公益性组织、社会公众等构成的社

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政府、市

场、社会3种机制在土地资源保护和利

用上的有机整合。

与上面3套机制相对应.发展低碳

城市治理的政策类型应包括规制性政

策、市场性政策以及参与性政策。最终

作用对象将集中在低碳城市3大主体构

成:工业、建筑及交通上(图13)。

5结论

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在于:

其一,通过文献综述及相关性分

匡。套

j摹躐:l

【业建筑交通r__J

}l

——一。夕一

低碳城市

图13治理创新与政策保障框架

析。寻找低碳经济的关键制约因素。确

定低碳城市的内涵.科学建构基于城市

生活、工作、交通及城市生产等方面的

低碳经济发展模型。

其二。针对低碳经济模型.建立碳

排放分项指标集合.计算不同部分的碳

排放量.并根据指标及数据找出城市低

碳发展的现存问题及矛盾。

其三.应用线性回归及情景模式分

析,研究城市总体、城市各分项及未来

不同时期的CO:排放的战略目标,建立

基于三脱钩理论的应对策略.提出实现

策略的治理创新与政策保障。

注释

①煤的含碳量在600,6—90%右,国家发改

委根据中国的煤炭利用比例.建议取值

为67%,即lkg标准煤燃烧排放O.67kg

碳。lkWh电能排碳量为0.272kg。折合

CO:排放量为O.998kg。则相对于电能的

K系数为O.998。

②公共建筑规模数字来源于上海统计年

鉴.2004年上海公共建筑能耗统计数字

来源于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

2008,C02排放按照上述K系数折算。

参考文献

【1】EDWARDLG,MATTHEWK.The

greennessofcity硼.RappaportInstitute

TaubmanCenterPolicyBriefi.2008(3):

1—11.

【2】CHRISG.Howtolivealow—carbon

live:theindividual’sguide

tOstopping

climatechmge【M】.LondonSterling,VA,

2007.

参与破簟翻定

\/

、定、]

、、型、1

『1凋、|

、,匠、1

一制一

一类一

一作.一

一作

一策俸~

一繁一

一渫障一

第5睦一

西匿西缈

万方数据

2009年第4期总第182期套ji『椒蒯学剐

p】陈飞.高层建筑风环境研究叩.建筑学报,2008(2):72—77.

【4】宋春华.建筑节能任重遭远,降耗减排大有可为Ⅱ】.建设科技。2008(Z2):14-

21.

【5】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8[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日】柳下正治.脱温暖化社会力允幻力政策课题_[R1//12007-04—171上智三菱uFJ

壤境裤座.上智大学大学院地球碾境学

研究科.http://www.g∞v.sophia.ac.jp/re-

search/yanashita.html

[71CHINSIONGH.WEEKEANF.Plan-出ngforlowcarboncities:the

c雠oflskandardevelopmentregion【q.

SungkyunkwanUniversity,TowardEs-

tablishingSustainablePlanningandGov-

aTlal'lCeII,Seoul,Korea:SUDI,2007—

11:11—15.

【8】BRYNS.MARKJ.ShapingsustainableenergyuseiIlChinesecities:therele-

vaflceof

comm砌tyenergymanagement田.DISP151.2002(4):5-22.

【9】胡秀莲,刘强,姜克隽.中国减缓部门碳排放的技术潜力分析Ⅱ】.中外能源,2007

(8):1-8.

【1o】诸大建.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8-120.【11】ChicagoMetropolics2020.Themetropolicsplan:choicefortheChicagor嘞。印rEc悼

NICALR1.http://www.metropolisplan.org

/10-3.htm

【12】韦亚平,赵民.紧凑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绩效的测度Ⅱ】.城市规划学刊,2008

(3):32.

【13】李翅.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町.城市规划学刊,2006(1):49—55.【14】仇保兴.紧凑度和多样性:我国城市可持

续发展的核心理念Uj.城市规划,2006,

30011:18—24.

【15】JOANTHANN.Companyhighand

lowresidentialdensity:lifecycleanalysis

of

energyuse

andgreenhouseemission

Ⅱ】.JourneyofUrbanPlanningandDe-

velopment,2006(3):10—19.

【161潘海啸,汤谤,吴锦瑜等.中国“低碳经

济”的空间规划策略Ⅱ】.城市规划学刊,

2008(6):57—63.

【17】陈秉铡.城市。紧凑而生态田.城市规划

学刊,2008(3):28.

【18】马强.走向“精明增长”:从“小汽车城市”

到“公共交通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7:218—221.

【191丁成日,宋彦,GerritKnaap,黄艳.城市

规划与城市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2-139.

【20】PETERN,JERRYK.Sustainablityand

cities:overcom堍automobiledependence

【M1.Washiton,DC:IslandPress,2007:

94-111,

【21】JEFFK,GANGH.Transportandurban

formiIlChinesecities:an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andpolicyperspectivewith

implicationsforsustainableurbantraus—

port

inChinaⅡ】.DISP151.2002(4):4一

14.

f22】f美】奥利弗?吉勒姆.无边的域市:论战

城市蔓延【M】.叶齐茂,倪晓晖,译.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15—

119.

[23】HALYANC,BEISIJ,etal.Sustainable

urbanformforChinesecompactcities:

challengesofarapidurbanizedeconomy

Ⅱ】.HabitatInternational,2008(32):28—

40.

f241WILLIAMSK,BURTONE,JENKSM.

Achievingthecompactcitythroughin-

tensifation:anacceptableoption?[M]//

frNl(!SM,eta/.Thecompactcity:a

sustainableurbanform?London:E&FN

SponPress,1996:83—96.

【251世界银行,2009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

界经济地理【M】.胡光宇。译.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2009:191.

【26】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网http://

wvcvr.crein.org.cn/view/viewnews.aspx?

id=20081014114045947

【27】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

节能年度发展报告2008{M1.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8】同上:23—33.

f29】中华人民共争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fM】.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http://www.stats.

gov.cn/tjshujia/tjzl/t20080228_402464953.

htm.

收稿:2009—05

修回:2009-06

万方数据

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

作者:陈飞, 诸大建, CHEN Fei, ZHU Dajian

作者单位:陈飞,CHEN Fei(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诸大建,ZHU Dajian(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

刊名:

城市规划学刊

英文刊名:URBAN PLANNING FORUM

年,卷(期):2009,""(4)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32条)

1.EDWARD L G.MATTHEW K The greenness of city 2008(03)

2.CHRIS G How to live a low-carbon live:the individual's guide to stopping climate change 2007

3.陈飞高层建筑风环境研究[期刊论文]-建筑学报 2008(02)

4.宋春华建筑节能任重道远,降耗减排大有可为[期刊论文]-建设科技 2008(z2)

5.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8 2008

6.柳下正治脱温暖化社会のたぁの政策課.[2007-04-17]上智三菱UFJ環境講座

7.CHIN SIONG H.WEE KEAN F Planning for low carbon cities:the case of lskandar development region 2007

8.BRYN S.MARK J Shaping sustainable energy use in Chinese cities:the relevance of community energy management 2002(04)

9.胡秀莲.刘强.姜克隽中国减缓部门碳排放的技术潜力分析[期刊论文]-中外能源 2007(08)

10.诸大建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2007

11.Chicago Metropolics 2020.The metropolics plan:choice for the Chicago region[TECHNICAL R]

12.韦亚平.赵民紧凑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绩效的测度[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 2008(03)

13.李翅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 2006(01)

14.仇保兴紧凑度和多样性: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期刊论文]-城市规划 2006(11)

15.JOANTHAN N Company high and low residential density:life cycle analysis of energy use and green house emission 2006(03)

16.潘海啸.汤諹.吴锦瑜中因"低碳经济"的空间规划策略[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 2008(06)

17.陈秉钊城市,紧凑而生态[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 2008(03)

18.马强走向"精明增长":从"小汽车城市"到"公共交通城市" 2007

19.丁成日.宋彦.Gemt Knaap.黄艳城市规划与城市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2005

20.PETER N.JERRY K Sustainablity and cities:overcoming automobile dependence 2007

21.JEFF K.GANG H Transport and urban form in Chinese cities: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nd policy perspective with 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urban transport in China 2002(04)

22.奥利弗·吉勒姆.叶齐茂.倪晓晖无边的城市:论战城市蔓延 2007

23.HALYAN C.BEISI J Sustainable urban form for Chinese compact cities:challenges of a rapid urbanized economy 2008(32)

24.WILLIAMS K.BURTON E.JNKS M Achieving the compact city through intensifation:an acceptable option? 1996

25.世界银行.胡光宇2009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 2009

26.查看详情

27.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2008 2008

28.同上:23-33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

30.煤的含碳量在60%-90%左右,国家发改委根据中国的煤炭利用比例,建议取值为67%,即1kg标准煤燃烧排放

0.67kg碳,1kWh电能排碳量为0.272kg.折合CO2排放量为0.998kg.则相对于电能的K系数为0.998

31.上海统计年鉴 2004

32.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2008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邱敏芳.周璐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之一:低碳城市-现代商业2010,""(8)

本文基于城市是控制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实施平台的背景,阐述低碳城市的内涵,介绍发达国家发展低碳城市的范例以及借鉴,并提出从将"低碳"理念全面导入未来城市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低碳建筑、鼓励发展低碳交通、倡导低碳消费方式四方面重点打造低碳城市.

2.期刊论文诸大建.陈飞.Zhu Dajian.Chen Fei上海发展低碳城市的内涵、目标及对策-城市观察2010,""(2)

根据IPCC及联合国相关研究,对低碳城市内涵、构成及模型进行理论总结,以此为工具量化分析上海发展低碳城市的现状,寻找问题及矛盾,通过情景分析方法研究未来发展的可能目标,最后确定实现目标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3.学位论文陈飞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及目标策略确定——上海实证分析2009

气候变暖与经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全球所普遍面临的主要问题,两者结合而形成的低碳城市研究将必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

本研究报告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论述,下篇为实证分析。理论论述首先从低碳城市国内外研究入手、通过文献分析,对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及不同国家关于低碳城市的实践进行综述,确定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

第二部分通过低碳城市模型建构,制定城市CO2排放的计算标准,同时确定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有针对性的定量化研究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总的碳排放量及分项组成,通过城市间比较找出现实矛盾及问题。

第三部分根据目前上发展的现状及矛盾,以情景模式分析法确定上海未来低碳发展目标的三种情景,分别为惯性情景、相对脱钩情景及绝对脱钩情景。

第四部分针对上海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确定未来的战略措施,措施将围绕城市生活低碳化、物质生产循环化及城市空间紧凑化方面的脱钩发展来展开;同时确定未来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碳汇碳捕捉等技术手段的目标与策略。

最后将针对上海生产、交通及建筑三大领域的CO2排放进行实证分析,围绕现状、问题、目标及措施进行。实证分析为低碳城市理论研究提供了支撑,并未低碳城市未来实践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低碳城市,内涵,模型,目标,策略

4.期刊论文陈飞.诸大建.CHEN Fei.ZHU Dajian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城市发展研究

2009,16(10)

本文论述了低碳城市研究的时代背景、界定了低碳城市的内涵、模型与评价方法.以上海为倒进行实证分析,定量化研究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找出现实矛盾及问题,确定未来低碳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并落实到建筑、生产及交通领域研究上;制定基于城市生活低碳化、物质生产循环化及城市空间紧凑化的发展策略.

5.期刊论文林树枝.LIN Shu-zhi厦门市低碳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建筑节能2010,38(1)

在研究低碳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厦门市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目标,并就建筑、交通、工业生产三大领域的CO2减排量提出控制要求.结合厦门市空间形态、气候特征,人口分布等特点,就厦门市低碳城市建设,提出不同区域的规划策略.从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节能、低碳交通、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

6.期刊论文后危机时代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09,""(11)

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作为一种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展理念在"后危机"时代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总结了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现状;重点以物质流的观点分析了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指出低碳城市建设要在能源低碳化、生产低碳化、消费低碳化和排放低碳化四个方面同时开展;最后给我国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7.期刊论文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

低碳城市成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选择,而低碳城市社区规划是构建低碳城市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综述低碳城市社区的概念发展与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国外低碳城市社区建设经验,总结国内近几年低碳城市社区规划最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而阐述社区规划与城市空间规划相结合的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方向与实践方式.

8.期刊论文张京祥.Zhang Jingxiang对我国低碳城市发展风潮的再思考-规划师2010,26(5)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关于低碳城市发展,低碳城市规划的风潮,尤其是随着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及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城市概念已经全面走进了我国城市发展、规划的视野.针对这一背景,应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及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避免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短期功利化的行动.

9.期刊论文龙惟定.白玮.梁浩.范蕊.Long Weiding.Bai Wei.Liang Hao.Fan Rui低碳城市的能源系统-暖通空调

2009,39(8)

详细阐述了低碳城市的内涵,探讨了低碳城市的城市形态,并以上海为例计算了各产业的碳排放比例,指出了实现低碳城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重点阐述了低碳城市和低碳区域的能源系统,认为低碳城市的低碳能源系统的实现,在国家层面要依靠改变能源结构,不断增大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比例,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高能耗、高排放工业的过剩产能坚决停掉;在城市层面要在新区开发中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的资源,并实施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节能标准,把节能作为一种资源,实现能源系统的分布化;在用户层面主要是通过节能技术措施和倡导行为节能,将需求和能耗切实降下来

.而能源总线和能源互联网系统,适合低碳城市能源利用的特点,是低碳城市能源系统的主要形式.

10.期刊论文李旸.LI Yang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城市发展研究2010,17(2)

在过去的几百年中,矿物化石炼制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其内涵不仅包括生产、生活各方面以技术创新带动的节能减排,还包括CO2的浓集再利用.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消费结构的调整,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与扶植,更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

引证文献(2条)

1.李小明.张兆干.林超利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旅游社区的构建研究——以江苏省丹阳市飞达村为例[期刊论文]-河南科学 2010(5)

2.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15214414.html,/Periodical_csghhk200904002.aspx

授权使用:北京师范大学(bjsfdx),授权号:38c78e4c-0030-4aea-a4bb-9dca00a9954c

下载时间:2010年8月6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