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以历史倒退的循环推动社会发展

以历史倒退的循环推动社会发展

以历史倒退的循环推动社会发展
以历史倒退的循环推动社会发展

以历史倒退的循环推动社会的发展纵观古今之历史,从来不曾有过永恒的执政者。秦王政灭六国、夺九鼎,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并规定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梦想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却二世而亡,牛气冲天的秦王朝仅存15年,不意成为亢龙有悔的经典注脚。

中国名义上历时最长的朝代是周朝,近800年;最短的朝代是五代时期的后汉,不到3年;如果胸襟放宽一点,那么国祚只有19个月的北辽当为最短。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兴衰中,整体性的朝代更替就有18次,大大小小的政权更迭则未计其数,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百十年。

这就是历史。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历史并未终结,仍是在这一规律的支配约束下缓慢间或激越前行。

政权的交接,朝代的更替,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自政权出现开始,中国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直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历史是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发展过程,尽管或许有曲折和反复,但总的发展趋势却是前进的。

在中国社会,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伴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从整体上看,由奴隶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制度的变化映射出国家性质的转变。而在中国封建社会,每一个王朝的更替,实际

也是一个社会曲折,反复发展的过程,而在此期间,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对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述评:汉代、唐代、宋代、明代和清代,主要涉及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等。而且,从整体上看,钱穆先生是崇汉唐而抑明清。根据钱穆先生的观点,在汉唐乃至宋,其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的还是体现的是一种“民主”的色彩,虽然这只是少数人的民主,是封建阶级内部的民主,但相比于明清时期不断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值得肯定的。

谈及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绝大多数人都想到的是封建君主专制,把封建社会制度等同于封建君主专制这度,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中国历史并非一部皇权专制史,早期皇权受政府制约,即在历史教材中被淡化的皇权与相权的制约,一直到明太祖废除丞相分权三司,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才得到解决,而结果是君主专制大大加强。在明代以前,汉代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行政,军事,监察权,皇权实际上受到很大的制约,虽然在此期间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尖锐,但,从此也可以看出,并非是皇权专制。唐代的中央在秦汉皇权与相权矛盾重重的教训中,在魏晋南北朝“三省”制的基础上采用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设“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掌执行,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实际分割了相

权,而由此皇权相对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同时,中央“尚书省”分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提高了中央办事效率。宋朝,中央则采用“两院制”,“中书省”掌行政权,“枢密院”掌军权,实际分割宰相的军权,同时又设“中书门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又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从汉代到明初,虽然在相权与皇权的斗争中,相权处于不断被削弱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权的存在对皇权起到很大一部分的制约作用。

到明代,明太祖以“胡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而逐渐形成“内阁制”,内阁的存在使皇权进一步集中,由内阁决策国家大事,然后向皇帝请示,这样,内阁则相当于皇帝的“顾问团”,只是掌握决策的草拟权,而真正决定决策是否执行的则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明朝通过这种方式将国家权力揽在皇帝手中。当然,这样,也为后来的宦官专权埋下隐患,这里则不过多提及。清代,清初仍采用原先满洲贵族“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国家大事,而后从康熙帝设“南书房”,一直到雍正帝设“军机处”,使中央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军机处”的设立,不同于“内阁”,而是皇帝直接参加军机大臣会议,直接作出决策,直接发到各个地方,中途即使是军机大臣也无权查看决策的内容。

以上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专制”来看,而“中央集权”,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汉初分封诸王,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出现“郡国并行”的局面,而一般而言,各藩王国的独立性较强,在中央

与地方矛盾爆发后,一场针对中央“削藩”的“七国之乱”也有此产生。在平定“七国之乱”后,全面推行郡县,当时全国一百多个郡,抬手的名位都和九卿差不多,因此随时中央政府大一统的局面,虽是地方行政区域划分的比较小,却不感觉这个中央政府高高在上。唐朝,地方上形成“州,郡,县”三级,后又分全国为十“道”,又中央选任“观察使”,实际掌握地方最高权力。而唐代在边疆地区设“节度使”,掌军政大权,逐渐形成“藩镇”。而为有效对抗少数民族的侵扰,多委任武人为边疆节度使,实质形成一种“武人割据”的局面,逐渐演变,以至尾大不掉。最终引发“安史之乱”,唐王朝也由此衰败,进入“五代十国”的混战时期。宋代,在吸取“安史之乱”的教训后,采用“强中央,弱地方”的策略,收回节度使的兵权,划分地方“路,州,县”三级,又设“帅,漕,宪,仓”四司,并由地方挑选精兵入京,组成“禁军”,实则不断削弱地方的财权与军权。在此基础上,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只是实力不够,因而,宋代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不断遭受外族侵扰,而又无力有效抗击的朝代。

而到明,清两代地方,则是沿袭了元朝的行省制度,但中央却是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绝对控制,明朝在地方设三司使,分别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掌管地方的“行政,监察和军事”,逐级对上负责,形成中央对地方的一级一级的绝对控制。清朝也是采用这种方式,将中央集权不断完善,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

汉唐到明清,中央-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地方-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总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形成与完善,

以此理解钱穆先生扬汉唐而抑明清,不难发现,钱穆先生所要褒扬的是“汉,唐”时的政治制度上的所表现出的一种封建社会的“相对民主”。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事物总是有一个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发展的实质也就是由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汉唐时期的封建制度中所映射出的“相对民主“发展到明清,则完全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取代,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无疑是一个历史发展的退步。

自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成功,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在西方各国确立,由资本主义民主取代封建专制,实现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进步。而此时的中国,却仍处在清王朝不断加强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固步自封中,正处于历史发展倒退的河流中。由此中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也为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埋下祸根。

仅观从汉唐到明清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与汉唐宋三代相比,并不进步,甚至是倒退了,尤其是清朝,按照钱老的说法,清代的政治制度不能称为制度,而只是法术。

虽然由汉唐到明清,从政治制度上来看,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社会总体发展趋势还是向前的,这种历史发展的矛盾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可以说是在一种矛盾的循环中不断前进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是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发展过程,尽管或许有曲折和反复,但总的发展趋势却是前进的。”

不管中国社会是在怎样的发展,前进。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5000多年来总也走不出兴衰治乱、王朝更替的怪圈。一个显赫的王朝存在二三百年,然后是另一个王朝取而代之,中国在这方面更多的

只是循环而没有进步。当社会混乱之时,人心思定,于是有一个人带领一班人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基于对动乱的印象和恐惧,劳动人民接受一个统一的新的王朝的统治,而统治阶层对于动乱之痛有亲身体会,因此也能够励精图治,政治较为清廉,社会经济得到逐步发展,到了王朝的中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贫富差距过大,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矛盾激化,王朝统治的“合法性”逐渐丧失,于是底层民众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发动反对现存王朝的起义,战争意味着社会的动乱及对社会曾经积累的财富的破坏,战争也荡平了曾经存在的贫富差距。在动乱中,一批新人建立了新的王朝,新的统治者接受了前朝覆亡的教训,于是出现“大治”,然后是再次的“大乱”,如此往复循环。

这样的往复循环,实质上也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正如封建制度般,封建社会也是在一个矛盾的循环中不断发展,直至他的弊端完全暴露,而最终出现社会历史进程的前进,即一次质的发展,而不再是原地探索式的改革发展。

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社会体系_杨瑜芳

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社会体系 杨瑜芳1,内藤正明2 (1.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中心,日本筑波 305-8506; 2.循环共生社会系统研究所,日本京都 606-8386) 摘要: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形成并不仅指单纯的物质循环,而是用生态学原理来调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经济·环境都达成持续的生态平衡。通过论述日本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等相关法律体系,分析了面向循环型经济社会建设的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通过区域性循环社会的实践阐述了从循环型经济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社会转变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循环型社会;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循环再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K)03259(原1002-1264)(2004)02-0029-04 Establish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cycling-based Society YANG Yu-fang1,NAITO Masaaki2 (1.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Studies,Tsukuba 305-8506,Japan; 2.Kyoto Institute for Eco-sound Social Systems,Kyoto 606-8386,Japan) A bstract:The formation of sustainable society don't mean the mass circulation only,but the society harmoniza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by utilizing ecological mechanism.It means the sustainable eco-balance in society,econ-omy,envir onment and other various field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nact procedure of the basic la w for establishing the recycling-based society of Japan.It analyzes the countermeasure for various industries fac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r ecycling-based economical society.It also states the importance of changing from regional recycling-based so-ciet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ciety. Key words:recycling-based society;circular economy;law®ulation system;recycling and reuse industr 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世纪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展,是建立在大量消费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这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工业化社会经济结构造成了世界性的“资源枯竭”和“环境负荷”(如大量的废物排放)的增大[1]。为减少废物排放,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日本等国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想,并将建立循环型社会确立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 2000年日本制定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的基本法》,同时还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本文以废弃物问题为主要对象,论述日本向循环型社会变革的过程和法制体系,以此促进以法律形式规范循环经济体系,并以面向循环型经济社会建设的产业体系的建立以及区域性对策来论证从循环型经济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社会转变的可能性,以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一种新的理念参考。1 循环型社会的内涵 近几年,在日本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废弃物问题一直困扰着市民的生活。从1980年左右开始,由于只注重处理技术的开发,结果不仅没有很好地改善被污染的环境,而且还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为此,1993年制定的《环境基本法》以“循环”为基本理念,目的是促进物质循环减少环境负荷。2000年出台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的基本法》(下称“循环基本法”),继承了《环境基本法》的理念,对循环型社会的定义、循环型社会建设中的一些基本原则进行了规范。 循环基本法中所指的循环型社会是一个“大力抑制天然资源的消费,竭尽全力减少给环境造成负荷的社会”(图1)。其中的“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的物质循环,有关循环经济的内容包含(1)有效抑制产品等变成废弃物,(2)当产品等 29 第17卷2期2004年4月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URBA N EN VIRO NMENT&URBAN ECOL OGY Vol17,No.2 Apr. 2004 基金项目:日本国际环境技术培训项目 收稿日期:2004-04-04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趋势是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趋势是( ) A.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C.商品经济——产品经济——自然经济D.产品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5.商品价格波动的基础是商品的( A ) A.价值B.需求量 C.供给量D.供求比例 6.价值在商品经济中起作用是通过( B ) A.价格与价值的等同实现的 B.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实现的 C.价格与价值的同等幅度变化实现的 D.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过程实现的 7.在商品价值c+v+m中,用于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是( ) A.c B.v C.m D.v+m 8.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一般前提是( ) A.可变资本量增加B.单个资本量增大 C.资本周转加快D.平均利润率提高 9.资本集中( A ) A.是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 B.是通过单个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通过单个资本积聚实现的 D.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额 10.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依次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C ) A.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B.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11.固定资本折旧率( ) A.与折旧费同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反方向变化 B.与折旧费反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同方向变化 C.与折旧费同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同方向变化 D.与折旧费反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反方向变化 1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是因为( ) 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流通对生产起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13.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是( B ) 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D.年剩余价值率 14.剩余价值和利润在量上的关系是( A ) A.剩余价值量等于利润量B.利润量决定剩余价值量 C.剩余价值量大于利润量D.剩余价值量小于利润量 15.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称作( ) A.绝对地租B.垄断地租 C.级差地租I D.级差地租II 16.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是5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是3万元,前者多交的2万元属于( ) A.绝对地租B.级差地租I C.级差地租II D.垄断地租 17.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包括( ) A.利息和超额利润B.利息和企业利润 C.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D.商业利润和企业利润 18.垄断时期银行的新作用是( D ) A.借贷关系的中介人B.吸收大量存款 C.发放巨额贷款D.万能的垄断者 19.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垄断能( C ) A.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不违背价值规律 B.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C.提高或压低个别商品的价格,但受价值规律制约 D.使商品价格仍然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变动 20.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与调节代表着( C ) A.大垄断资本家的经济利益B.中小资本家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 21.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表明,产生了(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 C.金融寡头D.资本输出 22.二战前的国际分工体系是( ) A.按工艺实行的专业化分工 B.工业品生产和原材料、初级产品生产之间的分工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从古至今,各种朝代的更替、时代的变化,可以明显的发觉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类在不断的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源自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作用的有这四点:阶级斗争、革命、改革以及科学技术。 一、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阶级就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而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例如: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它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1830年法国七月王朝建立后,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状况更趋恶化,引起普遍不满。里昂是法国丝织业中心,有9万多工人。他们每天劳动长达15—18个小时,劳动报酬却极为微薄,无法赡养家庭,且工作条件十分恶劣。这样的生活把工人们逼得走投无路,他们开始了反抗。但是工人起义被血腥镇压了。由于没有先进的政党和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里昂工人起义失败了。但是里昂工人起义表明,法国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9世纪30~40年代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还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显示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在三大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冲击着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的表现在社会型态的更替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时,即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必然同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形成尖锐的对抗。比如俄国农奴制改革。19世纪上半叶,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工厂手工业已达到相当规模,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大商人、富农和一部分经营商品化农业和工厂手工业的地主贵族,积累了大量的资本。而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生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沙皇俄国强化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奴起义不断。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被迫的、被动的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防止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缓和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统治。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废除了农奴制。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可是,由于统治阶级实行的这次改革是很不彻底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封建农奴制残余。尽管如此,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毕竟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使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许多部门中得以确立。俄国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经济状态。 二、革命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革命,亦称社会革命,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社

从理念到行动: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主要做法

从理念到行动: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主要做法 1建立完备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并严格执行 日本为建立循环型社会搭建起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立法体系,这也保证了日本成为资源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其主要特点有4个方面:第一,在立法体系上有较强的规划性,采取了基本法统率综合法和专门法的模式。其法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1)基本法,即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2)综合法,如废弃物处理法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3)专门法,如容器包装再生利用法、家电再生利用法、建筑材料再生利用法、食品再生利用法、汽车再生利用法和绿色采购法等,做到了发展循环型社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二,立法中明确了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规定了企业和公众的“排放者责任”原则和“扩大生产者责任”原则,规范了官、产、民在建立循环型社会方面的社会行为。第三,赋予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一定的法律效力,强调循环基本计划以环境基本计划为基础制定,有关循环型社会形成的其他国家计划以循环基本计划为基础制定。使其起到了循环基本法与各个具体措施之间的桥梁作用,确保循环型社会各项措施的贯彻实施。第四,对利用、处置废旧资源的基本顺序法定化,明确了利用再生资源的优先顺序依次为:抑制废弃物的产生、再使用、再生利用、热回收和妥善处置。上述法定顺序对在物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负荷发挥了重要作用。 事实证明日本实现法定目标是可行的,不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已达到或超过法定目标。 2制定鼓励循环型社会发展的经济优惠政策 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循环型社会发展的优惠政策,用经济手段来刺激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第一,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补偿金制度,由环境省和经产省执行。环境省主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成就与现实 王家瑞 【作者简介】王家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世界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半世纪以来,它由西欧一隅的工人运动壮大成为改变世界历史进程和人类社会面貌的澎湃潮流,由一种抽象的思想理论变成了具体的社会制度和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回顾和思考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们不断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一 从理论形态上讲,社会主义从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算起,至今有488年的历史。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则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为标志,至今有156年的历史。从社会运动上讲,19世纪30—40年代西欧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到今天已近170 年。从社会制度上讲,1871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至今有 133年历史。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至今不过87年而已。这样看来,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这些重大事件,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的国际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进行了改造,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同盟撰写了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这个伟大历史文献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此后,科学社会主义战胜了工人运动中的其它各种社会主义派别,成为工人阶级公认的指导思想,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巴黎公社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在西方已基本结束,东方尚未觉醒,资本主义进入和平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先后形成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两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当时,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深刻地影响了这些国家社会政治生活,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状况,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得不进行调整。 第二个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19世纪末期,第二国际中的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思潮泛滥成灾。围绕革命还是改良的争论扩大到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在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过程中,各国左派加强了联系,并逐步形成了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为核心的左派集团。他们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维护社会主义运动的正确方向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斗争。1917年,伴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社会主义运动进入高潮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危机频发,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共产党先后在六大洲成立起来。在方兴未艾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强大影响下,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大陆先后建立了11个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政权从一国发展到多国。拉丁美洲的古巴亦于60年代初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至此,世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的规模和影响都明显扩大的时期,因而也被称为“凯歌行进”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世界社会主义进入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时期。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联成一体,地域上横跨欧亚,人口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伴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亚非拉100多个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其中有40—5 0个国家执政的民族主义政党,宣布以社会主义为目标。苏联模式被推广到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案例1: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九百名农民被秦朝征调到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 屯守,陈胜、吴广是小队长。走到大泽乡(安徽省宿县西南) 遇上大雨,耽误了报到期限。秦朝法律规定,误期就要杀头。于是陈胜、吴广杀死押送他们的官长,揭竿而起,发动了起义。没过多久,就形成了数十万人的声势浩大的人民革命,各地人民纷纷响应,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秦王朝的最后灭亡,首功是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本来是种地的贫苦农民,并不是什么大人物,是阶级斗争把他们推上了领袖地位。当时秦王朝对人民的残酷统治,人民早已忍受不下去了,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形成一触即发之势。陈胜、吴广起义代表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广大人民群众愿望,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当时的革命形势要求有自己的领袖人物,如果没有陈胜、吴广,也必然会有别人被推上领袖地位。假如没有人民大革命的形势,陈胜、吴广起义便不能成功,陈胜、吴广也仍然是普通农民,而不会成为杰出的领袖人物。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案例讨论: (1)为什么说历史人物的产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2)怎样认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案例点评: (1)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任何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是社会的需要和时代发展趋势的需要。在中国历史上,适应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需要和国家统一的要求,产生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家秦始皇;适应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需要产生了陈胜、吴广、黄巢、李自成、洪秀全等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适应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需要产生了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在世界历史上,适应古罗马奴隶起义的需要,产生了奴隶起义的领袖斯巴达克;适应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产生了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和罗伯斯庇尔。如此等等。总之,只要社会需要,时代发展需要,代表其需要的杰出人物就一定会出现。普列汉诺夫说得好,倘若没有一定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杰出人物的出现就“永远也跨不过由可能进到现实的门阶”。杰出人物的出现及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以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其历史作用。恩格斯指出:“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以陈胜、吴广起义为例说,恰巧这两个人在这个时候被推上领袖地位这当然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这两个人和这个时机,那么他们的角色也是迟早会有另外的人来扮演的。这说明,任何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既有其必然性又有其偶然性,是二者的辩证统一。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也是这样。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必然性;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促进和推动作用这也是必然的,否则就不成其为杰出人物了。然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不是赤裸裸地表现出来的,而是隐藏在许多表面现象背后并通过无数偶然性起作用。马克思说:“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

日本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日本《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 (2000年6月2日生效,第110号法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制定本法的目的是,遵照《环境基本法》的基本理念,确定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基本原则,明确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职责,规定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基本规划以及其他有关建立循环型社会政策的基本事项,有计划和综合性地实施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政策,确保现在及未来全体国民的身体健康,保证公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第二条定义 1.本法所称“循环型社会”是指,通过抑制产品成为废物,当产品成为可循环资源时则促进产品的适当循环,并确保不可循环的回收资源得到适当处置,从而使自然资源的消耗受到抑制,环境负荷得到削减的社会形态。 2.本法所指“废弃物”,是指下列物质: (1)废弃物; (2)曾被使用过、或者虽未使用但被收集或者被废弃的物品(目前正在使用的物品除外),或者是在产品的制造、加工、修理或者销售、能源供应、建筑施工、农畜产品的生产及其他人类活动过程中得到的附带品(前项中所列物品、放射性物质以及受其污染的物质除外)。

3.本法所称“可循环资源”,是指废弃物中有用的物质。 4.本法所称“循环”,是指再利用、再生利用以及热回收。 5.本法所称“再利用”,是指下列行为: (1)将可循环资源直接作为产品予以使用(包括对可循环资源 进行维修后的使用); (2)将可循环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组件或者 部件予以使用。 6.本法所称“再生利用”,是指将可循环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原材料予以使用。 7.本法所称“热回收”,是指将可循环资源中可用于燃烧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或者可循环资源中有可能燃烧的资源,用于获取热能。 8.本法所称“环境负荷”是指,《环境基本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环境负荷。 第三条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循环型社会的建立,必须遵照以下宗旨,即根据技术和经济可行性,鼓励采取主动而积极的行动,减少环境负荷,促进经济健康发展,逐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合理分担责任 为了建立循环型社会,必须使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合理承担各自责任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措施,并使其公平合理地负担采取措施所需的费用。

1949年以后的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及趋势

1949年以后的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及趋势 在1949年后的几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相对应,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嬗变。在建国后的前三十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政治运动实现了对中国社会的改造和整合,也使中国人的传统社会心理在分化变动之后走向高度同一;在建国后的后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打破了僵化和保守的意识形态,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之后发生了积极的嬗变。经过几十年的变迁,中国人的价值观与社会心态变得越来越理智和成熟、越来越开放和多元、越来越主动和积极,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意识。新中国几十年的“革命”和改革实践带给中国人的主观感受和心理积淀,在精神层面上赋予了中国独特发展道路以完整的价值和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共产党工作中心的转移,我国的社会建设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改革开放前的以“政治导向”为特征的阶段;第二,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的以“经济导向”为特征的阶段;第三,21世纪以来的以“民生导向”为特征的阶段。新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变迁过程启示我们:社会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和谐社会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一个基本要求。而社会建设要顺利进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现在中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为了达到共产主义这一终极目标。首先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往的经验来看,计划经济的方法在中国现阶段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把经济由内向型转变为外向型,由以前的国有制经济转变为现在的以国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局面,不管世界上那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基本都是一样的。都是由开始的农业国过渡到有更有利于发展经济的工业国,最后发展到以信息工业为主的国家,现阶段的中国与印度的情况有相似之处,都是人口大国,农业发展水平比较相似,工业化程度与第一世界国家仍有很大差距。 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现状及趋势新一届中央领导确立后,中国社会政治生活耳目一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共产党的建设,共产党的总体素质和执政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将更进一步得到稳固,这就为政局和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政府体制改革将得到彻底推进,政府和市场作用将科学明确,市场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一个科学的政府体制将现在中央领导第二届任期内得到实现。现在推进的简政放权只是政府改革的序幕和前奏,政府权力更多地交给市场,政府的职责更多地由市场分担,政府廉政建设、官员责任的加大将使机构更加精简,人员更加减少,从而也带动整个社会就业观念等转变,届时人们将会看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政府,看到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看到更为精简、更为廉洁的政府,政府公务人员不再是人们追逐的热门职业,只是作为一种普通的职业选择。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政企将彻底分开,市场经济主体将有充分的自由和发展。 第三、对全体人民福利的关注进而惠及残疾人,政府、社会及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扶持力度将与日俱增,各项法规、政策将日趋完善。作为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福利企业将得到特殊的关注和扶持,未来在残疾人事业领域的发展空间将无限宽广。 12级统计学一班 张峥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因素(汇编)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因素,并以中外史实为例,谈伟大人物和普通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是由其内在动力推动的结果。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由各种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也进一步体现在经济分配上。以辛亥革命为例,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清政府在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以后,各地被帝国主义列强不同程度的控制和瓜分。为了支付巨额赔款,十多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4倍多,各种旧税有一次次被追加,各种巧立名目的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官吏还要中饱私囊,至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辛亥革命的爆发。 第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久,就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第三、社会革命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斗争的最高表现 第四、社会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五、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及其辩证运动中实现的。两对基本矛盾及其所联结的三个方面,是以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为中介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基本的矛盾,决定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反过来又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世界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世界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摘要: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首次动力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个时期,活塞式发动机统治了40年左右。第二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60多年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开创了喷气时代。 关键词:活塞式喷气式 航空发动机诞生一百多年来,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 前40年(1903~1945),为活塞式发动机的统治时期。 后60年(1939~至今),为喷气式发动机时代。在此期间,航空上广泛应用的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先后发展了直接产生推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亦派生发展了输出轴功率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一、活塞式发动机统治时期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幻想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也曾作过各种尝试,但是多半因为动力源问题未获得解决而归于失败。最初曾有人把专门设计的蒸汽机装到飞机上去试,但因为发动机太重,都没有成功。到19世纪末,在内燃机开始用于汽车的同时,人们即联想到把内燃机用到飞机上去作为飞机飞行的动力源,并着手这方面的试验。 1903年,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平直列式水冷发动机改装之后,成功地用到他们的"飞行者一号"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这台发动机只发出8.95 kW的功率,重量却有81 kg,功重比为0.11kW/daN。发动机通过两根自行车上那样的链条,带动两个直径为2.6m的木制螺旋桨。首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12s,飞行距离为36.6m。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作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成功飞行。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活塞式发动机不断改进完善,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达到其技术的顶峰。发动机功率从近10kW提高到2500kW 左右,功率重量比(发动机功率与发动机质量的重力之比,简称功重比,计量单位是kW/daN)从0.11kW/daN提高到1.5kW/daN,飞行高度达15000m,飞行速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劳 动观点。使学生自觉地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劳动成果、勤奋学习的习惯。 2.通过学习“阶级社会的历史又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用阶级的观点来分析当前资本 主义国家一切现象,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讲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以人民利益为重,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点。4.通过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勾画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 蓝图,培养学生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并懂得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5.通过分析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原因,要求学生摈弃“高消费”,自觉地向在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6.通过分析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的关系,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自觉地做到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7.通过讲述如何正确选择成才和就业之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不 同的职业,尊重各行各业的劳 动人民。 这 是本课的教学难点。1)出现特殊过程是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地理环境、 文化传统、历史条件的差异或受到外界的影响。2)" 特殊过程服从一般过程,两者是统 一的,不矛盾。即特殊性以一般规律为前提。3)#特殊过程是暂时的,一般过程是永恒的。4)“由低到高的总趋势不会改变”意味着特殊过程的发展趋势也是由低到高的。 )如果只看一般过 程忽视特殊过程,会把社会发展看成千篇一律、僵死的过程,照搬别国经验,做出不 符合国情的决策,阻碍生产的发展。2)如果只看特殊过程而忽视一般过程,会认不清历 史前进方向,易被暂时的逆流所动摇。 10.的身影,能留下的只有自己! “能带走的只有自己的 脚印”是解放前西藏哪个社会的生活写照,民主改革后,西藏直接进入什么社会?" 再回忆有关历史知识,扩展到你知道还有哪些民族和国家是跳跃式向前发展的?(西藏、 大小凉山的彝族、日耳曼民族、美洲等)

如何看待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从《建国大业》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主体选择 中国革命道路选择事实,充分表明了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上,往往具有种种极为不同的主体选择性,正是它们,正是各种人们的拼搏奋斗,构成了生动丰富、曲折复杂的历史图景。然而,在众多的选择当中,只有中国共产党最后真正挽救了中国,这又同时表明,虽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主体的选择,但并不是随便什么人的选择都能得到实现的。人在选择历史,而历史也在对人们的各种选择进行筛选,犹如大浪淘沙,历史不断淘汰那些不符合中国国情及其国际环境的任意选择,而只青睐那些适合中国实际及其外部条件的正确选择。这很好地证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有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机制包括规律。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之间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和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趋势。社会规律是一种规律,它具有一切规律的共性。它是社会事物之间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和社会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趋势。当然社会规律又是一种特殊的规律,它不同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社会规律必然要受到人的活动目的的影响。社会规律是人世间活动的内在逻辑,是通过事件而生成和表现出来的,并在实践中被认识和利用,因此,社会规律离不开人及其实践活动。社会规律对人的活动的依赖性,造成社会规律是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假象。其实,社会规律依存的不是人的意志,而是人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它是人的行为中形成的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客观必然性,不管人的动机如何,它总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东西。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是由社会条件决定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社会发展也有其确定的方向、秩序和趋势,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发展是由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的意志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因此,社会规律总是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最终的必然性,绝不依人和人的意志为转移。 对于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关系,大体有三种回答:第一,将社会规律简单化、绝对化甚至神秘化,从而完全否定了主体选择性。这是机械历史决定论的观点。第二种,过分夸大了人的选择的地位和作用,以至完全否定社会规律以及历史决定论。这是唯心的主体选择论观点。第三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克服了以上两种观点的片面性,主张历史决定体选择论的辩证统一。历史主体的选择并非是一种主观任意性的行为,而是受多种因素决定的,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选择是有限制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一直强调,“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因此,历史规律绝不是人们任意妄为的结果。人们创造历史,但是人们总是在既定前提下、既定的时空中创造历史,这种既定的前提条件和特定的时空必然使得人的主体选择性在历史活动中受到限制。 列宁说过:“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原编者按:本文作者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斗争或生产活动,并论述了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生产力如何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的某些领域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是很有意义的,需要认真深入地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完整地准确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我们希望哲学和史学工作者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在历史研究与教学中,如果谈到有文字以来文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人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典作家极其重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称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是政治变革的基础,并且最终决定一切政治变革的命运,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等等. 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谈到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表示人同自然的关系,所以我们又可以把这种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称之为生产斗争或生产活动. 生产斗争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内容,是其他一切历史活动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生产斗争又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恩格斯指出:"迄今为止在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极小作用的经济事实,至少在现代世界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力量."恩格斯在概述关于历史的动力时曾这样写道:"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以及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很显然,恩格斯是把"经济发展"列为"伟大动力"之首的.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肯定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动力的同时,还认为生产斗争是更为重要的最终的动力.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向极为重视对经济史的研究,把它放在历史研究的首要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他们严厉批评了为剥削阶级服务的从来不把物质力量作为历史动力的历史观,指出:"过去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根据这种观点,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描述成某种史前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说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当时德国史学界那种轻视生产史研究的现象感到愤慨,说他们从来没有对物质资料生产在历史中的重要性做过研究,所以他们也就从没有为历史提供世俗的基础,因而也从来没有一个历史学家.与此相反,对于那些在这方面做过任何尝试,哪怕是极幼稚的,非常片面的尝试的历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例如他们说:"法国人和英国人尽管对这一事实同所谓的历史的联系了解得非常片面(特别因为他们受政治思想的束缚),但毕竟做了一些给历史编纂学提供唯物主义基础的初步尝试,首次写出了市民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1890年恩格斯在给康?施米特的信中所说的"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首先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来的. 回顾我国史学界以往的研究与教学,我们认为存在着一个普遍倾向,即重视阶级斗争这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而忽视关于生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的阐发,甚至有本末倒置的现象.如有的同志把阶级斗争看作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明证.因此我们认为,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上的论述,纠正我国史学界多年来存在的这种偏向,是进一步提高历史研究和教学水平的关键之一.为此,我们愿意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二,生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生产斗争是发展的最终决定办量.人们所熟知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原理,就是生产斗争的决定性作用的鲜明体现.但是这个最基本的原理却被林彪,"四人帮"颠倒了.近来许多同志著文拨乱反正,从

论循环型社会的内涵及特征

论循环型社会的内涵及特征 范战平任庆 2012-8-23 9:43:42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正确理解循环经济与循环型社会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循环型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对于我国循环型社会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循环型社会与循环经济的基本关系 从词语构成上看,循环经济、循环型社会是由“循环”+“经济”、“循环”+“社会”构成的,究其本质仍然是一种经济形态、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只不过这种描述说明了这种经济、社会的质量与生态保护有关,与循环利用相连,是体现循环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从国外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经验看,单纯经济过程的循环并不能根本改变传统工业经济不可持续性发展模式,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循环型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模式,不仅包括经济发展模式,还包括人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等。循环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循环型社会的构建,要求发挥循环型社会的支撑和保障功能。 从系统论角度看,人类社会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子系统,需要自然生态系统提供原材料和吸纳废弃物,以保障人类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样,循环经济系统是循环型社会的子系统,循环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适当的物质、能量和

信息支撑,需要循环型社会提供环境支撑和物质技术保障。经济过程不仅是一个物质流动过程,而且是一个物质流动和社会生活相伴随的复合过程。也就是说,要实现经济过程中的物质循环流动,必须有相应的社会过程相伴随。只有建立起有利于推进循环经济的社会价值、文化、道德、伦理和制度框架等社会环境,并具有资源投入、技术、信息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社会物质技术保障,循环经济才能够得到顺利和健康的发展。如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绿色消费市场提供动力,然而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是循环经济本身无法解决的,需要循环型社会提高所有社会成员的环境意识,创造有利于绿色消费市场形成的环境和机制。 从发展目标来看,发展循环经济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不是仅仅依赖循环经济就可以的,需要从经济领域到全社会领域的共同努力和根本变革,既要推进高度工业化技术的发展,也要推进环境产业的发展,还要改变目前无节制的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循环经济的理论要指导社会经济实践,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当中,并切实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各项政策、立法,以及公众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等各个层次中去。因此,应当从人类社会大系统角度,综合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全方位、多层次的看待和推进循环经济。只有将整个社会各种单向循环整合起来,把缺损的循环构筑起来,形成循环型的社会、经济体系,建立循环型社会,才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而,循环经济是循环型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循环型社会是循环经济实现的前提和保障。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倡导循环型社会理念更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和普遍性。 二、循环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教案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包括了五种社会形态,这五种社会形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或民族各具特色;一般过程与特殊性之间是统一的关系。 教学方法:通过归纳法、举例法、列举法等的运用,结合学生对第一课及历史知识的基础,使学生对这些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达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效果,加深学生对一些历史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准备:小黑板、列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第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人类发展的历程有了一个较简单但全面的了解,但这些毕竟只是对历史事实的认知,我们学习政治的目的是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因此,我们要在认知的基础上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其中的规律。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般过程 (拿出列好图表的小黑板)请同学们在表格内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能发现几个情况?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主要从生产工具的不断革新中可以看出;二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生产关系也在进步,并且我们已经知道,生产力的进步决定了生产关系的进步。最后的结论是,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在进步,那么,人类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提问:从原始社会的没有剥削和压迫到阶级社会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为什么是历史的进步?(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定要经历阶级社会,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成员间要相互协作才能生存下去,所以没有剥削的可能;但生产力发展后,有了贫富分化,有了剩余产品,就有了有人不用劳动也能生存下去的物质基础,这部分人为了不劳而获,就会利用手中的生产资料、国家等工具进行剥削和压迫;生产力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生产力发展到极度发达的时候、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极度丰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就没有必要通过剥削来多占有产品,就消灭了阶级和国家了。 这样社会可能实现吗?人类还没有经历,但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这样的社会我们叫它共产主义社会。阅读P115第二段,了解这个知识点。 所以,一般过程是指人类社会要先后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