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工作概论课件整合

社会工作概论课件整合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什麽是社会工作(Social Work)

一、对社会工作的不同理解

Social,指―社会的‖,―社会性的‖,社会工作基本上是指非营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活动。

?有些国家称之为―社会服务‖(social service),或是―社会福利服务‖(social welfare service )。

?中国将之称为―社会服务‖,或是―社会事业‖,―社会工作‖。

(一)国际上关于社会工作的五种认识角度

----概括理解:

?一种个人慈善事业

社会工作发展的初级阶段

?由政府或私人社团举办的以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所导致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

目前多数国家的实践

?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专业服务

存在于发达国家

第一种认识:―活动‖

——UN1960年《国家社会服务计划的发展》:

?―社会工作是运用个人潜能与社会资源,以协助个人调适环境的一种方法和技术‖;

?《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陈良瑾,1994年):―社会工作是一种活动,用以帮助个人与其社会环境获得更好的相互调适‖;

?《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第二种认识:―专业‖

?《社会工作概论》(台湾学者叶楚生,1986年):―现代社会工作或称社会事业,系指由政府机构或私立社团,所从事以协助个人、家庭、团体或社会发挥其潜能,调整其关系,或接触或预防其问题,并改进其生活或促进其福利的一种专业工作。它是一种有组织且连续性的专业服务,需用现代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

?《社会工作年鉴》(美国):也倾向于这一观点,―专业工作‖。

第三种认识:―学科‖

?已成熟的正规学科,专门研究、探讨有关帮助人群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的学问(社会学中的二级学科)。

第四种认识:―职业‖

?已列为国家职业序列中;

?区别于传统的助人活动,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的手段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职业。

第五种认识:―制度‖

?《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陈良瑾,1994年):―社会工作是一种协助人们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并增强他们社会活动功能的一种社会制度化的方法。‖

?一般说,社会工作是由政府或民间组织提供的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专业服务,被纳入现代社会的制度系统中,成为贯彻政府的福利政策、确保社会稳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制度。

社会工作一般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其中包括以下四点:

(1)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的活动。(2)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

(3)科学的助人方法。(4)社会工作的助人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是帮助人、特别是帮助在社会生活上遭遇困境的人的活动,这种活动的出发点或目标是帮助对方,帮人,不是管理对方、控制对方。

其他的观点:

?徐震、林万亿合著《当代社会工作》中提出社会工作是:

一种活动一种过程一种方法一种专业一种制度

中国对对“社会工作”概念的认识:

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是:

一种帮助任何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认为社会工作是:

一种帮助任何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拥护发展。

二、不同理解的原因

《社会工作》(白秀雄)(台湾)认为:

各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视其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的情形而定,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背景及其发展趋势不一致,随之而生的社会的内容及形式也无法统一。

(1)普通社会工作

如不计报酬的思想教育性或公益服务性的活动。

(2)行政性社会工作

指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各种等助人活动。

(3)专业社会工作

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开展助人的活动。

另一认识: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民政部)

三、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

1、强调应用,注重实践的方法

2、注重助人的方法,即解决问题的手段

3、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助人活动4、它还是一个建构的过程(互动过程中解决问题)

我国通用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为宗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专门职业。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性质

一、助人是社会工作的本质

?学科:应用社会科学

?学术:不同于空泛的理论思辨

?实践:不同于简单的慈善助人活动

?助人的内容:在具体社会情境中给予受助者物质、精神和心理上帮助。

二、社会工作的专业特征

(一)专业工作者

不是简单的慈善活动,从民间的―友善访问员‖,到专业的―社会工作者‖。

(二)社会工作教育

培养专业的工作者从事社会服务活动

(三)社会工作资格制度

?有资质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需经专业培养的、获得相应资格的社会工作者

格林伍德提出所谓―专业‖具有的特征:

?一个专业应有一套系统的、支持其活动的理论体系,即科学基础;

?已被社会广泛认可;

?这种活动具有专业权威;

?职业内部有伦理守则;

?这一职业群体形成了专业文化。

从发展的角度看:

?专业的产生和发展最终来自于社会的需要;是现代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现代科学和教育发展的产物;

?社会和国家对弱势群体的责任感和实际能力决定着助人职业的专业化方向发展;

?专业化是各国社会福利服务的必然趋势。

三、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应用社会学科

(二)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关联

?与社会学的关系

?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与政治学的关系(权力关系)

?与经济学的关系

四、社会工作的目标

(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1.解救危难2.缓解困难3.促进发展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

1.解决社会问题2.促进社会公正

包括: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增强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促进不公正制度的改变,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制度保障。

五、社会工作的实务属性

(一)实务特征

实务,即实践,指人们参与改变任何事物的活动;

指社会工作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受助对象的活动;

是由一系列实际的科学活动组成的。

(二)实践活动

?科学史学家库恩提出:研究范式的概念

社会工作的研究范式包括:

(1)科学主义范式:自然科学式的认识和活动过程,强调规范化、科学化。

(2)社会建构主义范式:强调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与环境因素互动、寻求解决方法的动态过程。

?马克思: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布迪厄(法):人们的活动就是实践,是具有反思性的能动活动;

?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就是实践活动,面对变化的问题去反思,行动。

(三)道德实践

——《社会工作的本质:道德实践与政治实践》(何国良、王思斌,2000):

政治实践:

一是,狭义的,政治实践就是涉及对国家政府运作的介入,对某种政治价值的落实和持守;对人民与社会和政府之间起了中间的作用;

二是,广义的政治实践,就是家庭或个人辅导工作,只要涉及有关人等的权力关系(如社工人员介入婚姻辅导内的两性间权力分布和运作),只要理解到个人问题其实是与更广泛层面的社会政治过程息息相关,即所谓―个人的就是政治‖。

道德实践有两个层面:

一是,社会工作一向持守的价值信念在专业介入过程中的落实;

二是,社会工作者在理解事物、问题界定以至实行某种干预模式中都蕴含着一种道德实践。

第一层含义:

将社会工作所标榜的工作原则落实与实务过程里,就是一种道德实践。

?社会工作是一个充满了人文价值色彩的行业,它把人的尊严、其与生俱来的价值和权利放在最高的高度来看待;?看重人的自决权利和无条件享有的尊重;

?社工介入的目的是解决个案对象的困难,最终是成就了这些人的价值——工作原则(7项)。

第二层含义:

建基于对助人关系和实务的理解上。

?为了受助者的幸福而操心和努力,就是体验了社会工作实务的道德性;涉及对方福祉的知识,本质上不是技术性的知识,而是道德知识,蕴涵着行动的责任;

?要回答:―怎样介入和怎样的介入效果才算是为受助者的幸福尽了最大的努力?‖——就必须深入了解受助者的困境,就不是学理知识可以解决的,而是涉及到对人情怀,在感性层面的沟通.

?要有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意识,是社会工作的核心活动;

?标榜科学化而建立的专业知识是有缺憾的。

第二层引申的含义:

(1)应意识到技术和理论的使用也是某种价值实践,两者要结合起来;

(2)社会工作的基本人文价值是透过专业实务落实的,需要在专业以外的个人生活实践内有所认同和体现才有(不能异化);

(3)专业介入的同时也是助人历程的开展,社工人员要敏感自己的偏见,看到对方的观点、角度和理性——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道德实践。

讨论:价值的实践是一种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过程?

专业自我和自我是不能分割开来的;

仅从道德哲学理论方面进行训练是不够的;

许多渎职的问题不一定是社工人员的技术问题,而是操守问题,涉及到专业道德实践和专业伦理的持守。

缺乏道德情怀,一切的价值实践都会变得虚伪和扭曲。

当代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特征

多样性整合性建设性挑战性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

一、社会工作的对象:是指直接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个人和群体。

(一)基本对象

受社会所认同的基本道德和社会福利的支付能力,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贫弱者。

(二)扩大对象:个人——社区

(三)再扩大服务对象

从补救性、治疗性向治疗与预防、补救与发展结合的方向发展。

服务对象范围扩大:全体国民、全面的、制度化的关怀。

工作内容扩展:有物质救助,也有心理援助的工作内容。

二、社会工作的实施领域

(一)分类标准(徐震)

按服务对象分:

儿童、青少年、妇女、老人、劳工、残疾人、贫困人口等。

个别案主、案主家庭、由案主群组成的团体,或是一个医疗社群,或是社区。

(一)分类标准

按问题类型分:

按社会工作纳入的问题有:贫穷、失业、疾病、犯罪、心理不健康、家庭解组、残障、职业伤害、劳资不协调、种族歧视、滥用药物、酒瘾、住宅、社会梳理、不当管教等。

按实施机构分类:

政府公共福利部门、学校、医疗机构、矫治单位、工业机构、社区及各社区心理卫生中心等。

按专业水准分类:

庶务性社会工作:传统救济性

政务性社会工作: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为了达到某中政治目的或团体的宣传手段,所从事的表现的或形象的社会服务工作。

专业性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所提供的有步骤、有方法、全面性、整体性,契合人民需求、达成社会发展的专业人群服务工作。

按实施的信念分类:

传统的个案工作:协助案主接受与适应限定的标准;

社区的社会治疗:鼓励社区居民自治;

激进的个案工作:不只是案主适应环境的期待,且鼓励案主改变环境;

激进的社会政策:用社会行动挑战已经建立的标准。

按组织隶属分类:

公办私办公私合办

(二)社会工作实施领域

归纳为:公共救助、社会保险、家庭服务、儿童服务、保健服务、心理卫生服务、矫治服务、青少年休闲服务、妇女服务、就业服务、住宅服务、社区福利服务、老人服务、工业服务、乡村社会工作、少数民族的服务、军队社会工作等。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一般功能

补救的功能预防的功能发展的功能

二、社会工作对工作对象的功能

提供物质帮助(寻求资源以帮助?)给予心理支持

促进能力发展

(1)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

(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人在环境之中‖,改变外部环境……

三、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维持社会秩序(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良性互动,接纳、平等)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四、社会工作功能的一致性与冲突

?一致性:社会工作的实施效果对各方面的影响的价值方向是一致的。

?冲突:社会工作的实施有利于苦难群体,却对其他方面的利益有所伤害的情形。

复习思考题:

1、你理解的社会工作是什么?

2、怎样理解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试用专业标准的理论分析医生、社会工作、歌星、运动员等职业。

3、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社会工作的性质?

4、社会工作的对象和领域分别是什么?

5、试述社会工作的功能。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工作的起源

社会历史根源

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希伯来是欧美国家的思想源头,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

基督教宣扬的―博爱‖

人道主义价值观

直接的推动:英国的工业革命。(p36)

英国的工业革命的后果:

出现城市贫民;

产业工人的生活陷入贫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恩格斯)};

社会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新的个人与社会需求出现;

及时回应贫困问题是必要和必须的。

西方社会文化传统和资产阶级思想革命

二、社会工作的产生

(一)孕育阶段:17世纪~19世纪中叶

1.1349年,英国《劳工法》

?英国爱德华三世颁布

——产生的原因:

?―黑死病‖后造成的劳动力严重短缺、工资上涨,故主雇不到劳工

?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受到威胁。

——规定:

?由劳动能力、没有资产的劳工必须接受任何雇主的雇佣,防止劳动力的流失

?国民不得提供任何救济给有劳动能力的乞丐。

——‖有劳动能力的乞丐‖的概念影响了济贫立法。

2.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

?规定每一个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

?地方教区举办贫民救济,首创了国家设立机构、监理制度进行救济的先例

?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工作

?禁止无家可归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救济,分院内救济与院外救济,首创机构救济和家庭式社会工作?对―贫困‖的态度

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

?政府担负起社会救助的责任,直接参与了社会救助活动的组织工作,为社会工作的诞生创设了合法性前提

?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理念

?在‖有劳动能力的乞丐‖概念影响下对不同情况的贫民给予不同的救助,有效利用的社会资源

?确定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可视为式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开端

《新济贫法》(1834年)规定:

(1)济贫资金主要来源于各地区的地方税(原称济贫税),济贫事务仍由地方和教区共同负责。

(2)停止发放院外救济,领取救济的贫民必须住进济贫院和贫民习艺所。

(3)规定领取救济的贫民必须接受三个苛刻条件:丧失个人尊严;丧失个人自由;丧失政治权利。——局限性?3.1788年,德国的―汉堡制‖:对各国的救济制度和方法有较大影响

?4.1852年,德国的―爱尔伯福制‖:对后来救济工作的方法影响较大

(二)形成阶段:19世纪后叶~20世纪初

?1、慈善组织会社

?1869年,伦敦成立了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

?1877年,美国开始成立慈善组织会社。

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贡献:

(1)―会社‖首创的派“友善访问员”访问申请救者,强调“个别化”,依据其家庭经济状况的调查,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促进了社会个案工作专业方法的产生(提供物质救济-调查-登记-互助-协作等方法);

(2)―会社‖促进了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采取协调合作的步骤,奠定了社区组织工作的发展的基础。

2.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

也称―社区改良运动‖,发起人英国牧师巴涅特受英国的汤恩比博爱精神的影响于1884年在某教区建立了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汤恩比馆‖

——地方文化中心/活动、服务中心

——为老人、青年人提供开展各种活动及发展联谊的机会;研讨中心

“汤恩比馆‖的特点:

(1)所有工作人员与贫民共同生活(2)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视居民实际的需要而工作

(3)培养社区居民自觉的互助合作精神,为社区服务(4)促使人们关注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

成为英国社会改良运动的新潮流,各国效仿,美国成立了―赫尔馆‖(1889年)

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意义:

(1)社会工作的目的是谋求个人与社会生活的改善,工作方式是从个人与社会双方入手;

(2)社会工作应顺应社区实际需要而开展,应发动、组织或配合社会力量开展工作;

(3)社会工作应以整个社区为对象,以促进社区福利的全面改善为目的;

(4)社会工作进行的方法,应运用社会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社区组织等方法。

评价:

?它是救助工作由简单的物质救济,扩展到对受助人精神的关怀,及对社区环境的改造;

?工作者认识到受助人出现问题不仅是由于物质资源的匮乏,精神方面的不满足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积累了有关案主及其环境的知识

?推动了全世界社会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德国创立社会保险制度

1883年,德国首相俾斯麦(铁血政策)领导的政府,创立了强制劳动保险,是现代西方实施社会保障措施的开端。注意:社会政策的重要作用。

(三)发展阶段:20世纪初~70年代

1、行业化

19世纪末,出现了受过培训,专门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受薪人员。

2、专业化

(1)教育

1893年英格兰建立了两年制的―慈善培训‖学校。

1904年成立了纽约慈善学院(1962年与哥伦比亚大学合并,成为全球最为著名的社会工作学院)。

1919年美国有17所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学校联合起来,成立了社会工作学校协会,并逐步确定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及教学标准。

30年代末期,美国出现了两年制的社会工作硕士学位课程。

40—50年代末期社会工作教育在美国、英国、荷兰、挪威发达国家形成普及趋势。

形成以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为教学内容的高等教育模式。

(2)建立知识理论体系和社会工作方法

芮奇·蒙德/玛丽·里士满:

1989年,出版《贫民中的友善访问》,总结社会工作理论

1917年,出版《社会诊断》——里程碑

社会工作专业的里程碑——《社会诊断》

1922年,出版《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

定义―个案社会工作‖为:―一个通过调节可预见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其环境的关系来发展人的个性的过程‖。(实践经验的提炼,上升为专业知识,才有成为专业的可能)

意义

1、更加关注个人问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强调社会资源的运用;

2、关注个人经验的意义和价值,强调案主早年的生活经验对其当前行为的影响;

3、强调收集案主情境资料,加以科学的诊断,使社会工作成为一种―科学的慈善‖;

4、促进了助人模式的概念;

5、发展出了―生态模式‖、―人在情境中‖、―问题解决模式‖、―生活模式‖等概念;

6、将人们的实践经验提升为一套可以传播的系统专业知识,促成了社会工作的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

7、奠定了社会工作的各种工作方法的基础;

8、促进社会工作以系统的助人知识为基础的专业化助人阶段;

9、确立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

柯义尔,1930年,《群体的社会过程》

1939年,在美国社会工作会议上,社会群体工作成为其中一个独立的小组。

作用: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

社区工作方法的形成(1939-1950年)

1939年,美国社会工作会议上提出社区组织的方法

1946年,美国社会工作会议上,成立了―社区组织研究协会‖

1950年,在美国社会工作会议上正式将社区组织列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

作用:社会工作开始成为一种比较完善的专业

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1950年)

现代社会,社会及案主问题多样化,单纯靠某一种方法难以解决案主问题

学者探索出社会工作共同的特征与干预阶段,打破了三种方法各自独立的局面

在社会工作实务层面,社会工作者运用系统理论,着重考察案主与其环境的互动,并依据案主问题的具体情境决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社会工作方法整合的影响:

在社会工作实务层面,社会工作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满逐案主及其环境系统的需求,促进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变革,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社会工作者成为其教育的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

30年代中期,个案工作方法。40年代中期,小组工作方法。60年代中期,社区工作方法。

70年代中期,社会行政综合社会工作

(3)确立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

美国:―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者协会‖(1919年)

英国:―英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69年)

1956年,成立国际社会工作联盟--旨在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质量,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进程。

(4)专业组织

1919年美国社会工作学院协会。1942年美国社会行政学院协会。1952年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取代前两者,负责社会工作教育的专业水准和专业资格的授证工作,后来又分别成立了实务社会工作者组织。1955年,为协调不同专业组织,美国成立了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

从1974年开始,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更积极参与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使社会工作专业得到政治力量的充分支持。3、制度化

1935年美国政府正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948年英国颁布制定国民保险法等五项法规,实践福利国家理念。

由政府、社会工作代理机构、社会志愿者三方面所组成的社会工作网络,成为社会福利实践的制度性措施的组成部分。(五)改革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社会福利政策变革,向混合福利模式转型。

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和工作方法方面进行反思。

二、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一)中国古代救济事业

社会福利思想:儒家思想荒政救济:官方干预和民间互助传统社会心理

(二)中国近代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思想:儒家传统与西方剩余型社会福利思想

知识界中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

(三)建国后的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

1、改革前的中国民政工作

取消社会工作职业福利和社会福利民政部门

2、改革后的中国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教育的恢复和重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价值观念和伦理

1、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2、社会工作价值

3、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念及其应用

--社会工作

助人自助

强调:助人的方法与技巧\工作者的价值观与伦理操守

是一门―理性‖与―情感‖并重的实践科学

社会工作实践受到四个哲学体系的支撑

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包括1、犹太教–基督教信仰2、实证主义3、乌托邦思想4、人道主义

一、犹太教–基督教信仰

今天,世界的许多慈善组织是有宗教背景的,社会工作早期的工作有许多活动是通过教会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犹太教、基督教信仰不仅影响了这些协会的组织和管理﹐而且对社会工作专业也有明显的影响。

基督教关于―爱‖

《圣经》描述爱是―明爱‖或―神爱‖﹐是最高形式的爱。

明爱:是―献身于他人的福利‖或是―倾诉、唱和、转化之爱。‖

神爱:强调这种爱是无条件的。基督教的爱要扩展到邻居﹐甚至陌生人。

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中的―利他主义‖概念

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中﹐犹太教—基督教思潮帮助建立了―利他主义‖的概念﹐它是专业的思想基础。

利他主义意味着无私关心他人的福利﹐不求回报。

社会工作已成为一个世俗的专业﹐由于有不均衡比率的基督徒作社会工作者和有相当数量的社会福利组织有这一宗教背景。

二、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起源于14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然后从那传播到其它国家。它已成为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道主义的发展是一场世俗运动﹐它试图为人的行动提供一个没有形而上学(高度抽象)或神学意味的哲学基础。人道主义的主要论点

人道主义承认人的价值或尊严。

人道主义对人的本性持乐观的态度。

人道主义承认人的自由;

人道主义承认个人的人权

三、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和本世纪头十年的一个重要运动。

它为哲学指定了科学的方法和外延。

实证主义认为基于经验而获取的知识(可检验和可观察)才是唯一客观可信的知识。

实证主义哲学为现代科学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

实证主义一些主要论点

科学是唯一有效的知识。

哲学并非具有不同于科学的方法﹐哲学的任务是识别所有科学的一般性原则。

实证主义否认有不可理解的、超越事实和科学的定律或实体存在。

实证主义对社会工作知识的意义

人类能自我指导﹐能提供自己的解释并创造意义。把科学方法用于人类研究﹐把一般通则应用于研究人类是否妥当﹐受到很深的质疑。

你只需认识到:实证主义对社会工作和人类研究有重要影响。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需要支撑其实践的知识,识别获取知识的可靠途径毫无疑问是社会工作在哲学上的主要的关注点。

四、乌托邦思想与社会工作

乌托邦思想是有关社会能通过宣传政治、经济和社会理想来达到完善的信念。

社会工作者可以被描述为务实的乌托邦思想家;他们不是简单的理想主义者。当社会工作者有很高的期望时﹐他或她就容易受挫折或不能忍受社会丑恶的一面﹕社会不公﹐社会不平等、压迫、剥削﹐和人类悲剧的随处可见。

社会工作者的乌托邦特性为他们致力于社会改良提供了动力﹐而他们的务实特性又鼓舞他们即使是在困难的或不利的境遇中也能为了这些理想而工作。

1 正义与平等

正义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与平等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实现正义就要平等地待人﹐除非是有一些相关的差异存在。

从狭义上说﹐正义是法律正义﹐从广义上说﹐它是社会正义。

法律正义是司法系统的目标﹐法律面前应该人人平等。尽管如此﹐司法系统有时却不能保证正义。

社会工作与正义与平等

就社会正义而言﹐社会工作者特别关心分配的公正﹐它是有关社会成员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分配公正问题在资源稀少﹐不能平等地分给所有人时会显现出现。

2 自由

自由的传统概念是个人的生活不受干涉。

否定性自由:任何政府都被视为是个人自由的主要威胁者。所以﹐政府对人民生活干涉的越少越好。

肯定性的自由:它认为支持和向人民提供选择以便能实践真正的自由是最重要的。

社会工作更多的地是喜爱肯定性自由。例如﹐请求政府将更多的钱用于福利就是让政府有更多的积极干预。

3友善

友善可描述为人与人之间的友爱。

个人充实的生活只有其同周围的人建立起多个个体之间非自我中心的关系才有

可能实现。

个人在社会中是相互依存的。

个人生活的完满依赖于人与人之间丰富的交往和积极互动。

社会工作者要推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善。

4 幸福

社会工作是增进人民福利的一种方法。汉语―福利‖一词的含义是恩惠和善行。幸福的获得在于个人的福利有所保证。有关至高人类幸福的哲学体系是功利主义。它认为个人的主要或者说唯一动机是寻找快乐和逃避痛苦。

社会工作者的作用是积极建立更适宜的环境,促进人民的幸福。

5 民主

在古希腊﹐构成民主一词的―demos ‖是指较贫困的人。

民主政治不是政府给人民的﹐而是由人民(可能富有也可能贫困)赋予政府的。―民主‖用于同―权威‖相对应。

民主政治只是获得其它价值观﹐特别是正义和自由的方法。

民主的含义

民主政治支持多元论。民主政治接受并推动多元化的社会,这种社会不仅能容忍多样化, 而且在共同文明的范围内鼓励多样化。

民主政治借助于合理的手段去解决冲突。它反对暴力和压迫。

民主政治允许基于大多数人的意愿﹐通过变迁和改革改良社会体系, 而同时少数人也能受到法规或法律的保护。

民主政治播种平等﹐因为每个公民都有选举和被选举的平等权利和机会。

社会工作与民主

社会工作是在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中演化出来的﹐顺理成章地﹐它也釆纳了许多民主政治所赞同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被认为是在政治制度中运行的一个专业。所以﹐社会工作者趋于认同民主政治制度﹐并寻求通过宣传改革或组织推进社会中不同群体的人的利益的社会行动来改善民主政治制度的功能。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运用民主政治提出的价值观是显而易见的。如:案主自决。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价值

一、价值的界定

巴勒特:价值是指被认为好的或应当追求的东西,是一种主观判断,其间杂有情感因素。

史魄林:社会工作价值是一种与理想的目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有益于人群的最终状态相关的态度。

价值就是人们对社会中一切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或评价。

社会工作的价值

二、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总体界定(自学)

1、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意义

2、价值和社会工作者

3、价值和知识

4、价值和技术

社会工作价值:是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过程中所应抱持的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规定了社会工作的性质、目标和意义,也规定了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还规定了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社会工作者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以及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所应持有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就是指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一整套指导其实践的原则和理念。

价值观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就社会工作本身而言,―价值被认为是社会工作定义的基础,它们同时被看作是它的唯一基础或不可缺少的基础之一。它们还被认为是社会工作技术的源泉,是对某些人进入某种职业的动机和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互动的特征、关系的解释。总之,在社会工作中的结构中,价值被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就社会工作者而言,社会工作者被高登斯坦描述为―价值注满的个人‖。

对社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而言,价值与知识共同构成社会工作的基础,并赋予社会工作以生命力

三、价值和反价值

1、操纵

2、家长作风

四、社会工作价值的结构

1、社会工作的一般价值

2、社会工作自身的价值体系

3、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五、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1、新教伦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2、人道主义----高扬以人为中心的旗帜

3、乌托邦思想

4、社会福利概念

六、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

1、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

2、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

3、泰彻的价值体系

4、三种价值体系的比较

(一)高登(Golden)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1)个人应受社会的关怀;(2)在这个社会的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3)他们具有相互的社会责任;(4)对每一个人来说,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人类需要,但是每一个人在本质上又是与众不同的;(5)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属性是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实现每一个人的全部潜能和他和社会责任;(6)社会有责任提供各种方式,克服或阻止在个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的自我实现的障碍。

(二)比斯台克(Biestek)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1)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2)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会、审美和精神方面具有天赋的潜能和权力(3)人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天生的驱动力和义务(4)人具有选择的能力,并且由于其有自我实现的义务,他具有自我决定的权力(5)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并且他有这样被考虑的权力和需要(6)为了其潜能的实现,人有要求合适的手段的权利(7)每一个人需要在其社会提供的权力和社会保证的机会方面和谐发展,以满足他在身体上、心理上、经济上、美学上和精神上的基本需要(8)人的社会活动在其自我实现的斗争中是重要的(9)社会有义务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10)社会通过其个体成员的贡献有权力变富。

(三)泰彻(Teicher)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1)每一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2)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3)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影响他人的决策(4)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赋(5)每一个人都应该公平地分享对物品和服务的控制(6)对于为了理性行为所必需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完全的自由获得的权利。

七、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

1、社会一般价值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矛盾

2、不同学派关于社会工作价值的争论

3、不同主体在社会工作价值问题上的摩擦

4、社会工作实施过程中的价值冲突

尽管西方学术界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争论很多,但大家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基本一致的。这主要体现在上述6种关于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论述都包含着如下几点基本内容: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对个人的尊重;案主的自决权;相信案主有改变的能力;提供给案主认识和发掘自身潜能的机会;尊重个人的独特性、隐私和意愿;帮助个人适应社会的变化,等等。

八、我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构建

1、我国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1)社会主义人道主义2)中外有价值的社会理想、社会福利思想3)―三个代表‖思想

社会工作的价值

2 、我国社会工作价值的基本内容

1)社会价值:教化、供养、发展、保护

2)专业价值:专业、接纳、自觉、个别化、尊敬人

3)专业伦理:是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

4)操作守则

第三节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念及其应用

一、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基础——价值观理论

二、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基础——对价值观的实践运用

一、社会工作价值

(一)价值的定义

价值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和―偏爱的事物‖。

―个人或集体所秉持的偏好行为的系统表述。它喻示了对生活的特定手段、目标和条件的一般偏好常伴有强烈的感受。‖价值观的特点能总结如下:

1、价值观是抽象的、不可证明的;

2、价值观是受感觉主宰的;

3、价值观是选择目标的准则;

4、价值观十分重要它

构成专业守则的基础。

学习活动

在下面是价值观陈述的句子上划一个圈。

1、夫妻收入的最佳比例是2:1

2、市场经济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选择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3、她更愿意全时工作而不愿照顾婴儿。

4、24.5%的家庭中丈夫的收入占到了夫妻收入总合的70%以上。

5、婚前性行为不好。

?许多人类服务专业的工作都基于无价值取向的假设。与此相反﹐社会工作完全认识到价值观在其实践中的重要性。?对你来说重要的是认识到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发挥作用的五个价值观体系。

?在现实中这五个价值观体系有复杂的相互作用﹐社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面对这些不同的价值观来工作。

社会工作者面对的五种价值观

1、社会的价值观

2、案主的价值观

3、机构的价值观

4、社会工作者的个人价值观

5、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

社会的价值观

?在一个社会里﹐很难有一套社会各组成部分都赞同的价值观。多样化是常态。

?社会背景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案主、社会工作者、机构和专业所秉持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基于我们专业总的目标和哲学基础﹐社会工作者要在社会中推行特定的价值观﹐如相互帮助和民主的价值观为己任。

?国际社会工作认同的社会价值观中,―社会公正‖指的是社会工作者追求社会变革,特别是与弱势群体一起努力,并代表他们寻求社会变革

?你认为中国人一般秉持的有特色的价值观是什么?

案主的价值观

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必须面对不同的案主﹐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人价值观体系。案主所秉持的价值观会影响到他的态度、感受、想法和行为。在一些个案中﹐案主的问题涉及到他们的价值观体系同他们的父母、学校﹐甚至社会的价值观体系间的冲突。

社会工作者用什么其它的方式去帮助案主解决与他人间的价值观冲突呢?

机构的价值观

?机构的价值观反映在机构的政策声明﹐行政管理程序和方案内容之中。

?机构的价值观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与专业的价值观或案主的价值观相符合。任何时候只要有价值观冲突﹐社会工作者就必须要学会谈判并达成妥协。

列维关于组织和机构的价值:

?组织和机构应及时、充分、不带偏见和歧视、民主地执行他们的计划、法规和其他被认可的功能

?组织和机构应适应人们希望改善的需要,通过机构的规章制度或其他认可的责任提供服务

社会工作者的个人价值观

?作为一个人﹐社会工作者必须承认他们的价值观体系会渗透到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个人的价值观在工作中的不恰当涉入应当受到控制。

?为了使社会工作者将个人的价值观放在一边﹐社会工作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体系。

?选择接受社会工作训练的学生也应尽早检验他们的价值观体系是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体系相融合。

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有区别于他人的﹐密切相连的价值观体系。可以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这一专业的灵魂。?当一个人进入这一专业时﹐承诺遵循专业的价值观是其义务。决定某一行动是否恰当一定要看其是否与专业的价值观相一致。

?社会工作者利用的知识和技巧也应与专业秉持的价值观相一致。如果专业价值观与上面提到的不同的价值观体系有冲突﹐那么应该优先考虑的是专业的价值观。

3 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最流行的方案是由Charles Levy提出的。他将价值观﹐从较抽象的到较具体的分成三类。这三种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分类是﹕

?对人的偏好

?对与人有关的结果的偏好

?对与人有关的工具的偏好

对人:这是指社会工作在理解人的本性方面的信念和价值观。

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是独特的

列维(Levy):

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身体、情绪和精神的健康每一个人都有公民和法律的权利

每一个人都应享有社会福利对需要帮助的人应给于应有的同情和关心

每一个人或群体既有其独特性、也有共同的特性每一个人都有其尊严

价值澄清认识:

情境一、你的案主是一位三十五岁的已婚男性,因为打性骚扰电话而被法院判定必须接收心理辅导。当你向他做自我介绍时,他显得非常不安而面红耳赤。

情境二、你和一群AIDS的患者开始第一次团体

情境三、你要成立一个以协助有暴力倾向父母的团体,目前在做招募前的会谈工作,医院因为一位四岁的孩子莉莎的状况,而将他的父亲欧先生转介过来,因为在一次情绪发作的时候,欧先生将莉萨扔向墙壁且造成骨折和肋骨受伤。

问题:你在过程中所体念的感受和态度是什么?

对与人有关的结果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与社会有关的理想。

如:与正义理念有关:公正、公平

公正、周到、适宜及创造性地利用组织和机构的权威、资源和机会

与民主价值观有关﹕平等参与

平等的接纳所有的人和不同的群体,以便尽可能地提供服务、计划和机会

对有关人的工具的偏好

这些是指社会工作在与人交往时所观察到的原则。这些原则相对于较高层次的价值观来说是工具性的。

与人道主义价值观有关的﹕1、归属的需要;2、对同类的责任

对需要帮助的人应给于应有的同情和关心

?与自由价值观有关的﹕3、案主自决

?与正义价值观有关的﹕4、社会公义

4 社会工作专业守则

社会工作专业守则适用于社会工作者与人打交道的工具偏好。这些守则将价值观转化为监管专业工作行为操守的原则。

社会工作伦理

伦理与专业伦理

伦理是人们的行为标准和准则,对人们行为具有制约作用。

个人伦理指个人对其群体相对的与相互的关系,以德行为中心,并随社会发展而细分为家庭伦理、社区伦理、环境伦理等。

专业伦理一般也称为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的行为规范或准也是以社会伦理为基础,结合行业本身特点,形成特定的群体行为规范.

专业伦理指专业团体对案主的专业关系与服务关系,以责任为中心,又可区分为企业伦理、科技伦理、行政伦理、助人专业伦理等。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是指作为社会工作者在一定的专业情境中与他人交往时所应当遵循的准则。

包括对案主、同事、实务机构、专业和对社会的伦理责任和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等方面。

对案主的伦理责任:持守对案主福祉的承诺;尊重案主自决权;尊重案主知后同意的权利;具备应对多元文化的能力……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同事;持守同事共有资料的保密责任;数据处理的谨慎;妥善处理同事间跨专业的合作和争议……

在实务机构中的伦理责任:提供符合能力的咨询和督导;负教育和训练责任;公平审慎的绩效评估;个案记录正确、讲时效、重保密和妥善储存……

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能力的强化、发挥、依其所能提供服务;包容,不应歧视;个人行为不干扰专业任务;诚实不诈和不诱骗……

对专业的伦理责任:专业廉正(知识技巧和价值)之追求;专业廉正的促进;评估和研究的坚持与促进……

对社会全体的伦理责任:参与公共事务;参与社会和政治行动;促进社会福祉和正义;协助解决公共紧急事件……

社会工作伦理有以下三个特点:

?从实施范围看,专业伦理主要表现在实际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中间,也就是主要表现在―走上社会‖的成人的意识和行为中。

?从内容上看,专业伦理与职业要求和职业生活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往往表现为世代相袭的职业传统,形成人们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

?从表现形式上,专业伦理比较具体、多样,有较大的实用性。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

1、它是社会工作者自我约束和自我鼓励的道德规范;

2、它是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准则,也是服务对象要求社会

工作者协助的依据;3、它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共信的保护和保障的标准,也是与其他专业者共信互信的媒介;4、它是社会公众评价的标准;5、它是社会工作专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从业人员团结合作的基础。

社会工作伦理与社会价值观的区别和联系:

价值与伦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价值不等同于伦理,价值关注什么是好的、善的和有意义的,伦理则涉及什么是正确的和恰当的;第二,价值讲的是人的信仰,而伦理讲的是怎样对待并且应用这些信仰;第三、伦理与价值虽然不同,但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伦理的核心是善,而善恰恰又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伦理来源于价值并且与价值保持一致。伦理是操作层面上的价值,是把价值观念转变为行动的行为守则。

专业守则

专业守则也叫操作守则。是更微观层面上的社会工作价值,是在各个层面上的价值理念的具体应用,表现为社会工作的各种原则和技术。

比如:有利益冲突的时候怎么办?

服务的付费怎么处理?

与诽谤侮辱性有关的行为怎么处理?

专业守则可以具备的四项功能:

1.指导实践者面对工作中遇到的两难处境,可能也包括道德问题。

2.向案主和可能的案主提供一些理念﹐使他们能用来评估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诚实正直。

3.监管实践者与案主﹐与同事﹐与其它专业人员,与雇主和与社区有关的行为。

4.为督导或其它

专业人员赞扬与评估实践者的活动奠定基础。

回顾: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功能

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实务中具有重要作用:

(1)社会工作使命的本质。

(2)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同事和社会的关系。

(3)社会工作者服务方法的运用。

(4)实务工作中伦理两难的解决。

社会工作使命的本质。

1、专业的创始者和现代的实务者都深信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帮助生活困难的人。

2、社会工作并非纯技术性的,而是有价值基础的,旨在通过各类服务来协助弱势人群。

3、社会工作的价值并非随机或易变的规范,也非外在社会价值观的反映,而是对集体责任的思考,隐含了社会工

作者在社会中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同事和社会的关系。

1、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影响到与案主、同事、社会成员的关系。

2、有些工作者会选择他们认定的受害者给予帮助,有些工作者选择对犯罪者进行帮助,有些工作者选择为低收入

家庭服务,有些工作者则选择为富有家庭服务。这些选择都会受到社会工作者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工作者服务方法的运用。

1、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也影响到服务方法的选择。

2、有些社会工作者偏好对行为偏差的少年运用当面对质的技巧;另有些社会工作者则批评当面对质技巧缺乏人性

化的考量,强调案主自我决定权。

实务工作中伦理两难的解决。

1、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会影响到如何解决专业责任与义务冲突时发生的伦理两难。

2、伦理两难通常涉及到价值冲突。如,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尊重案主自决,另一方面又要遵守虐待儿童须通报的

法规。

3、社会工作者的最终决定是基于其对社会工作价值本质的信念,尤其是有关特定专业责任与义务何种优先的考虑。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功能

社会工作者如果在实务工作中无法察觉自己的价值观在起作用,则容易致使助人过程产生五种偏差。

(1)社会工作者侵犯了案主自主权;(2)造成案主内在的罪恶感;(3)许多案主会拒绝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甚至不愿再接受社会工作者的协助;(4)当案主价值观与自己的价值观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将无法向案主提供必要的支持;(5)社会工作者有时会强调机构或文化的价值观,而此种价值观却与案主的价值观相冲突。

总结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之所以重要的理由:

(1)社会工作源于对特定价值观的坚信不疑;

(2)社会工作者不可避免地要同社会中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一道工作;

(3)社会工作者在冲突出现时要优先考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能力测试: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础是(BC)。

A.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B.社会主流价值

C.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追求

D.社会工作理论

E.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应用

下面三个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价值观原则:

(一)接纳——接纳案主;(二)自决——案主自决;(三)保密——为案主保密。

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原则

(一)接纳案主

社会工作者在个案工作中感知和处理真实的案主﹐包括他的长处和弱点﹐适宜的和不适宜的品质,正面的和负面的感受、态度与行为。

接纳原则的精神在于尊重和接纳案主整个人。

接纳案主并不是说你要接受他们的行为或赞同他们的价值观。

A.接纳的功能

从专业工作者的角度看:

接纳能帮助社会工作者理解真实的案主﹐能使其工作更有效。

从案主的角度看:

接纳能帮助案主从他的防卫中解脱出来﹐使案主感到安全并能表白自己﹐使他能用更为现实的方式面对自己和自己的问题。

B.接纳的障碍

不能接纳自我自我中心偏好和偏见

C.接纳和赞同间的混乱

我们每个同学都会考虑:接纳案主的不当行为是否会鼓励这类行为再次出现?

我们必须清楚:接纳不同于赞同。

给予接纳不意味着社会工作者不评估案主的行为或不阻止破坏性行为。

社会工作者最重要的是:将个人的价值观同行为分开。

要评估案主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去帮助案主评估他自己的行为(自我评估)

(二)案主自决

1.案主自决的内容

(1)自决

案主自决被界定为:社会工作者要在实践中认识到,案主具有自由地做选择、做决定的权利。

这一原则植根于能力取向的观点﹐其理论背后的假定与信念是:案主有能力成长和改变﹐并能负责地使用自由。人们如果不能对其自由选择负责﹐就不能真正有道德和负责任。

对―案主自决‖三点诠释

A.影响案主自决的因素:社会工作者对助人角色和助人过程的洞察力;B.有关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性质的观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与案主的助人关系,更多地被看作是伙伴关系;C.案主自决不是绝对的。

2.案主真的能自决吗?

(1)案主有能力自决吗?(2)外部环境的限制不利于案主自决。(3)非指导式的社会工作事实上很难运作。3.案主自决权力的两个前提:

(1)案主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2)自决的方向和后果对案主绝对无害。

案主自决

4.在贯彻案主自决的原则时要注意四点:

首先,应该让案主清醒地认识到有多种选择可以用来解决其个人面临的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其次,案主自决意味着是案主,而不是社会工作人员是解决问题的主要人物。(平等的专业关系与―救治幻想‖);第三,案主自决的原则并不是禁止或限制社会工作人员提出意见或建议;第四,在某些工作领域,社会工作人员要行使保护社会的功能,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案主自决的原则可能仍然是有效的,因此,仍然应该鼓励案主自决。这些领域包括监狱、缓刑和假释等

(3)为案主保密

保密原则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要保守与案主有关的并透露给社会工作者的秘密资料。

A.保密的保护性规定

以下是社会工作者应该遵照执行的四个一般性的保密规定﹕

1、社会工作者可以同他人分享案主透露的秘密的前提条件是﹐有不需案主同意却必须这样做的专业理由。

2、社会工作者应完全告知案主,在特定情景下保密是有限制的﹐他们也应告知案主获取资料的目的﹐及会怎样用这些

资料。

3、社会工作者在录音、记录、或准许第三方观察他们的活动之前应征得案主的同意。

4、社会工作者应保护案主的资料不在不适当的场合泄露﹐如在不受保护的环境或同不相干的人讨论案主的情境。

绝对保密与相对保密

(1)绝对的保密是指除非案主书面授权或法律要求,否则不能以任何形式向任何人泄露案主讲述的任何信息。

(2)除了基于强迫性的专业原因,社会工作者对服务过程中的所有咨询都必须加以保密.

所谓―保密原则‖更多的是指相对保密。

B.与保密有关的其它的考虑

保密原则要在实践中遵守还有一些其它的考虑:

保密的权利不是绝对的;保密不受法律的保护。

举例:遵照法庭的命令﹐社会工作者必须向警察或法庭提交资料。唯一的处理方式﹐是不要在其中保留非常敏感的资料。

2、做价值观决定的指导

(1)价值观决定中的困难

社会工作者做好的社会工作实践时通常会面对各类价值规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发上。下面我们讨论其中的一些困难。

A、决定的后果不能预期。

社会工作者在对干预后可能境况无法预知的情况下所面临的伦理困境

B.价值观常常冲突

1)社会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的多重性带来的伦理价值上的冲突

2)社会工作职业界限中的伦理困境如:朋友关系

3)社会工作职业价值与社会一般人群价值之间的伦理困境

4)社会工作职业价值与社工个人价值之间的伦理困境

C、案主有限知识与案主自决权利之间的矛盾带来的伦理困境

D、―为案主保密‖原则给社会工作者带来的伦理困境

E、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利益之优先权‖发生冲突时的伦理困境

(2)更好地解决价值观两难处境的策略

(1)处理这种价值矛盾的第一步是确定它的存在。

澄清社会的价值观:法律规范优于道德情感、社会公共利益优于案主个人利益

(2)澄清个人的价值观。社会工作人员应该向案主讲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并允许案主对此进行讨论,以达到影响案主的目的。

(3)当社会工作人员的个人价值与社会工作的行业价值相矛盾的时候,可取的做法是以社会工作的行业价值为指导向案主提供服务。

(4)应该鼓励案主探讨他(她)的价值,并把他(她)的价值与可能的选择方案联系起来思考。

(5)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一个有效的原则就是让案主去做他(她)想做的事\满足他(她)的需要-只要他(她)不侵害他人的利益。

(6)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把社会工作的道德伦理原则按照其重要性的程度排成序列,当在两个价值之间难以取舍的时候,社会工作人员应该首先服从其重要性排在前面的那个价值原则。

道德原则优先次序

?社会工作价值序列

原则一保护生命原则;原则二差别平等原则;原则三最小伤害原则;原则四自主自由原则;

原则五生活品质原则;原则六隐私守密原则;原则七真诚原则。

雷莫:

生存第一原则生存权优于自由权自由优于幸福个人优于团体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基础与知识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与功能

一、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

(一)什么是理论?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概念的和判断所组成知识体系与解释系统。它从一般水平和较高知识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及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

●理论最早是由一种猜想、假设发生,经观察、推理证明、归纳为一般化的原则,演绎和归纳是任何理论必经的途径。(李迎生)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

1.描述

对食物或现象的状态及其变化发展做出比较科学的描述,帮助人们了解一定事物或现象。

2.解释

依据一定的理论对事物进行判断、寻找原因及影响因素。依据的理论不同,作出的结实和判断不同。

3.预测

根据理论所揭示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就能通过调查所掌握的事实,对特定事物或现象的未来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

3.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

进行工作经验总结,可以提示乃至提供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程序及技巧。

4.发展新的理论

一是对原有的理论进行补充、完善;二是否定原有理论建立新的理论。

理论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是否有―一个理论体系‖,是衡量一个专业能否成立且获得社会承认的重要标志。

●其次,社会工作理论对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解决案主问题能力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工作专业对知识基础的要求

●培养和建立专业价值观与职业伦理,即在―助人‖之前也必须学习―做人‖。

●掌握一般的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能从跨学科的视野去认识复杂社会环境下的个体、群体和社区等问题,对人的需要做出正确的评估。

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的特性

科学性实务性整合取向(多元化)

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建构

(1)解释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论和知识

(2)有关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的理论

(3)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与职业伦理

(4)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模式

社会工作的理论的作用:

●将理论用于实践中,或利用理论来解释、分析乃至指导助人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和情境,以改善个人及社群的社会功能,促进人与社会环境间关系的和谐。

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脉络:

●20世纪20年代以前: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影响几乎完全来自于社会学或政治经济学;

●20世纪20-30年代,主要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影响社会工作领域;

●20世纪60年代以后,政治学、经济学、公共行政理论广泛应用与社会工作领域;

●20世纪70年代,系统论、生态学理论不断繁荣着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

●20世纪80-90年代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女性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学说,社会建构理论成为社会工作专业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

大卫.豪(David Howe)发展七阶段:

―‖第一个阶段:调查―‖第二个阶段:精神分析学―‖与―‖第三个阶段:精神分析学派功能主义者学派―‖第四个阶段:获得―‖第五个阶段:盘点―‖第六个阶段:理论统一―‖第七个阶段:理论归类阶段二、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一)戴维·豪的分类

1.为(支持)社会工作理论(theories for S.W)

是指那些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要素进行解释的理论,包括关于人及社会本质的理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社会结构、社会规则、社会制度的理论等。它们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他的服务对象及其所生活的社会,满足他们的需要。

2.社会工作理论(theoryies of S.W)

是指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论。

佩恩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为实践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理论‖,―实践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理论概括。(二)马科尔姆·佩恩

●划分―实证主义‖和―后现代理论‖。

1.实证主义

强调认为客观世界是可以测量的;是一套判断知识有效性的规则,它相信只有从我们的经验或观察中找到的东西才能是―知识‖。它认为价值与知识无关,科学是价值中立的。

忽略了差异性和独特性,强调人的客观性而忽视了人的主观性。

2.后现代理论

认为所谓―知识‖,只是人类用象征性的观念、词语对现实进行的表述。

●注重个人的经验知识是权力的反映。什麽是知识?谁说事实是这样的?

(三)蒂姆斯(W· Timms)

外借理论与实务理论

外借理论:来自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经济学、精神医学等。如:结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系统理论……

实务理论:来自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是直接用于指导社会工作实践与达成社会工作的目标的。如:问题解决理论、案主中心理论、任务中心模式……

----外借理论

1、经典社会学家有关福利思想

途尔干(道德福利)、斯宾塞(社会福利)、韦伯(国家福利)

2、当代社会学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帕森斯(功能主义)、约翰(符号互动主义)、福柯(权力-知识理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等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人类动机的研究……

4、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

哈贝马斯的批判学说等

5、女性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激进主义的女性主义

6、后现代主义学说

主张解构现有的标准,强调重新认识思考,而不是重新确立

实务理论

即直接实现社会工作目标的理论与行动模式,又称为―助人模式‖。

它包括:助人理念、评估、计划、干预和事后评价的方法。干预的具体策略。

●两种亚理论:

(1)评估理论:问题界定和分析等(个案、社区)

(2)干预理论

——致力于微观体系的改变和宏观体系的改变

——其核心是―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心理学应用)

2)功能派个案工作(强调―能动性功能‖)

3)问题解决模式个案工作(一生面对的过程)

4)行为修正模式

●任务中心治疗模式、危机干预模式、存在主义模式、完型治疗模式、生命模式和交流互动分析模式

(四)皮拉利斯(Pilalis):三分模型

从抽象到具体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1、宏观理论

是对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本质、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机制进行综合性的阐述,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等。

2、中观理论

3、实践理论。

中观理论包括:

(1)解释性理论

即着重于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的某一侧面进行专门概述,包括心理社会理论、活动理论、标签理论等。

(2)介入模式理论

着重于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尤其是过程的说明和指引,如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任务中心理论,危机干预理论、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等。

3、实践理论

主要是对社会工作具体技巧和操作方法的说明,如循环提问法、问题外化法、重写故事技巧,等。

第二节精神分析取向社会工作理论

----1887年,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开始影响社会工作,60年代成为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聚焦在个人层面。

一、主要观点

(一)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构成。后者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

(二)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者之间能够保持和谐平衡状态,人格就是完善的,就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实务原则

(一)个别化原则(个人的早期经验都不同)

(二)与受助者签订治疗协议

(三)为受助者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

(四)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

(五)要倾听和感受助人的想法与感受,给予他支持、接纳与理解。

三、应用

●精神分析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1)治疗情境的建立(2)治疗关系的建立(3)治疗性对话

精神分析取向社会工作理论

1.( E )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且潜藏于潜意识中。

A.存在主义

B.生态系统

C.社会支持

D.认知行为

E.精神分析

2.精神分析理论对社会工作专业早期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实务原则是(D )。

A.自由联想

B.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协议

C.为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和支持的环境

D.个别化原则

E.倾听原则

3.一个公司女职员,最近感到工作压力太大,在公司里她也感到同事们都不理她,男朋友也离她而去她最近常做噩梦,梦见一个大雪的夜晚,她站在路旁叫不到出租车。所有这些都认她感到非常沮丧,对工作和生活感到非常失望。治疗师采用( C )方法对她进行治疗比较合适。

A.认知行为

B.人本主义

C.自由联想

D.增能

E.社会支持网

4.精神分析理论所强调的( A )原则,直接影响了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对个人价值的尊重。

A.个别化

B.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协议

C.为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和支持的环境

D.自由联想

E.倾听

第三节认知行为理论

●来自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它的基本取向:将心理与行为分离。

●源自阿尔弗德.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 theory)

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将心理与行为分离开来。

?行为主义者认为,除了些天生的反射行为,我们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人类可以学习新的行为、改变旧的行为,而促使个体学习的动机为强化。

?在行为主义这里,人的行为是可以被控制的,行为理论常用的干预技巧为,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冲击疗法等等。

(二)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on theory)

?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所以,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