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

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

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将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重量变(重),体积变(大),放在水中是(沉),沉浮状况(没有)改变。

5、在日常生活中,(萝卜)(木块)(泡沫塑料)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小石子)(橡皮)(铁块)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沉的。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体积)(材料)都有关。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9、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4、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而且方向(相反)。

1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6、(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7、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

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不同液体)对物体

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9、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20、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21、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2、一个物体重5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60g,这个物体会上浮。一个物体重10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80g,这个物体会下沉。

23、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24、测量比较液体密度的仪器叫比重计。

25、科学探究要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过程。

26、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二、连线

淹不死人的湖改变物体的体积

钢铁造的轮船改变物体的重量

潜水艇改变液体的密度

下沉,在乙水槽中马铃薯上浮,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答:两个水槽中的水不一样,一个是清水,一个是浓盐水。你有什么办法让甲水槽中的马铃薯浮起来?答:加食盐。你有什么办法让乙水槽中的马铃薯沉下去?答:加清水。

第一种方法:放入马铃薯,观察基在液体中的沉浮。上浮的是浓盐水,另一杯是清水。

第二种方法:各取相同体积的液体,放在天平上称,质量大的是浓盐水,质量小的是清水。

第三种方法:各取两滴液体,滴在铁片上加热,液滴变干后,在铁片上有白色物质的是浓盐水,另一种是清水。

9、通过塑料块和石块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情况。

我知道: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在水中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在水中下沉。

四、问答题

1、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课本P4)

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

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简记为:轻大浮)

4、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5、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答:能。把物体做成实心的物体,物体在水中是沉的;

把物体做成空心形状、船形或盒形,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

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

7、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

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造

成大轮船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

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物。

8、我们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课本P9)

答:①在小船底部粘上一些橡皮泥;②将小船的底部做成斜锥体;

③可以在小船的四周加上船沿,使小船的四周重量相等;

④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保持船的平稳。

9、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课本P14)

答: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0、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P14)

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

11、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

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石块放入水中下沉了,是因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

12、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P16)

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3、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一个沉,一个浮,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答:用同一个马铃薯做实验,此时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只与所浸入的液体有关。马铃薯在清水的杯子里沉;在浓盐水(糖水)中浮。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P20)

答: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下沉,相反要上浮;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要下沉;相反要上浮。

16、我们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的感觉重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这是因为水桶在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

17.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质量有关。

19、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上浮的原因。

答: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浓盐水轻,马铃薯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所以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是上浮的。

20、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你有什么办法主橡皮泥浮起来吗?

答:(1)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碗形;(2)把橡皮泥放在木块或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物上。

第二单元热

一、填空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而是衣服起到了(保温)作用。

1、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晒太阳、吃热的食物等方法来保暖。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4、许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5、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6、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7、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8、(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

9、同体积的冷水比热水重。

10、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11、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的。

12、钢条、木块、空气中,传热性能最好的是钢条,传热性能最差的是空气。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13、有的物体需要散热,这时要尽可能加快热传递,有的物体需要保温,这时要尽可能减慢热传递。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当物体受冷后,微粒运动减慢,微粒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15、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都架在(滚轴)上。

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17、装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会(下沉),装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会(上浮),这说明同体积的热水比冷水(轻)。水在变热过程中,如果水温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

二、选择

1、下列哪种现象是液体的冷胀原理造成的。(A)

A、水管冻裂

B、沸水外溢

C、河水结冰

2、下列哪种现象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冷胀原理。(B)

A、热气球升空

B、瘪了的乒乓球烫鼓起来

C、气温计液柱上升

3、下列物质中,(C)的热胀冷缩本领最弱。

A、空气

B、水

C、铜球

4、选出最容易传热的物体(B)。

A、玻璃

B、铝合金

C、陶瓷

5、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A)的方式传到地球上的。

A、辐射

B、对流

C、传导

6、坐在炉子或取暖气旁边,脸立刻感到热,说明热主要是以(A)的方式传播的。

A、辐射

B、对流

C、传导

7、下列物体中,热的良导体是(CEF),热的不良导体是(ABD)。

A、玻璃

B、橡胶

C、铜片

D、石块

E、铝勺

F、钨丝

8、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B)。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C、这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

9、冬天,我国北方地区房子里的暖气应安装在房间的(C)。

A、上方

B、中间

C、下方

10、铜、铁、铝三种金属中传热速度最快的是(A)。

A、铜

B、铁

C、铝

三、连线

烧开水热辐射晒衣服热对流烤火热传导

烧开水热传导

用热水袋取暖热对流火炉上的锅会烫手热辐射

四、判断

1、热传导一般是在固体中发生的一种传热方式。(√)

2、钢条加热时会伸长变细。(×)

3、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五、实验操作题

(一)按实验步骤分析

把一个内径比铜球直径稍大的带柄环固定好,使铜球放在铜圈上时,铜球能顺利穿过铜圈。移出铜球,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

再将铜球放在铜环上,铜球不能穿过铜环。

把铜球浸入冷水中后,再将其放在铜环上,铜球能穿过铜环。

这个实验说明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有什么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方法1:把橡皮泥做成船形。

方法2:在水中加盐。

1、用电茶壶烧开水,为什么水不能装得太满?

答:为了防止水加热后因体积膨胀而溢出来,所以水不能装得太满。

2、一火炉上有一茶壶,一个学生坐在火炉旁伸出手到暖,这里面的热传递方式有哪些?答:热辐射至男孩子;热传导至茶壶;热对流至周围空气。

3、家里来了客人,我给客人倒了一杯热水,客人没喝,这杯水就慢慢就凉了,直到与室温相同,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热量从热的水中跑到了房间的空气中。

4、图为:同样的两个插有玻璃管的烧瓶分别放入冷热水中。

这个实验说明了: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

5、我们怎样能观察到热的传递方向?

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发现离酒精灯近的第一根火柴掉下来了,接着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都掉下来了。由此推测热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6、有三种材料,它们分别是铁板、塑料、木头。用手分别触摸它们,感觉很凉的是(铁板)。这是因为(铁板的导热性能好,它能很快地把手上的热量带走)。

如果要制作一个食物低温保鲜盒,我会选择(塑料)材料。

1、冬天里,我们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

起来的?

答:如运动(跑步)、晒太阳、烤火、加穿衣服、吃食物、取暖器取暖等。

运动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取暖器、太阳等为我们带来热量;吃入的食物给我

们提供能量;衣服能起到保温作用,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量散发出去,又阻

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4、衣服会给我们带来热量吗?如果不会,为什么我们穿衣服会感觉到暖和呢?答:衣服不会给我们带来热量。人们感觉到热是因为热量是人体自己产生的,

衣服只是有保温的作用,使温度不会散失,所以我们感觉到穿衣服会暖和。衣

服本身不会产生热,但它能保温,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散发出去,还可以阴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5、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为什么夏季绷得比较松,冬季比较紧?

答: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夏季由于热胀变长较松,冬季由于冷缩变短较紧。电线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物体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

答: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8、举例说明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答: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热辐射、热传导、对流。晒太阳是会感到温暖是热辐射,手冷时抱一个热水袋手会迅速变热,这利用的是热传导;将热水晾凉利用的是对流。

10、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

答:为了防止胎内空气受热膨胀而引起轮胎爆破

1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我们有哪些方法?(P28)

答: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放在火炉上加热;放在热水中。

14、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P34)

答: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明显。

15、怎样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P36)

答:①用一个铜球和一个铜球刚好能通过的铜环。②用酒精灯加热铜球;

③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④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

⑤铜球冷却后,又能通过铜环了(简记为:①准备;②加热;③试过;④冷却;⑤试过)这个实验说明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热是怎样传递的?(P40)

答: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给另一部分。

18、铜、铝、钢这三种材料的传热性能怎样排序?哪一种是最好的导体?(P44)答:铜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钢。

19、水泥路面为什么要做成一块块的,而且块与块之间还留有缝隙?

答:因为水泥路面也有热胀冷缩现象,如果没有预先留下整齐的缝隙,水泥路面会因热胀冷缩被拉得四分五裂,整个路面就会损坏。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一、填空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2、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3、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晚上(12)个。

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和(圭表)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5、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为使水鈡计时更加准确,我们可以控制滴漏速度。

6、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水鈡和(泄水型)水鈡。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和(盛水容器的形状是否规则)、(滴水的速度是否均匀)有关。

7、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8、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伽利略)证实了这一点。。

9、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重量)和(摆幅大小)无关。

10、伽利略第一个发现了摆的等时性,惠更斯造出了摆鈡。

11、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2、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线的长度,(摆长)是指从(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13、(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1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15、古代的人常用光影来计时。

16、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上午:由长变短;下午:由短变长,方向变化是由西向东移动。

17、水钟计时的原理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二、下面是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按步骤将下面的各个环节排序。

1、检验成果

2、寻找原因

3、制定计划

4、改进成果

5、实施方案

6、思考方案

6→3→5→1→2→4

三、判断

1、我们可以控制摆长,使摆动次数达到需要的次数。(√)

2、摆鈡一分钟摆动30次。(√)

3、摆长为20厘米的摆比摆长为30厘米的摆,摆动得快。(√)

4、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的速度一样。(√)

四、选择

1、现代社会计时工具有很多,但计时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A)。

A、电子钟

B、石英鈡

C、机械鈡

2、有一个摆鈡每天都要走慢几秒钟,要调整它应该(C)。

A、每天拨动指针

B、增大摆长

C、减小摆长

五、简答

1、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2、机械摆种隔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

答:是出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使摆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少,最终会停下来。

3、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

答:如果没有钟表,我有以下方法知道时间:1、看太阳和影子;2、烧香记时;3、植物开花的时间(花钟);4、上下课的规律;5、水钟;6、沙漏;7、滴漏等。

4、你会用哪些方法来说明时间过了一个小时?

答:我会用以下方法知道时间过了一个小时:1、两个课间加一节课是一个小时;

2、从上午自习到下午第一节课的时间是一个小时;

3、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4、

2、“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有关吗”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有关吗?

研究需要的材料:两个质量不同的摆、两根长度相同的绳子、铁架台。

研究的步骤:①将两个摆分别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绳子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观察并记下摆在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我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

3、“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研究需要的材料:一个摆、三根长度不同的绳子、铁架台。

研究的步骤:①分三次分别用三根绳子将摆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观察并记下摆在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

我的结论: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绳子越长,摆的速度越慢。

4、我能设计一个一分种计时器。

①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剪开(一个取上半部,一个取下半部);②将瓶盖上钻一小孔;

③将两个塑料瓶组装起来,标上刻度。(见课本56页)

5、日晷测时:

①在阳光下将日晷底板平放,按指南针指示的方向调整好方向,

②看底盘上的水平尺调整底盘的平衡,

③将日晷晷面与立柱的夹角按当地的纬度固定,

④观察晷针指示的时间点为几点几分,即为当时的时间。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一、填空

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2、(“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

释(昼夜交替现象)。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日心说”)其主要观点是(1、

地球是球形;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3、太阳是不动的,而

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其主要观点是(1、

地球是球体;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3、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4、(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5、(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6、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公转)。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7、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8、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9、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这种现象就是(恒星的周年视差),它证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10、(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11、(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12、(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13、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14、(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15、地球在自传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公转。

16、、最先证明地球在自传的天文学家是傅科。

17、最初观察到恒星周年视差的科学家是贝塞尔。

18、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古人观测到不同季节影子有长短变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球的公转。

19、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20、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21、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2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23、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二、填表题

三、简答题

1、有哪些事实说明地球在公转?

答:以下两个事实能说明地球在公转:(1)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2)恒星的周年视差。

2、极昼和极夜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答:地球的两极附近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是地球沿着倾斜地轴自转所造成的。地球自转时地轴与垂线成一个23.5度的倾角,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有6个月时间南极和北极其中一极总是朝向太阳,另一极总是背向太阳。朝着太阳的一极半年内全是白天,没有黑夜,形成极昼,另一极则全是黑夜没有白天,形成极夜。

3、对于北极星的“不动”,你是怎样解释的?

答:地球在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着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在自转或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所以就产生了北极星“不动”的现象。

4、在我国,一年中白天最长和最短的分别是哪一天?

答:在我国,夏至这一天,太阳正好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是我国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冬至这一天,太阳正好直射南回归线,这一下是我国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5、请根据《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课的研究,说明国季的成因。

答: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地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

6、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1).地球在自转。(2).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7、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和学说主要有哪些?

答: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观点:①地球是球体;②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③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

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观点:①地球是球形的;②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③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

8、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10、对于北极星“不动”,该怎样解释?

答: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11、为什么地球仪都要做成倾斜的样子?

答: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都做成倾斜的样子。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精选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 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 (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 (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7、(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不需要阳光和土壤。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的交换关系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 15、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 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 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3、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4、(1)食物链的举例。 答:①草→兔子→鹰 ②蔷薇→蚜虫→瓢虫→小鸟 ③落叶→蚯蚓→小鸟 ④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老鹰 ⑤水稻→田鼠→黄鼠狼→老鹰 (2)写出水田中的3条食物链。 老鹰狗尾草水稻小鸟老鼠蝗虫蛇 ①狗尾草→老鼠→蛇→老鹰②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③水稻→老鼠→蛇→老鹰 5、自然保护区。

完整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整理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种子发芽先看到种皮胀大,然后先长根,再长出叶。根会朝有水的方向生长。 3.植物的生长必要的条件: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5.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7.自然界里的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8.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9.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10.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1.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12.动物和植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比如,植物的根会朝向有水的地方生长;植物的茎和叶会朝向 有光的地方生长;植物的叶子会根据环境中水分的多少发生形态的变化等,以上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很好的实例。 13.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4.当一种生物灭绝,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5.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杀、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第二单元光和影 1.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 2.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点亮的白炽灯、太阳、点燃的蜡烛等。 3.光源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

五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同时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潜水艇靠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5.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或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9.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10.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11.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12.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3.(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把泡沐塑料块向下拉时:浮力=重力+拉力 14.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

科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科学》五上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养分)、(空间)等。 3、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果一种生物的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6、自然界是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7、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8、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9、会根据要求正确写出食物链 问题:1、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2、在“水稻田鼠蛇老鹰”这条食物链中,蛇遭到了大量的捕杀,你推

测一下这条食物中的其他三者会出现什么的变化?为什么? 第二单元:光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和屏)。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长短)、(方向)都要发生变化。一天中影子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 3、光是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挡光物会有影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生活中人们对光的反射的运用的例子有(汽车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望镜)等。 5、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们发现(凸透镜)和(凹面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不同);(深)色物体吸热快。 7、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 8、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9、深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强,(反光)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弱,(反光)能力强。 问题:1、你能想办法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小学五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改变)。 2、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4、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5、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6、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7、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增大)。 9、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10、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1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2、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3、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4、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15、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1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9、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0、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2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 第二单元 1、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到(保暖)的作用。 2、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5、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的(微粒)运动有关。 6、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都说明大多数金属都有这样的性质。 7、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如(锑)(铋)、(镓)。 9、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10、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 11、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递)。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7、(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苏教版五 年级下册科 学复 习 资料 第一单元 (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4、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6、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力点)(重点) 1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1、能够帮助人们 2、机械可以分成 (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3、复杂机械是由 (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5、 (杠杆)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7、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省力) 当杠 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费力);当杠杆的力点 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不省力不费力) 。 8、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 (钳子)(筷子)(起钉锤)(幵瓶器)(镊子)等。 9、斜坡就是一种(斜面)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0、斜面坡度(越小) 所需的拉力(越小) 。即坡度越(小)越(省力) 11、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 (刀)(叉)(针)(铲)(斧子)(螺丝钉)等。

13、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 14、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5、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省力) 16、利用轮轴原理的工具有(螺丝刀)(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等。 18、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滑轮叫做(动滑轮) 。 19、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不省力) ;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省力) 。 20、国旗是利用(定滑轮)升上去的。利用滑轮的机械还有(吊车) 21、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传动装置) 22、传动装置可分为(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 23、钟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齿轮传动) ;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链条传动) 。 24、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不同点:齿轮传动能改 变用力方向;不能较长 距离传力。链条传动不能改变用力方向;能较长距离传力。 第二单元 1、物体大多数是由(锥)(台)(柱)(球)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17、 滑轮)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带沟槽的轮子。 ;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

五年级科学课后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4、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5、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9、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10、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11、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12、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海水的含盐量比普通海水高出六七倍。 ★1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15、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糖浆。 16、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二、问答题: 1、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课本 P3)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课本 P4)答:答案同第一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 (课本 P6) 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5、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课本 P7) 答:能。把物体做成实心的物体,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把物体做成空心形状、船形或盒形,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 P7) 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排开量变大了】 1 7、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课本 P8) 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造成大轮船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货物。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卷一 一、我来填:(每格2分,共30分)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12 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2 个小时。 3、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北京时间。 4、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__向上_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__水的浮力________。 5、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___膨胀____,受冷时体积___缩小____,我们把 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热胀冷缩______。 6、物体的沉与浮与物体的___体积_____、__重量____、___材料___等因素有关。 7、热总是从__较热_______的一端向__较冷_______的一端传递。 二、我来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 )1、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3、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 )5、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 )6、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7、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8、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滚轴的作用是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 )9、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10、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午时三刻表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 )12、相同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13、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14、铜砝码能漂浮在水银上。 (× )15、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三、我来选择:(每题1分,共18分) 1、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 B )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2、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B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3、“傅科摆”可以证明…………………………( A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 4、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C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自身的重量 B、体积 C、颜色 5、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C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7、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B)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单元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20、第二单元热 21、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2、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精心整理)

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不需要阳光和土壤。 2、研究种子发芽与水的实验时,让一组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另一组保持干燥,叫对照组。(其他条件不变) 3、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等。 4、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同时也相互制约的。 5、仙人掌的叶子是刺状的,生长在沙漠地区;松树的叶子是针状的,生长在山区;香蕉的叶子宽而长,生长在热带雨林。 6、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 7、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择。当环境改变时,它们具有一定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环境的变化超出了生物的适应能力,就会被环境淘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8、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如捕食、竞争……)。 9、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的交换关系。 10、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1、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里的箭头表明能量流动的方向,是绿色植物吸收的太阳能通过食物链向消费者流动。 1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3、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4、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包含这个地区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3、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5、(杠杆)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6、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力点)、(重点)。 7、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 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 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不费力)。 8、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钳子)、(筷子)、(起钉锤)、(开瓶器)、(镊子)等。 9、斜坡就是一种(斜面)。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0、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即坡度越(小)越(省力)。 11、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针)、(铲)、(斧子)、(螺丝钉)等。 1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13、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 14、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5、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省力)。 16、利用轮轴原理的工具有(螺丝刀)、(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等。 17、(滑轮)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带沟槽的轮子。 18、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19、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省力)。 20、国旗是利用(定滑轮)升上去的。利用滑轮的机械还有(吊车)。 21、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传动装置)。 22、传动装置可分为(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 23、钟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齿轮传动);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链条传动)。 24、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不同点:齿轮传动能改变用力方向;不能较长距离传力。链条传动不能改变用力方向;能较长距离传力。 第二单元 1、物体大多数是由(锥)、(台)、(柱)、(球)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2、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薄壳结构的建筑)等。 3、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4、薄的材料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5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定、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 6、不稳定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7、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支架结构),都运用了(三角形结构最稳定)的原理。 8、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法国)。 9、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形状)分类的。 10、(赵州桥)是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11、(拱桥、斜拉桥)比平板桥的承受力大。 12、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拱桥)最结实,其次是斜拉桥,(平板桥)最不牢固。 13、古时候用(树枝、茅草)造房子;现在用(钢筋、水泥、砖块)建造平房大厦。 14、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寒)。 第三单元 1、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复习资料精华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复习资料精华版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3、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4、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5、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蝗虫→鹰 4、草→蝗虫→蛇→鹰 5、草→鸟→蛇 6、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没燃烧的蜡烛不是光源。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叫日晷gui。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 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8、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 传播造成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9、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这种光源叫做热光源。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0、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 11、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12、地形的特点: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地球上海洋(70%)面积比陆地(30%)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1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1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五年级科学复习题

五年级科学复习题 实验1: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我的猜想: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我的方案: 1.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约40℃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稀释的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第二课我们的呼吸) 我的猜想: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 我的方案一: 1.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 取一只广口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倒立在水槽中.然后把玻璃片移开瓶口. 把胶管一端深入广口瓶内.用手扶住瓶子.从胶管另一端向瓶内呼气.待瓶中充满气体后.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口向上放在桌上. 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现象. 3.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充满空气的杯子里.观察看到的现象. 我的方案二: 1.用打气筒通过橡皮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 2.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现象. 实验3: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第五课凸透镜) 我的猜想: 1.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2.当凸透镜距蜡烛远、距纸屏近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3.当凸透镜距蜡烛近、距纸屏远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我的方案: 1.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固定在桌面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适当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直到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仔细观察. 3.研究:像的大小的变化规律. 实验4:做个照相机(第六课照相机和眼睛) 我的猜想: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我的方案: 1.将一个纸盒去掉底.另一端挖一个小孔.用胶带把凸透镜固定好. 2.将另一个纸盒也去掉底.另一端也去掉后蒙上半透明纸.并固定. 3.将两个纸盒套在一起.调整前后距离.直到成像为止. 实验5: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第七课保护眼睛) 我的猜想: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我的方案: 1.把点燃的蜡烛、凸度大的凸透镜、纸屏依次固定在桌面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调整距离使纸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的像. 2.再把点燃的蜡烛、凸度小的凸透镜、纸屏依次固定在桌面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调整距离使纸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的像. 实验6:近视眼形成的原因(第七课保护眼睛) 我的猜想:晶状体发生病变. 我的方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