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危险因素与危险源的区别

危险因素与危险源的区别

危险因素与危险源的区别
危险因素与危险源的区别

危险因素与危险源

危险、危害因素:

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是指危害人体的具体物质,比如有毒有害气体。

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元素。

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元素。

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元素。

危险源: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是产生或可能产生危险危害因素的设备或场所,比如可能泄露有毒气体的储罐。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为五类。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使用这两个概念。

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

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分类

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为七类:

(一)化学品类: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

(二)辐射类:放射源、射线装置、及电磁辐射装置等;

(三)生物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传染病病原体类等)等危害个体或群体生存的生物因子;

(四)特种设备类: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

(五)电气类:高电压或高电流、高速运动、高温作业、高空作业等非常态、静态、稳态装置或作业;

(六)土木工程类: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矿山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七)交通运输类: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辨识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不但包括对危险源的识别,而且必须对其性质加以判断。

危险源辨识方法:国内外已经开发出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有几十种之多,如安全检查表、预危险性分析、危险和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性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LEC法、储存量比对法等。

危险源辨识步骤: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险源。

以建筑行业部分典型活动为例:

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基坑支护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并采用支护结构施工的工程;或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等工程。

2、土方开挖工程

土方开挖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

3、模板工程

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大模板及特殊结构模板工程等。

4、起重吊装工程

5、脚手架工程

高度超过24m-50 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吊篮脚手架;卸料平台等。

6、拆除、爆破工程

采用人工、机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工程。

7、临时用电工程

8、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建筑幕墙的安装施工;预应力结构张拉施工;特种设备施工;网架和索膜结构施工; 6m以上的边坡施工; 30m及以上高空作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已经行政许可,尚无技术标准的施工;对工地周边设施和居民安全可能造成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其他专业性强、工艺复杂、危险性大、交叉等易发生重大事故的施工部位及作业活动。

起重机吊装作业中的危险因素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起重机吊装作业中的危险 因素正式版

起重机吊装作业中的危险因素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塔式起重机是建筑施工垂直运输的主要设备,也是衡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装备实力的重要标识,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为满足施工需要,很多施工企业都购置了塔式起重机。随着塔式起重机在施工现场的广泛使用,由塔式起重机引发的伤亡事故也越来越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据国内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塔式起重机的事故率已达 2.77%。其安全问题仍然是建筑施工中的忧患之一。如何搞好塔机安全使用和管理工作,成为摆在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人员面

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本人在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多年的体会,就塔机安装、拆卸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重点浅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其目的是加强塔机安全管理,避免事故发生,促进施工安全。 1、塔机基础破裂、地脚螺栓松脱;基础不均匀沉陷造成塔身垂直度偏差严重超标;混凝土基础不能满足抗倾覆稳定性要求,引发塔机倾覆事故。塔机基础必须严格按基础设计施工,塔机基础要有钢筋、砼质保单、砼试块报告、隐检单并做好沉降观察。若塔机安装后出现基础产生整体不均匀沉陷,塔身垂直度偏差超4‰,又无法提前与建筑物锚固必须先解决基础沉陷

危险因素与危险源的区别复习过程

危险因素与危险源 危险、危害因素: 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是指危害人体的具体物质,比如有毒有害气体。 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元素。 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元素。 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元素。 危险源: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是产生或可能产生危险危害因素的设备或场所,比如可能泄露有毒气体的储罐。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为五类。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使用这两个概念。 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

附件1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 (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 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 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 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 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 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 (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

危险源分类及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知识3、 危险源分类及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中可能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实际上,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即不安全因素种类繁多、非常复杂,它们在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方面所起的作用很不相同,相应地,控制它们的原则、方法也不相同。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1.第一类危险源分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是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原因。于是,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一般地,能量被解释为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的本领是无形的,只有在做功时才显现出来。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看作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例如,带电的导体、奔驰的车辆等。 (1)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 可以列举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表中列出了可能导致各类伤亡事故的第一类危险源。 ①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产生、供给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能量的装置、设备是典型的能量源。例如变电所、供热锅炉等,它们运转时供给或产生很高的能量。 ②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相当于能量源。例如起重、提升机械、高度差较大的场所等,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的势能。 ③能量载体 拥有能量的人或物。例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带电的导体等,本身具有较大能量。 ④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版》使用指南

附件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

(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 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

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 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 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 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 (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

起重机吊装作业中的危险因素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884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cedures Or Steps Formulated T 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Daily Production, Which Must Be Followed By Relevant Personnel When Operating Equipment Or Handling Business, Are Usually Systematic Documents, Which Are The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Of Operator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起重机吊装作业中的危险因素通用范 本

起重机吊装作业中的危险因素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保证本部门的日常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通常为系统性的文件,是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塔式起重机是建筑施工垂直运输的主要设备,也是衡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装备实力的重要标识,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为满足施工需要,很多施工企业都购置了塔式起重机。随着塔式起重机在施工现场的广泛使用,由塔式起重机引发的伤亡事故也越来越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据国内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塔式起重机的事故率已达2.77%。其安全问题仍然是建筑施工中的忧患之一。如何搞好塔机安全使用和管理工作,成为摆在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本人在建筑施工企业

吊装作业主要危险源及控制措施(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吊装作业主要危险源及控制措 施(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吊装作业主要危险源及控制措施(最新版) 危险源 危害 可能发生的事故 危险 程度 控制措施 车辆 驾驶 车辆刹车、灯光、方向失灵;驾驶员操作失误,路面不好,天气不好,酒后、无证驾驶;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 大

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严肃岗位责任制遵守规章制度。 3、做好车辆养护和驾驶人员教育。 装卸车 吊装 车况差,人员责任心差,未做好车辆保养,恶劣天气运行无措施 车辆伤害、物体打击 大 1.应做好技术准备和运输道路勘查工作。 2.应按安全技术规范编制方案,车辆、工器具定期检查维护。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4.严肃吊装运输作业纪律,落实吊装方案和各种加固措施。 装配不牢,搁置不平,制动未锁定,未封锁门窗 机械伤害 中

使用工器具不得当,违章指挥、重心不准确,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工具缺陷,工具选择错误,吊点选择不当、棱角处未加保护、起吊时重物起升及旋转过快,现场监护不到位。 起重伤害 大 搁置不平、支垫不稳、旋转及上下速度过快、超高但未捆绑加固,作业人员之间交叉作业,坠落物体 物体打击 大 路桥及地面勘察后校核不准或没有校核、加固强度不能满足吊装要求 塌陷 大 运输 刹车失灵、驾驶员操作失误,驾驶员不服从指挥及精力不集中车辆伤害

危险源、危害因素、风险、事故隐患之间的关系

事故、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措施、事故隐患之间的关系预防危险源发生事故,需要全面分析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而在危险源的装置、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施工生产等过程中,针对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预先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所有特征。 1、事故隐患: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是控制危险源的安全措施失效或缺少。 2、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3、安全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和防止事故扩大的各种技术措施及管理措施。 4、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5、危险源分两类,第一类指能量和危险物及其载体,第二类指人、机、环、管。 6、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

案例图解-违章切割砂轮崩飞

事故经过: 1、2005年4月2日,某厂钳工徐某准备用砂轮切割机切下一批45毫米的角钢料。 2、徐某将角钢放入已调好高度的切割机夹料钳口槽,但未紧固。 3、切割中徐某用一只脚踩住角钢,因嫌切割太慢,徐某有时用力压把。在一次重压操作中,只听“砰”的一声响,砂轮崩飞,碎片造成徐某全身二十多处重伤,险些丧命。 事故原因 因下料量大,徐某嫌麻烦,没有每次 紧固夹板夹料,而是调好钳口将角钢档住。 但是角钢被切割时一侧立脚朝上,容易颤动不稳。虽然徐某用脚踩住协助加压,但操作中用力不匀,按压过猛,被切割料发生震跳移位,造成伤人事故。 防范措施 1、被切割材料必须用夹钳夹持牢固方可切割。 2、角钢类的材料最好不要竖刃朝上进行切割。除型材外,2毫米以下厚度的单片薄板材料严禁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3、切割时的按压操作应均匀用力,不得用力过猛或撞击。问题:上述原因分析完整吗?还需要补充那些? 防范措施有针对性吗?还需要补充那些?

起重机吊装作业中的危险因素

起重机吊装作业中的危险因素 塔式起重机是建筑施工垂直运输的主要设备,也是衡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装备实力的重要标识,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为满足施工需要,很多施工企业都购置了塔式起重机。随着塔式起重机在施工现场的广泛使用,由塔式起重机引发的伤亡事故也越来越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据国内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塔式起重机的事故率已达2.77%。其安全问题仍然是建筑施工中的忧患之一。如何搞好塔机安全使用和管理工作,成为摆在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本人在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多年的体会,就塔机安装、拆卸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重点浅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其目的是加强塔机安全管理,避免事故发生,促进施工安全。 1、塔机基础破裂、地脚螺栓松脱;基础不均匀沉陷造成塔身垂直度偏差严重超标;混凝土基础不能满足抗倾覆稳定性要求,引发塔机倾覆事故。塔机基础必须严格按基础设计施工,塔机基础要有钢筋、砼质保单、砼试块报告、隐检单并做好沉降观察。若塔机安装后出现基础产生整体不均匀沉陷,塔身垂直度偏差超4‰,又无法提前与建筑物锚固必须先解决基础沉陷问题,基础稳定后进行塔机垂直矫正。对基础因设计问题,造成沉陷无法控制稳定的坚决拆除塔机,以免产生倾覆事故。 2、塔身垂直度偏差过大,塔机的整个重心外移过多,其结果是减

少稳定力矩而增大倾覆力矩,造成整机稳定性的破坏。因此,塔机在安装时应严格控制塔机的垂直度,安装后必须按要求测试两个方向的垂直度,超差过大的不能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塔机的垂直度,发现超差应及时纠正或采取提前与建筑物锚固,在附着锚固时用撑杆调整塔身垂直度。保证塔机垂直度在3‰之内。 3、因建筑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布置不合理,塔机安装位置不当,也是塔机使用方面不安全因素之一,应引起足够重视。2002年重庆火车站工地多台塔机同时工作,有两台靠得太近,以致其中一台回转时臂架碰到另一台的平衡臂,不仅损坏塔机,而且砸断输电线,造成大面积停电。因此,塔机在安装前应了解工程概况,查看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选择安装位置时,应考虑工程需求、地耐力、附墙、拆卸时的空间、设备进退场路线、周边建筑物影响、周边有否高压输电线路等,若某些方面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塔机的安全使用。确定塔机安装位置要做到能方便安装,更要做到可顺利拆卸。 4、标准节与加强节混装:塔机的塔身通常有加强节与标准节之分,它们在内部结构或尺寸上有所区别,它的刚度和强度是不同的,因此它们安装位置是不同的,但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它们的标识不清或不按说明书要求做,上下混装,是造成塔机在使用过程塔身拆断的事故原因。要加强塔机进出仓及仓库规范管理,严格加强节、标准节标识,应提高全体拆装人员技术素质和工作责任心。 5、违背塔式起重机拆装程序,没掌握好平衡规律,最突出的是塔

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度(附各种表格)

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度 1、目的 为了切实做好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管控工作,提高事故纵深预防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各类事故发生,实现公司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特制订本责任制。 2、适用范围 本制度对公司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单位以及各级各类人员开展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管控的职责、方法、处置程序及考核要求等做出了严格规定。 3、编制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3.3《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等 4、术语与定义 4.1较大危险有害因素(Major hazord,简称MH),是指导致或可能导致较大伤亡事故或职业健康损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4.2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Major hazord identification,简称MHI),是指识别较大危险有害因素的位置、可能导致事故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4.3风险控制措施(Risk control measures ),是指为防止危险有害因素诱发事故而采取的工程控制、管理、防护以及异常应急措施。 5、工作职责 5.1公司主要负责人是开展MHI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的开展过程及有效性全面负责,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5.2公司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协助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督导、协调和考核MHI工作开展的全过程。 5.3公司安全生产部是开展MHI工作的牵头组织部门,并承担公司层面的组织、指导、考核等主要职责。 5.4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本单位开展MHI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在本部门、本单位开展的全过程负总责。 5.5各级各类人员应按照本责任制要求,积极参与并履行好各自职责。 6、工作要求 6.1公司主要负责人应明确对开展MHI提出要求,为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为专题培训、外聘资源、专项检查等提供保障,定期听取该项工作的专题汇报并为持续提升

吊装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

危险源辨识与预防措施

危险源检查表

针对危险源采取的措施 1、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对进场人员进行三级安全培训、对吊装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许可证后,才可从事相关工作,未经培训、不会操作的人员严禁上岗作业; 培养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使吊装作业人员对吊装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风险有清楚的了解,避免凭经验的错误吊装方式而引发事故,吊装前进行对吊装人员的心理疏导,了解吊装人员的身体状态,防止因为自身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发现酒后操作者进行批评教育,处罚等措施,每次作业前对操作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未落实的不得投入作业。 现场监督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认真监督,做好风险分析,提示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面对风险应该采取的措施,对发现不安全的行为及时制止。 2、安全带的使用 吊装人员在使用安全带时,事先作一次外观检查,在使用中也应注意检查,发现有破损变质情况必须更换。使用时高挂低用,即安全钩必须挂在不低于使用者腰带的位置,注意防止摆动、碰撞、磨擦、绳体不打结使用,安全钩必须直接扣在脚手架可靠稳妥的地

方,安全带上各种部件不得拆改或挪作它用。安全带主腰带上的商标显示在腰带的外面,严禁腰带反用。在攀登场所使用双钩连接绳时,应挂牢第一个安全钩后,向上攀登1步,再挂牢第二个安全钩,然后摘下第一个安全钩。依次交替使用,以确保人体每一时刻都处于防坠落保护之中。 3、机械设备设施缺陷 正确、合理选择吊装机械和吊索具。吊装机械和吊索具是吊装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吊装作业前将对起重设备做以下检查; 起重机械是否按规定安装荷载限制器及行程限位装置;荷载限制器、行程限位装置是否灵敏可靠;起重拨杆组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钢丝绳磨损、断丝、变形、锈蚀是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钢丝绳规格是否符合起重机产品说明书要求;吊钩、卷筒、滑轮是否安装钢丝绳防脱装置;起重拨杆的缆风绳、地锚设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索具安全系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吊索规格是否互相匹配,机械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凡不符合要求的机具均不可投入使用。

危险因素与危险源的区别

危险、危害因素: 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是指危害人体的具体物质,比如有毒有害气体。 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元素。 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元素。 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元素。 危险源: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是产生或可能产生危险危害因素的设备或场所,比如可能泄露有毒气体的储罐。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为五类。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使用这两个概念。 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

附件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指导手册 (2016版)》使用指南 一、适用围 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

(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 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

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 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 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容; 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 (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

7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度

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双体系建设文件 LT/ST-03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度 第A版 编制:邓 审核:李 批准: 2020-05-18发布2020-05-25实施 有限公司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度 1.目的 为了切实做好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管控工作,提高事故纵深预防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各类事故发生,实现公司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特制订本责任制。 2.适用范围 本制度对公司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级各类人员开展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管控的职责、方法、处置程序及考核要求等做出了严格规定。 3.编制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3.3《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等 4.术语与定义 (1)较大危险有害因素(Majorhazord,简称MH),是指导致或可能导致较大伤亡事故或职业健康损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2)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Majorhazordidentification,简称MHI),是指识别较大危险有害因素的位置、可能导致事故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3)风险控制措施(Riskcontrolmeasures),是指为防止危险有害因素诱发事故而采取的工程控制、管理、防护以及异常应急措施。 5.工作职责 5.1公司总经理是开展MHI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的开展过程及有效性全面负责,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5.2公司安环部长协助总经理具体负责组织、督导、协调和考核MHI工作开展的全过程。 5.3公司安环部是开展MHI工作的牵头组织部门,并承担公司层面的组织、指导、考核等主要职责。 5.4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本单位开展MHI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在本部门、本单位开展的全过程负总责。 5.5各级各类人员应按照本责任制要求,积极参与并履行好各自职责。 6.工作要求 6.1公司总经理应明确对开展MHI提出要求,为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为专题培训、外聘资源、专项检查等提供保障,定期听取该项工作的专题汇报并为持续提升MH管控水平提出要求。 6.2公司安环部部长协助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督导、协调和考核MHI工作开展的全过程。具体指导、督导该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定期召开协调和促进专题会,对该项工作开展质量负责。 6.3公司安环部作为推动MHI工作的主责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 6.3.1组织关于推动MHI专题培训; 6.3.2负责编制实施推动MHI工作方案,报分管安环部部长审核和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6.3.3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编制MH及MHI的工作标准、方法及技术指南,并组织相关层次的教育培训,确保标准及指南得到系统理解,掌握具体工作方法; 6.3.4负责组织制定实施MHI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 6.4职能部门负责人应按照公司制定的有关MH和MHI实施方案、标准及技术指南,组织好本部门和本单位扎实有效地开展好该项工作,针对本部门和本单位具体情况细化工作方案,并建立健全各类实施记录。 6.5各级各类人员应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相关专题培训,领会和掌握开展MH的方法、知识和技能,及时完成公司及实施方案规定的职责要求。

起重机吊装作业中的危险因素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747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起重机吊装作业中的危险 因素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起重机吊装作业中的危险因素详细 版 提示语: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塔式起重机是建筑施工垂直运输的主要设备,也是衡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装备实力的重要标识,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为满足施工需要,很多施工企业都购置了塔式起重机。随着塔式起重机在施工现场的广泛使用,由塔式起重机引发的伤亡事故也越来越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据国内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塔式起重机的事故率已达2.77%。其安全问题仍然是建筑施工中的忧患之一。如何搞好塔机安全使用和管理工作,成为摆在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本

人在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多年的体会,就塔机安装、拆卸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重点浅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其目的是加强塔机安全管理,避免事故发生,促进施工安全。 1、塔机基础破裂、地脚螺栓松脱;基础不均匀沉陷造成塔身垂直度偏差严重超标;混凝土基础不能满足抗倾覆稳定性要求,引发塔机倾覆事故。塔机基础必须严格按基础设计施工,塔机基础要有钢筋、砼质保单、砼试块报告、隐检单并做好沉降观察。若塔机安装后出现基础产生整体不均匀沉陷,塔身垂直度偏差超4‰,又无法提前与建筑物锚固必须先解决基础沉陷问题,基础稳定后进行塔机垂直矫正。对基础因设计问题,造成沉陷无法控制稳定的坚决拆除塔机,以免产生倾覆事故。 2、塔身垂直度偏差过大,塔机的整个重心外移

起重机吊装作业中的危险因素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4701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起重机吊装作业中的危险因素标准版本

起重机吊装作业中的危险因素标准 版本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塔式起重机是建筑施工垂直运输的主要设备,也是衡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装备实力的重要标识,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为满足施工需要,很多施工企业都购置了塔式起重机。随着塔式起重机在施工现场的广泛使用,由塔式起重机引发的伤亡事故也越来越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据国内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塔式起重机的事故率已达2.77%。其安全问题仍然是建筑施工中的忧患之一。如何搞好塔机安全使用和管理工作,成为摆在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本

人在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多年的体会,就塔机安装、拆卸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重点浅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其目的是加强塔机安全管理,避免事故发生,促进施工安全。 1、塔机基础破裂、地脚螺栓松脱;基础不均匀沉陷造成塔身垂直度偏差严重超标;混凝土基础不能满足抗倾覆稳定性要求,引发塔机倾覆事故。塔机基础必须严格按基础设计施工,塔机基础要有钢筋、砼质保单、砼试块报告、隐检单并做好沉降观察。若塔机安装后出现基础产生整体不均匀沉陷,塔身垂直度偏差超4‰,又无法提前与建筑物锚固必须先解决基础沉陷问题,基础稳定后进行塔机垂直矫正。对基础因设计问题,造成沉陷无法控制稳定的坚决拆除塔机,以免产生倾覆事故。 2、塔身垂直度偏差过大,塔机的整个重心外移

危险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的区别

1、危险因素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它表示劳动生产过程的物质条件(如工具、设备、机械、产品、劳动场所、环境等)的固有危险性质和它本身潜在的破坏能量。 2、危险因素所固有的危险性质,还决定了它受管理缺陷和外界条件激发转化为事故的难易程度,这种难易程度称为危险因素的感度。感度愈高,危险因素愈容易转化为事故。结构和能量容易发生形变和转化的物质,也容易转化为事故。 3、有危险因素存在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事故的严重程度(单元事故的经济和劳动力的损失)与危险因素的能量成正比。因此首先要采取防止发生事故的措施,防止第一次激发,作为第一道防线;还要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防止第二次激发,作为第二道防线。 4、危险因素随着物质条件的存在而存在,也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5、危险因素转化为事故是有条件的,只要控制住危险因素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事故就可以避免。 6、危险因素在未被人认识之前,无从采取防范措施,危险因素能直接转化为事故,因之事故的发生虽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避免一切能避免的事故,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7、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8、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1995年原劳动部颁布了《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对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组织管理、整改等要求作了具体规定。 9、重大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的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10、危险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绝对消灭的。因此,为清除危险因素向事故转化的科研工作是无止境的。危险因素和管理缺陷是事故隐患的两个方面。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 (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

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 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 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 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 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培训测试 题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培训测试题(含答案) 姓名:所在部门:得分: 一、填空题(24分,每空2分。) 1、环境因素是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2、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的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这些组合。 3、在识别环境因素和辨识危险源时,应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4、对危险源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两个方面。 5、风险是指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6、环境因素识别应考虑七种类型: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处理、土壤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使用消耗,其它地方性环境问题。 二、判断题(34分,每题2分,对的打“√” 错的打“×”。) 1、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时应考虑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因素。() 2、环境因素识别就是要识别出重要的环境因素。() 3、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有害的,所有都应该想办法加以削减。() 4、在环境法律、法规变更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更新环境因素。() 5、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控制的方法包括目标、指标、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 6、确定重大环境因素时,必须考虑到它的环境影响。() 7、水、电的节省或有效利用也是污染预防的一种方式。() 8、某厂的噪音排放已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被识别为重要环境因素则仍然需要降低噪声的排放。() 9、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全过程。(

) 10、危险源可以导致或诱发事故的发生。() 11、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12、危险源辨识等同于隐患排查。() 13、供电线路布置不合理属于环境方面危险源。() 14、管理者的失职行为属于不安全行为。() 15、生产人员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知识与技能缺陷、思想和情绪不稳定、利益与管理的不利因素、生产与环境的不利影响。() 16、非故意违章行为不属于不安全行为。() 17、未开展人员安全教育是人的不安全因素。() 三、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健康损害”是指可()、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A 证实的 B 追溯的 C 确认的 D 诊断的 2、对于变更管理,组织应在( C ),识别在组织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或组织活动中与该变更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A 变更后 B 变更中 C 变更前 D 设计阶段 3、为满足ISO14001标准,当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A )。 A 组织应对所有产品了解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B 组织能控制并影响的所有环境因素 C 仅仅是那些在现场范围之内产生的环境因素 D 所有上述答案 4、风险控制策划时原则上应首先( C )。 A 降低风险 B 采用个体防护设备 C 消除危险源 D 采用机器人 5、以下哪项不是环境因素( C ) A粉尘排放 B电脑辐射 C人员伤亡 D电能消耗 6、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的三种状态为正常、异常、紧急。下列不属于正常状态下的 环境因素为( A ) A乙炔泄露 B废纸处理 C水资源消耗 D汽车尾气排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