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1接入因特网-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课堂同步练习

2.1接入因特网-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课堂同步练习

2.1接入因特网-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课堂同步练习
2.1接入因特网-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课堂同步练习

2.1 接入因特网课堂同步练习题

1、下列属于无线接入因特网技术的是()

A.ADSL

B.DDN

C.ISDN

D.GPRS

2、如果我们要申请ADSL宽带上网服务,一般可以找电信、联通、网通等,这些部门属于()

A.ASP

B.ICP

C.ISP

D.IR

3、接入因特网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通过电话线路直接与ISP连接,另一种方法是连接到已经接入因特网的()

A.局域网

B.地区主干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

4、家庭中常用的因特网接入方式是()

A.光纤接入

B.GPRS接入

C.ADSL接入

D.DDN专线接入

5、某处于环境恶劣高山之巅的气象台要在短期内接入Internet,现在要选择连接山上山下节点的传输介质,恰当选择是()

A.光缆

B.双绞线

C.无线传输

D.同轴电缆

6、判断:因特网接入方式中ISDN和ADSL接入方式均属于虚拟拨号的连接方式。()

7、下列哪种方式必须使用调制解调器()

A.局域网上网

B.广域网上网

C.专线上网

D.电话线上网

8、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是()

A.管理用户访问权限

B.防止用户浏览不良网络信息

C.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

D.提高网络安全性

9、以下关于ADSL中正确的是()

A. 连接因特网的一种方式

B. 与上下行的数据传输速率是相同的

C. 是一种网络服务器

D. 通过ADSL上网时无法接打电话

10、采用电话拨号方式连接因特网时,以下不需要具备或无需安装设置的是()

A. 调制解调器

B. 设置TCP/IP协议

C. 电话线

D. 安装并设置NETBEUE协议

11、小红的父母均各自配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小红使用的是一台装有有线网卡的台式电脑,由于工作和学习需要,每个人都需要在家上网,请你为他们选择比较合理的家庭上网方案()

A. 为每个人分别申请ISP提供的上网账号

B. 申请一个ISP提供的有线上网账号,通过自备的无线路由器把各台电脑连接起来

C. 在家里每个房间预设上网端口

D. 设一个专用房间用于上网

【答案】

1、D

【解析】:无线接入因特网的技术有:Wi-Fi无线接入、GPRS接入技术、3G无线接入。ADSL虚拟拨号接入和ISDN属于拨号接入因特网技术,DDN属于专线接入因特网技术。

2、C

【解析】:ISP是因特网服务供应商,ISP服务主要是因特网接入服务,即通过网络连接把你的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接入因特网。

3、A

4、C

5、A

【解析】:光缆是由若干条光导纤维(简称:光纤)作为芯线加上防护外皮而做成,光纤的优点是:误码率极低,传输损耗小,无中继距离长,不受雷电和电磁干扰,本身无相互串扰和辐射,安全性和保密性好,体积小,价格低,重量轻。

6、错

【解析】因为ISDN是拨号接入,不是虚拟拨号。

7、D

8、C

9、A

【解析】

ADSL虚拟拨号接入因特网的方式,上行(从用户到网络)为低速传

输,下行(从网络到用户)为高速传输,并且上网和打电话可同时进行,互不影响。

10、D

11、B

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与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就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得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得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就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得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 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得习惯与自主学习得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得获取者就是刚刚升入高中得学生,按照人得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得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得认识,可以让她们从大量存在得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她们应该获得得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得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得各种信息,感受信息得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得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与学习得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得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得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得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得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就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您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瞧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得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得信息。 ……师:同学们举得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得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得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得身体内部得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就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得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得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得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得特性,也就有相同得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得信息,找出它们共同得特性。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课程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络技术学习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
互作用。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环境】:硬件:网络教室,投影仪;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
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
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
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广域网 WAN
100 千米以外

网络技术应用教案粤教版

网络技术应用教案粤教 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一章 网络的组建与运行
第一节 认识计算机网络
(第 1 周)1 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
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
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
能.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
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
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广域网 WAN
100 千米以外
交流:除我们了解的校园网、网络实验室这类局域网以外,请与同学们交流,看能否
为城域网和广域网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你是否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谈谈你的看法。
2、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聊天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请你谈谈这种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粤教版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一章节,内容涉及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特点;信息社会及其特点;信息处理的概念及特点;信息技术的概念及组成。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教师只是泛泛而谈,学生肯定不感兴趣,所以,针对此特点,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和发现自己身边有关信息方面的问题,通过教师设置讨论题目,使教学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再者,现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学生对信息方面的认识并不是一概不知,只不过是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 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信息技术”这两个事

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将教学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再创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既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能培养他们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判别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更利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改进教学策略。 四、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能够掌握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应用和影响明确信息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信息技术对自己和社会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通过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讨论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形式,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感,激发学习欲望;通过学习,努力提高鉴别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更有效的利用信息;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科版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

信息安全 执教人:xx 【教材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如何保障计算机免受病毒、黑客的侵害。但偏重文字资料,没有涉及具体操作。 教材中的两个表格分别介绍了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表现、常见类型举例)、常见病毒(病毒名称、病毒类型、表现形式或危害、变种情况)等内容。内容具有明显的实效性。可操作性不强。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已具备较好的操作技能,整体水平较高,可以快速地利用网络搜索到需要的信息。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计算机经常遇到病毒,因此学生对病毒的危害有一定的体验基础,然而对病毒的查杀和处理方法缺少系统地认识,对其他的计算机安全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使他们真正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以及黑客入侵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常见的防护措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了解xx入侵的危害; 2、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病毒爆发的迹象通过网络搜索获取查杀病毒的解决方法;掌握病毒的常见防护方法; 掌握防范xx入侵的简单方法; 3、情感目标:

意识到计算机在使用中存在多种信息安全的隐患,自觉地参与到维护信息安全实践中,保障信息的安全。 【重点难点】: 掌握应对病毒、xx的常见防范措施。 【教学方法设计】: 在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的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上课铃响,上课仪式后,教师计算机中的“关机”程序被远程计算机定时启动,立即打开大屏幕投影,“屏幕广播”教师计算机的桌面。教师和学生共同发现教师的计算机出现“倒计时关机”提醒画面。 师:糟糕!我的计算机是不是有问题了?提示系统即将关机,请保存所有正在运行的工作,然后注销。未保存的改动将会丢失。离关机还有XX秒了,你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生:老师中毒了。 师:我先退出屏幕广播,大家赶快到网络上搜索一下,病毒的名称是什么,怎样来解决? 生:上网尝试查找病毒名称和解决方法。 师:唉,我的计算机已经被关机了。大家抓紧时间,帮帮我。(重新打开教师计算机) 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隔一段时间)先询问学生查找的关键词,再视情况提示:查找时可以把病毒爆发的迹象作为关键词,在搜索的结果中选择权威网站信息。生:上台演示搜索过程,师解说操作步骤。师:可能是哪种病毒?生:回答。 师:病毒的爆发迹象有哪些?

高中信息技术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案 粤教版选修4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数据管理技术(选修四)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一课时 非上机时间1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15 分钟,其他活动(如:阅读、讨论、评价、展示、小结等)大约用20 分钟。 5. 设计组成员资料: 姓名性别通信地址QQ号码电子邮箱 王健男株洲北师大附校495931434 Janssen0313@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15474838.html, 张喜女株洲县第一中学405384475 Zhangxi086@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15474838.html, 易李平女醴陵市第一中学529024569 llyzylp@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15474838.html, 汪博男醴陵市第四中学10266775 Wangbo830309@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15474838.html,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数据管理技术及数据库的概念。 2、知道利用数据管理技术能达到什么样的管理效果。 3、实例分析、实践操作感受并理解数据管理技术。 4、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数据管理技术》课的开篇,是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的基础上对数据管理知识的进一步认识、拓展与加深。共有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体验数据管理技术,二是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这节课既要学生了解认识数据库,又要学生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一些概念,并且激发学生对数据管理技术的兴趣,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认识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管理技术的基本概念,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管理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学生分析: 数据管理技术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在《信息技术基础》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对数据库的一些基础知识都有初步的了解,而且有些同学在上 Internet 网的时候上过类似数据库的网站,或者接触过 Access 数据库,但又比较陌生是因为只见过没有真正去认识,认真的用过、理解过。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因为数据管理技术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一门课,因此针对学生对象的分析,运用“任务驱动”,“情感引导”,“分层探究”,“分组协作”的教学模式,来达到教学效果的实现。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激趣导入新课讲授探究、讨论案例分析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应用模块综合测试一 教科版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模块综合测试一教科版 一、选择题 1 . 1965 年科学家提出了“超文本”概念,“超文本”的核心是()。 A .链接 B .网络 C .图像 D .声音 2 .下列软件中可以查看信息的是()。 A .游戏软件 B .财务软件 C .杀毒软件 D .浏览器软件 3 . IntemetExplorer ( IE )浏览器的“收藏夹”的主要作用是收藏()。 A .图片 B .邮件 C .网址 D .文档 4 . Http 是一种()。 A .域名 B .高级语言 C .服务器名称 D .超文本传输协议 5 .区分局域网(LAN )和广域网(WAN )的依据是()。 A .网络用户 B .传输协议 C .联网设备 D .联网范围 6 .网页文件实际上是一种()。 A .声音文件 B .图形文件 C .图像文件 D.文本文件 7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标是()。 A .分布处理 B .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 C .提高计算机可靠性 D .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 8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包括()。 A .总线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和星型拓扑结构 B .环网拓扑结构、单环拓扑结构和双环拓扑结构 C .单环拓扑结构、双环拓扑结构和星型拓扑结构 D .网状拓扑结构、单总线拓扑结构和环型拓扑结构 9 . IP 地址由多少位二进制数组成()。 A . 16 B . 32 C . 64 D . 128 10 .当个人计算机以拨号方式接人互联网时,必须使用的设备是()。 A .网卡 B .调制解调器 C .电话机 D .浏览器软件 11 .互联设备中的Hub 称为()。 A .网卡 B .网桥 C .服务器 D .集线器 12 .构成计算机网络的要素主要有:通信主体、通信设备和通信协议,其中通信主体指的是()。 A .交换机 B .双绞线 C .计算机 D .网卡 13 .如果网页中的文字内容比较多,为了搜索段落方便,可以插人()。 A .图片 B .文字 C .动画 D .书签 14 .用FrontPage 制作网页并保存网页后,文件的扩展名是()。 A . DOC B . HTM C . TXT D . THM 15 .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A .动态网页就是指动态HTML ,通过JavascriPt 和ASP 都能实现动态网页 B .网页上只要有“动”的效果就是动态HTML 效果 C . JavascriPt 是一种面向浏览器的网页脚本编程语言,ASP 是一种服务器编程技术 D . ASP 服务器运行完ASP 程序后返回给浏览器的是ASP 源代码 二、填空题 1 .中国在国际互联网上的顶级域名是。 2 .计算机系统主要由和两部分组成。

粤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总体介绍

粤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总体介绍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朱光明/李文郁 摘自:《蚌埠教育网》 一、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1.以国家课程改革有关文件为依据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等文件为依据,充分体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有关要求。 2.教材要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 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高中校际差异和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注意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合理延伸或拓展课程内容;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注意内容的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 教材内容力图科学、客观、准确,语言表达要严谨且通俗易懂;选择具有广泛适用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蕴含着信息技术的基本思想方法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适当选择能反映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其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4.注意贴近生活,渗透人文精神,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让信息技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顺利开展;要注意展现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并有意识地设计人文、社会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5.注重“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流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交流、协作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并设置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形成交流与评价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能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期末复习题1汇总

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B ) A.知识、经济、能源 B.信息、能量、物质 C.工业、农业、轻工业 D.物质、材料、通信 2.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 A.报上刊登的广告 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 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 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 3.收听电台广播,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C ) A.文字 B.视频 C.声音 D.图像 4.下列关于信息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C ) A.“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真伪性的特征 B.天气预报、情报等日常生活事件说明了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征 C.信息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D.“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依附性的特征 5.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D)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6.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C)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7.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B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8.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 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C)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

例1.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与支柱是(A ) A.计算机技术 B.液压技术 C.通信技术 D.微电子技术 例2.通信技术主要是用于扩展人的(B )功能 A.处理信息 B.传递信息 C.收集信息 D.信息的控制与使用 例3.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B )。 A.信息 B.信息技术 C.通信技术 D.感测技术 例4.下列属于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的是(B ) A.飞鸽传书 B.移动电话 C.烽火狼烟 D.动画制作 例5.下列选项中,体现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是(D)A.印刷术的发明 B.文字的使用 C.造纸术的发明 D.语言的使用 例6.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B ) A.语言的使用 B.印刷术的发明 C.文字的使用 D.电报、电话、广播的发明和普及 例7.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深入应用,将引领信息技术朝着( B )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络技术学习 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 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环境】 :硬件:网络教室,投影仪;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 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 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 ,总结归纳计算 机网络的功能. 总结: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 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

《网络技术应用》知识点(全面)

《网络技术应用》知识点 班级:姓名: 一.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一个系统。 二.网络的功能 三.网络的分类 1.按覆盖范围分 1)局域网(LAN):十公里以内 2)城域网(MAN):几十公里以内 3)广域网(WAN):几十公里~几千公里 2.按网络拓扑结构分 四.网络的组成 1.网络硬件 1)工作站(客户机):享受服务的计算机 2)服务器:提供服务、管理网络的计算机或软件 3)传输介质

4)通信连接设备:调制解调器、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桥、中继器、 接线器…… 2.网络软件 1)网络操作系统: Win 2000server、Win NT、Unix、Linux…… 2)网络应用软件:文件上传/下载工具、网络媒体播放器…… 3.网络协议 五.局域网的组建过程 1.确定网络规模 2.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3.选择网络硬件设备 4.安装网卡 5.连接网线 6.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7.安装网络协议 8.设置网络参数 9.实现网络共享 六.网络软件结构:C/S与B/S 浏览器/服务器(B/S,Brower/Server)结构:使用该结构,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操作。 客户机/服务器(C/S,Client/Server)结构:使用该结构,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如CuteFTP等。 七.网络协议 1.概念 互联网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必须遵循同一的规则称为网络协议 2.作用 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规则” 3.TCP/IP 4.其他协议

5.原理:分层解决 OSI模型:是作为标准制定的,是一种理想的概念模型,并不是实用的协议体系。 八.IP地址

2.1接入因特网-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课堂同步练习

2.1 接入因特网课堂同步练习题 1、下列属于无线接入因特网技术的是() A.ADSL B.DDN C.ISDN D.GPRS 2、如果我们要申请ADSL宽带上网服务,一般可以找电信、联通、网通等,这些部门属于() A.ASP B.ICP C.ISP D.IR 3、接入因特网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通过电话线路直接与ISP连接,另一种方法是连接到已经接入因特网的() A.局域网 B.地区主干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 4、家庭中常用的因特网接入方式是() A.光纤接入 B.GPRS接入 C.ADSL接入

D.DDN专线接入 5、某处于环境恶劣高山之巅的气象台要在短期内接入Internet,现在要选择连接山上山下节点的传输介质,恰当选择是() A.光缆 B.双绞线 C.无线传输 D.同轴电缆 6、判断:因特网接入方式中ISDN和ADSL接入方式均属于虚拟拨号的连接方式。() 7、下列哪种方式必须使用调制解调器() A.局域网上网 B.广域网上网 C.专线上网 D.电话线上网 8、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是() A.管理用户访问权限 B.防止用户浏览不良网络信息 C.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 D.提高网络安全性 9、以下关于ADSL中正确的是() A. 连接因特网的一种方式 B. 与上下行的数据传输速率是相同的

C. 是一种网络服务器 D. 通过ADSL上网时无法接打电话 10、采用电话拨号方式连接因特网时,以下不需要具备或无需安装设置的是() A. 调制解调器 B. 设置TCP/IP协议 C. 电话线 D. 安装并设置NETBEUE协议 11、小红的父母均各自配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小红使用的是一台装有有线网卡的台式电脑,由于工作和学习需要,每个人都需要在家上网,请你为他们选择比较合理的家庭上网方案() A. 为每个人分别申请ISP提供的上网账号 B. 申请一个ISP提供的有线上网账号,通过自备的无线路由器把各台电脑连接起来 C. 在家里每个房间预设上网端口 D. 设一个专用房间用于上网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1 粤教版必修1

第三节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信息技术基础》(广东版)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始终渗透着如何鉴别与评价信息的问题,而信息的纷繁复杂也很容易扰乱人们的注意力。因而,学会准确地鉴别和评价信息,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本节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设置的。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根据信息论的知识,信息价值判断可根据信息的特征考虑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趣味性、时效性及实用性等。但从教材结构及学生的认识特点出发,本节将对信息的价值判断归结为“真实”、“有用”,为此教材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价值判断,即“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和“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从信息来源进行判断”强调的是要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中确认权威、可信的信息源,从而鉴别信息的真实性;“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强调的是对于不同的角色,他所需要获取的信息是不同的,只有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强调的是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时效性,这是信息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学情分析】: 学生对从外界获得信息具备了简单、直观的判断能力,但是缺乏全面的理论支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信息鉴别的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能识别并抵不良信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案例掌握鉴别和评价信息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并能对信息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与判断,形成信息安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很难通过一两节课的学习形成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 【教学手段】: 案例分析、问题驱动、合作探究。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练习题复习题(教科版分章节)有答案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高一选修) 第一章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 1. FTP服务器提供匿名登录,其用户名一般采用的是( ) A. FTP B. Telnet C. anonymous D. Internet 2. 常用窗口式的FTP客户端软件是( ) A. WorD. B. CuteFTP C. Cterm D. WPS 3. 病人坐在家中打开电脑进入网上病情诊断的网址,医生便可以对病人的身体进行常规诊断,这种应属于() A. 远程医疗 B. 自动控制 C. 虚拟现实 D. 网络计算 4.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交流已经做到() A. 仅文字交流 B. 仅声音交流 C. 仅图像交流 D. 文字、声音、图像皆可 5. 下列方法设置的密码,你认为最安全的密码是() A. 以8位数字作为密码 B. 以8个字母作为密码 C. 以字母和数字组成的8个字符作为密码 D. 都一样,因为都是8位密码 6.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非对称密钥(公开密钥)加密算法在加密与解密中采用不同的密钥 B. 软件防火墙是通过纯软件件的方式来实现,价格便宜,个人用户较多使用这类防火墙 C. 计算机病毒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写的 D. 对称密钥加密算法的特点是运算量大、速度快,安全强度高 7. 下列不属于元搜索引擎特点的是() A. 搜索时,用户必须多次提交搜索请求 B. 可利用多个搜索引擎,同时搜索多个数据库 C. 目前一般只支持AND、OR、NOT等较低级的操作 D. 为了借用尽可能多的搜索引擎,一般只使用简单、直接的搜索策略 8. 危害信息安全的两大源头是病毒和黑客,黑客是() A. 计算机编程的高手 B. Cookies的发布者 C. 网络的非法入侵者 D. 信息垃圾的制造者 9. 以下不属于计算机安全措施的是() A. 及时下载并安装操作系统漏洞补丁程序 B. 安装并定时升级正版杀毒软件 C. 安装软件防火墙 D. 不将电脑联入互联网(因特网) 10.某站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他们可以在站点上发帖子,发信件进行交流和讨论.据此,你认为该网站体现了因特网的哪些应用功能( ) A. FTP和BBS B. BBS和E-mail C. Telnet和E-mail D. E-mail和FTP 11. 以下因特网服务功能的缩写对应的中文名称是:E-mail;FTP;Telnet;BBS;WWW 1. 文件传输 2. 电子公告牌系统(论坛) 3. 电子邮件 4. 信息检索(万维网服务) 5. 远程登录() A. 21534 B. 35124 C. 31524 D. 25134 12. 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一条是() A. 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 B.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

4.5网站的发布与管理-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课堂同步练习

4.5 网站的发布与管理课堂同步练习 1、要使自己的网站对浏览者产生持久的吸引力,最需要做的是()。 A.网站的发布 B.网站更新 C.网站设计 D.宣传网站 2、下列软件中,可以用来上传网页的是()。 A.FlashGet B.CuteFTP C.Netants D.Outlook 3、关于网站建设,下面哪种说法是不够正确的?() A. 网站内容应该精炼,以使用户在较短的时间内捕捉到网站的核心内容。 B. 网站应加强管理与维护,以保证网站内容常“新”不衰。 C. 网站版面设计应别具匠心、风格独特,以体现站点拥有者的文化底蕴。 D. 网站版面的设计应大量使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以造成视觉冲击。 4、关于因特网中的WWW服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WWW服务器中存储的通常是符合HTML规范的结构化文档。 B. WWW服务器必须具有创建和编辑Web页面的功能。 C. WWW客户端程序也被称为WWW浏览器。 D. WWW服务器也被称为Web站点。 5、已知FTP服务器的IP地址为210.67.101.3,登录的用户名为“KITE”,端口号为23,通过FTP方式实现登录时,以下输入正确的是() A. FTP://210.67.101.3 B. FTP://210.67.101.3:KITE C. FTP://210.67.101.3/KITE:23 D. FTP://210.67.101.3:23 6、某同学在机房里设计制作了一个网站,为了能让别人都能在网上看到自己的网站,他应该采取的最佳做法是() A. 将自己的网站复制给别人 B. 将网站通过E-mail发给所有同学 C. 将网站文件夹共享 D. 将网站上传到Web服务器发布 7、下列关于网站开发中网页上传和网站发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Frontpage或Dreamweaver MX既可以制作网站,也可上传网页。 B. Frontpage或Dreamweaver MX只能制作网站。 C. 只要安装了Windows 2000就可以发布网站。 D. 只能使用Frontpage或Dreamweaver MX发布网站。 8、在Frontpage 2003中,如果要验证网页中链接的有效性,可以通

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 2.信息的价值性。

高中信息技术 《片头的集成》教学设计 粤教版选修2

《片头的集成》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选修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有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六章第二节多媒体作品的集成中的中头的集成 5、学时数:45分钟(机房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AuthorWare的流程;认识Authorware几种图标的作用。 能够导入外部声音、动画;欣赏和体验用图标方式集成多媒体作品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经历作品片头的集成过程,理解Authorware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基于图标和流程线的工作原理。 2、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本节课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常见作品片头的创作,让学生了解AuthorWare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基于图标和流程线的工作原理;了解AuthorWare界面、图标、窗口等的特点,掌握几种图标的应用。让学生体验制作简单的Authorware作品的过程与乐趣。 3、学情分析: 通过前期Authorware作品的展示,学生对用Authorware开发作品跃跃欲试,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AuthorWare这个软件有了初步的印象,但该软件相对于学生以前所学的所见即所得的软件而言,无论是界面还是设计思想独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讲解、练习与个别指导的力度,让学生理解Authorware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基于图标和流程线的工作原理。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图标、数字电影图标、声音图标、等待图标的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Authorware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基于图标和流程线的工作原理 5、教学策略: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

页眉内容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络技术学习 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 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环境】:硬件:网络教室,投影仪;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 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 机网络的功能.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 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页脚内容 30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粤教版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的第一章节,内容涉及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特点;信息社会及其特点;信息处理的概念及特点;信息技术的概念及组成。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教师只是泛泛而谈,学生肯定不感兴趣,所以,针对此特点,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和发现自己身边有关信息方面的问题,通过教师设置讨论题目,使教学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再者,现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学生对信息方面的认识并不是一概不知,只不过是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 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信息技术”这两个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将教学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再创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既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能培养他们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判别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更利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改进教学策略。 四、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1)能够掌握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应用和影响(2)明确信息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明确信息技术对自己和社会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2)通过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不可替代作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讨论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了解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形式,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感,激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