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沉浸式艺术的起源及发展

沉浸式艺术的起源及发展

72

沉浸式艺术的起源及发展

李 曦

(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

【摘 要】沉浸式艺术核心是“沉浸”,艺术家可将个人精神与艺术高度融合,为艺术受众打造出一个区别于客观世界、真实世界的虚拟空间。当代艺术家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更倾向于研究如何加入现代化技术来增加观众的感官体验,艺术从体现内涵和精神世界逐渐转变为迎合商业和大众娱乐的形式。但同时,艺术家用全方位体验代替单一的视觉或听觉体验,能够更有效的帮助艺术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精神。

【关键词】沉浸式艺术;新媒体时代;互动;娱乐;共鸣

一、沉浸式艺术的定义

(一)艺术的定义。“美学的根本问题与艺术哲学的根本问题完全不同”[1],艺术并不是美,美在于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体验,艺术所展示的不仅仅是美感,是将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艺术家本身的情感,三观反映出来,同时,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看和研究,能够使人们与作品和艺术家的思想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艺术作品中参透出不同的真、善、美,进而潜移默化带来受众思想境界的深刻变化。

(二)艺术在现代的发展。艺术最初在希腊时代觉醒,伟大的希腊艺术家们创造出绘画、雕塑等一系列艺术作品,在罗马帝国的铁蹄传播和教会的保护下流传下来[2]。传统艺术以绘画、文学、音乐、建筑等单调构成的形态展示,同时伴以传播途径的限制,只能以直观面向观众的形式传播。随着近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科技手段的不断改进,高新技术在艺术领域广泛应用,使各种传统艺术可以和高科技结合在一起,形成新型的艺术形式。艺术传播方式也变得多样化,通过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大大缩短了传播的周期,提升了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规模,更多阶层和更多数量人群都可以接触和感知艺术,使得艺术不再是显赫家族及皇室摆弄的特权,艺术家不再为了取悦小部分人的喜好而局限自己的思维进行创作,艺术家可以更加自由的结合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沉浸式艺术正是在这种科技发展、传播途径的变化、艺术受众阶层和数量改变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发展出来的新的艺术形式。

(三)沉浸式艺术的含义。沉浸式艺术的核心是“沉浸”,意为让观众更关注眼前的景象,忘记和忽略真实的世界,建设精神与艺术的高度融合,混淆本身的六觉。沉浸式艺术是让观众置身于艺术家设置的特定的一个空间内,运用灯光、音响、艺术家本身的表演、以及影像等元素,为观众打造出一个有别于现实生活的另一空间。沉浸式艺术着重的另一点即为观众与艺术作品存在大量的可互动性。艺术元素的动态方向、形式,都会因为受众的一举一动而改变,或者与受众直接对话,互动。对着沉浸式艺术的发展,沉浸式艺术通过与电影、游戏、戏剧、展览等多领域结合,产生了多种衍生艺术。

二、沉浸式艺术的起源

(一)艺术展现形式的变迁。艺术家为了充分将艺术与观众相结合,使“观众走进艺术作品之中”,使用了多种办法。在传统艺作品的欣赏过程中,观众通过视觉上平面或立体的静止图像或雕塑而感知艺术,通过自己有限的思想境界,尽量与艺术家的表达思想去结合[3]

。在沉浸式艺术欣赏过程中,艺术家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甚至是味觉等多方感官去启发观众的思维,使艺术作品同观众的感官相结合,触发观众对艺术作品的多维化的感知,更好的与艺术家想表达的思想境界产生共鸣。同时,沉浸式艺术强调的是艺术作品与观众“产生交互”,观众不仅是单独被动的欣赏艺术,同时也作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元素,通过技术装置融入艺术作品当中,在感知艺术作品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艺术作品,进而更深入的产生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表达含义的思考。当代艺术家通过结合新兴科学技术,运用众多的新兴器材,通过声、光、电三要素,与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使艺术流动起来,通过科技主动灌输艺术的故事性,而不是靠观众主动的对艺术进行思考。

(二)沉浸式艺术的三阶段。沉浸式艺术产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1905年至1930年代,沉浸式艺术产生了萌芽,一些艺术家从实验电影出发,汤姆·冈宁《吸引力电影:早期电影及其观众与先锋派》对早期电影描述,早期电影并不是为了通过叙事,而是对观众的视觉产生冲击进而吸引观众,早期电影通过冲向概念,运用光、色、以及变化多端的布景,使电影呈现出一种虚幻的景观,同时,随着媒体技术的创新,早期电影人获取了更多的展现手法,企图在光学和运动结合下探索电影展现的多种可能[4]。在这股潮流的影响下,同一时期的贝尔托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厄文皮斯卡托(Erwin Piscator),以及包豪斯艺术家,将光线、颜色,结合建筑物的空间结构特点,将这种呈现手法持续创新,并为光影和空间构成的沉浸式艺术创造了基础。至1940年代到1980年代期间,电影先驱超越了电影的特性和定义,通过剪辑、播放现场布置等手法,试图将电影和观众相融合,如布鲁斯康纳在1976年创作的电影CROSSROADs,就是布鲁斯康纳调取了1946年美国在Bikini Atott进行的核试验档案,通过再剪辑和现场布置,将人和核爆炸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电影共36分钟,展现了核爆炸产生的巨大的蘑菇云从一个男人的头颈处逐渐升起,蘑菇云初生时威慑力因为剪辑原因而略显柔美,当向四周扩散时,电影播放场景内部也将胶片碎片四散,瞬间通过影像和场景布置让观众感到了核威力的恐怖。沉浸式艺术在第三阶段是伴随好莱坞电影产而共同发扬光大的,同时全新的数字技术也被应用到了电影中,3D技术在电影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电影人提供了新的展现手法和可能性。一系列的3D电影拉开了电影史上的新篇章,观众在观看电影时感受着与电影主角相同的视觉和空间,并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而产生和主角相同的感受。但在此过程中,沉浸式艺术仍然是并不以围绕着观众或受众为主的,观众只是参与者,并不是主导,是被动的参与到沉浸式的场景中来,而非主动的,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环境或情节。沉浸式艺术发展至今,变为场景、光线、声音等技术手段,和NPC(Non-Player Character)相结合,除了人与机械装置能够产生互动外,通过与NPC的主动接触,触发剧情,或者跟随NPC的要求完成相应任务,做到受众与环境相结合,与假设的空间和时间相结合,融入沉浸式艺术既定的氛围中去。

三、世界沉浸式艺术的代表作品

目前世界艺术家创作了很多沉浸式的代表作品,并且更多的艺术家也逐渐投入到沉浸式艺术中来。比如teamLab团队2016年在中国举行了大型个展,展出重要代表作、teamLab的主题作品《Flower Forest, Lost and Immersed》,该作品是teamLab的标志性代表作品。该展览是通过场地的灯光布置,向墙壁上投射立体的花朵,每朵花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短暂而美丽的,展览通过声光电的效果,让体验者仿佛在花海中徜徉的感觉,同时,观众也可以与展览进行互动,可以通过触摸投射的花朵,导致花瓣凋零,或者花朵绽放。近年,沉浸式展览逐渐在中国兴起,并在全国各大城市拉开帷幕。2015年《雨屋》(RainRoom)相继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后,首次登陆中国大陆,亮相上海,将沉浸式展览从世界带到中国,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雨屋》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短短4个月的展期,一共吸引参观的观众近20万名。作者通过互动识别技术,在场地中幻化出一场雨,每当观众走过的时候,识别技术控制雨滴对观众所在区域停止降雨,观众置身于展览场地,仿佛置身于旷野,时间和空间都不再重要,只享受徜徉在雨中的时光,令人惊讶的是,虽然四周充斥着雨滴,却又不能淋湿自己,又可以掌控雨水,影响雨滴的下

73

落,亦幻亦真,独有诗意。我国的沉浸式艺术在实景演出中得到大量的运用,通过运用当地的山水自然环境,加以灯光舞美的布置,伴以演员气势恢宏的演出,进而使观众融入当地文化,深入感受当地特色,通过促进观众了解地域文化,人文历史,也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带动城市各项产业。例如山西平遥主推的旅游项目之一《又见平遥》,通过工作人员的角色扮演,和场景的布置,同时工作人员通过还原平遥热闹街道的旧观,使观众参与到买卖过程、选秀、结婚等各个过程中,深入剧情和时空,带领观众参与了清朝末期,做为平遥城票号的东家赵易硕,为了最初的承诺,宁肯抵尽家产,拼上自己以及232名镖师的生命一路从沙俄保护了分号王掌柜全家最后一条血脉的全程。

四、沉浸式艺术的意义

(一)沉浸式艺术的娱乐意义。艺术的出现本身是为了传递艺术家的思想和情绪,后被观众融入自己的情感,不断深入互相理解,最终在艺术家表达自我和观众娱乐中达到平衡。沉浸式艺术在发展历程中也不能逃脱这一困惑,为了迎合大众,增加作品和作者的知名度,采用了当下大众最能接受的、最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使艺术作品披上了娱乐的外衣,多少人并不是为了理解作品而参观作品,而是为了赶上当下最新娱乐潮流,而不追究作品本身的含义。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了著作《娱乐至死》,该书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等一系列手段进行分析,得出娱乐得以达到至死的目的;分析所有的文化、政治、艺术最终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让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为娱乐做一场场的狂欢,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5]。媒体媒介为了不断追崇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最终以迎合大众的模式出现,最终都变成娱乐方式;政治、教育、新闻、商业等等,都变成大众的娱乐,毫无怨言。沉浸式艺术得以迅速发展,正式艺术家在创作中融入当代大众的审美和娱乐精神,使艺术逐渐从天堂般的高度跌落至凡间,人人都可以随意取舍。艺术本身应为独特的,能够激发观众的思维,能够使观众脱离一部分现实,走入艺术的乌托邦。然而艺术家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扩大自己作品的名气,增加艺术作品的经济收入,不断地融入已有的、存于大众的思想,进而导致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精神和内涵日趋薄弱,至高无上的艺术作品不再是众人仰望、欣赏的珍宝,而变成游乐场所中人人唾手可得,随意摆弄的玩具。为了经济收入的提升,沉浸式艺术研究艺术本质的内容越来越少,更多的是研究如何加入现代化技术来增加观众的感官体验,艺术从内涵和精神世界,变成了形式化、表面

化的商业产物,艺术可以是阳春白雪,高高至上,也可以是下里巴人,处处可见,但二者不可兼得,因为能够引人深思的艺术,能够理解作者核心,产生共鸣的观众必然少之又少;可做茶余饭后人人皆可谈论的艺术,必然归为平庸。

(二)沉浸式艺术的表达意义。为了能够将观众引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自己求得共鸣,又是自古以来广大艺术家们都希望能够达到的境界,正所谓一知己难求。正是因为沉浸式艺术的出现,艺术家能够通过大量的技术手段去从多种角度和方向展现自己的艺术思想,能够将声音、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融合一体,冲击受众的思维,用全方位体验代替单一的或视觉、或听觉体验,进而更有效的帮助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沉浸式艺术对比其他的艺术,其形式更容易让观众主动走进,主动触摸,主动感知。在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看,处于新媒体时代的艺术作品,如果仍拘泥于过往的绘画、音乐等一种形式,高清图片和HD音源会很容易被获取,艺术作品便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从犹抱琵琶半遮面,变成一览无余,观众的心态也会随之从膜拜和仰慕变为过而不视的平庸无奇之感。然而沉浸式艺术融合了大量的声、光、影,并不是通过简单的途径可以获取的,必须主动走进艺术家,走进艺术之中,参与高互动的体验,因此沉浸式艺术相对于普通艺术来讲,有着更高的吸引力。

五、总结

沉浸式艺术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产生的艺术形式,也是艺术发展至今的一个新阶段,纵观历史,正是蒙德里安、毕加索等大艺术家不断突破传统,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使艺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改变了大众的生活物品、建筑设施等。沉浸式艺术仍然在发展初期,结合不断飞速发展的科技,也许会为人类带来艺术和生活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德]康拉德·费德勒(Conrad Fiedler).西方艺术史论经典:论艺术的本质[M].译林出版社,2017-10-01.

[2][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03-01.[3]邵培仁.艺术传播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07-01.

[4]汤姆·冈宁(Tom Gunning).吸引力电影:早期电影及其观众与先锋派[J].电影艺术,2009(2).

[5][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中信出版社,2015-04-01.作者简介:李曦,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

(上接第71页)脱贫攻坚战。

(二)决战绝对贫困、决胜全面小康的冲刺阶段,成败关乎全局。从脱贫攻坚任务看,“面宽、量大、程度深”特征依然突出,贫困村和贫困户未退出,剩下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多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难度更大,面临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双重任务。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要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既定目标,可用的时间有限。人口实现脱贫的既定目标,可用的时间有限。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决战决胜阶段,越往后难度越大。现在需脱贫的对象,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群众,都是需要下大力解决的“硬骨头”,贫困结构的变化,聚焦65岁以上老人、大病和慢性病患者、持证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不仅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还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这些新形势新变化对帮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新的挑战。

(三)围绕“一低五有”的脱贫标准,确保产业发展扶持精准到村,基础设施改善精准到村,社会综合治理精准到村,增强定点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强化对户指导。围绕“一超六有”的脱贫标准,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愿,研究指导其脱贫致富,做到因人因户施策,因致贫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四)在定点帮扶工作中,充分发扬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总结好的经验做法,紧紧扭住“两不愁、三保障”开展帮扶工作的具体做法,充分发挥帮扶单位职能优势的特色亮点工作,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成功经验,抓好生态扶贫的创新做法等,加以推广宣传,促进帮扶工作。实现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针对贫困户“等、靠、要”“脱贫又返贫”,以及贫困户“有体力、无能力的现象,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加强对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关爱。定期组织村委干部帮助留守儿童和老人通过电脑视频与在外务工亲人远程视频通话,建立起爱的桥梁。积极营造正能量的乡村文化。开展文艺表演、体育活动等积极向上的健康文体活动,组织党员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积极上进、互助结友爱淳朴的村社文化。通过召开座谈会,叙友谊、话乡情、谋发展,鼓励引导一批有返乡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朋友回到家乡干事创业。

参考文献:

[1]郑宝华,晏铃.精准扶贫需要高度重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农村经济,2017 (01).

[2]虞崇胜,余扬.“扶”与“脱”的分野: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的战略转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01).

[3]莫光辉,陈正文.脱贫攻坚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及转型路径——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一[J].浙江学刊,2017(01).

[4]程杨松,高莉娟.脱贫攻坚热潮的“冷”思考——当前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四个难点[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6(08).

[5]庄天慧,杨帆,曾维忠.精准扶贫内涵及其与精准脱贫的辩证关系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03).

作者简介:谢杨(1963—),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大学学历,研究方向为管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