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8, 7(6), 364-370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5627068.html,/journal/tcm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5627068.html,/10.12677/tcm.2018.76061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Lei Lei1, Xin Deng1, Yao Zheng1, Yan Li1, Yongfeng Zhou2, Yongshen Ren1*, Ping Zhang2*

1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2Center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 302th Military Hospital of China, Beijing

Received: Nov. 2nd, 2018; accepted: Nov. 14th, 2018; published: Nov. 21st, 2018

Abstract

Dysmenorrhe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primary dysmenorrhea and secondary dysmenorrhea. Most dysmenorrhea patients are primary dysmenorrhea, and their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re very complicate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is prone to drug resistance and adverse reaction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has a unique advantag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and the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Keywords

Primary Dysmenorrhe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view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雷蕾1,邓鑫1,郑尧1,李燕1,周永峰2,任永申1*,张萍2*

1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湖北武汉

2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11月2日;录用日期:2018年11月14日;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1日

摘要

痛经是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大类。大多数痛经患者为原发性痛*通讯作者。

雷蕾等

经,其病因病机十分复杂。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易产生耐药性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等缺点,而传统中医药在原发性痛经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中医药,综述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5627068.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痛经(dysmenorrhea)是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1]。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也可以称之为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是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1]。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易产生耐药性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等缺点。传统中药在治疗痛经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在疾病认知、诊疗手段、组方遣药、临床疗效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为现代治疗痛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些常用方剂如少腹逐瘀汤、四物汤、温经汤等经典名方已被证明更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并通过多种中药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治疗痛经的效果[2],一直沿用至今。鉴于中医药与民族医药在治疗痛经等妇科疾病的特色与疗效优势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情况,本文将近年来有关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以及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 病因病机

痛经的最早论述见于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张仲景认为此病乃瘀血阻滞所致。隋代名医巢元方有《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月水来腹痛候》:“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其经血虚,受风冷,故月水将下之际,血气动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认为本虚标实乃此证的临床辨证要点[3]。宋代《妇人大全良方》曰:“夫妇人月经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致令体虚,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于冲任之脉”,认为痛经是寒凝所致,所创立的“温经汤”用于治疗寒凝引起的痛经,一直沿用至今[4]。金元时代,朱丹溪以气血立论提出气滞、气血俱虚、血瘀等均可引起经行腹痛。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经期腹痛》“经行腹痛,有虚有实”提出以虚实立论。清代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记为“痛经”,现代文献多沿用此病名。现代医家多认同痛经的发生在经期及其前后,由于气血变化,瘀血阻滞胞宫、冲任失于濡养,从而导致“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其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将痛经主要分为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肝肾亏损、阳虚内寒、气血虚弱、湿热瘀阻6种证型,其中以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证最多[5][6]。

3.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治疗

我国对使用传统中药治疗痛经的研究由来已久,且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内治法、外治法、中西结合疗法等,还有一些民族药也用来治疗原发性痛经,并且有较好的疗效。

雷蕾等

3.1. 内治法

3.1.1. 辨证分型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色,不同中医在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实践中,对其分型及治疗有着不同的体会和用药方式。李伟莉[7]认为痛经临床可归纳为气滞血瘀证、瘀热互结证、寒湿凝滞证和虚寒失养证。其中,气滞血瘀证方选化瘀通经散加减;瘀热互结证方选宣郁通经汤合金铃子散化裁;寒湿凝滞证方选温胞饮加减;虚寒失养证方选二仙八珍汤化裁。熊继柏教授[8]认为,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不通则痛;虚者有因肾气亏损,有因气血虚弱,不荣则痛。熊教授认为气滞血瘀者以琥珀散为主方治疗;寒凝血瘀者可选温经汤或少腹逐瘀汤;冲任虚寒者主以温经汤;湿热蕴结者用当归芍药散合易黄汤。胡国华教授[9]认为痛经乃气血瘀滞胞宫,导致经脉瘀滞、气血不畅、冲任失调。胡教授治疗痛经规律可概括为化瘀八法:①理气化瘀,常用青皮、柴胡、延胡索、川楝子、制香附;②补气化瘀,常用黄芪、党参、太子参、茯苓、白术;③温宫化瘀,常用艾叶、小茴香、葫芦巴、吴茱萸、炮姜;④疏利化瘀,常用路路通、枳壳、王不留行子、石菖蒲之类药物;⑤活血化瘀,常用生蒲黄、五灵脂、生山楂、乳香、花蕊石、没药、血竭、赤芍之类;⑥清热化瘀,常用蒲公英、败酱草、红藤、牡丹皮之类药物;⑦理血化瘀,常用川芎、当归、生地黄、赤芍、鸡血藤、白芍之类;⑧益肾化瘀,常用女贞子、桑椹子、菟丝子、巴戟天、肉苁蓉、枸杞子。

3.1.2. 对症化裁治疗

程倩倩等[10]以主治寒凝血瘀型痛经的少腹逐瘀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48例,冷痛甚者加艾叶炭、炮姜、乌药;月经量少、血块多、色瘀黯者加莪术、牛膝;伴腹胀、胸胁乳房胀痛者加青皮、川楝子;恶心呕吐者加半夏、吴茱萸;腰膝酸软者加桑寄生、杜仲;月经持续时间长者加制大黄、生地黄;手足不温、冷汗淋漓者加制附子。结果总有效率为85.4%。王景等[11]采用温清饮治疗瘀热型原发性痛经患者44例,随症加减:瘀血重者,加桃仁、丹皮、鬼箭羽;月经量多者,加茜草、生槐花、生蒲黄;面部痤疮重者,加用苦参、皂角刺。结果总有效率为90.91%。孙玥等[12]采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的胡芦巴丸加减作为治疗寒凝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基本方,临证时根据具体情况加减使用。在此基础上,若患者以胀痛为主,经前常有乳房胀痛及情绪波动者,加重理气之药,如川楝子、香附等;若以血瘀为主,见经血血块多,色深暗,血块下后痛减等,则加重活血化瘀之力,可加用当归、莪术、苏木、泽兰、川牛膝、生蒲黄、五灵脂、甚至乳香、没药等;如痛甚,可用全蝎、蜈蚣等;如有气虚之象,可加用黄芪以益气活血等。

3.1.3. 自拟方加减治疗

临床上有很多专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验,对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有着独到的理解和认识,常以自拟方来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于国刚等[13]采用自拟调经汤(当归、赤芍、白芍各12 g,川芎、香附各9 g,益母草15 g,木香3 g,蒲黄10 g,五灵脂10 g)加减配合TDP治疗仪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33例,对照组33例采用热敷小腹部的方法止痛,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94%,两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王雨波[14]采用自拟痛经舒(当归、赤芍、白芍、醋香附、枳壳、延胡索、五灵脂各12 g,川芎、炒蒲黄、没药、乌药、小茴香、川楝子各10 g,肉桂、炙甘草各6 g,丹参20 g,刘寄奴15 g)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98例,并设布洛芬对照组82例。

各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79.27%,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3.1.

4. 民族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民族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报导相对较少,其中蒙医认为原发性痛经主要是

雷蕾等

由于情志、饮食起居不慎而引起三根失衡导致下清赫依功能失调,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乌珠木[15]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早服苏格木勒-7丸15粒,午服乌力吉-18丸15粒,晚服格喜古纳-6味散3 g,希拉偏盛者加服三子汤,巴达干偏盛者加服那仁满都拉,白带多、腰部酸痛者睡前加服萨丽嘎日迪。月经前10天开始服药,经期停药,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粒/次、2次/d,于月经前6d开始口服,连服7d,连续治疗4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4%,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壮医认为,原发性痛经是人体正气虚弱,各种毒邪侵入人体并滞留“咪花肠”(子宫)部位的火路,使火路运行不畅,气血失衡,致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运行而发。在治疗上主张以调气解毒补虚为原则,通畅“火路”为关键[16]。白颖璐[17]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分为壮医药热敏探穴针刺组(治疗组)和中医针刺加艾灸组(对照组),各30例患者。治疗组取阿是穴(痛点)和脐内环穴,采用壮医药热敏探穴针刺治疗;对照组取关元穴、三阴交穴,采用常规中医针刺、艾灸方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说明壮医药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优于中医针刺加艾灸疗法。吴红斌等[18]使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京尹(寒湿凝滞型)患者60例,选取关元、三阴交、气海等穴位,治疗后患者痛经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GE2含量增高,PGF2α及PGF2α/PGE2下降。

3.2. 外治法

3.2.1. 针刺疗法

杜冬青等[19]观察月经来潮前针刺十七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予针刺十七椎穴3个疗程,空白对照组不予针刺。参考COX痛经症状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痛经症状总频率总分和痛经症状严重程度总分持续下降,说明十七椎穴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穴位,可于经前单用十七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贾小红等[20]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少腹逐瘀汤,治疗组除口服少腹逐瘀汤外还给予针刺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治疗组总有效率89.33 %。

3.2.2. 艾炙疗法

喻佳等[21]以雷火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观察不同时间施灸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艾灸AM组和艾灸PM灸。AM组治疗时间为8:00~11:00,PM组治疗时间为13:00~16:00,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分析疗效。结果AM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2.50%、92.50%,明显高于PM组患者27.50%、82.50%,说明上午施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更佳。汪军等[22]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均选用纯艾条炙法,A组炙10 min,B组炙20 min,C组炙30 min,观察不同艾灸时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60%,B组总有效率80 %,C组总有效率90 %,由此说明艾条炙30 min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更佳。

3.2.3. 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疗法

周一辰等[23]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敷神阙、关元、中极并配合温和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温和灸神阙、关元、中极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以观察中药外敷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说明外敷中药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比单纯艾灸更能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徐勤芳[24]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90例,随机分为穴注丹参组、穴注盐水组和口服滴丸组各30例,取三阴交穴注射,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对痛经程度进行评价。结果:穴注丹参组及口服滴丸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疼痛评分与穴注盐水组同时间比较均降低。

雷蕾等

穴注丹参组随访时疼痛评分较口服滴丸组明显降低。

孙萍萍等[25]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埋线组和对照组。埋线组于经前期和经后期分别埋线1次,经前期以关元、十七椎、子宫、次髎为主,经后期以肝俞、脾俞、肾俞、三阴交为主;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近期疗效,并随后停止治疗满3个月经周期时,随访远期疗效。采用痛经积分进行疗效评定,发现埋线组治疗后痛经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埋线组近期和远期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2.

4. 脐疗法

脐,中医穴位又称“神阙”。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且脐部有丰富的静脉丛,故许多医家常以中药敷脐治疗原发性痛经。邢向茹[26]提到使用止痛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将五灵脂、蒲黄、花椒各等分研成粉末,以蜂蜜调制,制成大小为2.0 cm × 2.0 cm,厚约1.5 cm 的敷贴,纳入神阙穴位,胶布固定。月经来潮前5日开始贴敷,每日1次,每次2~4 h,连续贴敷一周,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3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治疗后,有效率为93.33%。杜冬青等[27]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炙脐组和针刺组各30例,观察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的变化。炙脐组与针刺组治疗前后COX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炙脐组疗效优于针刺组。

3.2.5. 耳针疗法

刘站平[28]将原发性痛经患者3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耳穴之子宫、神门、外生殖器、肾、屏间、下脚端、肝、肾、骶腰椎、脑等,予王不留行籽每穴1籽胶布固定,对照组口服芬必得150 mg或消炎痛25 mg,经治3个疗程,治疗组治愈率98.75%,对照组7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赵晶等[29]将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于经前7~10天采取耳压子宫、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皮质下、肝、脾、肾等耳穴(每次选穴4~5个)贴压王不留行籽或磁珠治疗痛经,配合梅花针叩刺三阴交、关元和气海进行治疗。对照组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通过疗效对比,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症状明显减轻或消除,总有效率90.6%,痊愈率50%,对照组总有效率70%,痊愈率为2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3.3. 中西医结合疗法

吴金萍等[30]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每天2次,经前3天开始口服,持续至月经第3天停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服用血府逐瘀汤每天1剂,每天2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应海霞[31]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片,1片/次,3次/天,经期前3天开始服用,连续使用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暖宫散寒汤。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原发性痛经的预防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固然重要,但是其预防也同样重要。有研究发现通过健康教育以及“治未病”思想的应用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痛经和缓解痛经疼痛程度的作用。

4.1. 健康教育

痛经的发生与患者日常不良生活习惯有一定关联,苏敏等[32]通过微信对痛经女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痛经女大学生疼痛程度得分低于对照组,说明通过微信进行系统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对痛经有更深刻的理解,能正确采取适当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而降低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雷蕾等4.2. “治未病”思想在原发性痛经治疗中的应用

“治未病”一词,出自《黄帝内经》,其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思想[33],说明了于未病之前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王洪彬[34]根据中医体质学及治未病理论,提出原发性痛经的针灸辩证治未病这一新理论,女性初潮前后采取针灸的方法辩证治未病,艾灸命门、三阴交、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有效调节青春期女生的阳虚体质,预防原发性痛经的发生。

5. 小结及展望

原发性痛经虽然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但是月经不调、月经周期不固定、行经期痛经,以及经期前的一些头痛、乳房胀痛等现象,都给女性的学习或工作以及生活等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目前西医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避孕药、钙离子拮抗药和β受体激动药等药物治疗痛经[35] [36],但这些药物只能在发生痛经时即时服用且起效,即所谓的治标不治本,每一次发生痛经时都得依靠服用这些药物才能止痛,而且这些药物容易诱发胃肠道不适以及导致体内激素紊乱;长期服用,患者会对药物产生依赖,且患者对药物敏感性降低,从而达不到止痛的效果。

传统中药在治疗痛经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在疾病认知、诊疗手段、组方遣药、临床疗效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为现代治疗痛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目前中医药在治疗原发性痛经方面有许多经验,且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痛经辨证论治,还具有内服调理和外用等多种形式,疗效也十分显著。但是,中医药治疗也有许多不足:首先,无论是经方还是自拟方均以汤剂为主,需煎煮后使用,较为费时费力,且行经期痛经不能及时止痛;再者,耳针疗法、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疗法等涉及穴位的治疗方法,都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操作,难度较大,且治疗相对繁琐;通过查阅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关文献,发现大多研究只停留在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较少有深入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且对照组阳性药的选取多选用西药,临床与实验研究未能良好结合,说服力弱。

除上述中医药自身的局限以外,女性自身对痛经不够重视、平时吃过多生冷及辛辣食品、缺乏锻炼、身体素质差、在经期洗凉水、吃寒性食物等,均会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影响。

希望今后研究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实验研究可以更加深入,以及做好后期药物疗效跟踪访问和调查,同时也希望能够研制出更加方便服用和携带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制剂,使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得到更好的推广。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02935, 81773893);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9301060);全军后勤科研计划面上项目(CWS14J072);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CZP17074)。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 妇产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62.

[2]Chen, H.Y., Lin, Y.H., Su, I.H., et al. (2014) Investigation o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Primary Dysmenorrhea:

Implication from a Nationwide Prescription Database in Taiwan.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22, 116-125.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5627068.html,/10.1016/j.ctim.2013.11.012

[3]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校译[M]. 南京中医学院, 校译.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 1049.

[4]朱定华, 等. 临证各科卷·女科[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107.

雷蕾等

[5]王艳英. 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7): 2447-2449.

[6]孙玉阳, 纪宏宇, 陈博, 初明慧, 王海荣, 吴琳华.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

师, 2017, 20(1): 144-147.

[7]储继军, 余小琴, 马越. 李伟莉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 29(10): 1641-1643.

[8]邹晓玲, 李点, 刘朝圣, 姚欣艳, 周兴, 何清湖, 胡金辉. 熊继柏教授辨治妇科痛经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8): 2835-2837.

[9]王春艳, 胡国华. 胡国华临证辨治痛经特色[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 49(10): 18-19+31.

[10]程倩倩, 朱颖.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J]. 中医学报, 2011, 26(10): 1249-1250.

[11]王景, 宣磊, 董振华. 温清饮加味治疗瘀热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 44(12): 93-95.

[12]孙玥, 王天芳, 张佳元, 侯帅颖. 胡芦巴丸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J]. 中医杂志, 2016, 57(4): 342-343+358.

[13]于国刚, 周瑞江. 调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 2016, 31(1): 118-120.

[14]王雨波. 痛经舒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 2011, 26(12): 1525-1526.

[15]乌珠木. 蒙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 24(8): 14-15.

[16]庞宇舟, 林辰. 实用壮医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30.

[17]白颖璐. 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D]. 南宁: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

[18]吴红斌, 秦辛玲, 魏鹏飞, 汤希凡, 胡蕾蕾, 杨华, 赖春华, 文辉.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临床疗效

及对PGF_(2α)、PGE_2的影响[J]. 新中医, 2014, 46(11): 186-189.

[19]杜冬青, 高树中, 马玉侠. 经前针刺十七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7(12):

1073-1075.

[20]贾小红, 巩海亮, 宋兰英, 刘莉宁, 徐因. 针刺治疗对原发性痛经患者性激素及前列腺素分泌的调节作用[J]. 中

国医药导报, 2016, 13(7): 76-79.

[21]喻佳, 赵文楚, 李宁. 因实施灸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血清中PGE2α含量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19(12): 204-206.

[22]汪军, 毛珍, 阿力木·玉努斯. 不同艾灸时程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 2017, 33(1): 1-4.

[23]周一辰, 殷岫绮, 杨毅沁, 曾薇薇, 祝永鹤. 穴位敷贴联合艾附暖宫丸治疗宫寒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J]. 上海

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29(6): 33-36.

[24]徐勤芳. 三阴交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 2018, 59(3): 224-226.

[25]孙萍萍, 蒙珊. 分期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 2015, 31(9): 46-49.

[26]邢向茹. 敷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观察[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2.

[27]杜冬青, 尹翠菊, 马玉侠, 刘晓岚, 高树中, 王秀英. 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

2011, 30(8): 514-516.

[28]刘战平. 压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06(12): 1350-1351.

[29]赵晶, 赵丽媛, 王蕊, 张丹, 刘洋. 耳压配合梅花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 2013, 29(3):

38-40.

[30]吴金萍, 康志媛.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 2014, 29(6): 896-897.

[31]应海霞.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17): 78-79.

[32]苏敏, 杜彩素, 孙丽媛, 孙晓理. 基于微信平台对痛经女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 2016,

37(12): 1804-1807.

[33]朱向东, 李广远, 刘稼, 程畅和.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涵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 26(12): 2725-2727.

[34]王洪彬, 崔建美, 赵舒, 孙娜, 马树祥. 原发性痛经的针灸辨质治未病[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9): 1471-1472.

[35]Huang, L., Zhang, J.-Q., Li, Y.-B., et al. (2016) Effect of Alpinia of Ficinarum Hance Alcohol Extracts on Primary

Dysmenorrheal.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9, 882-886.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5627068.html,/10.1016/j.apjtm.2016.07.012

[36]Oladosu, F.A., Tu, F.F. and Hellman, K.M. (2018)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Resistance in Dysmenorrhea:

Epidemiology, Causes, and Trea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18, 390-400.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5627068.html,/10.1016/j.ajog.2017.08.108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5627068.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6-6067,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5627068.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5627068.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tcm@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5627068.html,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痛经指女性月经期前后或在经期时,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痉挛性疼痛、痛引腰骶、痛剧昏厥,影响日常生活者。其中经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发生器质性异常者,称为原发性痛经。亦谓之功能性痛经。痛经大多出现于月经来潮或在阴道出血前数小时,常出现小腹部痉挛性绞痛,历时数小时,在剧烈腹痛发作后,转为中等度阵发性疼痛,约持续12~24小时。血外流畅通后逐渐消失,亦偶有需卧床2~3天者。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内前侧。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疲乏感,严重时可面色苍白,手足厥冷,一时晕厥,片刻可缓。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少女最常见的妇科疾患之一,多在初潮后6~12个月发病,发病率达30%一50%,其中大约15%左右的患者由于月经的疼痛,难以正常学习和生活且极大地影响了其情绪,因而诊治原发性痛经对改善青春期女性个体健康,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等已有较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展,现予以简要综述。 一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 (一)、现代医学发病机制近年来根据细胞和分子水平调节肌肉收缩机能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原发性痛经的关键是子宫肌反应性过高、激发子宫肌层缺血导致的疼痛。常常由子宫位置异常(如过度屈曲)、精神神经因素、内分泌因素(前列腺素,催产素,加压素等)、遗传因素、钙离子、镁离子等因素引起。女性特别是在青春期由于卵巢功能尚不健全,生理变化很大,思想情绪常不稳定等内在或外来的应激使痛阈降低,思想焦虑,易受惊吓、思虑过多、难以自制以及生化代谢物质均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盆腔疼痛纤维。此外疼痛也与运动及饮食习惯等有密切联系。 (二)、中医学病因病机关于原发性痛经的最早记载归纳总结出虚、实、虚实夹杂等不同的病因病机和痛经的辨证要点。其中病因病机大致可分为气滞血瘀、风寒湿乘、气血虚弱、肝肾亏损4种,主要体现于有所“不通”。不论是哪种病因,均可产生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失调,“不通则痛”。女性初行经摄生不慎,保健意识淡漠,生活调适能力不足,尤其是经期保健大多不够重视,再加。肾气相对不足,一旦经期感寒淋雨,贪凉饮冷或居处寒冷之地,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宫,以致寒凝经血,血行失畅,产生痛经。通过临床观察,此病因在青春期痛经病人中占90%以上,通过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治疗多取得明显治疗效果。青年女子又由于学习紧张、考试精神负担,常招致心情压抑,加上月经初潮,心理不适,加重情绪之烦恼,或抑郁或易怒,均致气机郁滞,血行不畅,冲任气血运行受阻,经血难以正常下泻而生痛。 二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 (一)、现代医学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是最常用的一线药物。根据不同报道,大约有64%~100%的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后主观症状减轻。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还氧化酶而减少PG(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从而缓解PG引起的子宫痉挛性收缩,与其他解痉止痛药联合运用可增强止痛效果。如芬必得、阿司匹林、氟甲灭酸、消炎痛等,有效率30%~80%,但可发生副作用,以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为主,青春期少女不可依赖此类药物。 (二)、中医治疗:中医学对青春期痛经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其发病多由瘀阻而致,治疗以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为主。世纪本草暖宫贴运用活血化瘀的药如肉桂、附子、小茴香等具有温经通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经清洗、粉碎、提取、浓缩等工艺制成。对女性宫寒痛经、带下清稀、腰腹冷痛、月经量少、肾阳虚衰、畏寒肢冷、手足冰凉等疗效显著。中医学依据疼痛的时间、性质,并结合行经时月经的特点、患者的体质辨证施治。主要是从三方面人手:补肾气,驱寒邪,化淤滞。临证中以上三点联合应用,三位一体进行治疗,体现着标本兼治原则,不但使青春期痛经的治疗更加完善,还能消除其它伴随的月经失调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治疗痛经疼痛的同时,还可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前列腺素,改善子宫微循环。这揭示了其在痛经的症状改善及远期疗效方面明显的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8, 7(6), 364-370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5627068.html,/journal/tcm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5627068.html,/10.12677/tcm.2018.76061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Lei Lei1, Xin Deng1, Yao Zheng1, Yan Li1, Yongfeng Zhou2, Yongshen Ren1*, Ping Zhang2* 1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2Center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 302th Military Hospital of China, Beijing Received: Nov. 2nd, 2018; accepted: Nov. 14th, 2018; published: Nov. 21st, 2018 Abstract Dysmenorrhe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primary dysmenorrhea and secondary dysmenorrhea. Most dysmenorrhea patients are primary dysmenorrhea, and their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re very complicate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is prone to drug resistance and adverse reaction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has a unique advantag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and the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Keywords Primary Dysmenorrhe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view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雷蕾1,邓鑫1,郑尧1,李燕1,周永峰2,任永申1*,张萍2* 1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湖北武汉 2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11月2日;录用日期:2018年11月14日;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1日 摘要 痛经是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大类。大多数痛经患者为原发性痛*通讯作者。

原发性痛经的医治

原发性痛经的医治 原发性痛经,想必是许多姑娘们都会遇到的麻烦,痛经一来,恐怕是吃不下睡不香。一片布洛芬什么的这类止痛药下去又效果糟糕,忍不住想抓起药板子往垃圾桶里砸——为啥妇产科学的教科书,妇科医生,各大指南上明明都说了,非甾类止痛药的有效性相当不错,有效率可达80%,而且安全性也很好,应该是痛经治疗的第一选择,可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许多女生都觉得使用效果这么差? 这就要从原发性痛经的原因说起了。 原发性痛经的原因,现在认为和月经期间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含量升高有关,前列腺素是个大家族,导致痛经的是其中的PGF2α,PGF2α是 花生四烯酸脂肪酸的衍生物,在月经周期中,分泌期子宫内膜前列腺素浓度较高,月经期的时候由于子宫内膜脱落,子宫内膜细胞破裂,从而是其中的两种前列腺素被释放到血液中,而PGF2α会导致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以及血管的痉挛, 从而导致子宫缺血,缺氧,因此引起痛经,此外,过多的前列腺素进入血液循环,还会引起心血管和消化道等症状。 而各种医学书籍里推荐的非甾类止痛药,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布洛芬,酮洛芬,双氯芬酸,甲芬那酸,萘普生,以及阿司匹林,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到前列腺素的这步反应,前面说了,会导致痛经的前列腺素PGF2α是花生四烯酸 的衍生物,而花生四烯酸要转化为前列腺素,需要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 COX)的参与,非甾类止痛药的功能就是抑制COX-2,从而使得前列腺素分泌 量下降,因此避免痛经的出现。 而COX家族有三种同工酶,分别为COX-1,COX-2和COX-3,其中COX-3是COX-1的突变体,所以也被称为COX-1B,由于这几种酶的结构接近,因此传统的非甾类止痛药会把两种酶一起抑制了,于是没干什么坏事的COX-1就跟着一 起躺枪了,COX-1并不是导致痛经的坏家伙,而是在许多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 存在,起着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维持组织稳态,以及保护消化道粘膜,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含量等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传统的非甾类止痛药副作用包括消化道溃疡的原因(新型的非甾类止痛药,如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对COX-1的抑制作用远远弱于对COX-2的抑制作用,因此对肠胃的刺激性相对于老式的非甾类止痛药)。 那么,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事?

2013广东住院医南方医题库-妇产科9

1. 单项选择题 (1 分)1. 有关先天性无阴道患者,描述正确的是() A. 有月经来潮 B. 卵巢正常 C. 子宫发育正常 D. 有生育能力 E. 可以结婚 正确答案:B (1 分)2. 关于胎儿生长受限说法,下述错误的是() A. 是指孕37 周后,胎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 B. 胎儿出生体重低于同孕龄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 C. 出生体重低于同孕龄正常体重的第10 百分位数 D. 出生体重低于同孕龄正常体重的第100 百分位数 E. 它是围生期主要并发症之一 正确答案:D (1 分)3. 高直后位是 A. 后顶骨嵌入,矢状缝靠近耻骨联合 B. 前顶骨嵌入,矢状缝靠近骶岬 C. 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入口前后径上,枕骨靠近骶岬 D. 前顶先露,枕骨靠近耻骨联合 E. 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横径上 正确答案:C (1 分)4. 狭窄骨盆的处理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严重畸形骨盆的需行剖宫产 B. 均小骨盆,如胎儿估计不大可试产 C. 轻度头盆不称的可试产 D. 出口横径与后矢状径之和小于15cm 的需行剖宫产术 E. 中骨盆狭窄,先露坐骨棘下3cm 的可经阴道助产 正确答案:E (1 分)5. 子宫内膜癌的转移途径主要是() A. 直接蔓延 B. 血性转移 C. 种植转移 D. 淋巴转移 E. 自发转移

正确答案:D (1 分)6. 关于臀位分娩,下列哪种分娩方式应尽量避免使用 A. 臀位助产 B. 臀牵引术 C. 剖宫产术 D. 臀位自然分娩 E. 后出头困难时可用产钳助产 正确答案:B (1 分)7.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易发因素,下列哪项不正确 A. 患糖尿病 B. 妊娠 C. 长期应用抗生素 D. 吃辛辣食物 E. 使用免疫抑制剂 正确答案:D (1 分)8. 胎儿成熟度检查下列各项目中,不包括哪项() A. 羊水含脂肪细胞检查 B. 胎儿参数一系列的超声波测量 C. 羊水磷脂测定 D. 泡沫稳定度(振荡)试验 E. 尿E3 正确答案:E (1 分)9. 符合正常产褥期子宫复旧规律的是哪项A. 产后30 天,子宫体回复正常大小 B. 产后4 周时子宫颈完全恢复正常形态 C. 产后4 天宫颈内口关闭 D. 产后子宫底每天下降3CM E. 产后一周,子宫于腹部不可扪及 正确答案:B (1 分)10.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A. 发生于体腔上皮 B. 发生于生殖细胞,偶向单一胚层分化 C. 发生于腹膜上皮 D. 转移而来 E. 有梅格斯综合征 正确答案:A

中医对于痛经的认识和调养方式

第一型:常常觉得胸闷、小腹闷痛,月经来时胸部胀痛明显,这种症状是属于中医的“肝气郁结”,可以使用旋覆花、香附、当归、川芎、丹参、甘草来治疗。 第二型:平时容易口干、心烦、口苦、胸闷、月经来时量较多,这是属于中医的血热型,可以用丹皮、地骨皮、生地、柴胡、当归等中药来矫正。 第三型:容易头晕、贫血、疲倦、胃口差、发育迟缓、大便不成形、月经颜色较淡,这是属于血虚型的症状,可以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大枣来治疗。 第四型:平时喜欢吃冰冷食物、四肢容易冰冷、痛经、经来有血块,可以使用当归、白芍、桂枝、川芎、党参、甘草等中药来治疗。 痛经是女性经常会有的现象,很多时候都不能被称之为疾病,痛经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对痛经的预防和调养。 饮食调养 平时应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营养食物,如红枣、莲子、龙眼肉、核桃、山楂、猪肝、猪血、黄鳝、海参、乌鸡、鸡蛋、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虾仁、红糖等,这些食物富含营养的同时,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 中药调养 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党参、黄芪、何首乌、枸杞子、山药、阿胶、丹参、玫瑰花等天然中药,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效果。 运动养生 运动也是调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平时可练习瑜伽、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运动。另外,传统中医学认为“久视伤血”,所以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职业女性,应该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因为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的气血。 经络疗法 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消散瘀血,并坚持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对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

原发性痛经 病理

原发性痛经 【Dysmenorrhea Dysmenorrhoea N94.6】 【别名】 功能性痛经 【概述】 乐杰:《妇产科学第六版》痛经为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后者是指盆腔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痛经。 张向宁:《医师速查丛书妇产科速查》凡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较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称为痛经。 徐增祥:《现代妇产科治疗学》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妇女中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发生率介于30%~50%。约有10%左右的病人,疼痛难于忍受,每月有1~3d或更长时间不能正常工作、生活,必须接受治疗。原发性痛经常在分娩后自行消失,或在婚后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 【病因】 乐杰:《妇产科学第六版》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含量增高有关。研究表明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和月经血中PGF2α和PGE2含量较正常妇女明显升高,尤其是PGF2α含量增高是造成痛经的主要因素。PGF2α和PGE2是花生四烯酸脂肪酸的衍生物,在月经周期中,分泌期子宫内膜PG浓度较增生期内膜为高。月经期由于溶酶体不稳定,释放各种溶解酶而破坏细胞膜,使子宫内膜细胞溶解,释放PGF2α和PGE2。PGF2α及PGE2含量增高,尤其PGF2α含量更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甚至痉挛性收缩而出现痛经。另外,痛经也与子宫平滑肌不协调收缩,造成子宫供血不足,导致厌氧代谢物积贮,刺激疼痛神经元有关。原发性痛经的发生还受精神、神经因素影响,疼痛的主观感受也与个体痛阈有关。无排卵性子宫内膜因无孕酮刺激,所含PG浓度甚低,一般不发生痛经。 徐增祥:《现代妇产科治疗学》原发性痛经一般均认为应归咎于以下几种原因:内膜管型脱落(膜性痛经)、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屈曲、颈管狭窄、子宫收缩异常、不良体姿及体质因素、变态反应状态及精神因素等。 【发病机制】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总结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文献,从内治与外治方面对其进行总结、阐述。结果详察病因,谨守病机,辨证论治,不论采用内治法还是外治法均能取得满意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内治法;外治法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是指女性在月经前后或行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痛或其他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无盆腔器质性病变者[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是目前妇科最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20%~90%[],据国内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妇女痛经发生率为%[4],其中原发性者占%[5],主要发生群体为青春期少女和未婚或未育的年轻妇女,是影响妇女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常见原因。西药对本病主要给予镇痛、抑制排卵或抑制宫缩甚或手术治

疗,副作用较大;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概述如下。 1 内治法 辨证论治 古方化裁王萍等[6]认为痛经的基本病机为瘀结胞宫,经血流通阻碍,以致“不通则痛”,故治疗以通为主。经前5 d开始用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持续7 d,5个月为1个疗程。药用:当归15 g,川芎15 g,香附15 g,延胡索10 g,白芍10 g,蒲黄10 g,熟地黄12 g,五灵脂10 g;偏气滞血瘀加桃仁6 g,红花6 g,乌药6 g,木香3 g,泽兰10 g;偏寒湿凝滞者加炮姜6 g,肉桂6 g,小茴香6 g,没药6 g,茯苓12 g;偏阳虚内寒者加吴茱萸6 g,党参6 g,桂枝6 g,附子6 g,艾叶3 g;偏气虚血弱加黄芪15 g,党参15 g,白芍10 g,炙甘草10 g,茯苓10 g;肝肾虚损加杜仲10 g,续断6 g,巴戟天10 g。结果:总有效率为98%。齐津丽[7]治疗60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予以温经汤加减(桂枝6 g,吴茱萸6 g,川芎6 g,炮姜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研究和中医药治疗进展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研究和中医药治疗进展 刘 馨 (辽宁中医学院2001级研究生,辽宁沈阳110000)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11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813(2003)04-0065-02收稿日期:2003-06-10 作者简介:刘 馨(1977~  ),女,吉林省长春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妇科。 每于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疼痛,程度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称为痛经。中医又称“经行腹 痛”,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痛经。青年妇女多见,痛经的发生率为33119%(包括原发和继发者),其中原发性痛经占36106%,属妇科常见病。 1 中医对痛经病因病机的认识 我国中医学对痛经的病因早有认识,《妇人良方大全》认为痛经有因于寒者、气郁者、气结者。《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指出痛经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傅青主女科》认为痛经与肝、肾、脾有关。 现代中医对痛经的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经期或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泻溢,气血变化急骤,这时致病因素如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可乘机侵入,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碍,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罗元恺[1]认为,痛经病因有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虚损等。 孙巍巍等 [2] 认为痛经以肝郁气滞型和寒凝血瘀 型最为多见。观察35例,两者各占19/35和16/35,姜春莹等[3] 认为痛经多由寒凝血运滞涩或热郁气滞不畅,或气滞血行不畅,或血瘀阻塞难行,或气虚冲任失养所致。张嘉男[4] 认为痛经的发生与肝关系密切,在临证中注意从肝论治,取得了满意效果。王庆松[5]认为痛经产生有虚有实,然而虚实之证均不离乎滞和瘀,而滞和瘀的根源在于肾,从肾论治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2 现代医学对痛经病因病机认识的进展 现代医学认为,子宫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的增加是原发性痛经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前列腺素F 2α (PG F 2α)增高,前列腺素E 2(PG F 2)下降时疼痛加剧。研究发现PG F 2α可刺激子宫收缩,而PGE 2可使子宫平 滑肌松弛。乐杰[6]认为当PG F 2α异常升高时,子宫过度收缩,引起子宫血流不足,子宫肌肉组织缺血,刺激 子宫自主神经疼痛纤维而发生痛经,这也符合中医“不荣则痛”的理论。血管加压素和催产素也是引起痛经的原因之一,血管加压素与雌激素水平有关,它又可被孕激素抵消。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在月经前期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月经期血管加压素水平高于正常人的2~5倍,造成子宫过度收缩及缺血。实验证实,非孕子宫也存在催产素受体,它也能增加子宫收缩导致痛经[7]。近年又有研究表明,痛经患者的免疫细胞和免疫 反应发生改变,血中单核细胞,β-内啡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肽类及自主神经系统、内皮素、去甲肾上腺素增高也可造成子宫肌肉及子宫血管收缩而导致痛经。 韩蓁等[8]报道由于精神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运动等也可导致或加重本病的发生。董秀梅等[9]调查结果显示,对机体最适合的相对湿度是20~60%,高温环境下作业可使机体的体温调节发生障 碍,且可通过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引起月经异常及痛经。 李京龙等[10]研究认为M 2+不足可能为痛经原因之一。 谢春光等[11]人的证明,痛经患者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均异常升高,血沉值降低,与无痛经者相比有显著差异,提示痛经患者微血流处于粘滞状态,说明患者体内确实存在气血阻滞的病理状态,即中医的“瘀血”状态。3 痛经治疗进展 311 传统方剂应用 刘锦荣[12]采用失笑四物加减(当归、熟地、赤芍、蒲黄、五灵脂各12g 、川芎10g )随 证加减,体虚气弱者加黄芪、党参各15g ,腹痛明显者 — 56—

2005SOGC+原发性痛经诊疗共识指南

Primary Dysmenorrhea Consensus Guideline Abstract Methods:Members of this consensus group were selected based on individual expertise to represent a range of practical and academic experience both in terms of location in Canada and type of practice,as well as subspecialty expertise along with general gynaecology backgrounds.The consensus group reviewed all available evidence through the English and French medical literature and available data from a survey of Canadian women. Recommendations were established as consensus statements. The final document was reviewed and approved by the Executive and Council of the SOGC. Results:This document provides a summary of up-to-date evidence regarding the diagnosis,investigations,and medical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of dysmenorrhea.The resulting recommendations may be adapted by individual health care workers when serving women who suffer from this condition. Conclusions:Dysmenorrhea is an extremely common and sometimes debilitating condition for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involving a combination of lifestyle, medications,and allied health services should be used to limit the impact of this condition 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n some circumstances,surgery is required to offer the desired relief. Outcomes:This guideline discusses the various options in managing dysmenorrhea.Patient information materials may be derived from these guidelines in order to educate women in terms of their options and possible risks and benefits of various treatment strategies.Women who find an acceptable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this condition may benefit from an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Evidence:MEDLINE and Cochrane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or articles in English and French on subjects related to primary dysmenorrhea,menstrual pain and pelvic pain from January1990 to December2004in order to prepare a Canadian consensus guideline on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Values:The quality of evidence is rated using the criteria described in the Report of the Canadian Task Force on the Periodic Health Examination.Recommendations for practice are ranked according to this method. Sponsors:The development of this consensus guideline was supported by unrestricted educational grants from Pfizer Canada Inc.,Janssen-Ortho,Wyeth,Organon Canada Ltd.,and Berlex Canada Inc. Recommendations Section3:Diagnosis/Differential Diagnosis/Investigations 1.In adolescents experiencing dysmenorrhea in the first6months from the start of menarche,and when an anovulatory patient complains of dysmenorrhea,the diagnosis of obstructing malformation of the genital tract should be considered.(III-A) 2.The diagnosis of secondary dysmenorrhea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symptoms appear after many years of painless menses. (III-A) 3.In view of the high prevalence of dysmenorrhea,and evidence that many women do not seek medical attention for this problem,health care providers should include specific questions regarding menstrual pain when obtaining a woman?'s medical history.(III-B) 4.In an adolescent who has never been sexually active and has a typical history of mild to moderate dysmenorrhea,a pelvic examination is not necessary.(III-D) 5.A pelvic examination is indicated in all patients not responding to conventional therapy of dysmenorrhea or when an organic pathology is suspected.(III-B) Section4:Non-medicinal Therapeutic Options 1.Unlike low-frequency TENS,high-frequency TENS provides more effective dysmenorrhea pain relief compared with placebo. High-frequency TENS may be considered as a supplementary treatment in women unable to tolerate medication.(II-B) 2.Women who inquire about alternatives to relieve dysmenorrhea, may be instructed that,at the present time,there is limited evidence that acupuncture may be of benefit(II-B),there is no evidence to support spinal manipulation 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II-D),and there is limited evidence to support topical heat therapy(II-B). Section5:Medicinal Therapeutic Options 1.Women suffering from primary dysmenorrhea should be offered NSAIDs as a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the relief of pain and improved daily activity unless they have a contraindication to the use of NSAIDs.(I-A) DECEMBER JOGC DéCEMBRE2005l1117 CO-CHAIRS Guylaine Lefebvre,MD,FRCSC,Ottawa ON Odette Pinsonneault,MD,FRCSC,Sherbrooke QC CO-AUTHORS Viola Antao,MD,CCFP,MHSc,Toronto ON Amanda Black,MD,FRCSC,Ottawa ON Margaret Burnett,MD,MA,CCFP,FRCSC,Winnipeg MB Kymm Feldman,MD,CCFP,MHSc,Toronto ON Robert Lea,MD,FRCSC,Halifax NS Magali Robert,MD,FRCSC,Calgary AB No169,December2005

在校生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护理体会

在校生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在校生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在校医院接受治疗的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健康教育,比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在校生青春期原发性痛经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缓解痛经情况,值得应用推广。 标签:原发性痛经;在校生;青春期;护理 痛经具体可以分为原发性痛经以及继发性痛经,其中原发性痛经是一类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而继发性痛经则是因为盆腔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一类痛经。临床一般原发性痛经多发,主要以青春期在校女生为主,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明显的心理压力。本研究主要探讨在校生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护理方法。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60例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校医院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研究。依据均分原则设置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年龄12~17岁,平均年龄(14.2±1.3)岁,平均病程(1.3±0.5)年;对照组年龄12~17岁,平均年龄(14.5±1.5)岁,平均病程(1.5±0.8)年。全部患者均为在校学生,均排除精神病史以及妇科器质性疾病。两组基本资料中的各项内容相比较,一致性良好(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进行口头的指导;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综合健康教育,选派学校专业教师开展健康讲座,讲座内容包括痛经诱发因素、月经生理卫生知识、痛经症状、经期健康生活方式、经期饮食等,另外也可以通过电话、讨论会、健康小册子发放等方式开展。具体来说,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生的原发性痛经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学生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生活习惯、对痛经的了解程度。将这些信息总结后完成健康档案的建立,据此完成目的性以及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的制订。2)开展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我国因为深受传统保守观念的束缚,性教育的开展极少,女性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渠道很少,所以大部分女性对于痛经缺乏足够了解。因此学校应该进行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缓解负面情绪,鼓励学生在经期合理运动,避免导致某些疾病的出现。3)鼓励痛经学生在经期适当进行体育活动,以加快血液流动,提升子宫动脉血流量,缓解子宫缺血情况,促进经血排出,从而使疼痛得到缓解。4)保证合理饮食对于疼痛的缓解非常重要,经期要调节好饮食,尽量食用易消化的温热饮食,不能摄入高盐高脂食物,不要食用辛辣生冷食物,

治疗各种痛经的中药方

女性朋友深知痛经发作时痛苦不堪的滋味,其实中医有很多秘方,可以彻底解决痛经。治疗痛经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1、经行胁痛痛经情况是行经时两胁作痛,甚至胁内有块,疼痛不已,经血紫暗,当理气活血化瘀。 中医治该类型痛经方药:取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15g,元胡5g,沉香10g ,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行经前5日开始服用,行经时停服。 2、经行关节痛痛经情况是行经时周身骨节疼痛。 中医治该类型痛经方药:药用乌药、川芎、白芷、陈皮、枳壳各10g,干姜、甘草各7g,僵虫、麻黄各6g,生姜3片,葱白1茎,水煎温服,每日1剂,连服6剂。 3、经前腹痛痛经情况是经前腹痛多系寒凝血滞,常表现为少腹冷痛异常,宜服温里活血化瘀方剂。 中医治该类型痛经方药:取当归尾、川芎、赤芍、丹皮、制香附各12g,元胡5g ,生地10g,红花、桃仁各4g,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行经前7日开始服用,行经时停服。 4、经后腹痛痛经情况是行经之后腹痛多是血虚夹滞所致,宜补虚通滞。 中医治该类型痛经方药:药用党参、白术、醋香附、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各12g,炙甘草8g,木香3g,青皮10g,生姜2g,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博粹堂中医辩证三期治月经不调 一、经前调气:气顺血和、症状自消很多女性在行经之前,自觉心烦易怒、乳房胀痛,这是气行不畅,肝郁气滞的典型症状。情志不舒,肝气不顺,经欲行而瘀滞,则乳房胀痛。故以调气为先,在月经来之前的一周以中药汤剂配“经灵散”调理,气血顺和,症状则缓解。 二、经期调血:调和脾胃:引血归经治血先治脾。脾主生化,脾胃一旦虚弱了,生化之源匮乏,血液来源不足,就会血海空虚,引起月经不调。一般来讲,月经期间不服药。但是痛经、血滞、有崩漏症的必须遵循“急者治标、缓者治本”原则。脾气虚则血不固,就会出现月经淋漓不断、逾期不净、崩漏等。故补气健脾,引血归经。 三、经后调补:滋养肝肾,补气养血调经肝为先。经后失血,气血较虚,要适时而补。肝藏血,女以血为本,肾藏精,是孕育之根。因此,治疗月经不调,要以滋补肝肾、补气养血为本。月经调理正常了,可根据体质调配一些养生膏方,如十全十美膏、暖宫调经膏等,健脾固本,补气养血,促进健康。

痛经可以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

痛经可以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病人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没有发现盆腔脏器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相对而言,继发性痛经就是指有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的状态过于前屈或后倾、子宫颈狭窄等疾病的情况,而引起的痛经症状。 虽然痛经的原因不同,但原发和继发性痛经的临床表现是基本一致的。在每次月经前 后的几天,出现下腹部的 阵发性疼痛,有时甚至可 以放射到腰部,经常还常 伴有恶心、呕吐、尿频、 便秘或腹泻的症状。严重 的时候还会有腹部剧痛, 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 至昏厥。一般来说,这样 的症状可以持续数小时或 1~2天,随月经的进程, 腹痛会有一定程度的缓 为什么会痛经 引起痛经的原因有很多,但引起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的原因是不同的。王大夫告诉她,女性痛经比较常见的引起原发性痛经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首先呢,女孩子月经初潮年龄的早晚与痛经发生的几率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初潮的年龄越早,发生痛经的几率越高,而且痛经发生时的疼痛程度也是更加严重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婚后的女性在痛经程度上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是吗?这是为什么啊? 这是因为除了正确而规律的做爱对身体产生的影响以外,与心理压力的减轻和缓解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结婚前有痛经的女孩子一般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在结婚后一般都可以得到 一定程度的缓解,甚至完全消失。

我平时工作也是挺忙的,忙起来的时候简直不分昼夜,也会不会引起痛经呢?女孩子在经期过度劳累、紧张,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寒冷及过敏体质也会引起内分泌紊乱,从而导致痛经的发生。 那还有一种引起痛经的情况是什么呢? 另一种就是继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是刚开始有月经初潮的时候没有痛经,而在以后逐渐开始有痛经的症状,继发性痛经的发生经常与生殖器官的炎症和病变有关,常见的原因也有好几种。 第一个原因是那些过早开始做爱,并且性伴侣过多的女性,这是引起女性生殖器官炎症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些女性在经期和怀孕期间,根本不注意个人卫生,当然,就不可避免的引起了身体器官的炎症,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1.原发性痛经中医诊疗方案

省中医临床路径管理 原发性痛经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2007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发布,2002年版)。 (1)病史: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以小腹疼痛为主症史。 (2)临床表现:腹痛多发生在经前1-2天,行经第1—2天达高峰,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股侧;甚至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之象。 (3)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七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2009年) (1)病史:伴随月经周期规律发作的下腹部疼痛史。 (2)临床表现:①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发病;②疼痛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2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天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侧;③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3)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疾病。 (二)证候诊断 1.寒凝血瘀证 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②形寒肢冷。 次症:①经色紫黯有块;②月经推后或量少;③面色青白;④带多、色白。 舌脉:舌质黯,或有瘀斑、瘀点,苔白,脉沉紧。 2.气滞血瘀证 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②经血有瘀块,块下痛暂减。 次症:①经色紫黯;②经血量少,行而不畅;③经前乳房胀痛;④胸闷不舒;⑤烦躁易怒。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弦涩。 3.湿热瘀阻证

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灼痛;②经色暗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 次症:①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②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质稠;③口腻纳呆;④小便黄赤。 舌脉: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4.肾气亏虚证 主症:①经期或经后1-2天小腹绵绵作痛;②腰骶酸痛。 次症:①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②头晕耳鸣;③面色晦暗;④健忘失眠。 舌脉:舌质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或沉涩。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药免煎颗粒或中成药 1.寒凝血瘀证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干、肉桂、小茴香、当归、川芎、赤芍、生蒲黄、没药、延胡索等。 中成药:痛经宝颗粒、少腹逐瘀胶囊(颗粒)等。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乌药、香附、枳壳、延胡索、丹皮、甘草等。 ②痛经宁(省中医院经验方)加减。制香附、当归、白芍、三七粉、川芎、黄、乌药、延胡索、郁金、红花、五灵脂、莪术、徐长卿等。 中成药:丹莪妇康煎膏、血府逐瘀口服液(胶囊)等。 3.湿热瘀阻证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减。生地、牡丹皮、当归、川芎、红花、桃仁、莪术、延胡索、香附、白芍、败酱草、薏苡仁等。 中成药:花红片(胶囊)、妇科千金片(胶囊)等。

原发性痛经的疗法

原发性痛经的疗法 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是指月经期疼痛,常呈痉挛性,集中在下腹部。其他症状包括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是年轻女性十分常见的病症,原发性痛经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昨夜急诊值班被一名年轻女性惊醒,该患者为原发性痛经病人,夜间突发痛经难以忍受就诊,因为这一块接触较少,经妇科会诊并给以治疗,晨起后文献了原发性痛经有关文献,其中一篇《临床原发性痛经诊疗指南》比较实用,现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初步解读如下: 一、约90%的痛经都是原发性痛经,它通常在月经前出现,可持续1-3天,伴有下腹部疼痛、疲乏、恶心等多种症状,严重时影响生活质量,但能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月经量大、体重指数小于18.5、月经不调、年龄小于30岁、初潮小于12岁等是该病的高风险人群。针对痛经需要鉴别期临床特征,现总结如下: 1.原发性痛经:月经前数小时开始,1-3天缓解,在初潮后2年内以及年龄小于30岁的女性人群中尤其多见,通常无潜在病症、妇科检查结果常常无异常。通常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镇痛缓解症状。 2.继发性痛经:月经前数小时开始,可贯穿经期,年龄大于30岁女性较为常见,多由病症引起,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检查等妇科检查多可发现病症,需要通过治疗病变来缓解症状。 二、针对该病的一般疗法可以分为: 1.改善身心状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适当增加运动量(至少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文献中特别指出对患者详细讲解痛经的有关知识,帮助其不惧

怕月经,对痛经治疗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 2.经期适度运动:建议降低日常运动的强度、避免竞技类运动,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运动过程中应该避免压迫腹腔,建议以中等强度运动为主。 3.日常适当使用补充剂如欧米咖-3脂肪酸、硫胺素、镁等 4.当痛经发作时建议选择合理的镇痛方式: ①物理方式:热敷下腹部、避免冷水澡;②使用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250-500mg/6h、布洛芬200-600mg/6h。 三、诊疗该病时需要外阴及阴道物理检查、盆腔超声波、尿液检查等是必要的。针对该病通常为药物治疗,在极少数可选择手术治疗,具体总结如下: 1.药物治疗建议选择对胃肠副作用较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痛经出现前1-2天开始,服药2-3天,常使用的如塞来昔布200mg/12h,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激素疗法,常使用的方式有口服避孕药、依托孕烯植入剂、阴道避孕环等。 2.极少数时的手术术式:骶前神经切除术(适用于痛经极重的患者)、宫颈扩张及刮宫术(适用于宫颈狭窄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