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考组织行为学选择题

自考组织行为学选择题

自考组织行为学选择题
自考组织行为学选择题

国2006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B)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B)

A.三层

B.四层

C.五层

D.六层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C)

A.四个步骤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

4.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是(C)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态度

5.激发行为并给它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B)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信念

6.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是(A)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

7.创造性行为的特点是(B)

A.系统性

B.有用性

C.社会性

D.管理性

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 C )

A.意识

B.价值观

C.行为

D.知觉

9.在组织中,通过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D)

A.正式群体

B.任务群体

C.命令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0.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C)

A.规定

B.看法

C.期望

D.依赖

11.对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最适合的沟通网络形式是(A)

A.轮式

B.Y式

C.链式

D.全方位式

1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B)

A.社会惰化效应

B.群体促进作用

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C)

A.韦伯

B.霍曼斯

C.莫里诺

D.阿西

14.舒兹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的需要,这些需要一般可以分为(B)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5.员工的出勤率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C)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非线性关系

D.正比关系

16.成功的群体间工作绩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B)

A.竞争

B.协作

C.人际关系

D.个性差异

17.在领导有效性中,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C)

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

B.被领导者的特点

C.领导的情景

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互动关系

18.在决策理论中,决策者被看作为一个(B)

A.经济人

B.社会人

C.复杂人

D.自然人

19.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其表现的方式为(B)

A.激励

B.目标

C.需要

D.行为

20.人们为了追求目标的达成,不但常改变其手段,而且因学习或训练而变换手法,这表明了人们行为特征的(D)

A.自发性

B.持久性

C.目的性

D.可变性

21.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激励因素有关的是(A)

A.工作内容

B.工作环境

C.组织变革

D.决策

22.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学家(D)

A.马斯洛

B.麦克里兰

C.弗鲁姆

D.亚当斯

23.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事业部制也被称为(A)

A.斯隆模型

B.直线职能式

C.立体组织制

D.职能制

24.组织成长阶段理论指出,最适合于组织合作发展阶段的组织结构为(C)

A.职能型结构

B.地区性事业部型结构

C.矩阵结构

D.超事业部型结构

25.在组织行为学中,将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称为(D)

A.组织理念

B.组织伦理

C.组织规范

D.组织文化

26.态度的构成因素包括(ABC)

A.认知

B.情感

C.意向

D.行为

E.价值观

27.一般来说,个人加入一个群体的最常见的原因有(ABCDE)

A.安全需要

B.地位需要

C.自尊需要

D.情感需要

E.权力需要

28.按沟通的表现形式来分,沟通可分为(BCD)

A.正式沟通

B.口头沟通

C.书面沟通

D.非言语性沟通

E.非正式沟通

29.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ABCDE)

A.容貌

B.个性特点

C.相似

D.互惠

E.邻近

30.根据需要的功能特征的不同,可以把需要划分为不同类型,它们主要包括(CE)

A.自然需要

B.社会需要

C.物质需要

D.生理需要

E.精神需要

全国2007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1.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人而研究其心理过程的学科是(C)

A.心理学 B.社会学 C.社会心理学D.社会行为学

2.度量离中趋势的常用指标是(D)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3.按不同行为方式来划分,价值观可分为(C)

A.五类B.六类 C.七类 D.八类4.任何创造性行为都必须产生出对组织、对社会、对人类有价值的新成果,这体现了创造性行为的(B)

A.首创性 B.有用性C.主动性 D.高效性5.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A)

A.创造性能力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知觉D.创造性记忆6.组织行为学把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称为(A)

A.事业生涯管理 B.事业生涯计划

C.事业生涯开发 D.事业生涯发展

7.组织内部的职工个人工作等级、职位的升降指的是事业生涯的(B)

A.横向变动 B.纵向变动

C.斜向变动D.向核心的变动

8.群体规范形成的方式一般有(B)

A.三种B.四种 C.五种 D.六种9.每个人都有对他人的需要,因而产生人际关系的需求。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D)A.霍曼斯 B.劳勒 C.伦林 D.舒兹10.确定信息通道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沟通要素是(A)

A.信息源 B.接受者C.编码 D.载体11.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们之间的(D)

A.合作关系 B.工作关系

C.交往关系D.心理关系

12.在苹果电脑公司中,零件购买部与零件组装部之间的关系是(A)

A.顺序式相互依赖关系B.互惠式相互依赖关系

C.联营式相互依赖关系 D.协作式相互依赖关系

13.在领导活动的三要素中,关键要素是(B)

A.客观环境 B.领导者

C.被领导者D.组织文化

14.领导者沟通协调的目的是为了(A)

A.提高被领导者的行为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B.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各种内部关系

C.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D.结合组织内外部环境条件,制定组织目标

15.属于领导权变理论的是(B)

A.领导作风论 B.途径—目标理论

C.领导行为方格论 D.领导行为二元四分论

16.在企业家整体素质体系中,其核心要素是(C)

A.协调素质 B.组织素质

C.能力素质D.应变素质

17.“任何领导类型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是一无是处,而是与环境情况相适应的”,这一主张的提出者是(A)

A.菲德勒 B.李克特C.耶顿 D.霍曼斯18.决策的关键性特点既要求决策要有合理的程序,又要求决策要有(B)

A.科学性 B.法律依据C.前瞻性 D.规范性19.按照动机作用的强度来分类,可将动机分为(C)

A.物质动机与精神动机 B.低级动机与高级动机

C.优势动机与次要动机 D.积极动机与消极动机

20.马斯洛认为,若一个人的所有需要都相对未满足时,支配人们行为的优势需要(A)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

21.职业生活质量的理论依据是(D)

A.成就需要理论B.公平理论

C.期望理论D.需要层次理论

22.介于直线职能结构与事业部结构之间,并基于事业部制思想构筑起来的一种组织结构是(C)

A.超事业部制 B.矩阵制

C.模拟分权结构 D.立体组织结构

23.从探讨组织成员的态度出发,提出组织变革要经历解冻、改变、冻结三个过程的学者是(B)

A.卡斯特B.勒温 C.克利 D.罗西24.诺基亚(Nokia)公司的“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属于组织文化的(C)

A.仪式表现形式B.语言表现形式

C.文字和标识表现形式 D.现代科技方法的表现形式

25.组织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组织管理的最高层次是(B

A.组织心理的和谐化 B.组织文化

C.组织成员的认同感 D.组织战略

2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C)

A.人的心理活动 B.一切人的行为规律性

C.行为反应规律性 D.群体心理规律性

E.组织心理规律性

27.影响群体间协作程度的主要因素有(ABCD)

A.群体间的互相依赖性B.群体所从事任务的不确定性C.群体工作的时间 D.群体的目标取向

E.群体间的一致性

28.为了建立合理科学的决策体制必须做好的基础性工作包括(ABD)

A.建立科学的信息系统B.建立合理的参谋系统

C.建立科学的组织系统D.建立合理的决断系统

E.建立民主的领导系统

29.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属于行为的共同特征的有(ABCDE)

A.因果性B.持久性

C.自发性D.目的性

E.可变性

30.组织文化的内容包括(ABCE)

A.共同的价值观 B.组织目标或宗旨

C.行为规范与规章制度D.组织变革策略

E.作风及传统习惯

全国2007年7月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1.在人类学中与研究组织行为学关系最密切的学科是( B )

A.体质人类学

B.文化人类学

C.考古学

D.人类心理学

2.在相关分析中,其度量的具体指标是( C )

A.相关度

B.相关比

C.相关系数

D.标准差

3.人脑对客观事物综合整体的反映是( B )

A.感觉

B.知觉

C.社会知觉

D.自我知觉

4.以下不属于创造性行为特点的是( D )

A.首创性

B.有用性

C.适应性

D.可行性

5.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B )

A.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能力

C.创造性气质

D.创造性潜力

6.组织行为学把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称为( B )

A.事业生涯管理

B.事业生涯设计

C.事业生涯开发

D.事业生涯发展

7.霍兰德认为个人的个性类型有( C )

A.四种

B.五种

C.六种

D.七种

8.规定组织的目标、以及组织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的是( A )

A.组织战略

B.组织权力

C.组织资源

D.组织结构

9.沟通过程模型主要构成部分有( C )

A.五个

B.六个

C.七个

D.八个

10.最早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学者是( A )

A.霍曼斯

B.费斯廷格

C.莫里诺

D.塔吉乌里

11.在苹果电脑公司里,产品销售部与产品开发部之间的关系是( B )

A.顺序式的相互依赖关系

B.互惠式的相互依赖关系

C.联营式的相互依赖关系

D.协作式的相互依赖关系

12.最为简单、花费最低的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是( D )

A.组建工作团队

B.成立特别工作组

C.制定计划

D.构建规则与程序

13.正式领导的主要功能是( A )

A.带领下属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

B.满足组织中局部的、特殊的需要,实现组织目标

C.建立组织机构,实现组织目标

D.制定工作程序,实现组织目标

14.领导者要有效地实施领导,必须( D )

A.尽量多地运用威信的影响力

B.善于把权力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

C.加强主观努力,增强自己的威信

D.善于把权力与威信的影响力相结合

15.中国古代最早在著作中根据领导者的不同层次对领导者素养问题进行论述的人是( C )

A.孙武

B.孙膑

C.荀子

D.韩非子

16.一般把领导者自身的条件,即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质、能力、品质等个人特征称作( A )

A.领导素质

B.领导能力

C.领导表现

D.领导行为

17.在组织运行方面,形成所有领导活动基础的是( C )

A.领导行为方式

B.领导类型

C.决策

D.领导素质

18.习得动机又被称为( D )

A.生理性动机

B.一般动机

C.原始动机

D.衍生性动机

19.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BB )

A.E高×V高=M高

B.E低×V高=M高

C.E高×V低=M低

D.E低×V低=M低

20.海尔集团OEC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期望理论和( C )

A.需要层次理论

B.ERG理论

C.综合激励理论

D.行为改造激励理论

21.吉林羊毛衫厂在实施全员塑形法过程中设立了“三奖”,其中最高荣誉奖是( D )

A.增益奖

B.增辉奖

C.增效奖

D.争先奖

22.以下关于传统组织理论的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B.重视人的物质需求,忽视人的社会心理需求

C.重视工作和制度,忽视人

D.把组织看作是一种权责分配和制度管理的体系

23.组织成长阶段理论认为组织发展到协调发展阶段,管理重点应置于( C )

A.生产和销售方面

B.扩大市场方面

C.强化组织方面

D.解惑及革新方面

24.企业员工上班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升国旗、唱厂歌,表达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倾向,这属于组织文化的( D )

A.文字和标识表现形式

B.语言表现形式

C.实物形象和艺术造型表现形式

D.仪式表现形式

25.组织文化可分为创业型、挑战型、发展型、技术型、智力型和服务型等类型,其划分的标准是( A )

A.组织文化的内容性质

B.组织文化的影响大小

C.组织文化的活跃程度

D.组织的工作作风

26.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内动力主要包括( AD )

A.心理活动

B.心理能量

C.内驱力

D.心理特征

E.心理环境

27.群体结构变量主要包括( ABD )

A.正式领导

B.群体规模

C.群体任务

D.群体构成

E.群体能力

28.任何一种领导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有( ABC )

A.领导者

B.被领导者

C.客观环境

D.组织资源

E.主观环境

29.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对职工能产生直接激励作用的因素有( ABE )

A.工作上的成就感

B.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

C.和谐的人际关系

D.良好的工作条件

E.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

30.日本的组织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包括( BCDE )

A.崇尚竞争

B.民族精神

C.忧患意识

D.宗族主义

全国2008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1.组织行为学实际上是组织中以人为中心的( D )

A.行为科学

B.管理心理学

C.人事管理学

D.现代管理学

2.把实验对象的一些关键性变量,都放在特定的实验室范围内进行,研究人员能够严密控制,

能够随时观察它们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 A )

A.实验室实验法

B.现场实验法

C.准实验法

D.观察实验法

3.心理测验的有效性是指心理测验的( D )

A.可靠性

B.准确性

C.信度

D.效度

4.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A )

A.麦克里格

B.梅奥

C.罗斯

D.安德鲁斯

5.“顾客是上帝”这是一种( C )

A.理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

C.集体价值观

D.社会价值观

6.创造性行为的特点是( D )

A.被动性

B.社会性

C.管理性

D.适应性

7.根据薛恩的研究,他认为“职业锚”共有( C )

A.三种

B.四种

C.五种

D.六种

8.以下关于群体规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群体规模能够影响群体的整体行为

B.研究表明,成员为偶数的群体似乎比成员为奇数的群体更受欢迎

C.相对而言,5至7人的群体在执行任务时较有效

D.如果群体的目标是调查事情的真相,那么应该是大群体比小群体更有效

9.进入群体的任何一个人,首先应建立和适应群体的( C )

A.规范

B.角色期望

C.角色意识

D.行为模式

10.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D )

A.编码

B.接受者

C.信息

D.反馈

11.依据组织的结构特征,信息沟通可分为( A )

A.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B.言语性沟通与非言语性沟通

C.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

D.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12.人际关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 C )

A.政治法律关系

B.血缘心理关系

C.经济生产关系

D.道德宗教关系

13.如果两个群体的功能相对独立,但它们共同的产品是为组织的总体目标作出贡献,那么这两个群体间的互动关系属于( D )

A.顺序式相互依赖关系

B.互惠式相互依赖关系

C.协作式相互依赖关系

D.联营式相互依赖关系

14.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的冲突还是功能失调的冲突的指标是( C )

A.冲突类型

B.冲突过程

C.群体工作绩效

D.群体目标

15.领导的权力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资源控制权、专长权和( B )

A.指挥权

B.奖惩权

C.决策权

D.人事权

16.组织行为学中将领导者把握整个组织系统内部相互关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正确决策,并指出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称为( B )

A.组织能力

B.决策能力

C.创新能力

D.应变能力

17.人的某种需要若因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未能解决,会转移到另一种需要的满足。这体现了需要具有( A )

A.转移性

B.交替性

C.指向性

D.发展性

18.以下关于动机与行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同一动机可以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

B.动机具有内隐性的特点,总是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C.错误的动机可能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D.好的动机必定引起合理的行为

19.在双因素理论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D )

A.工资待遇

B.公司的政策和制度

C.与同事的人际关系

D.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赏

20.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职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从而使职工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这种强化方式是( B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然消退

D.惩罚

21.海尔OEC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D )

A.期望理论与公平理论

B.公平理论与综合激励理论

C.公平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

D.期望理论与综合激励理论

22.组织行为学家认为,行为组织结构理论是一种( C )

A.封闭式的系统理论

B.开放系统理论

C.以人为本的理论

D.权变管理理论

23.决策民主化的先决条件是( B )

A.决策科学化

B.决策法制化

C.决策公开化

D.决策合理化

24.在组织变革实践中,进行人事方面改革的主线是( A )

A.组织成员间的权力再分配

B.改变组织成员的作风

C.改变组织成员的评价标准

D.组织成员间人际关系的改变

25.组织文化通过文化优势创建出一些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和价值观念。这体现了组织文化的( C )

A.凝聚功能

B.创新功能

C.约束功能

D.效率功能

26.最先被广泛应用到组织行为学中的有( CD )

A.个体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

C.人事心理学

D.工程心理学

E.教育心理学

27.社会知觉包括( ABCDE )

A.对他人的知觉

B.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C.对角色的知觉

D.对因果关系的知觉

E.对自我的知觉

28.有效领导行为通常包括以下哪些步骤?( ABCDE )

A.计划

B.委派

C.贯彻

D.奖惩

E.评价

29.权变理论又被称为( CD )

A.权力理论

B.权威理论

C.应变理论

D.情景理论

E.领导模式理论

30.根据动机作用强度的不同,可以把动机划分为( DE )

A.原始动机

B.一般动机

C.习得动机

D.优势动机

E.次要动机

2008年7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1.被誉为管理心理学之父的是( B )

A.梅奥

B.莱维特

C.维卡

D.斯克伯兹

2.最早发现工作群体的重要性的是( A )

A.霍桑试验

B.莱维特的研究

C.维卡的研究

D.马斯洛的研究

3.管理者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D )

A.泰勒

B.韦伯

C.勒温

D.明兹伯格

4.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称做( C )

A.实验室实验

B.现场实验

C.准实验

D.心理测验

5.测验结果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是( B )

A.效度

B.信度

C.恩格尔系数

D.区分度

6.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是( B )

A.态度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7.组织认同感与员工辞职率的关系是( B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方差关系

D.无相关关系

8.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 A )

A.价值观及其体系

B.人生观

C.世界观

D.态度

9.倡导“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的理论是( A )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10.心理学家霍兰德认为,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是( B )

A.能力类型

B.个性类型

C.气质类型

D.外貌类型

11.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 D )

A.绩效

B.合作关系

C.规范

D.绩效规范

12.他人认为个体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是( C )

A.角色同一性

B.角色知觉

C.角色期待

D.角色冲突

13.一个群体可能达到的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给群体带来的( B )

A.信息

B.资源

C.财富

D.规范

14.鼓励和支持群体成员行为一致性的群体,比较容易引发( C )

A.群体促进效应

B.协同效应

C.从众效应

D.社会惰化效应

15.群体互动表现为建设性的时候,群体之间的状况是( C )

A.冲突

B.迁就

C.合作

D.依从

16.检验领导者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志是( C )

A.凝聚力强弱

B.出勤率高低

C.工作绩效水平高低

D.员工满意度高低

17.取消正强化,对职工的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某种程度的否定,这种强化方式是( C )

A.积极强化

B.负强化

C.自然消退

D.惩罚

18.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B )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

C.弗鲁姆

D.奥德弗

19.衡量组织成熟程度和组织运行有效性的基本标志是( A )

A.组织目标的合理性

B.组织监控的有效性

C.组织授权行为的合理性

D.组织沟通的灵敏性

20.以下组织变革内容中,属于技术方面变革的是( D )

A.管理跨度改革

B.工作进度改革

C.绩效评价系统改革

D.信息系统更新

21.下面哪一项不是领导资源控制权?( C )

A.决策权

B.财务审批权

C.专长权

D.物资分配权

22.日本的自主管理(JK)活动的理论依据是( C )

A.需要层次理论

B.公平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期望理论

23.全方位激励的理论基础是( D )

A.过程型激励理论

B.行为改造激励理论

C.公平型激励理论

D.内容型激励理论

24.由领导做出变革的决策,自上而下发布命令,说明所要进行变革的内容和下级在贯彻这些变革中的职责。这种组织变革策略是( A )

A.命令式策略

B.改良式策略

C.参与式策略

D.分权式策略

25.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D )

A.组织作风与传统习惯

B.组织目标与宗旨

C.组织的规章制度

D.组织共同的价值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人的行为特点具有( ACDE )

A.适应性

B.系统性

C.多样性

D.动态性

E.可控性

27.依据归因论,人们一般可作出的归因内容包括( ABDE )

A.努力程度

B.能力大小

C.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D.任务难度

E.运气与机会

28.一般来说,个人加入一个群体最常见的原因有( ABCDE )

A.地位需要

B.自尊需要

C.情感需要

D.权力需要

E.实现目标的需要

29.人际反应特质包括( ABC )

A.包容的需求

B.控制的需要

C.感情的需求

D.态度的需要

E.气质的需要

30.按照心理学分析,动机所具有的机能体现在( ABE )

A.始发机能

B.强化机能

C.反馈机能

D.沟通机能

E.选择和导向机能

全国2009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1.人的行为特点是(A)

A.适应性B.系统性

C.静态性D.不可控性

2.下列选项中不是

..组织行为学学科性质的是(B)

A.边缘性B.系统性

C.两重性D.应用性

3.离中趋势分析是组织行为学中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其常用指标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B)

A.

n )x

(x d 2

∑-

=B.n )x

(x d 2

∑-=

C.

n )x

(x d 2

∑+

=D.n

) x

(x d 2

∑+

=

4.人的知觉过程一般经历的阶段是(C)

A.三个B.四个

C.五个D.六个

5.“时间就是金钱”是一种(D)

A.理性价值观B.政治性价值观

C.集体价值观D.社会价值观

6.任何创造性行为都必须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成果,这体现的是创造性行为的(A)

A.首创性B.主动性

C.适应性D.独特性

7.事业生涯是一种过程,是一种与(D)

A.家庭生活有关的连续经历B.学习有关的连续经历

C.社会交往有关的连续经历D.工作有关的连续经历

8.下列选项中不是

..个人加入群体的原因的是(D)

A.地位需要B.自尊需要

C.情感需要D.人为需要

9.小群体与大群体相比,其优势主要在于(A)

A.完成任务速度快B.易解决复杂问题

C.绩效水平高D.凝聚力强

10.下列沟通形式中属于正式沟通的是(B)

A.偶然式B.全方位式

C.集束式D.流言式

11.一个包容动机很强而又主动表现者,一般是一个(A)

A.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B.性格外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

C.性格内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D.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

12.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能更加让他人喜欢的人,其个性品质是(C)

A.十全十美B.平庸又犯小错

C.能力超群略有小错D.平庸但很守规矩

13.下列四种形式中,不属于

...相互依赖性的类型的是(D)

A.联营式B.顺序式

C.互惠式D.协作式

14.一般认为冲突大约要经历的阶段是(C)

A.三个B.四个

C.五个D.六个

15.领导者的地位与权力主要来源于领导者的(A)

A.影响力B.号召力

C.指挥力D.领导力

16.领导者的素质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务实的结合,是可能学来的。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美国管理学家(B)

A.菲德勒B.杜拉克

C.斯多基尔D.莱克特

17.决策程序中的最后阶段是(D)

A.决定决策方案B.实验决策方案

C.评估决策方案D.实施决策方案

18.组织行为学中,把胜任工作、好奇、对客观事物的操纵掌握、爱好活动及情感这类动机称为(C)

A.原始动机B.优势动机

C.一般动机D.习得动机

19.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工业管理中出现的“工作丰富化”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劳动组织形式,其理论来源是(D)

A.需要层次理论B.ERG理论

C.成就需要理论D.双因素理论

20.提出公平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B)

A.弗鲁姆B.亚当斯

C.斯金纳D.奥德弗

21.综合型激励理论属于(A)

A.过程型激励理论B.内容型激励理论

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公平型激励理论

22.组织的高层管理层负责制定总目标及方针政策,因此高层管理层也称为(C)A.执行层B.业务层

C.战略层D.作业层

23.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其《论企业改革》一书中提出当今世界组织变革的特点是(C)

A.变革的环境更复杂,竞争更激烈B.变革的速度更快,周期更长

C.变革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D.变革的内容更彻底,效果更显著

24.根据组织变革的力场分析方法,为了开创变革的局面,管理者可以采用的方法是(B)

A.降低变革压力的强度B.降低变革阻力的强度或稳定性

C.增大变革阻力的强度D.变变革的压力为变革的阻力

25.组织文化理论兴起于(C)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D.21世纪初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包括(ABCDE)

A.公开性B.可控性

C.系统性D.再现性

E.预见性

27.态度的特性有(ACDE)

A.社会性B.广泛性

C.协调性D.稳定性

E.两极性

28.群体可能达到的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给群体带来的资源。在群体成员资源变量中,最重要的有(AC)

A.能力B.关系

C.性格特点D.服从程度

E.规模

29.菲德勒强调领导者对情景的适应能力,提出决定领导效果好坏的条件有(CDE)A.情景的好坏程度B.情景的繁简程度

C.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D.被领导者对工作任务的了解程度

E.职位权力所取得的支持程度

30.组织运行要素主要包括(ABCDE)

A.领导B.决策

C.激励D.创新

E.控制

2009年7月自考全国组织行为学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1.人的行为特点具有( B )

A.系统性

B.可控性

C.静态性

D.单样性

2.最早提出“组织科学”这一概念的是( C )

A.莱维特

B.梅奥

C.维卡

D.泰勒

3.一般应用于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现象的方法是( D )

A.抉择分析

B.相关分析

C.趋势分析

D.因素分析

4.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建立起正确的对人关系的( A )

A.知觉

B.态度

C.观念

D.价值观

5.“效率就是生命”是一种( C )

A.理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

C.社会价值观

D.集体价值观

6.下列选项不属于创造性行为的特点的是( D )

A.主动性

B.适应性

C.有用性

D.独特性

7.把性格划分为A型、B型、C型、D型和E型,其分类的依据是( B )

A.某种倾向性

B.人的行为模式

C.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8.间断——平衡模型指出,群体在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正好发生在群体寿命周期的( C )

A.初期阶段

B.第二阶段

C.中间阶段

D.最后阶段

9.冲突较多,不太容易随机应变的群体是( D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同质群体

D.异质群体

10.影响信息沟通的基本因素除了信息源、接收者、编码与解码以外,还包括( A )

A.通道

B.工具

C.情境

D.路线

11.人际心理关系形成的基础是( A )

A.人们的直接感情相互作用

B.人们的直接血缘关系

C.人们的宗教道德观念

D.人们的政治法律观念

12.人们见面的次数越多、越熟悉,越可能相互喜欢。这个结论的得出者是( D )

A.伦林

B.扎琼克

C.费斯廷格

D.奥斯卡普

13.在相互依赖关系的类型中,依赖关系最为复杂的是( C )

A.联营式关系

B.顺序式关系

C.互惠式关系

D.协作式关系

14.为冲突情境中的各方提供总体的行为指南的是( A )

A.行为意向

B.决策

C.价值观系统

D.个体特征

15.权力具有的性质是( A )

A.情景性

B.确定性

C.独立性

D.稀缺性

16.“没有一种能适应任何情况的领导模式,只能提出在特定情况下相对来说最有效的领导模式。”这种观点是下述哪种理论的主要观点?( B )

A.领导有效性理论

B.权变领导理论

C.途径——目标论

D.领导生命周期论

17.领导决策的效力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限期,这称作领导决策的( A )

A.时效原则

B.数量原则

C.周期原则

D.效率原则

18.组织行为学中,把整个动机结构中对人的行为起决定性作用的、最为强烈的动机称为( B )

A.原始动机

B.优势动机

C.一般动机

D.习得动机

19.双因素理论认为,能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是( A )

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

C.维持因素

D.满意因素

20.斯金纳把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作用于环境的行为称为( C )

A.答应性行为

B.本能性行为

C.操作性行为

D.学习性行为

21.综合型激励理论的数学表达式为:M=Vit+Eia(Via+ ),其中Via表示的是( B )

A.任务本身的内在激励

B.工作任务完成的效价

C.任务外在报酬的效价

D.任务结果激励

22.组织的基层管理层负责实施上级所安排的具体计划或工作,因此基层管理层也称为

( D )

A.战略层

B.计划层

C.业务层

D.作业层

23.从如何增强组织活力和保持动态平衡的角度来看,组织变革和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B )

A.使组织具有对外有适应性和高效性的组织功能

B.使组织具有足够的适应性

C.使组织具有对内有协调性和高效性的组织功能

D.使组织具有科学、合理和系统的组织结构

24.在人们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倾向,即向对象索取完善性,要求对象始终处在“十全十美”、“万无一失”的状态之中。这就是影响组织改革顺利进行的( C )

A.安全性心理

B.求稳性心理

C.求全性心理

D.习惯性心理

25.组织管理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是(C )

A.组织战略

B.组织目标

C.组织文化

D.组织行为

26.组织行为学所具有的学科性质有( ACE )

A.边缘性

B.系统性

C.两重性

D.针对性

E.应用性

27.能力按其适应性可分为( ACD )

A.智力

B.才能

C.专门能力

D.创造力

E.智商

28.凝聚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体行为的( BC )

A.效用

B.效率

C.效果

D.效能

E.效价

2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包括( ACD )

A.对食物的要求

B.对友谊的要求

C.对休息的要求

D.对性的要求

E.对爱情的要求

30.合理的组织目标应具备的特征,除了一致性、协调性、可行性外,还具有( ABCD )

A.适应性

B.可操作性

C.实现度

D.认知度

E.对应性

2010年4月组织行为学

1.态度一旦形成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不轻易改变,在这方面起着突出作用的是(B) A.认知B.情感

C.意向D.行为

2.把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组织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是(D)

A.行为科学B.组织科学

C.微观组织行为学D.宏观组织行为学

3.用数量指标对每种情况中可能有或可能没有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是(B) A.趋势分析B.抉择分析

C.相关分析D.因素分析

4.把能力分为能力低下、一般能力、才能和天才,其划分的标准是(A)

A.差异性B.倾向性

C.适应性D.独立性

5.创造性行为的特点是(C)

A.社会性B.系统性

C.主动性D.管理性

6.在领导决策过程中必须提出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较,在多种方案中择优选用。这体现了领导决策应坚持(A)

A.择优原则B.随意原则

C.衡量原则D.平衡原则

7.按个人生命周期划分,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B)

A.四个B.五个

C.六个D.七个

8.“事业生涯计划是一个持续发现的过程”。提出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C)

A.霍莱特B.霍兰德

C.薛恩D.罗斯

9.组织中所存在的亚文化,通常是以何种群体为中心产生的?(D)

A.正式B.非正式

C.异质D.工作

10.在人的个性特点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因素是(C)

A.外貌B.聪明

C.热情D.能力

11.在预测群体成员的离职率的问题上,影响最大的变量是(C)

A.外部环境B.群体规模

C.群体构成D.群体任务

l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提高或降低的倾向被称为(A)

A.群体促进效应B.社会惰化效应

C.协同效应D.从众效应

13.群体决策有多种方法,其中决策速度最慢的决策方法是(C)

A.头脑风暴法B.命名小组法

C.德尔斐法D.电子会议法

14.了解人际关系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A)

A.观察法B.社会测量法

C.关系分析法D.参照测量法

15.管理群体间互动有许多办法,其中功能性最强,但代价最高的办法是(D) A.设计联络员角色B.建立工作团队

C.成立特别工作组D.构建综合部门

16.一般地,人们把冲突源概括为沟通变量、个人变量与(B)

A.层次变量B.结构变量

C.类型变量D.行为变量

17.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综合考虑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与(A) A.被领导者的工作成熟度B.被领导者的性格

C.被领导者的气质D.被领导者的个性特点

18.领导过程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C)

A.决策的合理性B.决策的创新性

C.决策的正确性D.决策的民主性

19.人的需要因为满足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随着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发展。这表明了需要具有

(D)

A.再生性B.交替性

C.转移性D.发展性

20.美国的组织行为学教授奥德弗认为,在管理实践中将员工需要分为三类较为合理,它们是(B)

A.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合群需要B.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C.生理需要、尊重需要、权力需要D.生存需要、尊重需要、成长需要

21.吉林羊毛衫厂在实施全员塑形法过程中设立了“三奖”,这“三奖”具体是指(D) A.增益奖、增辉奖、增效奖B.增辉奖、增效奖、争先奖

C.增效奖、增益奖、争先奖D.增益奖、增辉奖、争先奖

22.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或组织中成员的群体意识与群体态度的总称,被称为组织成员的(A)

A.认同感B.协同性

C.参与度D.和谐度

23.根据组织变革的力场分析方法,为开创组织变革的局面,管理者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B)

A.降低变革压力的强度B.增大变革压力的强度

C.增大变革阻力的稳定性D.把变革的压力转变为变革的阻力

24.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了一个新的组织管理科学理论,它的兴起标志着组织管理科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这一理论是(C)

A.行为科学理论B.权变管理理论

C.组织文化理论D.人际关系理论

25.世界著名的IBM公司和宝洁公司为其成员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并安排他们在特定的职能领域从事各种专业化工作。这种组织文化属于典型的(A)

A.学院型B.俱乐部型

C.棒球队型D.堡垒型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陈春花)

1.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性:跨科学性;多层面性;情境性;科学性 2.价值观的概念:是一个人对人、事、物的意义与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信念,包含了对正 误、好坏、取舍的判断倾向。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但一旦形成和稳定,就难以改变。 价值观包含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描述了某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程度。 3.人格的概念: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人格是一个包含了先天禀性(遗传和心理及生理 上的传承)和后天教养(环境、发展的熏陶)、性情特质、人对情境的知觉等交互作用,以及社会化过程的自我概念。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包含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以及性格和心理能力等。 4.人格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文化背景、家庭情境、群体特征、生活经历); 情境因素。 5.知觉:是个体对从环境刺激进行选择、组织、理解、反思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知觉具 有选择性,总是过滤掉大多数的内部或外部刺激,而只注意几种关键的刺激,通过感官接收,再根据对象的特点和自身的兴趣选择注意的焦点,然后结合个体自身特征赋予刺激以意义。 6.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 现象)的知觉。 7.刻板印象:指过度推论、过分简单化地对人们的个性进行推断的自我知觉现象。它是基 于人们在某一社会群体中的身份,把某些特征赋予他们的过程。刻板印象来自人的本能。 8.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 现象。 9.情绪: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经历,它直接指向人或物,是对客体的反应。情绪的特征:情 绪是短暂的经历,而不是一种特质;情绪指向客体,而心境不指向特定事物;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经历情绪。情绪的三个维度:情绪种类、情绪强度、情绪频率和持久性。10.压力的来源:组织压力(任务压力源、角色压力源、人际压力源、物理压力源);生活 压力源(家庭及经济问题、职业发展问题)。 11.压力带来的后果: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新陈代谢紊乱、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加快、血 压升高等;紧张、焦虑、易怒、烦躁、情绪低落);对工作的影响(当压力处于中低水平时,会对机体产生激活作用,使机体的反应能力增强,进而提高个体的效率和绩效。 过大的压力水平会使机体的绩效降低。可见,适中的压力能让个体创造高绩效) 12.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和期望,并非 一个人真实的能力,只是一个人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任务评定。具有自我效能感的人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完成给定的工作,能够排除外部因素的阻挡来达成期望。自我效能感有三个维度:程度,即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任务的困难程度;强度,即对这一困难程度的信念强弱;一般性,即期望能推广至其他情境的程度。 13.自我效能感的来源:先前的经验及实际成就;行为榜样;其他人的劝说;个体自身的生 理和心理状态 14.组织承诺:也叫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 15.组织承诺的基本成分:情感承诺(指的是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仰、为组织付出更多 努力的意愿和希望保持组织成员身份的愿望);持续承诺(指的是员工因考虑到跳槽的成本而不愿离职的态度与行为,这可能是因为离开组织的代价太高或暂无更佳的工作机会);规范承诺(指的是员工觉得应该留在组织中的责任和义务,体验到规范承诺的员工感到应该留在组织中)。 16.组织公民行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营造公平的工作环境促进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提

自考《组织行为学》重点选择题资料(附答案)

自考《组织行为学》重点选择题资料(附答案) 单项选择题(在每道问题所提供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B)。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B)。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 3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B)。 A气质B个性C能力D性格 4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A)。A气质B能力C个性D性格 5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B)。A自我B本我C超我 6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D)。A荣格B阿德勒C麦迪D弗洛依德 7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C)。A能力低下B一般能力C天才D才能 8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C)。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D中间型 9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B)。A 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定型效应 10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B)。A梅奥B马斯洛C赫兹伯格D泰罗 11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B)。A马斯洛B赫兹伯格C麦克利兰D波特 12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A尊重需要B交往需要C安全需要D生理需要 13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C)。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14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C)。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B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 C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D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15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C) A需要层次论 B 成就需要论 C ERG理论 D 双因素理论 16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A)。 A成就需要B权力需要C社交需要D安全需要 17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波特—劳勒模型表明:职务工作中的实际成绩(D)。 A主要取决于所作的努力B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做该项工作的能力(知识和技能) C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所做工作的理解力(对目标、所要求的活动以及任务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D在很大程度上受所作的努力的影响 18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B),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A)。 A期望理论、公平理论B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 C X理论、Y理论D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19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B或A)。A增加自己的投入B减少自己的投入C努力增加B的报酬D使B减少投入 20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B)A非正式群体B正式群体C小群体D参照群体 2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A)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同质群体B异质群体C混合群体D简单群体 22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B)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同质群体B异质群本C混合群体D简单群体 23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多的群体属于(B)。A人际群体B团队集体C无序群体D任务群体 24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D)。

2016年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是 (S·P)(P·M)(S·E)(P·E) 2.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 A.四个步骤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 3.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信念 4.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A.创造性需要 B.创造性动机 C.创造性思维 D.创造性能力 5.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 A.事业生涯管理 B.事业生涯开发 C.事业生涯设计 D.事业生涯选择

6.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 A.事业生涯全面管理 B.事业生涯动态管理 C.事业生涯自我管理 D.事业生涯组织管理 7.在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命令群体 D.任务群体 8.小道消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是 A.流言式 B.偶然式 C.单线式 D.集束式 9.最早对群体助长现象进行研究的是 A.舒兹 B.勒温 C.特里普利特 D.麦迪 10.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莫里诺 B.霍曼斯 C.韦伯 D.阿西 11.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还是失调的指标是群体的 A.合作程度 B.竞争程度 C.工作绩效 D.凝聚力 12.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A.工作绩效 B.工作计划 C.德才兼备 D.工作目标 13.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 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 B.被领导者的特点 C.领导的情景 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14.现代社会中,始终约束领导决策活动过程的因素是 A.社会需要 B.法律责任 C.组织资源 D.创新能力 15.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其表现出的方式是 A.行为 B.目标 C.需要 D.行为倾向性 16.决定组织运行与发展方向与水平的是 A.外部环境 B.公共政策 C.领导者 D.技术与工艺

自考组织行为学(2016版教材)复习资料

绪论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③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二)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①跨学科性 ②系统性 ③权变性 ④实用性 ⑤科学性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按不同的层面分为:个人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与行为三个层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要对上述三个层次的心理与行为进行预测、引导和控制,以便更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四大块:个人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及领导行为。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一)心理学 (二)社会学 (三)社会心理学 (四)人类学 (五)政治学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一)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

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 (二)工业心理学 闵斯特伯格是工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之中,书中论述了用心理学测验方法选拔合格员工等问题。 (三)工业社会心理学 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梅奥支持“霍桑实验”,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使建立在群体理论之上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真正起步。 (四)管理心理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于1958年出版了经过系统研究的著作《管理心理学》,之所以这样命名该书,就是想引导读者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引导、管理和组织一大批人去完成特定的任务。 (五)组织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初,莱维特在其为《心理学年鉴》所写的一篇文章中又首先采用“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进一步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从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扩大到组织心理的研究。 (六)组织行为学产生 随着这一学科从个体到群体再到组织研究的演变,其研究和实验的机构也发生了变化。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一)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韦伯和法约尔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古典科学管理理论最突出的贡献是为管理提供了一系列原理和方法 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员工看成是“经济人” 第二,强调独裁式管理。 第三,把组织看成是封闭的系统,组织职能的改善仅仅依靠组织内部的合理化,很少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注意在宏观高度上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 (二)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

自考组织行为学——重要知识点大全

名词 1组织行为;是指社会组织(包括企业),为实现其创立时的宗旨,自行发出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效果的过程,它是动机,行动,效果的统一. 2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 3 科学管理;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要以美国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主一切管理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认为通过劳动定额和工作标准化等手段可以达到效果最优.泰罗是美国的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4 官僚行政管理;以马克思*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为代表,重点研究组织设计,等级层次,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容。这样一种管理理论又称为行政管理理论。 5 工作专门化;就是进行劳动分工,使不同的人从事不同职位类型的工作。 6 指挥链;又称为命题链,是指一种不间断的权利路线,是层层指令所形成的链条。 7 集权组织;是指决策的制定和权威集中于总部或者某个高层管理者的组织。 8 分权组织;是指决策的制定和大部分权利被转移到下属部门的组织。 9 正规化;是指组织中工作的标准化程度。 10 位:是指某人在组织层次中所处的位置 11 职权;是指由一盯的正 式程序所赋予的某个职位 的权利,是指导或指挥其他 人的权利。 12 职责:是指在组织结构 处于某一职位的某人因完 成某一任务,职能或者接受 委派而被赋予的责任。 13 职位界定;是确定组织 中职位类型与数目的活动, 是对组织中执行一定职务 的位置所进行的分析和设 计 14 正式组织;是指依照有 关管理部门的决定命令指 示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 立的组织。 15 非正式组织:是指依照 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等自发 建立的组织 16 机械式组织;是指设有 严格的等级层次,决策高度 程序化,权利高度集中化和 操作高度标准化的组织。这 样的一种组织有称为官僚 行政组织 17 有机式组织;是指一种 相对分散,分权化的,具有 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组织。 18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特 定的目标,两个或者两个以 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 个体组合。 19 组织;一般是指为完成 特定目标。按照法定程序设 立的,具有法人资格和系统 性结构的群体。 20 正式群体:是根据目标 和任务的需要,通过上级组 织决定成立的群体。 21 非正式群体;是指自然 或者自发形成的,以共同的 兴趣或者爱好为基础而建 立的群体 22 群体动力;是指一个群 体的成员共同追求群体目 标的力量。它是决定群体功 能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个 人行为方向和强度受到个 人的部动力和所处的外在 环境的影响。 23 群体结构;是指一个群 体中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 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模式。群体结构是我们理解 群体性质的核心概念,研究 群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4地位;是指群体中成员所 在的等级层次,所占有的职 位. 25地位结构:指个体地位之 间的区别和相互影响,是指 个体之间的地位关系,是衡 量组织结构的第一维度 26正式地位;是指组织正式 给予个体的头衔或者某类 令人愉快的东西。 27非正式地位;又称为社会 地位,是指通过教育,年龄, 性别,技能,经验等特征而 非正式地获得的一种地位, 是其他组织的成员给予某 个体的地位。 28群体影响;也称为社会影 响,是指由于其他人到场的 影响,人们将从在独自一人 状态下本来想做的某种行 为中转变过来的一种现象。 29群体促进;也称为社会促 进,是指由于有其他人共同 参与做某项工作,往往比单 独一个人完成的更好,更快 和更有效的一种情形。 30群体规;正式群体或者是 非正式群体所期望的行为 模式,以及这些群体所制定 的信条,也称社会规。

7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 ) A.理论性学科 B.应用性学科 C.实验性学科 D.综合性学科 2.以下不属于 ...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实验法的是( ) A.现场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 3.把能力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类,其划分的标准是( ) A.差异性 B.倾向性 C.适应性 D.独立性 4.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 A.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需要 C.创造性动机 D.创造性能力 5.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 ) A.事业生涯管理 B.事业生涯开发 C.事业生涯设计 D.事业生涯选择 6.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是(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任务型群体 7.群体规范可以规划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方式,这是群体规范的( )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8.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是( ) A.角色知觉 B.角色规范 C.角色同一性 D.角色期待 9.有他人在场会使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是( ) A.群体促进效应 B.群体凝聚效应 C.群体协同效应 D.群体互动效应 10.心理学家舒兹将人际关系需求分为包容需求、控制需求与( ) A.尊重需求 B.感情需求 C.成就需求 D.利益需求 11.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 A.冲突有害无益 B.应当避免冲突

2015年10月自考组织行为学(00152)试题及答案解析 - 副本

2015年l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152) 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人而研究其心理过程的学科是 A.管理心理学 B. 组织行为学 C. 社会心理学 D.行为科学 2.心理学最先被应用到组织行为学中的是 A.工程心理学 B.医学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3.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是 A.现场实验 B. 准实验 C.心理测验 D.实验室实验 4.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A.安德鲁 B.凯立希 C.麦克里格 D. 海德 5.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态度 6.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 A.个性 B.能力 C.气质 D. 性格 7.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A.创造性能力 B.创造性气质 C.创造性动机 D.创造性需要 8. 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 A.事业生涯设计 B.事业生涯开发 C.事业生涯管理 D. 事业生涯选择9.根据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关系,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是在 A.第二阶段 B. 第三阶段 C. 第四阶段 D. 第五阶段 10. 群体规范界定了群体成员的行为范围,这是群体规范的 A.导向功能 B. 动力功能 C. 评价功能 D.标准功熊 11.有他人在场会使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是 A.群体促进效应 B. 群体凝聚效应 C.群体协同效应 D.群体互动效应12.在群体中,最普通的非正式沟通形式是 A.偶然式 B.流言式 C. 单线式 D. 集束式 13. 最先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是 A.霍曼斯 B.洛克 C.舒兹 D. 塔吉乌里

组织行为学(考试必考)word版本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 1、组织行为学的对象、目的: 研究对象: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研究目的: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 2、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心理测验法、案例法、情景模拟法、系统法、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法) 4、组织行为学的最终目的:预测、解释、控制、引导 第二章: 1、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知觉的特点: 整体性:把握事物的各部分或各属性间的关系、 恒常性:使人能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 选择性:区分出知觉对象和知觉背景。 3、知觉的影响因素: 知觉者自身的特点:需要和动机、兴趣、经验知识、性格、气质 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对象的物理特点、对象与背景的对比结果、对象的社会属性、对象的组合 知觉发生的情景:当时周围的环境影响知觉。 4、什么是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即人际知觉。是指个体通过与人的交往,根据知觉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判断、解释对方的心理活动、行为动机和人格特征的心理过程。也就是对社会中的人和群体的知觉。它影响主体的社会行为。 5、社会知觉效应: 社会知觉效应是指在知觉规律影响下,人们的社会知觉会产生知觉偏差,即对社会知觉对象的一些特殊反应。 包括:晕轮效应、首因、近因效应、投射效应、定势效应 6、什么是个性? 个性也称人格。指个体在实践活动中,与先天素质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他人区别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差异的总和。 个性结构: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理想等心理成分)、个性差异性(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7、什么是气质? 气质的概念与特点:气质是指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灵活性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气质是人与生俱有的有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与性格相比有更大的稳定性。但重大事件的发生可能改变气质。 8、气质的类型与行为特征

最新00152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本科重点126道简答题

绪论(7) 1、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有以下5点: 1)跨学科性。 2)系统性。 3)全变性。 4)实用性。 5)科学性。 2、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容有哪些? 答: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领导行为研究 3、简述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容与目的。(2018.04) 答: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容包括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其目的在于揭示不同个体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与行为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为管理者认识和掌握组织成员共同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提高对员工行为的解释、预测和控制能力,掌握个体动机激发与行为选择、强化的规律,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合理用人提供理论依据。 4、简述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容与目的。(2018.10) 答: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影响群体行为的因素、沟通、团队建设、群体冲突及管理等。其目的在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人际管理和沟通水平,增强群体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5、简述组织行为研究的主要容与目的。 答:组织研究的容主要包括组织结构、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文化、组织学习等问题。其目的在于分析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心理和行为以及组织效率的影响,以期待形成良好的组织气氛,促进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探索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的原则和模式、促进组织不断完善和发展。 6、简述领导行为研究的主要容与目的。 答:领导行为研究主要研究领导者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表现,解释领导活动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以发挥领导者带领组织成员高效实现组织目标的作用。领导行为研究包括领导理论、激励理论与实务两大部分。其目的在于掌握领导活动过程的一般规律,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高效实现组织目标。 7、简述常用的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答: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情景模拟法 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15) 1、简述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含义以及管理措施

word文字版组织行为学00152自考2017年4月试题及答案

2017年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组织行为学 试卷 (课程代码 001 52 )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如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3页,共3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发涂,等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4页至4页,共1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等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经济人”假设的基础是 D.资本主义 B.现实主义 C.社会主义 A.享乐主义 2.人的行为最为显著的特点是 D.倾向性 B.选择性 C.稳定性 A.整体性 3.引发行为最直接的原因是 D.情感 C.目标 B.需要 A.动机 4.在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 D.情绪 C.性格 A.气质 B.能力 S.用于描述临时性工作任务群体发展变化情况的模型是 3.群体发展六阶段模型 A.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 b.间断平衡模型 C.塔克曼模型 6.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位置的是 D.奖想结构 C.群体结构 B.职权结构 A.人事结构 7.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这称为 D.刻板印象 C.社会促进效应

A.社会惰化 8.最有效的群体规模是 b.9人或11人 C.7人或9人 B.5人或7人 A.3人或5人 DO1.OO12组织行为学试卷第1页《共4页) 9. 在非正式沟通网络中传播效应最高的是 A.单串型 C.集合型 B.饶舌型 D.随机型 10.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地解决 A.垂直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B.水平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C.斜向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D.非正式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1l.人们通过语言传达的只是有限的信息,必须要从谈话背景中进行推论和解释。这种背景属于 A.低文化背景 .高文化背景 D.任何背景 B.中文化背景 12.管理者应当接纳冲突,适当控制和利用冲突,这种观念属于 A.传统观念 B.相互作用观念 D.经济人观念 C.人际关系观念 13.在正式组织中,按照指挥链和职权关系,上级在运用耶位权力命令和控制下级的活动和行为时所发生的垂直方向的冲突,这是 B.冲突的社会模式 A.冲突的讨价还价模式 D.冲突的官僚模式 C.冲突的系统模式 14.最早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组织问题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的是 D.权变理论 C.现代组织理论 A.古典组织理论 B.近代组织理论 15.能从本质上反映组织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关系的是 A.组织规模 C.组织类型 D.组织结构 B.组织效率 16.组织文化向组织成员展示的是信念和 C.能力 D.态度 A.情感

自考组织行为学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7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52)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最根本且起长远作用的激励是【 B 】 A .外在激励 B .内在激励 C .荣誉激励 D .目标激励 2.在赫尔的内驱力理论中,情境是【B 】 A .原始性内驱力 B.继发性内驱力 C .社会性内驱力 D .群体性内驱力 3. 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是【A 】 A.需要B .动机C .目的D .行为 4. 在个性心理中,有“好坏之分”的是【C 】 A .气质 B .能力 C.性格D .情绪 5. 在员工一组织关系中,界定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

A .经济合同 B .社会规范 C .心理契约 D .价值观 6.当个体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时,因他人的在场而激发了个体的工作动机,由此而引发的绩效水平提高的倾向,称之为【 B 】 A .社会惰化B.社会促进作用 C .从众 D .刻板印象 7. 决定着群体的正式领导者和群体之间正式关系的是【 D 】 A .人事结构 B .奖惩结果 C .群体结构 D.职权结构 8. 从众行为源于群体的 A .规范 B .制度C.压力D .环境 9. 当我们自身的工作量大且很繁重,急切需要人进行信息协调筛选时, 最有效的沟通网络是【 D 】 A .链式 B .轮式 C .环式D.倒Y式 10. 网络时代最显着的沟通特征是沟通方式的【A 】 A .扁平化 B .高耸化 C .社会化 D .人性化 11. 人们通过自己所说的词语直接传达信息,并不需要考虑谈话的背景。

2017第一次组织行为学自考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单选、简答]对于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我们需要把握的几点。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多选、简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1)跨学科性。(2)系统性。(3)权变性。(4)实用性。 (5)科学性。 [单选、简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个案分析法。(4)实验法(5)心理测验法(6)情景模拟法 [简答]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1)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3)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 [多选、简答]基于“复杂人”假设的管理。 (1)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来提高管理效率。 (2)采用富有弹性的、灵活多变的领导方式。 (3)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第二节关于个体行为的解释 [多选、简答]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1)学习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2)心理学研究的是可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3)行为源于后天学习。(4)刺激影响行为。 [多选、简答]新华生主义的主要理论。 (1)托尔曼的理论。(2)赫尔的理论。(3)斯金纳的理论。 [单选]赫尔是内驱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多选]内驱力主要有两种:原始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 [名词解释]继发性内驱力:是指情境(或环境中的其他刺激),这种情境会随着原始性内驱力的下降而成为一种内驱力。

[名词解释]人的行为:是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人的欲望、动机、情感、态度及意志在行为上的表现。 [多选、简答]人的行为的基本特征。(1)目的性。(2)自主性。(3)社会性。(4)连续性。(5)持久性。(6)可塑性。 第三节影响人的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 [名词解释]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名词解释]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并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多选、简答]意志活动的特点。(1)意志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意志活动是自觉克服困难的活动。(3)意志活动是由一系列的随意活动实现的。 [多选、简答]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 (1)坚毅性。(2)果断性。(3)自制性。 [名词解释]个性心理:又称为人格,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行为 [多选、简答]需要的特点:(1)指向性。(2)多样性。(3)层次性。(4)潜在性。(5)可变性。 (6)社会制约性。 [多选、简答]动机的三种机能。 (1)始发机能:动机是个体行为发生的直接动因。 (2)选择机能:动机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使得行为朝着既定方向、预期目标前进。 (3)强化机能:行为结果的好坏,会驱使动机重复出现或不再出现。 第二节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名词解释]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简答]态度对行为的影响。(1)态度影响认知和判断。(2)态度影响行为效果。(3)态度影响忍

最新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以及答案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人而研究其心理过程的学科是( ) A.管理心理学 B.组织行为学m C.社会心理学 D.行为科学 2.主要表现为多学科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这两个方面特性的是( ) A.系统性 B.边缘性 C.层次性 D.立体性 4.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 ) A.能力 B.个性 C.气质 D.性格 5.“信息就是资源”这是一种( ) A.个人价值观 B.集体价值观 C.政治价值观 D.国家价值观 6.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 A.创造性能力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性格 D.创造性气质 7.组织内部的个人的工作职业或职务沿着职能部门或技术部门的两侧发展变动是职业生涯的( ) A.纵向变动 B.横向变动 C.向核心变动 D.斜向变动 8.事业生涯成功的关键在于( ) A.事业生涯全面管理 B.事业生涯动态管理 C.事业生涯自我管理 D.事业生涯组织管理 9.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是( ) A.角色 B.角色知觉 C.角色期待 D.心理契约 10.关于从众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情绪比较稳定的人容易从众 B.服从性和受暗示性弱的人容易从众 C.自信心强的人容易从众 D.人际关系比较好的人容易从众 11.心理学家舒兹将基本的人际反应特质划分为( ) A.三种 B.四种 C.五种 D.六种 12.影响个体对他人采取不同行为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个性特征 B.需要与动机 C.态度与情感 D.人生观 13.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还是失调的指标是群体的( ) A.竞争程度 B.合作程度 C.工作绩效 D.凝聚力 14.知识经济条件下,组织与组织之间竞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领导者的组织管理能力 B.领导者的有效创新能力 C.组织的整体创新能力 D.被领导者的有效创新能力 1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不包括以下哪种领导类型?( ) A.指令式领导 B.独断式领导 C.说服式领导 D.授权式领导 16.决策程序中,真正的“决策”阶段是( ) A.拟定和评估备选方案阶段 B.选择和决定方案阶段 C.实验实证阶段 D.评估和选择方案阶段 17.组织行为学中,把饥饿、口渴、睡眠、性欲等这类动机称为( ) A.原始动机 B.一般动机 C.习得动机 D.衍生性动机 18.动机是人们评价周围事物和进行学习的基础,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从而使行为朝向特定的方向和预期的目标。这体现了动机的( )

00152《组织行为学》讲义自考重点复习笔记

组织行为学ZU ZHI XING WEI XUE 泰罗学院

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1)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 (1)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2)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于发展 (3) 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3)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3) 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4)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5)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 (5)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6) 第一篇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8) 第一节人性假设 (8) 一、“经济人”假设 (8) 二、“社会人”假设 (9)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10) 四、“复杂人”假设 (11) 第二节关于个体行为的解释 (11)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11) 二、新华生主义 (12) 三、卢因的观点 (13) 四、个体行为规律 (13) 第三节影响人的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 (16) 一、心理过程 (16) 二、个体心理 (17)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 (18)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行为 (18) 一、需要、动机及行为规律 (18) 二、需要与动机 (19) 三、动机与行为 (19) 第二节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20) 一、价值观 (20) 二、态度 (20) 三、工作满意度 (21) 第三节知觉与行为 (22) 一、知觉和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 (22) 二、知觉过程 (23)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分析 (23)

五、归因理论与倾向 (24) 第四节个性与行为 (25) 一、个性概述 (25) 二、气质与行为 (25) 三、能力与行为 (26) 四、性格与行为 (27) 五、情绪与行为 (28) 第五节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 (29) 一、组织承诺 (29) 二、组织公民行为 (30) 第二篇群体行为及其管理 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 (31) 第一节群体概述 (31) 一、群体的含义 (31) 二、群体的类型 (32) 三、群体的作用 (33) 四、群体发展阶段 (33) 第二节群体行为解释 (34) 一、群体外部环境 (34) 二、群体结构 (35) 三、群体互动过程 (39) 四、群体决策 (40) 第三节非正式群体与管理 (42) 一、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 (42) 二、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与类型 (43) 三、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44) 第四章沟通 (46) 第一节沟通及其分类 (47) 一、沟通概述 (47) 二、沟通的分类 (49) 第二节沟通的障碍及改善 (53) 一、沟通障碍 (53) 二、有效沟通 (54) 第三节互联网时代的沟通 (55) 一、网络对沟通的影响 (55) 二、网络时代的沟通特征 (56) 第四节跨文化沟通 (57) 一、文化与跨文化沟通 (57) 二、跨文化沟通中的障碍及改进 (57)

00152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简答题、论述题)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2.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1)跨学科性。(2)系统性。(3)权变性。(4)实用性。(5)科学性。 3.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一把员工看成是“经济人”。二强调独裁式管理。三把组织看成是封闭的系统,组织职能的改善仅仅依靠组织部的合理化,很少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注意在宏观高度上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个案分析法(4)实验法(5)心理测验法(6)情景模拟法 5.观察法的优点:简便易行;所获得的材料比较真实;能够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工作要求。缺点:花费的时间多;观察得来的材料难以量化,难以说明刺激条件与行为变化之间的精确关系;有些被观察者难以接受,他们觉得自已受到了监视和威胁,在心理上对观察人员产生反感,同时也可能造成操作动作变形。注意事项:1)要注意工作行为样本的代表性2)观察人员在观察时尽量不要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3)观察前要有详细的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4)观察者要避免机械记录,应反映工作有关容,并对工作信息进行比较和提炼。 6.访谈法的优点:1)可以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容有比较具体的了解;2)运用面广,能够简单且迅速收集多方面资料;3)易了解到短期直接观察法不容易发现的情况,有助于管理者发现问题;4)有助于与员工的沟通。缺点:1)访谈者要有专门的技巧,需要受过专门的训练;2)比较费时、费力、工作成本较高;3)无法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所形成的信息失真。 7.问卷法的优点:1)调查围广;2)调查样本量大,适用于需要对很多人员进行调查的情况;3)调查的资料可以量化,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缺点:1)设计理想的调查问卷要花费较多时间,人力、物力、费用成本高,问卷设计若不科学,有可能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2)问卷在使用前需进行测试,以了解被调查者是否了解问卷中的问题,为避免误解,还经常需要工作人员亲自解释和说明,会影响工作效率。3)填写问卷一般单独进行,缺少交流和沟通,因此,被调查者可能不积极配合,从而影响调查的质量。 8.常用的心理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倾向性测验。 9.X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多数人天生就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二,多数人都是胸无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甘愿受别人的指挥和领导;三,多数人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四,多数人从事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所以只有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五,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具有以上特性,属于被管理者,少数人能克服自己的情感冲动进而成为管理者。 10.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1)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3)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 11.“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含义:1、人是“社会人”2、管理工作要“以人为中心”3、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4、建立新型的领导方式 12.基于“复杂人”假设的管理:(1)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来提高管理效率。(2)采用富有弹性的、灵活多变的领导方式。(3)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13.对“复杂人”假设的评价:“复杂人”假设和权变理论及其管理措施以人与

最新版自考组织行为学章节真题及答案

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 (201504)6、事业生涯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行为,二是( D )7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态度 (201504)23、组织结构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组织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是( D )7 A、组织体系 B、组织战略 C、组织层次 D、组织体制(201504)24、成员的态度出发,提出组织变革要经历解冻、改变和冻结过程。这种变革程序是(A )7 A、勒温程序 B、克利程序 C、卡斯特程序 D、罗西程序 (201510)8、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 C )7 A、事业生涯设计 B、事业生涯开发 C、事业生涯管理 D、事业生涯选择 (201510)22、“7S”模型中,“软性的S”是( C )7 A、战略、制度、人员和作风 B、结构、制度、人员和技能 C、制度、人员、、作风和技能 D、战略、结构、制度和技能 (201510)23、组织结构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组织管理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是(A)7 A、组织体制 B、组织关系 C、组织规模 D、组织模式 (201510)24、组织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的有计划和全局性的,旨在提高组织效能,使其健康运转的组织更新过程是( B )7 A、组织变革 B、组织发展 C、组织适应 D、组织演进(201604)6、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 B )7 A、事业生涯全面管理 B、事业生涯动态管理 C、事业生涯自我管理 D、事业生涯组织管理 (201604)20、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事业部制也被称为( A )7 A、斯隆模型 B、直线职能制 C、立体组织制 D、职能制(201604)21、下列干现代组织结构形式的是( D )7 A、事业部制 B、立体组织制 C、矩阵制 D、职能制(201604)22、组织成长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D )7 A、卡斯特 B、勒温 C、罗西 D、格雷钠(201604)23、斯坎伦计划(The Scanlon Plan)实际上是一项( C )7 A、组织结构方面改革计划 B、技术方面的改革计划 C、人事方面的改革计划 D、环境方面的改革计划 (201610)14、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组织结构是(D )7 A、职能制 B、事业部制 C、模拟分权制 D、矩阵制 (201610)15、李维特认为,组织是一个多变的系统,包含着四个重要的变量,即结构、技术、人员和( B )7 A、过程 B、任务 C、环境 D、愿景 (201704)14、最早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组织问题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的是( A )7 A、古典组织理论 B、近代组织理论 B、现代组织理论D、权变理论 (201704)15、能从本质上反映组织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关系的是( D )7 A、组织规模 B、组织效率 C、组织类型 D、组织结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