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与经济增长持续性浅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与经济增长持续性浅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与经济增长持续性浅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与经济增长持续性浅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2009年 第1期兰 州 学 刊N o.1 2009 总第184期L an zhou xue kan G enera.l N o.184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与经济增长

持续性浅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米 强 李 峰 刘 瑞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 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创造了连续10年的繁荣;布什上台之后,美国经济在经历了 911!带来的低迷之后,重新步入高速增长的轨道。其中,美国的经常项目的逆差对于美国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美国奉行的强势美元政策在弥补经常项目逆差,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进而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方面都发挥了强大功效;而布什采取的美元贬值策略,更深刻体现了强势美元相机而动、能屈能伸的强势特色。新的世界经济背景决定着美国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增强。中国有着同美国不同的国际收支格局。中国存在着经常项目的大规模顺差,而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了中国没有自行决定人民币强势或者弱势的能力。目前,中国利用经常项目顺差最为现实的途径是引进高新技术,这能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长久稳定的增长动力。

[关键词]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经济增长持续性;强势美元政策;协整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09)01-0202-04 [收稿日期] 2008-10-10 [作者简介]米强,男,山东济南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管理;李峰,男,山西临汾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规划;刘瑞,四川成都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经济管理、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等。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科学发展观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体现研究!,编号:07&ZD005-KT J B01。

一、导言

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创造了连续10年的繁荣;布什上台之后,美国经济在经历了 911!带来的低迷之后,重新步入稳步高速增长的轨道。16年间,除2001和2002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8%和1.6%之外,其他年份增长率均稳定在2%以上。对于成熟的大国经济而言,如此长期的成长难能可贵。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长期经济增长同时伴随着美国经常账户的长期大规模的逆差。传统观点认为,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大规模逆差会导致一国国际收支的不均衡,进而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持续成长造成损害。而美国长期以来并没有产生国际收支不均衡的状态,这与美国奉行 强势美元!政策而形成的独特的经常账户逆差的补偿机制关系密切。

李石凯(2004)从美国贸易逆差的角度揭示了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来源,认为只要美国金融账户能够弥补美国经常账户的逆差,那么美国经常账户逆差是可以长期持续下去的。彭斯达等(2007)对美国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两者的正相关性。亨利李(2004)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实行强势美元政策的情况,分析了这一政策走向危机并开始采用弱势美元政策的原因及影响。以上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对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和强势美元政策在美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阐释,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但是,以往的分析一个重大的局限性在于,强势美元政策往往作为美国汇率政策的体现,其实不然;强势美元政策虽然落脚在汇率上,却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集中体现,是美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核心环节。

本文首先对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验证经常账户逆差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从国际收支平衡和强势美元对经常账户逆差的补偿机制说明美国经济增长在大规模的经常账户逆差之下仍然是具有可持续性的,并且重点说明新世纪美

国并没有从强势美元政策向弱势美元政策转变,反而更加巩固了强势美元政策的地位;最后是结论及对中国的启示等。

上述理论分析框架可以运用图示表达,如图1:

图1 本文理论分析框架

二、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和数据说明

本文使用协整分析的方法来验证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并且进行格兰杰检验讨论两者之间均衡关系的因果特征。为此建立如下模型:

GD P= + CANET+??(1)

其中,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CAN ET代表经常账户逆差值。

数据选择的是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数据,时间跨度为1991%2006年;由于运用时间序列数据,需要首先将现价换算成为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可比价。

(二)计量检验和分析

1.ADF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GDP和CANET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时间序列GDP和CANET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ADF统计量临界值检验形式

(c,,t k)结论

GDP-3.194066-3.342253(c,,t1)不平稳CANET-1.54643-3.324976(c,,t0)不平稳

!GDP-2.655797-2.701103(c,0,1)不平稳!CANET-3.394576-2.690439(c,0,0)平稳

!2GDP-3.716825-2.701103(c,0,0)平稳!2CANET-3.36784-2.747676(c,0,3)平稳

2分别表示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以上临界值均为10%水平。

由表1可知,GDP并非一阶单整序列,则模型(1)不能运用,否则会出现伪回归。设立如下模型,即运用二阶协整分析: !GD P= + !CANET+??(2)

2.协整关系检验

本文使用EG两步法来检验时间序列!GD P和!CANET 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第一步,对!GDP和!C AN ET进行OLS回归,可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GDP=216.7007-1.384204!CANET??(3)

P rob.=(0.0000)(0.0143)

R^2=0.380663 D.W.=0.933995

易知模型的残差估计值为=!GD P-216.7007+1.384204 !CANET

第二步,对序列进行ADF平稳性检验。如果此序列平稳,则说明!GDP和!CANET具有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t统计量为-3.110825,小于10%显著性水平临界值-2.713751,可以判断!GDP和!CANET具有协整关系。方程(3)就是协整回归方程。

表2 序列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t-Statisti c Prob.*

A ug m ente d D i ckey-Full e r test st a ti stic-3.1108250.0529

T est criti cal va l ues:1%level-4.12199

5%level-3.14492

10%l eve l-2.713751

3.对检验结果的解释

由协整回归方程即方程(3)中!CANET的系数P值0.0143知,CANET对GDP变动的解释力很强;但是方程的R^2仅为0.380663,这说明C AN ET并非GD P变动的唯一原因,这是合理的。!CANET系数为负,是因为逆差取负值。

协整回归方程的意义是,!CAN ET变动1个单位,会带来!GDP1.384个单位的同向变动,这说明CANET对GDP的影响力是较大的。

三、经常账户逆差的补偿机制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由上文的协整分析过程能够得出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讲,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是易于解释的。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主要源于货物贸易的逆差,而服务贸易一直是以顺差的姿态示人的。美国通过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进口大量的能源产品以及实体经济资源产品,而在这个过程之中,美国的贸易伙伴国得到的仅仅是美元钞票,或者说仅仅是几张 纸!而已(下文将说明,即使是这些 纸!,也没能被好好利用,仅有的利益也还给美国)。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进口了大量的石油以及其他能源,为美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美国还大量进口价格低廉、产品附加值极低的日用产品、工业品,弥补了国内生产的不足,而这又意味着有效供给的增加,可以熨平美国国内的供求之差,避免通货膨胀。最后,由于资本品的大量进口,美国的再生产过程得以维系,对于经济发展是有极大益处的。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推动了经常账户逆差的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使得各要素收入增长,对宏观经济的良好预期使得消费率和投资率大幅上涨,造成国内供不应求的局面,并产生了对世界资源的大规模需求。这毫无疑问会加剧经常账户的逆差。

从上述角度而言,美国有必要扩大经常账户的逆差来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但是,正如本文的理论框架中所阐释的,经常账户的逆差太大会恶化国际收支情况,造成严重的汇率风险和金融风险。事实上,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会触动货币供给,使货币对内和对外价值产生变动,打破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状态。具体到美国,如果由于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带来的国际收支的总逆差,那么这意味着一方面资本项目不能有结余,另一方面不能吸引或者利用足够的外资和外债。这样,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本币汇率的不断贬值,而巨额的国际支付更有可能造成全球化的通货膨胀;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加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风险的可能性和波及程度就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一国宏观经济环境将发生全面恶化,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这就是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经济四大政策目标之一,受到各国广泛关注的原因。基于以上判断,美国经常账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极有可能被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增长的弊端所抵消,甚至造成得不偿失的结局。

203

为了防止这种状况的出现,同时保有经常账户逆差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美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实行强势美元政策,效果显著。一个基本假设是,如果强势美元政策的实施能够使得经常账户的逆差持续地被稳定补偿,使得国际收支均衡,那么经常账户逆差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便能够长久地持续下去。由于奉行强势美元政策,美国货币政策对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不仅仅限制在经济美元化的国家,而是牵动着全球经济的进程。强势美元可以保证美国在经常项目上保持着长期的逆差,而在资本项目上则保持着大规模的顺差,从而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那么资本项目顺差从何而来呢?由于美国经济的长期繁荣加之长期的强势美元政策,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美国就可以为他们的经常账户赤字融资。特别是,笔者在前面说过,美国的一些贸易伙伴没有很好地利用他们的美元储备,而是将仅存的美元利益也让与美国。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持有的美元主要以美元存款或者购买美国的债券的形式将美元资本拱手还给了美国。美国运用这些美元支持房地产、股市等服务业的发展,使美国经济持续繁荣。以上分析的数据支持见表3:

表3 美国国际收支差额明细(单位:十亿美元,现价)

YEAR Current

account,net

F i na nc i al

acco unt,net

Ba l ance on Current account

and F i nanc i al account

19912.91.64.5

1995-113.6114.50.9

2000-417.4418.41.0

2001-384.7386.01.3

2005-754.8758.94.1

2006-811.5786.6-24.9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htt p://www.b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d14435897.html,/;Curre nt account& F i nanc i a l accoun,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d14435897.html,/i nternati onal/i nde x.ht m.(Table1.U.S. Inter nat i o na l T ra nsacti ons)

由表3可知,金融账户顺差对经常账户逆差的抵消率能够长期持续进行,使国际收支一直处在稳定的均衡状态,也印证了上文的论证。

在此必须澄清的第一个问题是,强势美元政策大多被看成是货币政策下的汇率政策的体现,以美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的坚挺为特征;以至于布什总统上台之后,美元的持续贬值被看作是 强势美元!的终局、 弱势美元!的征兆。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强势美元政策可以认为是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综合体,虽然是以汇率的坚挺为特征,但是决不仅限于汇率层次,更体现了美元的良好信誉以及世界各国对美元稳定价值的信赖。虽然欧元的诞生对美元霸权是一个冲击,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到目前为止,美元仍旧是国际贸易的核心储备货币和价值尺度。这一切仅仅依赖汇率政策是不能取得的,只有在美国各项经济政策的协同作用下,才能提升美国的总体宏观经济质量,使强势美元政策得以实施。

必须澄清的第二个问题是,进入新世纪,随着布什政府面临的国际局势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动,美国的强势美元政策发生了新的变革。2001年以后,美元针对性的对主要货币如欧元、日元等贬值,到2007为止,贬值幅度累计已经超过了30%。人们普遍认为,强势美元已经开始走向弱势美元,这种看法也是片面的,没有抓住强势美元的核心。这种有选择性的贬值策略彰显了美国货币政策的成熟。其实,长期的强势美元政策的实施对宏观经济的弊端也是显著的。受到冲击最严重的是国内制造业以及其背后的产业工人。此外,美国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少,美国实体经济的增长没有资金流入快的时候,楼市和股市的泡沫就会开始膨胀,并会带来金融操纵和欺诈。美元贬值似乎并没有从经常账户逆差的角度考量,而是更多地考虑了美国第二产业的危机以及制造业工人的失业危险。事实上,美国的失业率在经历了 911!之后在2002年到达峰值5.9%,此后逐年下降,恢复到2006年的4.6%(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网站,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d14435897.html,/),一个基本判断是,美国强势美元政策并没有发生实质变更,美元对主要货币的贬值说明美元汇率更具灵活性和机动性,能够根据经济形势相机而动,这体现了美国货币政策的成熟特征。至少到目前为止,美元的贬值并没有降低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也没有减少金融账户的大规模顺差状态;反而使大量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资产缩水,中国就首当其冲。退一步讲,如果贬值过度,破坏了资本市场,并且推升了利率的话,重拾传统的强势美元政策,也是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有利的方法。也就是说,强势美元政策的伸缩性是很大的。

四、对中国的启示

就中国而言,数目庞大且增长迅速的经常项目顺差的格局仍将长期存在。这部分顺差确实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简单地说,首先,经常项目的大规模顺差给中国带来了庞大的外汇储备,这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是非常重要的。其次,经常项目顺差带动了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作用重大。再次,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是出口大于进口,而中国的出口格局又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对于减轻中国的失业率是有很大帮助的。最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商品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初级产品以及低附加值的产品的出口比重已经显著降低,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已经大幅增加,这对于增强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抵御外贸风险有重大的作用。

当然,缺点也是显著的。第一,庞大的经常项目顺差使得大量的美元等外汇储备流入中国,增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并且,一些国际炒家也豪赌人民币升值,纷纷使国际热钱涌入中国,这更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第二,央行为了平抑升值压力,不得不投放人民币基础货币,这便增加了

204

我国通货膨胀的危险。即使央行以债券回购和公开市场业务予以对冲,也会付出相当大的成本。第三,庞大的经常项目顺差带来的利益并未由中国获得。大量的出口商品都是为国外企业代工,中国只在其中获得了非常小的一部分利润。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再次看出,一国经常账户顺差或是逆差对经济增长到底是促进还是抑制作用,对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是不同的。美国的长期逆差对本国经济是有强大的促进作用的,而对于中国,虽然庞大的经常项目顺差也会产生许多不利因素,却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美国依靠强势美元使得经常项目逆差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而对于中国,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是不能跟美国相提并论的。人民币通俗地说还是一种 盯住!货币,无所谓强势还是弱势。自2005年7月21日开始,我国进入新一轮的汇率调整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 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 盯住!变成 参考!,说明中国在制定汇率政策的时候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是这并不是人民币可以选择强势或者弱势的标志。在很大程度上讲,人民币的走强或者走弱仍然要根据 一篮子货币!特别是美元走势的影响。此外,中国的国际收支帐户目前处于经常帐户和资本账户双盈余的状态,经常账户的运行并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资本账户运行的影响,这也是中国和美国的不同之处。

在中国目前所处的国际收支格局情况下,处理好经常贸易顺差最为现实的选择是,将央行的大规模国际储备更好地运用起来。正如前面的分析,中国现在的情况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拥有庞大的美元储备却最终将这部分利益归还给美国。中国并非不想将这部分储备更好的运用,而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其他原因,包括政治原因等,这并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但是,我国应该以更积极的姿态投身到国际市场之中,借助各种手段尽量将国际储备运用在高新技术、高技术装备以及管理经验上面。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政府现在积极投身到国际市场,参股跨国企业,实施国际并购;中投公司的成立加快了这一进程。这不失为有效利用国际储备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亨利李.美国的货币政策与美元霸权[J].国外理论动态,2004

(2)

[2]李石凯.美国贸易逆差&增长惯性与可持续性[J].当代财经, 2004(10)

[3]彭斯达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9)

[4]胡援成.经常项目逆差会导致货币危机吗[J].当代财经,2005 (3)

[5]米强.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与强势美元政策浅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7)

?责任编辑:贺永泉#

A Brief Analysis of Adverse Balance of Am erican Frequent Ite m s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Econom ic G rowth

M i Q iang L i Feng L iu Rui

Abstrct:An advers e balance ofAm eri can frequen t ite m s p l ayed an i m portant role in econo m ic grow t h i n C linton Ad m i n istration.A fter a b ri ef do w n t urn becau s e of 911!,t h e econo m ic of theU SA rene w ed to the state of fast grow t h i n Bush Adm i n istrati on.Und er fi nance globalizati on,Am erican strong U.S dollar h elped t o offset advers e bal ance of Am erican frequ ent ite m s,pro m ote i n ternati onal balance of pay m en ts,and enhance Am eri can econom ic gro w t h.The depreci ation strategy by B us h presen ts t he flexi b ility of t h e Policy of S trong U.S Doll ars.The background of t he global econ o my deter m i n es t he even greater f orce ofUSA.Bu tCh i na has a f avorab le balance of frequent ite m s;she can not deci de t h ew eak or strong stat u s ofRM B b ecau se of its sta t us i n the worl d.P resen tl y,Ch i na can m ak e u s e of favorab le b al an ce of frequent i te m s to introdu ceH i-tech i n and t h is w ill bri ng a tre m endou s i m petus f or its econo m i c st able gro w t h.

K ey w ords:adverse balance of frequ ent i te m s;the sust u inab ilit y of econo m i c gnw t h;U.S dollar;

205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 历史的光环像一阵风,这里吹吹,那里也吹吹,不可能只停 留在一个地方,不可能永远沐浴着某一片土地。近现代以来,大 国的兴衰,此起彼伏,汹涌澎湃,演绎着一曲曲惊心动魄的历史 沧桑之歌。从大国的兴衰之中,我们可以品悟、借鉴到许多知识、经验,用以兴盛我 历史的光环像一阵风,这里吹吹,那里也吹吹,不可能只 停留在一个地方,不可能永远沐浴着某一片土地。近现代以来, 大国的兴衰,此起彼伏,汹涌澎湃,演绎着一曲曲惊心动魄的历 史沧桑之歌。从大国的兴衰之中,我们可以品悟、借鉴到许多知识、经验,用以兴盛我们伟大的祖国,使我们的国家能够跻身于 世界强国之列。历史之风陆续吹遍了西欧一些国家,让它们在历 史的舞台上叱咤风云;而处在清末的东方之国,却将这股风拒之 于窗外,最终被无情的历史之鞭抽打的遍体鳞伤,一边呻吟,一 边在时代的后头慢慢地踱动。 而这种拒人于门外的行动,正是由于人们的极端思想造成的。封 建制度下的自给自足、狂傲自大、小农意识等思想,深刻地影响 着每一代中国人,使他们在落后与先进的泥淖中苦苦挣扎,不知 究竟走向何方。这些守旧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造成了人们 闭关自守、以土地为中心的非商品意识,从而遏制了资本主义的 萌芽,牵制了政治体制的变革与更新,在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

面均落在了时代的后头。 大国的崛起虽然有各式各样的历程,然而每一个国家的崛起与衰弱,都有着相似的情况。其中,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国家的 兴盛,思想文化上必须有一个突破,一个较前面历史的新的突破。而无论这种突破是彻底的,还是不彻底的;是以先人的思想为基 础的,还是承接未来的,都可以从思想层面上为一个国家的变革 垫下厚实的基础。 思想文化不仅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对于一个国 家而言,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 面结合大国兴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具体谈谈这些联系。 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想文化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随着时 代的进步,以往的政治体制必然不会适应社会的发展,陈旧的政 治体制日益暴露它的种种弊端,阻碍了历史的前进。此时,新的 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文化往往会深入人心,促进人们对政治体制 进行改革的勇气与决心。17世纪上半叶,英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已不再适应新生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阻碍了英国工商业资本主 义的发展。而国王处处限制资产阶级的利益,加强自身的权力集中。但国王忽视的一点是,此时资产阶级思想渐渐深入人们的日 常生活中去了,人们对封建王朝已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资产阶 级带给人们的利益远远胜于封建王朝的统治。随后,爆发了资产 阶级革命,推翻了以贵族为中心的封建王权政治体制,建立起了 有利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利益的君主立宪制。

中国股市有效性分析

中国股市有效性分析 【摘要】:中国股市的有效性一直是争论的热门话题,它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总结了证券市场的效率类型,通过分析论证得出我国股市的有效性,并对提高股市有效性给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中国股市市场有效性弱势有效半强势有效 【正文】:股市有效性体现了股票市场的运行效率,在股市满足有效性的情况下,股票价格能够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为公司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供准确的信号,投资者也因此能够选取最佳的股票进行投资,因此有效性的程度一直是金融学术界、业内人士和监管当局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何为市场有效性? 所谓市场有效性是指,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价格总是能够完全反映所有可接受的信息,这被成为市场有效性假定(EMH)。规范而言,若市场价格并不因为向所有证券交易者公开了信息集而收到影响,那么就说该市场对信息集是有效率的,而且对信息集有效率意味着以此信息集为基础的证券交易不可能获得经济利润。 Fama (1970)给出了如下的模型来定义有效市场假说: E(pj,t+1|Φt)=[1+E(r j,t+1|Φt] pj,t 其中,p j,t 表示证券的价格,r j,t表示收益率,Φt 表示信息集。 令Xj,t+1=p j,t+1 - E(p j,t+1|Φt),于是,E(Xj,t+1)=0。定义序列{Xj,t+1} 是基于信息集的“公平博弈”。在此,价格充分反映可以获得的信息,即排除了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的可能,市场是有效的。 如果E(pj,t+1)|Φt≥pj,t ,E(rj,t+1|Φt)≥0,那么就认为价格序列是基于信息集的下鞅过程。特别地,如果E(r j,t+1|Φt=0,那么价格序列是鞅过程。所以,有效市场假说是鞅假定。 市场有效性的分类 自Roberts(1967)以来,人们就一直习惯于按信息集的三种不同类型将市场效率区分为弱有效性、半强有效性和强有效性三种类型。弱有效性是指当前的股票价格充分地反应了所有的历史价格信息,半强有效性是指当前的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的公开信息(即公开可获得的、有关公司财务和发展前景方面的信息),强有效性是指当前的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的相关信息(包括内幕消息)。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有效性反映了证券市场的基本运行质量和效率,因此市场有效性假定构成了线代金融经济学的重要基石,是金融经济学研究中的核心理论,是线代金融投资理论(如CAPM、APT理论)的基础。

论美国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崛起之路对中国的启示 ——对美国历史上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之争的思考 自从资本主义降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之争始终是各国不同政治经济派别分歧的重要成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国可能从主张自由贸易转向贸易保护,也可能从贸易保护转向自由贸易。一般来,在国际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的声音往往抬头;而在繁荣时期,自由贸易又容易成为潮流。对于强国来说,自由贸易是占领弱国市场,打败弱国企业的旗帜;对于弱国来说,贸易保护是抵御市场强权,发展民族工业的盾牌。当一国从弱变强时,它就会开始赞同自由贸易;反之,当一国由强变弱时,它又会回到贸易保护主义路线上去。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根据本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力量强弱交替运用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两种主张的历史,而美国也正是因此才从一个殖民地国家变为世界第一流的强国。不仅如此,由于英国力图保持世界工场的地位,美国运用贸易保护手段曾遇到很大的阻力。如果不是英国炮舰调动了美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美国很难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如果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许今天的美国也许就如同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一样,徒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却仍受发达工业国的控制和掠夺,仍然贫穷落后。因此,对于今天追求强大的中国来说,破解南北美洲不同历史命运的奥秘,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一、禁运催生了美国制造业1781年10月,英军将领康沃利斯于约克敦投降。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但是独立战争的胜利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带来繁荣和发展。独立战争期间,由于对英贸易的滞阻,北美的制造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看则仍远落后于英国。战争结束后,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群岛;另一方面则向美国大量倾销英国货。独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运往英国的生铁为3929吨,1791年下降为797吨[1]。烟草、稻米、蓝靛等大宗农产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带累商业和航海业停滞,造船业衰落。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为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逆差高达521万英镑[2]。出口萎缩、市场缩小,使价格大幅下跌,商人、农场主纷纷破产,债务链条破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最著名是的谢司起义[3]。在美国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称为“危机时期”[4]。从竞争的观点来看,其实质是英国挟裹着其市场竞争的强者优势对新独立的弱小的美国进行打击,以经济殖民来代替政治、军事殖民。危机给美国上层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冲击,“美国向何处去”一时成为报纸和小册子所讨论的焦点。在一片喧嚣声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大声音至今仍清晰可辨。推崇自由贸易多为南部大种植园主、北部大商人。在危机时期,南部大种植园主兼并了大量小农的土地,巩固了竞争地位,他们虽然对英国限制出口不满,却得益于优质廉价的工业品。因此他们主张自由贸易,一方面要求英国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试图摆脱英国的商业垄断,开拓南欧、

美国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鼓励创业、培育自主创业意识,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保持经济活力的源泉。大力推进创业工作是党和政府在总结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工作的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以美国为例,通过对美国创业扶持政策体系的介绍和分析,从中得到若干启示,提出我国建设扶持创业政策体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创业扶持政策建议 一、引言 创业是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我国近年来非常重视创业、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可以看出,大力推进创业工作是党和政府在总结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工作的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在于近30年兴起的创业革命,而支撑美国创业革命获得巨大成功的是其完善的创业政策体系。认真分析研究美国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对我国深入推进创业,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美国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 1、创业教育系统 (1)创业教育资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了实施“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的机构,鼓励创业者积极创业。另外,创业教育得到了社会机构和基金的广泛支持,比如科尔曼基金会、国家独立企业联合会、考夫曼创业流动基金会、新墨西哥企业发展中心等,这些基金会每年都会以不同的奖励形式赞助创业教育。此外,美国的风险投资机制十分完善,也为创业教育提供了经费保障。 (2)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美国推广创业教育的机构主要有小企业管理局(SBA)、美国堪萨斯州青年创业家、柯夫曼创业中心等。同时,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机构种类也很多,如创业教育中心,负责制定和实施创业教育课程计划、创业教育研究计划、外延拓展计划;创业家协会,由杰出创业家组成,参与教学,并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和捐助;智囊团,由外聘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等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就创业教育提出建议与措施,发挥咨询与外联的作用等。 (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美国创业教育的萌芽可追溯至1947年,体现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的一门课程《新创企业管理》。1977年,美国约有70所大学设立了创业课程,到1999年美国设立了创业课程的大学超过1000所。大学里创业课程体系完善,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组成,课程内容涵盖小企业的运作、高科技企业的管理、创新及管理能力的提升等。美国不仅在大学开设有创业课程,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初探考点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初探考点 一、英国的崛起 1、开始崛起:1588年,打败西班牙,开始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原因: (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理环境优越。 (2)、资本原始积累;能够把金银等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霸权确立:18世纪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在世界上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 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克服了专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达到顶峰: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有"世界工厂"之称,是当时世界无可争议的头号霸主。 原因: (1)、最早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中重视科技的创新,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 (2)、占有世界上最大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3)、自由主义的兴起,取代了重商主义。

二、美国的崛起 1、开始成为经济大国: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原因: (1)、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2)、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 (3)、欧亚移民,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与经验。 (4)、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 (5)重视科技和教育。 2、一战后势力扩大,在华盛顿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原因: 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一战中大发战争横财,力量更加强大。 3、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确立:二战后初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北约组织成立,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原因: (1)、二战中获得巨大利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黄金储备。 (2)、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国外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国外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进入21世纪,国际运输方式不断发生改变,包括内河运输、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随着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航空运输的作用日益明显,相应的临空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新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全球性物流和全球性人流的基础是以航空运输作为依托,同时带动周边经济圈及相关经济产业的逐步推进。大部分学者认为临空经济是依附于大型机场的特殊优势,不断发展起来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型经济形态,同时吸引相关产业集聚在机场资源附近,在此基础上促进周边已有产业的不断调整以适应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以提高自身经济效益,获得外部规模经济,进而形成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联动协调发展的独特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一、国外临空经济发展模式 各国根据本国所依据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地理环境及资源禀赋等因素的不同,各个国家所选择的临空经济发展模式有所不同,而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将这些模式大体划分为航空制造型、航空物流型、交通枢纽型、商务贸易型、居住休闲型共5种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根据不同类型以典型

实例进行简单说明。 1.航空制造型―爱尔兰香农机场。航空制造型临空经济是指主要以航空产业作为该经济区的主导产业,包括飞机维修、零部件制造、供应以及与之相关的咨询、培训等业务。该航空产业聚集区利用机场建设所拥有的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等优势资源带来的正的外部经济效应,降低其投资成本。同时,航空公司对提供飞机维修服务及其零部件产品等的企业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拥有该类技术的企业获得垄断地位,该类企业逐渐向机场附近靠拢,从而形成产业经济聚集区,该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爱尔兰香农国际机场。 香农自由贸易区紧邻香农机场,适合发展与航空最密切相关的航空制造业,该类航空产业集聚区依靠机场又为机场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航空制造企业利用机场周围相对齐全的交通和互联网设施,减少自身再投资而可能产生的沉没成本。此外,临近机场使航空制造企业节约了可能由服务和产品输送的费用而产生的交易成本。 2.航空物流型―美国孟菲斯国际机场。航空物流型临空经济是指一种凭借其机场枢纽所独有的完善且便捷的航线网络的优势条件为依托发展航空货物运输的经济发展模式。该类经济发展模式主要通过大型国际机场吸引各货物运输企业尤其是一些运送轻薄型蕴含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企业,使在机场周围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园区,其业务范

我国股市有效性的检验

我国股市有效性的检验 摘要:股票市场在资本市场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股票市场已经成为企业融资、大众投资的重要领域,是经济的晴雨表,对优化资源配置及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热衷于对股市的研究,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更是经常被投资大众津津乐道。技术分析常常带有神秘色彩,如,GARCH模型、Hurts指数、R_S分析法和随机游走模型等。这些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以两种种证券投资分析方法对我国近期的市场有效性进行研究,一种是比较经典的随机游走模型,另一种是GARCH模型。关键字:市场有效性、随机游走、GARCH模型 1.1我国股市有效性理解以及我国有效市场的弱势有效 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是指任何与股票相关的信息(包括公开信息与内幕信息)都能够及时有效地反映到股票价格上,任何技术分析和信息的获得都无法使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Roberts最早将EMH按证券价格反映的信息集不同分为了弱势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势有效。弱势有效是证券市场效率的最低层次即投资者无法通过股票的历史信息获得超额收益,早期的验证方法是应用随机游走模型,随机游走模型是一种经典的方法但是却有其局限性,此模型比鞅假设要求更为严格,所以即使结果偏离随机游走模型,也并不能代表非弱势有效;半强式有效是指投资者无法通过股票的公开信息获得超额收益,目前通常用实践研究法加以检验;强有效市场指投资者无法通过任何信息包括内幕信息在市场上获得超额收益,检验研究对象为专业投资者或内幕人士的收益率。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主要从1994年俞乔发表的《市场有效、周期异动与股价波动》开始,1995年,宋颂兴、金伟根选用1993年1月第一周至1994年10月第现代经济信息以1992年至1999年上证综合指数为样本,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游程检验、自相关检验和正态性检验,结论是中国股市1996年前处于无效阶段,但有效性逐步增强,向弱式有效过渡,1997年后接近弱式有效,但离半强式有效甚远。之后多位研究者关于中国股票弱势有效性的分析,确定了我国如今的股票市场的弱势有效性。 1.2随机游走和市场有效性检验 随机游走和市场有效性假设认为如果股票市场股票价格是随机的,因此从该市场获得的收益将是不可预测的,因此我们接受市场是有效的相反,如果市场的收益是可以预测的,则价格是非随机游走的,该市场是无效的。对于市场的无效有以下几种原因,(1)Fam a(1970)的论文认为由于市场对信息反应的滞后造成;(2)Smith,Jefferis and Ryoo(2002)论文认为市场处于非均衡价格是由于资本定价和风险溢价的扭曲造成;(3)股票市场的交易制度也是该市场无效。 1.2.1数学方法的介绍 单位根检验是验证金融随机变量是否满足随机游走的有效方法,如果某时间序列存在单位根,则该序列的零假设是不可拒绝的,因而该序列满足随机游走。以下方法基于广义最小二乘法的趋势y d t ,我们有: 其中的(1) MZ d t =MZ d a *MSB (2)

美国崛起对中国启示

美国崛起中的种种因素对我国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借鉴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认为美国崛起对中国启示如下: 1、美国强调依法治国,有着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我们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这需要有强大的法律保障,为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依法治国,有利于社会的安宁和稳定,亦可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氛 2走的都是先经济后政治的路线,美国在经济领先世界半个多世纪后才扛起世界领袖的大旗,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近3 0 年的发展虽然拥有可观的整体经济实力,而且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仍然抱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着眼于国内的建设,并且认为自己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我要求作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因为个别经济指标跃居世界第一就沾沾自喜甚至狂妄自大 3、不断调整适合国情的国策与政策,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国策,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社会制度、外交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都是影响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既增强信心和机遇意识,充分把握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也要提高忧患意识,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4、美国重视科技、人才和教育。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这大大的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正是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是爆发于美国,从此,美国一直处于科技的前列。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国家崛起的必要条件。美国善于吸收人才,有着一系列的人才保障制度。美国的崛起,人才不可谓不关键。教育是国家之根本,是百年大计,是人才和科技的摇篮。中国现在的教育水平不可谓高,中西部的教育依然很落后,要想振兴中西部,振兴中华,教育必须先行,国家必须得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也是所有历史性大国崛起的宝贵经验。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新”一词始见于90年代中期的美国,与之伴随的是美国经济123个月的持续增长。美国经济进入巅峰状态之际,新经济潮流迅猛,势不可挡。然而,新世纪开局,美国及世界经济遭遇增长减缓之痛,特别是“9·11”事件的发生将美国经济推进了阶段性调整的灰暗之隅。进入今年,美国经济以强劲之势走出低谷,出人意料地实现高增长,而对其背后成因的重新唤起世人对新经济的兴趣,其未来走向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依笔者之愚见,新经济只是大潮初起,其生命力蓬勃旺盛,前景看好。同时,新经济的亦对我国提出了诸多严肃的课题。一、与美国经济的起落相伴随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首次提出“新经济”概念。1997年2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以官方语言确认了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概念。虽然国际上对何为新经济并无统一认识,但综合有关学术资料,可以初步将新经济归纳为: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生命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7大高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其核心是观念的创新、运行模式的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技术样式,其对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发展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高新技术的运用带来劳动生产率的较大提高,弥补了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抑制了通货膨胀,从而减弱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间的关联度。其次,利润、信贷和投资成为新经济的重要支撑点,而高科技产品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可迅速

进行投资战略调整,增加应对市场供求的灵活度。第三,通胀率和物价水平被控制在较低范围,从而弱化了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效能,且政策时滞较前拉长。第四,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诸多因素有效结合,提高了传统产业及其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并使传统经济的生产、运作、管理模式出现新的变化,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新经济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推进了美国制造部门、服务部门和流通部门的发展。1990年到1998年的8年时间里,美GDP增长了26.7%.其间,和电力装备产业产值增加了224%,机械工业增加了107%,商业服务、通讯、流通和产业产值的增幅亦均在42 - 68%之间。2000年,美国GDP达到99657亿美元,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上升到31.54%.2001年,持续增长近十年的美国经济开始出现周期性调整的迹象,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在此下,作为信息产业经营状况晴雨表的纳斯达克指数出现急剧波动,高新科技企业利润下降、库存增加,企业裁员、倒闭现象急剧上升。而“9·11”事件的发生则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导致股市再次暴跌,缩水达65万亿美元,其中在股市重开的第一周,纳指就下跌16.1%.美国经济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创击。但是,“9·11”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经济,其中包括新经济即出现反弹势头。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由第三季度的负1.3%摸底回升至1.4% ,全年经济增长1.3%.进入今年以来,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即攀升到 5.8%.美国总统布什年初宣布“美国新经济依然健在”,并且预计在未来11年内,美国劳动生产率可年均增长2.1%,与整个90年代相同。业内专家评称,各种迹象显示,新经济依然生机

大国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 - XXXXXX 商学院课程论文 题 目 大国崛起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贸103班 XXX 国际商务系 XXXXXX XX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系 别 学生学号

【摘要】一个国家的崛起,即一个民族的崛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较量靠的是科技。同时,一个健全而民主化的大国政治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五百年来,九个世界性大国先后在历史的舞台上登场。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 【关键词】历史经验,和平崛起,经济,政治,文化 一、中国的现状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许多国人或许会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自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GDP增速令世界瞩目。在全世界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我们国家的时候,除了扬眉吐气之外,我们是否还缺少了什么?仅仅从国内生产总值这样一个华丽外表来衡量一个国家是非常不客观的。翻开历史的长卷,再次揭开国人那段屈辱的近代史,我们也许会十分诧异。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统计,182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是欧洲的1.22倍,189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日本的 5.28倍;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从1700至1820年间一直领先于欧洲和日本。但在1820年后的20年即1840年,中国却被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打败。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又被日本打败,中国因此失去香港、澳门和台湾,还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同样的遭遇也在西方大国上演:西班牙掠夺了美洲大量的金银,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然而英国在16世纪末实际上还是一个人口很少的小国,它的无敌舰队在英西海战中竟不敌英国的貌似不堪一击的弱小舰队。富国被穷国打败,事实的确如此。一个没钱的国家绝对称不上是大国,但一个有钱的国家不一定就是大国,即便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热捧经济增长,但是我们会发现石油之城波斯湾,其人均财富恐怕连美国都比不上,却战火不断。先是海湾战争,接着又是伊拉克战争,结果把富可敌国的伊拉克人民打得流离失所。由此可见,财富为我们通向强大奠定了基础,而要实现强国之梦,则还有很多。 二、各大国崛起的历程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一)、大国崛起——英国

美国经济发展史

美国经济发展史 一:独立战争、禁运和1812的美英战争 独立战争期间,由于对英贸易的滞阻,北美的制造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看则仍远落后于英国。战争结束后,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群岛;另一方面则向美国大量倾销英国货。独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运往英国的生铁为3929吨,1791年下降为797吨。烟草、稻米、蓝靛等大宗农产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带累商业和航海业停滞,造船业衰落。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为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逆差高达521万英镑。出口萎缩、市场缩小,使价格大幅下跌,商人、农场主纷纷破产,债务链条破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最著名是的谢司起义。在美国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称为“危机时期”。从竞争的观点来看,其实质是英国挟裹着其市场竞争的强者优势对新独立的弱小的美国进行打击,以经济殖民来代替政治、军事殖民。 危机给美国上层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冲击,“美国向何处去”一时成为报纸和小册子所讨论的焦点。在一片喧嚣声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大声音至今仍清晰可辨。推崇自由贸易多为南部大种植园主、北部大商人。在危机时期,南部大种植园主兼并了大量小农的土地,巩固了竞争地位,他们虽然对英国限制出口不满,却得益于优质廉价的工业品。

因此他们主张自由贸易,一方面要求英国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试图摆脱英国的商业垄断,开拓南欧、北欧市场及其他全球市场,同时则加快向西部扩张,将西部广袤的土地变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增强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北部大商人也主张自由贸易,因为他们的利益得益于对外贸易的扩大,无论进出口是否出现逆差,只要贸易总额上升,就少不了他们的利润。主张贸易保护者成份比较复杂,既有保卫独立战争成果的爱国主义成份,又有在谢司起义前巩固统治秩序的成份,既有受英国打击最沉重的广大小农,又有为数不多的制造业主。由于当时主要矛盾是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因此,主张增强邦联政府力量、加强贸易保护的代表,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事实上控制了政府决策。汉密尔顿认为英国的力量来源在于制造业,因此美国必须重视制造业的发展。而要发展制造业,则必须有政府保护。他指出需要政府保护的三个理由,一,外国政府对制造业有保护和奖励;二,农业国居民出于习惯往往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熟悉的职业;三,制造业国在技术、资金、市场方面已经具有优势,这就使“最新建立制造业的国家与制造业已成熟的国家在平等条件下进行竞争,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行的。” 遗憾的是,尽管汉密尔顿提出加强联邦政府权力、重视制造业、提倡贸易保护的一揽子方案,但由于当时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由依附于英国的种植园主和大商人主导,故唯一落实的是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建立了财政税收制度,恢复了公共信用,顺利发行了新国债,使联邦政府不再有名无实。然而汉密尔顿所珍视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却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重点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 姓名:陈宇辉 专业:经济学 学号:1302010404 课堂号:B0200042 课序号:0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 摘要:美国经济自第二次工业革命起就开始迅速发展,其中有起有伏,但毫无疑问,仅有两百多年历史,一百多年发展经济史的美国现成为唯一的世界霸主,无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在此我们主要研究其经济发展历程,并从中得到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经济政策制定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经济发展历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启示 一、美国经济发展历程(这里主要研究20世纪30年代后的美国经济发展 (一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 提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我们不得不想到此前的1929~1933的经济大萧条,大萧条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恐慌,其源于1921年哈定总统上台到1933年胡佛任期结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

1934年民主党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后,实行了“新政”,对经济实行强力的国家干预,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首先挽救银行,然后开展农业复兴和工业复兴,制定了旨在保护穷人和劳动者的瓦格纳法、社会保障法,开展大规模救助,联邦政府兴办公共事业,实施美元贬值鼓励出口等。罗斯福的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了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可行途径,也就是大力发展非法西斯主义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杜鲁门沿袭政府干预经济政策,并从法律上承认并肯定这一政策。 罗斯福去世后,杜鲁门开展“公平施政”,在经济政策方面仍然奉行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政策。二战后,杜鲁门总统签署并由美国国会通过了《1946年就业法》,该法案第一次在美国以法律的形式确认联邦政府有责任运用他所拥有的一且手段干预经济,保证最大限度的就业以及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在法律上把促进经济繁荣、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威政府责任赋予了联邦政府,这是在法律上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肯定,在美国历史上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1]前后2人5届20年,体现了 政府强力干预经济并取得明显效果的试验,说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放任的,仍需政府的宏观调控。 3. 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间(1953~1961年 1953年,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他担心新政以来大规模的国家干预,无异于“滑向了社会主义”,因此,他们极力试图回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自由放任的状态,但美国的现实情况最终使得艾森豪威尔政府接受了新政以来民主党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胡佛时代的新共和党路线——一条中间路线。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间,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为通货膨胀,所以主要的货币政策时紧缩性货币政策,但当经济萧条时也启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4.肯尼迪首次正式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扩张性财政政策长期化的实际转变。 1961年,民主党肯尼迪入主白宫。在经济政策上,继续奉行凯恩斯主义,实行以减税

大国崛起读后感2000字3篇

大国崛起读后感2000字3篇 篇一: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是一本气势恢宏的书。花一周时间读完,仔细品味,过程中有很多感悟与惊喜,感悟在两三年之后再次接触这几个大国的沿革变迁,确实好的书多次读每次都是不同感觉;惊喜在我好久不读历史书了,这次读这本书竟然发现我在半年之后,还是对这些历史有着较充分的兴趣,半年前读了本关于宋代的简约介绍的历史书。《大国崛起》是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历史的书。书中提到的9个国家的崛起历程,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国家崛起的震撼,更多的是一国家如何在顺应发展潮流中通过经济的崛起从而实现国家崛起的思考。《大国崛起》浓缩了海洋时代上出现的各个强国发展的精华,让我再次感受的强国的不易。 葡萄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许多省份,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走向全球的大航海时代。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最终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他用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向全世界证明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德国,在这个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我们从中可知,国家总在不断的发展,而人类短暂的生命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漫长的历史,人类渺小的功绩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的莫大的荣耀。所以,培育下一代的人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赢得其它国家人们的尊敬。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我们有韧劲,却缺乏思考、也缺乏自省;我们有力量,却缺乏动力,也缺乏勇气。恰似德国在二战后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行为,最终才得到了全 世界的原谅与支持,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集中营纪念地长跪忏悔,真实地展示了这样的精神。那么只有正视历史,直面失败,历史才不会重演,成功才会到来。在务实上,我们做的比起别国也差的很远,搞浮夸,搞假政绩,搞表面繁荣等等无用的行为,根本不能从本质上,从实际上提升我国的国力。所以我们始终只能从面积和人口上说是一个大国,而从人均数据上讲却不能说是一个强国。 对于中国乃至任何一个国家强大的战略,我有个简单的体会: 一是重视科学和教育。回顾五百多年来大国发展的历程,思考九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都离不开重视科学和教育,尤其是德国。德意志民族诞生了黑格尔、康德、马克思、贝多芬、歌德等思想界和艺术界的伟人,而位于柏林的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精心培育下一代是历届德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高度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文明。德国再次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大批杰出的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工程技术领域,这也奠定了德国现代工业的基础。今天,德国生产的汽车、电子、通讯等产品遍及全球,世界各国的青年学子都喜欢到德国留学,今天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令人叹服。 二是选择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在于几百年来,西方主要大国的强盛无不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选择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放眼欧美大国,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霸

有关核电的经济性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d14435897.html, 有关核电的经济性问题研究 作者:陈少华 来源:《中国经贸·下半月》2012年第06期 摘要:随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当前大部分国家开始重视核电的开发。核电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当前以火电为主的电网已经不能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对电能的需求,在社会用电量增加的基础上,我国亟需发展核电来保证电力的供应。本文主要针对核电的经济性进行研究,并且进行实施分析。 关键词:核电;经济性;分析;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随着全球性能源危机的到来,以及传统火电厂的污染性,使得社会对核电越来越重视。随着人们对清洁新能源的不断探索,核电的使用量正在不断增加。 一、核电 核电,即依靠核能所产生的电力,主要是利用原子核内部所蕴藏的能量产生电力。通过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内部裂变,利用裂变产生的热能,造成水蒸气,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核电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发展历史,自美国1951年首次利用核能发电以来,世界上已经有多个国家建立了核电站。当前核电站的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16%。我国的核工业也经过了将近40年的历程,建立了多型号的核反应堆,并且有着多年的安全生产的经验。核电的产生只需 要较少的核燃料。生产成本较传统的火电站要低很多,同样功率大约为100万千瓦的发电站,如果是火力发电的话,每年需要消耗煤炭大约三四百万吨,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运输和消耗量;而核电站只需要消耗较少的铀燃料,大概在几十吨左右。 二、核电经济性问题分析 核电的经济性问题应当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即微观和宏观方面。 1.宏观方面 (1)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核电的应用,能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较高的影响。首 先,核电能够促进社会能源消耗结构的优化调整。在当前全球性的能源危机面前,国际油价大幅上调,从而也带动了煤炭价格的上涨。核电的应用能够从很大程度上优化社会的能源消耗结构。同时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的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当前我国的原油已经超过半数需要依靠国外进口,同时煤炭的开采量也不足以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开采之后,石油资源已经几近枯竭,煤炭资源也所剩无几。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保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美国的领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地域十分辽阔,面积大约为整个欧洲的3/4,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占有着北美大陆最富庶的心脏地带;美国的中部大平原,幅员辽阔、土地肥沃,不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农业区,其土地属于最肥沃和最高产的土地之列,可耕地约占总面积的2/5。与加拿大共有的五大湖泊所蓄淡水约占世界淡水总量一半。除此之外,它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和能源矿源,其中:锡占世界总储藏量的40%,铜、银锌各占世界总储藏量的16%,金占世界总量的10%,烟煤、无烟煤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等等,此外还有数量十分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所以,美国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一点为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环境基础。美国地理环境优越性还在于它良好的地缘政治。由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海洋的保护,美国本土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损伤,反而还利用战争的机会聚敛财富;而美国南北都是弱国,没有邻国的威胁,不必担心遭受外国军队的入侵。享有着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美国自然成为了美洲的领袖,更成为世界的霸主。 美国在其崛起过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安全环境和国际条件。东西两岸的两洋隔绝使美国可免于卷入欧亚大陆的战争和冲突,美国周边不存在强国作为邻国,南北的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弱于美国,广大的西部边疆成为转移东部社会矛盾的安全阀。从而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为美国在20世纪快速的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 一个国家的崛起是从各方面崛起的,绝不是单个方面的崛起就能实现一个国家的崛起,而是多个方面同时进行的。美国也不例外,为便于比较清楚的考察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所以分别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方面来分别梳理。 (一)经济崛起历程 在现代,与一国实力关系最密切的要素是它的工业生产[2]。20世纪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崛起首先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开始的,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94.98亿美元,英国则是42.63亿美元,第三位德国为33.57亿美元,分别居于世界第二和第三

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兴亡无常。而今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因此,研究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 随着15世纪新航路开辟的展开,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相对孤立的格局由此打破,而大国崛起的旅程也由此真正地揭开序幕。从此大国强国的兴衰将不再是封闭舞台上自我演绎的故事相互的注视,融合和冲突影响着所有剧情的走向。在近现代,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大国的兴衰发展史无疑对而今中国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我们不妨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四个方面进行解析。 经济是基础。大国崛起都是以经济强盛为基础的,没有经济的支撑很难成为世界性的大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让英国稳坐世界霸主的位置,成为日不落帝国,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巨大的殖民领土,让18世纪的英国真真正正完成了大国崛起,成为世界的中心,世界市场就以英国为中心初步建立论。亚当斯密的《国富》将自有资本和自由竞

争的理念将英国经济真正推向世界的中心,此后的百年自由经济理念在世界经济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德美后来居上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德国、美国借此发展军事以及政治,促进国内繁荣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大危机后,政府干预政策让美国迅速从经济萧条中缓过气来,得以筹备战争,也因此大发战争横财,在二战后成为西欧各国的大债主牢牢把握着欧洲经济的命脉,从此,美国发展为超级大国,且至今从未被超越。 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能成为大国的关键一项。中国曾经的闭关锁国,让中国远落后于西方,之后一系列对经济的探索都以失败告终,要发展的中国首先经济必须要抓起,要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发展市场经济。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已经取得重大成果,但是在中国现今国情上说,这些成果相比于发达国家是远远不够的。而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开展,全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有望取得更辉煌的成果。总之,由于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强盛的根基,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稳定也是一个国家崛起的重要因素,而这政治稳定不仅体现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各组织运行有序,

美国经济发展史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到今天,主要经历了两种经济形态: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1)自然经济:又称自给自足的经济,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极不发达状态下的产物,在资本主义时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 (2)商品经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并可以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的经济形态,是外向、开放型的经济,充满了活力,比自然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优越性。 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是人类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最本质特征之一,是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 资本主义经济是典型的和最成熟的商品经济,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反映出来的。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与改革、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工人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高涨、思想文化上的剧变,无不从经济领域的发展变化找到其根源。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概况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 (生产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B、具体因素: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的迅速发 展?(产生萌芽地区的)国内外市场的逐步形成 ②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马克思语) ③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巨大作用,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④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 A、根源: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意义:引起了两个“革命” C、早期殖民掠夺:葡萄牙、西班牙最早从事殖民征服;掠夺到的巨额资金转移到欧洲其他国家(本质作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葡、西没有因这些财富而较早地发展起资本主义。 (2)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17世纪初—19世纪初) 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是这时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发展趋势。 ①资本主义尚处在初期阶段 许多近代资本主义必有的特点还没有具备。商人以及一些大资本家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主要成员,通常被称为大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在这一阶段也还没有最后形成。在资产阶级中间起主导作用的是与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相联系的商业资产阶级,工人还没有形成为近代的产业无产阶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