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年兰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2016年兰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2016年兰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2016年兰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2016年甘肃省第一次高考诊断试卷

语文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各种灾害事件史不绝书。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华文明能

够延续数千年而不倒,也就证明我们的文化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东西,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再

造和延续,这就是社会救济的传统。最早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所谓“嗟来之食”,这个“嗟来

之食”的发起人是齐国人黔敖。他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具体姓名的、个体发起主动

性社会救助的活动者。在春秋时期,这样的活动已经被称为义举了。

《春秋左氏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可以判断最晚到春

秋时代,救灾恤邻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准则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并上升到一种道德规范的层次。

《老子》里面也提到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样一种裒多益寡的观念。裒多益寡、救灾

恤邻的救济行为,最晚可以从先秦时期算起。到了汉朝,对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表彰已经上

升到国家层面。

进入明清时代,从个体化的救助逐渐发展到社区化救济。在传统中国一个县的范围之

内,作为国家正式任命的官吏基本上只能到知县这层。当时的一个县比我们现在县的辖区还

要大,这样一个县下的社会治理如何得以运行?这个奥秘在于我们当时有一种官治和自治相

结合的机制,有社会学家把它命名为双轨制。所谓的双轨制就是在正式的官府治理之下,还

有一个民间的自治系统。

也由于这种双轨制的存在,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好的维持。明清时期虽然经历了

明清易代这样重大的朝代转换的变革,但是基层社会结构并没有发生重大断裂。从个体化救

助的守望相助、邻里相助发展到社区化的救济,这就涉及官治和民治、国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

结果。在经济发达区域,比如江南、华南也是中国传统士绅社会力量开始得到最先发展的区

域,很多士绅以一种自愿的、公益的精神,主动地承担了地方的社会公共事业,从最简单的修

桥铺路,到荒年承办赈济等。这使一些社会性事务可以从官府的正常活动当中剥离开,把责

任转移到一些社会性组织和社会人士身上。因此,面对近代社会转型的巨大冲击,基层社会

的很多基本关系还是得到了良好的维持。

而随着中国社会特有的同心圆式的扩展,在晚清时期出现江南援救华北的情况。这样扩展有

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认同:我们的同胞跟邻居是一样的;我们所要救助的人、所要救助的地区,跟我都同属中国。这样一种民族认同,和传统文化对于守望相助的理解非常融洽地结合起来。

中国的社会救济传统,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也具有启发性意

义:第一,如何在地方社会中把公益精神与道德规范的重建结合起来,重点在于打造共同的社

区认同、社区文化;第二就是把社区居民的权利意识和现代公益社会的成长结合起来,进行中

国式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探索。

(摘编自朱浒《从社会救济传统看邻里关系的历史内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几千年来,在各种灾害事件发生后,社会救济的传统,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再造和延续。

B.春秋时期,大家普遍认同救灾恤邻是一个最基本的准则,并上升到道德规范的层次。

C.汉代,国家层面才开始对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个体的社会救助活动进行鼓励和表彰。

D.社会救济的活动,从个体化的主动性救助逐渐发展为社区化的救济,是在明清时代。

【分值】3分

【答案】C

【解析】C项“汉代,国家层面才开始对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个体的社会救助活动进行鼓励和表彰。”时间表述错误,原文第二段“到了汉朝,对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表彰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注意副词“已经”,表示动作已经发生。

【解题思路】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特别关注题干中一些词语的表述范围,以及时间副词,比如原文“已经”一词,C项中却表述为“才开始”,时间明显不符。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没置选项时是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因此,比对的第一层是词语比对,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①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②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

【考查方向】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点】选项D的概括性比较强,而且D项在内容表述上对原文进行了整合加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黔敖在路上准备饮食以赈济灾民的行动,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具体姓名的、个体发起的主动性社会救助活动,在当时被称为“义举”。

B.正式的官府治理与民间的自治系统结合的机制,不仅使社会救济行为得以推行,而且对维持中国社会的稳定性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C.在江南、华南地区,很多士绅主动承担地方的社会公共事业,例如修桥铺路、荒年承办赈济等,这些救济行为都是本着一种自愿、公益的精神。

D.中国传统士绅社会力量的发展,使得社会救济活动中的一些社会性事务从官府的正常活动中剥离出来,把责任转移到一些社会组织和社会人士身上。

【分值】3分

【答案】D

【解析】D项中“使得社会救济活动中的一些社会性事务”。而原文“这使一些社会性事务可以从官府的正常活动当中剥离开,”两相比较,看出在限定条件上的差异,选项加了限制成份,与原文意是相符合了。

【解题思路】本题重在与原文进行比对,这类题目,重在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词语,重点考查的是是否读准、读懂了信息;而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考查方向】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点】A项易误选。因为进行了推断表述,容易误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裒多益寡”“救灾恤邻”“守望相助“‘邻里相助”都是个体化救助行为者遵守的道义,是在灾难性事件前,处理邻里关系的一种救济传统。

B.明清时代,朝代转换的巨大变革,造成了当时社会基层结构的严重断裂,这是促使社会救济传统从个体化发展到社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C.晚清时期,出现了江南援救华北的社区化救济行为,这同当时中国社会随着同心圆式的扩展,形成的民族国家的认同感有着很大的关系。

D.打造共同的社区认同、社区文化,进行中国式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探索,是中国的社会救济传统对于当代中国构建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启发意义。

【分值】3分

【答案】B

【解析】B项“明清时代,朝代转换的巨大变革,造成了当时社会基层结构的严重断裂,”。而原文第四段“明清时期虽然经历了明清易代这样重大的朝代转换的变革,但是基层社会结构并没有发生重大断裂。”表意正好相反。

【解题思路】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看结论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特别要关注结论中的程度词与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考查方向】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点】D项易误选,因为阅读跨度大,进行了整合。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柳晟,河中解人。六世祖敏,仕后周为太子太保。父潭,尚和政公主,官太仆卿。晟年十

二,居父丧,为闻孝。代宗养宫中,使与太子诸王受学于吴大罐并子通玄,率十日辄上所学。

既长,诏大罐等即家教授。拜检校太常卿。德宗立,晟亲信用事。朱泚反,从帝至奉天,自请

入京师说贼党以携沮之,帝壮其志,得遣。泚将右将军郭常、左将军张光晟皆晟雅故,晟出密

诏,陈祸福遂顺,常奉诏受命,约自拔归。要籍朱既昌告其谋,泚捕系晟及常外狱,晟夜半坎垣

毁械而亡,断发为浮屠,间归奉天,帝见,为流涕。乘舆还京师,擢原王府长史。吴通玄得罪,

晟上书理其辜,其弟止曰:“天子方怒,无诒悔!”不听。凡三上书,帝意解,通玄得减死。晟累

迁将作少监,以护作崇陵,封河东县子,授山南西道节度使。府兵讨刘辟还,未扣城,复诏戍梓

州,军曾怒,胁监军谋变。晟闻,疾驱入劳士卒,既而问日:“若等何为成功?”曰:“诛骄不受命者。”晟曰:“若知刘辟得罪天子而诛之,奈何复欲使后人诛若等耶?”士皆免胄拜,从所徙。入

为将作监。使回鹘,奉册立可汗,逆谓曰:“属闻可汗无礼自大,去信自强。夫礼信不能为.何

足奉中国乎?”可汗诸贵人愕然骇,皆跪伏成礼。还为左金吾卫大将军,爵为公。卒,年六十

九,诏从官临吊,赠太子少保。晟敏于辩下士乐施唯自兴元入朝贡献不如诏为御史中

丞卢坦所劾宪宗以其贤置弗暴云。

(节选自《新唐书·柳晟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晟敏于辩/下士乐施/唯自兴元入朝/贡献不如诏/为御史中丞卢坦所劾/宪宗以其贤/

置弗暴云/

B.晟敏于辩/下士乐施/唯自兴元/入朝贡献不如诏为/御史中丞卢坦所劾宪宗/以其贤/

置弗暴云/

C.晟敏于辩下士/乐施/唯自兴元/入朝贡献不如诏/为御史中丞卢坦所劾/宪宗以其贤/

置弗暴云/

D.晟敏于辩下士/乐施/唯自兴元入朝/贡献不如诏为/御史中丞卢坦所劾宪宗/以其贤/

置弗暴云/

【分值】3分

【答案】A

【解析】正确标点为:晟敏于辩,下士乐施。唯自兴元入朝,贡献不如诏,为御史中丞卢坦所劾。宪宗以其贤,置弗暴云。

译文:柳晟能言善辩,尊重士人,喜爱施舍,只是从兴元入朝时,没有按诏命贡献,受到御史中丞卢坦的指责,皇帝因他贤能,不予追究,也没有公布于众。

【解题思路】主要从意义上理解,其次对选项进行比较,使用排除法,另外还要注意官职名词。

【考查方向】文言断句。

【易错点】“宪宗以其贤”“置弗暴云。”之间的断句,要准确划分。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浮屠,是佛教的别称,又指和尚、出家人,还指佛塔,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B.“迁”同“拜、擢、授”都是古代官职任免变动的术语,不同的是“迁”是表职务晋升的。C.可汗,我国古代—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公元3世纪,鲜卑族中已有这种称呼。D.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候、伯、子、男五种爵位。

【分值】3分

【答案】B

【解析】B项中的“迁”是表职务晋升的”,说法错误,课本有例“左迁”,贬谪之意。

【解题思路】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尤其是科举、官职等基本常识。

【考查方向】掌握古代基本文化常识。

【易错点】考生对“D项”中词积累不够,容易望文生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晟家世显赫,懂得孝顺。祖上曾任后周太子太保,父亲娶和政公主为妻,自己与太子

诸王同学;十二岁时,为父亲守丧,以孝闻名。

B.柳晟深受恩宠,尽心效忠。德宗继位后,他因亲信而被重用;朱泚造反之时,他主动请缨

去京城劝说贼党以分化瓦解,皇帝很赞赏他的勇气。

C.柳晟冒死上书,敢于直言。他任太常卿时,他老师的儿子吴通玄获罪,柳晟不顾其弟劝

阻,多次上书,为吴通玄申辩,终使其减罪。

D.柳晟义正辞严,责问回鹘。他出使回鹘,奉朝廷旨意册封可汗之时,指出可汗自大无

礼,没有诚信,一番话让回鹘贵族诚恐不安,跪伏致礼。

【分值】3分

【答案】C

【解析】C项中“他任太常卿时”错,原文“乘舆还京师,擢原王府长史。吴通玄得罪,

晟上书理其辜”,明显这里时间有误。

【解题思路】主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及人物的活动来进行判断。

【考查方向】文中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易错点】D项信息量大,整合内容比较多,容易误导考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晟出密诏,陈祸福逆顺,常奉诏受命,约自拔归。

(2)若知刘辟得罪天子而诛之,奈何复欲使后人诛若等耶?

【分值】10分

【答案】(I)(5分)柳晟出示密诏,陈述祸与福、逆与顺的大义,郭常遵奉诏书接受命令,约定自己先率军归附朝廷。

(2)(5分)你们既然知道刘辟因为冒犯了天子而被杀,为何又想让后人诛杀你们呢?

【解析】(1)译出大意给3分;“若”“奈何”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译出大意给3分;“陈”“约”“归”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解题思路】文言文句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这两个句子本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进行翻译。落实关键实词、虚词和句式。

【考查方向】翻译文中的句子。

【易错点】“奈何复欲使后人诛若等耶”固定句式。

【参考译文】

柳晟,河中解人,六世祖名敏,出仕后周任太子太保。父亲名潭,娶各政公主为妻,官做到太仆卿。

柳晟十二岁,为父亲守丧,以孝闻名。代宗将他收养在宫中,让他与太子诸王受教於吴大瓘及其儿子吴通玄,大约每十天就汇报一次学习情况。长大以後,皇帝下诏命吴大瓘等人到他家中教授他。授任检校太常卿。

德宗即位,柳晟因德宗信任而执政。朱泚造反,跟随皇帝到奉天,主勤请求前去京城劝说贼党以便分化瓦解他们。皇帝赞赏他的勇气,得以派出。朱泚部将右将军郭常、左将军张光晟都是柳晟平时的密友, 柳晟出示密诏,陈述祸福逆顺大义。郭常遵奉诏书接受命令,约定自己先率军投降朝廷。要籍朱既昌告发了他们的密谋,朱泚抓住并将柳晟和郭常囚禁在外狱中,柳晟半夜挖墙壁毁掉械具逃走,剪去头发扮作和尚争从小路回到奉天,皇帝见到他後,为他流泪,皇帝乘舆返回京城,升任他为原王府长史。吴通玄获罪,柳晟土书为他辩解,他的弟弟制止说:“皇帝正在气头上,不要留下悔恨!”。共三次上书,皇帝怒气才消,吴通玄得以免死。

柳晟多次升迁後任将作少监,因督建崇陵。封为河东县子,授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府兵讨伐刘辟返回,还没入城。朝廷又下诏命令他们戊守梓州。军兵怨怒,胁持监军图谋造反。柳晟听说后,急忙赶去慰劳士兵,然後问道:“你们是如何立功的?”回答说:“靠诛杀不听从朝命的骄横者,你们既然知道刘辟因为得罪天子而被诛杀,为何又想让後人诛杀你们呢?”军士都摘下头盔拜谢,服从移戍的命令。召入朝廷任将作监。出使回鹘,奉册书册立可汗,反问他们说:“我以前听说可汗无礼自大,不顾信义拥兵自强。礼信都做不到,怎么遵奉中原呢?可汗与各位贵夫愕然惊骸,都跪伏行礼。返回後任左吾卫大将军,爵为公。去世,享年六十九,下诏命令从官去哭吊,追赠太子少保。

柳晟能言善辩,尊重士人,喜爱施舍,只是从兴元入朝时,没有按诏命贡献,受到御史中丞卢坦的指责,皇帝因他贤能,不予追究,也没有公布于众。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凉蟾①宋祁

凉蟾啮残云,飞影上西庑。

鹊鸦依空墙,蠨蛸②已在户。

君行阅三岁,确战亦云苦。

新衣本自绽,故裳复谁补?

朔风万里来,倘或从君所;

风过无传音,徘徊独谁语!

【注】①凉蟾:这里指秋月。相传月中有蟾蜍。②蠨蛸:一种蜘蛛,多在室内墙壁间结网。

8.古人认为诗的前两句“凉蟾啮残云,飞影上西庑”十分奇警。请指出这两句“奇”在哪里,并

简要赏析。(5分)

【分值】5分

【答案】(1)构思奇。首句诗人用“凉蟾”代“秋月”,用月光把周围的残云咬蚀尽了,终于露出了皎洁的月光,生动描绘“云破月出”的景色;(1分)第二句,以月影飞上思妇居住的西廊,来说明月亮是从东方升起来的;(1分)这些写景,构思奇特而与众不同(1分)。

(2)用词奇。“啮”咬的意思,用词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自然生动.(2分)

(意思答对即可。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凉蟾》

凉蟾啮残云,飞影上西庑。

鹊鸦依空墙,蟏蛸已在户。

君行阅三岁,确战亦云苦。

新衣本自绽,故裳复谁补?

朔风万里来,倘或从君所;

风过无传音,徘徊独谁语!

宋祁的《凉蟾》一诗是摹拟乐府之作,此诗抒情主人公为闺中思妇。

全诗十二句,一韵到底,共分三节。

第一节写景;第二节把笔势宕开,写远戍的征人;第三节是思妇的自白。

第一句便十分奇警。“凉蟾啮残云”,诗人不说“秋月”,却以“凉蟾”代之(相传月中有蟾蜍):不说云破月出,却说月光把周围的残云给咬蚀尽了,终于露出了皎洁的整个月亮。

第二句“飞影上西庑”,写月影飞上了闺人居住的西廊,说明月亮是从东方升起的。月光虽惊动了鹊和鸦,但它们却无处可去,只依倚在空寂的墙头。

第三句“鹊鸦依空墙”,这是把曹操的《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动景改成了静态,显得更加幽冷寂寞。

第四句“蟏蛸已在户”,直接把《诗经?东山》里的成句移用到诗中,这原是宋朝人写诗的通例。蟏蛸是长脚的小蜘蛛,一名蟢蛛。既已在户,说明居室久无人至。隋人薛道衡的名句“暗牖悬蛛网”,与此正是同一手法。

这四句景语是自远而近,由外而内,从大到小。从月光的转移到蜘蛛的在户,足见人的观察越来越细,而诗中抒情主人公的百无聊赖也就可想而知。

中间四句写从军远戍的丈夫。这是很自然的。闺中妻子在无可排遣的孤寂情怀下,只能掰着指头计算丈夫外出的时间。丈夫走了三年还没有归来,想必战争是艰难而痛苦的。

“君行阅三岁,确战亦云苦”。“确”是坚的意思,“坚战”犹言苦战、力战,是竞胜负、决生死的战斗。

“新衣”二句,最初见于汉乐府《艳歌行》,是写游子的,原句是:“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绽”是“缝”的意思,即制作。

李白的《子夜吴歌》第四首也说:“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可见女子为征人缝制衣服已成为当时男女两地相思的典型细节。

宋祁此诗却从反面写,说征人的新衣是他本人缝制的(因为他离家太久了),而自己当初为丈夫制做的衣服早成为“故裳”,想必已经破旧,却再无人为他缝补了。虽用典却比前人深入了一层,这也是宋诗中习见的。

最后四句:“朔风万里来,倘或从君所;风过无传音,徘徊独谁语!”乃是驰骋想象,设想万里外吹来的北风或许就是从自己丈夫那儿吹过来的吧,可是北风并未传来任何音息。那么自己怀着满腹心事,空自徘徊而向谁倾诉呢?

这是反用杜甫《捣衣》的结尾:“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去声)外音。”杜诗说女子用尽气力捣衣,是为了能让远人听见(其实是肯定听不见的):宋祁则说,朔风或许是从丈夫那儿吹来的,然而风里却一点没有丈夫的消息。

这都是把根本不可能的事硬想成万一有实现的可能,而终于未实现。这样写才更衬出抒情主人公

的痛苦几乎是无法排遣的。

【解题思路】审题是关键。这类题解答时一般有以下步骤(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感情。

【考查方向】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易错点】考生对诗句的理解不到位,不能全面的赏析出这两句的艺术技巧。

9.本诗结尾处“朔风万里来”四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分析。(6分)

【分值】6分

【答案】眼前“朔风”吹过是写实。想象“朔风”由“万里”外而来,实中有虚子。“倘或从君所”,进一步驰骋想象,北风或许就是从万里外自己丈夫那儿吹过来的,是虚写。(2分)可是北风并未传来任何音信,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最后只能空自徘徊,又回到眼前,是实写,(2分)虚实结合,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团圆的美好愿望(2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句情感表达。

10.

(1)

(2)

(3)在<

【分值】6

【答案】(1)

(2)

(3)

【易错点】罔、殆是关键字形。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

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

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听戏刘庆邦

姑姑生来爱听戏,听戏是她的节日。乡下唱戏的时候不多,每年三月三和十月二十一镇

上逢庙会,必定要搭台子唱戏。姑姑听戏的功夫很深,她常常扛上一只高脚长条板凳放在人

海外国,站在板凳上,远远地往戏台上看,倾着耳朵听。姑姑听戏的功夫体现在她的站功上。

板凳有半人高,凳面的宽度不及脚的长度,她的两只脚只好担在板凳的长条上,样子有点儿像玩杂技。就这样,姑姑把腰身挺得直直的,脖子伸得长长的,一站就是半天。

姑父对姑姑爱听戏渐渐地有了看法,他一下子向姑姑提出了一串问题:听戏能当饭吃?

还是能当衣穿?能挡饥?还是能挡寒?

姑姑没想过这些问题,一时有些愣怔。她也不愿意回答这些问题。

姑姑除了爱听大戏,小戏她也喜欢听。唱小戏的一般是一个人,顶多两个人,机动性很强,要价也便宜,农闲时哪个村都唱得起。一年秋后,一男一女到姑姑村里唱小戏,那女子原腔原嗓,如泣如诉,似乎把月光都唱化了。姑姑怀抱着吃奶的孩子,就那么坐在硬地上,一直听到月亮西斜,小戏散场。

姑父没有去听小戏,对老婆这么晚了还不回屋,他憋了一肚子气。等姑姑终于轻手轻脚

回屋时,他质问道:你不听戏就不能活?

姑姑没有正面回答姑父的质问,说:好了,睡吧。

姑父立逼她回答,不听戏到底能不能活。

姑姑说:不能活!

那么好吧.姑父照姑姑的大胯上开了一脚。这一脚开得很有力量,要不是粮食囤挡着,姑姑和孩子一定会摔倒在地。姑姑有些吃惊,但她没跟姑父计较,而是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说孩子睡着了,要姑父别吓着孩子。

姑父由此得出一个判断,姑姑这人是有毛病的,而且还是一个怪毛病。作为姑姑的男人,他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姑姑扳一扳这个毛病。

这年三月三,镇上唱大戏的日子又到了。姑父拿到姑姑因听戏导致的家务活儿上的一个

错儿,一把揪住姑姑,扒下脚上的鞋底子,没头没脑地朝姑姑抽起来。姑姑这天听了一场好戏,心里软得不行。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春风拂动的麦苗和遍地烂黄的油菜花,姑姑想的都是姑父对她的好处。她打算中午好好给姑父做点好吃的,并劝姑父也去听听戏。人活不过二

场戏,连戏都不听,人一世不是白活了。姑父不由分说,上来就抽姑姑,把姑姑由听戏酿来的对他的满腹温存一下子都破坏掉了。姑父用以抽姑姑的鞋底子是姑姑给他纳的,鞋底子又厚又硬,打在身上是相当疼的。

邻居们过来,劝姑父不要打了。

姑父打得愈发来劲,并宣布似地说了打人的主旨,他今天就是要扳扳姑姑的坏毛病,让姑姑记住,在外面听了戏,回家就得吃鞋底子。

姑姑不承认她爱听戏是什么坏毛病,恼怒地把她爱听戏和姑父爱吸烟相提并论,问姑父

为什么天天吸烟,难道爱吸烟也是毛病吗?

姑父说,他吸烟,因为他是男人。

姑姑就搬出了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祖父,姑姑说,她父亲也是个男人,也喜欢听戏。

祖父痴迷听戏是出了名的。镇上逢双日有集,逢集必有唱小戏的,听众当中必有一位穿

长衫的老人,那就是我的祖父。以至那些老艺人都认识了祖父,把祖父称为捧场的君子,并引以为知音。祖父肚子里装了一些戏,就自以为是识戏的人,进而认为自己是斯文人,与那些只知道拾粪的人是有区别的。祖父的做派是模仿戏里听来的那些人物,蓄起长长的胡子,穿上

毛蓝布做成的长衫,说话时手拈胡须,一副高瞻远瞩的智者模样。

姑父没有任何资格和权利干涉祖父听戏,但我想,姑父粗暴地干涉姑姑听戏,等于间接地表示了对祖父的不满。姑父总是认为他才是一个真正会过日子的人。姑父的父亲母亲都死

得早,作为他们家的长子,姑父靠自己的双手,靠诚实的劳动,把三个弟弟养大。当然,这里面也有我姑姑的功劳。姑姑从没有把抚养姑父的那些弟弟当成额外的负担,她对姑父的每一个

弟弟都很好,作出的是母亲般的牺牲。换句话说,姑父娶我姑姑算他走运,他娶到了好人家的好闺女。若换了别人,人家才不会心甘情愿地替他养活那一窝子弟弟呢!

父亲是有办法的,镇上再唱大戏时,父亲派母亲把姑姑接到我们村来了。我们村离镇子

近一些,把姑姑请回娘家就近听戏,是合理合情也合乎礼仪的,姑父说不出什么。

姑姑暂时脱离了姑父的势力范围,没有了后顾之忧,听戏听得十分尽兴。

我长大后,离开家乡到外地讨生活,对姑姑听戏的情况知道得就不多了。

有一年,母亲到城里来过年,我问母亲,姑姑现在还听戏不听?母亲说:咋不听,听。你姑

父死了,没人管她了,她听得黏着呢!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姑姑看戏时,站在高脚长条板凳上,“把腰身挺得直直的,脖子伸得

长长的,一站就是半天”,寥寥几笔,就写出了姑姑“爱听戏”之态。

B.小说写姑姑因为听戏的三次挨打,是为了表现姑父为“帮助姑姑扳一扳这个毛病”——

听戏,而尽的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凸显姑父性格的凶恶。

C.小说以姑父的死,姑姑自由的看戏作为结局,一方面表现了姑姑对听戏的热爱,另一方

面也表现了姑姑抗争的胜利和人们对姑姑抗争行为的赞叹。

D.作者善于运用朴素而个性化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在姑父和姑姑的对话中,姑父

理直气壮的心态,姑姑忍辱负重的性格,都表现得恰到好处。

E.发生在姑姑与姑父之间的矛盾尖锐而集中,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农民在劳动生活之余

精神状态和家庭关系的忧虑与思考,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分值】5分

【答案】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

【解析】B项“姑姑因为听戏的三次挨打,是为了表现姑父性格的凶恶”分析有误,作者这些写是为了表现姑姑对听戏的痴迷。C项“小说以姑父的死,姑姑自由的看戏作为结局,表现了姑姑抗争的胜利和人们对姑姑抗争行为的赞叹”分析背离小说的愿意和主题。

【解题思路】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考查方向】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易错点】考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随意选择答案,而不是回到原文进行比对。

(2)小说中的姑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分值】6分

【答案】第一问:(2分)姑姑是一个有着善良,柔顺、忍让品性和很强承受力的听戏成痴的农村妇女形象。

第二问:(4分)

①对自己的家庭和家人任劳任怨地照顾;②对自己听戏自由和权利柔弱地坚守。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题目两问,第一问要求考生概括姑姑这个人物形象,必须找中文中的信息区间,然后进行筛选,再进行整合可得出答案。即找出姑姑的言行诸方面。第二问要求分析人物形象的心态,还是对人物进一步进行分析。要求考生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解题思路】用自己的话语概括原文。

【考查方向】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易错点】考生不会对文本内容进行取舍,并进行整合。

(3)小说以“听戏”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分值】6分

【答案】①听戏是当时人们的重要休闲方式,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气息,又能体现故事发生环境;

②以听戏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③听戏是姑姑追求精神生活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题目设问情节在文本中的作用,这类题目在解答时一般大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内容上,写了什么;二是结构上的作用;三是主题揭示上的作用。或者,人物形象塑上的作用。内容上听戏是当时人们的重要休闲方式,交代故事发生环境;结构上听戏是线索;听戏是姑姑追求精神生活的表现。

【解题思路】结合文进行分析,必须具体作答,不能架空分析。

【考查方向】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易错点】对情节的作用概括不全面。

(4)小说的后半部分写了祖父的听戏和父亲接姑姑回家看戏。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请结合

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分值】8分

【答案】①从艺术表现土看,写祖父听戏的痴迷与以姑父为婆家的人对姑姑听戏的态度形比,展示出小说传统家庭模式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赋予故事惰节以戏剧性,有于吸引读者阅读;②从形象塑造上看,写祖父的听戏和父亲接姑姑回家看戏是交代姑生活的家庭环境,所以对塑造姑姑形象、表现姑姑的性格起着关键作用;③从思想内涵上看,祖父听戏和父亲接姑姑回家看戏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姑姑听戏始终支持的态度。这种支持不仅是出于对姑姑的亲情,更是出于对姑姑的同情,丰富了小说内涵,明确了小说的主题。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解析】作者为什么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写了“祖父的听戏和父亲接姑姑回家看戏”这样的情节。认真审题,回到小说情节中作答。

【解题思路】从三方面作答,一是艺术表现上,通过对比,展示矛盾冲突,有于吸引读者阅读;二是形象塑造上,这样写对塑造姑姑形象、表现姑姑的性格起着关键作用;三是思想内涵上,这个情节蕴含着作者对姑姑听戏始终支持的态度。这种支持不仅是出于对姑姑的亲情,更是出于对姑姑的同情,丰富了小说内涵,明确了小说的主题。

【考查方向】探讨小说的情节的作用,探究文本的文体特征。

【易错点】这类探究题,考生往往因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不到位,作答时以偏概全。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戎马书生曹聚仁

曹聚仁常说自己要远离政治,可他忧国忧民的意识,促使他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到各种社

会活动中去。在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其间,曹聚仁就任学生自治会主席。1919年5月4日,“五

四”运动在北京爆发,爱国火焰很快烧遍全国。20岁不到的曹聚仁当时就在杭州领导“一师”

同学积极参与到爱国运动中。“九一八”事变爆发,他开始旗帜鲜明地宣传抗日。1935年上

海各界组织抗日救国会时,曹聚仁被推选为11名常务委员之一,在会上他慷慨陈词:“这回抗

日,乃是我们这一辈人的事,要死,我们就去死好了!”

全国抗战爆发后,曹聚仁换上了军装,选择了战地记者这一危险的职业,勇敢地奔向抗战

的第一线。他带笔从戎,住进了与苏州河一河之隔的88师孙元良司令部,随军进退,冒着枪

林弹雨,出生入死,源源不断地为《大晚报》《立报》等报刊撰写战地通讯。10月,他进入谢晋

元524团驻守的“四行仓库”,目睹了800壮士英勇坚守的全过程,作了及时报道,给沮丧的中

国人民以兴奋与安慰。

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后,曹聚仁受聘任战地特派员,随战线变动,也逐日往西往北退去,赶

上了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1938年4月7日,轰动海内外的台儿庄大捷,首发者就是曹聚

仁。消息见报后,举国若狂。接着,曹聚仁的《台儿庄巡视记》长篇报道,于9日又在全国各报

刊出。后来,他将这些身临其境的一切写入了他编的《中国抗战画史》中,为国人留下了极其

重要的史料。

解放前夕,《前线日报》社社长马树礼为曹聚仁全家已买好了去台湾的船票,最后他还是

留在上海迎接解放,并没有去台湾。1950年7月,他只身前往香港写作。行前,他曾写信给夏衍、邵力子等人,邵力子答复:在海外也一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他这一去,结果羁留港澳就是

22年,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奔走呼号,直至1972年在澳门走完了最后的人生。曹聚仁为最早

在海外华文报刊上为新中国系统地作爱国主义宣传的海外记者。

1956年至1959年,曹聚仁先后六次被邀回内地采访,毛主席曾两次接见他,周总理、陈毅

副总理也多次接见。那些日子,他不辞辛劳,奔走于海峡两岸,为“国共第三次合作”牵线不遗余力。正如曹聚仁在家书中坦言,他是站在前哨的海外“哨兵”。

曹聚仁1972年7月23日在澳门逝世后,周总理亲自安排料理他的后事,亲拟墓碑碑文,

并以“爱国人士”概括其一生,这是知者之言。前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称赞曹聚仁“为

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曹聚仁喜欢引用《孟子》中的一句话:“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曹聚仁是一位自由主义者,最不喜欢仰人鼻息,人云亦云。他是独立思想者,在其学术著作中,最能体现这一点。1926年出版《国故学大纲》,他整理国故,不是一味地盲目照搬,而是在批判中吸收古代

的思想精髓。直到他在生命最后写成的《国学十二讲》,仍处处闪耀着他治史之真知灼见。

曹聚仁是位传记作家,力求“说实话”,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位传主,既不仰视,也

不俯视,而是平视。他写的传记有《蒋经国论》《鲁迅评传》《鲁迅年谱》《蒋百里评传》《我与

我的世界》《文坛三忆》等,字数在500万左右。这些传记都反映了曹聚仁“说实话”的风格。

一个学者,要有自己的思想不容易。近一个世纪以来,特立独行的自由学者又有几人?

在这方面,曹聚仁也是今天知识分子的楷模!

(摘编自柳哲《曹聚仁的“三不朽”》等)相关链接

①曾聚仁(1900 - 1972),中国现代作家、学者、记者。1915年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30年代初主

编《涛声》《芒种》等刊物。1937年抗战开始,任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记者。抗战胜利后回上

海,在大学任教,同时从事新闻工作。1950年到香港,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一生著述逾

四千万言,生前出版成书约七十多种。(搜狗百科)

②新中国成立伊始,海外多持观望、怀疑,甚或敌视态度,谣诼纷集。在此背景下,著名作家、学者曹聚仁以新闻记者身份,多次从香港北上,访问北京,并游历大陆各地,以客观、中立、公正的立场,深入报道大陆的社会巨变,产生深远影响。(陈国军《曹聚仁的三重境界》)

③纵观曹聚仁一生,他为现代中国做出的最大文化贡献,首推对国学的普及以及对历史人

物的评介上面,其代表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与《鲁迅评传》。(韩三洲《晚年曹聚仁》)(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曹聚仁在近代文坛和报坛上,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复杂,很不

寻常,当过教授,当过记者,当过作家,当过各类报刊的自由撰稿人。

B.在旗帜鲜明地宣传抗日时,曹聚仁表明了为国赴死的决心,认为抗日是自己这一辈子

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且将为之奋斗终生。

C.抗战爆发后,曹聚仁持笔从戎。在战场上,他目睹了谢晋元524团的800壮士英勇坚守

的全过程,作了及时报道,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抗日情绪。

D.新中国成立以后,身居香港的曹聚仁多次访问北京,其撰写的新闻报道从正面大力宣

传了新中国的变化,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E.曹聚仁不仅是一名文人,同时也是一名新闻记者,因此他的写作笔法殊异于一般的新

闻文体,却近似传统的笔记文学,自成一体。

【分值】5分

【答案】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E不给分。

【解析】B项“在旗帜鲜明地宣传抗日时,曹聚仁表明了为国赴死的决心,认为抗日是自己这一辈子应该承担的责任”。原文是“在会上他慷慨陈词:“这回抗日,乃是我们这一辈人的事,要死,我们就去死好了”很明显,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这一辈人”而非“自己一人”。E项“曹聚仁不仅是一名文人,同时也是一名新闻记者,因此他的写作笔法殊异于一般的新闻文体,却近似传统的笔记文学,自成一体”。因果关系不成立。

【解题思路】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考查方向】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易错点】考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随意选择答案,而不是回到原文进行比对。

(2)周恩来为什么以“爱国人士”概括曹聚仁的一生?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分值】6分

【答案】①学生时代,他就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政策;②抗日战争时期,选择战地记者这一危险职业,持笔从戎,发表了不少振奋人心、颇具影响的消息和通讯;③羁留港澳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共和谈奔波,在海外华文报刊上为新中国系统地进行爱国主义宣传。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题目问周恩来为什么以“爱国人士”概括曹聚仁的一生,审题之后应该明确,出题者的意图是让考生概括文本中曹聚仁爱国方面的事迹。

【解题思路】必须回到文本中,找中文中答题对应信息区间,并做好整合。从三方面依据时间推移,学生时代,他就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发表了不少振奋人心的消息和通讯;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共和谈奔波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明确了这些材料信息进行整合,才能答得全面。

【考查方向】筛选并概括文中的信息。

【易错点】信息概括不全面,简单罗列。

(3)曹聚仁是一位出色的战地记者,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分值】6分

【答案】①源源不断地为《大晚报》《立报》等报刊撰写战地通讯;②首报台儿庄大捷,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③将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写入了《中国抗战画史》,给中国的抗日战争历史研究留下了极为重要的史料。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题目问“曹聚仁是一位出色的战地记者,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考生必须明白筛选、概括文本中传主作战地记者的相关事迹。

【解题思路】回归文本,寻找相关材料。一是为《大晚报》《立报》等报刊撰写战地通讯;二首报台儿庄大捷;三是给中国的抗日战争历史研究留下了极为重要的史料。找到这此信息区间,作答就很容易了。

【考查方向】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点】要么要点不全,要么要点重复。

(4)有人评价“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曹聚仁是以多方面业绩展示自己才华的人物”。你如何

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分值】8分

【答案】①作为新闻记者,他在恪守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下,对八年抗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报道,体现出独特的新闻思想。②作为爱国人士,在中国当代政治史上,他以“海外哨兵”的姿态为祖国统一大业做了很多至今仍然鲜为人知的工作。③作为文人,有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他极其丰富的论著,对中国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④作为学者,他独立的思考,说“实话”的风格,不盲从的思想,是当作知识分子的楷模。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解析】题目问如何理解“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曹聚仁是以多方面业绩展示自己才华的人物”这句话的意思,表面看似让考生理角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其实是让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解题思路】依据文本内容,可以看出传主,一方面作为新闻记者,有独特的新闻思想。二是作为爱国人士,为祖国统一大业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三是作为文人,对中国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四是作为学者,是当作知识分子的楷模。将材料整合为四方面,然后分条来作答。

【考查方向】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易错点】对材料理解不透彻,回答不全面。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人所以会有偏见,常常是因为以有限见识无限,____,以为自己的所知所见,就是

人生的真相。

②有的问题虽然信访量不大,却带有普遍性、典型性;还有的反映的虽是个别现象、偶发

事件,我们“____”,就可推断出某一类或某一层次的问题。

③吴丕绩的《六朝文笺注》这本选集,对希望欣赏六朝文的读者而言,可以____,也可

以作为研究的初步阶段。

A.尝鼎一脔管窥蠡测见微知著 B.见微知著管窥蠡测尝鼎一脔

C.见微知著尝鼎一脔管窥蠡测D.管窥蠡测见微知著尝鼎一脔

【分值】3分

【答案】D

【解析】尝鼎一脔大意: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比喻根据部分可推知全体。管窥蠡测是指人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见微知著,意指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根据语境这几个成语辨析应该没有什么难度。

【解题思路】可以适当地使用排除法。

【考查方向】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易错点】对“尝鼎一脔”不是常用成语,考生积累不多可能会导致误选。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汉字演变》软件每辑包括50个汉字,每个字用约一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动态再现汉

字从殷商甲骨文到现代楷书的演变全过程。

B.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兰州获得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中国低碳联盟

等机构组织联合颁发的“今日变革进步奖”。

C.围绕屠呦呦获奖产生的种种公众意见提醒我们,中国既要进一步理顺科技评价和科技

资源的配置机制,也要改动人才奖励和扶持机制。

D.近日,天津市血液病医院附近一家小吃发起了“墙上的餐桌”,免费为在医院看病的贫

困患者和家属提供食物,迅速凝聚起一股爱心的热流。

【分值】3分

【答案】B

【解析】A.重复累赘,“每个字用约一分钟左右”。“约”跟“左右”都是约,保留一个。C项搭配不当,“改动人才奖励和扶持机制”应为“完善人才奖励和扶持机制”。D项成份残缺,“天津市血液病医院附近一家小吃发起了‘墙上的餐桌’”后面应该加上“活动”一词。即“发起了……活动”

【解题思路】见“解析”。

【考查方向】辨析语病。

【易错点】C项容易误辨为语序问题。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这里,是当年秦始皇赢政首次出巡的崆峒山,历史上没有记载,他在这里做了什么,然而

人们还是愿意相信,他和他们一样,经过漫长和艰苦的跋涉,在崆峒之巅,将自己的世界一览

无余。百多年后,____,那时,崆峒山位于帝国疆界的西端,被同时代的人称作西极。

A.与他齐名的汉武帝刘彻也曾多次登临这里

B.汉武帝刘彻与他齐名并也曾多次登临这里

C.汉武帝刘彻也曾多次登临这里并与他齐名

D.与他齐名的汉武帝刘彻也曾多次这里登临

【分值】3分

【答案】A

16.

每处不超过15

“虚实【分值】6

【解析】

【考查方向】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易错点】不能瞻前顾后,做到内容衔接。

17.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要求:①拟写标题,10个字以内;②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揭示其寓意,不超过80个字。(5分)

【分值】6分

【答案】①标题:立场

②寓意: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考察,既可能作出歪曲的反映;也可能形成如实的反映;由于人们立场不同而形成了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要使我们的认识符合客现事物,就必须端正立场。

(拟出标题,给2分;答出寓意,给2分;联系生活,给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解析】这是一幅漫画,要求根据画面,拟标题写寓意。读图是关键,读出画面中的表面和深层含意,联系社会现实才能准确概括出寓意。画面上的四个人,所处位置不同,因而得出的答案各异,从而得出寓意,立场不同,认识不同。

【解题思路】见解析。

【考查方向】图文转换。

【易错点】对图表信息解读不到位,漏掉了信息内容的概括。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还记得儿时,在老家,于一场大雨中活蹦乱跳。

现在,此刻,路上人们行色匆匆,车与车互不相让,大家不管做什么,似乎都显得很暴躁。

身上东西也太多,手机、平板电脑、名贵着装,它们在大雨面前变得不堪一击,于是大雨变成了

阻碍,叫人狼狈。可曾想,在我们什么也没有的年纪,雨尽管下,不怕淋湿简单的衣服和鞋,痛

快地投入雨中,从不必小心翼翼来保护那些所谓的贵重物品。

原来,并不是雨越下越大,而是我们把自己围得越来越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值】60分

【解析】作文依然是新材料作文,所选材料是两个场景:儿时和现在在大雨中的不同表现和反应,曾经是不管不顾,现在却要保护那些所谓的贵重物品。材料以“原来,并不是雨越下越大,而是我们把自己围得越来越小”结尾,引人深思。可以看出,该材料要求考生对生活有一定的感悟和思考能力,才能写出好作文。可以从自从有了高科技之后,人类的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作为切入点,再比较下有和没有这些科技产品的生活方式。也可以从“所谓的贵重物品”来思考,什么才是最贵重,应该

在文中有明确的反映。

作文要做好素材积累,在“新”上做文章。在作文中能够运用各种最新材料,如《开讲啦》、《人物》、“感动中国”等电视节目中的人物,以及各个行业的“最美”人物的相关事迹等,做到材料新颖。同时要在立意上做到准确新颖,语言上需讲求文采,形式上可尝试创新,如书信体、日记体等。

【考查方向】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易错点】这类作文一般立意没有问题,但是写不出深度。

守住内心的“灵魂”

人生在世,需要有立身之本。何为本?我想,就是扎进地层的“树根”,我们内心深处的“灵魂”。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灵魂就是深入地层的树根,有了它,大树才有茁壮成长;反之,如果我们失去了灵魂,就会像没有了引力束缚的流星,最终陨落在天际。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各界人士都在热议高论,采访他的人如过江之鲫,文学爱好者也在突然暴涨,书店里的莫言著作被一抢而空,相干不相干的大学则在邀请莫言当名誉教授??面对此情此景,莫言很淡定,他声称自己很希望能够回到老家高密继续安静地创作。

正因莫言守住了自己的阵地,没有因为名利浮华而改变自己写作的初衷。他坚守自己文学创作的初衷,坚守内心深处的灵魂,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人生进行深刻的体悟,于是他写出了像《我们的荆轲》《蛙》等具有深刻思想的作品,终被诺奖青睐。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说过:“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林清玄仍有这样的体悟,写出这样的文字,这离不开他对生活的态度。“一味追求物质的享受和现实的享受,其实内心充满迷惘。”正是林清玄这种队生活从容、淡泊的传统观念,使他的作品富有哲理与内涵。

林清玄守住了内心深处的灵魂,成为了生活的主人。对生活,他并没有因当今的快节奏而改变最初的坚守,反而体会得更加深刻透彻。他守着对生活的感悟与深思,让我们从他所阐述的茶道与佛教中体会出无限的哲理。

反观刘铁男,以为原本人人敬羡不已的副部级高官却在一夕之间成为了人人唾弃的贪官,究其原因,难道不是以为他丧失了内心深处的灵魂吗?做人当诚实,做官当清廉。可是他呢?造假、受贿、骗套国家贷款。名人、高官若是偏离了内心深处的灵魂,他在大众面前的形象就一落千丈了。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发展迅猛的时代,有太多的事物让人偏离了初衷,肆意排放污水的黑心厂家,还有那向黄埔江扔了成千上万头死猪的养殖户们。是啊,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内心深处的灵魂,亦如顾城先生所说的因为失去地球引力而获得“自由”的流星一样,终在天际陨落。唯有让根深扎地层才会繁盛不衰。守住内心深处的灵魂,为自己保留一片纯粹的净土,才能在让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文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属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016年甘肃省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9分)

1.(3分)C

2.(3分)D

3.(3分)B

二、(36分)

(一)(19分).

4.A(3分)

5.(3分)B

6.(3分)C

7.10(分)

(I)(5分)柳晟出示密诏,陈述祸与福、逆与顺的大义,郭常遵奉诏书接受命令,约定自己先率军归附朝廷。

译出大意给3分;“陈”“约”“归”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你们既然知道刘辟因为冒犯了天子而被杀,为何又想让后人诛杀你们呢?

译出大意给3分;“若”“奈何”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11分)

8.(5分)(1)构思奇。首句诗人用“凉蟾”代“秋月”,用月光把周围的残云咬蚀尽了,终于露出了皎洁的月光,生动描绘“云破月出”的景色;(1分)第二句,以月影飞上思妇居住的西廊,来说明月亮是从东方升起来的;(1分)这些写景,构思奇特而与众不同(1分)。

(2)用词奇。“啮”咬的意思,用词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自然生动.(2分)

意思答对即可。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6分)

眼前“朔风”吹过是写实。想象“朔风”由“万里”外而来,实中有虚

子。“倘或从君所”,进一步驰骋想象,北风或许就是从万里外自己丈夫那儿吹过来的,是虚写。(2分)可是北风并未传来任何音信,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最后只能空自徘徊,又回到眼前,是实写,(2分)虚实结合,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团圆的美好愿望(2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三)(6分)

10.(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25分)

11.(25分)

(1)(5分)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

(2)(6分)第一问:(2分)姑姑是一个有着善良,柔顺、忍让品性和很强承受力的听戏成痴的农村妇女形象。

第二问:(4分)

①对自己的家庭和家人任劳任怨地照顾;②对自己听戏自由和权利柔弱地坚守。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①听戏是当时人们的重要休闲方式,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气息,又能体现故事发生环境;②以听戏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

③听戏是姑姑追求精神生活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

发掘与表现。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8分)①从艺术表现土看,写祖父听戏的痴迷与以姑父为婆家的人对姑姑听戏的态度形比,展示出小说传统家庭模式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赋予故事惰节以戏剧性,有于吸引读者阅读;②从形象塑造上看,写祖父的听戏和父亲接姑姑回家看戏是交代姑生活的家庭环境,所以对塑造姑姑形象、表现姑姑的性格起着关键作用;③从思想内涵上看,祖父听戏和父亲接姑姑回家看戏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姑姑听戏始终支持的态度。这种支持不仅是出于对姑姑的亲情,更是出于对姑姑的同情,丰富了小说内涵,明确了小说的主题。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四、(25分)

(1)(5分)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E不给分。

(2)(6分)①学生时代,他就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政策;②抗日战争时期,选择战地记者这一危险职业,持笔从戎,发表了不少振奋人心、颇具影响的消息和通讯;③羁留港澳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共和谈奔波,在海外华文报刊上为新中国系统地进行爱国主义宣传。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①源源不断地为《大晚报》《立报》等报刊撰写战地通讯;②首报台儿庄大捷,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③将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写入了《中

2016高考全国卷英语ⅠⅡⅢ答案

【说明】:【参考版答案】非官方版正式答案,有可能存在少量错误,仅供参考使用。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参考答案 试卷总评:2016年高考英语新课标I卷试题整体难度与往年大体相同,题型没有重大变化。其中,阅读理解体裁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侧重考查学生的细节理解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完形填空仍是夹叙夹议文,着重考查实词在语篇中的准确运用,难度适中。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涉及到动词,形容词,名词,等常见考点,充分考查了学生对篇章解读以及对语境和语法知识的掌握。书面表达是学生熟悉的书信文体,话题接近学生生活,人人有话可说,有感而发。给考生提供了充分的拓展空间,具有开放性,难度较低。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篇阅读21 -23ACDC B 篇阅读25-28 ADCA C篇阅读29-31 BDB D 篇阅读32-35 CADB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36 –40 DEGFA 第三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完形填空(共20 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41- 45 CCCBA 46-50 DADCA 51-55 DB DA C 56-60 BBCAC 第二节英语知识运用(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61. attraction62. was allowed 63. officially 64. to 65. when 66. permitted 67. introducing 68. their 69. days 70. the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71. that →where 72. but去掉73. times→time74. had →have 75. honest→honesty 76. or→and 77. using →used 78. becoming前加of 79. the →a 80. our→his

2016年兰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2016年甘肃省第一次高考诊断试卷 语文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各种灾害事件史不绝书。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华文明能 够延续数千年而不倒,也就证明我们的文化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东西,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再 造和延续,这就是社会救济的传统。最早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所谓“嗟来之食”,这个“嗟来 之食”的发起人是齐国人黔敖。他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具体姓名的、个体发起主动 性社会救助的活动者。在春秋时期,这样的活动已经被称为义举了。 《春秋左氏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可以判断最晚到春 秋时代,救灾恤邻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准则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并上升到一种道德规范的层次。 《老子》里面也提到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样一种裒多益寡的观念。裒多益寡、救灾 恤邻的救济行为,最晚可以从先秦时期算起。到了汉朝,对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表彰已经上 升到国家层面。 进入明清时代,从个体化的救助逐渐发展到社区化救济。在传统中国一个县的范围之 内,作为国家正式任命的官吏基本上只能到知县这层。当时的一个县比我们现在县的辖区还 要大,这样一个县下的社会治理如何得以运行?这个奥秘在于我们当时有一种官治和自治相 结合的机制,有社会学家把它命名为双轨制。所谓的双轨制就是在正式的官府治理之下,还 有一个民间的自治系统。 也由于这种双轨制的存在,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好的维持。明清时期虽然经历了 明清易代这样重大的朝代转换的变革,但是基层社会结构并没有发生重大断裂。从个体化救 助的守望相助、邻里相助发展到社区化的救济,这就涉及官治和民治、国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 结果。在经济发达区域,比如江南、华南也是中国传统士绅社会力量开始得到最先发展的区 域,很多士绅以一种自愿的、公益的精神,主动地承担了地方的社会公共事业,从最简单的修 桥铺路,到荒年承办赈济等。这使一些社会性事务可以从官府的正常活动当中剥离开,把责 任转移到一些社会性组织和社会人士身上。因此,面对近代社会转型的巨大冲击,基层社会 的很多基本关系还是得到了良好的维持。 而随着中国社会特有的同心圆式的扩展,在晚清时期出现江南援救华北的情况。这样扩展有 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认同:我们的同胞跟邻居是一样的;我们所要救助的人、所要救助的地区,跟我都同属中国。这样一种民族认同,和传统文化对于守望相助的理解非常融洽地结合起来。 中国的社会救济传统,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也具有启发性意 义:第一,如何在地方社会中把公益精神与道德规范的重建结合起来,重点在于打造共同的社 区认同、社区文化;第二就是把社区居民的权利意识和现代公益社会的成长结合起来,进行中 国式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探索。 (摘编自朱浒《从社会救济传统看邻里关系的历史内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几千年来,在各种灾害事件发生后,社会救济的传统,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再造和延续。 B.春秋时期,大家普遍认同救灾恤邻是一个最基本的准则,并上升到道德规范的层次。

2015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5年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A)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酝.酿(yùn)朔.方(shuò)销声匿.迹(nì) B. 哺.育(bǔ)停泊.(pō)妇孺.皆知(rú) C. 蓦.然(mò)恪.守(gè)琼.楼玉宇(qióng) D. 淤.泥(wū)和煦.(xùn)千山万壑.(hè)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标致频危旁证博引 B. 取谛沉湎叱咤风云 C. 娴熟绯红中流砥柱 D. 峥嵘惬意纭纭众生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不言而喻 ....,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B.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都是光明的孩子,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长得惟妙惟肖 ....。 C. 一到了黄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奔着去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 ....了。 D. 站在罗布泊边缘,看到沧海桑田 ....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羊年春节,铺天盖地的各类网络红包,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B.学校宣布将开展食品安全常识教育活动,用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C.在8.1级的强震中,尼泊尔许多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出现了受损和坍塌。 D.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5.名著阅读(4分) (1)《朝花夕拾》里有不少与读书有关的叙述。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名。(2分) ①“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②“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2)请用一句话,写出你读《朝花夕拾》的感受。(2分) 6. 综合性学习(7分)

2016年全国高考英语全国1卷(试题+标准答案)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英语 试卷类型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Youprobably know who Marie Curiewas, but youmay not have heardof RachelCarson. Of the outstanding ladies liste dbelow,who do you thinkwasthe mostimportant womanof the past100years? Jane Addams(1860-1935) Anyone who has ever been helpedby asocial worker has Jane Addams to thank. Addans helped the poor and worked forpeace.Sheencouragedasenseof community(社区)by creati ngshelters and promoting education and services for peopleinneed. In 1931, Addamsbecame thefirst American woman tow in theNobelPeace Prize. Rachel Carson(1907-1964)

2016年高考模拟题地理(答案)

2016年高考模拟题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某旅游爱好者于9月下旬拍摄到的沙漠日出景观。读图,完成1~2题。 1.该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 A.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 B.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C.沙特阿拉伯鲁卜哈利大沙漠 D.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沙漠 2.图示区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有() ①地热能②太阳能③风能④水能⑤石油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④⑤ 年平均气温 0℃以下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下图是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情况。读图,完成3~4题。 3.甲坡的雪线高度约为() A.3100 m B.3300 m C.3700 m D.3900 m 4.关于同一山地自然带在甲坡和乙坡的分布,正确的是() A.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高于乙坡 B.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低于乙坡,雪线高于乙坡 C.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低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 D.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 下图示意某沿海区域,近年来该区域气温不断上升。读图,完成5~6题。 5.该区域位于() A.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2003年17℃等温线 海 洋 19° 2013年17℃等温线 陆 地 甲

C.南半球低纬度 D.南半球中纬度 6.有关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可能为山岭 B.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C.沿海有暖流流经 D.年将水量自西向东递减 下图为某植物的含水量、气温及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有关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植物含水量日变化线 B.新疆瓜果甜与②相关 C.③为气温日变化线 D.植物含水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 8.如果该植物分布在北半球,则此时() A.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B.澳大利亚小麦正值收获季节 C.塔里木河出现断流现象 D.地中海沿岸的葡萄进入成熟期 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中纬度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完成9~10题。 9.图中靠近现代大河的地点最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甲处的海岸线自15世纪至现代,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A.修建有护海大堤 B.大河河口不断摆动 C.红树林保护了海岸 D.海平面不断下降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0时30分,PQ为晨昏线)一艘海轮从M 港出发,将一批货物运往N港。读图,完成11~13题。 11.图示时期() A. M地昼长夜短 B. N地日出东北

2016年海淀区第一次模拟考试 物理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6. 3.11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在α 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C.目前核电站内释放的核能来自于轻核的聚变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A 【考查方向】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射线的危害和防护 【易错点】这些原子物理中的常考知识点,要牢记。 【解题思路】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α射线为氦原子核,γ射线是电磁波;核电站是利用铀核的裂变,即中核的裂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解析】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A正确; B、α射线为氦原子核,γ射线是电磁波,B错误; C、核电站是利用铀核的裂变,即中核的裂变,C错误;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D错误。 14.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t=0 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这列波中质点 P 的振动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和速率分别是 A.沿 x 轴负方向,2.0 m/s B.沿 x 轴正方向,2.0 m/s C.沿 x 轴负方向,4.0 m/s D.沿 x 轴正方向,4.0 m/s 【答案】C 【考查方向】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横波的图像 【易错点】利用“上坡抬头,下坡低头”判断波的传播方向,这是一种通俗、好用、好记的方法,必须会。 【解题思路】由v=λ T 求出波速v; 利用“上坡抬头,下坡低头”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解析】由甲图可知,波长为8m,由乙图可知,周期为2s,故波速为v=λ T =4s,AB错误;根据振动图像可知,t=0时刻,质点向y轴正方向振动,利用上下坡法可知,该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C正确。16.“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组成。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中轨道卫星都在圆轨道上运行,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 h1和 h2,且 h1>h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比中轨道卫星的周期大 B.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比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 C.静止轨道卫星的角速度比中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大 D.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 【答案】A

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2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甘肃省兰州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用正楷字,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那些ji ān Ch í B ù xi è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在r ì j ī yu è l ěi 中抵达梦想的彼岸。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水是生命之源,在文学创作中,灵感来源于水的作品经久不息....。 B .好朋友遇到困难,他却爱莫能助....,不能施以援手,内心感到十分遗憾。 C .一些家长曲解了学习的目的,将考上大学当作孩子上学的不二法门.... 。 D .他的演讲抛砖引玉.... ,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发了现场听众的热烈讨论。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带领观众在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它之所以赢得多方赞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典咏流传》在最恰当的时刻像一股清泉注入观众的内心。 ①不得不说,现代观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②不仅在于其用流行音乐包装了古典诗词 ③源于古诗词中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④更是源于古诗词本身的深厚内涵 A .③④②①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②④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一种淳朴本色的美。 B .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C .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D .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5.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1)(2)题。(4分) 且说_______①_______(A .蔡京 B .高俅)得做了殿帅府太尉,选拣吉日良辰,去殿 帅府里到任。所有一应合属公吏衙将,都军禁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 报花名。殿帅一一点过,于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_____②_____(A .王进B .林冲)。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患病未痊,不曾入衙门管事。殿师大怒,喝道:“胡说!既有手本呈来,却不是那厮抗拒官府,搪塞下官。此人即系推病在家,快与我拿来!” (1)①②两处的人物分别是指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填写人名)(2分) (2)选文中殿帅认为“那厮抗拒官府,搪塞下官”的真正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分) A .自己的干儿子曾被教头教训而怀恨在心 B .教头没有给自己送“孝敬银子”而怀恨在心 C .当年自己找教头的父亲比武却被打败而怀恨在心 6.综合性学习。(7分) 某校组织了以“书法+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收集了丰富的材料(见链接),发出了“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倡议,呼呼更多的师生学习书法。 【链接】 新闻摘录:近日,各地纷纷出台文件,规定本地七至九年级学校,在语文课程或校本课程中每学期安排不低于10课时的书法课。 调查数据:各学校书法教师中,书法专业教师占15%,语史教师兼任占56%,美术教师兼任占29%。 学者感言:写字时,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让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 书者留言:柔软的毛笔,可以写出有力的线条;一个个不同的汉字,都有优美的结体;写字还是自己心情的记录。真是太有趣了!◇练字需要凝神静气,汉字书写中的姿势、笔顺、运气等对如何做人都有启发意义。 (1)从【链接】材料中,再提炼两个要点作为倡议书的内容。(4分) ①校开设书法课,为培养学生热爱书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中,下面这幅陈列在兰州碑林的作品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对这幅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 -------------------- 卷 --------------------上 --------------------答 --------------------题 --------------------无 -------------------- 效------------

2016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试题及答案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英语试卷类型A 第Ⅰ卷 第二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10 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Secret codes (密码)keep messages private。Banks, companie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use secret codes in doing business, especially when information is sent by computer. People have used secret code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36 Code breaking never lags(落后) far behind code making. The science of creating and reading coded messages is called cryptography. There are three main types of cryptography. 37 For example, the first letters of “My elephant eats too many eels” Spell out the hidden message “Meet me.” 38 You might represent each letter with a number, for example. Let’s number the letters of the alphabet, in order, from 1 to 26. If we substitut e a number for each letter, the message “Meet me” would read “13 5 5 20 13 5.” A code uses symbols to replace words, phrases, or sentences. To read the message of a real code, you must have a code book. 39 For example, “bridge” might stand for “meet” and “out” might stand for “me.” The message “Bridge out” would actually mean “Meet me.”40 However, it is also hard to keep a code book secret for long. So codes must be changed frequently. A. It is very hard to break a code without the code book. B. In any language, some letters are used more than others. C. Only people who know the keyword can read the message. D. As long as there have been codes, people have tried to break them. E. You can hide a message by having the first letters of each word spell it out. F. With a code book, you might write down words that would stand for other words. G. Another way to hide a message is to use symbols to stand for specific letters of the alphabet. 第三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 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Heroic Driver Larry works with Transport Drivers, Inc. One morning in 2009, Larry was 41along I65 north after delivering to one of his 42 .Suddenly, he saw a car with its bright lights on. 43 he got closer, he found 44 vehicle upside down on the road. One more look and he noticed 45 shooting out from under the 46 vehicle.

2016年西安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政治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试卷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优先支持对企业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等持股。这一要求旨在 ①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建立健全股权流转机制,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 ③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 ④通过实行员工持股,建立健全激励约束长效机制 A.①② B. 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B 分值:4分 解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故①项错误。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的措施与提高其福利待遇无关,对提高其积极性有很大作用。福利待遇与企业内部的相关福利制度有关,故②项错误。“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指的是通过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增强国企的价值力、竞争力与控制力,使国企做大做强做优。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使其更多的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之中,从而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故③项正确。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员工的收益直接与企业的营收相挂钩,将更加激励员工工作,故④项正确。故答案选B项。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以及企业的知识。 【易错点】本题应注意将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相区分,明确国企改革的各种形式以及具体作用。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审题干应全面把握题干的中心并提取关键词、把握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审选项应坚持对应性原则,注意选项与题干的对应,可先排除明显错误选项,然后选择最优选项。综上所述,因为③④正确,①②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3. 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人民币将纳入SDR(特 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可以自由使用的货币。这有利于 ①增加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机会,促进金融业发展 ②提高人民币声望,延缓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 ③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④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保持我国人民币币值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分值:4 解析:如果人民币最终纳入IMF特别提款权篮子,意味着未来全球至少有1万亿美元国际储备将转为以人民币存储,这将极大提速中国金融改革开放进程。①正确;延缓人民币汇率

最新兰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1.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用正楷字,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那些jiān chí bù xiè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在rí jī yuè 1ěi中抵达梦想的彼岸。 2.(3分) A水是生命之源。在文学创作中,灵感来源于水的作品经久不息 ....。 B.好朋友遇到困难,他却爱莫能助 ....,不能施以援手,内心感到十分遗憾。 C.一些家长曲解了学习的目的,将考上大学当作孩子上学的不二法门 ....。 D.他的演讲抛砖引玉 ....,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发了现场听众的热烈讨论。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调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评词之美、音乐之美。它之所以赢得多方赞誉,,,,,《经典咏流传》在最恰当的时刻像一股清泉注入观众的内心。 ①不得不说,现代观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②不仅在于其用流行音乐包装了古典诗词 ③源于古诗词中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④更是源于古诗词本身的深厚内涵 A.③④②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项是()(3分) 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种淳朴本色的美。 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干红总是春啊”! 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2016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

绝密★启用前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 英 语 使用地区:考听力,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山东; 不考听力,广东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共12页。考试时间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注:山西卷赋分不同,满分180分。听力30分不计入总分,考试成绩录取时提供给高校作参考。 第Ⅰ卷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 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 18. C. £9.15. 答案是C 。 1.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Having a birthday party. B. Doing some exercise. C. Getting Lydia a gift. 2.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 Help the man. B. Take a bus. C. Get a camera. 3.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 A. Tell Kate to stop. B. Call Kate ’s friends. C. Stay away from Kate. 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wine shop. B. In a supermarket. C. In a restaurant. 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Keep the window closed. B. Go out for fresh air. C. Turn on the fan.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this summer? A. Teach a course. B. Repair his house. C. Work at a hotel. 7. How will the man use the money? A. To hire a gardener. B. To buy books. C. To pay for a boat trip.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Schoolmates. B. Colleagues. C. Roommates. 9. What does Frank plan to do right after graduation? A. Work as a programmer. B.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C. Start his own business. -------------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2016年高考模拟考试通用技术卷

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通用技术卷 学科:通用技术满分:50分考试时间: 45 分钟 考生须知: 1.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根据温州市普通高中选考科目模拟考试第1题改编)如图所示为某设计公司设计的一款公交车上专用儿童安全座椅。护栏放下时,变成普通座椅,可供成人正常乘坐;儿童使用时,可将护栏提起,瞬间变身适合儿童的安全座椅,护栏放下后刚好卡在儿童胸前。下列关于该儿童安全座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综合普通座椅及儿童座椅功能,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B.增加制造成本,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 C.无需抱着孩子就坐让大人更加轻松,体现技术解放人的作 用 D.设计公司对安全座椅享有一定的权利,可使其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技术的性质,难度较小。】 2.(根据温州市高二期中第2题改编)如图所示是一款手镯式蓝牙耳机,耳机嵌放在手 镯中,使用时从手镯中抽出,非常方便。从人机关系角度分 析,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耳机可快速抽取,实现了高效目标 B.耳机具有蓝牙功能,考虑了特殊人群的需求 C.手镯外型新颖美观,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 D.手镯光滑圆润,材质柔软,实现了舒适目标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人机关系,难度较小。】

2016年沈阳市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

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16届)理科综合试题 命题人:高三理科综合组审校人:高三理科综合组 一、选择题: 1. 图中①~④表示的是生物体细胞内4种有机成分的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④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 B. ②中也含有与a类似的结构 C. 细胞中没有①就不能产生③ D. 没有③或其类似物时,细胞仍能合成① 【答案】B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中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易错点】结构的确认 【解题思路】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解析】1是叶绿素,2是tRNA,3是ATP,4是含氮碱基。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素,如根尖细胞;a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均能产生ATP; 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催化的反应物是RNA B.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C.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一般不用过氧化氢为底物 D.将酶分子经高温环境处理后,酶会因为肽键断裂而失活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后不再出现紫色 【答案】C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易错点】酶的本质 【解题思路】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解析】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催化的产物是RNA ;酶对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所以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或细胞核;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一般不用过氧化氢为底物,因为温度对过氧化氢有影响;将酶分子经高温环境处理后,酶会因为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后能出现紫色。 3.在生物学实验中,有关冲洗或漂洗操作错误的是

2017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甘肃省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A)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圃.(pǔ)棘.手(là)迥.乎不同(jiǒng) B.稽.首(qǐ)喑.哑(yīn)吹毛求疵.(cī) C.慰藉.(jì)枯涸.(hé)骇.人听闻(hài) D.狡黠.(xiá)剽.悍(piāo)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尴尬威摄广袤无垠 B.荒谬孪生迫不急待 C.亵渎真谛恪尽职守 D.愧作褶皱咫尺天涯 3.下面语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兰州人对黄河奇石的喜爱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人认为,奇石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它、,妙在。 A.千姿百态浑然天成栩栩如生 B.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浑然天成 C.栩栩如生浑然天成千姿百态 D.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浑然天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B.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的称为“快递小哥”。 C.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羊儿成群,为制作羊皮筏子提供了充足原料。 D.食品谣言的存在,不仅是民众相关知识的贫乏,而是食品安全焦虑的体现。 5. 结合小说《骆驼祥子》的阅读,完成(1)-(2)题。(4分) ⑴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此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苦女孩,等等。

⑵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6.综合性学习(7分) 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诚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为止,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 【材料二】 【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这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上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2分) (2)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 (3)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3分) 7. 默写(7分)

2016年全国1卷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2016高考全国Ⅰ卷英语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A You probably know who Marie Curie was, but you may not have heard of Rachel Carson. Of the outstanding ladies listed below, who do you think was the most important woman of the past 100 years? Jane Addams(1860-1935) Anyone who has ever been helped by a social worker has Jane Addams to thank Addans helped the poor and worked for peace. She encouraged a sense of community(社区)by creating shelters and promoting education and services for people in need In 1931,Addams became the first American woman to win the Nobel Peace Prize. Rachel Carson(1907-1964) If it weren’t for Rachel Carson,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might not exist today. Her popular 1962 book Silent Spring raised awareness of the dangers of pollution and the harmful effects of chemicals on humans and on the world’s lakes and oceans. Sandra Day O’Connor(1930-present) When Sandra Day O’Connor finished third in her class at Stanford Law School, in 1952, she could not find work at a law firm because she was a woman. She became an Arizona state senator(参议员) and ,in 1981, the first woman to join the U.S. Supreme Court. O’Connor gave the deciding vote in many important cases durin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