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总需求与总供给)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总需求与总供给)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总需求与总供给)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总需求与总供给)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12篇短期经济波动

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概念题

1.衰退(recession)

答:衰退指收入减少与失业增加较为缓和的经济时期。一般的衡量标准是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在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

2.萧条(depression)

答:萧条是真实GDP严重减少的时期,指商业周期的紧缩阶段。经济处于萧条阶段时,经济活动远低于正常水平,企业和消费者的严重悲观情绪持续很长的一个时期,它紧接着在达到一个高峰之后,以周期的低谷而告终。其特点是:生产急剧缩减,资本投资减少,信用规模收缩,价格持续下滑,失业增多,就业水平降低,企业家与消费者的情绪悲观。在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严重的萧条,一次发生在1873~1879年,一次发生在1929~1933年。政府采取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目的在于缩短或消除这种经济萧条。

3.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model of aggregate demand and aggregate supply)

图33-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答: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指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来分析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在图33-1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Y),纵轴代表价格水平(P),AD1代表原来的总需求曲线,AS1代表短期总供给曲线,AS2代表长期总供给曲线。最初,经济在E1点时实现了均衡,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1,均衡的价格水平为P1。这时E1点又在长期总供给曲线AS2上,所以,Y1代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在短期内,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增加了总需求,从而使总需求曲线从AD1向右上方平行地移动到了AD2。AD2与短期总供给曲线AS1相交于E2,这样,总需求的增加使国民收入水平从Y1增加到Y2,并使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但是,价格的上升必然引起工资增加,总供给减少,短期总供给曲线从AS1向左上方平行移动到AS3,AS3与AD2相交于E3。这样,国民收入水平从Y2减少到Y3,价格水平从P2上升到P3。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AS2)。AD2与AS2相交于E4,国民收入水平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1,而价格水平上升到P4。这一模型是用总需求来说明国民收入决定的收入—支出模型的发展。它说明,总需求与总供给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同时运用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政策。

4.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 curve)

答:总需求曲线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

系的曲线。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陡,则LM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大,从而AD曲线越平缓;相反,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缓(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LM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AD曲线也越平缓。

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

5.总供给曲线(aggregate supply curve)

答:总供给曲线是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表示经济中的生产总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般地,生产总水平与价格总水平变化方向相同,也就是说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总供给曲线可以通过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的分析得到。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取决于价格总水平如何影响劳动市场上的均衡就业量。如果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以相同的方式影响劳动的需求和供给,那么它对均衡就业量不产生影响,也就不会对产出量产生影响。这时,

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如果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劳动的需求和供给产生不同的影响,则供给曲线就会具有其他形状。例如,如果价格总水平只影响劳动的需求而不影响劳动的供给,那么价格总水平提高将使得劳动需求增加,从而均衡就业量增加,并最终导致产出量增加,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短期和长期的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有:①在短期内,随着总需求的不同,经济可以处于萧条和高涨的状态。此时,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总需求使得经济位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②在长期中,经济保持在潜在产出的水平,需求管理政策不能改变国民收入,只能改变价格总水平。

6.自然产出水平(natural rate of output)

答:自然产出水平是指一个经济在长期中当失业率处于其正常率时达到的物品与服务的产出水平。自然产量率是经济在长期中所趋向的生产水平,因而有时也称为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它表示了一个经济长期中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量。经济中任何改变资产产量增长率的变动都会使长期供给曲线移动。

7.滞胀(stagflation)

答: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指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时期经济繁荣、失业率较低或下降,而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的特点则是物价下跌。西方经济学家据此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同时发生。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以及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滞胀。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直接批判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政策,认为滞胀是长期

实施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以增加有效需求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实质上是过度发行货币,而且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是无法通过货币发行来消除的。

二、复习题

1.写出当经济进入衰退时下降的两个宏观经济变量。写出当经济进入衰退时上升的一个宏观经济变量。

答:衰退指收入减少与失业增加较为缓和的经济时期。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实际GDP 和投资支出会下降(还有其他变量也会下降);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失业率会上升。

2.画出一个有总需求、短期总供给和长期总供给的图,仔细并正确地标出坐标轴。

答:图33-2表明了总需求、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

图33-2总需求与总供给

3.列出并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三个原因。

答:总需求曲线是表示物价水平和收入关系的曲线,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原因有以下三点:

(1)庇古的财富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增加了家庭所持有的货币量的实际价值,使他

们更富裕,从而增加消费支出,总需求增加。

(2)凯恩斯的利率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减少了家庭购买所需的货币量,当家庭把多余的货币用于借贷时会使利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支出,总需求增加。

(3)蒙代尔—弗莱明的汇率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导致了较低的利率水平,投资者将把资金从国内转移到国外投资,增加了外汇市场上的本币供给,使本币贬值,真实汇率的下降增加净出口,从而增加了总需求。

4.解释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答: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原因如下:

(1)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的供给取决于它的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供给,以及用来把资本与劳动变为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技术。由于物价水平并不影响这些实际GDP的长期决定因素,所以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即经济的资本、劳动和技术决定了物品与劳务供给量,而且,无论物价水平如何变动,供给量都是相同的。

(2)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实际上只是古典二分法与货币中性的一种运用。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根据实际变量不取决于名义变量的假设。长期总供给曲线与这个思想是一致的,因为它意味着产量(实际变量)不取决于物价水平(名义变量)。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研究一个时期的经济时,这个原则很适用;但当研究逐年的变动时,就不适用了。因此,只有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才是一条垂线。

5.列出并解释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三种理论。

答: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三种理论有:

(1)新古典主义的错觉理论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3篇市场和福利 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消费者剩余 1.支付意愿与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是买者愿意为一商品支付的最高数额,测度买方如何估价商品或服务。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等于买者对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减去其实际为此所支付的量,它衡量买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 2.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 市场需求曲线描绘买方在不同价位上愿意和能够购买的不同数量。需求曲线描述买者对物品的评价。支付意愿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是每个买者的消费者剩余。因此,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测度市场中的消费者剩余。 3.消费者剩余的变动 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剩余因两个原因而增加: (1)原有消费者可以为要购买的量少支付而得到了更多的剩余; (2)新的买者由于现在价格低于他们的支付意愿而进入市场,新的消费者剩余出现。 4.消费者剩余衡量的内容 消费者剩余衡量买者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反映了买者的经济福利。由于需求曲线是用支付意愿衡量的买者对一种物品的评价,所以,消费者剩余衡量“作为买者自己感觉到的利益”。因此,如果政策制定者尊重买者的偏好,消费者剩余就是对买者利益的一种恰当衡量。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除了吸毒等例外情况,买者都是理性的。而且,买者的偏好应该受到尊重。 二、生产者剩余 1.销售意愿与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是卖方为一商品出售所得到的数额减去卖方的成本,测度卖方参与市场的利益。市场上每一个潜在卖者都有某种生产成本。这种成本是生产者为了生产一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一切东西的价值,并应该解释为生产者生产的机会成本——钱包里的实际支出加生产者时间的价值。生产成本是卖者为了生产物品所愿意接受的最低值,生产者在提供一定数量

曼昆版 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课后题及答案

二十三章 1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C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中的投资,因为销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GDP。 C.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D.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E.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F.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NX增加 2.GDP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想想GDP 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答:因为转移支付并不是要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或劳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转移支付就像税收和回扣一样。转移支付和税收一样改变了家庭收入,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由于GDP是要衡量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不把转移支付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6.考虑以下美国GDP的数据: A.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多少?(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百分比的变动。 答: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5.86%。 B.1996年到1997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 答:1996年到1997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1.8%。 C.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收入是69654.5亿元。 D.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收入是72419.7亿元。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稳定化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5篇宏观经济政策争论 第15章稳定化政策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内在时滞与外在时滞(inside and outside lags) 答:内在时滞是经济冲击与对这种冲击作出反应的政策行动之间的时间。这种时滞的产生是因为决策者需要时间,首先认识到冲击已经发生,然后实施适当的政策。外在时滞是政策行动与其对经济产生影响之间的时间。这种时滞的产生是因为政策并不能立即影响支出、收入和就业。 内在时滞是用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核心问题,这种情况在美国特别明显。在美国,支出或税收变动需要总统和参众两院的批准。缓慢而烦琐的立法过程往往引起延误,这使财政政策成为稳定经济的一种不准确的工具。在像英国这样的议会制国家,内在时滞较短,因为在那里执政党往往可以更迅速地实施政策改变。 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比财政政策短得多,因为中央银行可以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决定并实施政策变动,但货币政策有相当长的外在时滞。货币政策通过改变货币供给,从而改变利率,利率又影响投资来发生作用。但是,许多企业提前很长时间作出投资计划。因此,人们认为在货币政策作出变动6个月之后才会影响经济活动,即货币政策的外在时滞很长。 2.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答:自动稳定器是指在对税收和财政支出作出一定的制度安排的前提下,财政对社会经济具有内在的自动稳定的功能。 财政的自动稳定功能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 (1)自动调整的税收。在现代税制中,所得税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所得税一般是实行累进税率的。当经济高涨特别是过热时,大多数居民家庭收入随之增长,因而不仅有更多的人进入交纳所得税的行列,还有许多人将按更高的税率交税。其结果是,政府所得到的税收收入不仅增加,而且增幅还会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这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即抑制总需求的进一步扩张,使经济增长降温。假如经济衰退,情形正好相反,由于居民税后可支配收入减少的幅度小于总收入下降的幅度,自然对经济的下降趋势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公司或企业所得税的作用机制与个人所得税类似。 (2)财政转移支付的自动增减。在经济繁荣时期,社会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失业救济金的支付大大减少,税收则大量增加,有利于遏制需求进一步膨胀;而一旦经济萧条,失去工作的人可立即从政府得到收入(失业救济金),以维持一定的消费需求,这就能减轻社会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多选题答案

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1. Emilio购买价格为10美元的比萨饼和价格为2美元的苏打水。他的收入为100美元。如果以下哪一个事件出现,他的预算约束线就会平行向外移动? A. 比萨饼的价格下降到5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下降到1美元,而他的收入减少为50美元。 B. 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20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上升到4美元,而他的收入仍保持不变。 C. 比萨饼的价格下降到8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下降到1美元,而他的收入增加为120美元。 D. 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20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上升到4美元,而他的收入增加到400美元。 【答案】D 【解析】预算约束线:10x+2y=100 对于A:5x+y=50,此预算线和原预算线是同一条曲线。 对于D:20x+4y=400,预算线平行向外移动。 2. 在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该曲线的斜率衡量消费者的__________. A. 收入 B. 用一种物品换另一种物品的意愿 C. 对两种物品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的认知 D. 需求弹性 【答案】B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 3. Mathew和Susan是衬衫和帽子市场上的两个追求最优化的消费者,他们用100美元买一件衬衫,用50美元买一顶帽子。Mathew买了4件衬衫和6顶帽子,而Susan 买了6件衬衫和12顶帽子。从这些信息,我们推断,Mathew的边际替代率是每件衬衫__________顶帽子,而Susan是每件衬衫_______顶帽子。 A. 2, 1 B. 2, 2 C. 4, 1 D. 4, 2 【答案】B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MRS=MUx/MUy=Px/Py. 对于两个消费者,其预算线分别是100x+5y=700;100x+5y=1200。 4. Charlie只购买牛奶和早餐麦片,牛奶是正常物品,而早餐麦片是低档物品,当牛奶价格上升时,Charlie购买的__________. A. 两种物品都更少 B. 牛奶更多,早餐麦片更少 C. 牛奶更少,早餐麦片更多 D. 牛奶更少,但对早餐麦片的影响并不清楚 【答案】C 【解析】分析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综合影响。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 失 业【圣才出品】

第7章失业 7.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自然失业率★★★ 1.定义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在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力量下应有的并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又被称作“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或“无加速通货膨胀下的失业率”。 2.公式推导 (1)建立劳动力的动态模型 令劳动力为L,就业工人数为E,失业工人数为U,劳动力等于就业者与失业者之和(L =E+U),失业率为U/L。

假设劳动力L为定值,劳动力中个体在就业和失业状态之间转换。 令s代表离职率,即每个月失去或离开自己的工作的就业者比例;令f代表入职率,即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比例,两者共同决定了失业率。 (2)劳动市场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公式 当找到工作的人数等于失去工作的人数时,劳动力市场处于稳定状态,即: ?U=sE ?U=s(L-U) 等式两边同除以L,化简得自然失业率的公式: U/L=s/(s+f) 3.劳动力动态模型对公共政策的意义 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离职率和入职率,高离职率对应高失业率,高入职率对应低失业率。因此任何一种旨在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政策都应该选择降低离职率或提高入职率。同样,任何一种影响离职率和入职率的政策也会改变自然失业率。 考点二:自然失业★★★ 自然失业是指由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动态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失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工人与工作岗位相匹配需要花时间,二是工资刚性。 1.摩擦性失业 (1)定义

摩擦性失业也称“工作转换中的失业”,是指由于工人寻找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各种政策也会影响摩擦性失业的数量。 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因此一定数量的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2)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在动态经济中,部门转移即需求构成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变动总在发生,工人改变部门需要时间,因此产生摩擦性失业。此外,工人所在的企业破产,技能被淘汰等多种原因所导致离职,工人找到新工作都需要花费时间和努力。因此在正常的劳动力流动下,一定数量的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3)公共政策与摩擦性失业 ①公共政策降低自然失业率 公共政策通过减少摩擦性失业来降低自然失业率。如政府就业机构发布工作空缺信息,更有效匹配工人和工作岗位;公共政府资助再培训项目,便于工人更容易地完成行业转移等。这些项目试图通过提高入职率,以降低自然失业率。 ②公共政策提高自然失业率 一些公共政策无意中增加了摩擦性失业。如失业保障项目为失业工人提供津贴,减轻其失业的经济困难,导致失业者更有可能放弃没有吸引力的工作机会,从而降低了入职率,提高了自然失业率。 2.结构性失业 (1)定义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英文答案(第七章)

rkets WHAT’S NEW IN THE SIXTH EDITION: There are no major changes to this chapter. LEARN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 link between buy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a good and the demand curve. how to define and measure consumer surplus. the link between sellers’ costs of producing a good and the supply curve. how to define and measure producer surplus. that the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 maximizes total surplus in a market. CONTEXT AND PURPOSE: Chapter 7 is the first chapter in a three-chapter sequence on welfare economics and market efficiency. Chapter 7 employs the supply and demand model to develop consumer surplus and producer surplus as a measure of welfare and market efficiency. These concepts are then 7 CONSUMERS, PRODUCERS, AND THE EFFICIENCY OF MARKETS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多选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多选题答案.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快速多选: 1.如果一个不允许钢铁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的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那么:A.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B.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C.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D.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答案】A 【解析】由于该国的国内钢铁价格低于世界价格,说明该国在生产钢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该国将成为出口国。 2. 当Ectenia国在咖啡豆方面对世界开放贸易时,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以下哪一个选项说明了这种情况? A.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B.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C.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D.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答案】C 【解析】首先,由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知,贸易使得Ectenia过总供给增加(国内市场上,总供给>总需求),则该国为咖啡豆的进口国。由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者时,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知,该国是咖啡的进口国。并且,大量进口导致国内咖啡产业受冲击,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坏了。此题也可以用排除法。 3. 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将带来哪种结果? A. 生产者剩余减少,但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增加。 B. 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增加,而进口对总剩余的影响不确定。 C. 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但消费者剩余减少。 D. 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 【答案】A 【解析】由书上结果知,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总剩余增加。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第9章【圣才出品】

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7.1知识结构导图 7.2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1: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1)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等于买者对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减去其实际为此所支付的量。支付意愿是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价格,衡量买者对物品的评价。消费者剩余可用几何图形表示,通过求出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以上的面积,可计算消费者剩余。

价格下降可增加消费者剩余,这种消费者剩余的增加由两部分构成:①原有消费者可以为要购买的量少支付而得到了更多的剩余;②新的买者由于现在价格低于他们的支付意愿而进入市场,新的消费者剩余出现。消费者剩余衡量买者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反映了买者的经济福利。 (2)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等于卖者出售其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它们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卖者为了生产一种物品而必须放弃的所有东西的价值,生产者剩余即生产者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可用几何图形表示,通过求出市场价格以下、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可计算生产者剩余。 价格上升可以增加生产者剩余,这种生产者剩余的增加由两部分构成:①原有卖者可以为要出卖的量而得到了更多的利益;②一些新卖者进入市场,新的生产者剩余出现。生产者剩余衡量卖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反映了卖者的经济福利。 【名师点读】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都是考试中的频繁考点,经常以概念题或计算题的形式出现,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对该考点理解透彻,还应准确作图与分析计算。相关考研真题如下:1.【概念题】消费者剩余[中央民族大学2015研;华东理工大学2015研] 2.【计算题】考虑以下古诺竞争模型。市场中有N个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均没有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函数为p=a-bQ,其中a,b>0,Q为行业总产量。如果企业同时展开产量竞争,那么: (1)均衡时价格是多少? (2)此时消费者剩余是多少?[中央财经大学2014研]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

第七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复习题: 1、解释买者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和需求曲线如何相关。 答:需求曲线反映了买者的支付意愿。在任何一种数量时,需求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总面积是一种物品或劳务市场上所有买者消费者剩余的总和。 2、解释卖者的成本、生产者剩余和供给曲线如何相关。 答:供给曲线的高度与卖者的成本相关。在任何一种数量时,供给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总面积衡量市场的生产者剩余。 3、在供求图中,说明市场均衡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 答: 4、什么是效率?它是经济决策者的唯一目标吗? 答:效率是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价格均衡价格数量 APE 的面积代表消费者剩余; PBE 的面积代表生产者剩余。

除了效率外,经济决策者还应该关心平等。实际上,市场交易的好处很像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割一块蛋糕,经济决策者不仅要关心如何奖经济蛋糕做大,即效率;还要考虑如何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割这块蛋糕,这就涉及公平问题。 5、看不见的手有什么作用? 答: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会尽力追求自己的利益,看不见的手指引他们在相互竞争中达到一个并非他们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市场均衡点。在均衡点上,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整个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6、说出两种市场失灵的名字。解释为什么每一种都可能使市场结果无效率。 答:市场失灵包括市场势力和外部性。如果某一市场上存在市场势力,即只有极少部分(可能是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控制的市场价格,他们就会使价格倾向于对他们这一小部分人有益的水平。于是,市场价格和数量背离供求平衡,社会福利达不到最大,市场失去效率。外部性是某些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它使市场福利还要取决于买者评价和卖者成本之外的其他因素。由于买者和卖者在决定消费和生产时并没有考虑这种负作用。所有,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市场均衡可能是无效率的。 问题与应用: 1、加利福尼亚早来的寒流使柠檬变酸。在柠檬市场上消费者剩余会有什么变动?在柠檬市场上消费者剩余会有什么变动?用图形说明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多选题答案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快速多选: 1. 如果一个不允许钢铁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的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 那么: A ?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B. 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C. 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D. 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答案】A 【解析】由于该国的国内钢铁价格低于世界价格,说明该国在生产钢铁上具 有比较优势,因此该国将成为出口国。 2. 当ECtenia 国在咖啡豆方面对世界开放贸易时,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以 下哪一个选项说明了这种情况? 【答案】C 【解析】首先,由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知,贸易使得ECtenia 过总供给增加 (国内市场上,总供给>总需求),贝U 该国为咖啡豆的进口国。由一国允许贸易并 成为一种物品的 进口者时,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知,该国是咖啡的进口国。 并且,大量进口导致国内咖啡产业受冲击,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坏了。 此题也可以用排除法。 3. 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将带来哪种结果? A. 生产者剩余减少,但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增加。 B. 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增加,而进口对总剩余的影响不确定 C. 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但消费者剩余减少。 D. 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 【答案】A 【解析】由书上结果知,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 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总剩余增加。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进口一种产品的国家征收关税,这就会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A. 国内需求量 B. 国内供给量 C. 从国外的进口量 D. 以上全部 A ?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 B. 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 C. 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 D. 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 ECte nia 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ECte nia 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7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第3篇 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 第7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 1.根据索洛增长模型,无论经济开始时处在什么位置,最终它都将调整至稳态。( ) 【答案】T 【解析】假定经济的初始资本水平低于稳态,那么其投资水平大于折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存量将一直上升到稳定状态为止。当经济的初始资本水平高于稳态,那么投资小于折旧,资本的磨损快于更替,资本存量将一直减少到稳态水平为止。 2.资本存量黄金律是指人均资本或者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不增不减的稳态资本存量。( ) 【答案】F 【解析】资本存量黄金律是指使得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水平。 3.在不考虑人口和技术变动的索洛模型中,稳态即意味着sy k δ=。( ) 【答案】T 【解析】稳态下,0k i k sy k δδ?=-=-=,因此sy k δ=。 4.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的国家的人均收入,虽然前者的增长率未必高于后者。( ) 【答案】T 【解析】高储蓄率具有水平效应,即提高稳定状态的人均收入水平,因此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因为储蓄率不具有增长效应,即不影响经济增长率,因此前者的增长率未必高于后者。 5.标准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二阶导数是严格正的。( ) 【答案】F 【解析】新古典增长模型假定边际报酬递减,则新古典生产函数的二阶导数必然小于零。 6.如果总量生产函数不再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性质,那么索洛模型中稳定状态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最终还是能达到新的稳定。( ) 【答案】F 【解析】假定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增,则()0f k ''>,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即实际投资始终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7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第3篇 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 第7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7.1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资本积累 (1)单位劳动生产函数 ①总生产函数为: (),Y F K L = ②定义: /y Y L ==单位工人产出 /k K L ==单位工人资本 假设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即对任意0z >有:()(),,zF K L F zK zL =。 ③当1/z L =,那么 ()//,1Y L F K L = 这个式子表示,人均产出/Y L 是人均资本量/K L 的函数(数字“1”是不变的,从而可以忽略)。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意味着,经济的规模——用工人人数来衡量——并不影响人均产出与人均资本量之间的关系。 由于经济规模是无关紧要的,所以可以证明以人均额来表示所有数量是方便的。用小写字母来表示这些量,因此/y Y L =是人均产出,/k K L =是人均资本量。这样,可以把生产函数写为:()y f k =。 在这里,定义()()1f k F k =,。图7-1显示了这一生产函数。

图7-1 生产函数 这个生产函数的斜率表示当给定一单位额外资本时,一个工人生产的额外产出是多少。 这个量是资本的边际产量MPK 。数学上,可以写为:()()1MPK f k f k =+-。 ④国民收入恒等式(不考虑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y c i =+ 由储蓄率为s 可知: ()1c s y =- 则: ()i y c sy sf k =-== 即投资等于储蓄。 ⑤人均资本折旧=折旧率(δ)×人均资本水平(k )。 (2)资本存量的增长和稳定状态 ①投资使资本存量增加,折旧使资本存量减少。 因此,资本存量变动等于同期的投资减折旧: k i k δ?=- 而()i sf k =,所以:()k sf k k δ?=-。 ②索洛模型的核心方程:()k sf k k δ?=-。 该方程决定了资本随时间的运动情况;同时也决定了其他内生变量,因为所有的内生变量都依赖于k ,如: 人均产出: ()y f k = 人均消费: ()()1c s f k =- ③稳定状态 当投资和折旧相等时,就会有:()0k sf k k δ?=-=。 图7-2 投资、折旧和稳定状态 人均资本存量保持不变,记为*k ,称之为稳定状态的人均资本存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第二章

E conomics Principles of N. Gregory Mankiw Thinking Like an Economist Seventh Edition CHAPTER 2 W o j c i e c h (G e r s o n ((183111901)(W o j c i e c h (G e r s o n ((183111901)(

In this chapter, look for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What are economists’ two roles? How do they differ? ??What are models? How do economists use them? ??What are the elements of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What concepts does the diagram illustrate? ??How is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related to opportunity cost? What other concepts does it illustrate?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 Between positive and normative?

The Economist as Scientist !?Economists play two roles: 1. Scientists: try to explain the world 2. Policy advisors: try to improve it !?In the first, economists employ the scientific method, the dispassionat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theories about how the world works. 3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曼昆-名词解释(带英文)

微观经济学原理曼昆名词解释 1.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2.蛛网模型(): 对于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 供给的时滞性,需求的不是 动态模型分类,画图 3.边际效用递减(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基数效用论 不违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的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的鞋子。对于四轮车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 4.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一条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

(2)特征:凸向原点越远越大不相交 5.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序数效用论

6.预算线(Budget line/ budget constraint) 7.吉芬物品(Giffen good):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8.柯布道格拉

斯生产函数 稀缺性(scarcity):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率(efficiency):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平等(equality):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incentive):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property rights):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externality):

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曼昆-名词解释(带英文)

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曼昆- 名词解 释(带英文) 宏观经济学原理曼昆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影响。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消费(con sumption),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投资(investment),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

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净出口(net export ),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 (出口),减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名义GDP( nominal 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 生产真实GDP(real 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总之,名义GDF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真实GDP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用名义GDP与真实GDF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消费物价指数CPI (consumer price index),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

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生产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运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指数化(indexation ),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 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 ),通常公布的、未根 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 真实利率(real interest rate),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 正过的利率。 生产率(productivity ),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数量。 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 ),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3篇 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 第7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索洛增长模型(Solow growth model ) 答:索洛增长模型是表明储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如何影响一个经济的产出水平及其随着时间推移而实现增长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型。 它的基本假定有:(1)社会储蓄函数为S sY =,式中,s 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2)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例增长;(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其主要思想是:人均投资用于资本扩展化和资本深化,当人均投资大于资本扩展化时,人均产出就会增长;当人均投资等于资本扩展化时,经济达到稳定状态,人均产出不再增长,但总产出会继续增长,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 2.稳定状态(steady state ) 答:索洛模型的稳定状态是指长期中经济增长达到的一种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投资等于资本扩展化水平,人均资本存量维持不变,即()0k sf k k δ?=-=。这个维持不变的人均资本存量k *称之为稳定状态人均资本存量。 在稳定状态下,不论经济初始位于哪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总是会收敛于该人均资本水平k *。在稳定状态,由于人均资本存量保持不变,所以人均产出也保持不变,即人均产出增长率为零。 3.资本的黄金律水平(golden rule level of capital ) 答: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是指在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时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水平,由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他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 黄金律具有如下的性质:(1)在稳态时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本量高于黄金律的水平,则可以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每个人的平均资本下降到黄金律的水平,就能够提高人均消费水平;(2)如果一个经济拥有的人均资本低于黄金律的数量,则该经济能够提高人均消费的途径是在目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律的水平。 二、复习题 1.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如何影响稳定状态的收入水平的?它是如何影响稳定状态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复习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复习题 1解释买者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和需求曲线如何相关。 答:需求曲线反映了买者的支付意愿。在任何一种数量时,需求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总面积是一种物品或劳务市场上所有买者消费者剩余的总和。 2解释卖者的成本、生产者剩余和供给曲线如何相关。 答:供给曲线的高度与卖者的成本相关。在任何一种数量时,供给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价格之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衡量市场的生产者剩余。 4什么是效率?它是经济决策者的唯一目标吗? 答:效率是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除了效率外,经济决策者还应该关心平等。实际上,市场交易的好处很像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割一块蛋糕,经济决策者不仅要关心如何将经济蛋糕做大,即效率;还要考虑如何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这块蛋糕,这就涉及公平问题。 5看不见的手有什么作用? 答: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会尽力追求自己的利益,看不见的手指引他们在相互竞争中达到一个并非他们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市场均衡点。在均衡点上,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整个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6说出两种市场失灵的名称。解释为什么每一种都可能使市场结果无效率。 答:市场失灵包括市场势力和外部性。如果某一市场上存在市场势力,即只有极少部分(可能是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控制市场价格,他们就会使价格趋向于对他们这一小部分人有益的水平。于是,市场价格和数量背离供求平衡,社会福利达不到最大,市场失去效率。外部性是某些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它使市场福利还要取决于买者评价和卖者成本之外的其他因素。由于买者和卖者在决定消费和生产时 并没有考虑这种负作用。所以,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市场均衡可能是无效率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