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贸易学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学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学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学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在一定时期内,将一国出口产品数量与进口产品数量相比较,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为(),对该国而言该部门是():

A净出口,出口部门

B净进口,进口部门

C净进口,进口竞争部门

2、国际贸易值是(),对外贸易值是():

A各国对外贸易值之和,一国进出口值之和

B各国出口值之和,一国出口值之和

C各国对外贸易值之和,一国出口值之和

D各国出口值之和,一国进出口值之和

3、国际贸易量是()

A国际贸易商品数量的总和

B国际贸易值除以按基期计算的进出口价格指数

C国际贸易值除以按基期计算的出口价格指数

D国际贸易值除以按基期计算的进口价格指数

4、总贸易与专门贸易分别以()和()为统计标准:

A关境,国境

B国境,关境

C总量,个量

D个量,总量

5、根据GATS的定义,国际服务贸易包括过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动,以及:

A商业存在B在一国境内向外国消费者提供服务C要素服务D非要素服务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

A各类商品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B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C各国商品在世界进口总额中的比重

D各国商品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7、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指:

A一国对外贸易商品运输所经过的路径,即贸易航线B一国对外贸易商品哪去了

C一国对外贸易商品哪里来

D一国对外贸易商品哪去了,哪里来

8、转口贸易是指:

A出口转内销的贸易

B进口原材料加工后再出口

C商品进口后不加改进再出口

D商品进口后稍加改进再出口

9、国际贸易中的净出口与净进口是():

A就某商品而言的

B就一国宏观经济而言的

C就一企业而言的

10、一国的外贸顺差():

A越多越好

B越少越好

C不好说

D结合具体国家具体分析

11、关于三国间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三国间贸易属于转口贸易的一种特殊形式

B新成立的公司不需要使用本国资金

C新成立的公司在经营中可以在国际上融资

D产生的贸易额计入外国的贸易收支账户

12、国际贸易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有();

A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B贸易条件

C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D国际贸易政策的发展

1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是( );

A国内贸易的基础是国内生产分工,而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国际分工B两者面临的货币制度不同

C两者面临的经济政策不同

D一般说来,国际贸易更为复杂

14、当代国际贸易新发展的特征是();

A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产值的增长速度超过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B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C服务贸易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出现不平衡

D世界贸易中的新商品大量出现

15、关于国际贸易发展历史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A剩余产品与独立社会实体的出现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前提条件

B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还是局部现象

C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国际贸易发展不大

D原材料是封建时期国际贸易的主要产品

16、国际贸易静态利益是指()情况下获得的利益,国际贸易动态利益是指()情况下通过贸易获得的利益;

A短期,长期

B要素、生产率等不变;要素、生产率变化

C直接通过贸易活动;间接通过贸易活动

17、当代的国际分工相对于二战前而言,其主要特征有;

A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迅猛发展;

B以产品为界限的分工日益让位于以要素为界限的分工;

C发达国家间的水平型国际分工日益让位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垂直型国际分工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垂直型国际分工日益让位于水平型国际分工

18、国际贸易会产生利益再分配,对进口贸易而言,会使本国()受益,()受损;

A出口商;进口商

B进口商;进口竞争厂商

C进口竞争集团;出口集团

D进口商、消费者;进口竞争集团

19、出口贸易会使一国()受益,()受损;

A出口商;进口商

B出口集团;进口竞争集团

C出口集团、出口商;消费者

20、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主要来源于();

A进出口商的努力

B生产效率的提高

C贸易各国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21、国际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产业间联系来实现。出口部门的作用主要借助与之存在()的部门而实现:

A前向联系

B后向联系

C密切联系

22、以下关于国际分工发展历史论述正确的是();

A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B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为近代国际分工提供了地理条件。

C机器大工业为国际分工形成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

D第二次产业革命后,门类较为齐全的国际分工体系开始建立

23、关于当代国际分工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分工可以分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

B同类产品的差异化分工属于产业内分工

C统一产业内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的分工属于产品内分工

D产品内分工是以要素为界限的

24、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有哪些();

A 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演变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的分解和全球化配置

B 服务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C 当前的国际产业转移本质是非流动要素追逐流动要素

D 生产外包是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主流方式

25、哪些因素影响了国际分工发展();

A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具有决定作用

B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

C政治文化会制约国际分工的发展

D国际生产关系制约国际分工的性质

26、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是什么();

A 国际分工扩大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B 国际分工的型式决定国际贸易的格局

C 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受到国际分工的制约

D 当代世界贸易中初级产品比重在下降

27、对于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分析正确的是();

A国际贸易能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B国际贸易能促进经济增长

C国际贸易能促进企业创新

D国际贸易能加速资金积累

28、国际贸易推动技术进步的原因在于();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

国际贸易学复习整理 考试时间:01-03 上午8:30 考试地点:26-205 考试题型: 一、填空(1*7,共7分) 二、名词解释(3*7,共21分) 三、选择题(1*5单选+2*6多选,共17分) 四、简答题(共36分) 五、论述题(共10分) 六、图示题(共9分) 第一章主要概念 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概念 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映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对外贸易: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别国(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反映该国(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经贸关系。 2、联系 本质一样,出发点不一样; 总体与局部关系,其实质内容一致; 全球范围来看—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一个国家角度来看—对外贸易。 3、国际贸易真正确立阶段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 1、共同点 ①都属流通范畴,都通过交换来实现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价值,满足消费需求; ②在生产与交换关系上,都是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对生产的发展起着促进的反作用,即贸易规模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贸易的发展对一国的生产起着促进的反作用。 2、区别 ①国内贸易基础是国内的分工和专业化,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国际分工; ②贸易的环境不同 各国货币制度差异 各国经济政策差异 各国法律差异 ③贸易风险不同 信用风险,双方的资信状况不同 商业风险

汇率风险 三、对外贸易政策 1、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的外贸政策中,政府不干预国家之间贸易往来,既不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设置障碍,也不给予各种优惠,而是鼓励和提倡市场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的外贸政策中,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施加干预,使用各种措施保护国内市场和生产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对本国的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鼓励扩大出口。简言之,奖出限入政策。 3、管理贸易政策: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对外贸易政策,是一种协调和管理兼顾的国际贸易政策,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方向。 美国是奉行管理贸易最为突出的国家,是管理贸易的一个典型范式。 4、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壁垒中非关税壁垒,指一国通过建立技术标准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繁琐的技术标准,提高进口产品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目的。 5、社会壁垒: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根源是国际劳工标准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 四、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 1、金融保护主义,可能产生的结果是使全球金融业开放步伐放缓。 2、投资民族主义,限制外资的流入以保护国内企业。 3、歧视移民,限制国际劳动力流动,保护本国公民就业。 五、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 1、国际贸易值:指以货币来表示一定时期内各国对外贸易总值,反映出某一时期一国贸易总金额,为避免重复,只统计各国的出口贸易值之和,一般用美元表示。 2、国际贸易量:指以报告期国际贸易值除以基期确定的价格指数,国际贸易量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值。 计算公式为:国际贸易量=报告期的国际贸易值/以固定年份为基期确定的价格指数 六、对外贸易依存度(外贸系数) 1、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 2、经济学意义:反映了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七、贸易条件 1、贸易条件:指一国的出口商品综合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综合价格指数的比率。 2、实质:从价格关系上反映一国在对外商品交换上的数量关系,即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八、贸易差额、顺差、逆差 1、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国家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贸易顺差:出口值大于进口值,收入大于支出。 贸易逆差:出口值小于进口值,支出大于收入。 2、如何评价贸易差额?

《国际贸易学》期末试题以及答案

《国际贸易学》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 .5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后面括号内。 1.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是(A ) A.绝对成本理论 B.比较成本理论 C.机会成本学说 D.边际成本学说 2.贸易顺差是指(A )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 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 3.各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A ) A.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场与工业 B.防止本国商品不顾成本到国外倾销 C.保护本国出口商的利益 D.保护本国进口商的利益 4.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期是(C ) A. 2001年11月9日 B. 1997年10月1日 C. 2001年12月11日 D. 1999年11月15日 5.关境与国境的关系是关境(D )国境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小于 6.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在打垮大部分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这种倾销方式是(B ) A.偶然性倾销 B.掠夺性倾销 C.长期性倾销 D.永久性倾销 7.某国进口商品以后再向第三国出口而赚取利润,这对第三国而言是( B )贸易。A、过境贸易B、转口贸易 C、直接贸易 D、间接贸易 8.专门贸易是指以( A )作为统计界限。 A.关境B.国境 C.货物进出口D.服务进出口 9.日本对价格6000元以下的手表,每只按其价格征税15%,这种征税方式属于:( A )A、从价税B、从量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10.接受买方信贷的进口商在使用信贷资金进行采购时,必须购买( B )。 A、本国商品 B、贷款提供国的商品 C、第三国商品 D、以上三项都对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补偿贸易 2.自由边境区 3.“自动”出口配额制 P55 所谓“自动”出口配额制是指出口国在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限制本国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向其他国家出口的数量的出口国配配额制。 4.包销 P10在一定时间内,把指定商品在指定地区的独家经营权授于该经销商.经销商则承诺不经营其他来源的同类或可替代的商品。通过包销协议,双方建立起一种稳定的长期的买卖关系,而具体的每一笔交易,则以包销协议为基础。另行订立买卖合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13分,共39分)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对本国出口厂商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卖方信贷(Supplier’s Credit)卖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商(即卖方)提供的贷款。其贷款合同由出口厂商与银行之间签订。 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 买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商(即买方)或进口国银行提供的贷款,其附加条件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 2.简述在一定时间内,把指定商品在指定地区的独家经营权授于该经销商.经销商则承诺不经营其他来源的同类或可替代的商品。通过包销协议,双方建立起一种稳定的长期的买卖关系,而具体的每一笔交易,则以包销协议为基础。另行订立买卖合同。 P83 3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和宗旨 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1.1 非歧视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关税保护原则、取消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则、互惠原则、贸易争端的磋商调解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特别优惠原则,区域性贸易安排原则,合理保障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全体成员方认识到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和稳定地增加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以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开发世界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寻求对环境的保护和维护,并根据成员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措施。

国际贸易学期末习题

一.单选题(共53题) 1下列有关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国际贸易增强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和生存压力,不利于国内经济发展 2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技术贸易壁垒?( )产品种类壁垒 3下列不属于国际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的是( ) A、不利于贸易各国改进生产技术 4为什么发达国家愿意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单方面的减免关税待遇。( ) A、因为发达国家在关照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是在扶植本国的制造业。 5下列哪项属于GATT与WTO共同具有的特点( )。关税减让 6在大卫李嘉图的模型中,每个国家的工资水平由( )来决定。绝对优势 7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 )。要素密集度逆转说 8中国参加大湄公河经济合作属于( )次区域经济合作 9考虑大国对某一进口产品征收关税t,那么当关税t很低时,贸易条件利得与无谓损失的大小应为( )。贸易利得>无谓损失 10( )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的出口管制法案,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独立对本国某些商品的出口进行审批和颁发出口许可证,实行出口管制。 单边出口管制 11母国生产电视机和手工玩具,现有劳动力从外国流向母国。则在长期移民效应中,母国工资、租金、及两种产品产量将会( )。 D、工资不变、租金不变、电视机产量减少、手工玩具的产量增加 12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和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可以判断( )。 D、丰裕要素从贸易中受益、稀缺要素从贸易中受损 13( )是指除了清单上规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审批。 负面清单 14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中,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 C、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15关于调拨价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定价 16中心-外围论的提出者是( )普莱维什 17下面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自由贸易区一般设在关境以外。 18美、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三足鼎立,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中韩自贸区 19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中,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 B、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20对于各种类型的贸易,不需要将该贸易的贸易额计入该国总贸易额的是( ) A、过境贸易 21( )指国家通过法令或其他手段和途径,规定本国政府机构在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A、歧视性政府采购 22下列有关转口贸易的说法错误的是( )对第三国来讲属于转口贸易,也称过境贸易。 23从垄断竞争模型中的有贸易短期均衡到长期均衡的过程中,该产业中的厂商数量会如何变化( )。有部分厂商退出 24( )是指由出口方的官方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合同由出口厂商和银行签订。卖方信贷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汇编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国际贸易的分类 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互相依靠。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从根本上说, 2.国际贸易常用术语: ①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VFT):一国或一定地区一定时期IM(G+S)+EX(G+S)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 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用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②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CIF(FOB)1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货 物进口总额(世界出口货物出口总额)。为把货物贸易额中的服务项目剔除,通常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代表世界货物贸易额。2 ③世界服务贸易额: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中的服务额(包括政府服务 和商业服务)减去政府服务额代表。商业服务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 ④对外贸易量(QFMT):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 的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⑤总贸易体系(GTS):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凡进入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 的一律列为总出口。 ⑥专门贸易体系(STS):以关境3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 口的标志。 ⑦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总贸易差 额。一般有三种情况:①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②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③贸易平衡:出口额=进口额。 ⑧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占总 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 1离岸价格(FOB):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到岸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 2由于CIF>FOB,所以前者总是>后者。 3关境(关税领域):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①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则关境<国境;②有些国家组成关税同盟,成员方对外实行统一关税政策,形成共同关境,则关境>国境;③关境=国境。我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采用总贸易体系,而德国、意大利、法国采用专门贸易体系。

国际贸易学试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概念 国际贸易额国际贸易量顺差逆差贸易平衡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地区结构对外贸易依存度二、简答 1.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哪些问题? 2.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3.什么是国际贸易制度? 4.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5.简述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 6.简述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发展。 三、分析与思考 1.分析说明中国2001年以来国际贸易差额的变化特征。 2.请收集中国2001年以来历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和特点。 3.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近三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一、概念 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价值资本输出不等价交换 二、简答 1.为什么说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国际分工? 2.列宁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做出了哪些贡献? 3.不等价交换的原因有哪些? 三、分析与思考 1.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观点对经济全球化趋势进行评论。 2.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没有完整的国际贸易理论,请对此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三章比较成本说与古典国际贸易模型 一、概念 绝对成本说比较成本说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机会成本无差异曲线交换比率贸易均衡 二、判断改错 1.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是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绝对成本差异();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 3.在单要素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递增,从而边际机会成本递增(); 4.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就是相对价格线的斜率(); 5.当实现国内均衡的时候,一国生产产品的边际机会成本等于产品的交换比率(); 6.开展国际贸易后,一过出口产品的价格将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将提高(); 7.在单要素情况下,开展贸易后,一国出口产品将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 8.开展贸易后,一国消费者能够消费的产品数量将增加,从而福利得到改善(); 9.当实现贸易均衡的情况下,两国相互的进出口产品数量会相等()。 三、简答 1.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与斯密的绝对成本说有什么关系? 2.比较成本说留下了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3.在边际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为什么一国在开展贸易后会形成生产的完全专业化? 4.根据李嘉图模型说明自由贸易的利益。 四、分析与思考 1.下表给出了中美两国生产一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请分析说明两国各在哪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学》考试试题

《国际贸易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价格转移:指的是跨国公司为了达到减少税收的目的,借助不同辖区的税收体系,通过公司内部的不同部门,如母公司与子公司或海外两个子公司之间的定价,将资源在不同辖区的子公司之间转移。由于定价的灵活性,公司在实施价格转移战略时通常将因缴纳税收入由高税率国家转移到低税率国家;将较高的成本支出由低税国家转向高税国家。为防财税流失,不少国家及地方政府通过立法禁止或限制移转定价的交易,将其列为逃税行为。 2. 贸易转移: 指一国产品遭到另一国的贸易保障措施后转而大量向其他国家出口。是指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生产成本国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这是在一体化过程中应予以注意的情况。 3. S-S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假设一国只生产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的提高会增加该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那种要素的收入,同时减少 ( 按两种商品情况 ) ,另一产生产要素的收入。开展贸易后,会使出口行业(价格上升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而使进口竞争行业(价格下跌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 4. 外汇倾销:是指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手段来达到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能力和扩大出口的目的。这是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 5. "两反两保":为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两反一保”为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简称,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用于维护公平贸易,依法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法律制度。特别保障措施与保障措施相比较,主要体现在实施对象的选择性、实施要件下降、磋商优先性减弱、实施程序简单、实施期限延长、出口限制更严、贸易补偿缺乏、丧失了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等方面。 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 简述要素禀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 1)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价格的绝对差异。(2)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于成本的绝对差异。(3)成本的绝对差异主要是由于:第一、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第二、不同产生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4)国际贸易的流向应该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去;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去。 2. 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 “产业内”的产品虽然在功能上可以相互替代,但仍存在差异。 2. 生产存在“规模经济”,相对单一的生产可以降低成本。因此通过分工生产相对单一的产品,再通过贸易实现市场上产品的多样性。 3. 收入接近的国家之间需求更加相似,出现在其市场上的产品更加类似,他们之间更具备进行产业内分工和贸易的可能性。 1、产品差别 2、规模经济 3、消费者偏好差别

国际贸易学复习试题(含答案)

《国际贸易》考试试卷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从价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从价税额与商品价格的涨落成正比关系。(√) 2、世界国际货物贸易额是各国和地区的货物进口额或货物出口额之和。(╳) 3、根据总贸易体系规定,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口额,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不论其是否办理通关 手续,一律列入进口,作为总进口的一部分。(√) 4、战后,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5、财政关税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因此,其税率通常较高,以增加关税收入。(╳) 6、关税是海关直接向本国进出口商征收,但它仍是间接税。(√) 7、如果某种贸易对一个人是好事,那么,它就不能对另外一个人也是好事(╳)。 8、贸易会降低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价格。(√) 9、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所采取的价格。(√) 10、如果一国的人口比较多,那么该国一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国家。(╳)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D )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额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对外贸易量 2、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是(A )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机会成本学说 D.边际成本学说 4、共同市场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实现了(B ) A. 对外统一的关税税率 B.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C. 制定某些经济社会政策

D.货物的自由流动 5、某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万亿美元,商品进口值为1200亿美元,出口值为800亿美元,则该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A ) A. 10% B. 11% C. 12% D. 9% 6、经济同盟与共同市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C ) A.实现货物的自由移动 B.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C.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与社会政策 D.政策完全一致 7、在商品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加强了关税保护作用的税收是(B ) A.从价税 B.从量税 C.选择税 D.混合税 8、贸易顺差是指(A )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 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 9、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某国的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20,出口价格指数为144,则该国的净贸易条件为(A ) A. 1.2 B. 0.83 C. 1.1 D. 1.3 10、各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A ) A.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场与工业 B.防止本国商品不顾成本到国外倾销 C.保护本国出口商的利益 D.保护本国进口商的利益 11、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期是(C ) A. 2001年11月9日 B. 1997年10月1日 C. 2001年12月11日 D. 1999年11月15日 12、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的日期为(C )

最新国际贸易学期末复习(很全很强大,期末考试必备)

国际贸易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1.国际贸易的分类 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互相依靠。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2.国际贸易常用术语: ①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VFT):一国或一定地区一定时期IM(G+S)+EX(G+S)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 之一,一般用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②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CIF(FOB)1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货物进口总额(世 界出口货物出口总额)。为把货物贸易额中的服务项目剔除,通常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代表世界货物贸易额。2 ③世界服务贸易额: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中的服务额(包括政府服务和商业服务)减去 政府服务额代表。商业服务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 ④对外贸易量(QFMT):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的相当于按不变价 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⑤总贸易体系(GTS):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凡进入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一律列为总出 口。 ⑥专门贸易体系(STS):以关境3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志。 ⑦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总贸易差额。一般有三种情 况:①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②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③贸易平衡:出口额=进口额。 ⑧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占总进出口贸易额的比 重。 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占世界贸 易额的比重。 ⑩对外贸易地理分布:一定时期内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的贸易额在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其他国家或者国家集团在本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1离岸价格(FOB):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到岸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 2由于CIF>FOB,所以前者总是>后者。 3关境(关税领域):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①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则关境<国境;②有些国家组成关税同盟,成员方对外实行统一关税政策,形成共同关境,则关境>国境;③关境=国境。我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采用总贸易体系,而德国、意大利、法国采用专门贸易体系。

专科《国际贸易学》_试卷_答案

专科《国际贸易学》 一、(共75题,共150分) 1. 一国国际贸易出现顺差是指()(2分) A.一定时期内该国出口总值小于进口总值; B.一定时期内该国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 C.一定时期内该国国际收支为正; D.一定时期内该国国际收支为负。 .标准答案:B 2. 某国2008年进出口值分别是35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GDP是1625亿美元,则其进口贸易依存度,出口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分别为()。(2分)A.18.46%,21.54%,40%; B.21.54%,18.46%,30%; C.18.46%,21.54%,30%; D.21.54%,18.46%,40%。 .标准答案:D 3. 首先提出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家是()。(2分)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穆勒 D.李斯特 .标准答案:A 4. 以下关于李嘉图经典模型的假定条件中,正确的说法是()。(2分) A.假定劳动力能够在国际间、行业内自由流动; B.假定两国间商品贸易没有运输费用; C.假定技术进步和转移在国际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D.假定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因为规模经济的存在而不断降低。 .标准答案:B 5. 关于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说法正确的是()(2分) A.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 B.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凹向原点的曲线; C.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曲线; D.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机会成本的不同变化趋势而呈现不同的形状。 .标准答案:D 6.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中用于衡量一国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是()。(2分) A.该国两种产品的绝对生产量; B.该国两种产品的绝对消费量; C.该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 D.该国消费所能达到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 .标准答案:D 7.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是()。(2分) A.大卫?李嘉图; B.赫克歇尔和俄林; C.穆勒和马歇尔; D.亚当?斯密。 .标准答案:B 8. 拥有较丰富资本的国家应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说法的理论依据是()。(2分) A.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B.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C.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D.弗能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标准答案:C 9. “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含义是()(2分) A.指同一产品在两个不同国家的要素密集性质相反; B.指同一产品在同一国家的要素密集性质不确定; C.指某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确定; D.指同一国家生产的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不确定。 .标准答案:A 10. ()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进步和转移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化。(2分) A.波特 B.弗能 C.俄林 D.邓林 .标准答案:B 11. 邓宁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中的三个优势指()。(2分) A.内部化优势、国际化优势、区位优势; B.所有权优势、外部化优势、规模经济优势; C.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D.国际化优势、内部化优势、规模经济优势。 .标准答案:C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标准答案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

————————————————————————————————作者:————————————————————————————————日期: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国际贸易的分类 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互相依靠。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方式分类概念 交易内容货物贸易(有形贸易)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中0~9类商品,其中0~4类为初级产品,5~8 类为制成品。 服务贸易(无形贸易) 跨越国境的活劳动的提供。《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其划分为跨界供 应、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交易对象 直接贸易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 间接贸易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转口贸易(中转贸易)间接贸易对第三国而言成为转口贸易(中转贸易)。 货物移动方向过境贸易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态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2.国际贸易常用术语: ①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VFT):一国或一定地区一定时期IM(G+S)+EX(G+S)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 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用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②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CIF(FOB)1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货物进 口总额(世界出口货物出口总额)。为把货物贸易额中的服务项目剔除,通常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代表世界货物贸易额。2 ③世界服务贸易额: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中的服务额(包括政府服务和商 业服务)减去政府服务额代表。商业服务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 ④对外贸易量(QFMT):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的相 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⑤总贸易体系(GTS):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凡进入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一 律列为总出口。 ⑥专门贸易体系(STS):以关境3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口的 标志。 ⑦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总贸易差额。 一般有三种情况:①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②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③贸易平衡:1 离岸价格(FOB):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到岸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 2由于CIF>FOB,所以前者总是>后者。 3 关境(关税领域):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①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则关境<国境;②有些国家组成关税同盟,成员方对外实行统一关税政策,形成共同关境,则关境>国境;③关境=国境。我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采用总贸易体系,而德国、意大利、法国采用专门贸易体系。

国际贸易学考研全国10所热门院校难度分析(附排名)

2019国际贸易学考研全国10所热门院校难度分析(附排名) 1.国际贸易学重点学科单位如下: 应用经济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 国际贸易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湖南大学 相关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等 2.国际贸易学专业院校排名如下: 第一档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 第二档次: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世界经济)、湖南大学。 第三档次: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辽宁大学。 第四档次:天津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考研难度:★★★★☆ 对外经贸的国际贸易排No.1基本是没有异议的,2001年就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应用经济学全部27个二级重点学科中名列第一。 学校在北京,地域优势这么明显,看起来考研肯定是难得不行,但是就以往的经验来看,难度中高等,主要是专业课没办法拿高分,尤其是专业英语部分,遥想当年50分的翻译题吓退了多少英雄儿女……所以数学英语上就要下大功夫了。 (2)中国人民大学 考研难度:★★★★★ 1987年从世界经济专业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专业,198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199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应用经济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人大的牌子闪闪亮,地域优势摆在这里,看得学子们眼里满是小星星,难度就不用想了。而且如果是外校考研,如果复试时over的话,校内横调基本没戏。所以别看对外经贸排第一,人大的考研比对外经贸还难半个level。 (3)厦门大学 考研难度:★★★★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国际贸易的分类 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互相依靠。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从根本上说, 2.国际贸易常用术语: ①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VFT):一国或一定地区一定时期IM(G+S)+EX(G+S)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 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用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②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CIF(FOB)1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货 物进口总额(世界出口货物出口总额)。为把货物贸易额中的服务项目剔除,通常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代表世界货物贸易额。2 ③世界服务贸易额: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中的服务额(包括政府服务 和商业服务)减去政府服务额代表。商业服务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 ④对外贸易量(QFMT):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 的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⑤总贸易体系(GTS):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凡进入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 的一律列为总出口。 ⑥专门贸易体系(STS):以关境3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 口的标志。 ⑦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总贸易差 额。一般有三种情况:①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②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③贸易平衡:出口额=进口额。 ⑧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占总 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 1离岸价格(FOB):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到岸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 2由于CIF>FOB,所以前者总是>后者。 3关境(关税领域):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①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则关境<国境;②有些国家组成关税同盟,成员方对外实行统一关税政策,形成共同关境,则关境>国境;③关境=国境。我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采用总贸易体系,而德国、意大利、法国采用专门贸易体系。

专升本《国际贸易学》_试卷_答案

专升本《国际贸易学》 一、(共75题,共150分) 1. 关于国际贸易的定义,正确的说法是()。(2分) A.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有形商品的交换活动; B.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服务和技术等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 C.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服务和技术等的交换活动; D.国际贸易指世界各主权国家间货物、服务和技术等的交换活动。 .标准答案:C 2. 为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将一国对外贸易量换算成对外贸易额,需要用()进行矫正。(2分) A.贸易差额; B.净出口; C.进出口价格指数; D.一国通货膨胀率。 .标准答案:C 3.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代表()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2分) A.上层社会; B.工薪阶层; C.无产阶级; D.商业资本。 .标准答案:D 4. 按照绝对优势理论,一国应该生产和出口()。(2分) 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 B.绝对成本高的商品; C.相对成本低的商品; D.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 .标准答案:A 5. 以下关于新古典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分) A.新古典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无关; B.新古典贸易理论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相同; C.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对古典贸易理论观点的推翻; D.新古典贸易理论是用经济学新方法对古典贸易理论的重新阐述。 .标准答案:D 6. 用于解释国家间商品交换比价确定的原理是()。(2分) A.绝对成本学说; B.比较成本学说; C.相互需求原理; D.要素禀赋理论。 .标准答案:C 7.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国际贸易学说是()。(2分) A.绝对成本理论; B.比较成本理论; C.动态比较成本理论; D.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标准答案:D 8.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中“要素密集度”指()。(2分) A.一国所拥有的要素的密集程度; B.一国某种要素被密集使用的程度; C.某种商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要素的相对密集程度; D.某种商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要素的绝对数量。 .标准答案:C 9.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成立的条件下,自由贸易通过商品相对价格均等化将使各国同质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一致,这一说法被称为()。(2分) A.H-O-S定理; B.相互需求理论; C.产品生命周期说; D.相对优势理论。 .标准答案:A 10. 认为国家间收入的相似性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高的是()。(2分) A.引力模型; B.偏好相似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标准答案:B 11. 以下可用于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2分)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规模经济理论。 .标准答案:D 12.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当企业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国外区位优势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是()。(2分) A.出口贸易; B.非股权技术转让; C.对外直接投资; D.授权国外经营。 .标准答案:C 13. 提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更重要”的经济学家是()。(2分) 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弗里德里西·李斯特; D.保罗·克鲁格曼。 .标准答案:C 14. 关于中心-外围理论,正确的说法是()。(2分) A.“贸易条件恶化论”是该理论的重要立论基础之一;

国际贸易学课程复习题

国际贸易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Trade Diverting Effect)是指在关税同盟成立以前,关税同盟国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成立后,关税同盟国该项产品转为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但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并不一定是世界上该产品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本较前增加,消费开支扩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2.名义关税率 名义关税率又称名义保护率,是和自由贸易状况下相比,征收关税后使货物产品价格的增长比例。总的来说关税的保护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进口税率高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口税的税率越高,对于本国生产同类产品部门的保护程度也就越高,反之其保护程度就低。 3.列昂惕夫悖论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贸易中,各国出口的商品是密集使用本国拥有的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商品是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产品。这一理论与许多国家的贸易模式相吻合。然而,列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对1947年美国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存量和工人数值进行了比较,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之后,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人力资本论、自然资源说、要素密集度逆转论等来解释这一悖论。 4.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即同一产业内的产品,主要是制成品通过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间的双向流动。产业内贸易可以分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5、要素价格均等化 简称H-O-S定理。其主要观点是在均衡的条件下,两国商品贸易的绝对价格和相对价格相等,由于两国具有相同的的生产函数、生产要素同质,因此,两国商品的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相同,两国的国内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必然相同。要素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参考资料

对外贸易: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 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 重。Z=(X+M)|GNP或GDP*100% X为出口总值,M为进口总值 贸易条件:又称变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的总称,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所组成。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采取的方针、措施的总和。 关税的特点:同其他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有的特点是:(1)关税是一种间接关税,(2)关税的课税主体是本国进出口商,客体是进出 境的货物;(3)涉外性。 普遍优惠税: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口工业制成品、半制成品与部分农产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优惠关税待遇。 进口附加税:是指进口国海关对进口商品征收正常的进口税外,再额外加征的进口税。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差价税。 关税的经济效应:是指一国征收关税对其国内价格,贸易条件,生产消费,贸易税收,再分配及福利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即征收关税会引起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和国内价格的变动,从而影响到出口国和进口国在生产、贸易和消费等方面的调整,引起收入的再分配。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特点:灵活性、有效性、隐蔽性、歧视性。16措施: 进口配额限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以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自愿”出口限额、进口许可证制、对外贸易国家垄断、歧视性政府采购、各种国内税、最低限价、海关障碍、外汇管制、预付进口押金、有秩序的销售安排、 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质量认证和合格评定程序、卫生检疫标准、包装和标签标准、计量单位)、绿色贸易壁垒、劳动壁垒、投资贸易壁垒、服务贸易壁垒 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了鼓励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力,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的进口厂商提供的优惠贷款。根据不同的对象、资金使用的不同形式,可分为买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商品倾销:出口国家的出口厂商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以占领国外市场。 倾销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的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反)倾销构成条件: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正常价值和公平价值通常是指出口国或原产地国际的国内市场销售价格 2.这种低价的销售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是指对进口国相同产品的整个产业所造成的损害. 3.倾销与损害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

国际贸易学期末复习

第二章自由贸易理论从体系框架方面加以完善 2.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所谓比较优势理论是指如果其中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出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分工和国际贸易,双方依然可以从中获利。“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择其轻” 第三章贸易保护理论 3.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主张国家采取行政措施,禁止货币输出,同时要保持每一笔交易和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晚期重商主义: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不能多于出售本国商品所获得的货币总额,这样贸易最终贸易总量是顺差,金银总量增加。 ●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 ●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 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认为财富的唯一形态是货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标准。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5.1限制进口的政策措施: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 货物在进口环节由海关征收的税种中,产品税的征收基数是完税价格

非关税壁垒: 1.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分为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 ●绝对配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 度,达到了这个额度后,便不准进口。 ●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 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2.间接限制进口措施—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什么是倾销,哪3个构成要素。什么是补贴。 5.2 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外汇倾销。 5.3出口管制措施:单方面出口管制、多边出口管制。 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7.2 世界贸易组织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宣告成立。 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非歧视原则;关税保护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则;互惠贸易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公平解决争端原则。 缔约双方根据协议相互给予对方的法人或自然人对等的权利和待遇,这体现的是国际贸易互惠待遇原则条约的。 第八章国际贸易术语 重点FOB,CIF,CFR 1.FOB、CIF、CFR都是适用水上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