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价值辩题收集(已校对)

价值辩题收集(已校对)

价值辩题收集(已校对)
价值辩题收集(已校对)

2016山海杯国际辩论邀请赛辩题(8)

1、情比金坚/金比情坚

2、对于个人幸福而言,宗教/科学更重要

3、网购狂欢节是/不是一种好的商业模式

4、好为人师是/不是美德

5、知道越多越像是世界的宠儿/弃儿

6、人懂得坚持/退让更伟大

7、人类越来越坚强/越来越脆弱

8、营救式刑求是/不是可取的手段

2016年赛季黄金联赛辩题(21)

1、苹果公司应该/不应该协助FBI解锁恐怖分子的手机

2、大学生教育应该精英化/平民化

3、辩论娱乐化是辩论之福/祸

4、帝吧翻墙出征是不是网民文明的表现

5、对弱势群体的态度能/不能反映社会文明程度

6、大城市积分入户制度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7、大量IP改编是/不是影视作品创作的瓶颈

8、美是客观存在/主观感受

9、慎独/众更重要

10、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做兼职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11、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重要/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重要

12、道义比利益/利益比道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13、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14、超级英雄的出现对世界而言更是幸福/灾难

15、《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的出台是电视行业的一种进步/退步

16、富有比贫穷/贫穷比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17、科技发展应该/不应该有伦理界限

18、执念使人更清醒/更迷茫

19、改善国家形象,更应该依赖政府/民众

20、应该/不应该提倡实名制捐款

21、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方向不一致,是/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2016华语辩论世界杯辩题(14)

1、辩论活动应不应该走向职业化

2、促进电动汽车销售的关键是提升动力电池的性能/加快充电设施建设

3、拆除封闭式小区围墙,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4、人生之美在于瞬间/永恒

5、媒介素养/媒介伦理对中国网民更重要

6、门当户对是/不是过时的婚姻价值观

7、传播中国形象,内容/渠道更重要

8、伦理是/不是市场的禁区(2015新国辩)

9、网络流行语言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10、人生贵在有成/适意

11、人工智能觉醒后会/不会与人类共存

12、中超联赛的“金元风暴”有利于/不利于中国足球发展

13、媒介融合对传统电视媒体更是机遇/挑战

14、驾考合一/自学直考更有利于培养出合格的汽车驾驶员第六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辩题(22)

1、网络红包让过年更有年味/没有年味

2、生养子女以防老是/不是过时的生育观念

3、恶法非法/恶法亦法

4、成年人更应该看重利弊/对错

5、当今中国,医患矛盾的核心成因是观念问题/制度问题

6、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宁为牛后,无为鸡口

7、传统孝道是财富/传统孝道是包袱

8、从未得到/得而复失更可悲

9、心灵鸡汤有营养/没营养

10、科学是/不是世界的最优解

11、大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

12、奇葩说有助于/无助于推动辩论的发展

13、社交媒体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14、绿色堡垒是/不是正义的

15、高学历女性做全职太太合理/不合理

16、做学问应该是为人之学/为己之学

17、媒体介入对中国司法公正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18、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越来越远

19、知识分子应该坚守学院/走向大众

20、暴力/非暴力手段更有助于遏制极端主义

21、拥有宗教信仰使人更坚强/更脆弱

22、人类越来越需要/不需要宗教

2015年捭阖辩论赛辩题(11)

1、现行的中小学生“减负”政策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2、当今中国一流大学应该着重教学大于研究/研究大于教学

3、法律能/不能解决扶不起的老人问题

4、当今中国产业升级,更应以环境保护倒逼/经济增长带动

5、生养子女防老是/不是过时的生育观

6、全面开放二胎会/不会加剧女性在职场的弱势地位

7、政府官员应该/不应该因为生活作风问题受到行政处分(2014)

8、教育产业化利大于弊/弊大于利(2014)

9、在多元种族国家,提倡多元价值/鼓励同化政策更能促进国家团结(2014)

10、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定价应高于/低于运营成本(2014)

11、语文教材更应该传颂经典/与时俱进(2014)

2015新国辩辩题(15)

1、欢愉/创造是活着的最大意义

2、徒有勇气/智慧更可悲

3、人生在世,重在“我尝试过”/“我没做错”

4、人生追求应以道德成就/建功立业为重

5、求真比向善更重要/向善比求真更重要

6、利己/利他是更好的生存策略

7、富人为富不仁/穷人好吃懒做更糟糕

8、无耻/疯狂更可怕

9、伦理是/不是市场的禁区

10、推动社会制度演进应该/不应该追求强化社会福利

11、社会发展更应以当前群众意愿/国家长远福祉为依归

12、法律应该/不应该与道德脱钩

13、网络舆论让我们的思考更多元/更单一

14、信息碎片化提升/降低当代人的认知水平

15、当代社会更需要冷头脑/热心肠

第五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13)

1、人际交往中,隐忍/坦率更能消解矛盾

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木秀于林,风必助之

3、爱情之美在于瞬间/永恒

4、社会进步主要由精英/大众推动

5、发展中国家进行版权保护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6、宁可做过,不可错过/宁可错过,不可做过

7、为人处事,审时度势/坚守原则更重要

8、韬光养晦/锋芒毕露更是当今中国外交的生存之道

9、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岂能无愧于心,但求尽如人意

10、寒门难出贵子/寒门不难出贵子

11、娱乐化辩论节目是辩论之福/祸

12、城市圈发展更应注重经济发展/文化认同

13、参加亲子真人秀对孩子的成长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2015年黄金联赛(10)

1、大学生炒股值得/不值得鼓励

2、现如今,青年创业更容易/更不易成功

3、专车合法化有利于/不利于出租车行业的良性发展

4、外来文化是/不是本国文化危机的根源

5、创新教育关键在大学/社会

6、应该/不应该对文明间的竞争与淘汰加以干预

7、改善国家形象,更应依赖官方/民众

8、命运共同体,重在价值认同/利益捆绑

9、社会应当/不应当包容讽刺艺术家在其作品中的冒犯

10、礼法合治,法在礼先/礼在法先

2015星辩(8)

1、追求无愧于心/尽如人意更愚蠢

2、情比金坚/金比情坚

3、知难行易/知易行难(1995国辩决赛)

4、真理越辩越明/真理不会越辩越明(1997国辩决赛)

5、美是客观存在/美是主观感受(1999国辩决赛)

6、钱是万恶之源/钱不是万恶之源(2001国辩决赛)

7、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2003国辩决赛)

8、名利/真情是现代人最渴望的追求

第八届CDA辩题(28)

1、人活着最重要的是希望/责任

2、强人政治有利于/不利于国家发展

3、一夫一妻制不是/是最佳的婚姻方式

4、合群重要/不重要

5、阶级固化会让社会更稳定/不稳定

6、动机/效果是评判行为善恶的标准

7、爱让人更坚强/更脆弱

8、对于弱者的怜悯是社会法制进步的阻碍/推动

9、灾难来临,应该奉行强者生存/保护弱者

10、法律与人情相悖/不相悖

11、就业保障/职业保障更能给人安全

12、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无利

13、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14、个人主义适合/不适合二十一世纪

15、现阶段对于医闹现象应以惩处/安抚为主

16、知识扶贫比经济扶贫更重要/经济扶贫比知识扶贫更重要

17、当今中国,治吏比治民更重要/治民比治吏更重要

18、大学生短期支教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19、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20、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市一套房/宁要小城市一套房,不要大城市一张床

21、大众舆论关注司法审判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22、青春贵在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23、求真重于求善/求善重于求真

24、人格比人缘更重要/人缘比人格更重要

25、生命的可悲/可喜之处在于不可重来

26、沉默/愚昧更可怕

27、应患人之不己知/不患人之不己知

28、文化传承需要原汁原味/融入流行

第七届CDA(39)

1.辩论应是一项大众/小众活动

2.时间不可以倒流是人生的幸运/不幸

3.婚前财产公证制度是对婚姻的保护/伤害

4.青春,就要/不能挥霍

5.迟来的正义是/不是正义

6.保护弱者/制约强者更能体现道德的意义

7.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应当/不应当被媒体曝光

8.现代社会君子更应善守不同/善求相同

9.回忆,让人更幸福/痛苦

10.当今中国,精英知识分子更应在体制内/体制外发挥作用

11、战争/和平更能促进科技发展

12.韬光养晦/锋芒毕露是现今社会生存之道

13.人类应/不应该拥有时光机

14.当前中国购买国外电视节目版权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15.“弃婴岛”的设置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16. 媒体呼吁公众对特定报道对象捐款是否值得提倡

17.信仰是理性/感性的结果

18.大学生信用消费应该/不应该被鼓励

19.微博实名制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20.维护公共安全,政府与公众何者作用更大?

21.企业家应该/不应该承担社会改革的责任

22.大数据时代是最好的/最坏的时代

23.明星有/没有义务成为大众道德楷模

24.表露自我情感比收藏自我情感/收藏自我情感比表露自我情感更利于人际交往

25.物资资助比人力资助/人力资助比物资资助更能协助落后国家的发展

26.我们需要/不需要心灵鸡汤

27.当前中国需要/不需要普京式领导人

28.人有能力/没有能力控制欲望

29.无知者无畏/博学者无畏

30.自由贸易/保护贸易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

31.跨文化的了解,语言掌握是/不是关键

32.专利权催化/阻碍人类创新

33.知道的越多,越像是世界的宠儿/孤儿

34.成本透明化能/不能有效遏制房地产暴利

35.成功学可以/不可以帮助我们成功

36.儒家思想能/不能成为转型期中国的价值依托

37.电影发展更应看重艺术价值/商业价值

38、轰轰烈烈/平平淡淡才是人生

39.美貌是福/是祸

【共189道辩题】

来源于贴吧的辩题

辩题来源贴吧

1、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

正:他经过不断努力

反:他本身就是白天鹅

2、环境文化重在卫生打扫和保持/行为养成和坚持

3、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社会掌握

4、成事在人/成事在天

5、内涵比颜值重要/颜值比内涵重要

6、校企合作弊大于利/利大于弊

7、笑比哭难看/哭比笑难看

8、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

9、古装剧该不该还原服装

10、中学生升学应以个人看法/就业市场决定升学方向

11、女人是不是美丽的象征

12、成绩比能力重要/能力比成绩重要

13、合作比竞争/竞争比合作更有利于个人发展

14、做大河的小鱼/做小河的大鱼

15、传统文化/网络文学更能推进文学发展

16、与谁同行比去向何方更重要/去向何方比与谁同行更重要

17、最聪明的人/全知者最危险

18、娶老婆选林黛玉/薛宝钗

19、大学生毕业应先考研/就业

20、现代人应该以仁为主/以智为主

21、完美的爱情需要/不需要争执

22、爱是铠甲/爱是软肋

23、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24、善有善报/善未必有善报

25、爱情更在乎天长地久/曾经拥有

26、成年人应该看重利弊/对错

27、拿起来难/放下来难

28、传统文化是/不是民族包袱

29、约会时应该/不应该AA制

30、大学生应该注重职业规划/收入

31、发掘人才需要考试/不需要考试

32、食品安全主要靠政府监管/企业自律

33、通才/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34、中学生校服应不应该个性化

35、神一样的对手比猪一样的队友/猪一样的队友比神一样的对手更可怕

36、网络语言流行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37、街亭失守,错在马谡/错在孔明

38、旁观者清/旁观者不清

39、爱情是柴米油盐/诗和远方

39、善行/善心是真善

40、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41、大学生应不应该整容

42、行善应该高调/低调

43、吆喝该不该存在

44、文凭重要/能力重要

45、人类需不需要时光机

46、有钱是否会幸福

47、真正的爱情一定/不一定会天长地久

48、女汉子/萌妹子更受欢迎

49、保护弱者是/不是社会的倒退

50、大学生就业是大城床/小城房

51、在人生的道路上,主要靠奋斗/机遇

52、啃老族的出现主要怪父母/自己

53、高考激励是否需要雷人标语

54、礼让应不应该分界线

55、孙悟空/唐僧选哪个做你的朋友

56、女生应不应该主动追男生

57、爱情需不需要考验

58、中学生是否可以谈恋爱

59、清明节祭扫应该传承传统/创新

60、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孩子

61、事业比待遇更能留住人/待遇比事业更能留住人

62、不破不立/不立不破

63、老师课上应该/不应该少说话

64、在校中学生参加课余劳动是否有利于成才

65、学生上课睡觉老师是否应该叫醒

66、电子书能否在将来取代纸质书籍

67、青年改变社会/社会改变青年

68、道不同不相为谋/可以为谋

69、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70、高中生把手机带进教室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71、助学贷款可以理解/不能原谅

72、生存/尊严更重要

73、相爱容易相处难/相处容易相爱难

74、优秀的学习成绩是不是成功大学生的必要条件

75、哆啦A梦是损友/益友

76、大学社团应该定向发展还是自由发展

77、初恋时懂不懂爱情

78、虎爸狼妈式教育是否有利于孩子成长

79、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应不应该被曝光

80、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81、新闻报道保护当事人隐私比告知公众真相更重要/告知公众真相比保护当事人隐私更重要

82、农民工适合留守城市还是回乡

83、人类今天应不应该限制人工智能的发展

84、科技越发展,人越有/没有安全感

85、跳槽有利于/不利于人才发挥作用

86、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拘小节

87、家长应不应该给高中生一定的执事权

88、人更应该放眼未来/回顾过去

89、企业发展开源/节流更重要

90、你支持穷养儿还是富养儿

正:穷养反:富养

91、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香自本性出

92、以暴制暴是不是正义

93、演员成就剧本/剧本成就演员

94、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95、功夫不负有心人/功夫也负有心人

96、舍友应该亲密有间/亲密无间

97、宁折不曲/能屈能伸方显英雄本色

98、人生因自信而美丽/人生因美丽而自信

99、“我是为你好”是否为道德绑架

100、大都市发展应该/不应该鼓励私人买车

10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更可贵

102、当今大学生创业难主要是社会原因/个人原因103、性教育是科学教育/道德教育

104、垃圾分类在于大手牵小手/小手牵小手

105、企业用人以才/以德为先

106、没有爱情的大学是否完美

107、睡不着/起不来更痛苦

108、沉默/舆论更可怕

109、是否看好房地产未来的形式

110、选对好老师/选对学校更重要111、人们是大自然的保护者/破坏者【共111道辩题】

【共收集300道辩题】

比较性辩题

比较性辩题 比较型辩题的标准制定标准的制定,可以使比较型辩题简化,其原因就是比较型辩题中有两个变量。你把其中一个变量去掉,单说另一个变量,这样就是停住一方看另一方。虽然有时候可能会比较有力,但终究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因为两个变量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根本就不存在一方变而另一方不变的情况。这样根本就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标准实际上是把两个变量变成了一个变量,只要你能达到这个标准,那我就说你怎么着了。只有一个变量在变化,比两个变量要容易把握得多。 一般来说,在制定标准的时候,都要考虑到辩题中的主体。比如说我们要去辩“大学生打工的利弊”,那我们就要考虑打工对大学生的利弊影响;要辩“大学生学习重要还是实践重要”,那就要看学习与实践能对大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他的比较型辩题,大家也可以作一个类似的考虑,每个比较型的辩题,都会有一定的主体存在。在这样的辩题中,如果能够抛开要进行比较的两个项,而抓住辩题的主体来考虑问题,那标准制定就容易多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主体的需求。再拿那个大学生打工利弊的辩题来作例子,一个人到大学里,他的目标是什么注意,这里的目标不是说你要来做什么,而是在你大学毕业之后,你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了解清楚了主体的需求,我们可以再把大学生目前能得到的打工工作给作一下分类,看看这些类别中,有哪些工作是可以帮助大学生

达到自己的目标的,有哪些工作是无法帮助甚至拖累大学生达到目标的。不要怕麻烦,一个东西如果全部都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己的目标,那十有八九是商家在忽悠人。对打工的工作进行了分类,一类一类地考虑,这样就可以把对大学生的利弊都看得清清楚楚,不仅有利于自己解析题目,还有利于了解对方的立场。 好,下面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大学生打工利弊的标准是:打工能不能帮助大学生完成自己的大学目标。这样一个标准,应该是十分客观的。但现在是要辩论,必须让标准对自己有利一些。要注意,如果要修改标准的话,尽量不要修改标准本身,只是对其中的措词含义进行修改。比如说大学的目标,这是个没有定论的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对方提出大学目标的时候,你可以不赞成,而提出自己认为的目标。但是要注意,标准一定要足够客观,这样才能让观众和评委信服。

辩论技巧:比较性辩题的比较标准

辩论技巧:比较性辩题的比较标准 一般情况下,对于初学辩论者而言,大家会采用的手法是优缺点罗列或关键点的罗列。例如,说甲比乙好时,指出甲的四个优点,指出乙的两个优点,进而显示甲的优点比乙多。但是,实际上,点的个数无法比较。两个优点没准可以细分,细分成五个小点。至于关键点罗列,例如说甲比乙重要,则有人会指出没有甲就活不下去、没有乙还能苟延残喘,进而论证甲比乙重要。如果真的能构建这样的情况,倒也未尝不可。但是这种情况很难出现。因为,列入辩题的比较双方往往不会出现一个可有可无、一个必不可少的情况,毕竟出题人的智商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正常的。 那么,排除以上两种最容易想到的比较方法外,个人认为,还有两种是可以试着使用的比较方法。 第一,利用普遍接受的比较尺度。例如,心理学中有马斯洛层次理论,这就是一个比较尺度,将不同事物对人们的重要程度和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划分了等级与层次。那么,如果一个东西可以带给人们第一层次的需求,而另一个东西不仅可以部分满足第一层次、还能部分满足第二层次的需求,那么就可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更好。在这里,我们将辩题中比较的双方,转化成了人们需求层次的比较;而至于为什么自我实现比温饱安全处于更高的层次,这个,我们就可以不用论证了,因为这是心理学中普遍公认的结论。 第二,将比较细分。具体说来,有两种不同的细分。 其一,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例如,在求助版有人提出了一个辩题,“高校产业化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时,如果觉得不方便直接比较,那么可以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即所谓的利弊是对谁而言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分出三个层面,一是对高校自身而言,二是对高校的服务对象——学生而言,三是对那些与高校不存在直接联系、只存在间接联系的社会发展而言。细分之后的一个好处,就是在于比较容易找到至关重要的点。例如,正方可以说,对高校而言,产业化后虽然短期内元气大伤,但终究能活下去;而不产业化,以现在的发展趋势,高校最终会走上绝路......。这样就可以论证对高校自身而言,产业化利大于弊。反方亦然,其它两点也可以此类推。如果不进行这样的细分,恐怕我们很难泛泛地找出这种比较点。 其二,对比较内容进行细分。例如,楼主提到的“男人/女人更有本事”这样的辩题,比较内容是人们的本事。直接比较不好比的话,我们就可以细分,分为事业和家庭。先论证在事业上,男人还是女人更有本事;再论证家庭中,男人还是女人更有本事。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还是对比较内容进行细分,细分之后,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着楼主困惑的问题,即如何比较。但是从辩论技巧的角度来讲,细分之后存在着两点好处。其一,可以便于使用一些绝对性的判断。我们知道,很多事情,对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而言,难以判断其对错好坏;但是,如果细化到某一个特定群体,可能就比较容易判断一件事情该不该做、是利大还是弊大了。其二,可以便于划分战场、攻守皆宜。例如,关于男人/女人更有本事,反方可以守住家庭这半壁江山,然后跟正方去争在事业层面女人是否比男人更有本事。这样一来,反方就算在事业战场上没有争过正方,那也不过是打个平手而已,因为自己毕竟还有半块阵地。而一般的初学者,往往会被对方牵着走,即对方攻击哪里、自己就防御哪里,忘了围魏救赵的手段。当对方进攻“在事业层面女人也比男人更有本事”时,能不仅想到反驳,更能想到进攻家庭层面、指出“在家庭层面女人未必就比男人更有本事”,这样的辩手已经可以算是老手了,在校内赛或新生赛中不常见。 此外,关于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的细分,除了需要注意如何细分有利于自己的攻防外,还需要注意细分的方法是否足够合理。一般说来,细分的层面不应太多,以二至四个层面为宜,太多了则全场比赛会很零散,自己也容易首尾不能兼顾。而且,不同层面之间要尽可能

辩论赛中常见的十四个逻辑问题讲解

辩论赛中常见的十四个逻辑问题(作者:罗斌学长)2013年05月27日12:23:12 一、强加因果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这种错误往往很具迷惑性,许多辩手场上反应不过来。 前几年很热门的一本书叫《货币战争》,里面有这样的描述“林肯总统表面上看是被南方暗杀,实际上他是在签署了XX金融协议X天后被杀害的...肯尼迪总统遇刺前签署了XX金融协议,试图打击大财团利益....里根总统在签署XX金融协议后,旋即遇刺....”这些煽动性的描述让许多读者自行联想,从而脑补出“美国金融集团控制了美国政坛,如果总统试图限制他们的利益,那么他们连总统都敢杀掉”这个结论。 这就是犯了“把前后联系偷换成因果联系”的错误。 打个比方,我每次考砸前都会吃早饭,但我不能说“我因为吃了早饭所以考砸了”。同样的,美国总统每年都会签署无数的文件,不能把遇刺总统都签署过金融相关文件就得出“总统遇刺和金融文件”有关。这里打个比方,宋鸿兵试图以总统遇刺前都签署过金融协议来论证相关性,但每个总统遇刺当天都会吃早饭,难道能证明总统遇刺是因为吃了早饭么?显然不能。何况,林肯、肯尼迪、里根等人的遇刺,显然和金融体系不直接相关。 一般情况下,因果联系都有前后联系,但前后联系不一定有因果联系。 二、倒果为因 个人认为,如果要挑选一本最重要的必读书给辩手,那非《统计陷阱》莫属。这本书里面的逻辑讲解和案例分析既生动有趣,又严谨科学,我看了5遍,每遍都能学到很多。 里面提到了一个案例:美国某州的麻风病患者全国最多、比例全国最高,因此许多人得出结论“这个州的气候一定是很容易得麻风病。” 但其实恰好相反,这个州的气候是全国最有利于麻风病患者治愈的,所以全国的麻风病患者都会来这里治疗,所以这个州的麻风病患者才全国最多、比例全国最高。 前几天的热门状态也是一个道理:“二战时,盟军请了一位科学家来研究该加强飞机哪块机身的防护。这位科学家统计了飞机的中弹区域分布图,发现机翼是

比较型辩题的打法

比较型辩题的打法 第一种,标准法 提出一个强大的、令人信服的比较标准,在这一标准下,谁更重要一目了然、显而易见。 第二种,关系法 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论证其中一方起主导作用。记得提到这一点的时候,你一般会听辩手说,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比较谁更重要,要看谁是主要矛盾,起主导作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我敢打包票,这句话已经在上万场辩论赛中出现过了。 从这个思路走的话,你会听到很多诸如此类的词——决定,主导,核心,根源,根本,本质,目的……” 例子: 正方:思想革新源于技术革新,需要技术革新的检验和支持。反方: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正确思想的引导。 在这个战场双方的战略意图已经一览无余,都是想从双方的关系入手、一口吃掉对方,都是想证明自己才是起决定作用 ——决定了对方的“流程、流量、流向和流速”。 双方是在互相包辩题 关系法的一个变体是“取舍法”,即故意把比较的双方居于绝对矛盾的状态,你必须作出取一舍一的抉择,而此时此刻的最终取舍就反映了你心中的价值排序。 比如“坚持理想和坚持现实谁更重要”的时候,主打的就是“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你选择哪一个”。 第三种,置换法 就是把要比较的两个概念转换成两个新概念,而两个新概念谁更重要是一目了然、显而易见的。 这就好像,如果要论证A比B更重要,把A转换成C+,把B转换成C-。或者把A转换成C,把B转换成D,而C又是明显重于D的。 举一个例子。愚公移山更好,还是愚公搬家更好——如果把愚公移山转换成面对困难,愚公搬家转换成逃避困难,则愚公移山肯定优于愚公搬家。 如果把愚公移山转换成直接但低效的办法,愚公搬家转换成变通却高效的办法,则寓公搬家肯定优于愚公移山。 第四种,打平法 就是在所有对方优势的战场力求和对手打平,然后在我方开辟的主战场一举胜出。简言之就是—— 你有的优点我也有,你没有的我更有!“为什么是打平,而不是打赢呢” 本来就是对方的优势战场,能打成旗鼓相当已经很不错了,你还想赢就算能赢,论证难度有多大,要耗掉多少时间精力等你好不容易赢了,还有时间展开自己的主战场吗” 而如果不展开自己的主战场,我们的核心观点又如何有效地传递给观众呢 例子:现代社会更需要比尔还是保尔:也是用不断的“打平”—— 比尔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可保尔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啊! 比尔有了革命性的创新,可保尔也写出了第一部无产阶级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不是革命性的创举吗 通过各种打平堵住对方的进攻之后,才是那句“从本质上看……” 理论应用:比赛的木桶理论,正方常用的表述就是“比较谁更重要——根本无法论证今天的辩题,因为双方都是重要的,就像左手和右手,男人和女人,所以我们要看的——”要

比较性辩题常用的比较标准

这些都是我做辩手的时候通过搜索,查资料,问前辈等等整理出来的,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首先,百般变化,树上开花也是万变不离其宗。比较性辩题的五种比较方法都有:边际法(比增量)、归零法(比存量)、关系法、矛盾法、关键因素法。就我所知,这也是目前为止,辩论赛(甚至论文中)出现过的仅有的5种方法。 ----------------------------------------------------------------以下是正文 ---------------------------------------------------------- 一般情况下, 对于初学辩论者而言,大家会采用的手法是优缺点罗列或关键点的罗列。例如,说甲比乙好时,指出甲的四个优点,指出乙的两个优点,进而显示甲的优点比乙多。但是,实际上,点的个数无法比较。两个优点没准可以细分,细分成五个小点。至于关键点罗列,例如说甲比乙重要,则有人会指出没有甲就活不下去、没有乙还能苟延残喘,进而论证甲比乙重要。如果真的能构建这样的情况,倒也未尝不可。但是这种情况很难出现。因为,列入辩题的比较双方往往不会出现一个可有可无、一个必不可少的情况,毕竟出题人的智商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正常的。 那么,排除以上两种最容易想到的比较方法外,个人认为,还有两种是可以试着使用的比较方法。 第一,利用普遍接受的比较尺度。例如,心理学中有马斯洛层次理论,这就是一个比较尺度,将不同事物对人们的重要程度和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划分了等级与层次。那么,如果一个东西可以带给人们第一层次的需求,而另一个东西不仅可以部分满足第一层次、还能部分满足第二层次的需求,那么就可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更好。在这里,我们将辩题中比较的双方,转化成了人们需求层次的比较;而至于为什么自我实现比温饱安全处于更高的层次,这个,我们就可以不用论证了,因为这是心理学中普遍公认的结论。 第二,将比较细分。具体说来,有两种不同的细分。 其一,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例如,在求助版有人提出了一个辩题,“高校产业化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时,如果觉得不方便直接比较,那么可以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即所谓的利弊是对谁而言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分出三个层面,一是对高校自身而言,二是对高校的服务对象——学生而言,三是对那些与高校不存在直接联系、只存在间接联系的社会发展而言。细分之后的一个好处,就是在于比较容易找到至关重要的点。例如,正方可以说,对高校而言,产业化后虽然短期内元气大伤,但终究能活下去;而不产业化,以现在的发展趋势,高校最终会走上绝路......。这样就可以论证对高校自身而言,产业化利大于弊。反方亦然,其它两点也可以此类推。如果不进行这样的细分,恐怕我们很难泛泛地找出这种比较点。 其二,对比较内容进行细分。例如,楼主提到的“男人/女人更有本事”这样的辩题,比较内容是人们的本事。直接比较不好比的话,我们就可以细分,分为事业和家庭。先论证在事业上,男人还是女人更有本事;再论证家庭中,男人还是女人更有本事。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还是对比较内容进行细分,细分之后,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着楼主困惑的问题,即如何比较。但是从辩论技巧的角度来讲,细分之后存在着两点好处。其一,可以便于使用一些绝对性的判断。我们知道,很多事情,

辩论基本概念

辩论基本概念.txt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很多基础性的东西,一定要多花时间弄懂。网上的资料一抓一大堆,做好基本功,再去研究哪些看起来好玩的辩词。 一,什么是辩论? 答: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包括辩驳和立论两个环节; 二,辩论三要素? 答:1.辩论中存在着持不同意见的双方或多方。有不同意见的双方或多方存在才能实现思想交锋。一个人不可能自己同自己辩论,一个人头脑中几种方案或做法的权衡和比较,那是思考或思辨而不是辩论。 2.辩论必须针对同事事物或同一问题,即存在着同一论题。如果各方谈论的论题不同,就不能实现有意义的辩论。例如,一个人说“法律是有阶级性的”,一个人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由于两人所认识的对象不同,因此两个观点不能构成辩论。只有当一个人说“法律是有阶级性的”,另一个人说“法律是没有阶级性的”这样两个判断才构成辩论。因为这两个判断所认识的对象相同,又是相互对立的思想,而这两个判断至多只能有一个为真,不可能都真。这样就有了谁是谁非的问题,就必然要引起辩论。 3.辩论的诸方有或多或少的共同认识或共同承认的前提,如思维的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以及正确推理的方法等,以及如社会公理、科学规律等是非真伪标准和价值取向。没有这些共同承认的东西,辩论只会是一场混战,不可能得出结论。总之,辩论诸方有共同的话题,而又有不同意见。从哲学观点看,辩论的诸方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三,辩论(双边本质)的特点,与思辩(个人本质),议(讨)论(单边本质),谈判(双边本质)的区别? 答:1.辩论人员的双边性。辩论是双边活动,而且最少两人参加,单一方面只能是议(讨)论而已;一个人对 头脑的几方案做权衡和比较,那是思考或思辩;

利弊比较型辩题的标准确定

我觉得既然说大于那就是要肯定对方的利,但是弊更多,但这个多和少的标准是啥不好确定,下面是我从网上找的关于利弊型标准找到的资料 利弊比较型辩题的标准,是很多辩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一件事情。我打过的和评过的所有这类比赛,双方几乎都会说,我们的标准是blablabla,请问对方的标准是什么?然后当对方回答了之后,就没有然后了···而当我尝试用非辩论的角度去看时,我常常觉得你们都在说些什么啊!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上面说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借这个问题谈一谈我对标准的理解吧。一、为什么要有标准 利弊比较型辩题,通常以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样的句式来描述。这个描述方式中的大于,大概是我们小学数学就学习过的一个词,我们可以轻易地比较出两个实数的大小,比如5>3, 3.4>-1等等。但是对于利弊,怎么进行量化比较呢?称一下多少斤?还是量一下多少米?显然不现实。于是,到底怎么来比较大小呢? 在中学关于求a,b两个变量的大小关系时,有这样一种常用方法: 求a-b的正负,若a-b为正,则a>b,若a-b为负,则a

黄执中四类辩题划分和其中三类打法

黄执中四类辩题划分和其中三类打法

四类辩题 一、判断性辩题(判断争议,定义) 用你的定义可以论证辩题符合你的辞方(这个词语音是这样,大意大概是说法吧),这是废话。因为用你的定义都不能论证辩题符合你的辞方,这代表你的智商基本上很危险。那同样的用对方的定义可以论证辩题符合对方的辞方。 关键在于为什么这个定义要要用我的方向来解释。你是汉语大辞典,我是某某流派的的诠释,谁高谁低不是比资料,而是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世界,我们怎么带大家去理解这一点。也许我陈述之后你不同意说河莉秀是在比较可怜,我愿意承认让河莉秀个人的判断或者她愿意承受认知来认知河莉秀的性别。也许我们陈述完之后有另一种说法说不对,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是狗,我们该怎么称呼他?汪!不是吧。 每个辩题本身是一个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本。如果我们的界定一模一样,就不用讨论。(这是93年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赛辩题人性本善vs本恶,经典比赛)一定是我们一个或者几个点不一样,才会让我们彼此立场不一样。荆轲是不是英雄比较简单,因为只有一个变量,而人性本善本恶讨论就多了。

例一,日本新式拉面。(丰富与污染,套用网络语言丰富还是污染了我们的语言) 日本有一种食品叫拉面,之前日本经济不景气,于是年轻人跑来摆拉面摊。年轻人有创意又勇于尝试。传统的日本拉面由汤底,叉烧,面,笋干组成。来摆摊的年轻人也许之前是法国菜的厨师来个创意,拿掉笋干,用西式的生菜淋沙拉酱,年轻人不太喜欢太油腻的,做出沙拉拉面。不错哦,新式拉面丰富了我们的拉面。另外一个是做中餐的,传统日本拉面用鸡骨或者猪骨汤,我们用中式熬高汤的方法配这个面。也不错,味道不一样,新式拉面丰富了我们的拉面。不是要叉烧么,也许我是做广东菜的,我用广东菜的叉烧代替日本叉烧,这两种叉烧不一样。于是日本的老师傅觉得不太对劲,如果这些都叫拉面,这不是新式拉面丰富了我们的拉面,而是这个世界就没有拉面了。这是什么意思?你想想看,如果有一个人端出来一碗拉面说这是新式拉面,无汤拉面。我一直认为拉面喝汤没意思,我希望大家享受面的味道,于是面拌上酱吃,这叫热干面。这不叫拉面,如果这都叫拉面,这世界上就没有拉面了。于是另外一个人跑过来说面总用一种我觉得不好,可以用刀来削,。这叫刀削面,这不叫新式拉面。如果这都是丰富了我们的拉面就没有拉面了。每一样都能自称其为拉面,那拉面是

怎样分析辩论赛的辩题

怎样分析辩论赛的辩题 论不仅是在辩论比赛时才显得重要,其实日常生活里,提高自己的辩论能力对于拓展自身人脉等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分析辩论赛辩题?下面为你整理怎样分析辩题,希望能帮到你。 审题的技巧 审题的目的是弄清辩题的含义,认识辩题对双方的利弊,把握双方争辩的焦点,以便确立对自已有利的论点和策略。为此,双方应对辩题进行全面、深人、透彻地审视、分析和研究。具体说来,审题可运用以下方法和技巧。 (1)分析题型把握基调 任何一个辩题都包含着特定的论争范围。审题首先要从宏观上分析了解辩题涵盖的领域及与之相关的诸多因素,认识辩题类型、色彩,明析辩题的利弊难易之点,把握双方可能交火的战场等问题,做到知己知彼。需要剖析的内容有: ①析辩题类型。就是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分析辩题性质,弄清其特点。通常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从性质上看,辩题分为三类:一是价值性命题,即辩论某件事情是否较好;二是事实性命题,即辩论某件事是否真实;三是政策性命题,即辩论某事该不该做。从辩题内部的逻辑关系来看,又可分三种形式:一是从属型,即辩题提出的两

种事物彼此是从属关系;二是条件型,即辩题提出一类事物是另一类事物出现的前提;三是比较型,即对同时出现的两种事物比较其优劣。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辩题必然导致辩论方向、逻辑要求、立论角度、论证方24 式、引用论据有所不同。因此,分析辩题首先要为其“定性’ 看它属于哪类性质的辩题;而后为其“定位”,看它包含着哪一类逻辑关系。比如,剖析辩题“大学毕业生当基层军官是大村小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价值性命题,是讨论这件事情好不好的问题,我们应从不同价值观念人手展开探讨和论争;从辩题的逻辑关系看,这个肯定判断句属于从属型命题,我们应着力探讨两者之间的从属关系是否成立,掌握了辩题的属性便可由此引申,进一步探讨立论的方向。 ②看辩题倾向。即分析辩题所包含的理性意义是否与社会的普遍看法、时代思想倾向合拍。一般说来,辩题含义与社会思想倾向相一致的一方,会占有客观优势,辩论起来顺理成章.易于造成有利态势。相反,当所持观点与现时情况不符,或与之所涉及的政策条文相悖,或明显的涓极片面时,该方就会处于不利地位,维护这样的论点困难较大。比如,辩题:“中学生异性交往利大于弊”,正方观点明显与社会观念和现实情况相背离,论证起来必然如同为一个垂死者打针输血,要把他救活,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持背时、背向观点的一方必须别出心裁,或在立论角度,或在背景材料上,精心谋划,找出“理”来,才有可能胜算。 ③察辩题色彩。就是分析辩题的感情色彩与语境人情、辩场情

比较型辩题

一般情况下,对于初学辩论者而言,大家会采用的手法是优缺点罗列或关键点的罗列。例如,说甲比乙好时,指出甲的四个优点,指出乙的两个优点,进而显示甲的优点比乙多。但是,实际上,点的个数无法比较。两个优点没准可以细分,细分成五个小点。至于关键点罗列,例如说甲比乙重要,则有人会指出没有甲就活不下去、没有乙还能苟延残喘,进而论证甲比乙重要。如果真的能构建这样的情况,倒也未尝不可。但是这种情况很难出现。因为,列入辩题的比较双方往往不会出现一个可有可无、一个必不可少的情况,毕竟出题人的智商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正常的。 那么,排除以上两种最容易想到的比较方法外,个人认为,还有两种是可以试着使用的比较方法。 第一,利用普遍接受的比较尺度。例如,心理学中有马斯洛层次理论,这就是一个比较尺度,将不同事物对人们的重要程度和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划分了等级与层次。那么,如果一个东西可以带给人们第一层次的需求,而另一个东西不仅可以部分满足第一层次、还能部分满足第二层次的需求,那么就可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更好。在这里,我们将辩题中比较的双方,转化成了人们需求层次的比较;而至于为什么自我实现比温饱安全处于更高的层次,这个,我们就可以不用论证了,因为这是心理学中普遍公认的结论。 第二,将比较细分。具体说来,有两种不同的细分。其一,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例如,在求助版有人提出了一个辩题,“高校产业化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时,如果觉得不方便直接比较,那么可以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即所谓的利弊是对谁而言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分出三个层面,一是对高校自身而言,二是对高校的服务对象——学生而言,三是对那些与高校不存在直接联系、只存在间接联系的社会发展而言。细分之后的一个好处,就是在于比较容易找到至关重要的点。例如,正方可以说,对高校而言,产业化后虽然短期内元气大伤,但终究能活下去;而不产业化,以现在的发展趋势,高校最终会走上绝路。这样就可以论证对高校自身而言,产业化利大于弊。反 方亦然,其它两点也可以此类推。如果不进行这样的细分,恐怕我们很难泛泛地找出这种比较点。 其二,对比较内容进行细分。例如,楼主提到的“男人/女人更有本事”这样的辩题,比较内容是人们的本事。直接比较不好比的话,我们就可以细分,分为事业和家庭。先论证在事业上,男人还是女人更有本事;再论证家庭中,男人还是女人更有本事。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还是对比较内容进行细分,细分之后,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着楼主困惑的问题,即如何比较。但是从辩论技巧的角度来讲,细分之后存在着两点好处。其一,可以便于使用一些绝对性的判断。我们知道,很多事情,对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而言,难以判断其对错好坏;但是,如果细化到某一个特定群体,可能就比较容易判断一件事情该不该做、是利大还是弊大了。其二,可以便于划分战场、攻守皆宜。例如,关于男人/女人更有本事,反方可以守住家庭这半壁江山,然后跟正方去争在事业层面女人是否比男人更有本事。这样一来,反方就算在事业战场上没有争过正方,那也不过是打个平手而已,因为自己毕竟还有半块阵地。而一般的初学者,往往会被对方牵

比较型辩题的标准制定

比较型辩题的标准制定 比较性辩题的标准是怎么的制定?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一些制定标准的简单方法吧。 比较型辩题的标准制定 标准的制定,可以使比较型辩题简化,其原因就是比较型辩题中有两个变量。你把其中一个变量去掉,单说另一个变量,这样就是停住一方看另一方。虽然有时候可能会比较有力,但终究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因为两个变量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根本就不存在一方变而另一方不变的情况。这样根本就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 标准实际上是把两个变量变成了一个变量,只要你能达到这个标准,那我就说你怎么着了。只有一个变量在变化,比两个变量要容易把握得多。 一般来说,在制定标准的时候,都要考虑到辩题中的主体。比如说我们要去辩大学生打工的利弊,那我们就要考虑打工对大学生的利弊影响;要辩大学生学习重要还是实践重要,那就要看学习与实践能对大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他的比较型辩

题,大家也可以作一个类似的考虑,每个比较型的辩题,都会有一定的主体存在。在这样的辩题中,如果能够抛开要进行比较的两个项,而抓住辩题的主体来考虑问题,那标准制定就容易多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主体的需求。再拿那个大学生打工利弊的辩题来作例子,一个人到大学里,他的目标是什么?注意,这里的目标不是说你要来做什么,而是在你大学毕业之后,你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了解清楚了主体的需求,我们可以再把大学生目前能得到的打工工作给作一下分类,看看这些类别中,有哪些工作是可以帮助大学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有哪些工作是无法帮助甚至拖累大学生达到目标的。不要怕麻烦,一个东西如果全部都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己的目标,那十有八九是商家在忽悠人。对打工的工作进行了分类,一类一类地考虑,这样就可以把对大学生的利弊都看得清清楚楚,不仅有利于自己解析题目,还有利于了解对方的立场。 好,下面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大学生打工利弊的标准是: 打工能不能帮助大学生完成自己的大学目标。 这样一个标准,应该是十分客观的。但现在是要辩论,必须让标准对自己有利一些。要注意,如果要修改标准的话,尽量不要修改标准本身,只是对其中的措词含义进行修改。比如说大学

辩论技巧:比较性辩题的比较标准78691

辩论技巧:比较性辩题的比较标准 这些都是我做辩手的时候通过搜索,查资料,问前辈等等整理出来的,希望对后人能有帮助啊~~ ----------all by 未晞 一般情况下,对于初学辩论者而言,大家会采用的手法是优缺点罗列或关键点的罗列。例如,说甲比乙好时,指出甲的四个优点,指出乙的两个优点,进而显示甲的优点比乙多。但是,实际上,点的个数无法比较。两个优点没准可以细分,细分成五个小点。至于关键点罗列,例如说甲比乙重要,则有人会指出没有甲就活不下去、没有乙还能苟延残喘,进而论证甲比乙重要。如果真的能构建这样的情况,倒也未尝不可。但是这种情况很难出现。因为,列入辩题的比较双方往往不会出现一个可有可无、一个必不可少的情况,毕竟出题人的智商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正常的。 那么,排除以上两种最容易想到的比较方法外,个人认为,还有两种是可以试着使用的比较方法。 第一,利用普遍接受的比较尺度。例如,心理学中有马斯洛层次理论,这就是一个比较尺度,将不同事物对人们的重要程度和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划分了等级与层次。那么,如果一个东西可以带给人们第一层次的需求,而另一个东西不仅可以部分满足第一层次、还能部分满足第二层次的需求,那么就可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更好。在这里,我们将辩题中比较的双方,转化成了人们需求层次的比较;而至于为什么自我实现比温饱安全处于更高的层次,这个,我们就可以不用论证了,因为这是心理学中普遍公认的结论。 第二,将比较细分。具体说来,有两种不同的细分。 其一,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例如,在求助版有人提出了一个辩题,“高校产业化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时,如果觉得不方便直接比较,那么可以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即所谓的利弊是对谁而言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分出三个层面,一是对高校自身而言,二是对高校的服务对象——学生而言,三是对那些与高校不存在直接联系、只存在间接联系的社会发展而言。细分之后的一个好处,就是在于比较容易找到至关重要的点。例如,正方可以说,对高校而言,产业化后虽然短期内元气大伤,但终究能活下去;而不产业化,以现在的发展趋势,高校最终会走上绝路......。这样就可以论证对高校自身而言,产业化利大于弊。反方亦然,其它两点也可以此类推。如果不进行这样的细分,恐怕我们很难泛泛地找出这种比较点。 其二,对比较内容进行细分。例如,楼主提到的“男人/女人更有本事”这样的辩题,比较内容是人们的本事。直接比较不好比的话,我们就可以细分,分为事业和家庭。先论证在事业上,男人还是女人更有本事;再论证家庭中,男人还是女人更有本事。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还是对比较内容进行细分,细分之后,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着楼主困惑的问题,即如何比较。但是从辩论技巧的角度来讲,细分之后存在着两点好处。其一,可以便于使用一些绝对性的判断。我们知道,很多事情,对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而言,难以判断其对错好坏;但是,如果细化到某一个特定群体,可能就比较容易判断一件事情该不该做、是利大还是弊大了。其二,可以便于划分战场、攻守皆宜。例如,关于男人/女人更有本事,反方可以守住家庭这半壁江山,然后跟正方去争在事业层面女人是否比男人更有本事。这样一来,反方就算在事业战场上没有争过正方,那也不过是打个平手而已,因为自己毕竟还有半块阵地。而一般的初学者,往往会被对方牵着走,即对方攻击哪里、自己就防御哪里,忘了围魏救赵的手段。当对方进攻“在事业层面女人也比男人更有本事”时,能不仅想到反驳,更能想到进攻家庭层面、指出“在家庭层面女人未必就比男人更有本事”,这样的辩手已经可以算是老手了,在校内赛或新生赛中不常见。

比较性辩题常用的比较标准

比较性辩题常用的比较标准 这些都是我做辩手的时候通过搜索,查资料,问前辈等等整理出来的,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首先,百般变化,树上开花也是万变不离其宗。比较性辩题的五种比较方法都有:边际法(比增量)、归零法(比存量)、关系法、矛盾法、关键因素法。就我所知,这也是目前为止,辩论赛(甚至论文中)出现过的仅有的5种方法。 ----------------------------------------------------------------以下是正文 ---------------------------------------------------------- 一般情况下, 对于初学辩论者而言,大家会采用的手法是优缺点罗列或关键点的罗列。例如,说甲比乙好时,指出甲的四个优点,指出乙的两个优点,进而显示甲的优点比乙多。但是,实际上,点的个数无法比较。两个优点没准可以细分,细分成五个小点。至于关键点罗列,例如说甲比乙重要,则有人会指出没有甲就活不下去、没有乙还能苟延残喘,进而论证甲比乙重要。如果真的能构建这样的情况,倒也未尝不可。但是这种情况很难出现。因为,列入辩题的比较双方往往不会出现一个可有可无、一个必不可少的情况,毕竟出题人的智商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正常的。 那么,排除以上两种最容易想到的比较方法外,个人认为,还有两种是可以试着使用的比较方法。 第一,利用普遍接受的比较尺度。例如,心理学中有马斯洛层次理论,这就是一个比较尺度,将不同事物对人们的重要程度和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划分了等级与层次。那么,如果一个东西可以带给人们第一层次的需求,而另一个东西不仅可以部

分满足第一层次、还能部分满足第二层次的需求,那么就可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更好。在这里,我们将辩题中比较的双方,转化成了人们需求层次的比较;而至于为什么自我实现比温饱安全处于更高的层次,这个,我们就可以不用论证了,因为这是心理学中普遍公认的结论。 第二,将比较细分。具体说来,有两种不同的细分。 其一,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例如,在求助版有人提出了一个辩题,“高校产业化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时,如果觉得不方便直接比较,那么可以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即所谓的利弊是对谁而言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分出三个层面,一是对高校自身而言,二是对高校的服务对象——学生而言,三是对那些与高校不存在直接联系、只存在间接联系的社会发展而言。细分之后的一个好处,就是在于比较容易找到至关重要的点。例如,正方可以说,对高校而言,产业化后虽然短期内元气大伤,但终究能活下去;而不产业化,以现在的发展趋势,高校最终会走上绝路......。这样就可以论证对高校自身而言,产业化利大于弊。反方亦然,其它两点也可以此类推。如果不进行这样的细分,恐怕我们很难泛泛地找出这种比较点。 其二,对比较内容进行细分。例如,楼主提到的“男人/女人更有本事”这样的辩题,比较内容是人们的本事。直接比较不好比的话,我们就可以细分,分为事业和家庭。先论证在 事业上,男人还是女人更有本事;再论证家庭中,男人还是女人更有本事。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还是对比较内容进行细分,细分之后,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着楼主困惑的问题,即如何比较。但是从辩论技巧的角度来讲,细分之后存在着两点好处。其一,可以便于使用一些绝对性的

比较型辩题的标准制定

前两天在进行培训的时候,有位同学突然问到比较型辩题,怎么样制定标准才行。当时没对这个问题作什么思考,现在提出一些制定标准的简单方法吧。 标准的制定,可以使比较型辩题简化,其原因就是比较型辩题中有两个变量。你把其中一个变量去掉,单说另一个变量,这样就是停住一方看另一方。虽然有时候可能会比较有力,但终究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因为两个变量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根本就不存在一方变而另一方不变的情况。这样根本就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 标准实际上是把两个变量变成了一个变量,只要你能达到这个标准,那我就说你怎么着了。只有一个变量在变化,比两个变量要容易把握得多。 一般来说,在制定标准的时候,都要考虑到辩题中的主体。比如说我们要去辩大学生打工的利弊,那我们就要考虑打工对大学生的利弊影响;要辩大学生学习重要还是实践重要,那就要看学习与实践能对大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他的比较型辩题,大家也可以作一个类似的考虑,每个比较型的辩题,都会有一定的主体存在。在这样的辩题中,如果能够抛开要进行比较的两个项,而抓住辩题的主体来考虑问题,那标准制定就容易多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主体的需求。再拿那个大学生打工利弊的辩题来作例子,一个人到大学里,他的目标是什么?注意,这里的目标不是说你要来做什么,而是在你大学毕业之后,你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了解清楚了主体的需求,我们可以再把大学生目前能得到的打工工作给作一下分类,看看这些类别中,有哪些工作是可以帮助大学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有哪些工作是无法帮助甚至拖累大学生达到目标的。不要怕麻烦,一个东西如果全部都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己的目标,那十有八九是商家在忽悠人。对打工的工作进行了分类,一类一类地考虑,这样就可以把对大学生的利弊都看得清清楚楚,不仅有利于自己解析题目,还有利于了解对方的立场。 好,下面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大学生打工利弊的标准是: 打工能不能帮助大学生完成自己的大学目标。

辩论类型

辩题类型及其常用思维 (未经本人许可,本文禁止转载) 其实辩题到底有哪些类型,我也没有认真去研究。以前曾经看过一位网友列出的十五种辩题类型,不过思考之后,觉得其中有部分类型可以合并,于是自作主张对其进行了修改,结果形成了以下七种类型。这里提出一些解决它们的思路,供大家参考。 1、是非辩题 你说是而我就是说不是的。如:离婚率上升是/不是社会文明的表现。 解题思路:这种辩题应该多想想我们以前想过的数学,如必要/充分条件的判定方法,一种类型的东西是不是另一种类型的判定方法等。一般来说,这种辩题中,只要明确了解概念,了解了判定的方法,解决问题就不难了。就好像我们做一道题,比如说“1是不是整数”,你只要知道“整数”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征,然后拿“1”去与“整数”的特征作对比。如果“1”符合了“整数”的特征,那么“1”就是“整数”,否则“1”不是“整数”。 在离婚率上升这个辩题中,怎么样才算是社会文明的表现?社会文明的表现有哪些特征,然后再分析清楚离婚率上升的原因,拿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一分析,OK,一切都解决了! 2、比较辩题 将二者做比较的辩题,如:事业比爱情更重要。 解题思路:这种辩题,有很多人都会走入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强调事业有多么重要就可以了。但事业重要,就能说明爱情不重要吗?当然,有些人还天真地告诉对方“我们不是说爱情不重要,我们是说事业比爱情更重要……”对啊,我们正是要你论证事业更重要的,可是你怎么就只会说事业重要,却对爱情的重要性视而不见哪? 这种类型的辩题,难点在于你不知道如何比较它们。如果能有一个比较的标准,那辩题就会明白许多。如果是我,我愿意把标准定为“谁更能帮助人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标准明确之后,先弄清楚爱情与事业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再分析人生意义有哪些类型,一类一类地去思考,这样就离成功不远了! 3、可否辩题 即能力可不可及的辩题,如: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解题思路:见过很多新手,在碰到这类问题的时候,都大叫“没有思路啊……”其实这类辩题没什么难的,

如何破解辩场上的比较性辩题

如何破解辩场上的比较性辩题 一常识: 1,标准: 1,标准的缺失性比较 没有XXXX,XXXX就更重要。 Eg:革新思想还是革新技术更重要 没有技术、光有思想是不行的,可这能论证…革新技术更重要?吗?”辩手把“更”字念得很重,接下来忽然语速加快、顺势一转,“那我一样也可以说,在你的例子中——没有思想、光有技术也是万万不行的, ——按您的逻辑,是不是革新思想也就更重要了?”这是重要,还是必要?必要不等于重要 2,辩题关键字 关键不是思想和技术谁更重要,而是革新哪个更重要?重点是革新~~ 决定一个木桶水容量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 “所以要增加水的容量,最关键是修补最短的那块板。”“所以辩题讨论的不是技术和思想谁更重要! ——而是技术和思想的“革新”谁更重要。 ,3,,领导人说一句话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4,问题要刁钻,既不好回答,也不好回避。 问题要简洁,张口即来,易于重复追问。 二,分析比较型辩题,常见的思路第一种,标准法。 提出一个强大的、令人信服的比较标准,在这一标准下,谁更重要一目了然、显而易见。第二种,关系法。 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论证其中一方起主导作用。记得提到这一点的时候,你一般会听辩手说,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比较谁更重要,要看谁是主要矛盾,起主导作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我敢打包票,这句话已经在上万场辩论赛中出现过了。 从这个思路走的话,你会听到很多诸如此类的词——决定,主导,核心,根源,根本,本质,目的……”例子:

正方:思想革新源于技术革新,需要技术革新的检验和支持。反方: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正确思想的引导。 在这个战场双方的战略意图已经一览无余,都是想从双方的关系入手、一口吃掉对方,都是想证明自己才是起决定作用 ——决定了对方的“流程、流量、流向和流速”。双方是在互相包辩题 关系法的一个变体是“取舍法”,即故意把比较的双方居于绝对矛盾的状态,你必须作出取一舍一的抉择,而此时此刻的最终取舍就反映了你心中的价值排序。 比如“坚持理想和坚持现实谁更重要”的时候,主打的就是“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你选择哪一个”。 或者添加合理前提:如1,体育明星偶像化是否有利于体育发展-------放在我国的环境下来探讨 ,2,应不应禁止吸烟-------正方添加条件:在公众场合中应禁止反方添加条件------ 某些特殊行业不吸烟会出事故。 第三种,置换法。 就是把要比较的两个概念转换成两个新概念,而两个新概念谁更重要是一目了然、显而易见的。 这就好像,如果要论证A比B更重要,把A转换成C+,把B转换成C-。或者把A转换成C,把B转换成D,而C又是明显重于D的。举一个例子。愚公移山更好,还是愚公搬家更好——如果把愚公移山转换成面对困难,愚公搬家转换成逃避困难,则愚公移山肯定优于愚公搬家。 如果把愚公移山转换成直接但低效的办法,愚公搬家转换成变通却高效的办法,则愚公搬家肯定优于愚公移山。 第四种,打平法。 就是在所有对方优势的战场力求和对手打平,然后在我方开辟的主战场一举胜出。简言之就是—— 你有的优点我也有,你没有的我更有!“为什么是打平,而不是打赢呢?” 本来就是对方的优势战场,能打成旗鼓相当已经很不错了,你还想赢?就算能赢,论证难度有多大,要耗掉多少时间精力?等你好不容易赢了,还有时间展开自己的主战场吗?”而如果不展开自己的主战场,我们的核心观点又如何有效地传递给观众呢?例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