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

物理知识点公式汇总

必修1知识点

1.质点(A )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注意:不能以物体的绝对大小作为判断质点的依据)

2.参考系(A )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描述研究对象相对参考系的运动情况时,可假设参考系是“不动”的 3.路程和位移(A )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是矢量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

如果在时间t ?内物体的位移是x ?,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t

x

v ??=

(1) 由(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如果t ?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t

x

??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 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5.匀速直线运动(A )

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6.加速度(A )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t

v a ??=

a 的方向与△v 的方

向一致,是矢量。

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v 、速度的变化x ?v 均无必然关系。(怎

样理解?)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纸带上连续3个点间的距离除以其时间间隔等于打中间点的瞬时速度。

可以用公式2

aT x =?求加速度(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逐差法求)。注意:对aT x =?要正确理解: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位移差...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

速度公式:v t =v o +at 位移公式:x=v o t+

2

1at 2推论:v t 2-v o 2

=2ax 中间时刻速度公式:2

t v =20t

v v v += 中间位移速度公式:2

2

202t

x v v v +=

位移差公式:

2

aT x =?

关于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 为等分时间间隔),有以下特点:

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之比v 1∶v 2∶v 3∶……∶v n =1∶2∶3∶……∶n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之比S 1∶S 2∶S 3……:S n =12∶22∶32∶……∶n 2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 S Ⅰ∶S Ⅱ∶S Ⅲ∶……∶S N =1∶3∶5∶……∶(2N-1)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t 1∶t 2∶t 3∶……∶t n =1∶2-1)∶3-2)∶… …∶n -1-n

9.匀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A )

匀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一定是一条直线。随着时间的增大,如果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或斜率为正,则物体向正向运动,速度为正,否则物体做负向运动,速度为负。

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 轴的直线,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

描述上述四个图像所反映的运动性质 10.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A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数值,即a=k ,可从图象的倾斜程度可直接比较加速度的大小。

v-t 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某一过程发生的位移 11.自由落体运动(A )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公式:V t =gt h=

2

1gt 2

1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A ) 13.力(A )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理解力的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x t v t x t v

t 甲 乙 丙 丁

按力的性质分,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

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14.重力(A )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G=mg (g=9.8N/Kg ) 方向: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不考虑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G

2

R Mm

15.形变与弹力(A )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判断弹力的方向应注意到接触处的情况:平面产生成受到的弹力(压力或支持力)垂直于平面;曲面上某处的弹力垂直于曲面该处的切面;某一个点的弹力垂直于与它接触的平面(或曲面)的切线.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F=KX (即:胡克定律。X 涵义: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16.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A )

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他们之间存在滑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挤压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无论是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所谓的“滑动趋势”“相对运动”其参考系对象均指与之接触的“接触面”,而不是另外的物体。或者这样理解:“静”、“动”仅对接触面而言。(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静止的物体可能受滑动摩擦力。你怎样理解?举例说明)

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2)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3)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4)两接触面不光滑

一般说来,静摩擦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来求解,滑动摩擦力根据F=N F 求解,请正确理解

N F 的涵义(是什么?).另外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运动速度有关吗?

17.力的合成与分解(B )

平行四边行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合力可以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或大于分力.

要正确处理平衡问题(如物体保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首要的是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规范作出受力示意图,将某个力分解或将某些力合成,这点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最优化的方法,在平时的练习中善于观察、总结。

18.探究、实验: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A ) 1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A )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N 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N 个力的合力为零 20.牛顿第一定律(A )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2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B )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先保持质量m 不变,研究a 与F 之间的关系,再保持F 不变,研究a 与m 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上作a-F 图象和a-

m

1

图象 22.牛顿第二定律(B )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方向一致。F 合=ma

牛顿第二定律用最简洁的方式揭示了自然界中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规律,使人们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有了深刻、正确的认识,其意义十分重大。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候,涉及到加速度,一般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方程

23.牛顿第三定律(A )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一定相同,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而一对平衡力一定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力的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4.力学单位制(A )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米、千克、秒为基本单位。

必修2知识点

25.功(A )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功的定义式:αcos ?=FL W (适用于恒力做功)

注意: 0=α时,FL W =;但 90=α时,0=W ,力不做功;

180=α时,

FL W -=. 功虽有正负之分,但功是标量,其负值表示阻力做功。

26功率(A )

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平均功率:t

W

P =

;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力与速度方向一致时:P=Fv

27.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A )

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mgh E P =。重力势能的值与所

选取的参考平面有关。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克服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 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P G E W ?-=。 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与物体的是始末位置有关,而跟物体的具体运动路径无关。

28.弹性势能(A ) 29.动能(A )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22

1mv E k =

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动能越大。 ※30.探究、实验: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A ) 31.动能定理(A )

合力在某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12k k E E W -=合或k E W ?=合。

动能定理适用于恒力作用、变力作用;适用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是解决非匀变速运动的最好途径,在动力学问题中应增强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主动意识。

32.机械能守恒定律(B )

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统称,可表示为:

E (机械能)=E k (动能)+E p (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E E E E K 2P2K 1P1恒量E =+=+,式中K1P1E E 、是物体处于状态1时的势能和动能,K2P2E E 、 是物体处于状态2时的势能和动能。使用该式应先选取某个位置作为零势能参考平面。

还可以使用“转化式”△E k (增)=△E p (减) (或△E k (减)=△E p (增),无需选参考平面)

33.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 ) 实验目的: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速度的测量: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下落高度的测量:等于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

比较V 2

与2gh 相等或近似相等,则说明机械能守恒 34.能量守恒定律(A )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35.能源 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A )

能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能量,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利用能源大致经历了三个

时期,即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

能量的耗散: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它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又通过灯泡转化成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物质吸收之后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也无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重新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变成不利于利用的了。能量的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36.运动的合成与分解(A )

如果某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那么这物体的实际运动就叫做那几个运动的合运动,那几个运动叫做这个实际运动的分运动。已知分运动情况求合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情况求分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分解。

运动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物体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它们都遵循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法则。

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

(1)等效性: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规律有相同的效果。

(2)独立性:某方向上的运动不会因为其它方向上是否有运动而影响自己的运动性质。 (3)等时性:合运动通过合位移所需时间和对应的每个分运动通过分位移的时间相等,即各分运动总是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的。

37.平抛运动的规律(B )

将物体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 平抛运动的特点:(1)加速度a=g 恒定,方向竖直向下;(2)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x=v 0t y=

2

1gt 2

38.匀速圆周运动(A )

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注意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速运动,是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39.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A )

线速度:物体在某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其方向在圆周的切线方向上。

表达式:t

l v =

角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角度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表达式:t

θ

ω=

,其单位为弧度每秒,s rad /。

周期:匀速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 频率:T

f 1

=

,单位:赫兹(H Z ) 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间的关系:

ωπωπr v T T r v ===,/2,/.2。

40.向心加速度(A )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叫向心加速度。

大小:r T r r v a n 222.2??

?

??===πω

方向:指向圆心。

向心加速度是描述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线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41.向心力(B )

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

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圆心,与线速度的方向垂直。

向心力的大小: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大小为r mv r m F /2

2

==ω

向心力的作用: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向心力是效果力。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不能认为物体多受了个向心力。向心力是物体受到的某一个力或某一个力的分力或某几个力的合力.

注意:在涉及圆周运动的问题中,一定要对某个位置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明确那些力的合力提供所需的向心力。

★竖直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处的受力特点及分类

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⑴弹力只可能向下,如绳拉球。 ⑵弹力只可能向上,如车过桥。

⑶弹力既可能向上又可能向下,如管内转(或杆连球、环穿珠)。任意值。但可以进一步讨论:①当gR v >

时物体受到的弹力必然是向下的;当gR v <时物体受到的弹力必然是向

上的;当gR v =时物体受到的弹力恰好为零。②当弹力大小F mg 时,向心力只有一解:F +mg ;当弹力F =mg 时,向心力等于零。

42.万有引力定律(A )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表达式:2

2

1r

m m G

F = 43.人造地球卫星(A )

首先强调一点:一切涉及环绕运动问题,其解题、推导的出发点均是:F

=F 向,然后根

据题意将二力展开。

卫星环绕速度v 、角速度ω、周期T 与半径r 的关系:

由r T

m r m r mv r Mm G 222

224/πω===,可得:

r GM v =

,r 越大,v 越小;(记住此公式) 3r

GM =ω,r 越大,ω越小; GM

r T 3

24π=

,r 越大,T 越大。 44.宇宙速度(A )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s km v /9.7=;(记住此值)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s km v /2.11=;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s km v /7.16=。 会求第一宇宙速度:

卫星贴近地球表面飞行R v m R

Mm G 22= 地球表面近似有 mg R Mm G =2

则有 s Km gR v /9.7==

45.经典力学的局限性(A )

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解决宏观问题,不适用于高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微观世界。 补充:曲线运动速度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选修1-1知识点

一、电磁现象与规律 46.电荷 电荷守恒(A ) 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电荷

自然界中两种电荷的总量是守恒的,使物质带电的过程,就是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如摩擦起电和接触带电);或者是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静电感应),不管何种方式,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

自然界任何物体的带电荷量都是元电荷(e=1.6×10-19

c )的整数倍,电子、质子的电荷量都等于元电荷,但电性不同,前者为负,后者为正。

元电荷是指“电荷量 ”不是电子或质子等实物粒子 47.库仑定律(A )

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公式:F=kQ 1Q 2/r 2 k=9.0×109N ·m 2/c 2

48.电场 电场强度 电场线(A )

电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特殊形式的物质----电场发生的,电荷的周围都存在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客观存在。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电场强度:反映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大小:定义式E=F/q(与F、q无关)q为检验电荷,E与q、F无关;方向:与正电荷受力方向相同。

电场线:各点的切线方向反映场强的方向,疏密程度反映场强的大小。特点:假想的(不存在)、不相交、不闭合,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知道9的正电荷、负电荷、等量同种电荷、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分布。

49.磁场磁感线(A)

磁体、电流周围存在看不见、摸不着、客观存在的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方向:小磁针静止N极的受力方向。

磁感线:各点的切线方向反映磁场的方向,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特点:假想的(不存在)、不相交、但闭合,磁体外部从N极出发,从S极进去。知道P27的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

50.地磁场(A)

相当于条形磁铁,地球的地理两级与地磁两极相反,并不重合,存在磁偏角。地球表面磁感线从南向北。

51.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A)奥斯特实验证明电流的磁效应。

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安培定则一):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拇指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一致,那么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知道P30通电直导线、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的磁感线。

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二):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

52.磁感应强度磁通量(A)

磁感应强度: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大小:定义式B=F/IL(与F、I、L无关,由磁场本身性质决定),方向:即磁场方向(小磁针N极受力方向),单位:特(T)磁通量:表示穿过一个闭合电路的磁感线的多少

53.安培力的大小左手定则(A)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即安培力:F=BIL(B⊥L)

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穿过手心,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注: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安培力。

54.洛仑兹力的方向(A)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即洛仑兹力。

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穿过手心,使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方向(负电荷运动反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运动电荷所受洛仑兹力方向。

注:运动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洛仑兹力。

一、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对比:表1

内容

项目

研究方法、途径研究问题

电场

直观化、模拟实验;间接(引入检验电荷、

电流元等)静电现象及本质规律(力的

性质)

磁场静磁场现象及本质(力的性

质)

二、概念对比:表2 项

目量定义公式单位方向意义矢标性

决定因

入检

F

E

q

=1/1/

N C V m

=

与正电荷

受力同向

表征

电场

强弱

和方

矢量(叠加

遵从平行四

边形定则)

场源电

荷及场

点位置

磁感应强度

m

F

B

IL

=11/

T N A m

=?

1、小磁针

静止时N极

指向

2、垂直于

磁力与电

流元所决

定的平面

表征

磁场

强弱

和方

磁体或

载流导

体及场

点位置运

洛仑兹力

的方向

注意⒈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的共同特点是被定义的量与用来定义的量均无关;

⒉磁感应强度三种定义的条件。

表3

项目概念定

性质意义

电场线

1、不闭合

(有源场)

2、不

相交

3、不

中断

4、不存在

(直观手

段)

5、疏密表示场的(相

对)强弱,切向表示

场的方向

表征电场

的强弱和

方向

磁感线1、闭合曲线

(无源场)

表征磁场

的强弱和

方向

55.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A)

穿过闭合电路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现象

56.电磁感应定律(A)

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公式:E=n△ф/△t

57.电磁波(A)

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理论,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并由近及远传播,形成电磁波。(注意:均匀变化的电场只能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只能产生稳定的电场)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还能够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偏振和衍射等现象。电磁波在真空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波的公式:V=λf (λ----波长,f------频率)

二、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三、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

58.静电的利用与防止(A)

静电的利用: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漆。

静电的防止:避雷针、运输汽油的车辆有一条铁链。

59.电热器、白炽灯等常见家用电器的技术参数的含义(A)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功率。

交流电器中所标定的电压、电流均指有效值。(交流电表测得的结果也为有效值,电容器的耐压值应考虑交流电的峰值)

对于正弦式交流电:U有=U m/2 I有=I m/2

60.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A)

安全电压36V;人体能长时间承受的安全电流30mA以下;一般手电筒中通过的电流0.1~0.3A;电子手表工作时的电流1.5~2uA;彩色电视机工作的电流0.6~0.65A。

节约用电:家电不要待机,换用节能灯。

61.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A)

电阻器:

电容器:电容器是存储电荷的装置。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组成一个电容器。一般来说,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距离越近,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

直流电不能通过电容器,交流电能“通过”电容器,实质是不断充放电,频率越大,充放电越快,越容易通过电容器。

电感器:电感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频率越高,阻碍越大。

注意:三种元件的描述参量:电阻R、电容C、自感系数L 均取决于其构造,与外因无关。

62.发电机、电动机对能源利用方式、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A)

发电机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63.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A)

传感器是把非电学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压力、温度、温度、流量、声强、光照度等)转换为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等)的一种元件,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转换后的数据测量比较方便,而且能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了解双金属温度传感器、光敏电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

补充:电流I=Q/t

焦耳定律:Q=I2Rt 热功率: P=I2R

正弦式电流:i=I m sinωt u=U m sinωt

家用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 Z

解题方法归纳

一、学习物理要善于想象(针对题意头脑中建立物理情景,并尽可能在纸上反映)和联想(在头脑中搜索与过程、情景相关的物理原理-------定律、定理、公式等)

二、动力学问题解题的两种思路:1.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

2.功能关系: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三、忌死套公式。正确理解公式中每个符号的涵义,知道公式的适用范围,学会对过程或状态进行细致分析,明确已知条件,发现隐含条件,通过过程的变化或状态的特点构建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正确选用公式。

[知识点]地磁场

地球具有磁场。 指南针之所以指南就是利用了地球的磁场。 指南针在远程航海中的作用:导航。

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其间有一交角,简称磁偏角。

[知识点]电流的磁场和安培定则 电流的磁效应由奥斯特发现。 ⑴直线电流的磁场:

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

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

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图乙)。 ⑵环形电流的磁场:

安培定则: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的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

中心轴线上磁感线的方向(图乙)。 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也就是说,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北极。 [知识点]磁感应强度、磁通量 磁感应强度B 反映磁场的强弱。IL

F

B

,单位:特斯拉,简

称特,符号是T

磁通量

[知识点]安培力的大小、左手定则

把一段通电直导线放在磁场里,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大;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时,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小,等于零;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斜交时,所受安培力介于最大值和0之间。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安培力

的大小F=BIL 左手定则: 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知识点]洛伦兹力的方向 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且处于同一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那么,拇指

所指的方向就是正电荷所受洛仑兹力的方向。运动的负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洛仑兹力,方向跟正电荷相反。

[练习]1、判断图示中带电粒子刚进入磁场时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

[知识点]电磁波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基本思想: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电磁波。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3.0×108m/s

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也具有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电磁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调幅或调频的方式传递信号。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验证了麦克斯韦的预言,并且证明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电磁波有不同的频率,频率越大,能量越大,波长越小。

[知识点]静电的利用与防止

常见的放电现象:火花放电、接地放电、尖端放电。

避雷针的作用:保护建筑物免遭雷击。

静电的利用:静电除尘、静电喷漆、复印机

静电的防止:放电火花可能引起易燃物的爆炸

[知识点]电热器与白炽灯等家用电器的技术参数的含义

[知识点]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知识点]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

[知识点]发电机与电动机对能源利用方式、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知识点]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

电容器能够“隔直流,通交流”;

电感器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知识点] 1.试电笔的原理是什么?有电流通过,氖管发光。

2.正常情况下试电笔分别接零火地线有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接零线、底线不发光。

3.试电笔分别接零火地线的不同现象的分析?零线不发光,火线发光。

[知识点]物理单位

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公式

质量m 千克kg m=ρv

温度t 摄氏度°C

速度v 米/秒m/s v=s/t

密度p 千克/米3kg/m3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N G=mg

压强P 帕斯卡(帕)Pa P=F/S

功W 焦耳(焦)J W=Fs

功率P 瓦特(瓦)W P=W/t

电流I 安培(安) A I=U/R

电压U 伏特(伏)V U=IR

电阻R 欧姆(欧)ΩR=U/I

电功W 焦耳(焦)J W=UI t

电功率P 瓦特(瓦)w P=W/t=UI 热量Q 焦耳(焦)J Q=cm△t 比热 c 焦每千克摄氏度J/(kg?°C)c=Q/m△t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题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卷七 第一部分选择题(全体考生必答,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是 A.大江东去 B.轻舟已过万重山 C.夕阳西下 D.飞花两岸照船红 2.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模型”,是物理学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模型之一。下列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B.地球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3.在长为50m的标准泳池举行200m的游泳比赛,参赛运动员从出发至比赛终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 m,50 m B.50 m,100 m C.100 m,50 m D.0 m,200 m 4.火车从广州东站开往北京站,下列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列车在16时10分由广州东站发车 B.列车于16时10分在武昌站停车 C.列车约在凌晨3点15分到达武昌站 D.列车从广州东站到北京站运行约22小时 5.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下列关于该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每经过1 秒,物体的速度增加1倍 B.每经过l 秒,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C.物体运动的最小速度是2m/s D.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是2m/s 6.右图是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信 息所得到的纸带。为便于测量和计算,每 5 个点取一 个计数点.已知s1<s2<s3<s4<s5。对于纸带上2 、3 、4 这三个计数点,相应的瞬时速度关系为 A.计数点2 的速度最大B.计数点3 的速度最大 C.计数点4 的速度最大D.三个计数点的速度都相等 7.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零时刻的速度大小为3m/s ,经过1s 后速度大小为4m/s,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 A.1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佳句。某瀑布中的水下落的时间是4 s,若把水的下落近似简化为自由落体,g 取10 m/s2,则下列计算瀑布高度结果大约正确的是 A. 10m B.80m C.100m D.500m 9.下列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10.关于弹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和桌均不发生形变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精品文档,百度专属】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高 中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高 中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

初高中物理衔接:电学知识点分类解析

初高中物理衔接:电学知识点分类解析 电源内阻、电表改装、导线电阻等初高中衔接电学知识点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同学们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这种类型的题目特点是先给一段初中物理没学到的信息,然后要求根据题意去解题。求解初高中衔接电学知识的思路 类型一 电源和电表的内阻例1干电池是我们实验时经常使用的电源,它除了有稳定的电压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电阻。可以把一个实际的电源看成一个理想的电源(即电阻为零)和一个电阻串联组成,如图甲所示。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出一个实际电源的电阻值。图中R =14Ω,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I =0.2A ,已知电源电压U =3.0V ,求电源的电阻r 。 [解析]根据题意,可构建如下等效电路图: 然后依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解电源的电阻r 。R 总=U I =3V 0.2A =15Ω,r =

R总-R=15Ω-14Ω=1Ω。 变式题实验室有一种小量程的电流表叫毫安表,用符号mA表示,在进行某些测量时,其电阻不可忽略。在电路中,我们可以把毫安表看成一个定值电阻,通过它的电流可以从表盘上读出。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毫安表的电阻,电源的电阻不计,R1=140Ω,R2=60Ω。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毫安表的读数为6mA;当S1、S2均闭合时,毫安表的读数为8mA。求毫安表的电阻R A和电源的电压U。 [解析]这是一个由开关的断开和闭合导致的变化电路,运用等效法可构建如下电路图: 抓住电源中的电源电压不变,依据欧姆定律得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求解。 当S1闭合、S2断开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U=I1(R1+R2+R A); 当S1、S2均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U=I2(R1+R A); 故I1(R1+R2+R A)=I2(R1+R A), 代入数据得:6×10-3×(140+60+R A)=8×10-3×(140+R A), 解得:R A=40Ω,U=1.44V。 类型二远距离输电问题中的导线电阻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

物理知识点公式汇总 必修1知识点 1.质点(A )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注意:不能以物体的绝对大小作为判断质点的依据) 2.参考系(A )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描述研究对象相对参考系的运动情况时,可假设参考系是“不动”的 3.路程和位移(A )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是矢量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 如果在时间t ?内物体的位移是x ?,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t x v ??= (1) 由(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如果t ?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t x ??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 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5.匀速直线运动(A ) 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6.加速度(A )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t v a ??= a 的方向与△v 的方 向一致,是矢量。 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v 、速度的变化x ?v 均无必然关系。(怎 样理解?)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纸带上连续3个点间的距离除以其时间间隔等于打中间点的瞬时速度。 可以用公式2 aT x =?求加速度(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逐差法求)。注意:对aT x =?要正确理解: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位移差...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物理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考前必读 1.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2.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v =Δx /Δt ,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5.匀速直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Δv /Δt =(v t -v 0)/Δt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 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 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t x v ??= 若t ?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t x v v t = =2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 9.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B 速度公式:at v v +=0 位移公式:202 1at t v x + = 位移速度公式:ax v v 2202=- 平均速度公式:t x v v v =+=20 10.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速度时间图像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②表示物体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 ; ③表示物体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 ;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 1时间内②的位移 11.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位移时间图像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静止 ; ②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③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相遇时的位移相同。 12.自由落体运动 (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关于高二物理知识点汇总高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物理知识点汇总2017高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二物理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物理学中的最基本的知识,学好高二物 理的相关知识点尤其重要,下面是学而思的2017高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 一、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二、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三、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1、e=1.610-19c;2、一个质子所带电荷亦等于元电荷;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四、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间的这种力叫库仑力,1、计算公式:F=kQ1Q2/r2(k=9.0109N.m2/kg2)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3、库仑力不是万有引力; 五、电场:电场是使点电荷之间产生静电力的一种物质。1、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2、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3、电场、磁场、重力场都是一种物质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精华)

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 教学内容: 知识点总结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 相同,,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v A =v B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C A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②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 3.1km/s。 m1m2 2 r F=G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 g' =GM/r 2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M 说明:r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 度。 g 02 R

2 g' g R R ——某星体半径 h 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2 (R h)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2 2 GM r GM GMm mv r GMm mv r 2 2 2 g' = r r r 、v = 、 、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 = m ω 2R =m ( 2π /T ) 2 R GM r gR gR 2 = GM 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 v 1= = 当 r 增大, v 变小;当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 ②竖直方向 ③合运动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S ,求 v T gT 2 相位 v y 0 t x v 0 t v x v 0 1 2 2 y gt v y gt 1 4 2 2 2 2 4 2 2 S v 0 t g t v t v g t gt 2v 0 1 2 gt v 0 tg tg tg tg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 v =g △ t ,△ p = mgt x 2 处,在电场中也有应用 ⑦v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 x 轴上的 10. 从倾角为 α的斜面 上 A 点以速度 v 0 平抛的小球,落到了斜面上的 B 点,求: S AB

最详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经典版)

第一章、力 一、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单位:牛(N)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它们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有同时性。 二、力的分类: 1、按按性质分:重力G、弹力N、摩擦力f 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 按研究对象分:外力、内力。 2、重力G:由于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竖直向下。G=mg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与形状有关。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体上。 弹力:由于接触形变而产生,与形变方向相反或垂直接触面。F=k×Δx 摩擦力f: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f=μN(N不是G,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与材料有关,与重力、压力无关。)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计算。 用一水平力推一静止的物体并使它匀速直线运动,推力F与摩擦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分力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 |F1-F2|≤F合≤F1+F2 F合2=F12+F22+ 2F1F2cosQ 平动平衡:共点力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根据题意建立坐标 系,将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如受力在三个以 内,可用力的合成。 利用平衡力来解题。 F x合力=0 F y合力=0 注:已知一个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当一个分力的 方向确定,另一个分力与这个分力垂直是最小 值。 转动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作出对应力的力臂(最长力臂是指转轴到力的作用点的直线距离)。分析正、负力矩。 利用力矩来解题:M合力矩=FL合力矩=0 或M正力矩= M负力矩 第二章、直线运动

(精品)初中到高中衔接重要知识点总结(物理)193

初高衔接重要知识点总结(物理) 专题一、初高中物理研究对象及方法的比较 初中高中 研究对象 具体的个体 标量、一维空间 (初中速度即速率) 抽象的一般规律 矢量、二维空间 (力、速度等可非共线) 研究方法观察模仿类比思辨 常见方法 观察与实验法 物理模型法 猜想与控制变量法 类比方法 数学图像法 整体与隔离法 转换法 动态思维法 极限分析法 构建模型法… 【例1】 (初中)猎人用弓箭水平射击同一高度的树上的猴子,正当这个时候猴子发现了猎人,在弓箭射出的瞬间,它从树上跳下,但猴子在空中却被弓箭射中了,为什么? (提示:用参照物思考) (高中)A小球离地面高为H,以速度v水平抛出,此时与A处于同一高度的小球B点自由落体。(不考虑空气阻力) (1)若两小球间水平距离很远,求A小球落地时的水平射程X0 (2)若小球抛出点间距小于X0, 求两小球是否会在空中相撞

(3)若小球抛出点间的距离很大(>>X0)两小球每次落地后都会反弹,每次反弹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大小都不变(方向改变),求两小球最终是否会在空中相撞? (4)若已知两小球间水平间距为S,且2X0>S>X0,B小球改为以速度v2 从地面竖直上抛,若碰撞发生在B上升阶段,求v2的取值范围;若发生在B下降的阶段,v2的取值范围又是什么 从以上两题我们可以看出初高中物理研究问题的异同: ①初中物理根据已发生的事件或过程探讨结论和规律——由“物”到“理”。高中物理更 加抽象,根据已知原理,判断运动过程,由“理”到“物”。 ②初中物理一般倾向于定性分析得出结果;高中物理较严谨,需定量分析判断(可能会有 分情况讨论) ③初中物理研究一般为单对象、单过程、平衡态;高中物理研究一般为单对象或多对象, 单过程或多过程,平衡态或非平衡态。 ④高中物理与数学结合的更加紧密。对数学思维要求要高;但注意,每一种用数学思维解 决的题,都对应着一种简单解法,这种简单解法就是利用物理规律,跳过数学,直接判断状态、过程,得出关系计算结果。这就是高中物理的——物理思维。 初高中物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异同: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及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及知识点总结(必修 1.质点 A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2.参考系 A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 A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v=Δx/Δt,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5.匀速直线运动 A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 A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a=Δv/Δt=(v t-v0/Δt,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 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t x v ??= 若t ?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A t x v v t = =2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 9.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B 速度公式:at v v +=0 位移公式:202 1at t v x +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从初中进入高中以后,就会慢慢觉得物理公式比以前更难学习了,其实学透物理公式并不是难的事情,以下是我整理的物理公式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作为参考借鉴。 基本符号 Δ代表'变化的 t代表'时间等,依情况定,你应该知道' T代表'时间' a代表'加速度' v。代表'初速度' v代表'末速度' x代表'位移' k代表'进度系数' 注意,写在字母前面的数字代表几倍的量,写在字母后面的数字代表几次方. 运动学公式 v=v。+at无需x时 v2=2ax+v。2无需t时 x=v。+0.5at2无需v时 x=((v。+v)/2)t无需a时 x=vt-0.5at2无需v。时 一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匀加速)=(v。+v)/2

一段时间的中间位移速度(匀加速)=根号下((v。2+v2)/2) 重力加速度的相关公式,只要把v。当成0就可以了.g一般取10 相互作用力公式 F=kx 两个弹簧串联,进度系数为两个弹簧进度系数的倒数相加的倒数 两个弹簧并联,进度系数连个弹簧进度系数的和 运动学: 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v=v(初速度)+at ②x=v(初速度)t+?at平方=v+v(初速度)/2×t ③v的平方-v(初速度)的平方=2ax ④x(末位置)-x(初位置)=a×t的平方 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套前面的公式,初速度为0 重力:G=mg(重力加速度)弹力:F=kx摩擦力:F=μF(正压力)引申: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小于等于物体的最大静摩擦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类总结-模型法

模型法 (1)“对象模型”:即把研究的对象的本身理想化. 用来代替由具体物质组成的、代表研究对象的实体系统,称为对象模型(也可称为概念模型), 实际物体在某种条件下的近似与抽象,如质点、光滑平面、理想气体、理想电表等; 常见的如“力学”中有质点、点电荷、轻绳或杆、轻质弹簧、单摆、弹簧振子、弹性体、绝热物质等; (2)条件模型:把研究对象所处的外部条件理想化.排除外部条件中干扰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次要因素,突出外部条件的本质特征或最主要的方面,从而建立的物理模型称为条件模型. (3)过程模型:把具体过理过程纯粹化、理想化后抽象出来的一种物理过程,称过程模型 理想化了的物理现象或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 有些题目所设物理模型是不清晰的,不宜直接处理,但只要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恰当的将复杂的对象或过程向隐含的理想化模型转化,就能使问题得以解决。 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环节: 原始的物理模型可分为如下两类: 物理解题方法:如整体法、假设法、极限法、逆向思维法、物理模型法、等效法、物理图像法等. 知识分类举要 力的瞬时性(产生a )F=ma 、?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牛顿第二定律 1.力的三种效应:时间积累效应(冲量)I=Ft 、?动量发生变化?动量定理 空间积累效应(做功)w=Fs ?动能发生变化?动能定理 对象模型(质点、轻杆、轻绳、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理想电表、理想变压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点光源、光线、原子模型等) 过程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简谐运 动、简谐波、弹性碰撞、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 物理模型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程(全套)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程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程 第一章如何学习高中物理 一、什么是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可用十六个字形象描述:宇宙之谜、粒子之微、万物之动、日用之繁。宇宙之谜是研究宇宙的过去、现状、未来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宇宙资源,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是我们研究宇宙的代表人物。粒子之微就是我们不紧紧要在宏观尺度上研究物质的运动,还要在我们看不到的微观世界研究物质的运动,比如现在提出的纳米技术,是在 10-9m的尺度上研究物质运动。万物之动说的是万事万物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日用之繁意思是物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物理学的两个重要特点:1.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2.物理学是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并对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与高中物理的区别: (一)初中:浅显知道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1、机械运动:重点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二力平衡条件,同一直线二力 合成,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2、密度;压强(包括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浮力 3、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功、功率;能量和能 4、光: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 5、热学:包括温度、内能 6、电路的串联并联、电能、电功;磁场、磁场中的力、感应电流 (二)高中:1、加深理解: Example1:初中——只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高中——要知道力是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Example2:初中——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告诉我们闭合导线切割磁感线会产生感应电流 高中——要知道怎么切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方向等规律有楞次定律,左右手定则。 2、扩大范围:力学(42%)、电学(42)、热学(6%)、光学(5%)、原子物理(5%) (1)力学主要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重点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 Example1:我们要研究游乐场中的“翻滚过山车”是什么原理。 Example2:我们要研究要用多大速度把一个物体抛出地球去,能成为一颗人造卫星? (2)电学:主要研究电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重点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电磁应定律。 初中电学:假定电源两极电压是不变的; 高中电学:认为电源电极电压是变化的。 这说明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内容加深加宽,由定性分析变为更多的定量分析,学习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3)热学:主要研究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的热学性质。 (4)光学: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本性。 (5)原子物理:主要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与变化。。 (三)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主要梯度: 1.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会使我们对物理量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初中我们只会代数运算,仅能从数值上判断一个量的变化情况.现在要求用矢量的运算法则,即要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运算,判断矢量的变化时也不能只看数值上的变化,还要看方向是否变化。 2、速度的概念,初中定义速度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而高中定义为位移和时间的比值,

高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公式大全 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公式大全 基本的力和运动 Ⅰ。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这些性质力是受力分析不可少的“受力分析的基础”重力: G = mg (g随高度、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 弹簧的弹力: F= Kx 滑动摩擦力: F 滑 = N 静摩擦力: O f 静 f m 万有引力: F 引 =G 电场力: F 电 =q E =q 库仑力: F=K (真空中、点电荷) 磁场力: (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 F= BIL (B I)方向:左手定则 (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f=BqV (B V) 方向:左手定则 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 Ⅱ。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 ① 匀速直线运动 F 合=0 V 0 ≠0 ② 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初速不为零, ③ 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 合与V 0 的方向关系) 但 F 合 = 恒力

④ 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 ⑤ 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向心力的来源) ⑥ 简谐运动:单摆运动,弹簧振子; ⑦ 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 ⑧ 类平抛运动; ⑨ 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 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Ⅲ。物理解题的依据:(1)力的公式 (2)各物理量的定义 (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 (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 Ⅳ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 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 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 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 如何判断物体作直、曲线运动;如何判断加减速运动;如何判断超重、失重现象。Ⅴ。知识分类举要 1.力的合成与分解:求F 、F 2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 合力的方向与F 1 成角: tan =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 -F 2 F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必修一衔接的相关知识点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必修一衔接的相关知识点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有哪些?怎样换算? 2.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怎样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3.时间的单位有哪些?怎样换算? 二、速度 4.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5.速度有哪些常用单位?你能写出换算过程吗? 三、直线运动 6.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用路程—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分别画出来。 7.你会处理火车过隧道或列车时刻表等相关计算吗? 四、世界是运动的 8.怎样的物体是运动的?静止的?9.怎样理解运动的相对性? 10.判断运动情况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是否也不同?举例说明 第八章力 一、力弹力

1.力是什么?你会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吗?举例说明 2.你知道形变、弹性形变、弹力等概念吗?物体(如弹簧的弹性形变和外力有什么关系? 3.你知道弹簧测力计的结构、使用方法吗? 二、重力力的示意图 4.什么叫做重力?哪些物体受到重力? 5.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有什么具体应用? 6.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怎样表示?g 是多少?表示什么意义? 7.什么是力的三要素?为什么将它们称做力的三要素? 8.用什么方法可以表示出力?举例作图 9.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会出现什么情景?设想三个 三、摩擦力 10.生活中有哪三种摩擦?分别举例说明11.怎样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怎样用实验探究? 13.生活中哪些摩擦是有害的,怎样减小它?14.假如没有摩擦,会出现什么情景?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5.怎样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什么具体应用? 16.物体之间不接触时也可能发生哪些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汇总 一. 教学内容: 知识点总结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gR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ω相同,A ω=C ω,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v A =v B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3.1km/s 。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F =G 2 2 1r m m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 =GM/r 2

说明: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r g G M R 02 = g g R R h R h ' () = +2 2 ——某星体半径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g =2 r GM 、r mv r GMm 2 2 = 、v = r GM 、 r mv r GMm 2 2 = =m ω2R =m (2π/T )2R 当r 增大,v 变小;当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v 1=r GM =gR gR 2 =GM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______________ ②竖直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相位,求?y t x y t gT v S T v x v t v v y gt v gt S v t g t v v g t tg gt v tg gt v tg tg == =====+=+== =2 0002 02 2 24 0222 00 1214 21 2αθα θ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v =g △t ,△p =mgt ⑦v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x 轴上的x 2处,在电场中也有应用 10. 从倾角为α的斜面上A 点以速度v 0平抛的小球,落到了斜面上的B 点,求:S AB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020最新5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020最新5 篇 对于很多刚上高中的同学们来说,高一物理是噩梦一般的存在,其知识点非常的繁琐复杂,让同学们头疼不已。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物理知识点1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高一物理知识点2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 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