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之心理学

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之心理学

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之心理学
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之心理学

第一章

选择题

1. 高等心理学是应用领域学科的分支。

2. 指

3. 导高心以(唯物辩证法)为原则

4. 高心研究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

多选

1. 高心是在(发展 )(教育) (管理)( 社会心理学)这些学科发展起来的

2. 观察法的优点(所得材料真实)( 所需时间较长 )(对所收集的材料难以进行数量处理)( 难以确定某种行为现象的真正原因)。

3. 实验法的优点(能严格控制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能主动引发被研究的心理现象 )(所得数据比较准确可靠且可重复

4. 实验来检验实验结果)

5. 问卷法的优点(不

6. 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广泛的材料)

7. 测验法的优点( 测验法所得结果准确可靠)( 量化程度较高 )(结果处理方便)。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 个体活动的源泉(需要)。

2. 感觉反映(个别属性)

3. 瞬时记忆(不

4. 超过一秒)又叫感觉记忆。

5. 短时记忆又叫做操作记忆。

6. 从一目标

7. 出发,

8. 探索不同

9. 的思维(发散思维)

10. 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

11. 想象对(表象)加工形成的

12. 梦是极端的(无意想象)

13. 心喜若狂跳如雷属于(激情)

14. 完成任务活动的必要条件(能力)

15. 火灾地震16. 属于(应激)

17. 人一生在发展属于(晶态能力)

18. 信息加工,19. 解决问题(液态能力)

20. 江山易改,21. 本性难移(稳定性)

22. 人心不同,23. 各如其面(独特性)

24. 情绪和情感是指25. 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26. 气质是指27. 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多选题

1. 个体心理包括(行为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特性)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 动机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需要)(诱因)

4.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指

5. 向性)与(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6. 记忆的环节(识记)(保持)(再认)

7. 记忆的内容分为(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情感记忆)(运动记忆)

8. 按照记忆的保持时间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9.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0. 思维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11. 根据情绪性质来分,12. 把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13. 根据情感的社会内容可以把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14. 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自觉的)(有目的的)(克服15. 困难相联系)

16. 人格复17. 杂的结构系统(气质)(性格)(自我调控)

判断题

1〃需要是有机体对内部环境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应。错

2〃马斯洛划分为五个层次,最后划分为七个。对

3〃同一种行为总是由同一种动机引发的。错

4〃不同活动总是由不同动机引起的。错

5〃注意是心理过程中的独立过程。错

6〃在实践活动中只需要有意注意,不需要无意注意。错

7〃听到一首歌属于感觉。错

8〃回忆和再认统称再现。对

9〃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思维。错

10〃气质不能决定社会价值也不决定社会。。对

11〃婴儿室好哭好动是性格差异。

第四章

一单选题

1.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

2. 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把记忆提出来属于(准备

3. 性)

4. 大学生属于(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

5. 对于大学生而

6. 言最重要的是(朋友间的关系)

同7. 性友谊(几乎相等)

二.多选题

1.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大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进程的不均衡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两面性)

2.大学生恋爱的特点(浪漫色彩浓厚)(自主性较强)(公开性突出)(情感随意性较强)

3.异性交往中男女关系差异表现在(男生在助人,安全和自我表现上高于女生)(女生的自我中心高于男生)(女生更注重自我,男生更易帮助异性朋友)(男生比较重视异性朋友的认同)

4.大学生亲子关系表现在(男生在自我中心发面比女生强,考虑自己的得失要多一些,考虑父母的要求要少一些)(从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女生更细心,更体贴入微,男生则显得粗细大意)

5.理想分为(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社会理想)(道德理想)

三.判断题

1.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对)

2.

3学生心理发展两面性指在成人和同一件事表现不一致。(错误)

4.大学生处于形式向辩证的过渡。 (对)

5

6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出现理想我,自我的分化。(对)

7大学生理想更偏重于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对

第五章

一〃选择题

1〃(经验)因素引起的持久变化属于学习

2〃加涅把学习分为八类,其中最为基础的学习是(信号和刺激反应)

3〃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内容为(学生以知内容)

4〃奥苏泊尔把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5〃布卢姆认知领域最高目标是(评价)

6〃巴普洛夫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

7〃布卢姆认知领域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

(评价)

8〃条件刺激,多次重复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有机体原先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将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称之为(条件反射的消退)9〃操作性条件反射又叫(工具性条件反射)

1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模仿理论,即社会学习理论。

11〃格式塔学派的苛勒的代表学说(顿悟说即完形说)

12〃美国的布鲁纳提出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是(发现学习)

13〃奥苏泊尔认为,接受学习是有意义的的接受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机械的接受学习。

多选题

1〃学习的定义(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学习是一种行为或思维持久的变化)(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产生的,坏习惯也是学习)(人和动物都存在学习)(由疲劳,创伤,药物,适应所引起的行为变化不是学习引起的)

2〃学生学习的特点(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各种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主)(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3布卢姆的认知情感

第七章

单选择

1〃狭义的知识是指(陈述性知识)

2〃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陈述性知识)

3〃不同的类型是什么属于(陈述性)

4〃怎么办属于(程序性)

5〃原来知识水平高于新知识水平属于(下位知识)

6〃当认知结构中,新知识高于原来的知识属于(上位知识)

7〃(足球)属于开放性行为

8〃(滑冰)属于连续性行为

9〃(跳高)属于封闭性行为

10〃掌握一系列局部动作之后,将这些动作合理整合形成(动力定型系统)

11〃(运算)属于特殊技能

12〃将技能中的所有动作联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连贯的协调的,迅速的,稳定的,动作系统是(自动化阶段)

13〃驾驶飞机的实验证明,(动作技能不易遗忘)

多选题

1〃广义的知识概念包括(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

2〃知识运用过程()()()()

3〃良好的认知结构具备条件()()()

4〃获得概念的两种形式()()

5〃跳高属于(封闭技能)(非连续操作)

6`加涅的两个核心(概念)(规则)

7〃影响陈述性知识变量的迁移()()()

8〃奥博尔吸收固定新知识将同化过程分为(上下位学习)(并列结合)

9〃被普遍认同的知识学习过程包括(习得)(巩固和转化)(迁移和应用)

判断题

1〃学校教育不仅注意习得还应注意应用的训练。对

2〃知识广义上分为陈述性,程序性,不包括动作技能。错

3〃规则是概念学习的基础。错

4〃技能学习的最后阶段属于连续阶段。错

5〃技能达到自动化阶段属于技巧。对

6〃怎么办属于程序。对

7〃练习的曲线表明,练习和动作水平成正比。错

单选题

多选题

1〃问题心理机制()()()()

2〃问题解决的启发式策略()()()

3〃影响问题解决的课题因素()()()

4〃创造性的特征()()()

5〃与培养大学生创造有关的环境()()()()

6``课题教学法所开展的步骤()()()()()

第九章品德心理

选择

道德认识发展最高水平(道德信念)

(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首位有计划有系统的研究道德判断问题心理学家(皮亚杰瑞士)皮亚杰道德认识总规律()

皮亚杰各阶段特点

科尔伯格将皮亚杰道德理论改为(道德两难故事法),其提出人是科尔伯格。

大学生处于道德确立阶段

皮亚杰对偶故事法

三水平

多选

品德包括()()()()

道德概念产生阶段()()()

个体道德评价能力发展趋势()()()()

道德情感的形式()()()

道德行为发展水平(由低到高)()()()()

大学生道德行为主要表现在()()()

判断

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6岁儿童是错误

处于他律阶段的儿童根据后果判断

单选

1989年世界卫生组为21世纪健康概念注入新的内容:道德健康行为通常是由人们意识不到的那些驱力和愿望所驱动——心理动力学模型

——行为主义学派

——存在人本主义

——认知理论

属于社会文化压力源

属于心理性压力源

第十章

多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上全面发展的良好状态

心理临床医生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依据:统计学社会规范个人主观感受生活适应水平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根据应对指向性的不同,把应对分为:问题指向性应对情绪调节性应对

在压力下,最常见的心理反应:焦虑、情绪爆发、习得性失助、

认知功能障碍、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辨析

1 高等学校心理不仅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而且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和品德培养,研究对象还应包括高等学校管理活动中心理问题正确

学校教育活动不只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有学校教育管理活动,学校管理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服从于学校教育活动的需要,学校管理活动涉及内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人的管理,即学生和老师的管理。这就需要学校管理心理学知识。因此高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还应该包括高等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

2 不仅要研究培养大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而且还要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矫治措施

正确

在校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正常地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少数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中个别学生可能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因些,高等学校心理学在培养大学生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要研

究培养大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而且还要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矫治措施。

3 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特征,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正确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特征,与心理过程密不可分。

4动机越强,工作效率越高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这间的关系可以用倒U形曲线来表示,中等强度动机最有得于任务的完成,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5 遗传素质决定个体心理发展

这遗传素质是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奠定了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而且制约着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但是,环境影响遗传物质的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而且遗传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本身就是在许多世代遗传和变异的辩证统一过程中进化而成的;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心理的影响;对影响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综合分析,而且绝不能忽视心里发展中的主观因素,以及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在活动与实践中的相互作用。

6 环境尤其是教育决定着个体心理发展水平

这种环境是在遗传限度内决定着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这种遗传素质是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奠定了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而制约着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绝不能忽视心理发展中的主观因素,以及主观因素,以及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在活动与实践中相互作用。

7 大学生的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无意识记可有可无

尽管大学生的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但无意识记仍是不可缺少的,许多知识都是在不经意间通过无意识记记住的,有意识记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能自学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增强记忆效果。

8大学生的意义识记有有意义的,而机械识记没有意义

意义识记主要是通过记忆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大学生能充分理解识记材料的意义,选择最有意义的最有价值的,未知的知识经验进行识记,能把所学的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中,系统完整地保存起来,但机械识记仍是不可缺少的,大学生学习内容中也有一些是没有意义的或对其意义理解不够的,只能靠机械识记。

9奥苏伯尔

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也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同样,发现学习也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

10 学习目的相同的学生学习动机是一样的

学习动机是导致学习活动产生的原因,而学习目的则是学生在学习前在主观方面所期待获得的学习结果,有时学习目的相同的学生学习的动机可能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想成为大学生这一目的,有的学生学习动机是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有的学生学习动机却是想出人头地或炫耀他人。

11定势对于知识迁移的影响是消极的

定势也称心向,它是指由先前活动所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定势对于知识迁移的影响即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如果定热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相适应,它起着积极的作用;如果定势和要解决的问题不相适应,则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12 动机越强,工作效率越高

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可用一条倒U形曲线来说明,它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解决问题的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高而上升,中等强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不得于问题的解决。

13知识学习起始于注意和期望

正确

注意是学习的选择系统,期望是学习的动机系统,前者提供学

习的方向,后者提供学习的动力,因此,学习活动就可以发生发展了。

14儿童在学习圆的概念时,学会用圆规画圆,这就是智力技能错

智力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并没有脑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并近于自动化了的智力活动,用圆规画圆属于动作技能。

15练习曲线提示了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总体趋势为直线上升错

练习曲线提示了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总体趋势为练习技能水平逐步升高,并有先快后慢,进快时慢的现象,练习曲线中有起有伏,呈曲折状态,练习中存在高原现象。

16 知识越丰富,创造性越高

知识是创造的前提,离开必要的知识,就根本谈不上创造,但是对待知识一定要有客观性和变通性,否则就容易拘泥于书本,不由自主地从书本的观点和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以至于知识反而阻碍了创造性的发展。

17 动机水平越高,创造性越高

一般中等强度动机水平,创造性越高,而动机水平过高或过低皆不得于创造性的提高。

18启发式策略优于算法式策略

算法式策略的优点是只要解存在,一定能成功解决问题,缺点是费时费力,而且即使解找到了,也不一定记住解法;启发式策略的优点是简单,省时,有可能提高解决问题效率,但容易导致解决问题的失败,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19 刘老师外出旅游。。。。打不开三位数密码箱,小刘从0—9尝试。。。两个小时后打开,小刘用的是算法式策略

正确

算法式策略是指对问题解决的所有可能途径都加以尝试匠一种策略。小刘从0—9尝试。。打开了密码箱是运用的算式法。

20 问题解决是单向的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是个体运用知识经验克服问题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之间的障碍,最终达到目标状态的动态思维过程。

21 6岁认为打碎一盘玻璃杯的孩子比打碎1个玻璃杯的孩子坏,因为他打碎的多

正确

四五岁至八九岁处于他律道德阶段,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动机,受他人设定的外在价值标准所支配,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认为打碎一盘玻璃杯的孩子比打碎一只玻璃杯的孩子更坏,因为他打碎的多。

22儿童的道德发展的顺序可以改变

皮亚杰认为,正如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存在着一个不变的发

展顺序一样,儿童的道德发展也是一个不变的顺序,即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儿童必须经历他律道德阶段才能发展到自律道德阶段,而不可能越过他律道德阶段直接进入自律阶段。

23 判断某个人的心理是否异常,如果他的某项特质和大多数人一样,那么说他是正常的,如果和大多数人不同,就是异常。

如果一个人的某项心理特质的测量值处于平均数附近,则他在这一方面就是健康的,正常的,但实际上,这种对大多数人状况,的偏离有两种如果一个人的某项心理特质的测量值处于平均数附近,则他在这一方面就是健康的,正常的,但实际上,这种对大多人状况的偏离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心理健康程度远高于大多数人,另一种则远低于大多数人,我们只能说后一种人有心理健康问题。

24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公认的行为规范,就是正常的,如果不符合就是异常,如逃学,打架,自杀等。

这条标准在具体问题上并非总是非常明确,一致的,而且社会规范也是有朝代特征的,总是在变化着的。

25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只影响教师的工作,不影响学生。

教师效能感对教师的行为的影响包括:

(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3)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

教师的效能感之所以能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是因为教师通过其外部行为表现影响着学生,而这种行为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能感,进而支配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影响其成就。反过来,学生的成就和他们的各种学习行为又会影响教师效能感。

26 教师期望效应是指。。。为。。。

教师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关于未来的学习成绩和一般课堂行为的推断和预测。教师期望效应是指由于教师在对他们自己所抱期望做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在学生身上发生的结果。

简答

1 高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1)心理发展

(2)学习心理

(3)品德心理

(4)心理健康教育

(5)老师心理

(6)学校群体心理

(7)学校管理心理

2 人格的含意和特征是什么?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其特征为:(1)稳定性与可变性(2)独特与共同性(3)个性的整体性(4)生物制约与社会制约性

3 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而起作用,环境和教育就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外部原因,亦即是外矛盾。发展的内因,即内部矛盾,是指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和教育不断地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儿童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不一致所导致的不平衡。外界环境及其教育的这种要求,只有为发展反映和接受并引起其内部的不平衡,才能转化为发展主体的一种发展需要。从而推动发展过程。如果发展的主体并不能认识到这种需要。或外界要求超过主体发展的可能性,外因均不能转化为内因,也就是无法成为发展的动力。

4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1)口研期(0—1岁)

(2)肛门期(1---3)岁

(3)性蕾期(3—5岁)

(4)潜伏期(6—11岁)

(5)生殖器期(12—20岁)

5 大学生思维特点是什么

(1)大学处于由形成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的阶段,最终辩证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

(2)在常规思维发展的同时,大学生的创造思维也有显著发展。

(3)大学生还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6 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三种水平是什么

大学师生关系分为三种水平,低级水平、过渡水平和高级水平。

低级水平是低年级大学生或少数交往能力差的高年级学生常有的,他们在对老师的关系上表现为拘谨和胆小。过渡阶段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教师对于大学生所提问题的态度以及他们本人的态度,也取决于学生本人态度。当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师生感情的建立逐渐消除了师生交往中的拘谨和胆怯时,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就开始进入到高级水平,与老师交往的频率加强,能够与老师自如地交往。

7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1)自我明显分化,迅速发展,自我矛盾开始出现。

(2)大学自我评价能力增强

(3)大学生自我体验丰富深刻,但不够稳定

(4)大学生自我控制有明显提高

8 大学生理想与特点是什么

理想可分为国个方面,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

(精品)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中学部分)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育学)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1、学习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简答

1.请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具有以下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 (2)情绪积极稳定。 (3)人格结构完整。 (4)人际关系协调。 (5)性别角色分化。 (6)社会适应良好。 记忆口诀:(我能适应性别不同的两个情人) 3.请简述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抑郁症 (二)恐怖症 (三)焦虑症 (四)强迫症 (五)网络成瘾 记忆口诀:(父母指导多动的儿童使用药物的行为) 5.请简述强迫行为的治疗措施 (1)可采用药物治疗; (2)行为治疗,如暴露与阻止反应; (3)建立支持性环境; (4)森田疗法:此方法强调当事人力图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对强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因此,为了矫治强迫症状,应放弃对强迫观念做无用控制的意图,而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 治疗措施记忆口诀:(森田支持用药物恢复强迫症的行为) 6.请简述心理辅导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辨析)。心理辅导的对象以正常学生为主,面向全体学生。(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教师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在辅导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作用。(5)个别化对待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7.请简述心理辅导的方法 (一)改变学生行为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2)代币奖励法 (3)行为塑造法 (4)示范法 (5)暂时隔离法 (6)惩罚法 (7)自我控制法 (8)松弛训练 (9)系统脱敏疗法 (10)肯定性训练 (二)改变学生认知的基本方法

(1)合理情绪疗法 (2)认知疗法 (3)来访者中心疗法 8.请简述系统脱敏疗法(含义+创作人物+治疗+例子) 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个体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此法为美国心理学家沃尔帕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也适用于其他以焦虑为主导症状的行为障碍。例如,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用手触摸,逐步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 9.请简述合理情绪疗法 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方法。艾利斯提出ABC理论,A是诱发性事件,B是个体对该事件的看法,C是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他认为,情绪(C)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A)所引起,而是由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引起的。人们持有的不合理信念总结起来有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口诀:绝对过分的糟糕)。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调整自己的认知,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10.请简述感觉的一般特性 同一感受器接受几种刺激以及其他感受器接受的刺激对感受性产生的影响叫作感觉的相互作用。由感觉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感觉的特性。 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感觉适应。 ②感觉对比。 ③感觉后效。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影响。例如,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能够减轻牙科手术中病人的疼痛。 ②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例如,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聋哑人能“以目代耳”学会唇语等。 ③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如红色给人以热烈的感觉、紫色给人以高贵的感觉、蓝色给人以安静的感觉等。 11请简述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12.请简述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三种。 1.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也叫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注意形式,是消极被动的注意,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注意形式。 2.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也叫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一种积极、主

教师资格证模拟题1(教育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卷一 一、不定向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前的符号填写在题干的括号里。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1分,共30道小题。) 1. 幼儿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答案:ABCD 解析:心理学对实践的作用就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幼儿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也具有这四个基本作用。因此,答案为ABCD。 2. 人的心理现象不包括( )。 A.注意 B.动机 C.心理过程 D.个性 答案:A 解析:心理现象是个体心理活动或与他人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体征,属于主观精神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动机、心理过程、个性。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优势兴奋),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因此,答案为A。 3. 幼儿的思维形式是以( )为主。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概括思维 D.创造思维 答案:B 解析:在整个幼儿时期,幼儿的思维形式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但仍然保留着感知动作思维方式,幼儿后期开始产生抽象逻辑思维方式。因此,答案为B。 4.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答案:C 解析: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体来说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活动是由于大脑活动而产生的;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与源泉;③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心理主动地加以选择地反映周围事物。因此,答案为C。 5.()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最为活跃的因素。 A、兴趣 B、爱好 C、需要 D、性格 答案:C 解析: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观因素中最为活跃的是幼儿的需要。兴趣和爱好。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性格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因此,答案为C。 6.幼儿的活动主要包括()。 A、对物的操作活动 B、与人的交往活动 C、心理活动 D、游戏活动 答案:AB。 解析:幼儿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幼儿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操作活动和与人的交往活动。对物的操作活动使幼儿的心理获得了非常有意义的发展,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社会性,同时也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因此,答案为AB。 7. 皮亚杰认为( )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A.2~3岁 B.4—5岁 C.5—6岁 D.0—2岁 答案:D 解析: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0~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于感知运动的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觉

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资料全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梳理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非制度化教育。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4、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5、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7、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9、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10、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容的学校教育。 11、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的趋势。 1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4、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15、汉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6、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17、宋代以后,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18、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 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 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容单一, 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19、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教育是僧侣教育,其次是骑士教育 20、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21、二战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 全民化;(3) 化;(4)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1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孔子的教育思想言论记载在《论语》中,如"有教无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 3、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 的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教育思想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师严然后道尊"、"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等。 4、格拉底 问答法 第一步称为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 第三步叫助产术。 5、柏拉图 《理想国》 6、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 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 的最高目的。 亚里斯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 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些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亚里斯多德 《政治学》 7、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 论》。 8、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自然主义教育理想 《爱弥尔》。 9、德国哲学家 康德 人的所有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 "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10、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 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11、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 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12、规教育学的建立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 标志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就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科学”。 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征。(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力过程)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心理的实质主要包括三方面: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反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一种非流利型表达性失语症。患者说话时发音困难,语言不流利威尔尼克区:接受性(接受性或印入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 反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 一.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主要作用:接受和传送信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 神经系统 二.1.周围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通讯网络” 脊神经31对:肌肉,脏器 脑神经12对:头部器官 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机体兴奋)副交感神经:(机体抑制) 2.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高级中枢是指大脑两半球、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的 部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低级部位,“司令部” 脑:脑由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其功能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不对称性叫“单侧化”。大脑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与言语有关的方面如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也占优势。右半球的优势体现在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上,如音乐、美术、情绪表达、识别能力等。 额叶躯体运动(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顶叶躯体感觉(温、触、动感觉等)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枕叶视觉忱叶的枕极 颞叶听觉颐上回和额中回 边缘叶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调节、情绪调节大脑底而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皮层 脊髓调节四肢活动、体内器官工作等先天性反应(如膝跳反射)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 脑干

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两天必过):教育心理学

重点记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容的载体、教学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育心理学 一、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胜利前提。 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义工了新的可能性。 (2)、自然环境因素。 1、空气质量 2、噪音。 3、社会密度。 4、自然灾害。 (3)、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传统。 2、拷贝世界。 3、学校教育。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1、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2、精选教材。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4、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 5、创造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6、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 7、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要有助于学习的近移。 三、知识理解的标志。 1、知识“是什么”: 明确知识的表面含义,能正确描述知识的内容。 2、知道“为什么”: 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内容、了解其内在的逻辑依据和本质联系。 3、能举例复述: 能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合理的复述知识,举出实例。 4、融合贯通: 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新旧知识是随机联系。 四、促进只是理解的条件。 1、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理解必须以己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新学习的知识只有被纳入己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时才能被更好地理解和巩固。 2、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感性材料或感性经验是知识理解的基础。 3、利用变式和比较。 变式是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是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比较是以方法方面促进理解。 五、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 这是智力活动的准备阶段,在这阶段。学生要了解活动的任务、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对活动定向。 2、物质活动于物质化活动阶段: 物质活动是指运用实物进行的活动,物质化活动是运用实物的代替进行的活动 3、有声音语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 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 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 C.1987年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必备

《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必备

一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产生标志:德国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 2、亚里士多德《灵魂论》西方最早研究心理现象的著作。 3、人的心理现象包括:(重要) ⑴心理过程:①认知过程: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 ②情感过程:情感、情绪 ③意志过程 ⑵心理状态:注意、 ⑶个性心理: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4、试分析人的心理的实质: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答: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客观现实是心理源泉和内容。

(3)人的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具有主观性、能动性。 (4)人的心理是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5、高级神经系统活动: ⑴过程:兴奋和抑制。 兴奋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神经过程。 抑制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神经过程。 ⑵规律:扩散与集中规律;相互诱导规律。 6、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 反射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躯,传出神经、效应器等。 7、人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能,生来就会,从遗传获得的反射活动,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等。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人的心理活动是后天学会的,其生理基础是:条件

反射) 8、两种信号系统: ①有具体的刺激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引起的条件反射 ②以语言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叫第二信号系统。(人类特有的) 9、人的心理的高级水平和主要形式:意识 意识就是凭借语言而实现的心理反映,其核心因素是:语言与思维。 人的意识可以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 10、心理学主要流派: ①构造主义学派,冯特[美],研究人的经验、意识内容,意识能分为不同因素,“内省法”。 ②机能主义学派,詹姆士[美],注重意识作用和意识过程的研究。 ③格式塔心理学学派,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认为心理是一个整体。 ④行为主义学派,华生【美】,研究人的行为,“环境决定论”,反对研究意识。 ⑤精神分析注意学派,弗洛伊德,研究人的潜意识(原始冲动、本能、欲望)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辅导:心理评估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辅导:心理评估本文主要介绍了心理评估及其意义,心理测验,评估性会谈等方面。 一、心理评估及其意义 (一)心理评估的含义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实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实行分类的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能够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等。 (二)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包括有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为主,因而心理评估的功能就不应仅仅实行心理症状学诊断或心理病理分类学诊断,而也应重视对学生发展潜能、自我实现水准的正向评定。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即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疾病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对当事人心理疾病的有无以及心理疾 病的类别实行诊断。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了解健康状态下的心智水平及自我实现的倾向。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注重的是人的潜能、人的价值实现的水准,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水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受到高度重视。 (三)心理评估的意义 1.心理评估是有针对性地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是一项高度个别化的教育工作,为了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制定准确的辅导与咨询方案。这包括必须准确

找出个体的问题症结,了解他所处的环境的特征,准确地把握他理解世界的独特的观点。 2.心理评估是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心理评估不但是了解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行为表现的工具,也是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绩效的工具,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如何,只能从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症状减轻、心理素质的改善来加以确认。 二、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是一种特殊的测量,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的程序。测验通过测量人的行为,去推测受测者个体的智力、人格、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与水平。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实行分类,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水平测验、创造力测验及成就测验。人格测验包括多项人格调查表、兴趣测验、成就动机测验及态度量表等。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标准化的测验,特别是智力测验的施测与解释,都要求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施测人员来实行。教师在选择测验时,必须充分考虑测验的意图、测验的适用年龄、测验的方式和性质等,特别是在对测验结果的解释上,更是要谨慎从事,不能迷信测验分数,更不能把某一次测验的分数当做教学决策与评判儿童的重要依据。而理应把测验看成是一种检测学生某个方面特点的工具,它只有与其他信息来源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心理测验的功能。 三、评估性会谈 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教师通过会谈既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也能够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态度施加影响。所以,会谈可分为评估性会谈与影响性会谈。但二者很难截然分开,与其他方法比较起来会谈法的优点是:在会谈中能够当面澄清问题,以提升所获得资料的准确性;通过观察会谈过程中双方的关系及学生的非言语行

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

. Word 文档资料 绝密★启用前 严禁复印 2006年4月教师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教育学心理学A 试卷 (课程代码 6602)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 (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临床个案法 2、 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 ( ) A 、史莫克 B 、莫雷若 C 、加涅 D 、奥苏贝尔 3、根据柯拉斯沃等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有五个程序,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 ( ) A 、价值的性格化 B 、非言语交流 C 、理解 D 、统合 4、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 ( ) A 、年龄上无明显差异 B 、中等年龄的学生 C 、年龄较大的学生 D 、年纪较小的学生 5、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十一至十五岁儿童的处于 ( ) A 、感觉运动阶段 B 、思维准备阶段 C 、思维阶段 D 、抽象思维阶段 6、学习的意义表现在 ( ) A 、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 B 、获得好的成绩 C 、适应社会发展 D 、个体生活的需要 7、新的材料属于原有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观念中,原有的观念得到扩张、精确化、限制或修饰,新的观念或命题获得意义,这种学习是 ( ) A 、派生类属学习 B 、相关类属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并例结合学习 8、下列说法中不能反映学习迁移现象的是 ( ) A 、举一反三 B 、由表及里 C 、触类旁通 D 、由此及彼 9、短时间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来说,其容量的组块数是 ( ) A 、3----6 B 、4----7 C 、5-----9 D 、6-----10 10、能对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理解是 ( ) A 、字面的理解 B 、解释的理解 C 、批判性的理解 D 、创造性的理解 1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待学习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倾向叫做 ( ) A 、学习目的 B 、学习动机 C 、学习态度 D 、学习兴趣 12、一般而言,要使学习效率较高,动机应维持在 ( ) A 、较高水平 B 、中等水平 C 、较低水平 D 、不一定 13、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下列选项,不属于...成就动机源泉的需要是 ( ) A 、认知的需要 B 、交往的需要 C 、自我提高的需要 D 、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14、在教学设计工作中,中心是 ( ) A 、分析教学内容 B 、设计教学策略 C 、分析教学对象 D 、设计学习目标 15、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其目的是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基 于这一目的进行的评定是 ( ) A 、配置性评定 B 、形成性评定 C 、总结性评定 D 、论文式评定 二、多项选选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非正式学生群体的主要特点有 ( ) A 、有固定的组织结构 B 、群体内部的一致性 C 、情感依赖性 D 、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人物 E 、凝聚力不强 17、在我国,一般习惯于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以下几种 ( ) A 、知识的学习 B 、技能的学习 C 、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 、情意和人格的学习 E 、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18、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事件促进学习”,所以他建议利用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安排程序教学, 以便更有效地呈现与学习教材,其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是 ( ) A 、小步子逻辑序列 B 、要求学生作出积极的反应 C 、及时反馈 D 、学生自定步调 E 、低的错误率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重点考点讲义

精品文档(1)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重点考点讲义2010 23月日】2009年12来源:考试大【要想考试都不怕,只有常来考试大!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重点:学校教育制度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赫尔巴特与杜威 教育的概念:广义:知识,技能,影响思想观念的活动心狭义:学校教育:知识----------身体力社会要求---------------受教育者(身心)教育者(期望)计划组织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1.前制度化:孔子的教育的形成.制度化教育:标志:近代学校系统(体系)2 ”“废科举,兴学校中国:清末”校的围墙之内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简答)(重点)学前教育加强并与小学教育衔接 两头扩展强化义务教育,延长年限。义务教育的定义中间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内外沟通高等教育的类型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教育的发展过程:古代教育校中国:夏 --------------------序商痒周----------西周:礼,乐,射,御,书,数。隋唐:科举制度印度:婆罗门教:森严的等级制佛教:关心大众埃及:宫廷学校:皇子皇孙与贵族职官学校:贵族文士学校:奴隶主以吏为师,以僧为师,以法为教雅典:文化修养,政治家,商人。重商主义斯巴达:体育训练与政治道德灌输。培养军人。 . 精品文档西欧的中世纪:宗教占主要地位,培养僧侣,神学和七艺古代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德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近代教育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加强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技术的现代化20世纪以后的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学(定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所有的人都应该受教育孔子:性相近,习相远。有教无类启发诗,书,礼,易,乐,春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科目: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悱: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墨子: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老子:一切回归自然学记教育与政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课内外相结合”藏息相辅-------“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课业。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学生下课及放假的时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 藏:修。息:游。所以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君子之教,喻也。-----------------对待学生严格,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让人明白道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 ---------------------------循序渐进。学不躐等:超越西方古代 讽刺;定义;助产术。苏格拉底:《理想国》柏拉图: 哲学家智慧---------------理性--------勇敢军人意志---------------劳动者情感-------节制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哲学家亚里士多得德:教育最高目的,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政治学)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萌芽: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的自然性《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卢梭康德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精品文档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德智体全面发展。裴斯泰洛齐教育漫话,培养绅士。洛克白板说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标志)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建立: 为中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杜威:(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民本主义与教育》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二章 本章重点:教育相对于政治与经济的独立性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与教育(简答)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都与人有关)教育目的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有自身的规律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人才,舆论力量,促进民主)教育与生产力(与人无关)规模和速度,结构的变化,内容和手段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知识:人力资本理论:(土地,劳动,资本)舒尔茨,提出教育对经济的贡献教育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动力作用(教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200个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知识汇总(背诵版)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200个教育学及教育心理 学知识汇总(背诵版)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专门研究发生在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 研究内容: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五要素、三过程) 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载体/工具)、教学环境(物质/心理) 过程:学习过程(研究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二、作用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 ①帮助教师准确了解问题 ②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④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三、发展概况 创建:夸美纽斯(遵循自然)、裴斯泰洛奇(教育心理学化)、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卡普捷列夫(出版第一部 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世界最早的系统教育心理学专著) 发展—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走向成熟—布鲁纳、奥苏伯尔、加涅 完善(成果[4]) 我国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年,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概述 含义[5]: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基本特征[4]: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阶段特征:少年期(初中)、青年初期(高中) 初中特点: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①抽象占主导,现反省思维;②独立批 判、片面主观并存;③随意性显著增长;④成人感;⑤内心世界、朋辈交往;⑥自控能力不强 高中特点:生理、心理和社会上向成人接近;①经验型转向理论型,现辩证思维;②人生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深刻发展;③客观、敏感;④冲突矛盾 教育含义 1;学习准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2; 关键期: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 二、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识论创始人—四阶段:感觉动作、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维果斯基(社会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最近发展区”) 认知过程发展特点(观察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 认知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2]: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教学促进认知发展。 三、人格发展与教育 ⑴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8]阶段论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真题

2010年1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负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 A.布鲁纳 B.布卢姆 C.加涅 D.奥苏伯尔 3.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常规思维 D.经验思维 4.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 ) A.课堂管理 B.课堂情境 C.课堂纪律 D.课堂气氛 5.对学习时间的管理属于下列哪种学习策略( ) A.元认知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6.对于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 ) A.能力 B.运气 C.努力 D.任务难度 7.技能的种类有( )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8.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是属于( ) A.辨别学习 B.概念学习 C.规则或原理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9.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它的成熟时期始于(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0.马斯洛将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列入下列哪一种需要中( ) A.安全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1.下列哪个不属于合作学习的特征( ) A.分工合作 B.密切配合 C.团体历程 D.最近发展区 12.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阶段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 ) A.初中一年级 B.初中二年级 C.初中三年级 D.高中一年级 13.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4.一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l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 ) A.80 B.100 C.120 D.125 15.以下哪种不属于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 ) A.人的潜能 B.人的价值实现的程度 C.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程度D.有无心理疾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