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秋水答案

20.秋水答案

20.秋水答案
20.秋水答案

主备人韦喜静备课组语文组审核人班小组姓名

编号:20宜州市第二中学九(上)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课题:秋水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

3.分析文章中对比的手法的运用。

4.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因此,人们也常把道家思想称之为“老庄哲学”。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在政治上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主张“无为而治”。他愤世嫉俗,鄙视功名富贵,揭露统治阶级的虚伪的“仁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庄子》散文是战国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庄子》亦名《南华经》,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

2.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预习导航】

1. 字音和句读。

泾(jìng)流之大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

2.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并在文中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3. 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①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

②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

(2)古今异义词:

①于是焉和波欣然自喜(古:在这时今:连词,于是)

②至于北海(古义:这里指渤海;今义:常指我国一部分海域。)

③东面而视(古义:脸朝东;,今:方位词,东边)

④大方之家(古义:大道理,后又称博学的人为“大方”或“方家”;大方之家

即修养高,明白事理的人,今: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3)词类活用:

①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令)

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③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④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少)

⑤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轻)

⑥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4)文言句式:

A、判断句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者,……也”表示判断)

②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的配合格式,可译为“如果不是……那么就……”)

B、宾语前置句

①以为莫己若者(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前置。即“莫若己”:无人能比得上自己)

②我之谓也(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即“谓之我也”: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

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状语后置句,即“吾长于大方之家见笑”: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C、被动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用“见……于……”表示被动,“见”表被动,“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比如“他被骗”,我们文言文可以说“彼见欺”,而“他被人骗”,我们就不能说成“彼见人欺”,而要说成“彼见欺于人”。)

D、固定句式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古汉语常见,可译为“认为……是……”“觉得……是……”)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

下段的开头,可译为“再说”“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

(5)一词多义:

若: (1)望洋向若而叹曰名词,海神名

(2)以为莫若己者动词,比得上

闻:(1)闻道百动词,听到

(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名词,学识

之:(1)泾流之大代词,这样

(2)我之谓也助词,宾语前置标志,无意

(3)仲尼之闻助词,的

于: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词,在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被

始: (1)于是焉河伯始旋见面目副词,才

(2)始吾弗信名词,开始

【合作探究】

1.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为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

3.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河伯先引用俗语“闻到百,以为莫己若”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继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光的短浅,接着,发出了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的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小结河伯形象:

最初骄傲自大和后来的知错能改。

4.作者在文中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本文主要采用了设喻和对比的写作手法:以河伯见海神为喻,将黄河的壮阔与北海的广阔进行对比,将河伯见海神之前和之后的态度进行对比,说明个人的见解有限,我们每个人都不能骄傲自满,否则就会贻笑大方的。

5.学习这则寓言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1)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

(2)一个人要勇于自我批评。

6.由本文引出的成语哪些?并解释成语。

(1)望洋兴叹:望洋,抬起头来看的样子。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后来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2)贻笑大方:被大方之家耻笑。让内行见笑。

(3)大方之家:指称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小结】通过学习,你从文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庄子?秋水篇》想象丰富,气势磅礴,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一、用寓言形式设喻阐述深刻哲理。

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是设喻而这些比喻又是通过奔放新奇的想象和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抒写出来的。庄子把一切自然事物、神话传说都具体化、人格化。河伯这一神话传说中的神便被庄子任意驱使为其观点服务:先让河伯因受环境和习见习闻的限制而自傲,然后让河伯从小圈子里跳出来,看到了大海而对自己以前的自满羞愧不已。庄子正是通过这个寓言,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并使文章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二、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

《秋水》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文章一开头,作者用“秋水时至……不辩牛马”寥寥二十二个字,就把涨水时那种汹涌澎湃、气象万千而又浩淼无边的壮阔景象毫不费力地描绘了出来,给读者以不尽的吟味。文章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写黄河,则浩浩荡荡,奔腾澎湃,气魄雄伟;写北海,则渺茫空旷,无边无际,意境开阔;写河神,则有喜有叹,逼真传神,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当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

A、泾流劝谏旋转欣然自喜

B、径流渚崖辨别望洋兴叹

C、争辩穷匮孀妻贻笑大方

2.对句中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轻伯夷之义。(轻视)

B、少仲尼之闻。(名声)

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3.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

①以天下之美(助词,的)

②野语有之曰(代词,这样)

③今我睹子之难穷(助词,的)

④我之谓也(助词,宾语前置)

4.与“莫己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 B )

A.秋水时至B.何陋之有

C.顺流而东行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中考试题集解析

秋水 (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 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百川灌.河(2)东面.而视 (3)河伯始旋.其面目(4)而轻.伯夷之义者 2.翻译下面句子。 (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译: ( 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译: 3.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答案1、(1)注入(2)面向;朝向(3)旋转;掉转(4)认为……轻 2.(1)(河伯)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2)“知道很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3.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或: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 (二)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②东面而行,不见水端.()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和用法,有一项不同于其他各项,它是()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野语有之.曰 C.少仲尼之.闻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译文: ②道闻百,以为莫己若。译文: 4.以下是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 的。 B.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 的。 C.在河伯的感叹里,河伯觉得有些人对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不应该认为孔子的学识少, 也不应该认为伯夷的道义轻。 D.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 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4.也许你能从这则寓言中受到不少启发,请谈谈自己最深的感受。 答案:1.①同(通)“辨”,分辨。②尽头。③长久,永远。2.B 3.①秋天里的洪水按时到来,众 多河流的水注入黄河。②听到了上百条(不少)道理,便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了。4.C 5.可能的感受:①现有的见识往往是有限的,我们不应囿于已有的见识而骄傲自大;②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即使是

秋水练习附答案

本练习附带答案,答案为白色文 字,全选文本,改成黑色即可 高二《秋水》练习答案 一、解释下面加点字词(共36分,1空1分) 1、百川灌河.( 黄河 ) 2、泾流.. 之大( 直通的水流 ) 3、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在这个时候 ) 4、东面.而视( 面对着,面向 ) 5、不见水端. ( 边际、末端 ) 6、始.旋.其面目..( 才 ) ( 掉转、转变 ) ( 脸面、面貌 ) 7、望洋..向若.( 抬头仰视的样子 ) ( 海神的名字 ) 8、野语.. 有之曰( 俗语 ) 9、始.吾弗信……则殆. 矣( 开始 ) ( 危险 ) 9、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乡曲之士,指见识浅陋之人 ) ( 谈论 ) 10、乃知尔丑..( 你的 ) ( 鄙陋、低劣 ) 11、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参与 ) 12、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满溢 ) 13、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减少 ) 14、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 觉,影响 ) 15、不可为量.数.( 指斗、斛一类的量器 ) ( 计算 ) 16、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自以为多 ) 17、不似礨空.. 之在大泽乎 ( 蚁穴 ) 18、计中国...之在海内..( 谋算、考虑 ) ( 指黄河流域一带,是古代九州之一,中原大地 ) ( 古人以为九州之外是四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 19、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细小的米粒 ) ( 大粮仓 ) 20、号.物之数.谓之万( 称呼 ) ( 数目 ) 21、人处.一焉( 占有,据有 ) 22、舟车之所通..( 通行的地方 ) 23、伯夷辞. 之以为名( 辞让 ) 24、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先前,刚才 ) 二、指出加点字活用情况,并解释(共8分,1空1分) 1、秋水时.至( 名作状 ) 按时,按季节 2、顺流而东. 行( 名作状 ) 向东 3、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 意动用法 ) 以……为少,以……为轻 4、今我睹子之难穷. 也( 形作动 ) 走到尽头 三、指出通假字,并解释(4分,1空1分) 1、不辩. 牛马( 同“辨”,辨认 ) 2、拘于虚.也( 同“墟”,指所居之处 ) 3、豪.末之在于马体( 同“毫”,动物身上的细毛 ) 4、人卒. 九州( 同“萃”,聚集 ) 四、解释下面加点虚词(11分,1空1分)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语气词 ) 2、乃. 知尔丑( 才 ) 3、野语有之.曰( 代词,代“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这句野语 ) 4、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结构助词,的 ) (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5、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把……看作 ) 6、伯夷辞之以为..名( 把……作为 ) 7、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认为 ) ( 表并列 ) 8、顺流而. 东行,至于北海 ( 表修饰 ) 9、不知何时止而. 不盈( 表转折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共41分)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定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判断句)(8分) 听说了很多道理,认为没有谁赶得上自己,这说的就是我啊。(句式填写3,百1,莫1,若1,倒装翻译1,判断翻译1)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4分) 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句式填写1,长1,大方之家1,被动翻译1) 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被动句 ) ( 判断句 )(10分) 对井蛙不可以和它谈论大海,是(由于它的眼界)被居住的地方所局限。对只生存在夏天的昆虫不可以和它谈论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被生存的时令所局限。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大道理,是(由于他的眼界)被所受教育所束缚。(句式填空2,语1,拘1,虚1,笃1,时1,曲士1,被动翻译1,判断翻译1) 4、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介词结构后置句 )(3分) 天下的水,没有哪个比大海更广大的。(句式填写1,莫1,倒装翻译1) 5、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宾语前置句、被动句 )(7分) 正存念会被人看少(认为少),又凭什么能自满呢?(句式填空1,方1,存1,少1,奚以1,自多1,被动翻译1) 6、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9分) 伯夷辞让天下以此来取得名声,孔子谈论天下以此获得博学的美名,这两个人(伯夷,仲尼)的自我满足,不正很像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涨而自满一样吗?(辞1,以为1,名1,语1,博1,自多1,尔1,向1,自多于水1)

《秋水》学案练习及答案

20.《秋水》(共一课时) 一、基础驿站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径流渚崖辩别望洋向若 B.泾流劝谏旋转欣然自喜 C.争辩穷匮孀妻遗笑大方 2.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轻.伯夷之义(轻视) B.少仲尼之闻.(名声) C.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D.我之谓说 ....(说的就是我) 3.“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的意思是() A.现在我要看到你是那样的困难。 B.现在我想看到你,那是不困难的事。 C.现在我看到你是这样的无边无际。 D.现在我看到你,真是一言难尽。 4.文学常识填空。 《秋水》选自,庄子,名周,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是。与并称“老庄”。《庄子》又叫,是由所著。全书现存篇。 5.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 ①以天下之美() ②野语有之曰() ③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④我之谓也() 二、综合园地 6. 请根据课文有关内容,归纳出两个四字成语: 7.与“莫己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 A.秋水时至 B.何陋之有 C.顺流而东行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下列句子中都有通假字的是() ①以为莫己若者②指九天以为正兮③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④终老不复取⑤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9. 下列各句与其它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是社稷之臣也 D.非我也,岁也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美.为己任 B.少.仲尼之闻 C.而轻.伯夷之义者 D.泾流之大. 11.课文中只对河神的神态和语言进行了描写,而未对海神展开描写,请你想一下,当海神听了河神说的一番话后,又有什么表现呢?不妨写下来。(50字左右) 20.《秋水》1.A“径流”应写作“泾流”。2.B“少仲尼之闻”的“闻”应该是“学问,学识”。 3. A注意句式特点和“难穷”的理解。4. 道家《庄子》《庄子》又叫《南华经》,是由庄周 和他的门人所著。全书现存三十三篇。5. ①助词,的②代词,这样③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实在 意义。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6.望洋兴叹贻笑大方7. B“莫己若”与“何陋之有”均为宾语 前置。8.B ②“正”通“证”④“取”通“娶”9.A A项是被动句,其余为判断句。10.D A 项“美”形容词作名词,指美好的事物。B项“少”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C项“轻” 形容词意动用法。11. 可联系当时情景写出海神的谦虚、博大的胸襟。

《秋水》配套练习及答案

《秋水》配套练习以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以及文意理解: 1、庄子,名,时期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 的思想,后世并称“”。课文选自《··》 2、在《秋水》中包含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这三个,你还知道《庄子》中的哪些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水》中所说的“三王五帝”,三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帝指__________,颛顼,帝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文章的积极意义是,文章的局限性在于。 二、词语解释的归类: (一)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5、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_____通_____,_________。 6、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_____通_____,__________。 7、人卒九州:_____通_____,__________。 8、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_____通_____,__________。 (二)找出句子中词类活用的字,写出活用方法和意义: 9、秋水时至:_____,,___ _______。 10、顺流而东行:_____,,___ _______。 11、东面而视:_____,,___ _______。 1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13、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_____,,___ _______。 (三)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_______ ________。 15.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_______ ________。16.计中国之在海内:_______ ________。 17.望洋兴叹:_______ 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加点字: 18.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_______________ 19.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______ ____ 20.今我睹子之难穷也:_______ ___ 21.拘于虚也:__________ 22.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3.方存乎见少:__________ 24.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也: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5.今尔出于崖涘,乃知尔丑:_____ __ ___ 26.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________ __

《秋水》加点字练习及答案

秋水 秋水时(名作状,按时)至,百川灌河。泾流(直通的水流)之大,两涘(水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崖之间,不辩(通“辨”)牛马。于是焉(语词,无意义)河伯欣然(……的样子)自喜,以(把)天下之美为(看成)尽在己。顺流而(连词,表修饰)东(状语)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表修饰)视,不见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才)旋(调转,此指改变)其面目(神情),望洋(抬头仰视的样子)向若而(表修饰连词)叹曰:“野语有之(这样)曰:‘闻道百(句式:定语后置),以为莫己若’者(句式:宾前),我之谓也(句式:宾语前置)。且夫(再说)我尝闻少(意动,以……为少)仲尼之闻而轻(意动,以……为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不)信,今我睹子之(取独,无意义)难穷(浩瀚无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危险)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句式:被动)。”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句式:省略、介后),拘于虚也(句式:被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句式同前)今尔出于崖涘(句式:介后),观于(到)大海,乃(才)知尔(你的)丑,尔将可与(句式:宾前)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句式:介后),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满);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止)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用)量数(计算)。而吾未尝以(凭借)此自多(形作动,夸耀)者,自以(知道)比形(生成形态)于天地(句式:介后),而受气于阴阳(句式:介后)。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取独)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句式:被动),又奚以(凭借)自多(句式:宾前)?计(考虑)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蚁穴)之在大泽(旷野)乎?计中国之(取独)在海内,不似稊米(细小的米粒)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于之)。人卒(聚集)九州,谷食之(取独)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豪”通“毫”,动物身上的细毛)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天下)以为( 凭借……获得)名,仲尼语(谈论)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 先前)之自多于水乎?”

《秋水阅读练习》答案

《秋水阅读练习》答案: 1、周战国道老子老庄《庄子·外篇》 2、欣然自喜望洋兴叹井底之蛙贻笑大方;朝三暮四庖丁解牛呆若木 鸡游刃有余东施效颦相濡以沫扶摇直上学步邯郸等等 3、夏禹商汤周文王;黄帝尧舜 5、“辩”同“辨”,辨认 6、“虚”同“墟”,所居之地 7、“卒”同“萃”,聚集 8、“豪”同“毫”,动物身上的细毛 9、时,名词作状语,按时,按季节 10、东,名词作状语,朝东 11、面,名词作动词,面对着,面向 12、少,形容词意动,以……为少;轻,形容词意动,以……为轻 14、大道之家,指有很高学识的人 15、长江黄河 16、黄河流域一带的中原地区 17、连绵词,指抬头仰视的样子 18、危险19、掉转20、尽,指走到尽头 21、约束,局限22、乡曲之士,指见识浅陋之人;谈,说 23、正 24、称呼;占有,据有25、才 26、先前,刚才27、鄙陋,低劣 28、满足29、觉,影响 30、超过 三、1、知道很多道理,认为没有谁赶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呀!(宾语前置;判断句) 2、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耻笑了。(被动句) 3、孤陋寡闻的人不能跟他们谈论大道理,是因为他们被所受的教养给束缚了。(判断句;介宾短语后置;被动句) 4、我正想自己的见闻太少,又凭什么自我满足呢?(宾语前置) 5、伯夷以辞让君位来博得美名,孔子以谈论天下来显示(自己的)渊博,这些就是他们的自我显扬,不正如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 四、1.B 2.D 3.C 4.D 五、寓言援譬设喻具体形象河伯能及时发现自己的渺小,意识到如果自己没有及时发现的话,是很危险的,会贻笑大方。海神对河神的评价是“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事物的相对性,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如果骄傲自满就会贻笑大方。 用一系列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事物的相对性,强调了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 人的认识会受到环境、时间、教养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秋水》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秋水》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文学常识 (1)本文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作者庄子, 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人。 (2)庄子与老子合称为“老庄”。 (3)秋水指“清澈的眼波”,水,这里指秋天的洪水。 2、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C) A、泾流(jìng)殆(dài) B、渚崖(zhù)睹(dǔ) C、仲尼(zhòng)矣(sì) D、伐纣(zhòu)伯夷(yì) 涘(sì)渚(zhǔ)少(shǎo)殆(daì)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百川灌河(注入)两矣渚崖(俟:水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崖:高的河岸) 欣然自喜(喜悦)至于北海(到达) 东面而视(向东望去)不见水端(尽头) 望洋向若而叹曰(叹息)(望洋:迷茫直视的样子)旋其面目(转变态度) 大方之家(有很高学识的人)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天下的美景看作完全存在于自身) 于是焉(在这个时候)秋水时至(按季节到来)泾流之大(泾流:直流,通流河面宽广) 4、翻译下列句子。

(1)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3)河伯欣然自喜 于是河神很喜悦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5)望洋向若而叹曰 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 (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7)顺流而东行 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 (8)河伯始旋其面目 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 (9)两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10)少仲尼之闻 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 5、默写 (1)《秋水》中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秋水》练习及答案

《秋水》配套练习以及答案 一、选择填空 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泾jīng 涘yǐ渚zhǔ B.泾jìng 涘sì渚zhě C.泾jīng 涘sì渚zhǔ D.泾jìng 涘 yǐ渚zh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东面.而视 B、秋水时.至 C、顺流而东.行 D、东.面而视 3、在《秋水》中包含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这三个,你还知道《庄子》中的哪些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言短文,完成文后习题。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上,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日:“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 ..鸱得腐鼠 B、发于.南海止于.北海 ..惠子恐于是 C、惠子相.梁欲代子相. D、子知之.乎仰而视之. 2.与“或谓惠子曰”中的“或”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莫如以吾之所长攻其所短,或能负乎? B.或坐或卧,或仰或俯 C.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D.而或长烟一空 3.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惠子相.梁担任相国 B.或.谓惠子日有人 C.非梧桐不止.停止 D.非练.实不食精熟、精美 4.对本文中庄子的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B.井蛙不可与之语海 C.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参考答案】 一、1、C 2、A 3、欣然自喜望洋兴叹贻笑大方;朝三暮四庖丁解牛呆若木鸡游刃有余切中肯綮目无全牛东施效颦相濡以沫扶摇直上邯郸学步等等 二、1、C 2、B 3、C 4、A

《秋水》练习及答案

《秋水》练习 1、庄子,名,时期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 的思想,后世并称“”。课文选自《··》 2、在《秋水》中包含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这三个,你还知道《庄子》中的哪些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水》中所说的“三王五帝”,三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帝指__________,颛顼,帝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文章的积极意义是,文章的局限性在于。 一、词语解释的归类: (一)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5、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_____通_____,_________。 6 、泾流之大:_____通_____,__________。 7、人卒九州:_____通_____,__________。 (二)找出句子中词类活用的字,写出活用方法和意义: 9、秋水时至:_____,,___ _______。 10、顺流而东行:_____,,___ _______。 11、东面而视:_____,,___ _______。 1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_____,,___ _______。 (三)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_______ ________。 15..百川灌河_______ ________。 16.计中国之在海内:_______ ________。 17 始旋其面目_______ ________。 18 .至于北海 (四)解释下列加点字: 18.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_______________ 19.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______ ____— 20.今我睹子之难穷也:_______ ___ 21. 野语有之曰 22 莫己若者 23 少仲尼之闻 24 无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蒹葭》练习题及答案

《蒹葭》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原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二、选择题: 1、对《蒹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第一章起两句写秋天的景象。这是从怀念者眼中写出:他的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青苍苍的芦苇,早晨的露水已经成霜,于是引起了他对伊人的怀念。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 C、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完全一样,但是感情均与前一章进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变化。 D、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 分析: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应该是“虚写”。 2、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 分析: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应该是“清晨”;第二句应该去掉“翌日”。 3、对《蒹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分析:D主要突出寻找、追求恋人的艰辛。 4、对《蒹葭》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诗以眼前所见景物起兴,既点出深秋季节一片萧条,又衬托出诗人凄婉的感情。 B.“伊人”可以理解为诗人所追求的人;诗人对意中人充满了爱悦之情,热烈地追求,然而可望不可即,始终求之不得,诗人心中充满了惆怅。 C.“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以及“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等意思相同,这种重章叠句的表达方法加强了诗歌的感情色彩。

《秋水》学案(附答案)

《秋水》学案(附答案) 《秋水》学案 《秋水》 一、基础驿站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径流渚崖辩别望洋向若 B.泾流劝谏旋转欣然自喜 C.争辩穷匮孀妻遗笑大方 2.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轻伯夷之义 B.少仲尼之闻 C.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 D.我之谓说 3.“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的意思是 A.现在我要看到你是那样的困难。 B.现在我想看到你,那是不困难的事。 C.现在我看到你是这样的无边无际。 D.现在我看到你,真是一言难尽。 4.文学常识填空。 《秋水》选自,庄子,名周,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是。与并称“老庄”。《庄

子》又叫,是由所著。全书现存篇。 5.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 ①以天下之美 ②野语有之曰 ③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④我之谓也 二、综合园地 6.请根据课文有关内容,归纳出两个四字成语: 7.与“莫己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 A.秋水时至 B.何陋之有 C.顺流而东行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下列句子中都有通假字的是 ①以为莫己若者②指九天以为正兮③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④终老不复取⑤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9.下列各句与其它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是社稷之臣也 D.非我也,岁也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美为己任 B.少仲尼之闻 C.而轻伯夷之义者 D.泾流之大 11.课文中只对河神的神态和语言进行了描写,而未对海神展开描写,请你想一下,当海神听了河神说的一番话后,又有什么表现呢?不妨写下来。 20.《秋水》1.A“径流”应写作“泾流”。2.B“少仲尼之闻”的“闻”应该是“学问,学识”。3.A注意句式特点和“难穷”的理解。4.道家《庄子》《庄子》又叫《南华经》,是由庄周和他的门人所著。全书现存三十三篇。 5.①助词,的②代词,这样③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实在意义。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6.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7.B“莫己若”与“何陋之有”均为宾语前置。②“正”通“证” ④“取”通“娶”项是被动句,其余为判断句。项“美”形容词作名词,指美好的事物。B项“少”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C项“轻”形容词意动用法。11.可联系当时情景写出海神的谦虚、博大的胸襟。

《秋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秋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秋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秋水时至 (2)两涘渚涯之间 (3)不辩牛马 (4)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2.翻译下列句子 (1)闻道百,以为莫已若 (2)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3.写出与本段文字有关的两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一个的含义. 成语: 含义: 4.请你谈谈从这则寓言中受到的启示: 5.“河伯欣然自喜”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又为什么而叹? 6.河伯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7.毛泽东给女儿李讷的信中说:“读了秋水篇,你不会再做河伯了吧……”他要勉励女儿什么? 8.仿照例句,请写一个句子。 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答案: 1.按时水边同“辨”分辨 (4) 尽,完 2.听到一些道理,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已。 我曾经听说有人看不起孔子的学问,轻视伯夷的义 3.望洋兴叹:本义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力量的藐小。现在用来比喻要做一件事情不足,感到无可奈何。 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的人或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贻笑大方:让内行人见笑。 4.1骄傲自满是由于见闻不广造成的.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在事实面前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4即使有点资本也不要骄傲. 5."自喜"的原因是"百川灌河",河伯"以天下之美尽为在己",后又叹息上因为到达北海后,发觉自己与北海相比太小了. 6.由"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到"望洋向若而叹",由先前的骄傲自大到后来的自我批评,自我解剖. 原因有:1看到了北海的广阔; 2他善于比较,并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3具有自我批评的精神. 7.高干子女不要有优越感,不要盲目自大,骄傲自满. 8.感情是人生的一本书,亲情是序言,友情是目录,爱恨恋想是感情故事的主题.友谊是人生的一首歌,真诚是词,信赖是曲,理解尊重是友谊的主旋律. 青春是人生的一首歌,成功是词,拼搏是曲,永不懈怠是青春的主旋律

秋水语文高考记叙文阅读题附答案

秋水语文高考记叙文阅读题附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秋水语文高考记叙文阅读题附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语文高考记叙文的备考,做阅读题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我为大家整理了。秋水语文高考记叙文阅读题原文鸡子叫头遍金保就醒了。妈起来做饭,风箱呼嗒呼嗒的,猪在院里哼唧。他睡不着,可又不想起来。麦种完... 语文高考记叙文的备考,做阅读题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我为大家整理了。 秋水语文高考记叙文阅读题原文 鸡子叫头遍金保就醒了。妈起来做饭,风箱呼嗒呼嗒的,猪在院里哼唧。他睡不着,可又不想起来。麦种完了。他早对秋水说过:"种罢麦,一定要找个门儿挣钱。"可如今,啥门儿也没找到。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格子,直射在金保的床前。他想起从前在学校可没这么笨,总在前十几名里。下了学,庄稼种得也不赖。起先,他想投稿儿,买书,订杂志,没日没夜地写。寄出去十几篇石沉大海的文章,一场梦也就结束了。后来他想学修收音机、钟表。谁知那进修班跟哄人差不多,白扔了30块学费。 "唉,钱难抓呀!"他叹了口气,开始穿毛衣蹬裤子。"哪云彩眼里有个挣钱门儿呢?"他皱皱眉,"反正今年我的棉花争气,一级就卖了400斤,还不说加价款。玩去!" 他一脚踏进厨屋,喊:"妈——"厨屋里雾腾腾的。风箱呼嗒呼嗒,没有

人应声。他又喊"妈",却听见妈在背后说话:"你瞧你,还不快穿上袜子鞋!真真是......" 妈一手端着糠瓢,一手向屋里指着。金保听见灶前传来低声的嗤笑,他一看,原来是秋水在那儿拉风箱。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哟,这么早来了?" "早?太阳晒着......"秋水没把下句话说完,咯咯地笑着使劲拉风箱。妹妹放早学了。秋水把馍饭端上桌,妹妹忙忙地喂鸡,妈给猪拌食。 "吃!都吃了再弄。"秋水这么说着,夺过妈手里的糠瓢。 "二姨!"——没过门,她还不便叫妈。"今年花收得好呀?" "好哩。" "卖了多少一级?" "总有两三百斤吧。" 屋里忽然有些沉默。问到花,就等于问钱。谈到钱,大家就未免神经紧张。 "金保,我看你别老盘算挣钱,倒不如先盘算到手的钱咋花?"秋水叫着金保的名字,眼睛却望着妈。秋水的眼睛不大,很秀气,滴溜溜的,很有神儿。 "那还用说,先尽你们办事用呗。"妈款款地说。 秋水的脸一下子红了——她还和在学校那会儿一样,爱红脸。 "我不是说那......" "我刷,我刷!"金保站起来去拾掇碗筷,话头就这样打断了。 秋水把扯旗一样搭在屋里绳上的脏衣服收下来,拿了棒槌和棉油皂去下

(完整word版)《秋水》练习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秋水》练习 班级学号姓名 一、文学常识以及文意理解: 1、庄子,名,时期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 的思想,后世并称“”。课文选自《??》 2、在《秋水》中包含三个成语:,,。除了这三个,你还知道《庄子》中的哪些成语?,。 3、《秋水》中所说的“三王五帝”,三王指,,。五帝指 ,颛顼,帝喾,,。 4、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 文章的积极意义是,文章的局限性在于 二、词语解释的归类: (一)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5、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通,。 6、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通,。 7、人卒九州:通,。 8、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通,。 (二)找出句子中词类活用的字,写出活用方法和意义: 9、秋水时至:,,。 10、顺流而东行:,,。 11、东面而视:,,。 1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 13、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 (三)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5.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16.计中国之在海内:。 17.望洋兴叹:。

(四)解释下列加点字: 18.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19.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20.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21.拘于虚也: 22.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23.方存乎见少: 24.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也: 25.今尔出于崖涘,乃知尔丑: 26.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27.乃知尔丑: 28.又奚以自多: 29.水旱不知: 30.过江河之流: 三、翻译句子,并指出它们的句式: 1.东面而视。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5.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6.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7.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四.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笃于时也 B. 自以比形于天地 C. 拘于虚也 D. 束于教也

田中禾《秋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秋 水 田中禾 鸡子叫头遍金保就醒了。妈起来做饭,风箱呼嗒呼嗒的,猪在院里哼唧。他睡不着,可又 不想起来。麦种完了。他早对秋水说过:“种罢麦,一定要找个门儿挣钱。”可如今,啥门儿也没找到。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格子,直射在金保的床前。他想起从前在学校可没这么笨,总在前十几 名里。下了学,庄稼种得也不赖。起先,他想投稿儿,买书,订杂志,没日没夜地写。寄出去十几篇石沉大海的文章,一场梦也就结束了。后来他想学修收音机、钟表。谁知那进修班跟哄人差不多,白扔了30 块学费。 “唉,钱难抓呀!”他叹了口气,开始穿毛衣蹬裤子。“哪云彩眼里有个挣钱门儿呢?”他 皱皱眉,“反正今年我的棉花争气,一级就卖了400 斤,还不说加价款。玩去!” 他一脚踏进厨屋,喊:“妈……”厨屋里雾腾腾的。风箱呼嗒呼嗒,没有人应声。他又喊“妈”,却听见妈在背后说话:“你瞧你,还不快穿上袜子鞋!真真是……” 妈一手端着糠瓢,一手向屋里指着。金保听见灶前传来低声的嗤笑,他一看,原来是秋水在那儿拉风箱。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哟,这么早来了?” “早?太阳晒着……”秋水没把下句话说完,咯咯地笑着使劲拉风箱。 妹妹放早学了。秋水把馍饭端上桌,妹妹忙忙地喂鸡,妈给猪拌食。 “吃!都吃了再弄。”秋水这么说着,夺过妈手里的糠瓢。 “二姨!”——没过门,她还不便叫妈。“今年花收得好呀?” “好哩。” “卖了多少一级?” “总有两三百斤吧。” 屋里忽然有些沉默。问到花,就等于问钱。谈到钱,大家就未免神经紧张。 “金保,我看你别老盘算挣钱,倒不如先盘算到手的钱咋花?”秋水叫着金保的名字,眼 睛却望着妈。秋水的眼睛不大,很秀气,滴溜溜的,很有神儿。 “那还用说,先尽你们办事用呗。”妈款款地说。 秋水的脸一下子红了——她还和在学校那会儿一样,爱红脸。 “我不是说那……” “我刷,我刷!”金保站起来去拾掇碗筷,话头就这样打断了。 秋水把扯旗一样搭在屋里绳上的脏衣服收下来,拿了棒槌和棉油皂去下塘。静静的塘边立 刻响起嘭嘭的声音。银亮亮的水珠迸溅起来,清澈的塘水泛起涟漪。金保最爱看秋水洗衣服。 她半蹲着,向水里探着身子,短发辫一只向前一只向后,两只手在石条上来回搓,细细的腰肢随着胳膊起伏。 照往常习惯,过了午,金保就推出自行车送她回家。七里路,走一后晌。可今天,她竟把脸一摆说:“我不回呢。”“不”字咬得挺重,连妈都感到诧异了。 她斜着身子,用手指着背后的水塘说:“你瞧这水多好!清得像水晶一样。” 他很有些茫然,好像读一首朦胧诗。 “俺姨夫在县鱼苗场。我跟他说了,这一冬,你帮他干义务工去,跟他好好学。开了春,买千把尾鱼苗,把这口塘承包了。” “那……那靠得住吗?” “我知道你专走保险门儿。没听俺爷说:喂猪不如喂羊,喂羊不如养塘。如今鱼价一年年涨, 街上都卖一块二一斤了!” “这是过水塘,下了雨,鱼都跑了!” “我知道!”秋水拿火辣辣的眼睛盯着他,“你呢,要你那手干啥!” “得一笔本钱。” “你呀……那卖花的钱呢!压在箱底能生儿吗?”秋水声气不高,金保却如猛地听了炸雷——天爷,那宝贝钱,他连摸都怕摸脏呢! 妈倒先应了:“保儿,你这上不得山打不得狼的脾性!秋水说了,你就试试。” “家里你放心。”秋水说,“我住俩月,等你过年回来再走。” 金保咧开嘴笑了,一头扎进屋去收拾行李。他弯着腰,忙活着。呼啦,从他肩膀上摔下来一本书,只见那上边有四个字:淡水养鱼。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我看你别老盘算挣钱,倒不如先盘算到手的钱咋花?”秋水说这句话时是想要金保家把卖棉花的钱拿来办婚事,这样她就能明正言顺地过来帮助金保家脱贫。 B .面对婆家并不富裕的现状,秋水不嗔不怨;面对不思进取、胆小无能的未婚夫,秋水有批评亦有诱导,最终唤醒恋人潜藏心中的斗志,也燃起一家人新的希望。 C .小说地方特色鲜明,尤其是“哪云彩眼里有个挣钱门儿呢?”“保儿,你这上不得山打不得狼的脾性”等日常生活语言的大量使用,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D .小说选取了一段并不复杂的农村恋曲,通过一个个寻常的农村生活场景来一步步诠释贫困的农村生活中的人们抗争的不易,读来平淡质朴,给人真实之感。 5.请简要分析秋水洗衣时环境描写的作用。(5 分) 6.金保是本文一个重要人物,请结合金保这一人物形象和相关情节谈谈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 图。(6 分)

《秋水》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2)

《秋水》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文学常识 (1)本文节选自 《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 ,作者 庄子 战国 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 家学派代表人物。名周,宋 国 蒙人。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4、翻译下列句子。(2)庄子 与老子合称为“ 老庄 ”。 (3)秋水指“清澈的眼波” ,水,这里指 秋天的洪水 2、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C ) A 、泾流(j ing )殆(d d ) B 、渚崖(Zh u )睹(d u ) C 、 仲尼(zh m g )矣( S i ) D 、伐纣(zh U )伯夷(y i ) (S i)渚(zh u)少(Shao ) 殆(da i ) 百川灌河(注入 高的 河岸) 两矣渚崖(俟:水边)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崖: 欣然自喜(喜悦 至于北海(到达 东面而视( 向东望去 不见水端(尽头 望洋向若而叹曰( 叹息 度 ) (望洋:迷茫直视的样子) 旋其面目(转变态 大方之家(有很高学识的人 完 全存在于自身 )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天下的美景看作 于是焉(在这个时候 ) 秋水时至(按季节到来 泾流之大(泾

(1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3)河伯欣然自喜于是河神很喜悦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5 )望洋向若而叹曰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 (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7)顺流而东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 (8 )河伯始旋其面目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 (9)两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10)少仲尼之闻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5、默写

秋水练习题及答案

秋水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 20 秋水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川灌河(众多的)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指海神若) B.秋水时至(指按时令、季节) 两涘崖渚(水边、岸) .旋其面目(掉转)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D.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缺少)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没有) 提示:D项“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中的“少”作“缺少”讲不正确,应作“贬低,小看”讲。 答案:D 2.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B.吾非至于子之门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D.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提示:A项“东面”在句中意思为“脸朝东”;今口语中指“东边”;B项“至于”在句中是“到”的意思,今为连词,表示“达到某种高度或另提一事”;项“于是”意为“在这

时候”,今为连词。 答案:D 3.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②吾非至于子之门③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④斧斤以时如入山林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提示:①为宾语前置的标志,②为助词“的”,③为动词“认为”,④为介词“按照”。 答案:B 4.填空。 (1)本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名__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家代表人物,与________并称“老庄”。《庄子》又叫________,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著。全书现存________篇。 (2)《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讨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与课相关的学化知识。

《秋水》练习及答案资料

《秋水》练习及答案

《秋水》练习 1、庄子,名,时期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 的思想,后世并称“”。课文选自《··》 2、在《秋水》中包含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除了这三个,你还知道《庄子》中的哪些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水》中所说的“三王五帝”,三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帝指__________,颛顼,帝喾,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 文章的积极意义是,文章的局限性在 于。 一、词语解释的归类: (一)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5、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_____通_____,_________。 6 、泾流之大:_____通_____,__________。 7、人卒九州:_____通_____,__________。 (二)找出句子中词类活用的字,写出活用方法和意义: 9、秋水时至:_____,,___ _______。 10、顺流而东行:_____,,___ _______。 11、东面而视:_____,,___ _______。 1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_____,,___ _______。

(三)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_______ ________。 15..百川灌河_______ ________。 16.计中国之在海内:_______ ________。 17 始旋其面目 _______ ________。 18 .至于北海 (四)解释下列加点字: 18.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_______________ 19.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______ ____— 20.今我睹子之难穷也:_______ ___ 21. 野语有之曰 22 莫己若者 23 少仲尼之闻 24 无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答案: 1、周战国道老子老庄《庄子·外篇》 2、欣然自喜望洋兴叹井底之蛙贻笑大方;朝三暮四庖丁解牛呆若木鸡游 刃有余东施效颦相濡以沫扶摇直上学步邯郸等等 3、夏禹商汤周文王;黄帝尧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