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ISO14001标准理解与实施

ISO14001标准理解与实施

ISO14001标准理解与实施
ISO14001标准理解与实施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解析

GB/T 24001-2016 idt ISO 14001:2015

Version1-2021

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对企业环境体系运行,以及实施内部审核有很大帮助,是内审员学习和参加培训不可多得的好资料,持续更新中!欢迎下载!!!

ISO14001:2015标准理解与实施

0、背景

1S0 14001: 2015 在背景中明确指出,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必须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平衡这“三大支柱”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意味着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是缺不可的,只有这三者的兼顾才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随着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因污染、资源的低效使用、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责任的期望值已发生了变化。因此,各组织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环境管理,以期为“环境支柱”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这说明环境压力迫使组织要考虑社会的需求,采用系统的方法实施环境管理。

【标准条款的理解要点】

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需要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平衡这“三大支柱”(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任何组织,无论公有还是私有,大型或小型,处于发达或新兴经济体中,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反过来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人类发展和健康取决于我们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和节约的情况,这些是人类活动和生产直接依赖的对象。实现良好的环境绩效要求组织浪诺使用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系统方法。

社会期望正在驱动对改善支撑人类发展所需资源进行管理的需求并期望所有组织采用更加有效、透明和负责的手段来满足这一需求。因气候变化、能源过度消耗、生态系统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

本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通用的框架指南,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体系以支持更好的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框架应当致力于组织的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坚实的、可信的和可靠的环境管理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包括:

--理解组织运行所处的环境;

----确定和理解相关方的有关的需求和期望,因其与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相关;

----建立并实施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

----最高管理者在改进环境绩效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识别可导致重大环境影响的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

--识别环境状况,包括影响组织的事件;

--考虑与下列问题相关的组织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环境因素;

--合规义务;

--其他问题(见4.1)和要求(见4.2);

--增强组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意识;

--适当时,建立运行控制.以管理组织的更要环境因索、合规义务,以及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评价环境绩效.并在必要时采取措施以改进环境绩效。

采用系统方法实施环境管理的结果,可为最高管理者提供定量和定性的数据,使其能够做出合理的业务决策,以保持长期成功,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创建可选方案。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的组织各层次和职能的承诺。机遇包括:

--保护环境,包括预防或减少不利环境影响;

控制或影响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交付、使用和处置的方式;

--运用生命周期观点,防止环境影响被无意地转移到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

--实施环境友好的、且可巩固组织市场地位的可选方案.以获得财务和运营收益;

--与有关的相关方沟通环境信息。

除了提升的环境绩效.与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潜在收益包括:

--通过可证实的环境管理使顾客确信组织的承诺;

--保持良好的公共关系和社区关系;

--满足投资方准则和改善资金获取渠道;

--提升形象和市场份额;

--改进成本控制;

--预防责任事件的发生;

--节约原料和能源;

--设计更加环境友好的产品;

--促进获得许可和授权并满足其要求;

--提升外部供方和所有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的环境意识;

--改善行业和政府部门的关系。

组织有可能运行一个同时满足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整合管理体系。这种方式提供了减少重复和提高效率的机会。

1 范围(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略)

3 术语和定义(略)

4 组织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问题。这些问题应包括受组织影响的或能够影响组织的环境状况。【标准条款的理解要点】

1.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组织应当确定其运行所处的环境。组织所处的环境应当包括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外部和内部问题。组织的宗旨体现在其愿景和使命之中。

2.术语“预期结果"指组织通过实施其环境管理体系想要实现的结果。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履行合规义务和实现环境目标。这是最低限度的核心结果。但是组织可针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设定诸如超越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附加的预期结果。例如组织可通过采用社会和环境原则而受益,以支持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计划。

3.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很重要,因为组织运营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被外部和内部问题影响,例如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其员工的参与等。组织所处的环境可包括组织的复杂性、结构、活动和整个组织职能单元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区的水平。

4.组织所处的环境包括它运营所处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可产生影响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状况和事件。状况可以是当前的或者随时间变化的,而事件可引起突然的变化,这可以解释为极端情况。为这种状况和事件做准备并管理其后果能支持业务连续性。

5.这些问题是组织的重要议题,也是需要探讨和讨论的难题,或是对组织实现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造成影响的变化着的情况。

6.要理解哪些问题是重要的,组织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关键驱动因素和趋势,例如与环境状况或相关方关注有关的;

--能给环境和组织带来难题的;

--能产生有益效果的问题,包括能改进环境绩效的创新;

--能提供竞争优势,包括降低成本,为客户增值,或改善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7.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或将环境管理体系整合到其现有业务过程时,组织应当评审其所处的环境,以获取能够影响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问题的知识。评审将得益于采用生命周期观点和跨职能部门的参与,包括采购、财务、人力资源、工程、设计、销售和市场营销。评审可以包括下述关键方面:

①对相关的外部和内部问题,包括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相关的环境状况和事件的识别;

②对这些问题如何影响组织的宗旨,以及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考虑;

③对在策划中如何处理上述①和②的理解;

④对环境绩效改进机会的识别。

8.生命周期观点需要考虑组织在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各阶段所具有的控制和影响。这种方法使组织能够识别在哪些领域能够将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同时为组织增值。

9.实用帮助:

①外部问题:

考虑的内容可包括:

--政治:当地政治制度的类型,例如民主、专制,业务发展中政治的干预程度,以及政治家有效的行驶权利的意愿;

--经济:公共资源的可获得性,例如燃料、气体和水、基础设施和交通,包括房屋、道路、铁路、海洋和机场。

--金融:公认的金融体系,及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和获取渠道;

--竞争:必要时,可考虑为保持竞争地位,具有相似宗旨和理念(例如可持续发展、生态设计和生态标志)其他的当地组织;

--供应链管理:供方的可用性、产能和能力,技术水平和顾客要求;

--社会:民族价值观、性别问题、贿赂和腐败、劳动力的可获得性,可用的教育和医疗设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犯罪活动情况。

--文化:当地殡葬习俗或宗教场所,文物建筑/资产,可获得的特定资源(例如中草药/药用植物)、手工艺材料,文化仪式所用的食物、宗教制度和审美价值观;

--市场和公共需求:产品和服务当前和未来的市场趋势,包括有效使用能源和资源的产品服务;

--技术方面:组织有关的技术实用性和可获得性;

--法律:组织运营所处的法律架构;

注:法律架构包括法律、法规和其他形式的法律要求。

--自然:当前和未来的气候和其他条件、物理条件、生物多样性、稀有和濒危物种、生态系统、资源的可用性(包括数量、质量和获取渠道),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以及特定环境领域/行业概况。

外部来源的信息,可以有助于组织外部问题的知识可包括:

--顾客、供方和合作方;

--商业委员会;

--行业组织;

--商会;

--政府机构;

--国际机构;

--学术研究;

--本地新闻媒体;

--当地社区团体。

②环境状况(包括事件)

能够影响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状况可包括,例如能够影响组织种植特定种类农作物的气候温度变化。环境事件的示例,例如极端气候导致的洪涝灾害,会影响组织的活动(例如危险物质存储),以防止污染。

考虑下述信息来源有助于组织识别其环境状况,包括事件:

--气象、地质、水文、生态信息;

--与组织地理位置相关的历史灾害信息;

--之前的审核、评估或评审报告,例如初始环境评审或生命周期评估(可以获取时);

--环境监视数据;

--环境许可证或执照申请;

--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及其环境影响的报告。

③内部问题

考虑的内容可包括:

--组织治理和结构:国家和契约治理框架(包括注册和报告);结构类型(包括分层式,矩阵式,扁平式,基于项目式);合资和合同服务;以及与母公司关系、角色、职责和权限;

--法规符合性:现状和趋势;

--方针、目标和战略:宗旨、愿景、业务、其他目标和战略,以及实现这些所需的资源;

--产能和能力:组织的产能、能力和在资源和能力方面的知识(例如,资金、时间、人力、语言、过程、系统和技术、及其保持);

--信息系统:信息流和决策过程(正式和非正式的)以及完成这些需要的时间;

--与内部相关方的关系、相关方的观点和价值观;

--管理体系和标准:组织现有管理体系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组织所采用的指南和模型,例如会计和财务,质量、健康和安全;

--组织的类型和文化:家族企业、国营或私营公司、管理和领导风格、开放或封闭的文化,以及决策过程;

--合同:形式、内容和合同关系是程度。

可用来检查相关内部因素的方法包括收集上文所述当前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包括采访前人,或当前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并评审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

10.组织为理解其所处的环境而遵循的过程,应当能够为组织提供知识,以用于指导组织策划、实施和运行其环境管理体系、该过程的实施应当采用实用的方式,这种方式应当能为组织增值,并对最重要问题得出整体的、概念性的理解。将该过程及其结果形成文件并根据需求定期更新是有益的。

此结果可以帮助组织:

--设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

--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制定或完善环境方针;

--建立环境目标;

--确定履行合规义务所用方法的有效性。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即要求);

c)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其合规义务。【标准条款的理解要点】

1.相关方也是组织运行所处环境的一部分,在组织评审其所处的环境时应当予以考虑。确定相关方并其建立联系以开展信息交流,从而能促进相互理解、信任和尊重。这种联系不必是正式的。组织应当确定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以及这些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可以从识别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

5.组织应当确定相关方的那些需求和期望是必须遵守的,其余的需求和期望中哪些是要选择遵守的,这些将成为其合规义务。广泛的知识有助于对其合规义务的理解,详见条款

6.1.3.

确定需求和期望的方法不是唯一的。组织应当采用适合其范围、性质和规模的方法,并且该方法在详略程度、复杂程度、时间、成本和可靠数据的可获得性等方面是适宜的。

组织可通过其他过程或出于其他目的的确定有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在监管理机构规定了要求的情况下,组织应当获得获取各领域适用的法律法规知识,例如空气质量标准、排放限值、废物处理法规、设备运行的许可要求等。

在自愿承诺方面,组织应当获取有关需求和期望的广泛知识,例如顾客要求、自律守则,以及与社区或公共机构之间的协议等。这些知识能够使组织理解自愿承诺对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意义。

6.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过程的输出可以帮助组织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建立其环境方针、确定其环境因素、合规义务和组织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上述这些是组织建立环境绩效目标时需要考虑的。组织会发现将这些信息文件化是有用的,使用这些文件化的信息便于组织满足本标准中的其他要素的要求。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

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4.1所提及的内、外部问题;

b)4.2所提及的合规义务;

c)其组织单元、职能和物理边界;

d)其活动、产品和服务;

e)其实施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范围一经界定,该范围内组织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均需纳入环境管理体系。

范围应作为文件化信息予以保持,并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标准条款的理解要点】

1.组织应当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每个组织的范围都是特定的。每个组织应当应当将对4.1和4.2所确定的内外部问题的理解作为确定范围的输入。范围的确定还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地理位置的物理边界、组织控制和影响的范围,此时应当考虑生命周期观点。此范围旨在明确组织环境管理日系适用的物理、职能的和组织的边界。

2.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有权自主和灵活地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它可以包括整个组织或组织的特定运行单元。组织应当理解其对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控制或影响的程度。范围的确定应当确保不排除那些具有或可能具有重要环境因素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设施,或规避其合规义务,或误导相关方,这对于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和组织声誉的可信度是关键的。不恰当地缩小或排除范围会降低相关方对环境管理体系的信任度,并削弱组织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范围是对包含在其环境管理体系边界内的组织运行或业务过程的真实并具代表性的声明。

3.当范围仅限于大型组织的一部分时,最高管理者通常指的是组织该部分的最高管理者。然而,在组织的更高级别的最高管理者可以保留指导和支持环境管理体系的职责。如果组织改变其控制或影响的范围、扩大其运行范围、获得更多资产、或剥离业务或资产,则应当重新考虑范围,以及由此带来的可能影响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变化。

4.当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时,组织应当考虑外部提供是活动、产品和服务。组织可以通过其领导作用对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外部提供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予以控制,或可以通过合同和其他协议对他们施加影响。

5.组织应当保持范围的文件化信息,并可为相关方所获取。可采用下列几种方式:例如,文字描述,在平面图上、组织图解中、网页上标注,或发布符合性的公开声明。当将其范围形成文件时,组织可以考虑使用一种标识所包含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以及它们的应用和(或)发生的地理位置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表述范围的示例包括:

--地点A(地理边界)内燃机及其配件的制造;

--面向个人和组织的在线培训的营销、设计和实施(职能边界)。

4.4环境管理体系

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其环境绩效,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在4.1和4.2中所获得的知识。

【标准条款的理解要点】

1.环境管理体系应当被视为组织的框架,应当对其进行持续监视和定期评审,从而为组织提供有效的指导以响应变化的外部和内部问题。

2.环境管理体系的模式和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如图2-1所示。管理体系的通用模式被称为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方法。PDCA模式为组织提供一个持续不断、循环渐进的过程,能使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其环境方针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以提升环境管理绩效。该持续过程的步骤如下:

①策划: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包括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见第4章);

--确定范围(见4.3)并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见4.4);

--确保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和承诺(见5.1);

建立环境方针(见5.2);

--分配相关角色的职责和权限(见5.3);

--确定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见6.1.2);

--确定并获取合规义务(见6.1.3);

--确定与上述1),6)和7)相关的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见6.1.1);

--策划应对上述8)中确定的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并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见6.1.4);

--建立环境目标(见6.2.2) 和确定参数以及实现环境目标的过程(见6.2.3和6.2.4);

②实施:

--确定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见7.1);

--确定人员必需的能力并确保这些人具有所确定的能力(见7.2)和意识(见7.3);

--建立、实施和保持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所需的过程(见7.4);

--确保采用适当的方法创建、更新(见7.5.2) 和控制(见7.5.3) 文件化信息:

建立、实施并控制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所需的运行控制过程(见8.1);

--确定潜在的紧急情况以及必要的响应(见

6.1.1和8.2):

③检查: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环境绩效(见9.1. I和9.1.2);

--评价合规义务的履行情况(见9.1.2);

--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见9.2);

--评审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以确保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见9.3);

④改进:

--采取措施处理不符合(见10.2);

采取措施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提升环境绩效(见10.3)。

3.为实现预期结果,组织应当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所得到的益处,包括由

4.1和4.2中所获得的知识而提升了的环境绩效。对某些组织而言,一次性建立“个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可能是困难的。对于这些组织,采用分阶段实施的方法可能更有利。组织有权力和责任决定以何种方式来满足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与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下述方面证实其在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b)确保建立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确保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及所处的环境相致:

c) 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人组织的业务过程;

d)确保可获得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e)就有效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

f)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g) 指导并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h)促进持续改进:

i) 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

注:本标准所提及的“业务”可广义地理解为涉及组织存在目的的那些核心活动。

【标准条款的理解要点】

1.最高管理者设定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此时应当考虑组织所处的环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以及业务目标。这些内容应当反映在组织的战略策划中。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责任和领导作用对于成功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最高管理者应当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并确保其实现预期结果。最高管理者的承诺指的是提供物质和财务资源,以及设定方向。这种承诺包括对支持环境管理体系和沟通有效环境管理的重要性的积极参与。

2.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应当确保环境管理体系:

--不是孤立管理的,也不脱离其核心业务战略--在制定战略性业务决策时得到考虑:

--与业务目标保持致;

--获得以及时和有效的方式提供的适当的资源

--得到跨业务部门的适当参与

--为组织提供实际价值;

--持续改进并保持长期成功。

3.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旨在满足组织战略规划中环境部分的内容,并构成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在组织策划或评审战略时,通过在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考虑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环境绩效,最高管理者有可能实现更大的价值。例如,如果在设计阶段而不是施工或制造阶段考虑环境准则,那么改善建筑物或产品的环境绩效的机会则更大。

4.如果环境管理体系是组织战略方向中的一部分,并融人到其他业务过程中,则它会更加有效和持久。

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和承诺对环境环境管理体系融人业务过程至关重要。由组织负责确定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人各种业务职能的详细水平和程度。融入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并且其获益会随持续改进的时间而增加。

将环境管理体系融人到组织的业务过程中可以加强组织的下述能力:

--通过分享过程和资源,使运行更有效;

--通过与组织运行相关的过程更紧密地联系实现增值;

--组织可以考虑将环境管理活动融人业务过程的机会,包括:

--将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或环境目标融入组织的意愿或战略(明示的或隐含的),例如与创新和竞争力相关的;

--将组织的方针承诺融入组织的治理;

--将环境管理体系的职责融入岗位职责;

--在组织的业务绩效体系中体现环境绩效参数,包括部门或员工评价(例如KPIs)

--在外部报告中体现环境绩效,例如财务或可持续报告;

--将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和影响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风险与机遇的过程融入其标准的业务风险管理过程;

--将环境准则融入业务过程的策划、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以及采购过程中;

--将环境信息交流融入业务沟通、参与渠道和过程,例如公共关系。

5.最高管理者应当通过直接参与或适当时以授权的方式就有效的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沟通可以是正式的的或者非正式的,并且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包括可视和口头的。

6.最高管理者应当支持组织中的其他管理人员,以便他们能在其各其负责的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领域内发挥领导作用。由此,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

和承诺的价值可传递到整个组织中。通过领导作用和承诺的证实,最高管理者能够指导并支持组织内的员工和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其他人员实现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7.当最高管理者创建一种鼓励全员积极参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文化时,组织就会更好地实现其环境目标并识别改进机会。

5.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方针,环境方针应:

a)适合于组织的宗旨和所处的环境,包括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b)为制定环境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保护环境的承诺,其中包含污染预防及其他与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的特定承诺;

注:保护环境的其他特定承诺可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d)包括履行其合规义务的承诺;

e)包括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以提升环境绩效的承诺。环境方针应:

--以文件化信息的形式予以保持;

--在组织内得到沟通;

--可为相关方获取。

【标准条款的理解要点】

1.环境方针规定了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组织与环境有关的战略方向。环境方针应当为建立环境目标提供框架,应当设立组织所要求的环境职责和绩效水平,并以此判定后续措施。环境方针建立了组织行动的原则。

2.环境方针对组织而言应当是特定的,并且应当适合组织的宗旨和组织运行所处的环境,包括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性质和规模。环境方针应当包括组织履行合规义务的承诺,以及保护环境、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实用指导7和8提供了与环境方针承诺相关的补充信息。

3.在制定环境方针时,组织应当考虑:

①组织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和信仰;

②指导原则;

③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以及与相关方的交流;

④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问题,包括特定的当地或区域的状况;

⑤与组织其他领域的方针相协调(例如质量、职业健康和安全);

⑥外部环境状况(包括事件)对组织活动产生的实际的和谐在的影啊。

4.建立环境方针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职责。环境方针应当作为文件化信息予以保持,并且与组织的其他方针文件保持一致,也可包含在其他方针中,或与其他方针相关联。例如与质量、职业健康和安全以及社会责任相关的方针。最高管理者负责实施环境方针井为环境方针的建立和修改提供输人信息。环境方针应当与组织控制下工作的所有人员沟通,并且可为相关方所获取。组织可以使定使环境方针以不受限的方式被获取,例如公布在网站上:或在适当时,在获得相关方的身份、需求和期望的信息,或基于相关方的请求,使得环境方针可被获取。

5.保护环境和污染预防

组织越来越关注其运行所处的环境,例如资源的可获得性、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与组织有关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作用和影响。因此,组织通过承诺保护环境,包括污染预防,为其业务相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①保护环境

组织保护环境的承诺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及其地理位置相关。它可以在组织范围内实现,或通过供应链管理、产品使用或处置等环节实现。适当时,一些组织由于其活动的性质、规模和其产生的环境影响不同,应当作出特定的保护环境的承诺。例如,如果其活动与砍伐森林有关,则应当考虑保护生物多样性或生态系统服务方面的承诺。

保护环境的实用措施可包括:

--提高自然资源(例如:水和化石燃料)的利用效率,例如:减少使用生产相关的自然资源,或进行再利用或循环利用等。

--通过直接保护现场,或间接的通过采购决定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栖息地和生态系统,例如:购买经验证的、可持续来源材料。

--通过避免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采用碳中和策略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净贡献值,来减缓气候变化。

--通过避免、替代或减少等措施,改善水和空气质量。

②污染预防

污染预防可以包含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设计和开发、制造、配送、使用和寿命结束后处理。这种策略不仅可帮助组织保护资源和减少废物和排放,还能降低成本和提供更有意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将环境因素融人到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指南可参见标准CB/T2002和1S014006。

源消减往往是最有效的实践,因为它能避免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同时能节约资源。但是,在一些情况下,通过源消减来预防污来是不实际的。组织可以考虑利用如下分层级的方式实现污染预防,并优先选择从源头进行污染预防:

--源消减或消除(包括环境意识设计和开发、材料替代、源和材料资源的节约):

--在过程或设备中材料的再利用或再循环;

--材料的场外再利用或再循环;

--回收和处理(在场内外从废物流中回收,环境影响); 以及在场内外对排放物和废弃物的处理以减少其一控制机制,例如,在许可的情况下的焚烧或受控处置,然面,组织应当在易虑(其他选项后才采取这些方法。

6.环境方针和可持续性

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以及政府、专业协会和公众团体,已经制定了指导原则,旨在支持环境的可持续性。这些指导原则帮助组织确定他们对作为“三大支柱”之一的环境的可持续性承诺的总体范围,并提供了一套普适价值观。指导原则可以帮助组织制定其环境方针,且该方针应当是独有的。

环境方针可以包括其他承诺,例如:

--可持续发展和相关的指导原则(例如联合国21世纪议程/全球契约、赤道原则);

--通过应用整合的环境管理过程和策划,将新的开发中的重大负面环境影响最小化;

--产品设计时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5.3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部分配并沟通相关角色的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对下列事项分配职责和权限:

a)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包括环境绩效。

【标准条款的理解要点】

1.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建立、实施和保持,以及环境绩效的改进取决于最高管理者如何规定和分配组织内的职责和权限。

2.最高管理者应当指派具有充分权限、意识、能力和资源的代表或职能,以: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遇的措施

6.1.1 总则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6.1.1~6.1.4需求所需的过程。

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

a) 4.1所提及的问题;

b) 4.2所提及的要求;

c)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并且,应确定与环境因素(见6.1.2)、合规义务(见6.1.3)、4.1和4.2中识别的其他问题和要求相关的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

--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状况对组织的潜在影响;

--实现持续改进。

组织应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潜在紧急情况,包括哪些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潜在紧急情况。

组织应保持以下内容的文件化信息;

--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6.1.1~6.1.4中所需的过程,其详尽程度应使

人确信这些过程能按策划得到实施。

【标准条款的理解要点】

1.对于确定和采取所需的措施以确保环境管理

体系能够取得预期结果而言,策划是关键的。基于环境和环境管理体系自身输入和输出的变化,策划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仅用于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的建立和实施,也用于它们的保持和改进。策划过程将帮助组织识别并集中其资源哪些保护环境最重要的领域。它同样有助于组织履行其合规义务和实现环境方针的其他承诺,以及建立和实现其环境目标。

2.组织应当具有一个(或多个)过程来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这个过程始于组织应用对其运作所处环境的理解,包括能够影响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问题(见4.1)和有关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包括哪些被组织作为合规义务而采纳的需求和期望(见4.2).上述这些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将一并成为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时应当被考虑的

输人。策划过程产生的信息是确定必须控制的运行的重要输入,该信息同样可用于环境管理体系其他部分的建立和改进,诸如识别培训、能力、监视和测量的需求。

3.通过应对风险和机遇,环境管理体系为组织、其相关方和环境提供价值。一个坚实的、可信的和可靠的环境管理体系可以支持组织的长期生命力。如果不管理其需要应对的(险和机遇,组织可能无法实现其预期结果,也无法响应环境状况(包括事件)。合规义务、相关方的观点以及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的其他来源,诸如环境状况( 包括事件)必须得到考虑。

4. 风险和机遇能够影响组织和其实现环境管

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

①可能给组织带来负面影响的起因,例如:

--环境因素,例如一个很小的泄漏,几乎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因此从环境角度没有被确定为是重要的,然而其可能会损害组织具有环保意识的企业形象;

--重要环境因素,例如环境事件引发了对组织管理其重要环境因素能力的怀疑,从而削弱其信誉;

--不履行合规义务,导致罚款、采取纠正措施的费用和可能失去经营的资质;

--环境状况,包括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事件,例如气候变化导致水供应的减少,可能会影响组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

--为满足客户需求,在缺乏相应熟练员工的情况下快速扩大组织的产能,这会导致潜在的失误而造成对环境的损害;

--相关方对组织环境绩效的观点,可能带动更多的反对意见;

--采取未考虑非预期结果的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在组织休闲区利用废水进行灌溉,可能导致使用这些区域的人员的健康问题。

②给组织带来潜在有益影响的示例可包括:

--识别新技术,例如可以减少污染排放的控制设备;

--优化资源保护,例如水循环;

--与相关方一起工作,以消除其对所提议的废物处置方法的反对。

5.为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能够取得其预期结果、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并实现持续改进,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有三个可能的来源:

①环境因素(见6.1.2);

②合规性义务(见6. 1.3);

③在4.1和4.2识别的其他问题和要求。

6.组织可自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其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例如,组织可以:

①先确定环境因素、合规性义务以及其他问题和要求,然后再确定与之相关的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②将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的确定与重要环

境因素的确定相整合,对其他来源的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马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

③采用一种可选的方案,将需要应对的两种或多种来源的风险和机遇结合起来考虑。

7. 组织可以利用现有的业务过程来确定需

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所选择的方法可以包括简单的定性过程或全面的定量评价(例如:在决策矩阵中

应用准则),这取决于组织运作所处的环境。

8 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的结果作为策划措施的输入(见6.1.4),用于建立环境目标(见6.2)和控制有关的运行,目的是预防负面的环境影响和其他非预期的影响(见8.1).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的结果同样可以应用到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方面,例如确定能来的需求和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信息交流,确定监视和测量的需求,建立内部审核方案和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过程。

9.紧急情况是非计划的或非预期的事件,需要立即响应,以减轻其实际或潜在的后果。紧急情况可能造成对组织的不利影响,例如火灾、爆炸、危险物质泄漏和释放,或自然事件,例如山洪、暴雨、台风、海啸等;它们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影响或对组织造成影响,例如消防过程中受污染的消防水的外排和以及火灾损害且能导致环境危害的材料的处置。组织应当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潜在的紧急情况,包括哪些能够具有环境影响后果的潜在紧急情况。

10.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方法的示例见表2-3.

表2-3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的机遇方法的示例

输入示例过程示

例输出示例

环境因素(见6.1.2)

环境因素和影响;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

准则

用准则

评价重要性

重要环境因素;

与重要环境因素

有关的需要应对

的风险和机遇

合规性义务(见6.1.3)

确定成为合规义

务的有关相关方的有

关需求的期望和确定

(见4.2);

与相关方的信息

交流,包括抱怨、表

扬和认可;

内部和外部合规

性审核;

评审法规变化的

趋势

对结果

进行评价以

确定是否存

在需要应对

的风险和机

与组织合规

性义务相关的需

要应对的风险和

机遇

内部和外部问题(见4.1)

所处环境评审的

结果,包括内部和外

部问题;

管理评审的结

果;

最高管理者和其

他跨职能管理者的输

对结果

进行评估以

确定是否存

在组织需要

应对的风险

和机遇

与4.1中其

他问题有关的需

要应对的风险的

风险和机遇

影响组织的环境

状况

与环境状况

有关的需要应对

的风险和机遇

确定的环境因素

(除了重要环境因

素)

与环境因素

有关的需要应对

的风险和机遇

其他要求(见4.2)法律法规以外的要求和组织选择采用的那些要求

管理评审的结果;

新的或变化的情况;新的信息;

与相关方的信息交流

对结果

进行评估以

确定是否存

在组织需要

应对的风险

和机遇

与其他要求

有关的需要应对

的风险和机遇

6.1.2 环境因素

组织应在所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及其相关的环境影响。此时应考忠生命周期观点。

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必须考虑:

a)变更,包括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以及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b)异常状况和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

组织应运用所建立的准则,确定那此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适当时,组织应在其各层次和职能间沟通其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保持以下内容的文件化信息:

--环境因素及相关环境影响:

--用于确定其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

--重要环境因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与不利环境影响(威胁)或有益环境影响(机会)有关的风险和机遇。

【标准条款的理解要点】

1.为了建立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组织应当深人理解其如何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包括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要素。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称为环境

因素。示例包括废水的排放、废气的排放、材料的利用和再利用,或噪声的产生。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组织应当确定其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当考虑生命周期的观点。

2.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不利或有益的变化称为环境影响。不利影响的示例包括空气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枯竭。有益影响的示例包括改善水或土壤的质量。环境因素与相关的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组织应当理解那些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为保护环境,对重要环境因素应当加以管理。

3.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及其相关的环境影响是必要的,以确定哪里需要控制或改进,并主要基于环境方面的考虑因素确定管理措施的优先顺序。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培训、信息交流、运行控制和监视过程的建立应当主要基于其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理解。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提高了组织对其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并有助于通过强化其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其环境绩效

4.由于在确定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以及确定重要性上,没有一个单一的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组织,每个组织应当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法,与其范围、性质和环境影响的规模相适宜,并满足其在详细程度、复杂性、时间、成本和可靠数据的可获得性等方面的需求。实施一个(或多个) 过程去应用所选的方法能够帮助取得一致的结果。

5.生命周期的观点包括考虑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生命周期的阶段包括原材料的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当将生命周期观点后应用于其产品和服务时组织应当考虑:

--产品或服务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其对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的控制程度,例如:产品的设计者可能负责对原材料的选择,而生产者可能

只负责减少原材料使用和过程废物最小化,使用者只负责产品使用和处理;

--其对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程度,例如:设计者可能只影响生产者的生产方式,而生产者也可能影响到设计和产品的使用方法或处置方法;

--产品的寿命;

--组织对供应链的影响;

--供应链的长度;

--产品和技术复杂性。

组织可以考虑其有最强控制力或影响力的生命

周期的那些阶段,因为这些阶段可能为减少资源使用和污染或废物最小化提供最大机遇。

6.所有的活动、产品和服务都会对环境造成一些影响,该影响可以出现在生命周期的任何或所有阶段,例如从原材料的获取和分配,到使用和处置。组织应当理解纳人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话动、产品和服务,目的是能够识别其相关的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对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分组可能有助于其识别和评价相关的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分组或分类可以基于共同的特性,例如组织的单元、地理位置和运行工作流程。

7.当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环境因素时,组织应当考虑生命周期的观点以及那些与其过去、现在和计划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相关的因素。在所有情况下,组织应当考虑正常和异常的运状况,包括启动和关闭、维修以及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除了组织可以直接控制的那些环境因素外,组织还应当考虑它可以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例加,组织所使用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以及其提供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在评价其对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力时,组织应当考虑其合规义务、方针、当地或区域性的问题。组织也应当考虑其使用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以及提供的相关产品和服务队自

身环境绩效的影响,例如:购买含有有害物质的产品,由外部供应商(包括承包商或分包商)实施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材料、货物或服务的提供和使用,以及投放于市场的产品和运输、使用、再使用或回收。为确定和理解其环境因素,组织可以收集有关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特性的定量和(或)定性的数据,例如材料或能源的输入和输出、使用的过程和技术、设施和地点,以及运输方式。此外,收集如下信息是有用的:

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要素与可能或实际造成的环境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关方的环境关注;

--政府法规、许可和其他标准中,或由产业协会、学术机构等识别的可能存在的环境因

8.确定环境因素的过程得益于那些熟悉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人员的参与。尽管不存在单一的确定环境因素的方法,但是所选择的方法可考虑下述方面: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释放:

--向土地的释放;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能源的使用:

--能量释放[如热能、辐射、振动(噪声)和光能]:

-- 废物和/或副产品的产生:

--空间的使用.

9.应当考虑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环境因素,包括:

--其设施、过程、产品和服务的的设计和开发;原材料获取,包括开采:运行或制造过程,包括仓储;

--设施、组织资产和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外部供方的环境绩效和实践;

-产品运输和服务交付,包括包装;

--产品储存、使用和寿命结束后的处理;

--废物管理,包括再利用、翻新、再循环和处置。

注: GB/T 24062提供了关于产品设计中的环

境因素的指南,ISO 14006提供了生态设计的指南。

10.确定环境因素的重要性时,特别是那些可能导致紧急情况的环境因素时,理解组织所确定的环境因素有关的环境影响是必须的。许多方法都是可用的,组织应当选择一个适合自身需要的方法。对于某些组织,一些现成的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环境影响的信息可能就足够了。对于其他组织,可以选择使用因果图或标有输人输出的流程图、质量和(或)能量平衡,或其他方法,例如环境影响评价或生命周期评价。ISO14040和ISO14044提供了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指南。选择的方法应当能够识别:

--正面的(有益的)环境影响,以及负面的(有害的)环境影响;

注:具有潜在有益影响的环境因素,可以为组织提供改善环境状况的机会;具有害影响的环境因素可能对组织构成威胁,由此可能削弱其实现其环境方针承诺的能力。

--实际和潜在的环境影响;

--能够受到影响的环境的部分,例如空气,水体,土壤,植物,动物或文化遗产:

--能够影响到环境影响大小的地理位置特征,例如当地的天气条件,地下水位的高度,土壤类型等;

--环境变化的性质(如全球与本地的问题,发生环境影响的时间跨度,或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影响强度累积的可能)。

11.确定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可能的信息来源包括:

--一般性的信息文件,例如:宣传册、目录和年度报告:

--运行手册、过程流程图、或质量和产品计划;

以前审核、评价或评审的报告,例如初始环境评审或生命周期评价:来自其他管理体系的信息,例如:质量或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数据报告、发布的分析或研究报告、或有毒物质清单;合规义务;

--业务守则、国家和国际政策、指南和方案;

--采购数据;

--产品规范、产品开发数据、安全数据表

(SDS /MSDS/CSDS), 或能源和材料平衡的数据: --废物清单;

--监视数据;

环境许可或执照的申请书;

--相关方的观点、要求或协议;

--关于紧急情况的报告。

12.重要性对于组织及其所环境而言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某些环境因素对一个组织是重要的,对另一个组织则不一定重要。评价重要性可以涉及技术分析和判断,这些由组织来确定。应用准则可帮助组织确定那些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是重要。这些准则的建立和应用应当在重要性评价上提供一致性。

因为组织可能有许多环境因素和相关联的环境

影响,组织应当建立准则和方法以确定哪些是重要的。准则可以与环境因素(如类型、数量、频次)或环境影响(例如规模、严重、持续时间、暴露)有关。在建立重要性准则时可以考虑其他输入,包括适用的合规义务信息,以及内部和外部相关方的关注。然而不应当以降低环境因素的重要性等级的方式来确定

这些准则。组织可以设定与每个准则相关联的重要性水平(或数值)。例如,评价重要性可以基于发生的可能性(概率、频率)及其后果(严重性、强度)的结合。某些衡量或排序的方法可有助于确定重要性,例如依据数值和定量法。或依据水平的定性法(如高、中、低或忽略不计)。

组织可以发现通过综合考虑运用准则评价出的

结果来评价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的重要性是有用

的。该方法应当确定那些环境因素是重要的,例如,通过使用一个阈值来进行判断。然而,组织应当能够证明该阈值是正确的。重要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确保组织可以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并预防或减少非预期的结果。

13.为了便于策划,组织应当在如下方面保持适当的文件化信息;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用于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和那些确定的重要因素,包括那些在紧急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应当使用这些信息来理解运行控制的需求并确定运行控制措施,包括那些减缓或响应实际的紧急情况的必要措施。适当时,这些信息应当包括多识别的环境影响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当定期予以评审和更新,并在情况发生变化时确保它是最新的。用列表、清单、数据库或其他形式对保持该信息是有帮助的。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并不需要环境影响评价。

6.1.3合规义务

组织应:

a)确定并获取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合规义务;

b)确定如何将这些义务应用于组织;

c)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时必须考虑这些合规义务。

组织应保持其合规义务的文件化信息。

注:合规义务可能会给组织带来风险和机遇。【标准条款的理解要点】

1.合规义务能够导致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识别和获取合规义务,并理解它们如何应用于组织是确保履行合规义务的第一步。使用获得的知识,组织应当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过程一识别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环境因素的合规义务。这个过程应当能使组织来自相关方的新的或变化的需求和期望并为之做准备,以便适当时可以采取措施以保持符合性。组织也应当考虑计划的或新的开发以及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如何影响其合规状况。

2.组织应当确保将合规义务的适当信息传达给在其控制下(包括外部供方,如承包商或供应商)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的职责与履行合规义务相关或其行为会影响合规义务的履行。

3.环境管理体系中提及的与合规义务有关的部分概述如下,组织应当建立、实施并保持所需的过程并提供充分的资源以:

①建立包括承诺履行合规义务的环境方针(见

5.2);

②识别、获取合规义务,并理解这些合规义务如何应用于组织(见4.2和6.1.3);

③建立环境目标时,考虑合规义务(见6.2);

④实现与合规义务有关的环境目标,通过:

--确定角色、职责、过程、方法和时间表,以实现与履行合规义务有关的环境目标(见6. 1.4);

-- 采取运行控制措施(根据需要可包括程序)以履行合规的承诺以及实现与合规义务相关的环境目标(见8. 1);

⑤确保所有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都意识到适用于他们的与履行合规义务相关的过程,以及不履行合规义务的后果(见7.3);

⑥确保所有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在其合规义务、适用于他们的与履行合规义务相关的过程、履行其合规义务的重要性等方面都具有所需的能力。该能力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见7.2);

⑦建立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信息交流过程,此时须考虑组织的合规义务(见7.4);

⑧定期评价合规义务的履行情况(见9. 1.2);

⑨识别任何不合规或不符合的情况以及可预见的潜在的不合规或不符合,并立即采取措施以识别、实施和跟踪纠正措施(见10.1);

⑩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合规性评价结果的证据(见9. 1.2);

?实施定期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时,关注与履行合规义务有关的内容(见9.2);

?实施管理评审时,考虑合规义务的变化(见9.3)。

合规义务的承诺体现了组织采用系统的方法实现和保持履行合规义务的期望。

4.组织可以访问一个或多个信息源,作为识别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法规要求一种手段。这些信息源可以包括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协会或贸易集团、商业数据库和出版物,以及专业的顾问和服务。这个过程应当使组织能够预见新的或变更的法律要求并为此做准备,以便能够保持合规性。

5.组织还应当确定已采纳的、4.2中识别的来自于其他相关方的、与组织的环境因素相关的其他合规义务。

6.组织应当保持其合规义务的文件化信息,可以是登记表或清单的方式。这有助于保持对适用要求的认识和透明度。登记表应当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保持最新。

登记表或清单可以包括:

--合规义务的来源,包括有关的相关方;

--合规义务的概述;

--合规义务如何与组织的环境因素和(或)相关方的有关要求相关。

6.1.4措施的策划

组织应策划:

a)采取措施管理其:

1)重要环境因素;

2)合规义务;

3)6.1.1所识别的风险和机遇。

b)如何:

1)在其环境管理体系过程(见6.2、第7章、第8章和9.1)中或其他业务过程中融人并实施这些措施;

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见9.1)。

当策划这些措施时,组织应考虑其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标准条款的理解要点】

1.组织应当考虑并策划如何采取措施以管理重要环境因素、合规义务以及6.1.1中确定的需更应对的风险和机遇。组织应当利用其环境管理体系过程和其他业务过程,以多种方式策划采取施,组织还应当确定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2.所策划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单一的措施,如建立环境目标、运行控制、应急准备;或其他的业务流程(例如供应商评价):或者也可以是组合的措施,包括环境目标和涵盖不同控制层级相结合的运行控制措施。在策划措施时,组织应当考虑可选技术方案和可行性、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对于任何策划的措施,也应当考虑潜在的任何非预期的后果,例如,在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内短期或长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组织可以采取各种方法和技术,以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从采用统计技术到将监视和测量结果与预期的绩效水平进行对比(见9.1)。某些法律法规可能规定了核查或验证绩效能力的需求以及某些控制措施的实际绩效;在某些情况下,组织选择环境管理体系以外的方式来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例如,可以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或工程或业务过程来实现。这些在环境管理体系之外实施了的措施,都可以在环境管理体系中被引用。

表2-4给出了一些活动的环境因素、环境影响和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及所策划的应对措施的示例。

表2-5给出了与合规义务相关的: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及应对措施的示例。

表2-6给出与其他问题和要求相关的、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及应对措施的示例。

表2-4活动、产品和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环境影响、风险、机遇和措施的示例

活动/产品/服务

环境

因素

实际的

和潜在的环

境影响

需要应对的

风险和机遇

策划采

取的措施

活动:燃油锅炉运行

锅炉的运行

燃料

油的使用

不可再

生自然资源

的消耗

风险(潜在的

有害影响);

--无燃料油

可用;

--燃料油成

本增加;

机会(潜在的

有意影响);

--用太阳能

替代锅炉加热源;

--降低运行

成本

财务部

门要求监视

燃料价格、

对比未来成

本情况并进

行陈本收益

以分析;建

立环境目

标,用太阳

能替代锅炉

加热源

二氧

化硫、氮

氧化物和

CO2(即温

室气体)

的排放

对本地

居民呼吸系

统的影响;

酸雨对地表

水的影响;

全球变

暖和气候变

风险(潜在的

有害影响);

--不能履行

合规义务;

--可能产生

罚款;

--收到负面

的公众反映;

机会(潜在的

有益影响):

实施运

行控制以确

保履行合规

义务;

建立环

境目标,安

装适宜的减

排设备

--减少排放:

安装烟气脱硫装

加热

水的排放

对本质

的变化(例

如温度)

机会(潜在的

有益影响);

--从废水中

回收热量;

--降低运行

成本

建立环

境目标,安

装热回收系

底下储

罐中存储的

燃料油

油排

放到土地

(紧急情

况)

土壤污

染、地下水

污染

风险(潜在的

有害影响):

--清污成本;

--罚款;

机会(潜在的

有益影响):

--用太阳能替

代锅炉加热源

制定应

急计划以便

对储罐泄露

和清理做出

响应;

建立环

境目标,用

太阳能替换

锅炉加热源

燃料油

的交付和转

燃料

油失控泄

露,释放

到地表排

水系统中

(紧急情

况)

地表水

污染;

动物中

有毒物质的

生物累计

风险(潜在的

有害影响):

--清污成本;

--罚款;

--负面公众

形象,导致企业价

值减少

制定交

付流程;

制定应

急计划,以

便对燃料油

泄露和清理

做出响应

活动:道路施工

强降雨

期间施工

雨水

径流(非

正常状

况)

土壤侵

蚀、地表水

污染、湿地

生境退化

风险(潜在的

有害影响);--清

污成本;

--罚款;

--负面公众

形象(由于栖息地

退化),导致失去

未来施工项目

实施运

行控制以控

制泥沙径

流;

制定应

急方案以减

轻未控制的

径流;

ISO14001标准基础知识考试题

ISO14001标准基础知识考试题 部门: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ISO 14001:1996环境治理体系标准,其中:“ISO”表示组织的英文缩写、“14001”表示、“1996”表示。 2、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 3、温室效应加剧,引起全球变暖,要紧是由于空气中的含量过高。 4、相关方的定义:组织的环境表现或受其环境表现的个人或团体。 5、环境方针应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 6、“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爱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同时、同时的使用制度。 7、任何旨在排除己存在和不符合的缘故的纠正或措施,应与该问题的严峻性和相伴的环境相适应。 8、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对可能具有环境阻碍与活动的特性进例行监测和测量。 9、识别环境因素的关键词有“三种时态”即:过去、、,“三程状态”即:正常、、。 二、判定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30分) 1、可连续进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进展。() 2、酸雨是指PH值高于5.6的降水。() 3、ISO14001与ISO9001的运行模式一样,差不多上PDCA循环。() 4、环境阻碍的定义: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5、ISO14001:1996要求环境目标必须量化。() 6、环境治理体系连续改进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7、ISO14001环境治理体系须独立于组织内现行的体系单独建立。()

8、环境方针属公司隐秘文件,不可对外公布。() 9、ISO14000是用于组织认证的环境治理体系() 10、凡对环境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 11、法律法规一旦收集汇总就不能进行更新了。() 12、同类标准假如有国家和地点二级时执行国家标准。() 13、组织的最高治理者应其规定的时刻间隔,对环境治理体系进行评审。() 14、因环境治理体系的专门性,显现不合格时可只对不合格作出纠正措施不要求作出预防措施。() 15、监视设备应予校准并妥善爱护,并依照组织的程序储存校准与爱护记录。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请在下面选出哪一个是负责制定ISO14000系列标准的环境技术委员会() A、ISO/TC209 B、ISO/TC176 C、ISO/TC179 D、ISO/TC207 2、下面哪一项属于化学污染() A、重金属 B、噪音 C、病毒 D、细菌 3、下面描述中哪一项属于环境阻碍而不属于环境因素的描述() A、污染土地 B、煤的消耗 C、化学品的泄露 D、尾气排放 4、下面哪些法律法规与我们公司环境治理相关(此题为多项选择)() A、大气污染防治法 B、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C、节约能源法 D、水污染防治法 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标准对文件操纵的要求() A、文件应便于查找 B、应及时回收己作废文件 C、须字迹清晰 D、应用文件夹装订 6、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污染预防() A、设计使用环保材料 B、污水循环使用 C、使用节能灯 D、穿安全鞋 7、下面哪一项属于环境治理方案() A、爱护自然资源 B、处置率达100% C、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D、在公司开展培训 8、ISO14001的要求中下面哪一项未要求最高治理者必须负责的工作()

ISO14001标准理解与实施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解析 GB/T 24001-2016 idt ISO 14001:2015 Version1-2021 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对企业环境体系运行,以及实施内部审核有很大帮助,是内审员学习和参加培训不可多得的好资料,持续更新中!欢迎下载!!!

ISO14001:2015标准理解与实施 0、背景 1S0 14001: 2015 在背景中明确指出,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必须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平衡这“三大支柱”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意味着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是缺不可的,只有这三者的兼顾才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随着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因污染、资源的低效使用、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责任的期望值已发生了变化。因此,各组织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环境管理,以期为“环境支柱”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这说明环境压力迫使组织要考虑社会的需求,采用系统的方法实施环境管理。 【标准条款的理解要点】 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需要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平衡这“三大支柱”(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任何组织,无论公有还是私有,大型或小型,处于发达或新兴经济体中,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反过来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人类发展和健康取决于我们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和节约的情况,这些是人类活动和生产直接依赖的对象。实现良好的环境绩效要求组织浪诺使用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系统方法。 社会期望正在驱动对改善支撑人类发展所需资源进行管理的需求并期望所有组织采用更加有效、透明和负责的手段来满足这一需求。因气候变化、能源过度消耗、生态系统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 本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通用的框架指南,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体系以支持更好的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框架应当致力于组织的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坚实的、可信的和可靠的环境管理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包括: --理解组织运行所处的环境; ----确定和理解相关方的有关的需求和期望,因其与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相关; ----建立并实施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 ----最高管理者在改进环境绩效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识别可导致重大环境影响的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 --识别环境状况,包括影响组织的事件; --考虑与下列问题相关的组织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环境因素; --合规义务; --其他问题(见4.1)和要求(见4.2); --增强组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意识; --适当时,建立运行控制.以管理组织的更要环境因索、合规义务,以及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评价环境绩效.并在必要时采取措施以改进环境绩效。

ISO14001标准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发布时间:2008-08-12 14:38:00 文章来源:中认网收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要求和重大环境影响信息,制定环境方针与目标。它适用于那些可为组织所控制,以及可能希望组织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但它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c)向外界展示符合性; d)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注册; e)对符合本标准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和自我声明。 本标准中所有的要求都适用于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组织的环境方针、活动性质、运行条件等因素。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规范提供了提示性的指南。 对于本标准的任何应用,都应明确界定其范围。 注:为使用方便起见,“规范”部分和附录A中的条目采用了互相对应的序号,例如,4.3.3和A3.3的内容都是关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叙述, 4.5.4和A5.4的内容都是关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等。 2. 引用标准 目前尚无引用标准。 3.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 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3.2 环境environment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3.3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4 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5 环境管理体系enviro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与运用(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447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与运用(正式 版)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 与运用(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标准条款: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其规定的时间间隔,对 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 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必要的信 息,供管理者进行评价工作。评审工作应形成文件。 管理评审应根据环境管理体体系审核的结果、不 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对方 针、目标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加以修正的可 能的需要。” (2)理解要点:

管理评审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实施,评审的内容是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目的在于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新的要求与方向,以实现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管理评审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评审之前收集足够的信息。管理评审中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①审核的结果; ②方针的适宜性,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 ③变化的信息:如法律法规的变化、组织机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变化等; ④相关方关注的问题:如市场的要求等。 管理评审完成后,应对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的适宜性作出判断,是否需进行调整、修改或提高,是否

ISO14001:2015 新版标准正式发布

2015-09-16 质量与认证质量与认证 ISO 14001作为世界上首个被广泛采用的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现已帮助全球超过300,000 家组织提升其环境绩效。目前,该标准经过了自1996年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重大改版,新版标准已于昨日(9月15日)正式发布。 新版标准可确保其能够继续帮助组织改进业务流程、节约成本和应对未来的环境挑战。来自70 多个国家/地区的环境专家参与了本次改版,改版后的标准融入了一系列更新内容,旨在帮助组织处理不断变化的业务状况——从气候变化到供应链管理。 ISO 14001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框架,使其能够在业务不断发展增长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浪费、节约能源。ISO 14001还能帮助企业更具创新性、改进管理体系流程、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增强企业在投资者、客户和公众眼中的信誉度。最终,这一新标准将帮助企业与环境领域的变化保持同步,确保其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ISO 14001:2015 的变更包括 1、新的高阶结构(HLS)采用所有管理体系标准通用的术语、定义、标题和正文,以便在实施多个管理体系时实现轻松整合 2、对于高级管理层而言,是进一步确保将环境管理纳入核心业务流程和目标的新机会 3、重新聚焦组织面临的风险(例如: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和这些风险所带来的机遇(更高的资源能效) 4、对组织环境的新思考,帮助他们了解所处环境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要了解环境问题(例如:气候变化)对企业自身的影响。 ISO 14001:2015标准换版时间轴 1、2014年7月 ISO 14001:2015 DIS版发布 2、2014年12月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投票通过ISO 14001:2015 DIS版,新标准进入FDIS 阶段 3、2015年4月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2020年8月整理).pdf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引言 0.1.背景 达到一个平衡的环境,社会和经济被认为是基本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目标是通过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问责的期望已经从环境污染、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发展了越来越严格的立法,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这使得环境管理组织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一个框架,来保护环境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平衡的需要。它指定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集的环境管理体系。 一个系统的环境管理方法,可以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来建立长期的成功和创建选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 ——保护环境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减轻潜在的不利环境条件对组织的影响; ——协助组织实现合规义务; ——提高环境绩效; ——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分布式、消费和处理,通过使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可以防止环境影响生命周期内无意中被转移到别的地方; ——实现财务和运营效益的同时,还实现环保的替代品,加强组织的市场地位; ——环境信息交流有关利害关系方。 本国际标准,就像其他国际标准,并不打算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要求。 0.3.成功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承诺所有级别和功能的组织,由最高管理层组织利用机会来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提高有益的环境影响,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的影响。高层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其风险和机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使他们与其他业务优先级,将环境管理融入其整体管理系统。示范的成功实现本国际标准可以用来向利害

快速理解ISO14001

快速理解ISO14001 有些人对ISO14001不太了解,会觉得那是一个很复杂的程序,有些人有可能觉得难以深入了,而望而却步了,其实ISO14001并不难理解,你只有对它本身更了解了,你才可能更好的应用它。下面详细介绍下 ISO14001的具体是什么样的? 1.最高管理者决定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组织人、财、物等资源,因此,必须首先得到最高管理者(层)的明确承诺和支持,同时,由最高管理者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授权其负责建立和维护体系,保证此项工作的领导作用。 2.建立完整的组织机构 组建一个推进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维护的领导班和工作组企业应在原有组织机构的基础,组建一个由各有关职能和生产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班对此项工作进行协调和管理,此外由某个部门(如负责环保工作的部门)为主体,其它有关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组成一个工作组,承担具体工作。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保证该工作的顺利开展。 3.人员培训 对企业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环境意识、标准、内审员和与建立体系有关的,如初始环境评审和文件编写方法和要求等多方面的培训,使企业人员了解和有能力从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维护工作。 4.初始环境评审 是对组织环境现状的初始调查,包括正确识别企业活动、产品、服务中产生的环境因素,并判别出具有和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识别组织应遵守的法律和其它要求;评审组织的现行管理体系和制度,如环境管理、质量管理、行政管理等,以及如何ISO14001标准相结合。 5.体系策划 在初始环境评审的基础上,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进行策划,以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有明确要求。 6.文件编写 同ISO9000一样,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文件化,可分为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层次。企业应根据ISO14001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基础编制出一套适合的体系文件,满足体系有效运行的要求。 7.体系试运行 体系文件完稿并正式颁布,该体系按文件的要求开始试运行。其目的是通过体系实际运行,发现文件和实际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使体系逐步达到适用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8.企业内部审核

[什么是iso14001标准]iso14001xx标准

[什么是iso14001标准]iso14001xx标准 ISO14001是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代号。大家都知道iso14001标准吗?下面和一起对iso14001标准做一个深入了解吧。 ISO 14001 是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代号。ISO 14000 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针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重大环境问题威胁著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ISO14001标准归根结底是一套管理性质的标准。它是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经验的结晶,在制定国家标准时又考虑了不同国家的情况,尽量使标准能普通适用。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环境管理体系围绕环境方针的要求展开环境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制定环境方针、实施并实现环境方针所要求的相关内容、对环境方针的实施情况与实现程度进行评审、并予以保持等。环境管理所涉及的管理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这些管理要素与企业生产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是类似,没有本质区别,ISO 14001标准将它们系统化、结构化,提出如下的环境管理模式。

这一环境管理体系模式遵循了传统的PDCA管理模式:规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即规划出管理活 动要达到的目的和遵循的原则;在实施阶段实现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 体现以上工作原则;检查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实 施与实现过程不会偏离原有目标与原则,实现过程与结果的改进提高。 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7负责起草的一份国际标准。ISO14000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了环境 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ISO给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该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ISO14000系列标准标准号分配表 名称标准号 SC1 环境管理体系(EMS) 14001-14009 SC2 环境审核(EA) 14010-14019 SC3 环境标志(EL) 14020-14029 SC4 环境行为评价(EPE) 14030-14039

ISO14001标准正式版

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及使用指南 目次 ISO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4.2 环境方针 4.3 策划 4.3.1 环境因素 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4.4 实施与运行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4.4.3 信息交流 4.4.4 文件 4.4.5 文件控制 4.4.6 运行控制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4.5 检查 4.5.1 监测和测量 4.5.2 合规性评价 4.5.3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4.5.4记录控制 4.5.5内部审核 4.6 管理评审 附录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使用指南 附录B (资料性附录)GB/T 24001与GB/T 19001之间的联系 文献 III 引言 现在,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环境方针和目标来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绩效。这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其他措施都在相继制定,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 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定自身的环境绩效。但仅靠这种“评审”和“审核”本身,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绩效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律与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须在一个纳入组织整体的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并将其纳入全部管理活动的整体。 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这些要素可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他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重要环境因素信息来制定和实施方针与目标。本标准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其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组织中各个层次与职能的承诺,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体系可供组织制定其环境方

ISO14001-2015生命周期观点的理解与审核要点

ISO14001:2015生命周期观点的理解 在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中,提出了“考虑生命周期观点”的要求。例如:6.1.2环境因素中要求:组织应在所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及其相关的环境影响。此时应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8.1运行策划和控制中要求:从生命周期观点出发,组织应: a)制定控制措施,确保在产品或服务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考虑其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并提出环境要求等。 生命周期的定义为:产品(或服务)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直至最终处置。 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在ISO14001标准以前的版本中,也曾提出过考虑生命周期的思想。例如在 ISO14001-2004的附录A3.1中提出:一个自行负责产品设计的组织,可以通过改变某种输入原料有效地对环境因素施加影响;又提出:组织对其提供的产品的使用和处置(例如用户如何使用和处置这些产品)可以考虑通过让用户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处置机制来施加影响。但是在标准的要求中,对“考虑生命周期观点”没有明确的要求。 ISO14001-2015版提出“考虑生命周期观点”的这一变化是一项改进,它使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能够扩展到整个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包括:从原材料的获取开始,一直到最终处置。提升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影响力。 一标准理解

考虑生命周期观点主要体现在产品环境因素的识别中。识别的重点包括: 1. 产品的原材料的获取 产品的原材料(包括: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原材料获取中对环境的影响和能源消耗等。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否属于稀缺材料,这种材料在加工、使用和废弃中是否产生有害的环境影响(如:有毒有害物质、危险化学品等); 2. 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 产品设计中可以控制的环境因素除了原材料选择外,还包括:原材料的使用量,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产品使用中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产品使用寿命,产品废弃后的可回收再利用等。 工艺设计中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包括:工艺材料的选择(例如:工艺材料是否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中原材料的利用率及能源消耗等。 3.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包括组织本身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也包括外包和合同方为组织生产或提供服务中产生的环境因素。 由于组织本身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往往通过分析生产活动进行识别。 在本处主要可以考虑能够施加影响的外包方和合同方的环境因素。为组织提供产品的外包方和合同方的环境因素主要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4. 产品交付后 产品的运输、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相关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例如:产品材料中可能含有的重金属等在产品废弃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产品寿命结束后各种材料(如:金属、塑料)的回收利用率。 除了识别产品环境因素外,也要注意识别在其他活动中的环境因素中考虑生命周期观点。例如:设备设施或其他材料的采购活动中,也要适当考虑所采购的设备在制造、使用或废弃中对环境的影响和能源资源使用。这也就是常说的“绿色采购”。

ISO-14001:2015版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1 范围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一个组织可以使用以提高其环境绩效。本国际标准使一个组织可以寻求系统化管理其环境责任,以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柱的方式。 本国际标准帮助组织获得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输出,提供组织自身和相关方的环境价值,与本组织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的输出包括: —提高环境绩效; —履行合规性义务; —实现环境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不论大小、类型和性质,适用于本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从一个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组织确定它能够控制或影响。这个国际标准不规定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这一国际标准可用于整体或部分系统化地改进环境管理。然而,声称符合本国际标准的要求是不能接受的,除非所有的要求被纳入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和没有删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没有规范性引用。 3 术语和定义 为本文件的目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3.1与组织和领导有关的术语 3.1.1管理体系 组织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3.1.4)以建立方针和目标(3.2.5)和过程(3.3.5)以实现这些目标。 注1:一个管理体系可以包括一个领域或几个领域(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能源,财务管理)。 附注2:体系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角色和职责、策划与运行、绩效评价及改进。 附注3:一个管理体系的范围可以包括整个组织,规定或指定的组织的职能,规定或指定的部分的组织,或一个或多个横跨组织团体的职能。 3.1.2环境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的一部分(3.1.1)用于管理环境因素(3.2.2),履行合规性义务(3.2.9),和处理风险和机会(3.2.11) 3.1.3环境方针 由最高管理者(3.1.5)正式发布的相关环境绩效(3.4.11)的一个组织(3.1.4)的意图和方向。

ISO14001-2015标准的七个实质性变化

ISO14001:2015标准的七个实质性变化 变化一:采用新的高级结构 贯彻P、D、C、A循环模式。 变化二:战略性环境管理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有关、影响环境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包括能够影响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外部环境条件。 引入了风险和机遇管理的特定要求: 在ISO14001:2004标准中也有风险管理的思想,如环境因素评价、合规性评价。 但是新标准ISO14001:2015版这一概念的范围更广,包括由环境影响产生的潜在的业务风险和机遇。 关于理解组织背景、利益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输出均应输入到EMS范围的确定过程中,一旦被识别为关键风险,在环境管理体系策划时应考虑降低负面风险或者开拓有益机遇的行动。变化三:领导的作用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与承诺: - 理解组织的背景,并确保所获得的知识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被考虑 - 在战略规划时考虑环境绩效 - 确保将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整合到业务流程中去 - 指导和支持对环境管理体系业绩有贡献的人员 - 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展示在其所负责区域的领导作用等。 变化四:追求保护环境和提升环境效绩 保护环境-1.对组织的期望扩大到承诺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并与组织的背景相一致。 2.需要修订环境方针,扩大方针作用和方针中的承诺,包括对环境保护的支持。 3.需要与组织的背景具体相关,因此在实施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环境效绩-1.修订标准强调了环境管理体系必须改进组织的环境绩效,需要修订环境方针,包括对提高环境绩效的承诺。

2.对每一个环境目标,组织应定义一个或多个指标以评价和展示绩效。 变化五:生命周期思想 对组织的职责提出了更为广阔的视野,超出了组织的物理和法律边界,组织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范围从获取资源开始,扩大到包括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在现有要求的管理与所采购的产品和服务相关的环境因素之外,组织需要将自己的控制和影响扩大到与产品使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处理。 组织应通过下述方式确保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外包过程和产品、服务采购过程得到控制:- 建立和实施产品和服务供应、外包过程评价准则,并考虑生命周期视野; - 明确与产品和服务采购、外包过程相适应的环境要求; -将这些要求向供应商(包括承包商)沟通 变化六:文件化的信息 “实施和保持过程” 替代了“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免误读为文件化程序(过程) 1.不需要形成环境管理体系手册 2.不再要求“作用、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 3.形成文件的信息可以是任何形式和媒体,任何来源。 4.关注软件及电子信息。 5.包括了现有标准中文件、记录的控制要求。 变化七:其他变化 1.更加关注外部沟通 2.“自愿性义务” 代替了“其它要求” 3.标准的可读性和使用者友好性得到改善 4.独立的关于预防措施的条款不再存在 5.意识” 作为单独的子条款出现 6. 更关注合规性评价与绩效评估 7.关于管代-不在直接要求任命管理者代表。

ISO14001-2015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ISO14001-2015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日期:年月日 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述题总得分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填在下面表格中。每题1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C B D D B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B D D B C C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A B A D B A B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C C B B C C A D C 41424344454647484950 C C D A C D D B D C 1.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一旦确定了范围,都应纳入环境管理体系的是哪些方面()。 A.组织的主要活动 B.组织的主要产品和服务 C.所有在这个范围内的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D.这个范围内外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2.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法可向最高管理者提供信息,以通过一些方式获得长期成功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不同的方案。这些方式不包括:() A.预防或减少环境不利影响,保护环境 B.提升环境绩效 C.采用生命周期的观点来控制或影响组织的设计、制造、交付、消费以及产品废弃和服务的方式,以避免在生命周期内将环境负担无意间转移到其他地方D.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法律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日趋严格

3.依据ISO14001:2015 标准,关于“7.2能力”,以下说法最为确切的是() A.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使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 B.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能力的证据 C.组织应保留保持适当能力方面的文件化信息 D.以上均不对 4.PDCA运行模式为组织提供了一个用于实现持续改进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该模式可应用于:() A.整个环境管理体系 B.体系中的每个单独要素 C.整个环境管理体系及体系中每个单独要素 D.A+B+C 5.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下述有关标准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性质。 B.适用于组织确定的其可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不强求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C.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符合合规义务,实现环境目标。 D.本标准可整体或部分被用于系统地改进环境管理。如果组织声称符合本标准,必须将标准的所有要求都纳入其环境管理体系。 6.依据ISO14001:2015标准 7.5.1条款的要求,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应包括: A.标准要求的文件化信息; B.组织确定的实现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必需的文件化信息。 C.手册、程序 D.A+B 7.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体系要素不包括组织的() A. 结构、作用与职责 B. 绩效评价与改进 C. 策划与运行 D. 内部环境 8.环境状况是指在某一时间点所确定的环境的()。 A.污染情况 B.状态或特征 C.状态 D.现状

ISO14001:2015与ISO14001:2008标准条文对照表

ISO14001:2015与ISO14001:2008标准条文对照表 ISO14001-2015 ISO14001-2004 主要变化说明4 组织环境无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无引入风险思维,考虑组织环境新增 4.2理解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无 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考虑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 其合规义务 新增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1.2应用EMS范围的确定考虑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相关方的合规性义务。变化4.4环境管理体系 4.1总要求新增了考虑4.1和4.2获得的知识变化5领导作用5管理职责表述变化变化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5.1管理承诺要求变化、职责提高变化5.2环境方针 4.2环境方针表述变化变化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4.4.1 表述变化变化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无无新增6.1.1总则无预防措施前置,从源头预控风险变化6.1.2环境因素 4.3.1 考虑生命周期观点变化6.1.3合规义务 4.3.2 表述变化变化 6.1.4措施的策划无组织应策划:a)采取措施管理其:1)重要环境因素;2)合规义 务;3)6.1.1所识别的风险和机遇。b)在其环境管理体系过程(见 6.2,7,8和9.1)中或其他业务过程中融入并实施这些措施 新增

ISO14001-2015 ISO14001-2004 主要变化说明 6.2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4.3.3 策划如何实现环境目标变化 7.1资源 4.4.1 描述变化变化 7.2能力 4.4.2 描述变化变化 7.3意识 4.4.2 描述变化变化 7.4信息交流 4.4.3 描述变化变化 7.5文件化信息 4.4.4/4.4.5 取消了“程序文件”和“记录”变化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4.4.6 从生命周期观点出发变化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4.4.7 描述变化变化 9.1.1总则 4.5.1 描述性变化,要求更具体、更明确,关注结果、效果和效率变化 9.1.2合规性评价 4.5.2 保持其合规情况的知识和对其合规情况的理解变化 9.2内部审核 4.5.5 表述变化无 9.3管理评审 4.6 输入、输出要求更明确变化 10.1总则无标题变化新增 10.1总则无关注改进新增10.2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4.5.3 要求更明确、更具体变化 10.3持续改进无更关注企业提升自身环境绩效的能力新增

ISO14001:2015新版标准正式发布

ISO 14001:2015 新版标准正式发布 ISO 14001作为世界上首个被广泛采用的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现已帮助全球超过300,000家组织提升其环境绩效。目前,该标准经过了自1996年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重大改版,新版标准已于昨日(9月15日)正式发布。 新版标准可确保其能够继续帮助组织改进业务流程、节约成本和应对未来的环境挑战。来自70多个国家/地区的环境专家参与了本次改版,改版后的标准融入了一系列更新内容,旨在帮助组织处理不断变化的业务状况一一从气候变化到供应链管理。 ISO 14001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框架,使其能够在业务不断发展增长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浪费、节约能源。ISO 14001还能帮助企业更具创新性、改进管理体系流程、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增强企业在投资者、客户和公众眼中的信誉度。最终,这一新标准将帮助企业与环境领域的变化保持同步,确保其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ISO 14001:2015的变更包括 1、新的高阶结构(HLS )采用所有管理体系标准通用的术语、定义、标题和正文,以便在实施多个管理体系时实现轻松整合 2、对于高级管理层而言,是进一步确保将环境管理纳入核心业务流程和目标的新机会 3、重新聚焦组织面临的风险(例如: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和这些风险所带来的机遇(更高的资源能效) 4、对组织环境的新思考,帮助他们了解所处环境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要了解环境问题(例如:气候变化)对企业自身的影响。 ISO 14001:2015标准换版时间轴 1、2014 年7 月 ISO 14001:2015 DIS 版发布 2、2014 年12 月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投票通过ISO 14001:2015 DIS 版,新标准进入FDIS 阶段3、2015 年4 月

ISO 14001 2015版标准

管理体系阶梯系列培训课程 培训专用教材 讲师:过侣平 日期:2015.10.08

培训专用教材ISO14001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1 范围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一个组织可以使用以提高其环境绩效。本国际标准使一个组织可以寻求系统化管理其环境责任,以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柱的方式。 本国际标准帮助组织获得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输出,提供组织自身和相关方的环境价值,与本组织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的输出包括: —提高环境绩效; —履行合规性义务; —实现环境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不论大小、类型和性质,适用于本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从一个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组织确定它能够控制或影响。这个国际标准不规定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这一国际标准可用于整体或部分系统化地改进环境管理。然而,声称符合本国际标准的要求是不能接受的,除非所有的要求被纳入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和没有删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没有规范性引用。 3 术语和定义 为本文件的目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3.1与组织和领导有关的术语 3.1.1管理体系 组织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3.1.4)以建立方针和目标(3.2.5)和过程(3.3.5)以实现这些目标。 注1:一个管理体系可以包括一个领域或几个领域(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能源,财务管理)。 附注2:体系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角色和职责、策划与运行、绩效评价及改进。 附注3:一个管理体系的范围可以包括整个组织,规定或指定的组织的职能,规定或指定的部分的组织,或一个或多个横跨组织团体的职能。 3.1.2环境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的一部分(3.1.1)用于管理环境因素(3.2.2),履行合规性义务(3.2.9),和处理风险和机会(3.2.11) 3.1.3环境方针 由最高管理者(3.1.5)正式发布的相关环境绩效(3.4.11)的一个组织(3.1.4)的意图和方向。 Page 1

ISO14001标准试题(含答案)

ISO 14001:2004标准学习考试题 姓名: 时间: 年月日成绩: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 √)1. 现在所使使的ISO14001版本是2004年颁布的; ( X)2. 纠正措施后必须对文件进行修改; ( X)3. 内部审核必须由有审核员证的人员实施 ( X)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必须包括环境手册, 环境方针和目标,及对EMS的描述( √)5. 当组织决定进行外部的交流时,必须规定交流的方式. ( X)6. 环境管理体系就是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 √)7. 组织必须以形成文件的方式描述其环境管理体系所覆盖的范围; ( X)8. 合规性评价就是指企业应提交相应的守法证明; ( √)9. 审核员是指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 √)10. 新版的14001标准与ISO9001标准有着更好的一致性. 二、选择题(每题目3分,共计45分) 1. ISO 14001:2004标准的实施日期是: ( C ) A. 2004年1月1日 B. 2005年1月1日 C.2004年11月15日 D. 2003年11月15日 2.管理评审的输入包括: ( D ) A. 内审结果 B 组织的环境绩效 C. 改进建议 D. A+B+C 3. 标准中 4. 5.2规定的符合性评价包括: ( D ) A. 法律要求 B. 法规要求 C. 其他要求 D. A+B+C 4. 环境方针应传达到: ( D ) A. 最高管理者 B. 管理者代表 C. 员工 D. 为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5. 标准4.3.2中指的其他要求是( D ) A. 和顾客的协议 B. 行业协会的要求 C. 组织或其上级组织的承诺 D. A+B+C 6.ISO14001:2004标准属于()( B ) A.强制性标准B.组织自愿采用执行的标准 C.非国际标准D.仅适用于制造业

ISO14001标准

ISO14001:2004标准 ISO14001:2004-12-28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 1 范围(略) 2 引用标准(略) 3 术语和定义(略)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组织应确定如何满足这些要求。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4.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在其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 a)适合于组织的种类、规模,并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相适应;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包括对遵守适用法律要求和组织应遵守的其它与环境因素相关的要求的承诺; 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f)传达到全体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的人员 g)可为公众所获取。 4.3 规划(策划) 4.3.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实施交保持程序,用来: a)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入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还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b)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方面的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其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4.3.2 法律与其它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 a)用来确定适用于其环境因素的法律,以及其它应遵守的要求;并 b)确定如何将这些要求应用于其环境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其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要求及其他组织应遵守的要求加以考虑。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文件。 目标和指标应是可测量的、可实现的,符合环境方针,并包括对污染预防、遵守适用的法律要求与组织应遵守的其它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还应考虑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组织应制订、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案,其他应包括: a)规定组织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4.4 实施与运行 4.4.1 资源、作用、职责与权限 管理层应确保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所必须的资源提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 作用、职责及权限应予以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得到沟通,以促进有效的环境管理。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它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b)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包括改进的建议。 4.4.2 能力、意识和培训 组织应确保其工作具有潜在重大环境影响的为其作业或代表其作业的所有人员,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验,并应保持相关记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