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气象预报员试题——天气学试题一及答案

气象预报员试题——天气学试题一及答案

气象预报员试题——天气学试题一及答案
气象预报员试题——天气学试题一及答案

气象预报员试题——天气学试题一

选择题:

在对流层中,通常位温是随高度()。

A 升高的

B 降低的

C 不变的

A

在温度对数压力图上,锋面逆温的特点是逆温层上界面湿度()下界面湿度。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A

当等压面图上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时()。

A 有利于锋生

B 有利于锋消

C 有利于湿度增大

A

一般南支槽带来充沛的水汽和潜热,遇有北支槽携带冷空气侵入南支扰动,()。

A 有利于气旋发展

B 不能诱生气旋

C 多能诱生气旋

C

在我国,每一次寒潮过程都是一次()的重建过程。

A 东亚大槽

B 副热带高压

C 南支西风带

A

夏季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副热带高压脊是()的一部分。

A 太平洋高压

B 南亚高压

C 南海高压

A

副热带高压是一个行星尺度的高压,它是一个()。

A 冷性的深厚系统

B 暖性的深厚系统

C 冷性的浅薄系统

D 暖性的浅薄系统

B

江淮流域的梅雨期一般是在()。

A 6月中旬到7月中旬

B 5月下旬到7月上旬

C 6月中上旬

A

在高原天气分析中,常用()来表示气压系统的活动。

A海平面气压场

B 3小时变压

C 24小时变压

D 天气区

C

造成我国雨带进退过程中的三个突变期的根本原因是()。

A 西风带环流的三次突变

B 东亚大槽位置的三次突变

C 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三次突变

C

产生地转偏向力的原因是()。

A 地球的自转和大气的运动

B 气压水平分布不均匀

C 气压垂直分布不均匀

A

锋附近常存在着大规模的系统性的()。

A 水平运动

B 垂直运动

C 曲线运动

B

中国的静止锋一般是由()演变而成的。

A 锢囚锋

B 暖锋

C 冷锋

C

实践表明,()层上的气流对地面的锋面移动有引导作用,故称此气流为引导气流。

A 700百帕和500百帕

B 850百帕和700百帕

C 850百帕和900百帕

A

地面气旋发展,一般表现为其中心处正涡度随时间()。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A

夏季,青藏高原相对于四周自由大气是个(),它加强了高原上空大气南侧向北的温度梯度,使南支西风急流强而稳定。

A 热源

B 冷源

A

冬季在乌拉尔地区有阻塞高压存在时,其下游的环流形势是稳定的,整个东亚处于宽广的()内。

A 大低压槽

B 高压带

A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压()。

A 分别是动力性高压和热力性高压

B 分别是热力性高压和动力性高压

C 均是热力性高压

D 均是动力性高压

A

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最明显的是()。

A 热带西南季风

B 热带东南季风

C 印度西南季风

A

中国发生雷暴最多的两个地区是()。

A 西南和华南地区

B 华东和华南地区

C 华南和青藏高原

C

超级单体风暴的雷达回波特征是()。

A 近似圆锥形

B 钩状形和无回波穹隆

C 近似矩形

B

多单体风暴模式中风暴内的气流特征为()。

A 倾斜上升气流

B 垂直上升气流

C 倾斜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共存

C

飑线与冷锋既像又不像()。

A 飑线与冷锋都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之间的界面

B 飑线是同一气团中形成的传播系统

C 飑线与冷锋的空间尺度都可达到千余公里

B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产生的大尺度环境条件是()。

A 温带气旋

B 锋面气旋

C 弱的静止锋附近有强的低空暖湿气流入侵

C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定义是根据()。

A 可见光云图上cb云的空间尺度

B 增强红外云图上cb云的空间尺度

C红外云图上卷状云顶的亮温和空间尺度

C

环境风垂直切变对强风暴具有以下作用()。

A 使上升气流倾斜,同时增加了中层干冷空气的吸入

B 阻碍上升气流的发展,但增加了中层干冷空气的吸入

C 阻碍上升气流的发展,但同时也不利于中层干冷空气的吸入

A

造成暴雨的直接天气系统是()。

A 大尺度天气系统

B 中尺度天气系统

C 天气尺度天气系统

B

江淮梅雨天气特点是()。

A 雨季长,暴雨区集中

B 雨季短,暴雨强度大

C 雨季长,降水较为连续,有时可达暴雨

C

气压系统中心轴线倾斜的根本原因是中心点上空存在着平均水平()。

A气压梯度

B温度梯度

C辐合区

D辐散区

B

急流轴的左侧、右侧的相对涡度分别为(),轴线附近的涡度梯度最大。

A 正、零

B 正、负

C 负、正

D 零、负

B

冷空气影响西南地区的移动路径大致有四种:西方路径、西北路径、北方路径、东北路径。其中“东北路径”是指()。

A冷空气进入南疆,经青海由川西高原入侵四川盆地,一部分翻大凉山从西昌、会理入云南,另一部分东南移入贵州

B自北疆经河西走廊东南下,翻秦岭到盆地和贵州,然后从昭通进入云南,在会泽到广南一线形成准静止锋

C从蒙古经河套直达盆地,然后向南向西扩展

D从蒙古经河套北部直到达华北地区,在高空横切变线北侧的东北气流引导下,由华北缓慢入侵川、黔地区

D

在分析预报辐射雾的形成时,应考虑的条件是()。

A冷却条件+水汽条件

B冷却条件+水汽条件+层结条件

C冷却条件+水汽条件+风力条件

D冷却条件+水汽条件+风力条件+层结条件

D

对流温度Tg在T-lnP探空曲线上的算法是:通过地面露点温度沿等饱和比湿线与层结曲线相交于C点(对流凝结高度),再过C点沿()下降到地面,所对应的温度即为对流温度Tg。

A湿绝热线

B干绝热线

C等饱和比湿线

B

在预报积冰时采用Tf=-8D。Tf为霜点温度,D为同一点的温度露点差(T-Td),在实际工作中-8D与实际温度T的比较可以在温度对数压力图上进行。首先根据探空曲线求出各层的温度露点差、并乘以-8,得出Tf,然后再将各层的Tf值点绘在探空图上,连接各点,即得出霜点-压力曲线(简称霜压曲线),如果(),可以认为有过冷却水滴存在,便有发生积冰的可能。

A霜压曲线在温压曲线右侧的层次,T都小于Tf

B霜压曲线在温压曲线左侧的层次,T都小于Tf

C霜压曲线在温压曲线右侧的层次,T都大于Tf

D霜压曲线在温压曲线左侧的层次,T都大于Tf

A

用探空资料预报对流云时,要着重分析低层大气的稳定度和湿度情况,如果预报白天()就会有对流云出现。

A地面最高温度高于对流温度时

B地面最高温度低于对流温度时

C地面最高温度等于对流温度时

A

地表水份蒸发作用能使空气湿度增大,能使()。

A露点升高

B露点降低

C露点不变

A

辐射雾多形成在气压梯度较小的气压场中,风力微弱,露点的变化主要取决于()。

A水汽平流作用而引起的露点变化

B降水而增大地面蒸发

C地表水份蒸发,水汽在地面的凝结和凝华和垂直交换

C

近地面空气层湿度越大,()对辐射雾形成最为有利。

A并且水汽随高度升高有所减少

B并且水汽随高度升高有所增加

C并且水汽随高度升高保持不变

B

水平温度梯度在锋区边界上是()。

A连续的

B不连续的

C等于零

B

在有高低空急流耦合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高空急流()的高低空急流耦合常常有利于强对流风暴的发生发展。

A入口区

B平行区

C出口区

C

大气的层结状态是指()在垂直方向的分布。

A温度

B露点

C温度和湿度

D密度和气压

C

西风带波动按其波长可分为三类,即()。

A 超长波长波短波

B 长波短波超短波

C 长波中波短波

D 行星波罗斯贝波长波

A

锋面在移动过程中近地面部分受摩擦影响是随高度降低而()的。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大

C

气压局地变化和水平运动引起的气压变化相对于垂直运动引起的气压变化是()。

A 很大的

B 很小的

C 差不多

B

冬季中国的主要天气过程是寒潮过程。()是主要的天气现象。

A 降温和大风

B 浮尘和扬沙

C 降雪和低能见度

A

1

1

在整个地球上,太阳辐射能的分布随纬度升高而()。

A 减小

B 增加

C 不变

A

冷锋式切变线是()之间的切变线,性质类似于冷锋。

A 偏东风与西南风

B 偏北风与偏南风

C 东南风与西南风

D 偏东风与偏西风

B

由春到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脊线位置是()。

A 由北向南移动的

B 由南向北移动的

C 稳定少变的

B

当大陆上的冷高压南移入海变性时,会使海上的副热带高压()。

A 增强

B 减弱

C 强度不变

A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具备以下特征()。

A 满足地转平衡,满足静力平衡

B 不满足地转平衡,满足静力平衡

C 满足地转平衡,不满足静力平衡

D 不满足地转平衡,不满足静力平衡

D

在兰勃脱投影图上,某一点的东西方向()。

A 平行于图纸上下边方向

B 平行于图纸左右边方向

C 与通过该点的纬线的切线方向相同

C

地面图上有气压槽的地方()。

A 一定有锋面存在

B 不一定有锋面存在

C 一定没有锋面存在

B

在我国南方,地面锋线位于高空切变线的()。

A 南侧

B 北侧

C 正下方

A

由于地形的影响,夏季青藏高原的北缘等压面图上经常有一个等温线密集带,这种等温线密集带()。

A 一定是锋区

B 不一定是锋区

C 一定不是锋区

B

在我国,锋生过程多伴随()而出现。

A 高压脊的加强

B 低压槽的加强

C 有利于湿度增大

B

对台风移动路径影响最大的天气系统是()。

A 高空槽

B 副热带高压

C 冷锋

B

如果与锋面配合的高空槽在减弱,则锋面将()。

A 随之减弱

B 迅速加强

C 迅速南移

A

气压系统中心轴线上的任何点的水平气压梯度()。

A 大于四周的气压梯度

B 小于四周的气压梯度

C 等于零

C

当台风上空卷云只向某一个方向扩展时,预示台风将向()移动。

A 北方

B 西方

C 南方

D 卷云扩展方向

D

如果孟加拉湾有强大而稳定的南支槽,受槽前西南气流阻挡,则向南爆发的寒潮有可能()。

A 迅速南移

B 转向东去

C 出现锋消

B

在热带地区,气压、温度等气象要素的水平梯度比中纬度地区()。

A 大得多

B 小得多

B

我国华北、东北地区的雨季出现在()。

A 6月中旬到7月中旬

B 7月中旬到8月中旬

C 8月中旬到9月中旬

B

造成我国华南春季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 副热带高压和台风

B 南海高压和热带辐合线

C 华南准静止锋和南支槽

C

在江淮流域的梅雨期间,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稳定在()。

A 北纬15度到北纬20度之间

B 北纬20度到北纬25度之间

C 北纬25度到北纬30度之间

B

西南涡的水平尺度在()百公里左右。

A 8-10

B 3-4

C 1

B

地面天气图上某低压中心最低的气压值为1011.5,则在低压系统中心符号的下面应标注()。

A 1011.5

B 1012

C 1010

D 1011

D

地面天气图上某高压中心最高的气压值为1011.5,则在高压系统中心符号的下面应标注()。

A 1011.5

B 1012

C 1010

D 1011

B

散度和涡度是描述()的空间变化的特性量。

B 标量场和矢量场

C 大气物理量场

D 矢量场

D

散度和涡度分别是()。

A 矢量场和标量场

B 标量场和矢量场

C 均是矢量场

D 均是标量场

B

在中国锢囚锋常出现在()地区。一年中以春季最多。

A 西南和华南

B 东北和华北

C 西北和东南

B

锋的移动速度与锋两侧垂直于锋的气流的强弱和方向有关。如锋前后气流同向,垂直分量越大,锋的移动速度()。

A 越快

B 越慢

C 静止少动

A

对东西向的锋面,当横槽转竖加深时,则锋面将()移动。

A 加速

B 减速

C 静止少动

A

当青藏高原上有24小时()移入四川盆地,且高空风由西南转西北,不利于锋的存在。

A 正变压

B 负变压

C 零变压

A

规模较小的位于两个气旋之间的反气旋天气是:前部具有()后部的天气特征,后部具有()前的天气特征。

A 冷锋,冷锋

B 冷锋,暖锋

C 暖锋,暖锋

D 暖锋,冷锋

B

在中国青藏高原所在的经度范围内,夏季其南侧是一个()。

A 信风环流圈

B 季风环流圈

B

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在各纬度上均为净的辐射()。

A 很少,输出

B 很多,输入

C 很少,输入

D 很多,输出

A

地球自转角动量是随纬度而变化的,纬度越低,地球自转角动量()。

A 越小

B 越大

B

秋季开始后,华中一带由于受()控制,天气仍然很热,称为“秋老虎”。

A 热低压

B 冷高压

C 副热带高压

C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短周期活动是指其为期()的东西进退。

A 2-3天

B 4-5天

C 6-7天

D 15天

C

冬季北半球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位于27°N附近上空,夏季副热带急流明显北移,中心位于()。

A 40-50 °N

B 35-40°N

C 45-50°N

A

由于季风辐合带上()分布不均匀,所以沿线的天气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A 涡度和散度

B 辐合和辐散

C 温度和湿度

A

青藏高原对夏季风的建立和维持具有()。

A 阻挡作用

B 热力和动力作用

C 触发作用

B

微下击暴流是宽度只有()公里的小尺度辐射型气流,易造成飞机失事。

A 几十

B 几

C 几百

B

大气中存在风向或风速的垂直切变时,对局地强风暴有()。

A 加强作用,并使其生命史加长

B 阻碍作用,并使其生命史缩短

C 加强作用,并使其生命史缩短

A

超级雷暴单体内的上升气流()。

A 垂直上升,速度较大

B 倾斜上升,速度较小

C 倾斜上升,速度较大

D 垂直上升,速度较小

C

在风暴的传播过程中()。

A 随着风暴的传播,风暴单体会逐渐减弱消亡

B 随着风暴的传播,风暴单体不断加强

C 随着风暴的传播,旧的单体会不断减弱消亡,新的单体又不断生成

C

飑线最突出的特征是()。

A 飑线之后有中尺度雷暴高压

B 飑线之前有中尺度雷暴高压

C 飑线之后有前导低压

A

雷暴云底伸展出来并达到地面的漏斗状云叫做“龙卷”。龙卷有时成对出现,其旋转方向是()。

A 正好相反,一个是气旋式的,另一个是反气旋式的

B 两个都相同,均为反气旋式的

C 两个都相同,均为气旋式的

A

对多数冰雹云而言,其斜升气流强度较大,其最大上升速度和该速度能承托起的雹粒直径分别为()。

A 5米/秒以上,5-10毫米

B 10米/秒以上,10-15毫米

C 15米/秒以上,15-20毫米

D 20米/秒以上,25-30毫米

C

下击暴流对飞行影响较大,其空间尺度可分为()。

A 中尺度和小尺度

B 大尺度、中尺度和微尺度

C 中α尺度和中β尺度

A

听到第一声雷声,可以大致表明雷暴云的云顶高度已达到()附近。

A -10℃

B -18℃

C -20℃

D -25℃

C

挟卷作用具有()。

A 使上升气流减弱,抑制积云垂直发展

B 加强上升气流,从而加强积云垂直发展

C 对气流影响不大,但加强积云垂直发展

A

造成梅雨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 温带气旋

B 热带气旋

C 700或850百帕上的切变线及其上的低涡

C

春季连阴雨天气一般发生在()。

A 850百帕和700百帕上的切变线之间

B 地面锋与700百帕上的切变线之间

C 地面锋与850百帕上的切变线之间

D 700百帕和500百帕上的切变线之间

A

在云图来确定第一型和第二型活跃的冷锋的位置,应分别定在云带的()边界上。

A上和下

B下和上

C 前和后

D 后和前

C

诊断计算与数值预报的基本差别是:数值预报和诊断计算的成果分别是()。

A 预报场和预报场

B 瞬时场和瞬时场

C 预报场和瞬时场

D 瞬时场和预报场

C

在亚洲地区,阻塞高压经常出现在(),维持时间平均为8天,最短3-5天,一年中多出现在5、6、7三个月。

A 贝加尔湖和朝鲜半岛

B 乌拉尔山和日本东北地区

C 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地区

C

阻塞高压是高空深厚的暖性高压系统,其对应着的对流层顶和200百帕图上高压中心附近分别为()。

A 暖的对流层顶和暖中心

B 暖的对流层顶和冷中心

C 冷的对流层顶和暖中心

D 冷的对流层顶和冷中心

D

1

2

气旋发展速度达到24小时内中心气压下降大于()时称为爆发性气旋。

A 12百帕

B 24百帕

C 36百帕

D 48百帕

B

在温带气旋的波动阶段,热力因子使地面气旋前部(),后部();涡度因子使地面气旋中心()。两种因子共同作用,使其一边发展一边移动。

A 加压减压加压

B 减压加压减压

C 加压加压减压

D 减压减压加压

在斜压扰动中,涡度因子主要使低层系统(),高层系统();热力因子主要使低层系统(),高层系统()。

A 发展移动发展移动

B 发展发展移动移动

C 发展移动移动发展

C

青年气旋是指锋面气旋的()阶段。

A 波动阶段

B 成熟阶段

C 锢囚阶段

D 消亡阶段

B

一般来说,-20℃层高度在()百帕等压面高度附近或以下,有利于生成冰雹。

A 600

B 500

C 400

D 300

C

一般来说,-20℃层与0℃层之间的厚度与产生冰雹的关系是()。

A 基本上没有关系

B 厚度较大时,有利于产生冰雹

C 厚度较小时,有利于产生冰雹

C

层结稳定度也称为静力稳定度,它表征()对空气垂直位移的影响。

A重力和浮力

B重力和气压梯度力

C浮力和气压梯度力

B

在强对流爆发前,中低层常有逆温层和稳定层,它相当于一个阻挡层(称为干暖盖),将低层的湿层和对流层上层的干层分开,阻碍对流的发展,这样使风暴发展所需要的()得以积累。

A动能

B静力能

C总能量

B

在研究强对流运动的挟卷效应的物理过程时,将其分为两种,即湍流挟卷和动力挟卷。在较

强积雨云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湍流挟卷

B动力挟卷

B

风的垂直切变对风暴的影响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风的垂直切变影响风暴发展的动力学机制,二是()。

A风的垂直切变影响风暴发展的热力学机制

B通过什么物理过程影响风暴发展和传播,以及怎样影响这些物理过程的。

B

背风波的出现依靠两个大气特征即(),背风波的最大振幅一般出现在静力稳定度最大的层次,而较强的风速垂直切变有利于背风波形成。

A静力稳定度和风

B稳定度和饱和程度

A

当上、下层水平气压梯度相同时,上层水平气压梯度力应比下层的()。

A小

B大

C相同

B

地转参数f=2ωsinΨ,其值在北半球为(),在南半球反之。

A正

B负

C零

A

比湿在同一气团内通常是随高度()的。

A递减

B递增

C不变

A

从观测可知道,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中的水平温度梯度一般是()的。

A同向的

B反向的

C向上的

D向下的

B

从相对辐散来判断地面气压变化时,当相对辐散为正时,地面气压()。

A上升

C下降

C

低纬度地区的对流层顶都远()于中、高纬度地区的对流层顶。

A等

B低

C高

C

1

1

天气波的传播速度是()的,它与基本气流速度是相当的,但引起的气压变化值较大。A很大

B很小

B

根据云状预报天气是通过观测云的连续变化,()判断未来天气。

A为了掌握当时的天气实况

B可以知道测站上空的湿度和风

C分析当时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发展趋势

C

在预报高压后部偏南大风时,要分析地面高压后部上空是否有强烈的暖平流,因为强烈的暖平流对地面气压场有()。

A无甚影响

B有显著的加压作用

C有显著的减压作用

C

在一定的天气形势下,预报辐射雾的形成就是预报()。

A未来最低温度

B未来最低露点

C未来最低温度和最低露点

C

在北方冬季积雪面经常出现辐射雾,这是因为(),因而使积雪面上空气发生强烈的降温。

A积雪面上水汽凝结和凝华作用

B积雪面容易被太阳照射蒸发

C积雪的热传导能力小,而辐射冷却强

C

在作辐射雾的消散预报时,当天气形势变化不大时,辐射雾的消散主要取决于气温的日变化。日出以后,气温升高,饱和水汽压随之加大,当气温升高到露点以上时,(),雾就逐渐

A原来的饱和空气变成不饱和

B原来的饱和空气不变

C原来的饱和空气变成过饱和

A

辐射雾都伴有辐射逆温层,逆温层破坏了,雾也随之消散,因此可以根据(),来预报雾的消散时间。

A逆温层的破坏时间

B地面微风的维持时间

C地面逆温层的加强时间

A

预报地点近地面层(一般指地面到850百帕)湿度大,且比湿随高度(),对平流雾有利。

A增加

B减少

C相等

A

冷高压入海后,其西部能否形成平流雾,主要取决于它的()。

A本身的温度低

B本身的含水量

C厚度和在海上停留变性的时间

C

一般来说,平流云转化成雾,多出现在低层的气温()相对湿度增大或比湿随高度增加和风速减小的情况下。

A直减率增大

B直减率减小

C直减率不变

B

形成烟幕,不仅要有烟源,而且还要有适合的天气条件即()。

A高度较高的逆温层和高空相应的风向风速

B高度较低的逆温层和近地面层中适宜的风向风速

C高度较高的逆温层和近地面层中适宜的风向风速

B

影响气温个别变化的因子主要有垂直运动、乱流和辐射,其中又以()为最重要。

A垂直运动

B乱流

C辐射

A

在摩擦层中,由于地面摩擦作用,低压区有上升运动,高压区有下沉运动。其垂直速度的大小与气压系统的强度及下垫面粗糙度()。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成几何级数

A

在摩擦层以上,空中槽前部往往有上升运动,空中槽后部往往有下沉运动。空中槽加深时,槽前部的上升运动()。

A保持不变

B随之加强

C随之减弱

B

地面负变压区内有利于上升运动,正变压区内有利于下沉运动,垂直速度的大小与变压区的强度成()。以变压区的中心为最强。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成几何级数

A

低层大气中()叫扰动性低云。

A由平流而形成的低云

B由热力对流而形成的低云

C由乱流混合而形成的低云

C

在不稳定气团内部,有对流时能否形成云,取决于对流高度和凝结高度的相对位置。()就不会形成云。

A对流高度低于凝结高度

B对流高度高于凝结高度

C对流高度等于凝结高度

A

对流云形成时,在气压梯度小或正在消弱的气压场中,风速较小()容易使对流发展而生成对流云。

A有利于白天温度不变

B有利于白天增温

C有利于白天减温

B

大气与地球或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真实力没有()。

A气压梯度力

上海天气学原理和方法试题(有答案)

简答题(上海): 1、大气运动系统的分类与特征尺度?(p25) 2、我国境内冬夏两季气团活动特点。(p62) 3、影响锋生锋消的因素主要有哪些?(p105-106) 4、我国有利锋生的天气形势有哪些?(p104) 5、东亚气旋再生的形式有哪几种?(p130) 6、简叙北半球对流层中部(500hpa )夏季与冬季平均环流特点? 7、简叙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8、简叙经典统计预报法、PP 法、MOS 法及异同点? 9、简述“p ”坐标中的垂直涡度方程中等号右端三大项的物理意义。 )()()() (y v x u y v x u f p v x p u y dt f d ??+??-??+??-????-????=+ξωωξ 10、简叙横槽转竖前常有的特征? 11、阐述飑线和锋面的区别。(P415) 12、SR 风暴的特征是什么?(P406) 13、低空西风急流对暴雨的作用如何?(P400) 14、台风移动路径客观预报动力学方法的两类基本模式是什么?(P533) 填空题: 1、高空锋区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显著的质量交换区。 2、气旋的活动和能量过程主要集中在(行星边界层)和(对流层)上部。 3、大气运动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所支 配。(p1) 4、气压梯度力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p2) 5、地转偏向力处在(纬圈)平面内,它只能改变气快的(运动方向)。对于水平 运动而言,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运动向(右)偏,并且地转偏向力的大小 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成比例。(p9) 5、大气运动系统按水平尺度可分为(行星)尺度、(天气或大)尺度、(中)尺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 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 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 在对流层中, 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 平均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天气: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2、干洁大气: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3、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4、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个系统,以及系统内各子系统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统称为气候系统。 5、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6、黑体:对于投射到该物体上所有波长的辐射都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7、深厚系统:温压场对称的天气系统,如暖高压和冷低压。。 8、大气窗:大气中对地面长波辐射在8-12微米的吸收几乎为零,地面辐射直接透过大气层进入宇宙中。 9、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氧化亚氮、氯氟烃等温室气体成分的存在,使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亦称花房效应。 10、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 11、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2、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方式。 13、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14、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的那部分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15、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被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16、地面辐射差额: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辐射差额。 17、大气稳定度:处在静力平衡状态中的空气块因受外力因子的扰动后,大气层结(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有使其返回或远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趋势或程度,称之为大气稳定度。 18、干绝热过程: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垂直升降运动时,既没有与外界交换热量,又没有发生水相变化的过程。 19、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 20、逆温: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增的反常现象。 21、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因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部等的强烈辐射冷却,使紧贴其上的气层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而形成的的逆温。 22、阳伞效应:大气中云和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强烈散射和反射作用,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对地面有降温作用。 23、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 24、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与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之差。 25、虚温:在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密度时,干空气应有的温度。 26、露点:湿空气在水汽含量不变条件下,等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27、位温:气块循着干绝热过程移动到同一个标准高度1000hPa 处,所具有的温度。 28、相对湿度: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 29、饱和水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从水面或冰面进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数与从空气中进入水面或冰面的水分子数相等时的水汽压。 30、位势高度:是指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抬升到某一高度克服重力所作的功。 3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仅知识点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 *教学要点及试题: 绪论 重点: 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所研究对象 2.本学科与其他部门地理、区域地理学的关系 ●气象(meteor): ●气象学(meteorology)运用物理学原理和数学物理方法,研究发生于大气中一切物理性质、物理现 象和物理过程的大气学科。 ●气象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大气一般的组成、范围、结构及各种要素等; ●(2)大气现象的发生、发展及能量来源; ●(3)探求大气现象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 ●(4)将大气现象中的规律应用于实践。 ● ●气候:某地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下,某时段内(一 般指30年以上)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 ●天气与气候简析。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况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 1.气候和天气关系密切,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二个不同概念: ● a. 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的具体状态。 ●例如:三亚市某日的最高气温30°C,最低气温20°C ,午后有雷阵雨 ● ● b.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例如:在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某市年平均气温为25°C, 昆明四季如春,这些都属于气候现象。 ● ●气候学研究任务: ●气候系统及其组成: ●大气的物质组成:(1)干洁空气、(2)水汽、(3)固态、液态颗粒

●什么是气溶胶(Aerosols),其分布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大气的圈层组成及各圈层特点 ●饱和水汽压(E)与温度(t)按指数规律变化。 ●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 ●比湿(q) ●混合比(γ) ●露点(T d)当 ●风(wind) ●云: ●降水变率 ●空气状态方程: ●虚温:T v, ●思考题: 1.某气象台站测得某日某时f=40%,t=15℃,p=1000hPa, 求该时段的e、d、a、q、γ值。 2.北纬30°处有一座海拔1000m高的山,试分析该山地坡麓与山顶在上、下午不同时间各气象要素(T、p、 e、E、 f、t d)的分布及山南与山北的差别。 3.简介大气主要成分在大气层中的作用及微量气体(CO2、O3)影响气温垂直分布的原因及机制。 4.人类用什么方法来限制大气系统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和 臭氧层遭到破坏? 5.对流层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存自然环 境有何影响? 6.对流层顶气温分布为何高纬高,低纬低? 7.说明状态方程物理意义. 8.说明各气象要素定义及单位. 9.干湿空气哪个重,为什么? 10.一块湿空气,P=1000hpa,e=23.4hpa,t=20°, 求该湿空气密度. 一、填空题: 1.气象学是研究发生于()中的一切()和()的科学,以()为研究对象。用()表示。 2.天气是指在某一地区,()或()内大气中的()和天气现象的综合。

试题--2(天气分析和天气学原理 单项选择答案)

天气预报竞赛测试题(二) (天气分析与天气学理论) 姓名得分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00分) 1.在对流层中,通常位温是随高度( A )。 A 升高的 B 降低的 C 不变的 2.在时间垂直剖面图上,时间坐标的方向通常是( C )。 A 从左向右 B 从右向左 C 根据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而定 3.地面图上有气压槽的地方( B )。 A 一定有锋面存在 B 不一定有锋面存在 C 一定没有锋面存在 4.在我国南方,地面锋线位于高空切变线的( A )。 A 南侧 B 北侧 C 正下方 5.由于地形的影响,夏季青藏高原的北缘等压面图上经常有一个等温线 密集带,这种等温线密集带( B )。 A 一定是锋区 B 不一定是锋区 C 一定不是锋区 6.在我国,锋生过程多伴随( B )而出现。 A 高压脊的加强 B 低压槽的加强 C 有利于湿度增大 7.当等压面图上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时( A )。 A 有利于锋生

B 有利于锋消 C 有利于湿度增大 8.如果与锋面配合的高空槽在减弱,则锋面将( A )。 A 随之减弱 B 迅速加强 C 迅速南移 9.一般南支槽带来充沛的水汽和潜热,遇有北支槽携带冷空气侵入南 支扰动,( C )。 A 有利于气旋发展 B 不能诱生气旋 C 多能诱生气旋 10.在我国,每一次寒潮过程都是一次( A )的重建过程。 A 东亚大槽 B 副热带高压 C 南支西风带 11.如果孟加拉湾有强大而稳定的南支槽,受槽前西南气流阻挡,则向南 爆发的寒潮有可能( B )。 A 迅速南移 B 转向东去 C 出现锋消 12.夏季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副热带高压脊是( A )的一部分。 A 太平洋高压 B 南亚高压 C 南海高压 13.副热带高压是一个行星尺度的高压,它是一个( B )。 A 冷性的深厚系统 B 暖性的深厚系统 C 冷性的浅薄系统 D 暖性的浅薄系统 14.对台风移动路径影响最大的天气系统是( B )。 A 高空槽 B 副热带高压 C 冷锋 15.江淮流域的梅雨期一般是在( A )。 A 6月中旬到7月中旬

《天气学原理》理论测试题答案

《天气学原理》理论测试题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冬季北半球的对流层东部环流的最主要特点是在中高纬度以极地低压(或极涡)为中心地环绕纬圈的西风环流。 2、在极地环流圈和哈得来环流圈之间的中高纬度地区存在一个与直接环流方向相反的闭合环流圈称为间接环流圈,亦称为费雷尔环流。 3、在7月份北半球热带对流层高层有明显的反气旋中心,分别在北美、波斯湾和青藏高原。 4、云滴增长的条件,主要取决于云层厚度,而云的厚度,又决定于水汽和垂直运动条件。 5、我国华北及江淮地区有些低压在大陆本来没有很大发展。但是当他们东移入海后,又可再度迅速发展,这一方面因为海上的摩擦力影响比陆地小;另一方面是由于暖海上非绝热加热影响所致。 6、大气环流形成和维持是由影响大气运动的一些基本因子在长期作用下造成的,最主要的因子是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海陆和地形)和地面摩擦。 7、寒潮的中期过程是以北大西洋脊和北太平洋脊的发展为开始,而以东亚大槽的重建为结束。 8、对流性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和抬升力条件。 9、下图中为T-lnP图,其中A为抬升凝结高度,B为自由对流高度,C为层结曲线,D为状态曲线,E为对流上限。

10、西太平洋副高是由动力因子而形成,属于暖性高压,Hadley环流是最主要的成因贡献者,脊线呈西西南-东东北走向。 11、影响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主要是下垫面附近的热力因子,由太阳辐射的经向差异,海陆热力差异,青藏高原和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三个基本因子组成。12、所谓的振荡是指大气环流周期性的变化,一般来说东亚季风环流和热带季风环流均具有显著的准双周周期振荡。 13、位势不稳定层结的建立主要取决于高低空水汽平流和热量平流的差异。即高层冷平流,低层是暖平流,或中低层比上层增暖更明显。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920年前后挪威学派V.J.皮叶克尼斯和伯杰龙等人以为主要特征提出了气团与锋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从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与天气过程中总结了许多天气分析和预报规则。 A、气压场 B、温度场 C、风场 D、湿度场 答案:B 2、大气环流的最终能源来自 A、下垫面 B、水汽相变 C、太阳辐射 D、感热 答案:C 3、寒潮中短期过程的关键系统是 A、北大西洋高压脊 B、北太平洋高压脊 C、极地低压 D、乌拉尔山地区高压脊 答案:D 4、在槽前脊后沿气流方向相对涡度减少,为,等压面高度,在槽后脊前沿气流方向相对涡度增加,为,等压面高度。 A、正涡度平流升高负涡度平流降低 B、负涡度平流降低正涡度平流升高 C、负涡度平流升高负涡度平流降低 D、正涡度平流降低负涡度平流升高 答案:D

第四章习题-气象学与气候学

第四章大气的运动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研究大气运动产生的原因,大气运动的形式、状况和大气环流。大气运动是气压分布的不均匀所造成的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重力以及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范围的大气运动就是大气环流,气压带、全球的行星风带、平均经圈环流、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大气活动中心构成了大气环流的平均状况。 [名词解释] 静力方程:gdZ dP ρ=- 气压场:气压的空间分布称为气压场 等压线: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各气压相等点的连线 等压面:指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位势取为零)抬升到 Z 高度时,克服重力所作的功,又称重力位势,单位是位势米位势高度 位势米:重力位势的单位,是表示能量的单位,1 位势米定义为1 kg 空气上升1 m 时,克服重力作了9.8 J 的功,也就是获得9.8 J/kg 的位势能,即1位势米= 9.8J/kg 低压槽:是低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高的方突出的部分 高压脊:是高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低的方突出的部分 气压系统:在天气图上,用等压线表示的高、低气压或槽、脊系统 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是一个向量,它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数值等于两等压面间的气压差△P 除以其间的垂直距离△N 地转偏向力:空气是在转动着的地球上运动着,当运动的空气质点依其惯性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运动时,对于站在地球表面的观察者看来,空气质点却受着一个使其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力的作用,这种因地球绕自身轴转动而产生的非惯性力称为水平地转偏向力或科里奥利力 惯性离心力:是物体在作曲线运动时所产生的,由运动轨迹的曲率中心沿曲率半径向外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地转风: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的水平运动 梯度风:当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时,除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外,还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旋衡风:在低纬度地区或小尺度低压中,如果气压梯度力和惯性离心力都很大,而地转偏向力很小时,则可出现旋衡风 大气活动中心:冬、夏季在平均气压图上出现的大型高、低压系统,称为大气活动中心。 哈德莱环流圈:低纬环流圈,直接热力环流圈(正环流圈),又称哈得莱环流圈 费雷尔环流圈:中纬环流圈,是间接热力环流圈(逆环流圈),又称费雷尔环流圈 极地环流圈:高纬环流圈,又称极地环流圈,也是一个直接热力环流圈,是三个环流圈中环流强度最弱的一个 沃克环流圈:由于赤道地区存在着大尺度的东西向热力差异引起的 急流:急流是指风速30 m/s 以上的狭窄强风带 环流指数:经向环流型,即500hPa 西风带上发展出深槽大脊,能引起强烈的冷、暖空气活动。纬向型和经向型环流经常交替出现,其交替周期大约2—6周。这种交替演变规律一般用环流指数来表示。环流指数分纬向环流指数(IZ )和经向环流指数(IM )两种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着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24、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具有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25、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 26、台风: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

2015年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答案---cuit

第一章 引论 1、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天气性的,哪些是气候性的。 (1)室外棒球赛因雨而被取消; (2)今天下午最高气温25℃ (3)我要移居昆明了,那里阳光明媚,四季如春。 (4)本站历史最高温度为43摄氏度; (5)成都明天天气阴有阵雨。 答: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1)概念不同 天气:某地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下,某一地区多年间 大气的一般状况,既包括大气的平均状况,也包括极端状况。 (2)变化周期不同 天气:变化快,周期短;气候:变化慢,周期长。 联系: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结和概括。 气候是在多年观测到的天气基础上所得出的总结和概括,是在一定时段内由大量天气过程综合而得出的长期大气过程, 二者之间存在着统计联系,从时间上反映 出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判断:属于天气的为(1、2、5),属于气候的为(3、4) 2、(1)某一中纬度城市的海平面气温为10℃,探空资料显示大气温度直减率为6.5℃/km ,对流层顶部气温为-55℃,试问其对流层顶的高度是多少? (2)同一天赤道地区某地的气温是25℃,探空资料给出大气温度直减率为6.5℃/km ,对流层顶高16km ,那么对流层顶部的气温是多少? 答:(1)已知:T 0=10℃, γ=6.5℃/km ,T=-55℃, 根据T= T 0 +γZ → Z=10km (2)已知:T 0=25℃, γ=6.5℃/km ,Z=16km , 根据T= T 0 +γZ → T=-79℃ 3、已知在0℃、10℃、20℃、30℃和40℃时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分别为6.1hPa 、12.3 hPa 、23.9 hPa 、42.3 hPa 、73.9 hPa 。假设一教室内气温为30℃,经测定其露点温度为10℃,那么该教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是多少? 答: 4、已知空气温度在13.4℃时,饱和差为4.2hPa ,那么空气要冷却到多少度时才达饱和? 答:已知t=13.4℃ 5、已知相对湿度f=40%,气温为15℃,大气压为p=1000hPa ,求实际水汽压e 、比湿q 和水汽混合比γ。 答: 6、某湿空气气块的P=1000hPa ,e=25hPa , t=32℃,其中干空气为3000g ,试问: 17.2717.2713.4237.313.4237.36.11 6.1115.4t t s e e e hPa ????? ? ?++????=?=?=12.342.3 100%29.1%a s e RH e = = ?=s a a s d e e e e d hPa =- ? =- = 15.4-4.2=11.217.276.11exp()8.63237.3a t e hPa t t =11.2=? ? =+℃17.271540% 6.11exp() 6.8215237.3a a s s e RH e RH e e ?= ? =?=?? =+hPa 36.820.6220.622 4.2410/1000a e q g g P - = ==?36.820.6220.622 4.2710/1000 6.82a a e g g P e γ- = ==?--

(整理)天气分析和天气学原理答案.

第七部分天气分析与天气学原理答案 填空题 1. 基本天气图辅助天气图 2. 气象要素天气和天气系统 3. 地面辅助天气图高空辅助天气图 4. 极射赤面投影麦卡托圆柱型投影兰勃脱正圆锥投影 5. 天气和地面天气系统未来天气变化 6. 高空气压系统空间结构 7. 等值线分析 8. 2.5 4 9. 均匀平滑的 10. 数值相等 11. 风场风向 12. 15 30 摩擦力 13. 气旋性弯曲突增高压 14. 地形等压线 15. 冷平行 16. 天山祁连山长白山台湾 17. 过去3小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 18. 风向成正比 19. mm 微量 20. 风的来向 4 2 21. 黑色实线兰色虚线 22. 暖空气冷空气 23. 兰〇红● 24. 兰红 25. 正北方纬线 26. 兰G 红 D 黑 27. 4或8 28. 黑、红 29. 兰L红N 30. 时间垂直剖面图空间垂直剖面图 31. 时间 32. 加强减弱减弱加强 33. 冷区暖区 34. 矢线相切 35. 定量化动力气象学 36. 正方形网格经纬度网格 37. 系统误差偶然性误差 38. 1-2

39. 暖冷1个纬距 40. 气旋性低压槽 41. 较少较多 42. 低压槽暖 43. 正负负正 44. 冷 45. 锋面逆温 46. 一条巨大的云带 47. 云底云顶 48. 气压场平均温度场 49. 1/4 50. 高空引导气流 51. 爆发 52. 西西伯利亚蒙古 53. 高空冷中心强度 54. 流场 55. 暖性高压下沉运动 56. 588 晴空区 57. 东撤南退西伸北抬 58. 两次向北跃进和一次南退 59. 水汽含量的多少空气饱和程度 60. 水汽垂直运动云滴增长水汽垂直运动 61. 5 62. 外部 63. 南海印度洋太平洋 64. 微量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65. 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 66. 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 67. 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 68. 大气 69. 天气过程 70. 天气图 71. 几百公里至一、二千公里3-4 72. 10000 1000 100 10 73. 连续分布 74. 标量矢量 75. 不均匀旋转 76. 相反 77. 垂直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对速度的大小 78. 气压 79. 右左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2) 、氩和(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6) ,夏天比冬天(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3) 千米。 答案:(1)氮(2)氧(3)二氧化碳(4)紫外线(5)长波(6)低(7)低(8)水汽(9)温度(10)降低(11)平流 (12)升高(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 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 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

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

答案:1、简述干洁空气的概念及其主要成分。(答案) 1、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 2、虚温含义,它可直接测量吗? (答案) 2、在等压条件下,当干空气具湿空气密度时之温度即称为虚温,由此可知其代表干空气的温度,一般由Tv表示。定义虚温的用意在于,湿空气的分子量会随环境水气量改变而改变,使气体常数(R)成为变数,而较难正确计算出来。为使计算方便,所以利用干空气的气体常数来计算,因此定义虚温来代替湿空气的温度,如此就不用考虑变动的气体常数了,亦即可以处理掉复杂的水气效应,由此可知,虚温为水气的函数。因为实际观测环境大气所得的温度为湿空气温度,而所使用的气体常数为干空气气体常数(R),所以实际上状态方程(P=ρRT)(其中R=R*/md) 并不成立(因为其使用干空气气体常数(R),而温度却用湿空气的),所以为使其成立需使用虚温(即干空气之温度),如此才可使R与T均为干空气之值。由于虚温与实际观测之温度误差不算大(仍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因此目前大多数的人仍直接利用实际观测之温度来代替虚温。 Tv=T+W/6。其中T为实际大气温度,W为饱和混合比值。表示虚温与实际温度之差距,等于露点温度所在的饱和混合比数值的六分之一。 6、当气温为25 ℃,气压为 1080hPa,相对湿度f=65%时,求e(水汽压)、E(饱和水汽压)、d (饱和差)、a(绝对湿度)、q(比湿)。 (答案) 6、25℃时,饱和水汽压E=31.668,f=e/E,则e=fE=65%*31.668=20.5842 d=E-e=31.668-20.5834=11.0838, a=289*e/T=289*20.5834/(25+273)=19.9625 q=0.622*e/P=0.0119 7、若相对湿度f,气压p不变,增温时,绝对湿度a和比湿q前后是否相同? (答案) 7、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水汽压E要增大,而f不变,所以水汽压e也要增大,q是比湿,q=0.622e\P,P不变,e增大,所以q要增大。a是绝对湿度。即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量,也是增大的。 8、对流层的特征如何,为什么? (答案) 8、对流层有三个基本特征: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高山常年积雪,高空的云多为冰晶组成,就是这一特征的明显表现。 (2)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的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对流运动的强度主要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一般情况是:低纬较强,高纬较弱:夏季较强,冬季较弱。因此对流层的厚度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由于对流层受地表的影响很大,而地表面有海陆分异,地形起伏等差异,因此在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等的水平分布是不均匀的。 9、臭氧层形成过程及其作用怎样? (答案) 9、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ozone layer)是指大气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层次。一般指高度在 10-50km之间的大气层,也有指20-30km之间臭氧浓度最大的大气层。即使在浓度最大处,臭氧对空气的体积比也只有百万分之几,因此它在大气中是痕量成分。将它折算到标准状态(气压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天气学原理试题1_3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20分) 1、质量通量散度。 2、冷式锢囚锋。 3、气旋族。 4、大气活动中心。 5、热成风涡度平流。 二、填空:(36分) 1、连续方程根据------------------原理求得,P 坐标中的连续方程------------------------。 2、固定点温度变化由---------------------------------------------------------------------- -------------------------决定。 3、推导马格拉斯锋面坡度公式假设锋为---------------------------面,其动力学边界条件为---------------------------------------------------。 4、一型冷锋与二型冷锋区别是------------------------------------------------------------ 5、在中、高纬大尺度系统运动中,通常固定点涡度增加(减小)和该固定点等压面位势高度降低(升高)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赖以存在的根据是------------------------------------------------------------------。 6、用ω方程诊断上升及下沉运动是由-----------------------------------------------------项决定。 7、控制大气环------------------------------------------------------------ 8.任一层风速可用T v A +=表示,它能成立的条件是------------------------------------------------------------ --------若为地面风速,则A 取---------------------(填:1,0,0-=<>) 9.我国北方气旋活动,一般与-----------急流相对应,南方气旋活动一般与-----------急流相对应。 三、综合题。(44分) 1、从力的平衡观点说明为什么在北半球大尺度系统运动中,高压内空气作顺时针旋转?(8分) 2、解释在稳定大气中,冷锋上山(爬坡),此锋是加强还是减弱?(8分) 3、请写出位势倾向方程: ()g g f v f t p f ζφσ+??-=?????? ????+?2222??? ????-???? ??????-??+dt dQ p R p c f p v p f p g σφσ22右端各项的名称,并用此方程定性解释图中槽的变化(图中波长L<3000KM,,实线为hPa 500图上等高线,虚线为等温线,闭合D G ,为地面高低压中心)(14分) 4、请用高空形势预报方程及地面形势预报方程物理解 释上图中槽及温带气旋变化?(14分)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共16分,每小题2分) 1、辐射的波动性: 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发射或传播能量的过程。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3、长日照作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长的白天和短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 4、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5、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与一年中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之差。 6、季风环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东西方向的垂直环流。 7、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指由于热带环流圈的下沉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的高压系统。

8、农业气候资源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称 为农业气候资源。 二、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 1、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多在 1500mm 到 2000mm 之间,通常把一年的降水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的降水,称为 前汛期降水,主要是由锋面引起的;后一部分的降水 称为后汛期降水,主要是由台风引起的。 2、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由于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垂直 ,且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方 向保持不变,因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季节交替和各地昼夜长 短不等。 3、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 向外发出的辐射,主要是长波辐射。 4、植物在繁育期期对低温的反应比生长期对低温的 反应更为敏感,这一时期往往就是植物的温度临界期期。 5、水面蒸发速度的大小,与风速和饱和差成正比, 与大气压力成反比。 6、台风是指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当台风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 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海区形成后,我国气象部门将对其进行命名和编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风由山谷吹向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增温慢,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