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六年级科学下册 浩瀚宇宙教案 湘教版

2014六年级科学下册 浩瀚宇宙教案 湘教版

2014六年级科学下册 浩瀚宇宙教案 湘教版
2014六年级科学下册 浩瀚宇宙教案 湘教版

浩瀚宇宙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来认识浩瀚的宇宙。

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

科学知识

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

教学准备

有关银河系、河外星系、探测宇宙的工具等各种影像资料。

一.教学导入

板书课题,提出问题:为什么用浩瀚来形容宇宙?(很大)让我们一同去了解到现今人们所认识的宇宙吧

二.阅读讲解银河系

1.学生读图文

2.分析:银河系的形状;太阳系与银河系的关系;

我们还要让学生知道构成银河系的每一颗恒星就是一个“太阳”,而且其中有很多比我们所说的太阳还要大。用比喻让学生理解银河系的大小。

2.认识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光年

组织学生计算: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每秒,照这样计算,1光年大约为 30万×60秒×60分×24小时×365天=94608亿千米

三.阅读讲解河外星系

1.指导学生认识大麦哲伦星云与仙女大星系,明白它们是和银河系一样大小的恒星系,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两个河外星系,大麦哲伦星云只在南半球才能看得到。

2.阅读了解银河系外还有无数的河外星系,每一个河外星系都是由上千亿颗恒星构成的。3.认识总星系:是现在人类已观测到的宇宙部分。即总星系是银河系和河星系的总称;总星系只是宇宙的一部分,让学生理解课前提到的问题:为什么用浩瀚来形容宇宙?

四.绘制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

1.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天体系统有哪些,它们的关系怎样?

2.画出表示已知天体层次关系的示意图

3.学生展示、解说自己画的示意图,并听取同学的意见,展开评价。

五.阅读漫漫探索路

1.学生阅读图文,了解相关探究过程

2.告知学生目前能观测到的最远天体,离我们约150亿光年。人类对宇宙的构造和发展的认识,正在日益加深。人类探索宇宙的研究近年来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请大家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最新活动动态。

教学反思: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全册教案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第1单元生物的进化 1 生命的历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生物的由来。 2.通过对四个时期化石的比较,分析地球上生物的变化。 3.模拟辩论,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究生物由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结论依靠事实证据进行证明。 科学知识 1.知道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 2.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四个时期中的代表生物。 教学准备 有关说明地球上生物来源的科普书籍。(有条件的可以在网络教室上课,课前可制作专题网页)化石形成过程短片。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阅读思考: 学生阅读单元页中的诗,师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你发现了哪些科学问题”

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后,借助本课教材引入部分揭示要研究的问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仲,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板书课题)二.交流讨论 1.教师讲述:在浩瀚的海洋里、广袤的陆地上、辽阔的天空中有众多 的生命形式,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曾经有两种观点: “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 你们认为呢(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2.讨论 那么你们看待古时候人们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这一说法还知道哪些有关神创造生物的神话故事(约3分钟) 引导学生交流并认识到,人类自古就关注自己的来历,神话故事是古代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方式。 3.思考: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那么这样的结 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可以凭空得出吗(需要证据) 4.我们怎样查找 5.学生查找资料,并分析提取证据 6.交流小结 三.布置作业 课后利用网络或其它资料继续查找生物进化的证据。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题(最全)

科学六年级上册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题 填空题: 1、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2、(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3、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4、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洪灾、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 5、动物们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6、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7、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 8、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9、植物适应环境,一般表现为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二、判断题。 1、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 2、小华画了一条食物链:虎→羊→草。(x ) 3、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

4、根总是向下生长,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 ) 5、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6、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 7、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相同的需求。(√ ) 8、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 10、自然界和生态瓶不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不会受到影响(x ) 11、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 1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x ) 三、单项选择题。 1、仙人掌的根会朝着(A、)的方向生长。 A、有水 B、无水 2、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称为( B )。 A 制养者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3、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B )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 A )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A )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教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新学期的话 教学目标 1、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2、本学期的相关要求。 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上期期末测试试卷。 2、课件:神秘的月球。 教学过程 1、新学期的问候 2、对转入的新生的关注 3、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人,一般情况以此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特殊情况另行调整,在每次学习活动中会要对小组进行评价,老师都会做好记录,期末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4、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教师讲解上期期末测试试卷。(试卷内容略) 5、学生自由翻阅新书。 6、简单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本册教材以“生存和环境”为主题,以训练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2个单元、7课

书;“物质世界”有1个单元、5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 7、播放课件:神秘的月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 1.一棵“顽强”的小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将引入部分提供的图片制成课件。 一、教学导入: 1、出示课件,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4六年级科学下册 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教案 湘教版

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实地考察或图片资料的分析和学习,大致了解污水处理技术。 2.通过实验制作,亲历污水处理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人类正为保护水环境而不断努力,树立为保护环境而尽一份力的责任感。 科学知识 1.了解污水处理技术的大致过程。 2.了解其他方面的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知识。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 关注环境的变迁,意识到环境正在遭到人类的破坏,从小憧憬着建设美好家园,争做一个个环保小卫士。 教学准备 污水处理厂流程图或联系参观污水处理厂事宜;制作简易滤水器的材料:去底塑料瓶,砂石、沙子、木炭、棕或海绵……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直接提出研究的主题: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整个自然环境,也给人类和其他生物带来严重的后果。治理水环境,减轻水污染是我们人类不可回避的共同话题,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是每个人的责任。今天,我们就先一起来了解一种污水处理技术。 二.了解污水处理技术 1.学生读图,教师解说 污水处理大致分为这样几个过程: (1)格栅:去处大型漂浮物。 (2)沉砂池:沉淀砂石等粗颗粒物质。 (3)生物处理设施:用微生物分解部分有机污染物。 (4)二次沉淀池:继续去处污水中的污染物质。 (5)混凝沉淀池:加入混凝药物,使更细小的物质凝结沉淀。 (6)消毒池:投氯消毒,杀灭微生物。 (7)出水泵:将处理之后的水排放到自然水域。 三.水的净化实验

1.介绍实验步骤: (1)静置,沉淀 (2)加入明矾等混凝剂,继续静置,沉淀 (3)分离沉淀后的水和沉淀物 (4)用自制滤水器过滤。 2.分组实验:静置,沉淀,及时提醒学生在约3分钟的时候添加明矾。 3.在污水进行沉淀的时候,辅导学生制作滤水器。方法如下: (1)取一个塑料瓶洗净去底。 (2)将瓶子倒置,在瓶口处垫上适量海面或棕。 (3)在海面或棕上铺设2~3厘米厚的木炭层,轻轻压平。 (4)再在木炭层上铺设2~3厘米厚的沙子层,轻轻压平。 (5)最后再在沙层上面铺设2~3厘米砂石层,轻轻压平。 4.按步骤完成水的净化。 5.常识介绍: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并告知学生沉淀和过滤,一般只能分离出污水中可见的颗粒状杂质,有许多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生物和有害的化学物质,还需要通过其它措施去除,才能使水变得更洁净。 第2课时 一.阅读引入: 1.阅读教材指南车信箱资料:污水处理等技术只是防治水体污染的一项补救措施,在加大治理力度的同时,有些方面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比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来家庭生活以及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对水体的污染也随之加剧。因此,我们在进行污水治理的同时,还必须让更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大家都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2.阅读教材第32页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二.做一个环保少年 1.完成我们的水质保护建议 先分组讨论:通过前面的调查研究,你认为地表水污染存在的最大问题使什么?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保护本地的水质? 后一起拟定关于保护本地水质的建议? 鼓励学生将建议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宣传 2.搜集资料,制作资料卡,了解人类为保护环境所做的工作并交流。 3.策划或参与环保活动 思考:用什么形式?在什么区域?怎样获得好的效果? 教学反思: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一棵顽强的小树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一棵顽强的小树 一棵“顽强”的小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 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 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 将引入部分提供的图片制成课件。 一.教学导入: 1.出示课件,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讲述:生活中是否还见过类似的情况——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变成现在的样子 3. 猜想假设:倾倒的小树发生这些变化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学生猜想: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 4.过渡: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研究大树倒了后这些奇怪的变化吧! 二.活动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 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4.学生动手组装装置。 5.布置任务:经常在杯内的纸上浇写些水,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下星期交流。 三.活动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 1.摆出问题。 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完善。 4.组装实验装置。 5.布置任务:按要求完成操作,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便于交流。 四.活动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完整word版)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一棵顽强的小树 1、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第二节、从“南橘北枳”说起 1、植物的生存是有地域性的,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南方,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原因: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植物的这些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决定了它们一般只能在具备这些环境因素的地方生存。(P7页例子)例如: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2、产于北方的水果有:苹果、葡萄、梨子、哈密瓜等。产于南方的水果有:柑橘、荔枝、橙子、香蕉、芒果、菠萝、火龙果、榴莲等。 3、动物的生存也受环境的影响,例如北极熊、鱼、非洲豹、骆驼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与所生活的环境有关。动物们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第三节、走进池塘 1、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3、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第四节、假如大树都倒下 1、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当某一种类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的时候,势必也会影响到许多与之有关的生物种类。严重时,甚至造成某些物种灭绝,这就是生态灾难。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2、乱砍滥伐,破坏森林会给人类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假如大树都倒下了生物们将会失去食物不能生存,土壤流失,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引起气候的变化。我们要做环保小卫士,爱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的家园。 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除此之外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还包括:盐类、维生素、水等。 2、蛋白质燃烧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淀粉遇碘酒变蓝紫色;脂肪涂在纸上会使纸变得透明。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消化与吸收》教案设计

消化与吸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咀嚼馒头,使学生感受到牙齿的切割作用,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食物的消化的过程。 3.能举例说出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活动使学生了解细嚼慢咽的科学道理,使学生意识到个人对自 身健康负有责任。 2、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能够科学地看待身体的变化。 科学知识 1、通过亲身感受,使学生了解到口腔有消化作用。 2、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是由:口腔、食管、肝脏、胃、小肠、大肠等组成。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可以食用的馒头、米饭等淀粉含量多的食品。 一、教学导入 1、提问: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包括哪些? 2、学生回答。 3、教师追问:这些营养成分又是如何被人体所吸收的呢? 4、过渡:让我们开始对人体消化器官的研究吧。 二、活动咀嚼馒头

1、摆出问题:将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多嚼几次,感觉一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交待注意事项(进食前要洗手,进食时不要混食),学生分组行动,组内 交流感受。 3、以小组为单位作好整理进行汇报。 4、分析口腔有哪些消化作用。 5、明确: (1)首先牙齿将馒头有切断,大块的馒头变为小块。 (2)唾液可以使干的食品变得湿润,便于食物的下咽。 (3)经过咀嚼的馒头慢慢变甜 6、阅读指南车信箱: 明白:了解到经过咀嚼的馒头慢慢变甜是唾液中淀粉酶在起作用,它将淀粉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让学生懂得细嚼慢咽的科学道理。 7、提问:人体对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是如何进行的呢? 鼓励学生课后可以通过查找资料的方法继续学习。 三、活动咀嚼后的馒头哪去了 1、过渡:咀嚼后的馒头哪里去了? 2、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学生掌握食品经过的消化道有: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告之学生肝脏是重要的分泌消化液的器官。 3、学生活动:以组为单位找一找我们的消化器官在身体中的位置。 4、填好教材第25页的填充题。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姓名:计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植物的根总是向下、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这种特性叫 做、。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的方向生长,这种特性叫做。 2、、水分、和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相同、不相同)的。各地区的特定环境也决定了该环境条件下植物的分布。 3、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的作用,当某一种类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时,也会影响到许多与之有关的生物种类。 4、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5、在右图中的括号内填写对应的消化器官的名称。 大部分营养物质是在中被人体吸收的。 人体的小肠很长,内表面布满了,这些特点 都是为了更好地。 6、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 经过长期的研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 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叫。 7、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一般会在地表上形成状的高山。火山爆发时,除了喷出,还会喷 出、。 8、、、等都会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研究植物的茎叶是否总朝着光的方向生长的实验中,除了改变()条件外,其它条件要加以控制使之其本相同。 A、温度 B、水分 C、土壤 D、光照方向 2、下面几种水果中来自北方的是()。 A、香蕉 B、苹果 C、芒果 D、荔枝 3、夜莺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到了秋天就从北方飞到南方越冬。影响这两种习性的因素是()。 A、阳光和食物 B、温度和食物 C、温度和水分 D、阳光和温度 4、将池塘中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的是() A、阳光 B、微生物 C、鱼 D、水 5、食物链总是从()开始,食物链除了动植物外还有微生物。 A、动物 B、微生物 C、植物 6、科学家曾在喜马拉雅山脉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同时还发现了鱼类、海藻、海螺的化石。由此可推测喜马拉雅山脉一带在很早以前可能是() A、森林茂密的高山 B、辽阔的平原 C、汪洋大海 7、地震的发生与()有关。 A、雷电 B、洪水 C、岩层运动 D、泥石流 8、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A、陆地的城市中 B、沙漠或荒野中 C、大海中 D、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 9、地球上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要有计划地开采,合理利用。 A、可以再生的资源 B、不可再生的资源 C、能否再生无法确定 10、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破碎地貌形成的原因有() A、黄土结构疏松,本来就容易流失 B、气候干旱,降水量少 C、人类的活动破坏了高原上的森林和草原 D、以上原因都是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

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 1.一棵“顽强”的小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教学准备 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将引入部分提供的图片制成课件。 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 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4、学生动手组装装置。 三、活动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1、摆出问题。 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完善。 四、活动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1、学生设计方案。 2、汇报、交流、完善方案。

2.从“南橘北枳”说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意识到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必须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这个环境,植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影响。 2.知道植物的结构特点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 一、教学导入 1.教师讲解:“南橘北枳”的故事。 二、活动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 引导学生按照产地给这些水果按地域进行简单分类。 提问:有没有来自南方的苹果和北方的香蕉 3.走进池塘 教学目标 能正确看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科学知识 1.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 2.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教学准备 池塘生态挂图、池塘有关生物的图片、制作生态瓶的材料。 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池塘里的生物吃什么 1、出示鱼、水虿、孑孓的图片,提问:说一说它们都吃什么 2、学生汇报。 3、教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把它们的食物关系排列出来吗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含答案

2016年上栗镇胜利小学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一、填空题:姓名: 1、(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3、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洪灾、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 4、动物们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5、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6、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 7、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8、植物适应环境,一般表现为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9、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0、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1---12 岁开始身体进入发育阶段,(盲目地减肥或无节制进食)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合理和均衡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发育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11、比尔蒙特发现,胃液是一种(酸性液体),能将食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 12. 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盐类、维生素、水)等 13、平衡饮食我们应该多吃(米饭、水果、蔬菜),少吃(油脂类食品) 14、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15、食物的腐败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16、(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17、(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 18、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19、(温度)、(水)、(植物)等都会对岩石的变化产生作用。20、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地壳的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时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 21、矿产资源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 金属矿产)等。 22、(火山)是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 的自然灾害之一。但火山活动也有有益的一面,能把地下的铁、铜、硫、铝等矿产搬上来。 23、常见的矿物有(煤)(石油)(金矿石)(任填3种)等 24、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所有的生物能源也是来源于(太阳能),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自(太阳)。 25. (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都是节约能源 26. (举高)的石块、(收缩)的发条、(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熔炉里的钢储存了(热能)、燃料、食物储存着(化学能)。 27、电的计量单位是(“度”),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比如:10个100瓦的灯泡亮1 个小时,就用了( 1 度电)。 28、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29. 环保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等 30、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电能可使电动机转动,热能可使水温升高,光能可以让绿色植物制造淀粉。 31、和运动有关的物体也有能量,叫(机械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32.月球是个球体,距地球约(38.4)万千米;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33.由于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34.月球不会(发光发热),但能反射(太阳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光 35、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湘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湘教 版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第1单元生物的进化 1 生命的历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生物的由来。 2.通过对四个时期化石的比较,分析地球上生物的变化。 3.模拟辩论,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究生物由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结论依靠事实证据进行证明。 科学知识 1.知道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 2.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四个时期中的代表生物。 教学准备 有关说明地球上生物来源的科普书籍。(有条件的可以在网络教室上课,课前可制作专题网页)化石形成过程短片。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阅读思考: 学生阅读单元页中的诗,师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你发现了哪些科学问题” 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后,借助本课教材引入部分揭示要研究的问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仲,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板书课题) 二.交流讨论 1.教师讲述:在浩瀚的海洋里、广袤的陆地上、辽阔的天空中有众多的生命形 式,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曾经有两种观点: “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 你们认为呢(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2.讨论 那么你们看待古时候人们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这一说法还知道哪些有关神创造生物的神话故事(约3分钟) 引导学生交流并认识到,人类自古就关注自己的来历,神话故事是古代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方式。 3.思考: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那么这样的结论是怎么得 出来的呢可以凭空得出吗(需要证据) 4.我们怎样查找 5.学生查找资料,并分析提取证据 6.交流小结 三.布置作业 课后利用网络或其它资料继续查找生物进化的证据。 第2课时 一.组织交流:又查到了哪些生物进化的证据 二.了解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变化的 师:前面的证据让我们零碎的了解了一些动物由某一种进化到某一种,那地球上的生物究竟是怎样变化过程我们无法目睹在遥远的过去,地球上所发生的事情,那么人们靠什么去研究去认识呢(化石) 活动2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616978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复习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一棵“顽强”的小树 一、填空题: 1.植物生长时具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 2.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并且互不遮盖,这样有利于每片叶子获取阳光。 二、选择题: 1.植物向着阳光生长的特性叫(C)。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 2.下列条件中,不是达尔文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时的条件是( B ) A.单侧光照 B.湿棉条 C.锡箔罩 3.不论菜豆“脐”的指向是朝上、朝下,还是朝左、朝右,菜豆的根都会向下生长,植物的这种特性叫(A)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 三、判断题: 1.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并且互不遮盖,这是适应人类绿化工作的需要。 (×) 2.山坡上树木的树干大多斜伸出来而不是笔直向上生长,这是植物向水性的体现。(×) 3.“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第二课从“南橘北枳”说起 一、填空题: 1.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植物的这些生活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动物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2.九月九燕飞走,三月三蛇来钻;苹果性喜寒,栽植不宜南;麦怕水淹根,蝉怕水淹腰。 二、问答题: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大又甜的柑橘,移植到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小又酸的枳子,橘和枳仅仅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受水土、气候的影响很大。 三、连线题:为下列植物找到对应的生活环境。 骆驼沙漠 鸵鸟 胡杨草原 斑马

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方案范文.库.整.理^和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宗旨。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任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的来说,这两个班的学生都很喜欢上科学课,上课发言积极,特别喜欢实验操作、制作比赛和室外实践活动。在准备材料、完成作业方面很认真,而且学生思维敏捷,课堂纪律虽欠佳但常有惊人之语。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人与自然,学习总结”为主题,编排了“生物的进化”、“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宇宙探索”、“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科学的历程”5个单元,一共有17课、39个活动。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1)“生物的进化”——此单元包括“生命的历程”、“物竞天择”、“人类的起源”、“动物的驯化”4课。此单元主要引领学生围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环境的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以及驯化动物的历程展开研究,并通过对化石的分析、资料的查找让学生亲历发现的过程,初步了解生物进化论。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课时。 (2)“水环境污染与保护”——此单元包括“小河的哭诉”、“污染来自哪里”、“清洁剂的‘威力’”、“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4课。此单元围绕“水环境污染与保护”这一主题,分别从污染的现状、污染的源头、污染的危害、怎样防止污染等角度并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水污染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7课时。 (3)“宇宙探索”——此单元包括“太阳和太阳系”、“浩瀚宇宙”、“灿烂星空”、“宇宙畅想曲”4课。此单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由近及远地了解关于太阳、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奥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课时。 (4)“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此单元包括“我们的科学学习历程”、“确定我们的研究主题”、“启动我们的探究之龙”、“分享我们的探究果实”4课。此单元是全册教材、全套教材的总结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四年来所经历的探究历程,梳理、总结出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再次经历一次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然后以研究报告和科学探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2、植物的生存是有地域性的,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南方,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原因: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植物的这些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决定了它们一般只能在具备这些环境因素的地方生存。,例如: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3、产于北方的水果有:苹果、葡萄、梨子、哈密瓜等。产于南方的水果有:柑橘、荔枝、橙子、香蕉、芒果、菠萝、火龙果、榴莲等。 4、动物的生存也受环境的影响,例如北极熊、鱼、非洲豹、骆驼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与所生活的环境有关。动物们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5、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食物链。 6、食物链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7、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8、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当某一种类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的时候,势必也会影响到许多与之有关的生物种类。严重时,甚至造成某些物种灭绝,这就是生态灾难。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9、乱砍滥伐,破坏森林会给人类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假如大树都倒下了生物们将会失去食物不能生存,土壤流失,带来洪灾、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引起气候的变化。我们要做环保小卫士,爱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的家园。 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 10、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除此之外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还包括:盐类、维生素、水等。 11、蛋白质燃烧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淀粉遇碘酒变蓝紫色;脂肪涂在纸上会使纸变得透明。 12 食物金字塔图

六年级科学下册 灿烂星空教案 湘教版(1)

灿烂星空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知道并能辨认北斗七星与北极星。 2.能用阅读资料与观察的方法来了解四季的主要星座。 3.会读星空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认真读图与仔细地观察,逐步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习惯。 科学知识 1.知道北斗七星与北极星。 2.知道春季的狮子星座、夏季的天蝎星座、秋季的猎户星座、冬季的飞马星座等主要星座。3.知道不同季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示方向不同。 教学准备: 大熊星座图、小熊星座图、夏季星空图(南天、北天)和春季的狮子星座、夏季的天蝎星座、秋季的猎户星座、冬季的飞马星座等主要星座图的图像资料、指南针等。 一.教学导入 1.灿烂变幻的星空给人无限的遐想,有多少故事流传。教师讲述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的故事。 2.讲述: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全天划分成88个星座。星座的名称是由亮星组成的图形,并结合神话故事,用人物、动物和器具来命名。 二.认识北斗七星与北极星 1.了解学生对北斗七星的认识 2.阅读教材 3.北斗七星与北极星的位置关系 要求学生先画出北斗七星来,然后再根据北斗七星与北极星的位置关系画出北极星。 4.阅读指南车信箱的一段科技史:明白我国古代观察星座的成就;北斗七星的斗柄四季的朝向不同,因此北极星可以给人们指示方向。 三.指导学生观察北斗七星与北极星 1.学会观看星空图 教师示范并讲解使用星图寻找星座的方法:使用南天星图时,要面对南方,将星图上的地平线方向与实际地平线方向一致,将星空图举在头顶上来观看,这时星图上弧线顶端即是天顶位置,对照星图寻找天空中的星座;使用北天星图时,方法与使用南天星图相同,只不过方向相反。 1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1单元生物的进化 1 生命的历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生物的由来。 2.通过对四个时期化石的比较,分析地球上生物的变化。 3.模拟辩论,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究生物由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结论依靠事实证据进行证明。 科学知识 1.知道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 2.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四个时期中的代表生物。 教学准备 有关说明地球上生物来源的科普书籍。(有条件的可以在网络教室上课,课前可制作专题网页)化石形成过程短片。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阅读思考: 学生阅读单元页中的诗,师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你发现了哪些科学问题?” 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后,借助本课教材引入部分揭示要研究的问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仲,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板书课题)二.交流讨论

1. 教师讲述:在浩瀚的海洋里、广袤的陆地上、辽阔的天空中有众多的生命形式,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曾经有两种观点: “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 你们认为呢?(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2. 讨论 那么你们看待古时候人们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这一说法?还知道哪些有关神创造生物的神话故事?(约3分钟) 引导学生交流并认识到,人类自古就关注自己的来历,神话故事是古代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方式。 3. 思考: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那么这样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可以凭空得出吗?(需要证据) 4. 我们怎样查找? 5. 学生查找资料,并分析提取证据 6. 交流小结 三.布置作业 课后利用网络或其它资料继续查找生物进化的证据。 第2课时 一.组织交流:又查到了哪些生物进化的证据? 二.了解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变化的 师:前面的证据让我们零碎的了解了一些动物由某一种进化到某一种,那地球上的生物究竟是怎样变化过程?我们无法目睹在遥远的过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 1.一棵“顽强”的小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教学难点: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教学准备 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 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4、学生动手组装装置。 三、活动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1、摆出问题。 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完善。 四、活动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1、学生设计方案。 2、汇报、交流、完善方案。 2.从“南橘北枳”说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意识到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生物必须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这个环境生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影响。教学难点:关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教师讲解:“南橘北枳”的故事。 二、活动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 引导学生按照产地给这些水果按地域进行简单分类。 提问:有没有来自南方的苹果和北方的香蕉? 3.走进池塘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 2.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教学准备: 池塘生态挂图、池塘有关生物的图片、制作生态瓶的材料。 教学重点: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池塘里的生物吃什么 1、出示鱼、水虿、孑孓的图片,提问:说一说它们都吃什么? 2、学生汇报。 3、教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把它们的食物关系排列出来吗? 三、指南车信箱池塘里的微生物 1、学生阅读。 2、教师向学生补充介绍池塘里的微生物:池塘里的植物、动物大多能通过肉眼直接看到,微生物却是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的,但微生物又是池塘里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员之一,它们在池塘群落的能量传递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皇冠小学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原班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训练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1、生物与环境:此单元包括“一棵顽强的小树”、“从…南橘北枳?说起”、“走进池塘”、“假如大树都倒下”4课书,主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生物的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法是实验、观察、调查、阅读科技史等。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8课时。 2、营养与健康:此单元包括“食物中的营养”、“消化与吸收”、“饮食与健康”3课书,围绕人的生存逐层递进地展开研究,主要的学习方法是问题驱动、实验、调查、测量等。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7课时。 3、地表变化的奥秘:此单元包括“地表在变化”、“地震”、“火山”、“岩石也变化”、“走近矿产”以及“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6课书,重

点介绍了引起地表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材提供的事实或数据进行判断和推理。如: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发生的变化,推想喷发过后的火山山体外形,推测煤的形成等。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8~9课时。 4、能量:此单元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编排了“能量家族”、“热能变、变、变”、“电表转呀转”、“太阳能的利用”、“打开能源宝库”5课书,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科技史、调查、制作、设计等方法,指导学生认识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8课时。 5、月球:此单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秘密”和“月有阴晴圆缺”2课书,旨在通过观察、猜想、阅读科技史、模拟实验等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月球的奥秘,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2~3课时。 6、我们怎样做判断:此单元是先通过案例及本学期回忆整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出进行推理判断的方法,然后引领学生将总结的方法理论进行又一次的运用。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2课时。 三、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能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能将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转化成语言并能有条理地叙述。能够及时修订、完善自己的假设和计划,比较熟练地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并能用于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科学模型和科技作品。

六年级湘教版科学教案

六年级湘教版科学教案 六年级湘教版科学教案的资分享给大家,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湘教版科学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使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水温。 2.会用温度单位做好每次测量的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遇到问题善于思考,观察测量时能做到细致认知。 2.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注与温度有关的事物或现象。 科学知识: 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表示的温度。 教学准备: 冷水、温水、热水、温度计、温度计模型、烧杯、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一.教学导入: 1.讲述1400多年前,《齐民要术》记载的人们当时制

作豆豉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一事。 2.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形也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 二.活动感觉冷热 1.过渡:同学们从生活经验中说出了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的情形,我们怎样判断物体的冷热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2.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做教材第2页的活动。 3.当学生发现同一杯温水,不同的手感觉竟然不一样时,教师提出:这个活动告诉我们什么? 4.释疑:光凭感觉难以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5.教师讲解温度的概念。 三.活动测量温度 1.出示温度计模型,学生观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刻度、玻璃管、玻璃泡) 2.利用南车信箱介绍了“摄氏温标”。知道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 3.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4.测量水温:教师应首先示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说明道理。让学生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再测4杯水的温度。(安全教育)四.拓展: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